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由与责任的深层悖论_浅析萨特_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_概念

自由与责任的深层悖论_浅析萨特_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_概念

自由与责任的深层悖论_浅析萨特_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_概念
自由与责任的深层悖论_浅析萨特_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_概念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F 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No.3 2010

自由与责任的深层悖论

———浅析萨特“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概念

卢云昆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昆明 650091)

[摘 要] 萨特提出“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概念,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贯彻自由与责任的统

一。萨特是在对人的自由、行动、责任、价值的理解中来定义存在主义的。一方面,他将人的气质、性格

等等可能影响意志而不受意志控制的内在因素都排除在道德评价之外;另一方面又以人的意志绝对自

由而拒绝承认任何外在因素对“承担责任”的影响。这使他既在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之间进退失据,

也没有为自由与责任的统一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萨特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深层次的悖论与困

境,其价值仅仅在于对道德实践主体的彰显,但从根底上缺乏对具体道德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自由与责任 萨特 存在主义 人道主义

一、“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概念的提出以及定位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篇著名的讲演辞或许是萨特作为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最受人关注的文本之一。然而,对于这篇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演讲中的思想,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却只是1943年出版的《存在与虚无》导言部分就已经阐述的那一部分,也是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一贯坚持的思想:existence(存在或实存)是essence(本质,或存在的“如何”存在)的前提与出发点,亦即存在先于本质。

然而事实上,对于具有文学家与社会活动家双重身份的萨特来说,存在主义的问题几乎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哲学问题。在这篇讲演辞中,萨特对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所进行的简洁而清晰的阐述,其实只是他在真正进入到讲演的主题———也就是回应对存在主义的责难———之前对自己基本观点的一个理论上的概括,而他的真正重点,就像演讲的题目所表明的那样,是要说明“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即论述存在主义对于人而言的意义何在,并以此确立一种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观念。

那么,萨特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维度?这既可以理解为存在主义思潮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之必然,也可以从萨特的亲身经历中看出端倪。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战前的萨特特别强调作为孤立个体的人在面对整个世界时所感到的自由感与荒谬感,其早期代表作《恶心》就是这种孤立个体心态的最好写照。然而在二战之后,萨特开始从社会群体的角度来反思和批判自己原本的绝对个人主义心态。在一次访谈中,他以一贯的斐然文采描述了这种顿悟式的心理转变:“1939年9月的一天,我接到参军通知到南西的军营报到,加入到那些同我一样接到参军通知的陌生人的行列中去……忽然间,我理解到我是一个社会存在物。当我看着这些同伴的时候,当我在军营里走来走去,不知所措地从他们身边走过时,我看到他们不同之处中的共同之处,这共同之处也是我所具有的。他们再也不是几个月前我在大学中所了解的人,那时我还没有想过他们和我

[收稿日期] 2009212210

[作者简介] 卢云昆,《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编审。

都是社会的人。在此之前,我以为我是超凡出众的人。通过这次参军,我不得不面对我的自由的否定,从而认识到世界的份量和我和其他所有人联结在一起,他们也同我连接在一起。”①正是萨特这种文学家式的敏感,使他通过一次司空见惯的应征入伍体验,从而在哲学上意识到了存在主义的致命缺陷,也就是在“存在先于本质”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本质规定性的所谓个体“自由”仅仅是一种存在于理论反思中的虚无感而已,一旦走出书斋,面对自己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现实,这种空虚脆弱的“自由”就会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正是由于这种有着切肤之痛的“自由的否定”的刺激,萨特希望能够改造存在主义哲学,使自由能够摆脱纯粹的虚无,走进社会历史的现实进程,从而理解人们“不同之处中的共同之处”。为此,他放弃了自己曾经想要撰写一部个人主义的伦理学的原定计划,转而借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精神和对社会历史的重视,其理论成果就是《辩证理性批判》这部可以同《存在与虚无》相比肩的巨著。

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篇演讲辞中,对人的“存在”与“本质”这样的概念的阐明只是一个理论准备,而构成文章核心的则是“人”、“自由”、“行为”、“责任”、“价值”这类观念,通过对这些观念的研究,萨特创立了“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这样一个概念。简要说来就是:从“使人生成为可能的”这个角度上(即从人道主义的角度上)去理解存在主义。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行动构成了人的一切(即人本身),人的选择决定着所有的价值,人因此要对自己负完全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人始终是处于自身之外的一个形成的过程之中,也始终是追求自我超越的一个存在。“这种构成人的超越性(不是如上帝是超越的那样理解,而是作为超越自己理解)和主观性(指人不是关闭在自身以内而是永远处在人的宇宙里)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叫做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②

因此,要研究萨特的存在主义,首先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萨特是把存在主义作为一种人道主义来理解的,人道主义是存在主义的核心。而正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审视萨特的存在主义时,我们才会发现,在存在主义的理论体系中,人的在世与行动面临着自由与责任的深层次悖论。

对于人道主义的定义,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把人真正当作人来对待”。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唯一得到公认的解释是如此地含混,才使得人道主义的问题显得十分复杂。自从人的问题成为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以来,历代哲人对于如何把人真正当作人来看待都有着不同的阐释。智者普罗泰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其结果却把人变成一个相对性的主体,否定了人具有共同的本质。苏格拉底的人生目的就是要实践希腊德尔斐神庙门前的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寻人的道德本质,并把这种道德本质归结为关于善的知识。柏拉图亦认为,人应当超越感觉世界的洞穴而在理念世界中获得真知,从而实现自己的本质。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们则把人看作是一个孤立无助、消极被动的存在物,人类的本性由于始祖亚当的堕落而被打上了永恒的罪恶烙印,只有依靠基督的救赎方能够重归于纯洁。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们则重新确立了人在价值判断和追求幸福方面的自主性,通过人的情感、意志、理性等认识能力来定义人。到了康德那里,人更是进一步地被确立为自然和自身的立法者,是绝对的目的而不仅仅只是手段。尽管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们对于人的理解大相径庭,但是对于“应该如何把人真正当作人来对待”这个问题的回答,却总是不能回避一个更加基础性的问题———“人究竟是什么?”

萨特认为,“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哲学史上实际上有两种蕴含着不同意义的问法。第一种问法是传统的本质主义的问法,以斯多葛派与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体系为代表,它追问的是“人应当如何存在?”。此时,“道德的目标就是把存在的方法提供给人”,“把人尊崇到本体论的最高尊严上

①②转引自纪如曼:《萨特为何没有写出〈伦理学〉一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载周煦良译:《萨特哲学论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去”。①而萨特推崇的则是第二种问法,它以康德的道德学说作为开端,即“以作为取代存在而成为

行动的价值”,确立“人的能动性的最高价值”。②在前一种思路中,人的本质是人的“作为”之所以

有价值的依据;而在后一种思路中,人的“作为”本身就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萨特之所以把康德的道德学说推崇为“第一部伟大的伦理体系”,是因为他在一个基本的逻辑上和康德如出一辙。康德对于道德学说最有名的论述就是,人应该“自己立法自己遵守”,而人之所以能够这样做,前提就在于人具有绝对的自由意志。“自由”这个概念,对于康德来说是一个“虽然不能作任何经验性描述”,③但是却可以通过对自身道德律的理性认识而加以确定的某种本质性

事实,普遍性的道德“法则”正是“通过自由而可能的”。④也就是说,“自由”在康德那里是人成为

其自身的一个基本的、不可再回溯的前提。正因为人是自由的,所以人才可能去遵守普遍的道德法则。与之相同,萨特也认为人是自由的,所以人是可以自主地进行选择和行动的,而且人也应该为自己的行动负全部责任。只不过萨特更加清楚地表明:自由是行动的基础,自由是责任的基础,自由也是所有本质的基础。

因此我们可以说,萨特是在对人的自由、行动、责任的理解中来定义他的存在主义的,人通过社会历史中的现实行动,表现出自身是一个自由的并且能承担责任的主体,体现了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萨特“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含义。

二、“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概念中存在着责任与自由的深层次矛盾

萨特的文学作品有很多属于他所谓的“境遇剧”范畴,他特别喜欢构建某些极端的边缘状态来拷问人性,逼迫式地展现出人的自由。而在那些严苛得令人不寒而栗(往往都是如同《死无葬身之地》里所描述的那种既无法回避,又难以做出决断的生死抉择)的境遇中,完全的自由和完全的责任恰恰是合二为一的;也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境遇严苛得让人无法推诿自己的自由,它们才能让人真正意识到自己无法逃避的责任。从一般意义上说,社会性的人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人道主义尊重人的道德,也要求人成为有道德的人。人有道德意味着人对其行为负有一定的责任,而这责任的前提则是人对相应的行为与属性可以进行控制,拥有选择的自由。休谟明确提出,自由是道德的必要前提。康德更是深入阐发了这一观点,把自由意志本身作为全部道德价值的承担者。萨特对于人的理解,也是以“自由”这个概念为出发点的。他认为,人作为自为的存在,与自在的存在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的自由。因此,真正地尊重人、人道主义地对待人,就是要使人自觉其自由,明确自己在任何处境面前都具有的不可剥夺的选择权力。与日常语境中不负责任的随心所欲的“自由”恰恰相反,哲学上的“自由”正是人意识到并主动承担其责任的前提,也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前提。

而责任是人作为能动的主体与其自由选择造成的后果之间的关系,是人之为人所固有的内在规定性,责任与人的自为存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不管人处在什么样的处境中,人的自为存在都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在萨特那里,这种责任不仅是对自我的责任,同时也是对社会、对全人类的责任。

但是,当我们对萨特哲学体系中的自由与责任概念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时,却发现有三个问题值得进一步地加以探讨。

1.绝对的自由是否必然导致要对自己的任何行为负完全的责任?

萨特之所以要确立意志的绝对自由,具有很深刻的哲学背景与时代意义。从单纯的理论角度来讲,当人的问题不再从上帝那里寻找依据时,任何道德意义的产生都不可能是决定论的,而只能

①③② 萨特著,陈宣良等译:《存在与虚无》,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552页。

④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导言,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6、320页。

由人的自由选择来承担;从时代的要求来讲,社会大变革时期人的处境的剧烈变化,亦使人随时随地面临着尖锐甚至残酷的道德抉择,于是“自欺”,也就是假设自己处于没有选择权力的处境的自我辩护就成为人们减轻道德负担的唯一方法。拥有哲学家与社会活动家双重身份的萨特对自由的强调,目的就在于告诫人们勇敢地承担起在世的基本状态———“烦”,意识到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彰显自身主体性的意义。这一点当然无可非议,然而,(意志的)绝对自由就一定意味着完全的责任吗?

严格说来,当萨特说“绝对自由”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人有“绝对”的自由去做任何事情,而只是在强调,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自由都是“绝对”地存在着的。比如萨特喜欢说囚徒也有绝对的自由,但这并不是说他可以比一个自由人有更多的选择,而只是就其选择的可能性来说,他的自由是绝对的。然而,正如同样是无限的不同集合可能有大小不同的域(比如“所有的自然数”和“所有的数”这两个大小不同的集合同样都是无限的)一样,不同的人即使都有无限的“选择的可能性”,也绝不意味着其选择的可能性是没有分别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的人在进行选择时,除了其选择本身意味着的自由的绝对性之外,其道德境遇与选择的可能性都是大不相同的。由不同的道德境遇作为行动的前提,却要同样地承担完全的责任,这是其理论上的一个难题。

从日常语境来说,当我们使用“责任”这个词的时候,是就后果与人的行为的直接联系而言的,这一点和我们在哲学的意义上使用该词时有所不同(后者并不严格地遵循既成后果,尤其在康德的体系中,甚至和后果完全没有关系,意志本身就具有全部的价值)。但当问题涉及到所谓“完全”的责任时,其隐含的前提就是人的行为意志具有不承担所有责任的可能性(否则就只有承担与不承担责任之别,而不存在是否“完全”承担责任这种说法),因此就必须考虑行为的后果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了。此时,我们必须澄清的是:人们到底是对自己所做过的事负责,还是对自己的责任负责?

似乎在任何实际发生的道德判断中,答案都不是纯粹的。在任何一个选择面前,人都无法预测所有可能产生的后果;在同样的选择面前,由于不可穷尽的偶然因素,真正能够为人所控制的因素对最终之结果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微乎其微的。在一个意志明确起来并成为行动的过程中,内在的气质、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在意志行为最后产生结果的过程中,外在的偶然因素与人的行为共同起作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萨特继承康德的思想,把气质、性格等等可能影响意志而不受意志控制的内在因素都排除在道德评判之外;另一方面,又以人的意志绝对自由拒绝承认任何外在因素对道德评判的影响。也就是说,人既不是为其冲动与念头承担责任,也不是为其行为后果承担责任,而只是为行为本身承担责任。

如果要清晰地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以道德责任表现的最明确的途径———道德谴责(内在的和外在的)来作为道德责任的标准。针对上述的第一方面,如果考虑到自我的良心谴责,有道德者实际上从不会为自己的恶念自我开脱,这也就是承担了道德责任;针对上述的第二方面,如果考虑到对他人的社会责任,同样的行为在造成不同的后果时一个人受到的外来的以及内心的道德谴责也会大相径庭(比如一个驾驶员在造成无辜者死亡时的自责与违反交通规则时的自责是绝不可能相同的),至少是因为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的道德谴责(比如一个园丁在剪草时的失职和一个大夫在手术时的失职)。可见,意志的绝对自由并不意味着在最终结果上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也不意味着人有能力对自身行为的道德意义进行完全的控制。因此,人意识到自由并对行为负完全的道德责任只是具有高尚道德者对自身的要求,在理论上并不能成立,在实际中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事实上,萨特所要求的“完全的责任”与其说是正确的,不如说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必须确立主体的能动性。

2.是否存在对于全人类而言的责任?

萨特由个人的绝对自由推导出个人有对全人类的义务,这个观点基本上是在走康德的老路。康德说:“要这样行动,使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同时能被看作一个立法的原则”,“这条原则

并不仅仅限于人类,而是针对一切有理性和意志的有限存在者的,甚至也包括作为最高理智的无限存在者在内”。①相应地,萨特认为,“当我们说人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并不是指他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因为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同时在创造一个他认为自己应当如此的形象”,因此“也就肯定了所选择的形象的价值”。在萨特看来,这个价值一定是普遍价值,于是他问道:“如果不是对大家都是更好的,那还有什么是更好的呢?”②

虽然萨特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考无疑源自康德,但并没有康德哲学体系的那种内在严谨性。众所周知,康德是以“有理性的存在者”通过自由达到统一的法则来说明个人意志如何具有普遍性的,并且这种普遍性不只局限于人类,也适用于一切有理性者。然而在萨特那里,上帝的悬设早已不复存在,而且正是由于上帝的不存在,每个人才真的都是绝对自由的,这也就意味着在自由方面人具有普遍性,因此,每个人通过自己的选择做出的决定都是在对全人类进行垂范和昭示———亦即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要承担起对全人类的责任。可是问题在于,既然每个人的选择都是绝对自由和没有根据的,那何以一个人的最终选择会影响到另一个人,并起到所谓垂范与昭示的作用呢?对此,萨特只是告诉我们,如果当人们想到自己做的事并不是人人都如此时必定会感到良心的不安。然而与康德为普遍的实践理性的奠基的做法不同的是,萨特所推论出的这一基础,亦即不用经过本质主义的理性推导,但依然能够适用于任何人的普遍价值,其实是不存在的。而且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它存在的话,那么人的选择就不再是完全没有依据的,人的意志绝对自由也就不存在了。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萨特的体系至少在自洽性上是远远逊色于康德的。

3.承认责任与履行责任的区别。

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会使我们发现,以上两个问题的共同症结,就在于存在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常见术语“comm it”。这个词的原意为“表态”,只是指答应、承认自己的责任,而在译为汉语“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却增加了一部分原本不存在的意思,同时具有“承认”、“确定”责任,以及依据责任去“履行”、“实践”的含义,而后者显然并非该词本意。萨特所说的“承担”责任,其实只是在“com2 m it”的原意上使用的,毋宁直接翻译为“(对责任的)承认”。“承认完全责任”与“承担完全责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日常含义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从学理上来说却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此语境下,萨特所说的行为者的绝对自由,正是着眼于———尽管可能是不自觉地———对责任的“承认”而不是“承担”。事实上,萨特之所以能够将存在主义理解为一种人道主义,主动地从早期那种“恶心”、“他人就是地狱”的感受和情绪中解脱出来,并将存在主义定位成一种乐观主义的哲学,正是由于这种微妙的区别。因为一种不存在任何本质、没有任何动机、不指向任何目标、不为任何价值观所束缚、拒绝对自身的一切界定的自由,只能缘于人的实在中所蕴含的那种将现在与过去、个人与群体彻底割裂的虚无;这种虚无的自由如果想要避免堕入荒谬性和恶心感,就必须与积极的责任联系在一起,而要在做到这一点的同时又保持自由的绝对性,这种责任就必须被理解为一种空洞的“承认”而非切实的“承担”。正如萨特的小说《墙》中的主人公伊比埃塔所做的那样,为了避免一切意义上的被限定,为了避免“承担”任何既定的道德义务,他在坚贞不屈地面对敌人、掩护战友的同时,拒绝将自己的这种道德行为归于任何一种现成的价值观,而当“舍身”不是为了“取义”,就只能像他那样归于自己的“固执”。他唯一“承认”的只有自己的无理由和无条件的“固执”,而这种表现为毫无根据的“固执”的自由,正是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所在,但并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承担。

我们知道,对于行为本身的纯粹的价值判断,其前提在于行为者的绝对意志自由,而自由地做

①②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第303、305页。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载周煦良译:《萨特哲学论文集》,第113页。

出决定并且承担责任却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或者说空泛的概念,因为责任成立之后,也就是说“对责任的承认”这一步完成后,还有一个履行责任的问题。承认责任的根据可以是无根据的自由,但履行责任的根据却不是自由,而是在此之前对于责任的承认。“承认”是无条件和无依据的自由选择,而“承担”却并非如此。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完全承认萨特的观点,完全同意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起完全的责任,责任的问题也远未结束,因为实际上,人不能仅只是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承认),且还要明确地履行实践自己的责任,并将此当成真正实现自身本质的必由途径(承担)。①与康德的自己立法自己遵守的思想不同,萨特在这里的“承认(确立)责任”与“履行责任”是有着内在矛盾的,其原因就在于超越性存在者的缺失。萨特不能由一个统一的最高理性来保证承认责任与履行责任的一致,更不用说由一个最高权威来解决福德相配的问题了。具体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悖论:当高扬主体性的人无比崇高地宣称自己的自由,并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的责任时,他却突然发现,当他真想去行动时,其实他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责任。这是因为,履行责任的本意就是依据责任而行动,但行动在萨特那里却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事实上,即使只是对于责任的承认,其本身也有类似的矛盾。就拿萨特所用的一个例子来说,当他的一个学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面临着参战或留在家里照顾母亲的选择难题,并且明确了自己应该承认自己选择的责任时,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他应该承认的责任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这个责任只是指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萨特就是这样认为的),那就意味着这个人要为战争的结果、母亲的健康等等他无法决定的东西负责;如果这个责任是指他此时此地具有的对家人与国家的义务的既定优先等级(比如舍小家保大家),那么这个人的绝对自由就无从体现。

所以,当萨特说“我们首先应当承担责任,然后按照我的承担责任行事”②时,他所说的“责任”与他所说的人的自由一样,只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只是对一种可能性的承认;而这绝对的自由,其价值也就在于对主体性的彰显,并不具有真正的实践意义。事实上,萨特在论述自由与责任时反复使用的“辩解”、“自解”、“推卸”等字眼,恰好说明了实践中的人根本不可能达到意志的绝对自由,他始终要预设一个与自身同在并且超越自身的存在,并以此作为根据来承认和履行自己的责任。

三、“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概念内在矛盾性的根源

总之,萨特在“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这个问题上的基本逻辑是:存在就意味着行动,行动就意味着选择,选择就意味着责任;而考虑到“存在”就意味着没有任何先在本质可以作为依据的自由,所以“自由→责任”的这个逻辑链条就可以自洽地建立起来。而一旦自由可以合乎逻辑地推衍出责任,存在主义也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洗脱虚无主义的恶名,成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真正使人成为人的人道主义哲学。因此,只有厘清这一思路,我们才能够理解萨特从强调世界的“荒谬”和个体的“恶心”,到将存在主义定位为一种乐观主义哲学的转变其实是具有内在关联的。这也正是为什么他会自然而然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并在某种程度上接受这种看似与其初衷格格不入的思想。

但尽管如此,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萨特统一自由与责任的努力却并不能说是完全成功的,两个概念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深层次矛盾。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萨特在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之间的进退失据。依照萨特的本意,他是希望将康德那种超越经验

①②也有别的学者隐约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比如下面这段话就指出了萨特的学说中实际上存在着责任的缺失:“(行为者)……一方面承认一切归罪于他的行动,但同时又拒绝根据这些行为对他所作的定性的判断,他承认错误但拒绝他的错误就是他本身。”(姜延军:《萨特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的“责任”困境》,《现代哲学》2002年第1期)这里所说的“承认”错误但拒绝根据这种错误的行为对其自身进行定性,恰恰就是笔者所说的“承认”与“承担”的区别。

周煦良译:《萨特哲学论文集》,1998年,第122页。按照笔者的观点,这里的“承担”似应译为“承认”。

世界的、作为无根据性的本体意义上的自由,与黑格尔那种作为对于必然性的认识、反思性和实践性①的自由融为一体,并力图将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自由问题的这两条基本思路进行某种成功的综合。就此而言,萨特将自由归于不可理解的本体界的做法有康德的特色,在将个体自由外化为普遍责任上又兼顾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优点,②然而关键的问题在于,他既不像康德那样相信普遍理性的立法权威,也不像黑格尔那样将一切理解为绝对精神的内部运动。因此,在萨特那里,由于上帝已死,所以就不存在统摄一切的所谓“绝对精神”来弥合自由与责任之间的鸿沟;由于不存在可以由普遍理性来确立法则的人性,所以也不可能找到任何能够使人真正“承担”起责任的有效依据。归根到底,既然并没有任何一种道德处境意味着比另一种处境更多的自由,同样,也没有任何一种道德选择意味着要比别的选择承担更大的责任,这就消解了责任的真正意义。所以,当道德的主体性被萨特彰显出来的时候,道德的实践性也被他弄得极其模糊了,它也就从根基上失去了对道德实践的任何指导意义。

The Underly i n g An ti n om y of Freedo m and Respon si b ility:

An Ana lysis of Sartreπs“The Hu man is m of Ex isten ti a lis m”

LU Yun2kun

(Editorial D epart m ent of the Journal of Yunnan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Yunnan U niversity,Kunm ing650091,China)

Abstract:av oid existentialis m falling int o a dile mma of nihilis m of life phil os ophy,Sartre brings up the concep t that“existentialis m is a humanis m”and stresses that man should i m p le ment the unity of free2 dom and res ponsibility in life and s ociety.Sartre defines existentialis m in the context of freedom,acti on, res ponsibility and value,and argues that such internal fact ors as te mpera ment and pers onality that are not under the contr ol of will butmay affect will should be excluded fr om moral evaluati on on the one hand and refuses the influence of any external fact ors on“assum ing res ponsibility”due t o the abs olute freedom of hu man will on the other hand.A s a result,Sartre falls int o a dile mma bet w een Kantπs phil os ophy and Hegelπs phil os ophy and fails t o find a s olid foundati on for the unity of freedom and res ponsibility.An inci2 sive analysis of Sartreπs inter p retati on of this phil os ophical issue will reveal that his argu ment has an un2 derlying antinomy,that is,its value e mbodies only the subject of moral p ractice but it has no guiding sig2 nificance t o moral p ractice.

Key words:freedom and res ponsibility;Sartre;existentialis m;humanis m

[责任编辑 晓 诚]

①②黑格尔之前的斯宾诺莎比较重视前者,黑格尔之后的马克思比较重视后者。

也就是只能存在于实践过程的、自在的自由(潜在的,作为意志之本性的自由)与自为的自由(在伦理领域得到实现的自由)的辩证统一。

萨特存在主义

第一篇: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1. 朋友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我说尼采和萨特。 “尼采我知道,萨特是谁?” 我说:存在主义是自由的萨特! 朋友愕然,随后说:和你所崇尚的教育有什么关系? 呵呵—— 一直以为萨特是最难一句两句就把它说明白的,现在终于可以说,我相信我能够把它说明白了,因为我心里已经把他弄清楚了。 2. 萨特,存在主义者。 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自由”,二是“选择”。他认为:人生是荒诞无稽的、绝望的,应依“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个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即选择;个人有权绝对自由地选择,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迟到、旷课,可以拒不预习或做作业;但自由可能令人痛苦、负担沉重。因为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绝对矛盾,他人即地狱;一切人类关系无非就是施虐狂、受虐狂和彼此冷漠相待;作为教师必处统治地位,学生要么是反抗,要么是认输,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被迫劳动;教师不是以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实际举动向学生表明,他反对“糟糕的忠诚”,即反对崇拜、仿效、屈从、迷惘于某个角色,如当" 好教师",成为“健壮的男士”,当“获奖的运动员”,做“校园皇后”,担任“出谋划策者"等。唯此才能使教育“个性化”。 3 萨特认为,存在是虚无的,现实是恶心的,人正是在“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的状态中生存着。“其所是”是“过去”带给我们的不可变的本质,“其所不是”是“将来”我们还没有形成的本质,人就是否定着过去及被将来所否定的现在,而现在是双重的否定。人的自由正在于这双重否定之中,由于人生是一个不断自身否定的过程,所以“现在”的我们,什么也不是。 4. 人的存在是由“自为的存在”介乎“自在的存在”之间的。“自为的存在”是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像液体,“自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像固体;而“实在的存在”就是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体,一种半流质、半透明、粘滞的存在,像黏液一样的让人看着“恶心”的东西。 5. 人的存在就像一个“洞”,洞中是虚无的,可这虚无要洞壁的存在来证明其存在。人的存在除了自我意识,还有靠他人的存在来印证。人与人之间可能有暂时的“共在”(我理解为共同利益),但由于人本质上是自由的,所以人的根本关系是冲突,而人又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因此悲剧不可避免,永恒存在。 6. “存在先于本质”。我们的出生是一个偶然,这个偶然导致了我们“存在”。可我们的“本质”却是由我们在生命旅途中不断地选择、奋斗而决定的,这种决定本质的过程,会持续一生,直到生命终止,我们的本质才最后盖棺论定。所以,你必须做一个主动积极的人,不断地选择——是做英雄还是做懦夫;不断地行动——为你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人不是被上帝造就的,人就是这样被自己造就的。

浅论存在主义哲学

浅论存在主义哲学 篇一: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院(部)名称: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生姓名:韩宏东 专业:应用数学 学号:1507122423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摘要 存在主义是一个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哲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德国,繁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战后的法国,萨特堪称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存在主义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它压制人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

潮传人中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批判萨特教育思想 基尔凯郭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心不在焉的人,直到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曾经存在过。这个故事今天讲来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时代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它自己陷入克尔凯郭尔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 存在主义者正是对这种现代处境的一种哲学上的反应。存在主义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一时流行的风尚,也不只是一种战后时期的哲学情绪,而是直接存在于现代历史主流中的人类思想的一项主要运动,承担了西方思想中的一个根本变革:哲学的中心议题从启蒙主义式的无往不胜的理性转变为单个人或个体独有的经验,这单个人或个体情愿吧自己摆到他的文明的最重大的问题面前接受挑战。另一方面,存

简析萨特的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简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 学说。文章就读这篇论文谈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只是一个标签,它标志着反 抗传统哲学的种种逆流,而这些逆流本身又殊为分歧。现 在还活着的‘存在主义’大部分都抛弃了这个标签,因之被 弄迷糊的局外者很可以这样下结论,说他们之间的唯一共 同点,就是对于彼此的反感。”[1]“在当代哲学中,还没有第 二个流派像存在主义这样,其主要创始人有如此强烈的自 我破坏倾向。名字与这个哲学思潮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哲学 家们,远远背离了自己的出发点。”[2]这两段话引起了对存 在主义的兴趣,于是翻开了它神秘的篇章。 一、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的尊严被践 踏,而战后的经济萧条和各种社会问题又加深了人们心理 上的阴影,形成了普遍的生存危机感。战后科技对社会生 活的渗透,又使人们受到机械的控制和管理,人被平均化、 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 “被异化了”成 为人们的共同感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 进步和人生观来说明和解释,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 到空虚和惶惑不安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的目的和意 义。为此,存在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 存在主义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德国,这一时期的 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40 年代后,其中心转移 到法国并开始兴盛,代表人物是萨特、马塞尔梅洛- 庞蒂、 加谬;到50 年代,存在主义风行全球进入鼎盛时期;进入70 年代,存在主义不能为人们指出消除异化的现实可行的道 路而走向衰落。其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比他先行者还要大,他早年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官费留学德 国受到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所以 形成一种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1980 年4 月15 日,法国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吕丽娟 0820220079 摘要: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思潮中影响最大哲学思想,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完备,最具代表性,它力图以超越主客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以及人的自由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 关键字:“自在”与“自为”;存在与本质;自由与责任;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传到法国,并以法国为中心向外扩散,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最为巨大,最为深远,正如某位思想家所说的“法国在萨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思想家”。 萨特生活于20世纪,生活于马克思之后,因而其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萨特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共产主义倾向,但又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尽相同。 一、“自在”与“自为” 萨特的存在论内容非常丰富,他首先界定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自在的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部世界。 “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这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即都是指客观外部世界,只不过马克思的物质特指客观实在,而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则是客观存在,范围较物质概念更广。自为的存在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其所非是”,这与马克思的意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没有固定的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的,都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只是萨特的意识更加具体,是对外部世界的虚无化,强调意识的超越性、否定性。 二、存在先于本质 在界定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基础上,萨特又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关系,即自在的存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势,自在的存在不需要自为的存在来决定,但是它的意义则要靠自为的存在来赋予。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是虚无,自为的存在通过自在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文学 摘要 沙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他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沙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沙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沙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沙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

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沙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沙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沙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沙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的痛苦状况继续下去。 《禁闭》最终展示了沙特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这一观点:不管一个人的现实处境多么痛苦,但他的精神总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本来的自由意志去作出决定,去行动,而不应该像《禁闭》里的人一样,放弃选择自由的权利,坐以待毙,把自己关在不是地狱却比地狱更加痛苦,更加受折磨的地方——心灵的地狱。此外,《戏剧》这一戏剧还体现出沙特存在主义剧作的一些突

萨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 引言 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的出现。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个物体要表现出来,必须有另一个物体的存在。而在“匮乏”基础上人与物的这种辩证关系,正是萨特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百科名片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的旗帜也飘到了欧美乃至东方一些国家的文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起,存在主义作家已经失势。到了20世纪70年代,存在主义作为一支文学流派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 目录 基本概念 文学主张、观点 代表作品及评价 名词简介 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 代表女将 文学先驱 基本概念 文学主张、观点 代表作品及评价 名词简介 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 代表女将 文学先驱 , 派别观点 , 中国表现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文学史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学潮流。 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是丹麦人克尔凯戈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流行,它的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阳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居重要地位,一些作家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六十年代后,存在主义思潮被其他新的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就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变种。编辑本段文学主张、观点 存在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有人说,世上有多少个存在主义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存在主

存在主义文学 义。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文学的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尤其是萨特,他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这种文学的理论基础。 存在主义者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认为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现实永远是对立的,不可能统一的。萨特宣称:“存在”即“自我”,“存在先于本质,换言之,必须以主观性为出发点。”这就是说,客观事物的本质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 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分离对立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存在主义的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存在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在他们看来,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 不知道自己死亡的来临,无所谓对死亡的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不免一死。因此,他们认为,存在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从而得出了“存在”就等于“不存在”的悲观主义的结论。 存在主义者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认为艺术作品不能反映现实,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人的心灵的冲动,给人以“享乐”和感受的能力,使人的“非理性的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他们认为,艺术家的目的是创造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存在主义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本文来源:论文 https://www.doczj.com/doc/763992213.html,/ 论文摘要:关于美学,中国美学称之为“道”,西方美学称之为“存在”,萨特曾说: “存在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与德国其他哲学家的存在主义美学相比,美学并不突出,但很有特点,且现实性很强,影响比较广泛。论文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一、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萨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些经历对他以后的哲学道路影响深远。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信仰开始动摇,各种矛盾不可调和,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破灭,整日生活在迷茫、惊恐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社会情况下,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开始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思想,这种思想重视对人的生存与关怀,由于这种思想适应了时代特征的发展,影响也日益扩大。存在主义美学的思想就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存在主义美学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在美学上的反映。二、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美学是在存在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存在主义思想的重要分支,存在主义美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一)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人首先是存在,这种存在是绝对的。人首先他必须存在,然后才能创造自己,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造就自身。人的本质并不是天生的,它不同于物的本质,物的本质是事先被人规定好了的,而人的本质是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二)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本质是由他自己造成的,所以人是绝对自由的。人从出生开始,所有的科学、理性、道德都对人们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所以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身。人的本质就是由他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每个人都要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然后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从而达到自身的自由;(三)他人是地狱。他人不同于物体,他人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虽然人是绝对自由的,但他人和社会总是限制人的这种绝对自由,而且还会对自身构成威胁。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彼此冲突的。他人是地狱,存在是虚无的。人面对的是一个虚无的世界,一个荒谬的世界。三、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内容:想象与自由萨特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美学思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作者:周烨 学号:12013052201045 班级:13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要]:存在主义是 20 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一个哲学的非 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本文旨在从存在先于本质、“自在”与“自为”、“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责任与人道主义五个方面入手,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作以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它产生的现实条件和 历史背景, 就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来说, 它是资本主义世界精神危机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概括。它的出现标志着帝国主义阶段所固有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就法国而言, 它是法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危机的产物犷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所制定的哲学和文学的命题, 无不打上了法国危机年代的烙印。这些命题集中反映了历经危机年代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城市小市民的情绪和愿望萨特所概括的多半是战争失败后一片混乱以及德国占领下全然迷惘的经验忧郁、痛苦、仿徨、悲戚、孤独和死亡;他所强调的是超时代和超社会生活的自我意识、自由和自由选择、主观性和人的行动, 即萨特所宣扬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 在萨特看来, 由于传统哲学把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以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为前提, 它们的哲学是二元论的。唯心主义虽然以某种抽象的精神本质为认识的出发点, 同样属于二元论, 因为它们同样主张主体与客体分立;唯物主义者虽然坚持反映论原则, 主张主体反映客体,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也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 因为它“忽视了人的主观性”。萨特认为,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以另一神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即必须用现象学的原理, 用现象的一元论来代替它们, 从而“由此消除一些使哲学感到麻烦的二元论” [1]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涵 1.“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这种主张是讲,世界上首先有人,有了人和人的关系,有了人的选择行为,通过人的行为和后果,然后才能给这个人下定义。他讲的“存在”,显然是指个人的存在,个人主观意识的存在;而他讲的“本质”,则是指个人的共有特性。也就是说,这世界上要先有人,有人的主观意识,然后才有人的行为,根据他的行为,才能判断他是什么人,他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给他下定义。

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存主义文学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种文艺思潮流派存主义哲学文学上反映存主义作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主要表现战法国文学从四十年代期五十年代达了高潮存主义哲学先驱者丹麦人克尔凯戈尔第次世界大战存主义德国开始流行主要代表海德格尔阳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存主义法国思想界占居重要地位些作家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传扩大了存主义影响六十年代存主义思潮被其新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存主义文学变种存主义思想家观点并完全相同有人说世上有多少存主义哲学家有多少种存主义法国存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代表基督教存主义;二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代表无神论存主义从文学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重要们都法国文学家尤其萨特存主义理论集大成者哲学著作《存与虚无》、《存主义种人道主义》、《人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种文学理论基础存主义者否定客观事物独立存认只有自我感觉存才真正存而且种真正存和客观现实永远对立能统萨特宣称:存即自我存先于本质换言之必须主观性出发点说客观事物本质由主观意识决定存主义认人价值高于切人与社会永远分离对立人被扔世界上来客观事物和社会总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剧本《禁闭》有句存主义名言:人(我)地狱存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看成人世界上基本感受们看来人和其动物区别于动物知道自己死亡来临无所谓对死亡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免死因此们认存过程死亡过程从而得出了存等于存悲观主义结论存主义者否定艺术认识作用认艺术作品能反映现实只能某种程度上揭示人心灵冲动给人享乐和感受能力使人非理性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们认艺术家目创造自己世界表达自己哲学思想和自己感受而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种思想支配下存主义文学主要内容往往描写荒谬世界人孤独、失望及无限恐惧阴暗心理存主义者曾经提出了少发人深思问题们处世态度消极们把资本主义现实丑恶看成世界上永恒荒谬鼓吹人生虚无活着没有目人切活动都徒劳存主义既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现实反感和厌恶又宣扬了自我核心主观唯心主义和人主义及自由名义下美化悲观厌世人生哲学由于否认了人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存主义与马克思所说人本质切社会关系总和论点完全背道而驰存主义文学代表作品有萨特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小说《局外人》等存主义文学主张哲理探索和文学创作相结合表现存主义哲学观点己任些作品大多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 1、“自在”与“自为” 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 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

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 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在性质上是相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自为的存在不能离开自在独立地存在,没有自在的自为将流于抽象,就像没有音高和音色的声音一样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在的在仅仅是,至于是什么,这是自为或意识所赋予的。如果没有自为的出现,自在就只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本身不含有任何区别的浑然一体的东西。自在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真实性的存在。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即是把纯粹的主观性,即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它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或者说“纯粹主观性”被当作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的存在被认为是第一性的。基于此,对于人的存在及本质问题,萨特一反“本质先于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所谓“存在”是指“人的实在”或“自我”。即个人的主观性。所谓“本质”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动中造成他自身的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的基本意思是: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摘要: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存在主义文学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它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萨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萨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萨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萨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外国哲学方玲玲 一、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虚无》一书是萨特从1933年起所从事的哲学研究的一个总结,它的封面上引用了一个萨特式的句子:“花瓶里最珍贵的是里面的空间”。《存在与虚无》有个副标题——“现象学本体论论文”,这也表明该书的思想主题是以现象学方法去描述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确切的说应该被译为存在论)问题。当然,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本体论基础之上的。还广泛吸收了克尔凯郭尔、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的思想成果,并在改造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就如同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也无情的拒绝把自己的思想归为“存在主义”,不同的是最后还是接受了“存在主义”这个标签。《存在与虚无》作为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伟大著作,我们来探讨下他的基本思想。 最开始的时候,萨特深受笛卡尔的影响,带有二元论倾向,认为“从我思出发”探讨存在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当然,萨特也进行了批判,认为“我思”不应该是原初的怀疑意识,而应该是对这个怀疑意识的反思,最终陷入“怀疑——我思——我思。。。”的无限后退,最终永远都不能获得对认识自身的认识,作为最后一项的反思落在认识之外,萨特认为那是荒谬的。提出了并非所有意识都是认识,自我意识必须是意识与其自身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先于对意识的反思的,并且是使反思成为可能的充分条件,萨特称之为“反思前的我思”。萨特也赞成海德格尔的“存在不仅在时间顺序上而且在逻辑上优先于意识”,萨特认为没有意识就没有事物,反之亦然。没有意识,事物呆笨、无声、无形,没有事物,意识也就只是一个空洞,一片虚无。所以意识需要事物才能存在,而事物则只需要它自己。也就得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结论。 二、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主要是通过两个概念展开论述其存在主义的,一个就是“自在的存在”,一个就是“自为的存在”,从而推论出“人的存在”,在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体现出其存在主要是“人的存在”,我理解的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有两层意思。 第一,人是首先存在着,有过各种遭遇,在世界上活动,然后才确定自己并没有人的本性这回事,因为根本没有一个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是自己构想的人,并在投入存在之后,成为愿意成为的人。他认为人一开始就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设计,只有在计划自己成为什么的时候才获得存在,而不是想要怎样,并且还强调了“想要”“意愿”这都是一种自觉的决定,比如想要加入一个政党,想写一本书,这都是一种自发的选择,不是存在。 第二、存在先于本质,人就要对他的本性负责,存在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并对自己的存在负全部责任(这在后面探讨自由的时候再说)。我的存在创造了我的形象,这个形象对所有人,乃至整个时代都有作用,这样,我们的责任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因为它关系人类全体。比如:我是一个志愿者,我可以选择做一只默默无闻的小虾,而不加入任何一个商业行业协会弄潮扬波,由于这种选择,我是在表示,人生在世,最好是随心所欲,勿忘心安,这样就不是一人选择了这种观点,而且为所有人选择了心安理得。萨特说,我在对自己负责时,也是对其他所有人负责,我在创造一种我想要的形象,我在创造自己时,也创造了他人。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院(部)名称: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生姓名:韩宏东 专业:应用数学 学号:1507122423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摘要 存在主义是一个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哲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德国,繁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战后的法国,萨特堪称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存在主义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它压制人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潮传人中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批判萨特教育思想

基尔凯郭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心不在焉的人,直到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曾经存在过。这个故事今天讲来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时代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它自己陷入克尔凯郭尔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 存在主义者正是对这种现代处境的一种哲学上的反应。存在主义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一时流行的风尚,也不只是一种战后时期的哲学情绪,而是直接存在于现代历史主流中的人类思想的一项主要运动,承担了西方思想中的一个根本变革:哲学的中心议题从启蒙主义式的无往不胜的理性转变为单个人或个体独有的经验,这单个人或个体情愿吧自己摆到他的文明的最重大的问题面前接受挑战。另一方面,存在主义也反对对人作简单化的理解,力图掌握整个人的形象,尽管为此它也必须去揭露人的存在中的一切黑暗和可疑的东西。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作为现代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萨特说,“我们关心着人”,鼓吹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存在先于本质”,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号召人们“远离俗众”,返回个人,强调每个人要过“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鼓励人“冒尖”,不要“与众相同”,要“与众相异”等等。应该说,萨特的这种号召人“找回自我”、崇尚个体自由的精神,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人被异化为“非人”的恶劣现实环境中,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的,但他极力宣扬的这种片面的个人特殊论,归根到底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唯我论”,容易导致人的悲观、堕落、胡作非为,甚至演变成无政府主义。在萨特的观点中,人的存在是“具体化的存在”,即人是“作为个别的人而独立自主”,“你不是别的甚么东西,你就是你的生活”,“人总是在造就之中”,人的实在实际上是“虚无”,人的生存过程就是“虚无化”的过程,人的过去是过去了,成了虚无;人的未来还不知道是什么,也是虚无,“人的出生是没有道理的,人的死亡是没有道理的”,总之,“人是虚无”----存在主义由于把个人的特殊性过于片面化、绝对化,导致了虚无主义的结论;它鼓吹个人的心理体验,盲目的意识冲动,纯粹的偶然性,神秘的自由意志,把人和世界都归之于“虚无”,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认识和知识,从而认为“存在不能还原为

浅谈存在主义影响下的教育思想

浅谈存在主义影响下的教育思想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王莎42110244 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师生关系道德教育 一、存在主义的概况 (一)存在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哲学理论 作为存在主义教育思潮产生理论基础的存在主义,首创于德国,随后传播到法国与美国,同时也影响到了亚洲的一些国家,如日本与中国等。存在主义批判对人的忽视,而当时西方社会上出现的人的消极意识、人的异化等问题,使得存在主义应运而生。同时,哲学上的一些理论思想也推动了存在主义的产生。主要有: (1)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哲学。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通过对存在的研究体现出来的。而且,他还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的存在。 (2)尼采的唯意志论。尼采批判传统的理性主义、基督教道德以及启蒙主义的文化,倡导人的自由,希望人能够成为自由的实体,成为自己的主人。 (3)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导致了对理性主义及逻辑思维的批判与贬低,他认为人的理智是有限的,不能只靠理性,只能依靠直觉来认识一切。 (4)胡塞尔的现象学。主要是对纯粹意识的研究,认为认识的对象是一种观念存在,即是一种意识状态本身。 存在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与哲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广泛的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 (二)存在主义的观点 存在主义作为哲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潮,虽然观点不一,许多代表人物也就不同的具体问题发表了见解,但是通过研究还是会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而这些可以作为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强调人的存在,主张以人为出发点。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优于其他东西的存在,而且只有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反对把人置于次要地位。 其次,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主张个人造就自己。萨特的重要命题“存在先于本质”,表明在他看来,一切存在都是偶然的,面对这些偶然的存在,人只能依靠自己,只能是自己造就自己,创造各种道德规范。 第三,强调人的自由选择,重视自由承担责任。不管是萨特,还是海德格尔,他们都提出了自由的思想,认为人的存在是自由的存在,人在自由存在的同时所面对的一切事都是自由选择的,然后对于这些选择,每个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强调人的主观性,重视人的自我体验。由于受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的影响,存在主义提倡重视人的主观性,而贬低人的理性,同时,还主张人要体验自己的本真存在,重视通过人的主观体验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第五,强调对死亡的领悟,重视生的意义。存在主义者对死亡的研究很深入,认为只有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最有影响的人本主义流派之一,把存在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演化的重要趋势之一,萨特正是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最有影响、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一、萨特的生平 萨特于1905年6月21日生于法国巴黎的富裕阶层家庭,从小就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据说他读的第一本书的书名是《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苦难》,而中学时通过接触尼采、柏格森等著名哲学家的思想让他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1929年,萨特萨特在一个气象台里服兵役,为期1年半。1931年4月,萨特去了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在高中教哲学,同时写作小说和哲学论文,后来又到德国柏林的法兰西学院专门研究现象学,深入的研读了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哲学思想以及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在二战期间,萨特加入了法国共产党的地下抵抗组织,并被关进德国集中营,这段监狱生活对萨特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与1943年发表代表作《存在与虚无》。萨特希望把自己多年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写进这本哲学专著中。写作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书问世后在知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职业哲学家都关注着这本书。但《存在与虚无》从一开始就难以被学术界正统权威所接受。他们觉得这本书过于离经叛道,不能入哲学的殿堂。这本书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使得存在主义成为五十年代最具影响的思潮。而这本书也被视为法国存在主义运动的奠基之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萨特主编了评论杂志《现代》,编辑部成员有波伏娃、雷蒙·阿隆、米歇尔·莱里斯、梅洛·庞蒂、阿尔贝·奥利维埃和让·波朗等。1946年,萨特发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指出存在先于本质。 1948年2月萨特接受邀请担任革命民主同盟执行委员,开始“介入”政治活动。但不久就和其领导人胡赛之间产生分歧并且日趋严重。第二年四月,萨特自己召开了一个革命民主同盟大会,在会上宣布同胡赛对着干。而此时,萨特的政治立场介于左翼与右翼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因此倍受两方面的攻击。 50年代初期,萨特在政治上逐渐倾向共产党。成为共产党同路人,开始信奉马克思主义,主要集中力量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与和平》、《辩证理性批判》等著作。《辩证理性批判》这本书实际上只完成了第一部分《实用整体理论》,萨特认为这本书讨论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自己产生后又抛弃了的地方。有人认为这是萨特试图使用存在主义和心理分析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阐述其可行性。因此萨特被视为了马克思主义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但在萨特晚年时,他又否认他这本书属于马克思主义,认为它只是在某些领域接近马克思主义。 60年代后期,萨特成为西方激进主义新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积极支持席卷西方的学生造反运动,并成为其理论上的代言人与精神领袖。 萨特不仅是著名哲学家,也是著名文学家,荒诞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拒绝领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