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_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_张超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_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_张超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

1

王春杨

2

吕永强

3

沈体雁

4,*

(1.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2.重庆交通大学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074;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4.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基于1996 2010年城市夜间灯光数据,运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加权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总体呈现东部相对密集、中西部相对稀疏的条形核心—边缘结构,1996 2010年间,城市体系集中度始终较高且经历了由“数量增长”向“规模扩张”转变的演化过程;城市体系空间增长表现为明显的先扩张后收缩、先向西南方向移动再向东北方向移动、沿海、沿江、沿沪昆线及南北交通通道轴线的动态演进特征;受地理条件、空间距离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非连续性和片段化特征,区域内各城市群空间演化特征差异化显著,江浙沪地区已进入都市连绵化阶段,形成较为成熟的跨区域城市群,而长江经济带广大内陆城市群则基本处于以都市郊区化和多中心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尚不具备形成跨区域城市群的条件,各城市群边界和空间结构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夜间灯光数据;城市空间结构;时空演化【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JL063);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2012BS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008)

*通讯作者:沈体雁,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tyshen @pku.edu.cn

0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

大道院士提出中国国土和经济布局“沿海—沿江”开发的“T ”字型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率先实施了沿海优先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沿海经济带得以飞速发展,而长江经济带发展则相对滞后。同时由于缺乏整体战略部署和有效协调机制,各地区经济互动基础薄弱,长江经济带内部各区域间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新时期,李克强总理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奇迹第二季”发展目标,目前沿海经

济带支撑引领作用明显不足[1]

。同时,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新常态”,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寻找新引

擎。在此背景下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将长江经

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的

区域竞争力,基本策略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全方位协

调发展,即“一体化策略”,包括产品、要素市场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及各地区制度政策相互

衔接。而城市体系正是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

关键载体和组织枢纽[2]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空间依托,

城市的规模是否合理、分布结构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城市体系功能的发挥和竞争力提

升,优良的城市体系空间形态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目标之一。因此,深入分析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对于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已有关于城市体系的实证研究主要基于城市人口统计数据并采用Zipf 法则①分析判断特定空间尺度下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及演化的总体特征。在

国家尺度上,Zipf 法则已被用于分析诸瑞士[3]、法国、日本[4]、

美国[5]、葡萄牙[6]、中国[7][8]

、巴西[9]、印度[10]以及OECD [11]

等国家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及

演化特征,

不同国家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区域尺度上,已有研究探讨了我国四大区域[12][13]

及省域

城市体系分布及演化[14]

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体系分布的地区差异较大,

但演化趋势上大致都经历了一个先分散后集中的态势。城市群或都市区尺

度上,已有研究分析了美国大都会区[15]、长三角[16]、珠三角[17][18]、京津冀[19]、中原[20]、辽中南[21]及哈大长[22]等城市群城市体系分布及演化态势,研究表明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是否支持Zipf法则取决于城市群或大都会区“城市区域”边界合理界定。通过对既有研究梳理发现,在选取不同空间单元、国别或历史发展阶段条件下,相关研究所得到的城市体系规模位序结构不尽相同,同时对现实中城市体系是否符合Zipf法则也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些争议也进一步印证了Leamer and Levinsohn有关“Zipf法则的实证研究重心应在于估计而非验证”[23]的观点,而Krugman也将Zipf定律称为“城市体系研究中的一大谜团”[24]。

然而已有的基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统计数据的城市体系实证研究存在三大缺陷。缺陷一:受研究方法所限,已有城市体系研究缺少空间维度。Zipf法则主要探讨城市规模与其位序之间线性关系,侧重分析城市体系结构演化总体特征,缺乏对城市体系空间演化方向及内部空间分异的探讨。缺陷二:“行政城市”样本无法准确反映城市“相对密集”的特征。城市体系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城市”合理界定,城市本质上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相对密集的空间单元,因此应采用居民规模在一定阈值以上的集聚区作为城市样本估计城市体系分布才是有效的。目前以“行政城市”样本的既有研究,实际默认了行政管理级别相对较高的地级市或县级市同时也是人口相对密集的“点”,这与现实并不相符②。缺陷三:统计意义上城市边界与真实城市边界的差异性也使得城市人口统计数据无法真实反映城市人口规模。“行政城市”人口规模统计的基础是具有固定边界的空间单元,因此空间单元边界能否准确勾勒人口经济活动“集聚区”决定了人口数据的有效性。就我国而言,目前“行政城市”涵盖范围过大,在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时,未能对内部城市、郊区等进行更进一步的划分;此外,城市人口统计数据不可靠性还源于“行政城市”边界的不断调整③。以上三大关键缺陷大大降低了既有研究的可信度和政策含义,对把握特定区域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及演化特征带来困难。鉴于以上原因,有学者提出了地理空间视角(geospatial perspective)[25]这一概念,旨在打破原有基于行政区划统计数据的研究范式,进而转向基于微观组团或图斑单元城市特征数据的分析范式。

本文尝试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数据确定城市样本,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及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即是一种能够直接反应多维度城市化特征的图斑数据,夜间灯光面积及亮度等与城市化人口产业过程、土地住房过程、基础设施过程、环境过程及生活方式转变过程等均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26]。在我国,DMSP/OLS夜间灯光总量与城市化水平[27]、GDP密度[28]、人口分布[29]等的相关性已经得到证明,其作为城镇体系、城市规模的度量具有可行性和可信度[30][31]。在合理选定灯光亮度门槛值(DN值)条件下,城市规模即可由城市区域高于DN门槛值的灯光亮度总量近似表征,同时也就确定了城市体系样本,从而有效消除了城市界定和城市人口数据误差问题。除了以夜间灯光数据界定真实城市空间单元而非“行政城市”作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结构分析的基本地理观测单元,本研究与已有研究的差异还体现在:不仅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分布特征和变动趋势,还将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系统测度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和演化特征、空间集中和扩散程度、重心变动方向及趋势。

1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1.1地域单元与数据选择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范围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共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km2。本文选取1996、1999、2000、2003、2006和2010年中国DMSP/OLS夜间灯光非饱和定标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进行研究,该数据优点在于:首先,数据包含城镇等稳定光源而背景噪声为0,从而为城市体系实证研究提供了优质数据源;其次,该数据有效消除了夜间灯光数据的灯光饱和效应,其可信度和可行性评估更为有效。此外,为消除云、火光等偶然噪声影响,掩膜提取中国DMSP/OLS夜间灯光并重采样为1km空间分辨率。为研究需要,本文采用二次回归函数的方法对原始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了相互校正,提高了其在时间序列上的可比性。

本文选取夜间灯光强度DN>40作为城市“门槛值”,以便使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规模更有区分

度,即灯光强度DN >40的区域被视为城市。同时

选取50km 2

作为筛选城市区域的另一项标准,以便消除局部非人口密集区单体夜光“亮点”

(如单体工

业设施等)影响,最终得到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分

布如图1所示。

图1长江经济带夜间灯光遥感图和所选城市样本(DN >40)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基于城市体系的位序—规模法则,

对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分布情况及变动特征进行

分析;其次,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直观描述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布形态及时空演化特征;最后,采用加权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城市体系整体演化方向。1.2.1

城市位序—规模法则(City Rank-Size Rule )城市位序—规模法通过数学模型直观阐释了

城市排序与规模分布间的关系,以数学公式表达为:

P r =K ·r -q

其中,

P r 是第r 位城市的规模,K 是最大城市的规模,

r 是P r 城市的位序,q 为Zipf 系数。如果q 的绝对值趋近于1,说明各级城市规模发展较为均衡;如

果q 的绝对值大于1,即首位度较高,说明城市规模更集中于大城市,中小城市不够发达,城市规模结构呈现首位分布格局;如果q 的绝对值小于1,说明城市规模体系相对分散,高位次城市规模不突出,而中小城市则比较发达。1.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自相关分析旨在定量描述事物在空间上的依赖关系,其包含全局和局部两类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反映样本区域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整体关联特征和关联模式,常用的测度指标是Moran's I 统计量,其计算方法为:

I =

∑n i =1∑n j =1W ij Y i -Y ()-

Y j

-Y ()

S 2∑n i =1∑n

j =1W ij

其中,

S 2=1n ∑Y i

-Y

()-,W 是空间邻接权重矩阵,在本文中设定为基于共同边界的queen 矩阵,n 为区域数量。Moran's I 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表示相似变量值在空间上呈集群分布;Moran's I 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负,表示变量值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Local Moran's I 统计量、Moran 散点图、Moran 散点地图等来分析某地区与其相邻地区间的空间关联模式。1.2.3

标准差椭圆方法

标准差椭圆方法(SDE )最早由Lefever 于1926年提出,该方法通过具有特定特性的椭圆认识、表征空间要素布局。标准差椭圆作为度量空间分布的工具,主要用于进行空间分布特征的范围及方向性因素判定,是研究空间要素分布态势与演化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其中椭圆中心表征空间要素布局重心相对位置,长短轴分别表征空间要素布局的主趋势方向和次要方向的离散程度,椭圆面积表示要素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标准差椭圆可表现离散数据集空间分布的重心、展布范围、密集性、方向和形态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10]

,其中单位标准差椭

圆上分布的空间要素总量可体现其在二维空间上

展布的密集程度

[12]

。目前SDE 方法已经被嵌入

ArcGIS 等商业软件并被广泛应用于诸如人口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及变动、环境问题、城市病问题等重点领域

[12]

2

长江经济带城市结构的总体特征

2.1

城市体系总体分布描述

从1999年和2010年长江经济带夜间城市灯光

分布图来看,长江经济带的城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

为一种特殊的东部相对密集、中西部相对稀疏的条形核心—边缘结构。长江上、中、下游灯光密度呈现出显著差异性,其中2010年东部三省市(江苏、

上海、浙江)灯光密度21.32/km 2,中部四省(安徽、

江西、湖北、湖南)灯光密度3.32/km 2

约为长三角地区的1/7,西部四省市(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

灯光密度为1.71/km 2

,不到长三角地区的1/12。结合自然环境、交通通道和区位等地理要素,长江

经济带可以划分为两大城市空间区域、四个城市密集区、一条主轴城市带和一条辅轴城市带。受地形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分布以巫山—雪峰山为界明显分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群和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城市群两个大的城市空间分布区域。四个城市密集区分别是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以及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此外,还包括一个次级的城市群,即黔中城市群。一条主轴是长江干流沿岸城市带,由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和沿江城市组成;辅轴由沪昆铁路沿线的上海

、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和沿线城市组成。

图21996年和201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地理分布图

2.2城市规模分布:由“数量增长”转向“规模扩张”,集中度持续增强

整个长江经济带汇集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

不同规模的城市,各城市的区位条件、发展基础不同,其规模随时间变动的速度也各不相同。基于1996 2010年间部分年份的城市样本(夜间灯光数据DN >40)对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体系及变动趋势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首先,从城市样本数量上看,在选取DN 门槛为40的条件下,长江经济带城市数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由1996年的103座逐步上升到2003年的341座,之后又下降到2010年的295座。其次,从q 值的计算结果看,1996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对位序的回归系数q 值的绝对值不仅均大于1,而且大体经历了一个逐渐上升的发展过程,从1996年的1.234增加到2010年的1.369(表1)。说明在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演变经历了由“数量增长”向“规模扩张”转变的过程,现状城市规模体系的地理集中度较高,并呈现“发散增长”的演化特征,即城市体系首位度较高,大城市的规模很大,而中小城市不够发达,并且这种城市规模结构呈现首位分布格局的特征在考察期内不断加强。2.3

城市空间变动:先扩张后收缩、先向西南移动后向东北移动

为进一步测度和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变动的空间方向,可以绘制城市体系的标准差椭圆图

(图3),通过椭圆的中心坐标和面积变化明确城市规模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动方向和集中程度。从图3

中可知,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分布总体呈现

“东(略偏北)—西(略偏南)”格局,城市体系规模标准差椭圆长轴伸缩幅度大大强于短轴,这表明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演化的主要力量来自于东西方向的城市增长,而非南北向。1996 2010年间,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规模增长的空间演化呈现明显的先扩张后收缩、先向西南方向移动再向东北方向移动的变化特征。具体而言,

1996 200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灯光空间密集度由1.29/km

2

上升到2.27/km 2

,标准差椭圆空间范围明显增大,椭圆长轴和短轴均有所增长,且长轴增长量较大,

椭圆中心坐标由(117.4E ,

30.62N )移至西南方向的(116.26E ,30.38N ),方位角变大,椭圆西部地区如重庆市、湖北、湖南中部等地为椭圆显著变化区域。说明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重心逐步向西部移动,中西部的城市体系边缘区域城市规模增长快于长三角等核心区域,其中湖北中西部、湖南西北部、重庆南部等区域是城市规模增长最显著的区

域;2000 200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灯光空间

密集度由2.27/km 2上升到3.64/km 2

,而标准差椭圆空间范围明显缩小,椭圆长轴明显缩短而短轴变

化不大,椭圆中心坐标由(116.26E ,30.38N )移至东北方向的(116.89E ,30.54N ),贵州北部及湖南中部

等地为椭圆显著变化区域。说明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重心又开始向东部移动,东部长江下游地区城市体系核心区城市规模增长快于长江中上游边缘区域;2006 201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体

系灯光空间密集度由3.64/km 2上升到4.28/km 2,标准差椭圆空间范围进一步缩小,椭圆中心坐标由

(116.89E ,30.54N )进一步移至东北方向的

(117.31E ,30.78N ),重庆市南部、贵州北部及湖南中西部等地为椭圆显著变化区域。说明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重心进一步向东移动,东部长江下游地区城市体系核心区城市规模增长快于长江中上游边缘区域。

表1

1992 2012年夜间灯光数据DN >40城市样本下q 值年份199619992000200320062010Constant 12.11

(0.052)***

13.26

(0.040)***

13.48

(0.031)***

14.50

(0.032)***

14.36

(0.038)***

14.46

(0.017)***

ln i -1.234

(0.011)

**-1.312

(0.008)

**-1.294

(0.006)

**-1.346

(0.006)

**-1.332

(0.007)

**-1.369

(0.007)

**Sample 103175209341336295R2

0.985

0.979

0.977

0.966

0.966

0.967

图31996、2000、2006、201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标准差椭圆及其重心变动

3长江经济带城市结构的空间演化与分异

尽管城市体系规模—位序分析、

标准差椭圆分析结果集中反映了长江经济带在城市规模上的总

体分布特征和变动方向,但未能对城市体系空间演化模式作出更多解释,毕竟相同的q 值和密度值可

能对应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

因此需要分析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结构和演变特征。图4为1996年和201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地理分布的空间自相关Moran'I 计算结果和散点图,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在空间上显著正相关,即呈现显著的城市集群特征,具体表现为较大规模城市相对地趋于和较大规模城市相临近,较小规模城市相对地趋于和较小规模城市相邻的空间结构。20年的城市地理分布Moran'I 统计值(0.6972)略低于1996年的Moran'I 统计值(0.7107),说明从1996年到2010年,长江经济带城

市规模空间分布的空间集群特征有弱化趋势。同时

1996年、2010年两时间城市规模分布散点图表明,大多数城市表现为在地理空间上显著的正相关性,空间分布结构特征表现为非典型性。

为进一步测度城市体系局部空间结构特征及变动,需要进行城市规模的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 分析。图5和图6分别为1996

年和2010年的基于Moran'I 散点图的城市空间集聚地图和显著性图。从图中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空间分布显著的局域特征和变动趋势

图41996年和

2010年城市规模Moran'I 散点图

图51996年城市空间集聚地图和显著性图

图62010年城市空间集聚地图和显著性图

首先,由于地理条件、空间距离、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差异性,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分布非连续

性和片段化特征明显。长三角地区是整个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发展最为完善的区域;长江中游地区三个次级城市群集聚规模均较小且相对孤立,未能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连绵区,城市群空间分布的非连续性较为突出,较大规模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于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南昌城市群的集聚特征并不显著;长江上游地区城市体系空间分布非连续性特征更为突出,由于自然地理分割和交通不畅,重庆、成都两大城市对贵州、湘西、云南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均较小,成渝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间无法形成稳定的空间联系,三个突出的落后城市连绵带分别分布于渝东南地区、黔东南、湘西地区和川西地区。

其次,尽管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结构总体呈现首位分布格局,但不同区域城市体系演化呈现出巨大差异性。由图4、图5可知,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和空间范围基本稳定,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大致呈现平行增长态势,已进入都市连绵化阶段。异质性地区仅存在于局部个别地区,其中皖北阜阳、亳州、淮北、宿州、淮南、蚌埠等地个别县城规模提升相对滞后,而江西赣州北部及吉安中南部个别县城规模提升相对迅猛;长江中游各城市群空间结构变化特征最为明显,整体上逐渐由武汉城市群一支独大,转变为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南昌城市群的三足鼎立。其中,长株潭城市群和南昌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呈现一定空间扩散特征,但均不够显著;而武汉城市群极化特征显著,湖北中部襄阳、随州、荆门、荆州、宜昌、鄂州等地城市规模与武汉差距呈现加速扩大的态势。上游地区的成渝城市群空间发展较快,都市郊区化明显,而城市群空间扩散程度还较弱;滇中城市群集群特征有所减弱,而黔中城市群则缺乏较大规模城市。

第三,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呈现沿海、沿长江干线、沿沪昆线及区域交通通道轴线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其中尤其以武汉至长三角的长江下游沿线城市,沿沪昆铁路和沪昆高速沿线城市,南昌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皖南城市带表现最为明显,此外湘江经济走廊沿线城市,成渝轴线城市等伴随交通条件的改善,也呈现出这一特征。但长江中上游沿线城市规模变动相对缓慢,原因首先在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地理环境相对复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无法有效联接沿线城市,使得地区间要素流动长期不畅;其次,区域间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区域之间的竞争多于合作,长江作为黄金水道促进沿线城市发展的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此外,长江中上游沿线城市规模大都偏小,武汉、重庆等主要城市目前仍处于加速集聚阶段,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最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边界和结构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是地理距离所带来的空间分割。例如,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武汉到达另外两个核心城市南昌和长沙之间的高铁距离分别为359km和362km,要明显的远于上海到南京、杭州之间的距离,不仅中间缺乏过渡的城市节点,其人口和经济规模也远不及上海,跨区域城市群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在长江上游城市群,贵阳至重庆的高铁距离为345km,低于上述武汉至南昌、长沙的距离,略高于成渝之间的高铁距离(309km),未来有可能与成渝城市群对接。二是相邻区域的空间竞争。如长株潭城市群到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距离约为700km,而同处长江中游的南昌城市群,其距离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均在在700km半径范围,虽然在空间距离上大于其至武汉的距离,但珠三角和长三角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发展水平上都明显高于武汉城市群,因此二者对长株潭城市群和南昌城市群的影响远大于武汉城市圈,因此长株潭城市群和南昌城市群的空间发展和规模变动突出地表现是向南和沪昆沿线而非向北(图7)。

图71996-201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变动

4结论

文章基于1996 2010年城市夜间灯光数据,运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加权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和变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 2010年间,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分布的集中度较高,即城市规模主要集中于高序位大城市,中小城市则不够发达,城市规模结构呈现首位分布格局的趋势在考察期内持续加强;受地理条件、空间距离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非连续性和片段化特征,区域内各城市群演化呈现多样化的空间发展特征,江浙沪地区已进入都市连绵化阶段,形成较为成熟的跨区域城市群,而长江经济带内陆城市群则处于以都市郊区化和多中心化为主导的阶段,尚不具备形成跨区域城市群的条件,并且各城市群边界和空间结构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1996 2010年间,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规模增长的空间演化呈现明显的先扩张后收缩、先向西南方向移动再向东北方向移动的变化特征。

基于以上判断,未来推进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优化,不仅应强调分层次的局部空间集聚,更应该进一步提高整个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结构的协调性,应着力通过优化空间结构要素、加强区域整体空间联接特别是各次区域间的空间关联、加快空间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等手段有序推进城市群联动发展,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一体化发展。△

【注释】

①1949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语言学家Zipf(194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城市规模与其位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在Zipf(1949)之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针对Zipf法则的实证检验开始大量出现。

②第六次人口普查城市人口数据显示,2010年城市规模前300位城

市中包含27个县,占总样本数9%,而城市规模前600位城市中包含150个县,占总样本数25%,这些人口集聚相对密集的“城市”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轴线和长江沿线轴线上,但因为行政等级较低被排除在城市样本之外,从而给城市体系分析造成较大误差。

③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切块设市”、“整县改市”、“地

市合并”以及“撤县(镇)设区”等不同模式的行政区划调整,这直接引发我国城市规模统计数据的相应调整,导致数据上我国城市化率大幅提升,而这种调整对真实城市体系规模变动并无太大贡献。【参考文献】

[1]杨开忠.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也要注意发挥珠三角地区的作用[EB/OL].http://city.ifeng.com/a/413361_0.shtml2014-09

-29

[2]杨开忠.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规划建设新的副中心城市[EB/ OL].http://finance.sina.com.cn/.shtml2014-05-16

[3]Zanette D H,Manrubia S C.Role of intermittency in urban development:a model of large-scale city formation[J].Physical

Review Letters,1997,79(3):523.

[4]Eaton J,Eckstein Z.Cities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France and Japan[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7,27(4):443-474.

[5]Gan L,Li D,Song S.Is the Zipf law spurious in explaining city-size distributions?[J].Economics Letters,2006,92(2):256

-262.

[6]Delgado A P,Godinho I M.The evolution of city size distribution in Portugal:1864-2001[M].Faculdade de Economia,Universidade do Porto,2004.

[7]Anderson G,Ge Y.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citie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5,35(6):756

-776.

[8]Au C C,Henderson J V.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6,73(3):549-576.

[9]Moura Jr N J,Ribeiro M B.Zipf law for Brazilian cities[J].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6,367:

441-448.

[10]Gangopadhyay K,Basu B.City size distributions for India and China[J].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9,388(13):2682-2688.

[11]Veneri P.On City Size Distribution:Evidence from OECD Functional Urban Areas[R].Oecd Publishing,2013.

[12]杨开忠,陈良文.中国区域城市体系演化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08(3):6-12.

[13]程开明,庄燕杰.城市体系位序—规模特征的空间计量分析[J].地理科学,2012,32(8).

[14]谢小平,王贤彬.城市规模分布演进与经济增长[J].南方经济,2012(6):58-73.

[15]Berry B J L,Okulicz-Kozaryn A.The city size distribution debate:Resolution for US urban regions and megalopolitan areas[J].

Cities,2012,29:S17-S23.

[16]蒲英霞,马荣华,马晓冬,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J].地理研究,2009,28(1).

[17]李立勋,温锋华,许学强.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J].热带地理,2007,27(3):239-244.[18]张虹鸥,叶玉瑶,陈绍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变化及其空间特征[J].经济地理,2006,26(5):806-809.[19]张蕾.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演化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0]吕金嵘,王发曾,高燕哺.近20年来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结

构的演变特征分析[J].河南科学,2008,26(6):748-751.[21]苏飞,张平宇.辽中南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2010,30(3):343-349.

[22]李赖志,曾媛苑,赵维良.哈大长区域城市体系分布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24-226.

[23]Leamer E E,Levinsohn J.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the evidence [J].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5,3:1339

-1394.

[24]Krugman PR,Krugman P.The self-organizing economy[M].Cambridge,MA:Blackwell Publishers,1996.

[25]Jiang B,Jia T.Zipf’s law for all the natural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a geospatial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1,25(8):1269-1281.[26]杨眉,王世新,周艺,等.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应用研究综述[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26(1):45-51.

[27]陈晋,卓莉,史培军,等.基于DMSP/OLS数据的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反映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灯光指数的构建[J].遥感学报,2003,7(3):168-175.[28]杨妮,吴良林,邓树林,等.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省域GDP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4):108-111.

[29]程砾瑜.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人口分布时空变化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8.[30]廖兵,魏康霞,宋巍巍.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在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研究中的应用与评价———以近16年江西省间城镇空

间格局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11):1295

-1300.

[31]吴健生,刘浩,彭建,等.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及其空间格局———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J].地理学报,2014,69(6):759-770.

作者简介:张超(1983-),男,河北邢台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

收稿日期:2014-12-11

Research on City System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YangtzeRiver

Economic Belt:Based on DMSP/OLS Night Time Light Data

ZHANG Chao,WANG Chunyang,LV Yongqiang,SHEN Tiyan

【Abstract】Based on the DMSP/OLS night time light data of the years1996-2010and using the analytical methods including city rank-sizeRule,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weighted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changing features of the city system in the Yangtze economy belt.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the city system in the area has a core-peripheral structure,relatively dense in the east and sparse in the middle and the west.Between1996and2010,the density of the city system was constantly high,though changing from increase in number to expansion in scale;The growth in space of the city system also has its obvious features,expanding first and shrinking afterwards,moving southwestward and then northeastward,moving along the coast,the YangtzeRiver,the HukunRailway and North-South traffic passages;Due to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distances and different phases of development,the cities in the Yangtze economy belt lie apparently discontinuously and in fragments.The features of development of each city group in the region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The Jiangsu-Zhejiang-Shanghai area has been developing in a continuous pattern,forming a relatively mature interregional city group.However,the vast inland city groups in the Yangtze economy belt are mostly in a city-suburb or multi-center pattern,immature for the forming of interregional city group and also with many uncertainties in the borders and spatial structures of city groups.

【Keywords】The YangtzeRiver Economic Belt;DMSP/OLS Night Time Light Data;City System Spatial Structure;Time Space Evolution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第九章_城市公共空间

第九章城市公共空间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由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与地面环境设施要素构成;城市公共空间除有功能要求外,其数量与城市性质、人口规模有密切关系;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容多,包括总体布局和具体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在本质上属于城市设计范畴,需要作城市设计,其目的是创造功能良好、城市空间有特色的环境。城市公共空间的重点是城市中心、干道、广场和公共绿地。 一城市中心区的概念Downtown:城市闹市区的俗称,通常指传统的商业中心(Uptown:城市的住宅区和非商业区) CRD:Central Retail District,以商业零售为主 二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构成:商务职能;信息服务职能;生活服务职能;社会服务职能;专业市场;行政管理职能;居住职能 三城市中心与中心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古代城市:城市中心的职能变迁;近代城市:城市中心的快速发展与中心区的形成;现代城市:全球经济条件下中心区的发展 四中心区规划的相关理论: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哈里斯与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学说(1、伯吉斯(W.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美国社会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了同心圆模式。伯吉斯主要是从居住人口的类型和居住区的类型来进行分析的,他认为是向心、专业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等五种力的作用使城市产生了地域分异。其间,城市各地带不断地侵入和转移,就形成了同心圆式的扩散过程。其缺陷:一是没有考虑各区之间的交叉和城市交通的作用;二是未考虑作为城市主要活力的工业活动布局及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2.霍伊特(H.Hoyt)的扇形模式1936年霍伊特对美国城市的房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城市住宅布局九种倾向的考察,认为城市土地利用呈扇形格局。霍伊特的模式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城市中心是CBD区;二是低级住宅区与批发、轻工业区交叉、混和;三是各等级住宅区是按区分布而非按距中心的距离分布。在其模式中,城市布局的职能区划已见雏形;而且,城市交通、特别是中心CBD的交通线以及对外交通线对城市布局有很大影响。但该模式似乎把城市工业放在很次要的地位,使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3.哈里斯与乌尔曼(D.Harris &L.Ulman)多核心模式。奎因在40年代提出,CBD是城市主要中心,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中心,各影响一定的地域范围。哈里斯和乌尔曼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类城市的地域结构,提出多核心模式。在多核心模式中,城市地价并非从中心到外围呈单纯递减趋势,而是出现几个峰值区:在早期落后的城市阶段,从中心到边缘,地价不断递减,而在多核心时代,除了CBD外,城市还有其他次中心,因此多核心模式更适合现代城市的特征4.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学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于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学说”是现代城市地理学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中心地学说是一种解释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式,该学说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其腹地的服务中心,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的商品和服务。由于这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依其特性可以分成若干档次,因而城市可按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档次划分成若干等级,各城市之间构成一个有规则的层次关系。基于均质平原和经济人的假设,克氏提出了三种代表性的空间结构模式:市场原则下的空间模式——K=3体系(即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低一级市场区的面积的3倍)、交通原则下的空间模式——K=4体系(即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低一级市场区面积的4倍)、行政原则下的空间模式——K=7体系(即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低一级市场区面积的7倍)。 五城市中心区的用地结构形态:单核结构形态:中小城市;部分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多核结构形态:国际性大都市;历史古城 六城市中心区的职能发展方式:以商业中心为主的发展方式:哈罗新城市中心;商业职能与商务职能混合的发展方式:香港维多利亚湾;以CBD为主的发展方式:纽约曼哈顿岛;哈罗新城市中心;香港维多利亚湾;纽约曼哈顿岛 七城市商业中心规划:城市商业体系的空间分布;城市商业体系的等级类型;城市商业中心的构成与规模;城市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城市商业中心的道路交通组织;城市商业中心的形体环境设计1城市商业体系的空间分布:城市商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商业中心的区位的主要制约因素:商业中心区的位移;商业体系空间分布形态的变形(1)城市商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单一商业中心→城市商业体系;集聚——扩散的生成机制,集聚是为了生存,扩散是为了发展,集聚形成商业中心,扩散导致商业体系的生成与发展。土地市场——政府的调控机制:城市中心土地升级使城市

(完整版)《公共空间设计》教案专题

教案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第二学期 科目:《公共空间设计》 班级:14环艺班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一周课次 1 时数理论( 4 ) 课型 理论+ 实践 类别 核心专 业课实践(0 ) 标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公共空间设计概论 本次课程所属的项目: 大项目:公共空间设计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完成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主要开展设计任务的必要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掌握满足工装设计师 岗位要求的基本专业技能,1、使学生了解 公共空间设计的思维与特征。 2、初步掌 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3、公共空间设计 的流程。 1、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流 程。 2、掌握公共空间项目设计基本构成 要素,学习公共空间组织方式与原则。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要求学生自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美术馆、武汉市新科技馆等公共建筑。思考两个问题:家装和工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不同种类的工装设计依据大致有哪些? 课 前 准 备 相关案例图片(由学生搜集,包括不同功能定位的公共空间实景分析) 参 考 资 料 《公共空间设计》-郑曙旸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公共空间设计》-侯林主编

特色餐厅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本项目旨在训练学生设计要素把握的能力。重点学习公共空间中的餐饮空间设计,训练对空间的感知和空间设计的能力,在空间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界面设计、家具与陈设布置、光与色的设计,创造符合实际需求的餐饮环境。同时了解餐厅家具与人体尺度的关系。 二、设计要求 进行空间界面和建筑装饰细部的设计,空间的划分应满足餐厅空间要求;和工作人员的行动需求,同时按所构思的餐厅主题、环境气氛和风格进行陈设与装饰设计,营造有个性的餐饮环境。 着重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1.本案周围是密集的住宅区,且店面不临街。要在比较局促的地段,解决好方案的总体布局(如店面设计、人流的组织等)。 2.设计重点为室内的餐饮空间,提倡以工作流程和用餐习惯来推敲和构思方案,并初步确定要营造的室内环境气氛与建筑风格。 3.满足功能使用和结构合理性要求。如: ①餐桌椅摆放是否满足人体工程学,用餐区分隔是否充分利用空间优势。 ②空间路线是否能够按照工作流程顺畅的安置。 三、功能划分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城市空间结构(含解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 城市空间结构 一、选择题 读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团状、河流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 2、最早发展成城市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居民点沿河流延伸布局,呈带状分布。第2题,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早期城市的选址,图中①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答案:1.D 2.A 我国东部某城市积极推进紧凑型城市建设,即通过控制城市蔓

延,提高土地集约混合利用,以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连接各个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下图示意三种建筑布局类型。据此完成3~5题。 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例。建筑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例。 3.为发展紧凑型城市,该市应优选( ) A.甲类型B.乙类型 C.丙类型D.以上都是 4.紧凑型城市应该( ) A.不划分功能区B.鼓励无人汽车 C.增加立体绿化D.杜绝城市扩张 5.发展紧凑型城市会( ) A.降低公共空间 B.加强钟摆式交通 C.加剧大气污染 D.保护农业用地

解析:3.A 4.C 5.D 第3题,读图可知,甲类型城市人口密度大,容积率高,建筑密度小,土地利用率高,属于发展紧凑型城市的优先选择。第4题,紧凑型城市人口集中,经济活动密集,应该增加立体绿化,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居住环境;紧凑型城市也应该划分功能区,杜绝城市扩张不符合实际;无人汽车与紧凑型城市关系不大。第5题,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率高,有利于保护农业用地;有利于增加公共空间。紧凑型城市可减少人们出行距离,减轻钟摆式交通现状;大气污染加剧是城市不合理发展的结果,不是紧凑型城市必然会带来的结果。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夜间人口密度分布图,下表为甲区昼夜人口密度变化趋势表。读图表回答6~8题。 就业人口密度白天人口密度夜间人口密度1960年100 100 100 1998年137 129 60 6.该市夜间人口分布重心向外迁移是因为( )

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实用标准文档 例一: 案例名豪申创意中心案例投资 5500 万元称总额 作者崔海涛设计是否竣工项目案例 选用 设计类室内设计案例类型展览空间型 案例所江苏南通市案例面积 8800 平方在地米详细地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工业区石江公路1907 号 址 参与设朱非波、崔自豪竣工时间 2015-5-1 计师 业主名豪申布艺有限公司 称 业主联 undefined 系人 所用材凌云幕墙、环球UMGG、兔宝宝等品牌 料品牌 设计说 A、作品对城市需求与价值的独特挖掘角度: 明展现了南通家纺行业的新面貌,体现了南通家纺业的良好发展 B、作品在环境风格上的设计创新点: 它在外形和颜色上与周围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看上去眼前一亮,从而产 生一枝独秀的效果,避免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C、作品在空间布局 上的设计创新点 : 将豪申公司的五大事业部合理安排到各个区域,完美呈现 D、作品在设计选材上的设计创新点: 使用环保材料 E、作品在投入运营后的出众效果与评价: 销售量稳步上涨,扩大营业面积,给客户带来良好的空间印象 总体构思:本着对城市需求与价值的体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环 境,运用材料、空间、形式、场地等元素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并

实用标准文档 在此基础上将室内空间布局与材料相结合,使达到室内空间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实用标准文档 HA事业部顶面图 HA 事业部作为展示用途面 积占用大于1/2, 展示空间运用大 量采光,来表达突出展品的美感与 价值。 HB事业部总平图 HB事业部采用与 HA不同 的表现方法,展品不再集中占 用大面积的场地,而是将展品 分割陈列于互无关系的独立 空间中,将不同风格的布艺展 品充分表达,做到一花一世界 的既视感。 HB展厅顶面布置图 作为展厅更加注重展 品与光和环境元素的结合, 突出体现在光的运用更加 频繁。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分析(知识分析)

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现状问题分析 [摘要] 以重庆主城区为研究区域,根据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的发展与现状,分析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特点,结合重庆地形,经济发展特点,人口分布,政策等方面,了解重庆各主城区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高速发展的重庆出现“城市蔓延”现象,城市问题突显;不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制约工业的发展;主城区空间结构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非农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时还受到地形、交通、政府政策及人们环保意识提高的影响。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是城区空间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analysis [Abstract] To chongqing city as the research area, according to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chongqing terrain,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policy, understand the city of chongqing func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appear " urban sprawl" phenomenon, urban problems serious; of the urban space structure unreasonable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urban space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is the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affected by the terrain, transportation, government policy and the peop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mprove influence. In general,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 of the leading factor. [Keywords]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Influence factors 引言: 重庆主城区作为重庆经济文化政治的核心区域,在重庆整体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高速发展的重庆,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一些因城市发展过快,空间结构不合理等造成的城市问题。所以,研究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现状问题对于重庆整体的长远发展十分必要,只有找到现状问题所在,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 一重庆市主城区空间结构现状特征及问题 (一)主城区空间结构现状概况

城市空间分析

城市广场空间研究 1.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问题 时至今日,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领域研究借鉴西方成果时出现的盲从倾向,使得个性认知的淡化成为国内广场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设计师从第一位的主动创造者沦为了被动模仿者,很多设计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另外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得多方矛盾得不到有效协调。 2.空间与人 事实上,广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交流的场所,应是为人所实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应当有“空间感”和“场所感”。 2.1 人性空间的认识 人与空间存在互动关系,因此在空间的营造上,一定要考虑人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同需要,以达到空间环境与人行为活动的有机统一。这一需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宜人所用”,二是要“宜人所感”,“人性空间”的本质是“宜人”的。 2.2 城市广场与人 作为城市中最有活力、最有标志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广场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广场要满足人们交往、流通、休憩、娱乐等多种不同的行为活动需求,为这些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广场气氛、文化内涵的营造,给人以亲切、舒适、愉悦的心理感受。以下通过不同角度对广场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分析。 2.2.1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广场的设计进行空间形态构成研究广场处于城市空间环境中,在城市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设计,确定了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广场空间形态的构成。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广场的过程中,认真分析该地区的城市设计成果,研究广场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手段,空间位置、规模,围合程度,该空间与周边空间的联系,包括功能的、景观的,以及在城市空间中的地位等方面。从这些分析研究结果出发,重新审视原来的城市设计成果中广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汲取其合理的成份到广场设计中来,同时也应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进行修正完善,最终应该是广场设计与城市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一、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 (一)城镇分布东密西疏 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1.城市网密度 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2.镇网密度 从全国镇网密度看,就省区而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8-1)。位居东部沿海地带的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市,是我国镇网密度最高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镇数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带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区,镇网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20个镇以上;再次是辽宁、江苏、广东(包括港、澳地区)、台湾、福建等沿海省区和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等中部地带 省区(它们多为“三线”重点建设地区),镇网密度在每万平方公里10—20个镇之间;其它省区镇网密度最低,一般均在每万平方公里10个镇以下。 从局部地域看,这种差异更大。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苏州市域,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镇;而苏北地区平均69.8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山区或边远地区,镇分布更疏,如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每180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内蒙古的乌拉特草原22000多平方公里仅有一座海流图镇。 3.城镇网密度 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建国36年来,由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向西转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东部的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尤其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在地域广大的西部地带的川、黔、滇、陕等省区和中部地带的“三西地区”(豫西、鄂西、湘西)的广大内地地区,相应建成我国的后方工业基地。据资料统计,共建成29000多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并建设了一批城市和镇,从而提高了这一地域城镇网密度,表现出我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分布结构日益均衡的巨大潜力所在。 如从全国城镇网密度(表8-1)看,全国平均每1210.6平方公里有一个城镇,而东部地带每438.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为1049.3平方公里和2531.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城镇网分布规律。而从各省区城镇网密度图看(图8-2),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如黔、滇、陕、豫、鄂、湘及川等省区,城镇网密度与城市网密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尤以湘、鄂、黔、滇四省区最为突出,整个“三线”地区的城镇网密度几乎可与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各省区城镇网密度相伯仲。全国城镇网密度表现为环渤海湾最密,东部、东南沿海、陕、鄂、湘次之,豫、皖、赣、桂、川、黑再次,西部地带最疏的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 作者简介:李曦(1975-),男,工程师,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重庆400000 李曦 摘要: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构成,探讨了建筑、街道、广场、绿地系统等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这些基本要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以及体现出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组成元素,特征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城市公共空间意指城市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所有公众可以任意到达的外部环境空间形式的总合,这种空间关系依照不同的规模和层次联系在一起。从早期都市狭窄的街道、集市的码头到后来的社区花园、广场、公园、步行购物中心,以至今天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Open Space),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例如:古罗马集会广场;巴黎塞纳河两岸(Seine River);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上海外滩(见图1)。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Urban Public Space)是指由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它们是从大自然中分隔出来的,是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城市生活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 与绿地等。 2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 2.1城市空间的边缘———建筑 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空间环境的形成,不但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其是否能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关注与周边的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环境特色。如重庆市渝中区的CBD商务圈,解放碑周边的建筑不论是立面、顶部、体量、色彩还是裙房高度都做了相应的协调,所以整体风格看起来很一致,与其公共空间所要体现的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从20世纪初期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理论流派。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生态学派、区位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行为学派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20世纪7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成为主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形成了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1)社会生态主义学派 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三大经典模型,即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同心圆城市结构学说。他在研究芝加哥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特点后,提出了由五个同心圆带组成的城市格局。他认为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形成了不同质量的居住带,依次向外为:①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区;②过渡带;③工人住宅带;④良好住宅带;⑤通勤带。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提出了扇形理论。他认为城市由市中心沿着主要交通路线发展或沿阻力障碍最小的路线延伸,故城市结构呈放射状的扇形模式。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E.L.厄尔曼提出多核心理论,多核心城市结构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模式,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多核心化和郊区化。 (2)城市区位主义学派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了《南部德国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这也是近代空间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他继承了古典经济研究方法,运用抽象的理论演绎方法建立了精确化的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进行大量调查,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此后,德国学者廖什论证并发展了中心地理论。 (3)行为主义学派 社会行为学派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克服了社会生态学派和经济区位学派对人简单化和理想化假设的缺点,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土地利用者的区位决策行为因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和掌握信息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程度,而且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效用并非人们进行区位决策的唯一目的。 (4)新马克思主义学派 新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应建立在社会结构体的层面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体选址行为上,因为社会结构体系是个体选址行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城市问题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的空间表现。 1

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例一: 总体构思:本着对城市需求与价值的体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运用材料、空间、形式、场地等元素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并

在此基础上将室内空间布局与材料相结合,使达到室内空间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HA事业部顶面图 HA事业部作为展示用途面积占用大于1/2,展示空间运用大量采光,来表达突出展品的美感与价值。 HB事业部总平图 HB事业部采用与HA不同的表现方法,展品不再集中占用大面积的场地,而是将展品分割陈列于互无关系的独立空间中,将不同风格的布艺展品充分表达,做到一花一世界的既视感。 HB展厅顶面布置图 作为展厅更加注重展品与光和环境元素的结合,突出体现在光的运用更加频繁。

HE事业部顶面图 HE事业部的建筑构造形式更加丰富,运用曲线与拐角打造不同于其他的空间形式。 HE事业部平面图 建筑构造形式的改变在带动空间流动方向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室内陈设布置的形式。使展品脱离死板的摆放展示,赋予其流动的美感。 HI事业部顶面图 HI事业部的空间表达更为简单,以纵横的空间流通方式将视点集中于中部展台,突出展品。

HI事业部平面图 HS事业部顶面图 HS事业部以整体的开敞形式来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将部分隔断放入整体的空间形态中来划分区域的界限,将不同风格展品从中总体中分割出来,达到展品与区域的统一,区域与整体空间的统一。 办公区入口1 办公区入口1运用实体性分割进行空间划分,将字母形式的镂空空间隔断运用到空间划分中增加空间的开放性与趣味性。 采用简单的美式装饰风格,运用木质材料的暖色调与铁艺吊灯的暖色灯光来调和白色的冰冷感,增加空间美感,使办公空间更加温馨和谐。 木质的镂空吊顶与前台的公司LOGO的艺术表现形式则更加强调了空间的形式美感。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 内容摘要:在城市空间配置的变迁过程中,优良的城市空间结构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益最大化。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进而提出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与意义。 关键字:城市空间结构经济优化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表现了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内涵一般从密度、布局、城市形态三个方面表现。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点为:第一,城市土地利用成组成团,形成各种均质区;第二,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构成城市各级中心;第三,围绕各级中心各种职能有规律的排列;第四,内涵调整与外延扩展交互作用。 二、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 (一)、聚集效应与城市的关系 聚集效应决定着土地利用的布局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本质上是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由聚集经济所形成的吸引力与聚集不经济所引起的排斥力。它不仅从整体上影响并决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在微观上影响企业与居民的选址决策,它们的相互作用就促使城市地域内部土地利用结构的分化。聚集效应还决定着土地利用的总量和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域聚集的规模。 (二)、地租与城市空间结构化的关系 地租与聚集效应密切相关。聚集效应是地租的资本化;地租的竞争过程使得聚集效应均等化合聚集数量最大化,地租成为调节城市空间结构的杠杆,地租与聚集效应成为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一对平衡力。 三、城市经济运行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一)、城市聚集效应的形成、演化与作用过程,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变动属于同一个过程,这种演化一般通过四个过程交互作用而成,使得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内部调整和外部扩展的特征。 (二)、技术进步是影响城市聚集最为直接的因素,也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以及创造新的城市形态的活跃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

材料五: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并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经济因 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方法; 掌握分析城市功能区成因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城市,理解四大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学习思路: 为什么分→怎么划分→影响因素→如何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分析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 ⒉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其中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是重点兼难点。 教具准备:有关图表,课件 播放歌曲《家住临沂》展示大美临沂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导入新课:读教材P44图2-3-1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回答: 图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同时思考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 教师总结:在这些功能区中,其中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是城市最常见的功能区。)

间 个 二、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组讨论交流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住宅区集中成片;是城市中最基本,用地最广泛的功能区。 工业区呈片状或带状;一般分布在市区外围,并沿交通干线分布。(读图思考) 商业区大多呈团块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展示上海中心商务区图片,阅读第46页“知识窗”结合视频回答:1、“中心商务区”为什么叫中心商务区,而不叫中心商业区? 2、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点? 提示:中心商务区兼有商业职能和服务职能。

浅谈经济功能变化下赣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浅谈经济功能变化下赣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摘要】城市空间结构反应的为城市里人类活动以及城市的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映射,它表现出了城市的资源要素分布状况与利用的程度,且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发生演变,与此同时城市空间的结构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影响城市空间演变的因素,并以赣州市为例,分析了赣州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探讨了空间演替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研究现代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的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影响因素 0 引言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巨系统,由自然结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构成,其中,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结构的基础结构[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分为两种趋势:(1)将城市设定为区域中的一个点,作为城市体系来研究;(2)将城市设定为面,对城市空间的结构实施研究。借助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分区拥有重大意义,同时成为实行城市规划及建设的重要依据。人类一切物质生活都需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实施的。纵然不同的城市功能结构存在差异,人类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具有较大区别,但始终要在特定的空间地域内实施,城市的空间地域则为城市所有活动的载体。同样的,特定的地域空间结构的所处的位置及其周围的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对城市的发展存在非常大的限制性。所以城市空间结构素来是城市地理学研究中的热门问题。 本文所指的城市空间结构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功能组织在特定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空间结构、人口空间分布、就业空间结构、交通网络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生活活动空间结构等[2]。本文暂时不研究这些空间形态的分布形式,而是争取探索造成这些空间形态的缘由。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重要的驱动力是经济功能,故城市经济功能成为城市空间演化直接动力,它的演替历程同样是空间结构与之动态变化的过程。本文将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作出深入的探讨,以丰富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城市空间结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内则代表一种静态结构关系,但在比较长的时期里,它代表一种动态地域演变的过程。尤其是伴随当代城市流动性增加,人口、商品信息、资本,及其人们的选择要求、时尚观念、技术创造等均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城市的空间结构变动频率就越来越快。 1.1 学科研究综述

城市空间理论

城市空间理论 空间是人类进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空间的配置是人类进行各种行为的产物,依据不同的原则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配置和不同规模等级空间相互密切的有机整体,其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配置和联系就组成了空间。 城市的发展和地理空间密不可分。地理空间是一个区域或国家的最为宝贵的资源,所以城市空间发展是地理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镇布局是城市化的产物,城镇空间布局是区域空间布局重要内容之一。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包含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二是城镇体系的区位分布。 要实现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就要在不损害城镇体系生态进程的前提下,结合区域特点,促使城镇体系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作出持续性贡献的城镇体系发展模式。其旨在以区域为基础,兼顾发展和环境两个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控城镇体系的进程。 1、理论基础 1.1空间结构理论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也称经济(产业)地域结构,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合关系,也即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 空间结构一直是空间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关注的基本问题。地域空间结构实际上是个人和社会组织空间偏好与选择的结果,是经济均衡在空间维度下的集中体现,个人和社会选择的各种要素均会对地域空间结构产生实际的影响。1.1.1“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对霍华德来说,“田园城市”并不是他的奋斗目标,而只是实现他所追求的目标“社会城市”的一个局部试验和示范。也就是说“田园城市”只是“社会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田园城市群体的组合。即“社会城市”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和若干个名称和设计各异的田园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各城市之间依靠放射状和环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1、概述 一般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和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城市的物质形态表现。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观光旅游、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必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特有的,也是城市的精华和本质,既可以满足人与自然和社会交流的高层次需要,也可以增强城市软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 (1)展示城市形象、特色与文化的窗口 不同城市的公共空间形态特征分布格局代表了不同城市的特色和品位。优美的空间景观给人以丰富的艺术感染和享受,而特色鲜明的空间景观为人们营造出特有的归属感与亲切感,增添了城市的魅力,富有历史内涵的公共空间能唤起人们的记忆,强化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认同。城市公共空间在创造了宜人的空间环境的同时,往往形成地域景观鲜明地场所,成为体现城市形象与特色的“橱窗” 。

城市公共空间中承载的社会生活是形成城市文化的重要源泉。过去的社会生活积淀形成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不同地区的地方性社会生活方式特征形成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当代城市中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反映了城市文化的发展。这些文化因素投影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以不同的物质形态特征表现出来,人们通过这些表象的特征可以体会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承载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舞台 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间存在着“人造空间,空间塑人”的关系,表现在城市居民对城市及公共空间产生的认同感。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前者是后者的容器,后者又是前者的内容。公共开敞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和休憩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精神体验和情感交流的场所。舒适的开敞空间给人的身心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可以增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引言 在战后20多年的经济增长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在70年代经历了数次经济衰退,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历史上的各次经济危机一样,随之而来的是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表现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 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城市和区域演化(urban and regional transformation)进入了一个活跃时期。地域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更为突出,表现在各个空间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和区域演化的内在机制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包含了不同范畴中和不同层面上的各种因果过程。 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和区域的结构重组(urban and regional restructuring)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地域实证研究是这个领域的主要课题。本文将回顾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学科和地理学科的一些新发展的基础上,阐述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框架,并以西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化作为示例。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尽管如此,许多学者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Foley和Webber是试图建构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的早期学者之一。根据Foley(1964年)的观点,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应该是多层面的。首先,城市结构包括三种要素,分别是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第二,城市结构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两种属性,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是指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的空间特征;第三,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分别指城市结构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空间作用的模式;Fo1ey认为,尽管每个历史时期的城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历史时期,城市结构的演变还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有必要在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中引入第四层面,即时间层面。 基于Foley的概念框架,Webber(1964年)的论述限于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是指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过程则是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各种交通流。相应地,城市空间被划分为“静态活动空间”(adapted space)(如建筑)和“动态活动空间”(channel space)(如交通网络)。 Bourne(1971年)试图用系统理论的语汇使城市空间结构概念的表述更为严密。Bourne 认为:第一,系统理论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所在;第二,系统理论的中性立场使之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观点和理念。 运用系统理论的语汇并以图示的方式,Bourne描述了城市系统的三个核心概念。①城市形态(urban form)是指城市各个要素(包括物质设施、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机构)的空间分布模式(见图1a,土地使用模式表示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②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urban interaction)是指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整合成为一个功能实体,被称为子系统(见图1b,不同功能节点之间的交通流表示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③城市空间结构(urban spatial structure)是指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使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