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根腐病绿色防治研究进展

我国根腐病绿色防治研究进展

我国根腐病绿色防治研究进展
我国根腐病绿色防治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9, 9(12), 1193-1196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journal/hja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10.12677/hjas.2019.912170

Research Progress on Green Control of Root Rot in China

Xiangping Sun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sha Hunan

Received: Dec. 5th, 2019; accepted: Dec. 19th, 2019; published: Dec. 26th, 2019

Abstract

Root rot is a typical fungal disease. Its dominant pathogenic bacteria vary according to the region, year, seas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host changes. Biological control is one of the possible ways to solve the root rot disease of crops, which is better and safer for the environment.

Keywords

Root Rot,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我国根腐病绿色防治研究进展

孙向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

收稿日期:2019年12月5日;录用日期:2019年12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12月26日

摘要

根腐病是一种典型的真菌性病害,其优势病原菌因地区、年度、季节、温湿度及寄主的变化而不同。生物防治是解决作物根腐病的可能途径之一,对环境更友好、更安全。

关键词

根腐病,绿色防控,生物防控

孙向平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licenses/by/4.0/

根腐病是在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病原菌多达20余种,其优势病原菌因地区、年度、季节、温湿度及寄主的变化而不同。根腐病是发生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一般包括豁附、侵染、定植、繁殖和产生损伤等几个阶段。研究表明植物根腐病通常有一种以上或多种病原菌复合污染导致,但不同地区和相同地区不同年份因气候季节温湿度和生态条件不同,其优势菌种类也可能不相同,同时致病菌的致病性会明显分化并形成不同生理小种[1] [2] [3] [4]。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壤和病残组织中存活时间较长,发病后防治较困难,采取单一措施防治难以取得防效。其中镰刀菌是目前最主要的根腐病致病菌[1] [2] [3] [4]。根腐病的发生主要与品种、连坐、耕作方式、害虫等因素有关。物理防治和化学方式是目前根腐病防治的主要措施和手段。

绿色防控是指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境有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见图1。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论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集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目前对根腐病的防止方式主要还是集中在药物防治,但药剂防治会因用药量大、成本高、毒性大及对环境的污染而受到限制。生物防治是解决作物根腐病的可能途径之一,对环境更友好、更安全。关于利用微生物在防治根腐病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草本作物方面。

Figure 1.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oot rot

图1. 根腐病发病防治

研究表明,土壤中真菌及真菌/细菌比值越低,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越高,土壤抑制病害能力越强,“真菌型”土壤是土壤地力衰竭的标志,“细菌型”土壤是高土壤肥力的标志。根腐病的绿色防治措施的研究主要有:

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又称栽培防治或耕作防治,是传统农业中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传统农业中施用的有机肥向土壤不断补充有益微生物,提高土壤自身抗病性。目前采用的农业防治的方法有:1、采用无病种子种苗;2、土壤有机改良;3、生物熏蒸;4、改进栽培方法和耕作制度;5、加强田间卫生管理。

2) 生物防治

Open Access

孙向平

研究有害微生物对经济、生态、社会的影响和有害微生物治理对微生物流行,成灾风险指导有害微生物的科学治理,以最大限度减少有害微生物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确保生态安全、社会安全[5]。植物内微生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很有应用前景的一类有益微生物,它们与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关系,可以提供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氮源及一些激素,参与植物的防卫功能[6] [7] [8]。

生防菌使用的方法有:浸种、蘸根、灌根、滴灌施用、混土等[2]。因此,抑制根围系统病原物的活动就成为保护根系并进行土传病害防治的基础。但必须重视和考虑土壤理化因素对植物、土壤微生物和根部病原物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制约作用。对以上问题,必须解决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问题;在筛选生防菌过程中,采用多种病原菌作为筛选目标,变单一菌剂的使用为多菌配合使用,提高防效和实现防病的广谱性,并降低对环境的依赖性[9] [10] [11];另外,对土壤中内生细菌的生态学进行更多的研究,使环境和操作更有利于生防细菌作用的发挥;在内生细菌的应用上,必须检测其对人畜和植物的安全性问题。内生细菌在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上虽然面临许多问题,但作为生防菌株依然具有广阔的前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土传病害实验室在生防菌剂研发的基础上,建立了植前在种植行下开挖“丰产沟”并大量埋置农作物秸秆作为载体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和粉红粘帚霉Gliocladium roseum等有益微生物及其组合的田间应用技术[3]。大量的研究表明,经济作物的根腐病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由于大多数植物的根腐病都是由镰刀菌引起,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根腐病的防治,尤其要关注镰刀菌的抑制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7] [12]-[17]。

基金项目

本研究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ASTIP-IBFC09)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Doran, J.W., Sarrantonio, M. and Liebig, M.A. (1996) Soil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Advances in Agronomy, 56,

198-209.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10.1016/S0065-2113(08)60178-9

[2]Ibekwe, A.M., Kennedy, A.C., Frohne, P.S., Papiernik, S.K., Yang, C.H. and Crowley, D.E. (2002) Microbial Diversi-

ty along a Transect of Agronomic Zones.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39, 183-191.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10.1111/j.1574-6941.2002.tb00921.x

[3]曹坳程, 刘晓漫, 郭美霞, 王秋霞, 李园, 欧阳灿彬, 颜冬冬. 作物土传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技术[J]. 植物保护,

2017, 43(2): 6-16.

[4]Wang, Y.J., Zhang, D.S., Zhang, Z.C., et al. (2015) First Report on Sweet Potato Symptomless Virus 1 (Genus Ma-

strevirus Family Geminiviridae) in Sweet Potato in China. Plant Disease, 99, 1042.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10.1094/PDIS-12-14-1358-PDN

[5]孙向平, 陈梦雅, 曾粮斌. 不同消毒剂对苎麻各器官内生菌分离效果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16(12): 10-11,

14.

[6]Bayman, P., Lebron, L.L., Tremblay, R.L. and Lodge, D.J. (1997) Variation in Endophytic Fungi from Roots and

Leaves of Lepanthes (Orchidaceae). New Phytologist, 135, 143-149.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10.1046/j.1469-8137.1997.00618.x [7]Stone, J.K., Bacon, C.W. and White, J.F. (2000) An Overview of Endophytic Microbes: Endophytism Defined. In:

Bacon, C.W. and White, J.F., Eds., Microbial Endophytes, Marcel Dekker, New York, 3-30.

[8]Sirrenberg, A., Gobel, C., Grond, S., Czempinski, N., Czempinski, A., Czempinski, P., Santos, P., Feussner, I. and

Pawlowski, K. (2007) Pinformospora indica Affects Plant Growth by Auxin Production. Physiologia Plantarum, 131, 581-589.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10.1111/j.1399-3054.2007.00983.x

[9]Hallmann, J. (2001) Plant Interactions with Endophytic Bacteria. In: Jeger, M.J. and Spence, N.J., Eds., Biotic Interac-

tions in Plant-Pathogen Associations, CAB Interactional, Wallingford, 87-119.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10.1079/9780851995120.0087

[10]Shimomura, O., Johson, F.H., Saiga, Y., et al. (1962) Action of Cyanide on Cypridina Luciferin.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59, 223.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10.1002/jcp.1030590302

[11]范晓静, 邱思鑫, 吴小平, 洪永聪, 蔡学清, 胡方平.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内生枯草芽孢杆菌[J]. 应用与环境

孙向平

生物学报, 2007, 13(4): 530-534.

[12]冯永君, 宋未. 水稻内生优势成团泛菌GFP标记菌株的性质与标记丢失动力学[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报, 2002, 18(1): 85-91.

[13]刘国红, 林乃铨, 林营志, 刘波, 刘国红, 林乃铨, 林营志, 刘波. 芽孢杆菌分类与应用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

报, 2008, 23(1): 92-99.

[14]李雪峰, 王利. 一株短小芽孢杆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1(3):

291-294.

[15]刘华.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J]. 神州, 2013(6): 50.

[16]张集慧, 王春兰, 郭顺星, 等. 兰科药用植物的5种内生菌产生的植物激素[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9, 21(6):

460-465.

[17]Chen, C.E., Bauske, M., Musson, G., et al. (1995) Biological Control of Fusarium Wilt on Cotton by Use of Endo-

phytic Bacteria. Biological Control, 5, 83-91.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10.1006/bcon.1995.1009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1 主要病害 1.1草莓白粉病 1.1.1 症状主要危害叶、花、果梗、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局部出现薄霜状白色粉状物,以后迅速扩展到全株。随着病势加重,叶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花蕾、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感染此病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果实停止肥大,着色变差,失去商品价值。 1.1.2 发病规律白粉病以病菌残体在地上或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翌年侵染源。翌年春天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的菌丝体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对草莓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目光温室草莓则以上年病菌残留、种苗携带病菌和其他传播途径而引发危害。病菌侵染适温为15~20℃,低于5℃和高于35℃均不发病,干燥及高湿的条件都可造成病害蔓延。但病原孢子在有水滴情况下不能发芽。降雨可抑制孢子飞散,而在晴天午后大量飞散传播。该病尤其在温室内发病严重。发病重可显著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质量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 1.1.3 防治方法采用宝交早生、哈尼、全明星等对白粉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冬季清园,烧毁病叶。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可喷20%乙嘧酚悬浮剂800倍液、4%多麦可1000倍液、50%醚菌酯3000倍液。防治时期可大致掌握在露地栽培开花前、匍匐茎发生期、定植后,保护地栽培在花期前后。 1.2 草莓灰霉病 1.2.1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花萼,果梗、叶片及叶柄均可感染。果实发病常在近成熟期,发病初期,受害部分出现黄褐色小斑,呈油浸状,后扩展至边缘棕褐色、中央暗褐色病斑,且病斑周围具明显的油渍状,最后全果变软腐烂。病部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湿度高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花、叶、茎受害后,患处呈褐色至深褐色,油渍状,严重时受害部位腐烂。湿度高时,病部亦会产生白色絮状菌丝。

豆角根腐病如何防治 豆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豆角根腐病如何防治豆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夏季雨水较多,豆角很容易发生根腐病,发病严重时造成成片死秧,给菜农带来严重损失。对此,菜农要引起高度注意。那么豆角根腐病如何防治呢?下面农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豆角根腐病如何防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豆角根腐病为害症状 根腐病引起豆角枯蔓死藤。根腐病的病原称腐皮镰孢菌菜豆专化型能侵染豆角和菜豆。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直到开花结荚时植株较矮小,病株下部叶片从叶缘开始变黄,慢慢枯萎,一般不脱落,病株容易拔出。茎的地下部和主根变成红褐色,病部稍凹陷,有的开裂深达皮层,侧根脱落腐烂,甚至主根全部腐烂。病原菌都以菌丝体、厚垣孢子等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有较强腐生性,能在土中和厩肥中腐生存活多年。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工具和带菌肥料传播,从根部伤口侵入致皮层腐烂。一般在土质粘重、过湿、偏酸、肥力不足和管理粗放的连作地上发病较严重。 豆角根腐病如何防治 1、首先避免豆角和菜豆连作,能实行2-3年轮作更好,并注意选用较抗病和耐病的品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及时拔除、烧毁病残株,及时喷施护树大将军控制气传性病毒滋

生和扩散,保护植株树体自我防卫反应本能,破坏有害病菌给养源,渗透式消灭病毒,封闭病毒复制和传播路径。堆肥、厩肥要发酵腐、熟透。使用酵素菌肥也有助于抑制和消灭土中病原菌。 3、选择地势较高、疏水性较好的地块,深沟高畦整地,并适量施用石灰,防止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4、播种时用艾菌托或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配成1:50的药土穴施或沟施。 5、发病初期可用选用根施通加护树将军配合灌根,能诱导病毒集结,供护树将军靶向消毒,抑制果树根部病毒传导式感染及叶片和果实,保养植株输导系统健康工作。

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绿 色 化 学 的 研 究 及 进 展 院系: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班级:10-1(双语)班 姓名:齐买克 学号:21

绿色化学的研究及进展 摘要: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其目的是将现有化工生产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为“从源头上根除污染”。是利用化学来防止污染的一门科学[1],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化学过程,绿色化学对传统化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继承,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是20世纪末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相对于传统化学,它是未来化学化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绿色化学即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避免或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废物。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学科的研究前沿,是具有明确社会需求和科学目标的新兴交叉学科。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从环境观点看,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看,它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发展绿色化学技术的思想首先在欧美国家产生。1984年美国环保局提出的“废物最小化”是绿色化学的最初思想。1989年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是绿色化学思想的初步形成。1990年美联邦政府通过了“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将污染的防止确立为国策,该法案条文中第一次出现了“绿色化学”一词。1995年美国政府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从1996年开始,每年对在绿色化学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化学家和企业颁奖,奖励内容包括:(1)变更合成路线奖;(2)改变反应条件奖;(3)设计更安全化学品奖;(4)小企业奖;(5)学术奖。1998年美国成立绿色化学研究所,专门从事化学工业绿色化学研究。2000年,美国化学学会出版了第一本绿色化学教科书。 在英国,1999年皇家化学会创办了第一份国际性《绿色化学》杂志,标志着绿色化学成为化学学科的前沿。绿色化学奖于2000年开始颁发,该奖分为3类:一是被称作“Jerwood Salters”(环境奖)的年度学术奖,另2项年度奖用于奖励

草莓炭疽病与根腐病

草莓炭疽病与根腐病 炭疽病和根腐病,把这两种病害放在一起说也是因为它们有不少共同之处,它们危害草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苗子本身带病菌,这就需要在选苗的时候加强注意,不要让病苗进棚,另一个原因是土壤里面带病菌,栽种过程中,很容易给草莓造成伤口,病菌随着伤口侵染,一段时间后病害发生。 那它们都有什么表现呢?下面来通过图片,更好地理解以下这两种病害。 炭疽病:炭疽病是高温高湿病害,八九月份时发生比较严重,随着气温降低病害发生减少,主要的危害部位有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出现黑色纺锤型斑点,根系染病由外向内变成褐色,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草莓株叶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 炭疽病的时候就经常在匍匐茎处入手,炭疽病一般茎会发红,上面有黑色斑点,叶片上也会有表现,出现黑色纺锤型斑点。 根腐病:根腐病是低温高湿病害,定植后至初冬均可发生,呈矮化萎缩状,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全株萎蔫或枯死。根系比健康植株根系短小,颜色灰暗,地下部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受到病原菌的侵害,生长稀疏。炭疽病根腐病区别

相同之处:炭疽病与红中柱根腐病都是久雨初晴后叶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迅速枯死。 不同之处:慢性根腐病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而炭疽病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 根腐病的根部是从内向外腐烂,根部溃烂,发黑,易拔起。 炭疽病从外向内侵染,根系是正常,难拔起。 防治方法 田间技术措施: 1、实行轮作倒茬,一定要选无病地育苗,草莓田要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 2. 定植时一定要选用不带病的苗子,而且尽量避免产生伤口。 3、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尽可能覆盖地膜。 4、加强管理,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 5、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带出田外销毁。 6、进行土壤消毒,在草莓采收后,将地里的草莓植株全部挖除干净后施入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灌足水后,在炎热高温季节,地面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20-30天,利用太阳能使地湿升到50℃左右,杀灭病菌。 化学防治手段: 根腐病:

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研究进展

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研究进展 廖长宏a,b,周平b,赵明a,c,吕婉婉a,b,陈军文a,b* (云南农业大学, a. 云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研究中心;b.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c.龙润普洱茶学院, 昆明650201) 摘要:根腐病为根茎类药用植物比较易发的一种病害,它具有易传染,致死率高,防治难度高等特点,不仅会造成不同中药材减产,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主要根茎类中药材的种类,药效成分,检索了根腐病的发病时间,证实了根腐病广泛存在于根茎类中药材中;另一方面从引起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的原因包括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了根腐病可能的致病机理;综述了生物,化学以及人工防治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防治方法的进展,同时对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防治进行了展望;相信通过本文的一些信息能为有效地对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进行防治提供线索与帮助。 关键词: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根腐病防治 1

Research progress of root rot in tubers medicinal plants Liao Chang-hong a,b,Zhou Ping a,b,Chen Jun-wen a,b*, Zhao Ming a,c,Lv Wan-wan a,b (a. Yunnan ProvincialResearch Center on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for Dominant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b.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 c.College of Longrun Pu-erh Tea, Yun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Abstract: As a kind of serious disease in root, root rot not only lead to cutting in different kind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ut also develop a closely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health. In this paper, Analyzing the Reason of root rot appearance in different plants rhizome, and its including three aspects: pathogenic fungi, ecological factors and nematode. The progres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oot rot of medicinal plants was summarized, and the prevention of root rot disease in medicinal plants was also discussed ,at last a expectation for prevention of root rot disease had been put forward, believing there will be a effective approach to prevention root rot disease in medicinal plants. Key words: tubers herbal medicine plant; root rot ; prevention of root rot . 2

食用菌根腐病与软腐病的区别与防治

食用菌根腐病与软腐病的区别与防治 软腐病和根腐病是食用菌生产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真菌病害,我们在下乡调研时许多菇农朋友多次询问根腐病和软腐病是否属于一种病害?现一并解答如下: 软腐病也叫绵腐病、腐烂病,葡枝霉病,蛛网病、湿腐病等;而根腐病又叫基腐病、灰霉病等。 软腐病病原菌为树枝状轮指孢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葡枝霉属;而根腐病病原菌为瓶梗青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科。 基腐病病害主要发生在菌柄基部,在子实体生长阶段,菌柄基部变黑褐色至黑色腐烂,基部腐烂后子实体倒伏。幼菇丛发病虽不倒伏,但不能继续生长发育,最后死亡。 软腐病在染病初期,先在出菇面上形成白色菌皮,似金针菇气生菌丝状,后渐渐侵染子实体基部,使之呈水渍状褐色斑点或斑块,病菌逐渐上移,使菌盖表面形成不规则褐色病斑,最后感染菇体,使之基部变软,发生群体性倒伏并腐烂,病菇上随即有白色絮状菌丝物覆盖或包围。

二者发病症状相仿,仅病原菌不同,该病可侵染蘑菇、平菇金针菇,银耳等。 发生条件:其病原菌都属土壤习居真菌,由空气、覆土、水滴、人体、昆虫传布。10`C左右即可发生危害,尤其在初春季节,气温逐渐升高,相对通气不良时,发生速度随之加重。它多发生在棉籽壳生料栽培的菇床上和第二潮后的菇体上,以及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过高,床面长时间有积水,加之长时间覆盖塑料薄膜,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利于该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1)控制菇棚空气湿度在85%以下,不利病害的发生。 (2)菇房在使用前,应喷洒1:1000倍的疣霉净药液或1:50倍的金星消毒液,彻底杀灭菇房内病原菌。 (3)子实体生长阶段控制用水量,经常清除床面积水。 (4)发菌及出菇期间,间隔5-7天对地面、墙体及通风口、进出口等喷洒1:800倍的疣霉净或1:50倍的金星消毒液 (5)发病后,要及时清除病菇,然后喷洒1:500倍疣霉净,可有效控制其病菌扩展。

草莓病害大全高清

草莓枯萎病 图片:草莓1.jpg

图片:草莓.jpg 简介 病原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fragariaeWinksetWillam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发病初期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

形叶,引起病株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小叶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变褐后纵剖镜检可见很长的菌丝。 侵染循环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土和病肥中存活的病原菌,成为第2年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病原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生长发育,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输导机能而引起萎蔫。 发生因素 发病温限18~32℃,最适温度30~32℃。连作,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施肥不足,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肥料,均能引起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土温15℃以下不发病,高于22℃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从无病田分苗,栽植无病苗;栽培草莓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效果更好;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病穴施用生石灰消毒。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2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14%络氨铜200-300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淋茎基部。每隔15天左右防治1次,共防5~6次。 草莓根腐病!!!

防治草莓根腐病的杀菌剂

1、病原 草莓根腐病的病原为草莓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只侵染草莓。将病根处理后,放在15℃水中浸泡2-3天,根表面可长出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菌丝生长温度5-30℃最适宜,形成游动孢子适温15℃,此外,分离病原还有丝核菌和拟盘多毛孢属真菌。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地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夏。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条件适应时即萌发形成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进行再侵。在田间也可通过病株土壤、水、种苗和农具带菌传播。发病后病部长出大量孢子囊,借灌溉水或雨水传播蔓延。本病为低温病害,地温高于25℃则不发病或发病轻。一般春、秋多雨年份,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地块,发病重。在闷湿情况下极易发病,重茬连作地,植株长势衰弱,发病重。病害发生,流行程度还与当年的苗携带病原情况有关。 重茬连作,土壤中的病菌积累多,是病害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老产区比新产区发病重。 土壤瘠薄,缺乏有机肥及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的基肥,发病重。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灌水方式、灌水量、灌水时间是诱发草莓根腐病的主要因素。大水漫灌易造成病害流行,小水浅灌或滴灌发病轻。

在带菌田块育苗,将重茬田块作为匍匐茎繁殖基地,田间积累了大量病原菌,幼苗易感染,发病早且重。过度密植,栽培垄过低,植株基部老叶多,垄土积水,通气不良都会导致发病严重。 精选品种和种苗。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品种、种质、种苗有关。易感病品种,种质、种苗质量差,发病重。 3、症状 根部可见根系先从幼根先端或中部变成褐色或黑褐色腐烂,横切根茎,中心呈赤褐色,可见针点样褐变。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不定根的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长、红褐色至黑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方案 第一部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1、白粉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 0%胶体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均有效。 2、黑斑病: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多次效果较好。 3、裼斑病:发病后可喷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 4、锈病:用福美锌,石硫合剂定期交替喷射,可以减轻病情。 5、炭疽病:发病期定期75%百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灵菌丹500-800倍液,有较好的效果。 6、立枯病:用800倍液的50%托布津功多菌灵喷2-3次(10天一次) 7、青枯病:发病期可喷淋0.2%高锰酸钾液或100-200U农用链霉素,土霉素,并适当增施钾肥。 二、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1、蚜虫类:消灭越冬虫源,秋末喷射40%乐果,300倍液以作保护。当蚜虫发生时,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20 00倍液或8%滴滴畏1000倍液喷杀。 2、蚧壳虫类:喷射40%氧化乐果,及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果是盆栽名贵品种,也可以在其根埋入吠喃丹。庭院中的2-3年生小树,每株可用10%吠喃丹40克左右。 3、螨类: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久效硫乳油200 0倍液,50%滴滴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4、苏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0倍液,50%马列拉硫磷乳剂4000倍液,50%休养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5、5、蓟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400倍液,50%杀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三.执行操作要领 1、及时浇水,根据不同品种生长习性,地段(室内或雨水淋不到的墙边2-3天要浇一次水)。 2、随时注意观察检察有没有害虫发生,并及时做好枯枝落叶病枝叶的清理和药物防治工作,并将防治情况向绿化部汇报。 3、日常管理要正常,枯枝弱枝,病枝要及时剪除,定期松土,见杂草就除,保持绿化区内无杂草。

我国根腐病绿色防治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9, 9(12), 1193-1196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journal/hja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65195808.html,/10.12677/hjas.2019.912170 Research Progress on Green Control of Root Rot in China Xiangping Sun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sha Hunan Received: Dec. 5th, 2019; accepted: Dec. 19th, 2019; published: Dec. 26th, 2019 Abstract Root rot is a typical fungal disease. Its dominant pathogenic bacteria vary according to the region, year, seas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host changes. Biological control is one of the possible ways to solve the root rot disease of crops, which is better and safer for the environment. Keywords Root Rot,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我国根腐病绿色防治研究进展 孙向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 收稿日期:2019年12月5日;录用日期:2019年12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12月26日 摘要 根腐病是一种典型的真菌性病害,其优势病原菌因地区、年度、季节、温湿度及寄主的变化而不同。生物防治是解决作物根腐病的可能途径之一,对环境更友好、更安全。 关键词 根腐病,绿色防控,生物防控

绿色化学研究进展及其中GAP化学举例

绿色化学研究进展及其中GAP化学举例 赵宝晶2011201154 摘要:在能源、环境日趋紧张的新世纪,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本文全面介绍了绿色化学的定义、原则以及研究方法(原子经济、E指数)、并按照目前通用的分类方法从原料、催化剂、溶剂、合成方法、产品的绿色化五个方面对绿色化学进展作了全面的综述。最后以李桂根教授最新提出的GAP(Group-Assistant-Purification)化学为绿色化学的实例,做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绿色化学、GAP化学 Abstract: Growing tension in the energy, the environment in the new century , the traditional chemical shift to green chemistry has become a historical necessity.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research methods ( atom economy and E index) ,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current Green Chemistry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green raw materials, catalysts , solvents , synthetic methods , product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 Finally, Professor Li Guigen latest GAP (Group - Assistant - Purification ) Chemistry for Green Chemistry instance , to do a specific analysis . Key words: green chemistry, GAP chemical 1绿色化学 1.1绿色化学定义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停止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与产生[1],使污染消除在生产的源头,使整个合成过程和生产过程对环境友好、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它是治本、治根、是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的对策。 1.2绿色化学原则 美国科学家、绿色化学的倡导者阿纳斯塔斯( Anastas )和韦纳(Waner )提出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2]。(1)防止废物的生成比在其生成后处理更好。(2)设计的合成方法应使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最大量地进入产品之中。(3)设计合成方法时, 只要可能, 不论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均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毒、无害。(4)设计的化学产品应在保持原有功效的同时,尽量无毒或毒性很小。(5)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溶剂、分离试剂等助剂如不可避免,也要选用无毒无害的助剂。(6) 合成方法必须考虑反应过程中能耗对成本与环境的影响, 应设法降低能耗, 最好采用在常温常压下的合成方法。(7) 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采用可再生资源代替消耗性资源。(8) 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不用不必要的衍生物。( 9) 合成方法中采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比使用化学计量助剂更优越。(10) 化工产品要设计成在终结其使用功能后, 不会永存于环境中, 要能分解成可降解的无害物质。(11) 进一步发展分析方法,,对危险物质在生成前实行在线监测和控制。(12) 一个化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或物质的形态,应考虑尽量减小实验事故的潜在危险,如气体释放、爆炸和着火等。 1.3绿色化学研究方法 199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化学教授Trost [3]首先提出化学反应中的“原子经济性”( Atom Economy) 思想,即化学反应中究竟有多少原料分子进入到了产品之中,有多少变成了废弃的副产物。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当然是全部反应物的原子嵌并入期望的最终产物中,不产生任何废弃物。这时的原子经济便是100%。原子经济的定量表述就是原子利用率:原子经济性或原子利用率= ( 预期产物的分子量/全部反应物的原子量总和) ×100%。利用“原

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

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 草莓根腐病病害分类与特点 根据草莓根部被害症状,草莓根腐病可分为:草莓根腐病(strawberry root rot)被害状为全根腐烂;草 莓冠根腐(strawberry dematophora crown root rot)被害根腐烂呈白色,因此又称草 莓白根腐;草莓鞋带冠根腐 (strawberryarmillaria crown and root rot) 由病菌根冠侵染,被害根似鞋带状; 草莓红中柱根腐(red stele root rot)和草 莓红心根腐(red core root roO被害根中柱变成红褐色,由内至外腐烂、草莓黑根腐(strawberry blackroot roO被害根呈黑色或棕褐色,由外至内腐烂。 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调查发现: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正茬地发病较轻,或不发病;重茬地发病严重,随着重茬次数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果实产量随之下降。草莓根腐病植株根系比健康植株根系短小,颜色灰暗,地下部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受到病原菌的侵害,生长稀疏。根部受害,吸收能力下降,又导致水分、无机物和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致使地上部弱小或整株青枯。中国江苏、河北、山东等省均有草莓根腐病严重发生的报道。 草莓根腐病病原学分类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类病害的总 称。室内分离病根可得到多种病 原物,常见的病原菌有:引起草莓黑根腐病的主要有Rhizoctonia solani、Fusarium sp.p.、Pythium sp.、Pestalotiopsis sp.引起草莓红心(中柱)根腐病的主要有Phytophth.ora fragariae、Idriella lunata P.E.Nelson et K.Wilhelm;引起草莓白根腐病的主要有Rosellinia necatrix Prill、Macrophomina phaseo·lina引起草莓鞋带冠根腐病的主要有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kulILrner等。近年来草莓黑根腐

芸豆根腐病及防治

芸豆根腐病及防治 发布日期:2013-05-23 作者:信息来源:查看次数:260 一、症状 芸豆根腐病一般从复叶出现后开始发病,植株表现明显矮小,开花结荚后,症状逐渐明显,植株下部叶片枯黄,叶片边缘枯萎,但不脱落,植株易拔除。主根上部、茎地下部变褐色或黑色,病部稍凹陷,有时开裂。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主根全部染病后,地上茎叶萎蔫枯死。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 一、病原菌 芸豆根腐病是由因半知菌亚门镰孢属、芸豆腐皮镰孢真菌等微生物侵染导致的一种植物常见病。 三、侵染循环 根腐病是因半知菌亚门镰孢属、芸豆腐皮镰孢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0年左右。病菌主要借土壤传播,通过灌水、施肥及风雨进行侵染。病菌最适宜生育温度为29-30℃,最高35℃,最低13℃。土壤湿度大,灌水多,利于该病发展;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发病较重 四、预防措施 1.实行3—4年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翻,土壤喷施“免深耕”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和微肥,适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2.选用抗病品种,播种时以50%四氯苯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进行种子消毒(药量为种子量的0.2%),4.结合根外追肥和防治其它病虫害,每10—15天喷施1次600—1000倍“天达2116”,(或5000倍康凯或5000倍芸苔素内酯)连续喷洒4—6次,提高芸豆植株自身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健壮,减少发病 五、在药剂防治 1.播种前土壤消毒:结合翻耕,每667米2喷洒5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50千克,或撒施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2.5千克,或70%的甲霜灵锰锌2.5千克,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 2.生长期防治:每10--15天喷洒1次1:1: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发病。每2次波尔多液之间,喷1次600—1000倍“天达2116”(豆类专用型),与波尔多液交替喷洒 主要用药如下: 30%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50%超微多菌灵500倍液, 50%扑海因1000倍液, 70%敌克松1000倍液, 23%络氨铜400倍液, 以上药液交替使用,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 喷药时注意细致喷洒根部、茎基部、地面, 用以上药液灌根,每墩100-200毫升,每10-15天一次,连灌2-3次。为提高防治效果和植株自身的抗逆性,每间隔10—15天,药液中掺加1次600--1000倍“天达2116”(或5000倍康凯)

绿色有机化学研究进展

绿色有机化学研究进展 摘要 现代社会中,科技已成为发展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指标,科技的进步就是一个国家的进步。绿色有机化学作为科技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其发展前景一直备受关注。 绿色有机化学也就是我们在有机合成过程中怎样做到绿色有机,用新反应,新技术,新工艺获得所需要的目标产物。那么,现在社会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影响我们的健康的同时,还威胁着我们的子孙后代,于是,绿色有机化学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绿色化学,洁净技术,环境友好过程已成为合成化学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本世纪,有机合成的有效性,选择性,经济性,环境影响和反应速率将是绿色有机化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环己烯绿色实验改进催化剂 正文 绿色有机合成是指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催化剂和溶剂,选择具有高选择性、高转化率,不生产或少生产副产品的对环境友好的反应进行合成,其目的是通过新的合成反应和方法,开发制备单位产品产污系数最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的先进合成方法和技术,从合成反应入手,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进入21世纪以后,在人类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和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同时,大量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染物却反过来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迅速恶化,这就使化学家面临新的挑战,即要去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较少危害的化学。这一问题近年来已受到相当重视,并出现了一系列新名词,如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洁净化学、原子经济性等。所谓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新化学婴儿”。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绿色化学研究过程中应遵循12条原则:1.防止污染优于治理污染2.注重原子经济性3.无害化学合成4.

植物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大全

植物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大全(留着珍藏,慢慢看) 一、望:从远处一眼望去,判定是成片发生还是点片发生 1、成片发 有机肥害:有机粪肥在腐熟发酵过程中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引起烧根,僵苗不阿发,叶片畸形,严重时蔬菜逐渐萎蔫枯死。 无机肥害: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土壤中水势降低,导致根系中的水分倒流进土壤,也就是根系吸水困难,进而出现肥害,俗称“烧苗”。沤根:由于土壤温度低、湿度大等因素导致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致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叶缘枯焦;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 缺水:由于土壤中含水量过少或高温过强的蒸腾作用而导致蔬菜暂时缺水萎蔫,若及时补水,则可恢复正常。 高温障碍:果实上发生日灼,初期受害果实表皮呈灰白色革质状,表面变薄、皱缩,细胞组织坏死、发硬,好像被开水烫过一样;花芽分化差,雌花数量明显少,开花节位提高,有些甚至直接没有雌花;畸形果多,西葫芦、黄瓜等极易出现把长、嘴尖、大头等畸形瓜或者色泽不好等问题,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低温障碍:植株遭受寒害或冷害,造成连片症状。顶芽受冻,生长点遭危害,顶芽冻死,生长停止;叶片受冻,边缘上卷,失绿,甚至发黄或发白,严重时干枯,叶柄和茎杆部位在冻害初期常常出现紫红色,严重时变黑枯死;果实受冻,通常会出现着色不均匀、畸形果和心腐果,茄果类蔬菜还会出现僵果;根

系受冻,生长停止,并逐渐变黄甚至死亡,阻碍了养分和水分的正常吸收,造成营养缺乏。 温室气害:由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气体)或碱性气体(氨气等气体)造成的萎蔫、变色、坏死等症状,通常是由于不恰当施肥造成。温室、大棚内有害气体的检测一般以检测棚室露滴作出判断。露滴酸碱度的检测通常在早晨换气前取样进行,检测方法可用精密pH试纸,根据露滴pH的检测结果,判断气体的种类及伤害程度。如pH值为4.6以下,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严重超标。 药害:一般药害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药害是在喷药后几小时至3-4 天出现,如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幼嫩组织上出现斑点,如褐斑、黄斑、网斑等,在生长中较常见。慢性药害是在喷药后,经过较长时间才出现明显症状,如枝叶生长不良,叶片变黄脱落;茎叶、果实和根部出现畸形,如卷叶、丛生、肿根等现象;生长缓慢并伴有斑点,成熟期延迟,风味变劣等。 元素缺乏或过量:某种元素缺乏或过量造成的缺乏或过量症。如缺氮时叶子变淡绿色或黄色,逐渐枯干或老叶脱落;缺磷时茎叶变细,生长迟缓,叶变成无光泽的深绿色小叶,叶柄带紫色,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果实成熟期推迟;缺镁时老叶先表现为缺绿症状,逐渐涉及到嫩叶,叶肉褪绿而叶脉保持绿色,严重时枯萎落叶;缺硫时叶片叶脉呈淡绿色,但组织不衰老,茎加粗受阻,一般多从幼嫩部分开始,与缺氮相似;缺铁时嫩叶的叶脉间褪绿,呈黄白色,严重时全叶变为黄白色,干枯;缺硼时主茎和侧枝的生长点萎缩、变褐、干枯,株型呈丛状,叶身和叶柄弯曲,产生"叶烧"病状,根生长受阻,严重缺硼时根变褐、腐败;缺锰时先嫩叶、后老叶出现缺绿症状,或产生褐色斑点、落叶,

白及根腐病该如何防治

白及根腐病防治技术 一、病害说明 白及根腐病属于土传性病害,致病因素复杂,主要是细菌和真菌混合致病。每年5~8月高温高湿季节发病重。发病时地上部叶色不正,叶片萎蔫、发黄脱落,地下部腐烂。连作地较轮作地和新栽地发病重,且连作地年限越长病情越重。三、推荐产品: 《青枯立克》:中药制剂,主治根腐病、立枯病等,双向传导能力强,内含杀菌成份(绿原酸、生物碱等)及营养复壮成份(氨基酸、多糖等),能杀菌、抑菌,调理内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修复伤口,减少病菌侵入途径等作用,同时具有补充营养、辅助生根、提苗快、长势好等作用,连续使用无抗药性,任何时期使用50倍液以上对作物安全。 《大蒜油》:高仿类硫醚化合物,真细菌通杀,内吸强(与中药杀菌剂等复配能提高其药效),其气味对空气中病菌孢子有直接杀灭作用,对粉虱、蛾类等害虫有驱避作用。 《沃丰素》:内含氨基酸、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补充作物营养,提高光合速率,增强株体免疫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四、治疗方案: 用《青枯立克》150-250 ml +《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喷雾2-3次,每次间隔3天。 五、预防方案: 1、春季分切块茎播种时,用当地主推浸种农药进行种茎消毒。 2、早春出苗前,使用《青枯立克》100ml +《大蒜油》15ml+有机硅兑水30

斤喷洒床面,借雨水使药液均匀渗入土层下,兼杀土壤中病菌。 3、雨季来临前,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进行全面喷雾,连喷3-4次,间隔7-10天。 四、注意事项 1、《青枯立克》与《大蒜油》复配时需依次稀释; 2、公司产品与其他药物复配时,应先稀释本产品作为母液,再加入其他产品;

草莓病害高清图讲解

草莓枯萎病

简介 病原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fragariaeWinksetWillam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发病初期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形叶,引起病株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小叶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变褐后纵剖镜检可见很长的菌丝。 侵染循环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土和病肥中存活的病原菌,成为第2年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病原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生长发育,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输导机能而引起萎蔫。 发生因素 发病温限18~32℃,最适温度30~32℃。连作,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施肥不足,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肥料,均能引起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土温15℃以下不发病,高于22℃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从无病田分苗,栽植无病苗;栽培草莓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效果更好;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病穴施用生石灰消毒。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2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14%络氨铜200-300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淋茎基部。每隔15天左右防治1次,共防5~6次。 草莓根腐病!!!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案修订稿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 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病虫害防治方案 第一部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1、白粉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胶体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均有效。 2、黑斑病: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多次效果较好。 3、裼斑病:发病后可喷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 4、锈病:用福美锌,石硫合剂定期交替喷射,可以减轻病情。 5、炭疽病:发病期定期75%百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灵菌丹500-800倍液,有较好的效果。 6、立枯病:用800倍液的50%托布津功多菌灵喷2-3次(10天一次)

7、青枯病:发病期可喷淋%高锰酸钾液或100-200U农用链霉素,土霉素,并适当增施钾肥。 二、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1、蚜虫类:消灭越冬虫源,秋末喷射40%乐果,300倍液以作保护。当蚜虫发生时,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2000倍液或8%滴滴畏1000倍液喷杀。 2、蚧壳虫类:喷射40%氧化乐果,及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果是盆栽名贵品种,也可以在其根埋入吠喃丹。庭院中的2-3年生小树,每株可用10%吠喃丹40克左右。 3、螨类: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久效硫乳油2000倍液,50%滴滴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4、苏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 0倍液,50%马列拉硫磷乳剂4000倍液,50%休养虫螟松乳剂20 00倍防治效果良好。 5、 5、蓟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400倍液,5 0%杀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三.执行操作要领

蓝莓根腐病综合防治方案

2011年蓝莓根腐病综合防治方案 1根腐病预防背景 蓝莓根腐病是近几年发生较重的病害,尤其在今年大部分植株受冻情况下,预测今年根腐病的发生会加重,特别是2-3年生未结果幼树。因此,在增强植株树势基础上,有必要结合药剂预防。 根腐病症状:植株长势缓慢,不发新枝、不展新叶,已发出的叶片较小、黄化,逐渐萎蔫、脱落,最后1~2个分蘖枝或整株枯死。将病株拔出,大部分较粗的根系变黑坏死,而根冠、茎下部和部分主根的维管束变褐。雨后晴天大多会发生植株骤然萎蔫现象。 经分离确定,蓝莓根系坏死腐烂、根冠(颈)和茎基枯死和维管束变褐以及植株枯死主要是由疫霉造成的,而土壤中的镰刀菌在导致根系腐烂和根颈腐烂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2防控措施 2.1农业防治 (1)土壤管理。去除覆盖根冠的低有机质土壤,结合秋季增施有机肥,改善和保持根系良好透气环境。 (2)水分管理科学灌水,合理确定灌水时间,避免灌水过多,保持灌水的一致性,避免产生过湿和过干交替出现的现象,避免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水平超过48h。夏季加强排水措施,雨后及时、彻底排除积水,特别是树盘内的积水,使地表尽快干燥。对于已发病的植株,控制浇水。滴头尽量控制不要在蓝莓基部。 (3)当发病率小于50%时,清除死株和重病株,用福尔马林对病穴进行彻底覆膜消毒,消毒10d后再进行补植,并且要用多菌灵或恶霉灵药液浇根;当死株达50%时,清除果园所有植株,对土壤用溴甲烷等进行熏蒸消毒。 2.2药剂防治 (1)药剂用精甲霜灵、恶霉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灌根。 第一遍用百菌清.精甲霜灵(菲戈)500-750倍+甲基硫菌灵600倍淋灌根部,第二

遍用恶霉灵原药3000倍淋灌根基部。如此进行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进行淋灌处理。在花芽萌动时进行第一次灌根,7-10天后进行第二次。每株使用药液0.5-1L。 (2)灌药方法:用喷雾器在根基部处淋灌,使药液随植株基部下渗。药液要下渗到根范围内。 (3)灌药范围:露天内所有不结果小苗、以往发生较重的冷棚内不结果苗、以往发生较重的露天不结果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