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以冲突中的民族宗教因素探析

阿以冲突中的民族宗教因素探析

分类号

UDC

单位代码

诃班亡杆落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10094

阿以冲突中的民族宗教因素探析

蒲婷婷

指导教师姓名:张骥教授

专业名称:国际政治

研究方向: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二00五年五月二十日摘要

阿以冲突是由以色列建国前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之间对巴勒斯坦领土之争

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发展扩大而来的,是国际社会中一个持续时间最长、涉及

因素最复杂、政治解决最为艰难、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地区热点问题。影

响阿以冲突的因素纷繁复杂,从政治、经济角度看包括领土争端、西方大国介

入、水资源之争、经济矛盾等。本文从国际冲突的一般理论及民族主义和宗教

因素对其影响的相关分析入手,着重探讨了阿以冲突中的民族主义与宗教因素。

文章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国际冲突的一般理论,并对民族主义与宗教对国际冲突的

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国际冲突是一种绵延已久的普遍的国际关系状态,在这

一部分中,介绍了国际冲突的含义、发展及类型。国际冲突依其剧烈程度可分

为语言象征性冲突、一般性冲突、对抗性冲突、国际危机、国际战争五个层次。

民族主义与国际冲突的内在联系是由内外因素决定的,包括:(1)民族主义的

本质和功能;(2)危机环境。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上层建筑而与政治、

民族和国家关系密切、难舍难分,并具有双重的社会功能。宗教的这种属性和

作用决定了它成为国际冲突的重要诱因。

第二部分首先对阿以冲突的历史由来与发展过程作一概述,并简要介绍了

影响阿以冲突的政治、经济因素,包括领土争端、国际因素、水资源之争、经

济矛盾等。

第三部分又分为两个小部分分别探讨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民族主义对

阿以冲突的影响。犹太复国主义直接导致了阿以冲突的爆发,以色列建国后,

犹太复国主义沿着相反的两个方向发展为民族扩张主义与和平主义思潮,并分

别对阿以冲突及中东和平进程起着阻碍与推动作用。阿拉伯民族主义是复合性

民族主义,伴随它的发展还出现了国家民族主义。阿拉伯国家的民族主义所独

具的这一特点有其存在的内外原因,本文对此从三方面进行了具体总结,分别

是:阿拉伯民族的双重特性、阿拉伯世界的异质性社会结构和阿拉伯民族主义

的政治性内涵。阿拉伯国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国家民族主

义的演变影响着阿以关系的变化及中东和平进程。阿拉伯民族主义对于凝聚阿拉伯世界团结抗击以色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阿拉伯各国国家主权已确定的

现实面前,继续实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民族高于主权”理论在实践上会产生

负面影响,极大地破坏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国家民族主义地位的上升对阿以冲

突与和平进程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作用。国家利益高于阿拉伯民族主义,是阿拉伯国家在阿以冲突中屡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以色列与埃及、约旦、巴勒斯坦得以靖和的内部动因之一。

第四部分分析了阿以冲突中的宗教因素,分为三个小部分:首先介绍了犹

太教和伊斯兰教各自的特点和相异的宗教理念。犹太教的特点在于它的“教族合一”性,其宗教理念主要包括上帝选民观、应许之地观、契约观;伊斯兰教

是一种政治性和极富战斗性的宗教,其圣战思想根深蒂固。第二小部分从四个层面阐述了宗教对阿以冲突的激发作用。(1)伊斯兰教与犹太教之间的矛盾和

冲突自古有之。(2)犹太教中的“应许之地”观和“弥赛亚”观念被犹太复国

主义利用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建国后成为以色列不断扩大领土及极端分子破坏阿以和平的教法依据。另外,宗教党影响政府政策进而破坏中东和平进程。(3) 伊斯兰教中的“圣战”思想成为团结穆斯林抗击以色列和极端分子制造恐怖事件、破坏阿以和平的思想依据。(4)宗教热情常导致围绕圣城耶路撒冷的冲突

不断。第三小部分从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和平性特点及阿犹文化同源性的角度说明阿犹两大民族应该也能够和平共存。

结语部分对全文主旨进行了简要总结,表明民族主义与宗教以其排他胜的

民族认同和价值取向深深渗透于阿以冲突之中,并从民族主义与宗教的角度说明阿以和解并非不能成为现实。双方需要克制极端民族主义的膨胀,展开宗教对话,我们相信,尽管前路漫漫,但和平、共存的趋势不可逆转。

关键词:阿以冲突;民族主义;宗教Abstraet

Arba一IsraelieonflietwasdeveloPedrfomthedisPuteaboutPalestinebetween thePalestinianandtheJewbeofrehteofundingofIsrael.Ithasbeenaergionalhot Porblemwhiehlastinglongesttime,relatedtomosteomPlexacftors,mostdifficult tobeersolvedbyPoliticalmenasandattaretinghighattentionofintemationalsoeieyt. ThereareeomPlieatedafetosraboutArab一Israelieonflietwhichineludeterritorial diPsute,theinterventionofwestemgeratnations,sturggleofrwaternadthe eontradietionsofeeonomies.Thisthesisbeginswiththegenearlhetoryof intemationaleonflietnadthenaalysisontheeeffettotiofnationalismnaderligion,hteninquiersintotheafctorsofnationalismnadreligioninAiab一Israelieo心iet

mainl.yTheeraerofurPartsinthethesis. Partonediseussesthegenearltheoryofiniemationaleonfliet,nadnaalyzesthe eeffetofnationalismnadreligiontoit.Intematlonaleonfliet15along一timenad

eo力npoonstateofiniemationalrelations.InhtisP叭,theeonePet,develoPmentnad tPyesofintemationaleonflietareintroudeed.Itenabedividedintofivelevelsbyits violentextent,Whieharelnaguagesymbolieeonfliet,generaleonflict,antagonistie eonfliet,intenrationalerisisnadintenrationalwar.TheinnerrelationshiPbetween nationalismnadintenrationaleonfliet15deeidedbyiniemalnadexternalacftors whieharetheessenceandorleofnationalismnadtheneviromnentoferisis.Being naideologynadsoeials叩ersrtuetuer,erligion15erlatedeloselytoPolitics,nation nadeounyrt.Ithasudalsoeialufnetions.Thisattributenadufnetionoferligionmkae ithtereasonofiniemationaleonfliet. ParttwofirstrelatesgenerallythehisotriealdeveloPmeniofAxab一Isaerli

eonfliet.ThenitinrtodueesbriefiyhtePolitiealnadeconomiealacfotrsin

户Jab一IsraelieonflietwhiehineludesterritorialdisPute,intenrationalafeto,rsurtggle

ofrwaternadeontradietionofeeonomies. PartthleenaalyzesseParatelytheeeffetsofAiabinaandIsaerlinationalismto

Aiba一IsraelieonfliethrtoughwtoParts.ZionismledtotheberkaofAiab一Israeli 111eonfl

and

ict.AtfertheofundingofIsrael,ZionismdeveloPedintonationalexPansionism PaeifismintWOoPPositedireetionsWhiehhas

Arba一IsraelieonfiietnadMiddleEastPeaceuflProeess hinderingorPushinghte

seParately.Arabnationalism

15eomPound:withwhiehthereaPPeaerdeounrtynationalism.Thereareintenraland extemalreasonsofrtheofmringofthisuniqueefatuerofthenationalismofArab eountries.ThisthesissmusPuthreeconeerteasPectswhieharethedual cllaracteristiesofAiabnation,thedieffrentsoeialsturetuerandthePolitieal eonnotationofArabnationalism.ThedeveloPmentinPalestineorfmArba nationalismtocountyrnationalismofArabeountrieshasaeffctedhteehnages betweenAbareounrtiesnadIsraelirelationshiPtogetherwiththeMiddleEast PeaeeuflProeess.ArbanationalismPlyasaPositiveroleinunitingArabeouniriesto resistIsrael.Butwithhteestbalishnlentofeountyrsovereignt,ythe“nation15baove soveerigniy,,theoryofArabnationalismwillledatonegativeinflueneesthatitwill destoryhteunityofAiabeountries.TherisingofeountrynationalismPlyasa PositiveorleaswellasanegativeoneinArab一IsarelieonflietnadhtePeaceufl Proeess.It15naimPortnatreasonofrArbanationstobedeefatedagainandagainin

Arba一Israelieonflietthatthenationalbenefit15baoveArbanationalism.Atthesame time,it15oneoftheinnereuasesofrIsraelmkaingPeaeewithEgPyt,Jordnaand Palestine.

P叭ofurinquierstheerligiousafetorinAiab一Isarelieonfliet.ThisPart15 dividedinionexthtleeParts.First,theehaareteristiesanddiefferntreligiousideasof JudaismnadIslmaaerintrodueed.TheeharacterofJudaism15hteunityofreligion nadnation.Itserligiousideasineludemainly“TheChosenPeoPle,,idea,“The PromisedLnad,,ideaand“TheContaret,,idea.Islma15akindofreligionofPolitieal nadfighiingeharaeters.Itsthoughtof“Jehad”15deeP一rooted.Seeondl,yhte stimulationofreligionto户Lrab一Isarelieonfliet15narratedrfomofurasPects.(l)The eonrtdaictionnadeonflietbewteenJudaismandIslamexistedsinceaneienttimes.(2) Theideasof“ThePromisedLnad,,nad“Messiha,,wereusedbyZionismto aceomPlishitsmission.AtfertheofundingofIsrael,thewtoideasarethereligious IVbasisofrIsraeltoextenditsterrito仃aswellasofrextremeorganizationstodestroy theArab一IsraeliPeaee.Moreove,rreligiousPartiesotfenaeffetthePolieiesofthe govemmentandthendestorytheMiddleEastPeaeeProeess.(3)Theideaof“Jehad,’15theoriginofrMuslimtofightIsraeltogehteraswellasofrextremeogranizations tomaketerribleeventsanddestroyArba一IsraeliPeaee.(4)Thereligiousenthusiasm otfenleadtotheuneeasingeonflietsonJeursalem.Thirdl,yrfomthePeaeeufl eharaeterofJudaismnadIslmatogetherwiththesmaeoriginbetweenAarbnad Jewisheulture,webelievethatthetwonationsshouldco一existPeaeeufll,ynadthey

wlll.

InthePartofconelusion,themainideaofhtethesis15smumeduPbriefly. NationalismandreligionPenetratethe沁ba一Israelieonflietbeeauseoftheir exelusivenationalidentitynadvaluablePreefrenee.ThisPartalsoindieatesorfm theangleofnationalismnadreligionthatthePeaeebetweenArabandIsarel15

Possible.TheyneedrestraintheexPnasionofnationalismnadea卿onreligious

dialogue.webelievethatthoughtheroad15long,Peaeeandeo一existeneewillbe

Certain.

KeyW6rds:Aarb一IsraeliConfliet,Nationalism,Religion

V目录

引言 (1)

一、民族主义、宗教因素影响国际冲突的相关分析 (2)

(一)国际冲突的一般理论 (2)

(二)民族主义及宗教因素对国际冲突的影响 (3)

1.民族主义与国际冲突相伴相随 (3)

2.宗教与国际冲突互为因果 (4)

二、阿以冲突的历史回顾及影响阿以冲突的政治、经济因素 (5)

(一)阿以冲突的历史由来与演变过程 (5)

(二)影响阿以冲突的政治、经济因素 (7)

1.领土争端 (8)

2.国际因素 (8)

3.水资源之争 (8)

4.经济矛盾 (9)

三、阿以冲突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9)

(一)犹太复国主义及其演变对阿以冲突的影响 (9)

1.犹太复国主义的复国行动是阿、犹矛盾的直接导因 (9)

2.犹太复国主义的演变及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 (11)

(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复合性对阿以冲突及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 (14)

1.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复合性特点 (14)

2.阿拉伯民族主义复合性特点产生及存在的原因 (16)

3.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阿拉伯国家的民族主义的演变对阿以冲突产生了重

大影响.....................................;. (17)

四、阿以冲突中的宗教文化渊源····························,···················……

20

(一)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特点及其相异的宗教理念 (20)

1.犹太教的“教族合一”性及其宗教理念 (20)

2.伊斯兰教的特点及其“圣战”思想 (22)

(二)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矛盾及阿以冲突中宗教因素的激发作用......221.伊斯兰教与犹太教之间的矛盾自古有之.........................,. (22)

2.犹太教作为以色列国的主体宗教对阿以冲突的诱发与催化

作用····································································,···……

24

3.伊斯兰教理念对阿以冲突的影响..........., (25)

4.宗教感情尤其对圣城耶路撒冷的宗教热诚是诱发各种危机直接或间

接的根源..........,. (28)

(三)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和平性特点及同源性可成为阿犹两大民族走向

共存的基础 (29)

结语..................................................................,.. (31)

注释...,.. (33)

参考文献 (37)

后记·······················································································……41引言

阿以冲突由来已久,它是由以色列建国前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之间对巴勒斯坦

的领土之争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发展扩大而来的。长期以来阿以冲突未能得到解决,

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一个持续时间最长、涉及因素最复杂、政治解决最为艰难、引起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地区热点问题,对整个中东乃至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

远的影响。阿以冲突的影响因素众多,从政治、经济角度看包括领土争端、西方大

国介入、水资源之争、经济矛盾等,但实质上它深深植根于阿拉伯、犹太两大民族

的民族主义与宗教的历史积怨之中。

长期以来,西方现实主义强调的国家权力、军事安全等内容一直主导着国际关系

的理论和实践。冷战结束后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原来掩盖在美苏两大阵营意识形

态之争中的民族宗教矛盾迅速膨胀,由此引发的国际冲突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之一,

因而国内外学者纷纷从民族主义和宗教的视角分析国际关系与国际冲突。民族主义

和宗教因素对阿以冲突影响深刻,引起国内外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出现一些研

究成果,如:王京烈主编:《当代中东政治思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

与宗教研究中心著:《全球民族问题大聚焦》、《世界宗教问题大聚焦》,杨颧城、

朱克柔主编:《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宗教与

世俗》,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与世界政治》,肖宪主编:《世纪之交看中东》,〔美〕

凯马尔·H·卡尔帕特:《当代中东的政治和社会思想》,[英〕厄内斯特·盖尔纳

著:《民族与民族主义》等。但全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阿以冲突作为世界热点与焦点,其实质是阿以双方对巴勒斯坦的领土之争,但长

期以来未能得到解决,成为世纪难题,这与中东地区独特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作

为一种意识形态,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民族主义自19世纪中后期受西方民族、民主

思想的影响产生以来,发展成为中东地区一股强大的政治思潮,曾一度对阿以冲突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东是宗教色彩最浓厚的地区,对于阿拉伯各国和以色列

来说,宗教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无处不在、根深蒂固,使原本

仅仅源于领土争端的阿以冲突变得纷繁复杂、旷日持久,大大增加了和平解决的难

度。民族主义与宗教对阿以冲突的影响如此全面而深刻,鉴于此,本文选择了阿以冲突中的民族主义与宗教因素的视角,从国际冲突的一般理论及民族主义与宗教因

素对其影响的相关分析入手,对影响阿以冲突诸因素中的民族主义与宗教因素作一

系统而深入的探讨,以期开阔分析阿以冲突的视野进而拓宽阿以冲突的和解之路。

一、民族主义、宗教因素影响国际冲突的相关分析

(一)国际冲突的一般理论

在充满差异的国际社会中,各行为主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因此他们之间的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种的国际矛盾成为国际冲突的客观依据和不竭之源。国际

社会各行为主体间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冲突是一种绵延已久的普遍的国际现象和国

际关系状态,自国际政治学诞生以来,就构成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学科研究的重

要内容。

多尔蒂和普法尔茨格拉夫认为,“冲突一词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形:某一可以确

认的人群(不论是部落、人种、语言、文化、宗教、社会经济、政治或其他群体)

有意识地反对一个或几个可以确认的人群,原因是他们各自在谋求不同的或看起来

不同的目标。川刘易斯·科泽尔进一步指出,冲突是一场争夺价值以及少有的地位、

权力和资源的斗争,敌对者的目的是压制、伤害或消灭对方。2因此,“国际冲突是

与国际竞争、国际合作相并列的一种国际行为和国际关系状态,是国际政治行为主

体之间由于利益或目标的矛盾而发生的对抗或摩擦的关系状态。”:‘

“国际政治冲突往往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它可能涉及许多冲突主体,具有多

个层面和侧面,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有着不断变化的程度和范围。”‘俞正梁认为,

在国际冲突过程中,冲突通常呈螺旋式发展势头。冲突的发展,或因谋求某项国家

利益的冲突方的对抗处在可控制的状态,冲突风险又不大;或因双方逐步升级的敌

意行为的相互作用,进入上升的螺旋式发展,往往要一决雌雄才能告终;或因冲突

风险很大,又有比选择冲突更好的机会;或因双方都无法取胜、冲突资源难以为继,

甚至出现更为紧迫的新威胁,都愿探求妥协之路,这种相互作用可使冲突转而步入

逐步下降的螺旋式发展,使冲突暂时平息,甚至解决。5

国际冲突具有多样性,根据国际冲突的剧烈程度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6

(1)语言象征性冲突。仅限于在语言、文字等象征性方式上,包括外交文书、

外交机构发言人声明、通过传播媒介相互指责等、谈判等手段,这是最低层次的国际冲突,通常不含有明确的对抗性或不可调整的矛盾,危害性不大,一般均可通过

正常外交途径妥善解决。

(2)一般性冲突。冲突一方或双方己有了实际行动,但可控性较大,双方一般

都会把它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手段包括:使馆馆长级别降格,相互往来官员级别降

低,通过秘密或公开的途径给对方警告等等。

(3)对抗性冲突。往往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的对立,此时冲突具有明显的对抗性,

具有升级为危机的潜在可能性。

(4)国际危机。指国际冲突不断激化,导致国际关系恶性发展,陷于严重对抗,

特别是军事对抗的状态。这是国际关系的一种特殊的紧张状态或恶性状态。此时,

冲突各方大致己作好摊牌甚至战争的心理与物质准备。因此,国际危机被视为国际

冲突升级为战争前的最后一个阶梯或临界状态。确实,几乎每一次重大的国际战争

都是以国际危机为前奏曲,但危机并不必然导致战争,它可以在某个层次上获得解

决或冻结起来。

(5)国际战争。这是烈度最高的国际冲突,它是指冲突的一方或各方认为除了

给予对方军事打击外,无法维护自身的价值和重要国家利益,于是各方调动一切战

争资源进行战争。由于战争是国家实力的直接交锋,其结果必然造成国际力量的变化,从而改变局部或整体格局。

国际冲突的实质是利益之争,其影响因素众多,但其中的民族主义和宗教以其

唯我性和排他胜的价值取向和认同意识,成为国际冲突的重要诱因。

(二)民族主义及宗教因素对国际冲突的影响

1.民族主义与国际冲突相伴相随

民族主义,本义指一种思想感情,一种对于操共同语言和具有共同历史传统的

集团的忠诚以及对其命运的关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是思想、学说和运动的

统一。民族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末的欧洲,一直是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动力之一,

与国际冲突密切相关。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原来在两极体系下长期受到压抑的民族

问题和矛盾迅速膨胀,民族主义成为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的一个鲜明特色。

民族主义与国际冲突的内在联系可以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7

()l由民族主义的本质和功能所决定

民族主义的历史、文化底蕴决定了其本质特征是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忠诚高于一

3切并渴望拥有自己的国家。民族在创造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或与统治国发生了分裂,或损害了其他民族的利益,因而引起国际冲突的发生。如阿以冲突即是由于犹太复

国运动侵害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利益所引起的。另外,由新生民族国家构成的不

成熟的国际体系也会导致体系内各国产生摩擦。民族主义对本民族的认同是至高无

上的、排他胜的,这种民族敌意、民族偏执和民族狂热会增加国际冲突和平解决的

难度系数,使冲突绵延不绝、难以扼止。同时,排他胜的民族情绪使民族国家的利

益争夺成为“零和游戏”,不可避免地引发国际冲突。另外,这种排他性特点使民

族主义在培养本民族人民亲密的感情联系和对国家忠诚的同时,也容易滋长狭隘的

民族排外心理和极端爱国主义精神,滋生民族优越感与救世主精神,这种思潮的过

度泛滥可能引发边界、领土的纷争和难以抑止的地区冲突。

民族主义的这种认同情感使其可以为国际冲突提供军事资源。包括:为战争辩

护,提供正义性原则;还能塑造一支认同于战争目标的现代军队。

(2)环境危机唤起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体验和表达在平常是以一种分散的方式进行的,在某种危机环境里,

维系社会的传统惯例不再能发挥作用,此时,民族主义被强烈唤起并为解决危机提

供有效的出路。在此,民族主义可能会从民族的自我解放蜕变为征服其他民族的霸

权战争。另外,当民族和国家面临外部威胁而发生严重危机时,常常利用民族主义

的价值认同刺激内在的反抗意识,利用其强大的民众感召力与聚合功能作为抗争动力。

民族主义在国际关系发展进程中也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其功能具有双重性。

民族主义要求的实现既可以对国际关系起到稳定作用,也可以起扰乱作用。它有如

一柄双刃剑,善御之自强,不善御之则自伤。

2.宗教与国际冲突互为因果

从古至今,宗教一直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国际冲突的重要影响因

素,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宗教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成为国际冲突和地区冲突的焦点之

梁丽萍认为,8宗教与国际冲突的互动是由宗教的属性和作用所决定的。宗教作

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上层建筑,与政治、民族和国家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宗教

与政治同属于观念上层建筑和体制上层建筑,各国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巩固自己的统治,要求社会的宗教结构与政治结构相适应。同时,由于宗教既可以作为思想理论

去影响群众,又可以作为组织制度去统辖群众,甚至还能够利用或包容艺术形式、

伦理内容和哲学思想而蕴含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它常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政治斗

争的工具。国家总是由一定的民族构成,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所属的宗教,宗教是

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基础之一。宗教借助民族共同体而存在并发挥功用。

宗教具有双重作用和功能。它既可以通过其社会控制功能、道德教化和行为规

范功能整合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也可能因某种宗教偏见与狂热而对政治的稳定

与发展产生分解作用。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着系统的价值判断体系,不同宗

教对世界的理解不同,其差异性从开始就蕴藏其中。而宗教的神圣性与超越性特点

使得各民族必然捍卫自己的宗教信仰,因此宗教可以作为融合相同宗教信仰的民族、

国家的精神纽带,也可能成为宗教信仰相异的民族、国家分裂的根源。

宗教因素渗入国际冲突的形势主要表现在宗教与民族问题融合在一起。宗教与

民族紧密相联,民族、国家矛盾一旦有宗教信仰分歧参与其中,会变得更为纷乱和

复杂。国际冲突本质是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但由于宗教的精神力量为其渡上了一

层神圣的灵光而极易激起民众的狂热情绪,民族与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常常以

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宗教的信仰对象对于信仰者而言神圣不可侵犯,因而宗教带

有强烈的排他性,致使宗教文化一旦受侵便引起强烈的抵触情绪,由此导致国际冲

突的发生。另外,当今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相结合,严重威胁着人

类的和平与安宁。

尽管存在教义、教理之间的分歧和差异,但真正的宗教都是向善的、主张和平、

热爱和平的,不同的宗教之间应该而且能够相互尊重,正如弗里德里希·海勒所言:

“无论任何人,凡认识到了各种宗教的统一性,都应该在言行方面以宽容的态度认

真地看待这种统一性。因此科学地洞察这种统一性要求在实际上做到,友好地进行

交流并在伦理道德上共同做出努力。”’

二、阿以冲突的历史回顾及影响阿以冲突的政治、经济因素

(一)阿以冲突的历史由来与演变过程

阿以矛盾由来已久,其核心是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的主权之争。历史

上,巴勒斯坦既是阿拉伯人的故乡,也曾是犹太人的家园。

大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闪米特族的一支—翅南人从阿拉伯半岛东部迁到巴勒斯坦,他们是巴勒斯坦的最早居民之一。公元前1900年左右,闪族的另一支在族

长亚伯拉罕的率领下从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迎南,’扫被当地的迎南人称为“希伯来人”,淑意为“渡河而来的人”,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来迎南发生特大旱灾,

希伯来人逃荒到埃及,由于不堪埃及法老的虐待,于公元前1290年左右逃出埃及,

重返逛南,并于公元前1025年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来王国”。到大卫时

期,希伯来人统治了整个巴勒斯坦,宣布犹太教为国教,定都耶路撒冷。大卫王的

继承者所罗门在位期间,在耶路撒冷修建了圣殿,至此,以色列的发展达到顶峰,

这一时期被称为“第一圣殿时期”。所罗门死后,希伯来王国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

王国和南部的犹太王国,在公元前722年和前586年分别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耶

路撒冷沦陷,圣殿被毁,犹太人被流放到巴比伦,沦为“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

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流散。御公元前538年,巴比伦被波斯征服,流亡的犹太人被

允许返回故土,重建耶路撒冷和圣殿,由此开始第二圣殿时期。公元前63年,罗马

帝国侵占耶路撒冷和整个巴勒斯坦,圣殿再度被毁,后来留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

废墟西外墙的位置用原圣殿所用过的大石块垒起一段长48米、高18.3米的墙,即

著名的“西墙”。洲公元135年,犹太人举行的最后一次起义失败,犹太幸存者再次

被迫开始了长达2000年的全世界流亡生活。从此,“犹太人的历史早己不再是巴勒

斯坦的历史……”‘。,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失去优势地位,人数大大减少。公元7世纪,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巴勒斯坦被崛起的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当地的逝南人接受

了伊斯兰教并与移居而来的阿拉伯穆斯林最终混合成为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从此,巴勒斯坦又成为阿拉伯人的故乡。16世纪巴勒斯坦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

为一个行省纳入其版图。截至19世纪初,巴勒斯坦的绝大多数居民仍是阿拉伯人,

犹太人只有3000多人。”

流散在异国他乡的犹太人受尽了排犹主义的迫害,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产

生,成为阿犹矛盾的直接导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巴勒斯坦沦为英

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大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犹太人大量向巴勒斯坦移民,导致

注l:乌尔:现在伊拉克的巴士拉附近。

注2:相传,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与神角力获胜,被神赐名为“以色列”,意为“同神较力的人”,因此希伯来人也

称“以色列人”。“犹太人”一词源于雅各的第4个儿子犹大所命名的犹太国。

注3: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中

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公元135年,在罗马的统治下,耶路撤冷被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

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

注4:几千年来,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来到这堵墙前祈祷、默哀、劫哭,所以它也被犹太人称为“哭墙”

6与阿拉伯人冲突的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的支持下,1947年第二届

联大通过了关于在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第181号决议,规定英国的托管结束后,在

巴勒斯坦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并把巴勒斯坦面积的58.7钱业给了人口不到该地区

总人数三分之一的犹太国。这个明显偏袒犹太人的决议为阿以之间的长期冲突埋下

了祸根,阿犹矛盾进一步激化。1948年5月14日,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国家宣

布成立,成为阿以间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导火线。从此,阿犹矛盾转化为旷日持久的

阿以冲突。

有学者将阿以冲突在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全面对抗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政治解决阶段。‘2阿以冲突的全面对抗阶段表现为双方在政治、经济、

军事等领域的全面对抗。在此期间爆发了多次较大规模武装冲突和在阿以冲突发展

中有着重大影响的五次中东战争,结果使得以色列逐渐由弱势变为强势,并加剧了

阿以间的仇视和对抗,巴以冲突开始成为阿以冲突中的核心。阿以冲突的战略相持

阶段表现为局部的和谈与战争相互交织。战争的残酷使埃以双方认识到战争解决不

了问题,1978年埃及和以色列签订了戴维营协议,两国实现和解,打破了阿以长期

全面对抗的格局,为政治解决阿以冲突开了先河。但冲突仍然在继续,1987年底,

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爆发了持续两年之久的巴勒斯坦民族大起义,使巴以冲突

再度激化。1982年阿拉伯国家集体制定的第一个和平解决阿以冲突的“非斯方案”,

对以色列采取现实主义立场,标志着阿拉伯国家愿意与以色列和解的开始。而以色

列却采取强硬立场:不放弃耶路撒冷、不撤回到1967年以前的边界、不允许建立巴

勒斯坦国。纵观整个80年代,和平进程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阿以冲突的

政治解决阶段表现为通过谈判和政治斗争来解决阿以冲突。在冷战结束后国际和中

东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确认了“以土地换和

平”的原则,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全面启动,这是阿以双方由对抗向对话的历史转

折。1994年巴以双方签署了《奥斯陆协议》,设想以色列将逐步把约旦河西岸和加

沙地带的被占领土移交巴解组织,这是中东和谈的首次突破。1994年10月约旦与以

色列缔结了和平条约,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阿拉伯国

家,这是和平进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然而,在和谈进行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双方极

端势力的抵抗和破坏,中东和平进程在曲折中艰难前进。

(二)影响阿以冲突的政治、经济因素旷日持久、纷乱复杂的阿以冲突与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有着诸多影响因素,

从政治、经济角度对阿以冲突进行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领土争端

阿以冲突源于双方围绕巴勒斯坦的主权之争。阿拉伯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

地上,对这块土地享有当然的不可剥夺的主权。而犹太人经过2000年的世界流散后,

与巴勒斯坦没有任何实质上的联系。犹太复国主义的出现使犹太人对巴勒斯坦主权

的要求与阿拉伯人对巴勒斯坦主权的拥有发生矛盾。巴解组织的战略目标由以色列

必须归还它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所侵占的全部阿拉伯领土演变为在加沙地带

和约旦河西岸建国,以色列却仍然持强硬态度。巴勒斯坦已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8

座城市实现了自治。目前以色列仍占有耶路撒冷、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部分领

土及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并在那里设有犹太人定居点。

2.国际因素

阿以冲突与西方大国的介入密切相关。20世纪以来,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巴勒

斯坦先后被英、美视为其中东战略支撑点。英国为了在一战后主宰中东,在委任统

治时期大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使巴勒斯坦犹太社会雏形得以形成。英国与犹太复

国主义者的关系破裂后,美国乘机插手,从以色列建国到历次阿以战争,再到中东

和谈,美国都偏袒以色列,压制巴勒斯坦,使得以色列在同阿拉伯人的对抗中取得

了主动权。冷战期间,阿以问题还常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所利用,致使阿拉伯

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也使阿以问题久拖不决。中东和平进程屡屡受挫甚至倒退,一

个重要原因就是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拒不撤出阿拉伯被占领土。

3.水资源之争

中东地区干旱少雨,地下水资源也十分有限,水是中东地区最稀缺的物质资源,

在五十余年阿以对抗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占据着重要位置,从一开始,犹太国家的

建立和建设就与水资源的争夺密切结合在一起。‘3以色列70%的用水来自被占阿拉伯

领土,这是它不愿撤出被占领土的一个重要原因。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

坦同以色列一直围绕着约旦河水源问题进行激烈的争执。以色列采取各种手段掠夺

巴勒斯坦人的水资源,致使巴勒斯坦人为水而英勇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让以

色列归还对其有重要战略意义和丰富水资源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实在是难之又难。在

阿以和谈中,无论是“土地换和平”,还是“水换和平”,都会使以色列目前所拥有的水资源减少,因此,水资源问题在阿以和平进程中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4.经济矛盾

巴勒斯坦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同以色列经济的紧密联系和事实上的经济一体化。’‘

以色列在被占领土上实施“经济一体化”政策,使被占领土服务于以色列本土的经

济运行,巴勒斯坦成为以色列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供应地,自身经

济畸形发展。《奥斯陆协议》签署后,并没有改变巴勒斯坦自治区(即原被占领土)

对以色列的依附性。由于以色列的封锁,巴勒斯坦经济损失严重。注,对巴勒斯坦人而

言,改变依附局面,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才能保证民族独立的实现,而以色

列则会千方百计地维持这种局面,双方的矛盾和冲突自然无法避免。

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固然有着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与症结,

但是,对于具有鲜明特色文化体系的阿、犹两大民族来说,在阿以冲突发生及发展

的背后,确实存在着极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寻根溯源,我们会发现,民族与宗教是

两个无法回避的因素。

三、阿以冲突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民族主义作为冲突双方的思想支柱,在诸多意识形态中是一支对阿以冲突具有

举足轻重影响的政治力量。犹太复国主义直接导致了阿、犹矛盾的产生,以色列建

国后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仍然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着重大影响。阿拉伯国家在巴

勒斯坦问题上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国家和地区民族主义的演变成为影响阿以关系的

重要因素。

(一)犹太复国主义及其演变对阿以冲突的影响

19世纪末产生的犹太复国主义引发了阿以冲突,以色列建国后,犹太复国主义

朝着相反的两个方向发展为民族扩张主义与和平主义,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了重大

影响。

1.犹太复国主义的复国行动是阿、犹矛盾的直接导因

犹太复国主义,又称锡安主义(ZIOnism),淤既指犹太民族返乡复国的思想,

也指犹太人以还乡复国为宗旨的运动。‘苏尽管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犹太复国主义

本质上是现代民族主义观念和世俗的、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其目标是号召散居在

注1:巴勒斯坦实行自治后,自治区所有的对外边境仍由以方控制,每当以色列境内发生针对犹太人的恐怖事件,

以军便以此为借口随意封锁巴勒斯坦自治区,作为对巴自治政府未能有效控制恐怖活动的“惩罚气

注2:锡安(Zino)是耶路撒冷的一座山,古犹太人的政治、宗教中心。

9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重返古代故乡巴勒斯坦并建立一个犹太民族的主权国家,复兴整

个犹太民族。作为一种思潮,犹太复国主义从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处时即己产生,

而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政治运动,是直到1882年才正式开始的。此时,作为一个完整

意义上的犹太复国主义产生了。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个现代术语于19世纪末首次出

现,后被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正式采用。

犹太复国主义产生的原因

犹太复国主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6

(1)犹太人传统的还乡复国观念和反犹排犹的社会背景

犹太复国主义思潮是早在第一圣殿被毁后犹太民族沦为“巴比伦囚徒”时产生

的一种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回乡观。由于犹太人不断遭受迫害和驱逐,还乡复国思

想日益加强,在经历了救世主义、神秘主义之后,犹太思想家们对这一观念进行了

现代阐释,从而产生了犹太复国主义这一民族主义思潮。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

反犹主义重又抬头,把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推向正在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导

致了复国主义运动最终在犹太民族中广泛展开。

(2)欧洲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民主自由思想及欧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民族的自由、独立、

平等意识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19世纪中叶,民族主义运动成了欧洲大陆压倒一切

的浪潮。受其影响,各国犹太人的民族民主意识也开始觉醒,早期的犹太复国主义

者以“犹太民族主义”为号召,提出了犹太民族问题,要求犹太人行动起来返回故

土。

(3)欧洲犹太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犹太复国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犹太民族复兴运动中,犹太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快速增强,他们抓住在经济

领域得到的权利,凭借传统的经商和借贷优势,在贸易和投资中积聚了巨额财富,

成为近代欧洲金融之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对欧洲政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他

们还为移民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提供物质支援,建立了许多犹太定居点。

犹太复国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复国运动的发展在根深蒂固的故土观念的召唤

下,面对重新抬头的残酷反犹排犹浪潮,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的

犹太民族开始寻求自我解放之路,争取民族地位。一批受到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想影响的犹太社会贤达和知识精英对犹太民族的前途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用自由、平等、

民族、国家等现代主义理念取代了其中的神秘主义色彩及末世论坐等救世主降临的

消极成分,增加了通过犹太人的自身努力就能获得全民族自我解放的新内容,从而

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一种有系统的政治理论—犹太复国主义。摩西·赫斯首次提出

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即返回以色列,重建犹太国。利昂·平斯克在《自我解放》

一书中,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犹太人问题的症结,还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复国计划。

西奥多·赫茨尔的《犹太国》使早期犹太复国主义最终形成为系统理论。

伴随着犹太复国主义思潮的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也应运而生。1897年第一

次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发展为一个有组织的世

界性的政治运动。从大会召开到一战爆发前夕,组织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向巴勒斯

坦移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犹太复国主义者促使英国政府于1917年发表《贝尔福宣言》,这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走向其目标的真正转折点。此后,一批又一批的犹太

移民来到巴勒斯坦。1947年n月联合国分治决议第一次以世界组织的名义承认犹太

民族有建立自已国家的合法权利,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犹太复国主义者终于梦想

成真。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引发了阿、犹矛盾增加移民和扩大土地占有是犹太复国主

义建国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而阿拉伯人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坚决反对是一个

民族不愿与另一个民族共同分享自己家园的必然反应。

从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后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经过五

次阿里亚运动,注‘移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成倍增加,占有的土地不断扩大,使阿拉伯

农民的生存权利受到直接威胁或被剥夺,引起当地阿拉伯人的不安与愤怒,争夺生

存空间的冲突自然不可避免。

犹太复国主义者对分治决议中划给犹太国56%的土地并不满足,他们利用军事优

势占领了一些划给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领土,并驱逐阿拉伯人以实现其建立完全是

犹太人的国家目标,剥夺阿拉伯人的土地、财产、房屋供蜂拥而至的犹太人使用。

犹太复国主义扩张领土,驱赶阿拉伯人、制造难民潮,也成为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的原因之一。‘7

2.犹太复国主义的演变及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

注l:阿里亚,希伯来文音译,意为“去巴勒斯坦”,这里指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移民运动。l1以色列建国后,犹太复国主义并未因此而消失。国内有学者认为,在新的背景

下,犹太复国主义演变为以利库德集团为代表的民族扩张主义和以左翼知识分子为

代表的和平主义。‘8这两种向相反方向发展的思潮都有其产生与存在的基础和内容各

异的思想与主张,并分别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了阻碍与推动作用。

民族扩张主义的主张为中东和平进程设置了障碍民族扩张主义者认为犹太

复国主义事业远没有结束,主张以色列对整个巴勒斯坦拥有主权,建立一个“大以

色列”。民族扩张主义以利库德集团为代表,另外还有一些更激进的民族主义政党

如:复活运动、佐梅特党和祖国党等。他们反对撤出被占领土,反对巴勒斯坦人作

为整体的民族享有合法权利,鼓励犹太人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定居。‘“

民族扩张主义的产生是由内外两个因素决定的。从外部成因看,犹太民族2000

年漂泊流散、遭迫害屠杀的悲惨历史和建国后置身于阿拉伯世界汪洋大海包围之中

的孤立现状,使犹太人产生了严重的不安全感。犹太人2000年的流散史,记载着过

多的迫害和屠杀,失国流亡的犹太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一种没有安全感的恐惧中,心

灵变得扭曲,对民族国家的渴望异常强烈,加之以色列建国前后与阿拉伯人无数次

的厮杀与流血,使以色列人十分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家园,甚至产生了一种病态的不

安全感,对安全问题刻骨铭心地关注。为了确保以色列人的安全,一批激进的犹太

人不惜走向极端主义,不断扩张领土,在建国后仍不满足,梦想建立一个包括以色

列最强盛时期全部疆域在内的大以色列国,包括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并积极

推行“大以色列”计划,不断地在西岸和加沙建立犹太人定居点。从内因来看,民

族扩张主义是犹太民族的特性与犹太文化的一种合乎逻辑的结果。犹太民族历经几

千年的漂泊和无数次的屠杀仍然顽强地保存了下来,这种生命力源于犹太人对民族

历史的认同和对犹太教的虔诚信仰。犹太教中“应许之地”观在犹太人心中根深蒂

固。犹太人也曾有过大卫和所罗门盛世,于是随着以色列建国后国力的日渐增强,

一批激进的犹太人梦想重建往日辉煌,走上了民族扩张主义的道路。

民族扩张主义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了消极影响。1991年马德里和会确立了“以

土地换和平”为中东和平进程的指导方针,而民族扩张主义者积极推行“大以色列”

计划,对此不能接受,于是设置种种障碍阻挠谈判,严重阻碍了和平进程的步伐。

1992年工党领袖拉宾上台,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1995年被以极端民族主

义分子杀害,使中东和平进程蒙上一层阴影。随后内塔尼亚胡上台,否定“以土地换和平”,并积极推行“大以色列”计划,引发了暴力事件,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僵

局。巴拉克上台后重新启动了和平进程,但遭到民族扩张主义者的强烈反对,并在

竞选中败给沙龙。沙龙上台后执行强硬政策,中东和平进程再次受阻。民族扩张主

义在以色列犹太人中仍有市场,因为回顾历史上的悲惨经历,面对今天阿拉伯人的

“人体炸弹”,对于许多犹太人来说,“保全生命和四肢完整的愿望远比使阿拉伯

人遭受难堪或屈辱而产生的敏感更为重要,”扣而利库德集团的大以色列思想给他们

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感。另外,民族主义政党能够对议会的决策施加影响,正是在他

们的鼓动下,议会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远的和统一的首都;通过了在戈兰高地实施

以色列法律的提案;批准在约旦河西岸建立40个定居点。每一项决策的通过都使阿

以关系进一步恶化,给中东和平进程增加了更多障碍。

2003年n月沙龙首次提出与巴勒斯坦脱离接触的单边行动计划,其目的是以色

列从加沙地带的21个犹太人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的4个定居点撤出,从而实现与巴

勒斯坦的分离。巴方对于该计划中以色列主动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出这一点给予支持

和肯定。沙龙认为,以色列单方面与巴勒斯坦分离并单方面确定与巴方的边界是解

决巴以领土纠纷的唯一途径,撤离包括加沙在内的巴勒斯坦人口密集地区的小型犹

太人定居点才‘能巩固约旦河西岸大型定居点的地位。2,而右翼势力认为撤离计划是向

巴勒斯坦让步,因而强烈反对并试图设置障碍,使以色列的撤出面临挑战。然而,

令人担忧的不仅于此,作为单边行动计划的一部分,以色列于2005年3月推出在东

耶路撒冷以东建造新住宅扩建定居点的计划,以巩固对耶路撒冷的控制,引起巴勒

斯坦的强烈反对。若该计划得以实施,则脆弱的巴以和平将再次面临危机。

和平主义思潮与中东和平进程相伴而行一些和平主义者认为犹太复国主义

是一种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犹太复国主义是阿以冲突的本质,以色列国的建立是

不道德的行为。跄还有一些人认为以色列已进入后犹太复国主义时代,这并不表示犹

太复国主义终结,只是“国家的责任从最初的保护和提高犹太公民的利益转向建立

一个多元的民族国家,赋予公民充分的民主权利”。’3为此,要求以色列在法律上保

证巴勒斯坦阿拉伯公民与犹太公民一样享有充分的平等权利,给加沙地带和约旦河

西岸的巴勒斯坦人自治权利,允许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以实现从以色列的

地区孤立及与阿拉伯邻国的敌对状态转向地区一体化。2‘主张有条件地放弃部分领

土,结束战争状态,为以色列国争取一个和平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是新形势下的产物。以色列建国后通过几次中东战争,军

事实力大为增强,同时经济也高速增长,以色列已成为富足型社会。但是,正如阿

巴.埃班所说:“现在要说巴解组织能够毁灭以色列,那完全是无稽之谈,但我们倒

有一种易受伤害和紧张的感觉。我们力量强大,但这种现实似乎根本没有深入到人

们的心中。”筋以色列人那种被包围、孤立无援的心理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以色列人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渴望过和平、安定的生活,希望与周围阿拉伯国家结束

战斗,发展正常关系,在中东被孤立、排斥多年后,渴望被人接受。这也是以色列

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和平主义思潮的产生也与主张仁慈、相互关爱、注重伦理

道德的犹太文化有着切割不断的关系。犹太人在解决生存危机后,开始进行反思,

驱逐阿拉伯人使一些富有同情心的犹太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感到难堪,他们怀有一种

负罪与内疚心理。

和平主义思潮是中东和平进程有力的推动力量,它在促使阿以谈判并做出应有

的让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东和平进程也为和平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使

以色列人向和平主义的方向转化。虽然当前和平主义思潮还不是主流,但正被越来

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它代表着和平进程的主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复合性对阿以冲突及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

阿拉伯民族主义是一种复合性民族主义,伴随着它的发展,阿拉伯世界还出现

了与其“统一”要求相对立的国家或地区民族主义,代表了阿拉伯地区政治、经济

和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阿拉伯民族主义作为阿拉伯世界

一种现代社会政治思潮,从20世纪初开始到50、60年代,无论是在争取民族独立

和发展民族经济、文化方面,还是在团结抗击以色列的斗争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

在20世纪60年代尤其是1967年中东战争后,阿拉伯民族主义逐渐失去其政治魅力,

国家民族主义取而代之,阿拉伯国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国家民

族主义的演变直接影响到阿以关系的变化及中东和平进程。

1、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复合性特点

阿拉伯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但后来因分裂导致政治、经济、

文化联系的减少,加之历史上长期受外族穆斯林的统治,民族意识逐渐淡化。但在

奥斯曼帝国时期,阿拉伯人依然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性,19世纪后期,受西方民族、

民主思想影响和对奥斯曼帝国专制统治的不满,阿拉伯知识分子开始觉醒。青年土耳其党人倡导民族主义思想,提出“大奥斯曼主义”和“泛突厥主义”,使得从普

适性宗教出发把奥斯曼苏月一视为效忠对象的阿拉伯人极为不满,其民族意识大增,

开始强调民族与国家边界同一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此时,它是以“阿拉伯人”的概

念取代“泛伊斯兰”的概念,以实现阿拉伯人的自治、独立和摆脱奥斯曼帝国“哈

里发”的统治为目标。帝国主义对阿拉伯地区的瓜分打破了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迷

梦,阿拉伯民族主义发展为阿拉伯世界的一股强大的政治思潮。

阿拉伯民族主义是一种强调大民族概念的泛民族主义,其基本思想和核心内容

是反对外族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寻求民族解放,实现阿拉伯世界的政

治团结,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或建成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体。当然,它不

仅包含了“要求阿拉伯民族统一的目标,而且还包括了阿拉伯民族要求振兴、自强

和改造阿拉伯社会的综合性的愿望。”邹可拉伯民族主义者倡导的阿拉伯统一包括巴

勒斯坦在内,而犹太复国主义也声称对整个巴勒斯坦拥有主权,犹太复国行动侵占

了阿拉伯人的土地,激发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对犹太复国主义的仇视,自此,阿拉伯

民族主义中增加了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内容。

在阿拉伯世界,伴随着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发展,还出现了与追求统一的阿拉伯

民族主义相对立的国家和地区民族主义思潮,它强调的是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其中

较突出的有埃及民族主义、叙利亚民族主义、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等。

埃及民族主义在早期的亲奥斯曼帝国倾向,构成了它反对阿拉伯主义的总趋势,

这种趋势使它不承认埃及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2,埃及的地区民族主义与阿拉伯民

族主义这种认同分歧是有历史背景的。东方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是在阿拉伯人摆脱奥

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背景下产生的,因而它与英国合作反对奥斯曼帝国以建立阿拉

伯民族主义国家。而埃及早在1798年被拿破仑占领后就在事实上与奥斯曼帝国分裂,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后,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埃及反对的矛头所指,因此它需要奥

斯曼帝国的同情与支持。从此,两者开始产生分歧,一直持续到50年代。1956年苏

伊士运河战争后,在纳赛尔主义的影响下,埃及回到阿拉伯民族中,在宪法中规定,

埃及是一个拥有主权的独立的阿拉伯国家,是一个民主共和国,埃及人民是阿拉伯

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28由此可见,埃及具有阿拉伯属性和埃及属性,是复合民族。

叙利亚民族主义产生于30年初,创始人是安东·萨阿德。他认为“叙利亚民族

不同于阿拉伯民族,它是由阿拉伯人、排尼基人和其他居住在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和部分巴勒斯坦的群体这样一种独特的历史综合体所组成。他们因此必

须在一个大叙利亚的旗帜下统一起来,这个民族将建立一个同族的社会。”四他划定

的叙利亚边界包括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西奈半岛、塞浦路斯和伊拉

克,并称之为“肥沃的新月地带。”3。在黎巴嫩,地区民族主义力量也较强大。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是在“六·五战争”后兴起的。巴勒斯坦民族由于两次世界

大战之间英国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支持及后来阿拉伯一方自恃力量强大不接受分治

决议,错过了两次建国机会,此后便开始了与犹太人的斗争,孜孜不倦地寻求适当

的立国机会。不过在1967年“六·五战争”前,巴勒斯坦人的民族意识相对淡薄。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控制加沙地带的埃及和统治约旦河西岸的约旦与巴勒斯

坦同属阿拉伯文化,在其统治下的巴勒斯坦人没有感觉到必须维护其巴勒斯坦特性。

他们寄希望于阿拉伯军队解放他们的土地,认为自己是阿拉伯民族的组成部分。

“六·五战争”后以色列占领整个巴勒斯坦,新一代巴勒斯坦青年面对的是他们不

愿与之融合的以色列文化,于是开始强调自己的巴勒斯坦特性,民族意识大大加强。

阿拉法特及其领导的巴解组织使他们有了行动依靠,巴勒斯坦民族从濒临灭亡的境

地转而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3,

2、阿拉伯民族主义复合性特点产生及存在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起作用的结果,内因起决

定作用,外因起推动作用,阿拉伯国家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国家或地区民族主义的

演变,同样也是由这两种因素所决定的。

()l这是由阿拉伯民族的双重特性所决定的。

阿拉伯民族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是通常意义上的民族,另一方面又存在

固有的分裂性。杨颧城认为,阿拉伯民族是以半岛阿拉伯人为主体,在历史上由诸

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共同体,它是以共同语言和表现于共同文化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的,

富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至今仍保持着一定的凝聚力。但是,这个民族同时也是一

个分裂的民族。对此,杨颧城的解释是,从历史上看,曾经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分崩

离析,各地王朝丛生,其分裂的时间要远远长于统一的时间,国家的长期分裂会削

弱民族的共同命运和利益的一致性,减少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而且

会增强民族内部的分离倾向,各地的阿拉伯人作为一个民族渐渐失去了强大的民族

凝聚力,这就为地区主义的出现埋下了种子。3216世纪奥斯曼帝国占领阿拉伯领土后将其分为若干行省;一战后阿拉伯地区又被西方列强分割成许多国家和地区,并推

行“分而治之”政策,这些都扩大了中东阿拉伯世界各地区间的分裂。各地人民争

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基本是在殖民主义划定的政治疆界内进行的,“一国人民长期在

一方国土里生存和斗争,势必将本国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在阿拉伯世界‘地方主

义’思潮盛行是不可避免的和合情合理的。”:“分裂民族的民族主义是不会持久兴盛

的。

(2)阿拉伯世界的异质性社会结构加剧了民族分裂:只

首先,在阿拉伯国家,由于长期隔绝及自然条件差异显著,各地社会发展多差

不齐,政体不一,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发展阶段不一。其次,由于中东自然条

件恶劣,在阿拉伯国家传统的部落结构根深蒂固、广泛存在,而且具有强大的势力。

这种传统的部落结构阻碍了各部落之间人们的自由融合与混合,阻碍了向同一社会

方向的发展。再次,中东阿拉伯地区是宗教势力最强大,宗教色彩最浓厚的地区,

大多居民是穆斯林,但是,伊斯兰教非但没有对共同社会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相

反,其严重的教派分裂与斗争扩大了中东阿拉伯世界的异质性。最后,由于中东地

区的著名城市是通过向外通商发展起来的,导致了城市与乡村的严重脱节,削弱了

对乡村的影响。所有这些必然导致阿拉伯民族的分裂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衰落。

(3)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政治性内涵使其根基不牢

阿拉伯民族主义是与反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紧密相联的,第二次世

界大战前,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忽视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具有更多的政治色彩。所

以,当阿拉伯各国纷纷独立后,国家民族主义显示出更大的实用性和吸引力,民族

利益的考虑日益突出,阿拉伯民族主义开始让位于国家民族主义。

由上可见,阿拉伯民族主义作为一种舶来品,其根基并不牢固,阿拉伯国家不

断进行分裂组合。海湾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严重分裂,伊拉克战争则使其再次面临分

化组合。阿拉伯民族主义在中东阿拉伯世界影响大大下降了。

3、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阿拉伯国家的民族主义的演变对阿以冲突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阿拉伯国家在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国家民族主义的转变中,

孰轻孰重的问题一直纠缠不清,阿拉伯国家在这两者之间的徘徊直接影响到阿以冲

突的发展演变。

在20世纪60年代前,阿拉伯民族主义成为阿拉伯世界团结对抗以色列的斗争

l7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阿拉伯民族主义领导人坚持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出发,

无不把巴勒斯坦斗争放在阿拉伯事业中的重要位置。1948年5个阿拉伯国家向以色

列开战本身就表明阿拉伯民族主义在阿拉伯各国对付以色列中的凝聚作用。1956年

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以色列进攻埃及的借口是认为纳赛尔政权对它构成了军事威胁。

纳赛尔对以色列敌视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强烈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和对阿拉伯属性

的认同,纳赛尔的民族主义使四分五裂的阿拉伯世界凝聚在了一起,在埃及迎战英、

法、以侵略军时,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作出积极反应,阿拉伯民族空前团结合

作。1967年“六·五战争”前,纳赛尔也是出于肩负的阿拉伯责任和义务而对以色列作出战争威胁的,他要兑现保护叙利亚的承诺、实现解放巴勒斯坦的理想。1967 年战争失败后,巴勒斯坦人开展武装斗争,阿拉伯国家积极准备反击以色列。1973 年的石油斗争、戴维营协议后阿拉伯国家逐步握手言和,海湾战争后阿拉伯人民反美情绪增长,阿拉伯国家重又加强协调合作,说明阿拉伯国家在矛盾发生后较容易言归于好,这些都体现了阿拉伯民族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使得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如今能够在其故土上保留自己的民族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起到了遏制以色列扩张的作用。

但是,即便是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处于极为高涨时期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阿拉

伯国家各自不同的国家利益考虑即已体现出来。阿拉伯各国出兵目的各不相同:埃

及在是否派正规军参战问题上犹豫不决,它既想承担阿拉伯盟主的责任,又不愿损害自身的国家利益,说明埃及民族主义思想对其外交政策产生了影响,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埃及民族主义发生冲突。约旦在派遣正规军问题上表现最为积极,其目的在于“他要巴勒斯坦全境,尤其是耶路撒冷”。与“黎巴嫩和叙利亚也有理由,他们

两国希望能平分加利利”。肠由于埃及的三心二意,使其军队没有充分的准备就投入战斗,在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内部的分歧使他们不能团结对敌,这些是阿拉伯国家在实力数倍于以军的条件下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五战争”后,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进入低潮。阿拉伯国家内部发生

分化,埃及等国把本国利益放在首位。埃及在战场上屡次以失败告终,为其阿拉伯责任和义务付出了沉重代价。“六·五战争”后,纳赛尔开始从现实出发,把收复

西奈半岛作为首要目标,不再喊“消灭以色列”的口号,宣布接受偏袒以色列的联合国242号决议,约旦随后也予以接受,这就违背了阿盟喀土穆会议制定的“三不18政策”。埃及和约旦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阿拉伯世界重新产生裂痕,阿拉伯国家的团结成为口号。

十月战争后,埃及与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实现两国和平,却公开违背

了阿拉伯国家对以的“三不政策”。埃及因此而被排除在阿盟之外,阿拉伯国家严

重分裂。作为当时最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埃及退出阿以冲突,使统一的阿拉伯抗以阵营不复存在,阿以冲突的格局也因此而发生重大变化。对此,埃及是清楚的,但国家利益是首要的,这明显地表现出埃及国家民族主义。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兴起也是影响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问题态度的一个重要

因素,它使巴解组织取代阿拉伯国家成为与以色列冲突的主角。

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发生冲突的时候,一些阿拉伯国家把实现自

身利益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武装力量有限的巴解常以周边阿拉伯国家为基地袭击以色列,引起以色列对这些国家的疯狂报复,导致巴解与这些国家关系紧张,造成了阿拉伯国家的分化。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阿拉伯民族主义对于凝聚阿拉伯世界团结抗击以色列起到

了积极作用,但在阿拉伯各国纷纷独立和国家主权已确定的现实面前,继续实行阿拉伯民族主义“民族高于主权”理论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准则,建立阿拉伯统一国家的愿望不但成为一种虚幻的梦想,甚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即是基于这种不现实的幻想,极大地破坏了阿拉伯世界的团结与稳定。阿拉伯民族主义实质上某种程度地成为各国借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政治口号。

国家或地区民族主义逐渐取代阿拉伯民族主义居于主要地位,这是阿拉伯国家

在阿以冲突中屡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这五次阿以冲突中,冲突的失败与冲突的愈演愈烈又形成一种互动关系。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利益高于阿拉伯民族主义,致使

阿拉伯世界不断发生分化组合,削弱了联合抗击以色列的力量,这成为以色列这只

身处阿拉伯世界汪洋大海包围之中的孤舟在阿以冲突中逐渐居于主动地位的原因之

一。但是,国家民族主义符合现行国际关系准则,在阿以冲突中,正是国家民族主

义地位的上升使埃及与以色列和解,开启了中东和谈的先河。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

局势的变化,中东和平进程全面启动。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以色列能够各个击破,

与约旦和巴勒斯坦人实现单独靖和,内部动因之一即是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利益高于

阿拉伯民族主义,致使阿拉伯世界发生了分裂。从这个角度而言,阿拉伯国家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国家民族主义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和平进程的发展。需要指

出的是,尽管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梦想最终破灭,但构成阿拉伯民族的要素依

然存在,阿拉伯民族主义继续发挥着作用,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协调与合作。

另外,巴勒斯坦人民及主流派领导层内部均一直存在主张武装斗争的激进派和

主张以和谈恢复民族权利的温和派,两派之间意见的对立和分歧也常常成为中东和

平进程的阻碍力量。2004年n月H日阿拉法特去世,2005年1月9日阿巴斯当选

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是温和派,希望与以色列在中东和平“路线

图”计划的基础上重启和谈,并为此做出不懈努力。2005年2月8日,巴以沙姆沙

伊赫首脑会议宣布双方停止针对对方的暴力活动,这是双方自2000年9月巴以新一

轮武装冲突以来的首次会晤,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一个突破。但以色列要求阿巴斯

解除巴勒斯坦各武装派别及其武器。而各激进组织认为继续袭击以色列是保护民族

利益,仍不放弃武装抵抗。各派对以政策的分歧使巴勒斯坦内部矛盾重重,阻碍了

巴以和谈的步伐。2005年3月15日,巴勒斯坦13个主要武装派别在开罗对话会议

上达成对以色列有条件停火的协议,同意保持目前巴以局势的平静期,但并不愿彻

底放弃与以色列武装斗争,甚至法塔赫内部叛逆的武装分子更是公然挑战阿巴斯的

权威。巴勒斯坦内部的民族矛盾为本已坎坷的巴以和谈之路增添了额外的复杂因素。

四、阿以冲突中的宗教文化渊源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是不同时期在巴勒斯坦兴起和发展的两大一神教,在以色列

和阿拉伯世界,宗教的影响无处不在,以色列是一个政教分离的世俗性质的国家,

但犹太教以其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成为事实上的国教。伊斯兰教至

今仍是穆斯林群众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政治语言。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有着深刻的宗

教背景,正如当代美国著名宗教学家L.M,霍普夫所说:“犹太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

一系列冲突,虽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但宗教分歧作为重要原因给人以深刻印象。”

(一)犹大教与伊斯兰教的特点及其相异的宗教理念

1.犹太教的“教族合一”性及其宗教理念

犹太教是犹太民族的宗教,在经历了亚伯拉罕时代、摩西时代和定居迎南以后

三段历史时期后最终形成。犹太教构成了犹太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太教

的传统始终维系着犹太民族直至现代。”加犹太教的特点在于“教族合一”性,犹太教与犹太民族血肉相连,紧密相关。

犹太教是世界著名宗教中罕见的以民族命名的宗教,这意味着犹太教只是犹太人的

宗教。犹太教是犹太民族的宗教,犹太民族就是犹太教的信徒。犹太人作为宗教的

民族,具有与生俱来的宗教气质。犹太教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独特的宗教理念:

()l犹太教笃信上帝耶和华为宇宙之唯一真神,诚信耶和华具有至高无上的地

位和权能,认为犹太民族是全能的上帝从万民中挑选出来的特等选民。这是犹太教

的“上帝选民观”。“特选子民”一方面指犹太人的独特性,即犹太人具有较高的

智慧和品行;另一方面特选意味着只承担专门的责任,而非享有任何特许的福扯。

特选子民这一宗教观念使犹太民族形成了强烈的民族优越感,使散居各地的犹太人

在遭受迫害、面临民族危亡之际在精神上得到慰籍,从而使犹太文化的独特性在长

期亡国的情况下得以承袭。

(2)犹太人虔信巴勒斯坦是“上帝赐给犹太人的应许之地”,即上帝应允赐给

犹太民族永远居住。这是犹太教的“应许之地”观。据《圣经》记载,犹太始祖亚

伯拉罕在公元前1900年率族人从两河流域来到迎南地后,上帝耶和华向他许诺:“我

要将你现在居住的地,就是迎南全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39尽管这段

《圣经》故事是否属于史实尚存争议,但犹太人却对此深信不疑,并在此基础上形

成了其特有的“故土观念”。

(3)契约观是犹太教的又一基本理念。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与亚伯

拉罕立约:“亚伯拉罕必将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我眷顾他,为

要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据《圣经“出埃及记》

记载,摩西在率领希伯来人离开埃及后,曾将他们全体召集在西奈山下,集体确认

了祖先与上帝订立的约。这样,经两度立约后,就以选民的方式建立了上帝与希伯

来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上帝说:“你作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

得保全的归国,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

极”。“如果失败或背约,犹太民族将遭受“加路特”(意为“驱逐”、“放逐”)。

犹太人在历史上历尽磨难在此找到了教理依据:犹太民族没有完成他的使命,即未

能成为“以正义、道德以及和平照亮各民族的灯塔”,果然受到了惩罚,‘,流散在世

界各地受苦受难。然而,犹太人只要悔过自新,遵守犹太教律法,仍会得到上帝的

拯救,即“苟拉”(意为“救赎”):上帝将派弥赛亚(救世主)降临人间,拯救犹太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带领他们脱离苦海,返回巴勒斯坦,重建犹太民族的“千

年王国”。犹太教的这些理念至今仍深深根植于大多数犹太人心中。

2.伊斯兰教的特点及其“圣战”思想

伊斯兰教是一种政治性宗教。宗教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在一起,宗教社团就是

国家,宗教领袖就是国家的统治者,宗教的传播和发展就是国家疆域的扩大和延伸,

宗教的经典就是治理国家的法律。自伊斯兰教创立之日起,它就不是一个出世的宗

教。当初,穆罕默德作为先知也处理国家事务,在他看来,政治和宗教是合一的。

这个特征伴随着伊斯兰教发展的始终。43

伊斯兰教极富战斗性,它“把各个不同民族的地理和人文归结为一个简便的公

式,即把他们分为两种国家和两种民族—正统教徒和异教徒。异教徒就是‘哈尔

比’,即敌人。伊斯兰教宣布异教徒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并在穆斯林和异教徒之间

造成一种经常互相敌视的状态。”44因此,根深蒂固的圣战思想一直被许多穆斯林视

为战胜邪恶摆脱苦难的重要“法宝”,是反抗以色列“恶魔”的最有效的武器。

“圣战”是西方学者对伊斯兰教中“吉哈德”的翻译,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尽

力”、“奋斗”,指在伊斯兰旗帜下为宗教而进行的一切战争。‘5后被扩展为促进和

保卫伊斯兰教事业所作的一切努力,包括说教方式,也包括武力方式。伊斯兰教反

对“卡非尔”(异教徒)的“圣战”源于先知穆罕默德与麦加多神教徒进行的战争。

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触犯了麦加贵族的利益,受其迫害而出走麦地那,建立了乌

玛(穆斯林社团),与麦加相抗衡。穆罕默德说“我岂能不把事情的尖顶、支柱和

最重要的部分告诉你们?事情的尖顶就是伊斯兰;支柱就是祈祷;它的最重要部分

就是吉哈德。”‘“《古兰经》对圣战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为主道而阵亡的人,你不

要以为他们已经死去,其实他们是活着的,他们在真主那里享受给养。”‘,从此,“为

主道而战”成了每一个穆斯林应尽的一项重要宗教义务。伊斯兰圣战的实质是维护

和传播伊斯兰教,一是针对不信教者,二是针对压迫者即邪恶,这一实质表现出其

扩张征服和抵御邪恶的双重特性。伊斯兰圣战在伊斯兰教产生起就未停止过,一部

伊斯兰历史就是一部伊斯兰圣战史,包括了这两种性质的圣战,面对以色列的侵略

和威胁,伊斯兰圣战自然不会保持沉默。

(二)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矛盾及阿以冲突中宗教因素的激发作用

1.伊斯兰教与犹太教之间的矛盾自古有之自伊斯兰教产生起,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就陷入深深的矛盾和冲突中,宗教教义

的歧义性、宗教矛盾的顽固性、宗教追求的狂热性,成为诱发、强化和延续阿以冲

突的重要因素。

两大宗教的冲突始于穆罕默德在叶斯里布(今麦地那)传教时。伊斯兰教诞生

时,阿犹矛盾并非尖锐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当时犹太人由于善于经营、财力雄厚而

在该城的政治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穆罕默德为取得犹太人的支持,承认自己是犹

太教经典《圣经·申命记》中预言的先知之一。但犹太人凭借自己优越的政治经济地

位对伊斯兰教充满了鄙视,不断进行挑战,最终导致了穆罕默德与犹太教的彻底决

裂。

对于犹太人攻击穆罕默德篡改经典,穆罕默德反唇相讥,并告诫穆斯林说:“信

道的人们啊!如果你们顺从曾受天经的一部分人,那末,他们将使你们在信道之后

变成不信道的人。”48随着对立加深,穆罕默德用圣战号召穆斯林,三次进攻犹太人,

将其逐出麦地那,之后为穆斯林立下誓约:“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以犹太教徒

和基督教徒为盟友”,“你们中谁以他们为盟友,谁是他们的同教”,49“真主所

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功“他所寻求的宗教,决不被接受,他在后世,是

亏折的”。5‘《古兰经》中对犹太人仇恨和鄙视的宗教信条随处可见,如“你们必定

发现,对于信道者仇恨最深的是犹太人和以物配主的人”。52《布哈里圣训》指出:

“你当与犹太人作战,直到后面藏有犹太人的石头说,喂,穆斯林,我后面藏着犹

太人,快来杀掉他吧。”53

在犹太教教义中也同样存在着对巴勒斯坦人的敌意。巴勒斯坦被犹太人视为上

帝应许之地,而对原有居民,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要谨慎,不可与你们去那地的

居民立约,恐怕成为你们中间的网罗,却要拆毁它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

下他们的木偶”。54耶和华对希伯来人说:“倘若你们不赶出那地的居民,所容留的

居民就必作你们眼中的刺,肋下的荆棘,也必在你们所住的地上扰害你们。”肠当地

人若不与希伯来人立约,摩西说:“若不肯与你和好,反要与你打仗,你就要围困

那城。耶和华你的神把城交付给你手,你就要用刀杀尽这城的男丁,惟有妇女、孩

子、牲畜和城内的一切财物,你可以取为自己的掠物。”肠

从此,伊斯兰教与犹太教的矛盾与仇视深深刻在了阿拉伯灵魂的深处。由于犹

太民族亡国毁家而流散到世界各地,阿犹矛盾搁置起来。19世纪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导致了植根于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历史积怨中的阿以冲突的产生,在其发展过程中,

不同的宗教理念发挥了或潜在或显著的作用。

2.犹太教作为以色列国的主体宗教对阿以冲突的诱发与催化作用

在本章前面分析的犹太复国主义产生原因中,犹太人对犹太教的虔诚信仰及遭

受的宗教迫害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离开犹太教去考虑犹太复国主义和离开

这两种思想去考虑以色列—至少按这个国家今天的情况都是不可能的”57。

犹太民族的还乡复国思想源于犹太教中“应许之地”观念。犹太人经历了大流

散后,对犹太教的信仰成为唯一能够将他们联系起来的精神纽带。在流散期间,应

许之地一直是犹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心目中最神圣、最向往的地方。耶路撒冷曾是

犹太教圣殿所在地,圣殿被毁后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耶路撒冷就成为了犹太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