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 语文课标卷(余闻)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 语文课标卷(余闻)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

余闻

全国卷课标卷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显示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五香反映带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显示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边县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氛围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形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不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湖带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怒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1.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观物象在显示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择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B。本题意在考查对于文中的重要概念“变形”的理解。从原文来看,“变形”指的是艺术“变形”。文章主要从艺

术“变形”的实质、艺术“变形”在美学范畴的意义、艺术“变形”的广义狭义划分以及艺术“变形”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和功能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变异,虽然与文章中的艺术“变形”相区别,但是原文在谈到他们时也说“这些‘变形”’,可见,这种变异也被一些人称为“变形”。因此,B项的表述“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是不正确的。A项的表述,第一句是原文中“‘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的转述,其他文字则与原文意思相同,因此,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C项的表述,与原文文字基本相同,只是更加明确地将“变形”放在艺术美学的范畴中描述,因此,C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D项的表述,是原文第二段文字中对应文字的另一种表述,意思并无任何改变,因此,D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

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

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C。A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相对应的语句是“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从中可以看出,原文虽然没有说到“黛色参天二千尺”,但是联系上下文,这一句又显然包括在句子中的“这类”之列,“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则是原文“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的换一种说法。因此,A项的理解符合原文的意思。B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对应的语句是“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很显然,这种丰富和增强有利于戏曲的发展。因此,B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C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对应的语句是“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照原文,可知这一项的表述实际上将原文中的“常”换成了“只”,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条件关系迥异,也就将“变形”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绝对化了。因此,C项的理解也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对应的语句是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后两句话,D项的表述是对这两句话意思的概括,因此,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B.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

C.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

D.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A。A项的表述,“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是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正确归纳;但是“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则脱离了原文的话题背景,偷换了概念,因此,A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B项的表述,是对文章中核心概念艺术“变形”在广义、狭义上的内涵之间关系所作的归纳和概括。原文说“广义的‘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指的是“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而狭义的“变形”指“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从文意看,这种“改变”当然是广义的“改变”中的一种,可见,B项的归纳也是正确的。C项的表述,是对原文中王观国的态度的归纳,也带有评价的成分。沈括对杜甫的批评,在于他认为杜甫诗中对物象所作的“变形”不合理;王观国对沈括的批评,则表明王观国对杜甫诗中的“变形”的肯定,将这归纳为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当然是合理的。D项的表述,“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来源于沈括、王观国的认识所具有的时代意义;“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则来源于明清戏曲中舞蹈程式、脸谱等大量而有意识的“变形”,因此,D项的分析,也是正确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关于嵇绍的这段文字,节选自《晋书·嵇绍传》。嵇绍是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的儿子。他本人因以身卫帝被贼人杀死,后世推为忠君典范。《嵇绍传》原文约千余字,根据命题的需要,删节成500余字的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廷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涛领选,启武帝启:禀告。

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堪:能够。

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器:看重。

D.时人许以远致许:答应。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本题采用传统的考查方式,即选择四个实词,分别给出解释,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A项中的“启”字,在古代本指开门,又可指萌芽、开导、开始、陈述、禀告等意义。阅读材料中是指嵇绍对武帝说话,用“禀告”来表述是正确的。B项中的“堪”字,在古代的意义是胜任,又可指经得住、忍受、可以、能够等意义,结合阅读材料的上下文,这里“乃堪为丞”的“堪”字正表示“能够”的意思,因而也是正确的。C项的“器”字,除表示器具外,还可表示“才能、本领”,如《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中“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从“才能、本领”又可引申为“认为有才能”、“器重”,例如《后汉书.刘陶传》“以雅德知名,独深器陶”。阅读材料中将“器”字释作“看重”,正与“器重”同义的另一种说法,也是正确的。D项中的“许”字,在魏晋期间是对人进行评价的常用词,表示称赞、期许等意义,而阅读材料中用“答应”来进行干扰,是不正确的。因而这一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

①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

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

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⑥若释公服从私宴,的不敢辞也。

A.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本题提供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每组三句,要求选出全都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第一句“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是说嵇绍有知人之明,虽然时人认为戴晞少有才智,将来必成大器,但嵇绍认为必不成器,并于事后得到证明。这句话显然与直言谏劝无关。第二句“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是说嵇绍不愿依附贾谧,并拒不与交。这也与直言谏劝无关。第三句“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是嵇绍批评陈准嗣后,礼官讲私情,所拟谥号名不符实。这当然属于直言谏劝的一句。第四句“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是嵇绍对齐王同“大兴第舍”的谏劝,是典型的“直言谏劝”。第五句“当轨道物作则,垂之于后”,也是嵇绍对齐王同谏劝,要求齐王同遵守宪章,垂范于后。第六句“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这是嵇绍拒绝齐王同等操琴取乐时的推脱之辞,严格地说不当视为直言谏劝。根据以上解说,③④⑤三句均表现了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言行,因而D项为正确选项。

6.下更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嵇绍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山海选拔官员时间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前。

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

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

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本题选取阅读材料中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切人点,设立四个选项来对文意进行分析和概括。A项谈到嵇绍是嵇康之子,早孤,与母家居。山涛选拔官员时,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至汝阴太守,并有知人之明。B项谈到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众人都趋附于他,贾谧想与嵇绍交往,但嵇绍拒而不答。另外,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认为不合实情,应予改谥。D项他谈到朝廷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以身卫帝被杀于皇帝之侧。事件平定后,皇帝不肯洗去衣服上沾有嵇侍中的血迹。这三项叙述均符合原文文意,没有分析或概括失当之处。只有C项,谈到齐王同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齐王同虽心中不悦,也只能停息其事。按照原文,是说“同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意思是齐王未采纳嵇绍的建议,C项显然与原文文意不符,是错误的。因而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2)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

【参考答案】(1)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2)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文言文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对文意的理解又直接取决于对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理解。评分参考中对译出全句大意与译出关键词语分别作了要求,并各赋予一定的分值。今年的赋分与往年稍有不同的是,大意与关键词语所占的分值相等,往年则是关键词语的赋分略高于大意。“大意”中包括对实词与虚词,特别是对虚词理解的要求;“关键词语”则主要侧重在实词的理解上。第(1)题中的关键词语有“所以”、“大名”两处。“所以”在现代汉语里是表示结果的连词,在未形成联系之前的古代汉语中则表示“用来……的东西”或“之所以……的原因”的意思,它与其后的词语形成短语。这里的意思直译出来是“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东西”,同现代汉语里的“所以”差别很大。这里可以考查出考生的分辨能力。“大名”是指好的谥号,即表扬性的谥号,由于专业性较强,我们就用“名号”来代替谥号,虽稍显宽泛,但学生易于回答。第(2)题的关键词语有“寻而”、“蒙业”、“承诏”三处。“寻”指不久,这是中学课本常见的时间副词,“而”作为词尾缀于“寻”之后,也不难理解为指“不久以后”。“蒙尘”稍有难度,指王公流亡在外,这里则具体指天子流亡在外。“承诏”指接受诏令,也较好理解。这一句中最难理解的是“行所在”,考虑到考生不可能接触到这一词语,我们在注释中专门指明是“天子所在的地方”,考生只要将“诣行所在”翻译成“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就可以了。需要说明的是,评分参考中强调译出大意即可以给一半的分数,这里也含有适当降低难度的意味;换言之,即使不能做到字字落实而能译出大意,也会得到一定的分数。

(二)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选用了宋蔡肇的七言诗《题李世南画扇》为鉴赏材料。

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历官吏部员外郎,

中书舍人。善诗文,又工于山水人物画。有《丹阳集》。李世南,字唐臣,北宋著名画家,尤擅山水。宋代时,题画诗甚为流行。它不仅描写画的内容,还注意阐发画面之外的意趣,有时就成了画的一个组成部分,使诗与画相映成趣。本诗就是蔡肇在李世南所画的一幅画面上的题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参考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这道题是为了让考生更好地理解、赏析这首诗而作的一个铺垫。所选的鉴赏材料是首题画诗,要想真正能鉴赏这首诗就应在脑海中先有这幅画的图像:一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林子里树叶已显泛黄,有些也已坠落在地;一个人抱着水瓮在行走;山那边隐隐约约地露出了寺庙的一角。画面上,小溪、树林(树叶)、人、瓮、山(山坞)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寺庙,则可有可无。这画面呈现出的,确是一种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上一题的铺垫,使人的脑海里有了李世南所画扇面的一个大概图像。但题画诗不只是简单地描述画面,还要发挥想象,阐发画面之外的东西。这是诗人要做的,也是我们读诗的人需要去体会并加以鉴赏的。画面上有小溪,诗人便让它发出了“潺潺”的水流声。画面中有树林黄叶,诗人便联想到“秋风”,并使之发出“瑟瑟”的声响。画面里出现了一个人抱着个瓮,不管此人是去溪边汲水还是汲满了水匆匆赶回家,诗人便推定附近必然有座村庄。画面如有寺庙一角,就使诗人很自然地想起了寺庙里的钟,并似乎听到了它发出的悠扬的声音;也有可能画面中没有出现寺庙,但诗人由画面渲染的气氛而耳边仿佛响起了富有韵味的钟声,并想象此钟声定然来自山坞那边的寺庙!诗人所添加的画面之外的这些内容,一方面使画面上原先静止的东西似乎都动了起来,有声有色,这些添加的声响也使野外乡村显得更为幽静;另一方面,它还拓展了画面,如村庄、寺庙的钟(甚至寺庙),原本都不在画面之中,这样使画面更丰富多彩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

(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士贰其行。,二三其德。(《诗经·氓》)

(2)锦瑟无端五十弦,。,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3)烟笼寒水月笼沙,。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4)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1)女也不爽士也罔极(2)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3)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4)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默写古代诗文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

【试题解析】本题中《诗经·氓》和李商隐《锦瑟》两篇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杜牧《泊秦淮》和欧阳修《醉翁亭记》两篇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背诵的篇目。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

余闻

全国卷课标卷下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文本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欧,亨利的小说,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课外读物范围之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二十年以后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了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

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

B.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

C.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

D.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E.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参考答案】A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本题所列A、B、C、D、E五个选项,都是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要求选出分析和概括得不正确的两项,属多项选择题。

本题A项是对人物语言所作的心理分析。鲍勃见警察走过采,以为不是自己的,老友。他对那个警察说“这儿没有什么事”,表面上看显得很轻松,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实际上表现了他掩饰负罪在逃的恐慌心理,而不是“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所以,A项的分析是错误的。B项也是对人物语言所作的心理分析。“警察”问鲍勃是不是“在西部混得不错”,他作了肯定回答,还自鸣得意,想象他的朋友的光景不会比他好。接下来,他却又说“实在不容易”,“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这话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所谓混得不错,靠的是不正当的甚至非法的手段;所谓“东奔西跑”,不过是负罪在逃的堂而皇之的说法。所以B。项的分析是正确的。C项是兼对小说情节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所作的分析。鲍勃见走过来的警察并没有逮捕他的意思,心情就放松了。他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与陌生人(警察)在一起的尴尬,也表现了’他心直口快的性格特点,而不是“为了

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所以,C项的分析是错误的。D项是对小说细节描写的分析。高个子男子(便衣警察)是“冒充”吉米而来的,他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是为了遮住脸面,不想让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以便继续和他攀谈几句。所以,D项的分析是正确的。E项也是对小说细节描写的分析。鲍勃读便条时,“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表明他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知道了刚才来过的警察就是自己约会的好朋友吉米,也知道了吉米不忍心亲自逮捕他,一时间,惊愕、恐慌、尴尬之情杂然涌现,无可名状。所以E 项的分析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C。

12.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①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②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具体考查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烘托、暗示作用。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第一次出现在开头一段,烘托了环境的幽冷、夜晚的凄清,成为情节展开的标记;第二次出现在鲍勃和吉米一番对话之后,渲染了一种沉寂尴尬的气氛,也成为情节转换的标志。这两处景物描写,以完全相同的文字,构成了一个平行的叙述,两相映照,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如同影视作品中的背景音乐一样,对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暗示或标识作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不可能脱离作品的叙事而独立存在,总是与情节发展或人物心理相关联的,只有把景物描写放到小说的具体情境中来考虑,才能准确把握它的作用。

1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重视友情,信守诺言;②乐观开朗,心直口快;③企图逃避法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这篇微型小说共有三个人物,鲍勃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他一直是作者正面描写的对象,而且贯穿全篇。对于鲍勃性格的把握,主要应该从他的行为和语言两个方面来考虑。从行为上看,他没有忘记二十年前与朋友的一个约定,如期赴约,不肯轻易离去,表明他重视友情,信守诺言,这是他性格阳光的一面;但他又负罪在逃,不肯接受法律的审判,这又是他性格中阴暗的一面。只有认识到鲍勃性格中这种双面性,才能全面把握他的性格。小说人物的语言是人物性格最直接的表现,也最能生动地体现人物形象。在这篇小说中,鲍勃说的话最多。他主动和“警察”攀谈,可谓心直口快;他认为朋友吉米的“光景”肯定不如他好,可谓乐观开朗;他告诉“值勤的警察”“没有出什么事”,以及说多年来“不得不东奔西跑”,也可以看出他逃避法律的心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与人物的行为、语言是表里相映的。行为、语言是性格的外化,性格是行为、语言的依凭。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全面、深入地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参考答案】①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②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

③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④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充分酌情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解析】今年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题目,继续落实高.中新课标精神,秉承考查探究能力的宗旨。今年所选的阅读文本不是长篇节选,而是一篇完整的微型小说,为考生作探究性研读提供了全面的文本信息。

吉米和鲍勃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他们“二十年以后”的约会,颇富戏剧性:他们两

个人,一个人成了警察,一个人成了通缉犯。正如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所揭示的那样,20年的时间,虽然“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但“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于是,“情与法”的冲突构成小说情节的基本矛盾,友谊在接受拷问,理性在痛苦煎熬。题干以假说的形式,分别对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了二元对立的评价,意在启发考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就自己感受较多、体会较深的一点展开探究。虽然题干引发的四个论点,其理由的充足性可能是不等值的,但都是有理可讲、有话可说的。

持鲍勃值得同情说,可以作如下论述:鲍勃作为被警方通缉的在逃犯,不忘二十年前的一个约定,不顾安危,出现在纽约街头,这表现了他性格中重情守信的一面。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他选择了“情”,结果被捕,最终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读吉米留给他的便条时微微颤抖,也表现了他人性中善良的一面。这些都是的勃值得同情的地方。如果联系到鲍勃在西部“发迹”的背.景,联系到当时美国西部法制混乱的社会状况,想象一下鲍勃的罪行可能没有多么严重,这个人物就会更多了几分让人同情的因素。

持鲍勃罪有应得说,可以作如下论述:鲍勃毕竟是警方通缉的罪犯,无论他多么有人情味儿,犯罪动机多么值得同情,犯罪情节多么轻微,都没有权利逃脱法律制裁。对于吉米,鲍勃具有双重身份,即朋友和通缉犯。法不容情,鲍勃逃避法律罪加一等,鲍勃被捕是理所当然的。

持吉米忠于职守说,可以作如下论述:对于鲍勃,吉米也具有双重身份,即朋友和警察。他如期赴约,同样表现了重视友情的一面。他发现20年不见的朋友竟然是通缉犯,内心的矛盾冲突是难以言表的。“情与法”的对抗交战,在他身上体现得最为激烈。他不忍心亲自逮捕自己的朋友,又不能徇情枉法,最后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让一个便衣警察代他逮捕鲍勃,既避免了亲自逮捕朋友的尴尬,也恪尽职守,履行了一个警察的责任。

持吉米背叛了友谊说,可以作如下论述:虽然吉米如期赴约,但却没有与朋友相认,表现出理性甚至冷酷无情的一面;尽管他没有亲自逮捕朋友,但鲍勃毕竟是因为被他认出而被捕的,而且是因为与他约会而被捕的。何况,吉米并没有当着鲍勃的面“现出原身”,也没有以朋友的身份关注一下他犯罪的具体情节,没有以朋友的身份劝他去自首,也没有试图在法律上对他施以帮助。

除了以上四种论点外,考生还可以另立新说,另为解读,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选自夏东元的《盛宣怀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十章“创办北洋大学和南洋公学”。标题是命题时加的。盛宣怀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也是洋务运动中的活跃人物。学生在历史课上对洋务运动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命题的需要对原文做了比较大的删节,突出盛宣怀作为实业教育家的事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

“办大事,作高官”是李鸿章对盛宣怀一针见血的刻画,也可以说是对他一生发展道路的指引。盛宣怀是按照这条道路和程序走的,李鸿章也是照此方针培植他的。盛宣怀所经营的近代企业及与之相应的新式教育事业,在当时都是无先例可循的“大事”,但因为有李鸿章的大力支持而取得成功,并被李鸿章多次保举,直至官拜邮传部尚书。他因办“大事”卓有成效而至“高官”,反过来又利用“高官”的地位和权力来促进“大事”的发展。可以说,盛宣怀是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

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到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盛宣怀实际上已经全部或部分地控制了一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轮船、电报、铁厂、铁路、矿务、纺织、银行等大型企业。他在披荆斩棘、奋力开拓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新式人才十分重要,没有与这些新兴企业相适应的新式人才,将一事无成。那些皓首穷经的学究们绝不可能去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科

举所取之士对此一窍不通。那么,新式人才从何而来?盛宣怀认为,必须立足于自己培养,聘用洋师只是暂时的、短期的。之所以如此,煤铁矿藏“实以开采为大利所在,未便使外人久与其事”。基于这种认识,盛宣怀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往往创办附设于企业的带有训练班性质的学堂。比如办电报局时,他在天津、上海等地办有电报学堂;督办汉阳铁厂时,也办有附设的学堂。这些学堂在学制、课程等方面都只注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则不求系统,属于非正规的训练班。盛宣怀是一个有心人,“精细为群僚之冠”,他对这些训练班及时总结经验,作为以后办正规学堂的准备。

1895年秋,盛宣怀得到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批准和支持,在其权力和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同他办实业一样,盛宣怀在办教育时也以“学以致用”为准则。他给北洋大学堂订了两条规则:其一是不许“躐等”。他说:中国过去学西学的学生成绩不显著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不过是工具。盛宣怀这一观点的形成,不仅源于他汲取了过去同文馆只学外语因而用途不广的教训,也是他自己在办实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的结果。也正因为这样,后来当他的天津海关道继任者李少东请求将60名学生分别改学法语、德语和日语时,他毫不留情地加以阻止了。

1896年春,盛宣怀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请求“如津学之制而损益之,设立南洋公学”。

他非常慷慨地提出“学堂基地由臣捐购”,常年经费也由他所经营的轮、电两局岁捐十万两。此时正是盛宣怀大展宏宏图之际,因而主张南洋公学“取国政之义,以行达成之实。于此次钦定专科,实居内政、外交、理财三事”。显然,南洋公学是全国性的以培养政法人才为主的、由盛宣怀直接控制的正规学校。盛宣怀办学思想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他说:“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所以南洋公学陆续设立了师范院、外院(附属小学)、中院(中学)、上学(大学)和特班。郑观应赞誉说:“此乃东半球未有之事,其非常不朽之功业也。”

(摘编自夏东元《盛宣怀传》)

15.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与奋力开拓,到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关系国计民生的许多大型企业,都已处于盛宣怀的全面或部分掌控之中。

B.盛宣怀认为,开采矿藏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旦让外国人插手其间,将使中国的矿藏资源大量外流,因而主张完全自主开采。

C.盛宣怀在天津、上海等地办的电报学堂和在汉阳铁厂时办的学堂,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而理论和基础知识则相对薄弱。

D.盛宣怀认识到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所取之士不可能去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必须通过新式教育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E.传记通过对盛宣怀教育思想及办学实践的记述,表现了他作为实业教育家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我国近代学校创办前后的社会背景。

【参考答案】B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考生在所提供的对这篇传记材料分析与概括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两项。其中A、B、C、D四个选项是对传记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E项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与概括。B项说“盛宣怀认为,开采矿藏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旦让外国人插手其间,将使中国的矿藏资源大量外流,因而主张完全自主开采。”原文有“煤铁矿藏‘实以开采为大利所在,未便使外人久与其事’”,只是说不便让外国人长久参与此事,并没有主张完全自主开采,因而是不正确的。C项说“盛宣怀在天津、上海等地办的电报学堂和在汉阳铁厂时办的学堂,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而理论和基础知识

则相对薄弱。”原文只是说“这些学堂在学制、课程等方面都只注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不求系统”,并没有说“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而理论和基础知识则相对薄弱”。因而也是不正确的。A、D、E三项均符合原文的意思,均可排除。

16.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第一问:①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到完成学业;②重在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只不过是工具。第二问:体现了盛宣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盛宣怀在中国教育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也是系统学习科技理论知识和专门技术的比较正规的工业大学,即今天的天津大学的前身。此题选择盛宣怀提出哪些办学主张,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作为考查点,是这段传记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他的办学主张中,最重要的有两点,即他为北洋大学堂制订的两条规则:①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到完成学业;②重在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只不过是工具。体现了他“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考生只要认真阅读原文,就会很容易找到答案的。

17.盛宣怀创办并直接控制的南洋公学有什么特色?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办学目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问:①以内政、外交、理财等文科专业为主;②设有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第二问:①为国家培养政法人才;②为新式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考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能力层为C 级。

【试题解析】创办南洋公学是盛宣怀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又一重要贡献。与创办北洋大学堂不同的是,盛宣怀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更大,关系也更密切,所以题干特别提到“创办并直接控制”。南洋公学的特色可以根据原文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概括:①以内政、外交、理财等文科专业为主;②设有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至于他的办学目的,需要考生结合全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①为国家培养政法人才,②为新式人才打下扎实基础。此时正值盛宣怀大发迹的起点和大展宏图之际,创办南洋公学一方面是挽清王朝“积弱之政”,同时也与他个人大发迹的利益相一致,他要培养在发迹中所需的各类各级下属。

18.盛宣怀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有人认为是他教育思想先进,有人认为是他经济实力强,有人认为是李鸿章的培植。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

【参考答案】四个方面:①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办训练班、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②教育思想先进,学以致用,重视基础教育;③经济实力强,控制许多大型企业;④李鸿章的培植,保举做高官,支持办学。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解析】高考试卷中设置探究题,是新课程高考改革中最大的亮点之一,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理念。探究题在2007年新课程高考试卷首次出现,尤其是全国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此题要求对盛宣怀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进行探究,但在命题技巧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去年有考生把探究题要求的几个答题方向综合起来作答,这样固然不能算错,但容易把探究题混同于一般的论述题。所以今年的探究题把四种答案直接写·在题面上,即有人认为是他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有人认为是他教育思想先进,有人认为是他经济能力强,有人认为是李鸿章的培植。然后问“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可以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评分标准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

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也就是说,考生可以在所列出的四点中任选一点作答,也可以在四点之外作答,比如,如有考生就盛宣怀“具有创新精神”,只要论述合理,也是完全可以的。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9.下列各名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鸽子能利用地球磁场来导向,相映成趣的是,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一种细菌也能感应地球磁场,这种细菌在磁场中的行动方向就像是一个罗盘针。

B.热情的张阿姨听说小王是自己女儿的朋友,便拉着小王的手全神贯注地跟她拉起了家常,一直聊到深夜,害得小王都没赶上末班车。

C.专家指出,只要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使家里的每件物品都物尽其用,就可将家庭产生的垃圾量降低25%,化学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二。

D.这些优秀作品并没有在获奖后被束之高阁,而是在政府扶持下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丰富文化市场,让本地群众享受到原法原味的本土文化。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正确选项是B项,这一句中的成语“全神贯注”使用是不恰当的。其他几句中的成语,即A句中的“相映成趣”、C句中的“物尽其用”、D句中的“束之高阁”,使用都是恰当的。“全神贯注”通常用来修饰可能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行为,B句中用来修饰通常是轻松随意进行的“拉家常”,不恰当。“相映成趣”指两件事情相互衬托而显得更有意趣,用在A句是恰当的;“物尽其用”在C句中是指家用物品都充分发挥功能和作用,与句意相符;“束之高阁”比喻弃之不用,在D句中符合上下文意。

20.下列各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

B.馨园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能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C.粮食不同于其他产品,其生产环节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工业产品流通一样可以零库存周转,因而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重要。

D.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高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辨析判断病句(结构性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正确选项是C项,这一句没有结构性语病,而A句、B句和D句都存在语句的结构性错误,只不过其中的病句小类有所不同。A句的毛病主要是“搭配不当”,句中“局限”一般应与“受到”、“克服”之类的动词配合,“弥补”总与“不足”、“缺陷”之类的名词配合,这一句可改为“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不足”或“克服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B句的毛病主要是“语序不当”,“现实”孤立地看能与动词“剖析”配合,但与“案例”一起放在句中显然不是剖析现实而是剖析“现实案例”,所以这一句只要将语序调整为“剖析了生动典型的现实案例”即可;D句的毛病属“结构混乱”,句中“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包含了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是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另一种说法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主要原因”,该句修改采取一种说法即可。

2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

①结构全不用钉

②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③加工工艺精密

④简洁而典雅

⑤用榫铆接合得天衣天缝

⑥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

【参考答案】③①⑤②④⑥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衔接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正确排序是“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加工工艺精密,结构全不用钉,用榫铆接合得天衣无缝,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巧,不过多地雕琢,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简洁而典雅,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整个语段有三句是说工艺的,有三句是说审美的,材料以“崇尚简约、天然之美”开头,但接下去并不能以②④⑥接“天然之美”,④和⑥与之相接是可能的,但②接不上,所以宜先说工艺句再说审美句。①③⑤三个工艺句中,③的“加工工艺精密”是抽象的总句,①⑤是分说的具体句,两句又有细微的先后区别。②④⑥三个审美句中,只能先说②,而⑥放在最后是最好的选择。该语段只要能区分工艺和审美两类意义,然后把握②的位置,做好这道题是不难的。

22.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①总要②却是③更④但⑤随着

【参考答案】①(总要)夹上②(却是)白字连篇③(更)应该④(但)同时⑤(随着)中国【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是否“鲜明”、“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虚词虽然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的作用。在语言表达中,虚词如果用得好,往往会增强表达效果。这种题型在试卷中首次出现,意在通过具体语境考查考生运用虚词的能力。所选材料是有关学习英语与学习汉语关系的,考生会有亲切感。“但”通常用在两句之间表转折,只能插在“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前,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随着”表示在后面紧接着同一方向的行动,只能插在“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前。“更”表示程度上的加深,插在“应该”前面。“总要”意为一直、持续,插在“夹上许多‘洋文”前。“却是”用于句中表转折,插在“白字连篇”前。需要说明的是,“评分参考”特别注明:“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表达效果酌情给分”。

2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参考答案】略。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修辞方法的学习,不仅要学会辨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加文采。本题要求仿照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示例是有关“苦难”的话题.,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随时都可能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遭遇痛苦和灾难,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

它们。示例列举了“天才”、“强者”、“弱者”对待“苦难”的态度,具有比较好的导向作用。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又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参考】根据“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则借人与鸟的关系来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关系的生活故事。由于故事情节起伏,语言生动、内含丰富,因此埋设了多个立意的角度,给考生带来较多的选择,体现了新材料作文的优势。

从材料的总体看,“爱鸟一养鸟一放鸟一放生”似乎表达了一个很阳光的主题,极富生活气息的情节也会对考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导向。如果考生在这个材料内容范围内提炼立意,可以选择的立意角度是比较多的。例如,“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就是一个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充满诗意情感的写作生长点;又如,“养鸟”、“饿死”、“剥夺”、“权利”、“放飞”也可以引导考生由鸟及人,展开对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及种种社会现象的思考;再如,“环保”、“慈善”、“虔诚”这类表现放生活动的关键词,对于激发考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进而生成对放生意义的深度探讨也是很好的立意引导。

这则生活故事可以看成是由母女三次接触小鸟的三个小故事组成,这三个小故事各自可以成为选择的角度。这样,无论从三个小故事来看,还是从总体故事来看,这则材料是有比较多的立意的选择点。不仅如此,在材料的结尾,还埋藏一个细节,‘放生活动’使‘鸟的需求量大增’,捉鸟要‘起早摸黑’,这几个发人深思的语句使这个生活故事生出了异样的尾巴。正是这个尾巴使这个生活故事材料的复杂性明显地加大了。自然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复杂的。这则生活故事材料复杂一点,会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自然,贴近社会和贴近人生;作文材料复杂一些,这有利于选择角度的增加,有利于高考作文的多样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