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新型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浅谈新型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浅谈新型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浅谈新型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浅谈新型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石油开采进入中后期,新石油油层的地质勘探成为解决我国石油能源紧张局面的重要环节。加快新型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我国当前石油地质勘探水平有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围绕新型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石油勘探新技术应用

随着石油开采进入中后期,新石油油层的地质勘探成为解决我国石油能源紧张局面的重要环节。加快新型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我国当前石油地质勘探水平有重要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围绕新型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传统的石油勘探技术存在的问题

传统石油勘探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效率低下。因为勘探仪器和勘探理念乃至勘探技术的落后,使我们石油勘探工作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却起不到应有的成效;其二,勘探范围具有局限性。因受勘探设备、勘探地层、勘探环境的影响,勘探的地域仅局限于平原地区或路途易行、较为平坦的地形条件中。对于环境恶劣、不通铁路、公路的地区,如沙漠、海疆、沼泽等地质环境则传统的勘探技术无能为力。其三,勘探所花成本较高。传统的勘探需要工作人员和仪器设备深入到地质环境之中,才能展开探测,而往往勘探了却不一定有收获,因此,但凡勘探,势必要深入工作环境一线之中,往往事倍功半。其四,勘探的工作理念比较落后。

二、新型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1.物探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物探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降低勘探成本,带来高效益。物探技术在我国石油勘探技术应用过程中作用巨大。在石油勘探领域中,物探技术主要包括反射地震技术、数字地震技术和三维地震技术,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幅增加了我国油气田的发现数量。但是,在今天看来,这不过是物探技术的传统技术了,随着科技的进步提高与飞速发展,高分辨率油藏地震技术四维监测技术应用于石油地质勘探中,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石油勘探的发现率。并且与之相适合的石油地质勘探的相关设备也不断得到改进,与物探技术协同作战,极大地发挥了物探新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中的作用。为勘探成功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和采收率的改善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测井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石油勘探开发给测井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机

地质勘探规范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一) 本标准的制定考虑了地质工作高度流动、分散的野外作业要求,规定了地质勘探作业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技术要求。 本标准覆盖了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并考虑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的现有文件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无意包含地质勘探作业中所有必要的条款。使用者应对本标准的应用自负其责。使用者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不免除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起草。 .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探工作野外作业、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职业健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地质勘探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使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从事其延伸业的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 中国民用航空探矿飞行工作细则(197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 GB 16424─199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GB/T 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T 5972—1986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 6722-2003 爆破安全规程 DZ/T 0141—1994 地质勘查坑探规程 GB 3787—198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质勘探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 3.2 艰险地区 是指海拔3000m以上无人居住的地质工作区。 4 野外作业基本规定 4·1 地质勘探单位,应建立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伤害源,流

石油论文

有关稠油生产的水问题 J . A . 面纱,SPE,和JJ 奎因,阿贡国家实验室,和加西亚大通,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 摘要 原油发生在许多不同的形式在世界。影响原油的重要特征是它的密度和粘度。通常轻原油以降低的成本比重原油更容易产生。从历史上看,世界上大多数的石油供应来自光或中等原油来源。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正在积极寻找对重质原油的来源以帮助满足需求,利用大量的重油储量位于许多国家。重油包括许多稠油资源像那些被发现在一些领域在加利福尼亚和委内瑞拉和油(或焦油砂)。在本文,油页岩也被认为是重油。 生产水是最大的副产品与传统的石油生产联系起来的。大量生产水的管理成本是整个生产油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成熟的石油领域在生产中依靠注入水保持形成压力。该过程涉及重油生产通常需要外部的水供应蒸汽,洗涤和其他步骤。然而一些稠油过程产生的污水,其他过程产生不同类型的工业废水。管理和处置废水对于经营者来说提出挑战和成本。本文介绍了水的要求与重油生产和潜在水来源有关。它还介绍了水如何被使用和由此产生的水质量的影响与重油生产有关。 引言 本文是根据2008年11月报告编写的阿贡国家美国能源部实验室,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面纱和奎因2008)。完整的报告包含了很多数字和地图加上描述的许多技术被用于生产的重质油。本文不包含这些信息。读者可以随时查看从阿贡环境科学部网站下载的面纱,奎因(2008)信息。 重油的定义 重油通常是界定美国石油协会的重力,还可能包括粘度的定义。美国石油协会重力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方式描述美国石油协会的密度或比重。美国石油协会重力是一个任意规模表示重力或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量刻度校准方面的接口。它的计算如下: 美国石油协会重力(°)=(141.5÷60°F下明确的石油的重力)?131.5。 较高的API重力评级反映轻原油的类型。不同类别的油之间的界限(例如轻,中,重,超重型)都遵循相同的趋势,但不同的作者选择略有不同类别之间的界限。一般来说,稠油具有一个22°或更低的API重力,超稠油具有一个10°或更低的API重力。Dusseault (2001)建议在原位测量粘度,稠油具有一个高于100厘泊的粘度。他还建议稠油的定义也可以表示产能。稠油应该有一定的流动性,在现有的自然条件下流到威尔斯且能经济的产生。与此相反,超稠油,油砂和沥青通常具有低API重力和高粘度,使它们流动不自然。它们通常被生产通过热处理或溶剂。 稠油的类型和重大沉淀物

地质勘察报告

一、前言 1.1拟建工程概况 我院受********村委会的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他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包括A5~A10、A12、A14和B1~B4安置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础。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 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表1-1 1.2.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条与条文说明第3.1.1条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如下: 勘察等级划分表 表1-2 1.3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 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 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 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特征、分布规律; 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 基础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情况; 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 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对拟建物基础方案选择提出 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础设计方案的岩土参数。 1.4 勘察依据 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现行规范进行: ⑴业主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 ⑵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条文; 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 ⑸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⑹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及[2003]10号)。 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并结合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首次共布设66个勘探孔,原则上沿拟建物的周边及各角点布设,钻孔编号ZK1~ZK66;野外地质勘探自2010年03月09日开始,至2010年03月25日结束,采用两台GXY-1工程钻机泥浆循环护壁工艺钻进,对于上部土层采用回转钻进,无泵投球取芯工艺;对于强风化花岗岩层采用双动双管取芯工艺,对于中等风化花岗岩采用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回次进尺≤2.00m,岩芯采取率满足规范要求。并进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采取岩、土、水试样,孔口标高测量及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具体工艺方法详见第5节)。所有钻孔在钻探取芯、观测结束后,均按要求采用原土或干的粘土球分层回填击实处理。

石油工程毕业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学习中心:河南油田学习中心 年级专业:网络08秋石油工程(钻井) 学生姓名:李明荣学号:0860363003 指导教师:徐清俭职称:讲师 导师单位:河南油田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2010 年07 月01 日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水平井的优点及应用范围,论述了水平井的施工技术,并结合钻井工程实例,详细说明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平井,钻进工艺,井眼轨迹控制,随钻测量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水平井钻进技术介绍 (2) 2.1水平井钻进技术简介 (2) 2.2 水平井的优点及应用 (2) 2.3 水平井钻进技术的发展 (3) 第3章水平井主要钻进工艺 (5) 3.1 井身轨迹控制 (5) 3.1.1 直井段 (5) 3.1.2 造斜段和水平段 (5) 3.1.3稳斜段、水平井段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5) 3.2 中井、完井 (6) 3.3 钻井液的性能要求及除屑措施 (6) 第4章应用实例 (7) 第5章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附录: (12)

第1章前言 当今,随着对能源需求的日趋增加以及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高效、清洁、经济地开采地下能源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水平井钻进技术应运而生。它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其目的主要是提高石油的产量,降低采油成本。并且随着MWD (随钻测量仪)、PDC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和高效导向螺杆钻具的应用,水平井技术已日趋完善。

石油财务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析

石油财务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析 作者:梁洪涛 来源:《商情》2020年第42期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了普遍应用,促进了社会发展,方便了大众生活。当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后,能够实现统一化和制度化管理。旧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只有运用信息化管理才能加快石油企业更好的发展。本文对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石油财务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加快了石油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造升级,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财务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符合新的发展需求,也加快了石油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进度,使石油财务管理更加方便和先进。 一、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机制比较复杂 当前,我国大部分石油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管理机构众多,内部工作比较复杂。因此,石油企业在开展日常管理中,不能做到高效精准,这导致石油财务资源利用率不高,存在很多不利情况,常见的包括资金周转不畅、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 (二)理财环境不符合标准化 因为石油企业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导致石油企业理财环境不符合标准化。石油企业的理财环境不具备标准化,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外部因素是国家相关的政策、汽油价格、税率等,内部因素是石油企业内部结构、包括企业组织模式、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等。从外部来看,石油企业理财方面不具备自主性,不能完全独立的开展企业的理财工作,受政府和国家法律的制约比较大。从内部来说,石油企业的理财机制不断发生改变,没有针对固定资产的理财模式。 (三)固定资产的技术投入成本比较高 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变化形势迅速,因此技术更新也比较快,所以很多石油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技术投入成本比较高,很多之前投入的科技产品不断发生贬值,因此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时候,就会存在不准确的地方。 二、石油财务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石油工程论文石油工程论文

石油工程论文石油工程论文 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中材料\设备价格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文章阐述了目前设备、材料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了油田实际分析了因材料、设备价格不准导致竣工结算超计划投资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设备、材料价格管理的建议及对策,指出控制材料、设备价格,首先要加强价格信息网的基础性工作,其次做好工程造价运动过程中的价格管理,最后努力做好物资供应管理,从源头上降低物资采购和物流成本。 [关键词]材料;设备;价格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目前,投资估算、概、预算中所列材料及设备费,已经达到工程造价的70%左右,因而,加强材料、设备价格管理及预测工作,对当前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对材料和设备价格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谈点肤浅的认识 和同行们探讨。 二主要问题 1 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工作重视不够,概预算管理仍处于静态之中,造成投资缺口,使竣工结算超概算、预算和计划投资现象依然存在。以前石油企业在编制投资估算、概、预、结算以及下达计划投资,所采用的材料、设备预算价格,大部分都是以本油田的计划价格为主要依据,预算价格和实际价格产生价差,由财务部门年底对物资

供应部门处理。因此,预算价格高低,准确程度如何并不影响正常的概、预、结算编制工作,材料、设备价格管理一直处在静态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形成,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少油田取消了油田内部计划价格,基本建设所采用的设备、材料价格随行就市;当地政府部门也取消了预算价格和综合调价系数的规定,并下文要求除定额内辅材外,主材全部以实调整。这样一来,为了做好材料和设备价格管理工作、就必须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及时捕捉新鲜、准确的市场价格信息,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然后测算出价格和各类工程造价上升指数,给概、预、结算下达计划投资提供依据。但由于目前对价格信息工作重视不够,有大量的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工作没有及时搜集,搜集到的一部分信息又没有分析测算。因价格信息和管理工作未跟上,设计部门对于大部分材料和设备在价格来源缺乏的情况下,只好仍沿用过去的作废预算价格编制概预算,计划部门按此下达投资。概、预算和计划投资已开始就先天不足,编制的概、预算起不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工程造价以及项目管理的需要,出现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现象依然存在。 2 缺乏材料、设备价格宏观管理办法,使造价难以控制。建设单位对外承包的工程,由于取消了当地预算价格和油田内部计划价格,物资供销处发布的控制价作为最高限价,只能用于编制概预算。结算时一部分属油田供应的材料按假供料价格结算,一部分属于施工单位自购料按实际发生,因而就出现了拿发票办结算的办法,目前国

石油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展望

石油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展望 石油行业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相互配合的高度技术密集型行业。石油行业的信息化一直伴随着石油行业的发展,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世纪中期,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石油勘探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稍后,在油气田生产及其它石油工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也逐步得到应用。时至今日,随着“数字油田”、“数字石化”、“数字石油”等新的石油行业信息化理念被普遍接受,全球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新一轮的信息化竞赛已经进入了实力较量阶段。石油石化企业已经发展到了离开信息系统就无法生存的地步,全面数字化已经成为各石油企业逐鹿中原的重要战略。 目前,数字油田建设已成为众多石油企业,特别是上游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数字油田本身也成为各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对于下游企业,与数字油田对应的“数字石化”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已经成为各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数字油田和数字石化作为数字石油最重要的两方面内容,引领着新时期石油行业的信息化。 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 根据诺兰等学者提出的信息化发展阶段理论模型,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信息化进程可分为6个渐进的阶段: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每个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的提高,具有不可跨越性。其中控制期和整合期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企业主动的调整十分必要的,这项工作的缺失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未来信息化的发展,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目前,大部分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调整任务,进入了数据管理期,而国内大多数石油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尚未进入这个阶段。我国有些石油企业的较大规模信息化建设起步不久,大多数处于控制期,少数企业正在步入整合期。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尽管我国少数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相对较高,但各企业发展不平衡,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好、做实,否则不能顺利渡过控制期和整合期,从而严重影响整个石油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因此可以说,我国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 纵观我国石油行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未来,基本上可以用“两个里程碑”和“一个新阶段”来加以总结。两个里程碑基本上与初始期和普及期对应,新阶段的任务对应控制期和整合期,而其目标亦与上述模型一致。 第一个里程碑是IT技术的初步应用。自从上个世纪中期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油田勘探开发及石油加工领域以来,IT技术在提高油气开发和加工水平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地震勘探、油田测井、工程设计、油藏建模、数值模拟、产能建设以及油气加工处理自动化等各方面的专业应用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是局部的,各系统是独立的。 第二个里程碑是企业网的建成。90年代中期以来,因特网技术推动了国内外石油行业以网络建设为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探工作野外作业、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职业健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地质勘探(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除外)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使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从事其延伸业的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引用文件最新版本,以及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 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MH/T1010-2000航空物探飞行技术规范 GB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5972-198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3787-198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16424-199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地质勘探exploration 是指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质灾害、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勘察、调查研究的活动。包括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 3.2艰险地区areas with hard ships and dangers 是指海拔3000m以上或者其他无人居住,自然条件恶劣、生存条件差的地质工作区。 3.3野外作业open country work 是指在非城镇地区户外进行的地质勘探活动。 4总则 4.1地质勘探单位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逐步推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4.2地质勘探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以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a)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等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c)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d)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e)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f)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制度; g)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h)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 4.3地质勘探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安全生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毕业论文(样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低渗透油田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 姓名: 学号: 性别: 专业: 石油工程 批次: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年月

摘要 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气藏开发评价和增产增注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而油气井压后的压裂液返排又是水力压裂作业的重要环节。目前,对压裂液返排的控制,大多采用经验方法,没有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对压裂液的返排过程和压后井底压力的确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压裂液返排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在以压裂液的滤失量计算的基础上,运用流体力学和数值模拟的相关理论以及物质平衡原理,针对返排期间裂缝闭合的过程,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建立了压裂液返排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压裂液返排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研究表明,为了减少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低渗透储层中的压裂井应采用停泵后立即返排的方式,使裂缝强制闭合。实测井口压降曲线与计算值的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裂缝闭合过程和压裂液返排过程。 最后,对返排的过程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研究,通过岩心实验,发现了返排过程中的一些特定规律。然后以滤失机理研究为基础,通过了建立裂缝壁面上的渗流模型,编制了返排参数预测程序,可通过对压裂返排效果的预测来指导压裂液返排作业。 关键词:水力压裂;裂缝闭合;压裂液返排;数学模型;井底压力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目前关于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存在的不足 (2) 第2章低渗透油田特点及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现状 (3) 2.1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及特点 (3) 2.1.1 国外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 (3) 2.1.2 国外低渗透油田的主要特点 (3) 2.1.3 国内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 (4) 2.1.4 国内低渗透油田的主要特点: (4) 2.2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现状 (5) 2.2.1 国外压裂液返排的推荐做法 (5) 2.2.2 国内压裂液返排的研究现状 (7) 2.3裂缝形态的数学模型 (8) 第3章裂缝闭合期间压裂液返排模型 (9) 3.1裂缝闭合过程中模型的假设条件 (9) 3.2压裂液返排的二维数学模型 (9) 3.2.1 压裂液从地层返排的数学模型 (9) 3.2.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13) 3.3模型的数值解法 (14) 3.3.1 返排模型的离散 (14) 3.3.2 求解方法 (17) 3.4裂缝闭合时间及压裂液返排量的确定 (18) 3.4.1 裂缝闭合时间确定 (18) 3.4.2 压裂液返排量的计算 (18) 3.4.3 停泵后裂缝体积变化量的计算 (19) 3.5实例计算与分析 (20) 3.6室内实验模拟研究 (22) 3.6.1 实验方法 (22) 3.6.2 实验数据及处理 (23) 第4章压裂液返排的实验研究 (26) 4.1实验仪器材料 (26) 4.2实验步骤 (26) 4.3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26) 4.3.1 采用瓜胶压裂液进行压裂实验 (26) 4.3.2 采用田菁胶压裂液进行实验的结果 (29) 图4-6 累计流量与渗透率恢复值 (30) 4.4结论与建议: (30) 第5章压裂过程中的滤失与返排效果预测 (31) 5.1压裂液滤失理论 (31) (32) 5.1.1 受压裂液黏度控制的滤失系数C 1 5.1.2 受地层流体压缩性控制的滤失系数C2 (32) (34) 5.1.3 压裂液造壁性控制的滤失系数C 3

石油勘探概念大全(DOC)

石油地质名词 油田Oil Field------由单一构造控制下的同一面积范围内的一组油藏的组合。 气田Gas Field------单一构造控制几个或十几个汽藏的总和。 石油Petroleum------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物为主要成份的一种褐色。暗绿色或黑色液体。 天燃气Natural Gas----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汽体组成的可燃混和气体。 生油层----在古代曾经生成过石油的岩层。 油气运移--在压力差和浓度差存在的条件下,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内任意移动的过程。 垂直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垂直的上下移动。 测向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平行的横向移动。 储集层-----能使石油和天然气在其孔隙和裂缝中流动,聚集和储存的岩层。 含油层-----含有油气的储集层。 圈闭----凡是能够阻止石油和天然气在储集层中流动并将其聚集起来的场所。 盖层----紧邻储集层上下阻止油气扩散的不渗透岩层。 隔层----夹在两个相邻储集层之间阻隔二者串通的不渗透岩层。 遮挡----阻止油气运移的条件或物体。 含油面积----由含油内边界所圈闭的面积。

油水边界Oil Water Contact----石油和水的接触边界。 储油面积-----储油构造中,含油边界以内的平面面积。 工业油气藏-----在目前枝术条件下,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由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移位而形成的圈闭。 地层油气藏-----由地层因素造成的遮挡条件的圈闭。 岩性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岩性改变而造成圈闭。 储油构造-----凡是能够聚集油,气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沉积相----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特征的总和。 沉积环境-----指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状况、沉积介质的物理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要条件。 单纯介质-----只存在一种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单纯介质。如孔隙介质、裂缝介质等。 多重介质Dual Porosity ---- 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多重介质。 均质油藏Homogeneous Reservoir----- 整个油藏具有相同的性质。 非均质油藏Heterogeneous Reservoir -----具有不同性质的油藏,包括双重介质油藏;裂缝西个油藏;多层油藏 弹性趋动-----油井开井后压力下降,油层中液体会发生弹性膨账,体积增大,而把原油推向井底。

大数据技术在石油化工的应用.docx

[摘要]大数据技术作为新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深刻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时代的新引擎、新动力。 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行业结构性矛盾、增强行业创新能力、减小安全环保压力。 从四个方面探讨大数据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化工原料或矿石勘探,油气数字化生产,化工管道风险评估,化工生产安全管理,有助于读者了解大数据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为石油化工领域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石油化工;信息技术大数据是指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多种手段获取到的巨型数据集。 这些数据集非常庞大,大小从数太字节,1等于1024至数拍字节,1为1024不等,远超出人类在可接受时间内通过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能力。 海量的数据中蕴含了丰富的行业知识,促使着我们需要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 目前,大数据技术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新推动力。 从2012年起,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发布大数据相关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实施大数据战略改善社会生产力[1]。 我国也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应用大数据技术。 我国在《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发展石油化工产业。

目前,大数据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化工原料和矿石勘测、油气的数字化生产、化工管道风险评估、化工生产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 1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化工原料或矿石勘探各类测量数据支撑着化工原料和矿石的勘探、运输、管理等过程。 传统的数据整理如同做笔记一样,研究人员每发现一种矿物质便会记录并分类,不仅包括其发现的地点,矿床年龄,还包括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数据记录量大。 传统方式效率低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较好地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应用大数据技术勘探最多的化工原料是油气。 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海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尽可能地提高采收率和油气产量,并通过对地震、钻井、生产数据的综合分析,提供更为智能的生产服务,成为改变油气开发方法的依据。 [2]大数据还应用于预测矿物勘探。 传统的矿物勘探如同游戏,不同矿产产于不同高度,记录十分烦琐,大数据技术可以将数十万地点的数百万份矿物样品进行全面的记录与分类,进而提高信息利用提取效率,为矿石勘测起了重大作用。 2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油气数字化生产利用大数据实现油田数字化进程,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油田的产量。 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往被忽视的、不易发现的、隐藏的数据被利用起来,可以实现提高6%的采收率和8%的油气产量。

石油工程导论结课论文

石油工程导论结课论文 石工12-7 李大善人 摘要:本文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对本学期的石油工程导论课程进行了总结,首先简单介绍了对石油工程专业及其所涉及到的领域的理解与认识,然后对三个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问题涉及钻井、采油、油藏三个方面,最后通过联系个人情况做出了详细的个人大学规划设计与大学学习计划,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及未来的人生理想;最后提出了一些对该导论课的建议。 关键词:认识与理解进步方向油田开发石油工程专业 前言:石油号称是工业的血液,在原材料中占的比例相当大,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石油在国家的发展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像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越来越需要一些精通石油行业各个领域的人才,我国的不少高校也开设了像石油工程这类的石油类课程,为我国输送了各种石油人才。 正文: 一、对石油工程领域所涉及主要范畴的理解与认识; 石油工程涵盖了石油开发生产的全过程,并交叉涉及油气勘探的一些基本内容。按目前我国石油生产的专业和管理的门类划分,石油工程领域涉及覆盖了油藏工程,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的工程领域。 1、采油工程:本学科通过一系列可作用于油气藏的工程技术与措施,使油气畅流入井,并高效率的将其举升到地面并进行计量和分离。 2、钻井技术:钻井工程是指在初步探明油、气、水储藏情况后,通过钻具(钻头、钻杆、钻铤等)对地层钻孔,然后用套管联接并向下延伸到油、气、水层的过程。 3、油藏工程:确定钻井方法和钻进工艺技术,建立起一条开采油气的通道,保护油气层。 二、对石油工程专业的理解与认识 石油工程是根据油气和储层特性建立适宜的流动通道并优选举升方法,经济有效的将地下油气从油气藏中开采到地面所实施的一系列工程和工艺技术的总称。石油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工程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

石油地质石油勘探论文

石油地质石油勘探论文 第一篇 1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所使用的技术 在石油地质分析中所使用的技术主要分为有机地化方面和沉积及储盖层方面的的分析技术,其中在有机地化方面所使用的分析技术主要有:岩石超临界提取技术、烃源岩模拟实验技术、有机岩石学分析测试技术、有机同位素分析技术等,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技术可以有效的对样本中有机质的烃含量及形成烃的能力等进行分析。沉积及储盖层方面的分析技术主要有:储层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成岩作用于模拟实验技术、油藏地球化学及油藏注入史研究等,以上这些技术通过对油气资源的存储环境以及岩石的地质分析从而得出油气资源存储的重要信息。 2新的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应用 2.1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 通过对勘探样本进行同位素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得出沉积有机质母质的类型,从而对油气源的分析对比有着重要意义。在原先的分析中,由于受到时代和技术的限制,造成分析只能局限于烃类及碳类物质的某一方面,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油气运移过程中的物质分异及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可以使得单体烃同位素的分析得到更为广发的应用,同使用此种技术可以极大的提升在油气资源的划分、油气源对比工作中的精度。而通过使用新技术可以对气态烃的碳同位素特征进行热解模拟实验从而模拟油气资源在地下的存储情况。 2.2轻烃分析测试技术 轻烃分析主要是指对于天然气、原油等的轻烃分析,对于轻烃的成因和开采得益于轻烃测试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现今对于轻烃的分析技术已经较为完善,现今已经形成了油—气—源岩三位一体的对比分类研究能力。其中对于天然气轻烃的指纹分析可以有效的对天然气的来源进行分析,通过对天然气干气使用低温或吸附的方法来得出轻烃,通过对轻烃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较普通的天然气烃更为全面的数据。而对于原油的轻烃指纹分析则主要是通过对原油轻烃的资料进行分类对比,从而可以对烃类的运移进行研究和对油层的连通性进行对比分析。在以上这些分析技术成功完成了对天然气和石油的轻烃分析以后,在完成对于岩石的轻烃分析则可以实现油、气和岩石三者同位一体的分类,从而实现对于原油和天然气的运移分析以及对于原油油源的分析追踪。现今,我国自主研发的使用特殊的有机溶剂来对岩石中的轻烃进行分离提取可以有效的满足实验室对于烃类物质的分析需要。 2.3对油气资源中的含氮、氧化合物进行分析测试的技术

野外地质作业安全要求

野外地质作业安全要求(提纲) 一、野外作业前准备 野外地质作业出队前应了解地质工作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交通、治安、人文和动物、植物、微生物伤害源、流行传染病种、疫情传染源等情况。对于工作目的地的信息,了解越多越好,如河流走向和水流流速、水的落差、当地海拔高度、山的坡度和植被、当地气温、日夜温差、社会治安和当地民俗、民风、交通条件状况等,并将地质工作区域有关安全信息向全体野外人员进行告知。 在疫源地区从事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接种疫苗;在传染病流行区从事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采取注射预防针剂或其他防疫措施。 ●野外地质勘探施工应收集历年山洪和最高洪水水位资料,并采取防洪措施。 二、野外地质作业 禁止单人进行野外地质勘探作业,禁止食用不能识别的动植物,禁止饮用未经检验合格的新水源泉和未经消毒处理的水。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和路线返回约定的营地。 在悬崖、陡坡进行地质勘探作业应消除上部浮石,一般情况下,不得进行两层或多层同时作业;确需进行两层或多层同时作业,上下层间应有安全防护措施。2m以上的高处作业应系安全带。

●野外地质勘探临时用电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电气设备应安装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处;电气设备熔断丝规格应与设备功率相匹配。 ?野外电、气焊作业应及时清除火星、焊渣等火源;电、气焊工作点与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点间距离应大于10m。 ?雷雨天气时,作业人员不得在孤立的大树下、山顶避雨。 ?坑、井、易滑坡地段或其他可能危及作业人员或他人人身安全的野外地质勘探作业应设置安全标志。 ?在电网密集地区测量作业应避开变压器、高压输电线等危险区,并禁止使用金属标尺。 三、特种区域野外地质作业 山区(雪地)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每日出发前了解气候、行进路线、路况、作业区地形地貌、地 表覆盖等情况。 2.作业人员应当掌握在冰川、雪地等危险地段的行走方法。 3.在大于30度的坡道或者垂直高度超过2m的边坡上作业应当使 用带有保险绳的安全带,保险绳一端应固定牢固。 4.上或下陡坡、悬崖、峭壁应当采取长距离的“之”字型路线行 进。 5.两人以上行走时应规定联络信号并应在视线之内。 6.进入易雪崩的地区,行进中应系紧腰带并放长雪崩绳,各行进 小组应保持5人以内。

石油工程概论论文

页岩气开发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摘要:页岩气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巨大,但是页岩气成藏规律、储集空间、渗流规律以及开发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储层具有低孔特征和极低的基质渗透率,给有效开发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从介绍页岩气的概念、成藏机理及储层特征出发,重点总结了目前页岩气的主要开发技术及存在的难点,并分析了我国页岩气开发适应性技术,对开展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页岩气;储层特征;开发技术;技术难点;对策分析 1页岩气的概念、成藏机理及储层特征 1.1页岩气的概念 页岩气是指以热成熟作用或连续的生物作用为主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生成的、聚集在烃源岩中的天然气,在主体上包括了游离态(存在于天然裂缝与粒间孔隙中)、吸附态(存在黏土矿物颗粒、干酪根颗粒表面)和溶解态(存在于干酪根和沥青质中),基本上包括了天然气存在的所有可能相态。 1.2 页岩气的成藏机理 天然气主要以游离相、吸附相和溶解相存在。在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天然气首先吸附在有机质和岩石颗粒表面,饱和后富余的天然气以游离相或溶解相进行运移,当达到热裂解生气阶段,由于压力升高,若页岩内部产生裂缝,则天然气以游离相为主向其中运移聚集,受周围致密页岩烃源岩层遮挡、圈闭,易形成工业性页岩气藏。由于扩散作用对气态烃的运移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天然气继续大量生成,将因生烃膨胀作用使富余的天然气向外扩散运移,此时无论是页岩地层本身还是薄互层分布的砂岩储层,均表现为普遍的饱含气性。 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烃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主体上表现为吸附态与游离态天然气之间的递变过渡,体现为成藏过程中的无运移或极短距离的有限运移。为典型的自生自储、大面积连续聚集型的天然气藏,富有机质暗色页岩,既是气源岩,又是储层和盖层,是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页岩气藏不需要常规圈闭的存在,页岩内部含有工业价值天然气的聚集,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1.3 页岩气的储层特征 页岩气藏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页岩储集层孔隙度一般小于

野外地质勘探技巧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走路、吸烟 野外地质调查时,我们常常要面对山地。在到达调查区域前,往往要走一段山路。 山地行走,看似人人都会,其实亦有技巧。为免迷路而又省力,提高行走速度,应力求有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 返回时一般应走原路。不要耍小聪明,以为走捷径省路。往往抄近路的结果,是迷路,是悬崖峭壁,是危机四伏,因为我们对地形并不熟悉,最后花的时间更多! 如无路可走,应尽量择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行走。一般不要走纵深大的深沟峡谷和草丛繁茂、藤竹荆刺交织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行走应遵循大步走的原则,若将步幅加大,三步并作两步走,几十公里下来,就可以少迈许多步,节省若干体力。 有道是:“不怕慢就怕站”。当疲劳时,应以慢行来休息,而不要走走停停。须知,停留一分钟,慢行就可以走出几十米。 山地行走,常常会遇到岩坡和陡壁。因此,攀岩是登山的主要技能。在攀岩前,应对岩石进行周密的观察,判断岩石的稳固和风化程度,然后确定攀登的方向和通过的路线。 攀岩最基本的方法是“三点固定”法,要求登山者手和脚能很好地协调一致。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其他一点,使身体重心逐渐上升。要防上窜跳和猛进,并避免两点同时移动,而且一定要稳、轻、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注意重心下移,保持身体平衡。 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除了悬崖峭壁以外,大都为草坡和碎石坡。30度以下的山坡行走,可沿直线上升。身体稍向前倾,全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不要过大过快。当坡度大于30度时,沿直线攀登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两脚腕关节不好伸展,易于疲劳;坡度大,碎石易滚动,容易滑倒。因此一般采用“之”字形上升法。即按照“之”字形路线横上斜进。攀登时,腿微曲,上体前倾,内侧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外侧脚尖稍向外撇。通过草坡时,注意不要乱抓树木和攀引草蔓,以免扯断使人摔倒。 在碎石坡上行走,要特别注意脚要踏实,抬脚要轻,以免碎石滚动。 在行走中不小心下滑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伸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重心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速度。这样,就可在滑行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千万不要面向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 雨季在山地行走,应尽量避开低洼地,如沟谷、河溪,以防山洪和塌方。如遇雷雨,应立即到附近的低洼地或稠密的灌木丛去,不要躲在大树下。大树常常引来落地雷,使人遭到雷击。避雷雨时,应将金属物品暂存在易找处,不要带在身上,也可找地势低的地方卧倒。如遇风雪、浓雾、强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行进,躲避在山崖下或山洞里,待气候好转时再走。 山地行走时,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疲劳时应适时休息,不要走到快累趴了才休息。那样,不易恢复体力,再走也提不起劲。正确的方法是大步走一段,再放松缓步慢行一段,或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调匀呼吸。站着休息时,不要卸掉装具背包,可以在背包下支撑一根木棍,以减轻身体负重。 若天气寒冷,切忌坐在石头上休息。这是因为石头会将身体的热量吸走。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被清清楚楚地标注在烟盒上。禁烟已成为全球运动,说是为了保护人

石油安全生产论文石油工程概论论文

石油安全生产论文石油工程概论论文 论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在新时期,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日益受到中国化工 行业与生产企业的重视。针对现代石油化工生产特点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把好安全质量关,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企业 石化行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石化行业生产线长、涉及面广,仅中国石化集团就有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输油、输气管道近6 000 km,加油站2.4万个,石化企业的油田、采油厂、炼油厂、化工厂、油库、加油站、输油(气)管线遍及全国城市、乡镇、车站、码头、宾馆、千家万户。生产过程包括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钻井、采油、油气输送、原油储运、石油炼制、化工生产、油品销售等,生产社会需要的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化肥等3 000多种石油、化工产品,与人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中国的三大石油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固定资产已达到6 000多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00多万人,石化行业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石油化工生产是一种高危险性的过程,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往往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对维

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以及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国化工生产装置大型化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化工企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具有易燃易爆 ,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点,易发生安全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中毒、污染等次生灾害。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各种化学事故400起以上。 一、化工事故存在的原因 所谓化工事故,一般是指有毒有害气体(或液体)的大量流失,对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意外事件。由于化学物品大都具有毒性大、易扩散和易燃烧爆炸等特点,因而极易造成事故地域大面积污染和大量人员伤亡,在人员稠密的大中城市尤为严重。 化工事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自然灾害外,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违章操作。如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错误,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化工生产和储运有很严格的操作程序,一旦违章,就有可能发生事故,由于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而引起的化学事故约占整个化学事故的27.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