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为精神分析的聆听关于中国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精神分析的讲座

作为精神分析的聆听关于中国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精神分析的讲座

作为精神分析的聆听关于中国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精神分析的讲座
作为精神分析的聆听关于中国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精神分析的讲座

社会2005?4Society 总第242期

作为精神分析的聆听

关于中国孤独症儿童家长的

精神分析的讲座3 2002年12月2日,现任欧洲和中国精神分析互助联合会主席、法国精神分析家米歇尔?吉布尔(Michel Guibal )先生应邀在北京大学就有关中国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精神分析的命题,与北大师生展开了一次学术对话,下面刊发的就是这次讲座的部分内容。———编者

[法]米歇尔?吉布尔(主讲)

3该讲座由北京大学蔡华教授主持,霍大同教授翻译,田惠萍女士作背景介绍,王水雄整理。

蔡华教授:大家好,我们今天的这个关于精神分析的讲座现在就开始了。我简单介绍一下他们三位:这位是田惠萍女士;那位是吉布尔先生;最边上的是霍大同先生。因为我对前两位的情况不熟悉,所以我先介绍一下霍大同先生的情况,然后请他来介绍一下他的两位真正的同事,他会介绍得更加清楚一些。我们准备花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请吉布尔先生先做一个报告,同时,因为吉布尔先生和霍大同先生在田女士那儿做研究,所以,还得请田女士花十多分钟来介绍一下他们合作的情况以及他们的研究。剩下大概40分钟,我们请同学们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大致就是这样的安排。

前一段时间在法国的解放报上登了一篇文章,大概有十多天了吧,我也记不清楚了,说“13亿人口,只有一个人正常”。写的是目前在国内唯一受过精神分析训练的精神分析学家。因为大家知道,作为精神分析学家他们本身要被分析过,我讲的就是霍大同教授的情况。他过去是在法国留学的,跟我算是同学,彼此比较熟悉。他现在在成都的四川大学,那边有一个硕士点,这大概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精神分析硕士点吧。我大致就介绍这些情况,下面就请霍大同先生介绍两位的情况。?

591?

霍大同教授:大家好!我想首先介绍吉布尔先生,他是拉康(J ac 2que Lacan )的学生。我不知道大家对拉康是不是熟悉,他是拉康成立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院的成员。拉康逝世之后,他和其他成员一起创立了欧洲精神分析国际联盟,他现在是欧洲和中国精神分析互助联合会的主席,同时也是我的分析师,我在他那儿接受了五年多的精神分析训练。2002年以后,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他了解到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的一些情况,于是就来到了中国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工作,与一些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做一些交谈,然后与我们一起做讨论班。每年都要来这儿二三次,大家都很尊重他、佩服他。大致情况就是这样,这是吉布尔先生的情况。

田惠萍女士是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的所长,这是国内最早的一个同类性质的研究所。她自己是一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事实上她先前也不知道孤独症是什么,因为她的孩子,她看过许多这方面的书籍,了解到了孤独症,并且知道当时有许多家长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于是她想是不是有许多母亲都跟她一样,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就这样,她打算对孤独症展开研究。当时我国国内还没有什么人知道所谓的孤独症,于是她一个人在北京郊区成立了这样一个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吉布尔先生是从报纸上了解到这个地方有人在研究如何帮助孤独症的孩子的,于是他在访问中国期间就来到了她们的这个所里,和他们一起来帮助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他同家长们谈了,对家长们的帮助非常大。大致情况我就介绍到这里。下面请田惠萍女士介绍一下背景情况。

田惠萍女士:非常感谢大家,也感谢主持人给我这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来到北京大学这样一个全国性的高等学府,和这么多的同学们交流,我真的是感到诚惶诚恐,希望我的舌头能够利索一点。我之所以来到这儿,是因为昨天吉布尔先生跟我讲他在这儿有这样一个讲座,他希望我能够来这儿做一些背景性的介绍。

霍教授也跟我说,是不是跟大家在这儿谈一谈孤独症。这个词语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知道和熟悉。总体感觉是一言难尽,十分钟的时间光讲孤独症可能都不够。所以我就先把资料发给大家,希望这些文字资料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也许会让许多同学感到奇怪,因为我们大家是来听精神分析的,为什么拿到手里的却是一张关于孤独症的介绍?是这样的,也真的可以说是一种缘分,我们需要感谢霍大同先生?

691?社会?2005?4

在这里面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是他邀请吉布尔先生去中国四川大学去做关于精神分析的讲座。吉布尔先生在离开巴黎之前,他的女儿递给他一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纸,上面有一篇文章是关于我们所的介绍。他的女儿说:“爸爸,你不是跟孤独症的家长工作过吗?你看北京也有一个这样的机构,也是在跟孤独症的家长一块儿工作。”这样,后来吉布尔先生就给我发了一个邮件,说:“这真是有些莫名其妙的,我是一个法国巴黎的精神分析家,我最近会去中国开会,希望路过北京的时候,能够去你们那儿看看,也许我能够为你们做点什么!你欢迎吗?”我立即给他回信,对他说当然欢迎啦,因为来我们这儿工作的国际志愿者特别多。因为孤独症研究在中国是一个稀有领域,在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同行和专家,来我们这儿的专家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国际上的。我说你来吧!然后他就给了我一个邮件,他说:“我非常高兴你能够让我去你们那儿工作,可是,我不知道我去你们那儿能做些什么?”我心里想,天哪,我怎么知道你能做些什么,而且我都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因为,就在刚才,我还将心理医生和精神分析师混着讲,因为我分不清彼此。然后我就跟他说,你来吧,我们这儿有许多志愿者,他们都找到了事情做,我相信你也一定会找到事情做的。呵呵。

后来,真的是在这样一种糊里糊涂的情况下,吉布尔先生真的就来了。来了以后呢,我们真的是不知道他怎么工作的,我们以为他会像所有台湾、日本的专家那样,是来对我们进行培训的。当“星星雨”发出将有一位法国专家要来工作的通知,许多家长都闻讯而来,带着孩子,有的甚至专程从内蒙古赶来。家长们来了以后呢,他说是要interview (会见),一个一个地来。但是当他正式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不对头,有人说,哎,他不是针对孩子们的,他是针对我们家长的,他是要跟我们孤独症孩子的家长聊天,每个家长一个小时。于是,希望与法国专家见面交谈的家长排起了长队。就是这样一种方式,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就这样,我认识了一位精神分析师。然后,当时的情况是,吉布尔先生在我们这儿呆了4天,在这4天里,我们给他每天安排了10位家长,每位家长1个小时。他与40多位孤独症孩子的家长进行了谈话。在这4天的时间里,吉布尔先生累坏了。当他离开的时候他感叹地说,在这4天里,他基本上不知道北京是怎么样的,星星雨又是怎么样的,也不知道田惠萍女士长什么样的。让他惊异的是他所面对的一

?

791?作为精神分析的聆听

个又一个让他无法思议的故事,让他无法思议的中国人。

我们的接触就这样开始了,他后来回到巴黎说,他想我们了。吉布尔先生走了之后,我们的老师就在说,我们的家长变了。有些家长变得爱穿漂亮的衣服了,有些妈妈和奶奶昨天还在说怎么样带着孩子一块儿走,今天就说,哎呀,我觉得生活不是那么的可怕;有的父亲以前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在跟他们作对,然后我们的工作人员跟他沟通非常难。可现在,他们变了,变得那么爱帮助人、那么热心、那么善于跟人交流沟通。这样说你们也许以为这是一个奇迹,可我们的老师的确是这样说的。我从老师们的这样一种反应中,可以知道家长们对他的需要。当我们看到每一个家庭在与他谈话之后的那种心情上有所转变时,纷纷对吉布尔先生表示我们的赞赏和钦佩。我不知道老米待会儿要讲什么,可能他会讲……不过我们的内心是非常的激动,因为待会儿我们就知道了什么是精神分析。

米歇尔和我们可以说是一种合作关系,不过他真的是一位志愿者。从那以后,他来过星星雨4次,每一次都是他自己支付全部的费用,他是我们的一个志愿者。另外就是他在我们这里不是在做什么研究,而真的是在做服务。就这一点我要非常激动地说,我本人也是一个孤独症孩子的妈妈。9年来,我们会晤了一千多位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不过澳门现在还没有。许多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孤独了,我们自己也就变得孤独了。那么通过这一点我们就需要了解,当一个家庭出现一个残障成员的时候,这个家庭需要什么?有的家长在想,我一定要把孩子带出来,我不带谁带。因此,我们有的家长是为了孩子不得不活着,有的家长是因为孩子不想再活着。

这就是米歇尔在中国的工作。后来他的学生也来和我一块儿工作。他上个月刚走,他说他下个月还会再来。

米歇尔先生的工作就是这样,我因为不是一个专家,所以没有资格评价他的工作,不过,我带来一些资料。每次米歇尔来之后呢,我们都会写下一些东西。我想在这里念一段就作为一个背景介绍吧!

这是吉布尔先生刚来中国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在星星雨的工作之后他得到的感受。

“现在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是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的

?

891?社会?2005?4

悲哀。因为我在这里遭遇到了我40多年来工作生涯中从未有过的挑战。在巴黎,当我面对有问题来找我寻求帮助的人时(他们多数是残疾儿童的父母,这是我的工作重点),我明白了自己并不是唯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的人。也就是说,我对他们的帮助是建立在一个社会机制的条件中的,是整个社会救助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巴黎,我在与求助者的交谈中首先要做的是将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类,划分出哪些问题是属于心理医生的范畴,哪些问题实际上属于其他领域的范畴。对于属于我的问题,我会集中精力去解决,在这方面我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我总觉得自己是非常自信的;对于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会与他们分享资源,即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专业人员或服务机构乃至法律帮助等信息告诉他们,介绍他们到更合适解决他们问题的地方去。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工作的另一个重要职能,即让需要帮助的人知道获得帮助的渠道,这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同样也有许多人是通过其他领域的介绍才到我们心理医生这儿来的。

而这几天的工作(他指的是在星星雨),我尤其感到我更

多的是遇到了并非是我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我却没有其他的资源可供他们分享,因为我发现中国太缺乏配套的社会服务资源了。对于那些的确需要心理支持与治疗的家长,我却发现我无法操作,这儿不能像在巴黎那样,在了解了初步的情况之后,对他们的心理治疗做出方案,然后逐步进行。我可以告诉他,今天就到这里,下一次你何时再来。这对于心理分析工作者把握节奏和度数是必须的。在我几十年的工作中,我还是第一次遭遇到必须在一次性谈话中解决问题的挑战。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不自信,我总觉得帮不了他们。

吉布尔先生:感谢蔡华教授让一个他并不认识的人来这儿做这个讲座,这是需要勇气的。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知道癔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癔病患者是被当作精神病、当作异端的客体来被对待的。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问世以后,人们的这种认识开始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这就是,一个客体变成了言说的存在,重新回到了他(她)作为主体的存在。他们

?

991?作为精神分析的聆听

原来是被动地说出来,然后让医生去解决问题。现在事情发生了改变,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讲着自己的故事,而且他们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是根本性的转变———从一个客体变成了言说的存在。那么,在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的这个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他们经常讲他们自己的梦。弗洛伊德于是启发病人去讲述自己的梦,通过病人对梦的讲述,弗洛伊德去分析它们、解释它们,发现这个梦说出了许多很重要的事情,这就是后来他所谓的无意识的事情。当时他自己也并不知道梦的背后有什么东西,于是他自己分析自己,他始终觉得梦会告诉我们一些无意识的东西。

那么,从一个被动的客体转变成言说的存在的这样一个转变,意味着精神分析也就同时诞生了。可是当时弗洛伊德分析的是癔病患者,后来分析的是强迫症患者,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谓的神经病患者。我现在在田惠萍女士这个地方工作,遇到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孤独症的孩子、孤独症孩子的父母,而孤独症的孩子和孤独症孩子的父母,弗洛伊德并没有对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进行过分析,那么,这就意味着有一个新的东西需要你去面对,于是我们也就有了一个新的对象。

这种创造是每一个分析家都会遇到的。你所面对的病人,每一次他都是新的。作为一个主体来说,他每一次都在不断地更新,这样,每一次都要求你去创造。那么在这一点上,你的工作与你以前的任何精神分析家的工作没有什么差别,每一次都是新的,都在创造。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差别,就是你不会讲中文,而家长不会讲法文,但是,精神分析讲究的就是让你说,让你自由地去说,尽可能自由地去说。这里面有一个语言的问题,而这是我在巴黎没有遇到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

因为存在语言的障碍,如果没有霍大同先生在这儿做翻译,我怎么可能在这里讲两个小时?所以为了交流,语言是很重要的工具。我在星星雨工作的时候,的确有一个翻译,但是,田惠萍女士懂英文,而且很懂德文,可是她不懂法文。这样,我讲英语,田惠萍女士将英语翻译成汉语;中国家长讲中文,田惠萍女士听到中文以后,将中文翻译成英语,然后我又将英语翻译成法语,这里面穿插着三种语言。同时我还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在翻译的时候,田惠萍女士总是马上就翻译了,可是我觉得马上翻译也许没有给家长留下空余的时间,同时,我也想听听他们讲中文怎么样。于是我就要求田惠萍女士在翻译的时候停顿一段时?

002?社会?2005?4

间,以便让我直接听中国的父母亲讲中文。那么,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仿佛听到了一些什么东西。

(田惠萍女士:我想插一句,我在做翻译时,因为怕漏掉一些东西,所以家长说两句话我就开始翻译———因为英文是我的第二外语。他说:“你别翻,你让他说,我不给你信号,你就不要打断他。”天哪,那家长一说就是半小时,这个时候我知道我再直接翻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我知道,如果他把我的翻译当成那家长的原话,这样做会影响他工

作的效果。所以当时就是这么一种情况,直接让家长讲,不能打断。

)法国的精神分析家中最具有革命性的是拉康,他始终强调在分析时分析家不要自以为懂得许多,要始终觉得自己不懂,也就是说把你觉得自己懂的放在一边。可是在同样一种语言之中,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因为你总是自认为懂得他人的语言。而在你不懂的另外一种语言面前,这才真正进入了拉康的状态,就是你真的不懂———我什么都不懂,我只是听,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精神分析的运作,精神分析的作用就在这儿。因为这样一个理由,我让中国的父母亲讲,然后我听,不要翻译。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从来不需要翻译,我当然需要翻译,比如说让田惠萍女士做翻译,而在这儿讲课的时候,我又让霍大同先生做翻译。不过要强调的一点是,你不要自认为自己懂得许多,要把自己的自负抛在一边,去倾听。

拉康为什么这么说———你不能刚听到一点什么就觉得自己已经懂了,这是很糟糕的。为什么呢?因为弗洛伊德在分析梦的时候,他发现梦说的是另外一种语言,你必须通过一种翻译才能够懂得。尽管他在做梦的时候,弗洛伊德使用的是德语,但是他仍然需要对梦做一个翻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别人的讲话也是一种外语,你不要自以为懂。

孤独症的孩子的情况就是不能讲话,这种不能讲话,并不意味着因为我们不能交流,那么我们就不能倾听。我们同样可以倾听他们,但恰恰是孤独症患者的这种情况,给我们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一个交流的问题。这个世界越来越小,那么大家觉得需要有一个共同的语言来交流,所以大家选择了英语来交流;但是大家是否认为使用一种共同的语言就可能实现交流了么?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回答我,因为我觉得大家可能都学过英文。

?

102?作为精神分析的聆听

有一个人到我这儿来做分析,他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讲中文,可以吗?我说可以的,你就说吧,能讲什么东西就讲什么东西。但是这个人在讲完之后,马上提出一个要求说,刚才我讲的东西你都听懂了吗?他让我回答,这个人实际上设了一个圈套,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精神分析家的工作是倾听,是让那个精神被分析者他自己说。可是当精神被分析者来找精神分析家的时候,他总是假设精神分析家什么都知道,跟上帝差不多,他总是想从精神分析家那儿得到答案。所以他停下来之后,就会问:我看你能回答吗?所以,如果你没有经验,你就会掉进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样的话,他就成了分析家了,你就成了被分析者了,你就会掉进他设定的圈套中去,这是初学者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因此,你要尽可能地避免这个问题。

我想起在田惠萍女士那儿碰到的一个家长,这个人可能觉得我是从法国来的专家,她觉得我非常厉害,所以非常想跟我讲话。见面之后,我就跟她说,你说吧。于是这个人就开始讲,哒哒地,跟田惠萍女士的说话速度一样的。

她是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母亲,是从外地来北京的,她自己是一个小企业的小老板。因为她孩子的事情,她看上去非常地悲哀、非常地憔悴,让人觉得非常值得同情。

当这个女孩子———这个年轻的母亲刚进来的时候,她虽然很想说话,可是一直不说话,我后来就问她:为什么不说话?她说,因为人太多。当时田惠萍女士也在那儿,还有一些其他的老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她就没法说话了。于是我便将别的人请出去,留下田惠萍女士,这个时候她才开口。她说虽然她在一个企业里做,但是没有一个人爱她。年轻的母亲就想,没有人能够忍受她,她也不能够忍受别人,所以没有人爱她,甚至她认为有人想强暴她,她自己觉得非常的恼火和痛苦。如果我不是精神分析家,可能会将这个母亲看作精神病,但是因为我受的是精神分析家的训练,所以,我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倾听她,而不是将她进行分类。

因为让她讲,这位母亲就滔滔不绝地讲了她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中心点就是没有人爱她。那么,最后就回到了一个中心的问题上:为什么没有人爱她?这个时候就有了一个回答。

这个年轻的母亲看着我的眼晴,情绪上慢慢起了变化。她非常小?

202?社会?2005?4

声地说:“因为我读书,我读书”。

当我听到这个回答的时候,我被深深地触动了。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情,我第一次用我的零花钱买了一本书,一本袖珍版的小书。那时,我的母亲就问我,为什么你用你的零钱去买这些毫无用处的东西。现在这个情况也是一样,这个女孩子看书,大家可能觉得她是在做毫无用处的事情,或者是毫无意义的事情,甚至也许有些书是不能看的,她看了。我用我的零用钱买的第一本书是荣格的《人发现他自己的灵魂》这本书,这样的书在我母亲的眼里显然是毫无用处的。

我的好奇心被这位年轻的母亲的回答所唤起。我问:你读的是什么书,她仍然用非常轻的声音说,“我读的是心理学的书。”

我后来读鲁迅的时候,才弄懂为什么这个女孩子读心理学的书,别的人会觉得没有用处。鲁迅在日本的时候,当时日本已有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翻译过来了,于是鲁迅读了一些弗洛伊德的东西,觉得挺有意思。可是,鲁迅后来还是觉得弗洛伊德的思想没有用———对当时的中国没有用处。当时的中国,还是马克思主义有用。于是在他对心理学相当的研究之后,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他相信这才是对中国有用的。

我这样说,并不是对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鄙视和评论。因为我并不懂马克思主义,我懂的只是精神分析。我这样说是因为,也许当时我的母亲,也是这么理解的,她认为我买荣格的《人发现他自己的灵魂》这样的书没有用。这可能意味着,无论东方和西方,大家都认为精神分析没有用、弗洛伊德没有用。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也许大家认为精神分析没有用的理由是这样的: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触及到很个人化的东西,而这种很个人化的东西是不能跟别人说的。如果这种私人的事情,在公开的场合说出来,要么得罪了别人,要么觉得自己掉面子。我在工作的时候,有一位护士跟我说私人的事情时,她是偷偷地将我拉到一边,背着别的同事,跟我说某个同事如何如何,这位女孩或许也是这样一个问题。

我就对这个女孩说,你对心理学感兴趣,我对这也感兴趣,那么,我们可以共同分享其中的乐趣。这时候这位母亲开始微笑了。于是我让她将别的老师都请进来听她说话,分享她的观点。这是为什么呢?她不是对心理学感兴趣吗?既然我和别的老师对心理学都感兴趣,那么我们应该一起分享。这样我们也就重建了一个群体,人还是原来那些

?

302?作为精神分析的聆听

人,但是我们重建了一个群体。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她说没有人爱她,没有人分担她的痛苦,没有人分享她的快乐,可是我们现在有了一个群体,可以分享她的观点。

我虽然并不相信,因为这次谈话她就能够跟她所在的工厂的人相处得很好了,能够共享她的经验了。但是,她至少现在能够跟这些老师分享这些东西,这至少是一个进步。我非常高兴,于是就问这位年轻的母亲:“你除了读心理学的书之外,你还读不读精神分析的书?”在我原来的设想中,这位年轻的母亲是不能够区分精神分析和心理学的差别的,可是居然,这个女孩子说:“是的,我也读精神分析的书籍”。这让我非常吃惊。

谈话就这样结束了,这个女孩子带着非常愉快的表情出去了。后来我听田惠萍女士研究所的其他的老师说,这个女孩子原来是一个很孤独的人,等于是一个死去的客体,可是她现在变成了一个很活跃的主体,跟其他的家长、跟别的人,谈她的家庭、谈她的孩子、谈自己的痛苦和快乐,她渐渐地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这个女孩的经历让我觉得,如果她读心理学的书,就觉得这会让别人看不起,不愿意跟她打交道,那么这只能说明心理学还没有广泛地被周围的普通人所接受。但是,我想说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都是在大学里面读书和工作的,而大学有一个崇高的使命就是传授和传播知识,而且你们大学生或者教授拿到一个凭证,就能够说自己已经拥有知识了,于是我们就有理由去传授知识,但这是与精神分析的宗旨相违背的。精神分析的宗旨是什么呢?精神分析是假定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里面就不讲精神分析了。大学里面有许多有关精神分析的系、精神分析的专业、精神分析的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但是我想说的是,大学里面所接受的精神分析的知识对于精神分析的临床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因为,当精神分析家对精神被分析者说:“你讲,想到什么就讲什么”,这个精神分析家实际上有一个假设:我什么也不知道,只有当你讲了之后,我才可能够知道一点点。那么,这正好跟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反。老师是假设自己什么都知道,所以他要跟学生讲。

精神分析家有知识吗?有那么一点点,就是精神分析家始终明白一点———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

402?社会?2005?4

分析都是独特的。精神分析家就这么一点知识。就是因为这样,所以精神分析家总是先让精神被分析者说出来。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讲和说,dire 和parler 的区别。请问蔡华先生,这两个东西在中文里怎么区分?

(霍大同教授插入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parler 是讲,dire 是说。但是,讲和说的差别,我们的哲学家们和语言学家们没有做真正的研究,说“讲”是什么意思?说“说”又是什么意思?而这个在法文里是非常清楚的。在法文里还有一个是倾听和听到也是有差别的,écouter 是听到,entendre 是倾听。这一点,实际上我们的古人是有区别的,叫作听而不闻,就是你听可是不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你听了可是你没有听到。可是,现在汉语对于听和听到这方面的强调,好像没有古人那

么清楚。

)(田惠萍女士插入:刚才说那个听和听到,就是英语的listen 和hear ,你可以听,可是没有听到;就是你listen ,可是没有hear 。这就是

它们的差别。

)那么,我要感谢大家,你们现在在倾听,也许你们也听到了。但是,如果你们去上课,那么你们的教授们不仅要你们听,而且要求你们听到。为什么呢?如果你听不到的话,你就过不了那个考试的关。因此,听到是强迫性的,因为你要通过考试,所以你必须听到。但是我在这儿讲的时候,你们不需要经过考试,所以,你们不一定要听到,只要听就可以了。在法语中也有讲和说的差别,也许通过我的讲话,也许我说了某些东西,这些东西,你们听到了,然后你们接受了一些小的信息。我也观察到,你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走,虽然中间有些人走了,通过你们这些大部分都没有走的人,我感受到你们也许听到了那么一些东西。

现在我就将话语权交给你们。

蔡华教授:我不知道大家听了那么多,都听到了些什么。我首先想问一下,孤独症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前人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研究,那么,这块领域现在有什么重要的发展,吉布尔先生现在大概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吉布尔先生:和以往相比,有一个进步,精神分析学家参与到孤独症孩子的家长的工作中来的一个基本的进步就是,人们有一个假设:这些孩子能“讲话”,尽管有些孩子不讲话,但是假设他们处在语言中。这

?

502?作为精神分析的聆听

样的一个假设实际上是来源于另外一个基本的假设,这就是人的存在就是语言的存在———这是一个重要的结果。带着这样一种新的观念,精神分析家置身在孤独症的孩子中间工作,实际上是认为那些孩子是可以讲话的,而且也在讲,只不过表达有困难。同时,孤独症患者也有等级的差别,有些能讲话,有些就不能够讲话。又比如,在美国的孤独症患者,在中国未必是孤独症患者;而在中国的孤独症患者,也许在美国就不是,这里面存在许多的差别。因为假设所有的人的存在都是一个语言的存在的话,那么,我们就让他们讲,尽管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比如说手势,不过他还是将意思传达出来了,然后我们观察、分析。

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谁说这些孩子是孤独症的?是因为有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不能够与他们交流,所以这些人就定义他们为孤独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了一个一般意义上的问题,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问题。这就是说也许当一个人不被他周围的群体所接受的时候,我们就认为他是孤独症患者,而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存在的。所以我想,不仅仅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强调每一个人都在讲,所以我们要倾听他,然后我们再与他们讲,也许这才是解决人类交流的一个最基本的思路。

我首先遇到的这个群体,也就是与孤独症的孩子一起工作的这个群体。一开始人们认为所谓的孤独症在定义上就是这些人是不会讲话的。但是,后来他们又说,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们并不同意这个假设。因为,如果他们要跟这些孤独症的孩子一起工作,那么,就需要假定这些孩子是会讲话的,否则,如果假定这些孩子是不会讲话的,那就没有必要跟他们一块儿工作。如果分析家跟他们一起工作,那么,本来假设他们是会讲话的,只是,他们所讲的是不同的语言,是一种我们所不懂的语言。那么,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也是一个很新的事实,然后精神分析家要有一个回应,而这个回应的角度与其他专家们的角度应该是有差别的。

霍大同教授:好,现在让我们将话语权交给学生!

一学生:谢谢您,我对您讲的东西非常感兴趣。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您在对一些人的分析过程中,是不是分析完了之后,就不再给他一个建设性的意见了呢?比如说您举的那个年轻母亲的例子,她是不受欢迎的,那么,您的分析让她感受到了这一点。您会不会给她一些?

602?社会?2005?4

指导,以便让她在以后的生活中该注意一些什么?谢谢您!

吉布尔先生: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家,他对一个前来做分析的人提出的唯一的建议就是———不会再给其他的建议。但是,我在田惠萍女士的研究所里工作的情况不一样,因为如果你给出建议,那么,这位年轻的母亲去找谁呢?她没法找到一个人。她愿意到法国去吗?北京又没有什么精神分析,当然如果来四川的话,霍大同会愿意接受她。可是我猜想这也不现实。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给她提任何建设性意见对她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田惠萍女士的研究所里,我还是给了一点点的建议。但是作为分析家,我如果在法国,那么,除了告诉被分析者,你除了继续说之外,不再给别的东西。

因为在中国的特定情况下,精神分析家很少,所以建议患者去做精神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当年弗洛伊德发明精神分析、创造精神分析,可是他自己却没有做过精神分析。如果你现在对精神分析感兴趣,你就会对他感兴趣。

田惠萍女士:说到这儿我就想插入几句,因为我一直在做他的翻译,经历过许多很奇妙的东西。我们许多人都在叫他半仙。他做过那么多的精神分析,我基本上没有听到他给家长提任何建议。他不断地提问题,就像说:“你说你说”。他通常在工作当中是这样一种状态(摆了一个姿势)。家长经常问,专家,你说我该怎么办。可是他听完了之后总是说:“你说吧,就这样。”但是,我跟着他做下去,发现他很会问问题,而他的所有的建议都在这些问题里面了。

有许多的案例,在我们的工作简报中都有。其中有一位家长说,她过得非常的苦恼,因为她的生活计划全都被打乱了。于是米歇尔先生就问:“你能够跟妈妈谈谈吗?你能将你的苦恼跟你妈妈说么?”她说:“我不能,因为我还有一个妹妹,我的妹妹还是很正常,妈妈很支持我妹妹。所以我觉得我妈妈不会理解我。”他问的下一个问题就是:“那,你能够跟你的丈夫谈你的苦恼吗?”她说:“他每天工作已经很累了,我不想将这些事情都扔给他。他在外面挣钱,过得不容易。”他说:“你不跟你的丈夫谈这些东西,他的压力是不是就减少了呢?”最后家长就明白了。他所有的答案,其实他所有的建议都在这里面了。然后,她就说:“我跟他谈过,可是他也不听!”他就问:“你是怎么跟他谈过的?你是以什么样的一种方式跟他谈的?”他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去追问。

?

702?作为精神分析的聆听

另外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片段,就是让一个妈妈喝他自己杯子里的那杯水。情况是这样的,那个妈妈进来以后,她的孩子也进来了,他将桌子上的水端起来就喝,妈妈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我们那儿的孩子们就是这样的。就这样,在谈话的过程中,米歇尔先生突然说:“这是我的水,我是从来不喝别人的水,我现在叫你把这水喝下去,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喝?”妈妈就说:“我不喝”;他说:“就喝一口!”她说:“我不喝”。然后他就说:“如果说这个杯子里面装的是我的苦难,你愿意分担么?”然后呢,这个场景当时非常有意思。最后的结果是,这个妈妈当时有一点上战场的那种感觉,最后就端起那杯水喝下去了。后来,情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妈妈刚来的时候说她的生活计划全都被打乱了,可是她走的时候却说了大量将来该如何如何的话。他说:“我想现在我们可以说good 2bye 了。”这个妈妈很不理解,说:“为什么他这个时候跟我说good 2bye ?”我一开始也不理解,后来想了想就说:“你刚来的时候不是说,你的生活计划被打乱了吗?而现在你已经在开始做计划了。”半年以后,我收到了这位家长的一封来信,在信里面她真的是非常的感激。这个人是我们第一个推荐去见他的,刚来的时候,非常地难以沟通,可是半年以后,她变得非常的热心,甚至到民政部去联系,开始着手帮助其他孤独症的孩子们。其实吉布尔先生的答案都包含在他的问题里面了,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一学生:精神分析的前提假设是什么?

霍大同教授: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没法回答。

蔡华教授:还是让他说说。

吉布尔先生:精神分析的基本假设就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没有停止过做分析,如果说弗洛伊德停止过,主要就是因为当时德国纳粹要迫害他,后来弗洛伊德的四个妹妹全部在集中营被屠杀了。因为许多人的干预,比如说当时美国总统的干预,弗洛伊德就离开了维也纳到了英国。如果说弗洛伊德停止了他的分析,也主要是因为这段时期纳粹的迫害,不是他自己停止的,而且在弗洛伊德去世之后,英国的伦敦依然在做精神分析,也就是说,他去世以后,弗洛伊德的分析时间依然没有停止。因为他的无意识的假设依然存在,许多人都在继续做这样的工作。

责任编辑:劳 勤

?802?社会?2005?4

留守儿童自我保护知识讲座

少年儿童自我保护知识讲座 一、引言 (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 理解方式:提问、演示。 1、提问:我们周围的事物,什么只有一次? 2、演示:撕一张纸的过程。 告诉同学们生命有时比纸还脆弱。 (二)大的灾难不是天灾人祸,而是人的无知。 理解方式:提问、猜谜 1、提问: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 ①犯罪②车祸③大火④地震⑤洪水⑥煤气中毒等等 2、猜谜:最大的灾难是什么?无知。 二、自我保护常识(板书) (一)家庭生活安全(板书) 1、饮水莫过量,谨防把身伤(板书) 小故事:1982年10月,伦敦有一个40岁的家庭主妇,不慎喝了一些暂存杯中的漂白剂。她立即打电话给医院。值班医生告诉她喝点水可以减弱毒性。她当下捧着一个塑料桶拼命地喝起来,竟喝过了

头,终于不支倒地,稍后死亡。经验尸,验尸报告上写道:“她喝了好几升水,直到受不了时还要喝下去。” 显然,这名妇女的死因并非是喝了一点漂白剂,而是饮水过量。科学解释: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人体重的80%是水,体内的一切物质的代谢活动,几乎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的。比如说,食物消化需要水,营养需溶于水才能被细胞吸收,营养需溶于水才能随血循环运送,代谢产物(如尿素)需溶于水才能被排出体外。可以说,没有水就没生命活动。因此,人每天都要喝一定量的水,才能维持体内水的平衡。为什么喝多了反而伤身呢?喝多了水,会增加血液循环特别是心脏的负担,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一次饮入大量的水,会引起体内碱的失衡,进而使代谢失调。上述家庭主妇的死,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人每天要喝多少水才算合运呢?根据科学实验,成人每天要喝1500毫升-2000毫升水(相当于6个-8个口杯,或6瓶-8瓶汽水量),儿童为500毫升-1000毫升。如果一次饮水量过多,超过1天的量,就会伤害身体。因此,口渴时,千万不可一次“喝个够”,要少喝、多喝几次才好。 常识:如果遇到需要大量饮水的情况,请你注意: A、每次少喝,每天可以增加次数。 B、慢慢喝,不要喝得太急。 C、用吸管喝。 口诀:(板书)

儿童自闭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自闭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永骏 (石河子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新疆,832000) 摘要: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由美国临床学家Kanner提出。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研究者对自闭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对自闭症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从自闭症的病因,自闭症的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自闭症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和分析了自闭症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闭症,自闭症的病因,自闭症的治疗。 引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对自闭症进行详细的临床研究并发表第一篇研究论文的学者是美 国的临床医学家Leo Kanner。[1]他将一组行为特异的儿童命名为“early infantile autism”(早期婴儿自闭症)。他发现这些儿童有着极度的孤立,强烈的要求保持同一性,语言理解和表达障碍,对刺激的过度敏感,自发性活动类型的局限性。但是却有着超常的记忆水平,良好的认知能力。[2]但是仅凭对11个儿童的临床观察就得出自闭症的特点是不科学的。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将自闭症诊断标准列为如下4项:1.在各种情景下持续存在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交往缺陷,不能用一般的发育迟缓解释。2.行为方式、兴

趣或活动内容狭隘、重复。3.症状必须在儿童早期出现。4.所有症状共同限制和损害了日常功能。[3]对自闭症更精确的诊断提供了帮助,但是自闭症的病因和治疗依然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1自闭症的病因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多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因此诸多早期研究聚焦于社会认知来寻找自闭症的病因[4],但是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从医学,生物学等角度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2.1生物学因素 2.1.1神经生物学因素 研究者通过MRI,ERP和HC(超声)的技术检验发现2到4岁的自闭症儿童的自闭症患儿多个脑区灰白质局限性异常肥厚(比正常肥大20%),额叶肥大最重,从额到枕肥大度渐小,枕叶与正常人无差别.[5]Courchesne等人通过研究推测自闭症儿童脑区的过度增长可能与脑神经元数目过多有关,而过多的神经元可能会阻碍各个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各个脑区之间的所构成的网络是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功能基础,自闭症儿童的早期临床表现可能与此相关。[6] 1.1.2遗传因素 自从Folstein等(1991)认为自闭症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82 %, 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0 %[7],一些学者也随之做了相似的研究都得出相似的结果,因此自闭症可能有一定的家庭遗传因素。 2.2营养因素

自闭症儿童个案分析

请以班级中的自闭症儿童为个案,找出一名学生的5个生活事件,并对这些事件进行功能性评估。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邢映梅 因我所教班级是聋生班级,班内没有自闭症学生,所以无法按要求完成上述描述。但在我的班中似乎有自闭症倾向的学生,他的一些表现似乎有些问题,不知是否符合此题的要求。 小霆是一个12岁的男孩子,在班内听力较好,进行简单对话交流没有问题。但是当他受到批评不高兴的时候,他会不断地重复老师说的话,双手紧紧握拳,有时情绪激动时会扯自己的头发或扣手指甲。有时在老师批评他后,他会去打班里比较弱的同学。有时还会有精神分裂的表现,说自己看到两个小人,一个是恶魔,一个是天使。恶魔叫他去做坏事,天使叫他做对的事,这两个小人就在他的头脑里打仗。 A(前事分析): ?(何时)在老师批评后。 ?(何地)学校 ?(何人)自已、同学 ?(怎样)受到老师批评,情绪变坏。 B(行为本身的描述): ?不断地重复老师说的话,双手紧紧握拳。 ?扯自己的头发或扣手指甲 ?打班里比较弱的同学。 ?精神分裂的表现。 C(行为的结果): ?强制性安抚:要求其承认自己发脾气是不对的,要对自己做错的行为承认错误。 (导致屈服于老师,但是自身的脾气可能更加厉害) ?设计性安抚:分散注意力,带着参与各项活动。等其情绪平复时,再来谈心。 因为本学生并不是自闭症学生,只是在行为中略带过分的行径。所以在对该生的指导时还是以讲理为主。 1、告诉该生不管是因为什么,有自我伤害行为都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应尽量避免和改正。当伤害性行为出现时,即使后果没有特别严重,也要告诉他这样做是错误的。 2、对于该生的各种情绪,教师要与家长经常沟通,以便用心加以体会。当该生能明白教师批评他是为了他好以后,他的愤怒就会大大地降低,从而放弃过激的破坏性行为。同时,这也可以发展他们的沟通能力,使师生感情更亲密。 3、搞清楚该生发生破坏性行为的原因。在他有所不适当的行为发生时,不要过分批评,应采取措施安抚他们的异常情绪。 4、对于该生在情绪激动时的破坏性行为所破坏的东西,凡是能恢复原状的,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要求该生和自己一起将它加以恢复和修补。如果不能恢复原状的,要带领他做好善后工作,让该生了解破坏的后果是什么。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 “留守儿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安全问题,留守儿童承受着社会转型之痛。 心理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得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得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容易产生了一系列得心理问题。 1、敌对 对“留守儿童”与其她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得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 从表1中可以瞧出:43、3%得“留守儿童”会采取吵架得行为,16、2%表示自己会闷不吭声,18、9%向父母诉苦,还有21、6%会采取其她发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可见,“留守儿童”采取打架或其她行为方式解决问题得还就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僻、偏激、甚至就是不团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自我调节控制,会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严重者,会缺乏道德感与理智感甚至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得道路。 2、人际关系敏感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得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就是否愿意与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得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7%得“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6、6%得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36、7%得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3、悲痛、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得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她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得就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根据笔者得调查统计显示,81、1%得“留守儿童”非常得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得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得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得那种浓厚得亲切

中国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与现状报告

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 (概要) 意义: 这是一份汇聚国内外自闭症有关研究和发展状况的前沿信息报告,从自闭症最新的定义、诊断标准、权威的诊断工具、当前的病因研究、有关法律政策、科学教育服务、患儿家庭情况,到美国自闭症研究发展概况等,从各个方面展现了自闭症这个世界性难题的“难”之所在、“世纪之谜”的“谜”之所思,也提醒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对自闭症的认识、关注、支持和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自闭症研究指导中心、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以促进中国自闭症康复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以及五彩鹿积累了十年的行业实践经验,集合国内外专家,几经探讨和修改,最终促成这一报告的发行。作为这个行业中的拓荒者,我们期望此报告能对中国自闭症行业的发展起到回顾总结历史、分析思考现状和发展推动未来的作用。 谨借此次大会机遇,发布报告中的一些相关梗概,望业内的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教: 第一章综述 一、自闭症概述 (一)自闭症的定义及核心症状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组起病于儿童发育早期,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

碍。201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简称DSM-Ⅴ),修订了自闭症的定义,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 (二)自闭症的研究与发展 国外自闭症的研究历史起源于1943年,美国霍布金斯医院的儿童精神病医生Leo Kanner发表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儿童自闭症案例的正式报告——《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而我国自闭症的研究始于1982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所陶国泰教授发表的题为《婴儿自闭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的论文,其中报道了中国内地最早发现并确诊的自闭症儿童病例。 我国自闭症的研究目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涌现出一大批自闭症研究的专家学者。而媒体的大量宣传,使自闭症进入公众关注的视野,但总体还是落后于西方。报告对国外和国内自闭症的研究发展史进行了简介。 (三)自闭症的发病率 自闭症的发病率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原因还不能确定。 2014年,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新统计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为1/68,男孩患病率为1/54。 我国尚未开展针对自闭症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有部分省市和地区进行过此类调查:2004年北京抽样调查结果为1.53‰;2012年深圳报道18-24月龄婴幼儿自闭症患病率为2.76‰;2013年广州开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自闭症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种,过去就有,但统计的发病率越 来越高。对自闭症的定义有很多种,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即人为地自我封闭于 一个相对固定与狭小和环境中,由于隔绝了人的交往而产生的迟到是障碍的症 候群,社交困难,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语言发育迟缓。在社会交往中很少使用言语,即使使用也多为模仿言语、刻板言语、言语的可 懂性差。 一、个案资料 本班有一名叫小王的男孩,7岁,患有自闭症。刚来校时,整天呆坐在位置上,不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全然一副与身边同伴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与他 交流比较吃力,要放慢速度,用简短 一、两个字进行对话。集体活动时,总漠然的呆在一边,不会主动参与,老师用很多种方法引导他参与集体活动,他都是不予理睬。即便是排队洗手等简单的活动,都需要老师走过去手把手的拉,更有的时候,即使老师带领他到活动场地,他也是旁若无人的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动。很少讲话,即使讲话声音也很小,很低,经常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来吧?要吃。做了。”等 二、调查与分析 小王的自闭症是天生就有的。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王的语言发 展能力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弱,就不能和小朋友正常的交往,久而久之,小王 就产生自卑心理,不喜欢和人交往,不喜欢和小朋友接触,慢慢的演化成当旁 边一切事物不存在,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别人找他 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例如:嘴经 常地发出怪声;在教室、走廊、操场乱跑;手中总爱玩弄一些物品,如铅笔、 橡皮、笔袋等。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 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 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且生活不能自理,整天不去厕所,有时大小便 解在裤子上。针对他的这些行为,我决定在他身上实施训练,以帮助它缓解一 些较严重的症状,并努力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关爱留守儿童专题讲座总结

红旗小学关爱留守儿童专题讲座总结 作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太多的爱,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能有出息,能造福人类。但是对于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培养孩子,我们不知如何是好,显得力不从心。在此,我衷心地感谢校方开办了家长学校。通过几次家长学校的学习,让我收获颇多,使我在各方面也有了一些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提高,知道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在点滴上影响孩子。 一、通过学习,发现在教孩子方面,着实存在着一些误区 1.管孩子吃喝就行,读书学习是学校老师负责的事,忽略家长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2.采取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家长的话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任意打骂,殊不知,孩子并非附属品,他是一个独立的人。 3. 不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身心特点,有时把孩子当成年人那样对待要求。 4. 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孩子,不懂得按素质教育要求将孩子培养成五好的全面发展新人。 上面的一些错误观念,或多或少在我身上也存在着,太盲目,盲从,虽然出发点是对的,但往往结果偏离,弄得自己身心疲惫,还得不到孩子的谅解,殊不知科学教育孩子,才是正道。

二、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孩子的教育不光不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我们家长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一定会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去,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努力做一名称职的家长。以下就我的一些看法和自身要改正的。 1.在小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不管他在做作业也好,在做别的事也好,不能老是陪着他,这样反而会使得他更有依懒感,不会做反正爸妈会告诉我的这种心理肯定会存在着。“不陪”才能培养他的好习惯。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孩子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哪怕是相同的决定,如果它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孩子自己的意愿,他会更愿意去执行。 2.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持一个想法,他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在习惯养成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

中国残疾精神儿童现状

(一)孤独症儿童数量 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其特点是个体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质的异常,包括在各种场合的多种功能活动,如社会交往障碍-、言语表达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等行为方式。 根据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报告,我国0-6岁精神残疾儿童现患率为0.101%,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推算,全国约有精神残疾儿童10.4万。根据2007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目前我国0-6岁精神残疾现患率为0.110%,约有精神残疾儿童11万人。因此,我国精神残疾儿童数量在10万人左右,且现患率呈上升趋势。另据精神残疾儿童发现率推算,全国每年新增0-6岁精神残疾儿童约1.5万人。由于孤独症是儿童精神残疾致残的主要原-因,所以孤独症儿童在精神残疾儿童中应占据较大比例。 (二)中国残联所做的工作 为满足广大孤独症儿童及家庭的康复需求,探索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工作的有效途径,在中国残联、教育部、卫生部等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被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十一五”期间,中国残联将在全国选择31个试点城市,建立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发挥现有妇幼保健、特殊教育网络和相关社会力量的作用,探索建立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康复训练的干预体系。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全国31个试点城市以及省级康复训练机构的筛选和认定工作,制定了《“十一五”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试点工作实施办法》,成立了全国专家技术指导组,召开了“十一五”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研讨会,组织目前国内孤独症教育与康复领域的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编写了《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一书,作为“十一五”期间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全国统一培训教材,同时举办了全国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骨干技术人员培训班。 二、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康复训练问题逐步引起政府、社会的重视,国内有关专家、学者、教师以及孤独症儿童家长在康复领域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但是,到目前为止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 1、早期干预不足,影响康复效果。 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目前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诊断、干预的工作体系尚未建立,评估工具的研究不足,筛查队伍力量薄弱,缺乏有效的转介,导致多数孤独症儿童得不到早期干预,影响后期康复效果。此外,孤独症是一种新的较为少见的精神疾病类型,公众对孤独症的认识还不清楚,这也成为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的因素。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自闭症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种,过去就有,但统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自闭症的定义有很多种,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即人为地自我封闭于一个相对固定与狭小和环境中,由于隔绝了人的交往而产生的迟到是障碍的症候群,社交困难,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语言发育迟缓。在社会交往中很少使用言语,即使使用也多为模仿言语、刻板言语、言语的可懂性差。 一、个案资料 本班有一名叫小王的男孩,7岁,患有自闭症。刚来校时,整天呆坐在位置上,不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全然一副与身边同伴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与他交流比较吃力,要放慢速度,用简短的一、两个字进行对话。集体活动时,总漠然的呆在一边,不会主动参与,老师用很多种方法引导他参与集体活动,他都是不予理睬。即便是排队洗手等简单的活动,都需要老师走过去手把手的拉,更有的时候,即使老师带领他到活动场地,他也是旁若无人的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动。很少讲话,即使讲话声音也很小,很低,经常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来吧?要吃。做了。”等 二、调查与分析 小王的自闭症是天生就有的。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王的语言发展能力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弱,就不能和小朋友正常的交往,久而久之,小王就产生自卑心理,不喜欢和人交往,不喜欢和小朋友接触,慢慢的演化成当旁边一切事物不存在,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例如:嘴经常地发出怪声;在教室、走廊、操场乱跑;手中总爱玩弄一些物品,如铅笔、橡皮、笔袋等。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且生活不能自理,整天不去厕所,有时大小便

一个自闭症儿童的案例分析

一个自闭症儿童的案例分析 摘要:自闭症患儿大都孤僻,不善沟通,有语言障碍,多动,自我封闭,我们 要用爱心唤起他对学校的依恋,用游戏打开他心中的症结,使他尽快融入学校生活,融入班集体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自闭症成因爱心 【基本情况】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九岁。 【日常表现】有语言障碍,不主动与人交流,喜欢自言自语,说反话,所问 非所答。极不合群,喜欢独处。上课不听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参与课堂 活动;下课后,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发呆,或独自一人在操场上玩耍,喜欢玩体 育器材,并且样样拿手。喜欢攀高,站在高高的房顶或柴草垛上,丝毫没有恐惧感,且乐此不疲。一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动作极不协调,但是他舞蹈时很快乐。对新环境有恐惧感,对汽笛声特敏感,听到汽笛声本能地捂住耳朵,且浑身颤栗。 【情况分析】这是一例典型的自闭症患儿,在孩子十个月大时得了病毒性脑 膜炎,由于用药过猛,小明的命是捡回来了,但是落下了后遗症,语言中枢受损,四岁才会说话。有严重的情绪障碍,前庭中度失调,触觉防御重度失调,本能性 重度失调。学习能力发展受阻,因此厌恶学习。由于从小生病,家人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自理能力很差,甚至丧失基本的生活本能。除了玩,不主动做任何事。上厕所要大人帮助,从小有攻击性行为,小伙伴见他人人避之,使得他丧失了和 同龄孩子玩耍的机会,也失去了平行学习的机会。 观察记录一:第一天报到,小明紧紧拉住父亲的手,向父亲身后躲,目光惊 恐而多疑。我问他话它不应,拉他手,他闪开,并用敌视的目光看着我,显然他 不接受我。第二天正式上课,还是父亲送他来的,当他父亲要离开时,小明紧紧 抓住父亲的手不放开,要同父亲一起离开。我费了好大的劲,拉住了小明的双手,一边和他父亲聊天,一边用眼神示意他父亲离开,果然父亲趁孩子不备巧妙脱身,小明发觉父亲不在,嚎啕大哭起来,哭声异常,我拉住孩子,把他揽在怀里安慰他,虽然效果不佳,但却阻止他挣扎着要去追父亲的行为。明知道父亲已经走远,但小明哭声依旧。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我佯装带他去寻找父亲,我们来到操场上,看到操场上小朋友活动的场景,他哭声渐小了,情绪也稍有稳定,我叫来小 伙伴和他做游戏他不感兴趣,反而紧紧勒住我的手,此刻我成了他的依靠。我和 他一起坐在台阶上,看课间学生游戏的情景,他渐渐不哭了。 情况分析及措施: 这是一例典型的自闭症儿童,对新环境失去安全感,对家人过分依恋,使他 孤独自闭,不合群,希望在家人的保护伞下,让他尽快接受新环境,对同伴产生 好感,使他尽快融入班集体中是教育的关键。我发现他不喜欢和大家一起玩,对 体育小区感兴趣,各种体育器材他都会玩,我就利用课间时间陪他去玩体育器材,他对我有了依赖感,我知道游戏是自闭儿童与同伴融合的最好方法,我就组织几 个有爱心的同学和他一起跳皮筋,他不懂游戏规则,也不遵守游戏规则,我就不 厌其烦地教他,提醒他,他有进步,就表扬他,他的脸上挂着久违的笑容。 观察记录二:已经开学两周,小明渐渐接受了新环境,接受了我。一次他举 着手指哭着来找我,我仔细检查他的手指,没见到伤处,可是他还是哭个不停, 只说手指疼,又说不清怎么弄的,伤在何处,我向同学了解情况,原来他在体育 小区玩悬梯,可能手指被夹过,等我反复检查,才发现指尖开始发青,见证了我 的想法,我见伤口无大碍,他也不哭了,悬着的心才落下。

关爱留守儿童专题讲座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仙台镇崔王小学 2017.10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同学们: 我们学生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马虎,什么是马虎?不认真是马虎!为什么不认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马虎即然是习惯那就可以养成不马虎的习惯。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作题或作业后检查的习惯,在学校如此在家也必须如此。自己先检查然后老师家长再检查有错时不告诉他具体错哪了。划定范围让他自己的再查。另外在学习时不能让孩子有分心的因素。由其在家别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边。别开电视,小声说话别有事没事地问一句饿吗?渴吗?难吗?心理学上说一个习惯的养成最少要六天。可这个习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除此之外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这表现在上课时有时不注意听讲,常做小动作,老走神。注意力有专门的训练方法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就说说我知道的。 一、听觉集中训练法: 闭上眼睛,用心来听闹钟的滴嗒声,并要求他伴随着这种声音默念“嘀嗒。。。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嘀嗒。”要求:环境安静,可以是一两个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组。每天五次每次两分钟左右,坚持六天。 二、视觉想象训练: 要求环境安静,闭目静坐,先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黑点,再想象由这个点向右无限延长的黑线。每天练习三次。每次五分钟。隔两天

后再想象,由黑点起无限旋转的螺旋线形。疗程为7天。然后减少量坚持2周。(巩固) 怎样克服“走神儿”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找几张小卡片,上面写专心听讲、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时常看得见的地证词如文具合时书桌上,家里的写字台上墙上等这样无论上课听讲还是回家做作业都可以提醒自己别走神。 2、记录法:准备一个小本,专门用来记录走神儿的内容。比如,今天数学课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赛来着,那就要在本上记录:数学课足球赛约2分钟。。样记录几天后认真看一遍会发现自己胡思乱想的东西多无聊,浪费了多少时间。想信用不过多久本上的记录会越来越少的 3、自我奖惩法:就是在每次写作业或复习功课之前。先给自己定个时间表,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完成什么内容。如果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学习计划,并且始终专心致志的。那么就奖励一下自己:看会儿电视或听一段音乐;相反,如果由于分神而使计划落空,那你就该毫不留情地惩罚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如干家务或跑楼梯等。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为了奖励避免惩罚而渐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了这是几个训练注意力的方法。如果有兴趣可以试一下,试时别忘了告诉我。我还想检验一下行不行呢。 三、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1、学会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 (1)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现状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现状 迟雅 一、自闭症儿童的发病率 我国自闭症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中国公益研究院2014年4月1日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显示,我国自闭症患儿数约为164万人,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疾患首位。 2016年3月9日,《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中国自闭症患病率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约为1%,自闭症患者总数已经超过1000万人。0~14岁儿童患病者达到200万。 二、自闭症儿童的受教育情况 目前,我国的统计数字显示:65%以上的社会群体不能正确认识自闭症,75%以上自闭症儿童在6岁以前未能被及时确诊,90%以上的自闭症儿童无法接受正常教育。 为什么自闭症儿童无法接受正规教育呢?因为他们在患上自闭症以后,精神发育就跟不上了,出现了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再加上他们有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和人际交流障碍,所以,无法适应正常的学校学习生活。 现在,全社会对自闭症的了解还很少,这方面知识的普及程度还很低。最先发现孩子问题的多数是家长,家长发现孩子不正常以后,他们心理上不愿意承认,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周围的人也不了解自闭症及其危害之大,也有些人虽然知道孩子不正常,但是为了不让孩子家长伤心,便挑好听的说,经常会说:孩子有早长也有晚长的,你们的孩子就属于晚长的那种,属于大器晚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念正确,还会举出一些例子来,比如爱因斯坦当年是四五岁才会说话之类。反正这样说也不需要负什么责任,而且家长听得也顺耳。于是家长也认为似乎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甚至很可能像爱因斯坦,自然也就无意于孩子的诊断与治疗。等到孩子该上学的时候,已经没有能力接受正规的教育了。于是,城市的自闭症患儿只能去特殊教育学校了,而农村的自闭者患儿一般都在家里散养。特殊教育学校招收的自闭症孩子,一般只招收8周岁以上的。自闭症患儿的最佳治疗时间是3~6岁,8周岁自闭症儿童已经错过了治疗与训练的最佳时期。这部分人将成为家庭和社会永久性的严重负担。 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通过行为训练、干预及个性教育,约有10%的自闭症儿童能够完全康复,约20%虽然达不到完全康复水平,但是可以完全自理,还有近25%的儿童可以达到生活自理的水平。这三个数字加起来就是55%。如果能够实施“医教结合”,早发现,早实施心理干预,实行医教结合,将“开窍疗法+四环节行为训练”全面应用到自闭症的治疗当中去,前景会更好。尤其是那些属于“五软”、“五迟”的儿童,干预越早,效果越好。我们曾经干预过一名小男孩,在28个月的时候被诊断为自闭倾向,30个月的时候再次复查,仍诊断为自闭症。我们在30个月的时候开始实施开窍疗法,从解决身体的一些不良症状入手,包括治疗肾积水、尿频尿急等症状,很快孩子的亲社会能力大大提高,社会功能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逐渐得到改善乃至最终消失。 因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比如全国妇联及其所属家庭教育学会,在广大的城市和农村,通过各级组织,大力实施自闭症患儿普查,发现问题后,及时实施开窍疗法和四环节心理训练,必将为自闭症问题的解决开创美好的前景。 三、自闭症儿童教育实施情况 我国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现状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阐述,分别是学习环境、课程、教学策略、技术。 1、自闭症儿童的学习环境

一个自闭症小学生教育案例分析.doc

一个自闭症小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 记得刚开学时的一名叫陈XX的女孩子,小小的个子。刚来时,躲在妈妈的身后,不肯放手,她那大大的眼睛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流露出那份惊恐和不安。她不爱说话,课堂上也不发言,在学生齐读齐唱时,她只是默默地坐着,课间操也不做,只是静静地站着,脸上丝毫没有笑容。 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这孩子从小胆子就小,在幼儿园时做操都不跟,在家依赖性强,有一次在数学课上,数学老师说她是班上最嫩的一个,接下来她就不愿去上课,有时连饭也不吃,实在没办法。通过家访,我明白了笑妍她由于从小性格内向、敏感、自尊心强,如果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孩子一旦对自己的某方面的能力丧失自信,还可能会跟着连带对自己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自信,最后造成多方面甚至全面地落伍。 个案处理 尊重她,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作为老师应该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学习上不适应,生活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把这个时期称之谓“断乳期”,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做好这个过渡我认为非常重要。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已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我封闭。XX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其症结就在于自卑、自尊心强。要纠正她的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保护好她的自尊心,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方法: 1、在思想上开导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告诉她,老师和同学都很爱他。老师就是她的好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和老师说,老师会帮你的。她拼音学得不够好,就鼓励她说她很聪明,只要稍加努力,上课大声读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同学、老师都会帮助她,和她一起努力的。每次做课间操,我都会到她旁边,告诉她,其他同学也和她一样不会做,都是跟着领操的大姐姐乱做,没关系的,只要动起来就好。 2、注意多表扬,不“语罚”。 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希望老师的赞扬,十分厌恶那些疏远、冷落责备她的人,因为这些人不仅伤害了她的自尊心,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

自闭症学生身心特征及案例分析

江 南 萍惠州市护苗培智学校 与

Contents 目 录 自闭症基本知识 1自闭症临床表现2自闭症的干预方法 3 自闭症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4

1自闭症基本知识

自闭症非心理受伤后的“自我封闭” 自闭症的发病不是父母养育不当的后果 大多数自闭症是先天性的,尽管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但后天环境塑造可以改变自闭症的预后 自闭症是广泛性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是有生物学基础的疾病,不是心理 疾病 自闭症非感觉“自闭”,孤独症非感觉 “孤独” 关于自闭症的几点重要认识

出生 尽管脑功能已经出现障碍,但并不会明显表露出症状来 幼儿期 和外界沟通交流的能力发育缓慢,症状 逐渐明显,此阶段 可以得到确诊 学龄期 学习方面开始表现出不均衡,会特别偏科,社交、沟通等逐渐 落后于他人 青春期 进入复杂的社会 生活,有些病例在此阶段出现明显的症状,需要有心理方面的辅导 和支持症状的表现 出生 尽管脑功能已经出现障碍,但并不会明显表露出症状来 幼儿期 和外界沟通交流的能力发育缓慢,症状 逐渐明显,此阶段 可以得到确诊 学龄期 学习方面开始表现出不均衡,会特别偏科,社交、沟通等逐渐 落后于他人

自闭症简史 1 2 3 4 5 6 1943年,凯纳报道了11名孤独症 1944年,Hans Asperger医生报道了阿斯伯格综合症1950-1970年代,“冰箱母亲”理论盛行 1982年,中国首次报道我国大陆地区4个孤独症病例 1987年,美国Lov aas教授报道ABA 治疗孤独症的成功经验 2007年11月联合国通过“世界自闭症日” 2013年5月,DS M-V提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7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1)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听了上周末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其中专家们对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让我感触很深。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体会很深,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爱心、耐心。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前提,在教师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

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讲节俭的重要性,播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视频,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更好生活。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逃学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多引导他们进行读书等有益的业余活动。 三、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他们老师,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情况。 对于这些孩子,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给他们讲授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

五个自闭症儿童个案分析

五个自闭症儿童个案分析 (1) 引言 随着融合教育在欧美植根后,让有特殊教育需要得学生回归主流,已成为本港教育发展得一个大方向(教委会,1996)。融合教育就是特殊教育发展一个很好得路向,但要达成融合教育得使命,支持主流学校推行融合教育得工作实不可少。 因此本校在2000年度申请优质教育基金,在本校成立资源中心(RCIE, Resource Centerfor Integrated Education),开始对兼收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得主流学校作出支持,以求落实融合教育得理念,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得学生,提供更优质得教育。正因为这样,本校能有机会与主流学校教师分享一些教导智障及自闭症儿童得经验;「五个自闭症得少年」,便就是有关帮助一些抗拒参与大班体育课自闭症儿童得个案分享、 (2)理念 教育主宰着每个人得未来,而教育得成功与否,亦决定在每个教师得手上。要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主流学校中学习,主流学校得教师必须对自闭症儿童有一定得暸解与认识。 每个自闭症学生均有着多种得、不同得,又或相关得学习障碍与特征(教育署,2002),例如她们有沟通障碍,不懂得以适当得方法表达自己得不快情绪;她们可能有特殊得感觉反应,对光线及炎热天气有着烈得反应;又或就是她们得一些固执及不易接受改变得性格等。而这种种得障碍与特征,正正令自闭症儿童在大班体育课中引出了许多学习及行为问题。 「学生为本」、「永不放弃」就是本港教育改革得重要原则(教统会,2000),而这两项原则,亦就是成功教育得根本要素,更就是达成融合教育愿景得关键所在。因此,若能协助主流学校教师,因应自闭症学童不同得障碍与特征,在教学策略上作出相应得调适;以及运用创意及想象来设计独特得、富个别性得教学方法及策略,便有助鼓励自闭症学童参与体育课,投入体育课学习;让她们能在愉快得环境下,享受体育活动得乐趣;并协助她们朝着全人发展得方向迈进。 (3)自闭症儿童体育教学个案分享 个案一

【免费下载】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的报告

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的报告 (2012-04-12 09:23:37) 自闭症简介: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儿童广泛性地发育障碍性疾病。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孤独地闪着微弱的光芒,因此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往往在3岁以前起病,主要表现为在语言、社会互动、沟通交流以及兴趣行为等多方面的缺陷。在4到5岁时症状最为明显,男女发病比例约为5:1。大约3/4的患儿合并有精神发育迟滞,半数左右的患儿在青春期可能合并癫痫发作。由于患儿在社会交往、沟通,尤其是行为方面存在严重的障碍,父母往往只能在手足无措之余,添加对孩子未来命运的担忧。 我国对自闭症儿童关注现状: 2006年我国将自闭症列为精神残疾,自闭症者被纳入相关的保障体系。目前我国自闭症人数保守估计已经超过150万。现状1:起步晚。我国对儿童孤独症的认识比先进国家晚了将近40年。1938年,Leo Kanner 教授(美国)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儿童孤独症概念并做出系统研究,我国直到1982年才由南京的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提出。国外早在60年代就已经对“行为与教育途径的干预(以下称‘干预’)”这一措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持科学研究的态度做出系统性报告;而我国仅仅在90年代中期以来才开始经验式地摸索与模仿。认识的落后,绝不仅仅限于对其医学知识方面的知之甚少,而是对整个体系性质的认识模糊,也就是说对孤独症的干预缺乏深度的理论理解与循证层面上的操作经验。现状2:患病率上升,对干预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大。不管是相关的专业人员,还是普通老百姓,亦或是媒体,孤独症越来越成为一个公共的话题。其患病率由最初的极为罕见,到万分之几,到而今的千分之几,虽然从来没有一个比较稳定而公信的数据,但是患病率的一路走高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多数结论认为,ASD (孤独症普系障碍)在新生儿中的比例达 3/1000,典型孤独症不低于1/1000,以此推算,国内ASD (孤独症普系障碍)将不低于400万,典型孤独症不低于100万。虽然良莠不齐的训练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却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现状3:患儿回归主流社会困难大。治疗自闭症的黄金阶段是1-3岁,错过了这个阶段,恢复健康的困难就很大,病情还极有可能反弹,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康复训练,一旦他们失去父母的依靠,将很难在社会上生存下去。那些攻击意识强烈的患者,还可能造成社会危害。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