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

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

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
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1No.3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YJA740073),并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项课题(2011HYZX017)以及中国翻译年鉴编委会的资助,特此致谢。[收稿日期]2011-03-08[作者简介]穆

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蓝红军,广东外语

外贸大学翻译学博士生,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

蓝红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广州510420)

[摘要]2010年,翻译学在中国的学科建设获得了新的发展,学术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本文基于国内26种外语类专业期刊,对中国翻译研究在2010年里的学术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关键词]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中图分类号]

H 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9358(2011)03-0023-062010年,翻译学在中国的学科体制与环境建

设、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翻译作为专业首次进入教育部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全国

新增118个翻译硕士专业培养单位,

设有MTI 学位点的高校达到158所;继

《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之后又一个翻译专业期刊《东方翻译》

正式出版发行,南京大学高方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翻译学博士论文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三次入选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是本学科高端人才培养取得进步的证明。上述成果进一步确立了翻译学的学科地位,特别是翻译专业教育从本科到博士培养体系的建成,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完整的平台。

2010年,翻译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也呈现方兴未

艾之势,学术研究成果更加丰富。本文依据国内26

种外语类专业期刊2010年所刊发的翻译研究文章,对本年度翻译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2010年的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动态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貌。

一、数据特征

截至2011年1月24日,笔者共收集到国内26种外语类专业期刊刊发的以翻译为主题的文章690篇,其中研究论文621篇,其他文章69篇(访谈8篇、会议综述3篇、书评39篇、杂论19篇)。现按照

罗列、穆雷(上海翻译,4)所提出的学科框架对研究论文进行分类,各类数量如下:

翻译研究论文(共计621篇)

类别普通翻译研究应用翻译研究对比翻译研究文学翻译研究专业翻译研究口译研究翻译技术研究翻译管理研究译介研究翻译史研究数量(篇)188152144971242931873所占比例

30.3%

24.5%

2.3%

7.9%

11.4%

3.9%

4.7%

0.5%

2.9%

11.8%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普通翻译研究论文数量最

多,为188篇,占全年翻译研究论文总数的30.3%,其次为应用翻译研究152篇,占24.5%,翻译史研究73篇,占11.8%。上述三类研究成果合计占总数的66.5%,这表明普通翻译研究、应用翻译研究、翻译史研究已成为当今国内翻译研究的主流。翻译史研究所受的关注程度持续增加,除成果

数量和所占比例较之2009年(60篇,

10.6%)有所上升之外,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选题主要分

为:翻译家、断代翻译史、作品译介史、翻译出版物、地区专题译史、法律翻译史和翻译机构,等等。按类别来分,文学翻译史方面的研究最多,而按历史时段来看,晚清的最多。

翻译史研究论文作者的学术背景大致分为三种:史学专业;文学专业;翻译学专业。三类学者都十分重视史实的发掘和史事的钩沉,

但却体现出不

同学科意识,前两类学者更多地将翻译史研究视为文学史或文化史研究的分支,而第三类则更为重视翻译史研究为翻译学学科发展服务。这种差异体现出翻译史研究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构成了翻译史研究方法多元发展的有利条件,而不是学术交流的障碍。

专业翻译研究71篇,占总数的11.4%,而文学翻译研究为49篇,占7.9%。这说明学界对于非文学翻译的研究兴趣已经超过了文学翻译。专业翻译研究中有2篇不涉及具体领域,其余69篇分为经贸商务翻译14篇;科技翻译13篇;旅游外宣翻译13篇;法律翻译7篇广告翻译5篇;船海翻译3篇;网页翻译2篇;影视翻译2篇。另外新闻翻译、菜谱翻译、歌曲翻译、煤炭工业翻译、戏剧对白翻译、图片说明翻译、政论翻译、中医翻译各1篇。2010年专业翻译研究成果数量和所占比重均有所增长,虽然依然多为对专业翻译技巧的探讨,但研究者的理论意识有所增强。

翻译技术研究成果29篇,占总数的4.7%。主要分为以下4个研究主题:一、机器翻译应用系统的介绍;二、网络在线翻译工具的利用;三、语料库的设计与制作;四、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利用语料库研究译语特征及翻译共性。与2009年同类文章(8篇)相比,不仅在数量上有显著增加,而且所运用的技术类型更加多样,有关于语料库翻译研究的,也有关于机器翻译评分、机助翻译、网络在线翻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笔者相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翻译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势将成为翻译研究的又一重点。

口译研究24篇,占总数的3.9%,说明尽管在中国内地口译实践和教学正蓬勃发展,口译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0年在成都召开的第八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吸引了280余名学者参加,说明口译研究队伍正日渐壮大。2010年口译研究成果说明,口译研究者已体现出清晰的学科理论意识和方法论意识,从口译研究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论,到口译教学、口译质量评估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相对于笔译研究而言,口译研究队伍还较为薄弱,口译研究的发展需要学界更多地投入与关注。

语言和文化对比之于翻译和翻译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10年对比翻译研究文章14篇,占总数的2.3%,显示出结合语言对比或基于语言对比开展的翻译研究并没有人们想象的多。本年对比翻译研究成果中,除2篇是俄汉比较之外,其余的均为基于英汉之间的比较,英语之外其他语种外语与汉语的对比与翻译研究亟待加强。

翻译管理研究论文数量最少,仅3篇,占成果总数的0.5%。虽然相比2009年已有所增加,但影响依然十分有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大概有:翻译研究者因为缺乏行业实践工作经验或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无意或无法开展翻译管理研究;翻译研究和教学与翻译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翻译行业和企业对自身的研究学理化程度不够等。经济社会对翻译的需求扩大是翻译学学科地位得以确立的重要条件,然而目前人们对翻译服务行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翻译市场也存在着诸如行业恶性竞争、整体质量控制和评判标准缺失、从业人员资格准入标准不规范、从业人员权利保障不足等问题,因而翻译管理研究变得重要而紧迫。

二、成果撷要

1.普通翻译研究

1)学科建设研究

在学科体制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学科环境与学科内涵的建设就应成为关注的重点。对于翻译学这样一个跨学科性质的学科来说,厘清概念,规范术语,明确对象等都是内涵建设的当务之急。2010年,译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时期应如何开展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思考。面对翻译学何去何从的问题,孙艺风(中国翻译,2)认为翻译学需做到多元吸纳,融铸新体,真正形成不同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罗列、穆雷(上海翻译,4)在分析了国内外翻译学学科发展形势和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内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学科路线图。王宏(上海翻译,2)反思了当前翻译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认为将翻译行为分为严格意义和宽泛意义两种有助于重新认识“翻译”和“翻译研究”所涉范围。庞秀成(外国语,3)则指出“一分为三”的视域对于理解翻译本质、翻译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本体论问题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朱益平(外语教学,1)强调将语言之外的因素纳入翻译研究的视野中对整个宏观翻译行为具有更大的现实价值。王金岳(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认为加强翻译理论与实践中间地带的研究是当下译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俞佳乐(外语与外语教学,6)结合我国翻译研究和实务发展现状,提出了翻译理论研究多途径化、翻译人才培养专业化、翻译产业运作规范化和翻译

批评主体多元化的议题。随着翻译学独立的学科身份逐渐获得社会与学界的认可,翻译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便由寻求学科身份的确立转向内涵的建设,由此进入到学科体制转型探索的重要时期。

2)方法论研究

方法论与本体论和认识论一起,构成了一个学科的基础。关注方法论的探讨,说明一个学科已经开始意识到如何使自己更加学理化,逻辑地认识研究对象,规范学术话语,提高研究质量。2010年,《中国翻译》刊发了著名学者勒代雷(中国翻译,2)的“论翻译学研究方法”,该文对人文派和科学派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希望采用不同方法的两类学者不要相互指责,而应为了翻译学研究的美好未来相互合作。苗菊、刘艳春(中国外语,6)明确了翻译实证研究在翻译学中的定位,同时对过程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介绍。罗列、穆雷(中国外语,6)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分析了翻译学研究中选题的基础、原则、方法和步骤,指出增强方法论意识是研究创新的关键。刘军平(外语与外语教学,2)对翻译研究的哲学途径作了讨论,认为通过哲学而思是当代翻译学学科范式发展的需要及概念范畴确立的要求。蓝红军(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3)对翻译史研究中的史识观、翻译理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等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思考。

“范式”与“模式”是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关注的重要的方法论概念。吕俊(中国翻译,1)提出了译学进步的三个模式:范式转换、问题四段式和视角转变。张冬梅(外语与外语教学,1)对翻译规范的规定性研究范式和描写性研究范式进行了比较,并指出这两种研究范式的缺点所在。喻锋平(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4)讨论了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理性基础。何元建(外语教学与研究,3)依据双语平行语料库中的例子考察了汉英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徐莉娜(中国外语,3)分析了汉语话题-说明句的基本结构特征,提出了主谓句转换为话题-说明句的5种模式。杨红(外国语文,3)探讨了事件分析模式在翻译中的应用。吕桂(外语研究,2)验证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评价尺度。笔者认为,“范式”、“模式”等概念目前在翻译界仍未厘清,术语混用不利于讨论和研究,需要尽早解决。

3)外国译论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国翻译理论的引介一直是中国翻译研究的一个重点,2010年,译学界更为重视对外国翻译理论进行理性的反思,以促进其在中国语境中的本土化发展。陈小慰(中国翻译,4)解析了韦努蒂的主要“异化”理论话语,论证了其成功与不足,扩大了韦努蒂理论的解释力。刘全福(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对10余年来我国解构主义翻译研究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理性和非理性现象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剖析与批评。庞学峰(外语与外语教学,3)认为解构主义并没有无限提升译者主体性,也没有为译者随意摆布原著开脱,解构主义语境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控制是统一的。张霄军(外语研究,2)针对国内译界对德里达解构翻译思想的两种理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其“Relevant 翻译”既非“回归”,也非“转变”,而是其解构思想的延续。李广荣(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批评了我国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误读误用现象。朱晓玲(外语研究,1)探讨了译者与改写理论的意识形态和诗学两要素之间的关系,指出译者分为受制与挑战两种。冯文坤(外语教学,5)分析了蒯因的“翻译的非确定性”的命题及其内涵。李婧劼(外国语言文学,2)讨论了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提到的译作与原作的三种关系。黄远鹏、孙迎春、张思洁(外语与外语教学,1)运用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分析了图里理论中的“规范”,指出了其中预先规范和初始规范存在的问题。吴耀武、张建青(外语教学,3)对佐哈尔多元系统翻译理论的特点、影响与局限及其在中国的译介情况进行了批评性阐释。可以看到,近十年来,国外翻译理论没有像二三十年以前那样不断推出新的理论,这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咀嚼消化理解应用原有理论,另一方面也值得我们思考这些理论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4)传统译论研究

传统译论是中国现代翻译理论发展的重要来源,然而“传统”本身就暗含与“现代”的矛盾,在当今的学术语境下,传统译论的生命力似乎渐行渐弱,传统译论的继承与发展也就成为译学界近年来一个严肃的话题。2010年,“传统译论”作为一个研究主题依然受到了学界一定的关注。刘云虹、许钧(中国翻译,5)结合翻译理论界对“信达雅”的认识以及“信达雅”作为普遍流行的翻译标准在诸多领域的实践情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互动层面对翻译标准“信达雅”进行重新审视,认为“信达雅”并没有过时,而将继续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发挥新的作用。傅惠生(上海翻译,1)梳理了我国佛经译论体系,将其基本框架构建为横向的译文论、原文论和译者论,纵向的文体和文字研究,以及翻译目的论等。黄忠

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以傅雷、严复为例辨析了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的区别,明确提出我国传统译论多表现为思想,呈现为点评和短论之类的泛论。胡安江(外语学刊,1)通过对中国古代旅行书写的考察,提出了对中国古代翻译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规范中的角色定位。深入挖掘、深刻理解传统译论,使其服务于当下的理论建设和翻译实践,值得思考。

5)本土理论构建

除了引介反思外国翻译理论与梳理阐释传统译论,学者们也有创新性的探索———构建新的本土化的翻译理论。2010年,胡庚申(外语研究,4;上海翻译,4)进一步阐述了“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以及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联性、类似性和同构性。刘爱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1)介绍了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在命名原则、术语使用、研究方法、核心理论、研究侧重点及发展轨迹等方面的异同。朱桂成(上海翻译,2)对构建整体生态翻译理论图式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探讨。佟晓梅、霍跃红(外语与外语教学,6)通过对张爱玲译者身份边缘化的解读以探讨生态翻译学解释翻译现象的适用性。黄忠廉(外语学刊,6)再度论述了其翻译“变”“化”观;张德让(外国语,5)提出了翻译会通论;钱纪芳(上海翻译,3)提出了和合翻译的构想;冯全功(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4)提出了“和谐”译论。本土翻译理论的建设需注意对之前各种理论的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并科学论证其必要性、合理性、关联性、学术性,不满足于单纯借鉴或照搬套用其他学科和传统译论的术语概念,“创立”众多的xx 翻译学或翻译xx论,而要真正推动翻译理论在学理层面的发展。

6)翻译伦理研究

近年来有关翻译伦理的研究热度有所增加,2010年翻译伦理研究受到了较多的重视。申连云(外国语,2)描述了翻译研究中从“操控”到“投降”的伦理变化,指出全球化背景下“尊重差异,敬畏文明”应该成为跨文化交往中对文化他者应担当的最基本的伦理道义。蒋童(外国语,1)分析了韦努蒂翻译思想的话语体系,及其从异化翻译到因地制宜伦理的发展历程。杨洁、曾利沙(外国语,5)认为目前翻译伦理研究中存在一些误区,建议在宏观框架理论基础上拓展相应的理论研究次范畴。于兰、杨俊峰(外语与外语教学,2)论述了现代译学研究者需站在伦理的角度审视文化间的交流发展,处理翻译中文化间、主体间关系。边立红(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描述了翻译比喻中的伦理关系内涵,指出翻译比喻中形象的变化显示了不同语境下译者作为一个伦理主体所负载的不同权利和义务。孙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8)论述了中西译学研究中翻译伦理的发展演进历程中所受的主流哲学伦理思潮的影响,指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探讨翻译伦理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翻译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是译者,译者的伦理观念与实践一直是翻译研究的关注对象,翻译伦理研究可以随着研究对象和伦理学本身的发展而继续深入。

7)译者主体性研究

“译者”和“译者主体性”是2010年普通翻译研究中两个出现频率较高的主题词。马悦、穆雷(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6)对以往翻译研究中译者身份的静态判断提出了质疑,提出了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的概念。周领顺(外语教学,1;上海翻译,2;外语研究,4)发表了译者行为研究的系列成果。陈志杰、吕俊(外语与外语教学,1)认为译者的行为方式并非由社会规范决定,译者的价值创造是以其价值判断为前提的。骆萍(西安外语贸易大学学报,2)以胡适的诗歌翻译为个案,分析了译者惯习与翻译规范的相互影响机制。董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5)尝试性地提出了译者痕迹的分析研究框架。沈华东(上海翻译,4)认为适度延异可以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作用。朱月娥(中国科技翻译,1)考察了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译者主体在维护语言多样性、实现文化的互惠和保持文化自我方面的作用。柳晓辉(外语学刊,1)从语言哲学层面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反思。王正良、马琰(外语学刊,1)认为译者主体性是多种因素的复杂互动与博弈的结果,既受到制约又具有主观能动性。主体性研究从对翻译主体的认识到对主体间性的认识,从静态的认识到动态的认识,从哲学的借鉴到翻译学的应用,正逐步深入。

2.应用翻译研究

在翻译学的学科框架结构中,应用翻译研究包括翻译教育与教学、翻译批评、翻译测试等。2010年翻译教育与教学和翻译批评方面的研究都有较为丰富的成果。

1)翻译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年,翻译教育与教学研究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国外、境外翻译学位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的介绍,也有对国内各语种翻译教学的思考;既有讨论高

层次翻译人才培养问题的,也有讨论本科翻译教学的;还有关于高职高专翻译教学的;既有关于翻译专业和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也有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既有讨论翻译教学评价模式的,也有讨论翻译教材建设的;既有关于法律翻译教学的,也有关于影视翻译教学的;既有关于口译教学的,也有关于笔译教学的,既有探讨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也有探讨翻译工作坊教;既有对翻译教学流派的批评,也有对翻译教学模式的探索;还有具体翻译教学法的交流等等。

综观2010年翻译教育与教学研究,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研究重点,那就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随着我国翻译职业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外语类唯一的专业硕士学位———MTI教育发展迅速。处于探索性阶段的应用型MTI教育受到学术型学位教育的影响。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手段,从课堂教学到岗位实习,从师资培养到学生考核,相关研究与实践引起学界广泛重视。黄友义(中国翻译,1)分析了翻译产业的现状、需求和MTI专业学位的发展趋势,应用型研究生将占50%或甚至更高的比例,MTI学位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需注重采取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向着科学化、职业化方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人才。唐继卫(中国翻译,1)呼吁创新培养模式,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对MTI本质的认识;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加强评估,树立品牌等要求。许钧(中国翻译,1)认为MTI 专业学位教育需要处理好教育和产业与市场的关系;翻译学术研究与翻译产业的关系;专业教育与梳理行业形象的关系。仲伟合(东方翻译,1)针对MTI和翻译本科分析了翻译专业人才的特征,进而提出了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原则。柴明颎(中国翻译,1)也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思考。苗菊、王少爽(外语与外语教学,3)对当前翻译行业的需求状况和职业取向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行业视角审视MTI教育培养方案。苗菊、高乾(中国翻译,2)还对MTI教育中技术写作课程设置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马会娟(上海翻译,2)以北外奥组委翻译班毕业论文撰写为个案,探讨MTI学位毕业论文写作模式及问题。吴刚(东方翻译,2)介绍了上外高翻学院在制订MTI毕业论文写作方案时的思路,分析了第一届MTI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俞敬松、王华树(中国翻译,3)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专业教学进行了探讨。姚锦清(东方翻译,4)根据专业笔译的特性,提出了MTI教学体系中笔译方向的核心理念为实用文献翻译。王传英(外语教学,4)根据本地化行业的发展对翻译人才的需要,提出了对MTI课程体系创新的看法。邱伟平(东方翻译,6)以香港浸会大学为例,探讨了翻译硕士课程在设计与教学方面的问题。MTI教育研究不仅给刚刚兴起的MTI教育提供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探讨平台与机制,也带动了原本一直较受忽视的翻译教学理论研究,使得翻译教学不再满足于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或追随外语教学理论的步伐,而是从翻译行业本身的需求出发,从专业翻译教育的规律探索出发,从中国内地教育体制的实际出发,从理念到理论,从方法到实际,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全面系统地研究相关的学术问题。

翻译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译者/译员的翻译能力,因此“翻译能力”成为翻译教学研究一个重要主题,此主题在2010年翻译教育与教学研究成果中比较突出,学者们主要围绕翻译能力的构成和培养开展讨论。仝亚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对西班牙巴塞罗那PACTE翻译能力模式作了介绍,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获得对我国翻译能力研究的启示。马会娟、管兴忠(中国翻译,5)修订了PACTE翻译能力模式,认为汉译英译者的翻译能力由双语交际能力、翻译专业知识、策略能力、语言外能力以及查询资料能力构成。杨志红、王克非(外语教学,6)探讨了翻译能力的概念,并对翻译能力实证研究模式、具体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冯全功(外语教学,6)从认知视角提出了翻译能力由翻译图式和认知机制两大范畴构成的观点。文军、李红霞(外语界,2)以翻译能力为中心调查了11所高校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分析了现有课程设置在宏观层面和具体层面上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钱春花(外语界,2)分析了交互性教学对学习者翻译能力的驱动机理,提出翻译能力构成维度的假设,建立了概念模型。王湘玲、莫娇、梁萍(外语电化教学,6)界定了翻译教学中工具能力的概念,认为真实翻译任务能够提高EFL学生翻译工具能力。孙学涛、马新英、王德军(外语电化教学,6)从个人、社会、当前、未来等角度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对翻译能力的需求,呼吁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实用翻译能力。邬姝丽(中国翻译,4)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然而,笔者也注意到,翻译能力研究多年来进展

缓慢,鲜有突破,其原因大概与缺少实证研究有关。人们对于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等概念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和假设,极少用真实的数据去证实或者证伪。

2)翻译测试研究

作为翻译教学评估和完善的支撑性手段,翻译测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受到目前译学界对翻译能力的认识以及相关语言测试技术的限制,翻译测试一直是译学研究的一个难题。2010年,我国翻译测试方面的研究依然薄弱,相关研究成果仅有4篇。王克非、杨志红(外国语,6)探讨了翻译测试的分类、性质和构念,以及国内外翻译测试在侧重与方式上的异同,讨论了翻译测试设计中的题型设置、试题编制及评分方式等基础性问题。陈怡(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以八级考试汉英翻译语料为基础展示出学习者翻译语料库在汉英文本翻译测试上的应用,认为学习者翻译语料库可以改进汉英文本翻译测试的命题和优化评分量表的制定。江进林、文秋芳(外语电化教学,1)运用多面Rasch模型,从考生、评分员和评分项三个方面对一次英语篇章翻译测试的效度进行了研究。另外,江进林、文秋芳(中国翻译,3)通过比较研究,发现N元组匹配和翻译单位对英译汉自动评分作用互为补充,两者结合对译文质量的预测效果最佳。翻译测试需要借鉴测试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借助外语测试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多种计算工具的使用,体现跨学科特点,其研究成果对于翻译教育和行业管理都不无裨益。

3)翻译批评研究

和翻译教学一样,翻译批评也是翻译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的重要途径,具有促进翻译学理论反思和提高翻译质量的作用。随着译学理论的发展和翻译实践活动的进一步繁荣,翻译批评的范围不断扩大,批评的方法也不断丰富和变化。2010年,翻译批评方面的文章共82篇,占全年翻译研究文章总数的11.6%,比2009年在数量上和比例上都略有增长。译界学者在翻译批评理论研究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王贵明(中国翻译,3)提出了“译与作同构与异构和同质与异质”命题,认为文学翻译批评应该避免用单一理论就译作表象的建构去测度译者和译作,批评者应该在了解译者的史学和美学倾向以及相关文学时代特征等因素的前提下去评议翻译成果。刘云虹(外语教学,6)以林纾和鲁迅的翻译为考察对象,重新审视了翻译批评的维度和视野,指出翻译批评应从特定的历史环境出发,关注不同的文化、政治因素。并充分重视译者对翻译的认知和定位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构建多重批评视野。周晓梅、吕俊(外语与外语教学,4)批评了当前翻译活动中的理性缺位与标准迷失情况,认为应在交往理性基础上建构新的开放性的翻译标准。王昌玲、张德让(山东外语教学,5)认为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用之于翻译批评有助于解释译者意向性、作者意向性和集体意向性之间的动态关系之于译本形态的影响。蒋骁华(中国翻译,4)以英美翻译家的汉籍英译为例评析汉语典籍英译中的“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2010年翻译批评理论研究成果数量仅有4篇,其余皆为翻译批评实践类的文章,且批评理论体系并未确立,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研究,翻译批评还是难免受到批评。

翻译学作为新生的学科,其学科影响力还十分有限,这从各外语类学术期刊所刊发的翻译研究论文的数量中可以窥见一斑。2010年,《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和《东方翻译》所刊发的文章数合计为359篇,占全年总数的52%。其他22种外语类专业期刊共刊发2581篇文章,其中翻译类文章只有331篇,仅占12.8%。此外,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者对翻译研究成果的关注极少。在2010年的《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学卷里,翻译研究论文被全文转载的数量并不多。如何进一步提高本学科影响力,实现本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外部宏观学术环境建设固然重要,但更要靠翻译学研究群体自身的研究能力建设,而后者主要体现在研究者的学术规范意识以及研究方法的掌握上。

编者注:本文文献多,为压缩写幅,一律采用文内简注。如罗列、穆雷(上海翻译,4),即相关文献刊登在2010年《上海翻译》第四期上,标题和年份略(本文所有文献均为2010年出版)。

简述翻译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1.简述翻译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学者候林平将历史上人们对“翻译”定义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定义: (1)第一阶段是传统语文研究阶段,这时候对翻译的定义是比喻式的,鸠摩罗什认为翻译“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有令呕秽也”,傅雷认为翻译“如临画”“如伯乐相马” (2)第二阶段是现代语言学研究阶段。英国的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将翻译视为不同语言文本材料的替代。美国语言学家奈达,则如下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 (3)第三阶段是当代多学科研究阶段: 在《翻译语言学》理论中,卡特福德开宗明义,翻译是一项对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即用一种语言的文体代替另一种语言的文本过程。 关于翻译的定义中国较为熟悉的有以下几种: 1)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了的东西准确而完整的表达出来。 2)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过程。 3)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公元三世纪中叶罗马对希腊古典作品的翻译,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 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以形形色色的《圣经》译本的出现为标志。 第三阶段发生于中世纪中期,西方翻译家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其中有大量用阿拉伯文翻译的希腊典籍。 第四阶段发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宗教等各个领域。 第五阶段发生于文艺复兴后,17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翻译家不仅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代和当代作品也有很大兴趣,如莎士比亚等,东方文学译品也相继问世。 第六个大发展阶段在二战结束至今。二战后西方经济稳定为翻译事业提供物质基础,由于时代的演变翻译特点发生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翻译从范围规模作用直至形式都与过去任何时代大不相同,取得很大进展。机器翻译的出现是对几千年来传统手工翻译的挑战,也是人类翻译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 翻译事业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第一次翻译的高潮出现在东汉至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以佛经为主,佛经的翻译开启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明朝后期至鸦片战争期间,翻译的内容主要涉及西欧各国的基督经籍、科技、哲学、文学等著作。 第三次高潮出现在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时期,期间翻译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第四次高潮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新中国的成立,使得我国的翻译事业得到了大解放,翻译活动也进而进入一个最兴盛,最繁荣的发展新时期。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复习进程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 新闻英语,即“新闻报道文章中所使用的英语,具有新闻特性、适合新闻报道要求、适应新闻信息传播需要的语言”(张建,2004),成为了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新闻翻译这一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强,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逐渐多元化,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新闻本身的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原则等方面。 1 新闻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 徐泉、王婷(2001)总结出新闻文体的如下特点:1.用词新颖,精巧别致;2.句式多样富于弹性;3.巧用时态,布局呼应;4.频繁使用被动语态,重点突出;5.结构合理层次分明;6.善用修辞,讲求效果。就语法层面的翻译而言,李侠(2004)分析了英语新闻句子的四大特点:1.信息量大;2.结构简单; 3.语法手段丰富;4.名词修饰语前置。李认为在翻译英语新闻时,必须遵循汉英两种语言的规律和使用习惯,努力增强译作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并提出了英语新闻句子汉译的3种方法: 1.化长为短; 2.调整句子中各部分的顺序与敢减敢删;3.使用四字格结构。曾尼(2010)从新闻英语的标题、词汇和时态及语态的角度,论述了新闻英语的一些文体特征。比如,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事件在语法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句式简短精练,语言简洁是受人们称赞并为人们所追求的风格。郑连勋、郑堃(2011)认为新闻英语的问题与其他形式的新闻问题相同,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在理解其用词特点的基础上面,代词、复合词、外来词等应用方式,也是新闻英语用词方面的关键,从英语新闻报道展开分析,以借代词、引申词、复合词、外来词、小词语缩略词、临时造词等方面为例探讨了英语新闻当中的用词特点。 不少学者就这些文体特点的翻译进行了单项阐述。王治江(2001)提出了新闻外来词语音译中应注意的原则,即人名和地名中翻译要统一,不仅要译出指称意义,还要译出联想意义,但要避免产生贬义联想。范晓航(2003)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历史 姓名:学号:班级: 摘要: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翻译的历史。中国的翻译事业源远流长,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史前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翻译活动。在这一岁月的长河中,中华大地上曾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都带着自身显着的特点。翻译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事业”,翻译不是受经济利益驱动或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与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有关。历史上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了解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在这里,我们主要了解。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事业的特点和翻译成果进行探究和梳理,以期望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段特定时期的翻译发展史。 关键词:新中国,翻译,历史,翻译学家,成就。 中国翻译史概述 翻译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活动与交流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翻译几乎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④“如果把手势语、图形文字之类的也算作语言,把符号翻译也算作翻译的话。那么,显然翻译的历史也就与语言的历史同时开始”①。虽然古代原始社会的口译或笔译无文献可查,但我们可以设想,在原始社会不同部落间的交流一定是离不开翻译的。以我国为例,据《周礼》和《礼记》记载,早在周代就已经有翻译的官职了,如《周礼·秋官》中说:“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秋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言辞传之”(马祖毅1998:2)。从这段记述来看,当时的“象胥”是一种官职,其职责就是翻译。 漫长的中国翻译史,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时期: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五四”至1949年前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把目光投向了人民大众最需要了解的“大众文化”,即无产阶级文化。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马列主义,前苏联社会政治书籍和文学作品成为新中国初期国家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基础和主要价值参照。此时的译者更多地把目光瞄准了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作品,即“红色作品”。这种出版物有利于教育人民和打击“资产阶级”。在“红色作品”中,马列着作被放在了首位。“1953年1月成立了马列着作专门编译机构——中央编译局。它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地翻译全部马列着作”②,因为这些译作将作为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翻译事业呈现出新的面貌,翻译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飞跃的发展。1949年前,中国的翻译活动有着明显的“散兵游勇”式的个体翻译特征,而在1949年后,翻译成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中国政府专门设立了翻译局等机构,系统地引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科技文献等。正如矛盾在1954年的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 在过去,极大多数的文学翻译工作,是在分散的、自流的状态中进行的。从翻译工作者来说,翻译作品的选择,常常是凭借译者个人主观的好恶来决定的,而往往很少考虑所翻译的作品,是否值得翻译,是否于读者有益,为读者所迫切需要;有些译者甚至对自己是否胜任这一翻译,也考虑得很少。......我们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理论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 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定义。翻译是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技艺,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举世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来掌握翻译的本质。 1. The Definition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2. The Definition of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turn into one’s own or another language. 3. 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人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1790) 4.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奈达,1974) 5.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 6.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促进社会文 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孙致礼:2003) 7.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王克非,1997) 二、翻译的分类 翻译分不同的类型。就文本而言,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广,涵盖各个领域,如文学、政治、文化、贸易、科技、传媒等。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实用文体翻译。 1.按语言分类:本族语译成外语、外语译成本族语/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2.按活动形式分类:笔译(translation)、口译(oral interpretation) 3按翻译材料的文体分类:应用文体翻译、科技文体翻译、文学作品翻译、政论作品翻译 4按处理方式分类:全译、节译、摘译、编译、译述 三、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标准则是从中产生的。由于社会活动受制于社会条件及译者个人等等因素,因此翻译标准也就打上了深深的社会和译者的烙印。 在我国持这一翻译原则的有玄奘、严复和鲁迅等人。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主张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意即译文要"忠实通顺"。严复是我国清末时期的名学者。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信"是"意义不背本文","达"是不拘原文形式,尽译文语音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信"、"达"互为照应,不可分割开来。"雅"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雅"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即所谓的上等文言文。鲁迅先生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这就是说,译文既要信又要顺(both faithful to the SL and smooth in expression)。我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张培基等人在其《英汉翻译教程》中所提出的"忠实"、"通顺"标准也属此类型。从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与根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取舍,目标文本的制作都以这个翻译目的为参照。翻译过程以目的性为指导,以语内语际一致和忠实性为评估手段,这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目的论形成发展以及框架体系进行梳理评价,希望读者对该理论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研究评价 一、引言 纵观翻译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已经出现了重大突破,翻译理论家们开始从阐释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不同角度来研究翻译,于是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等。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为“目的”,theorie 是德语词,意为“理论”。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究竟是创作一个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还是创作出一个能满足译人语读者要求的自由译文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翻译目的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的预期效果,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仲伟合,钟钰:1999)

机器翻译研究综述

机器翻译综述 1.引言 1.1机器翻译的历史 现代机器翻译的研究应该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但是早在这以前很多人已经提出了相应的想法,甚至是远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要用机器来进行语言翻译的想法。 在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科学家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与此同时,英国工程师同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副总裁韦弗在讨论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就提出了利用计算机实现语言的自动翻译的想法。在1949年,韦弗发表了一份名为《翻译》的备忘录,正式提出了机器翻译问题。他提出了两个主要观点: 第一,他认为翻译类似于解读密码的过程。 第二,他认为原文与译文“说的是同样的事情”,因此,当把语言A翻译为语言B时,就意味着从语言A出发,经过某一“通用语言”或“中 间语言”,可以假定是全人类共同的。 在这一段时间由于学者的热心倡导,实业界的大力支持,美国的机器翻译研究一时兴盛起来。 1964年,美国科学院成立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调查机器翻译的研究情况,给出了“在目前给机器翻译以大力支持还没有多少理由”的结论,随后机器翻译的研究就陷入了低潮期。直到70年代以后机器翻译的研究才重新进入了一个复苏期,随后机器翻译的发展又迎来了繁荣期 1.2机器翻译的主要内容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机器翻译领域中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方法,总结如下:●直接翻译方法 ●句法转换方法 ●中间语言方法 ●基于规则的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方法 基于实例的方法(含模板、翻译记忆方法) 基于统计的方法 在当前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基于统计的方法进行的,因为基于统计的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并且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学知识作为支撑,可以让更多的计算机科学家投入到实用系统的研究中,极大的促进了统计机器翻译的发展。 下面对各个方法逐一的进行介绍。

中国西方翻译史测验复习题

发给学生:中国、西方翻译历史(第一次测验复习题) 中国、西方翻译历史 填空 1译界一般认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史当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西域安息国人()到洛阳从事佛经翻译算起。 2支娄迦谶有位门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三人均为月支国人,故并称(“”)。3东晋初至隋末这一阶段佛经翻译家开始研究翻译理论,并出现了有组织的官办翻译机构,译经由私译开始转变为()。 4()在对般若经的各种版本进行了比较研究后,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理论。就是说,翻译时有五种情况译文容易失去本来面目,有三种情况不易处理。 5彦琮,今河南省西平县人,我国隋朝的一位佛经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他在总结了自己和前人的译经经验,提出了译人(“”)。 6我国佛经翻译时期的特点是:一、时间长(前后长达一千多年);二、译量大;三、译者多为________ 。 7中国翻译史的第一时期,即佛经翻译时期,可分为______ 个阶段。 8同治元年(1862年)6月,因为精通外文的人才奇缺,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了_____, 直属总理衙门。这是一所培养翻译人员的外国语学校,也是一个官办翻译机构。 9翻译沙翁剧作成就最大、最有才华者,当推_____ 。他在10年间共译出莎剧31个半,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集》和《莎士比亚全集》。 10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______ 改名为译学馆,并入京师大学堂。11.1635—1637年意大利人艾儒略翻译的《天主降生言行记略》八卷本问世,成为______ 最早的汉语节译本。 12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运动以后,我国的翻译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开始被介绍到中国;翻译中,_______ 开始取代文言文;涌现出了以____ 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13________ 翻译的高尔基的《海燕》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程度。这篇短短几百字的散文,竟数次修改,字斟句酌,前后达十年之久。 14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30年间,翻译工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______ 的翻译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武器。 15______ 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人说他狂妄,他觉得自己狂而不妄。 16_______、戴乃迭夫妇翻译的《红楼梦》英文版于1978-1980年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对介绍我国国粹精华功不可没。 17______ 是罗马神父中最有学问的人,他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结束了拉丁语中《圣经》翻译的混乱现象,使拉丁文读者有了第一部“标准”《圣经》译本,后来成为罗马天主教承认的唯一文本。 18. 11世纪中期大批阿拉伯语作品流入西班牙。阿拉伯文学作品的输入使西班牙中部古城托莱多成为当时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成为欧洲的“_______ ”。

中国翻译简史

Chapter1中国翻译简史 Three peaks of translation in history 1)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classics: the first peak 支谦,鸠摩罗什,真谛,玄奘 2)the translation of book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econd peak 徐光启(科学译祖),李之藻 3)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classics: the third peak 1,严复 信faithfulness,意义不背原文 达expressiveness,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以最准确、最生动的译文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雅elegance,译文本身的古雅 《天演论》《法意》《原富》《名学》》《群己权界论》 2,梁启超 学术界的鸿儒用资产阶级思想方法研究中国历史 3,林纾 儆醒人心,反帝救国;开创中国翻译事业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巴黎茶花女遗事》,《王子复仇记》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1919 to 1949 4, 鲁迅对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的重要贡献 (一)开辟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第二潮流 (二)我国近代翻译史上的重大变革 翻译思想 (一)“易解、丰姿”双重标准 (二)“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5,瞿秋白 大众化原则,“绝对正确,绝对白话文”的思想 翻译《国际歌》 6,郭沫若重译家责任, 重视译者主体性;强调的翻译动机 7,林语堂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8,朱光潜 西方美学翻译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1949 to the present time 9, 茅盾 “神韵说”;创造性翻译论 10,傅雷 神似说强调原文精神和韵味的重现 11,钱钟书化境论,强调译者流畅、地道的本族语 12,王佐良 以诗译诗;为读者着想, 译文要可靠、可读

翻译理论概述

第一章翻译理论概述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二、中国翻译简史三、中国翻译理论四、翻译的基本原则五、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Definitions given by Chinese scholar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刘宓庆,1990)●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蔡毅,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1997)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沈苏儒,1998)●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瞿秋白)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泰特勒,1790)●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

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1953)●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 ation 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翻译的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卡特福德,1965)●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尔胡达罗夫,1985中文版)● According to Newmark translation is “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2001a:7.美国现代翻译家、语言学会主席尤金奈达(EugeneA Nida)1969年所下的定义:Nida in sists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1969: 53。(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n fact has three distinguishable meanings for this word. It can refer to: 1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to translate the activity rather than the tangible object 2 a translation: the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 摘要:本文先简述当前中国翻译理论的大概内容,然后从翻译研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前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不足等本体因素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翻译领域的功利主义等影响翻译发展的外部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翻译理论沉 寂的原因。认为要结束沉寂期不仅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融合中西译论、翻译本体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而且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字:翻译理论沉寂期内因外因 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我们很容易找到这些熟悉的字眼“信”、“达”、“雅”、“神似”,还有“化境”等。 “信”“达”“雅” 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要文言化。如今“信”“达”“雅”三个字已经被我们说滥了,近代翻译理论近百年,长久被当做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当然,内容也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适当的做了延伸、关联和改变。如:“信”即产生了后来的“忠实”,“达”对应着“通顺”,而“雅”一词被赋予了新的翻译内涵,不是起初所指的译文要文言化,而指在选用词语时要得体,简明优雅。 “神似”

“ 神似”,亦即“传神”,“传神达意”,“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 其外”,顾名思义,就是传达原文的精神,通过文字把字里行间的意蕴曲达以出。不同语言各有特色,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而翻译绝不是坐标似的“字当句对”,而是多层次的传神达意。文学翻译尤其如此。傅雷,一位毕生从事文学翻译创作的著名翻译家。他视文学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不但把损害文学精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样严重,并且将介绍一部文学作品不能还原它本身,也认为难以容忍。他深明文学翻译的甘苦,始终持着严谨、认真负责的翻译态度,他以自己的大量译作为印证,在严复的“信,达,雅”之外,另树一帜,标举“神似”,可谓我国 翻译理论界的一个重大突破。他切中了文学翻译的关键所在,把翻译从字句的推敲提到艺术的锤炼。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我国传统美学中“传神”这个重要观点,引入翻译理论,把对翻译理论的认识提到美学范畴,从而拓宽了翻译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后来翻译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所以“神似”翻译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翻译事业的巨大进步,翻译理论由一般化、抽象化走向专业化、具体化的开始。 “化境”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开篇即引许慎《说文解字》有关翻译的训诂:《说文解字》卷十二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讹’。”南唐以来,小说家都申说“译” 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

中国翻译简史

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 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 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 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 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 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这种 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 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 2翻译全凭口授 3大多才有直译法 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 古代佛经翻译 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 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 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总结 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 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主张直译,

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 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 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 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 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慧远等人则对译文的风格和文体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约在今山西朔城区)人。出生于代州(约代县) 主张直译与意译、音译的结合,著有《三法度序》 真谛(449-569)梁陈时代人,翻译《摄大乘论》 古代佛经翻译(唐朝——全盛期) 古代佛经翻译(续) 主要译者多为本国人,他们除了精通佛理以外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其译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加上唐朝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这一阶段的译经活动达到顶峰,出现了玄奘、不空、义净等著名的僧人译经家。 玄奘提出了佛经翻译中著名的“五不翻”的原则,并为译经者进行了十一种详细的分工。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 著名的禁烟英雄林则徐决心“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被誉为“组织翻译活动的先驱”。语言学家马建忠在其《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中留下了一些有关翻译的论述。他提出有三类书籍急需翻译,并指出“需要择其善者译之“。此外,他在总结了当时译文中常见的不足之后提出了所谓“善译”的翻译标准,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无毫发出入于其间”。 近代翻译

功能派翻译理论综述

2010年1月第29卷第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 l ofH e ilongji ang Coll ege of Educati on Jan .2010Vo.l 29No .1 收稿日期:2009-11-03 作者简介:迟明彩(1985-),女,黑龙江东宁人,2008级硕士研究生。 功能派翻译理论综述 迟明彩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 要: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自古以来的语言形式对等的局限性,把翻译定义为 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是对传统/等值0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并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通过综述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以及主要理论可以更有助于我们了解翻译行为的本质,使我们的翻译实践有更好的衡量标准,提高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 关键词: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法则;忠诚原则 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0)01-0130-02 一、形成阶段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始于70年代的德国,它的出现 是以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的5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6(P ossi b iliti es and Li m itatio n of Translati on C riticis m )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的。语言学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把翻译看做一个类似密码转换的活动。这种以原语文本为中心的基于等值或对等的语言学的翻译理论注重的是原语文本以及在译语文本中保存原语文本的特征。然而,等值理论被功能翻译理论者认为不但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而且在某些情形下是不必要的。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经过了两代翻译理论家的发展(Nord ,1997)。第一代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倡导者中有三个里程碑式的人物:第一个里程碑式人物是凯瑟林娜)赖斯和她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在她的5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6一书中,把功能的范畴引入了翻译批评。虽然没有摆脱以等值为中心,但其翻译批评模式是建立在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的功能关系基础上的。赖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当与原文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与原文对等,即她所谓的/综合性翻译0(i n tegra l co mmun i cati ve perfor m ance)。功能翻译理论的第二个里程碑式人物是汉斯)威密尔。他是赖斯的学生,但是他对以文本为中心的等值论的决裂要比他的老师彻底得多。他创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翻译目的论(Sko post heory)。威密尔的这种摆脱翻译的语言学方法的想法在他的5普通翻译理论框架6(F ra m e work for a Genera lT ransl a ti on Theory ,1978)一书表露无遗。他认为仅仅靠语言学是不能建立翻译理论的,因为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过程,因此必须探寻其他方法。威密尔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符号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活动。因此,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威密尔认为人类行为是有目的的、发生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所以翻译是一种有目 的、应达到一定结果的行为。由此,威密尔确立了他的/翻译目的论0。Skopos 是一个希腊词汇,意思是目的。在翻译中决定翻译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众或称为预期的目的语接受者或听众,每一个翻译作品都是针对预期中的听众的。很显然,源语文本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比在等值论中的地位要低。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第三个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 olzM anttari 。她也是一位从事翻译培训的教师和翻译学者。她将功能翻译理论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她避免使用翻译这个名称,而将翻译的外延扩大至各种跨文化转换。曼塔利的理论也是建立在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翻译行为是她的核心基础理论。她区别了/翻译translati on 0与/翻译行为translatio na l actio n 0两个概念。曼塔利认为/翻译(translatio n)0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涉及原语文本的使用。而/翻译行为(transl a ti ona l acti on)0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涉及译者为翻译所做的一切,包括在翻译过程中给予文化或技术上的参考意见。 第二代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倡导者包括Christiane Nord ,M a rgret Amm ann ,Paul Kuss m au,l H ans H o n i ng ,Kupsch 2Losre 2it ,H e i drun W itte 等,其中尤以克里斯蒂安)诺德为代表,她是德国马格德堡理工大学(P olytechn i c ofM agdeburg)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教授,因为她不但著有翻译工作者培训理论和方法方面的作品数部,而且是德国功能翻译派里首位用英文著书5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6(Translati ng As a Purpose f u l Acti vity 2Functi ona list Approaches Exp l a i ned ,199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分析和总结功能翻译理论的学者。诺德主张功能与忠诚相结合/f unc ti on plus l oya lty 0(Nord ,1997)的翻译原则,从而完善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二、功能翻译的核心理论和概念 11目的论(sko post heory) ) 130)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课程论文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课程名称:翻译概论 学号: 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成绩: 任课教师: 2015年12月30日

目录 一、我国翻译理论概述 (1) (一)、佛经翻译 (1) (二)、西学翻译 (2) (三)、五四时期的翻译 (2) (四)、抗战建国以来的翻译 (3) 二、西方翻译理论概述 (3) (一)、翻译学科的创立 (3) (二)、翻译三原则 (4) (三)、归化异化翻译理论 (4) (四)、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4) (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5) (六)、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 (5) (七)、功能翻译理论 (6) (八)、多元系统理论 (6) (九)、翻译规范理论 (7) (十)、改写理论 (7) 三、重要翻译理论对比 (8) (一)、鲁迅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比较 (8) (二)、严复与泰特勒翻译理论比较 (8) (三)、归化异化与直译意译的比较 (8) (四)、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 (8) 四、总结 (9)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摘要:本文以课程内容、翻译理论原作以及相关研究文献为依据,综述了课程中涉及到的国内外重要的翻译理论,并对其中几个翻译家及其翻译理论进行了比较。关键字:翻译理论综述比较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urse content, some original works about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relevant literatures, this thesis sums up the major translation theor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involved in the contend of the course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 ranslation”, and makes comparisons between several translators as well as their translation theories. Keywords: translation theories, summarization, comparisons 一、我国翻译理论概述 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中华文化好比一条长河,正是得益于翻译,才保证了河水没有枯竭。“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我国的翻译历史按时间顺序和译著类别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到清的科技翻译,清朝到民国的西学翻译,五四时期的翻译及建国以来的翻译。 其中佛经翻译就是从“印度来的水”,西学翻译就是从“西方来的水”,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补充和促进的作用。 (一)、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又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安士高和支谦。安士高于翻译的经典义理明晰,文字允正,可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也是将禅观带入我国的第一人。支谦在《法句经序》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支谦“翻译不易”的观点在翻译历史上具有史论价值。 第二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道安和鸠摩罗什。道安提出“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主张直译。同时,他的“五失本,三不译”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史上具有译论价值。所谓“五失本”是指1、经文乃外语,其词序由汉人看来是颠倒

第35 课翻译史--中国翻译简史

第35 课翻译史--中国翻译简史 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 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 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 业。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秦符时期; 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 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 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 译。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到了东汉桓帝建 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

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 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 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 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 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 有竺法护。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 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不过,这 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 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文, 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 直译。当时的佛经《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为了把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新闻英语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新闻英语,即“新闻报道文章中所使用的英语 ,具有新闻特性、适合新闻报道要求、适应新闻信息传播需要的语言” (张建,2004),成为了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新闻翻译这一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强,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逐渐多元化,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新闻本身的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原则等方面。 1 新闻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徐泉、王婷(2001)总结出新闻文体的如下特点:1.用词新颖,精巧别致;2.句式多样富于弹性;3.巧用时态,布局呼应;4.频繁使用被动语态,重点突出;5.结构合理层次分明;6.善用修辞,讲求效果。就语法层面的翻译而言,李侠(2004)分析了英语新闻句子的四大特点:1.信息量大;2.结构简单; 3.语法手段丰富; 4.名词修饰语前置。李认为在翻译英语新闻时, 必须遵循汉英两种语言的规律和使用习惯,努力增强译作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并提出了英语新闻句子汉译的 3 种方法: 1.化长为短; 2.调整句子中各部分的顺序与敢减敢删;3.使用四字格结构。曾尼(2010)从新闻英语的标题、词汇和时态及语态的角度,论述了新闻英语的一些文体特征。比如,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事件在语法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句式简短精练,语言简洁是受人们称赞并为人们所追求的风格。郑连勋、郑?(2011)认为新闻英语的问题与其他形式的新闻问题相同,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在理解其用词特点的基础上面,代词、复合词、外来词等应用方式,也是新闻英语用词方面的关键,从英语新闻报道展开分析,以借代词、引申词、复合词、外来词、小词语缩略词、临时造词等方面为例探讨了英语新闻当中的用词特点。不少学者就这些文体特点的翻译进行了单项阐述。王治江(2001)提出了新闻外来词语音译中应注意的原则,即人名和地名中翻译要统一,不仅要译出指称意义,还要译出联想意义,但要避免产生贬义联想。范晓航(2003)认为在外文报刊翻译中运用短小精悍的汉语四字格可使译文笔墨经济,以少胜多,也可使译文整齐匀称、韵律感强。肖爱萍( 2004)分析了英文报刊中复合词的特点并提供了直译、意译和重组三种翻译方法。龙江华(2005)采用随机抽样及处理得出了新闻英语文体中被动语态出现频率在各类文体中最高的结论。认为被动语态同时具有缓和语气、强调动作承受者,使语篇话语衔接和连贯的作用。他较系统地归纳出了依据具体语境对新闻英语中被动语态进行翻译的方法:1.译成汉语中的被字句;2.译成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运用“受、挨、遭、给、由、让、加以、予以、得到、受到、是”的对等词来代替“被”字;3.译成无标志的被动句;4.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还有学者从新闻英语修辞手法角度进行研究。田传茂、许明武(2001)对报刊科技英语中积极修辞(隐喻、移就、夸张、拟人)的作用和翻译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胡光(2004)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比喻的喻体形象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闻英语汉译时对喻体现象的处理方法:1.保留喻体二2. 替换喻体;3.省略喻体。此外,在新闻写作中,标点符号有其独特功能。但在报刊新闻英语翻译中,人们往往忽略标点符号在行文表意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马芜、田小勇(2003)探讨了新闻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 3 种标点符号即逗号、冒号和破折号的正确理解与翻译。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全文的缩写。为了吸引读者,编辑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力争使新闻标题更具吸引力。这为英语新闻翻译带来挑战。鉴于此,有关新闻标题翻译的文章占了 20%的高额比例。唐见端(2005)认为为了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汉语形式再现出来 ,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采取以下翻译方法:1.直译或基本直译新闻标题;2.翻译中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