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

第八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

第八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
第八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

第八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类型

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四、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五、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思考题:

1、略论亚非拉民族主义的不同特征。

2、如何评价甘地主义?

3、如何评价凯末尔主义?

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类型

1、政治运动的特征——多样性的统一

2、地域性特征的改革运动

3、形态各异的民族主义思潮

1、政治运动的特征——多样性的统一

共同点:①都在寻觅世俗化(资本主义化)、

现代化的道路。

②在性质上都是民族独立和民主改革

运动。

不同点: ①亚非拉地区在社会经济结构、阶级

结构、人口、民族、宗教的不同特征,

决定了多样性和多类型性的道路;

②领导力量的不同,选择的方式方法

不同,革命的前途也不完全相同。

表现在:

第一,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目标:反帝、反封建、学习苏联。例如中国。

第二,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亚非拉国家最具有普遍性。例如:

*印度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它们分别表现了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宗教及地域上的特征,都是成功的典型。第三,爱国封建贵族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例如:塔尔齐和阿马努拉领导的青年阿富汗派革命;海尔·塞拉西领导的埃塞俄比亚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第四,部落酋长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例如:摩洛哥的里夫部落在酋长阿卜德·凯里姆领导下,经过武装斗争建立了独立的里夫共和国。

2、地域性特征的改革运动

中东的改革运动:伊斯兰文化圈的中心地区,

现代化改革主要表现在世俗化改革。它直接触击

伊斯兰传统文化。突出的是: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阿富汗的阿马努拉改革、

伊朗的礼萨汗改革。

北非地区的三次改革:

埃及的柴鲁尔改革

里夫共和国改革

埃塞俄比亚的海尔·塞拉西一世的改革

3、形态各异的民族主义思潮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民主型的民族主义

苏加诺的综合型民族主义:主张民族团结、各派政治力量

平衡

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核心是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的阿拉伯

人组成一个单一的国家或政治实体(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

印度洋);信奉伊斯兰教;赞美阿拉伯历史传统和穆斯林

传统的全盘阿拉伯化。

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拉丁美洲大陆主义

印尼反荷大起义

1926年11月12日,印尼共产党领导的反对荷兰殖民者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爆发。1925—1926年印尼工农运动高涨。1925年11月25日,印尼共产党中央在日惹布兰班南召开会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在万隆建立起义委员会总部,并成立多级起义委员会。1926年11月12日晚,雅加达和万丹首先起义。起义者攻占电话局和火车站,袭击警察局和监狱,惩办殖民官吏和特务。爪哇起义迅速扩展到勃良安、梭里、谏义里等地。1927年1月1日,苏门答腊的沙哇仓多、西龙岗等地起义。起义参加者主要有农民、工人、手工业者、小商贩、伊斯兰教教师和华侨劳动者。1927年3月起义被镇压

朝鲜三一运动

1919年,朝鲜被日本强行吞并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然而朝鲜人民并没有屈从于殖民者的淫威,抗日复国的情绪在整个朝鲜半岛上不断蔓延。由于在许多朝鲜人眼中,被日本人废黜的朝鲜国王李熙是朝鲜复国的精神支柱,李熙也因此成为了日本人的一块“心病”,必欲除之而后快。

1919年1月22日凌晨,李熙突然觉得浑身不适,手脚逐渐不听使唤,侍卫赶忙请来御医诊治。但一切都太晚了,凌晨3时,李熙在痛苦中死去,死后两眼发赤,全身有红斑,且尸体很快腐烂。

3月1日,高宗李熙的国葬成为独立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李熙死后,日本驻朝鲜总督长谷川好道迅速发出讣告,称李熙是患脑溢血病逝,并宣布将在3月3日为他举行“国葬”。李熙之死,犹如一石投水,在朝鲜人民中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朝鲜民众一致认为国王之死是日本驻朝鲜总督府命令李熙身边的侍从暗中下毒所至,全国上下群情激愤,各地纷纷酝酿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在崔八镛等人领导下,朝鲜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抗日宣传。著名的宗教界人士孙秉熙也串联了朝鲜工商企业界等33人,起草了一份《独立宣言书》,向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和日本政府发出呼吁,要求给予朝鲜独立。他还与崔八镛等人准备乘日本允许朝鲜人在3月3日为国王李熙举行葬礼之机,暗中联合发动示威游行,要求朝鲜独立。后来孙秉熙、崔八镛等又决定提前于3月1日在塔洞公园举行群众大会,公开宣读《独立宣言书》,把国葬变成反日游行示威大会。

抗日起义迅速蔓延整个朝鲜半岛

1919年3月1日上午10时,数万名朝鲜民众来到汉城塔洞公园,学生代表首先宣读了预先准备好的《独立宣言书》。顿时,数万群众情绪激昂,高呼“独立万岁”等口号,以排山倒海

之势,拥向停放李熙灵枢的德寿宫前祭奠。人们不约而同地迸发出民族的最强音———“朝鲜独立万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朝鲜去”。

下午3时20分,参加游行示威的朝鲜群众已达30万人,霎时间淹没了整个汉城。在爱国群众的感召下,一部分朝鲜巡警也觉醒过来,加入了游行队伍。驻朝鲜总督长谷川好道见势不妙,急派大批警察、宪兵封锁游行群众前进道路,然而赤手空拳的朝鲜民众没有退却,“众皆不惧锋刃,勇往直前,势如怒涛山崩,不可遏止。督察、宪兵见而惊悸战栗,不意手剑坠地”。

同一天,在平壤、南浦、安州、宣川、义州、元山、仁川等地也发生了群众示威和暴动。在开城,3月3日上午,有200多名学校女生,排队高唱赞美诗和独立歌,不多时就聚集了三千多人。到了下午,许多十五六岁的少年也加入队伍,高呼“独立万岁”。从3月1日到5月31日的三个月期间,抗日起义在整个朝鲜迅速蔓延开来,共发生了上千起示威和暴动,有200万以上群众参加,占当时朝鲜总人口的1/10。

日军逮捕虐杀数万朝鲜义士

起义活动一开始就引起日本政府的注意。3月1日当天,日本原敬内阁急忙训令长谷川:“这次事件需要把它说成是轻微问题,然而实际上要严格处置,以防再次发生。” 日本政府决定采取“断然处置”措施,并增派6个营的兵力和400名宪兵去朝鲜。

在镇压过程中,日本侵略者露出禽兽的本性,采取极其残忍的手段虐杀朝鲜人民。在令人发指的堤岩里屠杀事件中,日本军警把村内的基督教徒30余人押进教堂并封锁出口,接着向教堂开枪扫射。接着日军纵火焚烧教堂,将这些平民活活烧死。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但日本殖民当局竭力掩盖称:没有杀死一个人,只有两个人受了重伤。根据日本官方缩小的数字,“三一起义”(也称“三一运动”)过程中有近8000朝鲜人被杀,1.6万人受伤,还有数万人被投入监狱,折磨致死。日本侵略者还采取种种卑劣手段,收买亲日派,从内部分化瓦解朝鲜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到1919年底,在日军疯狂镇压下,“三一运动”失败了。

三一运动”带动朝鲜走向独立

“三一运动”是朝鲜被日本吞并后爆发的伟大独立运动,显示了朝鲜人民光复祖国的坚强决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朝鲜志士留下的鲜血也为以后的朝鲜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19年4月13日,流亡的朝鲜爱国志士在中国上海法租界宝昌路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临时宪法,由在美国的李承晚任总统,后来金九长期担任临时政府主席。“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即派出代表去法国向巴黎和会控诉日本吞并朝鲜的罪行,要求和会作出恢复朝鲜独立的决定。

“三一运动”使日本在国际上陷入了被动的境地,尽管日本政府自欺欺人地诡辩说:朝鲜人和日本人的“国民生活之根本思想完全属于同一系统”,两者是“人种中最近之民族”,不承认朝鲜有独立的权利,但不得不承认,“当将目前之暴动(三一起义)与美国城市中黑白人之争比较时,于耻辱之程度上,日本不得不感到几百倍于彼”。“三一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在其精神的激励下,朝鲜人民不断团结抗争,终于在二战中击败了日本侵略者,迎来了真正的独立。1940年,韩国光复军在重庆成立,刘峙将军代表中国政府致贺。右为韩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

朝鲜领袖金日成曾把他25年的青年时光,喋血在中国的东北疆场。金日成早期并没有在朝鲜建立抗日武装,而是选择在中国境内参加抗战。

金日成1912年4月15日诞生在平壤万景台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从1919年秋季开始,金日成就跟着父亲转移到北部国境地区,1926年10月17日,他在桦甸建立了打倒帝国主义同盟。“九一八”事变后,金日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活动。在吉林省

抚松县东岗举行的会议上,朝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祖国光复会”成立,并选举金日成为会长,发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祖国光复会”成立后不久,朝鲜人民革命军就成功地在长白山建立了抗日根据地。金日成在1937年6月3日率领150多名人民革命军战士,跨过鸭绿江,突破日军封锁线,攻入朝鲜普天堡市。普天堡大捷是朝鲜人民抗日游击战争史上一次重要战斗,它极大地鼓舞了朝鲜人民夺取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信心。

1918年日本米骚动

进入20世纪以来,日本正迅速向工业社会转变。落后的仍然处于小农生产方式的农业已跟不上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非农业人口的增加,使得大米供应开始出现紧张。而这时,日本政府不但不想法调整和加强农业生产,反而不断征调大米以供它对外进行武装干涉和侵略。当军队用米量大增时,一些米商和地主又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米价。

1918年8月3日,在日本本州岛中部傍海的富山县西水桥村,淤积已久的怨愤终于爆发了,无米下锅的渔妇300多人不约而同地奔出家门,涌向米店,要求降价出售大米。警察赶来了,朝天空开了枪,才把这次骚乱平息了下去。西水桥村的抢米消息第二天传到了对岸的渔村东水桥。那里的妇女们800多人当即来到当地一家大米店,1000多袋大米很快被一抢而空。等伙计带着警察赶到后,只看见坐在地上嚎哭的老板夫妇。

富山县的抢米风潮很快波及全国。8月11日,大阪市民和工人暴功,捣毁或抢光了250多家米店;次日,米商最集中的神户几万市民发生暴动。在首都东京,有几万市民进行游行示威,并试图捣毁米店,8月中旬。“米骚动”达到高潮。随后,各大城市的暴动相继被镇压下去,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米骚动”继续持续着。

1918年日本这场“米骚动”波及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参加的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这次风潮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政府,寺内内阁在这场骚乱中倒了台,新上台的原敬内阁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降低米价,惩治奸商。人民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部分胜利。

义静苏维埃运动

义安、河静苏维埃运动:20世纪30年代初期,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义安、河静两省农村建立工农革命政权的运动。193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越南共产党义安省委领导下,荣市-边水的工人和附近几个县上万农民举行罢工、示威游行,提出“减少工作时间”、“减少捐税”、“反对白色恐怖”、“抚恤安沛暴动中遇难者的家属”等口号,反对法越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殖民者开枪打死打伤示威群众,厂方开除罢工工人。一部分被开除的工人回农村领导农民进行斗争。从5月初到8月底,义安省的运动迅速发展,而后蔓延到河静省,并与全国各地的工农运动汇合成为1930~1931年革命高潮。

殖民者一方面调动军队驻扎两省各地。另一方面纠集反动官吏、士绅、地主,重建农村政权,推行一系列欺骗群众的措施。正在此时,义静地区遇到严重饥荒,群众的斗志因此开始衰退。在法国殖民者的残酷镇压下,受到削弱的义静苏维埃运动逐渐走向低潮。1931年年底最后失败。

义静苏维埃运动确定了共产党对越南革命的领导地位,显示了越南劳动人民的革命力量和为取得革命胜利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巴西的民族运动领导人普列斯特斯

路易斯·卡洛斯·普列斯特斯(1898年1月3日——1990年3月7日)是巴西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共产党领袖。他在上世纪20年代领导了未遂的“中尉起义”,武装反抗巴西独裁者热图利奥·瓦加斯的统治。

普列斯特斯在当时被巴西人民称为“希望骑士”。他在1922年发动了一场失败的革命,旨在推翻巴西旧共和国(1889年——1930年)地主寡头的专政统治。由于革命的中坚力量是中下层军官和新兵,因此得名“中尉起义”。和日后拉美的另一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切·格瓦拉类似,普列斯特斯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从事着革命运动。他随后在巴西内陆农村地区开始

了一次具有传奇色彩的“长征”,希望把占巴西人口80%的农民吸引到革命队伍中来。

8年后,“1930年革命”推翻了旧共和国。流亡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普列斯特斯转向了马克思主义。1935年,普列斯特斯组建了“民族解放同盟”(Alian?a Nacional Libertadora,ANL)。它的目标是反抗瓦加斯(当时巴西著名的反共总统)政权对工会的压制政策。

议会在1935年3月通过了《国家安全法》,该法案称所有的左翼反对派都是“颠覆破坏分子”。“民族解放同盟”被迫在当年11月仓促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普里斯特斯等领导人被逮捕。1945年巴西和二战同盟国关系正常化后,所有的政治犯都得到了释放,包括路易斯·卡洛斯·普列斯特斯。

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1、凯末尔及凯末尔主义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1880-1938)土耳其民族革命运动(1919—1931)的杰出领导人。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1880-1938年)出生在巴尔干半岛南端的爱琴海城市萨洛尼卡(今属希腊)。1893年,十二岁的他背着母亲考入了萨洛尼卡预备军事学校,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军旅生涯。十八岁时,他又考进伊斯坦布尔军事学院深造。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沦落为西方列强欺凌争夺的半殖民地。青年凯末尔的爱国主义意识被唤醒。在军校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学者的著作和土耳其大诗人凯马尔的爱国诗篇。1905年,凯末尔以上尉军衔从军事学院毕业。一战爆发时,凯末尔已是土耳其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的武官,他敏锐地指出,土耳其加入同盟国参战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但作为军人,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在1915年的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中,他两次率领土军成功地阻击了协约国的登陆,赢得了“伊斯坦布尔救星”的美誉。由于战功卓著,第二年4月,他被晋升为准将军衔。这年的8月,凯末尔再露锋芒,指挥土军打退了沙俄军队对安纳托利亚东部的猛攻,收复大片失地。俄军总参谋部心服口服,承认他是土耳其“最负盛名、最勇敢、最有才能、精力充沛、最富独创性”的将军。

凯末尔主义:“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1937 年写进了宪法,成

为土耳其民族国家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评价:

反映了凯末尔反帝、反封建专制和宗教神权、坚持共和的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思想,洋溢着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进取精神。

2、内容(六项原则)

(1)共和主义或民主共和主义:反对君主专制主义、坚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原则。(2)民族主义: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的原则。

(3)平民主义:国家权力属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4)国家主义: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自主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则。

(5)世俗主义或反对教权主义;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原则。

(6)改革主义:反对满足现状、听天由命的思想,体现坚持改革的原则。

六项原则评价

六项原则首先表现了凯末尔主义的反对帝国主义、坚持民族独立、建立和巩固一体化的土耳其民族国家的思想。

其次,它表现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神权主义、坚持共和制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突出特点。六项原则中,共和主义、平民主义和世俗主义,都属于民主主义的内容。

最后,它坚持发展民族经济、世俗化和现代化改革,洋溢着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进取精神。

3、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

4、现实原因

5、一战惨败导致民族危机;

6、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有了领导力量。

7、经过:

8、第一时期:政治组织时期(1919、5—1920、4)

9、统一全国政治组织(1919、5—9)

10、《国民公约》(1919、9—1920、1)

11、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成立阶段(1920、1—4)。

第二时期:民族独立战争时期(1920、4—1922、9)

相持阶段(1920、4—1921、3)。伊涅纽战役使战局发生变化。

反攻阶段(1921、3—1922、9)。萨卡里亚战役使法国承认大国民议会政府,意大利停止对土耳其的干涉。

第三时期:外交谈判和共和国建立时期(1922、9—1924、4)。

《洛桑和约》、《海峡公约》1923、7、4签订。

评价:赢得主权和独立。海峡地区的国际监督保留,仍有损土耳其的主权。

凯末尔革命的深远原因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但导致它发生的直接原因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执政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在1914年8月2日,同德国签订了秘密同盟条约,追随德奥集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土耳其的30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土耳其的惨败,导致了严重的民族危机。1918年10月30日协约国迫使土耳其签订了瓜分土耳其的《摩德洛斯协定》。1919年5月,希腊侵略军继英、法等国军事占领之后,侵占伊兹美尔。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提出了灭亡土耳其国家的奴役性条约--《色佛尔条约》。

严重的经济危机接踵而来。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和对外贸易,都陷于破产的境地。土耳其民族处于危亡之秋。反对帝国主义瓜分和武装干涉,成为土耳其民族最紧急的任务,也是土耳其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以民族革命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这次革命共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政治组织时期(1919年5月至1920年4月)。第二时期是民族独立战争时期(1920年4月至1922年9月)。第三时期是外交谈判和共和国建立时期(1922年9月至1924年4月)。

政治组织时期

第一时期是政治组织时期(1919年5月至1920年4月)。这个时期又经过了三个阶段。1919年5月至9月,为统一全国政治组织阶段。这阶段中,7月成立了以凯末尔为首的代表委员会、9月成立了安纳托利亚和隆美利亚护权协会,通过了坚持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广泛政治纲领。

1919年9月至1920年1月,为《国民公约》阶段。 1920年1月28日通过的《国民公约》宣布:土耳其享有同一切主权国家同样的独立和自由;土耳其领土完整;还国债不能同独立原则相抵触;对阿拉伯人居住区、西色雷斯和安纳托里亚东部三省(卡尔斯、埃尔达汗、埃尔温特)由当地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废除治外法权。

1920年1月至4月,为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成立阶段。1920年4月23日,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并组成了以代表委员会为中心的、对议会负责的国民议会政府,这标志着政治组织时期的结束。

民族独立战争、外交谈判和共和国建立时期

第二时期是民族独立战争时期(1920年4月至1922年9月)。这个时期分为两个阶段。1920年4月至1921年3月为相持阶段。这个阶段中最主要的事件是1921年初建立了土耳其国民军。在1月10日的伊涅纽战役中,该军以少胜多,打败希腊军,使战局发生变化。1921年3

月至1922年9月为反攻阶段。1921年8月23日至9月13日的萨卡里亚战役中,土耳其国民军战胜希腊军,促使法国承认大国民议会政府和意大利停止对土耳其的干涉。1922年8月30日,在多鲁--佩纳尔的决战中,希腊军总司令特里库皮斯被俘。9月18日,土耳其国民军肃清了安纳托利亚的希腊侵略军。

第三时期是外交谈判和共和国建立时期(1922年9月至1924年4月)。1922年10月11日,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1923年7月24日,英、法、意、日、希、罗、南七国与土耳其签定了《洛桑和约》。条约确定了土耳其的边界,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地区归还土耳其,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属土耳其;废除外国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和财政监督权。同日,英、法。意、日、希、罗、南、保、土九国签订了《海峡公约》,规定黑海海峡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海上和空中都通航自由的原则;海峡地区非军事化,由签字国组成的“海峡委员会”实行监督。《洛桑和约》为土耳其赢得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独立,是土耳其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但是海峡地区的非军事化和国际监督,仍然损害了土耳其的主权。

1923年10月29日,大国民议会宣布土耳其为共和国,凯末尔被选为总统。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凯末尔革命评价

*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1908至1909年青年土耳其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凯末尔革命后,把君主立宪制变为共和政体,废黜了封建社会的总头目素丹及他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建立民族国家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成为落后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以后独立民族国家走向富强的道路。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洲非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凯末尔革命的胜利,开创了20世纪亚非民族建立民族民主国家这一趋势的先声。

5、世俗化改革

*政治改革:废除素丹制和哈里发制度、建立共和国。

*法制改革:法律与宗教分离,确立国民议会的立法权;颁步共和国宪法和民法等各项法律。

*教育改革:教育与宗教分离。

*文化改革:抛弃宗教精神,树立民族精神。

*社会生活与习俗改革

*经济改革

6、意义:

是一次以“世俗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改革。

(1)政治改革

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的头25年,首要的任务是建立一个一体化的民族国家或是一种现代政治制度,以取代奥斯曼和伊斯兰教特性的社会秩序。奥斯曼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是王权(素丹制)和教权(伊斯兰教的哈里发制)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封建专制制度。

为改变这种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制度,凯末尔从1922年11月1日开始、中经1923年10月29日,直到1924年3月4日的17个月中,采取了三项带有决定性的政治措施:消灭素丹制。

宣布共和国、废除哈里发制。这样,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成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彻底解决了奥斯曼帝国遗留下来的国家制度问题。

在实行政治改革的过程中,面对奥斯曼帝国留下来的复杂的封建制度,新土耳其的改革家们感到一般的"共和主义"、"平民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武器是不够的。他们针对神权政治,增添了"世俗主义"的思想武器。体现了现代土耳其反奥斯曼封建的民主主义和改革的真正特点。

(2)法制改革

政治与宗教分离必然导致法律与宗教分离。1924年3月,土耳其政府撤消了宗教基金事务部,废除了宗教法和宗教法院,确定了国民议会的立法权。4月20日,颁布了以民主共和制为指导的国家根本大法--土耳其共和国宪法。为了取得妥协,改革派容忍了宗教代表坚持把“伊斯兰教为土耳其国教”写入宪法。但在1928年就删去了这一条款,使土耳其作为一个世俗共和国屹立于伊斯兰文化圈的中心地区。

1926年2月7日,大国民议会颁布了以瑞士民法为蓝本的《民法》,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取代了宗教法中关于公民之间不平等的规定。接着又颁布了以意大利刑法为蓝本的《刑法》。以瑞典诉讼法为蓝本的《刑事诉讼法》和以德国商、海法为蓝本的《商法》与《海上法》,还有《民事诉讼法》、《法院组织法》和《律师法》等。以后又废除了筛海伊斯拉姆(伊斯兰教最高法官)、穆夫提(地区法官)和卡迪(教法官)的称谓。

经过法制改革,改变了原来宗教法院与欧洲式法院并存的混乱局面,土耳其人民在法律领域内摆脱了宗教法的束缚,从而获得了现代人世俗化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废除了男女间不平等的规定,占半数人口的妇女在政治和社会上的权利被承认,这具有解放妇女的进步意义。

(3)教育改革

教育与宗教的分离,是世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

在旧土耳其,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虽有一些现代学校,但宗教学校仍占多数。宗教基金事务部管理伊斯兰学校。各少数民族学校,由各自的教会管理。外国人办的学校归各国领事馆管理。建国之初,文盲占全国人数的89%。

为改变这种落后面貌,1924年,大国民议会颁布教育世俗化、现代化法令,规定学校必须在国家监督之下;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提供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加强土耳其民族意识的教育。

根据这些法令,遍布各地的宗教小学("麦克泰卜")和宗教中学("麦德来赛")全部停办;公私立学校中一律停止宗教课程;取消伊斯坦布尔大学神学系;按西方模式来改造原有学校;整顿外国人和基督教会办的学校,把它们统一归共和国教育部管理;对外国人办的学校要求执行教育部的教学计划,土耳其语文。历史和地理课均需由土耳其教师担任。在教育改革中,实行五年制小学的义务教育,发展工业、农业、矿业、师范及成人夜校等各类技术专科学校;扩建和建立了高等学校。

(4)文化改革

文化改革的主要特点,在于抛弃了宗教精神,树立起土耳其的民族精神。

土耳其(古称突厥)人原居阿尔泰山时,使用卢尼克文字。10世纪土耳其人在中亚接受伊斯兰教信仰后,接受阿拉伯文而放弃了卢尼克文字。但用阿拉伯字母来标土耳其文字,既不完备也不适合,这是造成文盲众多的原因之一。改用拉丁字母的建议,在奥斯曼帝国时代已多次被提出。

1928年11月,大国民议会公布文字改革方案,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并决定在1929年元月开始实行。新字母符合国际上通用文字自左而右的书写习惯,与书写数字一致,有利于国际贸易交往,而且简便易学。1932年成立土耳其语协会。经过十年努力,文盲下降10%。

树立民族精神的另一领域是土耳其历史。1931年土耳其政府成立了历史学会。学会进行了

校勘历史文献,讨论历史问题,编写教本《土耳其历史纲要》等一系列工作。新土耳其把民族主义与历史学相结合,改变了社会和学校轻视土耳其民族史的倾向。

(5)社会生活与习俗改革

*世俗化在这个领域中表现为破除迷信和提倡科学的现代化精神。政府关闭了女修道院和坟院,取消了筛海、托钵僧一类人的活动,并禁止这类人用荒诞咒语治病误人。

*历法改革。土耳其的旧历法是希腊历的月份和伊斯兰历的年份二者的结合体。1917年采用了公历月份,而年份仍按修改了的伊斯兰历。在每日24小时的计算上,土耳其人的凌晨1时是由早祷算起,因此与中欧时间差6小时。1925年,土耳其政府决定废除旧历,正式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元历。

*1934年6月,大国民议会通过采用姓氏的决定,改变了土耳其人以往有名无姓的习惯。同时取消了象征封建等级的旧称号和头衔(如帕沙),而代之以贝依(先生)、贝扬(女士)等新称呼。凯末尔带头放弃过去头衔,接受大国民议会授予他的姓--阿塔图尔克(Ataturk,土耳其之父)。

(6)经济改革

1923年凯末尔在会见科尼亚的商人和手工艺人时指出:“新土耳其的基础将是经济力量而不是刺刀。刺刀也是以经济力量为基础的。新土耳其将是一个经济国家。”国家主义是凯末尔进行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国家主义”,就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国民经济计划、经济建设和国家直接在工业、交通运输业、银行等方面直接投资经营的民族国家资本主义。

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是国家主义的借鉴之一。1933-1937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38-194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断。国家主义的经济政策促进了30年代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奠立了土耳其轻工业的基础。鼓励民族工业、建立国营企业、保护关税、严格控制外汇及控制外国投资等一系列措施,都收到了巩固政治独立的效果。它的缺陷是:国营企业管理不善,缺乏效率;忽视了农业,影响到最大资源的开发。

总起来说,凯末尔改革是凯末尔主义的全面实践。凯末尔的现代化、民族化、民主化改革,都同"世俗化"有密切关系,因此凯末尔改革的总特点在于它是一次以"世俗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改革。革命胜利之后历时15年之久的改革,使一度濒于灭亡的"西亚病夫"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社会背景:印度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英国殖民当局的两手策略。

①颁布《孟太古—蔡姆斯福法案》许诺失言;

②通过《罗拉特法案》。

2、甘地和甘地主义

甘地(1869-1948):“圣雄甘地”

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家庭

留学英国,信仰印度教,属于耆那教派。

1893-1914年居住南非,领导非暴力反抗种族歧视的斗争,形成甘地主义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印度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战争带来的生活贫困,激化了印度广大人民群众同英国殖民统治者间的矛盾。英国为了自身利益,把150万印度人征入军队,从印度运走500多万吨物资。农业歉收导致了1918-1919年的粮荒,加上西班牙型的流行性感冒,夺去了1200万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命。以大战开始的1914年的工资为100,到1919年印度工业主要部门的纺织职工工资,才增加了129%。这个数字是各行业中最高的。但粮食的批发价在同期却上涨了20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战争期间,大多数民族主义者都幻想同英

国合作以换取战后的印度自治。提拉克放弃了1905-1908年的反英立场,转而支持英印政权。甘地则积极为英国募兵。但战后的《罗拉特法案》授予英印总督以宣布戒严令、设立特别法庭和随意逮捕判决人民的特权,这使民族主义者大失所望。

在民族矛盾尖锐化和英国传播西方文明对印度传统文化构成威胁的社会危机条件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1921年印度工人已有270万人,但还没有自己的政党。在印度处于十字路口的时刻,印度国大党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既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政治经验,又有甘地这样的群众性领袖和甘地主义的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导。

孟太古蔡姆斯福方案

英国印度事务大臣孟太古和驻印总督蔡姆斯福于1918年7月联合署名的“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在立法机构方面,在总督下设立两院制立法机构,其成员一部分由选举产生,选民有很高的财产资格限制,另一部分由总督指定,总督对立法会议通过的任何决议拥有否决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实行双头制,即将各省政务分为两类,一类为“保留部门”,包括治安、司法、财政等重要事项仍保留在英国省督手中;另一类为“移交部门”,如卫生、教育部门移交印度人担任的厅长管理。这个方案标榜将在印度“逐渐发展自治体制”,实际上是在保持总督大权不变的条件下,稍微扩大一些印度上层分子在立法咨询和地方政权的席位。

罗拉特法案

1919年3月,殖民当局颁布由英国法官罗拉特提出的法案,规定战时制定的《国防条例》依然有效,授予总督特别权力,殖民当局有权不经起诉就逮捕、搜查和监视任何有反英活动嫌疑的人,甚至可不经审讯即判刑或判服劳役,警察还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

甘地出生于1869年10月2日,青年时曾在英国学法律,1891年毕业回国后,曾先后在孟买和拉杰科担任律师。1893年4月,他应富商达达·阿布杜拉的招聘去南非。在南非,他居住了21年之久。在这段时期内,他读了很多书,结合他幼年时期所受的宗教影响,在思想上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

◎1906年8月22日,特兰士瓦州公布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令,甘地领导印侨掀起了非暴力抵抗运动。1913年,这一运动达到了高潮,10月28日,甘地率领2073名印度矿工,127名妇女和57名小孩,从纳塔尔的纽卡斯尔向特兰士瓦境内“和平进军”,要求取消这一法令。南非当局虽进行了镇压,并连续3次逮捕了甘地,但是反对种族歧视运动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南非政府被迫不得不释放了甘地,并与之谈判,作了一定的让步。南非斗争的胜利,使甘地在1915年回到印度时就已经是一位颇有声誉的社会活动家了。很快就成了国大党的实际领袖。

甘地在印度争取独立的斗争中,曾经历了非暴力抵抗和非暴力不合作这两个阶段。

开始的时候,他跟英政府还抱着合作的态度,1899年英布战争中,1906年祖鲁人民反英起义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都支持英国人。他希望以此换得英国的好感,给印度自治。但是1918年英方公布《孟太古—蔡姆斯福宪法改革草案》后,使希望落了空。

1919年11月,甘地正式提出了“不合作”的主张。1920年,国大党召开特别会议正式通过了不合作运动的决议。不合作运动从此在印度各地展开了。

非暴力思想

?宗教原则

?外国学说的影响

洛尔斯泰《给一位印度朋友的信》

罗金斯《献给后来者》

亨利?索罗的《文明的反抗》

?非暴力的内容:服从真理,非暴力不杀生,

禁欲,节食,不偷,不私蓄。

甘地主义属“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

五个基本内容:

①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

②政治目标:自治、独立,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

③经济思想:以正义和平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

④社会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地位低下的人

⑤平等思想:爱国主义与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思想。

甘地主义作为印度的政治文化,是从道德上、从个人解放的角度,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其基础是把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印度现代政治的基础。

他针对英国的殖民地文化和印度西化派的影响,利用传统宗教形式宣传民族主义。他注重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这一丰富政治资源的开发,动员他们普遍参与政治,超越了西化派的有限而消极改革和个人恐怖的无益而有害行动,对印度民族民主运动实现了重大突

破。

评价:

基本否定:维护英国殖民统治,解除群众武装,毒害印度人民的枷锁。

基本肯定:符合印度的国情和民情,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最终获得胜利。

功过各半:非暴力斗争有双重作用。反对一切暴力,既反对英殖民的暴力,也反对印度人民的暴力。不合作是一种斗争。

3、非暴力抵抗运动的预演

第一、二次是在1918年,阿默达巴德的纺织工人罢工和凯达县农民非暴力抗税运动,都取得了胜利。

第三次是在1919年,以总罢业和绝食来反对《罗拉特法案》。遭殖民当局镇压,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甘地宣布停止抵抗运动。

三次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演习

第一次和第二次都在1918年。先是阿默达巴德的纺织工人罢工。甘地以绝食方式相配合,迫使资方增加工人工资。继而,甘地又组织了凯达县农民的非暴力抗税运动,取得了免缴田赋的胜利。

第三次是以“总罢业”(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机关人员停止办公)为内容,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目标的非暴力抵抗运动。1919年3月30日,首都德里举行总罢业,全市交通瘫痪,示威群众同警察发生流血冲突。4月6日全印度大多数城市、农村都起而响应。一周之内,持续高涨。

4月13日,英将戴耶尔下令向阿姆利则城扎里安瓦拉·巴格广场上集会的群众开枪,造成流血惨案。孟买、拉合尔、阿默达巴德等地群众抗议英印当局暴行,示威转为起义,杀死军警事件时有所闻。各地纷纷宣布戒严令。

甘地认为群众的行动有违非暴力原则,便到阿默达巴德宣布停止非暴力抵抗运动。当时他劝打死警官的工人认错,劝政府宽恕工人,当双方都拒绝劝告后,他便引咎自责,认为应"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错误",而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过早地发动了非暴力抵抗运动。

4、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0年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纲领:一切印度人拒绝或放弃政府赠给头衔和名誉职位;

抵制立法机关、法院、学校

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货;

逐渐走上抗税道路。

1922年2月4日:乔里乔拉事件。

12日巴多利会议:停止不合作运动。

哈里发运动与“不合作”的提出

在上一阶段中,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实现了空前的团结。1918年,为了反对英国瓜分土耳其的计划,印度著名穆斯林活动家、国大党人穆罕默德·阿里和萨乌卡特·阿里兄弟成立了保卫哈里发(土耳其素丹、伊斯兰教主)委员会,开展了哈里发运动。1919年11月,甘地应邀在德里同穆斯林代表讨论了联合抵制英国问题。与会者都认为抵制英国布不能奏效,需要有新的思想。在讨论中,甘地提出,“进行不合作原是人民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第一次用“不合作”一词,

作为对他的“非暴力抵抗”的新补充。

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他们积极领导广大穆斯林各阶层群众参加了非暴力抵抗运动。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始

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运动以抵制英国商品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领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国大党决定在工农中发展党员并支持工农运动。

国大党关于不合作运动的决议,受到了印度人民的热烈响应。孟买等地工人举行了抵制性罢工。青年学生穿戴起流行的土布白帽白衣,宣传反帝自治思想。由青年组成的国民义勇军团达15万人。抵制英货热潮席卷全国。许多政府机关关门。手工纺织运动遍及城乡。

在不合作运动影响下,农民运动形成三个中心:旁遮普的锡克教运动;马德拉斯的“摩普拉”(穆斯林农民)起义;奥德的农民在起义中成立了联合会,会员达10万人。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停止

1921年11月7日,英王继承人威尔斯王于抵达孟买,全印度再一次举行抗议总罢业。这一年发生了400次罢工。英印政府开始大逮捕。广大爱国群众响应甘地号召,纷纷自动入狱,狱中人满为患。

1922年2月4日,联合省乔里乔拉村农民火烧警察局,21名警察被烧死。甘地认为这是破坏非暴力原则,在2月12日的巴多利国大党工作委员会上,主持通过了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决权。3月,甘地被捕,被判6年徒刑。

(二)群众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1929年,国大党通过决议案,开展公民不服从运动。

1930年1月30日,甘地向当局提出11点要求。遭到英国拒绝后,以反对食盐专买为突破口,3月22日领导“食盐长征”。

1931年3月印度总督欧文同甘地签订了《德里协定》,此后停止了文明不服从运动。

1、世界经济危机与印度社会矛盾

文明不服从运动是在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发生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在1987-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了支持中国大革命的群众运动,通过了贾·尼赫鲁的完全独立决议案。当时,还在全国兴起了抵制西门调查团的运动。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民族矛盾,给正在兴起的反帝运动以有力的推动。

在经济危机期间,印度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了一半以上。黄麻作为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因滞销而大量压在仓库,种植面积随之而缩减了30%一40%。从1931年9月1日到1934年8月11日,英国从印度运走了价值20亿4450万卢比的黄金。危机期间,农民的收入比以前减少了一半,债务增加了2-3倍。1929-1933年城乡失业者和半失业者达4000万人。1933年1月底,印

度人经营的工矿企业共有353个,其中就有243家倒闭。

日本、德国和美国货在印度市场上给英国造成威胁。为此,英国宣布帝国特惠制适用于印度。这个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过程。塔塔公司在印度钢铁市场上的比重1927年为30%,1934年增长为72%。历经曲折的强大起来的印度资产阶级,要把经济上的竞争化为政治上的较量。

英帝国特惠制

英国和自治领、殖民地之间关于实行互惠关税的协定。于1932年7月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的帝国会议上缔结。

历史背景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英国的出口贸易额下降了一半以上。英国不得不放弃它长期执行的自由贸易政策,转而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宣布对进入英国市场的外国商品,一律征收10~33.3%的从价税。与此同时,英国组成了英镑集团。为了使英国与自治领、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关系不致因此受到危害,并通过进一步发展相互之间的贸易来保护和扩大英国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因此,英国与自治领和殖民地之间建立了关税同盟性质的帝国特惠制。

主要内容根据渥太华帝国会议的协定,帝国特惠制的主要内容有:①英国对来自自治领和殖民地的进口商品,其中大约有80%的商品可以免税输入,其他约20%的商品也只征10%左右的低关税。②英国保证自治领和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限制从自治领和殖民地以外的国家输入农产品。③英国的工业品在输往自治领和殖民地时要相应地享受优惠待遇。④自治领和殖民地在拟定关税政策时,对从英国以外的国家输入商品要征收高额关税。(二)群众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1929年12月,在国大党的拉合尔年会上,甘地推荐贾·尼赫鲁为主席。大会在群情昂扬中通过了采取行动、争取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在适当时候发动非暴力抵抗运动。大会宣布1930年1月26日为“独立节”;这一天印度各地开展了群众性的反帝活动。这次活动促使甘地决定迅速发动一次新的、用“文明的非暴力”形式实现的、不服从政府法律的运动。

1月30日,甘地向英印政府提出11条要求。主要内容是:把卢比的兑换率降低到1先令4

便士,降低田赋5%,保护关税以限制外国布和服装的进口,给印度船只以沿海航行权,撤销暗

探局或将它交社会监督,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和盐税,减少英籍官吏薪金5%,禁止制

造烈性酒类。甘地企图通过社会经济问题的途径,把印度广大阶层吸引到独立运动中来。2、食盐长征与文明不服从运动的停止

英印当局拒绝了甘地的11条要求。于是甘地选定反对食盐专卖法作为这次抗争的突破口。1930年3月12日,他带领80名非暴力反抗者,从阿默达巴德步行3周,到达丹地海滨,自取海水制盐,以示破坏食盐专卖法。这次徒步前往西海岸,行程240英里的象征性挑战,被称为“食盐长征”。

此后几个月期间,除了城市的声势浩大的不服从运动之外,农村的非暴力抗缴田赋运动也深入发展。阿拉哈巴德、联合省、孟加拉、贝拉尔等地农民、农业工人、小地主都参加了反对政府、高利贷者和大地主的斗争。孟加拉吉大港在1930年4月发生了武装暴动,白沙瓦发生了市民、农民和工人的起义。5月,绍拉普尔工人的文明不服从运动转变为武装起义。

英印当局发布了镇压令。1930年4月,尼赫鲁被捕。5月,甘地被捕。193O年的后十个月和1931年的一年中,被判徒刑者达9万人。1931年3月初,印度总督欧文同甘地谈判,签订了《德里协定》。协定宣布:国大党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英国废除一切戒严令,释放政治犯,实行保护关税。

(三)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

1、解放“贱民”运动。(着力以个人行动来实现社会建设纲领,把解救“践民”工作放在首位。)

2、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的团结。

1932年英国颁布了《教派自治裁定书》,主张给印度、伊斯兰教徒以单独的席位。

在1937-1939年出现了严重的教派冲突,伤亡惨重。1938年4月,甘地进行调解,毫无结果。

1、解放“贱民”运动

“贱民”即“不可接触者”,是印度社会中四大种姓以外的人群,几千年来一直处于社会底层。他们不能住在村内,不能用公共水井,不能进庙宇,甚至走路都要击木自异,不能让自己的影子玷污别人。甘地在领导1932-1934年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中,鉴于国内厌战情绪,不再号召群众斗争,而着力于以个人行动来实现社会建设纲领,把解救“贱民”工作放在首位。

1932年9月,甘地在狱中宣布,他用绝食至死的方式反对英国首相麦克唐纳的“贱民”分区选举决定。这一行动推进了不服从运动在全国范围的迅速展开。印度教的高级种姓代表马拉维亚和“贱民”代表安培德卡尔都接受甘地建议,签订《浦那协议》,为“贱民”保留148议席,英国也承认协议,作为团体决议修正案通过。甘地建立了“贱民协会”和“贱民之仆协会”,创办《哈里真》报,并促使国大党把1932年12月18日定为反对歧视“贱民”日,把1933年1月8日定为“贱民”进庙日。1933年11月7日至1934年7月29日,他在全印度旅行、讲演和为解救“贱民”筹募基金。

他把自己的社会思想在个人不服从运动中付诸实践,大大减少了印度教徒对"贱民"的抵触情绪和促使全社会关心贱民问题。

2、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的团结

1932年11月,旁遮普、孟加拉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代表在阿拉哈巴德举行联席会议,达成了分配两省立法会议席位的协议。然而,印度教大会和穆斯林联盟的领导者拒绝批准这个协议。结果使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挑拨两大宗教群众团结的“分而治之”原则在席位分配问题上固定

下来。1938年4月,甘地赴孟买与真纳会谈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团结问题,毫无结果。

1934年4月,甘地决定停止个人的文明不服从运动。但他声明.推广手工纺织运动和民族教育、宣传节制生育、戒烟戒酒运动还要坚持下去。10月,国大党批准了停上文明不服从运动。1937年,根据他的建议,国大党通过决议,以印地语为国语以代替英语。

像过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样,这次文明不服从运动也伴随着工农自身的斗争和人民的武装起义。1937年2月,国大党在印度11省的7个省的选举中获得胜利。在此以前,国大党同印度共产党人合作,在1929-1933年的“米勒特案件”中,终于迫使英印当局释放了革命

者。 1938年4月,国大党在甘地的支持下,违反主席鲍斯的意愿,派遣了包括柯郦华、巴苏等5人组成的援华医疗队,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1939年4月,全国举行了反战日。这时印度已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印度总督林里资哥支持穆斯林联盟,反对国大党。这期间有反战的"代表性非暴力运动"。1942-1944年发生了非暴力抵抗最后一幕--"退出印度运动"。

四、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1919年埃及人民起义

2、英国承认埃及独立

3、1923年宪法

4、1936年英埃协定

1、1919年埃及人民起义

19世纪80年代以前,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1882年被英帝国主义占领。一次大战爆发后,土耳其站在德奥一边,英国则于1914年12月宣布埃及脱离奥斯曼土耳其而受其保护,埃及遂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战争期间,英国殖民当局在埃及掠夺战略物资,强征苛捐杂税,还将14至70多岁的成年男子编入"志愿军"和"劳动兵团",充当炮灰和承担修道路等苦役。由于战时英国商品输入减少,埃及

的民族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他们对英国殖民当局"保护"埃及、压抑民族工业极为不满。埃及的工人阶级也日益成长起来,战争期间工人增加了10万。他们身受外国和本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在死亡线上挣扎。埃及的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强烈要求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日趋激烈。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和平方式谋求埃及的完全独立。

扎格鲁尔等被流放与三月起义

1918年11月13日以扎格鲁尔(1815-1927年)为首的埃及民族资

产阶级代表会见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温盖特,要求英国撤销战时

法令,并请求派遣代表到伦敦同英国政府谈判埃及独立问题,遭

到温盖特的拒绝。于是扎格鲁尔便组织“代表团”(阿拉伯语

“代表团”音译是“华夫脱”,后发展为华夫脱党)准备与英国

进行关于埃及独立的谈判。华夫脱党代表埃及民族资产阶级和

自由地主的利益,提出了要求取消英国对埃及的“保护”,实现

埃及完全独立的“民族要求宪章“。华夫脱党的主张得到了广

大群众的支持,2OO万埃及人在“委任书”(委托华夫脱党人同

英国当局谈判)上签字。

1919年3月8日,殖民当局逮捕了扎格鲁尔等四位领导人,将他流

放到马尔他岛,这一事件成了人民大起义的导火线。

同年3月9日,开罗高等学校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殖民

当局的暴行。3月11日开罗工人进行大罢工,反英斗争迅速发展

为全国性的罢工、罢市和罢课。开罗等城市示威群众与英军发

生巷战,很快转变为武装起义。起义者占领了警察总局。

广大农村普遍开展了游击战,不少一次大战后返回家乡的士兵

投人了战斗。英国调集大批军警用现代化武器疯狂屠杀埃及人

民,仅3月份就有3000多人被枪杀,许多村庄被烧毁。到4月中旬,

埃及人民起义被英帝国主义镇压下去。

三月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充分反映了埃及人民要求民族独

立的愿望,显示了反对殖民主义斗争中埃及全民族的空前团结。

2、英国承认埃及独立

1919年6月巴黎和会确认埃及为英国的保护国,埃及人民又一次掀起了反英斗争高潮。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发生了反英暴动。1919年12月,英国派出米尔纳代表团到埃及调查“骚乱”

的原因和提出解决埃及问题的办法。1920年3月该代表团提出了“米尔纳方案”。

主要内容为:签订英埃“同盟条约”,承认埃及“独立”,但埃及须将外交权交给英国,并同意英国在埃及驻军等。扎格鲁尔拒绝了这一方案。1921年秋,英国又炮制了以米尔纳方案为基础的英埃条约草案,这再次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广泛抵制和斗争。1921年12月殖民当局又逮捕扎格鲁尔,反英斗争进一步高涨,城市工人大罢工和农民武装斗争,震撼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922年2月28日,英国政府被迫发表英国埃及关系宣言,放弃对埃及的保护,承认埃及独立。但是提出四项保留条件:"英国负责埃及的国防"、"对帝国交通线的控制"、"对外国人权益的保护"、"维持对苏丹的统治"。1922年3月16日,埃及获得了独立,此后,原埃及的最高统治者英国专员转为英驻埃及大使。

3、1923年宪法

1923年4月埃及公布了宪法,宜布埃及是“自由独立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当时华夫脱党领导人被流放和监禁,宪法起草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是同国王关系密切的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这部宪法比较保守,赋予国王较大的权力,国王有对外宣战和

媾和的权力,有解散国会、颁布法律和任命内阁的权力。宪法规定每年有1500埃镑收人的人才有被选举权,从而把为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工农排除在外。另外埃及宪法能否生效,要以是否侵犯外国人在埃及已获得的权利为条件。

根据宪法,埃及在1924年举行国会大选,华夫脱党在竞选中获胜,刚被释放的扎格鲁尔担任独立后的第一任首相。在围绕坚持还是废除1923年宪法,取消还是维护英国在埃及的特权问题上,埃及的进步力量与亲英保守力量进行了反复较量。其间国会几次被解散,内阁遭颠覆,宪法一再中止实施。1930年,英国唆使埃及国王废除了1923年宪法,但在人民的斗争下,又不得不在1935年同意恢复1923年宪法。总的说来,埃及宪法是埃及人民反英斗争的产物,在埃及历史上有进步意义。

1936年5月,根据1923年宪法和1924年的“选举法”,埃及举行了国会选举。华夫脱党再次获胜,组成了华夫脱党内阁。

4、1936年英埃协定

1936年8月25日,英国借口意大利威胁埃及的安全,诱使埃及政府签订了“英埃同盟条约”。条约规定英国终止对埃及的军事占领,但负有保护埃及不受外国侵略的义务;埃及在战时将一切交通置于英国的管理下,“在平时英国有权在苏伊士运河驻陆军1万和飞行员400人,运河的营房建筑费由埃及政府负担;英国空军有权在埃及领空不受阻碍地飞行和使用埃及的飞机场;亚历山大在8年之内仍保留为英国海军军港;埃及可以建军,但一切武器须向英国购买,英国在埃及设立军事代表团,负责训练埃及军队,埃及军队不得接受其它国家的训练。埃及军官出国训练,只能派往英国;恢复1899年英埃共管苏丹协定,允许埃及军队重新进驻苏丹;英国还答应取消外国在埃及的治外法权问题,将会同其他国家一起与埃及政府商谈;英国撤消在埃及的高级专员,委任英国驻埃大使,但埃及外交政策必须同英国协商,埃及不得和其他国

家缔结与本条约相抵触的政治同盟,还规定了英埃结成为期20年的军事同盟。

条约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严重损害了埃及的主权,加深了埃及对英国的依附关系。华夫脱党在1936年英埃条约中的立场,使它在全国的威信下降,1937年底,埃及立宪自由党上台。

五、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加速土地改革、废除债役雇农制

扩大工人的民主权利。

推行文化教育改革。

实行工业企业国有化。

进一步巩固民主政体。

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西哥的民族民主运动持续发展,斗争的中心是关于1917年宪法的实施问题。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墨西哥政局动荡,1928-1934年的三任总统均无法解决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1934年7月,国民革命党左翼反对派领袖卡德纳斯(1895一1970)当选为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执政后,在1934-1940年间,推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加速土地改革、废除债役雇农制。没收外国资本家和本国大庄园主4500万英由土地,分配给100万户印地安和印欧混血种农民。大力倡导“村社组织”,建立“个体村庄”和“集体村店”、据统计1930年“村社组织”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4%,而到1940年已占47.4%。大力兴修水利,改善农业设施,把北方大沙漠改造为粮食生产基地。设立“农业信贷银行”和“全国村社信贷银行”,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2)扩大工人的民主权利。承认工会组织合法,承认工人有罢工的权利并享受8小时工作制,增加工人工资。

◎(3)推行文化教育改革。大力扫除文盲,普及普通教育,开办工业、农业、商业和技术学校,

在学校清除宗教教育。

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4)实行工业企业国有化。1936年10月国会通过“没收法”,授权政府在必要时可将外国公司的财产收归国有。1937年颁布了铁路国有化法今,将外国公司经营的7000公里铁路收归国有。1938年3月,宣布将美英等所有17家石油公司的产业全部收归国有,由墨西哥石油股份公司接管。后来,3月18日定为“征收日”,标志着墨西哥经济独立的开端。

◎(5)进一步巩固民主政体。坚决打击以卡列斯为代表的军事寡头势力。1936年4月将阻止改革的卡列斯驱逐出境。1938年把较为松散的执政党-国民革命党改组为集中统一的墨西哥革命党。此外,政府还承认共产党为合法组织,妇女有基层选举权利。两次大战期间墨西哥成为拉丁美洲最民主的国家,出现了长期政局稳定的局面。

◎卡德纳斯改革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性质,它有力地促进了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劳动人民的状况得到了某些改善。它是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一次最激进的经济和政治改革运动。但是,这次改革毕竟带有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完全解决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也没有能消除帝国主义对墨西哥的经济控制。

墨西哥1917年宪法

1917年墨西哥颁布的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是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成果。

它宣布,国家是土地、河流、矿藏的根本所有者;有权收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土地、矿山和油田;规定了实行土地改革的原则与具体步骤,即“为了公平分配公共财富”,应“分割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所有制”;确认包括农业工人在内的工人劳动保护权以及组织工会、举行罢工的权利,这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尚属首次明确规定。

它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性,是迄那时为止世界上最富有民主色彩的一部资产阶级国家宪法。

高三阶段特征复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填空+高考真题)

工业文明的转型与探索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整体阶段特征: 政治:俄国十月革命将__________________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帝国主义要求重新__________________,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经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的新模式。 思想: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的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精神的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面;以__________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学诞生,预示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一、20世纪前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一)政治:美国_______________总统宣布实行新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制度;德国、日本建立______________专政,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二)经济: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__________________,即生产_______________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和销售的矛盾。 ③具体原因:__________________扩大导致市场萎缩,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2)爆发:1929年10月,从美国纽约开始,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表现为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下跌,失业人数猛增。 (3)特点:______________特别广、_____________特别长、__________________特别大。 (4)影响:国际上,各国纷纷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国内局势上,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__________________在一些国家泛滥。 2.挽救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改革——罗斯福新政 (1)背景:胡佛“__________________”政策的失败 ①措施:由__________________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__________________以摆脱危机。 ②结果: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2)措施:整顿金融、调整工业、调节农业、社会保障。 (3)特点:在确保资本主义__________________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4)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____________的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_____________统治。 ②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__势力,巩固了民主政治。

高中历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师)精编版

高三班姓名学号专题十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918—1939)(一)总体形势: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二)社会主义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第一次胜利 1、历史背景 ①经济:20世纪时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②政治: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社会矛盾尖锐,反沙皇专制统治斗争 不断爆发; ③军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种矛盾; ④新力量:工人阶级的布尔什维克党成立 总结:在以上因素的作用下,俄国成为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2、革命进程: ①二月革命倒沙皇:推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资产阶级性质革命), 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形成苏维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四月提纲》指方向: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③“七月事件”抛幻想:临时政府大肆逮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 ④十月革命现曙光:列宁亲自领导工人、士兵在彼得格勒起义,攻占资产阶临时 政府的据点(冬宫)。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相继取得成功。 3、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①《告工人、士兵和农民》:正式宣布推翻临时政府,全国政权归苏维埃。 ②《和平法令》:向交战国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 和平”。 ③《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和地主阶级。 4、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启示: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 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④保持了苏维埃俄国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08历史董源 一.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处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都与社会主义苏联有矛盾,而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又有着尖锐的矛盾.一战后,德国为了取得英法美对它的侵略扩张的支持与纵容,希特勒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而后法西斯国家对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波兰的侵略,更使法西斯德经济军事力量大增.使得英法美等大国“坐失良机”,“自食其果”.二战时,不得不与苏联结盟,对抗法西斯势力. 二.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加剧.: 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退居世界第三,四位,新兴的美国,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二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丧失的状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经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于是在欧洲形成了新兴的德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争夺霸权,重新分割世界的局面. 随着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欧洲形成了三个基本矛盾.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法德矛盾: 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失控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俄奥矛盾:

表现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扩张,又怕他统治下的斯拉夫人脱离匈帝国独立.英德矛盾: 英国从他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即不愿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俄国的实力在巴尔干过分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围绕着这三对基本矛盾,形成了三国同盟(德,意,奥)及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间的对峙局面,激烈争夺加速了欧洲的紧张局势,最中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二次世界大战德爆发也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打击下,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企图通过对外疯狂扩张的途径摆脱经济危机,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欧洲策源地:1932年,纳粹当一越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道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亚洲策源地: 守军部法西斯控制的广田宏毅上台组阁,对内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言论,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加紧扩军备战.对外制定了侵略扩张德基本国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也都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客观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帝国主义二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利益耳机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在战争中,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密切合作,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进行反法西斯的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 四.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文学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时期。20年代,各种流派相继出现,表现了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和精神世界方面的问题。30年代基本上是左翼文学占主导地位,从30年代后期起,文学界分化成各个流派,又出现了纷坛多样的局面。总的来说,现代派文学与左翼文学是这个时期两股最大的文学思潮。从这个时期起,美国文学开始发生世界性的影响。1930年后,美国作家陆续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金。 现代派文学的兴起 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垄断资本进一步集中,大城市人口密集,工农运动规模越来越大。社会面貌与人的精神面貌,已非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手法与惠特曼式的风格所能准确反映。大战前的最初10年为孕育新的风格、新的流派作了准备。欧洲的现代派文艺不断介绍到美国。 19世纪下半期美国的诗歌处于过渡阶段,继惠特曼后只出现了一个重要诗人艾米莉·狄更生。她一反浮夸的浪漫主义诗风,以不规则的韵律、奇特的对照和自由的联想,打开了通向美国现代诗的道路。 1912年,《诗刊》在芝加哥创办,标志着现代派文艺的开始。《诗刊》的头3卷里,出现了庞德(1885-1973)、韦·林赛(1879- 1931)、艾·洛威尔(1874-1925)、威·卡·威廉斯(1883-1963)、桑德堡(1878-1967)、沃·斯蒂文斯(1879-1955)、艾·李·马斯特斯(1868-1950)、玛·莫尔(1887-1972)等人的作品。这些人后来都成为美国有成就的诗人。其中有意象主义者,有接近劳动人民的芝加哥诗派,有20世纪的田园诗人,有新的乡土主义者,有抽象哲理派诗人。他们的共同点是表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越来越突出的人的异化,并或多或少流露出仿惶和悲观的情绪。即使是田园诗,弗罗斯特笔下的新英格兰风光也笼罩着疏远、陌生与死亡的阴影。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作是艾略特的《荒原》(1922)。这首诗为西方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象征性的比喻。 现代主义在戏剧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奥尼尔,他的剧作受到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他对美国社会的合理性表示怀疑,创造了美国现代的悲剧。在小说方面,格。斯泰因(1874-1946)与舍。安德森(1876-1941)开创了美国现代派小说的道路。 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几年之后,对这次战争的厌恶情绪开始在文学上有所反映。“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大多参加过这次战争,他们普遍有一种被欺骗、被出卖的感受。他 “迷惘的一代”们不再相信虚伪的道德说教,而以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来表示自己的消极抗议。 的代表作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1926)。有些作家没有赶上参加战争,如“爵士时代的歌手”菲茨杰拉尔德,他的情绪是和“迷惘的一代”相通的。海明威、菲茨杰拉尔德等作家唱出了幻灭的哀歌。稍晚的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在短短的10年间写出了好几百万字小说,其中的主人公都是他自己,主题是不断寻求连作者自己也不甚清楚的目标。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这个时期传统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仍然不断出现,并且有所发展。德莱塞这个时期的作品,包括《欲望三部曲》(1912,1914,1947)和《美国的悲剧》(1925),对现实的反映和批判越来越深刻。辛·刘易斯的《大街》(1920)粉碎了“村镇是美好的世外桃源”的神话。他后来的作品对商业、科技、宗教界的问题都作了揭露,他所塑造的巴比特成了庸俗、浮夸、讲求实利的中产阶级的典型人物。女作家蔽拉·凯瑟(1873-1947)以歌颂拓荒者开始,进而批判金钱势力,后来又从历史中去发掘现代美国所缺乏的精神美。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 木孔中学刘小丽 考标要求 一战 1、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基本史实及严重后果。 2、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战: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二战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原因、过程、性质、影响等方面,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基本能力。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谈古论今的能力和感悟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分析、比较、感悟,学生掌握了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形成了正确历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复习,学生体会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课前学生学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1.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 直接原因(导火线): 2.时间: 3.交战双方: 4.主要战场:主要战线: 5.主要战役: 6.结束: 7.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8.性质:(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是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 9.影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绥靖政策) 2.性质: 3.二战的开始与扩大 开始: 扩大: 进一步扩大: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标志: 作用: 5.转折性战役 ①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②太平洋战场转折性战役: ③北非战场转折性战役: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德战场相呼应): 7.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1945.2 苏、美、英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8.法西斯国家投降 ①,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 ②,欧洲战事结束 ③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④二战结束: 9.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分析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分析 15思政专接本梁忠秋151500000519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太平”世界并不太平。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的重大问题。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和影响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20世纪,世界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我们从战争原因、战争性质、战争规模及转折点、战争结果、战争影响等几个方面简单梳理一下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争原因 工业革命进入新时期后,资本主义经济在高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在加剧.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急剧变化,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占有广阔的世界市场,其对殖民地的依赖性使经济发展缓慢而且落后了;新兴的美、德、日等国经过统一和改革,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采用新技术,经济迅速崛起,但海外市场狭窄.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及军事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更加明显.这种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的是第一次时间大战的直接原因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英法的绥靖政策等。这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

因和具体原因。 二、战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以及由 英法俄国组成的协约国。所以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争是非正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却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帝国主义争霸战争,第二阶段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正义战争.1941年6月22日苏联参战根本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性质;1940年5月希特勒德国进攻西欧,英法被迫抗击,战争性质改变。 三、战争规模及转折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分为东线、南线和西线,其中西线起决定作用。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分为三个,分别是欧洲战场、亚洲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远远超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出现的新型的战术要多于一战,无论是死伤人数还是参战人数、国家、损失、战火波及的地区,二战都要比一战大很多。众所周知,一战最大规模的战役为1916年2月21日凡尔登战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二战最大规模战役为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一次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 四、战争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目的是重新瓜分

第十二讲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文明 学生

第十二讲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文明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20世纪上半期(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及两种现代化模式探索调整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 政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局面,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由盛转衰。 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探索并建立,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初步调整,并行发展,相互借鉴。 文化:现代主义艺术兴起,反映人类精神空虚和迷茫,电影电视艺术发展进步 整合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俄国社会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2)过程: ①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 ②“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③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巩固政权: ①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国内外敌人的严重威胁。 ②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③特点: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点。 (2)新经济政策: 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内容:向农民征收粮食税;运用商品交换,促进市场的繁荣;部分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废除实物分配制。 ③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3.“斯大林模式” (1)形成的原因: 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②内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2)内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行单一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③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

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评价: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②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7)矛盾: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存在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91年。 (3)建立: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②二战后不久,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 ③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国际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发展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4)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5)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存在时间:1991年至今。 (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②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4)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二)两极格局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世界史第十九单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试题

第十九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頁题精進 一、选择题 1.(2017 ?扬州中考)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军舰上(图左)的大炮发出了震撼世界的怒吼,起义部队潮涌般冲进反动政府最后的堡垒(图右),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这件事发生于() A.巴黎 B .彼得格勒 C.伦敦 D .华盛顿 2.(2017 ?临沂沂水一模)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革命者所要 追求的目标。下列哪个口号可能是1917年一场著名革命中出现的()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限制王权,议会至上 C.和平、土地、面包 D.内惩国贼,外争主权 3.(2017 ?河南中考)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 变了国际关系格局。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 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2017?益阳中考)某班级举行辩论会,辩论双方主要观点概括如图。请判断此次辩论的主题是评价 A.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正方;瓦实施大大提高了 劳动若的生产积扱性,促 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 固了丄农联盟.稳定了苏 维埃政权.是列宁对科:会 主文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 探索n 反方:允许资本家经营某 些中小企业,是无产阶级 在拿握国家政权所对资本 家做出的重大让步,取消 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 卖,是在列宁最初革釦殳 想基础上的退缩° "阿英乐尔”号巡洋舰攻打冬宫

D.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5.(2017 ?青岛中考)下表是“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钢产量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其地位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D.赫鲁晓夫改革 6.(2017 ?南京二模)《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给彻底破 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属于 “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D .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7.(2017 ?扬州中考)一位美国当代史作家在看到巴黎和会的历史资料后说:“战胜国在瓜分战败国殖民 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这里的“战败国”主要是指() A.英国 B.法国 C ?中国 D ?德国 & (2017 ?威海中考)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 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巴黎和会后建立的“新秩 序”() A.没有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秩序 B.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 D.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9. (2017 ?洛阳模拟)日本出版的《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可是美国却残忍的企图砍掉这些根,并企图取代日本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这些言论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出现的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4)结果:以发动国失败告终(一战是同盟国,二战是轴心国集团) (5)危害:时间长、范围广、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是二十世纪规模最大的两次战争。 (6)进步性:

①战争引起革命,诞生社会主义国家 ②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③战争推动科技发展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 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 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结束: 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3.列举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作打击法西斯的史实 (1)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美英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 (3)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 (4)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4、一战后到二战中,有大国强权色彩的四次国际会议: (1)巴黎和会;(2)华盛顿会议;(3)慕尼黑会议;(4)雅尔塔会议。5、有损中国主权的会议: (1)巴黎和会;(2)华盛顿会议;(3)雅尔塔会议。 6、二战对中国的影响: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二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精编版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评价: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②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7)矛盾: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存在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91年。 (3)建立: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②二战后不久,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 ③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国际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发展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4)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5)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存在时间:1991年至今。 (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②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4)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二)两极格局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2.不同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两极格局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2)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表格 篇一:两次世界大战比较表 世界近、现代史: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篇二: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格及史实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表格)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 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

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 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 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3.列举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作打击法西斯的史 实 (1)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2)美英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 (3)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 (4)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 篇三: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格及史实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两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川)07界升学总复习(一)----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20世纪初,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国际关系骤然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二、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亡。 三、爆发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俄、法、英很快卷入战争,战争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意大利为自身利益,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四、战争进程 一战规模空前,战场涉及欧洲、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但主要集中在欧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重要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五、战争的结束 1917――①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大战 ②美国对德国宣战,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③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对同盟国宣战 1918――①奥匈帝国瓦解

②11月,德国宣布投降,大战结束。 六、大战的影响 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战涉及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双方把新式武器飞机、坦克和毒气首次使用,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七、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社会根源: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矛盾。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国内危机,德、意、日等则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所以又称轴心国集团,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3)直接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二战全面爆发前就受到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中国等。 (4)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表现:①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实行纵容侵略的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②德国谋求侵略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等国制造慕尼黑阴谋,满足希特勒的要求。 二、慕尼墨阴谋 1、背景: (1)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大肆扩军备战,还吞并了奥地利,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 (2)1938年夏,希特勒唆使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人要求自治,并以此为借口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达到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目的。 2、会议的召开和“慕尼墨阴谋” 1938年9月,德、意、英、法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城签订协定,即: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3、实质: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弱小国家利益。 4、影响:(1)德军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2)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3)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纵容了侵略,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四、战争开始阶段的主要进程 1940年4、5月,德军“闪击”西欧和北欧。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猛烈轰炸。英国首相邱吉尔坚持抵抗。 五、战争的扩大 1、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2)莫斯科保卫战,德军企图第一次没有得逞。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战争规模达到最大。它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大战性质的变化 随着法西斯侵略的扩大,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由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演变成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格勒战役(194 2、7―194 3、2)―――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高中历史 考点16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含高考试题)人民版

考点16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1.(2012·全国卷文综·T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了俄国《四月提纲》发布前的革命形势。该题关键要全面把握十月革命的经过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解析】选A。因为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它是起义的领导机关,掌握武装,另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当时的主要政权。由于掌握武装,这使得无产阶级认为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因此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与题干相符,由此判断A项正确。B项属于国际环境,与“俄国政局”矛盾,因此B项与题意不符。C项时间不对,国内战争开始于十月革命后。D项不是当时俄国政局的主要特点。 2.(2012·重庆文综·T21)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 (1)提取信息:“巴黎和会”“对德和约”。 (2)判断四点内容是否属于“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或是否对德国有利。【解析】选B。巴黎和会签订了惩罚和削弱德国的《凡尔赛和约》,条约内容当然对德国不利。《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要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排除②;很明显,①③④对德国不利,但美英等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是《凡尔赛和约》的内容。①④属于《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并与题意相符。 3.(2012·全国卷文综·T22)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根据材料定位历史时间和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注意两点: (1)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地狱,恶魔。 (2)丘吉尔上台后逐渐放弃绥靖政策,开始对德强硬。德国进攻苏联后英国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断定,“地狱”“恶魔”指的是原来英国仇视的苏联,“说几句好话”意味着英国要改变对苏联态度,而一切外交政策均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由此判断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不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