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导练 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

“学导练 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

“学导练  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
“学导练  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

“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着力解决好当前课堂上“偏慢废差”的现象,我们以“导学案”这个载体为突破口,通过在课堂上学、导、练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和优化,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努力落实课堂教学的多维目标,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理念: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近年来,紧紧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活力高效课堂”这一主题,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立了适应农村学校现状、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1∶3”课堂评价式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模式进一步深化完善,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开好课程、开足课时,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1∶3”课堂评价式教学模式下三种课型——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所要求的课时已远远不足,造成“时间紧,任务重”的一种局面,因此学校进一步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分析,同时还发现学生通过这种“赶大集”式的展示,缺少有序性;学生的一些学习习惯太随意,缺少规范性;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缺少聚焦性;存在一些作秀的东西,缺少实效性;教师讲的过多学生练得少,缺少高效性。我们组织了课堂检测小组随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抽测,有的课堂中学生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让检测领导和授课教师大吃一惊,课堂效率低下。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讲得太多。

课堂教学中,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的教学方式还存在,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还是表现在被动的听,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实得不好。

(二)学生练得太少。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训练关注不够,学生课堂训练的时间没有得到保证,

学生练得太少。一方面说明教师对知识的当堂巩固重视不够,一方面说明部分教师把知识的巩固寄希望于学生在课后完成。

(三)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比较关注自己讲得怎样,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

(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薄弱。

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课改意识不强,教学方法、手段比较陈旧,在课堂教学内容安排、时间分配、关键问题把握、教学难点突破、学生组织与调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为了进一步打造课堂质量,规范办学行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结合我校实际,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

二、“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哲学基础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重知识的获取过程,重体验,重合作交流,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育心理学基础

9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的学习和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理论扎根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而二十世纪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Dewey)的“做中学”以及维果斯基(л.C.BnroTckNй)

的“最近发展区”又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促进了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建构观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被动的反映,而是主体在真实的环境中积极的输入输出信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模仿和接受教师的策略以及思维模式,他们要用现有的知识去过滤和同化来自学习环境中的新信息,整和或重建原有的知识结构,并在迁移应用中得以优化和发展。根据这一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增强体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活动。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同时以郭思乐的“生本教育”为基础,将教育走向生本,让教育激扬生命。

三、“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理念

确立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确立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导学案的编制,突出“一个坚持”,着力“四个关注”,达到“一个目的”,凸显“一个核心”。突出“一个坚持”,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着力“四个关注”,就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关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性;达到“一个目的”,就是“以学定教,以测促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凸显“一个核心”,

就是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核心。

● 实践:新模式与课堂教学的成功链接

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挤干水分抓效率,就是通过有效的施教,培养学生自学及独立思考习惯,培养学生组内合作、组间竞学互帮互助优良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学”指学生依据导学案自学质疑、知识回顾、查找问题、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五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明确检测,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这里的重点是:在课堂上,不是在课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围绕本课的目标和任务。“导”指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精彩展示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引导、点拨讲授、探寻规律、知识生成、愉悦体验,活动时间不超过20分钟。把握的重点:在先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就相关的问题(不会的问题、理解不深的问题,形不成规律的问题)学生互相探究。“练”指练习达标、巩固强化、检测反馈、拓展延伸,从而达到当堂清,时间控制不低于10分钟。重点是: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新课标设计练习题;大面积演练,学生展示,学生评价;重点关注后进生掌握情况。所谓“当堂清”,是指课堂上要达到的效果是当堂解决问题,当堂达标,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注意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必要指导和补充,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这里的误区是:把“学”看成是预习;把“导”仅仅看成是教师的讲解;把“练”看成是学生当堂测试。

对于“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机械地理解和实践。“学导练”绝不是课堂教学照搬的三大独立板块,它可以是一堂课的三个板块,也可以是学习某个问题的三个环节,而这三个板块环节相辅相成;“学导练”是课堂结构和

时间的基本框架,决不是时间的定量(“学”20分钟,“导”15分钟,“练”10分钟),在时间上的要求既不能过于量化也不能不量化。

二、“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在“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中,时间充分由学生支配,教师须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利用,才不会流于形式。于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砍掉作业,变课后作业为课前预习;搬走讲台,变静态课堂为动态学堂;增设黑板,变教师主宰课堂为学生主宰学堂;重设备课,变薄本备课为活页学案;精编导学案,变口述启发诱导为纸质探究平台;改变课桌摆放,变秧田式横向排列为品字形纵向排列;改革课堂评价,变评教师授课精彩度为评学生参与度与教师点引度。目标锁定后进生和全体孩子,让更多的孩子在上课时有发言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具来说,“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如下:

(1)揭示教学目标

揭示教学目标,就是指教师要在学生自学之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另外,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还要有方法辅导、育人渗透、坐姿书写、心理疏导等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要求。

(2)自学前的指导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当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

能力。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3)生带问题自学

“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导”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同时重点给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教师要在“学”这一阶段,通过提问、讨论、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导”做准备。再者,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后进生,如果后进生都学会了,那么就可以保证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4)师指导生自学中暴露的问题

“导”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更高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教师在“导”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要明确指导的内容。指导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倾向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为保证整体效率,如果只是个别或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可以采取其他的辅导措施进行补救,而没必要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要明确指导的方式。要广泛推行“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对这位同学的讲解提出疑问,

或者进行相互的讨论,老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未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三是要明确指导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而不满足于只给学生提供具体问题的答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不仅“知其然”而且做到“知其所以然”。同时,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注意在知识的具体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少走弯路。

(5)当堂练习,促使达标

“练”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留出不小于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都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练习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教师设计的课堂练习题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低起点,多层次,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适应所有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以更好地实现“当堂清”教学目标。

以上只是“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具体到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的类型,这一模式的结构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着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和练习,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这是暗线。再者,“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还体现在它对于“学”、“教”、“练”三者的交叉的、循环的、整体的时间安排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双

向融合,真正把教学过程变为学习自己获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态度的过程。这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是极为有益的。

简要教学模式

1、教师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自学方法(约1-3分钟);

2、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自学(约10分钟);

方法是:教师出示自学引导题;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检查,重点指导中等、后进生。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20分钟左右);

方法是:出示自学检测题,首先让中等、后进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暴露出自学中的问题。然后让中等生、优秀生逐步更正(兵教兵),直到符合要求。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教师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4、当堂训练(不少于10分钟):

课堂作业一般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还有思考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学导练当堂清”

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一、定标

[操作] 通过课前制作好的课件、导学案、或黑板书写让学生看。

[时间] 1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意义]

①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②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的主导作用] 准确揭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

[注意点]

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③要引导学生认真默看。

二、自学

1、指导学生自学

[操作] 课前制作好的课件(导学案),课上通过课件(导学案)让学生看。

[时间] 约2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意义]

①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②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掌握了自学的方法。

[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通过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防止走弯路。

[注意点]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五个明确: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小组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做好,就怎样做。自学时,往往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③明确自学要求。

④明确自学时间。

⑤明确如何检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操作] 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

[时间] 约5—8分钟。

[目的]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意义]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及时地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 端正学生自学态度及习惯,确保人人高效自学。

[注意点]

①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

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②重点巡视学困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三、互助

[操作] 组长组织、引领本小组成员进行探究,解决。

[时间] 约4—5分钟。

[目的] 充分发挥组长的引领、组织作用,实现互学互助。

[意义] 学生不同,基础不同,对自学内容的完成情况不同,组长根据情况有对性的进行学生帮扶,真正充当“小先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人参与,互学互助。

[教师的主导作用] 审时度势,灵活的驾驭课堂,着力培养“小先生”。

[注意点]

①教师要设计展示探究的学习环节和教学程序,张弛有度,松紧有方,放收有法,教师要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②重点巡视各小组的互学互助情况,对各小组的情况及时进行点评。

③适时进行互助形式的指导,行之有效的培养“小先生”。

四、展示

[操作] 让学困生用板演、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

[时间] 约12分钟左右。

[目的] 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意义] 若学困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教了;若学困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

仅对学困生有帮助,而且使优秀生理解更加深刻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操作。

[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巡视,确保每个学生都认真演练,及时了解班上学生还存在哪些倾向性疑难问题。

[注意点]

①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学困生做演示操作,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优秀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要面向全体学生,学困生回答问题或展示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哪些练习等。要求展示的学生书写工整,步骤及格式规范,若用语言表述,语言简练准确,声音洪亮,击中要害。

③教师要巡视、搜集学生中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供评讲时用。

五、释疑

学生讨论、更正,兵教兵,教师指导

[操作]

①学生认真观察、听讲、思考,找出问题或错误,或比较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展示的相同。

②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③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④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时间] 约8分钟左右

[目的]

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

②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义]

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学困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使优秀生理解更加透彻了,促进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题多解的操作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找错误,分析错因,通过评价讨论,寻求正确答案。

[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更正,寻求规律,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运用。

[注意点]

学生更正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

②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③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六、达标

[操作]

①布置课堂作业。

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③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

[时间] 不少于10分钟。

[目的] 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

[意义]

①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当堂清”。

②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作业,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 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做题或思考题。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当堂清”。

[注意点]

①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

②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③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④尤其是学困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⑤要注意矫正学生的坐姿及书写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导练当堂清”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标准

定标 2分根据学习的内容灵活导入,简明扼要;展示学习目标准确简炼,层次清楚,学生清晰,注意对三维目标的整体把握。

自主10分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做到自学五明确: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要求、时间、检测;学生依据导学案积极动脑,独立自学,具有良好的自学态度和习惯;教师要面向全体,特别是了解后进生的自学情况,及时点拨与激励;充分了解学情,掌握自学情况,进行再次备课,以备适时反馈。

互助13分组长主持、引领,人人参与,交流自学成果,提出问题与困惑,相互讨论,实现“兵教兵”、“兵带兵”、“兵强兵”,互帮互助积极,解疑释惑热烈,整理问题,形成共识;教师要及时对小组的互助进行评价,并加以指导。

展示20分以小组为单位,用多种方式汇报学习成果,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困惑,争取其他小组、个人或教师的帮助;对小组或个人的展示,可随时提出不同的意见,另行展示,争问抢答,相互补充,实现预设问题的呈现和解决,激起学生间的质疑对抗、矫正补充,实现学生差异性的资源共享,再次形成“兵教兵”;教师适时点拨、纠偏、鼓励、评价,对疑惑的问题进行追问,调动组内、组与组之间的竞学竞答。

释疑15分教师要注意三明确:教的内容、教的方式、教的要求;针对问题,教师总结归纳规律,让学生形成明确的认知,掌握应有的技能;对小组、个人的互学互助、展示交流、竞学竞评等情况作适度的评价,让多数同学分享成功,激发后劲;适时拓展延伸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规律,强化学习目标。

达标40分达标题目典型、适度和适量,低起点、多层次;要求学生向考试一样对待,独立完成,课堂气氛严肃;教师巡视,批阅组长,组长批阅组员,争取当堂全批;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的反馈,组长辅导组员,进行“兵教兵”、“兵强兵”,进而达到当堂清。

“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

“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 太谷二中 模式概要 “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从2008年开始已试行了五年,五年来在中央教科所及省、市、县课改专家的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尝试、探究下,初步形成了正确的理念及学导行为,为规范实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了进一步规范全校师生实施“三·五·三”学导型有效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依标施教,以学定教,先学后导,问题评价”,体现“先学后导”的核心理念,使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始终处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激情状态,确实提升“三·五·三”学导型课堂的品位和质量,为每名学生因“三·五·三”学导型课堂终身受益而奠基。太谷二中制定了“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办法。 一、师生必须确立的课堂先进理念 1. 依标施教,以学定教,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2. 对学导型潜心研究就是对自身专业发展负责。 3. 善待学导型课改就是在善待自己的未来。 4. 善待改进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就是对课改负责。 二、“三·五·三”学导型课堂基本内涵 太谷二中“三·五·三”学导型教学模式,在学生行动上突出如何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在教师行动上突出如何引导、指导学生研究学习。 “三?五?三”学导型教学模式的第一个“三”为课堂的三种课型即“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提升课”。“五”为三种课型中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即“情境设置”、“自主合作”、“展示交流”、“师生互导”、“拓展提升”。“三”为支撑三种课型的三个评价单,即“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 这三种课型之间紧密联系,以螺旋式动态相互支撑。五个环节之间相互促进,三个评价单相辅相成,他们彼此之间融为一体,相互交错,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课堂。 三、“三·五·三”学导型课堂三种课型的模式 1. 依标施教:问题生成学导课——教师根据对课题三维目标的准确把握,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深入文本,感知内容,体验意义,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和学生实际,在充分讨论及探究的基础上,提前制作“问题导读—评价单”,课前统一发放给学生,学生借助此工具单,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成效的自主学习,从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尝试训练题等,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记忆、提取信息的能力,实现有效预习,问题评价。 基本程序: 一是学生通过六动预习法进行20分钟的结构化预习,学生自学后根据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对“问题导读—评价单”预设的目标进行思考,找出重点、难点、疑点。 二是自学完成后,学科长组织组内成员围绕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当前教学实践 当中,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本次研究通过查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全面总结与分析前人的研究状况。在分析一体化教学主要定义之后阐述其实施的必要性,并对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实效性显著。 前言 近年来,随着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调整,社会以及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全新的标准与要求。既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状况,也强调实践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为全面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一体化教学模式被当前教育体系广泛采用,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一体化教学定义及实施必要性 1.一体化教学定义 对于一体化教学而言,主要是指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换言之,则是将各类别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融合,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等各类别的实践环节重新分解与整合,进而安排在专业的教师实现教学工作的开展。师生在专业化的教室当中,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动手操作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进而使得教学任务得以完成,教训实效性得以提升。真正做到“三个合一”,既教师合一、教材合一、教室合一。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为教学实效的全面发挥提供保障。 2.一体化教学实施必要性 (1)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 传统教学体育在当前的新型教学标准中,显然已经缺乏实用性。在传统授课方式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占整个知识比例当中的85%以上,造成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缺乏。而教学方式,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方式单一,授课十分枯燥乏味,影响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接受度。这种状况的产生,导致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较差,理解以及主动性受到影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出现,能够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环境。 (2)符合教学改革基本要求 传统的中职院校教学理论教材,虽然能够直接表现出理论知识,但与企业以及社会的融合度不强,造成教材体系严重脱节。其中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及实时性在教材当中无法凸显,实效性难以发挥。针对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出现,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能够转变传统教材理论知识的单一性,增强实践效果,使得授课内容可操作性全面提升。

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宜阳县石村初级中学卢政伟 讲练结合,是数学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讲练结合”将教师的单向传授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将教师唱独角戏变为学生动脑、动眼、动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施“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过程”。 一、备课过程 教师要在备课时通读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找准与各知识点相联系的内容,编写出与知识点相关的提问练习,练习具有针对性,既达到少而精,又能达到掌握知识的高度。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实际化。钻研教材:一是要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深刻理解教材“钻进去”,二是要创造地使用教材“钻出来”。 例如,我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节时,利用学生能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出示一道应用题先让学生利用掌握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然后引导学生问题中要求我们确定两个未知量我们是否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从而引导学生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比没有列一元一次方程做铺垫效果要好的多。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互协调配合来完成的,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进行,所以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的过程。不了解学生,不研究学生就不能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考虑我们的教学对象。 二、提问过程 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动机,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从学生中迅速获取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反馈信息重新组织控制教学,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的重要技能。 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的转化。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如:问题提出后,适当的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浅显的随意的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对难点问题,要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提问,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只要适度的提问,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不顾,而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名学生发问。不要先提名后提问,也不要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个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认知过程 通过师生互动,在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得出结论,从而使感性知识上升为理论。例如:在教不定式时有些学生由于缺少对分数方程的本质认知没有认识到分数线的“除号”作用,而且起着“括号”作用,因此,去分母时,分子上的多项式要用括号括起来,否则就会犯上述的错误。

“135”课堂教学模式解析

“135”课堂教学模式解析 锦州市黑山县胡家镇中心小学 王晶平朱立春 一、课改的背景 胡家小学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现有一所中心校和一所基层小学,共有九百多名学生,生源来自乡镇的二十多个自然屯,十年前,我们与其他兄弟学校一样高举着课程改革的大旗,喊着“走进新课程,树立新理念”的口号走进新课程改革,可以说课改气氛很浓厚,确实也转变了一些观念,取得了一些成果,十年来,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对课改的理念认识不够深刻,很多方面仍浮于表面,虽然我们在课堂中倡导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可是我们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又有多少的体现呢?虽然我们倡导着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是我们课堂中这种学习方式有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呢?我们的教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劳动,起早贪黑,在三尺讲台上挥汗如雨,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而我们的教学质量在全县中仍居于中下游,我们困惑,我们茫然,课改究竟还要怎样改?如何才能提高我们这样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呢?正在我们为 此一愁莫展的时候,教育局于学期初召开了构建“兴趣、活跃、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动员大会,会上走在实验前列的兄弟学校及专家向我们介绍了自主高效课堂的经验,令我们豁然开朗,从2013年3月份起我校就正式启动了“兴趣、活跃、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了。 二、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我校自2013年3月启动了“兴趣、活跃、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了,一年来,我校围绕县教育局提出的课改精神,提出了“全员参与,人人快乐,生生合作,共同成长”的教学思想,全面开展了“自主、合作、交流”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究活动,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模式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采名校之长——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我们胡家小学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教师思想观念比较滞后,如何进行课改,如何转变教师多年来墨守成规的陈旧教育思想?要想让老师接受改革,必须给予强烈的冲击。于是我校在制定好实施方案、选定好实验班、实验科目、开好改革动员大会的基础上,组织全体班主任和英语老师于3月22日带着自己心里的问题和困惑来到阜新市海州区铁路小学参观学习,半天的听课与参观学习令每位老师感慨万千,大家回来后谈认识、谈体会,讨论热烈,感慨颇多,一致认为教改势在必行。于是我们尝试着分组,尝试着对小组长、组员进行培训,但改革进行了一个阶段,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困惑渐渐显现出来,教师工作量的逐渐增加,使教师开始对教改有了抵触情绪,有的教师仍然以自己为主体,以讲为主;有的教师试着放手,但放得不够,稍放即收,流于形式,效果不佳;有的老师完全放手,结果课堂变得放任自流,课堂很热闹,收效甚微。面对面这些困难我们于是静下心来,发觉我们在课改初期虽然投注了很多的热情,但仍缺乏理论的支撑,于是我们采

除了翻转课堂,这十大教学模式一样值得模仿

除了翻转课堂,这十大教学模式一样值得模仿 今天小编在整理十大课堂教学模式时,深有感触,印证了“教无定法”,觉得这些模式都体现出了课堂教学新理念,值得学习和模仿。 一、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二、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三、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四、夏镇一中“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其基本结构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两大部分;分为自学、释疑、达标三大板块;分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纠错互评、点拨拓展、提炼总结和诊断评价七个环节。自学包括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和纠错互评四个环节。释疑包括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纠错互评、点拨拓展和提炼总结五个环节。达标包括提炼总结和诊断评价两个环节。三大板块相互兼顾、相互关联。同时,该模式以“教学案”为载体。“教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的一体化。它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集思广益,兼融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目的在于摒弃课堂的形式主义,追求课堂的实效。一方面它是教师集体备课的抓手,便于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它是学生自学的罗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五、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新知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上的探索运用(朱喜乐)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上的探索运 用 城东中学:朱喜乐 摘要: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认真研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在教学目标的统帅下有机结合起来,使讲和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迅速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其本质特点为“三主一核心”,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练习为主线、以学生思维训练为核心”。对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将教师的单向传授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将教师唱独角戏变为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 讲练结合模式物理课探索运用 正文: 物理教学不仅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亲自参与和实践。下面,我要介绍的这种有目的、有步骤的学习的方法是我在某次听过一位数学同事上课后思维上逐渐清晰、明朗化的学习方法,经过几个学期的探索、实践、比较、改进,已经成为目前我在物理教学中比较成熟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它的特点,我把它定名为“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所谓“讲练结合”的模式,就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在教学目标的统帅下有机结合起来,使讲和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迅速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其本质特点为“三主一核心”,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练习为主线、以学生思维训练为核心”。 确立这种“讲练结合”教学模式是在我一直苦于找寻一种实效性很强的教学方法时,连续听过几节数学同事的课以后,数学课上这种先知识点、再例题、后练习题的方法逐渐在我脑海里形成了共鸣,我认为物理课堂应该仿照数学讲练结合模式,在网上或是其他习题集上寻找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的习题作为讲练结合的习题,以此来打开物理教学的全新模式。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确立以后,我并没有直接把这种方法全盘用在整个年级的物理教学中,而是采用试验对比的方法,分别以常规讲授教学方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两个班上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以后,我发现使用常规讲授教学方法上课的学生,虽然可以跟随教师的思路去学习知识,但是在练习题的处理上以及应对学期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上,明显不如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学生脑筋灵活。相形于下,“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优势立竿见影地体现出来了。但是从我实践中看来,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尚存在一些有待斟酌之处,比如单就“讲练结合”的关系处理上有以下几类:精讲精练、多讲多练、乱讲乱练、只讲不练、不讲只练、不讲不练。后面四种方法肯定是不可取的,那么要做好“讲练结合”应该是精讲精练还是多讲多练呢? 针对这一问题,若想得以圆满的解决,我想还得在实际教学中把两种方法应用在不同的班级中,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际应用探究到底是哪一种方法好。 一个学期过后,发现这样的“精讲精练”和“多讲多练”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而且从直观比较上并不能直接说明哪种方法更好。首先说“精讲精练”,虽然可以有代表地紧随教学

学导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云竹中学“学导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根本,而课堂教学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传统的课堂大多注重单一知识的传授,教师讲的多,学生动的少,教师成了“解说员”。所以我校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课堂教学正本清源,精讲强练守住课堂”的研究,坚决推进“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师的“解说员”角色转变为“教练员”角色,让学生所学知识当堂训练、当堂消化、当堂巩固、当堂落实。 二、组织机构 改革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是我校目前和一段时期教学的主要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成立领导实施小组,确保此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顺利开展。 领导实施小组: 组长:郭卫东 副组长:李宇白俊峰王玉红 成员:郭跃峰各学科组长 三、“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哲学基础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课堂教学模式,

重知识的获取过程,重体验、重合作交流、重教师的及时指导,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造欲望。 2.教育心理学基础 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模仿和接受教师的策略以及思维模式,他们要用现有的知识去过滤和同化来自学习环境中的新信息,整合或重建原有的知识结构,并在迁移应用中得以优化和发展。根据这一理论进行的“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优化教学过程。 四、“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教学法是在传授知识并发展思维的启发式教学法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是我国近年来教学改革中重在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五、“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教学法的特点 1.变“教案”为“学案”和“练案”。改变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确立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变“教案”为“学案”和“练案”,将“学案”和“练案”建设成“导学”的有效载体。 2.变“教学”为“导学”。改变“以教定学”的教学策略,确立“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学策略,变“先教后学、师讲生听”为“先学后教、生学师导”。

用学导式创新中等职业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

用学导式创新中等职业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12-03-01T15:50:55.897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张文琪[导读] 江总书记曾经在全教会上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虽然有了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刚刚开始做。 张文琪河北省平山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时,中职政治教育教学中,要实行创新的教学模式—学导式:学导式博采众长、体系开放;适应性强、覆盖面广。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乐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活动中得到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应为社会承担历史重任,促进学导式学习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学导式;重要性 自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以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课改革注重整体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加强与其他教育的纵向和横向衔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打下了基础。然而,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的发展相比,总会有明显的脱节与滞后现象。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在内容、实施等方面已日显弊端。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使人成为人的课程。而中职院校又不同于普通的本科学校。如何根据院校的特点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拟就”学导式”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1 中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目前的现状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社会正在消除只有差学生上中职的偏见,中职院校再也不是差学生的“集中营”了。这一切都为上好思政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中等职业学校回访调查反馈显示:企业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并没有教给学生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如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另一方面教师反映难教。而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没学到东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差,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现实问题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顽症,面对如此残酷的事实,每一位工作者倍感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思政课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认识到问题的同时我们作为思政教师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政治思想健康发展,为社会企业输送德智体全面人才。 2 什么是学导式教学 在理解和运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教师应该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学导式教学。把学导式教学方法更接近的运用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去。 (1)学导式不仅是一种运用自学一解疑一精讲一演练四个环节的具体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把“学导式”教学法看作是一个集大威者。是在吸取了众多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启发法,演示法等的优秀成分之后,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还原教学过程的真正中心。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之中的。学导式的基本定义是:自学并求得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的教与学、工作与管理及生活方式;运用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或借鉴—模仿—创新—超越这四个环节不断深化,它是以学为主体。以导为主线。教师的恰当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把导的效能转化到学生自身能动地开发自己的智能上去。发挥学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本领。以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教师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我蜕你听”式的单向型教育,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热点讨论;改变过去那种集体教育为主的思想工作局面,加强对学生的个体教育,使思想教育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学导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地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学生身上。放手让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从而积极达到对学生思想政治培养目标。 (2)学导式教学法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在学后。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适时点拨,探索创新。鼓励超越。发挥求学者的自主性、灵活性,促进理解与记忆,快速、高效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每个求学者创设开放的、充满选择机会的、含有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的情境,为此。教师必须学在导前,除精通教学内容外。还必须熟悉学生的各种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在导中有的放矢。导有所为。 3 中职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江总书记曾经在全教会上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虽然有了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刚刚开始做。各地各部门要狠狠抓它十年、二十年,必会大见成效。”这不仅指明了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国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针,而且也对中等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中寻找一条适用于当代中职业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征求学生的意见时。有的学生直言不讳:一听是思政课就不愿上,理论性太强,学了也没什么用。因此。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纪律观念淡薄。个别学生逃课现象偶有发生。要想彻底改变。三不满意“的现状。就有必要对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因此,为了正确认识当今国内外社会变革,为了培养适应飞速发展新形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并创出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当前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学就需要实施创新教育,需要从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开始。逐步实现转化与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大多数将走向社会,进入劳动就业市场,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胜,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实现中等职业学校总的教育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培养众多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参考文献 [1] 王在朴.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08(22). [2] 任新素.对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J].南北桥,2009(7). [3] 张燕,李小娟.关于学导式教学法的一些思考[J].体育师友,2010(1).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许艳妮 【摘要】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详细论述,阐明了一体化教学的定义、特征、实现的途径、意义,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指明了当前职业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教学设施 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相应地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业教育的宗旨明确了中职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为就业上岗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同时,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强,训练有素,技术过硬,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 目前中职学校中,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实习教师注重实际操作,再加上课程进度不一,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有三段式(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技能培训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为适应市场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

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路与方法

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项目进程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善凸显出了它的重要性。围绕着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各种问题,众说纷纭,大家展开了空前热烈的大讨论。这里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项目学校搞清楚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理念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简言之,就是把某种课堂教学的优点总结成为经验,把这种经验提炼为标准,再把标准内化为可操作的流程。 二、为什么要建模? 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约束的作用。这是很多项目学校和教师之所以困惑的地方。有的学校和教师甚至觉得根本没必要建立什么模式,因为大家认为“教无定法,我以我法上讲台”是一条真理,如果非得让大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某种固化的模式,会觉得自己被深深的约束了。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模式还具有规范性的一面,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改善刚刚起步阶段,大家都还在纠结于新老两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运用,这个时候模式的规范性特点就突显出了它的巨大作用。我们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种巨大的作用,才会在本阶段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改善中,设计模式构建的任务。希望能用一种立足于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与本校学情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和规范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改变我们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当大家对这种模式的理念以及方式运用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

时候,也就是全体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都得到提升的时候,也就是可以自主运用和发挥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和水平的时候。所以,教学模式这把双刃剑的运用,必须经过这样几个阶段: 1.建模。在课堂教学改善初期,需要建立起立足于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与本校学情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和规范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2.用模。积极引导教师们大胆运用这个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运用中不断调整、修正、完善、优化这个教学模式,使之能更具有操作性。并能与各个不同的学科内容和学科教学特点相结合,创造出学科变式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全体教师应该像呵护婴儿般的对待这个对于自己学校来说新生的事物,而不是百般挑剔和指责。 3.出模。完成了模式调整、修正、完善、优化,创造出学科变式模式后,本校课堂教学将发生巨大的变革。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继续沿用模式进行教学,模式将表现出约束性的一面来。这个时候,学校就到了出模的阶段。可以让自己学校的老师们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方式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点进行教学。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有一个巨大的飞跃和提升。 有意思的是,很多教师认为“教无定法(模式)”,应该“我以我法(模式)上讲台”,所以坚决反对模式构建。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观点。其实每一个教师,因为长期的工作和经验,早就不自觉的在自己的学科教学领域内建立了某种模式,只不过这种模式带有强烈的个人习惯、风格和色彩。但严酷的现实是我们昭通教育已经远远的被

导讲练展示与点评教学模式解析

安字营镇“导讲练展示与点评”教学模式解析安字营镇地处三县交界地带,南北狭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教学设施落后,生源基础较差,在我县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旧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的矛盾、教学内容多与课时紧张的矛盾日渐凸显,开足开齐课程后,每科课时相对减少,如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我们认为“提高课堂效率”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教学效率不单单指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教学质量和成果。从教学投入与所花时间、精力、资金和资源对比,可以看出,达到相同的教学质量和成果所需教学投入越小,则教学效率越高,若我们能够尽可能地减小课堂教学中无效或低效的成分,尽可能地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我们就能打造出高效课堂。因此,县教研室提出了“六种要求进课堂”的指导性要求,(即导学与精讲进课堂、导练与自主练进课堂、导动与明显的学生活动进课堂、电教手段或教具、学具进课堂、多种形式的激励手段进课堂、学生小展示和师生小点评进课堂)为了安字营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打造高效课堂,同时也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近几年安字营镇中心校不断加大教改力度,努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努力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并结合安字营镇实际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打拼,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被动的局面依然存在。为此安字营镇中心校提出了““导讲练展示与点评””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八字”教学模式。 一、模式名称:“导讲练展示与点评”模式(导学、精讲、练习、展示与激励性点评) 二、模式结构: (一)六大环节:导学、自主学习(探究)、精讲、总结、训练、展示与评价(二)六大步骤 第一步:复习回顾(或创设情境);出示目标 第二步:自主学习,掌握基础;合作探究,归纳小结。 第三步:典例精讲,针对训练,释疑解惑,点拨提升。 第四步:畅谈收获,完善体系。 第五步:达标练习,落实双基,实现堂清。 第六步:根据教学内容和练习情况进行小展示与小点评。 三、环节阐释:

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 的运用 高明区技工学校杨婴宇 【摘要】本文从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的现状出发,浅析了政治教学“一体化”的“四步”教学模式,即“课堂理论知识学习”、“校内实验训练”、“校外实践和社会调查”、“成果展示——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教师课题成果发表或出版”。【关键词】一体化政治教学教学模式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训练大大滞后于职业技术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近几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成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但这一改革涉及的只有专业课程,所以,一谈到“一体化”我们普遍认为它是专业教学的独有模式,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研究的重点也多在专业课程范围内,对文化理论教学一体化模式鲜有研究。笔者受暑期“全国通用素质师资培训”中“工学结合”的启发,在此与其他同行探讨技工学校政治教学中的一体化的相关问题。 一、政治教学的现状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目前技校政治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教材以理论为主,考核以分数为主,教学以满堂灌为主,实践教学比较欠缺,课堂教学难,教学实效不显著,达不到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加上技工学校的教学强调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政治教学日益边缘化,使之在整个学校教学体系中变得可有可无,结果导致许多学生道德无知,是非模糊,行为失范,自卑疑惧,忧学怨学,扩大了“后进生”的范围。 二、政治教学“一体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关于“一体化”教学,不同的学者表述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方法,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二是认为一体化教学是将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上一体化教学的定义都是围绕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改革来谈的。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一体化的概念由专业领域涉及到地理、经济和政治等多个领域。现结合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政治教学中的“一体化”作一个新的表述:政治教学中的“一体化”是指整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有机组合,将政治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重新分解、组合,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把政治教学任务渗透到专业教学中或在实践教学中得以完成,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职场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实践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目标的教学改革活动。

论“三学三导”教学模式教学提纲

论“三学三导”教学 模式

论“三学三导”教学模式2015年秋季学期 采木小学:莫永善

论“三学三导”教学模式 我校实施了“三导三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何为“三学三导”,即“独学—对学—群学”,“导学—导疑—导练”。“三学三导”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探究新问题的知识水平。 一、研究过程与措施 (一)科学管理是课题研究的根本保证 1、加强对课题实验的管理指导,保障实验顺利开展。在课题实验 初期,成立了课题实验指导小组,主任分科负责,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指导。 2、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认真做好课题实验的过程积累,每学期写出 课题研究计划,学期末填写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表、课题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表、课题重要研究观点表、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表。在实验过程中,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教法,熟悉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方法,注意实验过程的材料积累。 (二)队伍建设是实施课题实验的关键 1、提供教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课题实验的积极性。为提高实 验教师的素质,有效组织和开展了“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说课”“评课”“教改沙龙”等教学活动,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

2、邀请名师专家来校指导,或者到先进学校进行学习听课,全面提升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 (三)深入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1、积极进行备课改革,使备课向有利于课题研究发展。为改变为上课而备课这一状况,我们对备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学校减少教师写教案的时间,增加备课的灵活性,把备课重点放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上,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活动为辅,实事求是写好教学随笔。 2、以“三学三导”教学模式为主线,全面带动课题研究工作。“三学三导”即自学、对学、群学;导学、导疑、导练。具体来说就是在学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自学,通过交流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结构上大体为“10+30”:也就是教师在一节课40分钟内,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者说完全不涉及对教材内容的陈述,活动时间不允许超过10分钟,其余时间让学生参与活动。形式上看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分配了一下,可教学理念有了一个质的变化,课堂中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在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毅力等学习动力全由学生个人主宰,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评价。 通过实践我们初步确立了“自学—对学—群学—展示—

“学导为主,讲练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学导为主,讲练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长期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才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好方式。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编制适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程序是实现课堂高效学习的关键。2011年我县省级课题研究《学导为主、讲练结合》课堂教学改革正式启动,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通过三年教学实践研究,我结合“学导式”课堂教学基本理念,总结出三种较为适合物理学科、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结合具体课例和老师们共同探讨。 模式一:创设情境―猜想假设―探讨方法―展示交流―合作探究―释疑总结―练习巩固 这种教学模式适合实验探究课,如声音产生与传播、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让电灯发光……以《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教学为例。 设疑激趣:首先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优美的声音或用乐器奏出优美的乐曲及播放或制造噪声调动学生的情绪,创设情境,为学生提出有关声音问题做铺垫。 猜想假设: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并进行

猜想假设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是否相同?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师根据学生猜想情况总结归纳并列出猜想提纲。提纲是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的关键,必须紧扣教学目标,为了不浪费课堂时间教师应根据以往教学经验,课前充分估计学生可能提出的猜想,并事先做成课件,对于一些教学需要解决,学生又没有提出来的猜想,教师应该补充。 探讨方法:要求学生根据猜想提纲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探究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证实,如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也可以提供一些课堂实验器材如绷紧的橡皮筋、音叉等让学生进行探究。 展示交流:由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班级展示交流本组的探究方法,各组学生展示方法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有些方法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教师结合学生展示的方法引导分析得出每一个问题的最佳实验探究方案,而且这个方案尽量与教师课前教学设计方案一致,这样在课堂上才有可能进行实验操作。 合作探究:根据问题提纲和展示交流后得出的方案,师生共同探究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同桌或前后四人一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导式教学模式”总结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导式教学模式”总结“学导式教学模式”活动在我校已展开多年,我也颇受益处,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21世纪之初的中国基础教育,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当首推“新课程改革”。新—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导式”已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新型学习方式。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导式”学习方式呢?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导式”不但指学生的学习,更应作为一种理念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培养学生“学导式”的学习习惯应该在“大语文”环境中实行,语文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把握语文生活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充分地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生活体验,努力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同时,灵活地把握教材内容上的弹性度,培育学生思维由课堂向生活延伸的多种触角。 二、创设宽松愉悦的气氛 以“学导式”指导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但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属于课堂。所以建设开放性课堂,为学生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努力学习新课标,注重教育动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点,更新自己的“权威者”角色意识,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或活动情境,组织学生进入学习佳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质疑问难,提倡争辩,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多给予鼓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与学生互相交流,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培养途径 “学导式”的学习水平的培养能够通过自学、讨论、竞赛、表

浅谈一体化教学

浅谈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是职业学校正在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的问题,使学生的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来看,目前的一体化教学仅仅是局部的,大多数仅限于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一体化,而占有较大比例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并没有被纳入一体化教学的范围。这种局部的一体化教学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职业学校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因此必须对包括学生、企业要求和知识构建与能力形成在内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与完善。 首先,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同化理论,职业学校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为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突破应试教育情况下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逐步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和教学。在这个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通过与学生以前的学习内容和结构相似的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改变原来注重记忆和理解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以应用为核心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驾驭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入学适应阶段的教学应当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尽可能贴近并融入学生的生活,突出教学内容在生活、学习中应用的思维方式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仅限于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不是以岗位工作中相应知识的应用方法、形式和条件等为教学目标,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没有延伸到实践中,这就造成各专业基础课之间以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相互割裂,而不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因此,仅限于专业课与实践课的一体化教学并不能实现各课程教学的有效的相互配合,无法形成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可见,系统规划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各课程教学目标的一体化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职业学校是为企业相应的工作岗位培养人才的,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理应与企业要求一致,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二者并没有保持一致。例如,一个学生加工的零件被老师评为95分,从学校来说,这个成绩是优秀的,但是从企业的要求来说,95分说明这个零件并没有完全达到要求,是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