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杨亚平1,王沛2

1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E-mail:yaping.yang@https://www.doczj.com/doc/794169814.html,

摘要: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认知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本文对刻板印象研究的理论进展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关键词:刻板印象,理论模型,研究方法

1.引言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年Lippma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1]。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的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研究视角也开始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2.刻板印象的主要理论模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的理论模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刻板印象的表征模型以及刻板印象的功效模型,下面从各模型理论进展的做一概述。

2.1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其研究进展的趋势是由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到社会环境影响理论。关于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较具代表性的有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近年来又有人对以上两种理论加以整合,提出了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2.1.1 社会认同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1979年)提出的,它包括三个中心观点:分类(categorization)、认同(identity)和比较(comparison)(因此又被称为CIC理论)。

首先是分类,分类不仅帮助我们将众多的人简单化,而且也界定了某类人是怎样的。如果知道了某人属于某个类别,然后就可以推论出许多关于他的信息。同样,通过了解自己所属类别可以更好地发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可见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的直接结果。

再次是社会比较,人的意见和能力会通过完成任务的情况表现出来,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判定。此理论假定人有一种评价自己群体身份的动机,希望从群体身份中获得一种自尊。受到这种自尊需要的驱使相信自己所属的群体比其他群体要好,使得人们将一些积极的品质归于自己以及自己所属的群体,外群体往往被评价的较为消极,从而极易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

2.1.2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从信息加工过程的角度来理解刻板印象。其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条线路展开,一是较为流行的印象形成的观点;二是把刻板印象视为一种记忆现象,着重探讨影响人的信息的获得、表征和回忆的因素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

(1)印象形成的观点

印象形成的研究从图式和首因效应来解释刻板印象。

阿什(1946年)在图式和分类方面的工作首开印象形成研究的先河。他把人们对某类人的印象等同于图式等知识结构。图式是组织好了的认知结构,它可表征不同水平上的知识,可帮助人们获得和改造新的信息以快速地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我们往往很容易地根据身体的外表、服装、走路、谈话的方式等对人分类,利用头脑中已有的图示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但当分类错误或过分夸张时会导致刻板印象。

首因效应是指首次给予人们的信息比其后第二次或第三次给予的信息更决定印象形成。阿什(1946年)在实验中以大学生为被试,其中一半学生被告知“John是聪明的、勤奋的、冲动的、挑剔的、顽固、好嫉妒”,将这些词颠倒顺序呈现给另一半学生,即从嫉妒开始,最后是聪明。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从聪明到嫉妒)比第二组被试对John的评价更积极。此实验表明首次呈现的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它是怎样导致刻板印象的。后来卢钦斯等人的第一印象实验也都表明了首次呈现的信息在刻板印象形成中的重要性。

(2)记忆的观点

此观点认为,对他人或某个社会群体的印象是以对目标人的记忆为基础的。人的知觉和记忆是有限的,为了减少记忆负担,需要对人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对某类人的预存印象,推论目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对人的记忆研究中比较盛行的理论是图式观点和网络观点。

图式的观点认为当人们记忆中具有较强的、组织较好的图式时,就会有选择地注意那些与他们的知觉一致的信息和特征,不一致的信息可能会被作为偶然或意外而被抛弃。或者人们会忘记或丢弃那些对已建立的意象有伤害的观点。由于这种信息加工活动人们的记忆会发生偏差,从而与预存印象一致的信息会不断地构成对他人的记忆,并且可能直接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印象形成观点不同,前者强调的是图式的形成,而这里强调的是图式形成之后,与之一致的信息得到较强的记忆,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刻板印象。

网络观点认为,关于人的信息在记忆中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存储的,他人预存的印象与预期一致、不一致和无关的信息会相互连接成一个网络。当遇到不一致信息时,为了获得所有信息间的平衡,一方面,观察者会试图将其解释为意外;另一方面,他还会对不一致信息进行深加工以融合冲突片断,形成一个和谐的印象。而一致信息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与预期相一致,所以对它不会付出额外的认知努力进行深加工。最后无关信息与加工中心紧密相连,也不会被给予更多的思考。从以上分析说明不一致信息应会被高效地表征到人们的记忆中,

2.1.3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在解释刻板印象的机制方面都是有一定价值的,前者的着眼点在个体所在的群体,而后者的着眼点在群体中的个体,但是它们都没有说明刻板印象形成的社会原因,于是Leyens等人(1994) [3]提出一种新的理论——社会环境影响理论对其加以整合。其基本观点是刻板印象的形成直接来自于人们出生、成长和目前与之互动的社会环境。

一方面此理论吸取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成果,支持分类、认同、图式等的观点,另一方面指出了刻板印象形成的社会原因,认为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缺少知识。这种理论假定刻板印象最可能是对某个特定群体缺乏知识或无知的结果。例如,出生在美国北方富裕家庭的白人可能会与居住在南方的非洲美国人接触甚少,只能通过间接的途径了解到一些信息。如果周围环境中的人对非洲美国人存有刻板印象,他们受其影响极有可能重复着与父辈相同的刻板印象。其次是为了简化信息。社会环境影响理论还认为刻板印象是试图简化日常生活中信息加工活动的直接结果。用我们预存的图式去评价和归类人们要比实际去认识他们容易得多。

通过把个体归入或与某一具有特定特征的群体相联系,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的组织和解释人和事。此外,不仅缺乏知识和分类简化可导致刻板印象,而且对个体出生和目前生存的环境的评价中的失败也是导致刻板印象的原因。

2.2 刻板印象的表征

刻板印象形成后,在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研究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表征模型:

2.2.1原型模型(prototype model)

原型模型认为刻板印象是通过对群体特质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原型来表征的。原型是群体的“中心趋向”或是群体成员的一般水准,它实际上是一个最能代表本群体而较少代表外群体的样例,是抽象的特征集合。这种抽象是随着知觉者对群体信息的获得而发展起来的,群体信息可能来自个人的亲身经历,也可能来自家庭、朋友和媒体。原型虽然可能是从包括特定群体样例的情境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它一旦形成后,在记忆中就会与具体的样例分开储存。按照这种观点,一旦将一个目标人归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就会被激活,并被运用到对目标人的知觉中。因此,在对人的知觉中,知觉者对某群体成员的刻板印象往往是根据头脑中的该群体的原型而形成的。

原型模型在刻板印象研究中很受青睐,也较为经济,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最严重的一点是对群体中心趋向的抽象概括不能表征群体内的变异性。

2.2.2 样例模型(exemplar model)

与原型模型不同,样例模型认为群体知识是通过一组记忆痕迹来概括的,每一痕迹表征一个特殊的样例。社会知觉依赖目标激活的样例集合,对任一目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都会激活大量的样例,这些被激活的样例彼此间或与目标不一定属于同一群体,而只是与目标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一个知觉者形成一个黑人教授的印象,黑人样例和教授样例都被激活,不同类型的样例被激活的比例依赖于他更注意目标的哪方面的特征。如果黑人特征得到特别的注意且比较突出,那么被激活的样例很大比例属于黑人,此人被知觉为刻板性黑人。如果

纯样例模型允许刻板印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任何时候当遇到一个新的实例时.通过激活特定的群体样例可以重新创造一个新的样例。因此,群体印象是可以不断变化的。但这种模型的缺陷是不够经济。

2.2.3混合模型(mixed model)

因为原型模型和纯样例模型的理论和实验的局限性,许多研究者采纳了一种包括抽象信息和样例信息的混合模型(Sherman Klein,1994) [4],也就是把把群体的一般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编码的原型表征和对群体的特殊个体进行信息编码的样例表征结合起来。

混合模型还认为,抽象和样例表征可能形成不同条件下社会知识的基础。影响知觉者依靠样例信息还是抽象信息的一个重要变量是知觉者关于目标人的知识量。在开始阶段,对目标人的印象是依靠特定样例的激活,因为这时遇到的样例太少不足以产生有用的抽象知识。然而,随着样例数量的增加,关于目标的抽象表征将成为随后判断的依据(Shemlan Klein,1994) [4]。因此,随着经验的增加,样例的应用减少。关于印象形成和自我知觉的研究支持这种社会知觉的混合模型。

2.3 刻板印象的功效

心理学界一致认为,刻板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功能装置”,具有促进认知加工、节省认知资源的功效。但也存在分歧,一部分研究者把人视为“认知吝啬鬼”,人是为了避免深思熟虑而运用刻板印象的,而另一部分研究者则提出了一个更具建设性的观点,认为人会把运用刻板印象节省下来的认知资源积极地用于其他同时进行的活动。这一分歧表现在不同的理论模型中。

2.3.1图式过滤器模型

此模型认为,刻板印象通过充当一个过滤器来易化信息加工活动,它提供了一个具有过滤作用的心理图式,来帮助对一致性信息的理解,同时过滤掉不一致性信息。即,刻板印象对一致性信息存在编码优势。在认知资源缺乏时,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基本的过滤器模型有两种变式——“弱过滤器模型”和“强过滤器模型”。“弱过滤器模型”认为,刻板印象起到概念过滤器的作用,它为一致性信息提供“概念流畅性”(concept fluency),促进对一致性信息的理解,而不一致性信息则难以理解。“强过滤器模型”更为极端,它认为刻板印象是一个注意过滤器,它把注意力指向、集中于一致性信息,而完全脱离、忽视不一致性信息。

2.3.2联想网络模型(associative network model)

此模型认为,所有的信息都是以“语义网络”的形式被存储在一起的。“语义网络”是由“节点”(node)和“联结”(1ink)构成的,其上端是代表某人或某群体的“目标节点”,下端是代表具体行为的“情景节点”。由于一致性信息容易理解,对它进行加工时只建立“情景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联结,而遇到不一致性信息时,除此之外还要建立“情景节点”与“情景节点”之间的联结,从而对它进行更精细的加工来解决它与预期之间的不同。不一致性信息会比一致性信息得到更充分的加工,但当认知资源缺乏时,人们没有足够的精力解决不一致性信息与预期的分歧。又因刻板印象为一致性信息提供了概念流畅性,此时对一致性信息的加工反而优于对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

2.3.3灵活编码模型

此模型认为,刻板印象会促进对信息的灵活编码。首先,它认为,在低认知资源条件下,刻板印象会为一致性信息提供概念流畅性,易化对其意义的理解,从而节省下大量认知资源用于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即刻板印象会促使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分配给不一致性信息,而不是一致性信息。

其次,这一模型还认为,一方面,刻板印象会促进对一致性信息的意义的理解,从而不必去仔细地加工其表面知觉特征,这样刻板印象在促进一致性信息概念编码的同时会抑制其知觉编码。另一方面,由于观察者没有相应的图式帮助解释不一致性信息,对其加工主要是材料驱动过程,同时,此时又有更多的注意力被分配给不一致性信息,所以不一致性信息的知觉编码会受到促进。虽然此时有更多的注意力被分配给不一致性信息,但由于不一致性信息与刻板印象相矛盾,将难以抽象出其意义,它的概念编码会受到抑制,即当认知资源缺乏时,刻板印象虽会促进一致性信息的概念编码却会抑制其知觉编码。同时,刻板印象虽会抑制不一致性信息的概念编码却会促进其知觉编码。

总之,刻板印象功效的“灵活编码模型”认为,刻板印象的功效在于,在低认知资源条件下,它以从不同的维度同时促进对一致性信息和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编码。这种灵活编码活动可使观察者在付出同样认知努力的情况下得到最大限度的信息,并且在保持刻板印象的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刻板印象的灵活可变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社会认知” 概念的提出为刻板印象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以对一系列实验社会心理学议题的研究而构建的社会认知框架下,刻板印象被视为一种认知过程的常规操作来探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认知作用的三种隐喻对刻板印象研究的影响。Fiske和Taylor于1984年首次提出的著名隐喻中,将人看作是“认知吝啬鬼”(cognition miser):在评价他人时,人们只做足够的心理工作而很少激发并参加必要心理活动,心理操作总是通过激活知识结构的类别而简化,这是因为:“人们是心理懒鬼,而刻板印象是这个懒鬼的做好的朋友”。之后,在修订过程中,Fiske和Taylor又用“激发的战术家”(motivated tacticians and efficiency experts)代替认知吝啬鬼隐喻认为人是一个利用多种认知策略并基于目标、动机和需要进行策略权衡的完全忙碌的思考着。而效率专家或是一个有效率的心理过程就表明不需要很多的注意资源也能保证它的成功完成,这时,分类成为必须。也就是会说,分类思考是效率专家用于心理节约时的有效工具。此外,Oakes和Turner(1990)在自我类别理论的框架内又提出人是“真理的探求者和意义的制造者”(truth seeker and sense makes)的隐喻:在对人知觉存在困难的加工条件下,人们总会利用分类思考的方法理解社会刺激的意义[5]。

3.刻板印象的传统研究方法

衡量刻板印象常常从几个要素入手,最受推崇的是Edewars(1940) 提出的刻板印象的几大要素[6],即一致性、方向、强度以及刻板印象的质量和内容。对于刻板印象的测量,传统的方法可归结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类。

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始于1933年Katz和Braly的研究。作为先驱研究,Katz—Braly 测验用最明显最基本的测验测量刻板印象。测验中给予被试描述品质的形容词词表之后,要求被试指出符合某一群体特征的形容词,那些以最高频率拣出的形容词即作为该群体刻板印象的定义集。

Gadener法(1973)是对Katz—Braly测验的改良。它要求被试把群体按照多样的语义差别或者特征类型按等级进行评估,例如,要求被试依据:精明-不精明或团结-不团结的等级评价犹太人,然后计算对每一等级每个群体的被试给出的平均比率,那些高于假定为中间值到统计学上认为很重要的值(通过t检验获得) 之间的比率可以被假定为刻板印象的一部分,而一些有最高的两极分化比率(依据t值) 的特征类型(典型的是10) 被用来定义刻板印象。3.2 间接测量

3.2.1投射测量

投射测量是指所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投射测量基于McClelland等人(1981)[7]要求被试根据对模糊照片或图画内容的反应自由地编故事,或对抽象的刺激予以描述的研究方法。他们利用对内隐动机的投射测量与对外显动机测量之间的比较得出结论,认为投射和直接测量所评估的对象是不同的。Spangler(1992) [8]在使用元发现方法对成就动机的研究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认为对成就动机的投射测量要比与之平行的问卷调查测量具有更高的预期效度。

3.2.2启动测验

在该研究范式中,先给被试在阈限下呈现跟某社会群体有关的词语或者图片作为启动,然后要求被试对某个体行为(通过图片或者文字呈现)进行评价,启动能够自动激活被试对于该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并在随后对个体行为的评价中表现出来。Bargh和Pietromonaco 运用这种范式对黑人的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给白人被试呈现词语(100ms),其中启动词是跟非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有关,但是不包含攻击性的内容,控制词是跟刻板印象无关的词汇,将两者分别按1:4和4:1的比例混合,构成低启动和高启动两种条件。组间对照表明,尽管被试主观报告不能知觉词语,但是在随后对于个体的模糊行为进行评价时,高启动组往往认为该个体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敌意。可见“攻击性强”为白人被试对于非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之一,启动词激活了被试对黑人的刻板印象,导致“攻击性强”的概念被激活,引起被试更强的敌意评价[9]。

3.2.3词干补笔测验

该范式一般先给被试进行无关刺激的启动,例如采用不同种族的主试[10]或者是无意识呈现不同种族的面孔[11]等,然后要求被试完成词干补笔测验。在测验中,部分词干(如s_y)即可以是跟刻板印象有关的词(如shy)的词干,也可以是跟刻板印象无关的词(如sky)的词干。通过考察与目标群体相关的启动刺激是否影响到对这些词干的补笔,来判断自动化激活的刻板印象是否存在。例如给被试播放录像带,讲述的是一个女性正在翻阅卡片,卡片上是词干,被试的任务是用首先想到的词汇来完成词干的补笔。结果发现当主试是亚裔时,被试采用了更多的跟亚洲人的刻板印象有关的词汇来完成任务[10]。

3.2.4系列启动任务

该范式由Fazio等在1995年引入,该范式先给被试呈现与研究的目标群体相关的启动刺激,随后考察启动刺激对于被试完成目标任务的反应时的影响。启动刺激可以是图片[12-14],

[15,16],如白人名字和黑人名字。其呈现时间可以是有意识的[12,17],也可以是无意识的[13-16]。目标任务中呈现的词汇可能是积极词与消极词,也可能是跟相应的刻板印象相关刺激和无关刺激。要求被试评价目标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13],或者判断字母串是词还是非词[15],或者朗读出现的词语[18],或者辨别目标刺激的语义范畴[13,14],甚至在stroop任务中报告词语的颜色[17]。总的来说,被试对群体刻板印象的启动,促进了对语义为消极的或者与相应刻板印象有关的目标刺激的反应。

系列启动任务的实验结果可能有三种模式:(1)激活了对目标群体的整体评价,例如具有“黑人”标签的刺激促进了所有的消极词汇的反应,而不管这个消极词汇是不是跟黑人刻板印象有关;(2)只激活“既跟刻板印象有关又跟群体评价有关”的词汇的反应,例如具有“黑人”标签的刺激只促进跟黑人的刻板印象有关的消极评价词的反应[15];(3)激活了相应的刻板印象,例如具有“黑人”标签的刺激促进了与黑人刻板印象有关的词汇的反应,不管这个词汇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18]。

3.2.5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Dissociation Procedure,PDP)

加工分离程序最初是由Jaeoby[19]提出的,旨在对意识与无意识加工贡献进行定量分析。Jacoby等人根据实验指导语设计了2类测验。一类是包含测验(inclusion test),要求被试首先考虑用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另一类是排除测验(exclusion test),要求被试选用首先进入意识但又不能是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在排除测验中包含这样一种测验逻辑,即无意识加工提高测验成绩而意识加工则起相反作用。加工分离程序的逻辑思想可以用如下方程组表述,其中Pi是包含测验中用学习过的材料来完成测验的概率,Pe是在排除测验中用学习过的材料完成测验的概率,Pc是通过意识加工而完成测验的概率,Pu是通过无意识加工而完成测验的概率。根据Pi,Pe能计算出Pc,Pu。加工分离程序的基本假设前提认为意识与无意识加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即Cov(Pc,Pu)=0。

在包含测验中Pi=Pc+Pu(1一Pc);

在排除测验中Pe=Pu(1一Pc);

从(1)和(2)可知Pc:Pi—Pe,

Pu=Pe/(1一Pc)。

刘素珍等[20]在1997年使用加工分离的方法对刻板印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3(字:黄,白,黑)×2(加工方法:概念,数据)×2(测验方法:再认,偏好)混合设计,因变量为旧字符的检出率。结果发现刻板印象可以再分离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王沛等[21]也运用加工分离的方法讨论刻板印象与内隐推理效应,实验采用2(加工方法:概念,数据加工)×3(材料:控制句倒板句,反刻板句)×2(测验方法:再认,回忆)的混合设计。结果发现刻板印象启动的内隐推理直接影响到不同句式的记忆,同时发现内隐推理不受意识水平高低以及具体的记忆任务的影响。

3.2.6 刻板解释偏差(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SEB)

刻板印象解释偏差是人们在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情境中所表现出的解释偏差,它作为测量内隐态度的一种指标,反映了个人对某一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在其信息加工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生的作用[22]。刻板印象解释偏差的测量产生于社会认知方面的研究,实验具体要求被试完成相关问卷,以检测被试是否存在SEB。问卷由若干句原因填空句子构成,但它们均只向被试呈现前半句,这半句写出的是事件的结果,而后半句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状况填写,即对前半句所描述事件结果进行归因。而研究者则通过计算个体归因后提出解释的数量以及确定解释本身的性质(内/外归因,或则个人/环境归因)来计算出SEB值。

[23]。

俞海运引使用SEB对内隐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探讨,并对IAT与SEB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24]。结果发现SEB方法所得出得结果表现出了比IAT更显著的差异性,而且SEB方法对于被试在今后具体行为上的预测性是IAT与外显测量方法所无法达到的。这些结果说明SEB是一种具备较高生态学效度的测量方法。

3.2.7 基于反应时的研究方法

判断潜伏期程序及其技术,基于Donders(1868)、Sternberg(1969)和Posner(1978)的研究贡献,其代表性程序则来自于Bargh(1982)、Devine(1989)、Dovidio和Fazio(1992)、Niedenthal(1992)、Perdue和Gurtman (1990)、Smith (1992)等人的工作。判断潜伏期趋向于表现出实质性的个体间变异,主要应用于比较组间平均测量值的假设检验方面。因此,以潜伏期为基础的间接测量主要应用于比较组间平均测量值的假设检验方面[25]。近年来使用这种方法来评估刻板印象自动化运作中的个体差异多见于Bargh(1992) [26]、Lepore和Brown(1997) [27]等人的研究。

Greenwald(1998) [28]提出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是反应时测量方法的最新进展。该方法以其创新性吸引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29]。

Greenwald等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黑人-白人种族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们更易于将白人和好的属性连在一起,而将黑人和坏的属性连在一起,证实了种族刻板印象的存在,并发现种族内隐刻板印象和相应的外显态度测量之间是相对独立的。蔡华俭[30]等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的性别学科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不管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如何,都显著地把理工科和男生相连,把人文学科和女生相连。胡志海[31]通过IAT对大学生的职业刻板印象及其以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无论是内隐还是外显的测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职业刻板印象。

4.研究展望

从横向角度,刻板印象是一个社会和历史的范畴,针对不同社会历史背景的本土化的刻板印象研究将有利于解释社会现象,探讨文化差异。目前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族、性别、年龄等问题,对社会中特殊群体的研究将扩展刻板印象研究的内涵。同时刻板印象的研究思路还可以扩展到其他能够影响行为的信念的研究中。

从纵向角度,研究刻板印象各种效应的神经机制有助于了解刻板印象的本质,而影响因素,尤其是个体的稳定倾向,以及刻板印象内在作用机制和控制手段的研究仍有待深入,这将有助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对刻板印象进行持久而有效的控制。

刻板印象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未来的研究将继续从刻板印象的存在性,影响因素,控制行为和神经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以期一方面将刻板印象的成果应用于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对其形成的机制等进行理论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沛.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论[J].心理科学.1999,22(4):342—345

[2] 王沛.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5—9

[4] Sherman J W,Klein S B. Development and representation of personality impress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7:972—983

[5] Oakes P J,Turner J C.Is limitied information precessing capacity the cause of social stereotyping[J]?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1990,1:111—135

[6]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M].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7] McClelland J L,Rumelhart D E.An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 of context effects in letter perception:Port 1.An account of basic findings[J].Psyehological Review,1981,88(4):375—407

[8] Spangler W D.Validity of questionnaire and TAT measures of need for achievement:Two

meta-analys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2,112(2):140—154

[9] Bargh J A,Pietromonaco P.Auto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ocial perception:the influence of trait information presented outside of conscious awarenesson impressionformation[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 psychology,1982,43:437—449

[10] Gilbert D T,Hixon J G.The trouble of thinking:acti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ereotypic belief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0:509—517

[11] Spencer S J,et al.Automatic activation of stereotypes:the role of self-imagethreat[J].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8,24:1139—1152

[12] Fazio R H,Jackson J R,Dunton B C,et al.Variability in automatic activation as an unobtrusive measure of racial attitudes:a bona fide pipelin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9:1013—1027 [13] Payne B K.Prejudice and perception:the role of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processes in misperceiving a weap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1,81:181—192

[14] Judd C M,Blair I V,Chapleau K M.Automaticstereotypesvs.automaticprejudice:sorting out the possibilities in the Payne (2001) weapon paradigm[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4,40:75—81 [15] Wittenbrink B,Judd C M,Park B.Evidence for racial prejudice at the implicit level and its relationshipwith questionnaire measures[J].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262—274

[16] Brown L M,Boniecki K A,Walters A M.Intergroup flexibilityandpeople’sviews of African

America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4,28:373—398

[17] Kawakami K,Dovidio J F,Moll J,et al.Just say no (to stereotyping):effects of trainingin the negation of stereotypic association onstereotype activ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8(5):871—888

[18] Kawakami K,Dion K L,Dovidio J F.Racial prejudice and stereotype activati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8,24:407–416

[19] Jacoby L L.A 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work:Separating automatic form intentional us of

memory[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1,30:513—541

[20] 刘素珍,杨治良,龚佃祥等.刻板印象:是否可以再分离[J]?心理学报,1998,30(3):269—273

[21] 王沛.刻板印象与内隐推理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6):709—711

[22] Sekaquaptewa D,Espinoza P,Thompson M,et al.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Implicit stereotyping as a predictor of discrimina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3,39:75—82

[23] 俞海运,梁宁建.刻板解释偏差测量[J].心理科学,2005,28(1):42—44

[24] 俞海运.社会认知的刻板解释偏差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5] 王沛.内隐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97—101

[26] Lepore L,Brown R.Category and stereotype activation is prejudice inevitabl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2):275—287.

[27] Spangler W D.Validity of questionnaire and TAT measures of need for achieve-ment:Two

meta-analys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2,112(2):140 —154.

[28] Greenwald A G,McGhee D E,Sehwartz J L K.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1464—1480

[30] 蔡华俭,周颖,史青海.内隐联想测验(IAT)及其在性别刻板印象研究中的应用[J].社会心理研究,2001,48(11):6 —111

[31] 胡志海,粱宁健,徐维东.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索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3);628—631

A Review of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on Stereotype

Yang Yaping1,Wang Pei2

1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Ningbo University,Ningbo, PRC,(315211)

2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PRC, (200234)

Abstract

Stereotype refers to a fixed impression about certain population which is socially categorized by gender, race, age or occupation.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stereotype is related to some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s. Since the concept of stereotype is put forward, it has been attracted social psychologists’ wide and lasting study interests. Stereotype is an important operational concept which is used to expla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perception and impression formation and it is dominant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social cognition research. The present article reviews theoretical progres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of stereotypes to provide eviden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Keywords:stereotype,theoretical model,research approaches

作者简介:

1杨亚平,女,1983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认知、心理健康教育等。

2王沛,男,1970年生,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认知、领导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于人事测评、广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客户关系管理(CRM)是最近几年管理界热烈讨论的话题,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原来以产品为到现在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模式已日益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客户关系管理就成为企业界关注的领域,本文拟从信息的角度对当前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进行总结,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CRM)、信息技术(IT)、功能 近年来,“顾客满意”似乎已成为企业界人士最常挂在嘴边的用语,因为他们认识到顾客是最终评定产品及服务品质优劣,并能决定是否继续与该公司交易的人,也就是说顾客是公司利润的源泉。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各公司获取顾客光顾的成本不断增高,加上顾客多样化选择的机会等因素,让人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面对越来越挑剔的顾客和激烈的同行竞争,吸引新顾客和保留现有顾客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客户关系管理(CRM 或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对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增加收入、扩展市场,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便在此基础上做更深入的研究。 1 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所谓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以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①。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IT业术语,它涵盖了方法学、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一种组织化的方式来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概念,它把管理理念和业务实践融合在一起,它继承了销售、定单管理、客户服务以及协调和统一在客户生命周期内与客户交互的所有信息。CRM帮助企业管理单个客户,通过快速响应和高效的服务建立同客户之间的牢固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是一个前端应用工具,通过它能够很方便地捕捉、融合、分析和共享企业已有的和潜在客户的信息。此过程主要贯穿市场、销售和服务阶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精确地定位客户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的需求。CRM软件的实施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使得企业能更有效地定位、联系和赢得新客户;第二,使得企业与现有客户之间的关系更牢固。 CRM不是一个产品或服务,而是一种商业策略,通过它来有效管理企业客户关系,它为企业的每一个客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集成视图。 综合以上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和有关文献可以看出:CRM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依据一定的商业规则形成的软件工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和留住客户,增强企业竞争力最终达到赢利的目标②。 2 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方法和实施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以及如何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等。从信息的角度,客户关系管理的代表性的研究有:Hurwitz Group提出的CRM的六个主要的功能和技术要求;余军合,吴昭同(2000)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三大基本功能;江波(2002)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架构和典型功能以及技术实现;AMT网站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小组提出的CRM系统具有的五大功能模块;以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 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 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 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在认知上,内隐联想测验以

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是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而产生的,其最早是由一家对IT行业比较有研究的咨询顾问公司Gartner Group(1990)提出的,其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的一项商业策略,它按照客户的细分情况有效地组织企业资源,培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行为及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并以此为手段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收入,以及客户满意度。随着企业逐渐进入“客户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学者与企业领导者和科研机构开始重视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与管理。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传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①基于CRM为管理理念的研究 陈旭(2001)研究了CRM的内涵和管理思想,分析了CRM的主要功能,辨析了CRM与SCM和ERP的关系,讨论了CRM的发展趋势;成栋、宋远方(2004)在研究当前各种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体系,以澄清客户关系管理与其他管理理论的关系;安实(2001)等分析了CRM价值创造机理,指出目前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忽视了CRM项目的理念基础和人的因素。韩婷婷(2007)从营销学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客户关系管理的由来,将客户关系管理定义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战略,使我们对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由来以及定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客户关系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徐忠海(2004)研究发现,在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客户价值是不同的且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徐忠海同时还强调企业要加强对流失客户的管理,把恢复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过程划分为分析阶段、行动阶段、考核评估阶段三个阶段。王化成(2005)提出了运用作业成本法来分析客户可赢利性,通过具体的操作方法,证明了企业通过对客户关系的管理,可以使企业盈利。 ②基于CRM为管理机制的研究 国内研究CRM较具代表性的机构CRCC,(CRM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对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模式及应用方法进行了整合和创新,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率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客户关系管理方法论(China CRM Methodology)”,

综述报告范本

计算机物理层的研究 (计算机学院xxxx班xxxxxxxxxx) 1前言 众所周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计算机通信,而物理层则是计算机网络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数据传输通信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

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2 物理层的接口类型与特征 网络节点物理层控制网络节点与物理通信通道之间的物理连接。物理层上的协议有时也称为接口。物理层协议规定与建立、维持及断开有关特性,这些特性包括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的和规程性的四个方面。这些特性保证物理层能通过物理信道在相邻网络节点之间正确地收、发比特流信息,即保证比特流能送上物理信道,并且能在一端取下它。物理层仅单纯关心比特流信息的传输,而不涉及比特流中各比特之间的关系,对传输差错也不作任何控制,这就象装御工只管装或御货物,但并不关心货物为何物和作一样。 ISO对OSI模型的物理层所作定义为:在物理信道实体之间合理地通过中间系统,为比特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激活、保持和去除提供机械、电气的、功能性和规程性的手段。比特流传输可以采用异步传输,也可以采用同步传输完成。另外,CCITT在X.21建议第一级(物理级)中也作了类似定义:利用物理的、电气的、功能和规程特性在DTE和DCE之间实现对物理信道的建立、保持和拆除功能。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指的是数据终端设备,是对属于用户所有的连网设备或工作站的通称,它们是数据的源或目的或既是源又是目的,例如数据输入/输出设备、通信处理机或计算机。DTE具有根据协议控制数据通信的功能。DCE(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或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指的是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或数据通信设备,前者为CCITT所用,后者为EIA所用。 物理层图2.1 物理层 DCE是对网络设备的通称,该设备为用户设备提供入网的连接点。自动呼叫应答设备、调制解调器及其它一些中间装置均属DCE。图2.1是DTE/DCE的接口框图,由图中可见,物理层接口协议实际上是DTE和DCE或其它通信设备之间的一组约定,主要解决网络节点物理信道如何连接的问题。物理层协议规定了标准接口的机械连接特性、电气信号特性、信号的功能特性以及交换电路的规程特性,这样做的基本目的就是便于不同的设备和制造厂家能够根据公认的标准各自独立地制造设备,使各个不同厂家的产品都能相互兼容。物理层图2.2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

2012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9期) Total No .279 收稿日期:2011—11—12 作者简介:毛文娟(1985—),女,四川自贡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高淳海(1987—),男,吉林延吉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郭成(1963—),男,四川达县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 毛文娟,高淳海,郭 成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要:刻板印象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热点,刻板印象是存在的,而刻板印象中比较集中的焦点是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不同研究者对性别刻板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性别刻板印象的主要测量方法、 四个研究内容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未来努力的方向。关键词:性别;刻板印象;综述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02—02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刻板印象是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较固定的信念或 想法。[1] 刻板印象往往不以客观经验为依据,而是 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些固定看法和观念,是与性别角色有关的刻板化认知。它是社会生活中为人们 广泛接受的对男性和女性的固定看法。这种固定看法会影响人们看待男性或女性的观点,并由此而产生偏见。 一、性别刻板印象的测量方法 目前对刻板印象的测量主要还是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来考察。直接测验的方法诸如自由反应法、 Gadener 法、Bighham 法等。间接测验的方法有词汇决定测验、认知干涉测验、内隐联想测验等。目前应用最多的主要是内隐联想测验和刻板解释偏差测量这两种方法。 (一)内隐联想测验(IAT ) Greenwald 等提出了内隐联想测验。[2]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种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反应时为 指标, 通过评估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来间接地测量被试的内隐态度。由于IAT 效度较高、 容易重复测量、容易施测、设计巧妙,越来越受到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青睐。 (二)刻板解释偏差测量(SEB ) 刻板解释偏差测量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新的测量方法。SEB 是个体内隐态度的指标,把归因作为切入点来研究人的内隐态度。SEB 是刻板印象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内隐地发生作用、施加影响的结果。SEB 作为反映人的态度的指标,其实验在操作 上引进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贴近现实、自然激发个体的内隐态度等特点,弥补了目前IAT 同类 测量方法的缺憾。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内容 (一)性别刻板印象的角色行为维度 角色行为维度在研究中常常出现, 对于男性和女性不同角色的行为,人们会出现对其性别的偏见,男性常常认为是一家之主,女性则往往和贤妻良母联系。Broverman 和Rosenkrantz 等人对性别偏见的研究中定义了男女性相联系的特质,男性比女性更 具有的特质如能力和理性;相反,女性则是热情和善于表达情感。 [3]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职业维度 性别刻板印象的职业维度考察普遍的结论是人们都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并且男性的刻板化程 度显著高于女性。[4] Harris 和Satter 的研究证明了这 种现象。[5] 而Riley 用自由反应式的方法测量, 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男孩与女孩对不同职业的选择有 显著的不同。[6] 不同的性别特征对职业的期望也不 2 01

内隐态度研究方法综述

内隐态度研究方法综述 黄霞妮 摘要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许多学者对内隐态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测量内隐态度的研究方法上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常用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有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 T)、ST-IA T、SC-IA T、AST、EAST以及Go/No-go联想测验(GNAT),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新方法有简式内隐联想测验(Brief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BIA T)和SA-IA T。文章对以上研究方法的原理、操作和发展进行了探讨,虽然各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对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字内隐态度内隐联想测验Go/No-go联想测验简式内隐联想测验 1前言 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稳定性的内部心理倾向.它是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反应了一个人内部的心理特征,对行为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根据态度是否受到意识的控制,研究者把内隐态度分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1998)等人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材料的基础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即过去经验痕迹虽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内隐态度概念,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的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1]。在此基础上,Wilson和Lindsey 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2]。随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间接测量的方法被借鉴到社会认知领域,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Greenwald等人于1998年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在其之后,很多学者对其又进行了发展,产生了很多变式,如GNAT、ST-IAT、SC-IAT、SA-IA T以及BIAT。这些变式继承了内隐联想测验的一些优点,克服了内隐联想测验的部分缺点,为内隐态度某些内隐成分的测量隐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测量方法。同时,这些变式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2内隐联想测验 Greenwald所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可能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测量方法。我们以Greenwald关于内隐联结测试的文章中所提出的“Flower一InsectIAT”为例,对其程序做简要介绍。该实验设计呈现出内隐联结测试的典型特征,此后的研究大都遵循该程序。实验中通过计算机分别呈现花的名字(Rose,Tulip,Marigold)、昆虫的名字(Bee,Wasp,Horsefiy)、积极词汇(Peaee,Freedom,love)和消极词汇(Rotten,Filth,Siekness),研究者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进行分类,并按照实验要求按键做出反应。实验中主要考察被试在两个联合任务中的反应。在联合任务1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精)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随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其理论研究也丰富起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微观层次范畴,通过研究信息资源的规律,以科学地指导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协调和调控。本文拟梳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流派、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1理论派别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派别: 1.1信息学研究流派信息学研究流派是现代信息管理学的开创者,它集成和发展了几千年来文献管理思想。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部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著。[1]霍顿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在克里斯和高、怀特、伍德、莱维坦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信息资源研究发展迅速。国内,霍国庆教授在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战略管理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北京大学秦铁辉教授从企业文献、网络、实物和人际等信息资源的特点、获取途径和利用方法角度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信息学研究流派主要研究企业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检索与传递。该流派逐步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较高,引领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脉搏。 1.2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早在20世纪30年代,柏纳德强调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时就已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思想,而计算机应用于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早形态。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塞因和K·M·胡塞因的理论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3]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在工商企业领域的应用问题,它又被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论”。为促进研究,国外有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杂志如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管理信息系统季刊等。国内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郑继芳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过程及社会功效等入手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流派主要研究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管理。不过该流派局限于技术角度,应该弥补人文、社会视角的盲点,其基础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化。 1.3商业管理研究流派商业管理研究流派源于经管界,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管理。1983年,美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应把信息看作与劳动力和资金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罗伯特、巴罗和英经济学家莫里斯也认为信息和知识与一般的有形资产不同,应特别重

记忆研究综述报告

记忆研究综述 摘要 记忆是大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大脑的记忆的机理进行大量地研究,取得很多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未知。海马是形成记忆的必不可少的组织,海马的不同部位在记忆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障碍。记忆形成的过程包括编码、储存、提取三个阶段。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和记忆阶段,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长期记忆的表现形式有外显式和内隐式。提出一些模型来解释,但并不完善。遗忘是记忆的一个特征,大脑某些结构损伤后,会产生遗忘症。 1.记忆的生理结构基础 1.1神经细胞 大脑是由神经细胞构成的,神经细胞分为树突、细胞体和轴突三部分。轴突于树突之间的相接处叫突触,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突触就会生长、增加,使之与相邻的神经细胞联结、沟通。接受同样的刺激次数越多,其联结就越紧密而形成了定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记忆。 1.2海马[1] 海马区是大脑皮质的一个内褶区,在侧脑室底部绕脉络膜裂形成一弓形隆起,它由两个扇形部分所组成。 早期科学家发现,因癫痫而行双侧颞叶包括海马结构切除的病人记忆发生障碍,表现为不能记住刚看过的文字内容,他们认为他对新知识经验的保持只能持续5秒钟,但切除以前已经保持的记忆没受影响。神经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不同的脑部结构在记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内侧颞叶系统是由海马及相邻有关皮层组成,包括内嗅皮层、外嗅皮层和海马旁回。海马是内侧颞叶记忆系统中与学习记忆最密切相关的结构。临床上也陆续发现,海马及边缘系统其他部位的一过性缺血,可导致一过性的遗忘症。海马及周围结构的很小损害,都可引起明显的记忆障碍。此外对动物的海马也进行了积极研究。 海马是正常记忆必不可少的结构基础。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的障碍,而且似乎主要是近记忆的障碍。海马区在脑中为发作阈值低的部位。因为几乎所有癫痫患者的发作皆由海马区所起始,像这类以海马区为主的发作,有许多的情形是很难以药物治疗的。而且,海马区中有一部分,尤其是内嗅皮质,为阿尔兹海默氏症最先产生病变的地方,海马区也显示出容易因贫血、缺氧状态而受伤害。 1.3杏仁核 1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杨亚平1,王沛2 1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E-mail:yaping.yang@https://www.doczj.com/doc/794169814.html, 摘要: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认知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本文对刻板印象研究的理论进展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关键词:刻板印象,理论模型,研究方法 1.引言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年Lippma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1]。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的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研究视角也开始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2.刻板印象的主要理论模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的理论模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刻板印象的表征模型以及刻板印象的功效模型,下面从各模型理论进展的做一概述。 2.1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其研究进展的趋势是由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到社会环境影响理论。关于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较具代表性的有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近年来又有人对以上两种理论加以整合,提出了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2.1.1 社会认同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1979年)提出的,它包括三个中心观点:分类(categorization)、认同(identity)和比较(comparison)(因此又被称为CIC理论)。 首先是分类,分类不仅帮助我们将众多的人简单化,而且也界定了某类人是怎样的。如果知道了某人属于某个类别,然后就可以推论出许多关于他的信息。同样,通过了解自己所属类别可以更好地发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可见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的直接结果。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1985年Graf 和Schater 利用记忆测验,以能否有意识回忆为标准,正式提出“内隐记忆”一词。而1924年心理学家William M cDougall 在“Outline of psychology ”中最早使用“内隐的”(implicit )和“外显的”(explicit )这对术语来描述不同记忆形 式。只是在当时并未引起记忆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也未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1]。1968年,英国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员Warrington 和Weiskrantz 在对遗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就发现了“内隐记忆”的现象:他们用Korsakoff 综合症和额叶切除后的患者作为健忘症被试,以无脑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发现健忘组被试不能有意识地提取已学过的单词,但仍然保存着关于这些单词的记忆痕迹,这些单词的痕迹可用补笔等测验间接测出。这就激发了人们对正 常被试无意识的,无察觉的记忆现象的研究兴趣,并找到了理解人类记忆本质的全新途径。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是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但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Schacter,1985 )[2]。 1.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1.1任务分离范式 任务分离范式是由心理学家Tulving (1983年)提出来。他是指在内隐记忆研究中,通过改变测验 指导语,造成两种记忆任务(间接测验与直接测验),再通过考察两种记忆测验成绩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加工过程的分离。 在研究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实验性分离有可能只是任务外部形式上或内部心理操作上的分离,而不是深层加工过程的分离(M erikle,P.M .,1991)。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对此范式进行了一些改进。M erikle 和Keingold (1991)将匹配比较法运用于内隐记忆研究中,将间接测验表现出的比相应直接测 验更高的感受性作为内隐记忆存在的判定标准。杨治良等(1994)也使用匹配比较法对汉字内隐记忆 进行了研究。匹配比较法就是将直接测量任务和间接测量任务在形式上和心理操作上匹配起来,使他们只存在指导语上的差别。这时若出现实验分离,就有可能是深层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不是任务差异所引起。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彭莉 作者简介:彭莉,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心理咨询中心,长沙,410205。 摘 要:近年来,内隐记忆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内隐记忆研究中两种主要的实验研究 范式:任务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同时,归纳与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内隐记忆模型:阈限说、激活扩散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迁移恰当加工理论最后提出了四点内隐记忆研究对于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内隐记忆 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 内隐记忆 启发 社会心理科学第24卷总第101期2009年第1期总第003页 ·理论研究·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精品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学号js0843544 专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学历本科 开题报告内容: 本篇论文综述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从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财务报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财务报表分析杜邦分析方法的研究三个层面来阐述财务报表分析理论的发展与研究,在总结各个文献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他们采用的分析方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并采用以传统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比率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个案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分析时,分析公司基本情况,关注上市公司的历史,关注会计处理方法对利润的影响、分析子公司和关联方对利润的影响、分析会计主要项目的详细资料,并且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被分析对象所处行业的发展水平。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 公司财务报表是关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作为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便于投资者查询。上市公司公布的一整套财务资料中,主要是一些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利用会计报表直接提供的信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资料归集、加工、分析、比较、评价等,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改善财务状况的措施办法。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新的会计分析信息。这些会计分析信息,对于企业的主管部门,投资者、经营者及有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工作的升华。 财务分析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角度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判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对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与企业有关的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效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前面的财务分析通常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就企业的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所做的分析,这种分析不足以全面评价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效,很难对企业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关联性做出综合结论。为弥补财务分析的这一不足,有必要在财务能力单项分析的基础上,将有关指标按其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报表体系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1、国外研究现状

工作记忆的训练研究综述

责任编辑:曹娜 刘翠珍(1968-),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钟建军(1974-),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工作记忆。 一、工作记忆训练对象 在工作记忆训练的文献中,如果按照训练对象划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特殊群体为治疗而设计的训练研究;一类是针对健康群体为研究行为而进行的训练研究。 (一)特殊群体中的工作记忆训练:干预研究 工作记忆训练最早出现在Klingberg等人(2002)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治疗研究中。该研究选用了14名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各7名,控制组未接受训练,实验组接受工作记忆训练任务:视空工作记忆任务(visuo-spatial WM task)、数字广度任务(backwards digit-span)、词语广度任务(letter-span task)和选择反应时任务(choice reaction time task)。并且进行了前后测,包括视空工作记忆任务、Corsi积木模板任务、Stroop色词干扰任务、选择反应时任务和瑞文推理测验。训练持续至少5周,每周4-6天,每天至少20分钟。研究结果表明:训练显著提高了个体的工作记忆能力,并有相对的症状减轻记录。 Klingberg等人(2005)扩展了中一研究,采用了大样本(53人),训练后测出与上一研究相同的结论。Loomes等人研究提高酒精谱系障碍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能力时进行了工作记忆策略训练,研究中实验组儿童接受了工作记忆复述策略的训练,结果发现相对于控制组,实验组儿童显著提高了言语工作记忆广度。这些例证都是为特殊儿童的治疗而进行的干预训练。 也有对其他特殊群体的工作记忆训练的研究例证。有一项研究将Cogmed作为中风患者康复的一个工具(Westerberg 等人2007),研究中9名患者完成5周在家中进行的适应性广度训练,每周由一名合格的心理学家电话反馈。研究中设有控制组(9名患者)不进行训练或5周内部反馈。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数字的快速求和 (Gronwall,1977)和各种干扰下找出数字2和7(Ruff 等人1992)上比控制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Westerberg将这解释为提高注意力的证据,但是这样的解释因为stroop任务的训练效果不足而被驳斥。这一研究被认为训练的预期效果不是很清晰,除此而外中风有关的客观症状也没有直接讨论。Vogt等人(2009),Holmes等人(2010)分别对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疾病,脑中风患者进行了工作记忆训练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后患者的记忆能力有所改 善,并且延缓了不良情绪发展,减轻了疾病症状。 (二)健康人群中的工作记忆训练:行为研究和生理研究针对健康人群的工作记忆容量适当广度训练以伴随训练的行为探索和心理改变为目标。这类研究分为工作记忆容量训练和以适应-记忆-更新为基础的训练。它们在技术和思想上有很多不同,所以需分别讨论。 Chein和Morrison(2010)使用严格的适当复杂广度对健康被试进行了训练,训练过程中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言语工作记忆任务要求被试记住一系列字母,在字母呈现时,要求被试进行字母串是否组成单词的判断。研究中设置无处理控制组,被训练被试在“瞬间记忆”分数上显示出明显提高。另一项研究是Shavelson等人(2008)进行的,随机挑选了37名中学生(平均年龄13.5岁)完成25节适当Cogmed训练任务或不适当的控制任务(计算机化的科学课程),结果显示出实验组在简单广度任务(数字广度和广度板)上明显高于控制组,但这些效果没有扩展到复杂任务广度或瑞文推理测验上。 Thorell等人(2009)在健康的学前儿童中进行了研究,被试是从四个学校中选取的,训练五周,一个实验组进行适当广度训练,另一个实验组进行适当反应-抑制训练,控制组玩一些录像游戏。包含抑制训练组使得研究者能够探索工作记忆容量之外的认知机制possible pliability。这个训练组进行了三个特别设计的训练任务,包括:go/no go任务(如,只对特殊刺激做出反应,限制其他反应);信号停止任务(如,抑制正在进行的反应,Logan&Cowan,1984);还有flanker任务(如,对5个刺激的正中间刺激做出反应,而忽视其他刺激,Eriksen1974)。在抑制训练组,这项研究的结果是很明晰的,相对于控制组,适当-抑制组没有显示出在其他任务上迁移踪迹,但适当广度训练组显示出在其他任务上的迁移效果。 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借助脑电和脑成像技术对工作记忆训练研究,这为工作记忆训练提供了认知神经方面的评价标准。有几项研究通过fMRI技术检测了适当-广度训练后于工作记忆相关的脑活动的变化。Olsen等人(2004)和Westerberg&Klingberg(2007)的研究中被试在两次扫描之间进行了数周适当的Cogmed任务训练。当完成一个工作记忆任务后发现训练组被试的额叶和枕叶皮层的激活增加。McNab等人(2009)利用fMRI和x射线层析照相术 工作记忆的训练研究综述 刘翠珍 钟建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工作记忆训练是针对低工作记忆容量个体而进行的言语和视空任务或执行功能成分训练以 提高其工作记忆能力的干预措施,特别是用于特殊儿童和智力低下儿童的工作记忆容量。但是,训练 并不仅仅限于上述儿童群体。为了研究工作记忆训练效果及其迁移程度,工作记忆训练被应用于更广泛的人群。例如用于多发性硬化(Vogt,2009)或脑中风(Holmes,2010)后的成年人康复训练就包含有工作记忆训练部分。还有以行为研究为目标而进行的健康人群的工作记忆训练。以下从工作记忆训练的对象、方法以及训练效果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训练 策略训练 核心训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19-02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_胡志海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 胡志海 (黄山学院教育系,黄山,245041) 摘 要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 )和刻板解释偏差(SEB )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内隐研究。发现被试整体在两次实验中均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内隐刻板印象,女大学生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对其行为归因已形成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B 是一种测量内隐刻板印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内隐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 刻板解释偏差 内隐社会认知 1 引言 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迅猛进展,研 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使得人们能以新的视角对刻板印象进行考察。人们日益认识到: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不仅体现在外显过程上,而且还表现在内隐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中。刻板印象同样也有一个内隐成分,有时个体并未意识到自身存在着这样的刻板印象,但相应的社会类别联想却已被自动激活。如Trope (1991)认为,刻板印象影响着社会推理过程中的认同加工,它导致人们对同样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假设和结论,而且这种推理是自动进行的[1]。Devine (1989)发现:只要一遇到刻板印象,群体成员就会自动激活相应的刻板化加工[2]。因此认为存在着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是指调节某一社会类别成员的属性的不能内省辨别(或不能准确辨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Greenw ald &Banaji , 1995)[3] 。 内隐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无意识成分是否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前人相关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影响了个体对相应群体成员的各种判断,如对模糊行为的解释、成败归因、与职业 有关的决定等[4-6] 。本研究主要针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常将性别与多种个人属性联系起来(如个性特征、角色、职业等),如将男性与强壮、自信、竞争 等相联,将女性与温柔、依赖、顺从等相联[7] 。这种刻板印象常与职业定位、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如近年来大学生在求职时常遭遇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难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本研究则试图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在观念上是否也存在性别偏见,尤其是女大学生们是否存在着自我设置的主观障碍。这对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途径很有现 实意义。具体研究主要围绕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 印象展开,即他们是否对男女两性存在不同的职业定位,在进行社会认知时是否会在无意识上受到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所左右,有无刻板化加工的现象。 在各类内隐研究方法中,内隐联想测验(IAT )由于其良好的心理计量学特征,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用于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之中。但内隐联想测验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可见的IAT 研究多采用个别施测方式,完成一次实验不仅耗时较长而且易受一些无关因素干扰;另一方面,IAT 的实验情景过于单纯,其结果与被试的社会认知未必都有密切的关联。而以刻板解释偏差(SEB )为指标的内隐态度测量方法则可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它是基于Hastie (1984)提出的观点:个体在面对与自己期望值不一致的情境时,会做出更多的解释行为(归因行为),以使不一致得到合理化解释。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刻板印象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发生内隐作用[8]。在实际研究中根据被试对问题的不同归因来计算SEB 值。SEB 的问卷编制较为复杂,但施测却较方便,所得结果的社会内 涵也较IAT 丰富[9] 。目前国内有关SEB 的实验还极为少见,本研究同时采用IA T 与SEB ,试图探讨SEB 能否有效揭示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它与IAT 的研究结果可否相互验证。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一 内隐联想测验(IAT )2.1.1 被试 随机抽取黄山学院一年级本科生54人,其中男女各半,年龄在17~19周岁之间。2.1.2 仪器 奔腾四系列微机2.1.3 材料 本研究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来获得内隐效应。 通讯作者:胡志海。E -mail :hz hls @h s u .edu .cn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5sk226)。1122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28(5):1122-1125

内隐自尊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内隐自尊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1.内隐自尊研究应用的重要性 内隐自尊的概念一经Greenwald等人提出,便受到国内外心理学者的共同关注,成为了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内隐自尊是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表现出的一种无法通过内隐察觉的态度。它的研究拓宽了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对于揭示无意识成分在自我心理中的作用,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是一个重大的启示。所以,加强内隐自尊研究成果的应用性研究,使其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是内隐自尊研究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2.内隐自尊在主要领域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关于内隐自尊的理论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内隐自尊的稳定性、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内隐自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以及内隐自尊的ERP 研究等。而内隐自尊的应用性研究刚刚开展,但已显示出潜在的研究空间与价值。主要是内隐自尊形成过程的研究、内隐自尊对个体影响的研究、内隐自尊与社会交往、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对内隐自尊的应用性研究做简要的回顾。 2.1内隐自尊的形成过程研究 由于内隐自尊是在大量经验累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潜意识的自动化的整体性自我评价, 因而是难以改变的, 只有通过新经验的累积而发生渐变〔‘2 ] 。一项跨文化实证研究〔’3 ] 发现, 集体主义文化背景的个体移居到个人主义的文化区域时, 其外显自尊随着其接受当地的文化规范就已改变, 并与当地居民一样有偏高现象。而内隐自尊在短期内却难以改变。这表明, 内隐自尊就长期来说是比外显自尊更为稳定的建构。原因可能是外显自尊的形成来自于个体对环境的认知, 人们会按照外在的文化规范建构出新的自我评价, 因而外显自尊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而内隐自尊似乎是较为长期稳定的个人特质。双重态度(d u al a ttitu d e )模式[ ‘4 ] 认为, 当新的态度形成时, 旧的态度并未消失, 而是被新态度压制在内隐层次里。当个体认知资源不足或因某些原因无法提取外显态度时, 原本熟悉的内隐态度会再度主宰个体的评价反应。因此当个体到一个新的文化区域时, 虽然产生了新的自我评价(外显自尊) ,但原有的自我评价仍会留在内隐层次而难以消失(内隐自尊)在最近的一个研究〔‘5 1里, 研究者操纵外显自尊的测验速度或认知负荷量, 结果发现, 在高时间压力下或高认知负荷量下的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二者呈现出高度显著的正相关。这个结果支持了内隐自尊是自动化的对自我的整体性评价的假设。总之, 内隐自尊是一个存在的建构, 它和外显自薄一起构成了个体对自我的整体评价或态度。区别在于, 外显自尊更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表现出不稳定性或脆弱性; 内隐自尊是根据过去长久的生活经验形成的, 是通过潜意识的、自动化的过程而对自己所做的评价, 是难以改变的。 2.2内隐自尊对个体影响的研究 对外显自尊的研究显示, 外显自尊与各种反馈条件会产生交互作用, 影响个体的正向自尊需要的表现和应对策略。低外显自尊者在受到负向评价或失败的威胁与挑战时, 偏向于在低难度任务上进行自我设限(过一场n 山。pplng ) , 以免在简单任务都做不好的情况下受到更差的评价, 其目的是为了自我保护(义任一pr o tecti on ); 而高外显自尊者偏向于在高难度任务上进行自我设限, 这是为了保留万一任务失败后自我提升(义挂‘enh an ce m 面t )的可能或提高其侥幸成功的价值,其目的是为了超越自我评价, 向更高的标准迈进。另外, 低自尊者偏好选择受到过负反馈的任务, 这可能是由于低自尊者试图弥补在负反馈任务中曾经经历过 的失败, 以自我保护; 而高自尊者偏好选择受到过正反馈的任务, 这可能是由于高自尊者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