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前4单元知识总结[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前4单元知识总结[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前4单元知识总结[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前4单元知识总结[1]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

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

(1nm=10-9

m)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

究的重要手段。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水的验证:用无水硫酸铜CuSO 4(白色)+ 5H 2O === CuSO 4·5H 2O (蓝色)

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

结论:

⑴ 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⑵ 燃烧时:① 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

后又凝固。

② 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③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H 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

CO 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蜡烛中含有C 元素。

④ 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C 元素。

⑶ 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B、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

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即:A.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B.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C.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方法②: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三、实验探究的方法:

A、提出科学问题;

B、假想和猜测;

C、制定计划;

D、进行实验;

E、收集证据;

F、解释与结论;

G、反思与评价;

H、表达与交流。

四、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

体)

用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

仪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器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1、试管

(1)、用途: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

d、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

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

伤人)。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2、烧杯用途: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用途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

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用途: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

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注意: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注意事项:①盛液量不能超过2/3,防止加热时液体沸腾外溅

②均匀加热,不可骤冷(防止破裂)

③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6、胶头滴管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注意: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

上其他试剂)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

别的试剂(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⑤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注意:①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②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操作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盘天平: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

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9、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

用途:①用于收集或短时间贮存少量气体。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燃烧的反应器。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毛玻璃片遮盖。

③在瓶内作物质燃烧反应时,若固体生成,瓶底应加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

10、广口瓶(内壁是磨毛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11、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斗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3、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1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注意事项:①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夹在距管口1/3)(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16、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注意事项:a、铁夹和十字夹缺口位置要向上,以便于操作和保证安全。

b、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17、酒精灯

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

(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

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⑧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

酒精而且不易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

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18、玻璃棒用途:搅拌(加速溶解)、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19、温度计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

20、药匙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后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

二、药品的取用规则

1、“三不准”原则:不尝、不闻、不接触。

即: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2、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三、固体药品的取用

工具:块状的用镊子;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

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

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

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四、液体药品的取用:“多倒少滴”。

工具——量筒和滴管。

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一倒二向三挨四靠)

步骤:

①瓶盖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④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靠两下。并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2、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要领:悬、垂。见前6

3、取用定量液体时可用量筒和胶头滴管,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步骤:选、慢注、滴加

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倒:①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

②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五、固体试剂的称量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①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②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药品要放在(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注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六、加热:先预热,后对准液体和固体部位集中加热;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热源,用外焰

加热。

①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②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⒈液体: A、用干抹布擦拭试管的外壁, B、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

C、试管夹从管底套上和取下,

D、试管与桌面成45-60度

⒉固体: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 A: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

B: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

C: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七、仪器的装配: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1、连接方法

(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小心!不要使玻璃管折断,以致刺破手掌),使它插入.

(2)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左包右进)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A、连接装置; B、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C、用手紧握试管加热;D、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八、仪器的洗涤:

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

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九、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十、物质的溶解:

1.少量固体的溶解(振荡溶解)手臂不动、手腕甩动

2.较多量固体的溶解(搅拌溶解)仪器:烧杯、玻璃棒

十一、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1、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2、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3、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4、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十二、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固体与固体之间反应,需要加热,用制O2装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灯。 B: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H2装置(CO2);一定不需要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一般有毒排水、无毒排空)

A: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排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

十三、气体的验满:

O2 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十四、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一定先净化后干燥

1、气体的净化(除杂)

H2(HCl)用NaOH溶液CO(HCl)用NaOH溶液 CO(CO2)用澄清石灰水CO2(HCl)用NaHCO3溶液CO2(H2、CO)用CuO CO(O2)用铜网

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

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

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 、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 、(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

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 氧气(O 2)

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 4P + 5O 2 点燃

2P 2O 5 5、注意事项:A 、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 、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 、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 、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

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B 装置气密性差;

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D 、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 2)78%,氧气(O 2)21%(氮气比氧气约为

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 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

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

各自的性质。

点燃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

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

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O 2)、二氧化硫(SO 2))

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

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

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七、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核心是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

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

友好产品。见教材P32。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 ,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

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 )+ 氧气(O 2)

二氧化碳(CO 2) 化学方程式 C + O 2 CO 2 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

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2、硫粉(淡黄色)燃烧:

点燃 点燃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

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硫(S ) + 氧气(O 2)

二氧化硫(SO 2) 化学方程式 S + O 2 SO 2 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

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在氧气..

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文字表达式:磷(P )+ 氧气(O 2)

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4P + 5O 2 2P 2O 5

注意:五氧化二磷(P 2O 5)是固体,不是气体

(二)与金属(镁、铁)的反应

1、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 氧气(O 2)

氧化镁(MgO )

化学方程式:2Mg + O 2 2MgO 2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 ) + 氧气(O 2)

四氧化三铁(Fe 3O 4) 化学方程式: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注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

瓶炸裂。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三)与某些化合物(蜡烛、甲烷)的反应——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 2)二氧化碳(CO 2)+ 水(H 2O )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四)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放热。

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等。

总结: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

出大量的热。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具有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氧化性。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

小成正比;

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

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

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三、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

四、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可表示为:A +B +…… → E (简称“多合一”)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可表示为:AB →A +B +……。(简称:“一变多”)

③: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

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

化反应。

课题3 实验室制取氧气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

(1)具体过程

(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 、药品:过氧化氢(H 2O 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 2)

B 实验原理:

表达式:过氧化氢(H 2O 2) 水(H 2O ) + 氧气(O 2)

化学方程式: 2H 2O MnO2 2H 2O+ O 2 ↑

注:

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MnO 2

空 气 196℃),先蒸发出来

183℃)

C 、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

注意事项: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

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

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D 、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

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

A 、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B 、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表达式:氯酸钾(KClO 3)氯化钾(KCl ) + 氧气(O 2) 方程式:2KClO 3 MnO 2

△ 2KCl + 3O 2 ↑

注意: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 加热高锰酸钾:

表达式:高锰酸钾(KMnO 4)

△ 锰酸钾(K 2MnO 4)+ 二氧化锰(MnO 2)+ 氧气(O 2) 方程式: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C 、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

D 、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 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④固定装置 :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⑥收集气体:

a 、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

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

b 、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

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⑧再停止加热

MnO 2 △

E、易错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F、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

G、检验、验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三、催化剂: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

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

注意: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

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

③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3、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粉末)。在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质量分数变大。

四、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及以上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 化学方程式:2H 2O 通电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E.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40C 时密度最大,为1g/cm 3

化学性质:通电分解 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 化学方程式: 2H 2O 通电 2H 2↑+O 2↑ 3、氢气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

溶于水(排水法)、无色无臭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H 2) + 氧气(O 2)水(H 2O ) 化学方程式:2H 2 + O 2 点燃 2H 2

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二、物质的分类

1、概念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氢气、氧气、红磷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水、高锰酸钾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

注意: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即划分单质、化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纯净物的元素

点燃 通电

通电 电解水口诀: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种类来划分的。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单质;若含有几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化合物

2、物质分类的步骤

①根据物质种类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

②写出纯净物的化学符号

③根据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

④在化合物中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找出氧化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

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沉淀(吸附沉淀):试剂:明矾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

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

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蒸馏的装置:见书P57,图3-21和3-22

二、硬水与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开水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

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课题4 水资源的保护

一、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

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

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

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

监测。

拓展性课题氢气(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

溶于水(排水法)、无色无臭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H

2) + 氧气(O

2

)水(H

2

O)

化学方程式:2H

2 + O

2

点燃

2H

2

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

点燃

(2)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 + 氧化铜△

铜 + 水

化学方程式:H

2 + CuO Cu + H

2

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H

2

、C、CO)

3、氢能源三大优点:产物无污染、放热量高、以水制取氢气来源广

不能推广使用的原因:制取氢气的成本太高,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

、N

2

、Cl

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

4、C

2

H

5

OH、C

6

H

12

O

6

、淀粉、蛋白质

(多种元素)氧化物 H

2O CuO CO

2

酸 HCl H

2SO

4

HNO

3

无机化合物碱 NaOH Ca(OH)

2

KOH

盐 NaCl CuSO

4 Na

2

CO

3

最新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合集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 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 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 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 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 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 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_知识点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 1 单 糖 C6H12O6 葡萄糖多羟基醛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红色Cu2O 果糖多羟基酮有多元醇和酮的性质 2 双 糖 C12H22O11 麦芽糖有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葡萄糖 蔗糖无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果糖 3 多 糖( C6H10O5)n 淀粉无醛基,属 高分子化合 物 遇碘变蓝(C6H10O5)n + n H2O→nC6H12O6纤维素(C6H10O5)n + n H2O→nC6H12O6 4 葡萄糖 光合作用6CO2(g)+6H2O(l)→C6H12O6(s)+6O2(g)呼 吸 作 用 有氧呼吸C6H12O6(s)+6O2(g)→6CO2(g)+6H2O(l) 无氧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2CO2+2C2H5OH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 油 脂 植物油液态含不饱和烃基多—C17H33 含双 键 能加成、水解动物脂肪固态含饱和烃基多—C17H35、—C15H31水解 水 解 油脂+ 3H2O→高级脂肪酸+丙三醇(甘油) 皂 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 3NaOH→高级脂肪酸钠(肥皂)+丙三醇(甘油)在人体内功能供热储存能量合成人体所需的化合物脂肪酸有生理功能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并不同意这一种说法,第一,按照当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兵力对比.项羽在解赵国之围后,收编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兵力达到40万,而刘邦虽然占据了咸阳城,但是兵力只有10万,而且由刘邦军队把守着的函谷关已经被项羽攻破,可以讲,项羽消灭刘邦是指日可待.所以,鸿门宴,并不是唯一一次消灭刘邦的机会.第二,鸿门宴的出现的原因.由于当时项羽来到鸿门后,听到刘邦一个下属讲刘邦准备据关中为王,一怒之下便决定对刘邦发动一场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打击报复刘邦.但是由于项羽集团里面,一个人的出现,项伯.他和张良是老朋友.所以当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连夜偷偷地跑到张良那里(当时张良跟随在刘邦的身边),叫张良快跑.而张良,则和刘邦在项伯面前演了一出戏,让刘邦在项伯面前诉冤,并告诉项伯,刘邦很希望化解这段误会,自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罪.而项伯这个糊涂虫,回去后把刘邦的”冤“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心软了,居然取消了第二天对刘邦的军事行动,从而催生了鸿门宴.第三,鸿门宴上的刺杀行动.此次刺杀行动的主谋,便是项羽手下谋士范增,此事还得到项羽的默许.当刘邦一见到项羽时,便对项羽大拍马屁,让项羽的虚荣心和骄傲得到最大的满足,此时的项羽居然还对刘邦有一点点悔意,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刺杀刘邦.在宴席上,范增频频发出暗号示意项羽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不忍心”杀掉刘邦,而在项伯和樊哙的掩护下,项羽对刘邦的“悔意”越加严重.最后刘邦丢下张良和二百多随从,只带着四员大将,在陈平的协助下偷偷地逃出项羽的军营,回到自己的驻地灞上,从而结束了鸿门宴.所以,鸿门宴对于刘邦集团而言,是化解项羽对他的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而采取的一种妥协的行为,在项伯,张良和樊哙的精彩演出下,这场戏演的非常成功.而对项羽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精简版)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精简版) 一、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 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 钡 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 OH-NO3-CO32-SO4 2-PO43-NH4+2、化合价口诀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五氮磷三价铝; 铜汞一二铁二三; 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2 MnO2H2O+O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 △2 MnO 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9)生灰水[Ca(OH)2]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CaO+CO2↑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Zn FeSnPb(H),CuHg AgP tAu。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白色固体:MgO、P O5、CaO、NaOH、Ca(OH)2、KClO3、KC 2 l、Na2CO3、NaCl、无水CuSO4;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固体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磺:淡黄色4、溶液的颜色: 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 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氨气)、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空气、稀有气体▲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即醋);氨水;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6、有毒的:气体:CO; 四、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甲烷) 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还原性的物质:C、H2、CO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助燃性物质: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有毒的气体:CO,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最轻气体:H2也是唯一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 盐酸(HCl): 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生石灰CaO: 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五、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 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 2、NO2)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2)防止方法: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尾气净化装置2NO+2CO N2+2CO2 4、CO 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①破坏土壤结构②降低土壤肥效③污染地下水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变化和性质的区别:性质中有“能”“可以”“容易”等字眼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及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及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及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及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及结论→反思及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及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选择合适的量程:所测液体不能超过量程,也不能比量程太小为宜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 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 (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 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AgCl、BaSO4(其中仅BaSO4、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微溶于水:Ca(OH)2、CaSO4、Ag2SO4 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S (7)氢硫酸:H 2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苏打: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 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4、常见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 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 B、黄色固体:硫粉(S) 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 .5H2O D、蓝色固体:胆矾CuSO 4 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锰酸钾K2MnO4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完整版)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考点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 )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水 (2)葡萄糖C 6H 12O 6 (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最新九年级化学最全必背知识点

最新九年级化学最全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生命之源——水 一、概念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二、实验题、填空题常考句子 1. 水污染:(1)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2. 水污染的防治:(1)加强对水质的监测(2)工业三废经过处理后再排放(3)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4)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3. 保护水资源的途径:(1)节约用水(方法:工业用水循环使用、使用节水龙头、使用节水马桶、使用喷灌、滴管设施、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2)防止水污染。

4. 水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5.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加肥皂水。 6. 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煮沸。 7. 电解水时通的是直流电,给水中加少量NaOH或硫酸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8. 电解水实验要点: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氧八氢一。 9. 电解水:2H2O2H2↑+O2↑ 10. 电解水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1. 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变化中,原子总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2.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要选择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需在密

闭容器内进行。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燃料 一、实验题、填空题常考句子 1. 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氢气。 2. 氢气燃烧:2H2+O2==2H2O 现象: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有水珠产生。 3. 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验纯。 4. 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1)来源广泛(2)热值高(3)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5. 碳单质常考物理性质: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能导电,活性炭有吸附性。 6.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化学与生活知识总结

化学与生活知识总结 一、化学与环境 1、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代烷,二氧化碳不算大气污染物,只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2、汽车尾气的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排放到大气。氮的氧化物的形成不是因为燃烧不充分等原因,而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电火花作用下生成的。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防止铅有毒污染环境,不能降低氮的氧化物的生产量。 3、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 5、6,因为二氧化碳。酸雨指pH小于 5、6的降水,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煤的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多而引发酸雨。 4、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 5、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有关 6、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功能。福尔马林可用于制作生物标本,不可用于食材保鲜。 7、 CO,NO的中毒机理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8、水体污染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和堆埋。含N、P等物质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而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 9、饮用水可用液氯,二氧化氯,臭氧等来进行消毒,利用的是氧化性。 10、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可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11、PM 2、5是指粒径不大于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不是胶体,但具有吸附性。 12、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13、铜汞离子用硫离子除 14、 Na2FeO4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Fe(OH)3胶体和O2,可以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和净化剂 二、化学与能源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均为不可再生的资源。 2、沼气是可再生资源。 3、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中所含的硫、氮等元素在燃烧时会产生污染气体。燃料脱硫,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硫的量。煤的气化产物是水煤气或干馏煤气(主要成分H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do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 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 原子团 ( 根 ) :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 --OH NO 3 2- CO 3 2-+ SO4NH 4 2、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常见原子团 ( 根 ) 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 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 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单质 C 金刚石做钻头、切割玻璃石墨做铅笔芯、电极 干冰二氧化碳固体CO 人工降雨,致冷剂 2 水水H2O 最常见溶剂 铁锈氧化铁Fe2O3 生石灰氧化钙CaO 食品干燥剂 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 改良酸性土壤 石灰石、大理石(蛋壳、水垢等)碳酸钙CaCO 建筑材料、工业制取 CO 3 2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化工原料、清洁剂 盐酸( 氯化氢 ) HCl 除铁锈、胃酸主要成分 纯碱、苏打碳酸钠 23 玻璃、造纸、纺织、洗涤 Na CO 碳酸氢钠 小苏打 3 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 NaHCO 天然气、沼气、瓦斯甲烷CH4 燃料 酒精乙醇C2H5OH 燃料、乙醇汽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 2O2 ===2H2O+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 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 2SO4==ZnSO4+H2↑ Zn + 2HCl = ZnCl 2 +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 2O===2H↑ +O2↑ (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 价亚铁离子)( 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 价铁离子)(9)熟灰水 [Ca(OH) 2 ] 的制取方法: CaO+H2O==Ca(OH)2 (10)生石灰 ( 氧化钙 ) 制取方法: CaCO3 ===CaO+CO2↑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按 5 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 、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 MnO2、 Fe3O4 2、红色固体: Cu、 Fe2O 3、红磷▲硫磺:淡黄色▲ 绿色:碱式碳酸铜( 铜锈,俗称铜绿)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88319

化学与生活常考点汇总 一、化学与环境 1.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代烷,二氧化碳不算大气污染物,只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2.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酸雨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煤的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多而引发酸雨。 3.汽车尾气的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排放到大气。推广使用无铅汽油,避免铅对人体许多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 4.臭氧层起到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影响,空洞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有关。 5.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燃料燃烧、烹饪、吸烟产生的CO、CO2、NO、NO2、SO2、尼古丁等,还包括建材装修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放射性元素氡。其中,质量分数35%-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功能。 6.CO的中毒机理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载氧的能力,人会因缺氧而中毒。NO的中毒机理与CO类似,但近期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7.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主要来自化工、冶金、电解电镀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如废旧电池若随意丢弃或不当堆埋,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有害物质流散,对地下水源和土壤的破坏是巨大的。8.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而蓄积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如含N、P等物质分解过程中,大量耗氧、使水体内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 9.改善水质的方法一般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常见的几种化学方法是混凝法(利用明矾净水)、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饮用水曾用液氯来进行消毒,但近年来逐步发展用二氧化氯,臭氧等消毒。10.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近年来,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既节约自然资源,又防止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1.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一般有: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提倡使用布袋;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制品。 治理白色污染的3R运动: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二、化学与能源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均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即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燃烧。沼气是可再生资源。 2.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中所含的硫、氮等元素在燃烧时会产生污染气体,为了减少煤燃烧对大气的污染,目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1)改善燃煤质量,降低煤的含硫量和含灰量。(2)改善燃烧装置与技术,使煤能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如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硫的量。(3)开展煤的综合利用,例如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化学变化)。煤的气化产物是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全部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梳理] 考点1 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考点2 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 ⒈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分子理论。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由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 考点3: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如矿石粉碎、水蒸发、碘升华、电灯通电发光,轮胎爆炸、汽油挥发、冰雪融化、木炭、活性炭的吸附等,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如:物质燃烧、铁生锈、呼吸作用、食物腐败变质、风化等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判断依据)变化时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4 物质的性质 ⒈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挥发性、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 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除此在描述时常有“会”“能”“可以”等出现。如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会剧烈燃烧。 考点5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 象 结论、解释 ⒈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棉线、外壳石蜡由石蜡制成 ⒉点燃前⑴观察蜡烛的颜 色、 形态、形状 乳白色固态圆柱状颜色:乳白色 状态:固态 ⑵用小刀切下一块 石蜡,投入水中 浮在水上,难溶于水, 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 水 ⒊点燃蜡烛⑴用火柴点燃蜡 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 明亮,内层暗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 层,第二层(内焰)最亮,最 内层(焰心)最暗,外焰温度 最高 ⑵取一根火柴,迅 速平放在火焰中, 1s后取出 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 黑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外 焰 ⑶用一冷而干燥烧 杯,罩在火焰上方, 片刻,取下火焰上 方的烧杯,迅速向 烧杯内倒入少量石 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 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 碳 ⒋ 熄灭蜡烛⑴将蜡烛熄灭观察有白烟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 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 ⑵用火柴点燃刚熄 灭时的白烟 白烟燃烧

(完整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最明亮)、(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结论: (3)检验产物 H2O: CO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烧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垫—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瓶中,液体药品放在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液体以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或直接用(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或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完整版)常见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梳理,推荐文档

常见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梳理 1、聚氯乙烯(PVC)的用途,不能做为食品用塑料的原因 可用于食品用塑料,但是它会对会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2、用葡萄糖制镜或保温瓶胆利用葡萄糖的性质是(写方程式) 给不想或不能吃饭的病人输葡萄糖液,原因是(写方程式) 葡萄糖可分解为和 3、碳酸氢钠俗称它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这个性质决定了碳酸氢钠的三个用途 4、用溶液制备木材防火剂,用除去废水中的Hg2+ 5、制取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 它的有效成分是,它和洁厕灵不能混用原因(离子方程式) 6、碳酸钠俗称,可用于用碱,如但不能用于, 7、常用抗酸药主要含有 8、Fe2O3的颜色,俗称,因此它可用于 9、NH3可用于制硝酸,第一步反应方程式 NH3和CO2的共同用途 10、硅是材料,因此可用于和 11、过氧化钠可用做剂,原因(方程式) 12、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通过催化加氢可制得,植物油可以和溴水发生 反应,和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脂肪的主要成分 油脂的通式它属于分子(填高或小)。油脂既能为人体提供,又能提供人体 。肥皂的主要成分。 “地沟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请写出地沟油经过处理后的一个用途 13.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14、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三种盐 15、石油及分馏产品包括 石油及分馏产品的主要成分均为,通过裂化获得,通过裂解可得到 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所含化学物质的主要区别 16、明矾的化学式,可用于,原因(离子方程式) 在污水处理过程明矾不可用于剂 17、Vc俗称,于水。具有性因此可用于剂。在体内易流失。

18、在人类的食物中,常见的三种天然有机高分子是 其中不属于人类的营养物质。人类六大营养物质。 19、在人类使用的材料中,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 20、阿司匹林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可用于治疗 使用过程中的副作用,出现副作用的处理方法 21、在生活中,既可以做调味剂,又可以做防腐剂的三种物质 22、、和最终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物为 分别写出这四种物质水解的方程式 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的试剂是 23、既含氨基,又含羧基的四类物质 , 因此它们都具有性,写出氨基乙酸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丙氨酸(CH3CHCOOH)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铵盐(氯化铵)在实验室可用于,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 25、铝和铁抗腐蚀能力强的是,原因是 26、只要,“食用色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27、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缩合,最多可生成种二肽。 28、铝制饭盒不宜长时间存放性、性或食物 29、、罐车可用于运输浓硫酸,浓硫酸,原因是 30、带酸味的水果属于性食物,大豆属于性食物 31、福尔马林主要成分可用作防腐剂,不可用于防腐。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不可 用于漂白,但可用于防腐剂。 32、垃圾处理的三种方法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一种是 33、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过度产生CO2,CO2和等物质会带来温室效应,但是CO2不属于大气污 染物。 34、水溶性维生素有脂溶性维生素有 35、雾霾主要是由煤炭燃烧排放的、等气体、烟尘以及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导致的。 36、正常雨水因为溶有,因此pH为,酸雨因为溶有,pH为 。 37、玻璃属于材料,氮化硅陶瓷属于材料,玻璃钢属于材料 38、羊毛完全燃烧的产物为 棉花完全燃烧的产物根据二者燃烧现象的不同可用于 39、将地下钢管与直流电源的极相连,用来保护钢管,此法属于保护法 将地下钢管与镁块相连属于保护法 40、人体所需的常见的五种微量元素有,钙和氮属于元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