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话说中国古代服饰史

话说中国古代服饰史

话说中国古代服饰史
话说中国古代服饰史

话说中国古代服饰史

主要内容:衣食住行作为人类经济生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这些需求而开展的生产活动,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活动范围十分有限的条件下,这种作用就更显得突出。作为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衣服及其以此而产生的服饰的生产和服饰文化,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灿烂辉煌的服饰文化,装点着中国人的生活,装点着中华文明。

关键字:中国古代服饰演变生产力和技术

中国自古就有“衣冠王国”之称,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服饰,而且把自己对自然对人生深灰的许多思考附加在自己的衣服上,制定了完善的服饰制度,赋予了华丽而生硬的服饰以文化内涵的活灵魂。中国历史上服饰的演变发展,生产力特别是纺织技术发展水平起着决定作用,它不仅决定了服饰的材料和样式,而且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人们对服饰的取舍。此外服饰的取舍也受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服饰的嬗变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一定的衣着文化放映了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一定的衣着习俗代表了一定的时代风貌和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及一定的地域气候条件。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服饰的生产、变化和不同的人所穿戴的服饰的不同来探讨从远古到晚清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服饰的演变过程。

一、原始社会的服饰

衣着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1】。刚刚脱离猿界石器时代的人类,尚存有毛毛茸茸的体毛特征,因而还不需要衣着。随着原始人劳动量的增多,人类进化加快,体毛不断脱落,制造衣服以保护身体变成为需要。衣服的第一功能便是:御寒防晒及防止在劳动过程中受伤,这也是衣服最基本的功能,并一直延续至今。以后随着人类长期发展,又衍生出了遮羞装饰和标志身份的功能。从远古到夏商周三代,中国的服饰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简单的局部衣着发展到完整进步的服饰文化成型初兴阶段。旧石器中国原始先民们是披叶衣皮来保护自己(如图2)。《礼记·礼运篇》:“昔者……未有丝麻,衣其羽皮,”《列子·汤问》:“不织不衣”,《韩非子·五蠹》:“古者……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白虎通》卷一:“茹毛饮血,而衣皮苇。”中国北方冬季十分寒冷且相当漫长,树叶草织成的衣服已经不能有效保护身体了,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出现了缝制的皮革衣着,已度过寒冷的冬季。旧石器时代晚期是原始衣着萌芽发生的重要时期,用骨针缝制衣服的习俗于此已正式发生。一些出土的骨针反映了这一情况,辽宁海城小孤山山洞发现的穿孔骨针年代距今约2—4万年(如图3),是中国最早的骨针遗物。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和云南蒲缥塘子沟旧石器晚期遗址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骨针。

图1 图2 图3

新石器时代衣麻服葛的发生,不仅是原始人拥有了更好保护自己的手段,而且有了更多的选择来装扮自己,这就是人类审美价值观念的产生。《礼记·运礼篇》:“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淮南子·汜论》:“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履,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领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一些考古发现也证实了上述记载: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麻线木纺车和零件;江苏吴县草鞋山发现罗地葛布,河南荥阳青台发

现麻布丝帛痕迹或残片(如图4)等等,从这些记载和发现看,批叶衣皮的习俗已被造麻丝帛的习俗所取代。配饰是古代服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美化功能外,一些特殊的器类具有宗教意识和权力观念上的特殊意义。北京门头沟护林墓葬发现的用50多枚小螺壳穿孔系成的项链(如图5和图6)。

图4 图5 图6

二、夏商周三代的服饰

夏商周三代中国已进入文明阶级时代,不仅生产力在奴隶制的推动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服饰文化也更加丰富,因为阶级的存在是以社会上不同人所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的差别而存在的,而占有生产资料的差别就决定了人们获得服饰的不同,这就产生了由于人们社会身份地位的不同所穿的服饰不同,而且随着人们阶级意识的增强,连服饰加入了更多人的阶级意识并且逐渐制度化,服饰开始成为阶级身份的标识。虽然夏代留下的衣物很少,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零碎的文物和文献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作为夏朝文化标识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些丝织物的痕迹,表明夏代的纺织业保持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纺织习俗和传统,《管子·轻重甲》:“昔者桀之时,女乐三千……无不服文绣衣裳者”,“文绣衣裳”已是夏代出现的衣着服饰,这是一种绣着图案华丽高贵的丝织衣服,当时能够穿的起这种服装的人除了王室贵族以及他们供养的一些宫廷乐女外一般平民是穿不起也是不允许穿的,更不用说不被当人看的奴隶了,一般平民穿的是麻或葛布缝制的衣裳。关于商代的服饰,据河北藁城台西、河南安阳殷墟等遗址的文物发掘来看至少已经出现平纹纨、皱纹毂、绞经罗、菱纹绮、色帛等丝织品和麻布以及毛织物等。至于衣服样式和穿戴习俗,从出土文物可略知一二,殷墟出土的现藏于美国的玉人像(如图7),穿素面无纹衣服,双脚并拢穿有鞋,头戴一顶较高的帽子,衣领作交叉状(左襟压在右襟上),长腰系束带,前束下垂,一过膝的鞸,全衣连成一体作深衣状,衣下摆垂至足跟上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如图8),身穿连身深衣式衣服,这两个都是比较原始的深衣。

图7 图8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奴隶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也是最完善的。西周的服饰,据西周时的金文所载比商代的更为复杂,服饰制度也更为完善。进文中有“虎冕练里”、“玄衣黹屯,赤市朱黄”、“衮衣赤舄”。有学者据金文所记录和《诗经》记载,认为西周时期是冕服形成的时期。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西周文化遗址都有骨筚出土的记录,妇好墓出土的骨筚多达499件,这都说明夏商周时均风行用骨筚梳等发式束成发髻或盘头的习俗西周时期出土的一些装饰文物包括环珏钏管等,还有用多件玉和宝石组成的坠饰串饰。这些都是建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夏代边鄙地区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件陶罐上的布纹保存较好,布似麻织,有粗细两种,粗的每平方米厘米经纬线各11根,细的一种经纬线更为细密,当时的人们穿的衣服主要是这类麻布缝制的。商代的纺织已初具规模,农业

的发展促进了养蚕业和纺织业的进步,甲骨文中出现多次的桑、丝、帛、屯等字,墓葬中发现了玉蚕(如图9)和青铜器上也有蚕的纹饰,《夏小正》中记载:三月援桑始蚕;甲骨文中记载春祭祀蚕神的礼仪和祭品,随着交换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丝织品逐渐成为财富和交换的媒介。西周时的纺织业在蚕桑业大力发展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诗经》中有许多诗篇对当时的种桑养蚕的描写,《诗经》有一篇写到: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桑桑。十分生动地描绘出春季里妇女们采桑的劳动情景。

图9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的崩溃瓦解向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时期,是一个生产力有了飞跃发展的时期,是一个人们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是中华文明第一个辉煌高峰期,也是中国古代服饰基本定型期。铁器的广泛使用瓦解着腐朽而古板的奴隶制,也是人们服饰等级制造受到沉重的冲击,服饰的界限有了一定的松动,当时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同,人们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服饰上的等级不可能完全消除,这表现在:一方面仍有奴隶制下严格的服饰等级,另一方面新的封建服饰等级制也逐步形成。所谓“服以旌礼,礼以行事,事有其物,物有其容”【2】的制度变化,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明贵贱,辨等级,非其人不得服其服。天子诸侯以华衮大裘鲜冠为服,此乃高贵的象征,《周礼·司裘》称大裘为王“祀天之服”,天津艺术博物馆藏一身穿珮鎞大袖宽袍的玉人【3】是周代上层贵族的形象。墨子谓:“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4】,卿大夫一般以“端委”礼衣礼帽为朝服,如周景王正卿曾对晋卿赵孟说“吾与子并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5】,周襄王使太宰为晋文公重耳加冕“晋侯端委以入,太宰以王命命冕服,内史赞之,三命而后即冕服”【6】,这说明一方面没落的奴隶主周天子竭力要维护破败的宗法制,而崛起的诸侯要突破这种限制二是正服色,《礼记·玉藻》云“衣正色,赏间色,非列采不入公门”,孔疏: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绿红碧紫鉚黄是也”,《玉藻》又云:“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玄冠丹组缨诸侯之冠也。玄冠基组缨,士之齐冠也。”衣服的宽紧也为服饰等级区别的要素,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漆瑟上彩绘有贵族巫师舞人猎户几种人,贵族均以褒衣博袖或戴高平顶束腰冠或戴前三角而后垂扁形鹊尾冠或戴上据一鸟而后有披冠如中国最早的帛画《妇女凤鸟图》(如图10),巫师大衣博袖,冠前如双脚,后曳一鹊尾长披,舞人长袖,猎人一律短衣紧身胯,这两类人的帽均作尖锥式【7】。三是服以旌礼,内不拘执的变宜和务实调节机制,如礼书根据实际,把天子之服定为九种,祭服六,常服三,王后之服将次定为六种,祭服三少祭天地、山川、社稷三种祭服,常服三,即示意亲躬养蚕的黄色纬衣,宴礼穿的白色展衣,便闲穿的黑色缘衣。卿大夫穿的则可“朝玄端,夕深衣”【8】五是服饰的名物的典章的标准化和教条化在服饰制度教条化的同时是其对立物的出现,这一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和土地私有化,一些原属于下层的平民在自己财富增加的基础上,要求突破原来森严的等级制,一个表现就是服饰上的改变,特别是商人他们比其它阶层拥有更多的财富更容易获得丰富的服饰,如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大商人范蠡(如图11),突破的另一个表现是由于民族融合的加速,不同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变得更广更快,服饰的融合也加快,如战国初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如图12)。但受到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优劣论以及固有传统观念的阻碍,如孔子就曾将“披发左衽”作为少数落后民族的标志,交领右衽则为中原华夏族固有的服饰特征,《战国策·赵策》称“披发、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礼制·王制》归结过“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西方曰戎,

披发衣皮”,“北方曰狄,羽毛穴居”。春秋战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社会经济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活跃景象,社会财富的生产能力增强,纺织业也有巨大发展,《诗经》中有些可能是反映春秋初期和中期的桑蚕情况“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9】,桑林面积之大,个体农民房前屋后种桑,《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齐国的纺织业很发达,《史记·货殖列传》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左传》哀公25年卫国爆发了织、染、缝纫三种工匠起义,这都说明了卫国的纺织业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了。1957年长沙左家塘战国楚墓中出土的“对龙对凤锦”表明战国已经出现了相当复杂的动物纹提花技术【10】。

图10 图11 图12

四、秦汉时期的服饰

秦汉是中国封建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在继承钱袋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服饰也更加丰富多彩,但也保留了一些腐朽的残渣。张书光先生在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墨笔单线描的手法绘制出秦汉时不同等级和职业人物的图像100幅包括帝王贵族士族大臣官吏文吏小吏将军将官武将武士兵士商贾农夫农妇平民胡人艺人贵妇女官民妇侍女等(如图13)为其中的一部分,皇帝皇后的服饰端庄华贵,武士的服饰威武壮观,侍女的服饰以高髻穿花襦和褂裙曳地为特征,文吏的服饰以束带穿裤裙和戴冠帻为特征,农夫的服饰以束髻穿禅羭和束大带为特征,厨役的以扎带着褠穿襦裤和戴小帽为特征,劳役人的服饰以束发穿衫裤和加臂褠为特征【11】。

(帝王)(官服)(妇女深衣

(武士)(艺人)

图13

虽然秦朝虽然存在的时间比较短,但从秦始皇陵兵马俑中仍可对秦朝的服饰和发式略知一二大致可分三种:第一种是将前发从中间分开各拉向耳边与两鬓长发相交编成两条辫子,将后

脑长发分作三股编成一条辫子;第二种是将头顶长发束成小髻,次将额前和两鬓头发梳向脑后,由脑后将发分作六股,编成一条板形发辫,上折贴于脑后;第三种是无髻俑,将头上长发由前梳向脑后,再由脑后分作六股编成一板形发辫,上折于脑后,发辫中间卡一发结,发辫上端打一“ⅹ”形绳结(如图14)【12】秦朝时,根据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秦始皇认为,周朝属火德,秦代周而立,秦属水德,水尚黑,所以秦始皇规定上至皇帝下至贫民的衣服都要用黑色,所以秦朝的服饰多属黑色。秦汉男子多戴冠,女子的发髻式样也很多。《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共19种名目即冕冠长冠委帽冠皮筓冠爵拚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却非冠樊哙冠术民冠鹖冠等,这些冠是帝王公侯及卿大夫参加重大祭礼时所用的冠帽(如图15),女子的发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神仙髻望仙九鬟髻凌云髻则是秦汉崇信神仙术的反映,堕马髻是一种偏垂在一边的发髻,兴于东汉桓帝外戚梁冀之妻孙寿,甚为流行,南朝萧子显《日出东南行》中有“逶迤梁家髻”之句,说明堕马髻已成为美丽发髻的代名词,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罗敷的倭堕髻发式也是堕马髻的别称【13】这些发式都是贵族妇女为赶时髦者所为。一般妇女发式“大都作露髻式,即髻上不加梳裹加饰,也不用其他包帞或戴冠饰之类的东西,其中以顶发向左右平分式最为普遍(如图16)【14】。这一时期特别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逐渐占据统治地位,一种“复古主义”社会思潮兴起,服饰的等级制再现,并逐渐形成了定制,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有深远影响。皇帝的冕服是“衣裳玄上纁下”,及黑色材料制成的上衣,赤黄色的材料制成的下衣,图案为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如图17),诸侯三公冠九旈者,衣裳用山龙以下的九章纹,九卿以下冠七旒者,用华虫以下七章纹,以此类推。汉代的深衣根据清代学者江永的《深衣考误》和任大椿的《深衣释例》其形制大致是上衣用布二幅,共二尺二寸,两袖各用布二幅,共用布四幅,袖口一尺二寸,袖肩用布二尺二寸,因此两袖的前端下面,因斜裁的关系而呈半圆形,襟分内部和外部,两襟相交,便成方领,腰围全长七尺二寸,下摆周长一丈四尺四寸,自腰至下摆为裳的部分,前后各用布六幅,共为十二幅,每幅宽为半幅布,在腰部和上衣连处用布四幅,两旁左右各缀布两幅,谓之栣袵上宽四寸。下宽一尺八寸,称之为纯,衣裳的缘边均宽一寸半,领的缘边为二寸,这是一种既臃肿又费料的长衣【15】(如图18)。这些贵族复杂的服饰全部是建立在社会技术进步和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劳动的基础之上。“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东汉王充的话反映了汉代纺织生产的普及和工艺水平的提高。1956年江苏铜县洪楼采集的一块纺织画像石,描绘了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调丝、纺纱和织布,其中手摇纺车(如图19)的生产能力比纺锤高出15—20倍,纺车还可以根据织物的性质来决定麻缕捻度之高低,纺锤则难以做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连袖长190厘米,薄如蝉翼(如图20),放映了当时的缫丝技术水平的先进。压在广大下层人民头上的沉重赋税,养活了上层统治阶级,并使他们有了可以奢华的条件,汉代的赋役制度是编户齐民制,在这种制度下封建国家为了直接控制社会资源来维护专制统治,竭力把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社会主要资源的布帛丝麻也在这一范围内,而且统治者为了鼓励人们更多的生产,在赋税减免和政治待遇方面就有很多优惠政策,如文景之治时,实行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的低税率,对多种桑麻者可免税三年,这极大的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五、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

这一时期是封建国家大分裂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更是一个上承秦汉文化下启隋唐盛世的承上启下的时期,这时的服饰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特点,更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这时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什么呢?那么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首先,自从永嘉之乱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战争连年,一方面北方社会经济受到巨大破坏,另一方面畜牧业向南扩展;其次,南方经济由于未受大的破坏,继承春秋战国其汉以来的发展趋势继续向前发展;最后,士族经济也获得巨大发展。这一时期的服饰分南北两个发展思路,南方继承了秦汉以来的深衣大袖峨冠博带,北方则是汉民族服饰与北放游牧民族的服饰相互借鉴吸收,形成了新的风格,给中华服饰增添了新的形式和活力。在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以后,逐渐被博大而先进的汉文化所同化,为了适应新的统治和适应中原农耕生活,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来改变本民族原有的服饰,如北魏孝文帝改制时规定,禁胡服,衣汉服,拓跋族原为披发左衽,改为汉族的衣冠之制;而且随着原来的游牧民逐渐开始农耕定居下来,一般普通下层的服饰也与汉族普通民众的服饰也无二致,而游牧民族适应马上放牧生活的短衣窄袖服饰在劳动时非常方便,也影响了汉民族下层人民的服饰,他们对服饰没有太多的讲究,他们也没有财力来让他们讲究,他们就图在劳动和生活上的方便。随着畜牧业在北方的发展,以及来自游牧民族的一些守旧分子不愿放弃他们固有的服饰,让传他们的皮革毛纺织衣服,许多毛纺织衣服纷纷出现,这是以前在中原地区所未有的,这也为后来中国服饰中皮革和毛织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南方的服饰基本完全继承了秦汉以来汉民族已经形成的固有的服饰特点。由于南方士族经济的发展,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加重,给士族提供了大量从事政治文化活动的物质资源,士族的服饰多是宽衣博带高冠(如图21)士人和贵族妇女的服饰,并且服饰的等级尊卑之别也比北朝的严格,这些体现在服饰的面料形制颜色上。据《晋书·舆服志》载,通天冠为皇帝所戴,平冕远游冠缁布冠进贤冠武冠高山冠法冠长冠为王公贵族所戴,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等为舞人宦者所戴,却敌冠樊哙冠等为殿门卫士所戴,巾帽尊卑之物,这是从名称上,“人主云服,始加緇布,则冠五梁进贤,三公及封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乡亭侯则冠三梁。卿大夫八座尚书关内

侯二千石及千石以上则冠两梁,中书郎秘书丞郎著作郎尚书丞郎太子冼舍人六百石以下至令史门郎小吏并冠一梁”,从形制上,“魏武以天下凶荒资财匮乏,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綅,合乎简易随时之义,以色别其贵贱”,这是从颜色。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的势力巨大具有很大的独立倾向,维护封建等级制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十分软弱,一些士族开始突破服饰上的等级差别,西晋时,傅成上书说:“古者后妃乃有殊制,今者婢妾被服绫罗”,南朝刘宋周郎上书说:“商贩之室,饰等公侯,佣卖之身,制均后妃……视冠服不知尊卑”。屐、靴、屩同属鞋类,《释名》:“屐,愭以践泥也,以两足愭以践泥也,帛屐作之如屩者也,不曰帛屩而曰帛屐者,屩不可以践泥,屐可以践泥也。”据此可知,屐为一种蹚水踏泥时穿的鞋子,还可用于登山(如图22)。《南史谢·灵运传》载,谢灵运喜好登山越岭,幽深险峻之山,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取前齿,下山则取后齿。北方流行穿靴之俗,这也是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释名》说:“靴本胡服也,赵武灵王始服之”。屐屩一般流行于南方,上层社会多著屐,下层多穿屩。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不得志,士人多转向了老庄哲学,佛学盛行,于是产生了魏晋玄学,最具代表性的是“竹林七贤”(如图23),讲求清静无为,他们蔑视儒家礼教,以傲世为荣,宽衣大袖,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一任自然,男士不分尊卑多戴头巾。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服饰也不例外。虽然魏晋南北朝时的手工业与秦汉基本一致,但纺织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曹魏时在洛阳襄邑等纺织业中心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马钧改进了织绫机,既省时,织出的绫锦也十分美丽,作为丝织业的原料的蚕桑,在曹魏时也得到一定的恢复。蜀汉的织锦业此时也已很发达了,刘备初占据益州时就用现成的蜀锦赏赐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各千端”(每端六丈),这足以表明蜀地织锦业的规模之大,诸葛亮治蜀时,在成都设专门管理蜀锦的机构,蜀锦畅销魏吴,因此成都有锦官城之称。吴国已培育出八辈之蚕。这一时期的赋税缴纳物的规定也反映出丝织业地发展,西晋“户调式”规定:凡丁男(男女16岁以上至60岁为正丁)之户,每年每户交娟6匹,锦3匹。北魏孝文帝改制时,“均田制”规定:百姓原有土地为桑田,为世业,不在还授的范围内,按制每人可拥有20亩,原无桑田者,依制受田,非桑之乡给麻田,男子10亩,妇人5亩。同时,“租调制”也规定:一夫一妇交帛一匹……,麻布之乡,改交帛为布。当时统治者也鼓励农民种桑养蚕,宋文帝多次下诏:“蚕桑麻纻”,“耕蚕树艺”,都要“各尽其力”,梁朝的沈瑀做建德县令时,规定每个成年男子要种十五株桑或梨栗,女子减半,这些都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也为服饰的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

图21 图22 图23

六、隋唐五代服饰

隋唐时中国封建社会的最辉煌的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当时的世界各文明中也处于领先地位。这个时期中国文明的特点是,高度繁荣,辉煌灿烂,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兼容并蓄,这为服饰文化的发展和各种服饰风俗的流行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的服饰文化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一是隋唐服饰具有继承与开创性。从隋文帝到武则天,中国冠服制度逐渐定型。公元589年,隋文帝重新统一了南北,建立起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改正朔,易服色”,他推论古今五行色德,“并宜火色,垂衣已降”【16】。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即位,命工部吏部尚书等人“宪章古制,创

造衣冠,自天子逮于胥皂,服章皆有等差”【17】,费时一年制定出一套冠服制度,天子冠冕上多加了金博山的装饰,并被后世所承袭,此外皮弁上不用缨改用簪导也始于此。唐朝建立之初,车服制度皆因隋制,至武德四年(621年)正式颁布车舆衣服之令,规定了上至帝王后妃,下迄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服饰,甚为完备,是自汉明帝恢复礼制以来及隋炀帝制定冠服制度之后最系统最完备的冠服制度,奠定了唐代冠服制度,在我国服饰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唐太宗对服饰的改革,他于贞观八年(634年)创制了翼善冠,这种冠采用古制形似幞头,贞观四年(630年)又制定了百官的“品色服”规定:三品以上袍衫紫色,四五品为绯色,六七品是绿色,八九品则为青色,妇人通用黄色。至此改变了汉魏以来一直以皂色为尊的惯例,确立了以紫色为上品服色。上元元年(674年)高宗下诏,将官员的服色按品级分为深、浅两色,经过数代的发展,唐代的冠服制度逐渐成为定制,以后各朝都将“品色服”作为冠服制度的一个基本内容。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女皇帝,衣制上尤多改革和创新,天授二年(692年)她命人制作了一种新的绣袍,上刺绣山形,绕山周围刺绣了16个字“德政惟明,职令思平”,“清慎忠勤,荣进躬亲”,这种刺绣以铭文饰的“铭袍”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最初只赐给宠臣,到延载元年(694年)才普遍赐给三品以上异纹绣服,文职上绣字,武职三品以上如左右监门卫将军绣一对狮子,左右卫绣麒麟,左右武威卫绣对虎,左右豹韬卫绣对豹,左右鹰扬卫绣鹰,左右玉钤卫绣饰对鹘,左右金乌饰对豸,诸王绣盘龙和鹿,宰相绣凤池,尚书绣对雁,这种在官服上锈以图案以区别官阶的做法,发展到后来的明清时,则形成独特的官服—补服制度。二是隋唐服饰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的开放,这是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大融合的必然趋势,也是统治者实行的比较自信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内外政策的结果,唐太宗有句名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以朕如父母”【18】华夷和汉蕃的习俗风尚常常相互交融,彼此同化,出现“胡著汉帽,汉著胡帽”相互模仿的情况,胡服胡帽回鹘装帏帽的流行及女子著男装的习俗都是受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天竺及波斯的影响,元稹在《法曲》诗中“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男子的胡服多是与汉民族服式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胡化”了的新装而女子的胡装则多是直接接受胡人的服饰,不加改变。第二,隋唐服饰的开放还表现在君臣君民可以不分等级的共用同一种服饰只是在颜色上有一些区别,如唐代男子的服饰(如图24)唐太宗与李白的服饰就是基本一样,唐玄宗在打马球时穿的衣服就与其他人的服饰一样(如图25)。第三,开放性表现在男女界限不严,男尊女卑的思想和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不像后世那样森严,可以说唐代的女子是中国古代女子中最自由最美的女子。那时女子袒露装的出现就是这一特点最好的体现,唐代女子以肥胖唯美,袒露装正可大胆地表现出女子的丰满的体形美,《簪花仕女图》(如图26)就是表现,袒露装有上身穿袒胸窄袖衫或袒胸大袖衫以及高束腰的裙子组成。唐诗中多处说到女子著袒胸衫子的形象,如李群玉《赠歌姬诗》“胸前瑞雪灯斜照”,方干《赠美人》“粉胸半掩凝晴雪”等等。此外,唐代女子的服饰也极其华丽奢侈,百鸟裙(如图27)的出现最能代表唐朝纺织业的发展水平,《新唐书·五行志》载:“中宗女安乐公主令尚方织成毛裙,合百鸟毛,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裙中。凡造两腰,一献韦氏,计价百万。……自安乐公主作毛裙,百官之家多效之。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三是隋唐服饰的兼容性,隋唐时期是一个开放自由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吸收,儒释道共存共荣,汉胡汉夷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包容,前面在讲隋唐服饰时所叙述的,在此就不再赘述。唐代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是与隋唐农业的发展和纺织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内国外商业贸易发展分不开的。唐代的纺织业手工作坊分官营和私营,国家纺织作坊的产品有布、绢、纱、绫、罗、锦、绮、绸、葛等,仅麻布就有细苎布、班布、蕉布、细布、丝布、纻布、弥布、白纻布、竹布、葛布、纻连布、麻赀布、紫竹布、青苎布、楚布等几十种以上【19】。当时已经形成

了一些纺织业的重要的产区。有些产品技术精良,图案美丽,如在“丝绸之路”上的吐鲁番等地出土了不少唐代织物,有一幅纱在深绿地上黜粉绿的打猎图画,猎手骑马追驰弯弓张索,神态生动,背景上又有流云飞鸟山石树木等,这些考古发现完全证实了当时花色品种之多和织造技术的精巧染色业细分为青绛黄白皂紫六作,唐代已出现夹纈绞纈等染色方法,众多百姓不仅要穿衣戴帽,而且还要向官府缴纳庸调(绢布等),《太平广记》中记的“一匹正够四丈,称起来只有半两”的轻绢等都是极难得的特种手工艺品。丝织业的发展基础是养蚕业,当时丝织品的产量也很大,唐玄宗时,富商王元宝对玄宗夸富时说:“臣请以绢一匹,系陛下南山树,南山树尽,臣绢未穷”,以致玄宗说:“朕天下贵,元宝天下之富”。为了更好的了解隋唐时的服饰列表如下:

月第一版)

虢国夫人游春图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七、辽宋夏金的服饰

如果说秦汉隋唐文化是中国北方的男子的大气,那么宋代文化就是南方的小家碧玉,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生计而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这一时期是继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后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封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力开始削弱私人经济开始发展繁盛起来的时期,对外贸易逐渐从陆上转向海洋的时期,更是科学文化的大发展时期。这时逐渐僵硬化的儒学—程朱理学,开始兴起并逐渐居于统治地位,理学家把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把父子君臣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说成是永恒不变的,宣扬“存天理,灭人欲”来扼杀人们的个性发展,但是随着私人经济特别是小城镇的兴起,人们强烈要求冲破封建礼制的束缚发展个性,而封建朝廷竭力对此加以各种制约,无数次的冲击与制约的斗争,促进了这一时期服饰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宋代的官服基本上继承着唐制,皇帝服黄袍,皇太后皇后戴龙凤花冠(如图28),命妇戴花钗冠。大臣也各有服制,“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宋史》卷一百五十三)。用以区别官职级别,除服装的颜色以外,还有戴的帽子,腰带靴装饰等,幞头四送人普遍使用的帽子,据《宋史·志·與服五》记载:“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惟以漆为坚,去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宋代用金银饰为鱼形,系在公服的带子上,垂在身后,用以标志贵贱等级。宋代对庶民百姓的服装有严格的限制,以防僭越,端拱二年(989年)明令规定“县镇场务诸色公人并庶人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服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紫。”“幞头巾子,自今高不过二寸五分,妇人假髻并宜禁断,仍不得作商髻及高冠。其销金、泥金、珍珠装缀衣服,除命妇许服外,余人并禁。”宋南渡后服饰有发生变化。据《宋史·與服五》记:“中兴,士大夫之服,大抵因东都之旧,而其后稍有变焉。一曰深衣,二曰紫衫,三曰凉衫,四曰帽衫,五曰襕衫。”这些都是士大夫的服饰。此外,还有些其他的如“东坡巾”是宋代文人戴的,以苏东坡命名的巾帽,因有四个棱角,故又称“乌角巾”(如图29)虽然如此,但由于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与发展他们的服式也丰富了宋代的服饰文化,在宋代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图30)就充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宋代服饰文化。契丹人的服饰,是与他们的经济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相适应的,契丹属于北方游牧民族,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他们的衣物材料也是以皮革为主,这一方面是皮革相对于中原的丝织品较容易获得,也是他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寒冷的气候有关,他们的发饰也很独特,男子都髡发,一般为剃去头顶和颅后发,只留两鬓或耳后发,并从耳环内穿过,垂于耳后或编成发辫(如图31),女子也有留髡发的。女真人与契丹人的服饰差不多,这是由于他们的经济生活和所处的环境基本相同,秋冬用皮毛,春夏用布帛,贫富所用的皮毛布帛的档次有所不同。《大金国志》卷三十九“男女冠服”对此有详细的说明“土产无桑蚕,惟多织布,贵贱以布之粗细为别。又以化外不毛之地,非皮不可御寒,所以无贫富皆服之。富人春夏多以丝绵为衫裳,秋冬以貂鼠青鼠狐皮或羔皮为裘。贫者春夏并用布为衫裳,秋冬亦以牛、马、羊、猫、犬、鱼、蛇之皮,或獐鹿为衫。裤袜皆皮。”入主中原后,男子多是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鹘带,脚穿乌皮尖头靴。妇女多是承袭辽代契丹妇女的服饰样式。金人衣饰也有贫富贵贱之别,金朝统治者多次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各类人的服饰。

女真人的发式和头饰,男子剃发为辫,女子辫发盘髻,男女均用头饰。《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载:女真“妇人辫发盘髻,男子辫发垂后,耳垂金环,留脑后发,以色丝系之,富者以珠玉为饰。”女真人与汉人杂居,相互交流的结果,是出现了:女真人改著汉人衣冠的现象,也出现了汉人改著女真人服饰的现象,这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可是女真上层人物对前者表示反对,汉族上层人物对后者表示担忧。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八、元朝的服饰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的王朝,在许多方面它有许多开创性,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它在服饰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首先,元朝时的服饰具有一些鲜明的民族性,各民族在服饰方面存在有很大的差异,在质料方面,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衣着质料多为家畜和野兽毛皮,而由于棉花在元代种植得到推广,棉纺织技术有了提高,从而棉布成为中原农耕民族人民主要的衣料;衣着样式方面也有差异,蒙古人多穿袍,汉人称之为“团衫”,南人则称之为“大衣”,其袍式宽大而长,袖口收缩,贵族妇女有的袍长曳地,行时需两女奴拽之。系腰和皮帽即鞑靼帽也是蒙古人的服饰,顾姑冠是蒙古贵族妇女结婚后一定要戴的《黑鞑事略》:“妇人好故姑。”徐霆疏:“霆见其故姑之制,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铁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或五采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如图32)。元代蒙古人的发式,赵珙《蒙鞑备录》:“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囱门者稍长者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如图33)。其次,阶级与阶层的差别,元朝统治者根据不同的民族和归附元朝的先后顺序把全国百姓分为四等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地位依次由高到低,他们的服饰也不同。普通人穿的是粗布袍,腰系杂采绦;穷苦人穿的是“黑花山羊羔答忽”,帝王贵族穿的是十分珍贵的貂鼠答忽,元朝诸帝及大臣们所穿的质孙服则是从西域进献的纳失失,即金丝锦缎,怯绵里即剪茸等为质料的色服,元廷又于延祐四年(1341年)为“彰贵贱,表诚敬”规定了服色等第,称“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违者,职官解见任,期年后降一等叙,余人决五十七下。”元朝用服色来维护阶级和阶层差别,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在中国服饰史上罕见的举动。再次,元朝的服饰具有历史性,元代个民族经济文化相互交流,从而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时代特色,质孙服是蒙古贵族传统的服饰,在重大节日饮宴时从皇帝到文武百官,凡参加者都要穿单色质孙服,与冠帽相配,冬夏多达五十多种,元末一度流行一种仿高丽式的衣服靴帽,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随着元朝的覆灭而从中原汉地消失。最后,元朝冠服的传承性,任何一个历史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摆脱不掉其先历史事物的影响,不管它是自愿还是不自愿的。元朝皇帝的衮服及百官服多承袭了汉唐以来的传统,官吏以长袍为主,样式都是右衽大袖盘领,下长过膝,平民百姓中汉人南人多袭宋代的衣衫形式。元代的疆域是以前历代王朝所不能及的,政治上的统一和经济上的密切交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服饰文化上的联系,各民族在保持原来传统服饰的同时,在与其他民族的往来中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了他民族服饰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自我

民族的服饰文化。元代棉花的中执法得到广泛推广,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朝政府专门在浙东和江南湖广福建等地设置“木棉提举司”大力提倡种植棉花,并把征收的木棉列入正式税收计划,正式向民征取,这说明棉花的种植和纺织在当时已经遍于民间,许多研究元史的专家认为,棉花与元代开始普遍种植具有极重大的意义,国人从此改变了穿着麻衣的状况,进入了穿棉衣的时代。棉花的种植为棉纺织业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松江人黄道婆(如图34),年轻时流落到海南岛,从当地黎族人民那里学到运用织棉工具织崖州被的方法,她在元代贞元年间回到故乡,教家乡人“做造捍、弹、纺、织之具”,“人既受之,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

图32 图33 图34

九、明代服饰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开始,特别是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变开创了一定的历史渊源,明代前期是中国封建旧时代的继续,但这一时期封建社会已经进入了衰落时期,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没落的统治,从各个方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从嘉靖、万历年间则是新时代的开始封建专制主义受到了来自其内部的宦官专权和脱胎于封建知识分子旧阵营但反映了新兴资本主义萌芽的启蒙思想的“异端”的猛烈冲击。明朝的服饰也以次分为前期和后期。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自认为恢复了汉唐以来的汉族正统政权,以维护汉族正统文化者的身份自居,所以明初的冠服制度继承了汉唐以来汉民族的服饰制度,士人的服饰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如图35)。明朝建国初期,社会经过元末农民战争,社会动荡,经济破败,急需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统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明初的服饰就反映了这一统治者和普通百姓的共同愿望。朱元璋创制的一些冠服,如六合一统帽(如图36)平定巾象征国家太平(如图37)等。此外明初官员的冠服也较前代以一些变化,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封建等级制依靠封建政权的力量继续维持并一度加强。明初的服饰等级与历代王朝一样特别明显,皇帝与皇后的冠服,显得特别华丽精美(如图38和图39),而一般官员的服饰则是戴乌纱帽身穿盘补服是明代官吏的主要服饰(如图40),以补子来区分官职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明史·舆服志》称:正德十三年,“赐群臣大红贮丝罗纱各一。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级皆与焉;惟部曹五品下不与。”不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颜色有所区别。平民百姓所穿的盘领衣必须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其他如蓝色、赭色等无限制,俗称“杂色盘领衣”,明初也规定百姓只许服用绢、素纱不得服用锦绮纻丝绫罗。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如图41)。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因此越发显得挺拔高贵,但是这种“霞帔”也是有等级的,一般是一、二品命妇霞帔用蹙金绣云霞翟纹(即长尾山雉),三、四品命妇霞帔用金绣云霞孔雀纹,五、品命妇霞帔用绣云霞鸳鸯纹,六、七品命妇霞帔用绣云霞练鹊纹,八、九品命妇霞帔用绣缠校花纹。明代儒生士人所着襕衫与当今舞台上京剧书生的服

饰极为相似(如图42)。其特点是宽袖、皂(黑)色缘边,青圆领、皂绦软巾垂带。脚夫和搬运工则着青布衫裤,青布长手巾,上衣沿宽边,足着草制的靸鞋。官服是云缎圆领袍,另有外加云缎外套的穿法。这种袍长离地一寸,袖长过手,袖椿(指袖身)宽一尺,袖口宽九寸,足着大红色履为典型式样。但是从正德起至嘉靖万历年间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人个体经济的崛起,富商大贾不再甘于禮制的约束,凭藉财势恣意享乐,一掷千金在所不惜,从而带动了整个社会风尚的嬗变。如湖北安陆府在成、弘以前,“俗椎鲁少机械”,“铱无绮纨之饰”,此后则“声名渐辟,文物转盛,生齿繁多,机心猬起”,浙江新昌县在“成化以前,平民不论贫富,皆遵慖制,顶平定巾,铱青直裑,穿皮靴,鞋极俭素;后渐侈,士夫峨冠博带,而稍知书为儒童者,亦方巾彩履脃铱,富室子弟或僭服之”,其它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绮靡之服,金珠之饰”。甚至有的男子为追求新奇,经不管男尊女卑的伦理,穿起女装招摇过市,明季顾起元的《客座赘语》载:“昨日到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明代服饰的独特之处是与它的经济发展特点相一致的。明代初期是社会经济的恢复时期,人们的服饰仍然是“绩麻为衣”但棉花的种植从元代以来已经取代了麻的地位,成为最普通的衣被原料。明代中叶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农业区棉花已普遍种植,“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尤其是长江三角洲日益成为著名的产棉区,松江更是“官民军皂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20】,太湖流域的桑蚕业也非常发达,到明朝中叶,浙江杭嘉湖3府桑蚕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以湖州最盛,嘉兴次之,杭州又次之,湖州“比户养蚕”,“其树桑也,自墙下檐隙以暨田之畔池之上,虽惰农无弃地也”。而且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代中叶后中国人口增加迅速,消费人口也随之增加,纺织业中逐渐出现了纺织手工工场,最早诞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生产技术也有很大进步,如轧棉,明初尚需“二人掉轴,一人喂上棉花”,万历以后,则改为四足脚踏车,一人可抵3人的工作量,纺线,明初手摇纺车,纺工太多,一手摇纺车,一手纺一根线,万历以后改为脚踏纺车,“一手握三管”【21】。丝织业,“机行之巧殆天工”如织绸用的花机,中间“楼花”高两余丈(如图43),两人操作,一人在楼下,专职织纬,叫织匠;一人在花楼上,专职提经,叫换花工,二者相互配合,经纬交织,生产出美丽的绸缎。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图39 图40

图41

十清代前期(1644—1840年)的服饰

清代与元朝一样也是一个有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中央王朝,其服饰特点也具有很鲜明的民族压迫歧视性和阶级性。清朝刚入关前,满汉民族园有不同的服饰制度和传统习惯,清兵入关后,强令汉族人民剃发改衣冠,顺治二年,多尔衮下令“尽令剃发”京城自发布告知后10日为限,各省以部文到达后10日为限,并宣称“遵依者我朝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

必置重罪”,“不随我朝制度者,杀无赦”,有的满族官员也公开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江南士民大愤,苏州嘉兴等已降州县又纷纷起兵抗清,形成如火如荼的抗清浪潮。到乾隆中期,最终形成了既有满族特色又有汉民族传统的等级标志的系统完整的服饰制度。清代服饰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差别,自皇帝到庶民服饰共分48种。其中皇族6种,王族35种,贵族有爵者2种,品官命妇1种,士庶1种,全按等级限制颜色用料样式花纹饰物等,如明黄色五爪龙是皇帝专用,其他人不容僭越,帝后的服装用料百无禁忌,以下则按品管等级差别规定,品官命妇以上又分朝服吉服常服行服四种。其中行服为清朝所特有,是男子服饰,便于骑马,包括行冠行带行褂行裳,行袍穿在内,俗称“缺襟袍”,行褂即马褂(如图42),品官以外举贡着青绸袍,庶民一律不得用蟒缎妆缎等。此外清朝官员的服饰继承了明朝的官服,用官服上的补子的不同来区别官员的官阶,包括文武官员,从一品到九品(如图43)。清朝男子的服装改明朝的圆领大袖为窄袖圆襟,圆领露颈的袍服,这种袍服源于满族在关外酷寒之地行猎的护手,半圆狭窄,上长下短,成马蹄状,平时上翻,行礼时放下以示尊敬,称为“箭袖”或“马蹄袖”(如图44),清朝的官帽也与前代有很大不同,它的形状为圆形尖底,顶上有用宝石制成的顶子,并插有用孔雀尾毛制成的花翎(如图45)。清代女子的服饰也具有民族性,汉族女子仍为明代汉式衣服,并多缠足,鞋以窄小为贵,金线绣花,装饰珠翠,有平底高跟各种样式。满族女服为旗袍,圆领大襟,两边开祺,袖口平直,腰身宽大,以及脚面,妇女天足,鞋为木质高底鞋,有马蹄底花盘底两种(如图47)。清代服饰的发展得益于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经过清初的“康乾盛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所谓的“盛世”,另一方面从明朝中后叶以来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在经过明末农民战争的破坏到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恢复。清朝到乾嘉时期,人口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4亿,消费人口空前膨胀,国内市场逐步扩大,纺织业的规模扩大,技术水平也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乾隆十年(1745年)江南苏杭三织造局拥有织机1863张,各种工匠7055人,民营丝染业规模也不断扩大,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苏州染坊有64家,业此者不下千数百家,丝织业分工细密,机匠中有织工机工之分,织工中分花缎素缎纱缎锦缎等,机工中有接头等业,生产工具也有巨大的进步。而且一些地区形成了专业化的分工,时有谚语“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

图42

图43图44图

45图46图47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也丰富了世界文明,它仍将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丰富着当代中国文化,继续中华文化的繁荣。我们当代人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我们发展当代中国服饰文化应该借鉴的。

注释:

【1】: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之《中国三代及三代以前的习俗史》1994年1月第一版

【2】:《左传》昭公九年

【3】:范汝森:《商周时代的几件玉雕》《文物》1959年7期

【4】:《墨子·公孟》

【5】:《左传》昭公十年

【6】:《国语·周语上》

【7】: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版,第20-21页【8】:《礼记·玉藻》

【9】:《诗经·卫风·十月之间》

【10】:《战国楚墓发掘报告》《文物》1975年第2期

【11】:谢国桢:《两汉生活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9-53页

【12】:《秦始皇陵东侧第一号兵马俑坑试掘报告》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资料汇编》第1集

【13】:周汛等《中国古代服饰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9-72页【14】: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05页

【15】:带干:《汉代常服述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4期,1953年6月

【16】:《隋书》卷一二《礼仪志》

【17】:《隋书》卷一二《礼仪志》

【18】:《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纪》十四,贞观二十一年

【19】:《通典·食货六·赋税下》

【20】:徐光启:《农政全书》卷35,《木棉》

【21】: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乃服》

电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9-06-10T15:30:58.0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作者:程顺意[导读] 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无法替代,因此在电子信息使用的过程中,便需要彻底的对其有清楚的认识,使其能够真正为生活带来更大的改变。 尤洛卡(广东)精准信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定会伴随着科技的进步,随着信息化科技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电子信息在各行业的发展的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也在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且带给了人们更为便捷的生活方式。本文也就电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实际应用,并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展开展望,希望同国本位能够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建议,以便能够 更好的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生活应用;发展; 引言:在信息化时代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其独特的魅力与传播力使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随着其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的被改变,电子信息技术也是当代人们生活与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无法替代,因此在电子信息使用的过程中,便需要彻底的对其有清楚的认识,使其能够真正为生活带来更大的改变。1电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1.1手机方面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从手机的发展历程便可以看出从最开始的BB机,再到手持电话,在到如今的智能手机。手机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会带给人们很大的惊喜,在手机刚刚出现的时代,手机的功能比较单一,从简单的电话、短信交流,再到手机游戏娱摄影的最初出现,到如今的手机堪比移动计算机功能,手机功能不在单一,如今的手机带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任何物品都不可替代的,手机的信号网络也从虚拟信号逐渐发展到了如今的4G网络5G网络,智能能手机更是不断的更新换代,智能手机中的GPS功能也能够时时定位并为手机使用者进行导航服务。微信、支付宝等软件的移动支付功能的使用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 1.2计算机的应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也在变得越来越便捷,体积更小更薄,如今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也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比如说影音编辑,企业政府部门的档案管理,设计人员的设计图纸等诸多行业,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办公工具与学习工具,可以说如今的计算机在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已经难舍难分了。 1.3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汽车工业的融合,电子信息技术也已经在汽车装备上应用广泛,汽车制造电子成本也在逐年上升,汽车也在逐渐从单一的机械发展成为智能运行化发展,最终成为新型电子智能化汽车。在随着电控器件在汽车上的不断应用改进,汽车车载电子设备件的数据传输便越来越重要,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汽车车载电子网络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车载电子网络的核心就是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不仅需要精确检测出待测量,而且还要有预测、判断、运算等多种功能,比如监视汽车部件的具体工况,检测蓄电池的电压、车胎的气压等。回首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大部分都是在应用电子技术上的突破,可以说电子技术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助力。 1.4电子信息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发展网络与电子信息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随着网络与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突破,也可以使人们在通过网络交流互动、影音系统的使用获得更好的体验。电子信息技术与通信领域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光电子技术是未来信息产业的核心内容,光电子技术包含了光纤技术、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和光盘技术。比如人们在通过手机进行网络程序使用等,这些都是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为基础的。 1.5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三网融合成为趋势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模拟信号也将被全新网络数字信号所替代。从而形成全新的数字化网络系统,让计算机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让电信网络也成为人们赖以交流的平台。目前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大网络正在通过技术的改造和资源的整合,最终形成一个能够提供包含图像、语音和数据传输等综合多媒体通信网络,三网融合也俨然成为了未来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了。三网融合的核心技术就是云计算,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很轻松的实现三网融合,能够将随时随地传输调用这种计算能力、数据能力成为一种现实,云计算能够加快三网融合的到来,三网融合最终能够带给人们改变生活质量的效果不可估量。2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展望 2.1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化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是势不可挡的,目前也已经踏入了全新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虽然目前我国的大数据技术还不够成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整合,科技技术人员的创新性研究,智能产品最终会出现在各个领域内并发挥最大的价值,比如近些年的智能家居设备系统便是大数据与电子信息技术所融合的科技产品,其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加便利,智能化的居住体验也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2.2电子信息技术个性化发展随着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能够在国际市场中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竞争。并占据了很大程度的市场份额,随着我国科研技术人员不断的努力与开发,我国的电子信息落后也已经成为了历史,目前我国的电子产品不仅仅是设计与生产质量,还是销售与服务,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是能够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肩。并增加了很多个性化产品服务,一些电子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想法与实际需求来进行相应产品的定制化生产,例如:一些品牌智能手机会为消费者提供刻字服务,按照客户的要求,在手机壳上进行刻画;另外,有关企业还可以按照客户群体的年龄来制定产品,比如:一些人不识字或打字较慢,研究人员就研发出了语音系统,只要手指轻轻一按就可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交流。 2.3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

认识父亲阅读答案

练习八 一:古文。 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说:“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公曰:“诺。”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敌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敌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公曰:“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注释】:圉人:养马的人。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晏子举戈而临.之(2)夫子释.之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公很生气,拿起武器要亲自杀了他。 B、景公很生气,援助武器要亲自杀了它。 C、景公很生气,拿起武器要亲自杀了它。 D、景公很生气,援助武器要亲自杀了他。 13、景公最终不杀“圉人”的根本原因是“”。(2分) 1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晏子是个、的人。(3分) 二:现代文。 认识父亲 ①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对儿女们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却总要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有的为了儿女更好的活着,他们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一次的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崇高和伟大? ②有些儿女有意或无意地将生命交给死神,这却把父亲推进了无边的苦海。 ③我的一位同事是颇有影响的钢琴家,他的妻子早已离去。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将一身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进了剧院。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剧院院长把儿子的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 ④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⑤整个剧场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的父亲的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至今,在那个家中,儿子住过的房间还完整地保留着。每天上班,父亲总得在门口轻轻说声:“儿子,再见!”回来时又说一声:“爸爸回来了,儿子!”吃饭时,儿子坐过的桌边依然放着一双筷子,它无声地向父亲诉说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一切。 ⑥我一直不敢从离我住处不远的那条街上走,不为别的,只怕看到一位伫立在街头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在人们下班的时间站在那里,面对着澎湃的自行车流和人流,眺望着,等待着,寻觅着他那早已离开人间的儿子。 ⑦父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父亲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父亲征服了。是他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 ⑧但也有一些不谙世事的儿女们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有的甚至被投入了牢房,让青春定格在冰凉的小屋里。对此,他自己倒不感到什么,总是以为以后的路还长,可他们没想到,这给父亲带来了多么大的不幸与悲哀。有个中学生囚犯盗窃罪而被捕,他的父亲与我是老相

传统文化素养论文—中国传统服饰发展及其内涵

中国传统服饰发展及其内涵 论文摘要: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其诞生以来就富有烂漫色彩,随着时代发展,服饰文化愈加以为无穷。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了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通过对服饰文化的研究,可有考察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评赏各个朝代风俗习尚,了解服饰本身的演进规律,探究人类进行人体包装的心里隐秘。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发展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服饰文化 据史籍中记载,远在三皇五帝时期,先民们以鸟兽毛皮为衣,进而用麻作布。后来黄帝正妃嫘祖植桑养蚕,教导人民织布作衣,这就是最早汉服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是在商朝建立的,就是把衣服分为两截,即上衣下裳(裳是指裙子)。腰部用宽腰带束扎。商朝的时候纺织与刺绣的技术都已十分的纯熟,领襟袖口都有精致的刺绣和滚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深衣“,深衣即指上下分裁,但中间缝合而成。在当时非常流行,男女尊卑都能穿。 (二)汉朝的服饰 汉代深衣仍很流行,汉代是传统冠服制的确立时期。汉代的裤是开裆的,裤,古称绔。《说文》:“绔,胫衣也。”《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由此可见,当时的绔是开裆的,外罩以裳或深衣。后虽然出现满裆裤,但开裆裤仍长期存在。 (二)唐朝的服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唐朝的染织技术精湛,丝织品的染色图纹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因此唐朝的服饰

质地考究,色彩鲜艳,样式繁多,配饰精美。大唐服饰雍容大方、华贵典雅,在悠久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堪称登峰造极,璀璨辉煌。 唐朝女子爱美成风,重视化妆、画眉、点唇,也喜欢涂胭脂。服饰特点是低领大袖,裙腰高束。样式主要是上着短襦,下穿长裙,加半臂,肩披帛巾,让长长的裙摆拖地而行,体态轻盈有若天仙般的飘逸高雅。唐朝男子身着圆领袍衫,头戴幞头、纱帽,幞头是以丝绢裁成方巾,方巾四角下垂四长带,用来裹发的头巾,在唐朝非常盛行。 (三)唐以后的服饰文化 宋朝衣冠服饰虽沿袭唐代传统服饰,但又独树一帜。当时社会崇尚理学,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观念,倡导传统保守的道德观。因此影响所及,服饰不再追求华丽,而以自然俭朴为主。宋朝男子服饰仍以圆领袍衫为主,以不同颜色来区分等级。不分尊卑,在各种场合都戴幞头。女子服饰上衣种类有襦、衫、袄、大袖、半臂、褙子等等,下身也是穿裙子。其中褙子是当时无论贵贱都流行穿着的服饰,褙子是一种外衣,直领、对襟、长度过膝是其特色。 明朝建立后,恢复传统的汉服服饰制度。明朝服饰质料种类繁多,刺绣技术发达。男子服饰仍以袍衫为主,官员朝服仍袭古制,以袍衫颜色和图案来区分官职品位,袍衫官服前有一方形刺绣图案,文官为飞禽图案;武官则为走兽图案。妇女服饰款式承袭唐宋,襦、裙、袄、衫、褙子、比甲,明朝妇女的礼服为凤冠霞帔。 清朝满州八旗统治者实行了长达三十七年的“剃发易服”,禁止中国传统服装和强迫中国人改穿满族服装,从此汉服在满清时期消失了。清时代和清末近代,中国男子改穿满族的长衫、马褂、唐装,女子改穿满族的旗袍、旗装。清代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很多,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等等。 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

公司晨会小游戏活动

互动活动一: 《感到高兴你就跟我一起做!》 主持人上台→“各位伙伴,早上好!今天是全新的一天,今天我们开始新的生活,我们大家要不要开心快乐呢?”“要!”→接下来台上这位帅哥(美女)怎么做,大家就跟着一起做好吗?“好!” 接下来主持人开始唱:A、“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拍拍手!啪!啪!” “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拍拍手!啪!啪!” “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把他表示出来吧!我们大家一起拍拍手!啪!啪!” B、“如果感到高兴你就剁剁脚!咚!咚!” “如果感到高兴你就剁剁脚!咚!咚!” “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把他表示出来吧!我们大家一起剁剁脚!咚!咚!” C、“如果感到高兴你就出出拳!嘿!嘿!” “如果感到高兴你就出出拳!嘿!嘿!” “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把他表示出来吧!我们大家一起出出拳!嘿!嘿!” D、“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扭扭腰!嗯!嗯!” “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扭扭腰!嗯!嗯!” “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把他表示出来吧!我们大家一起扭扭腰!!嗯!嗯!” E、“如果感到高兴你就笑一笑!哈!哈!” “如果感到高兴你就笑一笑!哈!哈!” “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把他表示出来吧!我们大家一起笑一笑!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互动活动二: 《快乐按摩操》 主持人上台→“各位亲爱的伙伴,大家早上好!联合一百是个学习、成长、快乐的平台!”“我们大家要快乐吗?”“要”!“大家知道吗?联合一百学习成长有三个原则:第一是快乐、第二非常快乐、非常聪明的各位,第三个原则是什么?” 大家一起喊:“快乐!(或:超级快乐!)” “答对!好的,各位、接下来我们全体伙伴向左(或右)转,将您可爱的双手搭在前面伙伴的肩膀上!开始按摩!。。。。。!"这个时候音乐响起:音乐选择劲爆、动感的歌曲,如:眉飞色舞、爱的初体验。 这个时候主持人开始引导:A“开始按肩部!要有力量哟!你希望你的伙伴怎么样对你,你就怎样对他好吗?”“好!”“请问前面的伙伴,舒服吗?”“舒服” B“然后按头部!要有方法哟!”“大家一起来,拍拍你的头啊!。。。更聪明啊!"然后伙伴跟着喊:“拍拍你的头啊!。。。更聪明啊!" C“接下来按太阳穴!不要太使劲哟!轻轻的来!1、2、3、4,2、2、3、4,3、2、3、4,4、2、3、4;不要按错地方哟!" D“再按颈部!慢慢来。。。!不要掐脖子!呵呵!” E“完了按腰部!不要按错了地方哟!。。。。” F“接下来开始拍拍臀部!。。。。(现场混乱搞笑!)” G“再来拍拍腿部!放松!放松!” “接下来,我们所有的伙伴,刚才前面的伙伴怎样对我们喔,我们就应该怎么样对他们好不好?”“好!”“全体向右(左)转!依照刚才的步骤再来,开始!” 活动完毕后,全体请坐!

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8-05-02T11:31:56.707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11期作者:吕明骏 [导读]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对保证民生及促进国家富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保证电子信息技术更好发展及增强其产业竞争力是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就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特点及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了发展趋势,以便为该技术的发展及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必要技术支持。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对保证民生及促进国家富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保证电子信息技术更好发展及增强其产业竞争力是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就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特点及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了发展趋势,以便为该技术的发展及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必要技术支持。 关键字: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特点 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保证作用。而基于目前实际情况及应对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趋势,做好电子信息产业规划及把握总体趋势具有重要作用。电子信息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技术保证,对保证其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因此,保证电子信息技术正确发展应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进行思考与对待。 1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及应用特点分析 1.1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作用及意义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意义重大,相关单位应引起高度重视。所谓电子信息技术,严格意义上讲,其主要是指在当时代背景下,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光纤及电子通讯等方面相互交叉及融合的一类新型的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在人们生活中广泛使用,对人们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对国家军事及工业生产具有积极的价值。关于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如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的使用,不断给人们提供了精神方面的享受,使得人力得以进一步解放及控制精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时代发展的普遍要求,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工业化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对机器设备集成化的控制实现了自动控制,减少了误操作及节约了劳动力,减少了人力成本及提高了经济效益。可以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逐渐对人们生活方式改善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快速有效发展迫在眉睫。 1.2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及应用特点分析 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及在当前民用及军用行业所取得的大量应用情况分析,目前,该技术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其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智能化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发广泛并取得了较好发展。如云技术及自动导航技术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其功能更加的多样化及操作更加便捷,极大提高了其应用水平,解放劳动力及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操作精度。其二,微型化及功能多样化是发展主要趋势,尤其在电子信息行业,如微型传感器的应用,为一些高端行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再如嵌入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各个电子信息设备的体积更小,满足了一些特殊领域产品开发与应用的需求。其三,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与电子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使得信息化处理更加的及时,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安全性又可以得以保证,在未来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其四,借用当前网络技术等数据传输手段,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技术革新及产业推广是主要趋势,可带动该行业的发展与有效应用。 2关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存在问题及主要趋势分析 2.1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对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相关单位应引起重视,以保证其健康发展需要,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技术人才缺乏及相关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是主要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技术人员综合技能及素质低,知识不能系统化,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影响,其次,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存在较多的恶性竞争,假冒伪劣产品居多,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消费者对内电子产品认同度不高,对产业发展不利。再者,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创新研发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而低端产品仿制严重,质量不合格,对发展不利。基于此,各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以保证产业健康有效发展需要,具体应对策略如下:首先,国家及企业应加强人才的培养,建立有效的教育与培训机制,提高人员基本水平,并加强人才引进,做好人员储备,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规划市场环境,加大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大力度,对现有电子产品做好规划及预测,减少市场的恶性竞争等,保证市场正常发展。此外,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行情及趋势进行有效分析,明确其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产品合理布局及开展研发,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2.2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主要趋势分析 基于目前工业生产工业化发展主要趋势及电子信息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实际情况,在未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应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集成化及微型化发展是主要趋势,如目前各个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及便捷性,使得在人们生活及使用中越来越广泛。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对保证使用及功能的最大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各类数据存储设备的使用,通过有效的媒介,通过集成化电路实现了信息的存储与读取,更方便的为用户提供了服务,在外来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需求。另一方面,自动化及智能化的设备对保证生产及人们生活提供了必要基础。而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是其主要技术,加大其投入及研发有利于电子信息技术与当前时代的有效融合。如在机加工行业,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对机械加工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极大缓解了人们的劳动力,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3结束语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在当前时代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而结合实际情况,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对该行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电子信息技术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锡荣,柯俊.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创新转型进程—基于行业授权专利的考察[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128 [2]徐晓军.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信息与电脑,2014(05):83-84. [3]李芳,彭嘉琳.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6(24):203. [4]张嘉.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及工程管理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3):192. [5]姜涛.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与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261

父亲的秘密阅读答案

父亲的秘密阅读答案 ①假期里,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 (A)四周的古树遥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可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②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木屋。木屋里也许住过守林员,也许住过伐木工人,现在它空着,破烂不堪,仿佛随时可能倒塌。可它毕竟是一间屋子,这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些安全感。晚上他们挤在里面,生起一堆火。外面传来野兽的叫声,似乎距他们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儿子呜呜地哭起来,他说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父亲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别怕,我们会走出去的。可是第二天,他们仍然围着木屋不停地划着圈子。让父亲稍感欣慰的是,木屋外面有一口水井,水井里面有干净的水。他小心地踩着井内壁的缝隙下去,用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打上一壶水。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了,恐惧的乌云笼罩着他们。 ③第三天,父亲放弃了那种徒劳的尝试。他对儿子说,这里有木屋,有水井,这很可能是一些过路人的临时驿站。我们只要等在这里,就肯定会遇到人……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我到附近找些吃的。儿子问附近有什么吃的父亲就笑了,说森林里还能饿死人吗你难道忘了野生蘑菇很有营养吗他为儿子打上一壶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木屋。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儿子说,守着屋子,千万不要乱走……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④父亲并没有马上去寻找蘑菇。他把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木屋周围的树干上。系完,仔细检查一番,调整了几个布条的位置。他想如果有人经过,就会发现这些布条,再发现小屋,再发现小屋里的他们,并将他们带出森林。他想这可能是他们惟一的机会了,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⑤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他拣回了一小把蘑菇。虽然仍然走不出去,仍然没人发现他们,可是有了蘑菇,他们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儿子问这蘑菇不会有毒吧父亲说不会……在走出去之前,我们天天喝鲜蘑菇汤。儿子问这附近蘑菇多吗父亲说不多,也不少。儿子说明天我也去拣。父亲说不行,你得守在这里,万一有人经过怎么办我们的目的是走出森林,不是在这里吃蘑菇宴。父亲朝儿子做了一个鬼脸,儿子发现父亲的脸,有些浮肿。 ⑥父亲出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拣回的蘑菇却一天比一天少。(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儿子问怎么了父亲说没事,有些累。儿子害怕地哭起来,他说爸爸,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了父亲说不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住,就会有人发现我们…… ⑦终于有人经过。是一位猎人。是父亲的布条把他引到了小屋。猎人把他们带出森林,他们再一次回到了城市。那以后,每次谈起这次经历,父子俩都心有余悸。 ⑧家里的饭桌上,从此没有蘑菇。甚至,儿子说,哪怕在菜市场见到了蘑菇,他都想吐。 ⑨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儿子回家时,竟提回一小袋蘑菇。他告诉父亲,这是真正的野生蘑菇,是近郊的农民在大山里采的,刚才在街边叫卖,他看着不错,就买来一袋。十多年没吃蘑菇了吧儿子对父亲说,我想您可能都忘记蘑菇是什么味了。 ⑩父亲笑笑,没说话。他似乎对蘑菇并不反感。 (11)父亲把蘑菇倒在水池里仔细清洗。突然,他低下头,从那些蘑菇里挑出两个,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儿子问,爸您干什么父亲说,这两个蘑菇,有毒。 (12)有毒儿子怔了一下,您怎么知道父亲得意地笑了。他说,还记得十五年前我们的那次历险吗那几天,我可能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蘑菇…… 1.父子俩因而身困密林,第二天,又面临一个新的困难:。第三天起,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

集体活动小游戏

游戏一:坐气球。 每个小组三个人上来参加,两个人吹气球,一个在椅子上坐暴。坐暴10个气球,按用时多少算胜负。 游戏二:纸杯传水。 每个组出5个人站成一列,每人嘴上叼一只纸杯,然后从前往后传水,不能用手,全凭嘴和头的动作,在规定时间内按传到最后的水的多少算胜负。 游戏三:顶橘子 每个组两个同学上来参加,将橘子顶在头上,不能用手扶,然后按主持人安排做动作,比如跨凳子,向后转,坐下起立,相互之间除了接触外也允许使用吓唬等手段,按坚持的时间长短算胜负。 这是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其他的象心有灵犀,抢凳子,击鼓传花就不用多说了吧。 另一个要热闹的关键是惩罚措施,每个游戏获胜的领奖品,最后两名则要接受惩罚。可以将惩罚措施写成一堆纸条,让受罚者抓阄。这里说几个很high的惩罚方法。 1。学广告。 大家都看过脑白金的广告吧,就让他学里面的动画人物的动作,哈哈。当然还有很多搞笑的广告。 2。表演 例如让他选择“装白痴,装纯情,装gay”,不管装哪个,都很好看,呵呵。 3。朗读 准备好一段很搞笑的文字,比如那一段“我是一头猪,。。。。”呵呵,让他大声读出来,里面还可以要求动作。 4。吻桌子(柱子) 被罚者要亲吻指定的一个桌子5下,这时最好有照相机伺候,呵呵,出来的照片肯定很精彩! 挺不错的,给大家推荐一个小游戏吧!满好玩的。 游戏名称:团队合作,张弛有道 ▲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让大家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团队若想成功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而这个方法不仅包括要善于利用有效资源,还要求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以沟通寻求彼此间的默契。 ▲游戏规则:游戏开始时,将大麻绳围在各自腰间位置,所有队员带上眼罩,在2分钟内将绳索围成指定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三角形),在这过程中,参加队员不能手拖手,只能通过大麻绳互相维系,最后围出图形的队伍将绳索不变形的平放置地上让大家看图形是否形似,最快围出图形且图形形似的队伍胜出。游戏以组为单位分别进行,抽签决定游戏顺序的先后和所要摆的图形。按游戏完成的形似和时间评出一至六名,最形似且时间最短的为第一名,其次的为第二名,以此类推。第一名得6分,第二名得5分,以此类推,第六名得1分。 ▲游戏细则: 所需要设备:眼罩10个、大绳索一条、秒表1个、口哨一个。 游戏人数:每组派出10人,6组共有60人参加游戏,每组选派的10人必须先选择没有参加过游戏的组员。 游戏时间:25分钟(5分钟派发材料及宣读比赛规则,每组分别进行游戏,共需要15分钟,5分钟评比结果并对游戏做出总结) 传统的节目游戏节目不少嘛,比如击鼓传花,或者再进化一点的,几个人围坐一圈,击掌数数等(一圈人依次数数,逢0或3以及它们的倍数就闭嘴击掌,这个可以自由规定)该击不击,该数不数的就受罚,很好玩的游戏。 成语接龙,接不上来的罚 一群人围坐成一圈,男女间隔而坐。从A开始,对着右边的B说,我爱你,或者说不要脸,无论A对B 说什么,B对A说另一句。说完了,再对另外一个异性随便说一句。如A对B说我爱你,那么B要对A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尸■、亠 前言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信息化技术与网络技术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利帮助,电子信息工程则是在结合了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对信息数据实行有效处理与分析,进而推动国内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内的现代化技术来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属于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积极促进国内各个产业的发展,并且可以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均能保持稳定,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基本理念 所谓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其所表示的是对各种信息采用科技化的方式进行处理与限制,其主要可应用在以下几方面,即: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及电子政务平台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就已经引进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至今为止已经超过了30 年,在此期间该项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广泛应用在了机电设施以及医疗设施等服务领域中,并在时代发展的影响下,产生了很多全新的产业链与技术内容。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一定要研发出更加优质先进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提高其综合科技含量,并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实力。

2. 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下,已经逐渐朝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国内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由于国内的电子信息业务长期以来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会对其深入发展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当前中国大多数公司均选用全新的科技方案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研发力度。伴随着科技发展力度的不断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变成了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现阶段提高对电子商务的研发力度,并占据更多的行业影响份额已经变成了各个公司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国内众多企业的发展而言,在其内部创建科技化、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可以积极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加大力度促进产业优化,在信息技术的指引下提高产业化结构,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为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使用以及相关措施 3.1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现阶段,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已经对该项技术有了广泛的应用,在管理时将互联网作为发展载体,并在内外部创建交流系统,与此同时研发并创建出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工作;除此之外,也可在该项技术的帮助下显著提升工程

我的爸爸阅读理解答案

我的爸爸阅读理解答案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位技术员,住在机关,星期六才回家来看我们,每次回家,他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我盼着爸爸能给我带些好东西回家。可是,我的愿望从来没有得到满足,因为爸爸的书包里除了书就再也没有别的了。 晚上,我们在看电视,爸爸却一个人躲在里屋,不是画什么设计图纸,就是收听日语广播。 记得有一个星期天,妈妈上班去了,爸爸很早就把我叫醒,对我说:“快起来,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真的?”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问:“到哪儿?北海,还是颐和园?” 爸爸微微一笑,说:“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我一骨碌爬起来,洗漱完就催爸爸快走。爸爸说必须吃好饭才去。我几口就把一个馒头咽了下去,顾不得擦嘴,就催爸爸带我出发。 车停在北海站,爸爸带我下了车。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嚷着:“爸爸,咱们去北海呀?” 爸爸没有回答我,拉着我的手没有进北海门,却向西一直走去。我急了,大声说:“爸爸,咱们这是上哪去呀?” 爸爸笑着说:“去图书馆呀!” 我的脸立刻绷了起来,不高兴地说:“图书馆有啥意思。” 爸爸笑着说:“你没去过,那儿可好了。” 就这样,爸爸把我领进了图书馆。爸爸借了一本很厚的英文资料,又给我借了几本画报,就坐在那儿专心致志地看起书来。 我呢,看了一会儿就合上了书,心早就飞到北海公园啦!眼前仿佛看到了转椅,滑梯,翘翘板……立刻我的屁股像长了钉似的坐不住了,头像拨浪鼓,来回摇晃。 这间屋真大,屋里有几张椅子和桌子。看书的人虽然很多,屋里却鸦雀无声。静极了。我也不敢出声,觉得闷得要命,真后悔不该跟爸爸来。 再看看爸爸,还在津津有味读书,好像完全把我忘了。他一会儿皱眉头,好像在思索着什么问题,一会儿眉头又展开了,眼睛放出了光芒。看着爸爸高兴的样子,我只好重新翻开大画报,一边看,一边叹气,想让爸爸听见,可爸爸偏偏听不见。 好容易熬到中午十二点,我悄声对爸爸说:“我饿了,咱们走吧!”爸爸这才抬头看了我一眼,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面包,亲切地对我说:“小卫,你先吃一点,我们一会儿就回家。” 我等呀等呀,不知不觉地趴在桌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我被爸爸摇醒了。朦胧中抬头看见墙上的大挂钟,已经三点多了。

清代宫廷服装图案的艺术性探究

清代宫廷服装图案的艺术性探究 Classified Index: University Code: 10075 U.D.C: NO: 20100839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ArtsThe artistic research about the decorative pattern of Qing Royal costume C a n d i d a t e:Liu Shanshan Supervisor:Prof.Liu Guirong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Degree of Arts Spec ia l i ty:Arts University:Hebei University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May,7>2013 摘要I 摘要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创建并统治的王朝。 清代是由满族人建立并统治的,在长达 268 年的统治时期,他们为中国服饰的历史续 写了重要的篇章。清代的服饰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与他们的民族艺术文化是息息相关

的,与民族生活环境与生产条件不可分割,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层次的内涵,所以才形 成了清代服饰的独特性。清代宫廷服装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来源于民族深厚 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民族,服装图案上的构成元 素与艺术表现手法都是整个民族整个时代艺术文化的审美价值的外在体现,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本文围绕着艺术性研究这一个中心,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清代宫廷服装图案进行相 关性的研究分析。首先,通过对清代宫廷服装文化历史进行研究,主要以满族人的历 史文化,宗教信仰为主,以求了解清代宫廷服装图案的文化内涵以及图案素材的来源 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其次,从清代宫廷服装图案的艺术形式特征对清代宫廷服装图案 的艺术性特征进行总结和概括,主要是从图案的色彩及其象征性、图案构成的自然形 式和抽象形式,以及图案形式美这几个角度来分析,以求从更深层次的艺术角度来对 清代宫廷服装图案进行总结。第三,对清代宫廷服装图案进行美学分析,是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范例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范例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七夕节.… … 。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 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又称为“过年”和“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对联,可热闹了。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拿利是,小朋友还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个个喜气洋洋。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 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 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水果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有一首重阳节的古诗是李白创作的。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又 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称为“老人节”,重阳这一天, 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 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 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汤圆。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 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美好的节日,并永 远继承下去。 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一个具有数亿人的国家;一个……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要礼貌。同学之间 相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这是一首文明礼貌歌。 礼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礼貌的定义:是指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的尊重与友好 的体现。 小时候,父母总是说见到人一定要叫。小时候的我天真烂漫,很听父母的话,一见到 认识的人就会叫个不停,什么阿姨叔叔啊;姑父姑母啊…… 现在的我已是一个高一的学生了,不怎么爱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会叫人。 一般见到熟人也就笑笑而已了……老妈一直说“见认识的人一定要叫,这是礼貌问题。要 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也经常说“在校一定要叫老师好,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学

团队趣味游戏活动方案

[ 标签 :标题 ] 篇一:趣味游戏活动策划 书 趣味游戏活动策划书(一)一、活动目 的 培养学生会、文新社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 也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 12 月 5 日地点:东湖公园三、 活动对象学生会、东新社全体成 员 四、开展与实施的 流程组织学生会、文新社全体成 员集结,以各部为单位参加比赛,其中游戏分为 10 项(详见附件一),开展与实施具体 如下: 五、游戏规则游戏以积分制为准,每一项游戏只诞生一组胜利者,胜利者 积分加 5 分。如 果为分出胜利者,将采取加时赛来定出胜利者。等所有游戏结束完,由裁判来分出分数 最多 者为第一名依次类推评 出。六、活动道具气球( 3 袋)、报纸( 50 张)、兵 乓球( 7 个) 胶带、笔记本( 2 本)、口哨( 2 个)、彩带( 100 条)、绳子七、奖项设置及费用 预算八、 裁判名单总裁判:陈招 迪 副裁判:蔡述成、宋景、 彭伟策划人:陈招迪何建峰趣 味游戏活动策划书(二)一、活动目 的 1、此次活动首先是为了丰富“六一”儿 童节期 间小朋友的生活,以安全为前提的组织趣味游戏活动;2、其次是为了增强家长之间 以及 家校之间的沟通,促进共同教育孩子的意识。二、活动时 间 ** 年 5 月 31 日(星期 四)三、 活动地 点:清林小学校园内四、活动参与人 员 清林小学一年级所有学生及家 长五、 活动项目2、水中夹珠:主持人准备好一盆玻璃珠,并在盆中加适量水,参 与者用筷子在 水中去夹珠子,一分钟夹出三个者即可中奖。(准备两组分开同时进行,以提高参与 者参与 的速度)六、活动说明1、如果活动内容和学校组织活动有冲突,以学校组织活动为准; 2、希望所有家长能陪同一年级学生一起参加,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以及亲子游戏 目的。 3 、 以上活动需要家长一起参与组织,共需要主持人四名,奖品管理及派发员两名,摄影员 一名。 4、活动需要奖品大约120 份,奖品以学具为主(安全起见不设食品为奖品),价值 不宜过高, 希望首次活动以家委会成品来进行募捐。5、活动所需道具由主要组织活动者准 备。趣 味游戏活动策划书(三)童年的记忆总是最纯真的记 忆, 同样也是最珍贵的记忆。在六 一 “国际儿童节” 来临之际,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追忆童年时光”的活动让大家回忆自 己的快 乐童年,激发员工的青春活力,让其在活动中娱乐,在游戏中健身。我们特举 办此次“追忆 童年时光”趣味游戏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一、报名时间: 20** 年 5 月 27 日— 5 月 29 日 二、报名方式: 楼宇QQ 群、电话三、活动时间 :20** 年 5 月 30 日中午 12:30 四、活动 地点 :楼宇五层空中花园五、活动项 目: 1、未名星教育体操 表演2、清华少儿教育大 合唱 3、丢手绢规则:大家围成一圈蹲下,其中 一个人 A 站起来,拿着手绢,开 始在 大家身后,绕外圈走。蹲着的人开始唱歌“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 友的后面大家 不要告诉他 ??”歌曲结束之前丢手绢 A 必须把手绢放在某B 的身后,然后快速

电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 戚禹艺

电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戚禹艺 发表时间:2019-06-14T11:22:58.0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戚禹艺[导读] 摘要:随着电子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各领域的渗透不断加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然而,在此过程中,人们在关注其应用优势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与意见。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摘要:随着电子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各领域的渗透不断加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然而,在此过程中,人们在关注其应用优势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与意见。如此一来,电子信息技术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情况,以供参 阅。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生活;应用;发展引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不仅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渗透力,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如何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有效应用,也成为了当前领域内研究的热点。 1电子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1在移动设备领域中的应用移动设备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有效融合,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移动设备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们使用最常见的移动电子设备手机进行交流和沟通,其所包含的功能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语音通讯,同时还集成了信息检索、电子商务、订票、天气预报以及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也充分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的特点,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也使电子信息技术在移动设备领域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从当今社会来看,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了电子信息技术的一种标志性载体,尤其是在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网“三网融合”背景下,更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契机。 1.2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也是电子信息技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运而生。计算机的出现将人们的生活带入了信息时代。起初的计算机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功能十分受限。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提升,计算机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体型庞大变得轻小美观,由原来的价格昂贵变得价格低廉,由原来的功能较少变得功能全面。现如今的智能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计算机作为载体,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从网上进行购物、学习和工作。课堂上教师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使得同学们更加容易接受教师所教授得课程内容。工作上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进行工程管理不但增加了工作和管理得质量,而且工作的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3电子信息技术在车辆上的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汽车发生了巨大转变。随着汽车电子系统的升级换代,使其能够由多个电子控制单元构成,能独立操控,并且还能将其整体运行状态调整到最佳。比如,为了安全驾驶,需要其对四个轮子进行操控,除了利用大量压力传感器、安装抱死装置之外,诸多轿车已增加了电子动力分配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车运行的稳定性,尤其是在雨雪天气。当下谷歌正在大力研发无人驾驶技术,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就不单单是自动倒车这么简单了,社会群众能够在车行驶中放开双手,为社会群众带来更多便利。 2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基于当前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趋势,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针对这一情况,电子技术的发展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2.1多媒体和智能化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向多媒体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多媒体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教育方面和管理方面上。在教育方面,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纳教师讲授的知识;在管理方面,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多媒体将公司的具体情况形象的展示给员工,为下一步做出行动计划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也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人工智能技术代表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不断向人脑提出挑战,是目前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2.2移动化与集成化由于移动多媒体的良好发展,电子信息技术逐渐朝着移动化与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如今,我国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不只是大规模这一项,而是在朝着超大规模,甚至特大规模的方向发展。使得我国电子计算机的软硬件的发展水平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这是如今电子信息技术日后主要发展方向。 2.3规模化及个性化在未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想要处于不败之地,并与其他发达国家竞争下去,就必须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部分公司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已经被生产出来,无论是外观还是质量,都能够看出来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处于逐渐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也为公司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应该扩大公司生产规模,使人们对产品越来越大的需求量得到满足,最终,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向规模化及个性化方向发展。 2.4大数据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实践经验表明,大数据已经逐渐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也是目前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多种电子信息技术数据终端的产物,尤其是在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电子商务领域,以大数据产物为依据为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高效化提供保障,并成为了日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同时,电子信息技术的大数据化发展也将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以及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中,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结束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