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十二边形的内角和为( ) A.1080° B.1360° C 、1620° D 、1800°

2、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A )AB ∥CD ,AD=BC; (B )∠A=∠B ,∠C=∠D; (C )AB=CD ,AD=BC; (D )AB=AD ,CB=CD 3、下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菱形ABCD 的对角线长分别为6cm 和8cm ,则菱形的面积为( ) A.12, B.24 C.36 D.48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垂直的菱形是正方形;(D )底边上的两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6、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E AB ⊥,E 为垂足.如

125A =∠,则BCE =∠( )

A.

55

B.

35

C.

25

D.

30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7、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__ ___. 8、如图2,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

AD 和BC 于点E 、F ,23AB BC ==,,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9、如图3,若□ABCD 与□EBCF 关于BC 所在直线对称,∠ABE =90°,则∠F = °

10、如图4,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点C D ,分别落在C D '',的位置

上,EC '交AD 于点G .则△EFG 形状为

11、如图5,在梯形ABCD 中,

A D

B C

∥,4

19045==?=∠?=∠BC AD C B ,,,则AB=

12.如图6,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

AE平分∠BAC,EF⊥AC交AC于点F,若BE=2,

则CF长为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3、(10分)已知:如图7,E、F是平行四边行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

求证:∠CDF=∠ABE

14、(10分)如图8,把正方形ABCD绕着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边FG与BC

交于点H.求证:HC=HF.

15、(10分)已知:如图9,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

D,AN是△AB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猜想四边形ADCE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16、(10分)如图10,在梯形纸片ABCD中,AD//BC,AD>CD,将纸片

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在AD上的点C处,折痕DE交BC于点E,连结C′E.

求证:四边形CDC′E是菱形.

“拓展创新”时间30分钟,共50分,

一、选择及填空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11,在菱形ABCD中,∠BAD=

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

点E,交AB于点F,F为垂足,连接DE,

则∠CDE=_________度

2.如图12,四边形ABCD是矩形,F是AD上一点,E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且四边形

AECF是等腰梯形.下列结论中不一定

...正确

的是().

(A)AE=FC(B)AD=BC

(C)∠AEB=∠CFD(D)BE=AF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10分)

3、如图1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

∠的平分线CE交边AD于E,

BCD

∠的平分线BG交CE于F,交

ABC

AD于G.若AB=4cm,AD=6cm,则

EG=_______ cm .

4、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14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9,则AC的长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5、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留下了这样一道题“任画一个△ABC,以BC的中点O为对称中心,作△ABC 的中心对称图形,问△ABC与它的中心对称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形状的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于是大家讨论开了,小亮说:“拼成的是平行四边形”;小华说:“拼成的是矩形”;

小强说:“拼成的是菱形”; 小红说:“拼成的是正方形”;其他同学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赞同他们中的谁的观点?为什么?若都不赞同,请说出你的观点(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6、如图15-1 ,已知点P 是矩形ABCD 内一点,PA 、PB 、PC 、PD 把矩形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小东对该图形进行了研究。为了探究的需要,小东过点P 作PE ⊥AD 交BC 于F,通过一番研究之后得出两条重要结论:(1)BPC APD CPD APB S S S S ????+=+,(2)2222PD PB PC PA +=+; 1)请你写出小东探究的过程.

2)当P 在矩形外时,如图15-2,上述两个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写出你猜想的结论(不必证明)

《“四边形”综合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B

5、C.

6、B 二、填空题

7、平行四边形 8、3. 9、45° 10、等腰三角形 11、23 12.2 三、解答题

13、证明:(1)∵ ABCD 是平行四边形,∴DC=AB ,DC ∥AB,

∴∠DCF=∠BAE ,∵ AE=CF , ∴△ADF ≌△CBE ,∴∠CDF =∠ABE

14、如图8,把正方形ABCD 绕着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 ,边FG 与BC 交于点H .求证:HC=HF.

解:证明:连结AH ,∵四边形ABCD ,AEFG 都是正方形.

∴90B G ∠=∠=°,AG AB =,BC=GF ,又AH AH =.

Rt Rt ()AGH ABH HL ∴△≌△,HG HB =∴,∴HC=HF.

15、解:猜想四边形ADCE 是矩形。

证明:在△A BC 中, AB =AC ,AD ⊥BC . ∴ ∠BAD =∠DA C . ∵ AN 是△ABC 外角∠CAM 的平分线,∴ MAE CAE ∠=∠.∴

∠DAE =∠DAC +∠CAE =?2

1

180°=90°.又 ∵ AD ⊥BC ,CE ⊥AN ,

ADC CEA ∠=∠=90°,∴ 四边形ADCE 为矩形.

16、证明:根据题意可知 DE C CDE 'ΔΔ? 则 '''CD C D C DE CDE CE C E =∠=∠=,,

∵AD//BC ∴∠C ′DE=∠CED ,∴∠CDE=∠CED ∴CD=CE ∴CD=C ′D=C ′E=CE ∴四边形CDC ′E 为菱形

二、选择题 1、60° 2、D 三、填空题

3、2cm

4、36 三、解答题

5、解:不赞同他们的观点,因为△ABC 形状不确定,所以应分情况讨论.

(1)若△ABC 中,AC AB ≠且?≠∠90BAC 时,如图1、图2. △ABC 与它的中心对称图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理由:∵B 与C 、A 与D 关于O 对称,∴OA=OD ,OB=OC ,∴四边形ABDC 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C 中,AC AB =且?≠∠90BAC 时,如图3、图4. △ABC 与它的中心对称图形拼成一个菱形.理由:∵B 与C 、A 与D 关于O 对称,∴OA=OD ,OB=OC ,∵AC AB =∴四边形ABDC 是菱形.

(3)若△ABC 中,AC AB ≠且?=∠90BAC 时,如图5,△

ABC 与它的中心对称图形拼成一个矩形.理由:∵B 与C 、A 与D 关于O 对称,∴OA=OD ,OB=OC ,∵AC AB ≠?=∠90BAC ,∴四边形ABDC 是矩形.

(4)若△ABC 中,AC AB =且?=∠90BAC 时,如图6,△ABC 与它的中心对称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理由:∵B 与C 、A 与D 关于O 对称,∴OA=OD ,OB=OC ,∵AC AB =,?=∠90BAC ,∴四边形ABDC 是正方形..

6、1)证明:(1)∵矩形ABCD 中,PE ⊥AD ,∴四边形ABFE 和四边形CDEF 都是矩形,

CDE F CP D A B F E A P B S S S S 矩形矩形,2

121==

??,∴

A

B

C D

C

P D A P B S S S 矩形2

1

=+??,∴B

A P D C P D A

P B

S S S S ????+=+。 (2)∵矩形

ABCD

PE

AD

222222222222,DE PE PD PF BF PB FC PF PC PE AE PA +=+=+=+=,,;

∴+++=++++=+2

2

2

2

2

2

2

2

2

2

2

PE PF BF PD PB FC PF PE AE PC PA ;

2DE .四边形ABFE 和四边形CDEF 都是矩形,∴CF DE BF AE ==,,∴2222PD PB PC PA +=+

2). 当P 在矩形外时,结论(1)不成立;应为结论PAD BPC CPD APB S S S S ????-=+ 结论(2)仍然成立. 理由:同1)中证明(2).

初中八年级数学经典四边形习题60道(附答案)

赵老师 经典四边形习题50道(附答案) 1.已知:在矩形ABCD 中,AE ⊥BD 于E , ∠DAE=3∠BAE ,求:∠EAC 的度数。 2.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BC=CD=a 且∠BCD=60?,E 、F 分别为梯形的腰AB 、 DC 的中点,求:EF 的长。 3、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 AD=BC ,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BD 平分∠ABC 交EF 于G ,EG=18,GF=10 求:等腰梯形ABCD 的周长。 4、已知:梯形ABCD 中,AB ∥CD ,以AD , 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ED ,DC 延长线 交BE 于F ,求证:F 是BE 的中点。 5、已知:梯形ABCD 中,AB ∥CD ,AC ⊥CB , AC 平分∠A ,又∠B=60?,梯形的周长是 20cm, 求:AB 的长。 6、从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 的各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AE 、BF 、CG 、DH ,垂足分别是E 、F 、G 、H ,求证:EF ∥GH 。 7、已知:梯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为E _ D _ C _B _ C _ A _ B _ A _ B _ E _A _ B

赵老师 若在平行边的一边B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 , 使S ABC ?=S EBF ?,求证:DF ∥AC 。 8、在正方形ABCD 中,直线EF 平行于 对角线AC ,与边AB 、BC 的交点为E 、F , 在D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G ,使AG=AD , 若EG 与DF 的交点为H , 求证:AH 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9、若以直角三角形ABC 的边AB 为边, 在三角形ABC 的外部作正方形ABDE , AF 是BC 边的高,延长FA 使AG=BC ,求证:BG=CD 。 10、正方形ABCD ,E 、F 分别是AB 、AD 延长线 上的一点,且AE=AF=AC ,EF 交BC 于G ,交AC 于K ,交CD 于H ,求证:EG=GC=CH=HF 。 11、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取BE=AB , 若过E 作BD 的垂线EF 交CD 于F , 求证:CF=ED 。 1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D 的平分线相交于E ,AE 、 DE 与DC 、AB 延长线交于G 、F ,求证:AD=DG=GF=FA 。 13、在正方形ABCD 的边CD 上任取一点E , _B _ C _B _ F _ B _ C _ F _ C _ D _ B _ F _ F _ G _ B _A _ E

八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测试题及详细答案(新人教版)

1、对角线_____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⑴已知O 是□ABCD 的对角线交点,AC =24,BD =38,AD =14,那么△OBC 的周长等于_____。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 =∠B+∠D,则∠A =___,∠D =___。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70cm ,两边的差是10cm ,则平行四边形各边长为____cm 。 5、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 ,面积为30cm 2,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cm 。 6、菱形ABCD 中,∠A =60o ,对角线BD 长为7cm ,则此菱形周长_____cm 。 7 8、如图2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 =60o ,AB =8,则矩形对角线的长___。 9、如图3,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DE ,BC =8,AB =6,AD =5则△CDE 周长___。 10、正方形的对称轴有___条 11、如图4,BD 是□ABCD 的对角线,点E 、F 在BD 上,要使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 12、要从一张长为40cm ,宽为20cm 的矩形纸片中,剪出长为18cm ,宽为12cm 的矩形纸片,最多能剪出______张。 13、在□ABCD 中,∠A :∠B :∠C :∠D 的值可以是( ) A 、1:2:3:4 B 、1:2:2:1 C 、2:2:1:1 D 、2:1:2:1 14、菱形和矩形一定都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1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C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D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16、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能判定它是正方形的是( ) A 、AO =OC ,OB =OD B 、AO =BO =CO =DO ,AC ⊥BD C 、AO =OC ,OB =OD ,AC ⊥BD D 、AO =OC =OB =OD 17、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⑴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⑵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⑶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⑷顺次连接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8、下列矩形中按虚线剪开后,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19、(8分)如图:在□ABCD 中,∠BAD 的平分线AE 交DC 于E ,若∠DAE =25,求∠C 、∠B 的度数。 ⑴ ⑵ ⑶ ⑷ 中 点 A B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经典练习 5.已知:如图,是正方形.是 上的一点,于,于. ABCD G BC AG DE ⊥E AG BF ⊥F (1)求证:△≌△; ABF DAE (2)求证:. FB EF AF +=1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AB=AD =DC,∠B=60o.(1)求证:AB⊥AC;(2)若DC =6,求梯形ABCD 的面积 . 15.(10分)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点,且AE=CF. 求证: 16.(18分)已知:如图,D 是△ABC 的BC 边上的中点,DE⊥AC,DF⊥AB, 垂足分别是E 、F,且BF=CE. 求证:(1)△ABC 是等腰三角形;(2)当∠A=90°时,试判断四边形AFDE 是怎样的四边形,证明你的判断结论. C

EF⊥AC交CB的延长线于F. 求证:AB与EF互相平分Array 18、(本题10分)如图,BD平分∠ABC,DE∥BC,EF∥AC,试判断BE与CF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19.(本题14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E为AC上一点, AG⊥EB交EB于G,AG交BD于F。 (1)说明OE=OF的道理; (2)在(1)中,若E为AC延长线上,AG⊥EB交EB的延长线于G,AG、BD的延长线交于F,其他条件不 变,如图2,则结论:“OE=OF”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2.Rt△ABC中,∠C=90°。CD是AB边上的中线,过A作CD的平行线,过C作AB的平行线,两线交于E。 求证:四边形ADCE是菱形

:证明:∵AECD,CEAD, ∴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CD=1/2AB=AD ∴四边形ADCE是菱形 3.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B∥CD,E为AD中点,且BC=AB+CD。 求证:BE⊥CE。 作EF垂直于BC 连接CE EF为中位线,EF=1/2(AB+CD)=1/2BC BF=CF=1/2BC 则EF=BF=CF,EF垂直于BC,则B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BA+CBE=90 CEB+BCE=90 且各为45度 则CBE=EBA .:证明:延长CE交BA的延长线于F, ∵AB∥CD ∠F=∠DCE ∴在△AFE和△DCE中 ∠F=∠DCE ∠AEF=∠DEC

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大于或等于0。 3.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a :①0≥a ,②0≥a 附:具有非负性的式子:①0≥a ;②0≥a ;③02≥a 4.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5.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 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6.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a (a ≥0); (2)==a a 2 7.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 ≥0,b ≥0) ;(b ≥0, a>0). (3)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典型例题】 1、概念与性质 例 1下列各式1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例2、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1) x x -- +31 5; (2) 2 2)-(x = a (a >0) a -(a <0) 0 (a =0);

例3、 在根式 ) A .1) 2) B .3) 4) C .1) 3) D .1) 4) 例4、已知: 的值。求代数式22,2 1 1881-+- +++ -+-=x y y x x y y x x x y 例5、 (2009龙岩)已知数a ,b =b -a ,则 ( ) A. a>b B. a>时,①如果a b >>a b < 例1、比较 (2)、平方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22a b >,则a b >;②如果22a b <,则a b <。 例2、比较 (3)、分母有理化法 通过分母有理化,利用分子的大小来比较。 11() b a b b a a b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测试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已知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10,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它的另一条对角线α的取值范围为() A.4<α<16 B.14<α<26C.12<α<20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5,则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可以是() A.12和2 B.3和4 C.4和6 D.4和8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60度,AB=5cm,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BC=5cm,∠D=60度B.∠C=120度,CD=5cm C.AD=5cm,∠A=60度D.∠A=120度,AD=5cm 4.如图所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面积为S 1,S 2 ,S 3 ,S 4 的四个小平行四边 形,当CD沿AB自左向右在平行四边形内平行滑动时,S 1?S 4 与S 2 ?S 3 的大小关 系为()A.S 1?S 4 >S 2 ?S 3 B.S 1 ?S 4 <S 2 ?S 3 C.S 1 ?S 4 =S 2 ?S 3 D.不 能确定 5.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如图),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A.2 B.3 C.4 D.5 6.如图,点A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试判断S 1,S 2 之间的大小关系() A.S 1=S 2 B.S 1 >S 2 C.S 1 <S 2 D.无法确定

7.下列平行四边形中,其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不一定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半的是() A.B. C.D. 8.如图,?ABCD中,EF∥AD,GH∥CD,EF、GH相交于O,则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A.9 B.8 C.6 D.4 9.下列说法:①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的2倍.③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④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到一组对边的距离相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 B.2个C.3个D.4个10.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它的边可以组成全等三角形() A.3对B.4对C.5对D.6对 11.如图,在?ABCD中,AB=8,AD=6,∠DAB=30°,点E,F在AC上,且AE=EF=FC,则△BEF的面积为() A.8 B.4 C.6 D.12 12.如图所示,?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F⊥BD于F,CE ⊥BD于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共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基础知识要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十六章 分式 一、分式; 1. 分式: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 2.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如下: (C ≠0) 其中A,B,C 是整式 3.最简公分母: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做公分母,它叫做最简公分母 4.通分:分子和分母同乘最简公分母,不改变分式值,把几个整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这个过程叫通分。(分母为多项式时要分解因式) 5.约分:约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值,这个过程叫约分。 二、分式的运算; 1.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2.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上述法则可以用式子表示: 3分式乘方法则:一般地,当n 为正整数时 这就是说,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4.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上述法则可用以下式子表示:,a b a b a c ad bc ad bc c c c b d bd bd bd ±±±= ±=±= 5.整数指数幂; C B C A B A ??=C B C A B A ÷÷=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n n n b a b a =)(

1.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即)0(10≠=a a ; 当n 为正整数时,n n a a 1 =- ( )0≠a ,也就是说a n (a≠0)是a -n 的倒数。 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 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 a a +=?; (2)幂的乘方:mn n m a a =)(; (3)积的乘方: n n n b a ab =)(;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a ≠0); (5)商的乘方:n n n b a b a =)(( n 是正整数);( b ≠0) 三、分式方程; 1. 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 3.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四、列方程应用题: 1.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1)审;(2)设;(3)列;(4)解;(5)答。 2.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基本上有五种: (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2)数字问题 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 (3)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知识点及练习题带答案

A C B D 第十九章 四边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平行四边形定义: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6.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7.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AC=BD 8.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9.菱形的定义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第4题图 O F E D C B A 10.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1.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S 菱形=1/2×ab (a 、b 为两条对角线) 13.正方形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14.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15.正方形判定定理: 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16.梯形的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7.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18.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 19.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0.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本章内容是对平面上四边形的分类及性质上的研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多动脑,把自己的发现和知识带入做题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多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四边形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练习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ABCD 中,∠A 比∠B 大40°,则∠C 的度数为( ) A. 60° B. 70° C. 100° D. 110° 2.□ABCD 的周长为40cm ,△ABC 的周长为25cm ,则对角线AC 长为( ) A. 5cm B. 6cm C. 8cm D. 10cm 3.在□ABCD 中,∠A =43°,过点A 作BC 和CD 的垂线,那么这两条垂线的夹角度为( ) A. 113° B. 115° C. 137° D. 90° 4.如图,在□ABCD 中,EF 过对角线的交点O ,AB =4,AD =3,OF =1.3, 则四边形BCEF 的周长为( ) A. 8.3 B. 9.6 C. 12.6 D. 13.6 5.下列命题: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DC ,那么这个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概念: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a (a ≥0); (2)==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b =a ·b (a≥0,b≥0); b b a a = (b≥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 比较数值的方法 (1)、根式变形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a b >,则a b >;②如果a b <,则a b <。 (2)、平方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2 2 a b >,则a b >;②如果2 2 a b <,则a b <。 (3)、分母有理化法 通过分母有理化,利用分子的大小来比较。 例3、比较 231-与1 21 -的大小。 (4)、分子有理化法 通过分子有理化,利用分母的大小来比较。 例4、比较1514-与1413-的大小。 a (a >0) a -(a <0) 0 (a =0);

八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

第9章四边形(请记熟前两页)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一般梯形 梯形等腰梯形 四边形特殊梯形 直角梯形 矩形 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菱形 一、平行四边形 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性质:1、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对角:分别相等; 3、对角线:互相平分; 4、对称性:中心对称图形。 判定定理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 ? ? ? ? ? ? ?

A C B D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二、矩形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四个角都是直角; 3、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4、对称性: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菱形 定义: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四条边都相等; 3、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对称性: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 判定定理: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定义);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S菱形=1/2×ab(a、b为两条对角线) 四、正方形 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性质:1、四条边都相等; 2、四个角都是直角; 3、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判定定理: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五、梯形 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2、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1、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2、两条对角线相等; 3、两腰相等; 4、对称性:轴对称图形。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综合练习题

E D C B A 四边形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05安徽)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板,不能.. 拼成下列图形的是( D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三角形 D.梯形 2、(05福州课改)如图,EF 过矩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O ,且分别交AB 、CD 于E 、F ,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 的面积的( B ) A 、 51 B 、41 C 、31 D 、10 3 3、(05龙岩)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D 、BC 的中点,AC 分别交BE 、DF 于G 、H ,试判断下列结论: ①ΔABE ≌ΔCDF ;②AG=GH=HC ;③EG=;2 1BG ④S ΔABE =S ΔAGE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D ) A .l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05南平)如图,将一块边长为12的正方形纸片ABCD 的顶点A 折叠至DC 边上的点E ,使DE=5,这痕为PQ ,则PQ 的长为( B ) A.12 B.13 C.14 D.15 5、(05南平)右图是某广告公司为某种商品设计的商标图案,若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都是1,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B ) A.6 B.6.5 C.7 D.7.5 6、(05宁德、重庆)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A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7、(05黑龙江)若梯形的上底长为4,中位线长为6,则此梯形的下底长为 ( B ) (A)5 (B)8 (C)12 (D)16 8、(05黑龙江)在下面图形中,每个大正方形网格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 ( D ) 9、(05连云港)如图,将正方形ABCD 的一角折叠,折痕为AE , BAD ∠比BAE ∠大?48.设BAE ∠和BAD ∠的度数分别为 x ,y ,那么x ,y 所适合的一个方程组是 C (A )???=+=-9048x y x y (B )???==-x y x y 248 (C )???=+=-90248x y x y (D )???=+=-90 248 x y y x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难点是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从分数入手,研究出分式的有关概念,同时还要讲清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本章从实际问题引出分式方程 10020v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3. 以上的式子五、例题讲解 P5例1. 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出字母x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1m(2)1m1m 3 m 10020v 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 6020v 小时,所以 10020v = 6020v . 10020v , 6020v ,s,v,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a s m2m 1 2 = 6020v ,给出分式的描述性的定义:像这样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属于分式. 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分析] 分式的值为

八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测试题及详细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测试题 姓名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4分) 1、对角线_____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⑴已知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AC =24,BD =38,AD =14,那么△OBC 的周长等于_____。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 =∠B+∠D,则∠A =___,∠D =___。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70cm ,两边的差是10cm ,则平行四边形各边长为____cm 。 5、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 ,面积为30cm 2,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cm 。 6、菱形ABCD 中,∠A =60o ,对角线BD 长为7cm ,则此菱形周长_____cm 。 7 8、如图(2)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 =60o ,AB =8,则矩形对角线的长___。 9、如图(3),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DE ,BC =8,AB =6,AD =5则△CDE 周长___。 10、正方形的对称轴有___条 11、如图(4),BD 是□ABCD 的对角线,点E 、F 在BD 上,要使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⑴ ⑵ ⑶ ⑷

12、要从一张长为40cm,宽为20cm的矩形纸片中,剪出长为18cm,宽为12cm 的矩形纸片,最多能剪出______张。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A、1:2:3:4 B、1:2:2:1 C、2:2:1:1 D、2:1:2:1 14、菱形和矩形一定都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1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等腰梯形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C、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D、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16、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能判定它是正方形的是() A、AO=OC,OB=OD B、AO=BO=CO=DO,AC⊥BD C、AO=OC,OB=OD,AC⊥BD D、AO=OC=OB=OD 17、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⑴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⑵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⑶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⑷顺次连接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8、下列矩形中按虚线剪开后,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0). (3(a≥0,b≥0); a≥0,b>0)a≥0,b>0).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a≥0)a≥0)是一个非负数;2=a(a≥0) (a≥0)?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a≥0)2=a(a≥0(a≥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练习题精编

A B C D E F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15×3=45分) 1.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2.如图1,在中,AB=AC=5,D是BC上的点,DE∥AB交AC于点E,DF∥AC交AB于点F,那么四边形AFDE的周 长是() A.5 B.10 C.15 D.20 图1 图2 图3 图4 3.如图2所示,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5对 B.4对 C.3对 D.2对 4.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根据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B∥CD,AD∥BC B. AB=CD,AD=BC C. OA=OC,OB=OD D. AD=BC,AB∥CD 5.如图3,在ABCD中,∠A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若AB=16cm,AD=25cm,则 EC=(). A. 9cm B. 3cm C. 4cm D. 2cm 6.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7.如图4,矩形ABCD沿着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点处,如果,则∠AEF 等于() A. B. C 75° D. 85° 8.顺次连结一个矩形的四边中点,所的四边形是() A.菱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9.如图5,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如果EF=2,那么ABCD的周长是( ). A.4 B.8 C.12 D.16 图5 图6 图7 图8 10.如图6,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2. (A)6 (B)8 (C)16 (D)不能确定 11.已知四边形中,,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该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 这个条件可以是(). A. B. C. D. 12.如图7,AC;BD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E,则图中与△ABC全等的三角 形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4,∠BAD=120°,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A.20 B.18 C.16 D.15 14.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A、48 B、24 C、12 D、40 15.如图8,E是ABCD的边AD的中点,C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FCD=∠D,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BC ? ο 60 = ∠BAF ο 45ο 60 ABCD90 A B C ===o ∠∠∠ 90 D=o ∠AB CD =AD BC =BC CD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核心素养专题:四边形中的探究与创新

核心素养专题:四边形中的探究与创新 1.(2017·苏州中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D=8,F是AB的中点.过点F作FE⊥AD,垂足为E.将△AEF沿点A到点B的方向平移,得到△A′E′F′.设P、P′分别是EF、E′F′的中点,当点A′与点B重合时,四边形PP′CD的面积为() A.28 3 B.24 3 C.32 3 D.323-8 第1题图第2题图 2.(2017·北京中考)数学家吴文俊院士非常重视古代数学家贾宪提出的“从长方形对角线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邻边的直线,则所容两长方形面积相等(如图所示)”这一推论,他从这一推论出发,利用“出入相补”原理复原了《海岛算经》九题古证.(以上材料来源于《古证复原的原理》《吴文俊与中国数学》和《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 请根据上图完成这个推论的证明过程. 证明:S矩形NFGD=S△ADC-(S△ANF+S△FGC),S矩形EBMF=S△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知S△ADC=S△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S矩形NFGD=S矩形EBMF. 3.(2017·兰州中考)如图①,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着对角线BD向上折叠,顶点C 落到点E处,BE交AD于点F. (1)求证:△BDF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②,过点D作DG∥BE,交BC于点G,连接FG交BD于点O. ①判断四边形BFD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②若AB=6,AD=8,求FG的长. 4.(2017·通辽中考)邻边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去一个菱形,余下一个四边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 数学教案 九年级下册 科任老师

二次根式 16.1 二次根式(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0≥≥a a 和)0()(2≥=a a a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0(0≥≥a a 和)0()(2≥=a a a 。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已知x 2 = a ,那么a 是x 的_____________; x 是a 的________, 记为______, a 一定是______________数。 (2)4的算术平方根为2,用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 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 式子)0(0≥≥a a 的意义是 _______- 。 (二)提出问题 1、式子a 表示什么意义? 2、什么叫做二次根式? 3、式子)0(0≥≥a a 的意义是什么? 4、)0()(2≥=a a a 的意义是什么? 5、如何确定一个二次根式有无意义? (三)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2页例前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3,16-,34,5-,)0(3≥a a ,12+x 2、计算 : (1) 2)4( (2) (3)2)5.0( (4)2)3 1( 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结论: ,其中0≥a , )0()(2≥=a a a 的意义是 。 3、当a 为正数时指a 的 ,而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数 ,只有非负数 a 才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在二次根式中,字母a 必须满足 , 才有意义。 2 )3(________ )(2=a 4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经典练习 5?已知:如图, ABCD 是正方形.G 是 BC 上的一点,DE AG 于E , BF AG 于F ? (1) 求证:△ ABF s' DAE ; (2) 求证:AF EF FB ? ABCD 中, AD// BC,AB = AD= DC, / B = 60o . ⑴ 求证:AB 丄AC ; (2)若DC= 6,求梯形ABCD 的面积 16. (18分)已知:如图,D 是' ABC 的BC 边上的中点, DE 丄AC,DF 丄AB, 垂足分别是E 、F,且BF=CE. 求证:(1 )△ ABC 是等腰三角形; (2)当/ A=90°时,试判断四边形 AFDE 是 怎样的四边形,证明你的判断结论 ? 13.如图,在梯形 8 B C E / D

18. (10分)如图,在菱形 ABCD 中,E 为AD 中点, EF 丄AC 交CB 的延长线于 F. 求证:AB 与EF 互相平分 如图所示,已知门月敝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60E 丄AD 于EQF 丄BC 于 F.求证:OE-OK . : 18、(本题10分)如图,BD 平分/ ABC DE// BC, EF// AC,试判断BE 与CF 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A D H

19.(本题14分)如图,正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 Q E 为AC 上一点,AG 丄EB 交EB 于G, AG 交BD 于F 。 (1) 说明QE=QF 的道理; (2) 在(1)中,若E 为AC 延长线上,AGL EB 交EB 的延长线于 G, AG BD 的延长线交于 F , 其他条件不 变,如图2,则结论:“QE=QF 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2. Rt △ ABC 中,/ C=90°o CD 是AB 边上的中线,过 A 作CD 的平行线,过 C 作AB 的平行线,两线

2020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1)若0a ≥这个条件不成立,则 a 不是二次根式; (2)a 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a ≥0.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重要公式:(1))0a (a )a (2≥=,(2)???<-≥==) 0a (a )0a (a a a 2 ;注意使用)0a ()a (a 2≥=. (3)积的算术平方根:)0b ,0a (b a ab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注意:本章中的公式,对字母的取值范围一般都有要求.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0b ,0a (ab b a ≥≥=?. 5.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6.商的算术平方根: )0b ,0a (b a b a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0b ,0a (b a b a >≥=; (2))0b ,0a (b a b a >≥÷=÷; (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叫做分母有理化;具体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8.常用分母有理化因式: a a 与,b a b a +-与, b n a m b n a m -+与,它们也叫

互为有理化因式. 9.最简二次根式: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10.二次根式化简题的几种类型:(1)明显条件题;(2)隐含条件题;(3)讨论条件题. 11.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代数运算,以前学过的,在有理数范围内的一切公式和运算律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都适用; (2)二次根式的运算一般要先把二次根式进行适当化简,例如:化为同类二次根式才能合并;除法运算有时转化为分母有理化或约分更为简便;使用乘法公式等.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 1AB 可表示如下:∠C=90°?BC=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