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buntu使用心得

Ubuntu使用心得

Ubuntu使用心得
Ubuntu使用心得

Ubuntu使用心得

ver – 0.0.1

作者:温陵书生

修订者:温陵书生

2009-8-29

2010-04-05 开源社区,你我共享第 1 页 / 共 30 页

版本记录

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

2009-08-26 0.0.1 初稿温陵书生

2009-11-05 0.0.2 2.7.2节中增加一个nfs问题的解决办法温陵书生

2009-12-01 增加 2.16 节温陵书生

2010-04-05 开源社区,你我共享第 2 页 / 共 30 页

目录

版本记录 (2)

目录 (3)

1 概述 (4)

2 问题列表 (4)

2.1 安装vmware tools (4)

2.2 ubuntu 的sudo 及如何启动root账号 (4)

2.2.1 sudo的缺省配置 (4)

2.2.2 配置文件语法详解 (5)

2.2.3 sudo命令的使用方法 (7)

2.2.4 如何启用root帐户 (9)

2.3 ubuntu中如何将终端添加到右键 (9)

2.4 Ubuntu下提高apt-get更新速度的方法 (11)

2.5 Ubuntu下按照 patch 等应用程序 (12)

2.6 Ubuntu下Samba服务器的最简配置 (12)

2.7 Ubuntu下NFS服务器的配置 (13)

2.7.1 NFS的安装 (13)

2.7.2 碰到的问题 (13)

2.8 Ubuntu下ssh服务器的配置 (17)

2.8.1 安装方法 (17)

2.8.2 碰到的问题 (18)

2.9 Ubuntu下用安装ncurses (18)

2.10 Ubuntu下安装man手册 (18)

2.11 Ubuntu + source insight 的问题 (20)

2.12 Ubuntu下用gedit打开含汉字的文件时显示乱码 (20)

2.13 Ubuntu下如何安装文泉驿中文字体 (20)

2.14 Ubuntu下如何使用fcitx输入法 (21)

2.14.1 安装方法 (21)

2.14.2 碰到的问题 (21)

2.15 Ubuntu下如何安装词典 (22)

2.16 Ubuntu下如何通过蓝牙与手机进行AT指令通讯 (22)

3 附录 (23)

3.1 Ubuntu的更新源 (23)

4 联系方式 (30)

2010-04-05 开源社区,你我共享第 3 页 / 共 30 页

1概述

本文主要讨论在使用ubuntu中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操作系统:ubuntu9.04,安装于虚拟机VMware6.5.3中。

2问题列表

2.1安装vmware tools

在vmware6.0底下安装中提示出了些问题,安装后鼠标可自由切换,但不能实现虚拟机内客户端操作系统与主机操作系统的共享。

升级vmware到6.5.3,所有问题解决。

另外,vmware6.5.2下安装ubuntu的vmware tools也有问题,解决办法可参考网上资源。

2.2ubuntu 的sudo 及如何启动root账号

Ubuntu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初次使用时,你无法作为root来登录系统,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要从系统的安装说起。对于其他Linux系统来说,一般在安装过程就设定root密码,这样用户就能用它登录root 帐户或使用su命令转换到超级用户身份。与之相反,Ubuntu默认安装时,并没有给root用户设置口令,也没有启用root帐户。问题是要想作为root用户来运行命令该怎么办呢?没关系,我们可以使用sudo命令达此目的。

sudo是linux下常用的允许普通用户使用超级用户权限的工具,该命令为管理员提供了一种细颗粒度的访问控制方法,通过它人们既可以作为超级用户又可以作为其它类型的用户来访问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管理员能够在不告诉用户root密码的前提下,授予他们某些特定类型的超级用户权限,这正是许多系统管理员所梦寐以求的。

2.2.1sudo的缺省配置

默认时,Ubuntu为sudo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配置,该配置保存在/etc目录下的sudoers文件中。在修改该配置文件时,务必使用visudo工具来进行编辑,因为该工具会自动对配置语法进行严格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在保存退出时给出警告,并提示你哪段配置出错,从而确保该配置文件的正确性。相反,如果使用其它的文本编辑程序的话,一旦出错,就会给系统带来严重的后果。下面给出的是Ubuntu默认的/etc/sudoers文件内容:# User privilege specification

root ALL=(ALL) ALL

# Members of the admin group may gain root

privileges

%admin ALL=(ALL) ALL

下面对以上配置做简要说明:

第一项配置的作用,是允许root用户使用sudo命令变成系统中任何其它类型的用户。第二个配置规定,管理组中的所有成员都能以root的身份执行所有命令。因此,在默认安装的Ubuntu系统中,要想作为root身份来执行命令的话,只要在sudo后面跟上欲执行的命令即可。下面用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如果您想执行apt-get update的话,应当在命令行中键入以下内容:

2.2.2配置文件语法详解

接下来,我们用一个实例来详细解释/etc/sudoers文件的配置语法,请看下面的例子:

上面的第一栏规定它的适用对象:用户或组,就本例来说,它是用户jorge。此外,因为系统中的组和用户可以重名,要想指定该规则的适用对象是组而非用户的话,组对象的名称一定要用百分号%开头。

第二栏指定该规则的适用主机。当我们在多个系统之间部署sudo环境时,这一栏格外有用,这里的ALL 代表所有主机。但是,对于桌面系统或不想将sudo部署到多个系统的情况,这一栏就换成相应的主机名。

第三栏的值放在括号内,指出第一栏规定的用户能够以何种身份来执行命令。本例中该值设为root,这意味着用户jorge能够以root用户的身份来运行后面列出的命令。该值也可以设成通配符ALL,jorge便能作为系统中的任何用户来执行列出的命令了。

最后一栏(即/usr/bin/find, /bin/rm)是使用逗号分开的命令表,这些命令能被第一栏规定的用户以第三栏指出的身份来运行它们。本例中,该配置允许jorge作为超级用户运行 /usr/bin/find和 /bin/rm这两个命令。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列出的命令一定要使用绝对路径。

2.2.3sudo命令的使用方法

现在的问题是,用户jorge怎样利用分配给他的权限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在命令行模式下使用sudo命令加上他想运行的程序就可以了,比如:

jorge@ubuntu:~$ sudo find . ! -name '*.avi' -exec rm -f

\\{\\} \\;

倘若jorge企图执行/etc/sudoers文件规定之外的程序(比如find 或 rm)的话,sudo命令便会以失败而告终,并给出警告信息,指出他无权以超级用户身份来运行这些命令。

要想以非root用户身份来运行命令,必须使用-u选项来指定想要作为的用户;否则的话,sudo会默认为root用户,比如要想以fred身份来执行ls命令,就应该这样:

$ sudo -u fred ls /home/fred

就像您看到的那样,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则为系统创建具体的角色。例如,要让一个组负责帐户管理,你一方面不想让这些用户具备完全的root访问权限,另一方面还得让他们具有增加和删除用户的权利,那么我们可以在系统上创建一个名为accounts的组,然后把那些用户添加到这个组里。之后,再使用 visudo为

/etc/sudoers添加下列内容:

现在好了,accounts组中的任何成员都能运行useradd、userdel和usermod命令了。如果过一段时间后,您发现该角色还需要其他工具,只要在该表的尾部将其添上就行了。这样真是方便极了!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为用户定义可以运行的命令时,必须使用完整的命令路径。这样做是完全出于安全的考虑,如果我们给出的命令只是简单的userad而非 /usr/sbin/useradd,那么用户有可能创建一个他自己的脚本,也叫做userad,然后放在它的本地路径中,如此一来他就能够通过这个名为 useradd的本地脚本,作为root来执行任何他想要的命令了。这是相当危险的!

sudo命令的另一个便捷的功能,是它能够指出哪些命令在执行时不需要输入密码。这很有用,尤其是在非交互式脚本中以超级用户的身份来运行某些命令的时候。例如,想要让用户作为超级用户不必输入密码就能执行kill命令,以便用户能立刻杀死一个失控的进程。为此,在命令行前边加上NOPASSWD:属性即可。例如,可以在/etc/sudoers文件中加上下面一行,从而让jorge获得这种权力:

jorge ALL=(root) NOPASSWD: /bin/kill, /usr/bin/killall

这样一来,jorge就能运行以下命令,作为root用户来杀死失控的rm进程了。

jorge@ubuntu:~$ sudo killall rm

2.2.4如何启用root帐户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发现sudo的确很好用,但是如果您早就习惯了在root下工作,想回味一下过去的感觉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只要为root设置一个root密码就行了:

$ sudo passwd root

好了,现在您可以用 su root直接作为root登录了。但在登录界面仍然不能使用root登录。

2.3ubuntu中如何将终端添加到右键

第一种方法:安装一个包,即可在右键里面添加一个“打开终端”的菜单。

$ sudo apt-get install nautilus-open-terminal

第二种方法:

进入主目录的.gnome2/nautilus-scripts目录。新建一个文件,文件名任意(这个文件名会显示在右键菜单里,最好是通俗易懂的,比如“打开终端”或“open-terminal”),文件内容如下。

#!/bin/bash

#

# This script opens a gnome-terminal in the directory you select.

#

#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GNU GPL version 2 or later

#

# Install in ~/.gnome2/nautilus-scripts or ~/Nautilus/scripts

# You need to be running Nautilus 1.0.3+ to use scripts.

# When a directory is selected, go there. Otherwise go to current

# directory. If more than one directory is selected, show error.

if [ -n "$NAUTILUS_SCRIPT_SELECTED_FILE_PATHS" ]; then

set $NAUTILUS_SCRIPT_SELECTED_FILE_PATHS

if [ $# -eq 1 ]; then

destination="$1"

# Go to file's directory if it's a file

if [ ! -d "$destination" ]; then

destination="`dirname "$destination"`"

fi

else

zenity --error --title="Error - Open terminal here" \

--text="You can only select one directory."

exit 1

fi

else

destination="`echo "$NAUTILUS_SCRIPT_CURRENT_URI" | sed 's/^file:\/\///'`"

fi

# It's only possible to go to local directories

if [ -n "`echo "$destination" | grep '^[a-zA-Z0-9]\+:'`" ]; then

zenity --error --title="Error - Open terminal here" \

--text="Only local directories can be used."

exit 1

fi

cd "$destination"

exec x-terminal-emulator

添加完后,把此文件加上可执行的权限:chmod +x 文件

现在来讲讲两种方法的优劣:

1. 第二种方法建出来的是一个二级菜单,它先是在右键菜单中添加一个名叫scripts的菜单,在这个菜单下才是我们需要的“打开终端”或“open- terminal”(这个地方的名字是你新建的脚本的文件名),所以显得有些不方便。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在右键菜单中添加菜单。

2.两种方法都是基于nautilus的,在任何nautilus的界面中,都可以启用此功能,更特别的是第二种方法,它会识别当前目录,打开的终端默认就是当前目录,这点比较人性化,而第一种方法,无论你在什么目录,它打开后默认的目录都是主目录。

打开后默认的目录都是主目录。

2.4Ubuntu下提高apt-get更新速度的方法

个人认为,apt-get是Ubuntu底下perfect的一个功能。你要的大部分功能都可以通过该命令实现。该命令其实就是到服务器上下载你请求安装的软件源,并进行安装。但要命的是:其默认的安装源为欧洲官方安装源,对于我们来说,速度太慢了,经常只有几byte/s。怎么办?其实只要将更新源修改为国内Ubuntu的更新源就可以了。请按如下操作:

首先,替换更新源:

$ 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k.20090827

$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将该文件的内容删除,替换为以下内容:

#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更新服务器(江苏省常州市电信,推荐电信用户使用)

deb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ubuntu/ intrepi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ubuntu/ intrepid-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ubuntu/ intrepid-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ubuntu/ intrepid-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ubuntu/ intrepid-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ubuntu/ intrepi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ubuntu/ intrepid-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ubuntu/ intrepid-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ubuntu/ intrepid-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ubuntu/ intrepid-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其次,更新命令并更新系统: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之后我们在用apt-get更新软件的时候是不是明显感觉快了很多,我这边测试时经常都是1秒钟几M的速度。

附录中还有目前我所知的所有更新源。有兴趣的话大家也可以试试看。推荐只要使用一两套更新源,多了系统更新软件源的时候会花费较多时间,且系统也不会自动选择最快的更新源。

2.5Ubuntu下patch 等应用安装程序

在 linux下使用公司内部某个项目时,提示缺少很多程序,如下:

# sudo apt-get insall patch bison flex gettext tcl

2.6Ubuntu下Samba服务器的最简配置

首先,安装Samba:

# sudo apt-get insall samba

# sudo apt-get install smbfs

其次,创建共享目录:

# mkdir /home/sikinzen/share

# sodu chmod 777 /home/ sikinzen /share

再次,创建Samba配置文件:

# sudo cp /etc/samba/smb.conf /etc/samba/smb.conf.bak //保存现有的配置文件

# sodu vim /etc/samba/smb.conf // 修改配置文件

主要做如下修改:

1)workgroup = MYGROUP(视具体环境而变,必须与主机端位于同一个工作组);

2)安全模式设置为最低:security = share;

3)设置共享路径:

[Linux]

comment = Linux

path =/home/sikinzen/Codes

guest ōk = yes;

writeable = yes

最后,重启samba:

# sudo /etc/init.d/samba restart

2.7Ubuntu下NFS服务器的配置

2.7.1NFS的安装

1.安装nfs服务版: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2.建立nsf测试目录:

# mkdir /home/sikinzen/armnfs

# chmod 777 -R /home/sikinzen/armnfs

3.修改nsf配置文件

# sudo gedit /etc/exports

在文件中添加nfs的目录格式如下

/home/sikinzen/armnfs 192.168.16.*(rw,sync,no_root_squash)

4.重新启动nfs

# sudo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restart

5.测试nfs

# sudo mount 192.168.16.99: /home/sikinzen/armnfs /mnt/nfs

2.7.2碰到的问题

1. 问题描述:在本机上测试时没有问题。但在开发板上mount时,经常出现能ping得通,也能mount上,

但拷贝数据出错的问题,错误信息如下:

nfs:server 192.168.16.1 not responding, still trying

网上搜索到的解决方法如下:

该现象是mount正常,但ping的时候丢包率较大,拷贝或运行一些数据量大于1k的程序将马上出现这个提示,然后几乎无响应。而采用如下方法解决:

1). 使用加参数的方法:mount –t nfs –o nolock,rsize=1024,wsize=1024,timeo=15 192.168.16.30:/tmp /mnt

2). 不通过HUB,直接使用交叉线连接开发板和宿主机。(该方法我没有试)

2. ubuntu测试本机nfs出错:mount.nfs:access denied by server while mounting

而且最奇怪的是,本来这台机器之前都用得好好得。最后解决办法:

# sudo gedit /etc/exports

在文件中修改nfs的目录格式如下

/home/sikinzen/armnfs *(rw,sync,no_root_squash)

2.8Ubuntu下telnet服务器的配置

2.8.1安装方法

1.安装xinetd 和telnetd:sudo apt-get install xinetd telnetd

2.sudo vi /etc/inetd.conf并加入以下一行

telnet stream tcp nowait telnetd /usr/sbin/tcpd /usr/sbin/in.telnetd

3.

4.

1. sudo apt-get install xinetd telnetd

2. 安装成功后,系统也会有相应提示,

sudo vi /etc/inetd.conf并加入以下一行

3. sudo vi /etc/xinetd.conf并加入以下内容:

# Simple configuration file for xinetd

#

# Some defaults, and include /etc/xinetd.d/

defaults

{

# Please note that you need a log_type line to be able to use log_on_success # and log_on_failure. The default is the following :

# log_type = SYSLOG daemon info

instances = 60

log_type = SYSLOG authpriv

log_on_success = HOST PID

log_on_failure = HOST

cps = 25 30

}

includedir /etc/xinetd.d

4. sudo vi /etc/xinetd.d/telnet并加入以下内容:

# default: on

# description: The telnet server serves telnet sessions; it uses \

# unencrypted username/password pairs for authentication.

service telnet

{

disable = no

flags = REUSE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elnetd

log_on_failure += USERID

5. 重启机器或重启网络服务sudo /etc/init.d/xinetd restart

6. 使用TELNET客户端远程登录即可进行非root用户访问。

7.使用root登录:mv /etc/securetty /etc/securetty.bak 这样root可以登录了。也可这样: 修改/etc/pam.d/login这个文件。只需将下面一行注释掉即可。

#auth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securetty.so

8. 详细配制/etc/xinetd.d/telnet

service telnet

{

disable =no

bind =192.168.1.2

only_from=192.168.1.0/24

#上面这两行说明仅提供内部网段!

Instance =UNLIMITED

Nice =0

Flags =REUSE

socket_type=stream

wait =no

user =root

#server =/usr/sbin/telnetd

server =/usr/sbin/in.telnetd

server_args =-a none

log_on_failure +=USERID

}

service telnet

{

disable =no

bind =140.116.142.196

only_from=140.116.0.0/16

no_access=140.116.32.{10,26}

#上面三行设置外部较为严格的限制

instance =10

umask =022

nice =10

flags =REUSE

socket_type=stream

wait =no

user =root

#server =/usr/sbin/telnetd

server =/usr/sbin/in.telnetd

log_on_failure +=USERID

}

9.加设防火墙iptables:

如果想要针对192.168.0.0/24这个网段及61.xxx.xxx.xxx这个IP进行telnet开放,可以增加下面几行规则:

/sbin/iptables -A INPUT -p tcp -i eth0 -s 192.168.0.0/24 --dport 23 -j ACCEPT

/sbin/iptables -A INPUT -p tcp -i eth0 -s 61.xxx.xxx.xxx --dport 23 -j ACCEPT

/sbin/iptables -A INPUT -p tcp -i eth0 --dport 23 -j DROP

10.加设防火墙/etc/hosts.allow(deny)机制:

上面开放了192.168.0.0/24这个网段,但是如果您只想让其中的192.168.0.1~192.168.0.5进入,可以设置如下:

vi /etc/hosts.allow

in.telnetd:192.168.0.1,192.168.0.2,192.168.0.3,192.168.0.4,192.168.0.5:allow

2.9Ubuntu下ssh服务器的配置

2.9.1安装方法

5.安装openssh-server: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它会附带安装openssh-client

6.安装ssh:sudo apt-get install ssh

2.9.2碰到的问题

1. 执行以上第一条命令时,即提示:

有一些软件包无法被安装。如果您用的是不稳定(unstable)发行版,这也许是

因为系统无法达到您要求的状态造成的。该版本中可能会有一些您需要的软件

包尚未被创建或是它们还在新到(incoming)目录中。

下列的信息可能会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下列的软件包有不能满足的依赖关系:

openssh-server: 依赖: openssh-client (= 1:5.1p1-3ubuntu1) 但是 1:5.1p1-5ubuntu1 正要被安装

E: 无法安装的软件包

执行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client 提示如下:

openssh-client 已经是最新的版本了

解决办法:先执行sudo apt-get remove openssh-client。

2.10Ubuntu下安装ncurses

1.问题来源

make zImage 编译内核时提示如下:

'make menuconfig' requires the ncurses libraries.

网上搜索,提示执行: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但又提示:

下列的软件包有不能满足的依赖关系:

libncurses5-dev: 依赖: libncurses5 (= 5.6+20071124-1ubuntu2) 但是 5.7+20090207-1ubuntu1 正要被安装用sudo apt-get remove libncurses5时,提示要删除几十个软件,谨慎执行,故没敢做。后面解决方法如下。

2.解决方法

首先,在 System->Administration 中找到Synaptic Package Manager工具,找到libncurse5,发现其版本是5.7,但libncurses5-dev只支持到5.6,问题就在这里了。解决办法就是用该工具的 Package->Force Version功能强制指定为5.6,并Apply后该工具会自己下载并安装5.6版本。

其次,继续执行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

Ok

2.11Ubuntu下安装man手册

1.添加库函数手册

ubuntu默认是没有安装c语言的库函数man手册的,所以你在man perror 和sendto之类的函数时会显示没有相关文档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郁闷了我好久。解决方法:

# sudo apt-get install manpages-dev

2.让man显示中文

ubuntu源里面已经包含了中文的man包,所以不用从其他地方down了,直接

# sudo apt-get install manpages-zh

但是这样man默认显示的还不是中文,还需要以下两步

a.把中文man包转换成utf8格式的

新建一个脚本文件:gedit t.sh

把下面内容添加进去

#!/bin/bash

cd /usr/share/man/zh_CN/

for k in *

do

cd $k

for i in *.gz

do

j=`echo ${i%.gz}`

gunzip $i

iconv -f gb18030 -t utf8 $j >tmp

mv tmp $j

gzip $j

done

cd ..

done

然后

sudo ./t

b.修改man默认的语言

sudo gedit /etc/manpath.config 把里面的所有的 /usr/share/man 改成 /usr/share/man/zh_CN

保存后退出,然后你再试一下man ls

3.让没有中文帮助的显示英文

做完上面第二部还不够,这时你再man 一下一些c语言函数(不要用printf,socket之类比较有名的函数,这些已经有中文帮助了)的时候就会发现竟然没有帮助,而刚才明明在第一步已经安装了啊。这是因为你上面把/usr/share/man 改成 /usr/share/man/zh_CN的操作使man只在中文帮助中搜索,如果没有就直接放弃,因此还需要以下操作,才能让man在没有中文帮助的时候自动显示英文的帮助,如果英文的也没有,哪就真的没有了。

# sudo gedit /etc/manpath.config

然后搜索你刚才改过的地方,然后在其后面添加同样的一行,只是后面的目录还用原来的/usr/share/man,比如在修改后的

MANPATH_MAP /bin /usr/share/man/zh_CN

再添加一行

MANPATH_MAP /bin /usr/share/man

注意:2.a开始,往后的步骤在ubuntu9.04中是不必要的。在8.04中我自己也没有测试过。

2.12Ubuntu + source insight 的问题

问题描述:我的电脑安装了Windows xp,又在虚拟机里装了个Ubuntu9.04.代码都放在Ubuntu中,并通过samba与windows共享,而后用source insight打开。但问题在于:每次在 source insight里面做修改,而后切换到另一个文件的时后都会出现 “... has been changed outside of the editor. Do you want to reload the file?"

该问题在Fedora11上也会出现,但Redhat9不会。

解决办法:怀疑了很多地方,如Ubuntu的同步、samba的同步等,但最后在sourceinsight3.50.0051的更新日志中找到如下更新日志:

Fix: Sometimes files were said to be modified outside of SI, but they were not. This most likely happened on network drives. Under some conditions, the Windows directory information can lag for remote drives. SI now uses a better method of getting file information.

至此,问题明朗,将sourceinsight升级到最新版本。问题解决。

2.13Ubuntu下用gedit打开含汉字的文件时显示乱码

运行gconf-editor,在左边的树中选择apps->gedit-2->preferences->encodings,修改auto_detected的值,增加GB2312和GBK并向上移动。

再用gedit打开中文文档是不是已经OK了?

2.14Ubuntu下如何安装文泉驿中文字体

有两种方法:

Linux(Ubuntu)硬盘”分区“图文教程

Ubuntu 硬盘”分区“图文教程(用于光盘,U盘安装Ubuntu) 关于Linux系统下的“分区”问题,对于新手来说一直是很头疼的。我来简单写一下,它的“分区”方法,规则。 郑重声明: 1.我为了让没有接触过Linux系统的人,理解更加简单。所以在言语表述上不是很规范,专业。我只需要新手们能够明白基础知识,以后想提高,延伸。大家可以去Linux专门的论坛,看帖子学习。这个帖子,只给新手们起到“入门”的作用 2.本教程虽然标题是Ubuntu分区,但其实大部分linux发行版系统,“分区”的方法,形式,都是基本相同的,我后面会给出另外几个发行版本的图,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3. 对于Ubuntu来说,其安装方法现在有:wubi 硬盘安装,普通光盘安装,U盘安装,三种。其中wubi安装不需要涉及到“分区”,另外2种安装方式,必须先学会“分区”方法再谈安装! 大家都看到了,我一直是给“分区”,加了引号,因为在任何的“类Linux”系统里(比如红旗,红帽子,Ubuntu),他们并没有硬盘分区这个概念,这个和Windows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挂载点 在Linux系统里面,“分区”,被称作“挂载点”,简单明了的说,“挂载点”意思就是:把一部分硬盘容量,“分”成一个文件夹的形式,用来干什么事情。这个文件夹的名字,就叫做:“挂载点”。所以,和Windows有着本质上的超级大的区别,你在任何linux发行版系统里面,绝对不会看到C盘,D 盘,E盘这样的,你能看到的,只有“文件夹”形式存在的“挂载点”。在Linux 系统里面,有一些已经定义好,用来干一些事情的挂载点,常见的“挂载点”有: 1. Boot 大家应该很常见这个英文,是引导的意思。对于Linux来讲,一部分容量,用来“挂载”Boot,就是用于存储系统的引导文件 2. / 或者/ROOT 就一个符号,是Linux系统特有的,是“根目录”的意思。根目录,用来存储用户的一些基本配置文件,软件设置文件等等很多 3. home “家”的意思,在Linux系统里面,它是用来存储用户的程序,文件,文档等等所有资源。因此,进行“分区”操作的时候,它是要分的很大很大很大的。 4. SWAP 这个,是Linux和Windows最大的区别了。Windows没这个东西,只有Linux才有。其实它也不是一个“挂载点”,为了菜鸟们理解方便,我这里姑且把它当作一种挂载点。SWAP分区,是让“内存”临时存储文件的专用空间。 小知识:对于大部分常见的Linux核心的系统,上述的2,4.有它们2个“挂载点”,就够了。

ubuntu常用100个命令

1 文件管理# ls ls -a 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包括以.头的隐含文件 文件管理# ls ls -l或ll 列出当前目录下文件的详细信息 文件管理# pwd pwd 查看当前所在目录的绝对路经 文件管理# cd cd .. 回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 文件管理# cd cd - 回上一次所在的目录 文件管理# cd cd ~ 或cd 回当前用户的宿主目录 文件管理# cd cd ~用户名回指定用户的宿主目录 2 文件管理# mkdir mkdir 目录名创建一个目录 文件管理# mkdir mkdir –p 递归式去创建一些嵌套目录 文件管理# rmdir Rmdir 空目录名删除一个空目录 3 文件管理# rm rm 文件名文件名删除一个文件或多个文件 文件管理# rm rm -rf 非空目录名递归删除一个非空目录下的一切,不让提式-f 4 文件管理# cat cat文件名一屏查看文件内容 5 文件管理# more more文件名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6 文件管理# less less 文件名可控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7 文件管理# grep grep字符文件名根据字符匹配来查看文件部分内容 8 文件管理# mv mv 路经/文件/经/文件移动相对路经下的文件到绝对路经下 文件管理# mv mv 文件名新名称在当前目录下改名 9 文件管理# cp cp /路经/文件 ./ 移动绝对路经下的文件到当前目录下 10 文件管理# find find 路经-name “字符串” 查找路经所在范围内满足字符串匹配的文件和目录 11 文件管理# ln ln 源文件链接名创建当前目录源文件的硬链接 ln /home/test /usr/test1 在/usr下建立/home/test的硬链接 12 文件管理# ln Ln -s a b 创建当前目录下a的符号链接b 13 文件管理# touch touch file1 file2 创建两个空文件 14 磁盘管理# df df 用于报告文件系统的总容量,使用量,剩余容量。 15 磁盘管理# du du -b /home 查看目前/HOME目录的容量(k)及子目录的容量(k)。 16 磁盘管理# fdisk fdisk -l 查看系统分区信息 17 磁盘管理# fdisk fdisk /dev/sdb 为一块新的SCSI硬盘进行分区 18 磁盘管理# mkfs.ext3 Mkfs.ext3 /dev/sdb1 为第一块SCSI硬盘的第一主分区格式化成 ext3的文件系统 mkfs.ext2 Mkfs.ext2/dev/sdb2 格式化成ext2文件系统 19 磁盘管理# mount 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设备路经访问路经磁盘管理# 文件系统类型 ISO9660 光驱文件系统 vfat Fat文件系统(windows) 挂载光驱#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挂载FAT # mount –t vfat /dev/hda5 /mnt/cdrom 挂第一个ide的第五个逻辑分区 17 磁盘管理# Umount /mnt/cdrom 卸载/mnt/cdrom为空 18 文件权限# chmod chmod u+s file 为file的属主加上特殊权限 chmod g+r file 为file的属组加上读权限 chmod o+w file 为file的其它用户加上写权限 chmod a-x file 为file的所有用户减去执行权限

Ubuntu_Kylin _选择安装类型并处理硬盘分区

Ubuntu Kylin 14.04 LTS 系统安装——选择安装类 型并处理硬盘分区 一、选择安装类型 这一步的界面会随着硬盘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一)若电脑硬盘是全新的,或者之前处理过,没有任何数据,界面如下(图1): (图1) (二)若硬盘有数据,通常是别的操作系统,其界面可能如下(图2、图3):

(图2)

(图3) 上面的3 张图中,“清除整个磁盘并安装Ubuntu Kylin”、“将Windows … 替换为Ubunut Kylin”和“卸载Ubuntu ……并重新安装”选项是最简单的操作,几乎不用做任何事,一切交给系统去做;注意图中红色的“注意”的提示。 我们这里不管其界面如何,都选择“其他选项”,自己来处理硬盘分区。点击“继续”,进入下一步,处理硬盘分区。 二、关于硬盘分区的基本知识 硬盘分区是硬盘使用之前必须处理的工作。若将硬盘比作书房里的书架,那么,分区就是给这个“书架”分“格子”,其目的是便于分门别类地存放资料。而格子的多少是由实际需要和个人习惯来决定的,你甚至可以将整个书架只分一个格子,当然,最少也必须有一个格子。 (一)硬盘分区模式 1. MBR(主引导记录)模式 这种模式是传统的硬盘分区模式,也是现在用得最多的模式。最大支持2TB 的硬盘容量。 2. GPT(GUID 分区表)模式 这种模式是新型的硬盘分区模式,主要是为了突破硬盘的2TB 容量限制而出现的。 最大支持1024×1024TB 的硬盘容量。

(二)MBR 分区类型 现在个人电脑的硬盘容量超过2TB 还不是太多,所以这里我们重点介绍MBR 分区模式。 这种分区模式有三种分区类型: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另外还有个活动分区的概念。一块硬盘最多只能有 4 个主分区,扩展分区算是一个主分区,但其不是真正的分区,它是逻辑分区的容器,即扩展分区里可以划分出若干个逻辑分区;活动分区指的是用来启动系统的分区。 因此,若硬盘要划分的分区在4 个或4 个以下,则可以全部是主分区,也可以是n (n<4)个主分区加4-n 个逻辑分区(放在扩展分区中);若分区超过4 个,则最多只能有3 个主分区,剩下的分区再在扩展分区中去划分逻辑分区。 GPT分区没有这种限制。 (三)Windows 分区表示方法 在Windows 的文件系统中,用26 个拉丁字母表示不同的分区,称之为“盘符”。其中“A、B”被分配给现在已经淘汰的软驱,所以其他存储设备的盘符从“C”开始。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分区的顺序及它们所分配到盘符总是和字母的顺序相同,但这却不是必然的结果;第一个分区大多数情况下是“C”盘,但也可以是其他字母。所以,要确认一个分区的位置,最好还是看看它是第几个分区,而不是看它的盘符。 (四)Linux 分区表示方法 在Linux 的文件系统中,没有盘符的概念,所有的分区都被“挂载”为一个“目录”,这个目录看起来跟一般的目录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也无法据此来确认分区的位置。 要区分分区,需要搞清楚存储设备在系统中的信息。老式的IDE 存储设备用“hd”表示,老式的SCSI 存储设备和现在主流的SATA 存储设备用“sd”表示,系统中的多个存储设备则按顺序用拉丁字母表示,如第一块SATA 硬盘就表示为“sda”,第二块SATA 硬盘就表示为“sdb”,而分区则按一定的顺序(注意:不一定是物理上的先后顺序)用数字表示,如sda 的第一个分区就是“sda1”,第二个分区就是“sda2”。不过,对于MBR 模式的分区来说,若有逻辑分区,其数字总是从“5”开始。 (五)分区的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指的是操作系统在存储设备上存储文件的格式,由“高级格式化”(一般就说是“格式化”)操作来完成。不同的操作系统所采用的文件系统是不同的,比如Windows 操作系统采用的是FAT16、FAT32、NTFS 等格式,Linux 操作系统采用的是Ext2、Ext3、Ext4 等格式。一般说来,不同的文件系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支持是不一样的,比如较老的Windows 98 就不能识别NTFS 格式,所有的Windows 操作系统都不能识别Ext4 格式;不过现在的Linux 已经能够全部或部分支持FAT、NTFS 格式了。 三、处理硬盘分区 处理硬盘分区有很多种方法,无论是Windows 还是Linux,都有许多工具软件可以使用。但一般系统安装盘都带有硬盘分区工具,都可以在安装系统的过程中对硬盘的分区进行处理。 (一)全新分区 若硬盘为全新硬盘,或硬盘上所有的数据都不需保留,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处理。全新安装UB14 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见下面的两张图: 全新硬盘的(图4):

Ubuntu系统常用终端命令合集

一、文件目录类 ? 1.建立目录:mkdir目录名 ? 2.删除空目录:rmdir目录名 ? 3.无条件删除子目录:rm -rf 目录名 ? 4.改变当前目录:cd 目录名(进入用户home目录:cd ~;进入上一级目录:cd -)? 5.查看自己所在目录:pwd ? 6.查看当前目录大小:du ?7.显示目录文件列表:ls -l (-a:增加显示隐含目录) ?其中:蓝:目录;绿:可执行文件;红:压缩文件;浅蓝:链接文件;灰:其他文件;红底白字:错误的链接文件 ?8.浏览文件:more 文件名.txt;less 文件名.txt ?9.复制文件:cp 源文件目标文件(-r:包含目录) ?10.查找文件:(1)find (2)locate 命令名 ?11.链接:(1)建立hard链接:ln 来源文件链接文件(-d:创建目录链接);(2)建立符号链接:ln -s 来源文件链接文件 二、驱动挂载类 ? 1.检查硬盘使用情况:df -T -h ? 2.检查磁盘分区:fdisk -l ? 3.挂载软硬光区:mount -t /dev/fdx|hdax /mnt/目录名,其中:modos–FAT16; vfat–FAT32;ntfs–NTFS;光驱–iso9660,支持中文名:mount -o iocharset=x /dev/hdax /mnt/目录名,挂载光驱:mount -t auto /dev/cdrom /mnt/cdrom,挂载ISO文件:mount -t iso9660 -o loop xxx.iso /path ? 4.解除挂载:umount /mnt/目录名,解除所有挂载:umount -a ? 5.建立文件系统:mkfs -t /dev/hdxx。其中:ftype:ext2、ext3、swap等 三、程序安装类 1.RPM包安装: ?(1)安装rpm -ivhsomesoft.rpm ?(2)反安装rpm -e somefost.rpm ?(3)查询rpm -q somefost或rpm -qpisomefost.rpm(其中:p未安装;i包含的信息) ?(4)查询安装后位置:rpm -qlsomefost.rpm ?(5)升级安装:rpm -Uvhsomesoft.rpm ?(6)强制安装:rpm -ivh –nodepssomesoft.rpm或rpm -ivh –nodeps –force somesoft.rpm 2.源代码包安装: 查阅README 基本用法: ?(1)配置:解压目录下./configure ?(2)编译:解压目录下make ?(3)安装:解压目录下make install 3.src.rpm的安装 需要用到rpmbuild命令加上–rebuild参数。如rpmbuild –rebuild ***.src.rpm。然后在/usr/src/下找 FC3下iso程序安装:system-config-packages –isodir=iso所在目录

Ubuntu分区方法及各个分区的作用

一般来说,Linux至少要有两个分区,分别是/和swap,但这种分法不太科学,一旦重装系统,硬盘中的数据就很难保留了,所以建议把/usr和/home分出来,以下是我分出的80G硬盘2G内存的分区方案: / ---5G,swap ---1G,/usr ---20G,/home ---53G 由于分了/usr分区,所以根分区/给5G就足够了,如果系统不同常安装软件,/usr分给20G左右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和“swap”这两个分区是一定要分的,还有即使你内存很大,也一定要分一个swap。 附Linux各分区作用,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根目录,建议在根目录下面只有目录,不要直接有文件。 swap交换空间,相当于Windows上的虚拟内存。 /boot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 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60MB—120MB之间。 /home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如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况且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限制普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 /tmp用来存放临时文件。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这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这个目录是任何人都能访问的,所以需要定期清理。 /usr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bin /usr/bin /usr/local/bin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srv一些服务启动之后,这些服务所需要访问的数据目录,如WWW服务器需要的网页数据就可以放在/srv/www中。 /etc系统主要的设置文件几乎都放在这个目录内。 /lib

ubuntu命令行

ubuntu命令大集合 ubuntu常用命令 2009-08-16 17:27 1.列举本地更新 sudo apt-get update 2.安装可用更新 sudo apt-get upgrade 3.查询软件包 apt-cache search package_name 4.安装一个软件包 sudo apt-get install package_name 5.删除一个软件包 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 6.列举其他apt-get 命令 apt-get help 7.install/unstall .deb files sudo dpkg -i package_file.deb ,sudo dpkg -r package_filename 8.convert .rpm to .deb files sudo alien package 9.install tarballs tar xfvz tarball_name /*************************/ 一、APT的使用(Ubuntu Linux软件包管理工具一) apt-cache search # ------(package 搜索包) apt-cache show #------(package 获取包的相关信息,如说明、大小、版本等) sudo apt-get install # ------(package 安装包) sudo apt-get install # -----(package - - reinstall 重新安装包) sudo apt-get -f install # -----(强制安装?#"-f = --fix-missing"当是修复安 装吧...) 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 删除包) sudo apt-get remove - - purge # ------(package 删除包,包括删除配置文件

(新手分区不用愁)ubuntu分区方案归总 (1)

各文件及文件夹的定义: /bin:bin是binary(二进制)的缩写。存放必要的命令存放增加的用户程序。/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boot: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存放内核以及启动所需的文件等 /dev: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存放设备文件.这个目录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设备,其功能类似DOS下的.sys和Win下的.vxd。在LINUX中设备和文件是用同种方法访问的。例如:/dev/hda代表第一个物理IDE硬盘。 /etc:存放设置文件。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用户文件的主目录,用户数据存放在其主目录中 /lib: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存放必要的运行库存放库文件.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当系统不正常关机后,这里就成了一些无家可归的文件的避难所。对了,有点类似于DOS下的.chk文件。/mnt:这个目录是空的,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存放临时的映射文件系统,我们常把软驱和光驱挂装在这里的floppy 和cdrom子目录下 /proc: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也就是说,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

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存放存储进程和系统信息. /root:系统管理员,也叫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拥有系统控制的最大权限。 /sbin:s就是SuperUser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存放的是一些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存放系统管理程序。 /tmp:存放临时文件的目录 /var 包含系统产生的经常变化的文件,例如打印机、邮件、新闻等假脱机目录、日志文件、格式化后的手册页以及一些应用程序的数据文件等等。建议单独的放在一个分区。这个目录中存放着那些不断在扩充着的东西,为了保持/usr的相对稳定,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可以放在这个目录下,实际上许多系统管理员都是这样干的。顺带说一下系统的日志文件就在/var/log目录中。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X11R6存放Xwindow系统 /dict 存放字典 /doc 存放追加的文档 /games存放游戏和教学文件 /include存放C开发工具的头文件 /info 存放GNU信息文件 /local 存放本地产生的增加的应用程序

ubuntu下常用命令

[转]ubuntu下常用命令 2009-11-30 09:40 安装 查看软件xxx安装内容 dpkg -L xxx 查找软件 apt-cache search 正则表达式 查找文件属于哪个包 dpkg -S filename apt-file search filename 查询软件xxx依赖哪些包 apt-cache depends xxx 查询软件xxx被哪些包依赖 apt-cache rdepends xxx 增加一个光盘源 sudo apt-cdrom add 系统升级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清除所以删除包的残余配置文件 dpkg -l |grep ^rc|awk '{print $2}' |tr ["\n"] [" "]|sudo xargs dpkg -P - 编译时缺少h文件的自动处理 sudo auto-apt run ./configure 查看安装软件时下载包的临时存放目录 ls /var/cache/apt/archives 备份当前系统安装的所有包的列表 dpkg --get-selections | grep -v deinstall > ~/somefile 从上面备份的安装包的列表文件恢复所有包 dpkg --set-selections < ~/somefile sudo dselect 清理旧版本的软件缓存 sudo apt-get autoclean 清理所有软件缓存 sudo apt-get clean 删除系统不再使用的孤立软件 sudo apt-get autoremove 系统 查看内核

ubuntu终端命令大全

一、文件目录类 二、 ? 1.建立目录:mkdir 目录名 ? 2.删除空目录:rmdir 目录名 ? 3.无条件删除子目录:rm -rf 目录名 ? 4.改变当前目录:cd 目录名(进入用户home目录:cd ~;进入上一级目录:cd -)? 5.查看自己所在目录:pwd ? 6.查看当前目录大小:du ?7.显示目录文件列表:ls -l (-a:增加显示隐含目录) ?其中:蓝:目录;绿:可执行文件;红:压缩文件;浅蓝:链接文件;灰:其他文件;红底白字:错误的链接文件 ?8.浏览文件:more 文件名.txt;less 文件名.txt ?9.复制文件:cp 源文件目标文件(-r:包含目录) ?10.查找文件:(1)find (2)locate 命令名 ?11.链接:(1)建立hard链接:ln 来源文件链接文件(-d:创建目录链接);(2)建立符号链接:ln -s 来源文件链接文件 二、驱动挂载类 ? 1.检查硬盘使用情况:df -T -h ? 2.检查磁盘分区:fdisk -l ? 3.挂载软硬光区:mount -t /dev/fdx|hdax /mnt/目录名,其中:modos–FAT16; vfat–FAT32;ntfs–NTFS;光驱–iso9660,支持中文名:mount -o iocharset=x /dev/hdax /mnt/目录名,挂载光驱:mount -t auto /dev/cdrom /mnt/cdrom,挂载ISO文件:mount -t iso9660 -o loop xxx.iso /path ? 4.解除挂载:umount /mnt/目录名,解除所有挂载:umount -a ? 5.建立文件系统:mkfs -t /dev/hdxx。其中:ftype:ext2、ext3、swap等 三、程序安装类 1.RPM包安装: ?(1)安装rpm -ivh somesoft.rpm ?(2)反安装rpm -e somefost.rpm ?(3)查询rpm -q somefost 或rpm -qpi somefost.rpm(其中:p未安装;i包含的信息) ?(4)查询安装后位置:rpm -ql somefost.rpm ?(5)升级安装:rpm -Uvh somesoft.rpm ?(6)强制安装:rpm -ivh –nodeps somesoft.rpm 或rpm -ivh –nodeps –force somesoft.rpm 2.源代码包安装: 查阅README 基本用法: ?(1)配置:解压目录下./configure ?(2)编译:解压目录下make ?(3)安装:解压目录下make install 3.src.rpm的安装 需要用到rpmbuild命令加上–rebuild参数。如rpmbuild –rebuild ***.src.rpm。然后在/usr/src/下找

U盘安装Ubuntu系统(含硬盘分区)

U盘安装Ubuntu系统教程 准备工作: 1、从官网下载一个最新的ubuntu镜像 2、一个大于等于1G的支持启动的U盘 3、UltraISO最新版 4、可以上网的电脑一台(不上网也可以),空闲一个盘用来装ubuntu,尽量大些,里面的数据提前备份,不用格式化,安装的时候自会格式化。 步骤: 一、安装ultraISO,很简单,不详解。 二、制作优盘启动盘。 打开软件,点击“文件”——打开,找到下载的Ubuntu的镜像文件,然后点击打开,完成ISO文件的加载。接着我们插入U盘,点击UltraISO“启动”——写入硬盘映像,点击它进入到将要进行操作的界面。按图示操作进行选择,最后点击“写入”即可,等待完成,显示刻录成功。

三、安装ubuntu。 1 选择优盘启动,一般电脑都有快捷键,F10或者F11,多试试就能摸索到。不至于重新设置BIOS。

2 语言选择“中文简体”,点击“继续”: 3 这个界面是现实你计算机的状态,下面有两个选项,如果你的网速较慢,建议不要选择,点击“继续” 4 这里要注意了,因为不同的选择会对计算机硬盘数据造成不同的后果。 共存选项是傻瓜式的与windows共存,不一定合适你的计算。 建议选择“其他选项”,自己手动分区:然后选择“继续”

5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硬盘分区情况,这是最重要的过程。比如电脑原先共分为C、 D、E、F五个盘,其中最后的F盘打算用来安装Ubuntu,里面的资料事先转移到其他硬盘。然后就进行安装操作了。 选择G盘,ubuntu不显示盘标,根据容量选择。 1、在列表中选择G盘,点击下面的“删除”按钮,这样就有了G盘原先大小的空闲空间了。 2、在列表中选择“空闲空间”这个盘标,然后点击下面的“添加”按钮,会弹出下面的“创建新分区”窗口(图中的类型、挂载点和大小分别是通过下图中的用于、挂载点和容量控制),swap没有挂载点,设置好空间大小后,在用于中选

安装ubuntu分区问题详解

安装ubuntu分区问题详解 如果你只是简单地想用上Ubuntu,可以这样操作: 1)如果你是直接将整个硬盘都用来装Ubuntu,机器上没有需要保存的数据,或者已经做好备份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在Ubuntu分区时选择“向导──整个硬盘” 2)如果你是做双系统,并已经在Windows下倒出一块空白空间(在磁盘管理中直接删除某个磁盘)。可以直接在Ubuntu分区时选择“向导──使用最大的连续空闲空间” 如果想更好地理解分区并实现自我定制,看看下面的内容补习一下文件系统和挂载点的概念再根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结合需求而定。 一、文件系统 什么是文件系统?请看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content/other/Linux/linuxmanage/node42.html。 现在的主流文件系统就是ReiseFS和ext3,关于这两者的介绍请看 ext3 简介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about7040.html) ReiserFS文件系统(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linux/docs/linux-2976.htm) ReiserFS与ext3的比较(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html/article/partition/20070626/2969.html) 你在分区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种文件系统。 二、挂载点 Linux中分区要以文件系统的方式挂载到系统中的挂载点上,就如同Windows中分区也要以Fat32或NTFS 格式格式化成不成的盘符一样。至少Linux需要一个/分区(一定要打开启动选项,好像在安装过程中直接分区时不会提示,那就不用管了),一般也都会有个SWAP交换分区(这东西类似Windows中的虚拟内存,但比那个还要专业,直接搞成一个分区形式了,而且Linux也有SWAP文件的形式出现。),当然, 如果你的内存足够大,也可以不要SWAP分区。 Linux中文件系统是以/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呈树状组织起来的。请看wiki中的如何分区(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index.php?title=%E5%A6%82%E4%BD%95%E5%88%86%E5%8C%BA&variant=z h-cn)。

ubuntu下使用VI编辑文件必知的常用命令

u b u n t u下使用V I编辑文件必知的常用命令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最近在使用ubuntu,已经很少进入windows平台了。在linux下,要编辑文件或者其他的文本文件,哪那么一个ubuntu linux下的强大的文本编辑工具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VI编辑器。下面把VI常用到的命令行贴出来。 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移动光标类命令 h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l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space: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Backspace: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k或Ctrl+p:光标上移一行 j或Ctrl+n :光标下移一行 Enter :光标下移一行 w或W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首 b或B :光标左移一个字至字首

e或E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尾 ) :光标移至句尾 ( :光标移至句首 }:光标移至段落开头 {:光标移至段落结尾 nG:光标移至第n行首 n+:光标下移n行 n-:光标上移n行 n$:光标移至第n行尾 H :光标移至屏幕顶行 M :光标移至屏幕中间行 L :光标移至屏幕最后行 0:(注意是数字零)光标移至当前行首 $:光标移至当前行尾 屏幕翻滚类命令 Ctrl+u:向文件首翻半屏 Ctrl+d:向文件尾翻半屏 Ctrl+f:向文件尾翻一屏 Ctrl+b;向文件首翻一屏 nz:将第n行滚至屏幕顶部,不指定n时将当前行滚至屏幕顶部。插入文本类命令 i :在光标前

Ubuntu的在命令terminal的常用命令

Ubuntu的在命令terminal的产用命令 https://www.doczj.com/doc/7413876068.html, 时间:2009-08-24 作者:匿名编辑:小张点击:204 [ 评论]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常用命令详细介绍(1) Udo apt-get install 软件名安装软件命令 sudo nautilus 打开文件(有root权限) su root 切换到“root” ls 列出当前目录文件(不包括隐含文件) ls -a 列出当前目录文件(包括隐含文件) ls -l 列出当前目录下文件的详细信息 cd .. 回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 cd - 回上一次所在的目录 cd ~ 或cd 回当前用户的宿主目录 mkdir 目录名创建一个目录 rmdir 空目录名删除一个空目录 rm 文件名文件名删除一个文件或多个文件 rm -rf 非空目录名删除一个非空目录下的一切 shixinyu mv 路经/文件/经/文件移动相对路经下的文件到绝对路经下 mv 文件名新名称在当前目录下改名 find 路经-name “字符串”查找路经所在范围内满足字符串匹配的文件和目录 fdisk fdisk -l 查看系统分区信息

fdisk fdisk /dev/sdb 为一块新的SCSI硬盘进行分区 chown chown root /home 把/home的属主改成root用户chgrp chgrp root /home 把/home的属组改成root组Useradd 创建一个新的用户 Groupadd 组名创建一个新的组 Passwd 用户名为用户创建密码 Passwd -d用户名删除用户密码也能登陆 Passwd -S用户名查询账号密码 Usermod -l 新用户名老用户名为用户改名 Userdel–r 用户名删除用户一切 tar -c 创建包–x 释放包-v 显示命令过程–z 代表压缩包tar –cvf benet.tar /home/benet 把/home/benet目录打包tar –zcvf benet.tar.gz /mnt 把目录打包并压缩 tar –zxvf benet.tar.gz 压缩包的文件解压恢复 tar –jxvf benet.tar.bz2 解压缩 make 编译 make install 安装编译好的源码包 reboot Init 6 重启LINUX系统 Halt Init 0 Shutdown –h now 关闭LINUX系统 uname -a 查看内核版本 cat /etc/issue 查看ubuntu版本 lsusb 查看usb设备

Ubuntu基本命令

?查看目录:- ls o ls (List) 用不同颜色、经过排列的文本列出目录下的文件。 o创建目录:- mkdir (目录名) ?mkdir (MaKeDIRectory) 命令可以创建目录。 o切换目录:- cd (/directory/location) ?cd (ChangeDirectory) 命令可以从您的当前目前切换到您 指定的任意目录。 o复制文件/目录:- cp (源文件或目录名) (目标目录或文件名) ?cp (CoPy) 命令会拷贝您指定的任意文件。cp -r 命令则可 以拷贝您指定的任意目录(注:包括该目录里的文件和子 目录)。 o删除文件/目录:- rm (文件或目录名) ?rm (ReMove) 可以删除您指定的任意文件。rm -rf 命令则 可以删除您指定的任意目录(注:包括该目录里的文件和 子目录)。 o重命名文件/目录:- mv (文件或目录名) ?mv (MoVe) 命令可以重命名/移动您指定的任意文件或目 录。 o查找文件/目录:- locate (文件或目录名) ?locate 命令会在您的计算机里搜索您指定的任意文件。它 使用您系统中的文件索引以便进行快速查找:运行命令 updatedb 可以更新该索引。每天您一开机,该命令便会 (在合适的时机)自动运行。运行该命令需要具备管理员 权限 (参见第1.3.3节― root 用户和 sudo 命令)。 您还可以使用通配符来匹配一个或多个文件,如 "*" (匹配所有文件) 或 "?" (匹配一个字符)。欲知关于 Linux 命令行的详尽介绍,请参阅 Ubuntu wiki 上的命令行介绍。 切换到控制台模式 1.3.4.3. ?在 Ubuntu 里使用命令行的常见方法是启动一个终端 (参见前面的第 1.3.4.1节― 启动终端),但有些时候还是需要切换到真正的控制台 下。 o使用 Ctrl+Alt+F1 快捷键可以切换到第一个控制台。 o要切回桌面模式,可以使用 Ctrl+Alt+F7 快捷键。 一共可以使用 6 个控制台,分别用快捷键 Ctrl+Alt+F1 到 Ctrl+Alt+F6 进行切换。 禁止终端模式里的哔哔声 1.3.4.4. ?要开启一个终端会话,请选择:应用程序→ 附件→ 终端 ?编辑→ 当前配置文件...。选择常规标签页。勾选掉终端响铃复选框。

Ubuntu常用命令大全

Ubuntu常用命令大全 查看软件xxx安装内容 #dpkg -L xxx 查找软件 #apt-cache search 正则表达式 查找文件属于哪个包 #dpkg -S filename apt-file search filename 查询软件xxx依赖哪些包 #apt-cache depends xxx 查询软件xxx被哪些包依赖 #apt-cache rdepends xxx 增加一个光盘源 #sudo apt-cdrom add 系统升级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清除所以删除包的残余配置文件 #dpkg -l |grep ^rc|awk ‘{print $2}’ |tr [”\n”] [” “]|sudo xargs dpkg -P - 编译时缺少h文件的自动处理 #sudo auto-apt run ./configure 查看安装软件时下载包的临时存放目录 #ls /var/cache/apt/archives 备份当前系统安装的所有包的列表 #dpkg –get-selections | grep -v deinstall > ~/somefile 从上面备份的安装包的列表文件恢复所有包 #dpkg –set-selections < ~/somefile sudo dselect 清理旧版本的软件缓存 #sudo apt-get autoclean 清理所有软件缓存 #sudo apt-get clean 删除系统不再使用的孤立软件

#sudo apt-get autoremove 查看包在服务器上面的地址 #apt-get -qq –print-uris install ssh | cut -d\’ -f2 系统 查看内核 #uname -a 查看Ubuntu版本 #cat /etc/issue 查看内核加载的模块 #lsmod 查看PCI设备 #lspci 查看USB设备 #lsusb 查看网卡状态 #sudo ethtool eth0 查看CPU信息 #cat /proc/cpuinfo 显示当前硬件信息 #lshw 硬盘 查看硬盘的分区 #sudo fdisk -l 查看IDE硬盘信息 #sudo hdparm -i /dev/hda 查看STAT硬盘信息 #sudo hdparm -I /dev/sda 或 #sudo apt-get install blktool #sudo blktool /dev/sda id 查看硬盘剩余空间

UBUNTU分区调整、home目录迁移成功

先看个图。这是我的硬盘。UBUNTU当然是装在ext3分区里。因为安装系统时太菜。所以只分了一个ext3的区。所以许多重要的目录都放在了这个区上面。后来才知道这样做不好。比如非常重要的保存个人设置的/home目录没有办法独立出来。于是想到了调整分区的方法。调整前是这样的:swap活动分区2G(后来才知道那对我1G的内存实在有点浪费),ext3分区为8.6G。 这张图已经是调整后的图了。我来说一下调整的过程。用live CD启动电脑,让硬盘里的系统不被占用。先把swap分区删掉。释放出2G的空闲空间,再新建一个swap,大小与我的内存相当就可以了。但把这一个G的空间挂载为/home又有点捉襟见肘。反正给ubuntu 的可用空间只有10个G多一点。而其它的分区都是NTFS的,装着XP系统。现在的ubuntu 已经可以很好的支持NTFS分区格式。所以,现有的NTFS分区不必做任何的调整。10G的UBUNTU分区如果不够用,就可以把文档放到NTFS分区上。但同为ext3格式的/home则应该尽量大一点。想到/目录不用8.6个G那么大,只是装个系统而已,而且该装的软件也装得差不多了。只有/home目录在不断扩大。所以应该把/目录的容量调整一点到/home目录。现在我的/home目录经过整理后为350M.至少要从/目录调整一个G到/home目录。也是用liveCD启动进行操作。因为此时,硬盘的所有分区都处于释放状态,很方便做调整。在LIVE 系统下启动分区管理器,可以很方便在调整分区的大小。先把/目录调整为7个G.这样就释放出1.6G的空闲空间。再把这部分空间加到/home目录上。 实际操作用了30分钟左右全部完成。ubuntu的分区管理工具工作非常警慎。每进行一项重要调整后就要进行整个分区的完全检测一次。虽然用掉不少时间,但这是对自己和用户都负责的态度。 最后,就是把图中sda9上的/home目录迁移到sda10分区上,并实现自动挂载。也是通过liveCD系统来完成的。不过注意一点,必须要有root权限。这个简单,虽然live系统的

ubuntu 基本命令

(一)ubuntu 基本命令一: 1、帮助 --help简单的帮助 help command 较详细的帮助 man command 最详细的帮助 2、ls命令 ls -a 显示全部的文件及文件夹,包括隐藏的文件或文件夹 ls -l 显示较全的文件信息,包括权限、用户、用户组等。 ls --color 显示文件及文件夹,并标有不同的颜色。 3、tab键 tab command 用于当你的命令记不全时,输入一部再按一下进行补全,如果有多个前面部分相同命令,则 按两次tab键 4、alias alias ubuntu="ls" 用于为一个命令取别名。当你输入ubuntu时等价于输入了ls命令。 (二)ubuntu 基本命令二 1、which which command 用于查找你所执行的命令文件存放的目录. 2、env 当前用户的运行环境。 3、echo echo $PSTH 查看环境变量的路径有哪些,which命令使用时就是在环境变量的目录里面查找命令文件 所存放的目录,从前到后。 4、cmp cmp /bin/ls /bin/dir 用于比较两个文件是否是完全相同的。 5、cp cp /bin/ls /bin/a 用于复制文件的命令。这时就复制了一个命令文件,就可以运行a命令,与ls用法相同。 6、drwxr-xr-x 前面的d表示是一个文件夹,若为-表示是一个文件。 rwx表示文件所有者拥有读写执行的权限 r-x 表示文件所有者所在组的权限读执行 r-x 表示其他人所拥有的权限读执行。 7、chmod 用于改为用户对于文件的操作权限。chmod 0+r 添加读的权限。sudo chmod 0-r filename 取消读的权限。 8、lsattr 用于显示并设置用户文件及目录的高级属性。 9、lsusb 用于列出计算机里的usb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