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现代区位研究

第九章 现代区位研究

第九章  现代区位研究
第九章  现代区位研究

第九章现代区位研究

区位理论最早是在经济学领域创立的。19世纪初,德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了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就为古典区位理论的形成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一、近代区位研究过程

187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国内各部门之间和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一系列新发明的出现不仅使原有的工业部门得到发展,而且又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工业部门,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世界航运、铁路建设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由于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企业的规模急剧扩大,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聚,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也转向全世界的经济扩张,形成了商品、资本和市场的垄断。据此,西方区位理论也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成本学派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市场学派,区位论也由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工厂转变为立足于城市,由着眼于成本、运费最省发展为追求市场的扩大。

192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弗兰克·费特尔(Frank A. Fetter)根据成本和运费的不同假定,提出了两生产地贸易区分界线的抽象理论—“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the Theory of Location of Trade Area Boundaries)1,开创了区位论市场学派的先河。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til Ohlin)以新古典理论作为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抛弃了古典学派以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来决定价值的命题,进行了区位的一般均衡研究,开辟了西方经济学区位理论的新领域—一般区位理论(General Localization Theory)的研究。

直到本世纪30年代初,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改变,社会分工、商品化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商业服务业的市场区位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另一方面,地理学由早先主要采用类型归纳为推理方式的自然科学开始明显的人文化,尤其经济地理学领域既要运用国民经济学提出法则,又要通过地理调查树立样板,这些都促使了地理学将区位论当做一种基本理论从经济学移植过来。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根据调查研究,分析了市场区形成的经济过程,1933年写成《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得出了三角形聚落分布、六边形市场区的高效市场网理论—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首次以城市为中心而进行市场腹地的分析。其后,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又于1940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区位经济学》,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理论,从一般均衡的角度考察整个工业的区位问题,又从局部均衡的角度考察工厂的区位。在区域产业配置时,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找出各经济单位配置的相互依存关系,寻找整个区位系统的平衡,并根据这一原理,提出了经济区理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

20世纪4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司徒瓦特(J. Q. Stewart)也曾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区位研究,市场区划分和市场扩大化的相互作用理论(The Interaction Theory)便应运而生,他第一次用理论模型表述了两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strength of economic connection)。继之,戚夫(G.K.Zipf)不仅证明了商务指数( index of busines)

如此,而且在电话通话次数(number of telephone message)、客运班次(bus passengers)和铁路运量(weight of railway express shipments)等方面也是如此2。赖利(W. Reilly)也于1929年和1931年提出了零售业引力法则,并总结为市场区分界点理论(Breaking-Point Theory)3,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零售贸易重力模型(Law of Retail Trade Gravitation),试图用这一种模型确定一个城市居民对其它城市零售贸易的资助量(volume of retail trade patronage),从而进一步勾画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由于廖什市场区只受距离、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一些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对其作了相应的修改,提出了赢利边际理论和镶嵌等级体系理论(Nested hierarchy Theory)4,重新解释和补充廖施经济景观的不足。

综上所述,近代区位理论(主要指市场学派),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费特尔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俄林的“一般区位论”及其引申出来的其它论点都是一种纯理论的假定,把一些实际上非常重要的条件舍弃了,即使对市场范围作了考虑,但对市场范围内地形的变化,运输方式的性质也作了不应该的忽视。克利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施的“经济景观”共同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市场区和市场体系理论,但由于他们同处在垄断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城市区位的研究局限于市场区的扩大与再分配,割裂了许多自然的、历史的和经济的联系,与社会主义的最小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居民满足的原则相背离,对我国城市区位的研究并不具备指导性的意义。司徒瓦特的相互作用理论以及赖利的市场区分界点理论虽然把城市规模的大小作为吸引力强弱的标志,而事实上地区人民生活水准、购买力、先进技术的引进有时往往比居民人数的多寡更富有说服力,但探究城市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只是研究的范畴大大地突破了城市规模、业务指数和交通联系,更趋于自然的联系、经济的联系、通勤的联系、技术联系、社会联系、服务性联系和行政管理联系等有机的综合。

总之,在今天,无论是古典区位理论,还是近代区位理论,它们的历史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流逝,技术、经济的变化显得越来越明显,已不能满足现代地理学对区位研究的要求,减弱了理论指导的意义。

二、现代区位研究特征及其学派

二次大战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走向崩溃,许多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特别是进入了50—6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汹涌澎湃,一门崭新的立足于国民经济发展,以空间经济研究为特征,着眼于区域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的现代区位理论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起来。概括起来,现代区位理论包括了近代区位理论在研究地域上的扩展和研究时间上的延续。

(一) 现代区位研究特征

现代区位研究与经典的区位研究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首先,在研究内容方面,现代1弗兰克·费特尔(Frank A. Fetter),市场区域的经济规律,载《经济学季刊》,1924。

2Zipf,G.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Cambridge,Mass.,1949。

Edward J. Taffe,"The Urban Hierarchy:An air passenger definition",Economic Geography,1962,pp.1-14. 3这种理论提供了一种划分围绕两个规模不等城市扩展贸易区界线位置的方法。

4 Allen K. philbrick, "Principles of Areal Functional Orgaization in Regional Human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1957,PP 199-334。

区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孤立地研究区位生产、价格和贸易的局面,将整个区位的生产、交换、价格、贸易融为一体;而且从以往的区域类型、区域划分的理论研究转向以分析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为主要方向;从注重区位的经济产出到以人的本身发展为目标,重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崐系。其次,在研究对象方面,从单一经济单位的区位研究走向区域总体的研究;从市场机制研究转向以政府干预和计划调节机制为主的研究。第三,在研究方法方面,现代区位研究也由静态的空间区位选择转入区域各发展阶段空间经济分布和结构变化与过程的研究;从纯理论多假定的理论推导走向面对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应用模型研究。

(二)现代区位研究学派

概括起来,现代区位研究大致形成以下五大学派:

1. 成本—市场学派

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认为,廖什的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确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条件,但是最大利润原则的实现必然要同自然环境、运输成本、工资、地区居民的购买力等因素有关5。他吸收了成本、市场两个学派的优点,把生产、价格和贸易理论溶为一体,提出了竞争配置模型。在此基础上他还讨论了工业的集聚、经济区的规模、经济的地域特点和贸易理论,逐步形成了成本—市场学派的前驱理论。

2. 行为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的企业管理现代化日趋形成,运输成本已经随着现代化的运输工具的出现而降为次要的地位,这就使得经典的区位理论遭遇到更大的危机。这样,人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区位分析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之一,以人为主体也被视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使得区位配置不得不考虑与分析人的主观因素,从而形成了现代区位论的行为学派。

3. 社会学派

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6总结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仅是部分而不是整体的局面,区位配置必然受政府政策越来越多的干预,其它如国际和军事原则、人口迁移、市场、居民储蓄能力等因素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工业企业的配置。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影响区位的因素决不只是成本和利润因素,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4. 历史学派

最早从历史角度阐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位型式(Locational Patterns)是美国区位理论研究者埃迪加·胡佛7胡佛依据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他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以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具有很明显的时空结构特征。具体地说,在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中,人崐们的产业活动是按照自然资源的状况而分布。当交通发展进入村镇经济时代就开始出现区域的劳动地域分工,这样,产业活动的配置除了依据自然资源状况外,还要考虑市场分布来确定。当经济再进一步发展使得社会进入城市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和生产技术条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产业区位配置更趋向于考虑更多的市场因素。据此,逐步形成了胡勃

5Isard,W.,Location and Space Economy,1956, Cambridge,Mass.,M. I. T. Press.

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哈考特·布雷斯·乔瓦诺维奇公司,1936年出版。

7埃迪加·M.胡佛(Edgar M. Hoove),《皮鞋和皮革工业的区位理论》,载哈佛大学《经济研究》第55卷,1937年。

—费希尔(Hoove - Fischer)历史学派。

5. 计量学派

在50年代中期,艾萨德开始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推导韦伯的区位论,并以市场区位代替消费地作为变量来研究市场对区位的影响8。嗣后,他又创建了区域科学协会,并出版《区域科学学报》杂志,用科学分析和经验研究来探讨空间或区域问题,今天,计算机应用、遥感数据分析和计算机辅助制图已为计量化区域研究提供可能。

综上所述,可用下表简括之(表4-1)。

表1 现代区位研究学派

三、现代区位研究基本理论

由于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不同,现代区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为多元化倾向。在英国,经济学家研究了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英格兰北部等地区的工业区位状况,指出工业区位在地理上的不平衡造成的经济浪费和由此引起的政治社会问题,其研究为英国政府战后干预经济活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法国,从第四个计划开始实行领土整治计划地区化,许多地区的地方政府都编制了区域规划,其中最著名的为巴黎扩展委员会领导编制的巴黎及其周围地区的规划。在德国,联邦政府推行地区结构政策并设立了“地区规划建设和城市发展部”,州以及州以下的区域也都有相应的规划机构从事工业区位配置工作;尤其在战后,根据新的行政经济区域对所有的州及主要的工业区、工农业区、大都市地区都编制和修改了区域规划,从而对工业配置问题进行了行政干预。

在美国,早在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就有过田纳西河谷整治的成功经验,后来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罗斯托和诺尔斯对美国工业区位的地理分布又进行了研究。在瑞典,经济学家廖尔达尔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区位进行了研究。在前苏联,20年代制定俄罗斯电气化计划时就开始了生产力布局理论和地区开发理论的研究,60年代中期以来,将国民经济集约

8Isard,W.,1956,Location and space Economy,Cambridge,Mass.,M.I.T. Press.。

化和讲求国民经济的宏观效果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克服了过去那种强调部门专业化,忽视区域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国民经济的区域比例问题、部门经济结构与地区经济结构有机结合问题。在日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划分各种类型的城市经济圈的设想也被提出来。

概括现代西方区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如下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基础发展理论

1、产业部门理论

三十年代,克拉克(C.Clark)和费希尔(G.B. Fischer)在研究了区域的成长过程时发现,区域人均总产出的增加是区域第一产业(农、林、渔、牧)就业人口或产值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制造业)及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或产值所占比例的上升结果,提出了三次产出部门的理论(Economic Sector Theory)。这一理论的缺陷在于阐述的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关系、区域增长与产业部门发展顺序关系仅仅适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区域,忽略了外在因素的影响。

2、乘数理论

诺斯(D.C.Narth)、悌鲍尔(C.M.Tieboul)和豪特(H.Hoyt)在将经济活动分为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基础部门(或输出部门):是指产品销售到区域外的产业或经济活动;非基础部门(或服务部门)是指供应区域内消费的产业或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基础乘数发展论(Multiplier Effect Theory)。他们认为,基础部门的扩张会造成城市或区域的增长,这种关系是一种乘数效果,即未来的生产活动是原来的数倍,其倍数为1/(1-α),(式中α表示服务部门生产产量/区域生产总量)。

3、产业关连论

产业关连论也称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Interregional Input - Output Analysis)—1936年苏联经济学家列昂节夫提出了“投入—产出分析”。他认为多地区经济是指一个地区经济划分为若干个较崐小的地区,然后考察这些较小的地区之间在产出和投入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发展可利用部门间投入产出平衡表进行,或运用列昂节夫矩阵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应用得出结果。利用地区间和地区投入—产出分析,可以使得国家(或区域)范围内的工业布局更为合理,即可以根据地区间的贸易流量和地区的收入与就业状况改变现存的工业区位格局,为制定新厂选址、迁厂或合并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实质上只涉及区域内生产和消费的增加,主要理论有:

1、经济起飞理论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Keynes' theory),在不考虑外来资本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资本供给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居民储蓄能力和储蓄意愿。没有足够的资本供给,新工业区不可能形成;没有持续的资本供给,已形成的工业区也会衰落或向其他区位转移。经济“起飞”理论(Take - Off Theory)实质上是实施传统的经济增长战略,即:(1)把实现最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率作为最高奋斗目标;(2)实现工业化;(3)经济增长的哈罗德—多马模式(Harrod- Domar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4)通过高积累、高外债等刺激区域经济的增长。

在发展中地区,一个工业区必须是有充分的资本供给地区。储蓄能力直接与地区的国民收入水平相关,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才有较高的储蓄率,才能提供较多的资本供给。在国民收入水平低的地区,资本供给将会感到不足,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恶性循环#Z0参见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尼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 of Nelson)论。$#z,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应当提高本地区的储蓄率;其次设法从外界输入资本和引进技术。

在经济“起飞”的发达地区,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资本需求是形成新工业区的主要途径。一个地区,假定资本供给是既定的,但缺乏对资本的需求,那样仍然不可能形成新的工业区。如果原有工业区的资本供给充裕而对资本的需求不足,便形成剩余资本并转移到区外。

2、创新与传播理论

这一理论又称熊彼得(J. Schumpeter)理论(Innovation and Spatial Diffusion Theory)。照他看来,经济发展是对既有的经济格局(循环流动)的一种突破,突破力量来自企业家的创新,随着创新活动,新的投资领域将得到开拓,从而经济发展将跳跃地,间歇地前进。创新的间歇出现,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也促成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储蓄是否充裕,而在于是否有作出投资决策的创新精神。

克那波(B., Knapp,1986)曾经描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螺模式上升发展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初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与出口相关的城市制造业部门所决定,新型工业引起的技术变革以及贸易增长所得的资本积累推动城市经济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起飞。这种城市经济增长模式被划分为四个阶段:(1)初级城市化阶段。城镇仅向其腹地投资促进地方农业区货物贸易,增加资本积累;(2)起飞阶段。城镇通过输入资本引进新制造业部门加工本地资源,待主导工业部门形成后导致经济起飞;(3)第三产业增长阶段。当服务业被现存的制造业吸引时,引起就业人数的急剧增加;(4)第四产业增长阶段。服务业和行政职能开始取代制造业,并导致经济稳定增长#Z0这里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保险、金融、贸易和房地产称为第三产业;将教育、管理、医疗、卫生、游憩和研究等称为第四产业。

每当科学技术发展导致一次新的技术变革,国际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一次这样的扩散与转移,从而也为一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振兴提供一次机遇。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就是及时抓住这一机遇使经崐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纵观这些国家或地区战后经济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经济发展初级阶段;(2)进口替代阶段9。 (3)初级出口导向阶段和(4)高级出口导向阶段。

3、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埃考斯(R.S. Eckaus)和波克(J.H.Boeke)等观察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两个迥然不同的经济部门:即(1)技术比较进步,市场作用发挥较好的现代化部门和(2)使用传统技术,未进入市场的土著部门。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W. A. Lewis)通过系统地分析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Dualistic Theory)。刘易斯—费—拉尼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术、文化及地区发展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二元结构,是一切发展问题的出发点,而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化部门与生产率较低的传统部门并存又是问题的核心。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只有极低的,低到零甚至负数生产率的“过剩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实际上处于就业不足或隐蔽的,伪装的失业状态,当这部分“过剩劳动力”被

9所谓进口替代,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工业替代进口产品。

现代部门所吸收,区域工农业将逐步得到均衡的发展,国民经济结构才能得到逐步转变。4、区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自1925年M.R.舒利舍提出“生产综合体”以来,三十年代初,N.B.科洛索夫斯基完成了“乌拉尔—库兹涅茨克联合企业”的区域综合体远景研究,开创了经济地理学中生产地域综合体理论的新纪元。近年来“区域生产综合体”应用日趋广泛。苏联经济地理学家H.H.科洛索夫斯基认为:“生产综合体是指一个工业点或整个地区内企业在经济上的结合,由于是根据该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运输状况和经济地理位置,而恰当地选择企业,因而可以达到一定的经济效果。”经济地理学家T.M.卡拉斯尼科娃认为,除了生产区域综合体或区域生产综合体外,还有非生产区域综合体和经济区域综合体。按照他们的见解,区域生产综合体包括的内容有(1)利用动力的区域组织及供电线路,克服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散;

(2)利用经济区的形式,建立自然力和生产力最有利的组合;(3)在区内建立最有利的专门化企业,由正确组织的区内交通运输和动力将其联结在一个共同的区域综合体内。其后,前苏联及许多国家的学者对这一理论作了补充和发展,最后发展的生产—居民点地域综合体理论。其主要观点为:(1)在一定区域内,把各种不同等级的居民点,包括城市(群)、城镇与农村居民点(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在地域生产的基础上,组合成统一的、新型的人口分布体系组群式居民点体系。地域生产综合体对居民点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使综合体内的各居民点之间功能联系加强,在地域生产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成完整的居民点体系,因此,常把居民点体系称为生产居民点地域综合体,它是地域生产综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2)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一种包括所有经济因素的综合性体系,其中的各个居民点可以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性质的联系,组成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它们在社会上和经济上是能动的和有组织的,它们的组织是以各种相对持久的职能上的相互联系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的形式是人口、商品、资金、技术和信息流通。

(3)计划经济体制是充分实现地域生产综合体全部优越性的必要条件。计划经济的“综合平衡”可以将各个生产部门与服务部门组成最佳布局形式,并与居民点布局紧密结合,从而使区域人口居住在一个统一的经济整体中,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各种物质耗费,提高区域性和基础性设施的利用率。各生产部门与居民点统一规划,同步建设,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将获得较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宏观经济效益。(4)生产—居民点地域综合体的功能空间组织,是以合理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的。在劳动地域分工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将形成各级经济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出多种级别和类型。

(三)区域开发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开发(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与区域经济增长(regional economic growth)是两个互相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区域开发的目崐的就是按照区域内地理状况,资源条件与土地性质,使人口与工商业的分布能有最合理的安排,交通运输及各种公用事业可得最经济的投资而发挥最大的效益,并使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得到最大的便利,以促进国家的健全开发。因此,区域经济发展除了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相应变化外,最明显的是空间结构的改变。长期以来,受均衡增长(balanced growth)和不均衡增长(unbalanced growth)发展战略的影响形成如下理论:

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核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工业区位理论中涉及的聚集因素,但是,这种思想成为在经济空间和优势概念下发展而成的增长极理论主要归功于法国经济学家帕鲁克斯

(Francois Perroux)10。

帕鲁克斯等人在早期的工作中曾集中研究了经济空间中增长极核的发展,其目的是想摆脱克利斯泰勒和廖什中心地理论的限制。中心地理论的特点是演译推理,而增长极理论则相反,通过对经济发展过程的观察,运用归纳推理而得出的理论。

实际上,由于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 Theory)的出现,使得中心地理论更加完善。帕鲁克斯将经济空间定义为一个包含着诸种作用力的场,以此说明极核是各种经济力量的向量形式,作为各种力的作用场,经济空间由许多中心点组成,有些中心点具有向心力,有些则具有离心力;在区域内某个中心点上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就可形成增长极核,引起其它经济活动也趋向于这一极核。布德维尔(T. R. Boudeville)则把这种早期的增长极理论扩展到包括更广泛的地理范畴,明确指出增长极是指“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配置在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经济活动的极化必然导致地理分布上的极化,其“极化效应”导致城市区扩大,不断繁荣;随着增长极核的发展,还将产生经济”扩散效应”,极核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概括增长极理论,主要由下述三个基本经济概念构成:(1)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那些比较新兴,具有先进技术水平,能够为区域发展和增长创造良好条件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具有对本部门的产品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其市场是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并与其它部门有很强的工业内部联系等特点。类似地,分析地区工业间的投入—产出表,可以推导出每一工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前后联系。在主导产业部门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大型企业,称之为“龙头”企业,它可以是一个工厂,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的核心机构组成的综合体。在区域的中心地体系中的某些重要地点配置这样的“龙头”企业,就会形成相应的增长极核中心。(2)极化效应(Polarisation Effects)与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主导产业部门的“龙头”企业或它们的综合体一旦配置在某一地区,其迅速的增长将导致聚集经济优势的形成,从而使围绕在原布局点周围的其它经济活动产生极化现象。所谓极化是指迅速增长的主导企业引起其它经济活动趋向于增长极核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出现三种主要聚集经济类型,即:企业聚集经济,区位聚集经济和城市化聚集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于经济活动集中在少数点上,从而也导致资源向这些点流动,这就使经济极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地理上的极化,而且由于在这些点上存在聚集经济的优势,所以当这些点上的早期吸引力消失之后,它们依然可以继续繁荣下去。然而,极化效应也是有其限度的。因为在增长点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阶段,规模增大的非经济性可能超过聚集经济带来的利益,诸如公共服务成本的增加,工资和地租价格的上涨以及过度拥挤造成的费用,这些非经济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工业的增长。(3)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s)。所谓扩散效应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增长极核的推动力不断地向周围地区发散。作为政策工具的增长极理论近年来已经为人们广为接受,其中扩散效应起了很大的作用。

综合考察这些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各种增长极核的概念可以确定和划分,而且也能直观地感到它们的吸引力,但其理论基础和实际可操作性能十分薄弱。此外,增长极理论还存在其它许多问题,诸如过分依赖大型主导企业,规模过大的非经济性,自由企业的存在也使极化效应受到种种限制以及扩散和回流两种效应之间的不平衡问题等。然而,作为理解区域构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增长极理论还是能为中心地理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动态方面的补充说明。

2、梯度开发理论

该理论是制定国家或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基本理论之一,由中国学者夏禹龙等根据国外适应理论(Adaption Theory)变异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为争取早日实现现

10帕鲁克斯,略论发展极的概念,载《适用经济学》第8期,第307-320页。

代化,极力推崇“起飞”(take-off)理论,即尽量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使经济起飞,迎头赶上发达国家。但实践表明由于脱离国情,收效甚微,甚或适得其反。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步骤不可超越,而应适应发展中国家薄弱的基础,首先采用“中间技术”,甚至发展“传统技术”,再逐步过渡到先进技术。夏禹龙等结合中国国情,反对“一刀切”地搬用“中间技术”。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实际上已形成了一种技术梯度,即“先进技术”地区、“中间技术”地区和“传统技术”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应承认历史形成的技术梯度,让一些有条件的地区首先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中间技术”地带、“传统技术”地带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加速转移,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梯度理论是一种静态区位理论,它力图将地区的经济发展固定在特殊的阶段之上,使“先进技术”地区永远“先进”,“传统技术”地区永远“传统”;在确定区域生产布局重点时,往往只注重现状发展基础,只注意发挥发达地区的现实优势,忽略了待开发地区的潜在优势,致使在区域经济开发中一方面加大了地域经济开发差异程度,另一方面影响了整个国家地域经济的开发速度。

鉴于上述弊端,近年来梯度发展理论正由静态区位理论发展为动态区位理论。其中最有权威的是迈达尔理论,认为:随着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生产分布上必然会产生两种趋势,即生产向某些地区集中的极化趋势和生产向广大地区分散的扩展趋势;前者受极化效应支配后者为滴流作用结果。根据这一原理,处在高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在于预防经济结构老化,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创造新产品,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处在低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应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或外溢出来的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并尽量争取外援,从最低的发展梯度向上攀登,进入先进行列。

3、跳跃发展理论

跳跃发展理论是在国家或大地区经济开发中,不考虑各地区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开发理论。该理论也是为制定国家或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基本理论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它与梯度理论战略相对应。其基本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一些原来位居最高发展阶梯的地区经济能逐渐衰败;另一些原来处于较低发展阶梯的地区经济能后来居上,成为最发达地区。每个时期地域经济开发重点不是依据现状顺序,而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与可能条件而决定。区域经济的开发不仅仅首先加强发达地区,再逐步过渡到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且可以跳过发达和次发达地区直接在不发达地区进行开发。与其相类似的还有“大推进理论”(Big Push Theory)。这一理论把资本看成是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实质上它是增长极理论滴流作用的深化和应用11。在比较落后的地区,政府为了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适当的外围地区重点投资,促进区域开发的资本形成,兴建新的成长中心。跳跃发展建立在现代交通流、信息流、资本流基础上的群集区域成长中心。

4、货运中转理论

梅尔(R.L.Meier)曾于1962年提出这一理论,他认为城市是一个由交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而运输(transportation)和通讯(communication)则为人类交互作用的主要媒介,城市的发展或扩张主要导源于交通网络为人们提供的方便。C. H. Curry库利则把它概括为货运中转理论(Break of bulk theory)12,即“人口和财富有汇集于交通中转点的趋势”。

11罗森斯坦·罗丹,东南欧工业化问题,载《经济学杂志》, 第53期, 第202-211页。

12[美]K.P.施维廉,城市区位理论,张延玉译自《当代城市社会学问题》,美国新泽西州,1977版,载《国外社会学》,1984年第1期。

大宗商品出口理论(The Staple Export Theory)。诺尔斯·蒂博特(L. M. Tiebout)13认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区位的形成,开始于该区域发现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矿产)或自然条件,特别适合于生产某种出口商品。按照他的理解,发展中国家的崐发展方式是一种高度外向型的发展方式,而且以初级外向型(Outward-looking)经济为主。60年代以后,这种发展方式转变为次级外向型(Secondary Outward-looking)14的发展方式,即以加工工业产品为主以代替原来的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方针。但不管怎么说,出口加工业已成为这些国家工业区位的特点。

5、外部经济理论

缪尔达尔(G. Myrdal)1957年著作《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赫希曼(A. D. Hirschman)1958年著作《经济发展的战略》认为:各个不同地区在经济结构方面的特点使得它们彼此不可分开。因此,发展中国家工业区位的形成是与其“外部经济” (External Economics Theory)有密切关系的,“外部经济”是某个特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用“外部经济”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区位的形成,是一种强调以一个区域为主,其它区域为辅的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分析方法。

6、区域比较利益理论

该理论15的出发点是各经济区内部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是工业区形成的决定性要素。由于地区专门化的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就要加强。所以,这种理论决不是把某个特定地区的工业配置看成是这个地区经济结构的产物,而是把它和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贸易联系起来考虑的工业配置。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在全国经济区的对比中,甚至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进行比较,发现本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并据此提出本区的工业配置决策。

7、自由入口理论(市场区再分配理论)

1976年,J.M.吉(Gee)研究了市场区,并提出了自由入口理论。即在企业可以自由迁入或迁出的情况下,将新企业配置于距老企业市场区边界点1/3距离处,并以老企业销售价格出售其产品,新企业就可以获得最大利润。

(四)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对于揭示区域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变化、经济增长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区域发展阶段理论的发端历史悠久,真正形成理论只是近来的事。

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普遍出现了明显扩大的空间不平衡。针对这一问题,西方理论界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可以通过外部功能一体化(External Functional Integration)达到空间的平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可以通过内部地域的一体化(Internal Territorial Integration)以及“选择性空间集聚”(Selective Spatial Closure)达到内部自给自足来减少空间上的不平衡。有关区域发展阶段理论主要有:

1、胡佛—费希尔发展模式

13诺尔斯·蒂博特,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增长,《政治经济学杂志》,1955年。

14即出口替代(export subsitution)或出口鼓励(export promotion)战略。

15主要参考琼斯(R. W. Jones)于1956-1957年发表在《经济研究评论》上的“要素比例和赫克歇尔—俄林学说”,莫洛内(J. R. Moroney)和华尔克(J. M. Walker)在1966年发表于《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赫克歇尔—俄林假定的区域验证”。

这一理论由胡佛(Edgar M. Hoover)、费希尔(Joseph Fischer)1949年发表的“区域经济成长研究”一文中提出。胡佛—费希尔发展模式(Hoover-Fischer's Development Model)指出:一个区域的发展通常须经过下列五个阶段:(1)自给自足的经济阶段;其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以农业为主,经济活动随农业资源呈均匀分布,区域投资及区域内的贸易极少。(2)乡村经济崛起的经济阶段;形成原因主要是交通运输设施的改善,区域间贸易的产生生产活动的专业崐化。(3)农业生产结构变迁阶段;由粗放型的农作物生产改为较集约型且专业性的农业生产。(4)工业化阶段;随着人口增加,农业衰退,工业化出现,前期以轻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后期转为以重工业为主。(5)服务业输出阶段;以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等输出为主。主要论点概括如表2。

表2 胡佛—费希尔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2、罗斯托发展模式

20世纪60年代罗斯托(W. W. Rostow,1960)曾经提出了广泛用于描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从初始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模型,将区域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1)传统初级阶段。以农业为主体的非城市化时期;(2)起飞前阶段。此时贸易扩大,高级技术得以引进;(3)起飞阶段。传统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现代方法所取代,投资迅速增加,经济增长趋于自我调节;(4)趋成熟阶段。技术密集型工业兴起,城市社会形态波及农村社会,交通网络迅速发展;(5)大生产高消费阶段。服务性行业和社会福利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普遍拥有汽车、房屋、电视、电话、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等,使这些家庭耐用品制造业成为主要的工业部门。第五阶段后,各发达国家开始注意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防止污染,重建城市和美化乡村等。

表3 罗斯托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1964年瑞斯曼(L. Reissman)根据世界不同国家城市化的进程,把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十三个时期16(4)。

表4 瑞斯曼区域城市化过程模式

按照罗斯托的模型,全球经济发展被划分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区经济具有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主导产业部门,而且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逐步演化的。在50—6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些高技术的生产活动达到技术的成熟期。由于经济繁荣导致劳动力短缺,它们便开始扩散制造业分厂到经济不发达地区来开崐发便宜、稳定且不熟练的劳动力市场。当经济发达地区资本和技术向经济不发达地区转移时,尽管在城镇集聚区的中心地区形成制造业为主的主导经济部门并构成经济起飞的条件,但其毗邻的地区仍处于初级城市化水平阶段,从而使这一地区分化为经济繁荣的核心地区和毫无优势的外围地区两部分。当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时,必然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1)资源和资本的核心集聚使核心地区经济进一步繁荣,这个过程称为良性循环;(2)而外围地区资本和劳动力的外移导致经济每况愈下,形成恶性循环,并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3、弗雷德曼发展模式

弗雷德曼(J., Friedmann, 1966)将上述经济现象描述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边缘模式。他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四种类型区:(1)核心区。为新工业和技术革新发新地;(2)上进过渡区。为投资增加,农业生产力提高,移入人口多于移出人口的地区;(3)后进过渡区。为劳动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力很低,青壮年劳动力移出的地区;(4)资源边际区。能与核心区合作无间,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最终面临资源枯竭和经济衰退的地区。

依据增长极核理论,弗雷德曼总结了一套区域开发模式17他认为,区域发展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地方中心比较独立,没有城市等级体系,为工业发展之前的典型结构,每一个城市都独占一个小区域中心,形成平衡静止状态;(2)区域核心城市出现,是工业化初期的典型现象,全国经济则形成一个城市区,极化作用很强;(3)强有力的区域副中心城市出现,工业化趋于成熟时期。由于次级核心形成,整个区域形成大小不等的城市—区域,但极化作用仍然大于滴流作用。(4)有机联系的城市体系形成,全区域经济融为一体,区位效能充分发

16L. Reissman,The Urban Process,1964, pp16,New Y ork.。

17Friedmann,J.,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 enezuela,M.I.T.Press,1966.

挥,最具成长潜力时期。

4、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在70年代中期,一方面,西方世界强烈的国际竞争,直接的和社会的工资增长压力以及消费市场饱和等导致生产增长缓慢下降,使资本主义世界又一次进入长时期的经济衰退中;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赶超发达国家也力图通过适当的资本和技术引进推动经济发展。玛斯(D., Massey,1976, 78)接受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区域间不充分发展的根源在于与资本积累相对应的国际劳动分工。她将这种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劳动力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在高度自动化现代企业中大量的低薪无技术的劳动力;第二部分为在老工业区工作的部分稍有技术的劳动力;第三部分则指少数从事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高技术劳动力。按照这一理论,成熟型的大公司开始再一次扩散标准化的手工生产单元到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仅仅将大公司的管理、财政、研究与开发部门保留在原先的大城市地区。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制造业分厂和市场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本的“推拉作用”(Push and Pull)下,国际经济发展的结果也逐渐形成所谓“转移与分享”(Shift and Share)规律,即劳动密集型生产总是向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区转移。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生产,将劳动密集型生产转移出去。希默(S., Hymer, 1980)运用“新国际劳动分工”述语来描述制造业由传统工业国的核心(Core)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边缘”(Global Periphery)转移的经济现象。

进入80年代,弹性生产方式在劳动力、原材料和公司内生产关系等方面更适应于发达资本主义世界资本和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业发展,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在全球经济结构重整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再加上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改善使得运输成本不再构成工业区位优先考虑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成本都成为最活跃的崐生产要素,使得原有的国际性劳动分工的空间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使衰退的西方经济逐渐恢复元气;另一方面,依托发达的通讯技术和网络形成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四位一体的企业战略联盟(Intercorporate Strategic Alliances)正成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其总特征是在不同的国家建立几个技术变革中心,这些中心由复杂的专门网络相互联接起来,形成全球—地方垂直联系的商品生产和全球资本的公司等级体系空间结构,大大促进了产品、市场、技术和经济的国际化。

依据以上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在区域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利用等方面作用机制分析的同时,运用类比方法,探究区域发展所处的各个历史阶段,为制定区域开发战略与目标,选择切合实际的布局理论提供依据和模型。

(五)区域模拟与仿真

随着现代区位理论与定量研究、仿真模拟和计算机应用的结合,揭示区域内各组成部分由复杂数量关系和动态趋势的区域发展模型得到建立,使得现代区位研究的最佳区位与最佳发展在定量的基础有机地融合起来。最近,利用定量分析解决区位和结构问题,还有相互作用模型(Interaction Model),以及各种规划模型、预测模型等等,现成为区域分析的重要手段。

四、现代区位理论研究方法

现代区位理论是建立自然、社会众多学科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之上的,其研究方法既注重定性研究,又增加定量分析;以宏观分析为主,又不偏废微观研究,可概括为如下几种研究方法。

(一)宏观分析方法

传统的区位研究,无论是象韦伯那样从运输成本和工资成本着手分析,还是象廖什那样从利润和产品销售范围着手分析都是采取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其基本特征就是分析个别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之间的均衡关系,分析个别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区位趋势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现代区位的宏观经济分析也就产生了。这种方法,注重于全国范围和区域范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以及它们的国际、区际的差异同工业区位形成的关系的考察,重点分析全国范围和区域范围资本形成的特征和投资率的差异,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地区差异,从而探讨这些因素对区位移动的影响。此外,宏观经济分析还注意诸如环境经济、生态平衡等问题。

(二)微观分析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区位问题的宏观研究发展了,但微观分析方法并没有停滞不前。从四十年代末期起,美国学者胡佛(Edgar M. Hoover),艾萨德(Walter Isard),斯哥勒(W. Schooler)、埃洛夫(J. Airov)等人综合了龙哈特、韦伯、俄林、廖什的观点,进行了关于石油化学工业,合成纤维工业的区位研究,认为资本、劳动力、原料、市场、运输等成本因素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足以说明现代工业区位的形成。工业区位最大利润的实现同自然环境、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地区居民的购买力、工业品销售范围和渠道有关,必须进行综合分析。以后,又发展了利用综合分析而进行的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成本因素分析。近来,由于生产技术的变化以及新技术、新发明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过程越来越短,企业越来越感到获得市场信息和新技术资料的迫切性,从而信息成本分析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传统的关于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分析、关于平均成本、平均收益、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和规模经济的分析;关于不同收入水平下家庭消费支出的形式以及市场上商品价格波动条件下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分析仍在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总之,微观经济分析与宏观经济分析不可互相替代,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三)计量方法

计量研究方法,实质上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的共同手段之一。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就已运用部门结构的分析来说明生产变动和物价变动的趋势。五十年代以后,库兹涅茨继续运用总量分解方法探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后罗斯托(W.W. Rostow)、诺尔斯(D.C.North)和缪尔达尔(G. Myrdal)等也对总量分解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推动了区位理论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国外现代区位已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经济增长模型、最优化模型、仿真模拟模型等数学方法;国

内国家计委综合局、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以及上海、西安、湖南等一些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已作了大量的研究,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区域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总而言之,现代区位理论都是现代区域研究的理论总结。但由于多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社会性,每一学派、理论和方法都带有浓厚的阶级局限性和理论上的缺陷,应避免生搬硬套,根据我国国情有分析有选择地加以应用。

推荐阅读参考资料

1.宋家泰、顾朝林,1987,论地理学现代区位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第6卷,第2

期,1987年 6月。

2.Johnson E. A. J.,1976,The Organization of Spa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3.Haggett P.,1967, 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Edward Arwold .

4.Hamiltion F.E. Ian and G.J.R. Linge,1979, Spatial Analysis, Industry and

Industrial Environment Volume 1 --- Industrial System, John Wiley & Sons.

5.Johnson, H. b.,1962, A Note on Thunen's Circles, Annals of the Assoc. of

Amer. Geogr., pp.213-220.

6.David Smith,, 1971,Industrial Location, An Economic Geographical Analysis,

New York.

7.Isard, W.,1956,Location and Space Economy, Cambridge, Mass., M. I. T. Press.

8.Gunnar Myrdal,1957,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Harper &

Row, New York.

9.Rostow, W. W., 1960,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and New York.

10.Friedman, J.,1966,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

M. I. T. Press.

11.Desai K. V. and Rao M.,1980,The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New

Heights.

12.Knapp B.,1986,Economic Growth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ystematic Geography,

London.

13.陈振汉、厉以宁,1980,《工业区位理论》,人民出版社。

14.陆大道,1991,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91年。

15.杨吾扬,1992,区位论原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

思考题

1、简述近代区位研究的过程。

2、论述现代区位研究特征。

3、论述现代区位研究学派。

4、名词解释:投入——产出分析,区域生产综合体,极化效应,转移与分享

分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

学年论文 学 院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 年 级 2009级 姓 名 王亚杰 论文题目 分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 ---以富士康为例 指导教师 周红升 职称 教授 成 绩 2011 年 5 月 6 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关键词 (2) Keywords (2) 1、经济区位的概念 (2) 2、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2) 2.1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2) 2.2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2) 2.3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3) 2.4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4) 3、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4) 3.1市场环境对经济区位选择的影响 (4) 3.2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4) 3.3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5)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分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 ——以富士康为例 学生姓名:王亚杰学号:20095081244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指导教师:周红升职称:教授 摘要: “富士康科技集团进驻河南”选址郑州,一个引人瞩目的新闻热点。此次富士康落户河南,首先看重的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次是便捷的内销物流体系;而河南省则希望富士康的落户能填补河南没有重大电子制造业项目的空白,并借助其带动电子制造业的发展。那么,富士康科技集团为何入驻河南,郑州又有何区位优势,郑州又为何以极大的热情邀请富士康的投产,社会各界众说纷纭。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富士康入驻河南又有诸多因素,如要素投入土地、劳动力、资本、知识和技术、资本、产业环境、政策环境等,以下做详细分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 Abstract: "Foxconn Technology Group stationed in Henan" site in Zhengzhou, a compelling news hot. The Foxconn settled in Henan, the first value is the abundant labor resources, followed by the convenience of the domestic logistics system; and settled in Henan Province, Foxconn wants to fill a major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projects in Henan is not blank, and with its drive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o why settled Roxon Technology Group, Henan, Zhengzhou, what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Zhengzhou, and why with great enthusiasm the invitation to Foxconn production, the community controversi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eography, Foxconn settled in Henan have many factors, such as factor inputs land, labor, capit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capital, industry, environment, policy environmen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impact on economic activity location choice factors .

论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论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标准版)

论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摘要: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建筑地域文化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环境,是由社会与自然整体构成的。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也因此,“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

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探析 一、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制约 地域文化是综合性的地理概念,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 形成的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文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人与自然界互动而产生的各种要素的有机组合。地域文化是伴随人类劳动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而丰富发展的人工环境的表现形式,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象征。地域文化通常有其鲜明的文化标志,最常见的也就是建筑或典籍。诸如汉文化的代表性教建筑万里长城和西方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巴黎凯旋门都具备了鲜明的地域性,鉴赏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对其进行赏析,都可以发现其明确的分属于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形式。地域文化包含了该地区鲜明的民族特征,它常常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其制约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从环境艺术设计的 主客体两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主体是设计者 环境艺术的主体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者,设计者本身就来自不同的地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受着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来自不同地域的设计者在面对同一环境时,就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思路。当某处的环境设计需要执行固定的方案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甚至很长时间内不能形成统一的思路,导致设计延迟甚至中断。设计者的思路决定者设计思路和大众的审美实践,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地方的特色建筑都是由本地的设计师进行全程设计的原因之一。 (二)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更加凸显了地域文化的制约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升级改造,是人类发挥创造力讲思维能力作用于环境的结果。环境艺术设计中主客体是以相辅相成的形式而存在的,其相互作用由内而外的不断进行着。 最终一个环境设计作品的诞生,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一定要明确的是,这种相互作最为凸显的是就是地域文化的制约作用。从我们最直观的城市建筑风格来出发,如果将西方的哥特式环境艺术设计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探析建筑风格移植到中国南方水乡地区,那就会出现种种的格格不入。如果一个西方设计者来到中国,他首先能找到的只是地理条件的异同,对老百姓最普通的审美则是陌生的,而当他的一个奇思妙想经过成百上千次的推敲并最终定格在地面上时,那么这个建筑一定是杂糅而不是纯粹的。 二、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促进作用 谈到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促进作用就一定要明确地域文化的解构与重组,以及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合目的性。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doc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Weber's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他将这一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基本格局)。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第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 ①运输区位法则。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已知甲方为消费地,乙方为原料(包括燃料)产地,未知的生产地丙方必须位于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吨公里数最小的地点。吨公里数量小地点在什么地方,是根据运费确定区位的核心问题。韦伯研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指数越小,运费越低。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工业的劳动费是指进行特定生产过程中,单位制品中工资的数量。韦伯探讨了劳动费的地理差异如何影响区位变化,即区位从运费最小地点移向劳动费最小地点的条件。原则上只有当单位产品劳动费节约额大于运费增加额时,工厂才能从运费最小点移向劳动供给地。为了用数学推导这一问题,他设计了等费线理论:以运费最小地点为中心,向四外延伸,每吨产品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为等费线。而运费增加额与劳动节约额等同的相切线为决定等费线,决定区位的改变。如图所示,RM1和RM2为两个原料产地,M为市场。假设RM1和RM2生产的是减重原料(减重率50%),原料和产品每吨运价相等,则环绕RM1和RM2的费用等值圈表示生产1个单位产品(假如为1吨)所需用原料的运费;以M为中心的费用等值圈则表示单位产品运往市场的运费。由于原料是减重的,而产品是纯的,所以环线RM1和RM2的运费等值圈的间距比环绕M的要密。X点运费为8(RM1的单位运费2+RM2运费4+产品运到M的运费2),将运费支出为8的各点连接起来,就成为8的等费用线。P点是运费最小的点,总支出运费为7。Y点生产1个单位产品,劳动费支出比P点低2个单位,能否将生产地迁至Y,决定于Y点是否在9的运费等费线(即决定等费线)内,如在线内,可将生产地从P点迁至Y点。

影响区位选择主要机制

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1、产业区目标驱动机制。产业区位选择机制所含的内容,包括其对产业布局活动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 面。从其约束作用来看,关键是对布局目标的约束。 2、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无论杜能、韦伯,还是胡佛、艾萨德的理论中,所强调的都是如何实现布局利润的最大化,亦体现了利益驱动型布局的这一指导思想。 3、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是控制投资的规模和方向。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等手段。 4、市场调控机制。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采用的技术、选择的地点,都是由企业法人来决定。去也法人通过衡量不同地区的收益收入,并对投资进行风险分析,最终确定所选区位。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若是棉花种植,则可以加上棉花生长后期多晴天,有利于棉花采摘)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棉花种植则突出:沙性土壤,排水性好)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湖泊或冰川融水、地下水充足),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附近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场所)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 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农业区,如我国的水稻种植业) 其他: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适宜发展商品农业,如中国东北、美国中部平原)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如:所有季风气候区发展农业最有利的条件都有:雨热同期。不利条件:多干旱和洪涝灾害。 地中海式气候区发展农业有利的条件:光热充足。不利条件:雨热不同期。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特别像钢铁厂、化工厂等) 2.经济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2021届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章产业区位因素第25讲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案

★第25讲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服务业 1.定义: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2.主要部门:零售、餐饮、住宿、金融、物流、娱乐、旅游、教育、医疗等。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除旅游业外,其他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 2.人文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科技、集聚、历史文化等。 三、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新兴的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如软件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科技咨询、文化创意设计等。 2.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 3.出现了一些新的服务模式,如远程医疗、电子商务、共享单车、现代物流、个性订制服务等。 4.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的空间限制在逐渐减弱。 5.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更多地考虑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 微点1 服务业的含义 服务业主要包括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包括餐饮、娱乐、文化与旅游业、家庭健康与养老服务业以及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等。 微点2 自然因素对服务业的影响和制约在不断消退。人文因素对服务业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微点3 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品质服务、高附加值以及辐射功能强、资源耗费少、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微点4 服务业空间布局 (1)生活性服务业大多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必需的生活服务,其布局大多分散。 (2)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以及集聚性等特点,其聚集区多以中心商务区、科技创意产业园、软件与信息产业园、现代物流园等形式出现。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读某城市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回答1~2题。 1.影响该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人口密度②制造业分布 ③交通通达度④城市化水平 A.①④ B.①③ C.②③D.③④ 2.制造业分布最集中区域的特征是( ) ①交通便利②环境清新 ③能源丰富④地价便宜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B 2.B 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

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探析

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探析 摘要文章以建筑设计现状为切入点,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需求,对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结合两者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提炼;转化;融合 前言 建筑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中最特殊的产品之一,从起初的遮风挡雨的场所,到后来兼具文化载体的功能,是由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及外在性所决定的。当今社会受到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及建造速度等经济效益的影响,建筑在造型上已存在过于类同,千城一面的现象。基于现状,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需求日渐迫切。 1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不同地域文化受各自地域地理位置、居住族群,历史变迁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多样性的地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文化一直被完善、被继承,一直在发展。并形成了地域独有的文化特征被固化于民众心中,对于地方经济,地域辨识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特殊产品,具备其特殊性及外在性。所谓特殊性,不同于其他可量产的产品,均以统一面貌流入市场。地块形状大小,项目功能取向本身就决定了建筑的特殊性[1]。而外在性是建筑的另一大特征,没有哪种产品是如此直接展现在民众视野里,并以他独特的体量、材料、功能给予人们深刻的记忆。基于这两种特性,建筑不应沦为千篇一律的量产化产品,并且逐步丧失其文化载体的功能。 从建筑设计方法来看,设计师寻找切入点,找寻灵感是首要之事。恰恰地域文化可以成为建筑创作绝佳的灵感来源。地域文化涵盖了众多内容形式均不尽相同的切入点。对于打开创作思路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建筑设计对于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筑以具象的形体,色彩,装饰将抽象的地域文化展现出来,带给观者含有历史积淀,文化内涵的精神感受,使历史得到更好的传承,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助力地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2 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策略 2.1 提炼地域文化

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1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研究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内区位选择。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后者,即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时的区位选择。 目前在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中占主流的仍是邓宁(Dunning)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要进行国际投资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其中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东道国市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成本,以及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市场规模、基础设施、金融制度、外贸税收政策及历史文化等。企业从事国际生产必然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它决定着企业从事国际化生产的区位选择。 2分析框架 2.1 分析原因 选择江苏省作实证分析的原因有如下: 首先,江苏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点省份,吸引外资的数量和速度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江苏全省实际到账额达131.8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的21.9%,占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50.0%。因此,研究江苏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资区位选择因素,具有典型意义。 其次,江苏省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的引资状况稳中有进,利用外资一直呈递增趋势,选择江苏省作为统计对象,建立模型,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2.2 指标选择 由于影响FDI区位选择因素的复杂,考虑到模型的可信度、变量的量化、数据的获得等限制,仅选取了以下几个较具代表性的因素分析。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为被解释变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A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SALE)、累计外商投资额(TFDI)、职工年平均工资(AWAGE)、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FI)、进出口总额(OPEN)六个解释变量。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AGDP) 一般来说,人均GDP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宏观经济发展越平稳,外商对投资获利的信心也就越大。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SALE) 该指标可以反映当地的市场规模。较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增长的市场潜力,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大吸引力。备选地区的市场规模越大,表明该地区对其产品的未来需求也就越旺盛,投资欲望就越强。 3)累计外商投资额(TFDI)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发展关系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发展关系 吴宇亭 摘要:地域文化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的,不是固定不动的,而建筑设计现在越来越商业化、工业化,缺少了自我的个性,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越来越少。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建筑设计 Abstract:The local culture is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not stationary, but now more and more commercial building design,industrialization,lack of self-personality,architectural design combined with fewer and fewer local culture. Keywords:regional,cultural,architectural design 引言: 当今的建筑设计越来越趋向于机械化,同一个建筑你感受不到任何的特色,总会觉的建筑都是一样的,哪个城市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建筑。建筑越来越失去了它本来的特色,越来越不能够表现当地建筑的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失去了他固有的文化形态。 一、.地域性文化的回归 1、文化与建筑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则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引自辞海)。 建筑的本身就是当地的人们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技术条件所创建的,来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由于这些条件都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所以一个建筑理应既能反映它所建造的时代特征,包括经济、技术以及人们的思想状态,又能反映它所处的地域特征。各种优秀建筑的产生都离不开当地的人文状态以及社会风气。一件传世的建筑作品,往往会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成为一个城市永久的标志性。 勒.柯布西耶曾指出,建筑应成为时代的镜子。建筑反映了国家和地区文化的水平,是时代历史的纪录。一部建筑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类型,看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从设计进程的最早阶段开始,建筑

2-5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2~5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常见模式,理解各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形成原因。 2、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历程,理解各发展阶段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能结合示意图和实际问题,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教学重点】: 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常见模式。 【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手段】 投影仪、示意图、版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这样的模式有很多,常见模式有三种,即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及多核心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们主要是根据西方国家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概括出来的,与中国的实际存在很大差距。 讲授新课: 一、三种常模式

说明: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 1、同心圆模式(P41图2.18“同心圆模式”) (1)同心圆模式的形态和各功能区的大致分布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同心圆模式由5个同心圆组成。 (2)同心圆模式的主要特点 ①城市的中枢部分是中心商务区。它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公共交通的集中点。 注意: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地带,是同心圆模式的第一环。 ②第二个环是过渡带。带内初期是住宅区,后由于商业和轻工业的侵入,环境逐渐恶化。最后成为新来移民的居住地区。 说明:过渡带是新来移民暂时居住的地带,这一带内的居民在有条件时,就会迁到工人住宅带,因而称为过渡带。 ③第三个环是工人住宅带。这里是产业工人集中的住宅区。居民多数从过渡带迁来,因为不希望离工作地点太远而集居在此。 思考:工人住宅带从建筑质量有何特点?(属低级住宅区,面积狭小,拥挤密集。) ④中产阶层住宅带位于工人住宅带与通勤带之间。这里住房条件较好,主要是中产阶层的政府公务人员等的住宅区(第四个环)。 ⑤第五个环是通勤带。这里是上层和中上层人们的住宅区。它们是沿高速交通线发展起来的。人们在市中工作,使用月票或乘车往返于两地,故称为通勤带。 思考:按照距离城市中心由近及远的顺序,各级住宅区

工业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选择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题一: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 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表1,回答1~2题。 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 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 燃料运输费用 B. 铁矿石运输费用 C. 产品运输费用 D. 废弃物的排放量 题二:材料: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根据材料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主导因素选择形成指向型工业 题三:木糖醇是可以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 味剂。据此完成1~2题。 1.木糖醇生产厂应当接近() A.消费市场 B. 原料产地 C.廉价劳动力 D.研发基地 2.材料所述木糖醇工业原料中的糖料作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的省区是()

A. 四川、吉林 B. 宁夏、新疆 C. 江苏、河北 D. 广东、台湾 题四:下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答1~2题。 1. 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A. 印刷工业 B. 电解铝工业 C. 电子工业 D. 制糖工业 2.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 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A. L1点 B. L2点 C. L3点 D. L4点 题五: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 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回答1~2题。 1.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A. 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厂④玻璃厂 B. 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 C. 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家具厂④烤烟厂 D. 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缫丝厂④榨糖厂 2.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题六: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回答1~3题。 1.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 制糖厂 B. 造船厂 C. 瓶装饮料厂 D. 高级时装厂 2.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A. 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 B. 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 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 D. 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3.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地理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学案:第4章_附3_服务业的区位选择_word版有答案

附3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重点) 2.掌握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特点。3.结合中心地理论理解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重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1)分类: 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餐饮娱乐 文化与旅游家庭健康与养老法律服务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 (2)特点:复杂性、发展性和多样性。 (3)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 a .市场:市场需求影响服务产品的种类和发展潜力。 b .交通运输:影响服务业的空间布局。 c .劳动力: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需要劳动力数量较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 d .技术因素: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e .政府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因素,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特别提醒] 自然因素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等。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自然因素对服务业的制约在不断削弱。 2.服务业空间布局 (1)生活性服务业的布局大多分散进行。

(2)生产性服务业: ①特点: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以及集聚性等。 ②集聚区的区位优势 高素质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规范化的政策环境、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市场。 3.案例:探究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1)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产品直接出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使用或销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 (2)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 a.地形:山区商业网点规模小而分散;平原商业网点规模大。 b.气候:气候差异及季节变化,影响居民商品消费需求。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等对零售业布局影响较大。 [自主诊断] (1)金融、信息等产业属于生活性服务业。() (2)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等行业,可布局在高等院校附近。() (3)现代物流产业等同于交通运输业。() (4)大型购物中心一般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和主要商业街沿线。() 提示:(1)×生活性服务业包括餐饮娱乐、文化与旅游业、家庭健康与养老服务业以及法律服务等。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2)√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等行业,技术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布局在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地区。 (3)×现代物流业涉及交通、装缷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以及仓储业、批发业、零售业等诸多部门。 (4)√大型购物中心和商场规模大、等级高、付租能力强,一般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和主要商业街沿线。 [合作探究·攻重难]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1991年,印度政府在此设立了全国第一个软件科技园——印

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析

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析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国内地域文化也受到了一 定的影响,更多现代文化融入到地域文化当中,也使得地域文化环境艺术氛围得 以改变,因而我国地域文化取得了全新发展成绩。受外国文化入侵与冲击影响, 使传统地域文化环境变化,难以遵循既有发展轨迹。而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 中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所以有必要实现传承与创新。基于此,文章将地域文 化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传承;创新;探析 一、地域文化和环境艺术设计关系阐释 环境艺术设计和地域文化是互相影响与作用的关系,以地域文化视角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能够融入大量文化认知,同时在精神诉求层面也会获取全新 文化内容。特别是蕴含地域文化内容的生活,要求环境设计能够与地域发展需求 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地域全面可持续发展[1]。在环境设计中,地域文 化是最关键的来源,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环境艺术在有效美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也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真实地体现出来。在融合科学技术、人文理念以及自然 科学的基础上,使得环境艺术可以借助地域文化得以深入发展,在实际设计和现 代科学技术有效融合的同时,实现理论实际同步发展的地域文化,与精神文化的 融合趋势相适应。对于环境设计艺术来讲,致力于对地域文化状况的研究,实现 设计的延伸性发展。如果以长远角度思考,通过有机融合地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 方式,能够确保两者的有效传承和发展[2]。 二、地域文化融入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我国是文明古国,同样也是多个民族聚集的国家,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也各具特色,为中国文化的绚烂多彩发展 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然而,在各区域范围内,人们会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 将地域文化真实地体现出来,而且地域环境建筑艺术也突显了民族风格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方面,地域文化集中表现在各地区标识性建筑亦或是人文建筑方面。 以江南水乡为例,其河网密集度较高且由流水环绕,使得房前屋后形成了小桥流 水为基础的空间布局。特别是江南地区的民居一般都是黑白灰为主色调,为了能 够与江南气候特点相适应,在布局方面会采用穿堂传统布局,注重空间明亮性与 宽敞性[3]。另外,在建筑风格方面,更强调建筑整体细节的雅致性,尤其是屋檐 与门窗,会选用复杂纹饰雕刻,而很少通过彩色修饰,以免对布局风格造成不利 的影响。除此之外,在房屋处理方面,多以褐色与墨绿色为主,和白墙灰瓦相互 映衬。 三、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传承与创新中的应用原则 (一)环境艺术设计和自然环境的融合 实施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将自然环境当做主要对象。结 合地域文化设计作品可以发现,几乎全部的设计师都会将自然放在首位,而且在 设计过程中,仍将环境艺术设计当做核心内容。特别是环境艺术设计方面,更强 调设计和地域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进而优化设计工作自身特点与文化环境的结 合效果,将设计所蕴含的本土精神充分地彰显出来。 (二)环境艺术设计和地域文化的融合 基于地域背景,有必要正确认知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域文化设计,才能够实 现两者的有效融合,以保证对自然地形与地貌形成系统化地了解[4]。当前,在大

城市住宅区位的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住宅区位的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住宅区位的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在房地产业一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三要素是“位置,位置,还是位置”。在这里,位置就是我们通常对区位的理解,由此可见区位选择对于房地产开发的重要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区位的具体概念,并对房地产开发中住宅区位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区位选择对房地产投资价值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区位选择的策略。 【关键词】房地产;住宅;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房地产投资价值 引言: 房地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纵观历史,我国房地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住宅房地产开发中,影响住宅价格及销售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区位。选择正确的区位,是在项目开发前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尤其是在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下,由于政府对于土地供应持谨慎态度,房地产开发的风险愈来愈大。开发商在“跑马圈地”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区位的选择,最佳区位不但能有效地保证房地产开发的效益,同时还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1、区位选择的理论基础 1.1区位的概念[1] 在房地产业,素有“区位为王”的说法,那么何为区位呢?区位是指地块分布的地区或地点,它是一个综合概念,除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外,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换言之,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在本文中,将主要针对住宅区位进行分析。住宅区位,不仅仅是指住宅在城市区域(空间)中所坐落的地理位置,而且包括由该位置出行的便捷程度(即通达性)、以及居住在该位置

新湘教版地理必修二33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带答案

3.3服务业的区位选择2020.3.23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综合思维) 2.结合实际服务业布局的案例,掌握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特点。(人地协调观) 3.运用中心地理论理解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综合思维)

课堂探究篇◆探究问题一: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下图◇例题1:“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部分区域示意图。

[解析] 商贸中心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有利条件: 一是区位优势(位于中亚边境,地理位置优越,利于我国与邻国的商贸往来); 二是交通便利(由图可知A城铁路和航空运输便利,有利于扩大服务范围); 三是基础设施较完备(A城(乌鲁木齐)为自治区首府,商贸基础设施完善);据此即可答题。。◇例题2:读下图,回答问题。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A市拟在右图所示①②地区分别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和大型超级市场。请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 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租便宜。 大型超级市场:接近市中心,市场广阔。 [解析] 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货物运输量大,所以要布在交通便利,地 价相对较低的地方,所以布局在火车站的附近的大型超级市场①地区,大型超级市场适宜布局在消费市场②地区符合条件。,大的城市中心. 课堂探究篇◇小结: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1.影响因素 (1)生活性服务业:①布局_分散,一般分布在_城市片区中心或交通便利地区。 ②主要因素:_市场_、_交通、行政等。

浅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子的表达

浅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子的表达 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本文以地域文化研究为出发点,针对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缺失所造成的各种问题,通过理论、实例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建筑设计应注重文化的地域性,同时,关注建筑的地域要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交流;注重民族、民间特色。最后试图结合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现状,总结出建筑创作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建筑设计;全球化;地域文化 建筑是与人类文明史紧密相连的,并形象而具体地反映着人类的文明,代表了一个时代最高水平的建筑,实际上也表达了时代精神。人们正是通过建筑这面镜子来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及其深层所蕴藏的内涵。着名的芬兰建筑师与规划学家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rinen)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在全球信息、物流迅速发达的今天;在世界民族文化日益频繁交流的情况下,建筑师如何整合自然环境的建筑语汇,设计出能延续人文传统特征的建筑空间,反映地域文化和特色的建筑尤为显得突出和重要。 一、对地域文化与建筑的解读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内文化的总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特征、历史状况等特殊性,形成了文化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是动态的、发展的。每个地区是通过建筑艺术来表现该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准、民族风情、价值取向和对建筑审美的追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地域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这道门槛作为文明的标志比任何其他标志都鲜明,尤其象我国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有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深厚的文化。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历史传统,熔铸出不同品格的地域文化。如:位于我国西部的贵州省,除汉族外,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5个,人口约12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5%。贵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就表现为多元、多样、多层次的特点,这种多元、多样、多层次的跨文化特征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也很大,文化对抗与文化交流形成复杂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复杂的地域文化特色,显然有别于“草原文化”、“雪域文化”之类。 地域文化从整体上决定一个地区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导向作用。而人们的精神除了受到生活水平、社会环境、社会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外,其主要还受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地域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这个地域的建筑,优秀的建筑可以代表一个地域的精神面貌,反映地域人群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等,是地域的灵魂,也是一

区域经济学作业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学作业 一、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 不多于 700字。 答 :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可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内容。前者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工业布局 ; 后者指厂址的选择理论。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 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 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复推导,确定 3个一般区位因子 :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他将这一过程分为 3个阶段 : ①运输区位法则。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 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 :原料指数 >1时, 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 ; 原料指数 <1时, 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 ; 原料指数近似为 1时, 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 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原则上只有当单位产品劳动费节约额大于运费增加额时, 工厂才能从运费最小点移向劳动供给地。他设计了等费线理论 :以运费最小地点为中心,向四外延伸,每吨产品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为等费线。而运费增加额与劳动节约额等同的相切线为决定等费线, 决定区位的改变。 ③集聚 (分散区位法则,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引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如果集聚 (分散获得的利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 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具体推算方法也可利用等费线理论。 二、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关系及其制定原则 , 不多于 800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