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周周练

高二语文周周练

高二语文周周练
高二语文周周练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注〕:①主文:主持考试。②镪:成串的钱。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失职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④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弟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燧政绩卓着,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马裤先生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的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客人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毛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

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有时呼声稍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8分)

【参考译文】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萧燧天生聪明有奇才,小时就能写文章,绍兴十八年,考中了进士。他被授予平江府观察推官。当时秦桧当权,秦桧亲党密告萧燧,秋试时当调他为考试官,萧燧问其中的原因,那人说:“秦桧的儿子将要应举,想把应举之事托付给你。”萧燧听后大怒说:“刚做官,怎么敢欺骗我的良心呢?”秦桧从此对萧燧怀恨在心。不久萧燧被贬到秀州,到了那里官员多了,就另换一个官员前往漕闱,秦桧的儿子秦熺果然中了前名。孝宗初年,他被授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召诸教官轮对,萧燧针对当时任官制度,提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皇上非常高兴,制定了《用人论》赐给各位大臣。淳熙二年,迁国子司业兼起居舍人。在此之前,萧燧调查官员的过失,朝廷上的议论多数是萧燧,因为他做过县令的经历,于是就任命为左司谏。当时的宦官甘昪的门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在朝廷之外都拿着符节,他们行事依靠权势,没有好的表现,萧燧给皇上上奏罢免了他们。当时复议录取官吏的事,皇上因此就问萧燧,他回答说:“如今有得才和无德才的人会混杂在一起,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如果自恃一点小富裕,萌生骄奢心理,不是我所能明白的。”皇上说:“忠言啊!”由于劝谏皇上正纪纲,接纳正直的谏言;亲近正直有修养的人,远离奸佞小人;帝王的亲信有功劳的可以用俸禄来奖赏,不可以给权力。皇上都高兴地采纳了。他任职严州期间,严州土地狭小,财力困乏,刚到严州时,官府钱不到三千串,萧燧勤俭理政。两年间,励精求治,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当时皇上正吝惜授予官职名分,没有功劳不授予官职,下诏说萧燧治理郡县有方,有功劳,授予他敷文阁待制,调他去治理婺州。严州送行的百姓站满了道路,萧燧几乎不能走,送出严州境外的达千人。婺州与严州相邻,百姓非常了解严州的制度,萧燧没花多大力气就治理好了。一年天旱,浙西常平司请求移粟给严州,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应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为此向朝廷请求,发放皇粮来救济百姓。八年,皇上诏书召回他,说:“江浙一带一年两次旱灾,想下诏书以求进谏,仍令各主管部门宽松各县赋税,但不要催得太紧。”十年,皇上说广西一带百姓的丁税很难收取。但萧燧到后事情大多能够执行。百姓感激皇恩浩荡,这一带丁税减半,也是自萧燧开始的,绍熙四年去世,终年七十七岁。

1、【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阙:过错、缺点。

【易错点拨】将“失职”与“过错、缺点”混淆,根据语境,调查官吏的“过错、缺点”更准确。

2、【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运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易错点拨】不能抓住要点,不能抓住关键词。如萧燧恪尽职守,象“论、奏、谏”这些关键词都属于,故②③④必选。

3、【答案示例】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如秦桧当权,他的亲党密告萧,而不是秦桧与其亲党密告萧。

【易错点拨】没有搞清事情是谁做的,对萧燧所做的事和他人所做的与萧燧有关的事情要搞清。

4【答案】(1) 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 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解题思路】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易错点拨】实词理解不准,如“浇浮、否、与”等,虚词翻译不准,如“然安”等。

二、(1) D 3分 B 2分 A 1分C、E 0分

(2)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4)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

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②“我”对马裤先

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

①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

性格特征不明显;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第11周语文周周练(教师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喝.(ha)彩剜.心(wān) 彤.云(t?ng) 央浼.(měi) B.塑.(sù)造角隅.(yú) 歇憩.(qì) 睨.视(ní) C.讥诮.(qiào) 怂.恿(sǒng) 滑稽.(jī) 撮.合(cuō) D.娇嗔.(chēn) 辗轧.(yà) 颤.栗(zhàn) 蠕.动(rú) 【答案】B(“睨”音为n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咬文嚼.字(ju?)令人神往.(wǎnɡ) 落入下乘.(ch?nɡ)一蹴.而就(cù) B.数.见不鲜(shu?) 锱铢必较.(jiǎo) 举不胜.举(shēnɡ) 一言难尽.(jìn) C.一字之差.(chā) 轻鸢.剪掠(yuān) 清沁.肺腑(qìn) 窸窣 ..飘零(xīsū) D.遥思远怅.(chànɡ) 眉眼颦.蹙(pín) 垂涎.三尺(yán) 得鱼忘筌.(quán) 【答案】C(A项“嚼”读“jiáo”;B项“较”读“jiào”,“胜”读“shang”;D 项“涎”读“xián”。) 3.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消耗庇佑朔风碎琼乱玉 B.祈祷谗言辖制战战兢兢 C.干躁蚱蜢抿嘴呐喊助威 D.盘旋皱褶磨蹭撼天动地 【答案】C(干躁→干燥。)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涵义蕴藉注消酩酊大醉 B.含糊烂调疏朗自鸣得意 C.因缘圆晕干躁回肠荡气 D.啰嗦默契叫嚣深恶痛绝 【答案】D(A项“注消”应为“注销”,B项“烂调”应为“滥调”,C项“干躁”应为“干燥”。)

A.围绕林冲的遭遇,课文情节的展开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反映了林冲性格思想的变 化过程。 B.中国古代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重故事,重描写,与西方小说和现代某些中国小说重心理刻画不同。 C.从性格、行为上讲,别里科夫封闭、怀旧、胆小、多疑,但他又无时无刻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 D.《边城》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人性美和风情美。 【答案】C(否定不当)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现在,成为“作家”当个“文化人”又成了那些歌星、影星们新的追求,然而他们 所出的书,内容粗浅,文法不通,实在让人不忍卒读 ....。 B.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冰岛在此次金融风暴中损失惨重,国家面临破产实乃罕见,这 就说明建立在空中楼阁 ....中的虚拟经济是多么脆弱。 C.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真诚的握手,莫不令人感动;其实人间处处有温情,只是它 如空气一般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浑然天成 ....而不易察觉罢了。 D.海珠区的钟浩在8岁时就能现场挥毫,一幅“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十米长卷一蹴而 ... 就.。 【答案】B(A项“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B项“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C项“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谨自然,用词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D项“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此处指书法,不能用“一蹴而就”,应改为“一挥而就”。)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 B.《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小说,明朝施耐庵著。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本,名《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后简称《水浒传》。清初学者金圣叹删编成七十一回本,名《水浒》。 C.《边城》意图在于借一个中国边境小城的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 D.契诃夫小说的总体特点是:运用出色的幽默讽刺手法,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向往新生活的到来。 【答案】C(“边城”不是“边境小城”)

2020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 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文 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 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 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 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 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中土 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 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 异同,详辩新旧。受到罗什的高度赞扬,与僧肇一起被称为“第一”。 佛教东传与中华民族文明对话并不纯粹是“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还有大量中土的高僧大德长途跋涉到天竺等西方取经而形 成的逆向对话。中土沙门西行求法从曹魏的朱士行开始可谓代不乏 人 其中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是最为突出的两位。当代印度史学家阿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写道:“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 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深远的历史影响是通过中国,佛教流传远播于四邻诸国。早在隋朝,佛教就通过中国而影响到高丽、

百济、新罗及日本。没有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佛教难以成为一个 世界性的宗教。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佛教具有建构世界宗教文明的 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历史价值。 (选自张三夕《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有删改) 1.下列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唐以后,伴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佛教不再被看作是在异族 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B.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出现的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是世界文明对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使佛教从一个地方 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就是到今天还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 C.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可以说是双向对话,不仅有“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也有大量像法显和玄奘等中土的高僧大德 到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 D.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之一,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使佛教通过中国流传于四邻诸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的表现特征不同,魏晋时期主要是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一 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 B.在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和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 典等都被译出。 C.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因此,佛教进入中国是一个 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九次周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九次周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每小题6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6分) ①毕业后他的大学同学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中。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6分)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6分) A.如果将平均主义推广到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异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只会扼杀人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最终阻碍社会的发展。 B.南方没有集体供暖,只能实行个体式采暖,居民可采用电取暖或燃烧取暖的方式,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取暖的问题。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6分) A.阅读毛泽东的优秀诗篇,常会得到丰富的审美享受。诗词中洋溢着的崇高美,往往令人产生一种钦敬、赞叹、振奋的感情。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二语文1月第三周周练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1月第三周周练试卷 语言运用 1.阅读下面材料,概括要点回答“原创文化”的特点。(4分) 为了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原创能力薄弱的现状,近年来人们对原创文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原创文化是一个国家科学创造能力的基础和条件,它旨在追求卓越,激励人们既要焕发自己的创造力,又要努力吸纳前人的思想。原创文化提倡广泛交流、全面开放。正如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科学上的许多原创性成果都是在学者们的思想交流、观念碰撞中产生的。萧伯纳说得好: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交换思想,那么每人就同时拥有了两种思想。原创文化的精髓在于维护学术自由,这源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由于科研工作的探索性特点,原创的东西一般在开始时不易被大家理解,如果没有学术自由,它们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被扼杀了。 2.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哪四个方面介绍“苏裱”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字)(4分) 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装裱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更加完备,挂轴画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表格内容,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4分) (2)请写一则校园公益广告,提倡同学们自觉排队用餐。(2分) 4.仿照下面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使其构成排比。(6分)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

高二语文第一次周练教师版

高二语文第一周周练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评论家认为,余华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有时让人难以理解。该_______的地方他偏偏平静如水,该掩鼻而过的地方他偏偏_______地反复把玩。该悲悯的地方,他又偏偏________,把应该有的万千愁绪化为_______的扑哧一笑。 A.心旌摇荡饶有兴致忍俊不禁没心没肺 B.心惊胆战情有独钟轻描淡写无缘无故 C.心惊胆战饶有兴致轻描淡写没心没肺 D.心旌摇荡情有独钟忍俊不禁无缘无故 选A(本题应注意所填词语与句子中已给的词语的意义关联,句子中的“偏偏”包含语气的转折,最后一个横线上的词语用来修饰“扑哧一笑”,综合考虑清楚,应选A) 2.秋日午后,满园桂香,你信步其中,描绘此时景物最合适的一项是() A.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夜晚) B.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夜晚) C. 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重风骨,未涉“桂香”) D.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答案】D 【解析】A、B均是描写晚上风景,与“午后”不协;C项未涉及“飘香”(道出桂树四时繁华的原委:因为不畏风霜雨雪的摧残,所以也就不会有凋零衰败的日子,侧重对其风骨的赞美)D。出自李清照咏桂花词,从色、香、品三方面描写桂花,切合当时情境。 3、下列修辞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这些鲜花替你铺盖新床;惨啊,一朵娇红永萎沙尘!(《罗密欧与朱丽叶》) B.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儿,我要掰开你的馋吻,索性再让你吃一个饱! C.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 D.桃儿、杏儿,也都赶趟儿般的竞放着。 答案:A 解析:B、C、D都是拟人,A是比喻。 4、对于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儿,我要掰开你的馋吻,索性让你再吃一个饱。(夸张) B、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锇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你可不要惹我性起。(比喻) C、清晨带来了凄凉的和解,太阳也惨得在云中躲闪。(拟人) D、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怕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反问,拟人) A 应为拟人。 5.下列各句无语病的一项是() A.大概是渐渐丰富的经验和渐变确定的认识起了作用,稍后的莎士比亚,他的语言【和前人相比】就完全不同了。 B.作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 C.【中国现代话剧的滥觞(比喻事物的起源或开始)时期】,【在向西方戏剧广搜博采的同时】, 采纳了对不同艺术流派和多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吸收与借鉴。 D.戏剧演出由于受到舞台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时空观念。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必要状语,在“语言”和“就”之间应加“和前人相比”。B项结构杂糅。C项缺少主语。

高二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A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l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四题为 选考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题作答;其它试题为必考题。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机读卡上规定位置;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规定位置。 3.第一大题的l—3小题、第二大题的4—6小题和第五大题的l3一l5小题答案用 28铅笔填涂在机读答题卡题号的对应位置;其它试题答案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完成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文化交融与文明对话中包容的智慧 刘长乐 有人说,世界的动荡不安源于“文明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将越来越深刻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怎样通过对话消弭人类的隔阂?这时,一种浸透着宗教精神的东方价值观一一 包容进入了人们的视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重新走向开放,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时,社会形态也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开放、开明。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开放应是中国文化必然呈现的一种状态。从唐僧西天取经到郑和下西洋,从接受佛教到接纳遣唐使,传统中国曾有着对外开放 包容的恢弘气度,而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一百多年来中国学生大规模的出国留学潮和最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大潮,更显示了中国知识阶层在工业化、现代化方面的前赴后继,用 鲜血和生命寻求真理与复兴的不懈努力,显示了中国学习世界,融合世界的强烈愿望。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其中最重要的 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儒家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儒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是有矛盾的,在齐鲁“夹谷 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他在整理《五经》时,并不因为《诗经》中的齐文化内容而删掉齐诗,这正是他胸怀宽广的体现。他对儒学以外的 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吸收确实有大家的风范。孔子被后世誉为“集大成,,者,其主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思想。 中国古代研究者“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从仁出发,亦可肯定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圆满和谐。“和而不同”的模式对各种不同文化有相当宽厚的容忍性。中国文化在观念和价值上对21世纪人类所能提供的有意义的东西,也许就是“以仁为体,以和为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开明的中国更加渴望与世界对话,中国在传统文化精粹中找

高一语文周练试卷(3)答案

高一语文周练试卷(3)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 2.(3分)D(A项,句式杂糅,去掉“根据”;B项,中途易辙,把“自”调至句首;C项,搭配不当)3.(3分)B 4.(3分)D 5.(3分)B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6. 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常见实词的意思。其中B 选项的“赞”在此处是“资助”的意思,属于“赞”的生僻义。《易经》有言,“赞者,佐而助成。”同学们在平时要多加强文言文的积累。D 选项中的“课”属于词类活用现象,这也属于实词常考查的类型,同学们需要多加注意。 7.A【解析】A 选项中的两个“以”都是介词,翻译为“凭借……的身份”;B 选项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需要重点关注,这里容易被误翻为“的”,而实际上是指示代词,表示“这一类的人”,类似的课内例句还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C 选项第一个“于”是动词“到”,第二个“于”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D 选项,第一个“其”译为“她的”,第二个“其”译为“大概”,表示揣测语气。 8. (1)【解析】本句的重点实词为“割”“奉”“力养”。翻译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本句大意如下:(如果)分割我父亲的土地来奉养公公,我们就不是竭尽全力在奉养。 (2)【解析】本句的重点实词为“花钿”“质库”“绩”。翻译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本句大意如下:(妻子的)首饰已经所剩无几,都抵押给当铺了,(妻子)昼夜不停地纺织来赎(它们)。 9. 【解析】文章第三至五段,分别讲了冯孺人典当首饰招待四方名士、倾心尽力侍奉公公并料理丧事、力持门户抚养孩子、慈爱乡里帮助贫苦之人的事,但是要注意这些都是事件,而非题目中问的“方面”,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还需要再进一步进行概括,大致可分为招待客人、侍奉公公、抚养子女、对待乡里四个方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10分)前六句见课本(7)玩物丧志;(8)成如容易却艰辛。(9)不愤不启(10)鲜克有终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11.C 12.D 13.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14.含义:①鄂温克人久远的历史②丰富的精神世界③未来的发展。 原因:“我”是外来游客,来去匆匆。 情感:对鄂温克民族的尊重 15.表现:①玛丽亚?索:与根河和森林相守一生②乌热尔图:辞官返乡,创作大量作品,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③走出山林的人们:不忘根河,勇敢热情地接受了新生活 匠心:作者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完整地表现出了鄂温克人依恋“根河”、坚守根河精神的主旨。 16.A 五、《红楼梦》1——5回检测(32分) 17、“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18、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19、贾迎春。嫁给忘恩负义的凶恶丈夫孙绍祖,最终被折磨致死的悲惨命运。 20、判词指袭人,优伶指蒋玉菡,公子指贾宝玉。 21、反映了她寄人篱下,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

高中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8-新整理

高中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8-新整理 一、知识清单(52分) (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B.虽无丝竹管弦 之盛(借指音乐) C.夫人之相与(交往) D.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B.未尝不临文嗟 悼。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D.仰观宇宙之大,俯 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3.下列各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此地/有/崇山 峻岭 C.不知/老之将至 D.足以/极视听之 娱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会议。

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完毕。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或者,也 许。 D.向之所欣向:从前。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映带:映照围绕,指景 物互相衬托。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与:相互结交。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管弦:竹管琴弦。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 纪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 6.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因此寄托自己的情怀,而 不受自身肉体的束缚 B.所之既倦——对(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用以抒发内心感慨,人们的 这种情趣是一样的 D.趣舍万殊——(人们)所好所恶,各不相同 7.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又有清流 激湍,映带左右。

高中语文周练及答案

高一语文周练四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徘徊.(huí)踌躇.(chú)长歌当.哭(dāng) B.寥.落(liáo)桀骜.(ào)殒.身不恤(sǔn) C.菲薄.(bó)赁.屋(lìn)洗涤.(tiáo) D.浸渍.(zì)喋血(dié)语言犀.利(x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地推进所谓钓鱼岛“国有化”后,钓鱼岛局势箭.在弦上 ...,高度复杂敏感,各方对此深表关切和忧虑。 B.2月28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在会见日本外相时就钓鱼岛主权问题全面阐述了中方的严正立 场,要求日方谨言慎行 ....,避免事态扩大化。 C.台独分子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 ....总有一关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D.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这无异于火中取栗 ....,不但烫手,且玩火者必自焚。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微博”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促进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B.企业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C.今年住房供求关系平衡,国家政策相对稳定,同时受到广州、深圳等外地房价下降,济南的二手房价不会大涨。 D.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学校食堂要及时进行整改,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不发生。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现在大概不会有人公开赞成掠夺性的强盗行径了,。生态不仅是科学问题,而且是伦理问题,正是伦理为科学规定了界限。 ①但是,同为主张善待自然,出发点仍有很大分歧 ②我的看法是,两派都有道理,但说的是不同层次上的道理,而低层次的道理要服从高层次的道理 ③一派反对人类中心论,认为从根本上说,自然是一个应该敬畏的对象 ④一派强调以人类为中心,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利用自然 ⑤合理利用自然是科学,不管合理的程度多么高,仍然是科学,而科学必有其界限 A.①③④⑤② B.①④③②⑤ C.⑤①③④② D.⑤①④③②

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 语文期末试卷 说明:本卷满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知识积累和运用(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估量.(liàng)给.(gěi)予嫉.(jí)恨豁.(hu?)然开朗B.妲.(dá)己苑囿.(y?u)攒.(zǎn)射夔.(kuí)门 C.长歌当.(dàng)哭桀.(jié)骜浸渍.(zì)菲.(fěi)薄D.绯.(fěi)红诅.(zǔ)咒洗涤.(tāo)啃噬.(sh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真知灼见气势汹汹不可思议言不由衷 B、义无返顾意气用事书生意气责无旁待 C、别具一格变幻莫测漠不关心开诚布公 D、讳莫如深讳疾忌医一筹莫展天伦之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级既然下达了任务,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只能____为之。 ②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叶落要归根,那____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 ③民族区域____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④家长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不要_______孩子的自尊。 A、勉力作客自治伤害 B.、勉励作客自制损害 C、勉力做客自制伤害 D.、勉励做客自治损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人以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 ....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那些进口饮料。 B、他俩从小学到高中同窗十二载,一直相敬如宾 ....,从来没有因琐事而吵架。 C、在国庆节前的全市卫生大扫除中,市直机关干部倾巢而出 ....,分片参加了集体劳动。 D、头一两天我老在后悔,放着明媚秀丽的桂林不要,偏偏跑到这里来活受罪, 真是吃错药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高二下语文周练卷

高二下语文周练(二)总分60分2014-2-20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背诵默写15分(必修1、2、3) ⑴尔卜尔筮,。⑵总角之宴,。 ⑶,哀民生之多艰。⑷伏清白以死直兮,。 ⑸狗吠深巷中,。⑹,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⑺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⑻寄蜉蝣于天地,。⑼,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⑩间关莺语花底滑,。⑾,相逢何必曾相识。⑿顺风而呼,,而闻者彰。⒀故不积跬步,。⒁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二、课内文言9分 1、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是() A而谁以易之? B 奚自? C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D亡之,命矣夫! 2、“而谁以易之?”中的“以”字用法与下面哪句中的“与”用法一致() A是鲁孔丘与? B吾与点也! C鸟兽不可与同群。 D丘不与易也。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译:他生下来时,人人敬爱他,很荣耀。他死后,人人感到悲哀。 B且尔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译: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哪里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出世隐居的人呢?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过去(你走的道路)不能挽回了,将来(你的道路)还可以改变。 D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译:(老师之道)往上看,越发觉得高远;往下钻研它越发觉得坚实。

三、诗歌鉴赏6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4、作者首句即点出“春山多胜事”,“胜事”具体指什么?2分 5、赏析颔联所用的手法,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 四、文学名著15分 6、填空题10分(10个空,每空1分。) ①故事发生在法国西部的城。葛朗台是这个城市最有威望的商人,他由原来的二千法郎的商人变为了一个拥有一千七百万法郎的。 ②葛朗台的长相可真不一般:五短身材,横里宽,显得很臃肿。圆圆的脸乌亮亮,生着很多痘瘢,鼻尖肥大,还长着一颗满是血筋的。 ③葛朗台狡猾精明,在做交易时,他讨价还价,装,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结果让对方吃亏,自己讨得了便宜。 ④由于,他家里从不买和,他亲自安排一家人一天的伙食,连多用一块,多点一根也不许可。他的妻子和女儿以及女佣人,对他都是奴隶般的绝对。 7、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的发家史。5分 五、文化名著6分 (万章)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孟子)曰:“以君命将①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②,使己仆仆③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①将:送。②鼎肉:熟肉。③仆仆:烦恼。 8、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鲁缪公送“鼎肉”时,子思感到烦恼,因为他觉得这不是供养君子的方式。

高二语文第三次周练试题

高二语文第三次周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动物震前预兆知识 蒋锦昌 一个大地震前往往会有多种动物出现异常行为反应,其中,鸡、狗、猫、猪、兔、羊、牛、马、鼠和鱼等较为多见,蛙、蛇和鼬等也有不少的震例记载,这也许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密切性有关。地震前的动物异常行为以惊恐性行为反应为主,是物种进化过程中为逃避灾难性事件所获得的非特异性本能行为。因此,地震、火山、海啸和风暴等灾难性自然事件之前,某些动物所出现的异常行为模式是基本相似的。同时,天气变化、污染、天敌和人为扰动,及其自身的机能状态的变化,如发病、求偶、怀孕、哺乳和恶习发作等,也同样可出现类似的行为活动。地震,尤其强烈地震是小概率事件,不可能由自然选择的方式,形成某种专门对地震敏感的物种或个体,乃至某种感知地震前兆信息的特异性检测系统,更不可能产生某种反射性学习或某种经验的积累。因此,科学的排除干扰和识别真假异常是极其重要的,既可避免不必要的惊慌,也可不失去有用的前兆现象。我们之所以说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事件与地震有关,是指相当数量异常事件的统计概念,并非指某一起异常事件。换言之,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事件出现时间和地区的分布、反应强度与未来地震的三要素(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之间,具有一定的统计关系,这已被许多震例资料所证实。其中,在前兆时间里,动物异常行为事件是地震的一种短临前兆现象,即主要或集中出现在地震前l天之内,也有短至几分钟的,长至数天或十几天的。 当然有一些特殊现象是否与地震有关,还是巧合,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例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抚宁县坟坨公社徐庄大队,7月25日上午10时许,20余人目睹黄鼠狼成群结队从村北一堵古墙里跑出来,向村里大转移。当晚八时许,无处藏身的十余只黄鼬,绕核桃树乱转,当场被打死五只。夜间,这批转移到村里的黄鼬嚎叫不息。7月26日至27日,这批黄鼬又从村里向村外树林里转移。这一现象在当时曾引起村里人的纷纷议论。 事实上,唐山大地震中,有些幸存者是得到宏观异常现象的警示而逃生,并进行自救的。据震后考察,唐山地震前出现异常现象的动物有30余种,2202起异常事件。其中,有45起目睹者看到动物异常现象后认为可能要发生地震,有的并采取了一定的防震措施,如搬出屋外、转告邻居或上报有关单位等。例如,丰南县一家,主人曾经历过1970年云南通海7.7级地震,知道一点地震前动物异常现象,7月27日夜间屋里顶棚上老鼠多而乱窜,感觉不对,叫醒家人随即跑到户外,不多久大地震发生,全家人幸免于难。有115起目睹者,发现动物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周周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河北定州中学高二周练题语文卷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帝阍.(hūn)翼轸.(chěn)台隍.(huánɡ)瓯.越(ōu) B.睢.园(suī) 棨.戟(qǐ)龙舳.(yōu) 簪.笏(zān) C.涸.辙(hé) 捧袂.(mèi)凫渚.(zhǔ) 多舛.(chuǎn) D.睇眄.(miǎn) 孤鹜.(wù)遄.飞(chuán) 叨.陪(dāo)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地势极.而南溟深 ②极.娱游于暇日 B.{①临.帝子之长洲 ②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C.{①控蛮荆而引.瓯越 ②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D.{①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②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雄州雾.列 B.宾主尽东南之美. C.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D.俊采星.驰 4.典故中与诗文所涉及的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气凌彭泽之樽——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 B.奉宣室以何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C.光照临川之笔——此一生得意,唯在临川四梦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对下列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写自己闯入聚会,委婉含蓄、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看”“望”,实际上是在想,此处用的是双关手法,十分巧妙。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含蓄地写出了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 D.“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典故随手拈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一所楼阁,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李元婴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滕王阁”。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此大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 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每句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D.文中用典贴切,声色并陈,许多佳句都成了千百年来流传的成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7.本段中用典较多,且多为暗用,请说明所用典故,并概括这些典故的作用。 8.解释下列词语。 (1)请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弱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周练试卷

高二语文周练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39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崔嵬/桌帏砥砺/抵消唯利是图/萎靡不振 B.上乘/乘势裙裾/倨傲鼎铛玉石/瞠目结舌 C.妃嫔/颦蹙火钵/剥啄所向披靡/无法消弭 D.羞赧/呢喃布衾/倾倒纡尊降贵/长吁短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我们对日本近期策动的“购岛”闹剧同感愤概,坚决反对,绝不接受。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维护对水产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是两岸同胞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B.时间就是这样一个魔术师,它可以使苦难变得甘甜,可以使荒唐变成正常,它可以抚平伤痕,深化仇恨,磨损心态,消蚀良知,甚至使真实消失无痕,使幻影坚如磬石。 C.花儿睁开纯洁的眼睛,打量这个它期盼已久的世界,用温柔的眼神凝视这个残酷的世界,然后——在生命最美丽的时刻,香消玉殒,震撼人心。 D.蜂踊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

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这么一个规律,在所有第三世界发展国家中,工业和农业是互相________、互相支援的两大国民经济部门。 ②你别看他穿得挺邋遢的,和他交往久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他是个蛮有_______的人。 ③过年了,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到“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家里去________,真是快乐得很。 A.依赖品味作客 B.依赖品位做客 C.依靠品位作客 D.依靠品味做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罗姆尼在美国媒体评出的20个最愚蠢人榜单中名列第二,理由是他出尔反尔,几乎在每个竞选议题上都没有一家之言。 B.引导社会力量办教育是普通百姓难以作壁上观的事,它不仅关系到教育资源多元化的配置,也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C.借《江南style》走红的韩国明星鸟叔为昔日反美道歉的举动,获得了美国民众的肯定,但也招来其他网民的风言风语。 D.净天映月潭如碧,真山真水真感情——在这大地冰雪

高二语文练习册试卷答案

高二语文练习册试卷答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练习册试卷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1.C (A“栅”读zhà,其余读shān;B“隘”读ài,其余读yì;D“栉”读zhì,其余读chì。) 2. C(A 瞑—冥,镌—隽B 犄—掎D 消—销) 3.【答案】A(左右逢源,意味学问的功夫深,则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以比喻处事行文,作书作画等得心应手。危言危行,做正直的事,讲正直的话,褒义。不负众望,不为群众所信服。飞短流长,散布流言,中伤他人。) 4.D(A“交响乐„„与京剧乐队„„”并列不当,“呈现并达到”与“意境”搭配不当,应该删去“达到”。B.项中的“会不会”应改为“会” C.句式杂糅,应改为“警方终于确定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是那个男人。”或“警方终于确定这起事件是那个男人一手策划的。”) 5.答案:D(ABC三项都在说明水存在于何处,但本题是要求解释“初生水”的含义,从字面理解是地球表面最初产生的水,结合语境看,应是地球内部存在的“水蒸气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水,所以应是D项) 【解题指导】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读某一段落。对于说明文阅读,一定要注意熟悉原文的大致内容,二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照分析,辨清意思是否有差异。当然,解答说明文阅读题,许多复习资料归纳了方法和技巧,同学们也应该明白,这能够提高解题速度,收事半功倍之效。 6.答案:A(通过分析题干可看出,本题是要求寻找不能支持弗兰克观点的论据。该题的答题区间在第四段,第1句是整个段落的中心句,是弗兰克理论的核心观点,从第2句至结尾是用事实论据作具体分析论证。A项恰恰是弗兰克提出的理论观点,而题干却要求回答: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观点的“论据”,A项显然属答非所问) 【解题指导】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此题只要明白了题干答题信息所指,正确选出并不难,本题的题干答题信息指的是:其它三项是能支持弗兰克理论观点的论据,另一项A 是作为本段的观点出现的,当然不能满足题干要求。如此看来,答题前读懂题目所含的信息(显性的与隐性的)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7.答案:C(AB两项,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来看,依据现代的科技发展速度,今后很有可能实现,判断客观。D项,人类目前类似的研究很多,自不必赘述。C项错误不在于“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而在于“对地球水源的研究”能帮助“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在文中没有暗示信息。事实上,从文中可知“地球气候剧变”,是由于“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 造成的) 【解题指导】该题重点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推断”虽然有假说的成份,但前提条件应该是合情合理,而非妄断。解答此题应该注意两点:一是依据原文信息,二是结合现有知识。切忌随意或钻牛角尖。 【备考意见】进行推断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并应该有创见。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通过对照,往往会发现干扰项的种种错误:正反颠倒、时间错位、强加因果、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及种属概念并列等,排除了干扰项,就可确定正确选项了。当然有时很可能几个说法从某个角度看都有不妥之处,这时应该比较一下几个选项中哪个说法的错误更为明显,然后就选定这个明显有错的选项。 8.B(数:定数) 9.C

高二语文周练试题(一)(新人教版)

二语文周练试题(一)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闲遐交头接耳素不相识鬼鬼祟祟 B. 妨碍不尴不尬解剜尖刀贪赃枉法 C. 沽酒朔风彤云吃饭防咽人才汇聚 D. 勤谨方得脱免碎琼乱玉通宵达旦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在中国的章回小说中,每回结束必写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难道作者不怕这样一下子把读者从故事里拉出来,明白这故事原是他编造的吗? 同样,在京剧《三岔口》中,任堂惠与刘利华的全部“夜战”,竟然都是在灯火通明中进行的。为什么没有观者指责这种不真实已经近乎荒唐,反倒看得更加津津有味?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一根马鞭便是一匹千里神骏,几个打旗的龙套便是浩浩三军,抬一下脚便是进一道院或出一道门。西方人面对这些可能惊奇莫解,中国人却认可这就是艺术的真实。 中国艺术家为什么敢于如此大胆地以假当真,将读者与观众“欺弄”到这般地步,非但不遭拒斥,反而乐陶陶地认同?我想,中国的艺术家更懂得读者与观众的欣赏心理——假定这是真的。 其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或观众会把一部小说当作真实的事件,把一幅画当作真实的景物,把一出戏当作真实的生活场景,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的罢了。 西方戏剧家从易卜生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在努力使演员进入角色,演员在舞台上必须忘掉自己,舞台不过是“四面墙中抽掉一面”的生活实况,观众好像从钥匙眼里去看别人家中发生的事;然而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刚好相反,《空城计》中诸葛亮唱完后,轮到司马懿唱时,诸葛亮可以摘掉胡子,用手巾擦擦汗,喝口茶水润润嗓子,因为他完全清楚观众知道这是唱戏。戏是假的,只有演员的艺术水准和功夫才是货真价实的。这样,东西方的剧场也就截然不同。在西方的剧场里,观众不敢响动,甚至忍住咳嗽,怕破坏剧场的气氛,影响真实感;但在中国的剧场里,观众却哄喊叫好,以刺激演员更卖力气。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种剧场高潮往往比戏剧更能得到满足。 西方的古典画家同样把真实视为最高的艺术法则。他们采用焦点透视、光线原理与人体解剖学来作画,尽力使观众感到物像的逼真如实,而中国画家却用墨色描绘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了表达的自由,他们将泰山松、黄山云、华山石、庐山瀑超越时空地集于一纸,这种透视不是依据眼睛,而是依据心灵(现代美术理论家称之为“散点透视”),他们甚至还把诗文图鉴都搬到画面上来,与画中种种形象相映成辉。因为中国画家知道观者要看的,不是生活中有的,而是生活中没有的。比如画中的意境、品格、情趣以及笔墨的意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