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_汪晓赞_尹志华_李有强_于莹莹_

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_汪晓赞_尹志华_李有强_于莹莹_

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_汪晓赞_尹志华_李有强_于莹莹_
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_汪晓赞_尹志华_李有强_于莹莹_

文章编号:1000-677X(2014)11-0003-1

3体育科学

2014年(第34卷)第11期

CHINA SPORT SCIENCE

Vol.34,No.11,3-15,2014.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

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

Development Dimension and Context Analyzation

of Contemporar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View from International Vision

汪晓赞1,2,尹志华1,2,李有强3,于莹莹4,季 浏1,2

WANG Xiao-zan1,2,YIN Zhi-hua1,2,LI You-qiang3,YU Ying-ying4,JI Liu1,2

摘 要:体育课程模式是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载体,中国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体育课程

模式。本着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提出当代体育课程模式设计与开发的基本

原则,即基于国家的课程标准、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循环往复的改革创新、指向学生的健康

发展。同时,勾勒出当代体育课程模式发展存在的三维向度,即针对个体身心兼修的微观向

度、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中观向度和面向全社会健康促进的宏观向度。依据这些基本原则

和发展向度,在重点分析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运动教育课程模式、

战术性游戏教学课程模式、冒险教育课程模式、动作教育课程模式、动力体育课程模式、合作学

习课程模式等8种课程模式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注重实证研

究基础、传播推广、融合借鉴等特点,提出其对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际视域;体育课程模式;发展向度;脉络解析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is the carrier of the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Presently,China still lacks a systemat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local practices,this paper sets up the basic princi-

ples of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based 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values social services;keeps reforming and innovating;targets at

students’health development.The article also described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contempo-

rar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the microcosmic dimension of individual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the mesoscopic dimension of pursuing a healthy lifestyle,and the macro-

scopic dimension of boosting the health promo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del,Fitness Education Model,Sports Education Mod-

el,Tactical Games Model,Adventure-Based Learning Model,Movement Education Model,Dy-

namic Physical Education Model and Cooperating Learning Model,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at

the curriculum model is inclusive,it focuses on empirical research,dissemination and promo-

tion.The article aims to raise people’s attention and st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physical educa-

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MesoscopicMesoscopic.

Key words:international vision;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development dimension;

context analyzation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阿伦·奥恩斯坦(Ornstein.A)曾提出,“课程”可以定义为一种“行动计划”,或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的所有经验”[1,15]。在这里,“行动计划”与“经验”表达着同样的意蕴,即学习与认知的载体。两者之间称谓上的区别,主要源于视角差异。在课程设计者看来,课程的确是一种行动计划,而在学习者眼中,课程亦可称之为经验。在行动计划或经验的框架指导下,课程的实施便会具体化为课程模式[7]。从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课程模式在任何一个学科都起着关键作用,体育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体育课程模式是一线体育教师实施体育教学的基本媒介[102],但由于他们主要充当着知识传递者而非知识生产者的角色,国家或者研究人员能否为其提供可操作性的体育课程模式便显得非常关键。最新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模式的依赖程度较大。这种依赖程度实际上取决于对课程模式的忠诚度(Fidelity),忠诚度的大小影响着体育教师对课程模式的实际运用[65]。在该研究中,研究者以动力体育课程模式(Dynamic Physical Education,简称DPE)

收稿日期:2014-09-18; 修订日期:2014-10-

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TY042)

;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体育教育专业)项目(71196806

);上海市教委学校体育科研重大招标项目(HJTY-2012-B

02)。作者简介:汪晓赞(1972-)

,女,湖南郴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课程与教学、体育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青少年体育学习行为与健康促进,E-mail:xiaozanwang

@163.com;尹志华(1987-),男,土家族,湖南石门人,

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体育课程与教学;李有强(1979-),男,黑龙江人,

副教授,在站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课程与教学。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200241;2.

上海高校“

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200241;3.上海体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438;4.上海七宝明强小学,上海201101

1.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

hai 200241,Chi-na;2.Shanghai“Lide Shuren”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Shanghai 200241,China;3.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4.Shanghai Mingqiang Elementary 

School,Shanghai201101,

China. ①本处所言的6个维度主要是指美国于2

004年颁布的第2版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但2013年颁布的最新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已经调整为5个维度。由于2013年最新版的课程标准尚未完全进入实施阶段,且本研究中所阐述的这些体育课程模式主要基于2004年版课程标准而开发的,所以,本研究仍然沿用2004年版的6个维度。

为对象,调查了20名体育教师。结果发现,如果体育教师在职前阶段学习过该课程模式,且其所工作的学区对该课程模式也很支持,那么,这些教师对DPE的忠诚度就会很高。反之,如果他们在职前教育期间从未接触过这种课程模式,且兴趣不高,即使其所工作的学区很支持使用该模式,体育教师对DPE的忠诚度也会很低,并极有可能导致他们的消极抵触。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模式对体育教师工作状态的影响之大。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为应对新技术革命、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寻求危机解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世界各国开始加大力度进行教育改革,努力探索通过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与此同时,

学校体育领域内也涌现出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课程模式[

8,9

]。这些课程模式的设计与开发极大地方便了体育教师进行系统教学,

成为促进人类身心发展与解放的有益尝试。中国自2001年开展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国家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已经为基于《课程标准》框架下的体育课程模式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未见系统的体育课程模式。因此,通过梳理当代体育课程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发展向度和具体内容,并总结出启示和借鉴,对于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 基本原则:

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顶层设计任何体育课程模式的设计都有其基本设计原则。这些原则从顶层角度把握着课程模式发展的大体趋势,以保证其相应的实际效用。2.1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

如果从体育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层次性来看,本研究所阐述的体育课程通常处于第二层次,即处于国家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和学校所实施的体育课程之间,起着细化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与引领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的作用。在此基础上,

当开发的体育课程形成系统化的结构体系之后,便上升到了完整的体育课程模式。根据美国学者古德莱德(J.I.Goodlad)对课程5个层次的定义,基于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而设计开发的体育课程处于第3层次,

即领悟的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而由此形成的体育课程模式也同样处于这一层次

[7

]。在当代课程改革的进程中,绝大多

数国家都颁布了国家层面的体育课程标准[

]。以美国为例,国家运动与体育教育协会(NASPE)于1995年颁布了《面向未来:美国国家学校体育标准(Moving into future: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之后,该标准又在2004年进行了第2次修订,2013年颁布了第3次修订版。该课程标准基本明确了课程的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之后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但没有规定具体学和教的内容,从而为下位的体育课程模式开发

提供了空间。比如,2004年版的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包括6个维度①,那么,基于此课程标准而开发的所有体育课程模式都与此6个维度相对应。但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体育课程模式对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价值体现有所区别,这与课程开发者本身对学习者应重点掌握的知识范畴的认识有关。例如,运动教育课程模式(Sports Education)重点发展美国国家课程标准(2004版)的维度2(对概念、原理等的理解)、维度3(有规律地参与)、维度5(个人和社会行为)、维度6(价值认识),而次要发展维度1(基本运动能

力)、维度4(体能)[16

]。因此,也正如达斯特(Darst

)等人所言,不同体育课程模式因为对国家课程标准的体现有所

侧重,所以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

40

]。2.2 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

教育是关乎人类成长的科学,人是社会的人,因而,教育的整体价值观应指向社会。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的魅力在于其社会实践性。虽然理论研究必不可少,但理论也是为了服务实践。因此,当代体育课程模式设计的另一原则就是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就是以体育课程模式为载体,

为促进学生在成为完整社会人的成长过程中提供服务。对于尚处于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中小学生而言,普通文化课程凸显出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而体育课程则在学生的社会成长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价值。体

体育科学2014年(第34卷)第11期

育课程学习的开放性、综合性与跨学科性,使得学生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认知环境中,这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非常多的实践机会。正是由于体育学科的这些特点,使得研究人员在设计体育课程模式时,服务社会成为其必不可少的价值取向。比如,唐纳德·海尔森(Donald Hellison)教授开发的个人与社会责任课程模式(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del),非常注重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来发展个人的责任意识,要求学生成为勇于担当且负责任的人。这一课程模式源于美国当年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不思进取,缺乏社会责任感,其成年之后的行为往往对社会产生很多负面作用。因此,该课程模式希望能够在改变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方面发挥体育课程应有的作用,这便是一种典型的服务社会的价值体现。

2.3 循环往复的改革创新

教育的发展永远与国家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改革与发展紧密相连,而课程的发展及其模式设计与开发则主要随着整体教育的发展而向前推进。体育课程模式在不断适应社会价值取向、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总是基于一种循环往复的改革过程之中。以美国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下的SPARK体育课程为例,开发该课程最早主要基于降低美国儿童的高肥胖率,且最初只开发了小学SPARK体育课程。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加大经费投入,该课程遵循着双螺旋似的循环发展道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拓宽课程的深度,在保证原有体育课程强调促进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简称MVPA)的基础之上,同时,也积极发展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比如,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生物知识的学习和渗透等等;二是拓宽课程的广度,即在最早开发并日益成熟的小学SPARK体育课程基础之上,又先后开发了学前、初中、高中、课外体育课程等,几乎覆盖了青少年体育学习的整个范畴。到目前为止,SPARK课程已经成为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的典型代表。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模式的设计并非是单一的静态设计,应始终处于动态的变更与适应之中。

2.4 指向学生的健康发展

体育课程模式设计与开发的主体学术研究人员,一般在博士教育阶段就深入学习和实践过多种体育课程模式,毕业之后,他们基本都具备了独立或合作开发体育课程模式的能力。迈克尔·贾德(Machael R.Judd)等人曾指出,当前美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博士点的研究人员,绝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体育活动(Physical Activity),而不是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109]方面。这种“体育活动”的倾向便是“健康促进倾向”的典型体现。几十年来,肥胖问题一直是制约美国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且近年来愈演愈烈[91]。因此,体育课程模式设计与开发的终极目标基本都是指向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与健康促进等方面。不同课程模式之所以定位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健康的定义有所差异。比如,西登托普教授(Daryl Sidentop)所开发的运动教育课程模式[38]非常注重发展学生在体育活动与比赛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组织分配能力,力图在基于身体活动的基础上培养有能力(运动能力)、有文化(运动文化)、热衷于运动的人,从而使得学生成为一个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全面发展的个体。由此可见,将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体育课程模式设计与开发的目标是所有体育课程开发者的共同追求。

3 三维向度: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

体育课程模式作为存在于社会网络中的一个知识性实体,其发展向度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体育课程的属性、当前的社会环境、课程主体的实际需求等。总体而言,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体现在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向度上。

3.1 微观向度:针对个体的身心兼修

微观通常涉及到本质层面,或指其最基础的东西。对于体育课程模式而言,其源于体育和课程两大概念,既带有体育本身特点而又具备课程的基本属性。在体育与课程之间,课程只是规定了范畴,而体育界定了与其他课程模式相区别的实质特点。对体育而言,身体活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因此,体育课程模式的设计与开发应建立在身体活动基础之上,是以身体活动为载体而展开的。已有不计其数的研究证明,参与体育活动的效果体现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也就是说,帮助个体身心兼修是体育课程模式在微观向度发展的最基础、最原始和最直观的方向。纵观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所有体育课程模式,无论是注重运动技能发展的技能主题课程模式,还是注重理解能力培养的领会教学课程模式,其基本的发展原则都以身心发展为目的。

3.2 中观向度: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育课程模式的身心效果固然明显,但如果仅仅囿于纯粹的身心愉悦,难免会将体育课程限定在低层次的操作性水平上。如果说微观即指微小的、个体的和部分的个人,那么中观则指人作为完整个体的本身。人作为拥有高等智商的动物,一生一世的忙碌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即高质量的生活,这无疑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当今社会,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疾病层出不穷,其中,生活方式的不协调与不健康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多半源于青年时代,而体育课程的学习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塑造与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必须着力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为其离开校园之后实现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5江晓赞,等: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

3.3 宏观向度:面向社会的健康促进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至少包含身体、心理和社会3个维度。实际上,个人的健康并非体育能够完全解决,需要与生理、体质、遗传、生活习惯、饮食、营养、医疗卫生等多种因素联系在一起。不过,在所有因素中,体育无疑最引人注目。当前,个体的健康促进尚处于一盘散沙状态,体育则能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共同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近年来,美国已经意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所以,目前正在以体育课程模式为基础推出各种大型综合性活动计划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健康。比如,以朱迪斯·润克(Judith Rink)教授为首的美国体育教育界提出了一个名为“综合性学校体育活动计划”(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简称CSPAP)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学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实施,融合家庭、社区、学校等多方主体的力量,共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做出贡献。围绕该计划,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协调了包括体育课程模式、学校营养、学校心理等多个影响因素,期望在青少年的整体健康促进方面产生实质性的效果[24,28,51,61,64,77-79,84,10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模式在个体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宏观向度中,发展走向必定是为促进健康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已远远超出了体育课程模式本身的范畴,但却又是以基于体育课程模式的体育教学为中心而展开。

4 脉络解析:当代主要体育课程模式的透视

当前,体育课程模式的种类繁多,本研究主要遵循学术界研究较多、实践运用较多的原则,着重针对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运动教育课程模式、战术比赛教学课程模式、拓展教育课程模式、动作教育课程模式、动力体育课程模式、合作学习课程模式8种模式进行梳理,通过解析其发展脉络来透视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特点。

4.1 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del)

20世纪70年代,海尔森(Hellison)在《人文性体育教育(Humanistic Physical Education)》[52]一书中,阐述了如何将具有人文属性的目标和方法应用到体育教育中,此后,他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体育教育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并最终设计出了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53,54]。该模式包括5个从低到高的责任水平:即尊重(Respect)、参与和努力(Participation and Effort)、自我引导(Self-Direction)、关心并帮助他人(Caring and Helping Others)、将经验由体育场馆迁移到生活中(Transferring to Life Outside the Gym)。学生通过学习,由水平1过渡到水平5,逐渐学会如何承担责任。沃尔什(Walsh)对该模式进行了拓展,他将5个责任水平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即发展责任(Developing Respon-sibility)、促进自我引导学习(Promot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培养同侪领导者(Creating Peer Leaders)[119]。这3个发展阶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形成师生互动的课程基础结构。理解各个责任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关系是成功实施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的关键。为了帮助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该模式,沃森(Watson)和克洛克森(Clocksin)提出了能够指导教师进行责任教学的4个主题要素,即师生关系(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s)、一体化(Integration)、迁移(Transfer)和赋权(Empower-ment)[120]。对这些能够引导、创设责任氛围的主题要素,教师一旦铭记在心,就能够通过任何课程和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责任的发展。

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对学生成长的益处不可估量。通过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正面、具有目标导向的体育学习环境,加强学生在动作、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方面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和处理那些因为紧迫的社会问题、严峻的学校环境和无法预测的未来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学生的成功和自我实现。也正因为如此,经过30余年的发展,该模式已经由最初仅仅对芝加哥中心城区的贫穷、暴力、吸毒环境中的高危青少年进行干预,拓展到了更为广泛的人群和环境中,从美国走向世界,从城市高危青少年走向运动队,从校外活动和夏令营走向正规的学校体育课程[92,122]。但该模式也并非尽善尽美,其不足之处包括:1)与运动技能学习产生时间冲突,因为教授学生个人与社会责任是一件耗时的事情,而运动技能的学习也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如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2)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责任的形成与运动技能的学习相比,显得更加空泛与“非实体性”,教师必须要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巧妙地将责任个人化和操作化,帮助学生真正掌握[73,74]。4.2 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Fitness Education Model)20世纪50年代,克劳斯(Kraus)和赫希兰(Hir-schland)发表了一份体适能报告(Physical Fitness Report),指出美国年轻人的体适能已经落后于欧洲国家。这份报告震惊了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各界人士,从而催生了美国体适能与运动总统委员会这一专门组织[49]。20世纪60~70年代,朝鲜战争中死亡士兵的冠脉粥样硬化问题也引发了学术界和教育部门对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发现,大强度的身体活动并不是获得健康体魄的唯一途径,相比之下,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反倒更为有效。这一研究促使了传统体适能认知范式的转型。美国疾病预防委员会和运动医学委员会纷纷对其健康指南进行了修改[95],从而引发了学术界对体适能研究的热潮。20世纪70~90年代,查理斯·科宾(Charles B.Corbin)等人出版了大批介绍体适能的论著[34,80]和系列教材[36],提出了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的阶梯模型(Stair-way to Lifetime Fitness,图1),即体适能课程模式的终极目

体育科学2014年(第34卷)第11期

标是让学生从依靠体育教师的引导性学习到独立从事体育活动,从单纯的参与身体活动到发展终身受益的体适

能[

35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体育专家们开发了很多基于体适能发展、

结构严谨的课程模式[90

],如生活体育课程(Physical Education for Life)、赢得十分体育课程(Take 10)、SPARK体育课程(Sports,Play,

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68,81-

83,105]等。这些课程都强调发展积极的生活方式,将中等到大强度的运动强度(MVPA)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教师的责任是促进学生在校内、外的身体活动水平。

作为一种整合体能、健康、身心和谐状态的课程模式,体适能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聚焦认知,给学生提供专门的终身体育活动和个性化的活动选择和目标达成;旨在引导学生成为有知识、

独立的学习者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深刻理解体适能获得的根本原因和操作方法。另外,该模式还善于将计算机应用软件、计步器、心率监控仪、数据分析系统、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到课程中。

同样,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也存在其缺点:1)体适能课程模式需要运用大量的文字资料、

工作表、任务分配表、教材、图片等,对于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的体育课程而言,校长未必会愿意充分地提供这些资源;2)准备过程与评价过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可能成为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3)普通体育教师的知识背景不足。对于仅仅具有体育教育背景的教师而言,在执行一个涉及到体适能、健康、身心和谐状态的综合性体育课程模式时,其所掌握知识的缺乏常常使得他们力不从心

[74

图1 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的阶梯模型示意图

Fig

ure 1. Ladder Pattern of Fitness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Develop

ment4.3 运动教育课程模式(Sp

orts Education Model)美国体育课程专家西登托普(Siedentop)教授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传统体育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脱离了真实的运动情境,

教师们常常孤立地进行技术教学,那些赋予体育以文化、仪式、传统价值的因素常常被忽略[

113

]。他认为,比赛可以更好地阐释体育的意义和潜能,通过比赛可以使

人们更多地感受体育文化[114

]。1982年,

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的运动联邦会议上,他第一次提出了运动教育思想,并于1994年出版了专著《

运动教育:通过积极的运动提高教学质量》

[3

]。运动教育课程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能力、有文化、热衷于运动的人。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该模式的特点是:首先,采用赛季的方式来安排体育教学活动,将传统4~6课时的教学单元延长至18~20课时,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所学体育项目的运动经验;第二,建立长期稳定的小型运动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第三,强调采用正式的比赛形式,也可根据人数、规则和器材对比赛形式进行适当修改,

如三对三、四对四等,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动机;

第四,整个赛季过程中,学生需要承担裁判、记分员、教练、队长、体能训练员和领队等角色,并妥善保存运动成绩记录,作为今后考核学生表现的重要参考;第五,赛季以总决赛或季后赛的方式结束,可以模拟足球世界杯、棒球世界大赛,将比赛的气氛推向最高潮;第六,强调营造运动的欢庆氛围,充分发挥运动队名称、服装和色彩、

宣传口号、观众气氛的重要作用,营造相应的运动文化。在该模式中,赛事规则、程序和规模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模拟,随着赛季的逐渐推进,学生在课堂上技术练习的比例逐渐减少,正式比赛的比例逐渐增加。该模式主要通过比赛的组织与参与过程,来加强学生的公平意识、组织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学生运动技术和品格的共同发展。

运动教育课程模式在美国颇受欢迎,在JTPE、RQES等体育教育国际主流杂志中可窥见一斑,刊登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另外,在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其它欧洲国家也运用得较为广泛。大量的研究表明,

运动教育课程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

力[18,76],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76,121

]。总结起来,该

模式的优点包括7个方面:1)在课程目标、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和理念保持高度一致;2)面向所有学生;3)鼓励教师教授学科知识和评价学生的进步;4)学生能够获得真实和完整的运动学习体验;5)

定向运动等大量非传统性运动项目均可运用到该模式中;6)

如果评价方法运用恰当,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运动教育课程模式对学生技能、认知、情感3个学习领域的积极影响;7)

大量的正面研究结果使得教师和学生对该模式非常信任[

50

]。当然,运动教育课程模式也并非容易之事,其不足体现在:1)

运动教育课程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全新的角色与责任要求,需要他们积极克服可能产生的惯性和惰性;2)需要高超的课堂管理技能,否则有效教学会沦为空谈;3)对教师所掌握的内容知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为随着学期中比赛的进行,学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解答这些问题的知识储备;4)需要教师把握好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进程,在设置赛季时无需面面俱到,很多角色可以等到学生完全熟悉之后再逐

渐增加[

74

]。4.4 战术比赛教学课程模式(Tactical Games 

Model)7

江晓赞,等: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

20世纪80年代,邦克(Bunker)和索普(Thorp)提出了“理解性游戏比赛教学(又译为‘领会教学’,TeachingGames for Understanding)”,主张将教学重心由以内容为焦点的高度结构化课程,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战术比赛课程[25]。他们认为,体育游戏比赛的独到之处在于战术决策过程[27]。1997年,格里芬(Griffin)等人对理解性游戏比赛课程进行了拓展,提出了战术比赛教学课程模式[48],认为体育游戏比赛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比赛的战术环境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技术,而战术意识是决定学生在体育比赛中表现的关键。该模式有3个基本假设:1)可以对比赛进行适当修改,使其更好地展现真实比赛环境中经常遇到的战术问题。其中,小场地比赛(Small-Sided Games)能够减慢比赛节奏,有利于学生发展战术意识和决策机制;2)真实情境中有关比赛表现的评价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反馈,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技术[37];3)虽然许多比赛的技术不同,但战术类似。因此,该模式将比赛分为4类:进攻型比赛(Invasion Games),即以攻入对手防御范围并进球得分的比赛,如足球、篮球、曲棍球等;隔网对抗比赛(Net and Wall Games),即将球攻入对方区域同时使对方无法接回的比赛,如网球、羽毛球、排球等;击打躲避类比赛(Striking and Field Games),即以击球后并能成功摆脱对手追逐为目的的比赛,如橄榄球、板球、垒球等;靶向类比赛(Target Games),即投掷物体并使其成功命中目标的比赛,如高尔夫球、保龄球、冰壶等。因此,在运用该模式教授同一类游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种比赛知识迁移到另一种比赛活动中。

典型的战术比赛教学课程模式包含4个部分:首先,学生们要一起开展经过修改的、强调战术问题的比赛;其次,精心设计问题,发展战术意识;再次,进行情境模拟,练习可以用来解决战术性问题的技术和动作;最后,进行原汁原味的比赛,为学生提供在实战中施展技、战术的机会[87]。该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技能。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确定并解决那些在比赛中出现的战术问题[42],知道何时提出问题和提供答案。因此,设计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该课程模式的核心,而批判性地解决战术比赛中的问题是课程计划中的最重要部分之一[20,26,88]。显而易见,那些喜欢按部就班进行教学的体育教师在运用战术比赛课程模式时可能会比较困难。

4.5 拓展教育课程模式(Adventure Education Model)拓展教育课程模式是一套以体验教育为主的探索、冒险、体验、合作活动,并以杜威的“做中学”为指导理念的课程模式,被认为是户外教育(Outdoor Education)的分支[97]。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乔治·赫伯特(George Hebert)(1895—1903)被认为是拓展类活动的首倡者[101],他首先用探险活动来训练法国海军。20世纪60年代,拓展培训项目被引入美国,目的是给青少年提供户外挑战和探险活动机会,发展其责任和社区服务意识。尽管拓展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否应该将其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当时还存在不少争议[39,98]。197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汉密尔顿-文汉姆宗教高中(Hamilton-Wenham Regional High School)的校长杰里·皮(Jerry Pieh)和该校教师加里·贝克(GaryBaker)向美国联邦教育办公室(Federal Office of Education)提出了一项名为“计划拓展(Project Adventure,简称PA)”的项目申请,并成功地获得了资助[69]。随着PA项目在汉密尔顿-文汉姆(Hamilton-Wenham)学区的成功推广,美国联邦教育办公室将该学区确定为全国学校教育示范区,将其纳入全国扩散网络系统(National Diffusion Network),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并在全国推广PA项目。2003年,简·帕里库斯(Jane Panicucci)等人出版了《体育教育拓展课程(Adventure Curriculum for Physical Education)》一书,为体育教师顺利实施拓展教育课程模式提供了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拓展教育与传统的休闲活动区别很大[45],注重塑造体验性的情境,将个人和团队置于陌生和新奇的环境下,设定任务目标和递增性的挑战难度,通过创设团队分工合作的机会来激发问题解决方案,从而让参与者在达成目标后,其个人和团队成就感得以提升[75]。该模式的基本模型是拓展曲线(Adventure Wave)[107],即计划(Briefing)、活动(Activity)、反思(Debriefing)3个阶段。其中,计划阶段是拓展教育课程的波谷部分,教师负责引导团队成员进行活动的准备和协调工作,将学生带入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情境中。活动阶段是拓展教育课程的波峰阶段,是整个拓展活动的高潮部分,参与者在这一阶段的体验往往会诱发出一些突破性的行为和想法。反思阶段是拓展教育课程的第2个波谷,教师会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活动过程,对个人和团队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交流想法。这一阶段常被认为是3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将经验迁移到日常生活中[60]。

该模式既有利于学生成长,又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优点包括: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挑战、冒险、信任、问题解决和合作的机会,有助于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感受体育学习乐趣,提高体育学习成就感;2)该模式由很多新的任务组成,很多活动都以趣味为目的,需要学生具备与普通体育活动不一样的身体和社会技能。比如,该模式通常可以发生在课堂之外,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个人成长、合作和领导技能的培养。研究表明,学生和教师都很倾向于使用该模式[22,44,99];3)为体育教师提供很多体验创新课程策略的机会。但模式的缺点也不容忽视,即学生在拓展培训期所体验的学习环境与真实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似性太低,使得学生在拓展培训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很难运用到真实的学习之中。

体育科学2014年(第34卷)第11期

4.6 动作教育课程模式(Movement Education Model)动作教育课程模式兴起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中期,法国音乐家弗朗索瓦·德尔萨媞(Francois Delsarte)对音乐表演中的动作分析[23],李斯罗特·蒂姆(LiselottDiem)对体育教师采用球、绳、箱子、长凳等简单器械来帮助孩子发展基本动作技术和平衡能力的呼吁,以及鲁道夫·凡拉本(Rudolf von Laban)对情感性的动作(ExpressiveMovement)与功能性的动作(Functional Movement)区分[63],为动作教育奠定了发展基础。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格雷厄姆(Graham)教授所提出的动作分析框架代表了该模式的最新发展方向[47]。他将动作分为技能主题(SkillTheme)和动作概念(Movement Concept),并以这一框架为主导思想设计了小学体育课程。他认为,当前小学体育在孩子们还没有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时就进行游戏和舞蹈教学,实在是舍本逐末的表现。他认为小学体育课程应该主要教授那些基本的、能够为今后复杂动作做准备的技能主题。他将技能主题分为3类:自发运动技能(LocomotorSkills),如走、跑、跳等;非操控性运动技能(NonmanipulativeSkills),如转、平衡、伸展等;操控性运动技能(ManipulativeSkills),如投、接、踢等。动作概念也分为3类:空间意识(Space Awareness),如位置、方向、路径等;努力程度(Ef-fort),如时间、力量、速度等;关系(Relationships),如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关系、人和器材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等。格雷厄姆(Graham)用语法上的词性来比喻技能主题和动作概念之间的关系,技能主题是动词,总是指向动作;而动作概念则是副词,用来修饰动作实施的程度。

在格雷厄姆(Graham)动作分析框架中,动作概念需要在幼儿园和小学的低年级阶段率先运用,然后逐渐地过渡到技能主题的学习中。他用发展螺旋来解释技能主题的学习过程,指出技能主题的掌握需经历前控制阶段(Precontrol Level)、控制阶段(Control Level)、应用阶段(U-tilization Level)和熟练阶段(Proficiency Level)4个发展水平,因此,需要设置不同梯度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运动技能[6]。该模式的特点是重视技能学习,其优点包括:1)学生的技能学习遵循基本技能到结合技能,到不同环境中技能的不断发展,到多样化学习环境中基本技能学习的循序渐进过程。这种丰富的运动体验使得学生在技能的深度和广度上获得了知识和能力,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选择;2)学生的技能发展在不断进步,所以,教师的课程设计必须要抛弃原有的规定,重点关注学生习得的技能、知识、情感和气质,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水平。但是,动作教育课程模式因为主要聚焦于技能学习,也可能存在着忽视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学习的危险[74]。

4.7 动力体育课程模式(Dynamic Physical Education Model)体育课程通常被认为是学校体育教育项目的总体计划,主要目的是引导体育教师为特定的学生群体提供教育活动[57]。作为多元活动课程模式(Multiactivity Model)的典型代表,动力体育课程模式(Dynamic Physical Educationmodel,简称DPE)[94]在美国西南部的一些学区颇受欢迎,被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为必学的体育课程模式。在美国其他地方,虽然该课程模式并未指定为必学的课程模式,但教育行政部门仍然建议学校和体育教师们大力使用。多元活动课程模式不仅仅只是侧重于使用那些单一的体育活动,而是聚焦于各种体育活动之间的平衡运用,比如简单的游戏、需要复杂运动技能的活动项目等等[85,115]。作为多元活动课程模式中的先锋,到目前为止,动力体育课程模式已经在中、小学应用了40多年,其相应的教材已经修订了17次。该课程模式的教材包含完整的教学计划。这些教学计划完全覆盖了州层面体育课程标准和国家层面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教授的所有体育活动内容。该模式主要包含4大类教学元素,即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节奏性活动(Rhythmic Activities)、身体管理(Body-Manage-ment)、视觉-触觉协调性活动(Visual-tactile Coordination)。1节标准的动力体育课程持续30min,包括4个部分,即2~3min的导入型活动、7~8min的体适能发展、15~20min的核心教学内容以及最后5~7min的游戏活动(表1)[94]。

表1 美国小学动力体育课程模式教学计划(3周)一览表

Table 1 Teaching Plan of Dynamic Physical Education Model in Elementary School(Three Weeks)

导入性活动(2~3min)体适能发展(7~8min)核心教学内容(15~20min)结束游戏活动(5~7min)

第1周根据教师的信号进行运动和破

冰活动(如:几何形状识别、字

母识别、正向与反向活动)教师领导下的练习1(如:空

间意识发展、心率累计活动、

跳跃计数、体适能的组成)

班级管理活动(如:豆袋活

动、蓝色泡沫球活动、羊毛球

活动、围巾活动、分组活动)

基于口哨的脚趾对脚趾活动、

原地活动(如:分组游戏、以区

域为中心的游戏、听力识别游

戏、身体部位识别游戏)

第2周欧洲式跑步(如:几何形状识

别、字母识别、正向与反向活

动、节拍活动)教师领导下的练习2(如:空

间意识发展、心率累计活动、

跳跃计数、体适能的组成)

体操运动技能(如:角度识

别、平行线活动、图案类活

动)

脚踏章鱼游戏(如:轨迹、速度、

分组、跳过计数)

第3周移动和操纵(如:低中高不同水

平的活动、百分比类活动)教师领导下的练习3(如:空

间意识发展、心率累计活动、

跳跃计数、体适能的组成)

个人跳绳技巧(如:快速与慢

速跳绳、交叉跳绳、特定心率

的跳绳、特定步伐的跳绳)

两人夹球的左脸对右脸游戏

(如:指定方向前行、平行活动、

垂直活动、跳过计数活动)

江晓赞,等: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

普鲁萨克(Prusak)等人的研究表明,在美国,那些对体育课程有着完善的支持系统的学区,动力体育课程的实施非常成功。成功的原因包括几点:一是制订了学区层面的体育教育计划,即拥有共同的体育课程;二是设置了专门的学区体育课程负责人;三是永不停歇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四是学区与大学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为学区内学校动力体育课程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指导[100]。摩根(Morgan)等人的研究也表明,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动感体育课程模式的成功之外,该课程模式的研究者也积极借鉴其他体育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互动中促进自身茁壮成长[89]。另外,研究还发现在动力体育课程模式中,学生所获得的中等到大强度运动量与著名的SPARK课程几乎相当,超过了50%[66]。正是动力体育课程模式的这些特点,使得该课程模式在40多年的发展中能够不断前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体育教师的青睐,成为了著名的体育课程模式。

4.8 合作学习课程模式(Cooperating Learning Model)合作学习课程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而教授不同内容的课程模式[32,58,62,110]。在该模式中,学生在有组织的小型异质类团体中掌握学科内容知识[43],同时还要帮助同伴进行学习[29,30]。该模式的核心是5大要素:1)积极的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是指存在于学生之间的一种关系,即学生意识到个人的成功与团队成员紧密相连,如果团队成员缺失,将导致自己的成功失去可能性。也就是说,学生需要相互依靠才能共同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59];2)个人责任(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是指学生在团体体育学习中,需要对其所负责的任务承担相应的责任。个人责任就像学生的学习任务单那样,是每个学生都要履行相应的职责,同时,任务单也使得学生的个人职责更加清晰明了[72],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保证体育学习中没有人“搭便车(Free Riders)”[111],或避免“主观性旁观者(CompetentBystanders)”的存在[116];3)面对面的相互促进(PromotiveFace-to-Face),即当团队成员面对面地聚合在一起时,相互之间进行积极的学习探讨;4)人际关系和小团体交往技能(Interpersonal and Small Group Skills),是指学生在小型学习团体中,通过与他人互动而发展自己的社会交往技能;5)团队事务处理(Group Processing),通常是指在团队成员之间进行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开放式对话和团体讨论,可能发生在一节课的任何时间段[67]。基于上述5大要素,学生通过个体和团体的学习结果来实现技能、认知和情感3大学习领域的个人发展、相互交流和任务掌握,从而最终探索人类进行身体活动的社会文化意义[41]。

与其他学科相比,合作学习课程模式在体育学科领域的效果更加突出[86]。众多研究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社会交往技能、课堂探究氛围、

甚至文化课成绩等[46,111]。科恩(Cohen)[32]和吉利斯(Gil-lies)[46]认为,该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经验,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并学习更加复杂的内容,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该课程模式能够帮助体育教师均衡促进学生在技能(Psychomotor)、认知(Cognitive)和情感(Affective)3个领域的发展[86]。最近,该模式的代表人物本·戴森教授(Ben Dyson)出版了最新的专著,该书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不同学段应用该模式的案例,遍布澳大利亚、法国、德国、以色列、新西兰、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等国家,为全球各个国家的体育教育者研究和实施合作学习课程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参考[41]。当然,也有研究者指出,虽然应用合作学习课程模式价格便宜且容易上手,但在体育教育普遍不受重视的今天,该模式仍然处在学校政策的边缘[112]。

除了以上8种模式之外,终生体能课程模式(Fitnessfor Life Model)、和平运动课程模式(Sports for Peace Mod-el)、领会教学课程模式(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Model)、技能主题取向课程模式(Skill Themes Model)、户外教育课程模式(Outdoor Education Model)等也为当代中、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终生体能课程模式(Fitness for Life)作为中、小学综合性体育课程模式,旨在通过帮助学生掌握活动、体能和健康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在今后多年的成人生活中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该课程模式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开发,主要包括3个子项目:幼儿园到6年级的营养、活动和福利项目;初中个人体能项目;高中个人体能项目。和平运动课程模式(Sports for Peace)则旨在通过将奥林匹克运动引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促进学生对和平发展的认识。

5 多维启示:中国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尽管国外体育课程模式有其独特的教育环境和应用范围,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外体育课程模式的介绍,来总结、提炼一些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为推进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服务”[5]。总体而言,国外体育课程模式在实证研究、传播推广、融合借鉴方面值得学习。5.1 注重实证研究基础

实证研究在政策制定和专业实践上,变得越来越重要。教育领域中,实证研究已经成为宏观政策和日常教学实践得以产生、发展和加以应用的重要平台[96]。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实证研究在课程改革和发展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70]。因此,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实践和制定政策,实证的价值和作用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118],而那些缺乏实证基础的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也会无果而终[21]。美国教育部等部门曾联合发出倡议,政策制定者不光要将实证融入到决策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实证的质量[117]。

体育科学2014年(第34卷)第11期

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体育课程模式虽然在理论主张上不尽相同,但无不具有扎实的实证研究基础。这些课程模式堪称是基于实证基础的项目(Evidence-Based Programs),不但符合实验设计的科学程序,取得了积极的实验效果,同时也顺利地通过了同行评审。在这些课程模式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能反映不同时期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变化外,也体现出实证研究的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在动作教育课程模式还比较流行的时候,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开始兴起,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实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一跃成为美国学校体育的主要流派,而动作教育课程模式因缺乏足够的实证支撑而逐渐衰落。21世纪初期,在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快速发展的时候,研究人员尽管已拿出有力的数据证明了该模式可对不同年级学生课内、外的体育行为产生积极影响[55],尤其会对一些缺乏责任的青少年高危人群产生重要作用[93,103]。但作为该课程模式的倡导者,海尔森最关心的仍然是这一课程模式的实证基础。海尔森将应用了个人与社会责任课程模式的研究文章收集到一起,对这些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仔细分析,指出现有的研究文章过度依赖经验性研究[56],呼吁要加强实证研究[71]。此后,个人与社会责任课程模式的研究开始有意识地呈现实证研究的成果[19]。

反观我国近年来的学校体育研究,实证研究的薄弱程度让人忧虑。大量的相关研究以文献资料、经验总结和思辨分析为主,实验法、测量法等科研方法很少有人采用,主要原因可能是受体育运动的客观环境影响,实验方法难以设计,测量手段和指标相对缺乏或落后,以及基础理论知识难以支撑[17]。尽管有限的测量手段和指标可能是影响实证研究数量的客观原因,但绝不应该成为实证研究缺乏的借口。相反,为了寻求理论上的突破,我们应该拿出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数据。更不应该因为教学行为具有开放性、突发性、意外性等特点,就轻易质疑实证研究的重要作用[10]。

国外鼓励实证研究的体制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如果一个项目获得了足够多的研究数据,并通过了同行评议,那么,这项成果便可以提交给联邦机构或某个颇具名望的组织。这些机构和组织会对其研究报告进行评估,考量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将筛选出来的高水平实证研究放到他们各自的有效项目正式列表中,并通过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布[33]。我们当前所进行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如果想要更加准确地反映实施效果,充分调动各所学校、各个任课教师的研究热情,及时报告实证性的研究数据,就应该努力建成这样的信息筛选和共享平台。5.2 注重传播推广

一项基于实证的体育课程模式,不管多么可行、有效,如果没有得到充分传播推广,也难以对公众的健康产生益处。因此,国外的课程研究开发人员不但注重项目的实证基础,也非常注重其传播推广。一项研究从方案设计走向实践的推广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宣传、采纳、实施和机制化[104]。宣传阶段主要指激发目标人群的意识,纳入更多的利益相关方;采纳阶段主要指学区等教育管理部门做出相关决策,认可并购买相关产品,对教师进行培训;实施阶段主要指教师将该模式运用到日常教学实践中;机制化阶段主要指通过长期的实施,使该模式成为一种常态,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部分。SPARK课程在项目传播推广上的成功经验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1993年,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上,SPARK课程的开发者对该模式的有效性信心十足,并在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科研基金的支持下成立了一所小规模的非盈利性公司来进行宣传推广。经过一段时间后,SPARK课程的推广已经远远超过了课程开发者和学术机构的驾驭能力。2002年10月,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将SPARK课程的推广授权给SPORTIME公司来进行。当时,SPORTIME公司是一家教育用品经销商,长期担任SPARK课程的合作伙伴。现在,SPORTIME已成为知名教育公司School Specialty的一部分,并在纳斯达克上市。在项目的传播推广过程中,SPARK课程以班杜拉(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作为框架,有针对性地将其运用到不同的传播推广阶段中,并为之制定相应的目标结果、应对变量和策略方案。传播推广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不但及时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与教学实践,还为SPARK课程争取到了更多的资源,提高了SPARK课程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推广的能力。为推广SPARK体育课程,SPORTIME公司雇用了28名专职员工和10名兼职员工,负责项目的发展、传播、传授和特别实施工作。此外,SPORTIME公司还以签约的形式聘请了30名SPARK课程培训师,负责对实施课程的新教师进行培训。SPARK课程的推广过程中,为学区和学校提供课程和教师发展服务一直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SPORTIME公司会先对学区和学校的需要进行调研分析,然后分发SPARK课程宣传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发展培训和后续服务,并提供相关器材和设备。SPARK课程还推出SPARK之星项目,来激发学校管理人员对该课程模式的支持,有效地促进该课程模式的机制化和常态化[11,12,81]。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中、美两国在教育体制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是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呈单一化的局面;美国是实行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呈多样化的局面”[14]。与美国体育课程开发和推广的市场化运作不同,中国体育课程的开发与推广更多地依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术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发推广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我国近年来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给地区和学校开发课程与评价方法以很大的自主性。虽然已涌现出许多实践研究成果,然而,

1江晓赞,等: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

现有的依托课程改革组织部门的学术型推广模式未能充分发挥这些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应有价值。因此,今后在课程的开发和推广上,也可以尝试引进市场化的运作机制。5.3 注重融合借鉴

国外所涌现的体育课程模式具有鲜明的理论主张,但各模式之间并没有竖起森严的壁垒,而是具备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注重相互间的学习和借鉴。运动教育课程模式与战术性游戏教学课程模式原本是两种不同的课程模式,但近年来出现的运动教育与战术模式(SETM;TheSport Education Tactical Model)则充分地借鉴了两种课程模式的优势,尝试将战术意识应用到赛季式的教学框架中,突破了原有模式的局限性[106]。在众多新兴的体育课程模式中,我们能够清楚地找到各主要课程模式的积极影响。概念体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以体育相关知识学习为核心的课程模式,吸纳了体适能教育、动作教育、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的相关理念,将运动教育课程模式、拓展教育课程模式和战术比赛课程模式中的方法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2]。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对“体育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相关界定,也将各种模式的成功经验作为要求和标准予以提出。

融合借鉴并不仅局限于各体育课程模式之间,有时体育课程模式还会充分借鉴和结合其他相关的健康和营养项目,来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模式的效果,如最新的健康与乐趣(The Fun to Be Fit)课程模式,将SPARK体育与FRESH项目(Food Re-Educa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Health)相结合,包括10min的营养教育和40min的SPARK体育活动,每周为学生开设2次。这样跨领域的融合借鉴,进一步提升了体育课的教育意义,对学生的健康产生了更积极的干预效果[31]。

国外所涌现的体育课程模式呈现出日益多元的发展趋势,而相互间的融合借鉴更推动了这一进程的发展[13]。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体育课程模式相对比较单一。虽然新的课程标准鼓励教师进行探索和尝试,但运动技术中心思想的惯性和惰性仍然严重,究其原因,有多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教育领域所兴起的新的理念,如人文主义、认知心理学、整体教育观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以及国际先进的体育课程模式并未很好地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实践。因此,体育研究者和教师应继续发挥能动性,寻找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为推进我国的体育课程深化改革和不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从而促进所有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奥恩斯坦.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10.

[2]丁海勇,李有强.美国“以课程为中心”的概念体育理论及其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6):87-90.[3]高航,吴铁桥.试论运动教育模式的历史渊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1):36-38.

[4]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

[5]刘海元.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1):106-109.

[6]李灵,陶沙,董奇.动作教育及其发展的新趋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6-49.

[7]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石岩,雷爱丽.中外体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及中国体育教学模式建构的缺失[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0):89-92

[9]潘凌云,王健.当代中外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分析———兼谈我国当代体育教学模式建构之不足[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4):53-55

[10]杨刚山,马晶.学校体育实证主义方法论置疑[J].体育与科学,2004,25(5):8-9.

[11]尹志华,施家瑜,汪晓赞,等.美国SPARK课程的教师培训[J].体育学刊,2010,17(6):60-64.

[12]尹志华.体育教师也需要健康成长[J].体育教学,2009,(12):47-48.

[13]张建华,高嵘.毛振明.当代美国体育课程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科学,2004,24(1):50-54.

[14]张兆斌,窦晓宁.中美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0):86-88.

[15]钟启泉.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检视课程思潮的一种视角[J].教育研究,2004,(1):20-26.

[16]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01.

[17]周万征,仇志刚,赵飞.1993-2006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小学体育科研状况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93-94.

[18]ALEXANDER K,LUCKMAN J.Australian teachers’percep-tions and use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curriculum[J].Eur PhysEdu Rev,2001,7(3):243-268.

[19]AMPARO ESCARTI,MELCHOR GUTIERREZ,CARMINAPASCUAL,et al.Implementation of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del to improve self-efficacy during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fo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J].Int J PsycholPsychological Therapy,2010,10(3):387-402.

[20]AUSTARALIAN SPORTS COMMISSION.Game Sense:De-veloping Thinking Players[M].Belconnen:ASC,1997.

[21]BECKER K D,DOMITROVICH C E.The Conceptualization,integration,and support of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 in theschools[J].School Psychol Rev,2011,40:582-589.

[22]BROWN M C.Adventure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A].In D Kirk,D.MacDonald,M Sullivan.Handbook of PhysicalEducation[M].London:Sage,2006.685-702.

[23]BROWN M C,SOMMER B K.Movement Education:Its Evolu-tion and a Modern Approach[M].Reading,MA:Addison-Wes-

体育科学2014年(第34卷)第11期

ley,1969.

[24]BRYAN C L,BELLAR D M,HOWAT H,et al.Coordinatedschool health:enhancing health,wellnes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A].Paper Pesented at the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Teacher Education Conference[R].Las Vegas,NV,2012.

[25]BUNKER D,THORPE R.A model for the teaching of gamesin secondary schools[J].Bulletin Phys Edu,1982,18(1):58.[26]BUNKER D,THORPE R.A model for the teaching of gamesin the secondary schools[J].Bulletin Phys Edu,1982,10:9-16.

[27]BUNKER D,THORPE R.The curriculum model[A].In RThorpe,Bunker D,Almond L.Rethinking Games Teaching[M].Loughborough: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oughbor-ough,1986.7-10.

[28]CARPENTER E,CHOI Y J.Future directions for a university-hom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A].Paper Presentedat the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Confer-ence[R].Las Vegas,NV,2012.

[29]CASEY A,DYSON B.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ls-basedpracti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rough action research[J].EurPhys Edu Rev,2009,15(2):175-199.

[30]CASEY A,DYSON B,CAMPBELL A.Action research inphysical education:Focusing beyond myself through coopera-

tive learning[J].Edu Action Res,2009,17(3):407-423.

[31]CHRISTINA L W.Assessment of fun to be fit:A school-basedapproach to childhood obesity[D].Pittsburgh:University ofPittsburgh,2006.

[32]COHEN E G.Restructuring the classroom:Conditions for pro-ductive small groups[J].Rev Edu Res,1994,64(1):1-35.

[33]COONEY S M,HUSER M,SMALL S,et al.Evidence-basedprograms:An overview[EB/OL].www.uwex.edu/ces/flp/families/whatworks_06.pdf.

[34]CORBIN C B,LINDSEY R,WELK G J,et al.Concepts of Fit-ness and Wellness:A Comprehensive Lifestyle Approach[M].4th ed.St.Louis:McGraw-Hill,2002.

[35]CORBIN C B,PANGRAZI R P,WELK G J.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appropriate physical activity for youth[J].PCPFSResearch Digest,1994,1(8):153-161.

[36]CORBIN C B,RUTH L.Fitness for Life[M].Scott:Foresman,1979.

[37]CORBIN C B.Physical activity for everyone:What every physi-cal educator should know about promoting lifelong physical ac-tivity[J].J Teach Phys Edu,2002,21:128-144.

[38]DARYL SIEDENTOP.A theory for program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D].Bloomington,IN:Indiana University,1968.

[39]DARST P W,ARMSTRONG G P.Outdoor Adventure Activi-ties for School and Recreation Programs[M].ProspectHeights,IL:Waveland Press,1991.

[40]DARST P W,PANGRAZI R P.Dynamic Physical Education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M].5th ed.San Fransisco:Pearson/Benjamin Cummings,2006.

[41]DYSON B,CASEY A.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A Research-based Approach[M].London:Routledge,2012.

[42]DYSON B,GRIFFIN LL,HASTIE P.Sport education,tacticalgames,and 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etical and pedagogicalconsiderations[J].Quest,2004,(56):226-240.

[43]DYSON B,LINEHAN N R,HASTIE P A.The ecolog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J].JTeach Phys Edu,2010,29(2):113-130.

[44]DYSON B.Student voices in an alternative physical educationprogram[J].J Teach Phys Edu,1995,14:394-407.

[45]EWERT A W.On the edge:The role of risk recreation in oursociety[A].Paper Presented at the Outdoor Recreation TrendsSymposium III[R].Indianapolis,IN,1990.

[46]GILLIES R M.Teachers'and students behaviours'verbal be-haviours during cooperative and small-group learning[J].British J Edu Psychol,2006,(76):271-287.

[47]GRAHAM G,HOLT S,PARKER,M.Children Moving:A Re-flec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M].9th ed.New York:McGraw-Hill,2013.

[48]GRIFFIN L L,MITCHELL S A,OSLIN J L.Teaching SportConcepts and Skills:A Tactical Games Approach[M].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1997.

[49]HANS K,RUTH P H.Minimum muscular fitness tests inschool children[J].Res Q Exe Sport,1954,(25):178-188.[50]HASTIE P A,MARTINEZ O D.A review of research on sporteducation:2004to the present[J].Phys Edu Sport Pedagogy,2011,16(2):103-132.

[51]HEIDORN B D.Training teacher candidates to plan,deliver,and assess CSPAP Components[A].Paper Presented at the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Conference[R].Las Vegas,NV,2012.

[52]HELLISON D.Humanistic Physical Education[M].Englewood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73.

[53]HELLISON D.Goals and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M].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1985.

[54]HELLISON D.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M].2nd ed.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3.

[55]HELLISON D,MARTINEK T.Social and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programs[A].In D Kirk,D Macdonald,M O’Sullivan.The Handbook of Physical Education[M].Thousand Oaks,CA:Sage,2006.610-626.

[56]HELLISON D,WALSH D.Responsibility-based youth pro-gram evaluation:Investigating the investigations[J].Quest,2002,(54):292-307.

[57]JEWETT A,BAIN L,ENNIS D.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Physical Education[M].2nd ed.Madison,WI:Brown andBenchmark,1995.

1江晓赞,等: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

视觉传达专业实习报告

专业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 0 年 9 月 10 日至 9 月 21 日 学院:设计和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艺设2008级(视觉传达) 学号: 200809040114 姓名:魏巧梅 指导老师:花晓松、赵敏婷、李威卿、刘静 实习地点:西安市 艺设2008级(视觉传达)专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专业实习是我校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的一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本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配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本专业学生进入各类工作岗位起到积极的指导性作用。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使学生们熟悉本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及公司,懂得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独立地、客观地分析和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将来能更迅速地适应工作。 2、检验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技巧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去,发现不足、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加以提高,以便为后期的毕业设计打下更好的基础。 3、加强学生和社会的联系,了解本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对本专业的新要求、新需求,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整改,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实习任务

1、完成对行业内优秀的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并和其负责人讨论交流; 2、完成对当地优秀的专业展览、导向系统的参观记录; 3、返校后学生须完成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教师须完成实习总结报告。 二、实习安排: 此次实习的安排内容如下: 9月10日:查找资料准备面试; 9月11日:参加实习面试; 9月12日:参加实习面试; 9月13日:面试获批; 9月14日:第一天实习作图,熟练使用软件; 9月15日:作图熟悉环境; 9月16日:接到任务,交流学习; 9月17日:熟悉工作流程; 9月18日:交流体验; 9月19日:了解设计公司的团队精神; 9月20日:指导设计作品,总结实习感悟; 9月21日:整理资料,完成作业。 四、实习内容及过程: 第一天就开始找实习公司,因为实习的时间比较短,好多公司都不接受,之前找的实习公司都不接受实习时间比较短的,接连找了两天,都是以失败告终,我们就放弃了去公司实习的打算,刚好有人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工作室,让我们去那边实习,就这样,我们在北稍门的标牌市场找到了这个实习工作室。 从学校来这个工作室实习一个星期,从来工作室的那天起我就感受到工作室和学校截然不同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一个星期下来,感受到了许许多多在学校永远无法理解和体会的东西,设计流程,人际关系,团队精神……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一切都和学校生活有那么大的差距。这周实习的日子里,我也体会出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发现了自己尚且不足的方面,懂得了设计需要坚持学习和创新。 因为考虑到以后毕业有可能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加深对各种平面设计的了解,找出自身的不足。这次实习的收获对我来说有不少,我自己感觉在知识、技能、和人沟通和交流等方面都有了不

高中数学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间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是一个变动急剧,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社会。因此,在未来社会中,世界各国只有让自己的人民能够大量而快速地吸收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新世纪,教育必须培养更具创造力和锲而不舍、追根究底的人才,才能解决新世纪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在面对新时代更多元的世界文化,也需要一种具有团队精神、愿意与他人合作、肯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和不断充实自我的人;他必须懂得和他人相处,他要独立自主而不随波逐流,他能察省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而加以发扬和克服;他会欣赏美的事物而有健康的身心;他还具备创造思维、批判反省以适应变迁的能力。因而他是一个能自律、自强而乐于进取的社会新人。这就是未来社会的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潮流下要求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 显然,以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教育必须改革,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无可争议的共识。而教育改革又当以课程改革为要,因为,课程安排设计是否恰当,能否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之需要,提供学生最适切合理的学习内容,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影响到教育活动实施的成败,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前,世界主要教育先进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都积极推动课程改革,而综观各国课程发展,虽然其教育目标不尽一致,但强调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作法则相同。大体说来,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主要是: 1. 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韩国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新课标文辑——2017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

照明,实习报告

照明,实习报告 篇一:照明电路实习报告 照明电路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让学生对电气元件及电工技术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工技术等方向的专业知识做进一步的理解。同时,通过实习了解实际生产知识和安装技能,掌握室内照明线路、万用表安装技能以及元件的工作原理等电工技术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二、实习内容 (一)室内照明电路 1、电工常用工具 (1)低压验电器:常用的低压验电器是验电笔,又称试电笔,检测电压范围一般为60~500V,常做成钢笔式或改锥式。 (2)一字形改锥:其规格用柄部以外的长度表示,常有的有100、150、200、300、400mm等。 (3)十字型改锥:有时称梅花改锥,一般分为四种型号,分别适用于直径为2~、3~5mm、5~8mm、10~12mm的螺钉。 (4)电工刀:用来剖切导线、电缆的绝缘层,切割木台缺口,剥制木枕的专业工具。

(6)尖嘴钳:头部“尖细”,用法与钢丝钳相似,其特点是适用于在狭小的工作空间操作,能夹持较小的螺钉、垫圈、导线及电器元件,在安装控制线路时,尖嘴钳能将单股导线弯成接线端子(线鼻子),有刀口的尖嘴钳还可剪断导线,剥制绝缘层。 (7)头部“扁斜”,因此又叫斜口钳、扁口钳或剪线钳,是专供剪断较粗的金属丝、线材及导线、电缆线等用的,它的柄部有铁柄、管柄、绝缘柄之分。 (8)剥线钳:用来剥落小直径导线绝缘层的专用工具。它的钳口部分有几个刃口,用以剥落不同线径的导线绝缘层,其柄部是绝缘的。 (9)活动扳手:用以紧固和松动螺母。 (10)固定扳手:坂口为固定口径,不能调整,但使用时不易打滑。 2、家庭电气设计 (1)设计注意点 A、照明、插座回路分开。好处是:如果插座贿赂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仅此回路的电源中断,不会影响照明回路的工作,从而便于对故障回路进行检修。 B、照明应分为几个回路,这样一旦其一回路的照明灯出现短路故障,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回路的照明,就不会使整个家庭处于黑暗

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课程设计实习小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习小结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

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总结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总结 2017年4月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总结 一、办学特色: 为适应我省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适应提高我省全体公民素质教育的需要,面向我省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需要,以培养全面的具有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创作、设计、教学能力的高水平视觉传达设计人才为目标,培养和塑造人才。具体作法: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实际课题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有机地将自己所学和市场结合起来。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整体结构合格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师资团队,能满足专业教学和科研需要,有利于本专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助教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专职教师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学位9人,硕士以上专人教师占90%。本专业专业教师均来自全国各地及境外校院,其中清华大学2人、厦门大学1人、四川美术学院1人、西南交通大学1人、东南大学1人、河北师范大学1人、天津美术学院1人、河北工业大学1人、韩国岭南大学1人,非本校比例100%学缘结构合理。10名教师中,50-40岁2名,40岁以下8名,10岁以下教师比例占80%,教师队伍年轻化是该专业教师的最大特点,也特别适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40岁左右的教师中已经在业务上变得更加成熟,学术上已有一定社会影响,这些教师已经成为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合理,有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年轻化。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能满足教学需要,并且每门专业课配有讲师以上职称2人,专业基础课每门配讲师以上职称1-3人。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主讲教师共10人,其中已获得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为3人,占总数的30%。目前,本专业教师10名,在校学生105名,生师比:10.5:1。 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教职工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的有关规定,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艺术学院实际情况,我院特制定了《艺术学院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管理办法》,鼓励老师们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教学科研学术活动,以及服务社会活动。 由于我专业年轻教师较多,而且该专业知识更新较快,结合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采用的新型设计技术,针对该专业所开课程,制定了2015-2020年教师进修计划,已全部落实到人,目前已完成3名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进修或访学,王永瑞老师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赴首都师范大学单科进修,主修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课程,邢晓静老师参加2015年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文化部财政部文化产业创意创业人才扶持计划”进修项目,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两岸文化艺术设计高端管理人才”进修项目,郝静老师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并逐一进行了落实,培训效果良好。 艺术学院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坚持“传、帮、带”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签订青年教师导师责任状,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此外,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全院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交流,鼓励青年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还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师基本功大赛”,对获得优秀的教师给以奖励,重点培养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教学大赛,以此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本专业青年教师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这是学院政策鼓励与重视的最好印证。 本专业专任教师秉持“教研并进”理念,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年来,共承担立项课题10项,其中省部级2项、厅级5项,校级2项。除部分新分教师外,其教师均具有科研能力,并有科研成果或作品发表,参加教学科研的人数达85%。专业教师均逐渐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尤其在地域文化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一批有质量的研究论文。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共公开发表论文10篇。其中核心刊物6篇。有了科研成果的积累,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既有知识和前人的成果,同时也将教师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了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专业特点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

照明电路实习心得体会

照明电路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实习了解实际生产知识和安装技能,掌握室内照明线路、万用表安装技能以及元件的工作原理等电工技术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照明电路实习心得体会 1. 引言 设计目的及意义 熟悉实习工具的使用;掌握简单照明路线的基本接线 设计内容 荧光灯线路安装、异地与三地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数码分段控制电路的安装 设计任务与要求 (1)熟悉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掌握日光灯线路的安装 (2) 设计并安装异地和三地的照明控制系统 (3)了解并安装数码分段控制电路 2 正文部分 仪器设备 隔离变压器、日光灯(15W)、启辉器、镇流器、白炽灯、灯座、多路开关、空气开关、数码控制分段开关、导线等实验步骤与电路图 (一)日光灯实训电路

在熟悉了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不带电操作,依次将日光灯、启辉器、镇流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检验电路无误后,闭合单刀开关,日光灯正常工作。 (二)异地照明控制系统 如图正确连接电路,此状态处于初始状态,电灯未亮。合上J1,电灯亮。保持J1闭合,断开J2,电灯灭。 (三)三地照明控制系统 以三开关异地控制一盏灯为例,设计相应的控制电路。电源采用单相交流电压220V,频率为50Hz,J1、J2表示单刀双控开关,J3、J4表示双刀双控开关。设定J1处于第一控制点,J3、J4处于第二控制点,J2处于第三控制点,控制电路初始状态如图所示。 此时电路开路,电灯未亮。依照上述设定可自行设计三开关异地动作逻辑,实现具体功能。 3 心得体会 这次的照明系统控制电路的安装,增强了我的动手打操作的能力。通过这一次的电子电工实训,我掌握了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学会了白炽灯的两地及三地的控制方法,了解了关于数码分段开关的知识。也学习了一些低压电器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其规格、型号及使用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我还学会了电路的接线及检查的方法。 在这次的电路组装过程中,我明白许多安装电路应该注

美国学校数学教育课程原则与标准

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 如何使用此书 我们的基本立场是借鉴和参考书中的观点和思想,而不是没有消化地照搬、照抄。新加坡的学生在“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中,名列前茅。美国的教育部长去年访问新加坡时,也盛赞新加坡的教育。美国的一些学校同时直接采用新加坡的教材,但在具体使用时,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是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同样,尽管此《原则和标准》在美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也确实包括了许多新的有关教学、学习、评估、课程,及现代科技等方面的观点,但如果照搬、直接采用,同样也会遇到挑战和困难。为了便于国内的前辈和同行们参考,现就我们知道的关于美国数学教育界“出台”标准作一点简单的历史回顾。 简单历史回顾 美国各州及学区(school district)有权决定使用教材,因而教材种类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美国没有高考,只要经济上许可,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可进不同种类的大学深造,进人大学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是SAT或ACT的考试成绩(SAT和ACT不是全国统考,而是由美国两个考试中心具体实施)。另外,美国没有专门培养(或培训)教师的师范院校,但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都有师范专业。总的来看,美国教育制度大多由当地部门作出决策。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由于美国各地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如何来评价他们的学生已经达到了相应的要求呢?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统一要求呢?80年代前后,美国参与“第二次国际数学教育比较研究(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Study)”,在参与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排最后几位,特别是韩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学生的成绩都好于美国。他们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成绩最好的国家或地区都有全国(或全地区)统一的大纲或课程,而美国没有。80年代中期,作为一个民间的专业团体的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决定成立一个委员会来提出一些标准。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89年出台了《学校数学的课程与评价标准》(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这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统一要求的作用,引起了较大反响,表现在:(1)该标准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人民教育出版社已于1994年出版了中文本);(2)其他学科纷纷仿效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如,美国的科学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出版发行了中文版);(3)美国各州也相应形成了各自的数学内容框架;(4)此成果获全美教育研究会颁发的奖项;(5)美教育期刊中的许多文章引用了这一文件,被引用率首屈一指。 随着这些标准的相继发表,美国联邦政府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来培训教师,让他们熟悉标准中的观念,掌握其要旨,懂得如何付诸于教学实践。于是,人们期待美国数学教育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然而,事与愿违,“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学生的表现与人们的期望相距甚远。其中,八年级和十二年级的测试成绩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四年级也只达到了国际平均水平,因而批评意见纷沓而至。纽约大学的FranCurcio教授认为以前出版的这些标准足以让人产生如下几种误解。 1.忽视基本计算。 许多人认为基本计算技能不再重要。恰恰相反,基本计算的培养不应被忽视,学生仍需要掌握关于加法与乘法的一些基本的事实,尽管学习这些基本事实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但学习这些事实对学生解决那些有意义的、与他们相关的和有趣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对这些基本事实的学习可通过游戏或其他一些活动有意义地重复、轻松地进行,而不是无意义的机械记忆。同时,通过处理各种不同的情境和问题,学生有机会培养和应用那些有助于他们学习这些基本事实的思维策略。

电路实训心得体会

电路实训心得体会 篇一:电工技能实训心得体会 电工实训一体化教学的体会 摘要: 正文: 我校学生在进校学习一年文化课和专业技术理论课后。第二年是电工实训课,根据教学目标,学生们要达到维修电工中级的标准。这就要通过电工实训教学来完成。由于各种因素,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对专业知识也不喜欢学。他们大部分不肯或不善于动脑,甚至有些从来不动手实际操作,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实训效果。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使他们学到专业技术知识,又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呢?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有积极性,学生对此有兴趣,才会想办法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兴趣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实训效果,老师应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和操作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1、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演示教具(例安全灯变压器、电容器的冲放电)通过演示让学生对其有较全面认识,并让学

生参与到教学演示当中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2、老师设计的实习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电工专业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家用照明线路安装、排故,电能表安装、原理等。学生对这些实际的课题非常有兴趣,并会积极投入完成实训课题当中,这样学生即学会了技能,又能解决自家用电出现的一些小故障(如日关灯不亮、插座无电等)。 二、一体化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体验试验教学,加强学生安全用电意识 在电工实习教学过程中,最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是触电和设备损坏,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安全用电,把安全用电放在第一位。在讲解安全用电和安全操作的实习教学中采用“触电”试验法,让学生尝试一下“触电”的滋味(当然有绝对的安全保障),用自己或他人的切身感受和表情动作来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是用一个220v安全灯变压器,把输出电压调到12v,教师用双手捏住两个接线端,然后接通电源,一直自己手指有触电感觉,发出触电的动作表情,然后让学生自己用双手捏住接线端,让学生“触电”,让其他学生观察触电学生的表情动作,如此“触电”几位同学,并让触电部位各不相同,“触电”同学的表情动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3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3 一、课类型:欣赏课(运用课件多媒体教学)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现代商业美术的性质、范围、种类及其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2)情感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商业美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使在理解商业美术的性质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商业美术设计最重要的是创意。本课的难点主要是课文内容较多,涉及面广,由于课文篇幅有限,很多问题无法一一展开,有些问题如第五部分的企业形象设计,涉及内容广,又无图片说明,学生难以理解。解决方法:寻找较新例子,补充课文上的图例陈旧或不足,提高学生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上课以前,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录像(沙发广告:展示款式、使用方便、经久耐用)。观看完毕以后提问:这段录像表现了什么?目的是什么?(为推销商品的广告)引导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工业革命和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特别是同类商品的竞争,使企业不仅得在商品的质量上做文章,而且还得通过各种方法引起顾客注意,给商业美术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会。而有创意的设计能招引更多的顾客,为企业带来滚滚财源。怪不得有位油画教师从某发达国家办画展回来,友人接风时请其讲叙此行最深的感受,他没有提画展,也没有谈路途的见闻和外国的发达经济,只是随意的说了一句:"那里到处都有设计"。同学们,假如你们是一个企业的老板,你会通过哪些方面来宣传产品,达到促销的目的。 2.讲叙新课: 总之,这些为推销商品为目的而产生的美术设计,我们统称为现代商业美术。从目前来看,商品美术除广告以外,还包括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店内外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由于这些设计都是通过视觉传达给消费者,所以,在国外又被称作"视觉传达艺术"。他是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他是沟通企业---商品---消费者的桥梁,在精神文化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感情和观念。为了能更好的了解现代商业美术的特点。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些作品,看看厂家是怎样用美术设计推销产品的。 一.标志设计:我们知道,很多商品都有牌子,比如象柯达胶卷、温州的庄吉西服等等,如果他们以图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标志。现在,我们来看作品:让学生辨认三个标志。分析并得出结论,按其功能可分(中国银行标志)企业标志、(永久自行车标志)商业标志、(男女标志)公共信息标志等三类。(日本的航空标志、网易标志)学生观察得出结论:从形式上可分文字标志和图形标志。文字标志其传达的信息比较明确,通过文字,他直接告诉我们要表达的内容,如网易标志。而图形标志要传达的含义就比较难以表达,这就需要通过创造性思维去设计图形。比如(日本的航空标志)一只图案化的红色仙鹤,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我们来猜一下这应该是什么标志?(从飞翔引导出航空,文字表示日本)仙鹤表示什么?(松鹤朝阳,吉祥图案,安全)图案的形色都很美,使人过目不忘。得出结论:以图形组成的标志,有的由于形象鲜明,也比较明确。 学生分析2008年奥运会标志:教师简单的总结此作品的特点:这是一个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标志,五环表示奥运会,表示五大洲人民团结、文字表示2008年在北京召开、上面图形表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中国结、运动员在打太极拳;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醒目。)正因为标志具有传递信息作用,加上优秀的标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所接受,具有国际通用性。所以,在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小学数学课程及其发展

第一节小学数学课程及其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程 二、传统小学数学课程结构 三、小学数学课程结构的变革 第二节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二、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 三、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小学数学课程及其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程 1.课程(课程,作为汉语,以一个教育学概念大概最早出现于南宋哲学家和教育家朱熹(1130-1200)的着作《朱子全书·论学》中。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篇)》的解释是“课业及其进程”,含有“学习范围和进程”或“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一定分量的学业”等意;课程,作为英语一词源于拉丁语的“跑道”,转意为“学习之道”。据考证,在西方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下的“课程”一词的是英国着名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他在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将课程意指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是指由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因素之间的持续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的“生态系统”。从课程的实践性特征看,主要是由课程的组织结构、课程的内容结构等影响着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课程包含四个维度:学科与知识维度(即将课程看作是所讲授的科学,强调课程的知识组织与累积、保存功能。)、目标计划维度(即将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设计划。)、经验与体验维度(即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这一认识维度与前两种的最大差异在于,它将课程内涵的重心由学科知识或计划的客观侧面转移到了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的主观侧面。)、活动维度(即认为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 2.数学课程就是由数学学科所构成的课程。如果说,课程就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因素之间的持续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的“生态系统”的话,那么,数学课程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生态系统”,而学校教育的课程正是由各子“生态系统”所构成。

照明电路实训报告82030

精选文档 电工电子实训报告 设计题目:常用照明控制系统设计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

摘要 在实际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两个开关异地控制同一盏灯的场合,例如在客厅和卧室设置灯控开关,控制客厅内的同一盏灯,进门时打开客厅的灯,进卧室后可以关闭客厅的灯。还有在楼梯、通道间的照明电灯设计时,也常会用到此控制电路。 在工厂现场或实际生活中,会遇到要求多个开关异地控制同一盏灯或其他执行机构的情况,如三开关异地控制、四开关异地控制等,其功能的实现大同小异。假设在大型的会议厅,若需要嘉宾、听众、工作人员等都能独立操作灯的亮灭,就用到了该功能。 关键词:异地控制三地控制 目录 摘要 (2) 1引言 (2) 1.1 设计目的及意义 1.2 设计内容 1.3 设计任务与要求 2正文部分 (3) 2.1 仪器设备 2.2 实验步骤与电路图 3心得体会 (4)

4 参考文献 (4)

1.引言 1.1设计目的及意义 熟悉实习工具的使用;掌握简单照明路线的基本接线 1.2 设计内容 荧光灯线路安装、异地与三地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数码分段控制电路的安装1.3 设计任务与要求 (1)熟悉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掌握日光灯线路的安装 (2) 设计并安装异地和三地的照明控制系统 (3)了解并安装数码分段控制电路 2 正文部分 2.1 仪器设备 隔离变压器、日光灯(15W)、启辉器、镇流器、白炽灯、灯座、多路开关、空气开关、数码控制分段开关、导线等 2.2 实验步骤与电路图 (一)日光灯实训电路 在熟悉了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不带电操作,依次将日光灯、启辉器、镇流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检验电路无误后,闭合单刀开关,日光灯正常工作。

现代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手册

现代机械制造课程 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南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2)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3) 3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3) 3.1零件的分析与毛坯的选择 (4) 3.2工艺路线的拟定 (4) 3.3工序设计及工艺文件的填写 (6) 3.4夹具设计 (7) 3.5模具设计 (9)

3.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3) 4 课程设计应交的作业及成绩评定 (14) 4.1应交作业 (14) 4.2成绩评定细则 (14) 5 课程设计中所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15)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后,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经过本课程设计,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课程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经过此次课程设计,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经过机械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如机械制图、测量与公差配合、金属材料等相关知识的能力。 2)经过对某一特定机构的分析、设计,以及正确解决其工艺流程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最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材料,对运用设计资料(如手册、图册、技术标准、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综合训练,提高技能水平。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学生根据设计任务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机构进行分析,确定各零部件设计方案、设计出其中的重要工序的专用夹具或模具,并绘制相应机械设计图。具体内容如下: 1)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确定由哪些零件组成,并对各零件进行测绘; 2)明确零件在整个机构上的作用、零件的材质、要求,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完成总装配图及各零件的设计图。 3)拟定工艺方案,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 4)拟定零件的模具加工或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或模具,绘制装配图或大件零件图。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一份完整的说明书一般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1)目录。 (2)绪论或前言。 (3)对机构的整体分析,各零部件分析说明 (4)对零件的工艺分析,如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等。 (5)工艺设计,如毛坯选择与说明,工艺路线的确定,工序顺序的安排,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等; (6)模具或夹具设计,如设计思想,夹具操作动作说明等。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范文一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 CAD ,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范文二 接触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一学期了,而这学期才是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学习机械的乐趣以及枯燥,被那些机械器件、机件组合而成的机器所吸引,尤其是汽车、机器人、航天飞机等机械技术所震撼,感慨机械工作者的伟大,。然而这种激动就在接近本学期结束之时,终于实现了,我们迎来了第一堂机械课程设计。 由于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脱离老师的管束,和同学们分组探讨自动送料冲床的结构设计,把学了一学期的机械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心中另是一番滋味! 在设计之前,指导老师把设计过程中的所有要求与条件讲解清楚后,脑子里已经构思出机构的两部分,即送料机构和冲压机构,把每一部分分开设计,最后组合在一起不

视觉传达自我鉴定

原创范文 ====绝非网络复制,个人原创,有效避免雷同===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 大学生活转瞬即逝,转眼之间,作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我即将告别大学生活,告 别亲爱的同学和敬爱的老师,告别我的母校——×××大学。美好的时光总是太短暂,也走 得太匆匆。如今站在临毕业的门坎上,回首在×××大学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习和生活 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有过期待,也有过迷茫,有过欢笑,也有过悲伤。 本人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老师的教诲下,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班同学们的帮助下, 通过不断地学习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 识和参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相关实践活动,本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素质和个人 能力得到了提高,完全符合×××大学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 在思想品德方面:在×××大学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就读期间自觉遵守《×××大学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行为准则》,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通过大学思政课学 习,我学会用正确理论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自 己成为思想上过硬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合格毕业生。 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方面:本人认真学习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每一门功课, 积极参加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相关实践活动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实习,并顺利通 过考核。平时,我关注当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及时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最 新科研情况,使自身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素养与时俱进。此外,我还参加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相关资格考试××××(列举自己获得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证书)。从大一入学时对视觉 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懵懂到如今对整个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了解,我已经完全具备 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应有的条件。 在工作组织方面:我担任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01班×××班干部(或视觉传达艺术 设计班宿舍长、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实习组长等)。本人积极主动参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班 级事务管理,代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01班参加学院×××活动。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 业01班集体活动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班宿舍管理中,我有意 识地协调好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做好班级内务工作,为我们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01 班同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级获 得×××××××××(列举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班级和个人荣誉)。 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作为即将毕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大学的 四年熏陶,使我拥有深厚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知识,我将以坚强的信念、蓬勃的热情、 高度的自我责任感去迎接人生新的阶段。篇二:平面设计的自我鉴定 平面设计的自我鉴定 平面设计的自我鉴定 有个很奇怪的现实问题,就是在设计界,特别是平面设计的领域,我们的设计师广泛地 存在着或多或少困惑和迷茫,甚至平面设计作为一个职业逐渐不被业界看好了,大多人作为 谋生的同时也在思索着未来全新职场的发展,当然那可能不再是平面设计了。 这种影响整个业界的微弱震荡,使得国内平面领域成果发展缓慢。在杭州、上海这样的 大都市应该是平面设计师肆意展现的最佳平台。然而,据调查三十岁以上的平面设计师寥寥 无几,只有一些意志力顽强或是卓有成就者依然肃立在行业的尖峰,引领发展,难能可贵是 他们大多放弃了生活中大部分时间。这便是业界发展缓慢的现状。 从大量的平面作品中其实不难发现其中的蹊跷。平面设计是近十年来新兴的行业,是顺 应了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全球化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作为一门热门的行业,曾被众 多考生追捧,甚至多数自学者也加入了行列,客观上造成了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一,即

数学课程发展国际视野

数学课程发展国际视野 ——日本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李淑文孙连举日本和我国同属东方文化系统,在数学教育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然而近几十年来日本数学教育的改革更多地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的改革思想和经验,并有机地融入自己传统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1998年12月,日本文部省依据中央教育课程审议会关于各类学校各科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数学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中国的数学教学大纲),并定于小学和中学从2002年、高中从2003年分别开始实施。新的数学学习指导要领反映了面向21世纪的日本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向,故意义深远,引人注目。为此,本章将对日本新的小、中、高数学学习指导要领的基本思想和数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及教材的特点进行概要介绍与分析,以期对我国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日本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经纬 在战后的几十年中,日本大体上每十年就要对《学习指导要领》修订一次。以《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为基准,可把战后日本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变迁过程分为以下6个时期。 1.单元学习时期 1947年3月,日本颁布了新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同年4月实施新的学制,小学6年,中学3年,高中3年,并实行9年义务教育。同年5月公布了中、小学数学学习指导要领(试行草案),并发行了所谓“单元学习”为中心的教科书。从1948年开始,日本根据文部省学校教育局颁布的《高等学校设置

的基准》编制了高中数学教科书,教学科目为解析Ⅰ、几何学、解析Ⅱ。1951年文部省颁布了高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试行草案),在高中又添设了《一般数学》。单元学习时期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教学内容以生活需要为主,并要求学生能自己去解决问题,本质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自学活动,其学习活动为一个所谓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相对照,高中教科书则为纯粹的数学体系,解析Ⅰ为代数;解析Ⅱ为函数、微积分与概率统计;几何为初等几何和解析几何;《一般数学》是利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见高中的数学水平是较高的。这是因为教育革新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此有所要求,大学方面也要求高中给予较高的数学教育。 2.系统学习时期 1958年日本数学教育已转入系统学习的新时期。这次改革明确提出以下方针:①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原理、法则,并养成应用他们的能力;②使数学建立体系,使学生理解建立此体系的想法及其意义;③使学生理解数学的用语和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据此简洁、明确地表现出数量关系,养成处理它们的能力; ④使学生理解逻辑思维的必要性,并使其养成建立逻辑体系的能力和习惯;⑤使学生了解对事物的数学的观察方法,和思考方法的意义,并据此养成对事物的正确处理能力和态度。系统学习的主要精神,并不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形式上系统的理解,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心理上进行系统的思考,提高逻辑性的同时,能自己对学习内容作出逻辑的体系,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系统学习时期。如1960年修订的高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中不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并养成应用它们的能力,同时还要使学生理解数学体系的建立和建立此体系的思想方法、意义,理解逻辑思维的必要性,并使其养成建立逻辑体系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