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必修一、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必修一、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必修一、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必修一、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5分,共50分)

1.已知集合M={R x x x y y ∈-+=,322},集合N={32≤-y y },则M =?N ( )。 A.{4-≥y y } B.{51≤≤-y y } C.{14-≤≤-y y } D.φ 2.如图,U 是全集,M 、P 、S 是U 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M S P ??) B.(M S P ??) C.(M ?P )?(C U S ) D.(M ?P )?(C U S )

3.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是[2,4],???

? ??=x f y 2

1log 的定义域是( )

A.[

21,1] B.[4,16] C.[4

1

,161] D.[2,4] 4.下列函数中,值域是R +的是( ) A.132+-=

x x y B.32+=x y ,+∞∈,0(x )

C.12

++=x x y D.x

y 31

=

5.设P 是△ABC 所在平面α外一点,H 是P 在α内的射影,且PA ,PB ,PC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H 是△ABC 的( )

A.内心

B.外心

C.垂心

D.重心

6.已知二面角α-l -β的大小为60°,m ,n 为异面直线,且m ⊥α,n ⊥β,则m ,n 所成的角为( )

A.30°

B.60°

C.90°

D.120° 7

( ) A.(1,2) B.(,3)e C.(2,)e D.(,)e +∞

8.已知0.30.2a =,0.2log 3b =,

0.2log

4c =,则( ) A. a>b>c B. a>c>b C. b>c>a D. c>b>a

9.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2,A A 1=1,则B C 1与平面BB 1D 1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 A.

63 B.255 C.155 D.105

10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BD ,沿BD 将△A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连接AC ,则在四面体ABCD 的四个面中,互相垂直的平面的对数为(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已知函数()()()

2log 030x x x f x x >??=???…,则()0f f =???? .

12.函数b a y x

+=(a >0且a 1≠)的图象经过点(1,7),其反函数的图象经过点(4,0),

则b

a =

13.函数???

?

??=x y 31

21log log 的定义域为 14.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结论:①m ⊥n ;②α⊥β;③n ⊥β;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5、(12分)已知1

()(1)1

x x

a f x a a -=>+ (1)判断函数()y f x =的奇偶性;

(2)探讨()y f x =在区间(,)-∞+∞上的单调性

16.(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 AD ⊥平面ABCD ,AB =AD ,∠BAD =60°,E ,F 分别是AP ,AD 的中点.求证:

(1)直线EF ∥平面PCD ; (2)平面BEF ⊥平面P AD .

17、(14分)如图,正方形ABCD 和四边形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F ∥AC ,AB =2,CE =EF =1.

(1)求证:AF ∥平面BDE ; (2)求证:CF ⊥平面BDE .、

18、(14分)已知函数2()22,(0)f x ax x a a =+--≤ (1)若1,a =-求函数()y f x =的零点; (2)若函数在区间(0,1]上恰有一个零点,求a 的取值范围;

19、(14分)北京市的一家报刊摊点,从报社买进《北京日报》的价格是每份0.20元,卖出的价格是每份0.30元,卖不掉的报纸可以以每份0.05元的价格退回报社。在一个月(以30天计算)里,有20天每天可卖出400份,其余10天每天只能卖出250份,但每天从报社买进的份数必须相同,这个推主每天从报社买进多少份,才能使每月所获的利润最大?并计算他一个月最多可赚得多少元?

20、(14分)△ABC 是正三角形,线段EA 和DC 都垂直于平面ABC .设EA =AB =2a ,DC

=a,且F为BE的中点,如图.

(1)求证:DF∥平面ABC;

(2)求证:AF⊥BD;

(3)求平面BDF与平面ABC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答案

==,∵>,<,<,++>,∴<,故在上为增函数.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x l x l x x x l x x l x x x x

x -+-+--++112121*********()()()a 1x x (1)(1)0f(x )f(x )f(x)R 12

121—5:BCCDB 6---10:BCADC

11、0 12、64 13.(0,1) 14①③④?②(或②③④?①)

15、(1)定义域是R .

f(x)f(x)-==-,a a a a x x x x ---+=--+111

1

∴函数f(x)为奇函数.

(2)设任意取两个值x 1、x 2∈(-∞,+∞)且x 1<x 2

f(x 1)-f(x 2)

16、证明:(1)∵E ,F 分别是AP ,AD 的中点,

∴EF ∥PD .

又∵PD ?平面PCD ,EF ?平面PCD . ∴直线EF ∥平面PCD .(6分)

(2)连接BD .∵AB =AD ,∠BAD =60°, ∴△ABD 为正三角形.

又∵F 是AD 的中点,∴BF ⊥AD . 又平面P AD ⊥平面ABCD , 平面P AD ∩平面ABCD =AD , BF ?平面ABCD ,

∴BF ⊥平面P AD .又BF ?平面BEF , ∴平面BEF ⊥平面P AD .(12分)

17、证明:(1)设AC与BD交于点G.

∵EF∥AG,且EF=1,AG=1

2AC=1,

∴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AF∥EG.

∵EG?平面BDE,AF?平面BDE,

∴AF∥平面BDE.(6分)

(2)连接FG.

∵EF∥CG,EF=CG=1,且CE=1,

∴四边形CEFG为菱形.

∴CF⊥EG.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D⊥AC.

又∵平面ACEF⊥平面ABCD,

且平面ACEF∩平面ABCD=AC,

∴BD⊥平面ACEF.

∴CF⊥BD.

又BD∩EG=G,

∴CF⊥平面BDE.

19、.设这个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x份报纸,每月所获的利润为y元,则由题意可知250≤x≤400,且y=0.3×x×20+0.3×250×10+0.05×(x-250) ×10-0.2×x ×30=0.5x+625。

∵函数f(x)在[250,400]上单调递增,∴当x=400时,y最大=825,即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400份报纸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825元。

(1)证明:如图所示,取AB 的中点G ,连接CG ,FG . ∵EF =FB ,AG =GB , ∴FG =12EA .

又DC =1

2EA ,∴FG =DC . ∴四边形CDFG 为平行四边形, 故DF ∥CG .

∵DF ?平面ABC ,CG ?平面ABC , ∴DF ∥平面ABC .(4分)

(2)证明:∵EA ⊥平面ABC ,∴EA ⊥CG . 又△ABC 是正三角形, ∴CG ⊥AB . ∴CG ⊥平面AEB . ∴CG ⊥AF . 又∵DF ∥CG , ∴DF ⊥AF .

又AE =AB ,F 为BE 中点, ∴AF ⊥BE .又BE ∩DF =F , ∴AF ⊥平面BDE .

∴AF⊥BD.(8分)

(3)延长ED交AC延长线于G′,连接BG′.

由CD=1

2AE,CD∥AE知D为EG′中点,

∴FD∥BG′.

由CG⊥平面ABE,FD∥CG,

∴BG′⊥平面ABE.

∴∠EBA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12分)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EB中,易求∠ABE=45°. (14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与重难点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各章节知识点与重难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知识要点】 1、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2、“属于”的概念 我们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元素 如: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如果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A 3、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4、集合的表示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公共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3)图示法(Venn图)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知识要点】 1、“包含”关系——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2、“相等”关系 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A B B A ??? 且 3、真子集 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高一人民版必修一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人民版必修一历史教 学计划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适应新课程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三、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高一数学必修一重难点讲解

高中必修一一些重点函数值域求法十一种2 复合函数9 一、复合函数的概念9 二、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9 复合函数单调性相关定理10 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方法10 指数函数:12 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5

函数值域求法十一种 1. 直接观察法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其值域可通过观察得到。 例1. 求函数 x 1 y = 的值域。 解:∵0x ≠ ∴0x 1≠ 显然函数的值域是:),0()0,(+∞-∞Y 例2. 求函数x 3y -=的值域。 解:∵0x ≥ 3x 3,0x ≤-≤-∴ 故函数的值域是:]3,[-∞ 2. 配方法 配方法是求二次函数值域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例3. 求函数]2,1[x ,5x 2x y 2 -∈+-=的值域。 解:将函数配方得:4)1x (y 2 +-= ∵]2,1[x -∈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x=1时,4y min =,当1x -=时,8y max = 故函数的值域是:[4,8] 3. 判别式法 例4. 求函数 22x 1x x 1y +++= 的值域。 解:原函数化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0x )1y (x )1y (2=-+- (1)当1y ≠时,R x ∈ 0)1y )(1y (4)1(2≥----=? 解得:23y 2 1≤ ≤ (2)当y=1时,0x =,而? ?? ???∈23,211 故函数的值域为? ???? ?23,21 例5. 求函数)x 2(x x y -+=的值域。 解:两边平方整理得: 0y x )1y (2x 222=++-(1) ∵R x ∈ ∴0y 8)1y (42 ≥-+=? 解得:21y 21+≤≤- 但此时的函数的定义域由0)x 2(x ≥-,得2x 0≤≤ 由0≥?,仅保证关于x 的方程: 0y x )1y (2x 222=++-在实数集R 有实根,而不能确保其实根在区间[0,2]上,

高中数学必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总结(完整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 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 用.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体会类比对发现新结论的作用.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其子集的概念. 难点:难点是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 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 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借助Venn图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卷

2013---2014学年期中考试卷2013.11.08.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 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 3. 中国封建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史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相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 B.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为路、州、县 C.明朝废丞相制度 D.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 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5. “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 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6. 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 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题算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 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 7. 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 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8.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 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 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曰,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 的历史)曰:“周亡矣。”周太史伯阳认为“周亡矣”的主要理由是幽王破坏了() A.王位世袭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 D.宗法制 10. 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 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11. 下列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或机构)不包括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都察院 D.参知政事 12. 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13. 隋唐时期推行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 B.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 C.笼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D.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 14. 元朝建立的行省中不包括 A.辽阳行省 B.云南行省 C.江浙行省 D.福建行省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 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16.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 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17.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8. 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 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19. 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 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lO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 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 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21.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为求得“中国之自由解放,集余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 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的这种认识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 A、决定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时 B、1894创立兴中会时 C、1905年组织同盟会时 D、1911年武昌起义时 22. 五四运动区别于辛亥革命之处有() ①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②主力军发生重要变化③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反封建的成果更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23. 1934年10月,中央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的目的是() A、北上抗日 B、将革命推向全国 C、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 D、实现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

最新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难点分析(1)

一、知识结构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人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二、重点难点分析 这一节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集合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这一节的特点是概念多、符号多,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符号是学好本节的关键.为此,在教学时可以配备一些需要辨析概念、判断符号表示正误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提高判断能力,加深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关于牵头图和引言分析 章头图是一组跳伞队员编成的图案,引言给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出本章的内容无论是分析还是解决这个实际间题,必须用到集合和逻辑的知识,也就是把它数学化.一方面提高用数学的意识,一方面说明集合和简易逻辑知识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基础. 2.关于集合的概念分析

点、线、面等概念都是几何中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集合则是集合论中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 初中代数中曾经了解“正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初中几何中也知道中垂线是“到两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等等.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个概念,从而阐明集合概念如同其他数学概念一样,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来自现实世界. 3.关于自然数集的分析 教科书中给出的常用数集的记法,是新的国家标准,与原教科书不尽相同,应该注意. 新的国家标准定义自然数集N含元素0,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推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国际标准,以便早日与之接轨,另一方面,0还是十进位数{0,1,2,…,9}中最小的数,有了0,减法运算 仍属于自然数,其中.因此要注意几下几点: (1)自然数集合与非负整数集合是相同的集合,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含0;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背景: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 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专题一

必修一知识点专题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 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 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逐渐解体;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扩大周的疆域。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 A、王族(姬姓贵族); B、功臣; C、先代贵族等; 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权利——世袭的统治权 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影响: 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 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核心内容和显著特征:嫡长子继承制。 其他: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形成周天子---诸候---卿大夫---士,由宗法决定的严密等级。影响: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C、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如孝道,宗亲观念的形成(家谱、祭祖)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东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皇帝制度 秦始皇确定皇帝称号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难点归纳5篇分享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难点归纳5篇 分享 说到高一数学,很多同学都会说很难,的确,相对而言,高一数学是高中数学中最难的一部分,但我们一定要把知识点给吃透。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一、一次函数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 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①和 y2=kx2+b……② (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最新【强烈推荐】高一数学必修一复习

第1章 集 合 §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重难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区别元素与集合等概念及其符 号表示;用集合语言(描述法)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集合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考纲要求: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经典例题:若x ∈R ,则{3,x ,x 2 -2x }中的元素x 应满足什么条件? 当堂练习: 1.下面给出的四类对象中,构成集合的是( ) A .某班个子较高的同学 B .长寿的人 C D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 2.下面四个命题正确的是( ) A .10以内的质数集合是{0,3,5,7} B .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 C .方程2 210x x -+=的解集是{1,1} D .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 3. 下面四个命题: (1)集合N 中最小的数是1; (2)若 -a ?Z ,则a ∈Z ; (3)所有的正实数组成集合R + ;(4)由很小的数可组成集合A ;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个 A .1 B .2 C .3 D .4 4.下面四个命题: (1)零属于空集; (2)方程x 2 -3x+5=0的解集是空集; (3)方程x 2 -6x+9=0的解集是单元集; (4)不等式 2 x-6>0的解集是无限集;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个 A .1 B .2 C .3 D .4 5.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是( ) A . {x,y 且0,0x y <>} B . {(x,y)0,0x y <>} C. {(x,y) 0,0x y <>} D. {x,y 且0,0x y <>} 6.用符号∈或?填空: 0__________{0}, a __________{a }, π __________Q , 2 1 __________Z ,-1__________R , 0__________N , 0 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和重难点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各章节知识点与重难点第一 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知识要点】 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2、“属于”的概念 我们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元素如:如果a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 A 记作a∈A,如果a不属于集合 A 记作 a A 3、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4、集合的表示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公共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 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3)图示法(Venn 图)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知识要点】 1、“包含”关系——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 A 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 A B 2、“相等”关系 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 A 等于集合B,即:A=B A B且B A 3、真子集 如果 A B,且 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 A B(或 B A) 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 集合的真子集.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知识要点】 1、交集的定义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 A 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交集.记作A∩B(读作“A 交B”),即A∩B={x| x∈A,且x∈B}. 2、并集的定义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B(读作“A 并B”),即A∪ B={x | x∈A,或x∈B}.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教案范文整理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教案 课题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 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养成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重点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

课时1课型新授课课时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修改意见 回顾上一课时内容 导入新课:以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导入。 【自主学习】 知识点1: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思考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1年和1934年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独立的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及其失败表明,革命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胜利。 理论基础: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特别是空想社会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1 指数函数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2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α来表示 aαa∩α=Aa∥α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aα bβ=>a∥α a∥b 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 aβ bβ a∩b=Pβ∥α a∥α b∥α 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精品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教案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教案 以下是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养成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重点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

课型新授课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修改意见 回顾上一课时内容 导入新课:以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导入。 【自主学习】 知识点1: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思考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 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 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1931年和1934年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 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独立的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及其失败表明,革命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胜利。 (3)理论基础: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特别是空想社 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做出了重要贡献,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继承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

2018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重要知识点提要 1.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 3.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例如:楚王问鼎 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5.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加强是秦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 6.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7.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9.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存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10.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 11.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别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12.汉武帝时设置了“中朝”以加强皇权。 13.明太祖时,废除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以加强皇权,废行省、设三司,以加强中央集权。 14.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15.清朝雍正时设置的军机处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西方 二、基本知识网络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代 1、公元前2070年, 2、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3、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二、商代 1、公元前1600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侯、伯 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课标要求,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皇帝制度、丞相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和行政区划的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君权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而这种强化又突出表现在君权对相权的成功削弱和中央对地方统治的加强上。 ●教材分析 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本节内容在本单元都占有很大篇幅。它揭示了从汉朝到明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沿革的历史,在这一点上,时间跨度非常大,没有通史知识作保证的话,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讲是有困难的。这需要老师的调控。同时,本节内容形散而神不散”,这无疑增加了教学难度,但也为教师个性教学发挥创造了可能。师生要共同“沿制度变革,寻制度的特点。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中国古代专制皇权的知识一般只有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留下大概印象,对专制皇权的起源、发展等等具体知识比较陌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可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建议 1.教法:课堂教学上积极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诱思交融”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为指导,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学案,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背景材料,采用诱思探究、使用学习、导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自主、合作与探究。 2.学法: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容,充分发扬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精神,努力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高中数学必修1优秀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1优秀教案 【篇一:(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第一章集合 课题:0 高中入学第一课(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了解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目标和基本能力要求,了解新课 程标准的基本思路,了解高考意向,掌握高中数学学习基本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强调布置有关数学学习要求和安排。 教学过程: 一、欢迎词: 1、祝贺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新的行动,圆满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习任务,并祝愿同学们取 得优异成绩,实现宏伟目标。 2、同学们军训辛苦了,收获应是:吃苦耐劳、严肃认真、严格要求 3、我将和同学们共同学习高中数学,暂定一年,? 4、本节课和同学们谈谈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学数学?如何学数学?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本期数学教学、活动 安排?作业要求? 二、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是各科之研究工具,渗透到各个领域;活脑,训练思维;计算机等高科技应用的需要;生活实践应用的需要。 2.如何学数学: 请几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共同完善归纳为四点:抓好自学和预习;带着问题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注重自学能力 的培养,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形成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由于高考要求,学习时与初中有所不同,精通书本知识外,还要适当加大难度,即能够思考完成一些课后练习册,教材上每章 复习参考题一定要题题会做。适当阅读一些课外资料,如订阅一份 数学报刊,购买一本同步辅导资料. 3.高中数学知识结构: 书本:高一上期(必修①、②),高一下期(必修③、④),高二 上期(必修⑤、选修系列), 高二下期(选修系列),高三年级:复习资料。 知识:密切联系,必修(五个模块)+选修系列(4个系列,分别 有2、3、6、10个模块)

XX高一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细化整理(人民版)

XX高一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细化整理(人民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P6 (1)含义: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的制度。 (2)受封者义务权利: 义务:①定期朝见和贡献财物 ②提贡军赋和力役,随从作战 权利:①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②独立管辖领地上的人民、征收租赋、设置军队,内政基本自主 2西周宗法制 P6-7 (1)含义 宗法制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 确定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由宗法关系

决定的等级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4前提示二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以血源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8 (1)首创皇帝制度,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①称号:始皇帝,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 (皇帝独尊) ②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皇权至上) ③皇位终身且世袭(皇位世袭) (2)中央机构:实行三公诸卿制。 ①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事。 ②诸卿:丞相之下,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职能部门特点: ③特点:分工明确,家国同治,皇帝总揽,公卿朝议,减少失误

(3)地方机构:全面推行郡县制。 ①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郡 长官有郡守郡尉郡监(或监御史)等 ②郡的下级机构:县道③基层:设计乡、里(行政)、亭(治安、传递)等 (4)特点:①郡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皆由中央调动任免,不得世袭;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 (1)当时积极作用: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使秦朝国力增强,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2)当时消极作用: 方便秦朝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人民起义和秦的速亡。 (2)后世影响: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和不断发展,奠定了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6汉到元君相权关系的演变:P14-1 (1)汉初:丞相有相当大权力; (2)汉武帝设置中朝(或叫内朝)参与决策机要,削弱丞相等外朝权力; (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后来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导学案

1.1.1集合的含义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10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评。 “巩固练习”10分钟,组长负责,组点评。 “个人总结”5分钟,根据组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能力展示5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关系的意义.。. (2)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从观察分析集合的元素入手,正确地理解集合. (3)观察关于集合的几组实例,并通过自己动手举出各种集合的例子,初步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 实和数学对象中的意义. (4)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如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 (5)在学习运用集合语言的过程中,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初步培养实事、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集合概念的形成。 学习难点: 理解集合的元素的确定性和互异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例(3)到例(8)和例(1)(2)是否具有相同的特点,它们能否构成集合,如果能,他们的元 素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请你举出一些有关集合的例子。 2、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称为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3、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 4、集合的元素一定是的,相同的几个对象归于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一个元素。 5、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 6、如果 a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 a属于A ,记作 ,读作””。 如果 a不是集合 A的元素,就说 a不属于A ,记作,读作””。 7、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 有理数集,实数集。 (二)合作探讨 1、下列元素全体是否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世界上最高的山(2)世界上的高山。(3) 2的近似值 (4)爱好唱歌的人 (5)本届奥运会我国取得优秀成绩的运动员。(6)本届奥运会我国参加的所有运动项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