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2020-202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部编人教版2020-202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部编人教版2020-202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姓名

专题一 世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以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壮大直至建立对整个世界的统治、危机与调整恢复这一发展过程为主要线索。主要内容包括: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时期(17—18

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时期(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到“二战”前的资本主义时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意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二战及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与两极格局、美日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领域

政治领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 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经济领域: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要实现中国梦,可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启示)呢?

①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②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③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

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或酝酿时期) 考点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①新的生产经营方式:13、14世纪西欧社会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②新的社会阶层:富裕农民、工场主(商人)——早期资产阶级诞生。 考点二:文艺复兴(“人”的发现):

(1)背景①天主教会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②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概况: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持续了近300年,蔓延西欧所有国家。 (3)核心思想(时代精神):人文主义。

(4)代表人物:①但丁: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是《神曲》。②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③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5)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思想解放)运动。

(6)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_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7)启示:思想解放能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创新精神;要崇尚科学,以人为本。

考点三: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世界”的发现、地理大发现):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物质动力:欧洲人日益膨胀的发财欲望——寻金热;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断传统的商路。

(2)条件: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流行;中国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 (3)人物与经过:(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①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 1497年率领船队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实现了欧洲人从海上到达东方的夙愿。

②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于1492年横渡大西洋,主要目的是寻找通往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他先后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误认为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③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远航,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4)意义和后果: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开启经济全球化的序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殖民者开始走上对亚非拉地区开展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罪恶的“三角贸易”;殖民扩张、掠夺和争霸。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时期

考点一: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考点二: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①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②性质: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③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④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⑤结果:都取得了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

①原因:英国和法国革命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领导阶级:除了资产阶级领导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

③性质:英国和法国革命仅是资产阶级革命,而美国独立战争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④意义: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法国革命推翻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体现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②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③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共同开创了近代民主法制的先河。⑤都有进步性:体现了人类社会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进步要求。

(2)不同点:①《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使英国最早进入法治社会;②《独立宣言》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③《人权宣言》体现了人权与法治的结合,是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政治性质的法律文献。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时期(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展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考点二: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 考点三: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矛盾的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国家面临分裂的危机。

2、领导人及主要贡献:林肯——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3、林肯的主要措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4、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5、影响(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彻底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考点四: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

四、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考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

考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五、一战后到“二战”前的资本主义时期(1919—1939年)

考点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考点二: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首先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蓬勃开展)。

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危机的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考点三:罗斯福新政成功缓解了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考点四:意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德国、日本两国是在国内经济大危机背景下建立的法西斯专政。

六、二战及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考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考点二:冷战与两极格局(1947——1991年)

考点三:二战后美日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经济进一步发展。

▲美国崛起和强大对我们的启示: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要加强宏观调控和发展科技教育。

2、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①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②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③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④西欧国家之间的联合。

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①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盟建立。

作用: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欧盟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3、二战后日本重新崛起的原因: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改革;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持;③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结果: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4、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缓和阶级矛盾,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专题二改革与制度创新

一、俄国苏俄苏联的改革

考点一:彼得一世改革: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作用: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没有改变俄国社会的性质)

考点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农奴制危机)

2、领导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改革的主要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②农奴以高额赎金获得份地。

4、改革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

5、改革的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考点三:苏俄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维埃政府在列宁领导下,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未改变社会性质)考点四:斯大林模式特点: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二、日本的改革

考点一:明治维新(1868年起):1、背景:日本面临内忧(幕府统治危机)外患(美国入侵,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2、领导人物:明治天皇;改革的主力:中下级武士。

3、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③经济上,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社会方式(有利于日本的持续发展)。

4、明治维新的影响: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①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并深化改革。②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③我们要重视发展教育,重视培养人才,重视科技创新。

三、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背景:1929-1933经济大危机。

1、目的,摆脱经济危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特点(“新”之所在):采用国家干预手段;

3、实质: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完善;

4、新政的中心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设施,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5、新政的影响: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改革的启示:改革要从实际出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促进社会发展才能成为强国之路。

专题三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考点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构建(1919——1939年)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国主导)和华盛顿会议(美国主导)。

(2)建立:1919年1月召开巴黎和会,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1919─1920年,协约国

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署了一系列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订了包括《九国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国际秩序。

(3)实质:它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分赃会议

(4)作用: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5)瓦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考点二:“冷战”政策和两极格局的形成(1947——1991年)

(1)1945年雅尔塔会议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

(2)1947年,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政策(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具体表现为①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标志);②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1955年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考点三: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1)背景: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局势总体上由紧张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和平的局势并不稳定,呈现出紧张与缓和、和平与动荡并存的态势。

(2)目前局势:“一超”(美国)“多强”(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

(3)发展趋势: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成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经济的多极化推动了政治的多极化。(霸权主义严重阻碍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①大力提高综合国力;②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③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考点四:经济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③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4)经济全球化在当前的挑战:近年来发生英国脱离欧盟,美国对华发动了贸易战,对加拿大、欧盟等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等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不可逆转。

(5)应对全球性挑战:

①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战争问题、恐怖主义等。②应对措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②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发展。③制定防范风险的政策。专题四世界科技革命与近代科学文化

专题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历程

1、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

2、国际无产阶级真正联合起来: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

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1871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国际歌》诞生

4、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并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5、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①1921年,苏俄在列宁领导下,实现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②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形成。

6、二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苏联、东欧改革的失败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模式的失败,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巨大成就。

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历程

考点一:美洲地区:

美国是美洲地区第一个通过民族解放斗争获得独立的国家,摆脱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领导人是华盛顿。考点二:亚洲地区

二战后,第一次亚非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万隆会议),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只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一只重要力量。

补充:2019年中考热点关注

1、历年重点:

经济政策(邓小平改革开放,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苏联模式,罗斯福新政比较;辛亥革命中三民主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彼得一世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政策比较)

国家统一(美国独立战争、内战带给中国发展启示;台湾问题)科技创新、改革开放、中国梦、一带一路、中共党史、国际关系、可持续发展、战争与和平、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2、中美贸易战:美国政策,中国政策,作为中学生怎么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