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浅谈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关键词:阅读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文章摘要:阅读是指从文字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种教学策略: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体。

一.关于阅读与阅读教学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阅读是什么?是从文字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语文课中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凭借课文这个“例子”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对自我、对世界的认识或思考,获得丰富的营养、特别是汲取书面语表达营养,以强学生书面语表达之筋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简而言之,我们对阅读教学的基本定位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最理想的积累,当然是广泛的阅读。现在一提课外阅读,就觉得是语文课的事。我们必须澄清一点:课外阅读不是语文课的专利。实际上,这个课外,既是语文课的课外,也是所有课的课外。不论哪一类的书,只要你愿意看,就可以去看。但也不能忽视课内的积累。特别是在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很难保证的情况下,强调课内的积累就更为重要。现在大家都在研究有效教学。我们想,注重了阅读教学的积累,效率就有了基本的保证。积累什么呢?当然首先是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既包括实实在在的词汇积累,语言素材的积累,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的积累,也包括比较虚的语感的积累。除了语言的积累,就是学习资源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必须拥有一定的学习资源。资源贫瘠,提高语文素养就很难;哪怕掌握了方法也不起作用。一般来

说,资源占有越多越好。让学生在阅读课中积累学习资源是基本保证。三是生活积累。生活积累,当然来自生活。但又不全来自生活,否则一个人的生活积累就太贫乏了。阅读中的生活积累,是我们生活积累非常重要的途径。正因为如此,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才同样重要。四是思想的积累。学生应该在阅读中获得思想的成长。五是情感的积累。和思想一样,人的情感在阅读中也可以得到积累。思想的积累结果,使思想更为丰厚,更有深度;情感积累的结果,使感情更加丰富,更加细腻。

二.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怎么才能实现它的基本定位呢?

我们提出的三个基本策略是:(一)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二)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三)以语言活动为主体。

策略之一:以文本理解为基础。

文本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位置。张志公先生说过一段很精辟的话: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学生读进去,读出来。这句话的内涵很丰富,其基本意思是:读进去,就是读懂文本;读出来,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没有读进去,就没有读出来。阅读教学的基本价值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进行多方面的积累。而这一切正是在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文本才能感受文本理解的过程,掌握文本理解的方法,才能学会阅读;只有对文本进行比较深入的阅读,才能获得有效的积累。

新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强调阅读中学生和作者、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多重对话,强调拓展阅读教学的教学空间、丰富阅读教学的资源,但这些并不排斥对文本的基本理解;恰恰相反,理解文本是这一切活动的前提。阅读教学中自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但文本作为阅读的物质对象,它具有一定的规定性,个性化理解必须以对文本的基本理解为前提。如果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以为每个读者都可以脱离文本随心所欲地“建构”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则是荒唐的。

文本理解要处理好多元解读和一元解读之间的辩证关系。传统的阅读学,坚守的是一元解读,即认为一个文本表达的只有一种意义,对文本的理解也只有一

种是正确的,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教学中,重点也就是让学生理解接受作者的思想。新的阅读理念认为,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从阅读的基本规律看,这种多元主要体现为三个层次:一是文本的作者意义,或者就叫文本意义。即文本比较客观地表达的意义,或者作者创作文本时试图要表达的意义。二是文本的社会意义,又叫文本的历史意义。文本一旦完成,就不再完成属于作者,在社会流传的过程中,会形成新的意义。这就是文本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三是文本的读者意义,也叫个性意义。接受美学早就告诉我们,作品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每个读者对作品都会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只承认作者意义的一元解读观肯定是不行的,但简单化地多元解读,什么样的理解都是对的也是不行的。

文本理解还要了解文本解读的基本层次。一个文本是一个立体的教学资源。理解文本,不是平面地理解文本。我们要了解文本研习的三个基本层次:一是意义理解。意义,即文本表达的内容。这里既有显性意义的理解,又有隐性意义的理解;既有一般意义的理解,又有作者个性意义的理解。二是形式理解。即文本用了什么样的形式来进行表现。既指表现方法也指文本结构。三是表达理解。即文本用了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进行表达。既指语言的特点,也指语言的风格;既指语言的品味,也指语言的评价。只有了解了文本理解的基本层次,才能充分发挥文本教学资源的价值。

文本理解还要教给学生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既然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教给学生具体有效的解读文本的基本方法。比如抓住文眼、品读关键词、抓住关键句、比较和推究、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的关键,就是理解文本要从具体的词句入手。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切不可用知识传授的形式教给学生,而应该是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方法。否则以方法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就背离了解读文本的初衷,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策略之二:以问题探讨为引导。

问题探讨的基本追求是,通过问题的解决深入研习文本,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的问题必须来自文本,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用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用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包涵四个内涵:一是问题发现,即在阅

读中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而是能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和文本对话,对文本提出质疑;二是问题提出,即使自己的一些想法清晰化,并能通过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并能够经过深思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三是问题梳理,即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整合,保留有价值的问题,放弃没有意义的问题,抓住关键问题;四是问题解决,即通过独立的或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

策略之三:以语言活动为主体。

阅读教学中包含着多种语文学习活动,如诵读活动、思维活动、讨论活动等等,而在各种活动中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语言活动。

从价值指向的角度看,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主要有这样几种基本形式:第一.在语言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这是阅读教学中语言活动的基本类型和基本价值。通过语言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通过语言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的特点;通过语言活动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第二,借助文本在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通过语言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通过语言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第三,通过语言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通过语言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通过语言活动引导学生再现文本内容,进行情景再造;通过语言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创造性。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第一,语言活动必须指向文本而不是指向语言学。第二,语言活动必须指向能力提高而不是知识的获得。第三,语言活动是指向语文素养而不是指向应试。

以上只是关于阅读课的一些基本的教学策略,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学校:大兴区第一职业学校

教师姓名:刘晓颖

学科:语文

联系电话:136********

邮箱:liuxiaoying96@https://www.doczj.com/doc/7b2822026.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