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理学讲义

药理学讲义

药理学讲义
药理学讲义

药理学第一章概论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防治疾病的道理和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如何合理应用药物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

药理学研究内容:

1.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作用(药物作用、毒性作用、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

2.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所产生的作用(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和作用规律。

药物(Drugs):指可查明或改善机体生理功能或病理状态,对用药者有益,达到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目的的物质。

毒物(poison):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损害机体健康的物质。

药物分类:

?天然药(传统药),合成药(现代药),基因工程药;

?国家基本药物;

?特殊管理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法定药、非法定药

?处方药(prescription),

?非处方药( nonprescription, OTC drug — over the counter drug )。

药物命名规则:

?专利名(商品名)

?非专利名(通用名)

药理学学科的任务: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也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试验资料。此外,还研究开发新药。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一)药物跨膜转运的类型

1.被动转运

?特点:a 顺浓度差;b不耗能;c 受药物分子大小、脂溶性、极性等因素影响。

(1)脂溶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高的药物可解于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内扩散到膜的另一侧。(2)膜孔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膜的含水微孔进行扩散。

?脂溶性高(极性小、非解离型)、分子量小的药物易通过被动转运方式转运。

2.主动转运

?脂溶性小,分子量大的药物,或需逆浓度差转运的药物通过此方式转运。

?特点:逆浓度差;耗能;需膜上载体;因而有饱和现象;具选择性,因而可出现竟争抑制现象。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属于被动转运。

(二)跨膜转运规律

?药物多以弱酸或弱碱性形式存在,均有解离现象,这种解离-离子化程度又受其pka(酸性药物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及其所在溶液的pH而定。

?药物解离度可用Handerson-Hasselbach公式计算:

如:弱酸型药物的pH - pka = 0 时,药物有50%解离;

其差为1时,有90%解离;

其差为2时,有99%解离;

其差为3时,有99.9%解离。

而其差为-1时,有10%解离;

其差为-2时,有1%解离;其差为-3时,有0.1%解离。

同样,弱碱性药物以pka - pH 的差值类推。

由此,药物的跨膜转运规律是: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解离,容易由偏酸的一侧跨膜转运到偏碱的一侧,当扩散达到平衡时,弱酸性药物在碱侧液体中的浓度远远高于酸性液体一侧。

?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容易由碱的一侧跨膜扩散到偏酸的一侧。当扩散达到平衡时,弱碱性药物在酸侧液体中的浓度远远高于碱性液体一侧。

?因而,弱酸性药物在胃液中易被吸收,在酸化的尿液中也易被肾小管再吸收。

?弱碱性药物则易在碱性肠液中吸收;在碱化的尿液中也易于被再吸收。

二、药物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1.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吸收(给药)途径

(1)胃肠道给药口服(per os)胃肠道粘膜细胞入血门静脉肝脏体循环

?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须先到达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胆汁排泄量大,则是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量明显减少的作用。

?避免措施:舌下(sublingual),直肠给药

(2)直肠给药(per rectum)。

(3)呼吸道给药

(4)经皮(transdermal)给药

?吸收速度:吸入>舌下>直肠>肌肉注射>皮下>口服>粘膜>皮肤

?吸收程度:吸入、舌下、直肠、肌注较为完全,口服次之。皮肤较差,一定要脂溶性高者才易吸收。

2.分布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由血液进入组织器官、细胞的转运过程。

影响因素:

(1) 组织血流量与药物和组织的亲和力

(2) 药物的理化性质

(3) 血浆蛋白结合

a 使结合型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b 结合时可逆的,经常处于动态平衡

D D + P DP

c 合并用药可发生竞争性抑制作用

(4) 特殊屏障

a 血脑屏障

b 胎盘屏障

3.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

(1)生物转化类型及其催化酶

?类型:a 氧化、还原或水解;b 结合

?催化酶:专一性的酶;非专一性的酶。

?非专一性的酶:简称肝药酶。是存在于肝微粒体内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主要的酶是细胞色素P-450,尚有辅酶2(NADPH)及黄蛋白,能转化数百种药物。

肝药酶特点:

?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受先天和年龄、营养状态、疾病、性别影响,

?受药物诱导或抑制。

?肝药酶诱导剂与抑制剂

?诱导剂:能加速肝药酶合成或增强其活性的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因钠。

?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合成并降低其活性的药物。如异烟肼、氯霉素。

4.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1)肾排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某些具高脂溶性的药物(原形药)易在肾小管内皮细胞经重吸收而不易排出,此可通过调节pH提高药物解离度促进其排泄。

(2)胆汁排泄

?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肠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肝肠循环。

(3)其他排泄途径:乳汁、汗液、泪液。

三、药物体内过程的动态规律

(一)时量曲线(time concentration curve)

以纵坐标为血药浓度,横坐标为时间得到的一条血中药物浓度变化的动态曲线。

(二)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生物利用度:指非血管内给药时,药物由给药部位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相对量)和速度。

2.二室模型

?同一室模型给药方式和作图,得出双指数衰减曲线,初期血浓下降迅速,称α相,是分布、消除同时进行的结果,此时t1/2=0.693/α;

?当达平衡后,曲线进入缓慢衰落的β相,反应药物从体内的消除,此时,t1/2=0.693/β

?药时曲线计算公式:

C=A×e - αt+B × e - βt

?α、β分别表示分布与消除速率常数;

?A:实测值与β相上相应点的差值作图得出的另一条直线外展指纵坐标的截距;

?B:药时曲线β相外展至纵坐标截距;

?A、B分别表示分布与消除时的C0。

四、药物消除动力学

?消除(elimination):

指血中药物经分布、代谢、排泄使血药浓度不断衰减的过程。

(一)一级动力学消除(恒比消除)

特点:

1.药物在房室或某部位转运速率与其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转运呈指数衰减,每单位时间内转运的%不变,但药物转运量随时间而下降;

3.T1/2恒定,与剂量(浓度)无关,T1/2=0.693/k

4.按相同剂量相同间隔时间给药,约5个t1/2达稳态,停药后经5个t1/2药物基本消除。

?根据公式A t=A0e-ket, t按半衰期计,即t = n×t1/2,式中n为半衰期个数,则各半衰期消除的药量:

A t =A0e-ket = A0e-0.693/t1/2×n ×t1/2= A0e-0.693n = A0(0.5)n= A0(1/2)n

?再根据A t=A0(1-e-ket)计算各半衰期药物存留量:A t= A0(1-e-0.693/t1/2×t1/2n)= A0(1-e-0.693n) =A0[1-(1/2)n]

(二)零级动力学消除(恒量消除)

特点:

1.药物在房室或某部位转运速率与其药量或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

2.转运速率与剂量或浓度无关,按衡量转运,但每单位时间内转运的%随时间变化;

3.t1/2不恒定,与初始药物浓度(给药量)有关,剂量越大,t1/2越长,t1/2=1/2C0/k=0.5C0/k。

?零级动力学过程是主动转运的过程。

?任何耗能的逆浓度梯度转运的药物,用药剂量过大,超过其负荷能力,均可出现饱和限速而成为零级动力学消除过程。

(三)常见药动学参数

1.消除速率常数(K)

表示单位时间内(如min-1、h-1)消除量与现存量之间的比值(百分率)。

例:某药K=0.5 h-1

表示每小时药物瞬间消除量是50%。

按t1/2=0.693/k,

则:t1/2 = 0.693/0.5=1.39h

表示药物在1.39h消除50%;

再按A t=A0e-ket计算,t假定为1h,则1h后体内药物尚存60.7%。

2.半衰期(t1/2)

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T1/2 = 0.693 / k。

T1/2意义:

(1)反映药物消除速度和能力

(2)一次用药经过4-6个T1/2体内药物基本消除,反复用药经4-6个T1/2体内药量达稳态水平(3)决定每天给药次数。

3.曲线下面积(AUC)

指时量曲线和横坐标围成的区域。表示一定时间内药物在血浆中相对的累积量,是计算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参数。

4.表观分布容积(Vd)

理论上药物分布在体内所占有的容积。

5.消除率(CLs)

指单位时间内多少毫升血浆中药物被消除。

CLs是肝清除率、肾清除率和其他途径清除率的总和。

6.多次给药与稳态血药浓度

?坪值(稳态血药浓度):

?此时给药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

(1)等剂量等间隔给药法:

约经4-6个半衰期血药浓度达稳态

(2)负荷剂量(DL)给药法:

A.如为等间隔时间(t1/2)给药:

?体内Ass是Dm与残留量的和:

(Css)=Dm+Ass. e-ket

∵DL=Dm/(1-e-ket)

∴DL=Dm/(1-e-0.693)=D/0.5=2D

?表示第一次给药时应给予常用剂量的2倍

B.当iv给药时,负荷剂量(DL)给予法:

Ass=Css.vd =RA/ke =RA/(0.693/t1/2) =1.44t1/2RA

RA:给药速度。

上述结果表示,应在第一个半衰期内将1.44倍的药物量首先推注给病人。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兴奋性改变:兴奋(exitation)—兴奋药。

亢进(augmentation)

抑制(inhibition)—抑制药。

麻痹(paralysis)

衰竭(failure)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

选择性发生的可能原因:

1.药物分布的差异

2.组织生化功能差异

3.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

4.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

药物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及选择用药的基础和依据。

二、药物的作用效果

?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effect)

?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1.治疗作用

分为: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补充治疗(supplement therapy)

或替代疗法(replacement therapy)

2.不良反应

(1)副作用(side reaction):

?特点:治疗剂量下出现;反应轻微、可预知,固有的反应(不可避免)。

?产生原因: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

(2)毒性作用(Toxic reaction):

?特点:剂量过大或体内药浓过高;反应较严重,危害较大,可预知、可避免。

a.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多损害循环、呼吸、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

b.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多损伤肝、肾、骨髓、内分泌等组织器官;此外,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致突变与致癌作用(mutagenesis and carcinogenesis)也属慢性毒性。

(3)后遗效应(after reaction)

(4)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又称为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5)变态反应(allergy reaction)

(6)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7)依赖性(dependence)

分为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

三、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量效关系(dose effect relationship):

?药物随剂量增加(或浓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其药理效应也增加,二者的规律性变化称为量效关系。

(一)量效曲线

?以效应强弱为纵坐标,药物浓度或剂量为横坐标作图得出的曲线。

1.量反应(graded response)量效曲线

2.质反应量效曲线

3.量效关系中的剂量

(1)剂量(dose):用药份量。

A. 最小有效量(阈剂量):

B. 极量:

又为常用量(>最小有效量<极量)。

D. 半数有效量(ED50):

E. 半数致死量(LD50):

4.量效关系中的效应

(1)最大效能(maxmum effecacy):

药物在最大治疗量时达到的最大效应。

反映药物内在活性大小。

(2)效价强度(potency):

药物引起等效效应的相对剂量或浓度。

5.安全性评价:

a.治疗指数(TI):

LD50 / ED50的比值。比值越大越安全。

b.可靠安全系数:

LD1/ED99的比值。比值大于1,药物较安全,

比值小于1,药物较不安全。

四、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构效关系

五、药物作用机制

(一)通过受体发生作用

(二)通过酶发生作用

(三)通过离子通道发生作用

(四)通过转运体发生作用

(五)通过免疫系统发生作用

(六)通过基因发挥作用

分为基因治疗、基因工程药。

(七)其他:简单的物理化学作用

六、受体

1.受体的概念和特性

(1)受体基本概念

受体(receptor):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能与内源性或外源性化学物质(包括药物)结合并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的蛋白质。

(2)受体的基本特性

具有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能与内源性和外源性配基产生高度特异性结合。

2.受体类型

⑴离子通道型受体

⑵G蛋白偶联型受体

⑶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

⑷胞浆受体

3.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学说

A. 占领学说;

B. 速率学说; C 二态模型学说

4.受体的调节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向上调节:受体数目增加或反应性增强;

向下调节:受体数目减少或反应减弱。

作用方式:

D+R DR…… E

D:药物;

DR:药物与受体复合物

E:效应

pD2:亲和力指数。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要引起兴奋效应还需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用a表示。

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亲和力越大,作用越强。

内在活性:药物发生效应的能力。即最大效应,又称为效应力。

内在活性越强,激动受体所产生的效应越强。

5.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a.激动药(agonist)

?即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根据内在活性大小又分为:

①完全激动剂(full agonist,a=1 ):

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较强。

②部分激动剂(partial agonist,a<1):

亲和力较强,但内在活性弱。

b.拮抗药(antogonist,a=0)

?有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的药物。

?根据作用性质又分为:

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ogonist)

?拮抗作用可逆,增加激动药剂量可使激动剂效应保持原有水平,即内在活性(最大效应)可不变,但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pA2:拮抗参数;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pA2越大,拮抗作用越强。

含义: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激动药需2倍浓度才能产生未加入拮抗药时的等同效应。非竞争性拮抗药(non competitive antogonist )

?使亲和力降低,又使内在活性降低的药物。

?表现为不仅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右移,还使最大效应降低。

第十四章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

定义:在用药局部能暂时地,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的痛觉和感觉消失的药物,简称为局麻药。

【作用机制】

稳定细胞膜,阻断Na+通道,提高神经纤维的兴奋阈,阻止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而抑制冲动传导,使痛觉和感觉全部消失。

通过胺基在细胞膜内侧与Na+通道闸门的磷脂结合形成横桥关闭Na+通道。

局麻药在体内以两种形式存在,而两种形式存在受PH的影响。

粗的神经纤维或有髓鞘包裹的神经纤维,麻醉所需的剂量大;细的神经纤维或无髓鞘包裹的

神经纤维,麻醉所需的剂量小,产生作用快;

交感、副交感对局麻药敏感性高,运动神经敏感性低。

混合神经中,神经纤维粗细的作用顺序是:痛,冷,温,触,压,运动神经

【局部麻醉方法】

常用五种麻醉方法

1.表面麻醉(surface anaesthesia)

将药物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纤维麻醉。

用于眼、鼻、咽喉、气管、食道、生殖器粘膜浅手术的麻醉。

常用丁卡因(地卡因)

2.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

将药物注入皮下或手术切口部位组织,使局部神经纤维麻醉。

常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3. 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ansethesia)

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支配的区域麻醉。

常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

4. 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 anaesthesia ),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spinal anaesthesia) 。 常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

刺入顺序:皮肤皮下组织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蛛网膜下腔。

麻醉范围广,易进入中枢,吸收可扩张血管。

主要危险是呼吸麻痹和血压下降。可用麻黄碱预防。

5. 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

将药物注射到硬膜外腔,通过扩散,使神经根麻醉。

刺入顺序:皮肤皮下组织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

特点:

1. 为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用于上下肢手术。

2. 药物不扩散至脑组织,无腰麻时头痛或脑脊膜刺激现象。

3. 用药量大,易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

4. 宜少量反复给药。

【常用局麻药】

普鲁卡因(procaine,奴佛卡因Novocaine)

特点:(作用特点,麻醉方式,毒性大小,非合用药,不良反应)

1. 亲脂性低,粘膜穿透力弱。

2. 不能用于表面麻醉,常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药液中常加肾上腺素,只能维持30~45分钟。

3. 毒性小,安全范围大。

4. 进入血循环后,很快被血浆假性AchE(胆碱酯酶)水解成对氨基苯甲酸(PABA )和二乙氨基乙醇,由此,避免与磺胺药物合用。

5. 与琥珀胆碱合用增加琥珀胆碱毒性。因两药经血浆AchE代谢,具有竞争血浆AchE作用。

6. 有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用药前皮试。

丁卡因(tetracaine,地卡因,dicaine)

特点:

1. 作用快、强、持久,药后1~3分钟起效,比普鲁卡因强10倍,可维持2~3小时。

2. 粘膜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也用于传导麻醉、腰麻、硬膜外,不用于浸润麻醉。

3. 毒性大,安全范围小,毒性比普鲁卡因大2~4倍。

利多卡因(lidocaine,赛罗卡因xylocaine)

特点:

1. 与普鲁卡因比,作用快、强、持久,粘膜穿透力较强,局麻时间、效应及毒性与药物浓度有关。

2. 全能麻醉药,表面、浸润、传导、腰麻及硬膜外麻均有效。

3. 安全范围较大,对组织无刺激,无局部血管扩张作用。

4. 无过敏反应,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选用此药。

5. 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用于防治室性纤颤)。

布比卡因(bupivacaine,麻卡因,macaine)

特点:

1. 麻醉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局麻作用比利多卡因强45倍,可维持5~10小时。

2. 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不用于表面麻醉和腰麻。

3. 严重心脏毒性。

【不良反应】

https://www.doczj.com/doc/722781596.html,S

先兴奋,表现为眩晕、惊恐不安、多言、震颤、神志错乱、惊厥等兴奋症状。

后转为抑制,出现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2. 心血管系统

扩张小动脉,血压下降。

为防止该作用并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常在局麻药液中加入少量AD(肾上腺素)。

3. 过敏反应

第十五章镇静催眠药Sedative hypnotics

第一节:苯二氮卓类

定义: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引起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药物。

临床主要用于抗焦虑、催眠、抗惊厥。

镇静:小剂量引起的安静、或思睡的状态。

催眠:中等剂量引起的近似生理性睡眠的状态。

抗惊厥:较大剂量引起的中枢性对抗或制止全身骨骼肌不自主、不协调的收缩作用。

【体内过程】

弱碱性。口服吸收较完全。但不同药物吸收速率差异较大;氯氮卓、奥沙西泮较慢;地西泮、氟西泮较快,三唑伦最快;

肌注慢而不规则,血浓亦不规则,故欲快速显效时,应静脉给药;

在血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率与脂溶性平行,地西泮高达99%。

静脉给药迅速进入脑组织,其后再分布到脂肪组织,脑内浓度因而下降迅速,故静脉给药后中枢作用快而短。

主要经肝药酶代谢。代谢速率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年老、肝病、饮酒均使其氧化抑制,使T1/2延长。T1/2长者易蓄积,短者相反。

【作用与应用】

1.抗焦虑、镇静、催眠

很小剂量便可改善、消除神经官能症的焦虑不安、精神紧张、烦躁失眠现象。

稍大剂量便可引起镇静、催眠。

(相关:生理睡眠时相:

①非快动眼睡眠non rapid movement (NREM)

分为四阶段:a 瞌睡,b 浅睡眠,c 较深睡眠,d 深睡眠。

c,d 合称为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

②快动眼睡眠rapid movement (REM)

紧接NREM出现。两时相交替进行,①相约持续80-120分钟,再转入②相,约持续20-30 分

钟。一夜中循环交替4-6次。

NREM可能与促进生长、恢复体力有关。而REM与记忆、智力恢复有关。

大多数药物(巴比妥类药物)影响第②相(REM) ,即缩短②相而延长第1相。)

苯二氮卓类则有以下催眠作用特点:(6点)(惊动高大小胃遗)

1)延长NREMS的2期睡眠;明显缩短NREM 第4期(深睡眠);因而对夜惊有效;

2)对REMS影响较小,停药后出现REMS反跳性延长较巴比妥类小;

3)治疗指数相当高;

4)加大剂量不引起麻醉作用;

5)对肝微粒体酶诱导作用小;

6)对夜间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7)较小后遗效应。

临床应用:

1)焦虑症;

2)伴有焦虑、紧张的强迫状态;

3)胃肠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失调的神经官能症;(抗焦虑)

4)麻醉前给药;

5)心脏电复律及内窥镜检查前用药。(镇静)

6) 催眠;

2. 中枢性肌肉松弛(局部肌肉筋挛有效)

1)用于缓解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引起的肌强直。

2)也可用于局部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腰肌劳损)。

3. 抗惊厥、抗癫痫

1)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子痫、药物中毒性惊厥的辅助治疗。

2)对癫痫持续状态为首选药。

【作用机制】

过程:

脑内存在BDZ结合位点,BDZ类药物与该位点结合后可增强与促进脑内A型γ-氨基丁酸(GABA A)神经功能。

该神经功能通过相应受体(GABA A受体)而发挥。

[GABA A] 受体系由α、β、γ亚单位组成的寡聚体。

GABA主要与其中的β亚单位结合,而BDZ 类药物与α、γ亚单位(此作为BDZ结合位点)结合,解除了GABA调控蛋白对GABA受体的掩盖,使该受体被激活,故而大量的GABA与之结合,致使Cl-通道开放,Cl-内流增加,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由此增强了GABA突触后抑制作用。

作用:

BDZ 与延脑、下丘脑等网状结构的BDZ位点结合,增强了该部位的GABA突触后抑制而引起镇静、催眠。

与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的BDZ位点结合而引起抗焦虑并加强其催眠作用。

作用于网状结构及脊髓的BDZ位点引起中枢性肌松弛。

作用于大脑皮层、丘脑、边缘系统的BDZ位点而抑制癫痫灶异常放电的扩散而抗惊厥、抗癫痫。

【不良反应】

1一般症状:嗜睡、头晕、乏力。

2长期较大剂量服用(300-600mg/日)无明显中毒症状发生,但有成瘾性。

3静脉过快易引起心血管抑制、呼吸抑制,故宜慢速推注。

第二节巴比妥类babiturates

目前趋向于分为镇静催眠类、麻醉类。

1. 镇静催眠类

常用药物: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

⑴镇静

用于焦虑不安、烦躁、甲亢、高血压、功能性恶心、呕吐、与有中枢兴奋副作用的药物合用。常用镇静催眠剂量的1/4-1/3 。

选苯巴比妥。

⑵催眠

但缩短快波睡眠(REM)久服停药易致反跳现象,使REM显著延长,出现多梦,因而易致药物依赖性。

选用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苯巴比妥。

⑶抗惊厥大于催眠量可产生此作用。

但苯巴比妥则在催眠量时具有显著抗惊厥作用。

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脑膜炎、脑炎、脑溢血、子痫时的惊厥,以及中枢兴奋药所致惊厥。 苯巴比妥还用于抗癫痫。常用于癫痫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

2、麻醉类

(1)麻醉前给药

用苯巴比妥。

(2)麻醉

用硫喷妥钠作基础麻醉、诱导麻醉,起效快。

【作用机制】

巴比妥类和GABA-BDZ-Cl-复合体相结合,其结合部位靠近Cl-通道,增加该通道开放持续时间,促进GABA引起的CI-的内流。引起细胞膜超极化。

较高浓度可影响Ca2+、Na+的跨膜流动,抑制Ca2+依赖性动作电位,并抑制Ca2+依赖性递质的释放。此作用广泛,故此类药物对中枢作用选择性不高。

【不良反应】

1)后遗作用

2)耐受性

3)依赖性

4)其他呼吸抑制

第三节其他类

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

CCl3CHO CCl3CH(OH2)

【体内过程】

从消化道、直肠易吸收,迅速在肝脏、肾脏被还原型NADH还原为三氯乙醇(CCl3CH2OH), 两者均对CNS有抑制作用,但后者更强,三氯乙醇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或被氧化为三氯乙酸从肾排泄。

【作用与用途】

作用

不缩短快波睡眠,无后遗作用,安全范围小,消除时间较长。

用途

1)用于破伤风、小儿高热、子痫的惊厥,催眠(顽固性失眠)。

2)不用于镇静。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性,宜直肠给药。

2)大剂量抑制心脏、延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

3)肝、肾损害。

4)依赖性。

第十六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一节:抗癫痫药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所致大脑某些神经细胞群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扩散而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短暂、反复性运动、感觉、意识、精神等脑功能紊乱。

原发性:(病因未明)

继发性:脑瘤、脑寄生虫、脑血管畸形、脑外伤等所致。

第二节抗惊厥药

定义:惊厥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过度兴奋症状。表现全身骨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见于小儿高热、破伤风、癫痫大发作、药物中毒等。

常用药物:巴比妥类、水合氯醛、地西泮(苯二氮卓类)

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

1. 口服:下泻、利胆:用于驱虫、排毒,十二指肠胆汁引流;

2.注射:抗惊厥、降压:主要用于产前子癇等惊厥

机理:①Mg2+对抗Ca2+ 肌松,②中枢作用

3.局部外用:50%高渗溶液湿敷用于消炎消肿。

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antipsychotic drugs

定义:精神失常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性疾病(大脑机能失调)。表现为情感、思维和行为异常。分为:精神分裂症-- Ⅰ型、Ⅱ型、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治疗该类疾病的药物统称抗为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失常药分类:

1.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均为吩噻嗪类药物)

2. 抗躁狂症药:碳酸锂

3. 抗抑郁症药:米帕明(丙咪嗪)

4. 抗焦虑症药:苯二氮卓类

第一节抗精神病药

吩噻嗪类:氯丙嗪

硫杂蒽类:泰尔登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

其他:氯氮平,五氟利多,舒必利

一、吩噻嗪类:

1. 二甲胺类:氯丙嗪

2. 哌嗪类: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3. 哌啶类:甲硫哒嗪

1. 二甲胺类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冬眠灵wintermine)

【药动学】

?口服吸收缓慢,且不完全。受剂型、胃中食物及是否同时应用抗胆碱药影响。肌注迅速。

?分布以脑、肺、肝、脾、肾中为多,肝代谢。

?从尿、粪排除。T1/2约6h,排泄缓慢,停药后2-6 周乃至6 个月,尿中仍有氯丙嗪排出。【作用、应用】

1. 中枢神经系统

⑴抗精神病作用

?具特殊的中枢抑制作用(安定作用),表现为使动物或正常人服药后安定、活动减少,注意力降低,感情淡漠。

?对精神病病人在不引起过份镇静情况下,迅速控制兴奋躁动,尤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良好。继续用药则消除患者的幻觉、妄想等症状。使病人恢复理智,生活自理。但需连续服药6周~6个月。

?抗精神病作用无耐受性,但安定、镇静可产生耐受性。

?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其他精神病伴有的兴奋、紧张及妄想者。

作用原理:

?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DA-R)。

?精神分裂症病人与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多巴胺能神经功能亢进(DA-R活动过高)有关,以及与5-HT神经功能异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异常有关。

?其中多巴胺能神经功能亢进学说较受重视。

?多巴胺(DA)为中枢递质,主要由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合成、释放,其神经通路称为多巴胺通路。目前已知的四条多巴胺神经通路:

①黑质-纹状体通路对运动功能起重要调节作用。与随意运动的稳定、肌张力和躯体运动的整合有密切关系。

②中脑-皮质通路与精神情绪活动有关。

③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功能同②。

④结节-漏斗通路对垂体内分泌功能有明显影响。

?脑内DA-R分为D1、D2。

?D1-R:分布于黑质-纹状体通路;

?D2-R:分布于中脑-边缘通路、中脑-皮质通路、结节-漏斗通路以及黑质-纹状体通路。

?D1、D2-R共同调控运动、刻板行为、条件反射行为、木僵状态。

?D1、D2-R相互拮抗调控嘴、舌部肌肉震颤、四肢肌肉张力。

?吩噻嗪类是D1、D2的强大拮抗剂。因而阻断中脑皮质、中脑边缘系统通路DA-R的D2-R而

产生抗精神病作用。

?氯丙嗪引起镇静与抑制特异性感觉传导通路进入脑干网状结构的侧支有关,可能是阻断了其中的α-R。

⑵镇吐作用

?对生理性、病理性、放射性及某些药物引起的呕吐(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器周围D2受体,大剂量抑制催吐中枢)、顽固性呃逆(抑制呃逆中枢)均有效。

?用于多种疾病的呕吐、如癌症、放射病及药物引起的呕吐。

?对前庭兴奋引起的呕吐无效。(用东莨菪碱)

⑶降温作用(体温调节作用)

?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由很强的抑制作用,使体温调节功能减退,此可使温度随外界环境温度改变而降低或升高。

?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合用(如杜冷丁、异丙嗪),可使病人的体温下降,类似变温动物,致使进入冬眠状态,称人工冬眠。

?临床以物理降温配合氯丙嗪+其他中枢抑制药用于低温麻醉;或造致人工冬眠用于严重创伤或感染中毒引起衰竭、中枢性高热惊厥的辅助治疗。

⑷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可加强催眠药、镇痛药作用。有时可利用这一作用来提高某些CNS抑制药的效应。

⑸对锥体外系的影响(见不良反应)。

2. 植物神经系统影响

?不同程度阻断α、M-R。

?阻断α-R 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明显降压作用。但有耐受性,连续用药数周后血压恢复致给药前水平。故不用于高血压长期治疗。

?阻断M-R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3. 内分泌影响

①抑制丘脑释放催乳素抑制因子,生乳素因而分泌增多引起乳汁分泌。

②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而延迟排卵,因而延长性周期。

③抑制垂体促皮质激素的释放,使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分泌减少。

④抑制生长素的分泌。

【不良反应】

1. 一般反应

⑴中枢抑制(嗜睡,淡漠,无力)

⑵m受体阻断(口干,无汗,便秘,眼压升高)

⑶a受体阻断(鼻塞,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

2. 锥体外系反应

⑴静坐不能

⑵巴金森氏综合症

⑶急性肌张力障碍

治疗措施:用安坦;停用氯丙嗪。

以上三种由于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用抗胆碱药缓解。

⑷迟发性运动障碍

防治措施:

?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试用利血平或抗胆硷脂酶药-毒扁豆硷。

3. 过敏反应

4. 内分泌紊乱

5. 急性中毒:

①严重昏睡;

②血压下降

治疗:对症,升压要用去甲肾上腺素、麻黄碱,切忌用肾上腺素。

6. 禁忌症

?癫痫、冠心病、尿毒症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肝功能低下者。

二、硫杂蒽类

泰尔登

?主要用于伴焦虑或焦虑性抑郁症的精神分裂症;伴焦虑的神经官能症。

三、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

抗精神病作用强、持久,镇吐作用强。

镇静作用、降压作用分别较弱及不明显;抗胆硷作用亦较弱。用于兴奋躁动、幻觉妄想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儿童过动症候群;躁狂症、呕吐、呃逆。

锥体外系副作用高达80%,故较氯丙嗪少用。

氟哌利多(氟哌啶)

作为麻醉辅助药(与芬太尼合用),导致神经安定镇痛术,以有利于小手术、特殊检查的顺利进行;此外,可作为麻醉前给药。

四、其他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clozapine

苯二氮卓类药物,具广谱抗精神病作用。

对Ⅰ型、Ⅱ型症状均有效。

用于其他抗精神病药无效或锥体外系反应较强的精神病病人;氯丙嗪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抗精神病疗效与氯丙嗪相似,但起效迅速(一周内)。无锥体外系反应。

注意使用该药过程中的粒细胞减少。

五氟利多penfluridol

口服常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疗效可维持一周。

适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尤其适用于慢性患者维持与巩固疗效。

利培酮risperidone

一线抗精神病药。

对5-HT受体和D2受体均有阻断作用。

适用于急性、慢性精神病患者,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和继发抑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第二节抗躁狂症药

碳酸锂lithium arbonate

?History

1817年发现。最早用于治疗痛风;

1949年,Cade发现锂的镇静作用,首先应用于躁狂病人;

1960s年代,用药过程中通过血锂浓度监测,其价值重新得到肯定;

目前仍是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和预防复发的首选药物。

对精神分裂症是情感症状有效,对病理思维过程则无影响。

?其原理是抑制脑内NA和DA释放,并促进再摄取,使突触间隙递质浓度下降。

?临床用于躁狂症,尤其是顽固型躁狂症。对精神分裂症的兴奋躁动亦有效。

与抗精神病药合用可发生协同作用而减少抗精神病药用药量。

与氯丙嗪合用可对抗锂盐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无嗜睡、动作迟钝等副作用。

1.一般不良反应:

?胃肠道、疲乏、肌无力、口渴多饮、肾源性尿崩症(对抗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2.中枢神经系统:

?意识障碍、昏睡、深反射、肌张力亢进、共济失调、语言不清、癫痫发作。

3.促钠排出:易致锂盐中毒。

第三节抗抑郁症药

为三环类。

?History

1950s年代末始应用,此前,主要电抽搐治疗抑郁症;

1960s~80年代末,主要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1970s年代出现四环类抗抑郁药;

1990s年代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s)。

常用米帕明(丙米嗪imipramine),其次是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明显提高抑郁病人的情绪,产生显著的抗抑郁效果。但需用药2-3 周才能见效。

?原理:抑制突触前膜对递质NA的再摄取,亦可抑制5-HT的再摄取。

2. 植物神经系统较弱的抗胆硷作用。

3.心血管系统类似氯丙嗪。

【临床应用】

?各型抑郁症。对内源性、反应性、更年期抑郁症疗效好。

?小儿遗尿。

第十九章镇痛药Analgesics

第一节概述

痛的分类:

躯体痛

内脏痛

神经痛

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包括:

镇痛药吗啡、哌替啶

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

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

其他抗痛药卡马西平、普萘洛尔

?慢性疼痛的三阶梯治疗:

第一阶梯治疗:轻度疼痛?aNSAID,

第二阶梯治疗:中度疼痛?aNSAID同时,辅助给予中效镇痛药,如曲马多、可待因、右旋丙氧芬

第三阶梯治疗:重度疼痛?强效阿片类镇痛药。

镇痛药:一类主要作用于CNS、选择性抑制痛觉的药物。

?分类:

阿片受体激动药?a吗啡、哌替啶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a喷他佐辛

其他镇痛药?a曲马朵、布桂嗪

第二节阿片受体激动药

阿片(Opium) 为植物罂粟中未成熟的蒴果浆汁的干燥物。含20 多种生物硷,占总重的25%。

菲类:吗啡(10%),可待因

异喹啉类:罂粟硷

【体内过程】

?口服、吸入、注射均易吸收。分布于全身组织。对CNS无特殊亲和力而透过较少,但已足以引起CNS作用。

?口服有首过消除,因而临床常用注射给药。肝代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效。T1/2在青壮年

2.5-3h,老年人延长。自肾排泄,少量经乳汁排泄,因而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无蓄积性,一次给药24 h后全部排出。

【作用及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⑴镇痛、镇静

特点:

①镇痛作用强大,注射5-10mg便明显镇痛。

②选择性高,对其它感觉无明显影响。

③对持续性钝痛的镇痛效果较锐痛效果好。

④明显镇静,明显情绪反应。

?用于其它镇痛药无效的剧痛,癌痛,心绞痛

⑵呼吸抑制

?使病人潮气量下降,呼吸频率减慢。

?大剂量出现呼吸衰竭。

?用于心源性哮喘(左心衰突发肺水肿)

⑶镇咳

?不引起镇痛的剂量便可引起镇咳。但一般不用于镇咳。

⑷催吐

?引起恶心、呕吐,纳洛酮可对抗之。

⑸缩瞳

?引起猫扩瞳;

?对人则缩瞳,增强瞳孔对光反应。

?中毒量瞳孔缩小尤为显著,呈针尖样。此为吗啡中毒特征。

(6)对体温的影响;

(7) 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

2.胃肠道

?止泻,引起便秘。

原因:

①提高胃窦部和十二指肠起始部的张力而抑制其蠕动,使胃排空延缓,胃酸分泌亦受到抑制。

②抑制胰液和胆汁分泌,使食物消化延缓。

③提高肌张力,引起周期性肠肌痉挛而使非推进性节律性收缩增强,推进性蠕动波降低甚至完全消失,延缓粪便进入结肠,同时肛门扩约肌张力明显提高。

④中枢抑制使病人对排便反射的正常刺激不引起注意。

?此外,还能引起胆道扩约肌痉挛,阻止胆汁排空,使胆道内压增加。故在胆绞痛时宜与阿托品合用。

?常用阿片酊、复方樟脑酊用于急、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腹泻,以减轻症状。细菌感染时应同服抗菌药物。

3. 心血管系统

?引起组织胺释放,以及血管运动中枢抑制,使外周血管舒张而降压,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中毒量可由于呼吸严重抑制引起低氧血症而使血压激烈下降。并使脑血管强烈舒张,脑脊液压力升高。

?临床用其呼吸抑制、心血管抑制、镇静作用治疗心源性哮喘。

4. 其他

?免疫抑制作用。

【作用机制】

1. 镇痛部位的研究

2. 受体的研究

?目前公认的阿片受体有三种:μ、K、δ。

3. 内源性配基的研究

?目前已发现有20 余种。通称为内阿片肽。

?较典型的有:甲硫氨酸脑啡肽;亮氨酸脑啡肽;内啡肽(β-内啡肽、强啡肽)。

4.阿片受体的分布及作用

?阿片受体主要分布区域:

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边缘系统、蓝斑核、中脑盖前核、延脑孤束核、脑干极后区、迷走神经背核、肠肌。

目前认为,疼痛是通过感觉神经元释放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P物质兴奋下一级神经元,将痛觉传入中枢,从而引起的一种痛苦感觉。

?体内存在抗痛系统,由脑啡肽神经元、脑啡肽及阿片受体共同组成。

?去极化或刺激脑啡肽神经通路可引起脑啡肽释放,并依赖于Ca2+。

?正常情况下约由20-30 %阿片受体与脑啡肽结合,起着疼痛感觉的调整作用,维持正常痛阈,发挥生理性止痛机能。

5.吗啡镇痛机制

?吗啡类镇痛作用是激动阿片受体,激活了脑内抗痛系统,阻断痛觉传导,产生中枢性镇痛作用。

?阿片类与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

?与边缘系统、蓝斑核阿片受体结合引起镇静、情绪反应。

?与中脑盖前核阿片受体结合,引起缩瞳。

?与延脑孤束核阿片受体结合,引起镇咳、呼吸抑制,中枢交感张力降低。

?与脑干极后区、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以及肠肌本身阿片受体结合,影响胃肠功能。

?因而,吗啡的作用实际上是模拟了阿片肽并加强了其作用而实现的。

【不良反应】

1. 眩晕、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

2. 呼吸抑制

?肺心病、支气管哮喘、颅脑损伤、分娩不用。

3. 体位性低血压

?颅内压增高者不宜用。

4. 急性中毒

?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紫绀、血压下降。

?治疗措施:人工呼吸、给氧(不可给纯氧)。

?静脉给予纳洛酮;呼吸兴奋药。

5. 成瘾(慢性中毒)

?连续反复多次给予,形成对药物的依赖性。

?成瘾原理:与蓝斑核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活动增强有关。

可待因Codeine (甲基吗啡)

?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2,镇咳为吗啡的1/4。

?呼吸抑制、成瘾性均比吗啡弱。对心血管无明显影响;对胃肠道、膀胱平滑肌兴奋作用弱。

?用于无痰干咳;胸膜炎咳嗽;过度咳嗽影响睡眠患者的镇咳;中等疼痛的镇痛。

哌替啶pethidine ; (杜冷丁dolantin)

【作用和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镇静

?镇痛为吗啡的1/10,镇静使病人情绪安定,可引起欣快感(但较吗啡轻)。

(2)呼吸抑制

?与吗啡相等。

(3)催吐

?代谢产物哌替啶酸、去甲哌替啶兴奋CTZ,引起恶心、呕吐。

2.平滑肌

?中等程度提高胃肠平滑肌及括约肌张力,减少推进型蠕动,但较弱且时间短,故不引起便秘、止泻作用。

?无对抗催产素兴奋子宫作用,故不延长产程。可用于分娩早期镇痛。

3.心血管系统

?同吗啡。

【临床应用】

?各种剧痛;内脏绞痛(与阿托品合用);

?心源性哮喘;

?麻醉前给药;

?人工冬眠。

【应用注意】

?宜短期应用。颅脑损伤、占位性病变、颅压增高、肺部疾患不用。

?不用于4-6小时之内胎儿要娩出时的镇痛。

美沙酮methadone

?可口服。用于创伤、手术及晚期癌痛;吗啡或海洛因成瘾的脱毒治疗。

芬太尼fentanyl

?麻醉辅助用药;静脉复合麻醉;与氟哌利多合用于特殊检查止痛;急性手术痛;慢性痛。

第三节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镇痛新Pentazocine

又为喷他佐辛。为苯并吗啡烷类衍生物。

本品既有阿片受体激动药的效应,又有弱的阿片受体拮抗药作用。故称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作用特点:

1. 拮抗 受体、激动K 受体。

2. 镇痛效力弱(1/3),呼吸抑制作用弱(1/2),且不随用药剂量加大而增强。

3. 减弱平滑肌收缩,胆道压力增高不及前述药物明显。

4. 使心率增加,心脏做功增加,血压升高。

5. 不拮抗吗啡呼吸抑制作用,但拮抗吗啡成瘾性而使本身成瘾性较少发生。

6. 大剂量致精神症状。

?用于各种慢性剧痛,且为非麻醉镇痛药而应用广泛。

第四节其它镇痛药

曲马朵:用于中度以上急慢性疼痛。有成瘾。

布桂嗪: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炎性、外伤疼痛、关节痛、月经痛、晚期癌痛。有成瘾性。

延胡索、延胡索乙素、颅通定:用于胃肠及肝、胆系统疾患所致内脏痛;头痛;脑震荡后头痛;月经痛;分娩痛。

?无明显成瘾性。

?具镇静催眠作用,故亦可用于失眠。

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一类具解热、镇痛;且大多数还具消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其化学结构不同于皮质激素类药物,故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

一、共同作用

(一)解热作用

?解热效果良好、可靠、迅速。

?其作用部位在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

(二)镇痛作用

?为中等强度的镇痛。

?对慢性钝痛,如牙痛、肌肉痛、关节痛、月经痛、头痛有效。而对各种创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

(三)抗炎作用

?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除苯胺类-非拉西丁、扑热息痛外)具抗炎作用。

?主要针对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有改善症状作用。

?作用机理:

⑴抑制PG合成酶--环氧酶( cyclo-oxygenase, COX ) ;

⑵抑制缓激肽的生物合成;

⑶稳定溶酶体膜;

⑷抑制WBC向炎症部位的游走。

三、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一)水杨酸类Salicylates

?其制剂包括: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Asipirine) 、水杨酸钠(Sadium Salicylate)

1.体内过程

(1)吸收:口服易吸收,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上部、其次是胃。吸收过程中经胃肠粘膜、肝、血浆、红细胞中的脂酶水解成水杨酸,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而运输。2小时左右达高峰。此外,吸收快慢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溶解度、解离度、胃排空速度。

(2)分布:以盐形式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且能进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胎盘。

(3)代谢:肝代谢。代谢具限度性。剂量达1g/日或以上时,零级动力学消除;继续加大剂量可导致毒性。故用于抗炎时应渐增剂量,并监测血浓。

(4)排泄:大部分以代谢物形式从尿排泄。酸碱度可影响水杨酸盐排泄速度。

2.作用及应用

(1)解热镇痛抗风湿:

?常用于感冒、发热过高、头痛、肌肉痛、神经痛、月经痛。

?抗风湿作用显著。是急性风湿热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药物。用药24-48小时后关节剧痛、僵硬、肿胀均有好转,并伴体温降低、血沉减慢。因而也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性治疗。

?一般用于抗风湿剂量可用到3-5g效果好。

(2)影响血栓形成

?用于手术后血栓(如血管形成术、旁路移植术);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

3.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说课讲解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 受体简介 一、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兴奋时效应 1、M效应:心脏抑制,血管扩张,腺体分泌,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缩 瞳。 2、N效应:骨骼肌收缩,神经节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NA增加。 3、α1效应:血管收缩、胃肠道平滑肌松弛、唾液分泌和肝糖原分解。 4、α2效应:递质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胰岛素释放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 5、β1效应:心率和心肌收缩增加。 6、β2效应: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肝糖原降解、肌肉颤动 二、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的主要分布: 1、M受体:心血管,胃肠,支气管,眼,腺体 2、N受体:1神经节和肾上腺髓质2骨骼肌 3、α1受体:皮肤,黏膜,腹腔内脏血管,瞳孔扩大肌及腺体。 4、α2受体:突触前膜,皮肤,黏膜血管。 5、β1受体:心脏。 6、β2受体:骨骼肌血管,冠状血管。腹腔内脏血管,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主 要的)。 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一、药物的不良反应:(概念会考)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预知避免。(药理作用的延伸,急性慢性,致畸致癌致突变)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虽然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仍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又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6、特异性反应:特异质病人对某种药物反应异常增高。 二、竞争性拮抗剂与:(量效曲线会考) 1、竞争性拮抗剂:降低激动药亲和力,而不改变内在活性,增加激动药剂量后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 2、非竞争性拮抗剂:激动药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降低,增加剂量也不能恢复到无拮抗药时的Emax,即曲线右移,最大效应降低。 三、治疗指数TI=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 用它估计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药动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 一、生物利用度:是表示药物活性成分到达体内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的一种量度,它用来评价药物制剂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参数。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

临床药理学重点

名解:(√甲班考得) ※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得描述药物得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得一门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得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得关系。 ※√生物利用度:就是药物吸收速度与程度得一种度量。可通过测定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得相对量表示吸收程度,用血药浓度以及达峰得时间表示吸收速度。 ※消除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得时间,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得时间。 √半衰期:包括吸收半衰期、分布半衰期与消除半衰期。 √安慰剂:指没有药理活性得物质如乳糖、淀粉等制成与实验药物外观、气味相同得制剂,作为临床对照实验中得阴性对照物。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就是第三代遗传标记,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得DNA序列多态性,就是人类可遗传变异中最常见得一种,占所有多态性得90%以上 √药物滥用: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与保健得目得,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过量用药得行为。这种用药具有无节制反复用药得特征,往往导致对用药个人精神与身体得危害,并进而酿成对社会得严重危害。 首关效应:又称首关消除,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得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药量减少得一种现象。 肝肠循环:药物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再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得反复循环过程。 ※临床试验: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试验得药物得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得作用、不良反应及试验药物得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情况,目得就是确定试验药物得疗效与安全信息。 TDM:治疗药物监测,就是在治疗过程中测定血液或其她体液中得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得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TI:治疗指数,药物得LD50/ED50得比值叫做该药得治疗指数,就是衡量药物安全性得一个指标。 √竞争性拮抗剂:与受体有高度得亲与力并与受体结合,但无内在活性,不产生生理效应,却能阻碍受体激动剂得作用。其与受体结合就是可逆得。 ※部分激动剂:药物与受体结合得方式与亲与力与受体激动剂相似,但其内在活性很小,在与受体结合后只产生弱得效应,在有其她强得激动剂时又妨碍了强激动剂得作用,起到了受体拮抗剂得作用。 A型不良反应:由于药品得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可以预测,通常与计量有关,停药或减药后症状消失或减轻,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B型不良反应: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得异常反应,与使用剂量无关,一般难以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问答(包含简答与问答) 简述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 1.药效学研究2、药动学研究3、毒理学研究4、临床试验5、药物相互作用 √新药得临床分期 1.I期临床试验: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得起始期,观察人体对新药得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得药动学过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II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得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3.III期临床试验:II期临床试验得延续,扩大得多中心临床试验。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有效性与安全性。 4.IV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应特别注意罕见得不良反应。 ※TDM得临床指征 1.药物得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如强心苷类; 2.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得血药浓度差异得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3.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得药物,如茶碱; 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得患者使用主要经肝脏代谢消除(茶碱)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得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得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 5.长期服药得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或抑制)肝药酶得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或升高),以及原因不明得药效变化; 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有得药物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得症状相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如普鲁卡因;

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一章-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第三十一章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第一节甲状腺激素 一、来源: 甲状腺的腺泡生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T4:甲状腺素(四碘甲状腺原氨酸),75ug/d;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25ug/d,活性高,作用强,为T4的倍。 临床制剂:天然—家畜甲状腺干粉制成的甲状腺片,其中主要是T4,少量T3 人工合成——T3、T4 二、生物合成和释放: 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腺泡内,其合成和释放和碘有密切关系血浆中碘I- 甲状腺细胞膜上碘泵I- TPO氧化I+ TPO碘化 MIT(一碘酪氨酸)T3 DIT(二碘酪氨酸)贮存缩合T4+甲状腺球蛋白(贮存于甲状腺腺泡内) 蛋白水解酶T3、T4释放——进入血液循环。 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摄取碘的能力很强,为血浆浓度的25-50倍,是其他组织浓度的约10000倍。 TPO:过氧化物酶 三、调节: 受下丘脑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轴调节T3、T4对下丘脑和垂体前叶形成长、短负反馈,当血液中T3、T4少,TRH、TSH分泌增加,促进甲状腺合成和释放更多的T3、T4 四、药理作用: 也可以说是生理作用,在生理剂量下 1、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1)加速糖、脂肪的分解氧化——基础代谢增加,耗氧增加,体温升高 (2)正常剂量促进蛋白质合成,大剂量促进蛋白质的分解 (3)铁代谢障碍,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贫血 (4) 2、促进生长发育: 适量——蛋白质合成、骨骼生长和CNS的发育 缺乏——矮小、智力低下——呆小症 3、提高CNS、心脏对CA的敏感性——急躁易怒,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五、用途:补充甲状腺素的不足 1、呆小病:早期治疗,1岁之内效果较好,若晚可改善躯体发育,但不能改善智力。在 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孕妇应摄入足量的碘以预防呆小症的发生。 2、粘液性水肿:甲低时:水盐代谢——水钠潴留——粘液性水肿 3、小剂量开始,渐渐增量,使症状减轻,渐减至维持量,需长期用药3-6个月。 单纯性甲状腺肿:由于各种原因阻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负反馈作用减弱或消失,代偿性甲状腺肿大。

临床药理学重点

名解:(V甲班考的) ※ 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一门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吸收速度与程度的一种度量。可通过测定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表示吸收程度,用血药浓度以及达峰的时间表示吸收速度。 ※ 消除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V半衰期:包括吸收半衰期、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 V安慰剂:指没有药理活性的物质如乳糖、淀粉等制成与实验药物外观、气味相同的制剂,作为临床对照实验中的阴性对照物。 V SNP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第三代遗传标记,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 序列多态性,是人类 可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多态性的90%以上 V药物滥用: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的目的,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过量用药的行为。这种用药具有无节制反复用药的特征,往往导致对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的危害,并进而酿成对社会的严重危害。首关效应:又称首关消除,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肝肠循环:药物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再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的反复循环过程。 ※ 临床试验: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试验的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信息。 TDM :治疗药物监测,是在治疗过程中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 TI :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ED50 的比值叫做该药的治疗指数,是衡量药物安全性的一个指标。 V竞争性拮抗剂:与受体有高度的亲和力并与受体结合,但无内在活性,不产生生理效应,却能阻碍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其与受体结合是可逆的。 ※ 部分激动剂:药物与受体结合的方式与亲和力与受体激动剂相似,但其内在活性很小,在与受体结合后只产生弱的效应,在有其他强的激动剂时又妨碍了强激动剂的作用,起到了受体拮抗剂的作用。 A 型不良反应: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可以预测,通常与计量有关,停药或减药后症状消失或减轻,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B 型不良反应: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与使用剂量无关,一般难以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问答(包含简答与问答) 简述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 1.药效学研究 2.药动学研究 3.毒理学研究 4.临床试验 5.药物相互作用 V新药的临床分期 1.I 期临床试验: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的药动学过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II 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3.III 期临床试验:II 期临床试验的延续,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 4.IV 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特别注意罕见的不良反应。 ※ TDM 的临床指征 1.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如强心苷类; 2.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3.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如茶碱; 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脏代谢消除(茶碱)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 5.长期服药的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或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 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有的药物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相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如普鲁卡因; 7.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的;

药理学基础知识

药理学基础知识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理作用与药理效应 1.药物作用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 2.药理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最基本的药理学效应包括兴奋和抑制。 3.药理效应的选择性即药理效应的专一性,是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是药物分类的依据,又是临床用药时指导用药和拟定治疗剂量的依据。药物的选择性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4.药物作用具有两重性 (1)治疗作用:指药物所引起的符合用药目的作用。 (2)不良反应:指那些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二)药物的治疗作用 1.定义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2.分类按治疗目的分为: (1)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称为对因治疗,也称治本。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2)对症治疗:用药物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消除病因,称对症治疗,也称治标。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三)药物的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患者带来病痛或危害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且停药后可以自行恢复。 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不严重,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可以预知和可避免的。分为: (1)急性毒性:短期内过量用药而立即发生的毒性。 (2)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在体内蓄积而逐渐发生的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义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是药物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 6.特异质反应某些药物町使少数患者出现特异性的不良反应,是一种遗传性生化缺陷。 7.继发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小良反应,又称治疗矛盾。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剂量的概念 1.最小有效量(阈剂量或阈浓度)出现疗效所需的最小剂量。 2.治疗量指药物的常用量,是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为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 3.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即安全用药的极限)。 4.常用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量。一般情况下治疗量不应超过极量。来源:考试大 5.最小中毒量超过极量,刚引起轻度中毒的量。 6.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药理学讲稿概论

第一章总论 引言: 首先我们先要认识到护理药理学这门课对我们以后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人都有生老病死,从出生到死亡没有人能一辈子不与药物打交道,家人朋友同样要与药物打交道,那么如何正确用药,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处理,都需要我们掌握好药理学。而在工作中要审查处方是否合理,要跟医生进行交流沟通,如果掌握的不熟练就难以进行审查和沟通?更无法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监测,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处理。所以说,为了我们能够帮助到身边的家人朋友生活好,帮助我们工作好,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药理学这门课程。 第一节绪论 要掌握的内容: 一、护理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1.药物: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和(或)细胞代谢过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以及计 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药物的使用是对人使用,也就是对机体生理功能或细胞代谢过程。 预防:去西藏之前一般喝的红景天来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以前教我药理的老师,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的形成。 治疗:感冒吃的对乙酰氨基酚 诊断:诊断某些食管、胃肠道疾病,让患者服用钡餐(硫酸钡)后,用X射线透视或拍片检查。 计划生育:避孕药 药物的分类(了解):天然药物(比如青蒿素,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抗疟药物,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被国际公认的天然药物,是WTO批准的世界范围内治疗脑型疟疾和恶性疟疾的首选药物,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者屠呦呦获得美国纽约拉斯克奖,是中国科学奖首次获得这个国际医学大奖。可谓中国从事医药人员的骄傲了)、人工合成药物(喹诺酮类抗生素)、基因工程药物(利用DNA重组技术生产的蛋白质,就是将DNA 的特殊基因区段分离并植入能够迅速生长的细菌或酵母细胞,以获得疗效更好、毒性更小或应用更方便的药物,如红细胞生成素)。 2.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既然 是相互作用就包含了两方面: 其中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叫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 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叫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4个过程。 3.护理药理学:这个概念告诉我们了护理药理学的基础、目的、内容及重点。 基础:药理学理论;目的:护理合理用药;内容: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重点:药物不良反应、防治措施、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症及药疗监护须知。 二、护士在护理用药中的职责 作为护士,在护理用药中有哪些职责和要求: 用药前: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有哪些我们应该做的工作,请某一排同学起来说一下,与课本上的内容相对照、比较。

41临床药理学重点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概念: 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应的 性 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等。 主要任务: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药效学研究,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 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Ⅲ期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 评价有效性、安全性;Ⅳ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注意罕见不良反应)。 5、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 定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注意:一般所谓的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药在人体内相遇而产生的不良反 应。临床药理学的职能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上市后药物的再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察 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开展临床药理服务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概念:新药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临床试验方法学临床试验中影响试验结果三种因素:①疾病本身的变异性;②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或应用其他药物; ③病人和研究者的偏因,即主观性。临床药理学试验中也必须遵循“重复、随机、对照”三项基本原则。 TDM: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检测病人

药学综合知识-100-个重要知识点

药学综合知识-100-个重要知识点

药学综合知识100 个重要知识点 考点1:药学服务的对象:广大公众,包括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和卫生工作者、药品消费者和健康人群。 考点2:特殊人群是指:如特殊体制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制者、小儿、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血液透析者听障、视障人士等。 考点3:用药咨询的目标:可以将其分为患者、医师、护士和公众的用药咨询。 考点4:沟通的技巧:认真聆听,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谈话时尽量使用短句,使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从中判断其对问题的理解和接触程度。与患者的谈话时间不宜过长,提供的信息也不宜过多。 考点5:处方的概念:是指有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主力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执业药师或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人质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物凭证的医疗文书。 考点6:医师处方印刷用纸: ①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 ②急诊处方印刷用纸质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

③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 ④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⑤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房印刷用张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 考点7:“四查十对”:查对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要命、剂量、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症状、用法用量;查药用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考点8:药物相互作用对药效学的影响:作用相加或增加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敏感化作用,拮抗作用,增加毒性或药品不良反应。 考点9:药物相互作用对药动学的影响:影响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考点10: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无适应症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 种以上药理作用机制相同药物的。 考点11: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药品因素等。 考点12:理论效价:系指抗生素纯品的质量与效价单位的折算比率,多以其有效部分的1ug 作为1IU(国际单位),如链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以纯游离碱1ug 作为1IU。

药理学讲稿之第四十二章-抗疟药

第四十二章抗疟药 抗疟药是一类预防或治疗疟疾的药物。 (一)简介: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疟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传染病,表现为周期性作冷(伴寒颤)、发热、 烦燥、口渴、出汗量多、每次发作时间6-10小时不等,脾肿大、贫血。疟疾根据其感染的疟原 虫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间日疟:每隔一日发作一次一一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每三日(每两天)发作一次一一三日疟原虫;「良性 恶性疟:每天或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原虫一一症状较重,致命危险。目前尚无一种抗疟药对疟原虫生活的各个环节均有效,故要了解疟原虫的生活史。 (二)疟原虫:按其生活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有性生殖(在雌性按蚊体内): 〔无性生殖(在人体内) 1、无性生殖阶段: (1)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原发性红外期):疟原虫孢子体(雌按蚊唾液内)一一人体内经血液进入肝细胞裂体增殖(10-14天)肝细胞破裂,放出裂殖体一一进入红细胞。一一潜伏期,无症状一一乙胺嘧啶有效。(2)继发性RBC外期(继发性红外期):原发性红外期裂殖体一一肝细胞内一一裂体增殖抵抗力下降肝细胞破裂,释放出裂殖体——进入红细胞——复发根源——伯氨喹有效。 (3)红内期(RBC内期):进入红细胞后一一以分解血红蛋白为原料一一滋养体破坏红细胞大量裂殖体释放一一侵入红细胞一一产生临床症状一一氯喹、喹宁有效。 2、有性生殖阶段:红内期疟原虫一一配子体(雌雄配子体)在雌按蚊体内有性生殖子孢子——唾液腺内叮咬流行与传播——伯氨喹有效。 (三)抗疟药的分类:根据其作用环节不同可分为三类 1、主要用于控制临床症状:氯喹、奎宁、青蒿素等; 2、主要用于疟疾的复发与传播:伯氨喹一一对配子体有杀灭作用 3、主要用于预防:乙胺嘧啶一一抑制配子体在蚊体内的有性生殖。 第一节主要用于控制临床症状的抗疟药 一、氯喹(啉):是人工合成的4-氨基喹啉衍生物,1943年合成。 (一)药动学特点: 1、口服吸收快而完全,1-2小时达高峰; 2、分布独特,在RBC内比血浆浓度高10-20倍;在有疟原虫RBC比正常RBC高25倍; 与组织蛋白结合较多,在肝、脾、肾中是血浆浓度的200-700倍; 在脑组织,脑脊液中为血药浓度的10-30倍。 3、代谢和排泄缓慢一一维持时间久,T1/2约为5天,(代谢产物乙基氯喹也有抗疟作用)。(二)作用与与用途: 1、抗疟作用: (1)特点:①杀灭红内期裂殖体——为控制临床症状的首选药(症状抑制性预防各种疟原虫),强、速、长效; ②能迅速治愈恶性疟(无红外期),能有效控制良性疟疾的临 床症状;

(医疗药品)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学复习题覃

一、选择题 1.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D A、作用强弱; B、吸收快慢;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消除速度; E、以上都不是 2.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A A、药物吸收缓慢: B、药物分布减小: 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力上升: D、代谢无变化 3.决定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参数是C ACmax;BTmax;CAUC:DCl;ET1/2 4.Fisg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不包括:C A.随机; B.对照; C.盲法; D.重复 5.II期临床试验设计符合的“四性原则”不包括:(D) A.代表性B.重复性C.随机性D.双盲性E.合理性 6.评价生物利用度的指标不包括:(B) A.CmaxB.T1/2C.AUCD.Tmax 7.药物临床试验中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有:(D) A.GCP+伦理委员会B.知情同意书+GCP C.SOP+QC+GCPD.知情同意书+伦理委员会 E.SOP+GCP. 8.下列关于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B.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 C.药物与蛋白结合能力下降D.肝微粒体酶活性变化不大

9.妊娠期内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B) A.妊娠半个月以内B.妊娠3周至12周 C.妊娠4~9个月D.妊娠9个月以后 10.按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的作用,但在人类缺乏研究资料证实的为:(C) A.A类B.B类C.C类D.X类 11.下列不属于乳母禁用的药物是:(D) A.甲硝唑B.甲氨蝶呤C.环磷酰胺D.头孢菌素类 12.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案是:(C) A、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 B、氨茶碱+麻黄碱: C、氨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异丙肾上腺素 13.沙丁胺醇目前推荐给药方式:(A) A、气雾吸入: B、口服: C、静注: D、静滴 14.下列关于药物相互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B) A.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导致有益的治疗作用 B.药物相互作用只会导致有害的不良反应 C.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动学环节 D.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效学环节 15.以下哪种药物对胎儿致畸作用,不表现在新生儿期,而是在若干年后才表现出来(B)。 A.氯霉素; B.已烯雌酚; C.卡那霉素; D.苯妥英钠 16.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为(B)

《药理学》知识小结

《药理学》知识小结 一、名词解释: #药物:是指能够改变生理生化功能或能改善病理状态,用于疾病诊断、预防与治疗或计划生育的特殊物质产品。 #药效学:全称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作用机制。 #药代动力学:全称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体内过程,以及药物在体内浓度变化的规律,即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局部作用:根据药物作用部位,无需药物吸收而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 #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 #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受体:是指某些特定的细胞蛋白质组分,能识别并与某些特殊微量化学物质——配体结合,并通过放大系统触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内源性物质(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质等)或药物。 #受体调节:受体与配体作用过程中,有关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的变化。 #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互相竞争与受体可逆性结合的拮抗剂。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不变。 #药物量效关系:药物的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关系。 #效价:是指产生一定效应时所需要药物剂量的大小;计量越小,效价(强度)愈高。 #效应力: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是同系列药物效应大小之比,α越大,效能越大。 #肝药酶:是生物转化的主要酶,选择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易受药物诱导或抑制。 #药酶:是指代谢药物的重要酶系统,主要有微粒体酶,其中最重要的是肝药酶。 #首关效应:是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到肝脏,有些药物在通过胃肠粘膜及肝脏时极易发生转化,部分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疗效降低,甚至无效。 #生物利用度(F):经肝脏首关消除后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 #一级动力学:消除速度与C相关,恒比消除;t1/2恒定;大多数药物按此消除。 #安慰剂:不具备药理活性,但外观上与药物无法区别的制剂。 #抗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又称耐药性。

2014《药理学》实验

《药理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一、目的 1. 掌握基本操作,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2. 更好地掌握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 3. 培养科学思维 二、基本要求 1. 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并复习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验时 ⑴实验器材要妥善保管; ⑵实验操作按步骤进行,仔细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⑶注意节约实验药品; ⑷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3. 实验后 ⑴各组同学将实验动物处死,实验台擦干净,将实验方盘送回准备室; ⑵值日生搞好实验室卫生,将死亡动物送至指定场所; ⑶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 1. 题目 2. 目的 3. 原理 4. 材料:实验动物,器材,药品 5. 方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扼要描述出来; 6. 结果:要求真实、清楚; 7. 讨论: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中有哪些不足之处;结果异常或失败的原因; 8. 结论:将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应带有提示性质。 四、药理学实验实验设计原则 1.随机原则 按照机遇均等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使一切干扰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减少,而不受实验者主观因素或其他偏性误差的影响。 2.对照原则 空白对照(指在不加任何处理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对照);阴性对照也称假处理对照(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含药物的溶媒);阳性对照也称标准对照(指以已知经典药物在标准条件下与实验药进行对照)。 3.重复原则 能在类似的条件下,把实验结果重复出来,才能算是可靠的实验,重复实验除增加可靠性外,也可以了解实验变异情况。 五、实验动物

1. 动物的选择 (1)小白鼠:适用于需大量动物的实验,如某些药物的筛选,半数致死量的测定。也较适用于避孕药实验、抗炎镇痛药实验、中枢神经系统药实验、抗肿瘤药及抗衰老药实验等。 (2)大白鼠:比较适用于抗炎药物实验,血压测定、利胆、利尿药实验,也可用于进行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 (3)豚鼠:因其对组胺敏感,并易于致敏,故常被选用于抗过敏药、平喘药和抗组胺药的实验。也常用于离体心脏、心房、肠管实验。又因它对结核敏感,常用于抗结核病药的实验。 (4)家兔:常用于观察研究脑电生理作用,药物对小肠的作用。由于家兔体温变化敏感,也常用于体温实验,用于热原检查。 (5)狗:狗是记录血压,呼吸最常用的大动物。还可利用狗做成胃瘘、肠瘘,以观察药物对胃肠蠕动和分泌的影响。在进行慢性毒性实验时,也常采用狗。2. 实验动物的编号 狗、兔等较大的动物可用特制的铝质号码牌固定在颈部或耳上。大鼠、小鼠如为白色可用黄色苦味酸在不同的体表标志上标记。 3. 动物固定及给药 (1)小鼠捉拿 小鼠性情较温顺,一般不会咬人,比较容易抓取固定。通常用右手提起小鼠尾巴将其放在鼠笼盖或其它粗糙表面上,在小鼠向前挣扎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双耳及颈部皮肤,将小鼠置于左手掌心、无名指和小指夹其背部皮肤和尾部,即可将小鼠完全固定。在一些特殊的实验中,如进行尾静脉注射时,可使用特殊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如尾静脉注射架或专用小鼠固定筒。如要进行手术或心脏采血应先行麻醉再操作,如进行解剖实验则必须先行无痛处死后再进行。 (2)小鼠灌胃 用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口腔插入,压迫鼠的头部,使口腔与食道成一直线,将灌胃针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可感到轻微的阻力,此时可略改变一下灌胃针方向,以刺激引起吞咽动作,顺势将药液注入。一般灌胃针插入小鼠深度为3~4cm,大鼠或豚鼠为4~6cm。常用灌胃量小鼠为0.2~1ml,大鼠1~4ml,豚鼠1~5ml。 (3)小鼠腹腔注射 先将动物固定,腹部用酒精棉球擦试消毒,然后在左或右侧腹部将针头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约0.5 厘米,再使针头与皮肤呈45 度角方向穿过腹肌刺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肠液、尿液后,缓缓推入药液。此法大小鼠用的较多。 (4)皮下注射 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固定后

临床药理学题库有答案

临床药理学试题 1.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点() A. 药效学 B. 药动学 C. 毒理学 D.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E. 药物相互作用 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是() A.药效学研究 B.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C. 毒理学研究 D. 临床试验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E. 以上都是 3. 临床药理学试验中必须遵循Fish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是() A.随机、对照、盲法B.重复、对照、盲法C.均衡、盲法、随机 D.均衡、对照、盲法E.重复、均衡、随机 4.正确的描述是() A. 安慰剂在临床药理研究中无实际的意义 B. 临床试验中应设立双盲法 C. 临床试验中的单盲法指对医生保密,对病人不保密 D. 安慰剂在试验中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E. 新药的随机对照试验都必须使用安慰剂 5.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临床应用是() A. 给药方案的调整及进行TDM B. 给药方案的设计及观察ADR C. 进行TDM和观察ADR D. 测定生物利用度及ADR E. 测定生物利用度,进行TDM和

观察ADR 6.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A. 药效学 B. 药动学 C. 毒理学 D. 剂型改造 E. 药物相互作用 7.安慰剂可用于以下场合,但不包括( ) A. 用于某些作用较弱或专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的阴性对照药 B. 用于治疗轻度精神忧郁症,配合暗示,可获得疗效 C. 已证明有安慰剂效应的慢性疼痛病人,可作为间歇治疗期用药 D. 其它一些证实不需用药的病人,如坚持要求用药者 E. 危重、急性病人 8.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 A. 新药的毒副反应 B. 新药的疗效 C. 新药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 D. 新药体内过程及给药方案 E.比较新药与已知药的疗效 9.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是() B. 病人的精神状态 C. 肝、肾功能状态 D. 药物血浆蛋白率高低 E. 肾小球滤过率高低 10. 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最新整理药理学(药)在线作业讲课讲稿

1.大剂量碘治疗甲亢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A 抑制甲状腺素释放 ? B 在体内生物转化后才有活性 ? C 能抑制T4脱碘生成T3 ? D 抑制TSH释放 ? E ? 单选题 应用异烟肼常伍用维生素 ? ? ? ? ? ? 单选题 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 ? ? ? ? ? ? 单选题 4.能增加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 A 卡比多巴 ? B 苯巴比妥 ? C 利血平 ? D 苯胺太林 ? E ? 单选题 5.最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是 ? A 硝酸异山梨酯 ? B 单硝酸异山梨酯 ? C 硝酸甘油 ? D 戊四硝酯 ? E 以上均不是

? 单选题 较大剂量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可使 ? ? ? ? ? ? 单选题 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的磺胺药是 ? ? ? ? ? ? 单选题 8.以下关于硝苯地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 B 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较少影响心脏 ? C 可引起踝部水肿 ? D 目前多推荐使用缓释剂型 ? E ? 单选题 9.以下有关哌替啶药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哌替啶可消除紧张情绪,患者较易入睡,但睡眠浅而易醒 ? B 抑制呼吸的作用弱,呼吸频率改变不明显 ? C 对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区有兴奋作用 ? D 对咳嗽中枢的抑制作用较强 ? E ? 单选题 10.酚妥拉明引起的严重低血压,宜选用 ? A 肾上腺素 ? B 去甲肾上腺素

? C 酚苄明 ? D 阿托品 ? E ? 单选题 格列本脲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 ? ? ? ? ? 单选题 以下关于 ? ? ? ? ? ? 单选题 13.下列不属于呋塞米不良反应的是 ? A 水和电解质紊乱 ? B 耳毒性 ? C 胃肠道反应 ? D 高尿酸血症 ? E ? 单选题 14.治疗癫痫大发作及部分性发作最有效的药是 ? A 地西泮 ? B 苯巴比妥 ? C 苯妥英钠 ? D 乙琥胺 ? E ? 单选题

执业医师药理学讲义0501

第五单元心血管系统药物 抗高血压药 (1)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卡托普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为长效制剂,药物作用出现迟而维持时间长 【药理作用】 对心脏: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降低心脏耗氧量; 对血管:扩张动脉,降低外周阻力; 对冠脉:扩张,增加心脏供氧量。 【临床应用】 (1)原发性高血压: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合用。 (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性心绞痛: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合用。(3)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氨氯地平不具有下列哪种药理作用 A.负性肌力作用、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 B.扩张冠脉 C.增加心脏供氧量,减少耗氧量 D.舒张动脉血管 E.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答案】E 卡托普利 【药理作用】 【降压特点】 ①降压同时无反射性心率加快及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②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 ③对脂质和电解质代谢影响小,不引起水钠潴留; ④长期用药不易产生耐受性。 【临床应用】 可用于各型高血压,多数患者单用即有明显疗效,加用利尿剂还可进一步提高;

对合并有糖尿病、肾病尤为适用,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长期应用对心、脑、肾等器官有保护作用,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线抗高血压药之一。 【例题】合并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宜用 A.阿替洛尔 B.普萘洛尔 C.卡托普利 D.氢氯噻嗪 E.拉贝洛尔 【答案】C 【例题】下列不属于卡托普利ACEI药理作用的是 A.抑制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B.抑制局部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C.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D.减少醛固酮的分泌 E.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 【答案】E 抗心绞痛药 (1)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维拉帕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心绞痛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暂时性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前区剧痛症候群,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药理学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学科。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动学、药效学、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 临床药理学研究有助于发现新药的作用特点和开发更有价值的新品种。临床药理学信息有助于药物的个体化治疗。临床药理学有助于改变不合理用药。开展中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促进中药剂型的改良、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临床药动学研究:研究药物在正常人与患者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新药 的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研究。(生物等效性:两种不同制剂具有相同的生物利用度。)二、临床药效学研究:研究药物对人体(包括老、幼、正常人与病人)生理与生化功能的影响 和临床效应,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目的: 1.确定治疗剂量,以得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少的副作用。2.观察剂量、疗程和不同给药途径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三、药物安全性研究:内容:新药的临床试验、毒理学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新药Ⅰ~Ⅳ期临床试验均以安全性研究为重要内容。 毒理学研究:在研究药物疗效时同时观察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可能的防治措施。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观察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增强或减弱),特别注意要防止产生有害的不良反应。目的:充分认识药物的不良反应,寻找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途径和方法,保障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一、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新药指未曾在我国境内 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 二、市场药物再评价:根据医学的最新水平,从临床药理、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 济学及药物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不良反应、疗效、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药物再评价的结果是遴选国家基本药物、非处方药物等的重要依据。 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四、教学与培训: 五、技术咨询服务: 新药临床试验: 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目的是在健康志愿者中研究人体对药物的耐程度并通过药物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Ⅱ期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有效的合理试验方案。耐受性试验:确定最小初试剂量、最大试验剂量。药动学研究:单次给药、多次给药、进食对口服药物吸收的影响、人体内外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研究。

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对抗G+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等。 一、大环内酯抗生素 大环内酯抗生素是指具有一个12-16个碳骨架大内酯环附着一个或者多个脱氧糖结构的抗生素,包括14元环红霉素、甲红霉素、罗红霉素;15元环阿齐霉素和16元环的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白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等。这些药物在药动学、抗菌作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1、不耐酸,口服会被胃酸破坏,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吸收;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肠溶片。 2、体内分布广,均可达血药浓度,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体内时间长; 3、抗菌谱窄,>PG,G+、G-球菌、厌氧菌、胎儿弯曲菌、军团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耐青霉素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 4、作用机理: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5、细菌对本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之间存在着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红耐药,螺旋耐药,但停药一段时间后会消失; 以红霉素作用应用广。 红霉素:1952年由美国Eli Lilly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从链丝菌的培养液里提取得到的。 特点: 1、味苦,不耐酸——口服胃酸破坏,抗菌活性低——肠溶片——在肠道崩解吸收——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高+SB——尿路感染+SB碱化尿液。 现在临床上口服的红霉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剂: 红霉素肠溶片:糖衣片 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利君沙)——口服后在体液中分解出酯和红霉素碱吸收——干糖浆——小儿抗菌药——肝损害 无味红霉素:红霉素的丙酸酯——无苦味——适合儿童服用——对肝功能损害大 2、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数月后可恢复敏感性; 3、抗菌谱:与PG相似,略广, (1)对G+的强大的抗菌作用; (2)对G-菌菌的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军团菌有效,对耐药金葡菌有效4、临床用途:(1)青霉素过敏和耐药;(2)百日咳; (3)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尿路感染、弯曲菌所致败血症首选; 5、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转肽作用及信使RNA移位,作用位点是50s亚基。 6、毒性低,不良反应少,大剂量用药可出现胃肠道反应,无味无霉素会有肝损害——GPT 升高,发热、黄疸等——肝病或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罗红霉素(严迪):与红霉素相似,对酸的稳定性好,口服吸收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