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中的50个经典命题

哲学中的50个经典命题

哲学中的50个经典命题
哲学中的50个经典命题

让哲学成为哲学(代序)

韩震

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相比,21世纪的中国哲学似乎有些过分沉寂了。青年人对哲学越来越疏离。哲学的沉寂,除了外部原因外,主要源于我们往往不是以符合哲学思维活动的方式在研究哲学、讨论哲学和进行哲学教育。让哲学成为哲学,已经成为我们的时代的必然要求。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哲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结构性转型,必然引出文化和意识方面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应该在根本的基础上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另外,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世界各民族多姿多态的文化在相互激荡过程中,相互磨砺和相互促进,这也为哲学的发展拓宽了思维空间。

可是,目前哲学研究并没有出现应有的繁荣,哲学教育也没有对当代青年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哲学讨论和哲学教育的地位甚至无法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在改革开放初期,哲学曾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启动了改革的列车,再一次历史性地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哲学特别是学院派哲学似乎有点跟不上这趟列车的行进速度了,似乎出现了哲学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成反比的现象。

当然,市场经济初期可能有一个不可避免的浮躁期,追求金钱和感性利益的声音容易压倒哲学家的思想徘徊的脚步声。人们为精彩而又变化多端的物质世界所吸引,似乎无暇反思和琢磨“深奥的”哲学问题。窗外的世界太精彩了,人们很难耐得住冷板凳的寂寞。因此,有许多人认为,目前的时代不是一个哲学的时代。

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哲学家不应埋怨时代忽视哲学思维,相反地,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危机应当从哲学和哲学教育自身去找。人们之所以对哲学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哲学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如果时代冷落了哲学,那么主要是因为哲学不仅没有成为时代前进的先导,甚至还跟不上时代行进的步伐。这就是说,哲学话语的相对沉寂,是哲学自身创新能力不够的结果。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危机首先是哲学和哲学教育自身落伍了。

只有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脉搏并且与生活息息相通的哲学,只有深刻地反思了历史和现实的哲学,才能为时代所需要;只有具有批判精神和前瞻能力的哲学,才能成为引导时代的力量;只有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并且适应社会需要的哲学教育,只有敢于正视现实而不断进行自我扬弃的哲学教育,只有能够给人以创新的

勇气和智慧的哲学教育,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青年人的青睐。

哲学的沉寂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哲学需要冷静而深入的思考,需要长期的积累。我也不担心哲学专业的学生人数的减少,我是担心哲学专业缺少高素质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和青年人对哲学越来越失去兴趣。哲学要真正发挥其社会功能,并不要求有太多人从事专业的哲学研究,而是给尽可能多的青年以哲学思维方面的训练。这就是说,吸引尽可能多的从事其他专业或职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学习哲学。问题是,现在哲学专业没有能力吸引尽管少数却应该具备较高素质的学生,哲学方面的课程,除个别的例外,也不能吸引其他专业学生的注意。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影响我国哲学及哲学教育发展的深层问题,从我们哲学专业的内部寻找问题的症结。我认为,除了外部原因外,哲学和哲学教育地位的下降,源于我们往往不是以符合哲学思维活动的方式在讨论哲学或进行哲学教育。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以非哲学甚至反哲学的方式在谈论哲学或进行哲学教育。因此,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的出路在于,必须让哲学成为哲学。

让哲学成为哲学,实质上就是让哲学恢复自己的本性,即回归自身学科活动的特殊方式。实际上,哲学不在于能够记住多少哲学观点,讲出多少哲学观念。记住哲学的知识,只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只是哲学教育的基础。如果真正实现哲学教育的目的,就必须让学生进入哲学研究的状态,而真正的研究就是从现有的观念出发而离开现有的观念,以现存理论的反思活动解除现存理论的束缚,开出一块原来未曾进入过的空问。因此,真正的哲学教育者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批判者,用智慧的乳汁哺育自己思想的掘墓人。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创新基地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首届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

前言

发现哲学的“年轮”

关于哲学的成长与发展,一直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但不太愿意涉及的话题。感兴趣,是因为哲学的成长当中蕴含了太多我们在当‘下需要的智慧;不愿意涉及,自然就是因为哲学这个指称所代表的幽深与玄远了。很多对哲学充满好奇的人,一想到要翻开那厚厚的哲学史,要去啃那充斥专门术语的大部头,就兴味大减、好感顿失。有没有一种可以轻松一些的办法,让我们不必去苦读原著,就可以从那些智慧的闪光中受益呢?

这让我想起了大树的年轮。年轮,是大树的树干上的那一圈圈色泽不一、人

大小小的同心环纹。科学家们通过这些环纹,不仅能够发现树的年龄,还能对环境的变化等等诸多问题提出发现。对于不是科学家的我们来说,年轮的存在,只是唤起我们对岁月沧桑的感悟而己。原来认识年轮,要把人树砍倒,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现在据说有一种专门的钻具,可以从树皮一直钻到树心,取出一个有全部年轮的薄片。这样就可以不再需要砍倒树木来计算出树木的年龄了。

哲学是一棵参天大树,也有自己的年轮。那些闪耀在哲学历史上的一个个影响深远的命题,以及这些命题背后的那些照亮哲学星空的名字,那些启迪了千万人的观念思想,构成了哲学的年轮,让哲学这棵大树根深叶茂、历久常青。

大树的年轮与哲学的年轮,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有形和具体的,而后者则充满了神秘和神奇的色彩。对哲学的年轮的认识,也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认识哲学年轮的“钻具”,采取“截取切片”的形式,把那些重要的人物的重要观念,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普通的哲学爱好者,“窥一斑而知全豹”,不必费过多的力气,就可以了解哲学的历史发展。这本书,就是这种“寻找”的一个结果。

对于哲学家们来说,每次阅读那些令人激动的著作,就是在感受一次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就是在重演人类思想的发现的“惊奇”。而对于哲学爱好者来说,认识哲学的年轮,就是从那些哲学巨匠的成长历程中,从那些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里,发现那些可以启发我们思考的东西,在了解的同时,多一些感悟。了解了这些命题,我们便了解了哲学发展的脉络:认识了这些哲学家,我们便认识了哲学的深邃与博大。你会发现,其实哲学是可爱的,而且与我们的成长息息相关。

这种寻找是充满冒险的。这种冒险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这种截取会不会成为“压缩饼干”,因为失去“水分”而变得更加令人“难以下咽”?其二,我们所截取的局部,是不是如实、全面地反映了哲学发展的真实状况和哲学家们的核心观点?会不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这些担心,使得本书的写作过程成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艰难经历。尽管作者总是试图用生动一点的语言,陈述和解读那些充满智慧的洞见,并按照自己的方式,说明自己的体验,但这些努力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上面的问题,确实不好预测。现在,这本书终于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了,这些冒险是否成功,就只能由读者去评判了。

做出断语之前,还是请你先随本书一起回到那悠远的历史,开始我们对哲学“年轮”的发现吧!

目录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这一命题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

幕。

阿那克西曼德——世界源于无定

阿那克西受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最出色的学生。

阿那克西米尼——世界源于无限的空气

在西方哲学史上,他开创了用事物童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

毕达哥拉斯——万物都是数

“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巴门尼德——存在是一

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辩的领域。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他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腊第一位公众教师,还是第一个收学费的人。

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

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物,让很多年轻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和他就形形色色的问题展开激辩,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和良师益友。

芝诺——飞矢不动

亚里士多德说他是论辩法即辩证法的创始人。他的论证方法及辩论技巧,是后来智者们的思想渊源,促进了逻辑和理论思维的发展。

恩培多克勒——同类相知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可以说在他那里,哲学家、预言者、科学家和

江湖术士等等身份经常交错出现,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切地勾勒出他的形象。

阿那克萨戈拉——异类相知

作为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阿那克萨戈拉凭借自己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底得了足够的尊重。

柏拉图——哲学为王

爱默生则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德谟克利特——原子与虚空生成宇宙

德谟克利特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第欧根尼——别挡住我的阳光

“一个哲人,即便他身为奴隶,也是他人的自然统治者,就像医生是病人的导师一样。”

亚里十多德——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他的全部著作多达1000多卷。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

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

当有人问他什么是哲学的时候,他回答:“哲学就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

西塞罗——友谊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德行是友谊的基础,也是友谊的孕育和保护者。

卢克莱修——人的真正财富是拥有简单平和的心灵

“卢克莱修在他的时代独自进行了一场壮烈的战争,他当然是一位最伟大的哲学诗人。因为他,以及后来的卡塔路斯、西塞罗和维吉尔,拉丁文学才走向成熟。”

奥古斯丁——真理就居住在人的内心

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基督教的信仰,指引人们寻求上帝的路径。

爱留根纳——信仰应当服从理性

黑格尔认为,在中世纪,真正的哲学是从爱留根纳开始

安瑟伦——信仰了才能理解

安瑟伦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真正的经院哲学之父”。

罗吉尔,培根——危险莫大于愚昧

罗吉尔?培根可以说是旧时代最后一位具有科学思想的学者,也是新时代最早的一位科学思想家。

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是神学的脾女

他一共提出了证明上帝存在的五种形式,这五种形式被简称为通向上帝的“五路”。

艾克哈特——神和神性有天地之别

艾克哈特关于神和灵魂的思辩无疑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德国哲学的思辩精神。

邓斯?司各脱——完善的知识是个别的知识

司各脱意识到了理性对信仰的威胁,并力图通过放弃理性对信仰的证明,限制认识,为信仰保留地盘。但这种作法,在客观上却为哲学摆脱神学束缚创造了条件。

威廉?奥卡姆——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哲学史上,这个命题被称为“奥卡姆剃刀”。

库萨的尼古拉——认识是有学问的无知

所谓有学问的无知,绝不是正统神学家鼓吹愚昧无知的蒙昧主义,而是指人们通过对知识的探求,而后这到对自己无知的认识。

布鲁诺——宇宙是太一

“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懂得我的价值的!”

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友情的一个主要功效乃是使人心中有各种情感引起的郁积和萦绕的心事得以宣泄和释放。

霍布斯——自由与必然是相容的

与同时代的人相比,霍布斯对于“和平与安全”有着更为敏感的感受和更为迫切的渴望。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作为哲学家的笛卡尔,是公认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

斯宾诺莎——心灵的绝对德性就是理解

他明确地将自己哲学的目的定位于道德上的至善,即达到人生最高的完美境界。

洛克——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

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决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只有在经验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后,我们才形成了观念和知识。

莱布尼茨——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

达位对古老的中国充满敬仰和好奇的学者,就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一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对其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伏尔泰——幸福是由若干快乐感觉构成的一种抽象概念

他有一系列桂冠和荣耀:“法兰西最优秀诗人”、“高乃依和拉辛的继承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凡尔那教长”、“法兰西学院院长”。

拉美特利——人是一架机器

“凡是真正的哲学家都会同意,从动物到人并不是一个剧烈的转变。”

休谟——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除了哲学和一般学问的钻研而外,我对任何东西都感到一种不可抑制的嫌恶。”

卢梭——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个时刻,我们都在死亡和诞生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狄德罗——迈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怀疑

在狄德罗的领导、组织和坚持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

爱尔维修——利益是我们的惟一推动力

在西方哲学史上,爱尔维修的独持之处,就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

霍尔巴赫——一切正直和诚实的心灵都倾听理性的声音

霍尔巴赫是一个聪明的战士。

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己的景仰和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费希特——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

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费希特建构了自己以“自我”为起点的哲学体系,他称之为“知识学”。

谢林——人类能够而且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在哲学上,谢林把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二论转变为客观唯心论,把主观辩证法推广到外部世界,从而为后来黑格尔建立哲学体系创造了条件。

黑格尔——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费尔巴哈——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得到了

“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当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

马克思——怀疑一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恩格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这一命题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幕。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是专门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的,那就是端午节。作为一位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诗人,屈原有很多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他在其名篇《天问》中就曾经提出这样的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个问题可以表示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最初是从哪里来的?

对于屈原提出的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答。如果从西方哲学的历史长河中撷取解答,我们就可以上溯到西方哲学之河的源头,去认识一位伟大的哲人——泰勒斯(Thales)。他提出的“水是万物的始基”的命题,契合了屈原的问题,也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幕。

泰勒斯的名字是和米利都学派联系在一起的。米利都是占希腊的一座小城的

名字。这座位于伊奥尼亚海岸的城市,因聚集了一批醉心于哲学思考的求索者而远近闻名。在公元前585年前后,在这座小城里声名最显赫的人物,就是泰勒斯。

泰勒斯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关于他的传闻也很多。从这些传闻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领略这位智者的风采。

泰勒斯是位博学的学者。他对自然哲学情有独钟,也对天文学、几何学等有深入研究。据说,泰勒斯第一个测定了冬至、夏至的节气,并把年分成365天。这些知识使他成为受人敬重的人。有一次,泰勒斯预言: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太阳“将变成黑色”。许多人都觉得这位老先生是在说疯话。但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真的就出现了日食。当时美迪人正和吕底亚人激战,突然天昏地暗,白天瞬间变成了黑夜。双方战士都惊呆了,立即停战言和。泰勒斯的语言和这场战争一起被载入史册,泰勒斯也因此声名远播。

每个有深厚思想的人,都有其可爱的一面。泰勒斯也不例外。据说有一次他正在观测天象,却忘了看脚下,一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一个土坑里。看到这一情景的侍女人笑不止,对泰勒斯说:“你能对天上的东西了如指掌,却不知道自己的脚下是什么东西。是不是你的学问让你掉到上坑里去的?”泰勒斯面不改色地拍拍身上的土,回答说:“只有站在高处的人,才有掉进坑里的资格。”

在关于泰勒斯的故事中,最为知识分子称道的,是他的一次经商经历。泰勒斯的家境比较清苦,他也因此备受所谓富人们的嘲笑。一次,一位富人当面奚落泰勒斯,惹急了这位老实人,决定经一次商,给那些富人们看看知识与财富有什么关系。他在春天,把米利都城的榨油机全部租了下来。当时正是机器闲置的季节,租金虽然便宜,但榨油机的确没什么用场。开始人们都以为泰勒斯真的疯了。等到收获的季节来临,人们才感受到泰勒斯的先见之明。原来,他根据自己的天文知识,判断出当年雨水充足,橄榄一定丰收。等人们收获了橄榄,需要榨油机榨油时,却发现只能从泰勒斯那里租用榨油机。泰勒斯用自己的行为表明:知识分子不是没有能力获得财富,只是不屑于做这件事情而已。这倒是值得让一些越来越像商人的所谓知识分子们思考借鉴,下。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泰勒斯就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开创者。他的“水是万物的始基”的命题,第一次尝试回答“世界从哪里开始”的问题,是人从“本原”的意义上认识世界的开创之举。在泰勒斯看来,万物都要靠水分来滋润,所以,如果追溯世界的源头和起始,只能是水。与这种观念相联系,泰勒斯还认为“灵魂是,种具有活动能力的东西”,弥漫在整个宇宙之中。尽管这些论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但其开创性的意义在于它提出了关于界本原的问题。如果说哲学产生于“惊奇”或者“闲暇”,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表明这种“惊奇”或者“闲暇”己经开始开花结果了。他所说的

“水”,己经开始超脱了流动的形态,具有了哲学的意味。对人类认识的发展而言,这一贡献居功至伟。

我们现在找不到关于泰勒斯的死亡的记载,就像我们找不到他出生的经历一样。毕竟他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太过遥远,部分则是因为人类知识水平的限制。其实,我们翻开哲学的历史的时候,就能从这个命题上看到泰勒斯的影子,他是怎么死的,有什么关系呢?

智者感言: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情结,就是对本原的确定。侠义小说中的认祖归宗、漂泊游子的叶落归根,都是这种情结的典型表现。那淡淡的乡愁,正是对“本”和“根”的牵挂与思念。为什么?因为只有找到“根”,我们才有脚踏实地的感觉,才能找到那称为“依托”的东西。就如安泰投入地神盖娅的怀抱,因为那里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他乡遇故知”之所以被称为人生喜事,正是因为那所谓共同的“根”。

但在历史上,总不乏忘记了这一点的屑小之辈。但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我们或许看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历史就是历史。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悔恨过去,而是面向未来。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们只有明确中华民族的“本”,把持住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魂”,才能真实而自信地存在与发展,才能让我们的“本原”得以延续。

泰勒斯的命题是超越了具体意义的哲学反思,我们的感言是基于哲学命题的现实思考。这正好说明了哲学家对于我们的意义:哲学家们从生活中发现哲学,而我们在哲学的帮助下更好地生活。

再也不要嘲笑哲学家们的清贫了。

阿那克西曼德——世界源于无定

阿那克西受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最出色的学生。

地理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按照希腊语,“地理”这一词汇最古老的含义乃是“土地的描述”。因此在当时的地理学家的眼中,地图就是对地球和世界的解释。古希腊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首先是从地图编绘开始的。绘制世界地图的想法最早起源于哲学。正是因为哲学家想要试图解释地球的大小与形貌,想要形象化地确定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并勾画出有人居住世界的形状。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张世界地图就是由古希腊的哲学家完成的。这张世界地图已经失

传。根据一些文献的说法,在这张地图中,地中海是一个封闭的盆地,有人居住世界的四周都被大海所环绕。欧洲被画在图的上部(北部),亚洲被画在图的下部(南部)。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半岛和希腊半岛也在图上有所反映,而且形状已画得相当准确。在此地图中,有海岸线、河流和山脉,此外,除了当时已经知道的两条大河——尼罗河和多瑙河外,还画有一条猜测中的、位于欧洲北部的山脉。

这位绘制世界上第一张全球地图的古希腊哲学家,就是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

阿那克西曼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最出色的学生。对于他的生平,我们现在可以确认的只是一些零星的片断,比如他卒于公元前546年。我们对他的了解几乎完全来自于塞奥弗拉斯特的记述——这位亚里士多德的继承人留下的卷峡浩繁的记录文字,只可惜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只有几段残篇得以幸存,使得我们可以从谜一般的历史中寻找和发现他思想的闪光点。

阿那克西曼德顺着泰勒斯关于世界本原的追问,继续了导师的思考,深化了对世界的认识,提出世界源于无定(apeiron,也有的学者将其译为“无穷”、“无限”或者“非限定者”等等)的观点,并提出了“西方思想最古老的蔑言”(海德格尔语)。

关于“无定”,阿那克西曼德第一次用“本原”的概念说明其重要地位。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既不是水,也不是那些被认为是元素的东西,而是另一类无定的本性或自然,从这里生成了全部的事物和其中包含的各个世界。与他的老师泰勒斯不同的是,阿那克西曼德不是从自然的存在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而是将这种本原归结为更为抽象的哲学概念,这对人类认识的深化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阿那克西曼德的那段简短却富有深意的篇言,在哲学史上有过一些讨论。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1946年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阿那克西曼德之篇言》。根据这篇文章的说法,阿那克西曼德的篇言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翻译。尼采将其译为:“万物由它产生,也必复归于它,都是按照必然性;因为按照时间的程序,它们必受到惩罚并且为其不正义而受审判。”海尔曼?第尔斯对这则篇言作如下翻译:“但万物由它产生,毁火后又复归于它,这都是按照必然性;因为它们按照固定的时间为其不正义受到惩罚并相互补偿。”海德格尔则翻译为:“但万物的产生由它而来,又根据必然性形成复归于它的毁灭;因为它们根据时间程序为不正义而赋予正义并且相互惩罚。”这些不同的翻译,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说,都是对万物的产生和消失的认识。他明确反对将日常生活的词汇用到哲学语言当中,认为那些单一、确定的物体,不可能同时又是无限的。因为它们的物质属性使它们彼此对立,气是寒的,水是潮的,火是热的,如果其中任

何一个是无限的,那么其所对应的性质将充满整个世界,于是其余一切荡然无存。他由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万物的始基必然是“无定”,而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元素。这个决定了万物生灭的“无定”以及万物由其确定的“命运”,实际上己经包含了必然性或者规律的问题。

阿那克西曼德在科学上的贡献也功不可没。他是第一个使用日唇的希腊人,认识到天体环绕北极星运转,所以他将天空绘成一格完整的球体,而不是仅仅在大地L方的一个半球拱形。有人据此认为他是天文学的奠基人。他还认识到大地表面必然呈曲线形,认为南一北的曲率是够明显的,所以,他把地球画成为以东西为轴的一个圆柱体,其高度为其半径的三分之一。这些观念,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开创作用。

不可否认,阿那克西曼德也无法超出他的时代。他的天才猜测,甚至成为后世错误的源泉。但我们不能因此将错误算到阿那克西曼德的头上。毕竟,有了他的猜测和探索,才会有后继者前进的脚步。我们可以嘲笑命题本身,但不能忽视或否定提出命题的首创精神。

智者感言:

将我们可以感受的真实世界,寻根溯源,最后归结为一个我们看不到的无定,看似无中生有有些怪诞,实则包含深刻的哲学智慧,这就是人类思维与众不同的地方。

有人因为这种智慧痛苦不堪。因为人是会思想的,是要在世界进步的过程中承担“发现”的责任的。所以,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的思想者们,要比我们这些满足于日常生活的凡夫俗子,多一些敏感,多一些苦难。

但没有必要因此自惭形秽。在很多时候,思想者们的探索,是我们不易做到的,但只要能理解思想者们的发现就足够了。有了这些东西,我们也能形成对世界的深刻认识。

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更多知识的诀窍,就是在别人成为巨人的时候,去学习如何更稳当地站在巨人的肩上。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必要的技巧。荀子说“君子善假于物也”。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将其理解为“善假于学也”。

阿那克西米尼——世界源于无限的空气

在西方哲学史上,他开创了用事物童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

著名作家斯威夫特有很多朋友,其中一个是英格兰驻爱尔兰总督的妻子卡特莱特夫人。一天,他们在一起聊天,无意间,这位夫人赞叹起爱尔兰的一切来。在谈到爱尔兰的空气的时候,这位妇人由衷地说:“爱尔兰大地上的空气可真好。”一听此话,斯威夫特马上做手势恳求道:“夫人,看在上帝的份上,请您千万别在英格兰讲这句话。不然他们一定会为这空气征税的。”

空气能否征税,只是一个笑话。将气作为世界的本原,确是深沉的哲学思考。提出这个命题的人,就是阿那克西曼德的朋友和学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也有人译为阿那克西美尼)。从学术渊源来说,阿那克西米尼是泰勒斯创立的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哲学家。是这一学派的具有总结性色彩的人物。他的生活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88年到公元前526年之间。在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不多,但他流传下来的残篇要比他的前辈丰富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研究和理解他的观点。

在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上,阿那克西米尼对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的观点进行了综合。他认为,用水解释世界的本原,固然存在明显的缺陷,但如果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种不确定和难以把握的东西,同样缺少说服力。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本原应是有定的东西,就是气。阿那克西米尼认为自然的基质是,是无限的,但是他不像阿那克西曼德那样说它是无定的,而认为是确定的,说它就是“气”。气并不是神创造的,相反,神却是来自气“无限”的属性被保留下来了,“空气”的可感而无形的品质使它被确定为“始基”时比“水”虚灵而又比“无定”更容易感受,这至少更能满足那有着深重的命运感的希腊人崇尚实际的心理。

他用自己的这个发现解释了世界的形成。在他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凝聚和疏散而形成的。“当它稀薄的时候,便成为火;当它浓密的时候,便成为风,成为云,更浓密时,便成为水、土和石头,别的东西都是由这些产生的。”灵魂也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使我们成为一体并主宰我们的气。他说:“正如我们的灵魂是气,它将我们结合起来,同样,呼吸和气也包围着整个宇宙。”“使物质聚集的是冷,使它稀松的则是热。”

十分明显,阿那克西米尼为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增加了非常可贵的思想。他用气的凝聚和疏散的运动比阿那克四曼德用冷和热两种对立的性质说明具体事物的产生有更深刻的哲学意义。在西方哲学史致,他开创了用事物量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还有,他认为灵魂是气的思想,也开了西方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精神现象的先河。

阿那克西米尼总结了米利都学派的宇宙论成果,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宇宙起源、演化和结构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始实现自然哲学由宇宙论向物理学的

转化。在他那里,宇宙原质的概念已经具有万物基质的含义。公认的属于阿那克西米尼的学说有如下几条:①万物的本原是无限的空气;②原质借稀薄和浓厚而形成不同的物体;③使物质聚集的是冷,使它稀松的是热;④大地是扁平的,漂浮在空气中为空气所支撑;⑤星辰如同钉在水晶体之L的钉子,水晶体则像小毡帽那样,在凝固的空气推动之下围绕大地运行;⑥天是离地最远的漩涡;⑦气包围着整个世界。阿那克西米尼提出明确可感的气作为宇宙原质并说明了宇宙的创生机制,这才真正标志着对神话创世观念的摆脱。阿那克西米尼的宇宙结构是这样的:大地浮在气上,是盘状的,日月星辰固定在一个半球的水晶体上,这个水晶体像小毡帽那样盖在地球卜面,受气的推动而围绕地球转动。他说:“天体并不是像有些人所猜想的,是在大地下面运动的,而是围绕大地,正像毡帽绕着我们头上转动;而太阳并不是隐藏到大地下面,而是被大地的较高部分挡住了,那里离我们很远。”

阿那克西米尼在科学上的贡献也不可忽视。在许多方面,阿那克西米尼已经具有现代的科学精神。据说,他最先区分开行星和恒星。认识到冰雹是由雨冻成的,虹是由太阳光投射到极浓厚的云层上产生的。也许是过于受观察经验限制,阿那克西米尼也没有作出大地是球体的结论,这使得他的宇宙结构实际上是个半球形,另外半球充塞着浓密的气,以支撑地球。地球需要支撑,意味着某种绝对的向七方向,在这一点上阿那克西米尼不如阿那克西曼德杰出。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中说:“如果由于强制力使大地保持着它现在的位置,那么,使大地的各部分聚结到中心去却是由于所谓的漩涡运动。……所有企图解释天体的形成并说明大地总是处于中心的人,都是这样想的。”阿那克西米尼就属于这类思想家之列。

智者感言:

从科学性的角度来说,希腊哲学家们的设想无疑是十分幼稚可笑的。但如果我们将这些发现放到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就不难发现其耀眼的光芒。人类文明,就是由这些错误但富有创见的猜测和思考推动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不见得都足坏事。虽然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处理具体事务的时候,我们时错误避之犹恐不及,但客观地说,错误在所难免,也是事实。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犯错误,而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

毕达哥拉斯——万物都是数

“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在几何学中,有一个定理,是由处于同地域的人分别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一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其表述为:“直角两夹边的平方的和等于另一边的平方,即弦的平方。”

上述材料中的定理的提出者,就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毕达哥拉斯生于萨摩斯岛,早年曾游历埃及,后来定居意大利南部城市克罗顿,在那里传授数学和哲学。也就是在这里,毕达哥拉斯和他的信徒们组成了名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组织。公元前510年因发生反对派的造反,毕达哥拉斯又搬到梅达彭提翁,直至死去。

毕达哥拉斯是一位杰出的老师。他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在讲学时容许妇女来听课,尽管只是贵族妇女。他认为,在求知的权利上,妇女也是和男人一样平等的。他的学派中,有十多名女学者,这是其他学派没有的。毕达哥拉斯认为每一个人都该懂些几何。〕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勤勉的穷人,就想教他学习儿何,但那个人不愿学。毕达哥拉斯就想出了个办法,对此人建议:如果你能学懂一个定理,那么我就给你块钱币。这个人勉强接受了这个建议。可是过了个时期,这个学生对儿何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反而要求毕达哥拉斯教得快些,并且建议;如果毕达哥拉斯多教一个定理,他就给老师一个钱币。没用多少时间,毕达哥拉斯把他以前给那学生的钱全部收回了。

毕达哥拉斯对哲学十分重视。在建立毕达哥拉斯学派后不久,他就创造了“哲学家(pbilosopber)”一词。在一次出席奥林匹亚竞赛时,弗利尤司的里昂王子问他会如何描述自己,他回道:“我是一位哲学家。”当时还没有谁这样称呼自己。王子就好奇地问毕达哥拉斯什么是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回答说:“有些人因爱好财富而被左右,有一些人因热衷于权力和支配而盲从,但是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的确努力在按照这种标准探索世界的奥秘。这集中体现在他和他的学派对数的认识和理解上。毕达哥拉斯对数论作了许多研究,将自然数区分为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平方数、三角数和五角数等。在毕达哥拉斯派看来,数为宇宙提供了一个概念模型,数量和形状决定切自然物体的形式,数不但有量的多寡,而且也具有几何形状。在这个意义L,他们把数理解为自然物体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总根源。因为有了数,才有几何学上的点,有了点才有线面和立体,有了立体才有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从而构成万物,所以数在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

即服从数的关系。)毕达哥拉斯还通过说明数和物理现象间的联系,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理论。他曾证明用三条弦发出某一个乐音,以及发出第五度音和第八度音时,这三条弦的长度之比为6;4:3.他从球形是最完美几何体的观点出发,认为大地是球形的,提出了太阳、月亮和行星作均匀圆运动的思想。他还认为十是最完美的数,所以天上运动的发光体必然有十个。毕达哥拉斯还是在西方第一个发现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人。)据说,毕达哥拉斯在发现定理之后,欣喜若狂,特地宰杀了一百头牛来祭祀缪斯女神,这一定理也因此被称为“百牛定理”。

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充满神秘色彩。用罗素的话说,“毕达哥拉斯是历史上最有趣味而又最难理解的人物之一”。毕达哥拉斯很少公开露面,他虽然< xmlnamespace prefix =“st1”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向学生教授数学和哲学,但绝不允许学生将其外传,他的学派有很多禁忌,如不准吃豆子、不能用铁拨火、不能在人路上行走等等。在他建立的团体里,财产是公有的,而且有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甚至于科学和数学的发现也认为是集体的,而且,在一种神秘的意义上,都得归功于毕达哥拉斯;甚至于在他死后也还是如此。

也正是因为他的学派隐瞒数学发现,渐渐引起居民的畏惧、妄想和猜忌。后来因学派介入了政治事件,与所在地的行政当局发生冲突,终于诱使居民毁了这学派,so岁的毕达哥拉斯在一场暴动中被人暗杀,学派的其他成员则逃往希腊本土,继续传播毕达哥拉斯的思想。两千多年过去了,毕达哥拉斯的坟墓现仍在意大利的古山城中。

巴门尼德——存在是一

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辩的领域。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对人自身、对人类的明天满怀热爱和信心,在他看来,人是“了不得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优美的仪表”、“文雅的举动”,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教育使他胸怀远大抱负,但突如其来的巨变,使他无忧无虑、明朗爽快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这些人文主义者所宝贵的生活理想都开始破灭了。他渴望用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改造社会,却又觉重任难当,难以施为。他忧郁、悲伤、彷徨,说出了他的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真是个问题。”读一部《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会理解到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

提到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勾勒出一个优郁的丹麦王子的形象。“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应该不会引起什么质疑。但根据一位占希腊哲学家的理论,这种表述是有问题的。因为,哈姆雷特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所以,确切的表达应该是“莎士比亚说哈姆雷特是丹麦上子”,或者更明白地说:“莎

士比亚说有一个丹麦王子叫做'哈姆雷特‘。”这位哲学家就是巴门尼德(Paroenides)。

巴门尼德是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地方的人,鼎盛期约当公元前五世纪上半叶。根据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在年轻的时候(约当公元前450年左右)曾和巴门尼德会过一次面。当时苏格拉底风华正茂,而巴门尼德已经是一个老人了。对于这次见面是否属实,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影响,倒是不可古认的事实。

巴门尼德的学说表现在一首哲理长诗《论自然》中。在诗的开头,巴门尼德就以浪漫的神话色彩向我们展示了女神指点迷津的生动画面。他借女神之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用充满诗性的语言,给我们呈现出哲学发展的一个全新方向。

巴门尼德提出:存在两条研究的途径,一条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前者与真理同行,被他称为“真理之路”,后一条是根本不可能的路,被他称为“意见之路”。这个说法本身就比较难以理解,而巴门尼德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哲学的思辨与魅力。

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是惟一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存在是永恒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产生的,也不会最终消亡。用巴门尼德的话说,“生成是子虚乌有,灭亡同样不可言名”。既然是永恒的,存在就必然是不变的和静止的。这种不变和静止,最终达到的境界就是“完满”。巴门尼德把这种“完满”称为“一”。二是无限的、不可分的。它并不是象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种对立面的统一,因为根本就没有对立面。巴门尼德所想象的“一”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上帝。他似乎把它认为是物质的,而。且占有空间的,因为他说它是球形。但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的全体是无所不在的。为了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巴门尼德进行了专门的论证,开创了哲学史上以论证的方式说明观点之先河。在那样久远的年代里,这种抽象与概括,的确意义非凡。

基于上述认识,巴门尼德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认为人们不应当“以你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而要用理智把有关的争辩判明”。他甚至提出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换句话说,只有思维,才能把握存在的真实意义。这个命题的提出,对人类认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后来这个命题被简化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的经典公式。这是后话,这里不表。

在某种意义上说,巴门尼德的存在,是对事物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与抽象,在其普遍性、抽象性和稳固性等方面,都已经超出了以往的哲学家们所猜测的那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因此,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辨的领域。对于巴门尼德的这种贡献的价值,以下的评价是恰当的:“巴门尼德在历史上之

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形式,这种论证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迄黑格尔为止,并且包括黑格尔本人在内。人们常常说他曾创造了逻辑,但他真正创造的却是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尽管巴“1尼德本人的论证还存在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引起了他那个时期很多哲学家的激烈辩论,甚至巴门尼德本人也为此十分苦恼,但哲学的理论化和体系化道路,就从这些先哲们的苦恼中开始了。

智者感言: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感觉和思维、感性和理性,作为人类认识的两条道路,分别在不同的方面提升和改变着我们的认识。

有些时候,我们坚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总希望从感官认识的综合中,发现事物的“庐山真面目”。尽管有时也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但我们还是相信自己的体验和感觉,对事物的把握是最真实的。

但感觉也是会编人的。形形色色的江湖术士,就是利用了我们的感性认识,用欺骗的手段,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假想,进而影响我们的荆断,甚至会以赌徒的心态,去尝试、去冒险。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其实,早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就给我们提醒了,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淡忘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那请记住:机会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如果你毫无准备却有了异常的机会,那请注意: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会,也砸不到你的头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一个被说滥了但总被遗忘的真理。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在希腊古典神话中,有一则关于火的传说:在世界产生之初,人间并没有火。为了维持人的生命,普罗米修斯不怕违背宇宙之神宙斯的意愿,用粗大的茴香茎杆从太阳火焰车上引到了火种,将余烬未熄的火花带回人间。人间从此有了火,而普罗米修斯也因此被宙斯下令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承受凶猛的苍鹰啄食肝脏的痛苦。

从史料来看,人类钻隧取火,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人类对火的认识,绝不仅仅局限于此。除了上面提到的传说,还有哲学的审视。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就是作出这种努力的杰出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出生在古希腊著名的商业城邦爱非斯,是爱非斯派的创始人和主

要代表。对他的生卒时间,没有确切的说明,但他活跃于哲学领域的主要时期,在公元前504年到501年。他是一个个性独特的人,对几乎所有的显赫的前人进行抨击,认为“我听过许多人谈话,在这些人中间没有一个能认识到,所有的人都离智慧很远”。因此,有人称他为“晦涩哲学家”。他性格内向,语言晦涩。但这种略带揶揄的称呼,并不能掩盖他思想的光芒。据说,他写过一本《论自然》的书,分宇宙论、政治学和神学三部分。但这本书的内容现在己经失传,我们只能从形形色色的著述中,零散地找到130多条残篇,从中领会赫拉克利特充满隐喻的杰出思想。

赫拉克利特在处世态度上是超脱的。他出身贵族,但对政治不感兴趣,甚至因为不满于社会现实而放弃王位,专心从事哲学研究。有一次,赫拉克利特看到一群孩子在玩殷子的游戏,立刻兴致勃勃地加入。人们看到一个成人和一群孩子在一起胡闹,都很好奇,纷纷围拢过来,想看个究竟。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影响了游戏的进行。赫拉克利特很生气,推开围观的人说:“你们这些人呀,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呀?这不是和你们参加你们的政治活动一样吗?”

都说哲学家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但赫拉克利特并不是这样,他对生命、健康等等的体验是十分深刻的。当有人问他怎么看待健康的时候,赫拉克利特回答:“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那个人接着追问:“为什么-个健康的人会在一夜之间倒下呢?”赫拉克利特回答:“疾病与健康是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赫拉克利特对火十分推崇。当有人问他世界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的时候,赫拉克利特说:“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列宁对这段话给予很高的评价,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这种对“神创世界”的否定,和传说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具有革命性的精神。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里,神经常被另一个词取代,那就是“逻各斯”(logos)。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世界不是在神的安排下存在的,而是按照“逻各斯”的要求,始终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一切皆流,无物常住”。这是赫拉克利特对世界本质的简明概括。

基于对世界不断运动的认识,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将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作为运动变化的源泉。他提出的很多思想,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指挥的光芒。例如:“善与恶是一回事”、“对于神,一切都是关的、善的和公正的;但人们却认为一些东西公正,另一些东西不公正”、“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等等。而在他的这一思想中,最为著名的名言,就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经典励志人生哲学语录

经典励志人生哲学语录 本文是关于励志名言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经典励志人生哲学语录 1.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中铁快运,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2.相信是成功的起点,坚持是成功的终点。 3.我们一定不要当三等公民:等下班、等薪水、等退休。 4.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三年前抉择的,我们三年以后的生活就是今天抉择的。 5.我们人这一辈子不是别人的楷模,就是别人的借鉴。 6.人来到这世上是握着手的,因为他想要很多东西;当死去的时候,手是松开的,因为想开了。 7.听说青蛙只吃动的东西,由此推断:天鹅不动的话青蛙是不会打她主意的。 8.母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母亲东西的时候,母亲哭了。 9.人生的经历就像铅笔一样...开始很尖...经历的多了也就变得圆滑了...如果承受不了就会断了。 10.人不怕死,但是最怕不知道怎么活。 11.淡定是一种人生涵养,纯真是一种性格使然。 12.人要对自己诚实,爱情没有红绿灯,不会告诉你何时该走,何时

该停,只能凭直觉勇敢的走下去。 13.一觉醒来,开始憧憬爱情,而爱情刚好做了场诡异的梦。 1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实现。 15.成功不是做你喜欢做的事,而是做你应该做的事。 16.剩者为王的时代,能活下来的都成为行业的翘楚。 17.青春好比吸烟,烟在飞扬,烟灰在坠落…… 18.蝴蝶变成了花,不用再以不停的飞翔表明自己自由,平淡安静的留守也是一种幸福的忧愁 19.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20.王子喜欢公主,青蛙王子也一样,灰姑娘只是偶然。 21.人最好不要错过两样东西,最后一班回家的车和一个深爱你的人。 22.每个人开始都是一杯浑浊的水,然后会不断有人来帮你澄清。当你变得清澈的时候,别忘了那些喝了泥沙的人。 23.除了爱情之外,还必须找到能够使自己用双脚坚强站在大地上的东西。 24.那些无法复制的浪漫,只能在回忆里慢慢变淡。 25.时间是最好的老师,但遗憾的是——最后他把所有学生都弄死了!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经典]高考哲学十种主观题常见题型及分析

题型一: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这类题发挥的自由大、难度大、灵活性和综合性强。 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原理。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原理的,通俗的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这种题型有时会缩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么认识论原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 例一:(2000年全国高考政治卷第34题) 云南省地处边长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少份。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较低三大劣势。根据这种状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和辩证法中一分为二的原理。同学们要注意材料的两个中心:第一,该省领导对本省的分析,既看到优势,又看到劣势,体现了一分为二的思想;第二,根据本省状况制定发展战略,体现了从实际出发。 参考答案:(1)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于省情,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5分)(2)在分析省情时,既看到优势,也看到劣势,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精神。(4分) 注:考生若从其它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也可酌情给分。 例二:(2003年全国高考卷第39题) 气象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德尔菲”定律揭示了气象行业的投入与产出的密切关系,即在气象行业投入1元钱,可以获得98元的经济回报。我国某省气象部门一年便可为该省带来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一些地区已经出了专业的气象经纪人和气象服务企业,气象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回答:(1)2002年夏天,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取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几篇经典的哲学文章

科学知识与理性行动 郦全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近年来,知识、理性和行动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前沿课题。这项研究的升温反映了人类在面对日益不确定的环境和未来时,迫切需要更好地理解自身行动和把握自己前途的愿望,而采用多学科整合研究的方式,则有利于将这些传统上主要由哲学研究的问题引向深入和具体,从而获得更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答案。目前,涉及这项研究的学科主要包括哲学中的认识论和心智哲学、逻辑学、对策论、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经济学等,并且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公开发表。① 不过,笔者注意到,在这项研究中,一个学术上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方面却几乎被所有研究者忽视,那就是科学知识与理性行动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往的研究者并未意识到或不承认科学知识与常识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因而在考察知识、理性与行动的关系时通常笼统地用常识来代表所有知识。然而,科学知识与常识虽然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或具有共性,但前者并非是后者的简单延伸,事实上在许多方面超越于后者。结果,与常识相比,科学知识与理性行动之间的关系就呈现出新的特性。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当有人试图仅仅运用常识来达到一个深奥的科学目标时,他的行动将不会是理性的;与此相对照,在个人的日常行动中,如果只需凭借常识就足以达到目标,而有人却偏偏要用复杂

的科学理论,则他的行动也就不那么理性了。由此引出的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为:在什么条件下,一个行动者基于科学知识的行动是理性的?笔者将主要从哲学的视角就这一问题作些探究。 一基于知识的理性行动 探究科学知识与理性行动之间的关系,首先需对其中所涉及的知识、行动和理性等概念进行必要的阐释和界定。 传统上,知识被定义为得到辩护的真信念,即,“一个人知道某事P,当且仅当(1)她相信它,(2)它是真的,并且(3)她的信念得到辩护”。 ②而在当代认识论中,这个定义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废弃。拒绝的理由是多方面的。哲学家盖梯尔(E. Gettie)所提供的反例表明,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信念并不一定就是知识。③常识也告诉我们,知道什么与相信什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个人可以知道某个信念,但并不相信它,反之亦然。例如,我知道“人死后灵魂可以上天堂或下地狱”,但我并不相信它,而我可以相信“存在着外星生命”,但却并不知道。因此,用信念来定义知识并不恰当。拒绝上述定义的另一个理由是,将知识仅仅理解为命题性信念显得过于狭窄。事实上,对于一个认知者或行动者来说,获取技能性知识和亲知同样必要甚至更为基本。④鉴于运用信念和真等概念定义知识遇到的困难以及单纯考虑命题性知识的局限,我们有必要从新的角度来阐释知识概念。一条可行的进路是将知识与认知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因为动态地看,知识恰是认知过程的产物。当我们知觉、思考、操作或评价某个对象时,我们就

经典励志人生哲学

经典励志人生哲学语录 (一) 1.母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母亲东西的时候,母亲哭了。 2.人生的经历就像铅笔一样...开始很尖...经历的多了也就变得圆滑了...如果承受不了就会断了。 3.人不怕死,但是最怕不知道怎么活。 4.淡定是一种人生涵养,纯真是一种性格使然。 5.人要对自己诚实,爱情没有红绿灯,不会告诉你何时该走,何时该停,只能凭直觉勇敢的走下去。 6.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7.相信是成功的起点,坚持是成功的终点。 8.我们一定不要当三等公民:等下班、等薪水、等退休。 9.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三年前抉择的,我们三年以后的生活就是今天抉择的。 10.我们人这一辈子不是别人的楷模,就是别人的借鉴。 11.人来到这世上是握着手的,因为他想要很多东西;当死去的时候,手是松开的,因为想开了。 12.听说青蛙只吃动的东西,由此推断:天鹅不动的话青蛙是不会打她主意的。 13.一觉醒来,开始憧憬爱情,而爱情刚好做了场诡异的梦。 1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实现。

15.成功不是做你喜欢做的事,而是做你应该做的事。 16.剩者为王的时代,能活下来的都成为行业的翘楚。 17.青春好比吸烟。烟在飞扬。烟灰在坠落。 18.蝴蝶变成了花,不用再以不停的飞翔表明自己自由,平淡安静的留守也是一种幸福的忧愁。 19.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20.王子喜欢公主,青蛙王子也一样,灰姑娘只是偶然。 21.人最好不要错过两样东西,最后一班回家的车和一个深爱你的人。 22.每个人开始都是一杯浑浊的水,然后会不断有人来帮你澄清。当你变得清澈的时候,别忘了那些喝了泥沙的人。 23.除了爱情之外,还必须找到能够使自己用双脚坚强站在大地上的东西。 24.那些无法复制的浪漫,只能在回忆里慢慢变淡。 25.时间是最好的老师,但遗憾的是——最后他把所有学生都弄死了! (二) 1.请把阳光穿在心上,让泉水泻在心底。 2.我们的祖国是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真犯贱。 3.伤疤显然不应该成为制造另一群伤口的理由。 4.人必须像天上的星星,永远很清楚地看出一切希望和愿望的火光,在地上永远不熄地燃烧着火光。

关于人生哲理的名人名言名句

关于人生哲理的名人名言名句 导读:关于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态度等。关于人生哲理的名人名言名句,我们来看看。 关于人生哲理的名人名言名句1 1. 名气就像某些特别的鲜艳的花儿一样含有毒性物质。——巴尔扎克《莫黛斯特·米尼翁》 2. 明天的希望会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3. 奶奶发明了妖怪来吓唬小孩,也发明了耶和华来吓唬大人。——雨果《悲惨世界》 4. 全人类的充沛精力要是都集中在一个的头颅里,全世界要是都萃集于一个人的脑子里,那种状况,如果延续下去,就会是文明的末日。——雨果《悲惨世界》 5.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戏剧集》 6. 人类的真正区别是这样的:光明中人和黑暗中人。——雨果《悲惨世界》 7. 社会是一个泥坑,我们得站在高地上。——巴尔扎克《高老头》 8. 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9.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10.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11. 事业是栏杆,我们扶着它在深渊的边沿上走路。——高尔基《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12. 说慌是美妙的。在人类的一切发明中,最美妙的发明是善良的上帝!——罗曼·罗兰《母与子》 13.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14.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1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6.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7. 人生多求复多怨,天公供尔良独难。(宋)苏舜钦格言 18.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宋)榭枋得格言 19.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唐)白居易格言 20. 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唐)杜甫格言 21. 一个人光溜溜的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人的心力,使社会上他多得你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邹韬奋 22. 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义,死的有价值。 23. 享受着爱和荣誉的人,才会感到生存的乐趣。——莎士比亚《查理二世》

【题】西方哲学史经典试题

2012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分*10) 1.爱利亚派 2.精神助产术 3.托马斯阿奎那 4.洞穴假相 5.实体(笛卡尔) 6.爱尔维修 7.复杂观念 8.公意(卢梭) 9.自我非我 10.《精神现象学》 二、论述(25分*4) 1.柏拉图“灵魂回忆说”的理论基础 2.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 3.休谟怀疑论的理论基础 4.康德的绝对命令 2012年北京大学861西方哲学史二试题简答题 1.泰利斯 2.火

3.形式因 4.奥康剃刀 5.太一 6.广延(笛卡尔) 7.必然知识(休谟) 8.启蒙运动 9.绝对同一 10.哥白尼革命 论述题 1.柏拉图洞喻的哲学意旨 2.斯宾诺莎的观念次序与事物次序 3.洛克批判天赋观念论 4.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2011年北京大学624西方哲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分*5) 1.智者 2.我思故我在 3.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4.不能控制情感就是不自由(斯宾诺莎) 二、简答(5*5) 1.罗吉尔·培根认为掌握真理的四个障碍是什么?

2.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级统治的国家最好? 3.爱尔维修认为什么是国家不幸的原因? 4.托马斯·阿奎那把哲学分为哪几门学问? 5.卢梭认为,人间的不平等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三、论述题(25*4) 1.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在他的心目中哲学地位如何? 2.为什么康德认为要把人当做目的看待,绝不是把人仅仅当做手段使用? 3.为什么黑格尔认为精神的本质是自由? 4.在贝尔看来,莱布尼茨的预定谐和论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2011年北京大学628外国哲学试题 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生命科学(柏格森) 2.《作为一直和表象的世界》 3.存在主义 4.逻辑专名 5.以言行事 二、论述 1.试述尼采关于主奴道德的思想

人生观哲学经典名言

陆游的一首《东篱杂题》: 深居远悔吝,简事养精神。 曳杖一萧散,待茶时欠伸。 风生丛竹啸,露坼野花新。 自作东篱後,经旬不过邻。 谢灵运《斋中读书诗》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吉凶悔吝——南怀瑾 吉凶悔吝——南怀瑾 “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这三个道理,是最高的人生哲学。 宇宙间有两个现象:一个吉,一个凶,而吉凶好坏都是人为假定的,是人类心理自己反应得失的一种现象,就成为“得失者,吉凶之象”,没有绝对。比如年轻人谈恋爱,谈到最热烈的时候很得意,但你不能认为就是吉,表面看来很得意,说不定失意已经暗伏在里面了,现在觉得很好,到时候分开也很痛苦。 八八六十四卦没有一卦是大吉大利的,也没有一卦是大凶的,只告诉我们四个现象“吉、凶、悔、吝”。人生只有四个现象,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什么是悔?就文字看,就是后悔。 人生对任何事每一刻都在后悔中,刚吃饭的时候,菜很好吃,拼命吃,吃饱了,肚子难过,说“刚才少吃一口多好”,这就是悔。南怀瑾老师对悔的解释,认为只有一个名词可以借用来说明,就是佛经讲的“烦恼”,佛经讲的烦恼不是痛苦,是开始时心里感到很烦,过久了感到不舒服,也不是痛,可是随时随地就是很不爽朗,很烦,很苦恼,也就是不高兴。 吝是什么?吝就是困难、是悭吝。 四个之中只有吉是好的。别的都是坏的,悔吝是小凶,不好也不太坏。宇宙间万物不动则已,一动只有四分之一的成分是好的,四分之三是坏的。忧就是忧愁,虞就是思虑,脑子不停的想,用脑筋叫做虑。用脑也很痛苦,一个人要不痛苦,什么都不要想才好,不用脑筋,只睡觉,睡醒了走来走去最舒服,但是那很难做到,绝大多数人都要用脑筋,只要用脑筋就有忧愁,就有烦恼,所以说“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有进有退,就是变化,“进退之象”,就是各种变化。故宇宙间一切事情,一切人的心理,都离不开“吉凶悔吝”四个字。 虞不出则财匮。 到了二十多岁,学问成了,一切兵、农、礼、乐、工、虞、水、火之事,他提了头就知道尾。——《儒林外史》篇二:经典励志人生哲学语录 经典励志人生哲学语录 1.母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母亲东西的时候,母亲哭了。 2.人生的经历就像铅笔一样...开始很尖...经历的多了也就变得圆滑了...如果承受不了就会断了。

关于人生哲理的名人名言

关于人生哲理的名人名言 1、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2、我生为真理,死为真理,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王若飞 3、总有一天,真理会取胜。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胜利,为了坚持真理也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加聪明。——赫胥黎 4、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5、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6、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7、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莱辛 8、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9、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10、和个训练有素的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不在佐

证不是的情况下轻易做出结论。——贝弗里奇 11、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12、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13、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14、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15、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16、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17、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唾弃,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王若飞 18、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19、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20、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契诃夫 21、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

西方哲学中的29个基本问题

西方哲学中的29个基本问题 01.世界的本原问题 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探讨,在哲学中是一个本体论问题。这是哲学的永恒课题。因为,自从人有自我意识那一天开始,就有一种倾向,即希望找到一个东西一劳永逸地解释自己所面对的世界。于是,本体论就成了哲学的主要问题。 在远古时期,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往往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自然物质。比如,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将水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复归于水。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当然,这种观点早已经被科学证明是错误的,但这种思考却一直在西方社会延续,并构成了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自从苏格拉底提出那句“认识你自己”的重要命题以后,西方对本原问题的探讨开始由外在世界转向心灵,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概念思辨传统。比如,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世界的本原。数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已经是心灵的抽象了。到柏拉图提出“理念”之后,西方关于本体问题的探讨达到了最高峰。正如怀特海所说:“整个西方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主义的注脚。” 到了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概念思辨遇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转而兴起了反“形而上学”、反“本质主义”的浪潮,其实质就是要取消哲学中的“本体”概念。 0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思想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上一个哲学问题的变种。在西方的哲学家看来,惟有本体才是真实的“存在”,而其他则是“幻相”和“非存在”。正因为此,西方的“本体论”也被称之为“存在论”。对人而言,惟有思维才能把握真实的“存在”,而感觉,面对的只是杂乱无章的幻相,因而是“非存在”。存在是永恒的,思维对存在的把握是真理,而感觉对非存在的把握则是意见。真理会带我们进入征途,而意见则会将我们带入歧途。 比如,一个苹果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眼睛看到的红色,鼻子闻到的香味,嘴巴尝到的甜味,都是不真实的。而惟有“苹果”的概念,才是存在,是真实的。因为“苹果”的概念是不会随时空的改变而改变的,而现实中的“这个苹果”,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也许,我们在某一天会看到一个青色的苹果,会吃到一个酸酸的苹果…… 就这样,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中,感性和理性之间,真理和意见之间,存在和非存在之间,就有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重精神、轻物质,重灵魂、轻肉欲的传统也正是由此肇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门尼德说:“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能被思维的与能存在的,其实是一回事情。” 03.“逻各斯”的三位一体问题 存在只能显示在思维里,惟有思维才能把握存在。但把二者联接在一起的则是语言。语言是什么样的语言?是概念化的语言。于是,思维、存在、概念在西方哲学中就成了三位一体的东西。因为所谓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抽象,而抽象则意味着把“相同”的东西和“不相同”的东西绝对地割裂开,把“相同”的归为一类,把“不相同”的归为一类,然后再在二者之间划定界限。比如,“苹果”之所以能和“梨”区别开来,是因为称之为“苹果”的那些东西肯定具有共同的东西,而这些共同的东西肯定是“梨”所没有的。因此,概念必然意味要界定内涵和外延,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正因为此,西方的语言是很清晰的,讨论一个问题必须要先弄清楚概念,表达意思必须要清楚,而且表达式多为“XX是XX”。 这就是“逻各斯”的原本含义。逻各斯是赫拉克利特首先使用的一个概念。这个词原本的含义是“话语”(语言),而赫拉克利特则用它来表示“说出来的道理”(存在)。但就逻各斯是人认识的道理而言,它又被理解为“理性”和“思维”。 04.|经验和超验的关系问题

经典哲学情感语录

经典哲学情感语录 导读:情感语录经典哲学情感语录 1、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2、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 3、美好的东西,不属于那些守株待兔的家伙。美好的东西,属于那些拼命工作和从不放弃的人。 4、感情有时候,总是很讽刺。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同船,天晴便各自散了。 5、懦弱与固执去医院心脏科看病……懦弱说:“我少了颗坚定的心。”固执说:“我则是心硬化。 6、想念是茧,层层叠叠。爱是利剑,能够突破一切。所有的离别,其实都是爱的考验,为了破茧成蝶。 7、白岩松:人的一生只有5%是精彩的,只有5%是痛苦的,另外的90%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5%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着5%的痛,在90%的平淡中度过。 8、树木是大地写上天空的诗。我们把它们砍下来造纸,让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空洞记录下来。 9、如果你真正的爱上了一个人,你会发现,最终你想要的,只是他能快乐。哪怕,不是与你。

10、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微笑着面对折磨,永远积极的生活,这才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人生态度。 11、人走过了心并不一定能走过,人坐下了心并不一定能坐下,人走安静心并不一定能安静。 12、“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实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的老高。 13、别人怎么说,我都不介意。用尽了全力,只为在一起。别问我爱不爱你,爱久见人心。 14、感觉累的时候,也许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坚持走下去,你就会发现到达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度。 15、萎败的花一簇簇,残缺的月一轮轮。时光就在不经意间划过指尖,一转身,楼外的断雁已是天涯咫尺又难寄曾经。不知夜半时候,又是谁在断桥处为你写诗。为你,奏一曲相思梦。 16、即使生气,也会装作淡定;即使不开心,也会努力微笑;即使悲伤,也只是偷偷的;即使在乎,也不会解释太多。 17、人生有一个地方,有一个人。在这个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全身是弱点,这就是知己闺蜜。 18、如果你明明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你或者选择说出来,或者装作不知道,万不要欲言又止。有时候留给别人的伤害,选择沉默比选择坦白要痛很多。 19、学会知足,可以使生活多一些光亮,多一份感觉,不必为过

人人都该知道的十大人生哲学_人生感悟

精心整理 人人都该知道的十大人生哲学_人生感悟 在你知道这些人生哲学之前你会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晚才明白这些道理,为什么这么快生命就走到了尽头?”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花点时间去冒险;花点时间去爱、去笑、去哭泣、去学习和原谅。生命往往比看上去更短暂。 1 2 这是你的人生,你必须为之奋斗。为你认为对的事情奋斗,为你的信仰奋斗,为那些对于你来说重要的东西而斗,为你爱的人而奋斗,记得告诉他们:他们对你很重要。要知道此刻你是幸运的,因为你仍然有机会。因此停留片刻,好好思考一下你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去做,今天就开始行动。不要等到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3、今天的牺牲和努力未来都会有回报。 说到为梦想而奋斗——学位,创业,或其他任何需要时间和投入才能实现的个人成就——你先要问自己一个问"我是否愿意过几年大多数人都不愿过的苦日子,只 4 5 些经历都当做教训,继续有风度的前进。 6、最重要的朋友是自己。

幸福是自己的感受,无需他人的批准。在和周围人建立健康的关系前,你首先得和自己建立一种健康的关系。 你要觉得自己眼中的自己是有价值和受欢迎的,这样你在他人的眼中就是一个自信的形象,才能自信的与他人交往。 7 8 9 你会失败,会成功,会犯错误,你活着,你在学习。你是人,就不会十全十美。你会收到伤害,但你还活着。

想想你还活着,这是多么珍贵的权利——能呼吸,能思考,能享受,能追寻你喜欢的东西。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有悲伤,但也有很多美好。即使受到伤害,我们也要保持前进的姿态,因为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在人生的转角处会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 10

《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名言

《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名言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

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老子》的十大精髓哲理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 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 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 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 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 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 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

中国古典哲学经典名著选读课期末考试答案(吴根友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以下与“殇子”含义相近的一项是()。(1.0分)1.0分 ?A、 失去母亲的小孩 ? ?B、 失去父亲的小孩 ? ?C、 刚出生就夭折的小孩 ? ?D、 悲伤的小孩 ?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尚书.洪范》中提到的“五福”指的是()。(1.0分)1.0分 ?A、 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 ?B、 福、禄、寿、喜、慈

? ?C、 貌、言、视、听、思 ? ?D、 财、官、寿、禄、才 ?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知行合一”这一概念是由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的?()(1.0分)1.0分 ?A、 王夫之 ? ?B、 朱熹 ? ?C、 顾炎武 ? ?D、 王阳明 ?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乾卦“用九”的爻辞为()。(1.0分)

0.0分 ?A、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B、 潜龙勿用 ? ?C、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 ?D、 见群龙无首,吉 ?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5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哲学家是()。(1.0分)1.0分 ?A、 卢梭 ? ?B、 康德 ? ?C、 马克思 ?

?D、 费尔巴哈 ?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庄周梦蝶”故事中的“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中的“蘧蘧然”形容的是以下哪种状态? ()(1.0分) 1.0分 ?A、 高兴的样子 ? ?B、 惊疑的样子 ? ?C、 失落的样子 ? ?D、 心有不甘的样子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 关于《周易》,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1.0分) 1.0分 ?A、 为孔子所作

经典人生哲学句子

经典人生哲学句子 经典人生哲学句子 1.爱与被爱,明也争,暗亦斗,我只好偏安一隅。 2.醉酒思红尘依旧留不住。 3.人生如此短暂,有谁知短暂人生又有多少无奈? 4.人生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5.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6.少年的时候,我疯狂的喜欢,带我走这三个字。现在,我再也不会任性的让任何人带我走。我学会了,自己走。7.当一个人沉醉在一个幻想之中,他就会把这幻想成模糊的情味,当做真实的酒。你喝酒为的是求醉;我喝酒为的是要从别种的醉酒中清醒过来。8.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9.如果人生是一段旅途,快乐与悲伤就是那两条长长的铁轨,在我身后紧紧跟随。10.浮华一生,淡忘一季。空有回忆,打乱缠绵。笑容不见,落寞万千。弦,思华年。那些年华,恍然如梦。亦如,流水,一去不返。不泣离别,不诉终殇。11.爱情看起来很浪漫很纯情,可最终现实是残酷的,因为她经不起油盐酱醋的烹制…12.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13.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14.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15.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爱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16.你永远要

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17.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18.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19.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20.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21.人生的无法和无法的人生真相是一种什么样的觉得,也许生存在差别阶层的人觉得差别。22.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23.反反复复的徘徊,也奈何不了思念。24.辉煌之时人敬仰,落难之时泼水凉。25.你的眼神,在我内心还是这么深刻。26.你可以活在一个没有我的世界,可我却活在一个只有你的天空。27.爱情总是猜得到开头,猜不到结局。28.始终被你打败,只因迷恋你的温柔…29.人的一生总会面对一些无之奈何难以抉择的人和事,有时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见一些自己不愿意见的人。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无奈”吧!30.人生无奈,停下忙碌的脚步,回望身后的这一段路,依旧是人来人往,车去车停!看忙碌的人们,以及现在的我,都是为的什么呢?更加美好的明天?那么什么是美好?可能生的开心,活的自由,健康相伴就是美好吧!可这现实总会让你我觉得无奈,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抓住拥有的一二或许就是幸福!31.我说,人生无奈,岁月醉人,你说,无怨无悔,佳期无望。32.心中的你和身边的她,都是我的所爱;一样的情却只能深埋在心中。虽然人生无奈,愿节

学霸整理的马克思主义者哲学经典选读

马克思主义者哲学经典选读 一、简答题 1、黑格尔哲学的哲学(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是什么?莉靖 黑格尔哲学中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辩证的方法,另一个是唯心主义体系。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真理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科学认识是从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但永远不可能达到再也不能前进一步的绝对真理。社会历史也是如此,没有尽善尽美的社会,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的一些暂时阶段。每一阶段在历史上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每一个阶段相对与以后更高地发展阶段而言,又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由此可以看出,黑格尔的辩证方法是革命的。 2、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之间是什么关系?陈丹 黑格尔哲学的方法是辩证的方法。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真理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科学认识从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俞升俞高,但永远不可能达到再也不能前进一步的绝对真理。社会历史也是如此,没有尽善尽美的社会,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的一些暂时阶段。每一阶段在历史上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每一阶段相对于以后更高的发展阶段而言,又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黑格尔的辩证方法是革命的。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一种宇宙精神,即“绝对观念”。“绝对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在逻辑阶段里,“绝对观念”以自己的纯粹形式发展着。当其发展到某一顶点时,就突破纯粹思维的范围而“外化”为自然界,进入自然阶段。当自然界发展到人类出现时,“绝对观念”就超出自然阶段而进入精神阶段。)在精神阶段中,“绝对观念”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逐渐从幕后回到台前,表现为人类社会意识的发展。最终,“绝对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了自我认识,又返回到了自身。这样一来,黑格尔哲学就被宣布为绝对真理,“绝对观念”在黑格尔哲学达到了顶点。 由于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方法与唯心主义体系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其结果是唯心主义的体系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样一来,革命的辩证方法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所闷死,唯心主义的体系战胜革命的辨证方法。 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之间的矛盾产生的阶级根源在于德国资产阶级的保守性,这一点决定了他的彻底革命的思维方法必然要产生出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 3、简述费尔巴哈宗教观的错误是什么?细妹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所谓的“爱的宗教”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第一,费尔巴哈把宗教和人的感情混为一谈是完全错误的。 首先,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关于宗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联系观

人生道理的名人名言

人生道理的名人名言 [标签:栏目],人生道理的名人名言 1、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 2、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发现,就是一个能靠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他的人生。 ——xx 3、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申居郧 4、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华盛顿 5、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萧伯纳 6、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艰辛有人爱我们。——雨果 7、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 8、人生是一张白纸,每个人都在上面写上自己的一两句话。——洛威尔 9、人生的后半生完全是由前半生养成的习惯组成的。——陀思妥也夫斯基10、人生不长,绝不可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考虑怎样度过这一辈子。——约翰逊 11、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龙应台 12、人生到世界上来,如果不能使别人过得好一些,反而使他们过得更坏的话,那就太糟糕了。——艾略特 13、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爱因斯坦 14、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 15、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看作为公众的财产。——杰弗逊 16、我们曾经为欢乐而斗争,我们将要为欢乐而死。因此,悲哀永远不要同我们的名字连在一起。——伏契克 17、一个奇怪的虚荣心十足的令人生厌的女人!我看我实在无法喜欢她,除非是在**大海中的一只木筏上,见不到其他粮食的时候。——马克吐温18、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试图掩盖粉饰才是没有信心的表现。——龙应台 19、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高尔基 20、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布雷默 2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 22、人生的悲剧不在于人们受了多少苦,而在于他们错过了什么。——卡莱尔 23、人生没有可怕的东西,只是需要理解。——居里夫人 24、内心的欢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悦。 ——xx·xx 25、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龙应台 26、爱情能持久多半是因为两人有一种“互利”的基础。——龙应台27、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28、从不充分的前提中推断出充分的结论,这种艺术就是人生。——勃特勒29、人生像一个洋葱:你只能一层一层的把它剥开,又是你还得流泪。——桑德伯格

西方哲学经典命题

西方哲学经典命题 水是世界的本原 观众才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最伟大的人万物皆数与美是和谐 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来的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存在是惟一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同类相知与异类相知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无物存在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一切都是必然的 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 我正在说谎 我宁可疯狂也不愿快乐 知识即回忆 国家是大写的人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神是不动的推动者 人是政治的动物 现实源于潜能 美德是一种中道 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 从自然中产生的正义是一种彼此有利的协定按照自然生活 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 智慧是哲学的女王 上帝是不可能被设想为是不存在的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我思故我在 凡在理解中的无一不先在感觉之中 自然从来不飞跃 人天生都是平等的 存在就是被感知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人是机器 习惯乃人生的伟大指导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公益乃是美德的目的 人是环境的产物 宇宙是一条无穷因果关系的锁链 给我物质,我就能用它创造一个宇宙 人为自然立法 人是目的 道德即自由的自律 自我设定自我和非我 实体即主体 密涅瓦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时才起飞 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理性的狡计 真理是具体的 世界是我的表象 皇宫中的人所想的,与茅屋中的人所想的不同上帝乃人的本质的异化 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情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原著名句解读:如何理解黑格尔 2 个凡是?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 学的终结》第一章 这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通常简称《费尔巴哈论》)第一章中所引用的 黑格尔哲学的经典名句。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章主要是评述黑格尔哲学,在揭示黑格尔哲学的 唯心主义局限性的同时,重点分析了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黑格尔的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出自他在 1821 年所写的《法哲学原理》的序言。如何理解黑格尔的这一命题 也成了理解黑格尔哲学基本性质和所起历史作用的关键。这一命题从表面上看,显然是为德国当时的政 治制度作辩护,把德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看成是现实的合理的,因此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及其拥护者十 分感激这一命题,而反对专制的德国最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也对这个命题感到愤怒。 恩格斯紧接着指出,普鲁士专制政府和德国资产阶级自由派对黑格尔这个命题的看法都是“近视”的。因为,他们都只看到黑格尔这一哲学命题的表面,并没有正确把握黑格尔这一命题的实质。 实际上,黑格尔的这一命题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即革命性和保守性。 这一哲学命题的保守性在于:黑格尔这里所谓的“理性”,指的是绝对观念,“合乎理性”即合乎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世界万物之源,整个世界都是绝对观念 发展的表现形式。因此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立场是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认为普鲁士国家 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绝对观念的完美体现,因此,黑格尔的这一哲学命题显然有替普鲁士专制政府 作辩护、相妥协的一面,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正因为这样,因而这一命题也就必然会引起当 时普鲁士专制政府的感激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愤怒。 但为什么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称政府和自由派都是“近视的”呢?因为,他们只看到这一命题的保 守性一面,而没有看出蕴藏在黑格尔命题中的革命性方面,即该命题中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因素。 要发现“合理内核”,关键在于对“现实”的理解。恩格斯指出:“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 性。”在黑格尔那里,现实不等于现存,而是指合乎必然性的东西。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一书中说:“凡 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但必须认识和区别什么是真正现实的;在庸人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现实的,但在现象 世界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区别”。在《小逻辑》里他说:“任何不合理的事物,即因其不合理,便不得认作现实”。所以,在黑格尔看来,现实性是指符合规律性、具有必然发展趋势的东西。这样,黑格尔这一命题应理解为: 凡是具有必然性的东西都是合理的,而凡是合理的东西,必然要发展壮大起来并继续存在下去;反之,如果 丧失了发展的必然性,就必然要衰落下去,就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就必然要被逐渐发展起来的新事物所取 代。这就是黑格尔这一著名哲学命题所蕴含着的革命因素。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 所具有的属性。”黑格尔认为,现实性不是凝固不变的,现实性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过去是现实的事物, 由于条件的变化,会逐渐变成不具有现实性、不具有必然性的事物。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第一章中举了 罗马共和国和法国大革命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恩格斯指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相对于产生的社会历史 条件来讲是现实、合理的,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后来随着条件的改变,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则又是现实 的、必然的过程。同样法国在 15 世纪末和 16 世纪初实行封建君主制,这在封建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是合理的、 现实的。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它日益成为障碍,变为不现实,这就爆发了1789 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就是现实的、必然的了。 接着,恩格斯通过对上述分析进行总结,揭示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就是他的辩证法思想。恩格斯指 出:“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 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何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 恩格斯这段论述包含了辩证法的三点思想: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一个产生发 展灭亡的过程;第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三,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有两种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