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SB质量体系基础教材2011

QSB质量体系基础教材2011

QSB质量体系基础教材2011
QSB质量体系基础教材2011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 引言 0.1总则 GB/T19000族下述标准可帮助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些标准备包括:——GB/T19000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则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GB/T19001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 ——GB/T19004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该标准的目的是组织业绩的改进和的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 ——GB/T19011提供审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指南。 上述标准共同构成了一组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促进相互理解。 0.2质量管理原则 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使组织获得成功。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已得到确认,最高管理者可运用这些原则,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b)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c)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的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d)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e)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f)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h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这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形成了GB/T1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资料全

天津市宝坻区云景嘉园住宅小区工程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编制: 审核: 审批: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一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0 第二章质量管理生产目标 0 第一节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1) 第二节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图(即质量保证体系图) (1) 第三节项目管理人员质量责任制 (2) 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说明 (9) 第四章质量管理制度 (9) 第一节技术交底制度 (9) 第二节工序交接检制度 (10) 第三节工程签证检查制度 (10) 第四节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10) 第五节施工过程的质量三检制 (10) 第六节严格执行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及验收制度 (11) 第七节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11) 第八节质量奖惩制度 (11) 第九节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11) 第十节实行质量否决制度 (12) 第十节认真执行“样板制” (12) 第十二节做好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 (12) 第五章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框图 (12)

第二节模板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4) 第三节钢筋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4) 第三节钢筋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5) 第四节砼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5) 第四节砼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6) 第五节防水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17) 第六节砌体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8)

第七节门窗安装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9) 第八节墙面抹灰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20) 第九节地面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21) 第七章技术质量管理奖罚制度 (23) 第八章质量管理例会制度 (26) 第九章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26)

第一章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依照项目法施工管理规定,云景嘉园住宅小区工程的特点,成立项目部工程质量管理小组。项目部组员及职责如下: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为了每项工程都达到创天津市标化工程标准的管理目标,明确各级员工质量责任,联系实际,确保工程质量符合优质工程标准。根据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天津市文明工地和优质结构工程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分包单位较多等实际情况制订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章质量管理生产目标 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

质量体系基础知识质量体系常识

质量体系基础知识 1.什么是品管? 反应实际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特征与特性的总和。 2.什么是检验? 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实验、度量、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经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3.检验的步骤:明确品管要求、测试、比较、判定、处理。 4.检验的职能: A.保证的职能: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鉴别、分选、剔除不合格品, 决定该产品是否接受。 B.预防的职能:通过检验及早发现品质问题并找出原因,及时加以排除,预防或减少不合格品。 C.报告的职能:检验中搜集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为改进设计,提升品质,加强管理提供资讯和依据。 5.质量活动的两类:一是通过质量控制,保证已经达到的质量水平,称为保持。另一类将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个实现提高的过程称为改进。 6.偶发性故障:也称急性质量故障,指由系统性因素造成的质量突然恶化,须采取应急措施,偶发性故障对质量的影响很大。这种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的过程就是质量控制,就是质量保持的活动。 7.经常性故障:又叫慢性质量故障,特点是原因不明,影响不易发觉,长久会影响企 业素质和经济效益。 8.质量改进的意义:

a.高优等品率,增加效益。 b.提高质量信誉,改善用户关系,增加销售量。 c.减少废品,增加盈利。 d.减少废次品,增加产量。 e.减少返工,增加产量。 f.减少检验,删选和实验费用。 g.加速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促进技术进步。 h.合理使用资金,充分发挥企业潜力。 i.培养不断进取,改革的精神,提高人员素质。 j.完善质量职能,提高质量保证能力。 9.生产工人要积极参加质量改进应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a.增强质量意识,决心改革。 b.具有问题意识和迫切感。 c.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 d.实事求是选择课题。 e.成立现场改进的质量小组。 f.尊重客观规律,进行刻苦细致的调查研究。 10.检验工作一般分为:进料检验、制程检验和出货检验。 11.进料检验:是对原材料,外协件和外购件进行质量检验,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 和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包括:首批样品检验和成批进货的入厂检验。 12.制程检验:是指在制程加工完毕时的检验,目的是预防产生大批量的不合格品, 并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分为三种方式: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出货检验。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教案文件

质量治理体系差不多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强制性产品认证 第一节概述 所谓3C认证,确实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 3C认证是我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和“长城认证”,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我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全然上强制企业提高治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治理规定》2001年12月3日公布,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从今年5月1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通过3C认证的,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 第二节 3C认证步骤 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1 认证申请

1.1 申请单元划分 1.2 申请资料 2 型式试验 3 初始工厂审查 4 获证后监督 4.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 4.1.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4.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1) 获证产品出现严峻安全、环保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时; 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 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治理体系等,从而可能阻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2 监督的内容 4.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4的全部内容。每个工厂的复查时刻通常为1~2个人日。 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4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授课提纲之一: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授课提纲 第一章概论 一搞好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一)产品质量对人民生产、生活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日常生活用品如服装鞋帽、食品饮品、药品,房屋及其装饰、工程科研项目等等)。 二)“产品质量的好坏,在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民族的素质”(邓小平) 三)1992年7月2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决定中的十项措施: 1. 切实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 2. 集中力量狠抓质量的突出问题; 3. 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质量; 4.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企业提高质量; 5. 加强政策导向,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6. 加强质量监督,严格整改措施; 7. 加快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审核注册工作; 8. 加强企业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9. 加快质量法规体系建设,依法管好质量; 10. 开展全民质量意识教育,发挥舆论和社会监督作用。 二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一)质量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人类最原始的质量管理时期-------没有专门的质量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由生产者自己进行质量检验 的时期。这个时期经历的时间非常漫长,从人类有生产活动开始,直至20世纪初期。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形成质量管理的时期。 2.质量管理从建立、发展到逐渐成熟的时期-------将质量检验从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建立专门的质量 检验机构,由专职的质量检验人员行使质量检验职权。这个时期质量管理从初步建立,逐步发展到成熟,经过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这两个阶段又被称为传统质量管理阶段)之后,人们在进一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质量管理的理论,进入到了现代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直至现在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达到了全世界进入到了标准化的质量管理阶段。 3. 质量检验阶段: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泰勒(F.W.Taylor)提出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一个检验阶段,通过设置专门的质量检验机构、配备专职的质量检验人员、独立行使质量检验和对产品的质量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结论的职权。但它是一种事后的检查,造成了大量的废品和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以及资源的浪费。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员工教育训练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质量管理原则(以下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a)以顾客为中心 b)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e)管理的系统方法 f )持续改进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h)互利的供方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本标准适用于) a)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寻求优势的组织。 b)对能满足其产品要求的供方寻求信任的组织。 c)产品的使用者。 d)就质量管理方面所使用的术语需要达成共识的人们(如:供方、顾客、行政执法机构)e)评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或依据IS09001的要求审核其符合性的内部或外部人员和机构(如:审核员、行政执法机构、认证机构)。 f)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建议的内部或外部人员。 g)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 、术语和定义 一)有关质量的术语 1.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2.要求:明示的、习惯上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质量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的要求。 4.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5.顾客不满意:顾客对某一事项未能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6.顾客满意:顾客对基本一事项已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7.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二)有关管理的术语

1.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3.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4.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5.质量目标:与质量有关的,所追求的作为目的的事物。 6.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7.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8.质量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9.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 10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 11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对达到质量要求提供信任。 12.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13.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的结果的程度的度量。 14.效率: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三)有关组织的术语 1.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相关关系得到有序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2.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有序安排。 3.基础设施:组织永久性的设施和设备系统。 4.工作环境:人员作业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5.顾客: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6.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7.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四)有关过程的产品的术语 1.过程: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 2.产品: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3.服务:无形产品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 4.软件:由承载媒体上的信息组成的知识产品。 5.外供产品:提供给组织外部顾客的产品。 6.项目:由一组有启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7.设计与开发:将要求转换为规定的特性和产品实现过程规范的一组过程。 8.程序:为进行基本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考试试题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考试试题 1、(B)是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A、质量突破 B、质量改进 C、质量控制 D、质量保证 2、组织的基本任务是(A) A、向市场提供符合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产品 B、采取措施激励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 C、配备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D、建立系统的管理模式 3、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造成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是属于(A) A、关键质量特性 B、重要质量特性 C、一般质量特性 D、次要质量特性 4、现场管理中,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做好“三自”和“一控”,其中“一控”指( B )。 A 控制设备状态 B 控制自检合格率 C 控制工艺水平 D 控制原材料用量 5、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质量管理三步曲是指(C) A、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B、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C、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D、质量策划、质量改进、质量保证 6、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的是(A) A、菲根堡姆 B、休哈特 C、朱兰 D、戴明 7、顾客的满意水平是(C) A、可感知效果和产品的质量之间的差异函数 B、产品的质量和可感知效果之间的差异函数 C、可感知效果和期望值间的差异函数 D、产品的质量和期望值间的差异函数 8、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费用属于(A)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损失成本 D、非符合性成本 9、QC小组的成员一般控制在(A) A、10人以内 B、12人以内 C、 8人以内 D、6人以内 10、PDCA循环当中的“D”指的是(C)

A、策划 B、检查 C、实施 D、处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该规定(C)的范畴。 A、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对于产品质量规定必须满足的条件 B、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作为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以及确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 C、不合格产品对消费者的实质损害 D、产品缺陷 12、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的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这体现了质量的(A) A、时效性 B、广泛性 C、主观性 D、相对性 13、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 A) A.三全一多样 B.质量中心 C.三保 D.“卡、防、帮、讲” 14、在质量管理所需的所有资源中,最根本的资源是( D ) A、原材料 B.设备C.专业技能 D.人力资源 15、企业最经常、最大量、最活跃的质量工作是( B ) A.设计过程 B.生产制造过程 C.检验过程 D.使用过程 16、推动PDCA循环,关键在于( D) A.计划阶段 B.执行阶段 C.检查阶段 D.总结阶段 17、质量管理的所有工作都是通过(D)来实现的。 A.资源 B.程序 C.组织结构 D.过程 18、编制质量计划的指导原则中,最关键的原则是( B) A.经济性原则 B.使顾客满意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先进性原则 19、“质量就意味着对于规范或要求的符合”。这一观点是(C)提出来的。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Fundamentals and Vocabulary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本标准是 GB/T19000族标准之一。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ould)仅起指导作用。 由于两种语言上的差异,术语 3.1.5 capability与 3.9.12 competence 均译为“能力”,但其定义却不同。在GB/T 19000族标准中,术语3.1.5能力(capability)特指组织、体系或过程的“能力”,而3.9.12能力(competence)则特指人员的“能力”。 某些定义下面所加的“注”,是为英文版国际标准的使用者所提供的附加信息(如3.2.6中的“注”,3.6.l中的“注2”,3.6.13中的“注”和3.7.2中的“注2”),为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本标准仍保留了这些内容。 本标准对GB/T 6583-1994作了技术性修订,故本标准发布时,代替GB/T 6583一1994。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 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七O八研究所、中国船级社、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镜、徐有刚、陆关新、郭瑞霞、顾作甫、李溯、乔悦生、郑燕。 ISO 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3部分给出的规则起草。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一些专利权问题,这一点应引起注意。ISO不负责识别任何这样的专利权问题。 ISO9000是由ISO/TC176/SC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概念与术语分委员会制定。 本标准代替ISO8402:1994和ISO9000—1:1994。ISO9000—1中构成ISO9000族标准路线图的有关章条(现行的“选择和使用指南”)已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作为小册子另行出版。 本标准的附录A仅是提示的附录,它提供了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特定概念领域中术语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

ISO质量体系基础知识

ISO质量体系基础知识 1、什么是ISO9000族标准? 答:ISO9000族标准是指由ISO/TC176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2、ISO9000族标准的发展情况? 答:1987版ISO9000系列标准、1994版ISO9000族标准、2000版ISO9000族标准。 3、2000版ISO9000族标准由哪些标准组成? 答:2000版ISO9000族标准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四项核心标准:分别为《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术语》、《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第二部分为一项标准《ISO 10012:2002 测量控制系统》; 第三部分为技术报告或技术规范;第四部分为小册子,如《小型组织实施指南》等。 5、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有何区别? 答:ISO9000族标准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区分开来。 ISO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何种类别的产品。 ISO9001本身并不规定产品要求。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或由组织通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或由法规规定。 在某些情况下,产品要求和有关过程的要求可包含在诸如技术规范、产品标准、过程标准、合同协议和法规要求中。 7、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答: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用于确定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审核发现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服务组织进行。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如:GB/T19001)要求的认证或注册 8、质量、要求、等级、顾客满意的定义是什么? 答: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

开平市富利来塑胶企业有限公司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企业内部培训教材,请勿转载或复制 编辑:jack.shi 2005年4月15日

第一章重要术语 1.过程 process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 注2: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注3: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2.产品 product 过程的结果。 注1: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服务(如运输); ——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服务、软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的区分取决于其主导成分。例如:外供产品“汽车”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软件(如:发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服务(如销售人员所做的操作说明)所组成。 注2: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服务的提供可涉及,例如: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如维修的汽车)上所完成的活动;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为准备税款申报书所需的收益表)上所完成的活动; ——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传授方面的信息提供); ——为顾客创造氛围(如在宾馆和饭店); 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论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 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计数的特性。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经常被称之为货物。 注3:质量保证主要关注预期的产品。 3.质量quality

ISO9001-2000标准培训教材(doc 93)

ISO9001-2000标准培训教材(doc 93)

ISO9000:2000标准培训教材(全新解读)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1. WHAT? 1.11.1本节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 类型,即包括五类: 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见标准 5.3和5.4.1) b)质量手册 c)程序(本标准要求) d)所需的其它文件(为确保过程有 效策划、运作和控制) e)质量记录(本标准要求见4.2.4)1.1通常用下列金字塔图形来表述文件 的层次及类型 表2中将作业指导书从程序中独

立出来作为一类文件,作业指导书本身也属程序的范畴。 当组织的程序较多时,往往将采用表2的分层方法将具体作业操作文件及表格从程序中分离出来。 1.3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是指导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 3.2.4) 质量目标是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3.2.5)。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作为体系文件的最高一层文件,因为其是组织所追求的方向和目的,其它文件是为了实现方针和

目标而展开制订的。 1.4 质量手册见4. 2.2 质量手册作为文件的第二层对质量体系范围、程序、过程进行描述。 1.5程序 程序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本标准所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包括6个方面: 1)文件控制(标准4.2.3) 2)质量记录的控制(标准4.2.4)3)内部审核 4)不合格品控制(标准8.3) 5)纠正措施(标准8.5.2) 6)预防措施(标准8.5.3) 这些程序是标准明确的必须要形成的文件,但并不代表任何组织只需要5个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培训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概述与文件编制培训教材 一文件定义 ?ISO9000:20003.7.2对文件作如下定义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 1:对于信息如记录、规范、图样、标准、通告、通知等 注 2:对于承载媒体如电脑、光碟、磁盘等 ?ISO9000:20003.7.6对记录作如下定义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注 1:记录用于为可追溯性提供文件,并提供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证据 注 2:通常记录不需要控制版本(指已填好内容的表格,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更改,允许更正如计算错误、笔误等等 注 3: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 ?ISO9001:2000标准 4.2.1备注说明: 本标准出现“ 形成文件的程序” 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给出了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编制程序文件的灵活度, 同 时也明确了标准的强制性明示要求,即凡出现“ 形成文件的程序” 之处, 则 必须编制程序文件,即所谓的六个程序文件: 4.2.3文件控制—文件控制程序

4.2.4记录控制—记录控制程序 8.2.2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8.3不合格品控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5.2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8.5.3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注:8.5.2和 8.5.3可以合并建立一个程序文件—纠正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或改进控制程序 二 .ISO 9000文件体系 质量手册 QM QP WI 三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 第一阶文件: 质量手册决策层对全公司质量指引方向,也即期望大家应该做什么。 第二阶文件: 由中间层依据上述意图,相互 程序文件沟通应由哪一部门、哪些人, 做哪些事及做完流向哪一部门。 第三阶文件:操作标准书 就某一作业说明其所用材料、使用工具

管理员质量体系培训教材

* *(广州)电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ISO9000质量体系培训教材 ——治理版

编写:品质部 2002/12/12 讲明 1.编写目的: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使公司骨干人员对ISO 9000质量体系得到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为完善本公司的质量治理体系多尽一

份责,多出一份力。 2.适用范围: QA、技术员、工程师、主管、内审员的质量体系培训 3.要紧内容: A.ISO 9000认证常识 B.ISO 9000:2000版中提到的八项质量治理原则 C.质量——术语 D.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的差不多要求 E.将5S作为实施ISO 9000的辅助方法 F.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G.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H.纠正及纠正措施

一.ISO9000认证常识 你是不是觉得“ISO9000”、“国际标准”、“质量”、“治理体系”、“认证”等等名词听得专门多,觉得耳熟? 然而,假如确实问你“什么叫ISO9000?”等等时,你是不是又抓头挠耳、

无可奉告? 嗨!被我猜中了。这就叫做“隔行如隔山”。 现在,你一定急于想明白究竟什么叫ISO9000等等,是吗? 那么,让本文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告诉你吧。 (一).什么叫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译成中文确实是“国际标 准化组织”。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 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ISA)。他如IEC 也比较大。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1906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EC要紧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而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ISO 现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

三体系基础知识讲义复习过程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章概述 一、三个标准的名称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质量体系要求》; GB/T24001-1996 idt 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28001-2001—OHSMS18001 二、ISO的概念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代号, 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国际标准代号。如ISO9001、ISO14001即为该组织颁布的顺序号为9001和14001的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于1947年,是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也是规模最大的国 际标准化团体,其成员包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00多个技术组织。中国是ISO 的成员国并且是ISO的发起国之一。 三、三个体系的相同点 □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 □都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善的系统标准,在组织内建立并保持一 个完善而有效的形成文件的管理体系; □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对组织的相关活动、过程及其要素进行控制和优 化,达到预期的方针、目标; □三个体系在结构和要素等内容上存在相同和相近之处; □目的均在于消除贸易壁垒,又都可以成为贸易准入条件; □三个体系均在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审核的要求下,三个体系的实施均涉及认证审核、 认证机构、审核员以及对认证机构及审核员的认可等内容。三个体系的审核“三合一”, 是大势所趋。 四、三个体系的不同点 ☆三个标准的目的、对象和适用范围互不相同; ☆对三个体系的要求不同。质量体系要满足质量管理和对顾客满意的要求,环境管理体 系要服从众多相关方的需求,特别是法规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注组织内部员 工的人身权利;ISO9000标准是对顾客承诺,ISO14000标准是对政府、社会和众多相关方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第一讲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一、质量管理的基础术语 (一)、产品的概念 1、产品的定义: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产品可包括硬件产品、软件产品或它们的组合;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或概念)或是它们的组合;产品可以预期的(如提供给顾客)或非预期的(如污染、损坏或不愿有的结果)。 2、产品划分为四种类型: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和服务。 1)、硬件:不连续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产品。 如:制造零件、元件、组件、装配产品、机械、建筑物。 2)、流程性材料:将原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的产品。 如:液体、气体、线体。 3)、软件:通过支持媒体表达的信息所构成的一种智力创作。 如:信息、程序、规则、信息。 4)、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在接触时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如:旅游、交通、金融、医疗、教育、咨询、公共事业等。 任何一个组织提供的产品,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组成。 (二)、过程的概念 1、过程定义: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资源可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和方法。所有工作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 2、过程的特征: 1).任何过程都有输入和输出,输入是实施过程的基础和依据,输出是完成过程的结果,即有行或无形的产品。如:产品设计,输入是市场需求的信息或特定的顾客的要求,输出是图样、规范、样品。 2).完成过程必须投入适当的资源和活动。如:为了进行产品设计需要配备能胜任该项设计的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资金等;为了控制设计过程的质量,需要开展的活动可包括编制设计计划,进行设计评审和验证,进行样品试制和鉴定,控制设计的更改等。 3).过程本身是价值增加的转换,价值的增加来源于投入过程中的资源和活动的结合所产生的结果。 4).为确保过程的质量,对输入过程的信息、要求和输出的产品(有形或无形是)以及在过程中的适当阶段应进行必要的检查、评审、验证。 (三)、过程网络及其质量体系的关系: 1)、每个组织的存在都是为了实现价值的增值,例如:从接受顾客的合同要求开始,经过组织内部的一系列过程,直到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这个价值的增值是通过组织内由一系列过程构成的“过程网络”来实现的。过程网络体现了各个过程组合的结构,特别是接口关系。 2)、过程网络的结构一般来说是相当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各个过程先后顺序的排列,过程网络之所以复杂,是因为过程既存在于职能之中,又跨越职能。一个组织有很多职能,包括:战略策划、营销、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技术管理、资源管理、培训、结算和维修等。这些职能通过各个职能部门执行。完成一个过程,既要确定一个主要的职能部门,又要确定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内容: 1、过程的方法的概念。 2、文件的价值 3、2000版的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和特点。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4、过程方法 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可视为一个过程。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应鼓励采用过程方法管理组织。过程方法力求实现持续改进的动态性,使组织获得最大收益,并促进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组织应识别、实施、管理和持续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有效性,并管理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这些过程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以及测量有关的过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为组织提供了关注的焦点。两者确定了预期的结果,并帮助组织利用其资源达到这些结果。 (2)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

(3)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产品质量、运行有效性和财务业绩都有积极影响,对相关方的满意和信任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6.最高管理者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及各种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 7.文件 (1)文件的价值文件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动。文件的使用有助于:①满足顾客要求和质量改进;②提供适宜的培训;③重复性和可追溯性;④提供客观证据;⑤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 文件的形成本身并不是目的。文件的形成是个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增值的活动。 (2)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文件类型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文件类型包括:质量手册(向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的文件)质量计划、规范、指南、形成文件的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图样、记录、表格 8、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质量管理体系基于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提出如下四个基本问题: 1)、过程是否被识别并适当的规定 2)职责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3)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心得

敬爱的曾经理: 您好!首先很感谢您和部门提供给我们的这么一次宝贵的质量知识培训机会,让我们在工作中还能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意识,对我们的本质工作的信心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也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稳固、科学合理地进行,这对自身是一种能力的积累,对公司更是人才知识结构提升、创建良好学习文化氛围的一种体现,所以很感谢曾经理在培训课堂给予我们大家的悉心指导和传授,使我们受益匪浅。结合自己进入公司以来的实践工作经历,现将个人培训心得作如下总结: 理论知识方面。您由浅入深,结合实践过程当中的一些例子引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和ISO/TS16949一些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组成内容,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企业要将之实行的重要性,体现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这科学思想,对我自己来说,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了解那些在学校图书馆多次死背过的关于质量方面的理论,在企业里面是如何引向于实际运作中,如何去发挥其规范指导作用,可以说是拔云雾而见晴天,突破出纸上谈兵这一胡同里,另外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概念,也认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需要补充新知识。 (1)质量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特性可以是固有或赋予的,固有是指事物本来就有的,比如我们公司的产品JS外壳支撑面的四个孔的直7.29mm 、排气孔的直径15.7mm,还有我们压铸机的生产率等。赋予特性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对产品增加的要求,比如我们公司的压铸产品卖给百力通公司的价格,他们对我们包装要求运输方式及时间,甚至还包括售后服务要求,如进厂返工或者挑选等。顾客是接受产品的个人或组织,消费者、零售商、采购方等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在我们公司压铸产品的内部流动中,后序车间是压铸车间的顾客,后序车间的开具合格证的检验员是去毛刺操作者的顾客,明鑫机加车间又可以说是我们后序车间的顾客,最后的外部顾客就是我们公司的客户等. (2)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0标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现在几乎所有行业都十分看重这些标准,因为这就是一种门槛,是一种能赢得共同

ISO质量体系基础知识试题

一. 判断题(共150题) 1.预防措施的有关信息应提交管理评审。(√) 2.所有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都应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3.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备、设施、技术、经验和方法。(√) 4.质量策划就是编制质量计划。(×) 5.供方选择和定期评价的准则必须予以规定。(√) 6.供方的能力都必须进行评价,以保证产品质量。(√) 7.顾客提供的产品必须由顾客负责验证以确保其质量。(×) 8.所有检验必须由授权检验员进行。(√) 9.质量体系文件必须由总经理批准。(×) 10.不合格事实的描述应力求具体,如时间、地点、人物、不合格现象等都应写入。(√) 11.观察项也应形成不合格报告。(×) 12.现场审核首末次会议应由管理者代表主持。(×) 13.内审同外审不同,只找缺点,不谈优点。(×) 14.不合格报告中的纠正措施由内审员制定。(×) 15.纠正措施中要有完成时间的约定。(√) 16.受审核部门提出的纠正措施不一定要由内审组认可。(×) 17.现场审核结束应编写审核报告。(√) 18.内审的结果是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19.外部质量体系审核可以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三种类型。(×) 20.外审较之内审有更高的独立性。(√) 21.企业内审的目的就是为外审做准备。(×) 22.企业派你去供方处进行质量体系审核为第二方审核。(√) 23.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包括产品技术标准。(√) 24.企业要做好内审关键在于领导是否重视。(√) 25.滚动式内审计划集中几天进行就可完成。(×) 26.检查表时审核员审核时的自用工具,所以不必审核组长审阅。(×) 27.审核时没有发现不合格,就应扩大样本,直到发现不合格。(×) 28.所有投入的材料都必须追溯到最初的来源。(×) 29.返工后的产品不一定能满足原来规定的要求。(√) 30.必须保存所有人员的培训记录。(√) 31.由于情况紧急,成品来不及检验时,可先放行,但必须有可靠追回程序。(×) 32.纠正措施就是对现有不合格的纠正。(×) 33.质量记录时证实性文件,因此是不能更改的。(×) 34.一定要形成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5.保存质量记录的目的就是为了第三方认证。(×) 36.组织应确定与顾客沟通的渠道和方式。(√) 37.评审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就是评审其能否防止类似不合格继续发生。(√) 38.质量记录可以以纸张、磁盘、照片等形式存在。(√) 39.返修后的产品是合格品。(×) 40.返工后的产品是合格品。(×) 41.由于2000版标准对文件的强制性要求减弱,所以组织可以对文件的总要求中的内容进行裁 减。(√)

ISO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 S O9001:2015标准 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的背景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质量管理体系 5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和承诺 质量方针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策划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变更的策划 7支持 资源 能力 意识 沟通 形成文件的信息 8运行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运行策划过程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产品和服务开发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产品和服务放行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绩效评价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10持续改进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改进 附录A质量管理原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 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组织的背景环境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直接顾客 b)最终使用者 c)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立法机构 e)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