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老子》的笔记

读《老子》的笔记

读《老子》的笔记
读《老子》的笔记

摘自《老子解读》兰喜并中华书局出版

序言

史书对老子记载不详,作者存疑!《史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又曰:“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用道表示无所不备的“混成”,德指具体事务得以然者。道是大全,是无限,而任何具体存在的事务都是有限的,相对道来说都是一偏。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永远不可能实现生存状态的“无限”,只能通过“无为”而“无不为”来达到无“限”。

无为并不是一无所事,迫而不动,感而不应,而是迫而后动,感而后应,“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无不为不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而是谨慎敬畏,为所宜为。

历史上比较通行的版本是东汉时成书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三国时王弼的《老子注》河上公本以清静无为、修身养神的观点解释《老子》,在平民中流传甚广,尤为道教所重视;王弼本注重于辨析名理,阐发“有”“无”,主要流传于文人学者和士大夫阶层。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两种帛书本《老子》,《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其中甲本文字不避汉高祖刘邦讳。乙本避刘邦讳,不避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讳。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墓竹简《老子》是现在所见最早的版本,虽然只有两千多字但对老子思想的研究作用弥足珍贵。

历代注老者,或“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各取所需,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注释:

1.道犹路也,可道,可践行也。道是由路引申的形而上的东西。恒,读geng4,周遍、全遍之意。

2.夫名者,所以相别尔。有名无名是有分别无分别的意思。始:女之初也。母:像怀子形,一曰像乳子也。

3.眇:微之极也;又有广大辽远莫知边际之意。徼:通邀,求取之意。《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观:显示的意思。《国语》:先王耀德不观兵。

4.出:发生,显现。谓:意义,意思。

5.玄:黑有赤色者为玄。视之则模糊不清,幽远难以分辨。根据玄的字形又有缠绕不清之意。

解读:

1.道,金文从行,从首。象是人在十字路口之状。当一个人处在“四通八达之衢”时他可以应对所有的方向。《庄子》:道则无遗也/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环中只是一个点,却可以以应无穷。在对应的意义上点是无遗的全。

2.《淮南子说林训》:扬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尔雅》:九达之谓逵。逵路指四通八达的路。可以南可以北意味着价值上的多元性,选择了任何一个方向就会背离其他的方向,故扬子面临选择,显出焦虑。

3.王弼:“名号则失其大旨,称谓则未尽其极。/《老子》之文,欲变而诘者,则失其旨矣;欲名而责者,则违其义也”《老子》一书中虽反复说道,却未“名”道,只是在不同的侧面描述。《庄子》:道昭而不道。

4.欲:是有欠缺而有所取。求取则有所选择。无欲便得其环中之一点。但“点”只是静态地应无穷。有欲但不执于一欲,以观其徼。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

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释:

1.盈:假为呈或逞,呈现。

2.古字音从言,似乎侧重于声音的发出;声从耳,似乎侧重于声音的接受。和:相应,应和。

3.随:顺应。作:兴起。始:谋划。为:成长。居:守持。

解读:

1.在矛盾的统一体中,对立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方的消失都会导致统一体的解体。“一阴一阳之谓道”

2.善恶、美丑,不是现象的属性,而是人从自己的一偏对对象所作的设定,但人们往往把其看做是本然的,企图执于一偏而求得所谓的尽善尽美。

3.《说文》:圣,通也。《史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注释:

1.虚:在此为去除!心:谋虑。《尔雅》:“谋,心也。”

2.弱:削弱。志:欲念。《鬼谷子》:“志者,欲之使也。”

3.敢:干犯、侵犯等。《广雅》:“敢,犯也。”

注解:

1.《文子自然》讲:“天下之物,无贵无贱。因其所贵而贵之,物无不贵;因其所贱而贱之,物无不贱。故不尚贤者,言不放鱼于木,不沈鸟于渊。”《荀子》:“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在老子看来正是对某种价值的推崇和标榜才导致社会中的争盗乱。贵货往往导致人们只注重事物的占有价值,而忽略了事物的使用价值。强化了人的占有欲。

2.老子并不反对人内在的需求,而是反对人的占有欲念。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注释:

1.冲:《玉篇水部》:“冲,冲虚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用冲虚者,皆盅之假借。盅:器虚也。

2.渊:回旋之水,也有深邃之意。宗:归往,向往。

3.挫(zuo4):挫,搦也,搦,按也,按,抑也。锐:进无止。

4.解:消除。纷:似丝带。古人常以丝带标志不同的身份和等级。《礼记》:“天子配白玉而玄组绶,公侯配山玄玉而朱组绶,……”故纷又指事物间的区别。

5.和:融合。同:混同。尘:本指行路时扬起的土,引申为踪迹的意思。陈鼓应认为此四句为56章错简复出,但马王堆帛书已是如此。

6.湛(chen2):《说文》:“湛,没也。”隐没,消失之意。

注解:

1.老子把“帝”也置于道的漩涡中,只有道才有物的优先性,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即道法自然。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1.刍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用于祭祀,应时之作,用过即扔。

2.屈:(jue2)竭尽,穷尽。愈:不断地。

注解:

1.不“仁”即不刻意于仁,也不刻意于不仁。是应,超越了仁。

2.圣人是忘情,“忘”,从亡,从心。无心于情,随机而应和。

2.虚则活,过实则死,则滞,活则应化无穷。

4.多闻往往使人无所适从,逵路而哭。《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守于未发则应无穷。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

1.谷:虚空。化尽数穷谓之死,不死指变化无穷。

2.用:运行。《方言》:“用,行也。”勤:劳倦。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解:作为领导者或主宰者要以万物为一体,以万物的生命为生命,人皆取先,己独取后。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

1.地:恰当的地位。

2.信:随意、没有任何目的。正:纯正清平,也兼指“政”。治:平顺,和顺。

3.事:作,为。能:广博,随机应变。《释言》:“能,该也,无物不兼该也。”范应元:“事善能者,无所不通”

注解:

1.居善地,水总按自己的本性存在,并不因为众人恶下而改变自己的本性。上善之人亦然。《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外”

2.心善渊,常人易受环境的影响,心境总是躁动不安,而上善之人心境虚静深沉,不为所动。

3.上善之人其性如水,无为清静,不杂私欲,公正无偏,所以其治理政通人和,平顺安宁。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湍而群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也。

注释:

1.已:止。湍:积聚。群:众多。自遗(wei4):自取。咎:灾祸。

注解:

1.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事物不可能静止在极点上。与其追求盈满而走向反面,不如一开始就放弃对盈满的执求。“不欲盈”并不是总不盈,而是不执著于盈。“不若其已”就是放弃追求盈满。

2.《周易干卦》从“初九”之“潜龙勿用”,到“九五”之“飞龙在天”渐至佳境,再继续到“上九”成为“亢龙”。若进而不止则会导致“凶”,所以说“亢龙有悔”。要防止过失,就要避免至“极”,要消“极”而不是积“极”。亢龙是“极”,有悔是消“极”。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修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为玄德。

注释:

1.载:初始。《广雅》:“载,始也。”营魄:魂魄,魂为阳为气,魄为阴为形。

2.抟:结聚。

3.天门:自然之门。启阖:开启闭合,指“道”的变化。雌:指守静以应。

注解:

1.人总是不满足于被限定,因而处于不断“生成”的过程中。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形而上的冲动。这种冲动体现了人实存之德的有限与向往无限之间的矛盾。

2.具有玄德的人,其行为虽然还是具体的行为,但是已不受固定目标的局限。虽然不能同时走向所有的方向,但是可以走向任何的方向,方向和目标对他失去了意义。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1.毂: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当(dang4):合适。埏埴(shan1 zhi2):和泥制作陶器。

第十二章

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缨,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缨?宠为下也,得之若缨,失之若缨,是谓宠辱若缨。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去天下矣。

注释:

1.贵大患若身:.贵身若大患也。

2.缨,冠系也,引申为套在牛马颈上的革带。宠辱就像套在人脖子上的束缚人的绳索。

3.寄:依托之意。去:藏身的意思。

注解:

1.人之祸福实则从利己与否的角度出发对事物的评价,祸患的形成在于过分强调自身。如能把狭小的自身融于融于大化之中,把发生的一切都视为自然的,那也就不会有祸患之虞了。

第十四章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此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兮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

1.捪(min2):抚摸。夷:不可捉摸。

2.故:本然之词也。

3.攸:与下文忽相对,似当为“倏”。攸、倏、忽都有疾速、迅疾之意。《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庄子》虽为语言,但在此之前也许有了以倏、忽表示南北之神的说法。《内经五运行大论》:“所谓上下者”,注:“上,南也;下,北也。”“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应该是在当时的语境中根据方位的一种说法,意即没有分别,是“混而为一”之混沌。

4.物:形色、形象、品类。“无物”指无分别。纪:头绪。《方言》:“纪,绪也。”

注解:

1.《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老子的“一”是大一和小一之合一。周遍、大全、无内无外、无边无际、无始终,无古今,人们不可能找到其“初始”。活在当下即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了解“道”的头绪不在古始,而在当下。通过当下之在场,揭示古始之不在场,从而理出一些头绪,通过这些头绪而对“道”有所体悟。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

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释;

屯兮其若朴;混兮其若浊;旷兮其若谷。

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故能蔽而不成。

注释:

1.《管子道术》:“守道之谓士。”玄达:无所不通。志:通“识”。

2.豫;在此指行动谨慎。犹:警觉。严:敬、畏。涣:消散。释:消融。

3.屯:同“忳”,无知无欲的样子。旷:宽阔。指气度宽宏。谷:水流汇聚的地方。

注解:

1.在混浊中渐渐澄明,在静寂中缓缓地发生。

2.善为士者的行为是终而无成。无所谓达到目的,无所谓“成”,只是“在路途中”。而另一方面,因为应当(ying4dang4),又可以说他随时都达到了目的。即晏子所言:“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第十六章

至虛,恒也;守中,篤也。萬物旁作,居以須複也。

天道員員,各複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

複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也。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注释:

1.笃:《尔雅》:“笃,固也。”

2.旁:并、齐。作:兴起、生长。居:安、静。须:待。

3.员员(yun4):周转。容:包容。王弼:“无所不包通也。”

4.王:《广雅》:“王,大也。”王弼:“坦然公平则乃至于无所不周普也。”天:自然。道:指合同于道。

5.没身:终身。不殆:不遭危险。

注解:

1.顺应自然并不是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而是要顺乎自然地完成展现“道”的使命。生而为人就以人的形式展现道,死而变为他物就以他物的形式展现“道”,这就叫“安时而处顺”。既不以生之眼光看死,以死为不幸,也不以死之眼光看生,以生为赘疣,这样明智的对待死亡就叫做“明”。生不顺其事,死不能坦然,叫做“妄作”。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也。

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注释:

1.安:于是。

第十八章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智慧出,安有大偽;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貞臣。

注解:

1.某种规范的提倡,也就是意味着该规范所要求的“应当”的缺损。

第十九章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利,民複季子。

三言以為吏不足。或命之,或呼屬:視素保樸,少私寡欲。

注释:

1.辩:聪明、巧言。巧:虚华不实。利:贪爱。虑:思有所图曰虑。季:《玉篇子部》:“季,稚也,少也,小称也。”

2.吏:金文“吏”“事”同字。故,三言以为事不足。

3.命:告诫。《尔雅释诂》:“命,告也”。属:叮嘱。

4.视:照料,看护。保:保养、养护。素:没有染色的丝。朴:没有雕琢的木。

注解:

1.“弃”“绝”都是从已发生的角度讲的,如同病已成而后药之。根本是防止病的发生。故三言以为事不足,曰,視素保樸,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

唯与诃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望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若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焉未兆;沌沌兮,若婴儿未咳;

累兮,似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

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惚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注释:

1.望:比量、比视、希图。熙熙:喧闹纷杂、熙熙攘攘。

2.未兆:没有迹象,形容无动于衷。咳(hai2):婴儿笑。句意好像还不会笑的婴儿。

3.遗:通“匮”,在此指不占有财物。

4.以:原由、根据。有以:在此指行为有目的。

注解:

1.生活中大多数的不如意都是因为虚拟一个高于自己现状的别人作为自己的参照并效仿之。以现实的个体对照虚拟的群体,必然缺乏多多。“别人”是虚拟的,其比较较量也就无穷尽,因而也就会有很多不如意。故曰:绝学无忧!

2.世人往往注重自己的占有、积聚,把自身内在的价值化于其所占有的东西。但追求占有,恰恰失去其“人”的身份。况且占有欲是无穷尽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利益追逐中去,终被占有所占有。“独”者,只是根据自己的本然真性而生活,无执无为随缘应时,不注重占有和积聚。

3.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向各自的目标,而在“独”者看来。任何设定的目标都不具有绝对的优越性,所以他们不盲从于潮流,保持自我独立,应和当下境遇,养护做人根本的东西。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中有象兮,恍兮惚兮,中有物兮;

窈兮冥兮,中有情兮;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

注释:

1.象:征兆之显现。《易传系辞上》“见乃谓之象”

2.情:在此指事物之间相感而动的态势。真:自然。信:徐颖达正义:“天不言而四时行,故谓之信”,在此有自然而必然之意。

3.顺:《尔雅释诂上》顺,绪也,又顺,叙也。郝懿行疏:《说文》绪,丝耑也,盖有耑绪可以次叙,故叙又训绪也。顺在此为条理端绪的意思。“以顺终父”指追述众物的始端。

注解:

1.道从全来讲是混沌不清,从“分”来讲又有万物存在和变化的迹象,这种迹象和区别,都源于生成事物的“情”。《庄子大宗师》讲“道有情有信”。宣颖《南华经解》云:“情者,静之动也;信者,动之符也。”《易传彖(tuan4论断、判断)传》“观其可感,而天下万物可见矣”,孔颖达正义:感物而动谓之情也。故情是相感而动的态势,在这态势中蕴藏着勃勃生机。

2.在玄之又玄的道的漩涡中,万物之间的种种区别被消除;由于情的作用,又不断形成新的区别。一方面,无名天地之始,一方面,有名万物之母。情使道充满了生机。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牧。

不自视,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岂语哉!诚全归之。

注释:

1.《庄子大宗师》:“得者,时也;失者,势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得在此为适时得宜之意。

2.执一:即守中。《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牧:法式、法度。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注释:

1.从事而道:指依据道行事。失:在此含有变化之意。

注解:

1.《释名释言语》:“德者,得也,得事宜也。”事物的德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具体事物都会失去既有之德,而获得新的德,变成新的事物。得其“德”,表现为事物特定的存在状态;失其“德”,表现为事物不断的变化过程。这样,失去既有之德,也就意味着获得新“德”,从这个意义上,两者同出,异名同谓。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顺于其“失”,安于其“德”,这样就成了玄德。

2.对于从事而道者,他所承受的是“道”在他们身上的体现,所顺应的是“道”的大化流行,也就是同于道。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自视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注释:

1.欲:当假为“裕”,自足、和顺的意思。“裕”与“道”通,《广雅释诂三》:“裕,道也”。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

1.寂:无声。廖:无形。

2.独立:无对待,强调道的自足性和唯一性;不改:强调道的终极性和绝对性。

3.字:标记,不同于名。名是本来的,万物载名而来。字是附饰的。《广雅释诂二》:“字,饰也”。

4.逝:远逝、远去。远:扩展、扩大。王弼:“远,极也”。反:反转、返回。

注解:

1.天地是有“根的”,玄牝之门;是有“先”的,先天地生;是有改变的,天地而弗能久。故其大是有确定性的,这是其与道的重要区别。而王合于道,道的无确定性是由于其无所不备,王的无确定性是由于其无所不可。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环官,燕处则超然。

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注释:

1.环:疑为“阛”;官:疑为“馆”。阛、馆都是旅行停脚之处,为极躁之地。

2.燕处:安然地居处。

3.以身轻于天下:为拥有天下而丧失自我。

注解:

1.现代科技犹如一匹奔马,带着社会向前猛进,可忽略了生存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正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一味地快马加鞭便失去了前进的“辎重”。

第二十七章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

善闭者无关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mo2绳索)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逑人,故无弃人;常善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眯。

是谓眇要。

注释:

1.辙迹:车轮压出的痕迹,在此指人为的痕迹。

2.瑕谪:即瑕適(适),玉上的瘢痕,比喻事物的缺陷,毛病。

3.逑:相匹配的意思,君子好逑。袭:因也,袭明,谓因顺常道。眯:同“迷”,迷乱。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注释:

1.溪:“谿”,水流汇聚的意思。后面的谷也是这个意思。

2.辱:以洁白之物置于淄色器中,是辱白色。辱有黑意。

3.散:分离,分别。王弼:“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出,若器也。”

4.官:在此指各当其任,各有所司。长:特长,长处。为官长指众物各当其所长。

5.制:裁也《说文》。裁割切割之类。

注解:

1.郑板桥所作“难得糊涂”注以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入糊涂更难。”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也者。为者败之,执者之。

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泰,去奢。

注释:

1.取:治理。

2.行:在前面。随:在后面。缓吐气以温物谓之嘘;急吐气以寒物谓之吹。

3.培:增益。堕(hui1)损毁。甚:极端。泰:过分。奢:奢求。

4.神:《易传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韩康伯注:神也者,变化之极。

注解:

1.《史记吴太伯世家》:“初,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随机事件经过正反馈的放大,就可能形成一种“势”。谁也难断定哪个随机事件会被放大,放大之后又产生什么后果。人类的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人类的探索不可能得到真理,始终在谬误中挣扎。故从历史负责的角度讲要慎动,企图以今天的目光为明天设定一个美好目标是荒唐的。

2.不走极端,应和当下,才能常行常至、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

1.善:成功、获胜。《尔雅释诂》:“果,胜也”。‘果而已,犹云胜而止也’

2.毋得已居:不得已而为之。

3.师直为壮,曲为老。直:理直。曲:理屈。

4.谓之:为之。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之所以理直变为理屈是因为不合道义。

注解:

1.正义之师理直气壮,胜而不止,则理直变为理屈。

2.战争是政治的集中表现,而一切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展开的。如果人们都尊重他人的利益,不侵犯他人的权益,也就不会引发战争。所以老子主张人们去泰、去奢、去甚,要勇于“不敢”。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xian1锋利)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故杀人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注释:

1.古时候以左为阳,主生;右为阴,主杀。《逸周书武顺篇》:“吉礼左还,顺天以立本;武礼右还,顺地以利兵。”

2.铦:借指利器。袭:掩藏。

3.众:通“终”。古多借众为终。莅:临视。

第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注释:

1.宾:《广雅释诂一》:宾,列也。在此为陈列之意。

2.均:毛传:均,调也。自均:自我协调。

3.始:始制则朴散则为器。止:居处、处所。殆:困乏,疲惫,衰败。

4.《文子道原》讲:“德将为汝容,道将为汝居。”道是众物之所居,离开此居处,其容将无法显现。故不仅看到显现出来的器,且知器之所居,叫知止。但人多执于器而忘朴。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注释:

1.强:同“疆”,相当。《尔雅释诂下》:“疆,当也。”疆行:应物而动。志:德行。

2.所:宜、适宜。唐玄宗:死者分理之终,亡者夭枉之数,寿者一期之尽。

注解:

1.知人是把他人作为外在对象,要自知则要像看人一样看自己,这种内视的能力是需要一定的修养的。

2.所谓自胜也就是做自己的主人,不为外在的欲望所奴役。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

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

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终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

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

注释:

1.执大象:即守道。既:尽。

2.面对大象,人们往往会茫然,“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美事带给人的只是瞬间之乐,只有“味无味”才能在淡而无味中体会到“道”的无穷之味。

第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将欲取之,必故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释:

1.翕:收敛、闭合。固:原来、已经。

2.微明:日月亏缺谓微,日月盛满为明。指阴晴圆缺的变化,月圆之时已经潜伏了月缺的变化之机。

3.柔弱胜强,指柔弱有变强的趋势。

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为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知足以静,万物将自定。

注释:

1.镇:止。

2.道生万物实际上是万物的自化。

《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故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1.薄:衰减。

2.前识:凡有道之士用阴,无道之士用阳。阳则可测,阴则不可穷也。前识既是用智、用阳,其所知只是一些凸显出来的、彼此有别的现象。

3.上德和上仁的区别在于:上德没有内在于己的好恶之情,一切都是随境遇而发。上仁内在于己有好恶之情,《论语》:“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不过其好恶之情都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并非刻意的做作。“义”的含义是得其“宜”,上德和上仁都不执滞于现时之宜。上义则不同其行为不是随缘随性而是求其宜。“宜”始为,不宜则不为。上德和上仁“得其宜”是行为之后的结果,而上义求其宜是行为之前的前提。但是人的价值取向有差异,各执其宜就会导致彼此之间的冲突,导致社会动乱。礼也者,理也。又说夫礼,所以制中也!制中就是对人行为的条理。然而“设定”“宜”往往与人们的行为不一致,便会出现拨莫之应的局面。

上仁和上德的区别在于为和无为,上义和上仁的区别在于执和不执。上礼和上义的区别在于被动和主动。从上德到上礼,其间的自由度越来越小,是一个自由度丧失的过程。

4.礼者,理也,乱之始也是理之始,是复归于朴的开始。从上礼到上义到上仁、上德,复归于道,礼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从心所欲不逾矩。

5.人之前识所知只是道之华,人不应自以为是地居其华,而要居于其实,即不仅要知其子,复要守其母。既始制有名,又要镇之于无名之朴,这时的愚,是大智若愚的愚,是包含了随机应变的“识”的愚。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天毋已清将恐裂;地毋已宁将恐废;神毋已灵将恐歇;谷毋已盈将恐竭;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贱之本欤?非也?

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砾砾若石。

注释:

1.昔:始。此处之一,是分之一,非全之一也!

2.致之:推而极之。毋已:无休止、无节制。

3.发:震动。歇:消失。不毂:不善的意思,都是君王的谦称。

5.数:(shuo4)。舆:同“誉”。砾砾:小石块、碎石。

注解:

1.一般事物之“德”,越“纯”其特征越突出,诸如至真、至善、至美等,这往往引发人对纯的愿望和追求。但具体事物总是在与他物的纠缠中存在的,无休止的追求纯将会隔断与他物的纠缠,危及事物的正常存在。鸽子在空中飞翔,力图减小阻力是有必要的,但若完全没有了阻力,它就“竭其所有之力,亦未尝有寸进”了。因为失去了其可作为支点的抗阻。故老子不主张毋已。

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要求一块美玉纯而无暇,则此物往往成为人们挑剔的对象,若不过分追求纯,则即使一块碎石,也许因为某些特征而被关注。

附:楮(chu3),楮树:可制宣纸。堪付楮墨寄心楮墨。一蹶不振尥蹶(liao4 jue3)子.

第四十章

上士闻道,堇能行乎中;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如费,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曼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注释:

1.建言:古语。建言者,立言也,言自古立言之士有此数语。

2.明:《广雅释诂一》:“明,通也”,竹简本:明道如孛(bei4 古书上指明亮的彗星),“孛”通“茀”有草木茂盛意。《说文》:“茀,草多不可行也”意为堵塞。

3.夷:平坦。类:不平。建:通健,刚健。偷:怠惰。

4.质:《广雅释诂四》:定也。真:竹简本做“贞”,正。渝:变。坚贞不渝。

5.曼:无,没有。

第四十一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注释:

1.天道贵弱,削成者以利生者,损有余而补不足。用:公用

2.生:化生,显现。

3.二:指阴与阳。后面讲的负阴而抱阳。三:即“和”,冲气以为和。

4.冲:交荡,涌摇。和:指阴阳耦合。耦:(ou3)从耒,从禺(两边一夹角)。即两人各在一边,农具在夹角。

5.合而言之谓道,分而言之谓万物,道生万物,实道展现为万物。

第四十二章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名。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故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注释:

1.强梁:勇悍倔强。

2.教:帛书本作“学”,同敩(xiao4),教。父(fu3):始。

注解:

1.常人的思路是增加幸福原则,即“益以兴利”。老子的思路是减少痛苦的原则,即“损以远害”,没有痛苦就是最大的痛苦。

2.违反自然而肆意妄为,以求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老子称之为“益生”,益生会有祸殃。强梁者就是要益生,而结果是不得其死,不能使生命过程自然结束。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矣。

注解:

1.水能不执常形而随物赋形,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或横无际涯,或涓流入微,所以能无所不到。这就是“无有入与无间”,只有不执,才能无所不到。

2.自然无为的道理本来不难理解,也不难实行,只是由于人们竟奔于“占有”的跑道上,企图跑到无限,因而对无为之益不以为然,所以老子说“天下希能及之矣”。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释:

1.亲:珍爱。多:重视。得:指求取名利。亡:指丧失自我。病:忧虑。

2.费:劳心费神。

3.辱:挫。《孙膑兵法》:“或击其迂,或辱其锐”

4.殆:困乏、疲惫、衰败。《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注解:

1.《韩非子显学》中曾讲有“轻物重生”之士“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重生,即重视自我。《庄子骈拇》:“自三代以下,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2.本性的丧失多是因为不知足,不知止。因倾慕富贵而焦虑,因占有名利而丧失自我。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巧若拙,大赢若肭。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定。

注释:

1.敝:衰竭。诎:同屈,弯曲。

2.肭(na4):亏损或不足。胜:克制。为:则,而。

注解:

1.虽说一、二、三、万物都是“道”的不同表现,但是老子还是把逻辑起点放到了“道生一”上,把逻辑终点放到了“归根曰静”上。所以在东京的问题上,老子更强调静,讲“静为躁君”,认为静是动之所归。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大惨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故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注解: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体的需要分为由于缺乏产生的需要和存在价值的需要两大部分。前者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后者包括实现自我,等高层次的需要。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更高需求的满足能够消解对较低需要的过分追求。也就是“知足之为足”。最有价值的需要得到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吸引力将降低,所以说“此恒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注释:

1.善:喜爱,赞许。

2.赅:全,遍。(言简意赅)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十有三。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

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

注释:

1.生之徒:寿终正寝的人。死之徒:死于非命的人。生生:过度求生,人为延长寿命。

2.兕(si4):雌犀牛。被(bei4只有一个读音):遭受。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势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也,而恒自然也。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注释:

1.亭,定也;毒,安也(尔雅)。亭之,毒之,犹云定之安之也。

2.道是全的,德是偏的,不足的。任何具体事物都不能只靠自身而存在,必须要凭借外在的条件,这就叫“偏无自足,故凭乎外资”,外在的条件与自身的需要相符合就是适宜的,这叫“资有攸合,所谓宜也”,植物总是在选择适宜其存在的条件,这就是情势。“择乎厥宜,所谓情也”“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势成之”是从不同的角度说同一回事,前一句从静态讲,后一句从动态讲。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危。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迹。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注释:

1.兑、门:皆指孔窍,耳目口鼻等,事欲之所由生也。

2.济:增益。迹:《说文》:“步处也”,不迹,指不至。

注解:

1.收敛欲望只是说要由内在真是的需要(needs)决定欲望,而不是由欲望(wants)人为的设定出外在的虚假需要,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焦虑。

2.见小就是看到细微的变化,注意到人为欲念的萌发,以保持其欲望的收敛状态。《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守柔就是保持应和,由自然和缺乏引起的欲望是“应”,满足这种愿望就是“和”

认清什么欲望应当满足,什么欲望应当收敛,就是“用其光,复归其明。

第五十三章

使我挈有知也:行于大道,唯迤是畏。

大道甚夷,民甚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货财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注释:

1.挈:(提纲挈领)(jia2)《广雅释诂三》“挈,独也。”

2.迤(yi3):斜、邪。径:崎岖偏斜的小路。

3.朝(zhao1):泛指美好的时光。除(zhu4):(光阴)过去。

4.古人以农为本,田甚芜指荒废了正事。厌:沉溺意《集韵感韵》。

5.夸:奢侈。《广雅释诂一》:夸,淫也。夸、淫皆过度之意。

注解:

1.一些过度复杂的人为需要对于人的幸福与快乐并不是必要的,许多人为的需要如果没有的话,人们也许会更愉快。

2.一天渔夫在他的又小又破的渔船上打盹,不巧被路过的旅行者吵醒了,然后他们之间就有了一段谈话。旅行者认为渔夫应该在天气好的时候多几次鱼,然后把鱼卖了攒起来的钱就可以买一艘大渔船,过一段时间后再建鱼加工厂等等赚很多钱,最后就可以安心的在太阳下打盹了。结果渔夫说:“我现在就已经在阳光下打盹了。”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

乃博。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于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注释:

1.建:建立,树立。拔:此指倾倒。修:行。修之身指行之于身。长(zhang4):多、兴旺。

注解:

1.稳定与不稳定是系统对一定偏差的应答特性。如果一个系统偏差的干扰后能通过负反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那么这个系统便是稳定的;相反,通过正反馈把偏差放大,越来越偏离原来的状态,那么这个系统便是非稳定的。

2.相比来说,椎体,迫而不动,感而不应而死板。锥尖着地,反应过于敏感而易失重。而不倒翁对外界反应敏感,而重心稳定,才是“善建者”。

3.维持变与不变之间必要的张力,应成为人及其社会立德的一个准则。依次立家,则家道宽裕,立乡则兴旺发达,立邦则邦国昌盛,天下富足。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

精之至也。终日号(hao2)而不懮,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

1.虿:(chai4),蝎子一类的毒虫虺(hui3)一种毒蛇。螫(shi4)咬刺。攫(jue2)凶猛的鸟朘(zui1)

2.懮(you1):气逆。《内经》:怒则气逆。

3.祥:灾殃。益:增。

4.心使气:任气。强:逞强。

注解:“不失其赤子之心”就是保持赤子自然的心理状态,保持“和”,使生命处于和谐之中,包括生命机体的和谐(如力所能及)、身心的和谐(当下心安)、个体与境遇的和谐(如与物同体)等等。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释:

1.知:领会醒悟。人的知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理”与“形”是可以言说的;“情”与“神”是靠领悟的。中国的文化中不可言说的东西往往多通过类物象形来使人领悟。

2.“我”的出现在人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我”则人与动物无异,一味执于我却激化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在冲突中,人是无法与造化相抗衡的。无鱼之水虽然失去灵气但犹且为水,而无水之鱼却不会存在。问题的关键不是鱼儿如何脱离水,而是如何畅游于水。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都是在破除对“我”的一味执著。更自由的悠游于大道。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天下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更)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矣!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注释:

1.闷闷:淡淡,不经意。察察:苛细、烦细。倚:靠近。极:边界点,转折点。正:准则。

2.善:正常。妖:反常、异常。廉:有棱角。刺:《说文》:“直伤也”肆:伸张、扩展。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则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注释:

1.啬(se4):爱惜,节俭。服:通“备”,准备。

2.《诗大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能也。极:极限。有国:理国。

3.之:以。母:指啬。以啬理国。柢(di3):树根。视:生存。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注释:

1.鬼:祖先。《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者,谄也”。不神:不灵。

2.伤:妨害。两不相伤:指鬼神和圣人都不妨害人们活动。

3.德:恩德。交:合并。归(kui4):通“馈”,给(ji)予。故德交归焉,指百姓受鬼神和圣人的双重恩惠。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注释:

1.交:雌雄交合。取:通聚。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璧,以駪驷马,不若坐而进此。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欤?故为天下贵。

注释:

1.注:聚。保:依附。

2.美言:《庄子齐物论》有“大言炎炎”陆德明说:“炎炎,同是非也,美盛貌。”美言,即为大言。市:指聚集各种人物。《易传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资”。

3.拱:双手拱抱,乃言其大。駪(shen1):《说文》:“马众多尔”。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注释:

1.犹:疑惧。难(nan4):谨慎。“犹难之”即谨而行之。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无败事矣。人之败也,恒于其且成也败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注释:

1.泮:或作“判”“破”,破裂。

2.纪:原则。学(jiao4):通“教”,《广雅释诂三》:“教,效也”。欲不欲,学不学,同“味无味”的句式。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也。

民之难治,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不以知知邦,邦之德也。

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注释:

1.愚:淳朴、敦厚。稽式:法式,模式。

六十七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故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厚,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八章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

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注释:

1.器:物。器长:指不为物所役。建:通“健”,强健有力。如:则。

注解:

勇从甬,从力。段玉裁《说文注》:“凡从甬声,皆有兴起之意”,勇从字面看来是力之兴起的意思。力之兴起要以慈为本。

第六十九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注释:

1.怒:气势很盛。与:交接。

第七十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

祸莫大于无/轻敌,无敌近亡吾宝矣。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注释:

1.行(xing)无行(hang):出兵却没有阵列,指没有战争。

2.哀:哀戚而不以兵为喜。

第七十一章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注释:

1.被(pi1):同“披”,褐:粗布做的衣服,平民化的服装。指外表平常而内中高尚。

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毋狭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

注释:

1.狭:挤迫。厌(ya4):阻塞。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姗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注释:

1.儒道两家的“勇”虽有区别,但共同的一点是其力都不是向外涌,而是体现在自身的生存发展过程中。

第七十四章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使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吾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

夫代有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斵。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注释:

1.恒且(geng4 ju1):广泛,全都之意。

2.斵:(zhuo2):砍,削。斵轮老手:泛指对某种事情有经验的人。另斵木为舟。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以不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注释:

1.生:财产、财业。《国语国语下》“若积聚既丧,又鲜其继,生何以殖”,韦昭注:“生,财也”。厚:丰厚、富厚。求生之厚:谋求丰厚的财业。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肕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注释:

1.兵:兵器。强:强硬、僵硬。胜:优越。

1.兵:《吕氏春秋》:“若冰之于炎日,反以自兵”,高诱注:“兵,灾也”。木之摧折与自焚,皆可谓之兵。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犹张弓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下者乎?唯有道者乎?

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xian4)贤也。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也,而莫能行也。

是以圣人云: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主;受邦之不祥,是为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注释:

1.无以易之,谓虽曲折变幻而无易水之柔也。

2.受邦之垢:谓心胸宽阔,承受各种污秽之事。

3.受邦之不祥:谓意志坚强,承受各种不幸之事。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注释:

1.契:契约。《礼记》:“献粟者执右契”,郑玄注:“契,券要也,右为尊。”张彦远《法书要录》:“凡文书相约束皆曰契。……刻木剖而分之,君执其左,臣执其右”,是“右”为尊,“左”为主。

2.责:责求、责取。

3.司契:契约为双方(或多方)所共立,体现了大家的意愿。司彻:“彻”是周代的赋税制度,由单方面所规定,指以自己的规定要求别人。

4.无亲:无偏爱。

注解:

怨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以各自的标准衡量他人的行为,“自贵而相贱”《庄子秋水》,所以要避免怨的产生就需要求同存异。相异之处,则不可责求于人。既是执左契一方是君主,也不可以以自己的私意苛责于人,不可以以自己的意志定夺他人之过失。

第八十章

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1.远:(yuan4)离开、避免。徙:迁移、移居。隐指转变,改变。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注释:

1.《鹖(he2古书指一种善斗的鸡)冠子学问》:“信者,无二向之谓也”,指有确定所指或确定内容的话。《国语》:“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迩皆无害,故曰美。”美言,指完美无缺之言。

2.知:识别,区别。《吕氏春秋有始》:“以寒暑日月昼夜知之”,高诱注:知,犹别也。博:广泛,普遍。

3.善:喜好,喜爱,含有择取之意。

4.高亨:既字乃尽意。为:亦给予之意。

二零一二年五月六号

道德经帛书版第三章 为国家而学、而想、而奉献

《道德经》第三章 为国家而学、而想、而奉献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 译文: 不使钱财公开,命令百姓不得竞争(钱财多少);不使难得的货物贵重,命令百姓不得盗窃;不使确定的慾望显现,命令民心不能混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使民心变得安定,使百姓的肚子变实,使百姓的期望值降低、脚踏实地,使百姓的筋骨变强,经常命令百姓为国家学习、为国家著想,命令受人尊敬的聪明人既不敢不作为又不敢不为国奉献。如此而已,则没有治理不了的。 ---------------------------------------------------- 概述: 本章用于解释如何向百姓普及无之道,有名:有无相成、养民有方。本章重点在于“无知无欲”如何解读,是“为国家而学、为国家而想”的意思。“智者不敢弗为”即智者不敢不为国家奉献。 ----------------------------------------------------

解读字义: 《道德经》的难点还是在于字义,“合义”过多,又增加了很多老子的见解,导致字义难测。经书中,“无”是个极其重要的字,字义为融合至无,还是没有,需要根据语境判断,一般而言,赞成或者支持的则为前者,反对的则为后者。 (1)“民”即人民,范围大于百姓,经书中代指除统治者之外的国民,统治者即王侯将相。百姓,战国之前为贵族总称,之后指平民,后多以“老百姓”代指庶民,如今百姓和老百姓含义相同。 (2)“尚”本义为摊开,引申为公开。后本义调整,《说文解字》:尚,曾也,即曾经、以前的意思。另有版本为“上”,本义为高、上面,可以解读为使……上,即抬高的意思。 (3)“贤”古义为管理钱财的人,引申为钱财。后世本义变化,《论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庄子》:以财分人谓之贤,两处所用含义都是“有德的人”;《说文解字》:贤,多才也,本义调整为“有德的、有才的”。从后文分析,第一句话,所说应为钱财。 (4)“使”本义为令、役。 (5)“可”本义为肯定,引申为许可、确定。“可欲”即能够引起慾望,此处代指明确的慾望。 (6)“不尚贤”,指不公开钱财,反对“炫富”。经书中动词在前,一般为谓语前置,需将动词调整至名词之后,“贤不尚”,后文同样如此,即“难得之货不贵”、“可欲不见”。也可以理解为使动词,即“不使贤尚”、“不使难得之货贵”、“不使可欲见”。总体而言,经书中,否定语气解读为使动词更加顺

大学生论语读书笔记五篇范文

大学生论语读书笔记五篇范文 大学生论语读书笔记范文一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这些办法通过于丹的白语化,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中国的统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还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

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我们都想要建立一个大的坐标,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于丹的论语读后感所想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朋友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你的人生。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

品读老子道德经感受心得体会

品读老子道德经感受心得体会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起我国著名文化经典《道德经》里的句子,相信不少人都耳熟能详,但你可知道这些句子背后的含义?由中共开封市委党校讲师苑志钢带来的题为“《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专题文化讲座在开封市图书馆举办,为市民诠释了如何解读《道德经》,并与在场的市民朋友进行了交流。 “很多人认为《道德经》代表着一种消极的思想,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对《道德经》缺乏了解。”讲座刚刚开始,苑老师就指出大众对《道德经》的误解。在他看来,作为反映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道德经不仅不消极,其中的很多观点对后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由此可见,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从小了说,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了说,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的整体建设,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

现在全球环境灾难的普遍,就是人们不注重自然规律的发展,人为地破坏环境所造成的。 苑老师还讲到,人生是由阴阳组成的,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注重“阳”,即总是选好的、大的,喜欢荣誉,讨厌耻辱等,这是人的本性。而从道家的理论来讲,我们要注重“阴”,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们应全面、健康、运动地看待事物。这也是道对我们人生的启发。我们一生都在矛盾中度过,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有无、得失、强弱、荣辱……我们经常都太过重视我们所谓的“好”的一方面,而忽略了“无”、“无用”的东西,其实,虽然是“无”,但是其大有用处。就像常被认为无用的人体部分阑尾、智齿、毛发竖立肌、尾骨等一样,既然其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这就是道之所在。 接着,苑老师又从道家理论出发,讲了人生中“苟得”与“应得”的联系与区别,启示我们对财富不要苟得,应得的部分不用刻意不惜一切地去追求,付出太多,肉体上会招来疼痛,得到太多,生活中会招来嫉恨。因此应像《道德经》第44章讲的那样,“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次主题讲座,虽然只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但带给现场读者的感悟却很深远。品读道德经典,学习人生智慧,通过苑老师的讲解,读者们得以进一步了解得失、强弱、有无、进退之道,有利于领悟人生处事之道。

道德经帛书版

道德经(帛书版) 【道经】 (1)第壹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眇也恒有欲以观其所徼也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第贰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3)第叁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4)第肆章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第伍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于中 (6)第陆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其若存用之不堇 (7)第柒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第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第玖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0)第拾章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槫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监能无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11)第拾壹章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而为器当其无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第拾贰章 五色使人之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聋五味使人之口爽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13)第拾叁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

老子道德经读书笔记

《老子》读书笔记 摘要:《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对于当今浮躁的社会,老子的思想或许可以指导我们体会到不同的生活。 关键字:自然规律精神财富自省 《老子》,即《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认为无形产生了有形,有形又分裂成为更复杂的东西,从而产生了整个有形的世界。道是宇宙的第一动力,它产生了宇宙世界之后并没有消失,并且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因为道永远和这个元气的“一”在一起,万物能够发展、壮大、成功,就是要适应这种能量。老子认为每一个有形事物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使用了他内在的无形的宇宙动力,也就是“道”。 自然是事物的本性或天然状态,事物的自然本性产生的外在表现就叫做自然。“不学而能者,自然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自然而然,本来就是。每个事物生来都有自然之性,自然之性的展现就是这个事物的自然。在道家看来“自然”是万物的最佳状态,“道”通过万物的“自然”表现出来。 老子说: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不行、不见、不为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只是希望人们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要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判断。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 人为了自己认识事物的方便常常给事物加上各种各样的名目和限制,这样可以提高认识的速度,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被灌输

《论语》读后感读书感悟500字五篇

《论语》读后感读书感悟500字五篇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关于《论语》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论语》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人事间的道理,它能让我们品德高尚,更能让我们学到很多哲理性的知识。如我们在学《论语十则》时,里面既有讲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又有讲思 想修养的。其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 考不学习就会有害。它告诉我们。 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拖累,从而被书本表 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而如果只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 更加危险。因此,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还有一句”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意思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这以后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说明了我们应当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在任何处境都应坚贞不屈。 然而,《论语》毕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 它又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是不会过期的,因此我们要学会科学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宣扬祖先们的博大精深。总的来说,《论语》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我们在生活中,对于这些哲理中的要求我们能做到的就尽量做到,不能做到的也不能完全忽视,只要 我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做到最好,才算我们真正领悟到了一些真谛。有人说过:“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我并不是很理解学习《论语》的作用竟然有如此之大,但这个周,通过对我们班的论语一角的学习,我了解了一条条《论语》里蕴含的知识,发现它对我们的学习真的很有帮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她的意思是:拥有 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对知识产生兴趣,只有对”知“乐而为之,才能不断积累更渊博的知识。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我的古筝学习。最初,我因为她优美的旋律和音色而喜欢上了她, 但枯燥的日复一日的练习却让我几次都想放弃,坚持到现在,我已经慢慢体会到了,古筝

教师读书心得读《道德经》的感受

教师读书心得读《道德经》的感受 本学期开学初,我们全校师生开启了诵读《道德经》一书的启动仪式。每天清晨和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品悟经典。晚上,看着同学们的在读书群里的语音打卡,我也不甘落后,每天坚持读书打卡。今天的读书感受从两个方面来分享: 一、《道德经》是什么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所作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二、我最喜欢的句子及感受 《道德经》中我喜欢的句子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初读可理解为最完

美的善就像水品性一样,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上善若水,多指为人处世时能像水一样滋润万物,尽己所能地帮助别人却从不争名逐利,或者具有坚忍负重、谦卑居下的品格。 最近观看了《榜样》,我对“骑行天使守护健康”的乡村医生贺星龙印象深刻。作为一名80后,成绩优异的贺星龙主动放弃留城机会,回到村里当了一名医生。近20年来,因为那句“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他没有拒绝过一次出诊,风里雨里,随叫随到;他看病只开最便宜的药,大多时候还免收出诊费和医药费,还主动关怀照顾村里的五保户和留守老人;当同学们纷纷进城发展时,他却“逆行”至农村服务乡亲们。 贺星龙扎根“众人之所恶”的农村,以“不争”的心“若水”般服务于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生动地阐释着“上善若水”的人生最高智慧。

道德经帛书版本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 道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汝何以寄天下。

老子,庄子读书笔记1000字

老子,庄子读书笔记1000字 篇一:庄子读书笔记1000字 感受经典感悟人生 ——《庄子》读书笔记 经过两千多年历史的洗涤与冲刷,先秦哲人为我们留下的智慧逐渐展露成经典,再逐渐延伸至远,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指引着我们心灵走向成熟与完美。在众多经典之中,我最喜欢《庄子》的超脱豁达,毫不夸张地说,庄子本人就是一个经典与传奇,闪烁着无比巨大的魅力。 伟大的哲人大多生活在贫困潦倒之中,保持着豁达的心境,坚守者自己的原则,跨过那道坎,内心就明亮清澈了。庄子也不例外,“家贫,故往贷与监河侯”(《庄子外物》),“衣大布而补之”(《庄子山木》),穿着带有补丁的粗布衣服,靠向人求贷以维持生计,但对于他所不屑的人物,绝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庄子对于魏王、曹商乃至惠子所悠游其中的世俗世界持强烈的抵制姿态,其傲在骨,本有机会进入名利场,但他断然拒绝了,认为好比是像祭祀牲畜一样,“衣以文秀,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庄子列御寇》),希望像神龟一样“宁生而曳尾于涂中”,辞去宰相一职,成为一个在污浊的世间还能保持自己精神取向和生活信念的人。喜爱庄子,喜欢他的恣意与快乐,喜欢他的潇洒与坦然,喜欢他的率真与激情,更重要的是,他的处世态度教给我们很多。 在如今日益强调物质价值的时代,人们最容易失去的就是内心的平衡,面对物我关系、人际关系,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焦虑与困惑,甚至不知道为何而活着,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以至反过来又影响了物我关系、人际关

系的平衡。儒家倡导建立大同和谐的社会秩序,可实践起来非常艰难,而庄子提出了另一种认识世界的参考系,他的洞察与感悟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启迪,帮我们找到了一扇审视生命及其意义的智慧的窗口。孔子希望以“中庸”求得和谐,目光总是停留在人类自身,约束个性,牺牲自我,以达成一致的共性。“和谐”的前提是制约,可它的负面是统治者对生命和个性的漠视,造成人性的扭曲、人格的畸形,“和”的表面之下,是对名利的激烈的斗争。政教合一的“人治”体制,使人们同腔同调,甚至面孔也一样,塑造国民内敛的性格,很难得到自由与快乐。而庄子的目光从个体生命出发,触及整个人类,接着向宇宙自然延伸,然后又回到生命的,他获得深刻的感悟:完成了生命个体的和谐,才能实现人类的和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人自身的和谐体现生命遵循自然的最佳状态,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地与人并生,万物与人为一,做到自身不与自然发生冲突,人必须为“真人”——充分呵护生命、张扬个性,不奴役和欺骗自己,懂得尊重万物,不轻视他人的价值,这样才能为创造人类的和谐提供必要的自然条件。真、善,才能让人感觉到美,“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庄子渔父》)。伪善的面具只能拉大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它是对自然秩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恶人、不真的人必然反过来伤害自身。人顺其自然,做诚实的人从而获得最大的善,使人际社会出现真正的和谐。 外界人际社会的和谐,还需要一颗开阔豁达的内心。庄子用他那犀利的目光穿越千年,柔和地抚摸着人类的灵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想让自己获得自由,但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约束,可有的人很快乐,有的人却郁郁寡欢,归根结底,是应为人的胸怀有“小大之辨”。胸怀宽广,不

《论语》读后感_读书感悟范文

《论语》读后感_读书感悟范文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或许我们也曾学过其中的片段,但是又有多少人读过全本呢? 因此暑假的时候可以看一看论语。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假《论语》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 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 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将“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 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 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 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 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 全面的发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 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 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

[VIP专享]老子道德经-人生感悟

老子道德经-人生感悟 道德道理 道-- 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 德--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 万有真原 圆 在广阔无迹的宙宇间,众生对月光总有一种神奇的向往。翻开世间的各大经典,都可以查到月光带有神灵的启示。月光 圆月不只是在南海上的月亮才圆 明月也不是只在黑天的时候才明

星月在永恒之光的作用下才明亮 明亮 在迷人的月色之中 梦中情人相依相偎 海誓山盟吐露真情 在启迪的月光之下 意会光尘与尔和同 心光交融月光明亮 道家之士,自然无为,就是月光 天主教者,圣母之心,就是月光 清真教徒,真主教悔,就是月光 佛教佛法,平常之心,就是月光 愿用其光,复归其明,和谐玄同 愿使此情,奉献与爱,善良守中 慧眼 一根镇海针!一颗火红心!珍珠镶日月!明圆你我心!老君炼火炉!火眼成金睛!望君多磨难!日久见真心!海底针

海底针、海底针,尖锋无刃; 海底针、海底针,奇正在身; 海底针、海底针,动静之神; 海底针、海底针,棉里藏针; 海底针、海底针,守中深沉; 海底针、海底针,收之于心; 什么是海?海是宽容!什么是底?底是情怀! 什么是针?针指真心 感触 闻之悠然心慰,问之奇缘相会。触之感叹乾坤,望之不见首尾。

圆融` 朴真` 无为 大鹏展翅长空寂,俯撼天地本物齐。有起有落本怀双,无穷无富只抱一。有虑有他有凡恨,无念无我无圣喜。世事如风随鼓荡,人生似云任卷舒。

微明奉爱诚信 穷象不可宏清,至明好似微尘;贪欲只因妙理,奉爱是为精深; 下狱回首渊窗,上天去返玄门;孤魂迷拜八仙,静心不求百神。 不染 莲妙根深水秀清风吹草动花不倾

净心观望沉浮景流水不腐是人情 仰观俯察明平衡思索道 观天道理透, 懂日月谓明;常年祸富生, 每日阴阳行;规矩本有法, 方圆自然成;获理问良师, 得道求自冥。 黑天鹅

帛书甲本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德经 0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rǎng〉臂而乃之。 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泊〈bó〉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亓〈qí〉厚而不居亓泊,居亓实而不居亓华,故去皮〈bǐ〉取此。 02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霝〈líng〉。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 亓致之也:胃天毋〈wú〉已清,将恐莲;胃地毋已宁,将恐发〈fèi〉;胃神毋已霝,将恐歇;胃浴毋已盈,将恐渴〈jié〉;胃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jué〉。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胃曰孤、寡、不谷。此亓贱之本与?非也。 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luò〉若石。 03 上士闻道,堇〈jǐn〉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fú〉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yú〉。 大方无禺〈yú〉,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褒〈bāo〉无名。 04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05 天下之所恶〈wù〉,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 勿,或益之而损,损之而益。故人之所教,夕〈yì〉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06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07 名与身孰〈shú〉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08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宭〈jiǒng〉。大直如诎〈qū〉,大巧如拙 〈zhūo〉,大赢如绌〈chù〉;趮〈zào〉胜寒,靓〈jìng〉胜炅〈jiǒng〉。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09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10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yǒu〉,以知天道。亓出也弥〈mǐ〉远,亓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11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云〈sǔn〉。云之有〈yòu〉云,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12 圣人恒无心,以百省〈xìng〉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老子读后感800字

老子读后感800字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老子读后感800字(一) 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看完后虽然觉得不能完全地读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还是感觉一片坦荡,觉得此书对我们深有益处。 《道德经》这部着作是老子所写,但不是介绍老子生平事迹,而是讲道论德,所以叫做《道德经》。《道德经》全书原本分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老子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招人嫉妒,也会树敌太多,甚至招来杀生之祸。在老子看来,福气来临时,我们要提醒自己祸根也来临了,自己不要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失意时就会走投无路。还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无敌,强中自有强中手,肯定有人比你会更厉害,更出色。但我们达到目标时

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要有谦虚之心。 老子说“是以圣人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不言的教导;只有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干涉,而生养的万物又不据为自己所有;为万物的生长尽力而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一个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总是不会失去,而是永存。 无为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修养。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无为,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的稳定。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许许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们能够做得到无为,那么我们也将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道理还得我们亲自阅读才能理会,《道德经》是一部值得永远学习,永远研究的经典之作。 老子读后感800字(二) “老子其犹龙乎?”这是孔子对老子的赞叹。老子何许人也?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时诞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当时的中国呈现出极为灿烂的文化一些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纷纷产生一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就生活在那个伟大的时代那个时代也正因为有了老子才更加伟大。 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在那里他潜心于书籍之中所以习

论语读书笔记心得体会2000字

论语读书笔记心得体会2000字 导语:古人云,今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从一定的方面来说,是具有色彩和温度的,色彩在于它传授给别人的精髓,温度在于它给予给别人的光明。下面是为您收集的论语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

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

读蔡志忠漫画《老子说》有感

人生的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于西周末年诞生于粗过苦县厉乡曲仁里。周朝曾召唤他做守藏室的史官。在这里,他更潜心于书籍之中,所习得鉴往知来的历史,使他对人世有更深切的体认。就这样,老子的智慧一日一日增长着。 曾经孔子来拜访老子,老子对门生说先把路打扫干净,他自己去迎接孔子。于是老子便骑着牛去郊外迎接。孔子也依照当时的礼节,从车上下来,捧着作为见面礼的大雁,送给老子。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并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事。孔子怀着感激的心情离开了洛阳,回到鲁国后常这样赞美老子:‘鸟,我知道它会飞;鱼,我知道它会游;兽,我知道他会走;但是龙,它在云端,在天上,无法捉摸,深不可测,李聃就像龙一样啊!’ 老子看到周市逐渐削弱,便离开洛阳,西出函谷关。遇到守门将领,希望老子为他写些东西,好指导自己有所依循出事。于是老子就写了一本书,分为上下篇,共有五千多字。老子写好以后,就出关走了,从此就没有人指导他的下落。” 这是《老子说》第一章的内容。 其实随着科学的发展,哲学也在不断变化。慢慢地我们的世界观也在随之变化,渐渐越来越科学,但是先辈的智慧却是不容置疑的值得我们去学习认知。或者有人认为这些没有必要,我们的哲学已经进步了,老旧的已经不能起什么作用。是如果我们不去了解那些根源,就没有办法认识到哲学发展的过程。有句话说:我们应该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吸取先贤的智慧,才能真正地正确地了解哲学,了解世界。 从蔡志忠的漫画《老子说》里,我看到了许多他对人生的想,也慢慢明白了许多。 老子说,人要表现柔弱,不要刚强!人要表现愚鲁,不要聪明!人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这与自古的教诲不同。芦苇柔韧,强风来时能弯腰,大树刚强,暴风来时只能折腰。人也是一样,如果太过逞强,结果可能会与预想中大有出入。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为吴王当车夫,最后才保存实力,得以复国;韩信年少受辱,从人胯下爬过而没有出手伤人性命,如果他不弄忍受,出刀杀人,那么刘邦就不会得到一员大将。就像水虽柔弱却能环绕群山,风虽柔弱却能掀翻房屋,刚强未必是真正的强,柔弱才是真正的强。因为变现出柔弱并不是真正的软弱,表现出愚鲁并不是真正的愚鲁,而是一种谦让,自己有这种能力才能谦让。圣人处处谨谦,退让,反而能够得到爱戴,是一样的道理了。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能滋养万物,正如人施德而不求回报。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吧,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助人的同时自己的心也会感受到温暖,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礼物了。水本性柔弱,顺其自然,能方能圆,却处于底下的位子。这和生长的谷子不是一样么?结满穗子的谷子总是低头的,而空谷子竟是向着天空自鸣得意的,有分量的人和事总是谦逊不争,而没有实力夸夸其谈的人才需要用语言来填充自己的空虚感。所以做人应如水,不失本性,谦下不争,或许这样才能真正的利人利己。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承载任何容器中的水,太多了会溢出,刀剑锋芒太露,就会容易折断,一个人的金银太多,最后总不能守住。老子提倡功成身退,在得到自己需要的以后就不要贪心想得到更多,不然适得其反。这让我想起曹操身边的一个人,他很聪明,曹操说什么他都能理解并猜到主子的用意,曹操也常常夸赞他的才华,可是有一天,他却被曹操杀死,他或者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主子为何会突然翻脸。其实理由很简单,曹操疑心重,要面子,他出谜题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你却事事都猜到了,这让主子的面子往哪搁?这就是锋芒太露而被折断的例子。现代社会很复杂,人的相处之道显得极为重要。居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三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注音版】 使(shǐ)我(wǒ)介(jiè)然(rán)有(yǒu)知(zhī), 行(xíng)于(yú)大(dà)道(dào),唯(wéi)施(shī)是(shì)畏(wèi)。 大(dà)道(dào)甚(shèn)夷(yí),而(ér)人(rén)好(hǎo)径(j ìng)。 朝(cháo)甚(shèn)除(chú),田(tián)甚(shèn)芜(wú), 仓(cāng)甚(shèn)虚(xū);服(fú)文(wén)采(cǎi),

带(dài)利(lì)剑(jiàn),厌(yàn)饮(yǐn)食(shí), 财(cái)货(huò)有(yǒu)馀(yú);是(shì)为(wéi)盗(dào)夸(kuā)。 非(fēi)道(dào)也(yě)哉(zāi)! 【译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若使我介然有知,行大道于天下,最担心我会不自觉的施为于天下。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虽然大道荡然平坦,仍然有许多人弃之而走途径,不走正路。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 不走正路者,他们使朝纲混乱、田地荒凉、仓库空虚;而他们自己却,穿锦衣、配利剑、酒肉挥霍,并且贪污抢夺百姓的财

货。 “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强盗,这种行为完全的背离了大道。 扩展阅读:《道德经》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道德经老子读书笔记800字5篇

道德经老子读书笔记800字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道德经读后感1 一个母体,要想保持生养能力,首先要有能容纳新生命的“谷”,而且这个谷还要具有孕育新生命的“神力”。 天地作为一个母体,要想具有生养能力,也要首先有能容纳新生命的“谷”,这个“谷”很像“橐龠”,虚而不屈。而且还具有“神力”,所以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的就是这个可以始终保持旺盛“生养能力”的母体。 如果这种“生养能力”能够一直不死,那么新的生命就会源源不断地诞生。这样的母体,就叫做“玄牝”。 这种永远保持生养能力的母体的奥秘所在,就叫做“天地根”。 这种玄妙的生养能力,在天地间绵绵不断的产生作用,若隐若现于万物之中,用之不尽。 也正因为用之不尽,所以“谷神不死”,所以“是谓玄牝”。 从古到今,无数人试图打造“玄牝”,或者近似于“玄牝”,能有长久生育能力的`母体。 通过玄牝传承“不死的谷神”,也就是“血脉和精神”,血脉是有形的,精神是无形的。 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具有长久生育能力的母体,源源不断孕育着中华儿

女,黄皮肤,黑头发,说着汉语,写着汉字,传承着中华文明。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长盛不衰呢?“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就要追朔中华民族形成的根源——炎黄文明了,也就是畜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不断斗争与融合的文明。很多民族“谷”还在,“神”却没了,被完全殖民化后,丧失了自己的语言,文字,文明,完全嫁接成了其他民族。看着还是李子树,结的却全是苹果。这样的民族,事实上“谷神”已死,母体已亡。 更有许多民族,形神俱灭,成为了历史。 作为一个人,总会死的。却也有“不死的谷神”,比如老子,他把他是精神思想,从他的躯体里分离开,成为一部《道德经》,这部书就可以成为“玄牝”。它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信奉老子思想的后人。《道德经》为什么会长盛不衰呢?“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德经》的天地根,就在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老子当年遇到的困惑和对困惑的思考,到如今,我们依旧有那些困惑,依旧需要思考。一旦当初“老子”遇到的困惑,如今已经不成为困惑,《道德经》就寿终正寝了。 一个百年家族屹立不倒,也可近似“玄牝”,百年家族源源不断地产生优秀人才,支撑这个家族的长盛不衰。 百年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是什么?“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百年家族的天地根,就是百年家族的立根之本,在于“优秀的家训”和能够严格履行家训。 不像更多的家族,还没形成一个可以源源不断产生人才的“母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