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集矿紧急避险系统说明书(缩减版)

安集矿紧急避险系统说明书(缩减版)

安集矿紧急避险系统说明书(缩减版)
安集矿紧急避险系统说明书(缩减版)

前言

安集煤矿位于山东省兖州市境内。地理坐标北纬32°33′05″~32°36′11″,东经113°50′03″~113°53′54″,西南部以铁路保护煤柱线为界,浅部以煤层露头为界,北部与邱家岭煤矿相邻,东北部以F20断层为界。井田东西走向长6.5公里,南北倾斜宽1.5~5.7公里,面积16.11平方公里。

矿井由济南煤炭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20万吨/年。矿井于1999年5月1日井筒开工建设,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暗斜井联合开拓,一水平标高为-650m,二水平标高为-800m,三水平为-945m。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目前一水平已开采结束,矿井生产及开拓主要集中在 -800m水平及-945m水平。

全矿地质总储量20694.1万吨,其中能利用储量(A+B+C+D)10814.2万吨。在能利用储量中,工业储量(A+B+C)11406.2万吨。其中高级储量(A+B)6394.1万吨,占工业储量56.1%。远景储量(D级)3408.0万吨,可采储量5251.6万吨。本井田范围内可采,局部可采煤层共7层,分别为2上,3,6,10下,15上,16上,17层。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及综采放顶煤采煤法。

安集煤矿井下存在发生冲击地压、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灾害事故的可能性,对井下矿工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危害。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确保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及《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煤安监司函办[2009]34号,《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关于做好煤矿井下避难所(救生舱)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安集煤矿实际情况,受安集煤矿委托,编制完成了《安集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初步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2、《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煤安监司函办[2009]34号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的通知;

4、《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的通知;

5、《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6、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鲁煤安管[2011]51号文;

7、《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 5026 -2009);

8、《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9、《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2010年1月21日实施;

10、《煤矿安全工程设计》;

1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11、安集煤矿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二、设计指导思想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矿区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围绕煤矿井下可能出现矿井火灾、煤尘爆炸、瓦斯爆炸等灾变情况,使矿工在应急避难装置的掩护下成功避险或等待救援,保障职工生命安全;

2、根据矿井采掘期间实际及可能发生的灾变情况,合理建设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编制应急预案。

3、紧急避险系统与煤矿原有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紧急避险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基础上,依靠其他避险系统的支持,提升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实现井下各避难所与井上指挥中心平台实现双向信号传输;

4、在符合相关要求,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工程投资;

5、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

6、尽量利用原有的巷道、不增加开拓费用;

7、避难所及各系统设备选型留有余地,能充分满足区域内避难人员数量的需求,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按规定留有一定的备用系数。

8、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设置清晰、醒目的标识。紧急避险系统并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

9、设计是按照矿方所提出的开采3号煤层时的基本情况做的,其他煤层暂未考虑。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一、矿井概况

安集井田地理坐标北纬32°33′05″~32°36′11″,东经113°50′03″~113°53′54″。西到铁路保护煤柱线,东北部以西高矿为界,南隔宁汶断层与邹越矿相邻。

该井田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大部为农田。京沪、新菏、兖石三条铁路在兖州交汇,327国道横贯井田东西,各村间均有简易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矿井于1996年5月开工建设,2009年1月1日正式移交生产,设计年产量120万吨/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20万吨/年。矿井主采3煤,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及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全矿共布置3个回采工作面,8个掘进头进行生产。

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分区式上下山开拓,设有主井、副井(兼回风)。矿井共分三个水平、一水平为-650m水平,南翼通过轨道下山(进风)、皮带下山(回风)、回风下山(行人)、三条暗斜井与-800水平相连接。北翼通过13采区进风行人下山、13采区皮带下山、两条暗斜井与-800m水平相连接。-800m水平通过轨道下山(进风)、皮带下山(回风)、进风行人下山(进风)、三条暗斜井与-945m水平连接。

二、主要地质特征

(一)煤层

在本水平设计范围内,共有煤层三层即2

上煤、2煤及3煤层,其中2

煤、

2煤赋存不稳定,本区内不可采,3煤为主要可采煤层,平均厚度8.5m。

3煤位于山西组下部,距山西组底界10米左右,下距三灰50米,区内共有15个钻孔揭露,两极厚度6.91~9.32米,变化不大,结构简单,说明3煤原始沉积稳定。3煤的直接顶板为灰黑色或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厚度 1.0~2.5米,均厚1.5米,含植物化石多,老顶为灰白色巨厚层的中粒砂岩,层理不明显,暗色矿物多,局部相变为细砂岩,坚硬,层理类型多。3煤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局部为粉砂岩,厚度0.7~1.5米,平均1.0米,老底常常为细砂岩,厚度2.0~

5.5米,3煤底板岩石中常见FeS

矿物。

2

(二)3煤的顶底板岩性特征

1、老顶多为灰白色巨厚层中粗粒砂岩,坚硬,厚度在4.20~26.0米之间,平均厚度在12米左右,直接顶为细砂岩为主,有时为细砂岩和粉砂岩互层,厚度2.0~6.0米,平均3.5米;伪顶为泥岩,厚度0.05~1.0米,易碎,含植物化石。根据检测,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的抗压强度562~967kg/cm2,孔隙率1.9~4.5%,泥岩的抗压强度为491 kg/cm2,属中等稳定—稳定顶板。

2、3煤的直接底以泥岩、砂泥岩、粉砂岩为主,孔隙率2.3~3.8%。泥岩厚度1.0米,根据揭露情况,泥岩遇到水常常膨胀底鼓。粉砂岩厚度1.5米,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晶体,较硬。3煤的老底为细砂岩,坚硬,含黄铁矿,厚度范围在2.5~5.70米,平均厚度3.5米。

(三)构造

区内构造以断层为主,断层展布方向以北西向为主,F18断层以北逐渐出现北西向断层和北北东向断层构造相交,深部断层明显的受峄山断层影响,而上部的断层构造受滋阳断层控制。另外局部发育小型褶曲构造,规模不大。

根据安集煤矿《建井地质报告》的成果,整个井田按照断层构造的复杂程度划分为3个区。

构造相对简单区:

位于F16断层和F1断层之间,F1断层即为滋阳断层,该区断层相对数量较少。

构造中等区:

在F16断层与F27断层之间,该区分布一定数量的落差大于50米的大型断层,主要有F18、F19、F19-5、F25、F24等,断层主要展布方向为北西方向,断层展布规律性强,整体上形成向南西下降的阶梯状组合,往西北方向断层构造逐渐复杂,煤层完整性逐渐降低,大型断层之间虽然发育较多的中小型断层,但是断层之间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含煤地段。

构造复杂区:

F27断层以东,断层落差大而密集,相互切割,煤层破坏严重,控制程度较低。

1.断层

区内断层力学性质以压应力为主,通过先扭后张的形变形成了张扭性断层,通过勘探成果和上部水平揭露的情况看,断层带闭合性好,导水性差。本区断层构造一般为正断层,另外发育有四条逆断层,多为中小或者小型断层。

根据上部两个水平的开采揭露的断层情况看,断层构造的发育有如下特点:浅部水平的断层组合形态不少表现为地垒和地堑,比如工作面推进揭露的断层组合形态为明显的地垒和地堑。深部断层的组合形态比较复杂多变,“入”字形、雁行式等多种组合形态并存。

正断层多数为高角度断层,基本在70°左右,断层两盘的煤层厚度变化一般不大,但是存在个别断层两盘附近煤层挤压严重,煤厚变薄,甚至尖灭的现象。

浅部及西南部构造受滋阳断层影响比较明显,深部构造则多数表现出受宁汶断层影响的迹象。

落差大于50米的大型断层揭露时具有一定的宽度,有的宽度较大,如F14断层,表现为多条断层的组合形态,说明大型断层为多期构造活动形成。

断层构造控制了煤层的赋存形态,破坏了煤层的完整性,受到断层切割的地层往往破碎,使水文地质条件变复杂,给开采带来较大困难。

第二节矿井开采现状及生产规划

一、开采现状

安集井主采煤层为3层煤,截止到2011年5月,矿井生产采区共有3个,共布置3个回采工作面。分别为21采区2103工作面、22采区2203工作面、13采区1316工作面。其中2103工作面和2203工作面均为倾斜长臂采煤方法仰斜开采,1316工作面为倾斜长臂采煤方法俯斜开采。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方式,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全矿共布置掘进迎头8个,准备巷道掘进头4个、开拓巷道掘进头4个。

二、2012年矿井生产规划

预计2012年安集煤矿计划年产量220万吨,计划掘进进尺 m。

预计2012年6月份安集煤矿采掘接续情况如下:

采煤一工区回采3205工作面、采煤二工区回采3203工作面、采煤三工区回采3301工作面、综掘工区施工3207工作面和3202工作面两顺槽。掘二一队施工-945m北翼皮带巷、掘二二队施工-945m北翼轨道巷。掘一一队施工-945m南翼轨道巷、掘一二队施工-945m南翼皮带巷。机修工区在3206工作面进行安装工作。

第三节矿井安全生产现状及主要灾害分析

一、安全生产现状

安集煤矿井下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埋藏较深,一般在690~1600m、地压较大,煤尘具爆炸性,多种自然灾害如冲击地压、煤层自燃、顶板、提升运输等隐患多年来一直困扰矿井的安全生产。但是,安集煤矿具有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通过充分预防治理目前矿井安全生产状况良好,各类矿井隐患处于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状态。

二、主要灾害分析

1、冲击地压

2005年在开采-800m水平2106工作面时首次发生冲击地压,根据有关规定定为冲击地压矿井,经煤炭科学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鉴定3煤为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煤层,3煤顶底板岩石为弱冲击倾向性岩石,而且与开采深度关系密切。2010年2月在该矿一工作面发生一次冲击地压事故死亡2人,轻伤5人。预计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预计三水平的煤层冲击地压倾向会逐渐增加,检测和防治的难度会有所增加。

冲击地压的危害:安集煤矿所采煤层3煤具有强烈冲击倾向性,如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积聚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煤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产生的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造成部分巷道堵塞或垮落;造成支架与设备损坏;还会引发瓦斯突出、煤尘爆炸、火灾和水灾;干扰通风系统;严重时造成地面震动和建筑物破坏等。所以冲击地压是重大危险源。

2、水灾

安集煤矿矿井生产不受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影响,井下各含水层除奥陶系灰岩外均可疏干,由于奥灰与17层煤垂直间距平均46.49m,将来下组煤开采时有突水的可能,需要采取疏降措施。矿井主要水害威胁为老空水、临近矿井水害威胁和断层水威胁。

因采掘后废巷及采空区积水,采掘工作面接近或沟通时,积水可能进入巷道或工作面,31采区与22、23采区相邻,三水平开采时存在老空水水害。若老空、老巷积水排查处理不及时,长期积聚形成大量积水即有可能冲破隔离煤柱或

密闭墙突然释放,从而对临近的采掘工作面或巷道构成水害威胁。此外,巷道、

老空积水对与之预透的采掘工作面也构成水害威胁。

从本井田钻孔资料揭露来看,本井田内断层自然状态下导水性较弱。从矿井开采揭露来看,大多数断层导水性差或基本不导水,只有少数断层将3煤顶板砂岩裂隙水导入井巷中,但一般涌水量不大于10m3/h,但是与安集煤矿相邻的西高煤矿在1994年3月由于对断层位置和导水性了解不清造成突水,因此不排除矿井具有断层出水的可能。

安集煤矿东北于西高矿相邻;西南隔滋阳断层与邹越矿相邻。东南为新河煤矿,以上煤矿均留设了矿井边界隔离煤柱。其中西高煤矿采空区存在大量积水,

同时该矿存在越界开采的事实,故对本矿井的开采具有潜在的威胁。

水灾的危害:若相邻煤矿发生突水淹井,溃入安集煤矿,轻者造成矿井涌水量增大,增加矿井的排水费用,严重者进入下部水平,冲毁巷道、工作面,造成矿井停产,人员伤亡,甚至淹井等重大事故。同时该矿封孔不良钻孔较多,开采过程中容易沟通工作面与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突然揭露易造成矿井出水。

水灾的危害极大,不仅可能淹没工作面、巷道,甚至可能淹没整个矿井,造成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

3、瓦斯爆炸

根据矿井-800水平瓦斯采样化验结果及历年矿井瓦斯鉴定:矿井属低瓦斯、低二氧化碳矿井。但由于区内构造复杂,煤层埋藏较深,局部地区瓦斯含量有可能增加。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瓦斯管理,以防瓦斯聚集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爆炸的危害性:根据《安集煤矿三水平安全预评价》该矿存在瓦斯爆炸的可能性,其危险等级为Ⅳ级。危险程度为灾难性的,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会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重点防范。瓦斯窒息危险等级为Ⅲ级,危险程度为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及时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瓦斯灾害形式主要有瓦斯爆炸、瓦斯燃烧、瓦斯窒息。在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瓦斯涌出量有可能增加,应加强通风管理和瓦斯管理,并做好瓦斯的预测和防范工作,防止瓦斯积聚,杜绝引火源。

4、煤尘爆炸

安集矿于2001年9月,对-650m水平的1206回采面煤尘进行爆炸性鉴定,鉴定结果爆炸指数为36.41%;于2006年6月对-760m水平的1113和-800水平的2101回采面煤尘进行鉴定,鉴定结果1113面煤尘爆炸指数为35.31%,2101面煤尘爆炸指数为40.42%。委托鉴定单位分别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和新汶矿业集团安全仪表计量检验站。

安集煤矿目前开拓水平主要在三水平,煤层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煤尘爆炸的危害:该矿在采煤和掘进过程中,存在煤尘爆炸可能性。预防煤尘爆炸的重点应放在防止、减少各个环节的产尘量和杜绝引火源上,在矿井采煤、掘进和运输等各个环节中,必须采取爆破喷雾、转载点、输送机头喷雾、冲洗巷道、风流净化等综合防尘措施,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5、外因火灾

外因火灾可以发生在矿井的任何地点,带多发生在井口、井筒、井底车场、机电硐室、火药库以及安装有机电设备的巷道或工作面内。

造成外因火灾的主要原因为:存在可燃物和助燃物;存在着火源,主要有明火、化学反应热、物质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撞击或摩擦、电气火花、静电放电、雷电等;使用非阻燃胶带、非阻燃电缆;管理缺陷,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外因火灾的主要危害为:产生明火,形成火灾,烧毁设备、设施,造成系统损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安集煤矿外因火灾危险等级为Ⅲ级,危险程度为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及时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6、内因火灾

2006年6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进行了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实验,安集煤矿所采3煤属于Ⅱ类自然发火煤层,自然发火期为3~6个月,最短发火期为48天。

造成内因火灾的主要原因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留顶底煤,采空区有浮煤,回采率低;采空区漏风、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慢或未采取灌浆防火措施;煤层自燃;存在引火源:①电气火花,电气设备失爆、电缆不阻燃、短路或电火花等;

②输送带火灾,输送带不阻燃、设计安装不当、无自动探测灭火装置或失灵;③撞击火花,设备或工具撞击产生火花。④静电火花,设备或工具表面电阻超过300MΩ;管理缺陷,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内因火灾的危害:产生明火,形成火灾,烧毁设备、设施,造成系统损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对矿井的安全和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第四节矿井通风

安集煤矿矿井通风方式为“一进一回”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即副井进风、主井回风。从一水平到二水平为“二进三回”,-800m轨道下山和13采区进风行人下山进风,-800m皮带下山、-800m回风下山和13采区皮带下山回风。从二水平到三水平主要为“二进一回”即三水平轨道下山、三水平进风行人下山进风,三水平皮带下山回风。

三水平投产初期矿井等积孔为2.77m2,后期通风困难时矿井等积孔为

2.01m2,均属小阻力(通风容易)矿井。

矿井采用BDK-8-No24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通过调整叶片能够满足要求,风机效率高、噪音低、运行稳定。通风能力与风网风阻相匹配,工况合理。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通风设施齐全,具有较强的矿井防灾抗灾能力,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第二章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的需要

从国际上看,南非、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采矿业发达国家,均颁布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矿山井下避难的设置、维护和人员培训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形成了井下固定避难室、移动救生舱、应急逃生和个人防护等成熟的实用技术及装备。2003年和2004年,南非2起特大金矿发生停电和火灾事故,分别有280人和52人躲避在井下避难垌室或救生舱中获救生还。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被困井下622m深处,由于矿井建设了紧急避难所,矿工们在最初的17天里,依靠每人每48小时吃两汤勺罐头鱼、半片饼干和半杯牛奶支撑到地面上首批救援物资到达。救援过程中,营救人员设计了一种名叫“白兰鸽”的救援器材,专门给矿工运送食品和药品,通过通风管送至避难所。被形容为“胶囊”的救生舱,重250千克,内部装备供氧、通讯和逃生设备,就是它最终搭乘33名矿工和救援人员依次从700米深地下逐一升井。

时任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指出:“井下紧急避难所在此次救援中的作用非常显著。险情发生之后工人进入避难所,这里除为被困矿工提供食品、水和空气流通等条件外,还可以提供温度调节、排泄物处置等多方面保障,是矿工生存的重要保证,也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因此,由于井下存在冲击地压、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对井下矿工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危害。建设井下紧急避难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确保煤矿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的需要。

二、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规定:“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煤矿、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与3年之内完成。”

2010年年5月19-20日,国家安监总局在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召开了全国煤矿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广井下救生舱等避险设施现场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

长、煤监局局长赵铁锤做了题为《完善“六大系统”,深化“专项行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讲话,要求全国煤矿都要建设井下救生舱等避险设施,并在2015年前所有煤矿都必须建立“六大系统”。

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通知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通知特别强调,要建立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同时对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将“六大系统”建设完成时间提前到了2013年,严格规定“逾期未安装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8月24日,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又印发了《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确定了“六大系统”实施的具体步骤:2010年底前所有煤矿全面完成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的完善工作;2010年底前中央和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所有煤矿全部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2011年底前所有煤矿全部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及中央企业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全部建设完成紧急避险系统;2013年6月底前全国所有煤矿全部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切实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2011年1月2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下发了《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 [2011]15号文)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进行了规范。2011年3月8日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鲁煤安管[2011]51号文,中明确了山东省内辖区煤炭企业2012年6月底前,全省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央企业和省属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完善工作。2012年底前,全省存在高瓦斯区和瓦斯涌出异常区的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强爆炸性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或受水害威胁严重的矿井,以及市县属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完善工作。2013年6月底前,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2011年3月2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文)对井下紧急避难系统建设要求进一步进行了完善。

因此,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难系统”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超前预防为主的“防灾”和以应急避险为主的“减灾”的有机统一,是坚持预防为主,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综合治理措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煤矿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落实国家强制推行的安全先进适用技术,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需要。

第三章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第一节自救器

一、自救器配备

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第6条规定:“所有井工煤矿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

目前,安集煤矿劳动定员人数为3227人,其中下井人数为1872人。设计所有入井人员均配备一台ZH30D型化学氧隔绝式自救器,根据《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备用数量按10%考虑,故矿井需配备2060台ZH30D型化学氧隔绝式自救器。

ZH30D型化学氧自救器是一种利用化学生氧药剂与人呼出的CO2和水汽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氧气(产生氧气的同时,呼气中的CO2也被吸收)来供给人呼吸的个人呼吸保护装置。适用于高瓦斯、瓦斯、煤尘突出、瓦斯及煤尘爆炸矿井,该类产品采用与环境隔离、自生氧、呼吸系统内部循环的结构设计,在事故环境中不受氧气和毒气浓度限制,可满足遇险人员逃生需要的救护装置,是矿工随身携带和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存放的首选产品。其工作原理为:

当人呼气时,呼出的气体经口具进入生氧药罐,呼气中的CO2和水汽与生氧药罐中的生氧剂KO2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产生氧气的同时,呼气中的CO2也被药品吸收)进入气囊,吸气时,气囊中的富氧空气经口具吸进人体,完成一个呼

吸循环。当生氧剂产生的氧气超出人体的耗氧量时,气囊中的压力会逐渐增大,当达到规定排气压力时,多余的氧气会通过设在气囊中的排气阀排出。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工作原理:

ZH30D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为循环式闭路呼吸系统,人体呼气进入生氧药罐,药罐产生的氧气进入气囊,贮存起来,呼气时直接吸入气囊中的氧气。气流在呼吸系统中绕行一周,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

呼吸路径:呼气→口具→呼吸软管→组合阀→呼气软管→生氧药罐→呼气中的水汽和CO2与药罐体内的生氧药剂反应产生大量O2→气囊

吸气路径:气囊中氧气混合气→吸气阀→呼吸软管→人体肺部

当生氧剂产生的氧气超出人体的耗氧量时,气囊内压力逐渐增大,达到排气阀排气压力时,排气阀的阀门打开,排除多于气体,保证呼吸正常进行。当气囊内压力小于排气压力时,排气阀自动关闭。

二、化学氧隔绝式自救器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1. 携带待用时,任何场所不准随意打开自救器上壳;如自救器外壳已意外开启,应立即停止携带,作报废处理。

2. 在井下工作时,一旦发现事故征兆,就应立即佩戴自救器,马上撤离现场。佩戴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因此,使用者事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和考试。

3. 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要冷静、沉着,最好匀速行走。

4. 在整个逃生过程中,要注意把口具、鼻夹戴好,保持不漏气,绝不可以从嘴中取下口具说话。万一碰掉鼻夹时,要控制不用鼻孔吸气,迅速再夹上鼻夹。

5. 吸气时,比吸外界正常大气干热一点,这表明自救器在正常工作,对人无害,千万不可取下自救器。有时在佩戴时,感到呼吸气体中有轻微的盐味或碱味,也不要取下口具,这是由于少量药粉从药层中被呼吸气流带来而产生的,没有危害。

6. 当发现呼气时,气囊瘪而不鼓,并渐渐缩小时,表明自救器的使用时间已接近终点。

7. 本自救器属一次性佩戴使用产品。

8. 过期和已使用过的自救器,不允许修复使用。

9. 在佩戴过程中,万一启动装置失灵,同样可以使用,只需向气囊深呼一口气,仪器照样工作。

维护保养:

1. 携带自救器应避免碰撞,跌落;不许当坐垫用;不允许用尖锐的器具猛砸外壳和药罐;不能接触带电体或浸泡水中。

2. 长期存放处应避免日光直射,自救器应远离热源;不要与易燃易爆和腐蚀物品接触和同放一室,存放室应尽量保持空气清新干燥。

3. 每班携带时,要检查自救器外壳有无损伤,有无松动,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送自救器发放室检查效验。每班携带后,应将自救器外表面擦干净。

4、自救器由矿井集中管理,实行专人专用。各矿井应建立自救器发放室,发放室不应有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其温度应在0~45范围内,自救器发放室应配备气密检查仪、自救器专用称重仪等。

5. 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气密检查,发现气密破坏的要作报废处理;受到剧烈撞击有漏气可能的自救器,应随时进行检查和作相应处理。

6. 过期和已报废的化学氧自救器,由专业管理人员打开外壳,卸下气囊组件,用水冲洗净内部的生氧药品,然后才能处理,切不可乱丢药罐和药品,以免引起火灾和其它意外事故。

7. 保护带为易损件,如损坏可向厂方购买。

第二节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规定,安集煤矿紧急避险系统按照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三级救援救援体系。

一、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原则及要求

1、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优先建设避难硐室。

2、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3、各紧急避险设施的总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永久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2,临时避难硐室和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1。

4、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其他矿井在突发紧急情况时,凡井下人员在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内靠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的,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5、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推进长度超过500米时,应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

其他矿井应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

6、紧急避险设施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一、总则 1.为促进和规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并作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督检查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施安全监察的依据。 3.煤矿企业是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的日常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所驻辖区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察。 二、紧急避险系统

4.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5.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全文).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全文) 一、总则 1.为促进和规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并作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督检查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施安全监察的依据。 3.煤矿企业是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的日常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所驻辖区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察。 二、紧急避险系统 4.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5.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用友账务系统简易操作指南(新)

总帐 如何新建账套 1,进“系统管理”→点击“系统”→点击系统下“注册”→进入注册控制台用户名用admin的名字进入→确定 2.点击“帐套”→点击帐套下“建立”→进入创建帐套,此项只须填入“帐套名称”即你做帐公司名称,启用会计期改为你要启用的月份,其他不用改,系统默认即可。→“下一步”→进入“单位信息”,填入单位名称和单位简称,其他信息可填可不填→“下一步”→进入“核算类型”选择企业类型(工业或商业)。选择行业性质(一定要选“新会计制度”),其他信息不修改→“下一步”→进入基础信息:存货,客户,供应商是否分类都打上“√”有无外币核算要根据你公司具体情况选择,有就打上“√”,没有就不选择→“完成”→“是”→等待系统创建帐套→进入“分类编码方案”根据贵公司需要修改,一般系统默认即可→“确认”→进入“数据精度定义”→“确认”→提示创建帐套***成功→“确认” 3.点击“权限”→点击“权限”下的操作员→进入操作员管理窗口→点击“增加”→进入“增加操作员”窗口→输入“编号”例如001,002,打上姓名(口令和所属部门可暂时不填),等做帐后,再增加“口令”也可→点击“增加”继续增加下一个操作员(一套帐最少要有两个操作员)。4.点击“权限”→点击权限下的“权限”→进入操作员权限窗口→先在右上边选上你所建的帐套,再点击一下左边你所增加的操作员(变蓝),接着在上方“帐套主管”前打上“√”(点击即可)→在弹出窗口中点击“是”。第二个操作员也如此操作,设置完毕后“退出”。 系统初始化 一、会计科目: 点击“基础设置----财务”进入会计科目设置。在会计科目中增加明细即二级科目,但是: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收帐款应设为客户往来,不在此科目下增加二级科目。将其二级科目录到客户档案里。同样: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预付帐款设置为供应商往来,其二级科目录到供应商档案里。(注意:设为客户往来和供应商往来的不在此增加明细科目) 方法:①直接增加明细科目的。(例:增加“银行存款”明细。点击“银行存款”→点击菜单中的增加—→进入会计科目新增—→输入科目编码100201 其中1002为银行存款编码01为新增二级科目编码,如果再增加第二个明细则为100202。如此类推。科目名称输入“建行”输你要增加明细的名称)—→点击“确定”即可。若继续增加下一个,则再点击“增加”,操作同上。注意:如果有外币核算的科目要不对应的外币选上。 ②如何将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收帐款设为“客户往来”。方法:双击“应收帐款” —→弹出一个界面,点击“修改”,之后在“客户往来”前打上“勾”再点击“确定”,返回即可。其他两个操作一样。 ③如何将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预付帐款设置为“供应商往来”。方法:双击“应付帐款” —→弹出一个界面,点击“修改”,之后在“供应商往来”前打上“勾”再点击“确定”,返回即可。其他两个操作一样。 ③指定科目:基础设置----财务→会计科目→编辑→指定科目→现金总帐科目(银行总帐科目)→双击1001现金(双击1002银行存款)→确认。 二、凭证类别: 基础设置——财务——凭证类别→选择你要用的凭证类别→确认

MagPix简易操作说明

MagPix简易操作说明 日常维护 1.开机前检查鞘液和废液。 (*以下3-4步操作,也可以根据xPONENT软件自带的Revive after storage自动完成。) 2.进入Maintenance界面,点击Cmds&Routines 3.选择合适的加液槽分别选中Alcohol Flush和Wash。 4.在对应的加液槽中分别加入70%乙醇和去离子水,点击Run,完成清洗操作2次。 5.如果需要,调整探针高度: 进入Maintenance界面,点击Probe Heater, 自定义实验板名,分别在实验板、加液槽和Strip条上选择三个孔做为校验孔,并分别在滤膜板和磁力板中加入一块垫片,然后点击Auto Adjust Height,最后点击Save Plate保存。 (*每次更换不同型号的实验孔板时,需要重新调整探针。) 6.如果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 (仪器的正常校准每月进行一次。) 7.对实验孔板进行读数分析。 (*以下8-9步操作,也可以根据xPONENT软件自带的Shutdown Routine自动完成。)8.实验结束后,加样槽中加入10%或者20%的自制漂白液清洁系统,Maintenance界面 下选择Cmds&Routines点击Sanitize。 9.在加样槽中加入去离子水,Maintenance界面下点击Wash,点击Run,清洗系统2 次。 10.退出软件,关闭系统。 注意事项 1.每次实验前进行一次Verification校验(如实验频繁,一周只需一次Verification 验 证即可) 2.每月定期进行一次Calibration校正。 3.每月进行一次全系统清洗,Maintenance界面下点击Cmds&Routines,选择 Sanitize和Wash,清洗系统3次。 4.如果在校验和校正中遇到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技术中心电话:400-889-198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与煤共生、伴生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4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 14161-2008 矿山安全标志 3 术语和定义 3.1 紧急避险系统emergency refuge system 在矿山井下发生灾变时,为避灾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由避灾路线、紧急避险设施、设备和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 3.2 普通型紧急避险设施emergency refuge facility 在矿山井下发生火灾、中毒窒息或坍塌等灾害时,为避灾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具有安全防护、通讯、照明等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普通型避灾硐室和普通型救生舱。 3.3 防水紧急避险设施emergency refuge facility 在矿山井下发生水害时,为避灾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具有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毒有害气体处理、通讯、照明等基本功能,主要包括防水避灾硐室和防水救生舱。 3.4 自救器self-rescuer 由入井人员随身携带、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种呼吸保护器具。 4 建设要求 4.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并随井下生产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合理设置避灾路线、建设紧急避险设施、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1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作用和配置方案示范文本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作用和配置方案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作用和配置方案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研究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瓦斯、火灾等重特 大事故监控与预警和事故调查中的作用,提出了系统设置 方案和基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煤矿瓦斯爆炸等事故直接 原因认定方法;研究了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在遏制 超定员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系统设 置方案;提出了以矿用调度通信系统和矿井广播通信系统 为基础,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为补充的矿井通信联络方案; 提出了严禁矿用IP电话通信系统和矿井移动通信系统替代 矿用调度通信系统的观点;提出了高瓦斯矿井的入井人员 宜携带隔离式自救器,隔离式自救器宜选用压缩氧隔离式 自救器;提出了避难硐室的装备要求和避难硐室性能价格

简易版系统操作手册

电商企业Q&A 一. 如何上传模板 试用版账号只能使用系统既有的产品模板,与正式账号效果一致,只有正式账户可以上传自己的产品模板。待开通正式账号以后,建模完成,由我们上传。 创建产品模板步骤如下: 1.拍照产品图片,图片为您在电商平台上展示给客户的主图及细节图。注:照片里的产品DIY 区域必须是未印刷前的白色(如果有美工制作好效果图PSD文件的,请交给我们PSD源文件做修改匹配系统上传) 2.提供DIY区域的产品印刷稿件源文件,并标注产品印刷出血部分(指一些产品车线包边或会被裁切的部分)。 3.提供DIY区域的产品印刷效果图,我们在建模的时候需要设置产品的原材料及对产品做些渲染,确保DIY生成的效果图与产品印刷出来的效果是一致的。 一次最多可生成100套样式,800张图片 使用我们的智能编辑器,不仅成本低、速度快,还支持素材,文字,logo,属性,多区多面DIY需求,根据场景、材质、曲面100%仿真合成效果 二.如何导入素材图片 1点击“我的素材”-2点击新增-3选择上传-4找到批量要导入的素材图片打开-5点击保存(注:一次最多只可批量导入20张素材) 如何编辑素材分类 1点击“我的素材”-2选中需要编辑分类的素材-3打标签-4勾选该素材要划分的分类类别

三.合成素材 3.1.如何合成素材 A选择模板:如果您已确认要制作的模板,请点击【选择模板】为您的模板选择素材 (可根据纵向模板列表批量选择针对性素材) 1点击”开始合成”-2点击“选择模板”-3选择产品分类-4勾选产品属性-5点击“搜索”-6勾选需要的模板-7点击左下角“下一步”-8选择素材-9点击左下角“确定合成” (注:可根据纵向模板列表批量选择针对性素材也可针对独个模板单独选择素材) B选择素材:如果您已确认要使用的素材,请点击【选择素材】为您的素材匹配模板先选择素材后选择模板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安全标志认证方案word参考模板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安全标志认证方案 (征求意见稿) 前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8号)精神,满足我国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充分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安全认证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研究开发和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源现状,依据AQ 2033-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GB 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等规定,制定本方案。 1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中配套设备、安全仪器仪表及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安全标志认证。 本方案主要服务于现阶段我国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完善的相关工作。 2 认证模式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中配套设备、安全仪器仪表认证按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安全标志认证方案》等相关产品认证方案进行。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可移动式救生舱执行新产品申办程序,即技术审查+安全性能检验。

注: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需进行工业性试验的产品,安全标志认证中只进行安全性能审查和检验。 3 认证依据 AQ 2033-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 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T 12173-2008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4 认证申请 4.1申请人 移动救生舱申请人应为能够承担产品主体责任的生产单位,并具有相应的产品研发、总装和质量控制能力。 (1)注册资本不少于1000万元; (2)救生舱生产、组装厂房面积不少于2000m2; (3)具备6名以上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在册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册人员不少于1名),其中机械、电气、化工专业的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分别不少于1名,从事本专业3年以上; (4)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4.2 申请材料 通过安全标志申办平台(https://www.doczj.com/doc/7f2085119.html,)提交申请材料,见申办平台相关说明。移动救生舱产品技术文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4.2.1产品企业标准 应根据AQ 2033-2011编制产品企业标准,除应符合AQ 2033-2011外,还应明确以下内容: (1)救生舱外壳强度。建议不低于0.1MPa,且应提供有限元模拟分析或检测报告。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规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440-60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 关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总则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以下简称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三)地下矿山企业应按本规定要求期限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四)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

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安装标准 (五)监测监控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xx年底前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 (1)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①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10-15m 回风流中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混合风流处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的防护设施。

新OA系统用户简易操作手册

珠海交通集团 OA协同办公系统 简易操作手册 内网登陆:http://192.168.99.19:8081 2016年4月

1.O A涵义及价值 办公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OA系统)内容包括协同办公、综合办公、公共信息、文档管理、个人办公等,主要实现内部与异地的网络办公,无纸化办公,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内部的办公效率。OA系统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监控管理机制,明确工作事项的责任权,最终解决部门自身与部门之间协同办公工作的效率问题,从而系统地推进管理工作朝着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首次登录操作 登入OA系统的用户名详见,初始密码是123 1、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里输入OA网址: 内网登陆:http://192.168.99.19:8081 2、首次登录设置IE浏览器:点开浏览器,点开菜单“工具”->弹出窗口阻止程序->关闭弹出。 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可信站点->添加OA内网IP 内网登陆:http://192.168.99.19:8081 并去掉服务器验证的勾。如下图:

自定义级别设置->启用ActiveX控件。 3.各项功能简介 3.1完善个人信息 3.1.1个人信息完善 点开个人头像- 用户密码修改。如下图:

原密码是123,新的密码自己设置,如果有忘记密码者,请联管理员 3.1.2通讯录 点开就出现公司人员的联系方式及所在部门 3.1.3消息浏览 ?在右上角有一个消息,当有阿拉伯数字的时候,就表单有待办事项或者已办消 息的提醒 3.1.4在线交流 ?在右上角有个则可进行双方的简短语言交流,双方可反复进行沟通。 ?可以通过在线人员情况,查看员工或领导在办公室情况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一、总则 1.为促进和规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并作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督检查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施安全监察的依据。 3.煤矿企业是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的日常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所驻辖区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察。 二、紧急避险系统 4.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5.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可移动式救生舱是指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规定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规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规定一、总则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以下简称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三)地下矿山企业应按本规定要求期限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四)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安装标准 (五)监测监控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 (1)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①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10-15m回风流中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混合风流处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的防护设施。 ②每个采场入口处应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③掘进天井时,应按照独头掘进巷道的要求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④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应设定为0.0024%。 ⑤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安装,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

网上申报系统简易操作说明(新)

网上申报系统简易操作说明 一、下载: 1、网上申报软件下载: 登陆百度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f2085119.html,),在搜索栏中输入“北京国税网上纳税申报系统”,搜索结果中找到【北京国税网上纳税申报系统 2.0 正式版下载】,点击进入网页,点击【点击下载】按钮进入下载界面,点击【新浪本地下载】;。(建议将文件保存至电脑桌面,便于查找。) 2、网上申报软件升级包下载: 登陆百度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f2085119.html,),在搜索栏中输入“北京国税网上纳税申报系统”,搜索结果中找到【北京国税网上纳税申报系统 2.0 正式版下载】,点击进入网页,点击【点击下载】按钮进入下载界面,点击【网上报税升级包汇总-新浪下载】。(建议将文件保存至电脑桌面,便于查找。) 3、证书下载: 登陆中兴通财慧网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f2085119.html,),在网页右上角输入纳税人识别号和密码(见网上申报CA证书下载通知单)点击【登录】按钮,完善企业信息后,依次点击“我的业务”=》“业务状态查询”=》“CA证书”直接下载证书。(建议将文件保存至电脑桌面,便于查找。) 二、安装: 1.网上申报软件安装 双击网上申报软件安装程序文件,按提示进行操作,出现“系统声明”对话框,单击【同意】按钮继续,显示安装路径,如需更改安装路径,点击【浏览】选择您的安装目录后(建议安装默认路径),点击“下一步”继续安装,软件提示安装完毕,点击【完成】即可。 2.网上申报软件升级包安装 双击网上申报软件升级包安装程序文件,直接显示安装路径,如需更改安装路径,点击【浏览】选择您的安装目录(必须与网上申报软件安装路径一致),点击“下一步”继续安装,软件提示安装完毕,点击【完成】即可。 3.CA证书安装 双击安装证书,默认逐一点击【下一步】按钮直到安装完成(安装过程中需提供证书安装密码,证书安装密码为“1111”)。 升级注意事项: 出于完善程序功能、更新报表模板的目的,时常会发布新的程序升级文件。纳税人登录网上申报软件时,如有新的升级包发布,软件会自动弹出升级提示,纳税人只要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如自动升级不成功,纳税人可按网上申报软件升级包下载及安装方法操作。

矿山安全六大系统

矿山安全六大系统 1、监测监控系统 1)、组成系统由主机、传送接口、分站、传感器等设备组成。 2)、功能用于监测气体、风速、风压、温度、通风机开停状态等参数,具有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 2、人员定位系统 1)、组成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一般由识别卡、位置监测分站、电源箱、传输接口、主机、系统软件、服务器、打印机、UPS电源、远程终端、网络接口等组成。 2)、功能 ■全矿人员实时跟踪、定位■矿井移动目标的实时视 ■井下人员分布和行踪查询■井下工作人员的考勤 ■紧急搜救与紧急报警功能■矢量图的编辑及分类 ■各类报表数据查询与打印■信息存储和历史数据播放 3、紧急避险系统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1)、组成由避险路线、避险设施(包括救生舱、避难所、自救器)等组成。 2)、功能在井下发生紧急灾害的情况下,为避灾人员提供安全避险的生命保障设施设备。 4、压风自救系统 1)、组成压风自救装备系统由空气压缩机、井下压风管路及固定式永久性自救装备组成。

当发生煤和瓦斯突出或突出前有预兆出现时,工作人员近进入自救装置,打开压气阀避灾。 2)、功能为隔绝式防护装置,当煤矿井下出现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或突出时,避灾人员应立即跑至压风自救装置处,解开披肩防护袋,打开球阀开关,迅速钻进披肩防护袋,其压力达0.09Mpa左右,对袋外空气形成正压,而袋外有害空气压力低,不能进入防护袋,使避灾人员不致受侵害。披肩防护待材料具有不漏气、阻燃和抗静电特点。 5、供水施救系统 1)、组成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由清洁水源、供水管网、三通阀门及监测供水管网系统的辅助设备组成,其中供水管网即消防防尘供水管道系统主要包括储水池、管道系统及各类阀门。 2)、功能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险场所处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应急供水。在矿井发生灾变时,为井下重点区域提供饮用水的系统,包含清洁水源、供水管网、三通阀门及监测供水管网系统的辅助设备。 6、通讯联络系统 1)、组成一般由矿用防爆调度电话、程控调度交换机、调度台、电源、电缆等组成。 2)、功能 紧急报警广播功能,数字录音功能,分区广播功能,通讯联络功能,系统工作状态检测功能。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规定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289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规定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 关规定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总则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以下简称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三)地下矿山企业应按本规定要求期限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

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四)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安装标准 (五)监测监控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xx年底前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 (1)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①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10-15m回风流中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

紧急避险系统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紧急避险系统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第1条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全总煤装〔2011〕33号)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针对矿井实际生产、安全情况和《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特编制本预案。如年度内机构、人员发生变动,矿井生产系统发生重大变化(如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则及时进行修编,确保预案的适宜性。 第2条组织机构及职责 1、矿井安全避险指挥部成员名单: 总指挥矿长 副指挥总工程师、各分管副矿长、各副总工程师 成员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 指挥部设在公司调度室 2、各专业组名单: (1)抢险组: 组长:安全副矿长 成员: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调度室主任 职责:负责现场处理、消除隐患、抢救人员、抢修设施、供电供水等工作。 (2)技术组 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总工、

职责:提供事故救援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图纸、技术资料,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机电组 组长:机电副矿长成员:机电副总工职责:提供事故救援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图纸、技术资料,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4)后勤保障组 组长:行政副矿长成员:矿长助理、供应科科长、财务科科长、总务科科长职责:负责抢救事故的车辆、通讯、接待上级领导等工作。 3、组织措施 (1)组织措施 安全避险系统发生故障后,迅速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安全避险系统故障处理协调领导组,应急救援各专业组全体人员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矿长是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当矿长不在现场时,由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履行指挥长职责。各专业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救灾协调领导组的指令,进行应急救援工作,听从指挥长统一指挥,并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履行职责,做到规范运作,指挥顺畅。公司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协助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工作,支持指挥长履行职责。 (2)救灾指挥系统示意图:

系统操作说明书

系统操作说明书 该系统设计平台使用:Android Studio、Windows10系统 (1)管理员-BOSS登录界面 登录界面为管理员或者BOSS进入系统的首界面,显示登录界面,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框和登录按钮。用户名和密码错误时界面下方会出现提示信息。 (2)管理员/BOSS管理 管理主界面分为管理员和BOSS,管理员管理主界面包含读者管理、期刊管理、借阅管理三大功能按钮,BOSS管理主界面包含图书借阅管理、期刊查询管理两大功能按钮。 (3)管理员——读者管理操作 读者管理操作界面包含一个列表用于显示借阅证信息,一个增加按钮,用于跳转到办理借阅证界面,还有一个返回按钮用于跳转回主界面。 (4)管理员——期刊管理操作 期刊管理操作界面包含订购期刊、卡片登记操作以及返回管理员管理界面操作,每个操作对应一个添加信息的界面,期刊订购界面里面包含期刊基本信息输入框以及添加返回按钮,卡片界面包含期刊的总期号、复本序号、本年期号等信息输入框和添加返回按钮。 (5)管理员——借阅管理 借阅管理界面包含期刊借还管理界面、借阅信息界面、期刊库存查询界面以及期刊去向查询界面。期刊借还管理界面包含借还期刊时所需填入的信息输入框以及添加和返回按钮;借阅管理界面包含一个列表显示所有借阅情况,还有添加和返回按钮;期刊库存查询界面包含期刊代码输入框,查询、返回按钮以及一个列表用于显示查询结果;期刊去向查询界面包含期刊名称输入框、查询、返回按钮以及期刊剩余量显示框。 (6)BOSS——期刊借阅查询 借阅查询界面包含一个列表显示所有借阅情况,还有查询和返回按钮;期刊库存查询界面包含包含一个列表显示所有期刊情况,还有查询和返回按钮。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xx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2013年10月14日第一次修订文件编号 AQ-33 1 目的为确保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效运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矿山标准化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2 使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有限公司xx矿;本制度适用于与xx有限公司承揽地下矿山业务的承包单位。 3 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金属非金属安全规程》AQ 2007.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规范导则》 AQ 2007.2-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 AQ 2031-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 2032-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 AQ 2033-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 AQ 2034-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 2035-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 2036-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讯联络系统建设规范》 4 职责与权限 4.1安全环保室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负责人员信息采集、录入、射频卡发放、使用、回收、更换、资料的收

集整理及相关管理工作; 4.2 设备能源室负责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备设施日常维护、更新、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4.3计划调度室负责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日常信息汇报、中心机房设备监管、视频监视系统监控及相关管理工作; 4.4运检工序配合设备能源室做好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安装、更换、更新、日常维护及相关管理工作;4.5综合管理室负责地下矿山六大系统材料申购,组织各工序、组(室)及协作单位进行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学习培训。 5管理要求及考核 5.1监测监控系统管理 5.1.1设备能源室指定人员负责监测监控系统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安全员每班对监控检测系统设备设施、电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计划调度室,由计划调度室协调进行维护和处理,在汇报后2个工作日不进行处理的,按照200元/次考核; 5.1.2设备能源室每半月对监测监控设备进行调校、调校检测误差仍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更换,并建立设备检查、维护台账; 5.1.3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时,如出现有毒有害气体超标,调度员通知该区域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危险作业区域,并通知当班安全值班员进行现场督促落实,待警报解除后方可进行作业,安全值班员将具体情况向计

OA系统简易操作手册

泛微协同办公平台(e-c o l o g y)用户使用手册

版权说明 本手册以及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仅用于为泛微协同管理平台最终用户提供信息,上海泛微软件有限公司有权。本手册是上海泛微软件有限公司的专有信息,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法和国际公约的保护。 未得到上海泛微软件有限公司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辅助或传播本手册的任何部分内容。 本手册内容若有变动,恕不另行通知。本手册中例子中所引用的公司、人名和数据若非特殊说明,均属虚构。 本手册以及本手册所提及的任何产品的使用均受适应的最终用户许可协议限制。本手册由上海泛微软件有限公司制作。本手册中提及的所有商标、商标名称、服务标志及徽标均归其各自公司所有。

目录 一、系统使用向导 (4) 1.1进入e-cology系统 (4) 1.2 OA系统桌面快捷方式创建 (6) 1.3常见问题及处理 (7) 1.4主界面功能详解 (8) 1.4.1主界面功能区域分布 (8) 1.4.2主界面区域说明 (8) 1.4.3常用工具 (8) 1.4.4个人工作区 (9) 二、常用功能 (11) 2.1用户在门户中处理日常工作 (11) 2.2修改系统登录密码 (12) 2.3查询人员信息 (13) 2.4创建工作流 (14) 2.5跟踪流程处理情况 (16) 2.6 收藏夹功能 (18) 2.6.1功能描述 (18) 2.6.2 收藏操作 (18) 2.6.3 查看收藏夹 (20) 三、用户界面定义 (21) 3.1流程短语设置 (22) 3.2人力资源自定义组 (23) 四、知识管理 (24) 4.1新建文档 (24) 4.2我的文档 (28) 4.3最新文档 (29) 4.4文档目录 (30) 4.5查询文档 (32) 五、工作流程 (33) 5.1新建流程 (33) 5.2跟踪流程处理情况 (35)

煤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设计方案 系统设计原则及依据 1.1 设计原则 (1)科学合理性原则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位置、方法选取应科学合理,符合相关安全规程和规定;系统管理软件操作界面具有合理性,符合技术人员操作习惯。 (2)经济实用性原则系统方案设计时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考虑经济实用性原则,优化设计方案,做到“无重复、不缺少”,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现场情况制定不同的系统配置方案,降低系统造价,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档次,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凡是原系统已具备的功能或结构装置,只要准确有效,都采用系统整合的方法加以利用,不作重复建设;对监测系统所涉及的技术方法,在保证长期可靠有效的前提下,采用最经济的方案。 (3)系统可扩展性原则在系统方案要求改进时,本次投入的软硬件设备能够继续使用,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投入;系统输出的数据信息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格式,便于系统功能扩充和监测成果的开发;系统预留接口,为系统升级与改造做铺垫,使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4)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原则能够保障在恶劣环境下可靠工作,同时,硬件设备稳定可靠,免维护或维护量小;系统设备均采取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结合防雷模块,具备良好的防雷、防浪涌和抗干扰能力。系统本身应符合电磁兼容性和电气隔离性能设计要求,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能够有效判别外界对于监管系统的恶意破坏和系统自身故障,并给出报警提示。 (5)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系统所采用技术与设备代表该领域先进产品,代表技术发展方向,具有先进性;系统所使用设备性价比高,技术成熟,实用性强。 (6)施工便捷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