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路径选择

(一)丰富内容,突出教育重点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理论知识武装大学生的大脑,才能提高其

对宗教的认识层次,使其在现实中处理宗教问题时拥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改变以往关于宗教观教育的内容过于从简的特点,力求

最大限度的丰富内容,并且能够突出其中的重难点,便于大学生真正吸收理解。

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一,了解宗教产生及发展规律,提高应对能力。在人类社会之初,宗教

并未相伴产生,它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据有关考古史料证明,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和宗教仪式出现在十万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的中

晚期。”1在原始社会,在异常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思维能力的条件下,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人们显得有些束手无策,许多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于是,人

们将其赋予“超自然”的形式,并对之崇拜和信仰,原始的自然宗教便产生了。在自然宗教阶段,异己的自然力量被人们人格化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到

了阶级文明社会,残酷的阶级统治把广大人民推进了苦难的深渊,造成了人们

对现实生活的无限恐惧和绝望,急需精神上的抚慰和慰藉。当老百姓对现实生

活无力反抗和无能为力的时候,自然会对来世生活产生美好憧憬和向往,把希

望寄托于遥不可及的彼岸世界,马克思也曾说过“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在这种形势和条件下,宗教便被阶级统治者利用,并顺势发展起来。

路径选择

宗教的产生除了上述的两大根源外,还有另一大根源,即认识根源。“对自然世界和彼岸超自然世界的分离,把人的认识推上虚妄神化的道路,这是宗教产生的认知、心理总根源。”2万事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但其中的联系又是复杂多样、千奇百变的,纵使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领域仍有待人类去探讨。另外,不仅每个时代的人们在认识水平上具有差异性,而且处于同一历史阶段的个人在认识上也会存在高低之差,因此,认识水平相对较低的人们就更容易滑向宗教的怀抱。

纵观宗教的整个发展演变史,其前后经历了多神教到一神教、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的历程。关于宗教的未来和命运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致坚持宗教消亡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道:“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3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宗教消亡的条件,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合理,异己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双双消失,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作为基础,只有当社会发展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宗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条件和必要性,消亡也就成为其最终的归宿。

2张志刚.《宗教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12.

路径选择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宗教发展规律等理论知识的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到

宗教在社会主义存在的长期性,以及宗教的长期性和宗教的消亡并不矛盾,只

是说明宗教的消亡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而在消亡之前,仍会长期存在。鉴于

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因此决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只有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空前提高的共产主义社会时,宗教才会因世俗根

源的消失而彻底消亡。

第二,揭开宗教的本质,树立科学“精神”。要想大学生科学地认识宗教,树立科学精神,就有必要对宗教的本质形成清晰的认识。关于“宗教是什么”

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都曾先后在各自的著作中提到,他们的论述

主要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划分:一个是以宗教的崇拜对象为角度;一个是以宗

教信仰主体为角度。

马克思在1843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

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

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

和辩护的总根据。”4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宗教作为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它主张是宗教创造了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其社会功能即是为颠倒的世界

进行理论上的辩护、精神上的慰藉和道德上的约束,是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利

路径选择

器。因此,只有把对宗教的批判转移到对颠倒世界的批判,彻底摧毁不合理的社会,进行社会革命,建设人间美好生活,才会消除人们对来世虚无飘渺的天堂生活的盲目向往。

恩格斯在1876-1878年写的《反杜林论》中写道:“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5简单的几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第一,说明了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一切宗教只不过是人们在大脑意识中幻想出来的,宗教中万物的造世主,如佛教中的佛祖,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阿拉等都是人们幻想的产物,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只是人们“幻想的反映”。第二,就宗教幻想的内容和对象来看,是“支配这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里所说的“外部力量”主要指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这说明宗教并非多么神秘莫测,它也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对人们现实苦难的一种折射,只不过这种反映和折射是颠倒的、虚幻的。第三,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宗教把异己的外部力量人格化、神圣化,采取了“超自然”“超人间”的表现形式,而非这些外部力量原本所固有的形式,这样才会激起人们的敬畏之心和崇拜之情,否则,宗教就不会产生,也不能称之为宗教。第四,还说明了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原因。根据上述论述,并不是每一个人间力量都可以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比如那些人们已经掌握的人间力量,对人们已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路径选择

无神秘而言,它们只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只有那些支配人们生

活的异己的外部力量,由于人们对其捉摸不透、无法掌握,才会进而成为人们

崇拜的对象。

第三,揭示宗教组成要素,强化宗教知识。鉴于许多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

仅仅停留于表面,因此,要想使他们对宗教由内而外有着透彻清晰的认知,必

须引导其认识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存在,其基本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著名学者吕大吉就宗教的基本要素构成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上文我们已

经谈到,在异己的外部力量支配人们的生活时,人们萌发出的敬畏感,并促使

这些外部力量在人们的头脑中被超人间化、超自然化,由此形成了虚幻的宗教

观念。但是,如果宗教观念只存在于人们的主观世界中,就难以成为信众崇拜

和感知的对象,它必须在现实中具体化,即具有感性的象征系统,如原始宗教

的图腾、基督教的十字架等都是宗教观念的感性象征。宗教在有了现实的感性

象征物之后,还需有场所供其象征物进行安身,以便信教群众定期朝拜,于是,各式壮丽的寺庙、教堂等便应运而生,宗教中的超自然存在不在那么虚无缥缈,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了,已经具有现实存在依托,开始客观化、物态化、社

会化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个角度对宗教构成进行剖析,其

中宗教观念和宗教体验属于内在因素,宗教行为和宗教体制属于外在因素。从

路径选择

逻辑上看,宗教观念其实处于核心层,没有宗教观念,就不会有宗教体验,即

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感、依赖感和神秘感,因此,作为与宗教观念相伴而

生的宗教体验属于第二个层次。宗教行为,如祈祷、祭祀等,是宗教观念和宗

教体验的外在表现,属于宗教的第三个层次。而宗教体制处于最外层,保证宗

教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而存在于社会之中,对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

为起着规范和凝聚的作用。

通过对宗教构成要素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大学生深入、全面的理解宗教概念,认识到其构成的复杂性,丰富其宗教知识,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宣传教

育起到理论支撑的作用。

第四,明确宗教作用二重性,共筑和谐社会。对于宗教的社会作用,一些

学者仅仅抓住了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一段论述:“宗教里的

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6仅仅依据部分内容,割裂论述的上下衔接,就断章取义地认为“鸦片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这种研究方法是严重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是由一系列的理论和观点组成的相互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系,我们不能把他在某

个著作的某个论断孤立的加以研究,而应该把它置立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马克思这段论述主要是根据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需要,对宗教社会作用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路径选择

极性的形象比喻。对于宗教的社会作用的鉴定,不可盲目划一,而是要看其为

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服务,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何种作用。在阶级社

会中,宗教扮演的主要是残酷剥削制度的辩护者,为统治阶级的反动统治提供

理论和神学上的狡辩,误导人民群众的眼光由现世的苦难和压迫转移到对“来世”天堂理想生活的憧憬。如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宗教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也

发生了重大变革和进步,宗教在社会整合、缓解心理压力、推动文化发展、促

进社会认知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维护社会团结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宗教的本质没有也并未改变,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我国的宗教工作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也不能把两个方面等同对待,应

创造条件化消极为积极。

我们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使广大学生认识到信仰的差异是合理和正常的,并不影响信教群众和非信教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他们都是社会主义建

设所需要团结的积极力量,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规避和防范其消极力量。

2、我国现行的相关宗教政策与方针

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宗教发展演变规律及宗教特性的把握和研究,并在结合

处理宗教问题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了我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路径选择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总结,并通过了实践的检验。

第一,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在处理宗教问题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的政策,切实保障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

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7信仰宗教与否,及信仰哪一种宗教,都是每个公民自己的私事,不准任何外在力量干预,也不可盲目扩大信仰上的差异性,一定要教育大学生,不可

将信教群众和不信仰群众割裂开来,更不可将信教群众视为“落后分子”。

第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社

会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它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宗教与宗教之间,内部教

派之间,以及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自身的变迁演变,宗教在现代社会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对世界的强大影响。因此,有必要

对宗教事务进行依法管理,使其沿着法制化的轨道运行。

1991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在《保持党的宗教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讲话中指出:“政府应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8所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即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惩治非法的宗

7国家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编.宗教事务条例.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手册[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8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53.

路径选择

教活动,使宗教事务和相关活动的开展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力求宗教的发展

走上法治化的轨道,同时这也是对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维护

的有力保障。

通过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知识点的宣传教育,一方面使那些信教的大学生能

够依法自律,宗教行为一定要在法律范围内;另一方面,鼓励广大学生在发现

违法的宗教活动时,要勇于采取有效手段同其进行斗争,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

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所谓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即我国宗教

事务和相关活动的开展和部署是以自身意志为转移的,不受任何外在势力的驱

使和支配,由其教职人员和信徒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行管理,这同时也是我

国宪法的具体规定。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同其他国家间的交流和往

来自然增多,作为国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宗教间的互通切磋也不无例外。

不仅要引导大学生了解我国宗教坚持这一原则的原因,而且还要让他们清楚,

决不可将此原则与自我封闭相等同,只是在平等的前提下,同各国宗教及其团

体进行交流往来。

第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

社会相适应,”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会议上提出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社

会对宗教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路径选择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信教群众要遵守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法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必须在法

律范围内活动;二是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宗教界人士要爱国、进步,要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多作贡献。”9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只是力求在“政治上团结,信仰上尊重”原则的指导下,引导信教群众等宗教界人士做到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拥护社

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其国家主人翁意识、法制观念意识和

行为责任意识等,积极发挥其积极作用,改革与社会主义不相适应的教义教规,自觉与邪教等划清界限,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到文明传教文明信教,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而不是强制信教人士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

接受无神论的思想。

第五,教育和宗教相分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国

家实行教育与宗教想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教育制度的

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

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我国《普

通高等学府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

活动。”10

9保持党的宗教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A].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10.

10普通高等学府学生管理规定.国家教育部,第四章,第四十二条.由会员购(https://www.doczj.com/doc/712445661.html,)整理。

路径选择

在向大学生进行相关法律宣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理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原则的具体涵义。首先,在各类院校以及相关教育机构内,教师以及其他教育

工作者要做到对信教学生以及有宗教情结学生的最起码的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是宪法赋予我国每个公民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不得区别对待信教学生和非信

教学生,更不能歧视信教学生,不能强迫学生放弃宗教信仰。其次,任何宗教

团体和宗教人士不得非法干预学校及有关教育机构内的正常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不得在学校内部和周围地区散发任何和宗教有关的宣传册子,不得在校园

内和校园周边地区进行宗教宣传活动,发展信徒,或进行危害国家统一、民族

团结的行为,我国严厉打击各种势力在校园利用宗教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同时鼓励大学生一旦在学校发现有关宗教的宣传活动,及时老师或学校反映,

净化学校环境,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转变认识,树立科学教育理念

我国是一个宗教历史悠久的国家,并且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意识形态,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理应向广大学生进行教

育传授。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的基本理论知识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体现的相对比较零散,并未全面、系统的

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去,只是零零散散的穿插于部分课程中作简单介绍,这便致

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失去了教育课程的依托,无法使大学生清晰、全面的

把握其内在精神和基本理论知识。加之面对敌对势力披着宗教外衣对大学生进

路径选择

行宗教文化渗透的严峻形势,以及广大学生有关宗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薄弱

的现实情况,各高校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摆在重要的高度。切实转变

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不重视甚至忽视的错误观念和看法,逐步树立有

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科学教育理念。

条件允许的院校,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条件不允许的学校,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增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本

理论知识的教育内容和详细程度。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中可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过程及成果,及以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中心的领导集体对宗教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所作的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详细介绍宗教的起源及产生的根本原因,何为

宗教的本质,它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区别何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宗教有什么影响,宗教最终的命运如何,以及为何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等,把宗教

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图景完整地、形象地展示在大学生面前;在《思想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要将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方针有效融入进去,并

详细介绍,重点讲解和大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信仰自由”、“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宗教和教育相分离等”等,通过在课程

中的充分学习,促使大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中的宗教信仰问题,提高对不法分子

宗教渗透行为的辨别能力。

路径选择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讲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而且要加强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

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11高校教师作为知识、文明的传播者,其自身知识储备、综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乎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效果的高低,因此,要想对大学生的马克思

主义宗教观教育取得理想效果,加强高校的师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高

校教师在政治上必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并把对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传播视为己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只有首先具

备了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12其次,高校教师其自身必须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扎实掌握,否则,会影响良好教

学效果的获取。因此,高校可通过加强相关的师资培训工作,如经常邀请宗教

研究的专家学者来校举行学术探讨会,把最新研究成果带到课堂,以期提高教

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多引导和鼓励学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努力在全校营造一个科研氛围浓厚、积极学习进取的

环境。此外,在教学形式上,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的教育中,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将核心本质

的内容形象讲解,便于学生接受内化。彻底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

11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人民日报,2000,03,01(1).

路径选择

结合大学生思维特点和身心特点,关注学生实际,采取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

等多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启迪和发散学生

思维,以理论知识为支撑,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完善管理,创新高效管理工作

宗教信仰问题虽然是个人的私人问题,但“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

公共利益的事项和活动,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不能以宗教信仰自由和政

教分离为借口,放弃或摆脱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13有宗教信徒存在的地方,就离不开相应的宗教管理工作,鉴于近年来大学生信仰宗教绝对数量的增加和

青年“宗教热”的升温,各大高校就有必要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以完善对宗教

的管理工作,保持校园环境的纯洁性。

第一,健全高校宗教事务管理体系。目前,许多高校疏于对学校宗教事务

的管理,关于宗教管理的具体规定和制度也处于缺失状态,制度的缺失所导致

的最直接的后果便是责任的缺失,在工作中相互踢皮球。因此,要想从根本上

完善宗教管理工作,必须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健全相应的制度和体系建设,将具体的工作职责分配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实行责任问责制,切实提高

宗教管理效率。努力做到把宗教关于校门之外,严厉打击和制止在校园内进行

任何宗教活动。

路径选择

第二,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一是时刻密切关注宗教在新形势下的动态变化和具体表现,以及准确判断其可能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境内外敌对势力妄图利用宗教外衣对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的行为,有力粉碎一切“和平演变”的图谋。二是建立有关大学生的心理预警制度,在新生入校时以及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走势,发现苗头便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教育引导。在档案的管理中,要尊重保护每个同学的隐私权,避免个人信息外漏。

第三,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对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一定要严加管理,有效落实国家的宗教政策,切实保证教育和宗教相分离。对于学校校园网站、BBS论坛、校园期刊、学校橱窗、校园广播等传播的信息严加把关,不给任何别有用心之徒宣传宗教思想的机会。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14因此,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树立清晰的阵地意识,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思想,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四,建立家校沟通平台。一个人自出生之日起,便在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家长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习惯、行为方式、性格特征等熟悉了解,对孩子的教育具有基础性、持久性等显著特征,总是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

路径选择

价值观等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来自家庭的影响是大学生选择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提高

对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学校需同家长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致

力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校在同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分别承担

什么样的角色。学校应始终将自己定位于组织者、领导者的角色,家庭则是担

任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班级辅导员从中进行协调,发挥桥梁的作用。学校

方面,可通过向家长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宣传学校有关宗教的制度和规定以

及国家的宗教政策,提高家长们的宗教常识和宗教素养;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由专任教师或辅导员把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学习情况、教师评价建议

等记录在上,并定期与家长交换查看,家长也应将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地域

习惯、本文由帆布鞋网(https://www.doczj.com/doc/712445661.html,)整理。在家表现情况等反映其上,使学校和家长对学生有一个综合全面的了解,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加强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增加学校和家长间的互动交流,使学校和家庭之间相互配合,保持教育工作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做到未雨

绸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共同致力于对孩子教育的伟大事业。当然考虑到

部分学生家庭距离较远,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采取网络、电话等形式;另

一方面,鉴于家庭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基础性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的宗教观念会不自

路径选择

觉的渗透与家庭氛围中,因此,学校可不定期的邀请家长来校参加关于宗教的

主题讲座,普及宗教知识,提高宗教观念的科学性。总之,通过加强学校和家

长间的互动合作,努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增强其活动的自主性

和辨别能力,拨开宗教的杂念,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优化环境,净化校园学习氛围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而且

可以采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校园

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总是孕育着各种先进的思想文化,总能以“润物细无声”般的途径对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起着潜移

默化的影响,且在提高大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激发人的斗志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遵循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的

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建设以学风、教风、校风为中心的新型校园文化,奏响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乐章,帮助大学生理性地对待和处理各

种宗教问题。

早在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

若干意见》中就提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

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抑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

路径选择

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15首先,在校风建设方面,把本校的历史传统、文化特色等实际情况与办学目标有机统一,努力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16使学生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而不是借宗教以逃避现实。其次,多开展积极向上的

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利用“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五四青年节”

等重要节日举行主题教育活动,如关于宗教基本知识的趣味竞答、小组辩论赛等,既丰富了学生的宗教知识、宗教常识,又在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

意识和责任感;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艺术节、文明宿舍和文明

班级评比等集体活动,增强其活动参与意识和归属感,为学生展现自我风采和

面貌提供良好平台;利用不同种类的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大其

人际交流范围,缓解精神压力,弥补精神空缺,增强归属感。在学习交流方面,通过主题班会、学术论坛、专家讲座等形式,引导大学生自觉运用先进的科学

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在学校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氛围,认清宗教的

本质和作用的二重性,消除因了解片面和寻求心理安慰而信仰宗教的动机,逐

渐营造一个积极乐观、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15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会员购https://www.doczj.com/doc/712445661.html,.

16陈丽荣,邱二曼.《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111 -

路径选择

(五)强化心理疏导,提升适应能力

在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中发现,遭遇挫折及对现实不满等导致的心理压力过

大是许多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群体长期处于父母的保护之下,未曾迈出学校这一象牙塔,实践能

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当面临来自学习、情感、未来职业前景规划

等方面的压力时,显得无所适从,极易滋生焦虑、烦闷,甚至抑郁的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开始向宗教求救,暂时逃离现实,以获取一时的平静、稳定的心理状态。此外,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一些大学生一时间没了前进

的目标和动力,对未来感到渺茫,以及面临的全新人际关系的构建等,顿时没

了归属感,这也是诱使大学生皈依宗教寻求安慰、寄托的重要原因。因此,各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常识,对可能出现的心理

问题及时疏导,不给宗教可乘之机。

第一,引导学生正视心理问题,让其认识到此乃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消除

对心理问题的主观偏见,不可歧视心理弱势学生,而是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引导,帮助其早日走出心理误区。如若自身存在心理和认识上的困惑,也要及时

向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另外,高校辅导员及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及时掌握学生

的心理走势,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压力。

路径选择

第二,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定期举办有关心理知识的讲座等,

关注学生实际情感和心理体验,并以此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

谓心理健康教育,即“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

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

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7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心理调适的手段和技巧,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此外,开展各

类积极的学校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学校实践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其动手实践

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流圈,在活动的参与中

找寻了自我归属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

心态,更好的面对现在和未来,同时也提高了日后踏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过程中,对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

要持尊重宽容的态度,信仰宗教是他们的自由选择,对他们不可区别对待和孤立,甚至做出有辱他们人格的行为和言论,要和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一视同仁,切莫片面夸大信仰上的差异性,造成他们的自卑心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虽然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但万万不可采取强硬的手段去强迫每个人接受。“科学无

神论思想是对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分子—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观方面的要求,而不是对我国公民,更不是对信教群众的普遍要求……无神论与有神论只是信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作者: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编 出版者: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它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工作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是对宗教的认识和分析不能仅从宗教本身出发,不能单纯用精神性的因素去解释宗教现象,要到宗教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宗教的根源和本质,要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出发来认识和说明宗教。二是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宗教的发展,只有结合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找到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宗教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能动性,要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认识并把握其规律,从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宗教的本质、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及其消亡条件、宗教的社会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原则等。这些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它的精髓。 宗教的本质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了幻想的方式。宗教以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反映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神圣化,使之成为主宰人们日常生活的支配力量,这是宗教之为宗教的根本,是一切宗教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定。宗教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较大,经济基础对它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往往同政治、法律、道德等因素相交织,使宗教问题的复杂性突现。 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主张在社会历史中探寻宗教的起源,认为宗教是在原始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自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原始观念中产生的。在原始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由于十分相似的原因,通过自然力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 2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党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应和体现。 牢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这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2,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基本方针。 ①新闻宣传工作首先是坚持为人们服务的宗旨。新闻宣传要把人民群众作为 主角,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有效地为人民群众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 ②新闻工作还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新闻事业要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国 家利益,维护国家形象,热情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服务。 ③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新闻宣传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中 心,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稳定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

要性。 3,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 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事实就是的反应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作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励人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是新闻报道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方针。 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要着力宣传能够鼓励人们奋发前进的各种光辉业绩,用伟大的成就和业绩去启迪人们。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步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努力奋斗。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还要处理好与批评报道的关系,新闻报道要勇于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评判、揭露消极的、落后的、丑恶的东西,改进工作,解决问题。 4,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一定是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精髓是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就是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 5,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 院系:哲学系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姓名:乔连军学号:H200902005 摘要:纵观整个哲学发展史,对于宗教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泛起了争论的火花。马克思宗教观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源泉。马克思的宗教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其体系主要由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构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正确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的宗教观来指导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之更能发挥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宗教的认识也将不断的向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统筹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这其中就包涵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故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再认识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社会主义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渊源 19世纪30—40年代,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集中表现为以施特劳斯、布鲁诺·鲍威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彻底否定了宗教和上帝超自然的神圣本质,而把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提升到一个新的境地。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理论对马克思的世界观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马克思总结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关于人创造上帝和宗教的思想,并以费尔巴哈所揭示的人是神圣家族的世俗基础为立足点来说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以及存在的社会根源及其宗教在阶级社会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不仅从费尔巴哈所奠定的反宗教的批判的基础出发,即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且马克思更向前迈进了一步,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1所谓“颠倒了的世界”,就是指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具体就是指当时德国的封建专制国家。在这种颠倒的世界里,人没有人的权利和地位,不能过自主的真正的人的生活。在依靠自己力量摆脱不了现实苦难压迫下,就把希望和幸福寄托于在未来的幻想的天国里,因而“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2马克思特别提出了把宗教批判同无产阶级革命

论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民族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及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唯物史观的组成部分,其核心观点是把宗教作为一种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认为宗教是由社会存在主要是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它的根源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局限性和矛盾之中。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既指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支配人们生活的外部力量;又指明了宗教的特点——以幻想的超人间力量的方式反映现实。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是“颠倒了的世界”产生了“颠倒的世界观”,“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被压迫生灵通过宗教而发出叹息,以缓解内心的痛苦和无望,所以“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即宗教在精神上起麻醉和安抚作用。既然宗教的根源主要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它造成的人间苦难,那么要消除人们的宗教幻想,就不能靠思想说教,也不能向宗教宣战,而要为铲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而奋斗。因此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只是为了清除幻想,使批判的矛头由“彼岸”转向“此岸”,“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对待宗教问题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联系起来,完全符合他们作为信仰唯物史观的革命家的身份。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分析了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他们吸收当时人类学宗教学的成果,论述了灵魂观念、自然崇拜发生的缘由,论述了从自然宗教到人为宗教,从多神宗教到一神宗教发展的规律,还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述了犹太教、基督教的历史。当然他们的关注中心,还在阐释劳动异化造成的宗教异化,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用宗教为自己辩护。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了早期基督教是群众创造的,并分析了农民战争披上“宗教外衣”的历史复杂现象。 他们对于宗教未来的消亡,提出极苛刻的条件:“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失”。显然要达到这个条件是遥遥无期的。 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资产阶级提出的“信仰自由”及政教分离的原则,在《流亡者文献》中指出,“取缔手段是巩固不良信念的最好手段”,“在我们时代能给神的唯一效劳,就是把无神论宣布为强制性的信仰象征,并以禁止一切宗教来胜过俾斯麦的关于文化斗争的反教会法令”。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提出,国家要脱离宗教,宗教要从公法范围内转到私法范围,即信教纯粹是私人的事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既承接了欧洲无神论的传统,又超越了无神论,为宗教学的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以法国百科全书派为代表的18世纪欧洲无神论,致力于批判宗教神学的虚幻性与教会组织的欺骗性,认为宗教起源于傻子(信众)遇到骗子(教职人员),是人类认识的误区,贵族统治者借着宗教奴役人民的精神,以维持其压迫剥削人民的社会秩序。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进一步说明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在宗教中将他自己的隐秘的本质对象化”,并且认为人对自然的依赖感“是宗教的根源”。费尔巴哈开始超越一般的无神论,但他还不了解“人”乃是社会的人,是处在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中的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精髓要点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后来党的领导人关于信息传播、宣传、 新闻、文化传播政策以及党组织内部思想交流等等的论述。 2.交往:包含了这个词的全部含义,指个人、社会团体、民族、国家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 传通。 3.交往方法:依靠了铁路、电报、巨大的工业城市、报刊和有组织的人民集会。 4.精神交往的社会作用:首先,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它本身是一个部 落或民族独立存在的黏合剂;其次,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往,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的活力。由于交往打破了孤立状态,社会矛盾往往很快暴露出来,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改革的需要;最后交往一旦展开,就会冲破阻力,最终发展为“世界交往”,使各个民族的交往日益同步化。 5.世界交往思想:a人类社会的交往遵循着从狭隘到广泛、从局部到全球的发展道路,世 界交往必然要替代局部的民族交往,成为现代交往的主旋律;民族交往必然会冲破以往的种种藩篱而成为世界交往的一部分。b人们只有能够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最大量信息,通过新的传播技术,使得世界各地变得近在咫尺,那时人们获得的才是真正的精神财富,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解放。c在世界交往的趋势下,不仅所有个体之间是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的,而且各个民族之间也是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的。d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护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6.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a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 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是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是东方从属于西方。b资本主义国家的卑鄙利益造成了许多民族的劫难、文化遗产的毁灭,但从宏观的世界历史进程来看,西方列强通过船舰利炮的扩张使得现代世界的普遍交往、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得以迅速的来临。 7.工人阶级没有祖国:a工人阶级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被剥削阶级,没有的到国家的保 护;b工人阶级只有冲破国界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8.电报是物化的知识力量:电报等交往媒介是人类的受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 化的知识力量,现代交往媒介的实质是科学和知识的力量,是人的治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9.“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质:指的是资本利用并改进运输和传播工具,减少了用于两地 间移动物品、人和信息的时间,因而空间距离作为资本扩张的限制的重要性也降低了。 10.马克思预见到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的特点:a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信息产业居主导地位; b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劳动中智力的支出将超过体力的支出;c资源结构发生变化,知识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及其重要的资源;d科学的组织和决策机构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 11.两种妨碍报刊履行职责的问题:a外部强权为它规定并非它自身的使命;b报刊内部工 作人员摆脱自己应该履行的使命。 12.变动产生新闻:事实的变动视为新闻的源泉和新闻的特征。 13.新闻带来的信息势能:由于事实变动的时间、空间的分布上是不均衡的,因而即使新的 事实或行动还未开始,已经传播过来的关于它们的新闻,也会带来一种信息势能,使当事的人们或感受到压力或感受到鼓舞,并引发实际的变动。 14.新闻时效的原因:现代市场经济运动中“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冲动,直接刺激着新闻传 播不断地以快速的时效克服空间带来的障碍。 15.报纸传播新闻的特点—“有机的报纸运动”: a对专业新闻传播来说,新闻的时效与新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2010级广告学32010062229邓涵秋一、宗教的本质 什么是宗教?宗教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各种宗教理论最基本的问题。但是直到马克思与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宗教,才对宗教的本质有了科学正确的认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做了最完整,最准确的表述。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段论述既概括而又深刻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它包含了以下四点内容:一是宗教是幻想的反映。一切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都是人幻想出来的,客观是不存在的。二是宗教信仰的对象实际上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是讲宗教崇拜所反映的内容并不是凭空幻想出来的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外在客观力量(包括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宗教幻想有其现实基础。三是宗教反映采取的是“超人间力量”的特殊形式,是说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反映在人们头脑中,并不直接是以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这些“人间力量”所固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表现为“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因而具有宗教的神圣性。四是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原因是外部力量对人们的支配,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才有可能在人的头脑中反映为“超人间力量”。由此可以理解,宗教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在于它是以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上帝、神、佛、真主等)的形式来扭曲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是人们头脑中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幻想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1

二、宗教的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宗教是一个历史范畴,不是永恒的。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的一定阶段,才产生了宗教。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观念的最初产生,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对他们彼此之间及对他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无法正确解释,而产生神秘感。因此,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观点,“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除了自然力量以外,社会力量也起了作用。人们既不能解释又不能控制,同样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阶级社会里,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在于劳动者对于剥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难的恐惧和绝望,在于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重要精神手段。列宁在《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中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里,这种根源主要是社会根源。劳动群众受到社会的压制,面对时时刻刻给普通劳动人民带来最可怕的灾难、最残酷的折磨的资本主义(比战争、地震等任何非常事件带来的灾难和折磨多一千倍)捉摸不定的力量,他们觉得毫无办法——这就是目前宗教最深刻的根源”。 三、宗教的社会功能 宗教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社会功能的分析主要是指阶级社会的宗教,从宗教对社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来考察和揭示了宗教的社会功能: 第一,宗教是颠倒的世界观,剥削阶级利用宗教,宗教为剥削制度辩护。马克思经典作家们认为宗教为现实的阶级对抗社会提供感情上的安慰、道德上的评价和理论上的辩护,用神、佛、上帝的名义从各方面论 2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会计学院注册会计是专门化三班32010041530 李桂莲 内容摘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起源,本质,社会功能三方面进行论述,随着宗教的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也有其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对其简要分析。最后对宗教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正面评价。 自宗教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人们开始了对宗教起源、本质以及社会作用的科学的探索。人们对宗教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至高的神佛的崇拜,而是以人类认知、社会功能的角度上对宗教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研究。我们说在18、19世纪一些无神论者,如狄德罗、霍尔巴赫、费尔巴哈,之前,人们对宗教的研究只局限于宗教的本身,即它自身的内容。他们所阐述的只不过的是针对于教义、神的启示、人与神的关系以及与其相关的宗教仪式和戒律更加详细的解释。在那一时期,神的存在、宗教的起源与本质,从来不是神学家们和经院学者们所讨论的主题。而狄德罗、费尔巴哈等人的贡献就在于:他们站在人类认知的角度上,即宗教的思维形式,将问题的矛头直指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根源与本质并做出了初步的科学分析,这一进步使人们对宗教的研究从仅仅局限于其内容上升到了对人类认知能力以及宗教的思维形式研究的高度。可以说,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宗教学它不同于一般的宗教理论和宗教学说这才真正诞生了。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则被称为世上唯一科学的宗教观,“它将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法原理彻底贯穿在社会历史领域,对宗教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方方面面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理论的说明。从而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最后一个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驱逐了出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各种无神论和宗教理论体系的优秀成果后创立的。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产生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理论,马克思将宗教这一上层建筑的范畴归于与它相适应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即宗教的最初产生,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由于知识匮乏的原始人在物质生活中见到的不可理解而又威力巨大的自然现象而产生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在常年累月的生产生活中,在原始人间逐渐产生了自我意识,简单的将大自然的巨大力量给人格化,从而在原始人脑中出现了万能的神并加以崇拜。马克思的理论本来颇为精彩,可惜的是,后人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神秘感时将其简单的归为人类对危及自己的自然力量的恐惧,这就造成了他们攻击宗教的起源和本质的口舌。他们割裂了宗教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另一因素——正像亚理士多德的那句名言,“求知是人类的本能”。人类本身就有探索和研究未知的、神秘的世界的本性,这种本性并不因为人类知识的多少而有区别,人类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解释世界以及宇宙的本质本身就是无可非议的。正如原始人用他们的知识将世界描述为神的创造,而现代的人们用量子力学来描述宇宙的起源一样。这两种探索动机的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受了人类渴望更加舒适的生活和求知的本性的引导。而当知识不足时,人们通常会用先验的抽象思维来弥补,否则的话,人类会对自己未知的知识领域不感兴趣,而不对自己的抽象思维加以运用,人类就不会是拥有求知性的人类,而真正的知识也无法获得。一般来讲,对未知的神秘的事物的研究,正是宗教和哲学的领域。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doc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报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 D.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学习领导人的语录 2.1842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体现以下哪—项?( )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的紧密结合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 ) A.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C.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D.报纸的新闻报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 4.“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 ) A.B. C.D. 5.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 ) A.走基层B.贴近生活 C.联系群众D.改文风

6.下列新闻实践活动和所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项?( ) A.《人民日报》刊发出访俄罗斯的新闻——舆论引导 B.《新京报》发布社论“救援志愿者,别盲目去灾区”——党性原则 C.卫视“中国好声音”节日——媒体要成为思想团结的中心 D.新华社推广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7.2009年10月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正式提出以下哪项重要论述?( ) A.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B.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D.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8.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 ) A.列宁B.马克思C.恩格斯D. 9.既贯穿于整个的新闻宣传思想之中,又成为指导党报宣传工作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全党办报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为人民服务D.党性原则 10.“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来的?( ) A.B. C.少奇D. 11.提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坚持什么?( ) A.服务群众B.以人为本C.面向基层D.深入实际 12.下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与新闻理论对应有误的是哪项?( ) A.“用时间消灭空间”——新闻时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传播思想 1、新教伦理及其和马克思的传播观的关系 答:新教伦理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的理论,是其基本教义所涵盖的基本伦理观念,宗教虽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一为因信称义,二为信徒人人可称为祭司,三为《圣经》具有最高权威。 马克思深谙宗教传播的彼岸特征和传播心理,加丄新教的天职意识和救赎意识,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的传播观。马克思主持《莱茵报》的编辑方针之一,就是传播新教精神。文艺复兴动摇了封建君权统治的基石,而新教改革则震撼了传统神权的统治基石,尽管新教仍然是宗教。 2、“交往”的概念在马恩思想体系中的解释 第一,内涵包含两词全部能指,即它们可以指团体、个体间的物质交流、信息交流,也指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精神传递,甚至包括男女间的性爱。 第二,将物质交流、精神交流合二为一的考察,认为:交往的概念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形态等概念联系起来考察问题时使用。因而,获得了相当宏观的交往和传播理论。 第三,交往关系和社会关系有部分重合,但不完全等同,交往关系的内涵更为广阔。 3、马克思、恩格斯从事新闻工作的特征。 他们所服务的媒体绝大多数是大众传媒,而不是单纯的政党报刊和工人报刊。 第一,受众的认知一大众为主。因此,视野开阔,更注重一般媒介的社会特征和他们作为信息交流中介的作用,符合传播学规律。 第二,站在媒体的角度,分析报刊和其他社会性交流媒体的发展趋势较多。 第三,对职业性新闻传播的业务思考,深刻在行。 第四,办党报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政治上的成功达到经营上的成功。 4、马克思、恩格斯人生与其新闻传播思想的关系。 一、马恩的人生 文化教育背景 马恩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奠基人,除了时代为他们提供的经济政治动因,还依赖于他们刻苦钻研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具备全面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对马恩思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工作经验 马恩一生亲手创办与主编的报刊有4种,协助创办并参加编辑的有5种,直接影响办报方针并给予各种形式的支持得有10种,此外,还为60余家报刊撰写稿件。 马恩的新闻活动分为这样几个时期:以《莱茵报》为中心的报刊活动,形成了马恩早期报刊思想,这种思想和核心是革命民主主义文化范畴的人民报刊与自由报刊的思想。以《新莱茵报》为中心的报刊活动,形成了马恩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即成熟阶段的报刊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工人报刊思想,同时关于党报思想的若干原理和原则也开始提出。以《社会民主党人报》为中心的报刊活动,是马恩党报思想形成的时期。

马克思论宗教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宗教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 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全部世界观的基石。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第375页 ……由此可以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他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侯,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活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侯,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6—97页要知道,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随着以宗教为理论的被歪曲了的现实的消灭,宗教也将自行消灭。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36页 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 “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页 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要求抛弃关于自己处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想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

0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县民宗局供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它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工作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是对宗教的认识和分析不能仅从宗教本身出发,不能单纯用精神性的因素去解释宗教现象,要到宗教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宗教的根源和本质,要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出发来认识和说明宗教。二是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宗教的发展,只有结合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找到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宗教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能动性,要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认识并把握其规律,从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宗教的本质、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及其消

亡条件、宗教的社会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原则等。这些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它的精髓。 宗教的本质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了幻想的方式。宗教以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反映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神圣化,使之成为主宰人们日常生活的支配力量,这是宗教之为宗教的根本,是一切宗教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定。宗教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较大,经济基础对它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往往同政治、法律、道德等因素相交织,使宗教问题的复杂性突现。 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主张在社会历史中探寻宗教的起源,认为宗教是在原始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自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 自然的原始观念中产生的。在原始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由于十分相似的原因,通过自然力的人格化,产生了最初的神。宗教就是在原始人关于灵魂和神等原始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识 机电一体化1406班汤悦 当今社会虽然是一个科技水平不断攀升的社会,但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仍存在一些现象是高科技所无法解释的,比如人生中难以把握的兴衰荣辱,旦夕祸福,生老病死等,这些复杂的现实情况使客观存在的每个人似乎都被某种不知名的“异己”力量所掌控,这时宗教理所当然的成为解释这些现象的手段和工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一个系统的、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我们要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起源与本质论述? 宗教是一种为社会群体所认知的对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历史悠久,对于宗教起源问题,不同的学者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普列汉诺夫认为宗教是由原始的图腾崇拜演变过来的,图腾是人类宗教的原始形态;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人类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情感无意识转移的产物,即心理起源说;涂尔干认为宗教信仰源于人们对社会的崇拜,神就是社会的化身;但马克思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宗教的起源是基于两个客观条件:一是早期人类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二是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压迫。 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宗教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清楚的认识宗教的本质,必须基于社会物质经济条件本身。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本质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宗教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二是宗教是阶级社会中“人民的鸦片”。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宗教是现实生活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恩格斯曾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一些事现实给不出有说服力的答案,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很多人把困难命运的根源归结为“命运”,即神的安排,并渴望从宗教中寻找幻想着的幸福,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慰藉,实质上他们是在用宗教麻痹自己的神经,从而摆脱现实的束缚,获得理想的自由。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宗教的本质,揭示宗教的起源与存在的根源和发展的规律与消亡的条件,及其社会作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是一种科学的宗教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宗教,我们要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识 机电一体化1406班汤悦 当今社会虽然是一个科技水平不断攀升的社会,但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仍存在一些现象是高科技所无法解释的,比如人生中难以把握的兴衰荣辱,旦夕祸福,生老病死等,这些复杂的现实情况使客观存在的每个人似乎都被某种不知名的“异己”力量所掌控,这时宗教理所当然的成为解释这些现象的手段和工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一个系统的、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我们要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起源与本质论述? 宗教是一种为社会群体所认知的对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历史悠久,对于宗教起源问题,不同的学者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普列汉诺夫认为宗教是由原始的图腾崇拜演变过来的,图腾是人类宗教的原始形态;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人类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情感无意识转移的产物,即心理起源说;涂尔干认为宗教信仰源于人们对社会的崇拜,神就是社会的化身;但马克思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宗教的起源是基于两个客观条件:一是早期人类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二是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压迫。? 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宗教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清楚的认识宗教的本质,必须基于社会物质经济条件本身。马克

思主义认为宗教的本质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宗教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二是宗教是阶级社会中“人民的鸦片”。?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宗教是现实生活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恩格斯曾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一些事现实给不出有说服力的答案,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很多人把困难命运的根源归结为“命运”,即神的安排,并渴望从宗教中寻找幻想着的幸福,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慰藉,实质上他们是在用宗教麻痹自己的神经,从而摆脱现实的束缚,获得理想的自由。?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宗教的本质,揭示宗教的起源与存在的根源和发展的规律与消亡的条件,及其社会作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是一种科学的宗教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于宗教,我们要辩证的认识和把握其作用的二重性。宗教的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宗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教和传教,甚至利用宗教谋求利益。比如一些基督教徒在自养名义下,大肆兴办经济实体,一些佛教古刹也都成为商品集散地,有的以寺庙为实体供人参观,从而获利。但也有一些宗教群体投身于慈善事业,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作者: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编 出版者: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它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工作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是对宗教的认识和分析不能仅从宗教本身出发,不能单纯用精神性的因素去解释宗教现象,要到宗教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宗教的根源和本质,要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出发来认识和说明宗教。二是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宗教的发展,只有结合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找到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宗教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能动性,要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认识并把握其规律,从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宗教的本质、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及其消亡条件、宗教的社会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原则等。这些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它的精髓。 宗教的本质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了幻想的方式。宗教以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反映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神圣化,使之成为主宰

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

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不同的阶级,存在有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往往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总是将这样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它告诉人们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去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博大精深,具有真理性、科学性,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应当认真地领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掌握其精神实质,把握其基本观点,切忌采用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的方法。要注意结合我国党情和国情的实际情况,要注意联系当前我国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要能够真正用它们来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记协一直坚持对广大新闻工作者进行广泛深入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努力增强新闻从业人员贯彻执行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从业人员也急剧增加。到2012年,我国正式持有新闻记者证的人员达25万人,新闻从业人员达90多万。对这支队伍,党和人民寄予厚望,也倍加严格要求。 2003年中国记协和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一起向全国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组织保证。新闻事业能否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所提出的要求,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现阶段,对于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青年一代,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觉悟。精通本行业业务,品行端正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就是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的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合作、加强协调,形成强大的合力,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浅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宗教的根源与社会作用 姓名:孙语晗 学号: 3140105304 年级:大二 专业:求是科学班(生物科学) 指导老师:浦永春 班级和序号:周三下午班 96号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及处理宗教问题的指导纲领、政策的总和。它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并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各种无神论和宗教理论体系的优秀成果后创立的。它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际性、发展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1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宗教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唯物史观中“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作为理论基础,将宗教作为一种反映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的上层建筑加以研究和阐释,得到了这样近似宗教定义的结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结合这段话,我们可以得知,宗教产生于人在现实的难以解决的矛盾中,其本质是自然与社会异己力量压迫的产物。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它的雏形是当原始人类在物质匮乏的状况下最初进行对未知自然的探索时,由于缺少科学知识而对种种不可理解的自然现象产生了敬畏和神秘感,进而将自然的力量形象化而产生的各种为人所崇拜的“神”。3 1刘仲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述》,《新疆社会科学》,1998(4):1-8; 2恩格斯/著《反杜林论》; 3孙文君《浅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研究》),[文章编号]1003-6547 (2009). 09-0032-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