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滤技术简介

纳滤技术简介

纳滤技术简介
纳滤技术简介

纳滤技术简介

【浏览次数】1832

【供稿】qinjuan

【中文关键词】纳滤技术反渗透截留率

【摘要】纳滤技术是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支。一般认为,纳滤膜存在着纳米级的细孔,且截留率大于95%的最小分子约为1mm,所以近几年来这种膜分离技术被命名为:Nanofiltration,简称:NF,中文译为:纳滤。

【全部正文】什么是纳滤?

纳滤技术是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支。一般认为,纳滤膜存在着纳米级的细孔,且截留率大于95%的最小分子约为1mm,所以近几年来这种膜分离技术被命名为:Nanofiltration,简称:NF,中文译为:纳滤。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纳滤膜被称为超低压反渗透膜(LPRO:Low Pressure Reverse Osmosis),或称选择性反渗透膜或松散反渗透膜(Loose RO:Loose Reverse Osmosis)。日本学者大谷敏郎曾对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具体的定义:操作压力≤1.50mPa,截留分子量200~1000,NaCl的截留率≤90%的膜可以认为是纳滤膜。现在,纳滤技术已经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介于超滤和反渗透技术之间的独立的分离技术,己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超纯水制造、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成为膜分离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纳滤技术原理

a.溶解--扩散原理:渗透物溶解在膜中,并沿着它的推动力梯度扩散传递,在膜的表面形成物相之间的化学平衡,传递的形式是:能量=浓度o淌度o推动力,使得一种物质通过膜的时候必须克服渗透压力。

b.电效应:纳滤膜与电解质离子间形成静电作用,电解质盐离子的电荷强度不同,造成膜对离子的截留率有差异,在含有不同价态离子的多元体系中,由于道南(DONNAN)效应,使得膜对不同离子的选择性不一样,不同的离子通过膜的比例也不相同。

纳滤技术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纳滤膜在其分离应用中表现出下列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为150~2000;

二是纳滤膜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因为它的表面分离层是由聚电解质所构成,对离子有静电相互作用。

三是超低压大通量,即在超低压下(0.1Mpa)仍能工作,并有较大的通量。

纳滤膜分离过程无任何化学反应,无需加热,无相转变,不会破坏生物活性,不会改变风味、香味,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饮用水的制备和食品、医药、生物工程、污染治理等行业中的各种分离和浓缩提纯过程。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NF)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新型膜分离技术,早期称为“低压反渗透”或“疏松反渗透”,是为了适应工业软化水的需求及降低成本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压力驱动型膜过程。 工作原理: 纳滤是在压力差推动力作用下,盐及小分子物质透过纳滤膜,而截留大分子物质的一种液液分离方法,又称低压反渗透。纳滤膜截留分子量范围为200-1000MWCO,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主要应用于溶液中大分子物质的浓缩和纯化。

1、料液具有足够的流速可将被膜截留的物质从膜表面剥离,连续不断的剥离降低了膜的污染程度,因而可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较高的膜渗透通量。 2、纳滤系统多采用错流过滤的方式。错流方式避免了在死端过滤过程中产生的堵塞现象:料液流经膜的表面,在压力的作用下液体及小分子物质透过纳滤膜,而不溶性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 3、错流过程同时避免了在死端过滤(如板框压滤机、鼓式真空过滤机)过程中依靠滤饼层进行过滤的情况,分离发生在膜表面而不是滤饼层中,因而滤液质量在整个过程中是均一而稳定的。滤液的质量取决于膜本身,使生产过程完全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纳滤膜的特点 1、纳滤膜的电荷效应 荷电效应是指离子与膜所带电荷的静电相互作用。大多数纳滤膜的表面带有负电荷,他们通过静电相互作用,阻碍多价离子的渗透,这是纳滤膜在较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的重要原因。 2、对不同价态的离职截留效果不同 对二价和高价离子的截留率明显高于单价离子。对阴离子的截留率按下列顺序递增:NO3-、CI-、OH-、SO42-、CO32-;对阳离子的截留率按下列顺序递增:H+、Na+、K+、Mg2+、Ca2+、Cu2+。

纳滤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纳滤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摘要:纳滤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文章综述了纳滤膜的特性,分离机理,影响纳滤膜分离特性的因素及其在水处理、制药业、食品及染料等行业过程中的应用,并对其更广泛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纳滤; 纳滤膜; 膜分离; 应用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纳滤(NF)与反渗透和超滤一样均属于压力驱动的膜分离过程。它通过膜的渗透作用,借助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的推动,对两组分或多组分混合气体或液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纳滤膜在分离过程中表现以下两个显著特征:一个是因为纳滤膜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所构成,对离子有静电相互作用,所以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 2000,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1]。纳滤膜的表另一个是其截留分子量为200 ~ 层孔径处于纳米级范围,在渗透过程中截留率大于90%的最小分子约为1nm,因而称为纳滤[2]。 1.纳滤膜的分离机理 纳滤膜分离机理的研究自纳滤膜产生以来一直是热点问题。尽管纳滤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迁移机理还没能确切地弄清楚。传统理论认为纳滤膜传质机理与反渗透膜相似,是通过溶解扩散传递。随着对纳滤膜应用和研究的深入,发现这种理论不能很好解释纳滤膜在分离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就目前提出的纳滤膜机理来看,表述膜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数学模型有电荷模型、道南-立体细孔模型、静电位阻模型。 电荷模型根据对膜内电荷及电势分布情形的不同假设,分为空间电荷模型(the SpaceCharge Model)和固定电荷模型(the Fixed-Charge Model)。空间电荷模型[3]最早由Osterle 等提出,该模型的基本方程由Poisson-Boltzmann 方程、Nernst-P1anck 方程和Navier-Stokes 方程等来描述。运用空间电荷模型,不仅可以描述诸如膜的浓差电位、流动电位、表面Zeta 电位和膜内离子电导率、电气粘度等动电现象,还可以表示荷电膜内电解质离子的传递情形。固定电荷模型[4]最早由Teorell、Meyer 和Sievers 提出,因而通常又被人们称为 Teorell-Meyer-Sievers(TMS)模型。固定电荷模型假设膜为一个凝胶相,其电荷分布均匀、贡献相同;离子浓度和电位在传递方向具有一定梯度;主要描述膜浓差电位、溶剂和电解质在膜内渗透速率及其截留性。 道南-立体细孔模型[1, 5](Donnan-steric Pore Model)建立在Nernst-planck 扩展方程基础上,用于表征两组分及三组分的电解质溶液的传递现象,假定膜是由均相同质,电荷均布的细孔构成,分离离子时,离子与膜面电荷之间存在静电

纳滤系统操作规程

纳滤系统操作规程 1、系统图 图1:纳滤系统流程图 2、操作规程 2.1 原水调节 测定原水(超滤产水)pH值,碱度,硬度,余氯,电导,含盐量。按照余氯值(摩尔数)的3倍量加入NaHSO3,再加H2SO4调节pH至4~6,试验加酸量。计算碳酸钙饱和指数(L.S.I),得到极限浓缩倍率。准备药品:5%的HCl和NaHSO3,计量泵流量调节到预定值。 2.2 设备启动 开启纳滤系统电源,开启V1,给水泵旋钮位于停止位置;开启给水泵(清水泵)供水,调节流量为2T/h,调节加药开始加药,直到中间水箱水位超过低水位警戒线。 开启V3,打开循环水泵的排气阀,排气后关闭,再开启V4,打开保安过滤器排气阀,排气后关闭,开启阀门V6,V7和V9,关闭V5,V12,V8,V13,V10,V11。再将原水泵旋钮打到手动位置,启动原水泵,打开高压泵排气阀,排气后关闭,将系统冲洗10~15min。 关闭V6,开启V10,将原水泵旋钮打到自动位置,系统自动同时启动原水泵和高压泵,渐渐开启V6,直到高压泵运行正常,浓水流量达到预定值2T/h,渐渐关闭V7,直到进水压力上升为0.6MPa,或产水到达5L/min。注意产水箱排水。 2.3 参数调节 根据碳酸钙极限浓度,设置安全系数为1.2,同时调节V8和V9,以调节纳滤膜平均回收率,约为70~80%。同时根据流量平衡需要调节进水流量和加药流量。密切关注系统压力和流量变化。 2.4 设备停运、膜组件保护 设备停运时,关闭清水泵和进水阀,关闭加药装置。缓慢开启V9和V7,关闭V8和V10,将电源旋钮调到停止位。再开启V3,将电源旋钮调到手动位,开始清洗15~30min。 保护液灌注,先用原水冲洗干净,在循环水箱中配一定量的保护液(亚硫酸钠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开启V3,将电源旋钮调到手动位,循环1min后关闭进出口阀门和原水泵。

纳滤运行管理手册

纳滤系统操作规程 一、多介质过滤装置的操作 一)、启动前的检查 1、设备启动前要先看值班记录,了解设备的状况,记录启动设备的指令来源,操作人员签字。 2、向生产管理系统的上游和下游人员联系,确认具备启动条件。只有中水的质量指标合格时才能启动深加工系统,否则会损坏超滤和纳滤设备。 3、检查阀门是不是处于正确的开关状态,检查电气设备是不是处于安全状态。 二)、设备启动程序 1、打开过滤器进水及排气阀。 2、打开原水增压泵对应进口阀。 3、逐台开启原水增压泵,慢慢开启原水增压泵对应出口阀门. 4、看到排气阀出水后,逐一关闭排气阀。 5、打开排空阀等到出水清澈后,关闭上述4个阀门。 三)、设备停止运行程序 1、关闭原水增压泵对应出口阀。 2、停止原水增压泵。 3、关闭原水增压泵进水阀。 四)、多介质过滤器反冲洗操作程序 1、打开过滤器的排气阀反冲洗进水。

2、开启反冲洗水泵,慢慢开启反冲洗水泵出口阀门,排气阀有水出现时,关闭排气阀,打开排水阀进行反冲洗操作,同时观察出水浊度及悬浮物含量多少,如果出水浊度及悬浮物含量高时请延长反冲洗时间直至出水浊度及悬浮物含量较少。 3、在此过程中若排气阀出水后请关闭排气阀,反冲洗结束后,停止反冲洗水泵,关闭反冲洗水泵出口阀门。 五)、反冲洗注意事项: 1、反冲洗水泵和原水增压泵不能同时开启,即反冲洗和正洗必须分开单独运行,且反冲洗水泵只能作为反冲洗用,原水增压泵只能作为正洗或正常运行用。 2、由于一台原水增压泵可供两台多介质过滤用,所以正洗时原水增压泵出口阀门可调节到半开状态即可。不可全部打开。 二、精密过滤装置的操作要求 1、设备启动前,精密过滤器上的排气阀处于开启状态。 2、打开精密过滤器进出口阀。 3、当有水从排气阀流出时关闭排气阀 4、保证精密过滤器工作时进出口压差不大于0.02MPa。 注意事项:由于超滤膜的运行压力在0.18MPa~0.20MPa范围内,所以精密过滤装置的进水压力要控制在0.20MPa~0.22MPa范围内。 三、超滤滤装置的操作程序 1、打开排水电动阀排水调节阀和排气阀。 2、待排气阀出水后关闭排气阀。

纳滤装置分离技术原理及应用范围阐述

纳滤膜装置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装置的膜组器于80年代中期商品化。纳滤膜大多从反渗透膜衍化而来,如CA、CTA 膜、芳族聚酰胺复合膜和磺化聚醚砜膜等。但与反渗透相比,纳滤装置的操作压力更低,因此纳滤设备又被称作低压反渗透或疏松反渗透。 一、世韩纳滤膜产品技术介绍 世韩纳滤膜孔径介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之间,并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对有机物截留分子量从100~1000道尔顿不等,由于其分离物质在 1纳米左右而得名。纳滤膜的主要特点是对二价离子、功能性糖类、小分子色素、多肽等物质的截留性能高于98%,而对于一些单价离子、小分子酸碱、醇等有30—80%的透过性能,常被应用于溶质的分级、溶液中低分子物质的洗脱和离子组份的调整、溶剂体系浓缩等物质的分离、精制、浓缩工艺过程中。 二、纳滤膜分离装置特点: 纳滤膜分离装置通过选用不同规格卷式膜芯,可实现超滤和纳滤和反渗透操作。装置应用于生物发酵、生物制药、食品等行业,主要用于物料液(发酵液,提取液等)中有效成份的分离、浓缩、脱盐,纯化等。 1、系统动力装置选用进口品牌物料专用高压泵,压力输送平稳,噪音小; 2、膜芯选用欧美进口抗污染物料专用膜芯,具有抗污染,精度高,寿命长等特性; 3、设备装置按客户要求量身定做; 4、压力及流量、温度等仪表配置齐全,数据真实可靠, 可为大规模生产系统的设计直接提供放大依据。 三、主要应用领域: 生化制药(抗生素树脂解析液的脱盐浓缩,维生素浓缩); 染料(脱盐浓缩,取代盐析、酸析); 氨基酸等有机酸(脱色除杂、浓缩、脱盐); 食品(低聚糖、淀粉糖分离纯化,脱盐); 水处理(印染废水处理,中水回用); 酸、碱回收(制药行业洗柱酸、碱废液,化纤行业废酸、碱)。 纳滤装置与超滤装置或反渗透设备相比,纳滤过程对单价离子和分子量低于200的有机物截留较差,而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及分子量介于200~500之间的有

反渗透系统操作规程

反渗透系统操作规程 (一)、反渗透基础: 一、反渗透原理: 反渗透,英文为Reverse Osmosis,它所描绘得就是一个自然界中水分自然渗透过程得反向过程.早在1950年美国科学家DR、S、Sourirajan 有一回无意中发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吐出一小口得海水。她由此而产生疑问:陆地上由肺呼吸得动物就是绝对无法饮用高盐份得海水,那为什么海鸥就可以饮用海水呢?这位科学家把海鸥带回了实验室,经过解剖发现在海鸥囔嗉位置有一层薄膜,该薄膜构造非常精密.海鸥正就是利用了这薄膜把海水过滤为可饮用得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份得海水则吐出嘴外。这就就是以后逆渗透法(ReverseOsmosis 简称R、O)得基本理论架构. 对透过得物质具有选择性得薄膜成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得薄膜视为理想得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得稀溶液(如淡水)与浓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得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得溶剂将自然得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得液面会比稀溶液得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得大小决定于浓液得种类,浓度与温度与半透膜得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得压力时,浓溶液中得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得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得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即在进水(浓溶液)侧施加操作压力以克服自然渗透压,当高于自然渗透压得操作压力施加于浓溶液侧时,水分子自然渗透得流动方向就会逆转,进水(浓溶液)中得水分子部分通过膜成为稀溶液侧得净化产水(请参见下图)。

二、反渗透过程 根据反渗透原理可知,渗透与反渗透必须与具有允许溶剂(水分子)透过得半透膜(反渗透膜或纳滤膜)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才会出现渗透现象与反渗透操作. 反渗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透过而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得一种功能性得半透膜称为反渗透膜; 膜元件:将反渗透膜膜片与进水流道网格、产水流道材料、产水中心管与抗应力器等用胶粘剂等组装在一起,能实现进水与产水分开得反渗透过程得最小单元称为膜元件; 膜组件:膜元件安装在受压力得压力容器外壳内构成膜组件; 膜装置:由膜组件、仪表、管道、阀门、高压泵、精密过滤器、就地控制柜与机架组成得可独立运行得成套单元膜设备称为膜装置,反渗透过程通过该膜装置来实现; 膜系统:针对特定水源条件与产水要求设计得,由预处理、加药装置、增压泵、水箱、膜装置与电气仪表连锁控制得完整膜法水处理工艺过程称为系统。 待处理得进水经过高压泵被连续升压后入膜装置内,在膜元件内进水被分成浓度低得或更纯得产水,称为透过液与浓度高得浓水。浓水调节阀控制成为产水与浓水得比例即装置回收率。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62380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编制依据 产品随机使用说明书 2、适用范围 24T/H纳滤主机 3、启动前准备工作 3.1、检查纳滤进水条件:纳滤主机应在以下原水条件下运行,检查原水是否在规定限度内。纳滤进水条件不符合标准将会导致膜组元件的永久性不可恢复的污染和损坏。 最小原水压力:40PSI(2.8KG/cm2) 水温:4℃-45℃ PH范围:4-9 硬度:300mg/l(CaCO3计) 浊度:SDT<5 总溶解性固体含量:TDS<1000mg/L

游离氯:不得检出 锰:<0.05mg/L 有机物:<1mg/L 自来水水源 自来水水源在NF前必须通过过滤器以去除水中的余氯。 原水硬度必须在300mg/Lc以内 原水水温及产水量 设备的额定产水量是在温度为25℃的情况下设定的。逆渗透系统的产水量随原水水量降低而下降。一般情况,水温每降低1℃,产水量下降3%。 3.2、主机部件要求 3.2.1保安过滤器及滤芯 保安过滤器是在原水进入膜之前最后一道过滤装置,去除前处理系统未去除干净的大于5um的物质,载流住由前处理系统未过滤的杂质,如活性炭粉末等,滤芯要经常冲洗,经冲洗无法达到正常使用条件时就更换。 3.2.2高压泵 使用中应保证不得空转,不得长期超负荷运行,经常按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编制依据 产品随机使用说明书 2、适用范围 24T/H纳滤主机 3、启动前准备工作 3.1、检查纳滤进水条件:纳滤主机应在以下原水条件 下运行,检查原水是否在规定限度内。纳滤进水条件不符 合标准将会导致膜组元件的永久性不可恢复的污染和损 坏。 最小原水压力:40PSI(2.8KG/cm2) 水温:4℃-45℃ PH范围:4-9

硬度:300mg/l(CaCO3计) 浊度:SDT<5 总溶解性固体含量:TDS<1000mg/L 游离氯:不得检出 锰:<0.05mg/L 有机物:<1mg/L 自来水水源 自来水水源在NF前必须通过过滤器以去除水中的余氯。 原水硬度必须在300mg/Lc以内 原水水温及产水量 设备的额定产水量是在温度为25℃的情况下设定的。逆渗透系统的产水量随原水水量降低而下降。一般情况,水温每降低1℃,产水量下降3%。 3.2、主机部件要求

纳滤膜处理系统操作手册

纳滤膜处理系统操作手册 开机运行流程: 1.阀门控制: 1#阀(全开)-11#阀(2圈)-12#阀(全开)-9#阀(1圈)-10#阀(全开) 2.电控柜控制: 接通电源选择自动运行模试,电控柜上指示灯: 增压泵-计量泵(阻垢剂加药箱) -循环泵-高压泵。(在选择自动运行模试后对过滤器、增压泵、高压泵、循环泵进行排气)4.浓水和产水排放流量控制: 等到所有泵都打开运行后调节浓水排放阀及调节电控柜上高压泵变频器旋钮(每调节一点停留10秒观测流量),让浓水排放流量达到1.5m3/h,产水排放流量达到4.5m3/h。 注:如高压泵变频器旋钮频率调节到100时,产水流量还没有达到4.5m3/h,则要开大11#阀(每次一圈),开大11#阀之前把高压泵变频器旋钮频率调节到50以下。 系统每次停机及停机后冲洗流程: 1.电控开关调到停 等待四台泵指示灯全灭,灯灭顺序: 高压泵-循环泵-增压泵-计量泵(阻垢剂加药箱) 2.关闭原水箱进水阀门,打开产水箱进水阀(二个),浓水直排阀,浓水手动排放阀。 3.电控开关调节到手动,增压泵开关调节到手机。 4.冲洗10-15(分钟)或者产水箱内水剩2-3格。 5.关闭增压泵后立即关闭所有阀门。 6.关闭电源 清洗(化学)及化学药剂残留冲洗: 清洗时用NaOH及HCI各一次 1.打开2#阀、4#阀、6#阀、7#阀、13#阀,运行模试选择手动,手动打开增压泵,循环10-20分钟。 2.清洗浸泡循环:手动关闭增压泵,立即关上2#阀、6#阀

7#阀,浸泡1小时后。打开2#阀、6#阀7#阀,手动打开增压泵循环。共循环浸泡二次。 3.化学药剂残留清洗: 关闭4#阀,打开2#阀、3#阀、5#阀、6#阀,从产水箱清洗(产水或自来水都可),手动打开增压泵。清洗标准达到取样口出水PH值达和产水箱水样的PH值。 4.清洗完毕后立即关闭所有阀门。 长时间停机保护: 如果长时间停机保护需给纳滤系统注入保护液,注入方法可用化学清洗中的循环步骤来实现。 纳滤处理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1.在开泵前检查进水口阀门和出水口阀门是否有被打开。2.在运行过程中,一定时间后产水流量下降,首先调节电控柜旋钮,在调节到100时还是没有达到产水4.5m3/h明,先将旋钮调节到50以下,然后调节11号阀门,开大1圈左右,然后再调节旋钮,逐渐开大旋钮,看流量是否达到要求,如果还没有达到再执行以下操作,将11号阀门开大一点。 3.进水的PH值一定要为弱酸性,进膜前必须杀菌。 4.在运行时,注意泵和过滤器的排气。 5.运行期间记录一些数据: 1.进水PH值,电导率,COD,温度(进水为MBR出水) 2.产水电导率,COD,温度(其中,进水PH,产水电导率,COD,温度可以由设备上的表读出) 3.进水压力,浓水压力,产水流量,浓水流量(早中晚读数三次)(再调节后也要读数一次并记录) 6.冬天停机前必须作防冻操作,所有阀门必须是闭合状态(纳滤处理系统注入保护液),水箱里的水必须放空。 7.长期停机后第一次开机必须有冲洗操作(可用自来水)。8.原水箱无水停机后电控柜必须进行重启操作,就是将全部按钮打到关闭状态,(变频按钮可以不动),开机按开机操作即可。

纳滤技术简介

纳滤技术简介 【浏览次数】1832 【供稿】qinjuan 【中文关键词】纳滤技术反渗透截留率 【摘要】纳滤技术是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支。一般认为,纳滤膜存在着纳米级的细孔,且截留率大于95%的最小分子约为1mm,所以近几年来这种膜分离技术被命名为:Nanofiltration,简称:NF,中文译为:纳滤。 【全部正文】什么是纳滤? 纳滤技术是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支。一般认为,纳滤膜存在着纳米级的细孔,且截留率大于95%的最小分子约为1mm,所以近几年来这种膜分离技术被命名为:Nanofiltration,简称:NF,中文译为:纳滤。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纳滤膜被称为超低压反渗透膜(LPRO:Low Pressure Reverse Osmosis),或称选择性反渗透膜或松散反渗透膜(Loose RO:Loose Reverse Osmosis)。日本学者大谷敏郎曾对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具体的定义:操作压力≤1.50mPa,截留分子量200~1000,NaCl的截留率≤90%的膜可以认为是纳滤膜。现在,纳滤技术已经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介于超滤和反渗透技术之间的独立的分离技术,己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超纯水制造、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成为膜分离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纳滤技术原理 a.溶解--扩散原理:渗透物溶解在膜中,并沿着它的推动力梯度扩散传递,在膜的表面形成物相之间的化学平衡,传递的形式是:能量=浓度o淌度o推动力,使得一种物质通过膜的时候必须克服渗透压力。 b.电效应:纳滤膜与电解质离子间形成静电作用,电解质盐离子的电荷强度不同,造成膜对离子的截留率有差异,在含有不同价态离子的多元体系中,由于道南(DONNAN)效应,使得膜对不同离子的选择性不一样,不同的离子通过膜的比例也不相同。 纳滤技术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纳滤膜在其分离应用中表现出下列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为150~2000; 二是纳滤膜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因为它的表面分离层是由聚电解质所构成,对离子有静电相互作用。 三是超低压大通量,即在超低压下(0.1Mpa)仍能工作,并有较大的通量。 纳滤膜分离过程无任何化学反应,无需加热,无相转变,不会破坏生物活性,不会改变风味、香味,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饮用水的制备和食品、医药、生物工程、污染治理等行业中的各种分离和浓缩提纯过程。

纳滤操作手册

纳滤、反渗透系统 操作手册

目录 1.纳滤、反渗透膜简介 (1) 2.过滤机理 (1) 3.纳滤、反渗透系统介绍 (2) 3.1纳滤、反渗透膜元件 (2) 3.2纳滤、反渗透运行参数 (2) 4.纳滤、反渗透术语 (3) 5.纳滤、反渗透工艺介绍 (3) 5.1工艺流程图 (3) 5.2系统操作规程 (4) 5.3系统中主要部件介绍 (5) 6.纳滤、反渗透设备操作规程 (7) 6.1纳滤、反渗透系统的控制 (7) 6.2设备起动的准备 (7) 6.3设备开机运行 (7) 6.4关机 (8) 7.设备的维护 (9) 7.1保安过滤器的清洗 (9) 7.1.1精密过滤芯的更换 (9) 7.2纳滤膜、反渗透的清洗 (9) 7.2.1纳滤膜反渗透元件的污染物 (9) 7.2.2污染物的去除 (10) 7.2.3纳滤膜、反渗透的清洗方法 (10) 8.纳滤、反渗透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2)

1.纳滤、反渗透膜简介 纳滤NF:纳滤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约150~1000道尔顿。此外,由于其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所构成,故对不同价态的粒子存在Donnan效应,对无机盐有一定截留率,约40~90%。纳滤对二价离子的截留率比对一价的高,在渗滤液中优先脱色。 NF的作用:主要是去除超滤单元不能去除的不可降解有机物、部分总氮、色度、二价离子等。 反渗透 RO:反渗透是最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它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 的有机物,但允许水分子透过,脱盐率一般大于98%。它们广泛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等过程 RO的作用:实际运行过程中若原水的C/N比不能满足去除总氮的要求,外加碳源有没有及时供给时,因硝酸盐氮的影响 NF出水总氮就不能达标,这时需要有一最后把关单元,一般采用 RO处理单元,RO单元可保证出水总氮、COD等全部指标达标 2. 过滤机理 纳滤、反渗透膜具有以下三种特别的机能。 (1)过滤机能:半透膜中有众多的微孔以便水分子通过。这些微孔的直径为0.0005微米,与水分子的直径相当。最小的细菌和病毒的直径分别是0.2和0.02微米。杀虫剂666的直径约为0.0015微米。因而,这些污染物和其它生物污染物以及众多的有机污染物均不能通过此半透膜,而与纯水分离。 盐类在水中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的,而这些水合离子的体积一般比水分子大10-25倍,因此,除了以上提及的电排斥机能外,膜也可以通过滤机能除去溶解的盐类。 (2)自我清洗机能:一般的滤水器在除去污染物的同时,也将这些污染物留在了滤水器中。在此后过滤的水都要经过这些污染物,从而对水产生再次污染。同时,细菌也会在滤水器中繁殖,水产生微生物再污染。与此不同,半透膜在净水过程中将污染物全部留在被排除的浓水中,以实现自我清洗机能。因此,所得净水就更加可靠,净水器件的寿命也更长。

纳滤膜分离技术综述

学校代码:__11059__ 学号:1302021005 Hefei University 下游处理技术 XIAYOUC HULIJIS HU 论文题目:纳滤膜分离技术综述 学位类别:本科 学科专业:生物技术 作者姓名:方婷 导师姓名:于宙 完成时间:2016.5.11

纳滤膜分离技术综述 摘要: 纳滤技术是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新型分离技术,本文介绍了纳滤膜的特性及其独特的分离特点,高分子纳滤膜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的制备原理、制备要点,综述了纳滤膜的特点,包括纳米级孔径,膜体带有电性基团,操作压力低,对二价和高价离子的截留率极高。介绍了纳滤膜在食品中以及水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膜分离;纳滤膜;分离机理;水处理;食品应用 纳滤膜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代末是介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之间的压力驱动膜,曾被称为低压反渗透膜、疏松反渗透膜等,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较快的新型膜分离技术。纳滤膜在应用中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物理截留或截留筛分效果。能截留相对分子质量200~2000,分子大小约为1nm的溶解组分;(2)荷电性。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其中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较低,对二价及多价离子的截留率则较高[1] 。 一、纳滤膜分离简介 1、纳滤膜定义 纳滤膜早期称为“低压疏松型反渗透膜”,是80年代初继典型的反渗透复合膜之后开发出来的[2]。其准确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这里暂表达如下:孔径范围介于1~5nm,操作压力小于1.5MPa,截留分子量界限200~1000Dalton。对二价及多价离子有很高的去除率,达90%以上,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小于80%。纳滤膜的一个很大特征是膜本体带有电荷,这是它在很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且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的膜也可脱除无机盐的重要原因[3]。 2、纳滤膜的特点 2.1 不同价态离子截留效果不同。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低,对二价和多价离子的

GE纳滤膜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GE纳滤膜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膜元件的储存 GE纳滤膜在装入压力容器前,不可以打开密封包装,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不可受冻结冰。 膜元件的安装 ge纯水机在安装膜元件前,应保证系统已经完成清洁工作。 膜元件在装入系统时,要适当润滑O型圈和浓水密封圈,可使用硅基胶或50%甘油水溶液,禁止使 用油、油脂、凡士林或石油类化合物。 在将膜元件逐一装入压力容器时,在压力容器端板处通过加入垫圈的方法消除间隙,以防止在系统 启动和停机时膜元件在压力容器中蹿动,同时可降低膜元件外连接处渗漏的可能性。 新膜的冲洗 新系统在安装膜元件后要进行彻底冲洗,将系统中残留的杂质、溶剂和保护液完全清洗干净。 产水用于饮用时,需至少冲洗24小时。

系统的启动与运行 在系统启动之前,浓水阀门应保持完全开启。系统启动后可逐渐缓慢关闭浓水阀门,使系统达到设定的回收率。浓水阀关闭时严禁启动设备。 在系统运行期间,任何时候(包括系统的预启动、常规操作、冲洗及化学清洗)都不可关闭产水管路上的阀门。 在高压运行之前,通过软启动机构或变频调速进行低压冲洗以排出空气。 特别注意 保证给水浊度<1.0 NTU或SDI15<5,给水温度<45℃,进水中不含可能对膜造成物理及化学损伤的有害物质。 任何时候膜元件进水中的余氯含量不得超过0.05mg/L,否则将会导致膜元件不可恢复的氧化损坏。 维护保养 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膜元件会受到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或难溶物的污染。在标准条件下系统性能下降10%,或显然发生结垢或污堵时,应及时进行清洗。定期地进行水冲洗和化学加药清洗可恢复膜元件的性能,延长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纳滤技术

纳滤技术 纳滤技术概述 纳滤(NF) 是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其截留分子量在 80-1000的范围内,孔径为几纳米,因此称纳滤。基于纳滤分离技术的优越特性,其在制药、生物化工、食品工业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膜分离技术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水处理技术”,自70年代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后,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空前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水处理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开展了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应用。在给水处理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一系列的低压膜,如纳滤膜、反渗透膜等。其中,纳滤膜法水处理技术以其特殊的优势,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水处理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在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纳滤技术是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支。一般认为,纳滤膜存在着纳米级的细孔,且截留率大于95%的最小分子约为1mm,所以近几年来这种膜分离技术被命名为:Nanofiltration,简称:NF,中文译为:纳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纳滤膜被称为超低压反渗透膜(LPRO:LowPressureReverseOsmosis),或称选择性反渗透膜或松散反渗透膜(LooseRO:LooseReverseOsmosis)。日本学者大谷敏郎曾对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具体的定义:操作压力≤1.50mPa,截留分子量200~1000,NaCl的截留率≤90%的膜可以认为是纳滤膜[1]。现在,纳滤技术已经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介于超滤和反渗透技术之间的独立的分离技术,己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超纯水制造、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成为膜分离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纳滤原理 源水→源水泵→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泵→纳滤主过滤系统[1] 纳滤膜 纳滤过程的关键是纳滤膜。对膜材料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高、耐酸碱及微生物侵蚀、耐氯和其它氧化性物质、有高水通量及高盐截留率、抗胶体及悬浮物污染,价格便宜、目前采用的纳德膜多为芳香族及聚酸氢类复合纳德膜。复合膜为非对称膜,由两部分结构组成:一部分为起支撑作用的多孔膜,其机理为筛分作用;另一部分为起分离作用的一层较薄的致密膜,其分离机理可用溶解扩散理论进行解释。对于复合膜,可以对起分离作用的表皮层和支撑层分别进行材料和结构的优化,可获得性能优良的复合膜。膜组件的形式有中空纤维、卷式、板框式和管式等。其中,中空纤维和卷式膜组件的填充密度高,造价低,组件内流体力学条件好;但是这两种膜组件的制造技术要求高,密封困难,使用中抗污染能力差,对料液预处理要求高。而板框式和管式膜组件虽然清洗方便、耐污染,但膜的填充密度低、造价高。因此,在纳滤系统中多使用中空纤维式或卷式膜组件。

纳滤主机安全操作规程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 1、编制依据 产品随机使用说明书 2、适用范围 24T/H纳滤主机 3、启动前准备工作 3.1、检查纳滤进水条件:纳滤主机应在以下原水条件下运行,检查原水是否在规定限度内。纳滤进水条件不符合标准将会导致膜组元件的永久性不可恢复的污染和损坏。 最小原水压力:40PSI(2.8KG/cm2) 水温:4℃-45℃ PH范围:4-9 硬度:300mg/l(CaCO3计) 浊度:SDT<5 总溶解性固体含量:TDS<1000mg/L 游离氯:不得检出 锰:<0.05mg/L 有机物:<1mg/L 自来水水源 自来水水源在NF前必须通过过滤器以去除水中的余氯。 原水硬度必须在300mg/Lc以内 原水水温及产水量 设备的额定产水量是在温度为25℃的情况下设定的。逆渗透系统的产水量随原水水量降低而下降。一般情况,水温每降低1℃,产水量下降3%。 3.2、主机部件要求 3.2.1保安过滤器及滤芯

保安过滤器是在原水进入膜之前最后一道过滤装臵,去除前处理系统未去除干净的大于5um的物质,载流住由前处理系统未过滤的杂质,如活性炭粉末等,滤芯要经常冲洗,经冲洗无法达到正常使用条件时就更换。 3.2.2高压泵 使用中应保证不得空转,不得长期超负荷运行,经常按要求排除空气,应保证电器部分干燥。 3.2.3限流阀 开机时首先应考虑将其关闭或部分关闭,待泵启动后再慢慢打开,而后再调整各项指标。 3.2.4回流阀 安装在高压泵的进口与出口间,可使过高的泵口压力降至与膜前压力相当,降低高压泵能耗。 3.2.5缓冲阀 此元件在系统启动时,减轻水的冲力。 3.2.6NF膜壳 维修时应谨防损坏密封圈。 3.2.7NF膜 NF膜是NF主机的关键部件,对设备的产水量和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3.2.8电导率仪(RDS仪) 显示设备运行时纯水的电导率情况。 3.2.9浓水调节阀 该阀是NF主机的一个重要元件,设备开启前应将阀门打开一定程序,以防设备启动时膜压力突然升高超过极限。 3.2.10膜冲洗电动阀 DN65电动慢开阀,开阀时间0-90°15″

纳滤设备使用清洁维护保养规程

1.目的 明确纳滤设备使用清洁维护保养,使其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员工的操作。 2.范围 适用于纳滤设备的使用和清洁维护保养,纳滤膜的使用运行。 3.职责 部门生产部、操作工、机修工负责操作规程的实施 4.内容 4.1 操作前准备 4.1.1 确认4号糖液储罐内已加入糖液,管道上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4.1.2 检测糖液PH和糖度,并记录下体积,取样观察糖液外观是否与交接一致 4.1.3 检测纳滤膜清洁记录,是否清洁。巴氏灭菌罐是否清洁完成。 4.2 操作规程 4.2.1 打开膜前阀、膜后阀、透过水阀、进料阀、浓缩液回流阀。 4.2.2 先开启循环泵,检查物料流向、设备运行正常后,再开启变频泵,慢慢调节变频器至40~50。 4.2.3 观察透过水流量计显示的透过水流量情况。目测透光水是否正常。 4.2.4 慢慢调节膜后阀,使膜前压力在0.7~1.2MPa,膜后压力在0.5~0.9Mpa。前后压力差不超过0.2MPa.如有超过应适当调整进出料阀门或是高压变频泵频率。 4.2.5 不断检测被过滤的糖液和透过水的含糖量,透过水糖度大于0.1,或是浓缩糖液浓度在13-15之间,关闭变频泵,关循环泵,关纳滤膜进料阀,关回流阀。浓缩后的体积一般在1400-1600L。 4.2.6 打开料液输送泵前阀,打开进纳滤循环罐管路上的所有阀门,检查将纳滤清洗循

环罐出料阀关闭,确认完毕后,打开浓缩液输送泵,将浓缩液转移到纳滤循环罐内。 4.2.7 料液输送完毕后,关闭浓缩液输送泵,向糖液储存罐内加入约100L饮用水,打开浓缩液输送泵,将输送管道内糖液打入循环罐内。关闭浓缩液输送泵,关闭输送管路上所有阀门。 4.2.8 开启纳滤膜阀门,出料阀门,打开进纯化水顶水,顶水300L左右,或是检测到浓缩水糖度低于0.3后即可停车。 4.3 清场 4.3.1打开纳滤膜管道排污阀,纳滤膜出料管道排污阀、进料管道排污阀,管道和膜内的水排出,水排尽后关闭管道排污阀,进料管道排污阀,保持出料排污阀开启。 4.3.2向循环水罐内注入2m3纯净水,打开循环水泵,冲洗纳滤膜,检测出料口的出料糖度,不得检测出,若有糖度应增加冲洗水量。 4.3.3 检测到没有糖度后再冲洗10min,确保冲洗干净后关闭出料管道阀门。 4.3.4纳滤膜及管道冲洗干净后,向循环水罐内加入约1.6m3水,开启循环泵,将水注满纳滤膜后,关闭循环泵,用纯化水保护膜。 4.3.5记录清洗时间,完成清洁记录。 4.4清洁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4.4.1 操作人员严格按使用标准操作规程操作。用毛巾擦拭设备表面 4.4.2 定期校验压力表、各物料管道阀门、控制柜按钮等要处于正常状态。 4.4.3 操作时,严禁超压、憋压。运行物料温度不得大于40℃ 4.4.4 定期用0.1%的氢氧化钠进行纳滤膜的清洗、再生。 4.4.5 进物料时,调节膜后阀升压时,应慢慢进行,升压到正常运行状态的时间应不少于60秒。 4.5长期未使用纳滤膜维护规程 4.5.1系统停机多余一周应向系统中添加防腐溶液,以防系统微生物滋生 4.5.2 系统短期保持可选用以下三种药剂任意一种来保存,柠檬酸基产品,DPNPA或者异噻唑啉基消毒剂,1%亚硫酸氢钠和丙二醇 4.5.3向纳滤清洗循环罐内加入1m3纯化水,然后开启空气搅拌,将10Kg食品级亚硫酸氢钠加入配置成1%浓度的溶液,按照清洁操作规程,开启循环泵,循环10min。关闭循环泵,使纳滤膜处于药剂的浸泡状态。 4.5.4 定期检查药剂浓度,防止挥发后药剂无防腐。温度不宜超过40℃

纳滤技术简介及水处理中的应用

纳滤技术简介及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纳滤技术简介 纳滤(NF)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新型膜分离技术。纳滤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200~1000,膜孔径约为1nm,适宜分离大小约为1nm 的溶解组分,故称为"纳滤"。纳滤的操作压力通常为0.5~1.0 MPa,一般比反渗透低0.5~3 MPa,并且由于其对料液中无机盐的分离性能,因此纳滤又被称为"疏松反渗透"或"低压反渗透"。纳滤技术是为了适应工业软化水及降低成本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压力驱动膜过滤。 纳滤膜分离在常温下进行,无相变,无化学反应,不破坏生物活性,能有效地截留二价及高价离子和相对分于质量高于200 的有机小分子,而使大部分一价无机盐透过,可分离同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实现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有机物的分离,且成本比传统工艺低,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超纯水的制备、食品、化工、医药、生化、环保、冶金等领域的各种浓缩和分离过程。 纳滤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膜表面或膜中存在带电基团,因此纳滤膜分离具有两个特性,即筛分效应和电荷效应。分子量大于膜的截留分子量的物质,将被膜截留,反之则透过,这就是膜的筛分效应。膜的电荷效应又称为Donnan 效应,是指离子与膜所带电荷的静电相互作用。对不带电荷的分子的过滤主要是靠筛分效应。利用筛分效应可以将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分离; 而对带有电荷的物质的过滤主要是靠荷电效应。 纳滤与超滤、反渗透一样,均是以压力差为驱动力的膜过程,但其传质机理有所不同。一般认为,超滤膜由于孔径较大,传质过程主要为筛分效应; 反渗透膜属于无孔膜,其传质过程为溶解—扩散过程(静电效应);纳滤膜存在纳米级微孔,且大部分荷负电,对无机盐的分离行为不仅受化学势控制,同时也受电势梯度的影响。 对于纯电解质溶液,同性离子会被带电的膜活性层所排斥,而如果同性离子为多价,则截留率会更高。同时为了保持电荷平衡,反离子也会被截留,导致电迁移流动与对流方向相反。但是,带多价反离子的共离子较带单价反离子的共离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纳滤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编制依据 产品随机使用说明书 2、适用范围 24T/H纳滤主机 3、启动前准备工作 3.1、检查纳滤进水条件:纳滤主机应在以下原水条件下运行,检查原水是否在规定限度内。纳滤进水条件不符合标准将会导致膜组元件的永久性不可恢复的污染和损坏。 最小原水压力:40PSI(2.8KG/cm2) 水温:4℃-45℃

PH范围:4-9 硬度:300mg/l(CaCO3计) 浊度:SDT<5 总溶解性固体含量:TDS<1000mg/L 游离氯:不得检出 锰:<0.05mg/L 有机物:<1mg/L 自来水水源 自来水水源在NF前必须通过过滤器以去除水中的余氯。 原水硬度必须在300mg/Lc以内 原水水温及产水量 设备的额定产水量是在温度为25℃的情况下设定的。逆渗透系统的产水量随原水水量降低而下降。一般情况,水温每降

低1℃,产水量下降3%。 3.2、主机部件要求 3.2.1保安过滤器及滤芯 保安过滤器是在原水进入膜之前最后一道过滤装置,去除前处理系统未去除干净的大于5um的物质,载流住由前处理系统未过滤的杂质,如活性炭粉末等,滤芯要经常冲洗,经冲洗无法达到正常使用条件时就更换。 3.2.2高压泵 使用中应保证不得空转,不得长期超负荷运行,经常按要求排除空气,应保证电器部分干燥。 3.2.3限流阀 开机时首先应考虑将其关闭或部分关

反渗透纯水系统操作规程完整

反渗透纯水系统操作规程

设备构成 反渗透出水系统主要由供水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装置,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膜,全自动控制器,压力调节装置,在线电导率检测仪,设备架体,全自动电器控制系统组成。 设备特点 框架式集成化结构,有效节约空间;反渗透膜和主要部件为进口优质产品;安全的保护报警系统;高度的自动化设计可实现无人操作;同时还具备手动操作功能;完善的预处理系统,延长膜使用寿命。 出水产量稳定,出水标准高:完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及国家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7324-1999和GB17323-1999)。 操作规程 1、启动自动运行 1)、首先打开电控箱门、向上推动电源开关为设备供电,此时电控箱门面板上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进入工作状态,观察电压表示数是否正确(≈380V) 2)、然后将电控箱门面板上“手动(2)﹑停﹑自动(1)”钮(转换开关)开至“自动”状态,则设备由PLC执行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此时电控箱门面板上的运行状态指示灯将按设备的工作程序,在间隔数秒后依次点亮,表明设备控制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在此过程中,设备的排水口将有水排出,流量计将有指示,右侧流量计示数为排放的浓水数,左侧流量计示数为所生产的纯水数。

应记录: a,供水泵出口压力(电节点压力表),正常范围:0.05-0.35Mpa b,高压表(左侧)压力指示值、低压表(右侧)压力指示值 c,纯净水流量,浓缩水流量 d,电导值正常范围≤20μs/cm2 e,电压表示值 f,电流表示值 纯净水罐设有水位控制装置,当水位到上限时设备自动停止运行,当水位到下限时设备自动开始运行。 在自动状态下,电控箱上的其它控制按钮将失去作用。 当生产出现异常情况时(自动状态),因高、低压力故障设备停止运行,先手动复位“手动﹑停﹑自动”钮(转换开关SB1)至“停”位,同时打开电控箱门断开所有电源开关,约1分钟后再重新打开电源开关,将“手动﹑停﹑自动”钮(转换开关)旋至自动位置,设备即可重新进入正常自动运行状态。 2 、启动手动运行 将手动﹑停﹑自动钮(转换开关)开至手动状态,则设备每个部分都可手动运行。正常开机顺序为:1#泵开→1#阀开→3#阀开→2#泵开→2#阀开→4#阀开;每步操作间隔时间10~20秒。 3 、设备运行异常要立即压下红色急停按钮,故障排除后提起急停按钮设备即可恢复正常工作 4、设备全自动控制由SIEMENS可编程控制器执行,设备调试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