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总体规划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总体规划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总体规划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总体规划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总体规划

(2014~2020年)

遵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四年五月

前言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中少有的、自然流淌的以生态保护为主、整个干流尚未进行开发建设、基本上保持原生态的河流,是三峡库区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赤水河流域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水力、矿产、森林、生物、旅游等资源,尤其以国酒茅台、习酒为代表的特色酿酒资源得天独厚。流域内先后批准建立了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赤水大瀑布景区”、“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习水丹霞谷景区”、“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五个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丹霞地质公园、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习水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级品牌景区,赤水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留下了美丽的红色旅游篇章,被誉为遵义的“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简称四河)。保护好、治理好、合理开发好赤水河流域,将其打造成遵义“特色产业带”、“生态文化旅游带”、“美丽乡村带”、“绿色城镇带”(简称四带)意义重大而深远。

2013年12月3日省人民政府陈敏尔省长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调研座谈会上指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抓好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用改革的办法、过硬的措施,坚决打好赤水河生态保护这场攻坚战,要求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要开改革的先河。

2013年12月12日,为全面贯彻落实陈敏尔省长指示精神,推动赤水河流域、仁赤高速公路沿线全景域开发打造,市委、市政府在仁怀市召开片区座谈会,决定围绕赤水河流域沿岸、仁赤高速公路沿线打造“四河”、“四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着力优化流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流域综合保护和开发,为我市率先在全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劲支撑。

2013年12月29日,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王晓光书记指出:“西部区域要全域突破,着力奏响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大合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敏尔省长在调研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的指示精神,坚守加快发展、生态保护两条底线,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坚决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努力把赤水河这条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2013年12月17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赤水河“四河四带”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遵府办发[2013]185号),正式启动“四河”“四带”规划建设工作。为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四河四带”规划建设工作,明确了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具体由市发改委牵头编制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规划建设综合报告,市林业局牵头编制生态建设规划,市水利局牵头编制水利、水面、湿地建设规划,市交通局牵头编制交通电讯建设规划,市农委牵头编制农业发展规划,市酒类发展管理局牵头编制白酒产业规划、市工能委牵头编制能源电力规划,市住建局牵头编制“美丽乡村〃小康寨”建设规划,市旅游局牵头编制旅游设施规划,

市环保局牵头环境保护规划等九个专项规划。仁怀市、赤水市、习水县、遵义县、桐梓县五县(市)编制区域规划建设方案。

2014年2月18日,王秉清市长主持市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暨第36次市长办公会议,进一步明确由市工能委、农委、林业局、规划局分别牵头编制“特色产业带”、“美丽乡村带”、“生态文化旅游带”、“绿色城镇带”4个专项规划。

2014年4月22日,市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暨第40次市长办公会议听取赤水河“四河四带”规划建设综合报告,研究并原则通过了《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总体规划》。

本总体规划的编制得到了相关县(市)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目录

第一章区域基本概况 (8)

第一节资源概况 (8)

一、自然地理 (8)

二、自然资源 (9)

三、历史文化资源 (10)

第二节经济社会概况 (11)

第三节发展的有利条件 (12)

一、白酒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12)

二、绿色生态资源优势突出 (7)

三、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丰富 (13)

四、工业发展的基础较好 (13)

五、交通条件不断完善 (13)

六、发展的政策环境优越 (8)

第四节发展的不利因素 (14)

一、地形地貌切割较大 (14)

二、环境承载能力较差 (14)

三、产业结构层级低 (14)

四、总体开发水平较低 (15)

五、环境保护设施落后 (15)

第二章战略目标任务 (16)

第一节区域发展战略 (16)

一、规划遵循的原则 (16)

二、区域发展定位 (17)

三、区域发展战略 (17)

第二节发展目标任务 (18)

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18)

二、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 (18)

三、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19)

四、主要目标任务 (19)

第三节发展战略步骤 (21)

第四节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22)

一、发展布局原则 (22)

二、重点发展产业 (22)

三、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23)

第三章特色产业带规划 (25)

第一节发展思路 (25)

第二节目标任务 (25)

第三节名优白酒产业发展 (26)

一、发展要求 (26)

二、发展任务 (27)

三、产业布局 (30)

第四节其他产业的发展 (33)

一、积极发展能源、化工、建材产业 (33)

二、大力发展生物资源深加工产业 (29)

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35)

第四章生态文化旅游带规划 (36)

第一节发展思路 (36)

第二节目标任务 (36)

第三节开发建设 (37)

一、打造提升旅游景区景点 (38)

二、加快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 (38)

三、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39)

四、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40)

五、打造旅游特色小镇 (42)

第五章美丽乡村示范带规划 (38)

第一节发展思路 (38)

第二节目标任务 (38)

第三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4)

一、小康路 (39)

二、小康水 (45)

三、小康房 (45)

四、小康电 (45)

五、小康讯 (45)

六、小康寨 (46)

第四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46)

一、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业 (47)

二、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 (47)

三、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和优质中药材 (48)

四、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9)

第六章绿色城镇带规划 (50)

第一节发展思路 (50)

一、加快推进县域中心城市建设 (50)

二、重点打造流域特色古镇 (50)

三、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小城镇 (51)

第二节目标任务 (51)

第三节城镇建设规划 (52)

一、城镇空间布局 (52)

二、着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48)

三、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55)

第七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58)

第一节发展思路 (58)

第二节目标任务 (58)

第三节陆地生态建设 (60)

一、建设任务 (60)

二、建设重点 (60)

第四节水生态建设 (62)

一、建设的任务 (62)

二、建设的重点 (58)

第五节环境污染治理 (58)

一、加强酒类等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 (58)

二、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治理 (59)

三、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59)

第八章基础设施建设 (65)

第一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5)

一、建设目标 (65)

二、建设任务 (65)

第二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66)

一、建设目标 (66)

二、建设任务 (67)

第三节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68)

一、建设目标 (68)

二、建设任务 (68)

第九章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70)

一、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 (70)

二、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70)

三、积极争取土地金融政策支持 (71)

四、增强内生动力扩大投资规模 (72)

五、加快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建设 (68)

六、加强重点项目的策划谋划 (69)

七、加强流域环境保护执法 (69)

附: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规划图表册错误!未定义书签。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总体规划

(2014~2020年)

一、规划性质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总体规划中的“四河四带”,即把赤水河誉为“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简称四河;把境内赤水河流域打造成“特色产业带”、“生态文化旅游带”、“美丽乡村带”、“绿色城镇带”,简称四带。

本规划是落实省人民政府陈敏尔省长围绕赤水河打造“四河四带”的要求,对遵义市境内赤水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工作安排。其规划体系为一个总体规划、四个专项规划。即: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总体规划、“美丽乡村带规划”、“特色产业带规划”、“绿色城镇带规划”、“生态文化旅游带规划”。

二、规划依据

1.2013年12月3日,陈敏尔省长在遵义市听取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会的讲话

2.2013年12月29日,王晓光书记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2013年12月17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赤水河“四河四带”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遵府办发[2013]185号)

4.2014年2月18日,王秉清市长主持市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暨第36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

6.《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

7.《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

9.《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综合规划(2013~2020年)》黔府函…2013?94号

10.《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黔府函…2013?184号

11.《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规划(2013~2020年)》黔府函…2013?198号

12.《贵州省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生产力布局规划研究》

13.《黔北综合经济区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

14.《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规划范围和期限

本规划包括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全境域,以及遵义县松林镇、沙湾镇、芝麻镇、毛石镇、山盆镇、平正乡、枫香镇、洪关乡8个乡镇和桐梓县娄山关镇、马鬃乡、茅石镇、楚米镇、花秋镇、高桥镇、风水乡、容光乡、官仓镇、燎原镇、九坝镇11个乡镇(见附表一),其中主要经济指标只涵盖赤水河干流沿岸为主的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

近期规划为2015年,规划建设重点范围为仁赤高速公路沿线和赤水河沿岸;远期规划为2020年,规划建设范围为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全景域打造,同时加强赤水河流域内遵义县8个乡镇和桐梓县11个乡镇的生态绿化环境建设。

本规划期年限为:7年;近期:2014~2015年,中远期:2016~2020年

四、规划成果

1.《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总体规划》文本

2.《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总体规划》图表册

第一章区域基本概况

第一节资源概况

一、自然地理

赤水河是长江干流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因水赤红故名赤水河。流经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于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干流全长436.5 公里。整个赤水河流域主要涉及云南省镇雄县、威信县,贵州省七星关区、大方县、金沙县、遵义县、桐梓县、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及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合江县、江阳县、纳溪县等15 个县(市、区),流域面积20440 平方公里,其中云南省境内流域面积2117 平方公里,占10.4%;贵州省境内流域面积12222 平方公里,占59.8%;四川省境内流域面积6101 平方公里,占29.8%。

赤水河流经我市境内全长236.3公里,占赤水河全长的54.1%。从仁怀市九仓河汇口处进入遵义市境内,流经仁怀、习水、赤水,最后在赤水市金华办沙湾村石夹口进入四川省合江县。流域遵义市境内涉及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桐梓县和遵义县5个县(市)80个镇(乡、办事处),区域面积9323平方公里,占赤水河流域总面积的46%,占赤水河流域贵州省境内流域面积的76%。茅台镇至赤水市为赤水河中游河段,全长157.8公里,河谷深切,属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接壤的过渡地带,两岸高程为500~1000m,沿河有台地分布,农耕较为发达,险滩较多,天然落差183.0m,河流平均比降1.16‰。赤水河流域遵义市境内主要支流有习水河、桐梓河。

二、自然资源

赤水河流域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水力、矿产、森林、生物、旅游等资源,尤其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特色酿酒资源得天独厚。规划区2013年耕地面积328.36万亩,占全市25.8%,其中,陡坡耕地233.4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1.4%;荒山荒坡90.7万亩,占区域国土面积的6.6%(见附表二)。

赤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目前干支流水电开发装机仅占全流域技术可开发量的7.2%,且支流开发量大于干流。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就对赤水河干流的梯级开发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相继完成了《赤水河干流水电规划报告》、《赤水河开发初步查勘报告》、《赤水河梯级开发研究报告》。但由于历史原因,生态保护的需要,整个干流尚未进行开发建设,基本上保持原生态河流,仅在桐梓河、习水河等支流上修建了一些小型水电站。

矿产资源丰富。流域主要矿产资源有煤、天然气等,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已开发的大中型煤田有遵义、桐梓、习水等。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赤水市及习水县。

植物多样性明显。赤水河流域植物多样性特色分明,古老、特有植物繁多。其中桫椤、红豆杉等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为流域动物多样性提供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流域内共有两栖爬行动物20种、鸟类126种、兽类44种。

流域内植被由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人工竹林为主,森林覆盖率达48%以上,赤水市达到79%。原始落叶阔叶林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残留地,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水生生物种类繁多。赤水河流域河水清澈,水质优良,水生生物种类丰富,共有鱼类131种,其中白甲鱼、中华倒刺、岩原鲤等37种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达氏鲟、白鲟、胭脂鱼为国家Ⅰ级保护鱼类。

三、历史文化资源

千万年来,奔流不息的赤水河养育了两岸生生不息的生灵,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古人赞之为“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包括国酒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及民俗文化。

国酒文化:赤水河两岸分布了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众多酒厂,这与其独特的水质、土壤、气候和大气微生物群等自然生态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赤水河流域生产的美酒不仅神秘且历史悠久,“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便是赤水河流域源远流长酒文化史的写照。茅台酒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赤水河的国酒文化在客观上具备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是赤水河最具竞争力的文化。

红色文化:红色是赤水河的代表性符号,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遵义会议”后,取得了“四渡赤水”战役的胜利,赤水河是一条英雄河、革命河,在其沿岸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生态文化:赤水河下游沿岸拥有桫椤、竹海、丹霞地貌景观和瀑布,生物多样性丰富,构成多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域历史文化:赤水河是贵州最早通航和通航历程最长的河

流,赤水河曾为古代黔西北、黔北最主要的交通动脉和生命线。赤水河的竹木、盐业、铅矿等运输推动和促进了地方历史文化的发展。古村古镇的会馆、祠堂、庙宇、寺庙留下了历史文化足迹民俗文化:赤水河两岸的人民具有勤劳、朴实的性格。悠久的城镇历史造就了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沿岸留下了“独竹漂”、“船工号子”、“游氏武术”、“晒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节经济社会概况

赤水河流域干流沿岸的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国土面积671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1.8%,2013年常住总人口130.8万人,占全市常住总人口的21.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该区域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的要求,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经济总量占了全市很大比重,一些主体经济指标还占了半壁江山,是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535.13亿元,占全市的33.8%,人均40900元,比全市平均25852元高58.5%;固定资产投资445亿元,占全市的25.3%,人均3.47万元,比全市平均高18.5%;财政总收入173.3亿元,占全市的47.4%,人均1.3万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7亿元,占全市18.7%。(见附表三)。

交通、水利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以赤水河流域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成效,赤水河中上游的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三类标准。城镇供水、供电、通信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节发展的有利条件

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富集。赤水市是全国第二大竹乡,森林覆盖率高达79%,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习水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全国煤炭开发重点县,同时拥有丰富的红色、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独特的立体气候呈现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色。仁怀市是重要的白酒产地,拥有“茅台”等一系列著名白酒品牌,素有“中国酒都”之称,赤水河被誉为“美酒河”。

一、白酒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区域内自然、气候、生物资源独特,优势明显,是我国著名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酿酒历史悠久。“贵州茅台”这一世界级品牌资源,国酒地位不可动摇,尤其是不能异地生产的特性使得这一优势具有地域垄断性。习酒作为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之一,浓酱并举的产品结构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以仁怀市和习水县为重点,在赤水河流域已形成白酒产业集聚区。独特的酒资源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优势。

二、绿色生态资源优势突出

赤水河历史悠久,自然与人文景观丰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红军“四渡赤水”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物。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奇特的自然景观使赤

水河有“生态河”和“美景河”之美誉,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提升区域知名度。随着流域内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的不断改善,旅游业规模不断壮大,正在逐渐成为流域内重要产业之一

三、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丰富

区域内煤炭、油气资源相对丰富,煤炭储量达97.5亿吨,天然气储量达3400亿立方米。习水县有“黔北煤海”之称,煤炭不仅储量巨大,而且具有高热、低硫、低灰特点,赤水市是全国首批100个电气化示范县。

四、工业发展基础较好

区域内拥有茅台、赤天化两个上市公司和多家白酒生产企业,是全省重要的特色轻工食品基地和化工基地。尤其是白酒产业历史悠久,仁怀是国酒茅台产地,品牌效应显著,发展潜力巨大。2013年规模工业企业个数143个,占全市的24.9%;规模工业总产值493.3亿元,占全市的35%;规模工业增加值409.8亿元,占全市的60.5%。其中白酒企业产值430亿元,占全市的

95.3%,白酒产量占全市94.6%。

五、交通条件不断完善

遵义至仁怀、习水、赤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茅台机场开工建设,必将极大地改善流域交通条件,为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和生产力调整布局创造了优势条件,为区域更深层次参与全市乃至黔中经济区、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泛珠经济区合作带来机会。

六、发展的政策环境优越

党的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为赤水河流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战略机遇。

第四节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地形地貌切割较大

流域内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岩溶发育,天然屏障多,地形破碎,地质滑坡严重,土壤水深层渗漏严重,保水能力差,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当地有“大旱三六九,小旱年年有”、“灾害年年有,无灾不成年”等俗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生产生活、建设用地条件较为恶劣。

二、环境承载能力较差

矿产资源开发、优势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尤其是煤炭资源开发和白酒产业的粗放发展对赤水河流域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已直接影响到区域支柱产业白酒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区域内其他优势行业如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开发都对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三、产业结构层级低

除白酒产业外,还缺乏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能力的替代产业,仁怀市、习水县的经济主要依赖白酒产业及与之相关联的产业,但由于茅台的生产原料与工艺具有地域限制性,使得茅台产量难以大幅提高;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区域内白酒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习水县、桐梓县尽管有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煤电产业优势与特色不够突出,白酒产业也缺乏在国内与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规模经济不明显;竹业是赤水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但竹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

不长,产业关联效应比较低。

四、总体开发水平较低

发展方式粗放,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差别大,城乡收入水平低,城镇化率不高,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94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03元,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5.2和2个百分点。

五、环境保护设施落后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部分企业排放不达标,对赤水河水体污染影响较大,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

第二章战略目标任务

第一节区域发展战略

一、规划遵循的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提速转型、又好又快的总基调,牢牢把握改革创新的主旋律,坚守加快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条底线,以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赤水河为基本宗旨,优化流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永续发展。规划遵循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科学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落实保护,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实现科学发展。

坚持科学布局,促进协调发展。遵循流域统一性和行政区域完整性,明确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臵,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和生态安全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坚持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坚持体制创新,推动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青海省西宁市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中规院-第八章开发强度导向

第八章开发强度导向 土地开发强度作为城市政府科学、合理管理城市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城市开发强度应依据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产业、交通等因素的具体要求,以“科学用地、节约用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前提。综合考虑各类土地的使用性质、区域位置、周围的基础设施条件及空间环境条件等。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宏观层面上,确定城市开发总量和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在中观层面上,建立城市开发强度分区的基准模型和修正模型,进行各类主要用地的开发强度分配;在微观层面上,以街区作为容量控制单元,制定地块开发强度细分的原则。 一、宏观层面——城市整体开发强度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为土地供求关系提供了基本参考。根据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结合相关经验的类比分析,可以推测各类建筑的需求数量以及占城市建筑总量的比例。 在许多情况下,基于环境标准所确定的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所确定的城市建筑总量之间并不完全一致,需要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权衡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城市整体开发强度的上限方案能够提供较为充足的建筑总量,但由此带来环境标准的明显下降;城市整体开发强度的下限方案能够确保较为理想的环境标准,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建筑总量需求相距甚远;最终选择的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和可接受的环境标准之间的综合权衡。 对于民和城市实际情况来说,考虑到城市独特的自然地形地貌特点,其环境容量应保证一定的限度从而确保在生态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土地开发强度具体量化指标应是介于一定的范围之间而不是具体的数值,根据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以及相关经验数据各类用地开发强度具体如下表: 表8-1 城市建设用地整体开发强度控制表 序号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 (%) 建筑限高 (m) 绿地率 (%) 1 居住用地**~3.0 20~45 75 ≥30 2 公共设施用地**~5.0 15~50 99 ≥20 3 工业用地**~1.2 30~45 25 ≥20 4 绿地———≥75

巴中市公共交通规划

《巴中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战略之重:巴中市位于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处于南北旅游圈最佳对接带和成都、重庆、西安的旅游“金三角”枢纽位置;作为“成西渝城市群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北上东进出川的核心门户、川东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成渝- 关天经济区的交通 连接桥梁”,巴中 需要高度重视公交 优先发展,明确秦 巴山区示范作用。 转型之际: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大转型给巴中市中心城区的公交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单一模式的常规地面公交已无法适应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需求。经开区和恩阳区的开发建设,迫切需要快速化、集约化的出行方式促进以公交导向的紧凑型开发,多模式与精细化之路将是巴中公交发展的大势所趋。 矛盾之制:受制于狭长带状的城市空间结构,巴中老城区路网扩容能力有限,对外大通道不在、运输方式单一、道路网等级低、建设资金缺乏等造成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

盾越来越突出。公共交通与小汽车之间的博弈必将在客流、 路权等资源 竞争上愈演 愈烈,这要求 巴中加快确 立公共交通 体系在综合 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健康城市交通结构的形成以制约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发展,防止拥堵蔓延化和常态化发展。 品质之诉:巴中处于南北旅游圈最佳对接带和成都、重庆、西安的旅游“金三角”枢纽位置,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巴中市中心城区的总体发展目标为:“以发展资源深加工、现代制造、商贸物流和旅游为主,具有巴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其中恩阳区定位为宜居新城,经开区定位为宜居宜业新城。为落实巴中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愿景,需强化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巴文化特色的城市公交体系。

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

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简介 第一章总则 编制背景为适应城市发展的新要求,遵义市人民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本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和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坚持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公共政策之一,坚持“五个统筹”,强化规划对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致力于和谐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城市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规划原则(1)生态保护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资源集约和节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空间管治,建设节约型城市,在全社会实现生态文明。(2)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从城乡居民的多层次需求出发,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城乡统筹建设。同时,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满足弱势群体对于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3)区域协调跳出遵义看遵义,协调好区域发展关系,于区域谋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合作,积极接纳发达地区转移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促进区域一体化。规划既要能指导遵义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又要体现龙头作用,比相关规划看得更远,为相关规划修编提供依据。同时规划应从遵义特色出发,挖掘地方特色元素,为构建独具黔北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供依据。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型产业的提升,打造城市品牌,建设集约高效的新型工业化城市;(3)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充分保护和积极恢复生态环境,集约、

节约利用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和绿色宜居城市。(4)有效利用山地特色,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促进红色旅游和会展等的发展,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山地特色城市。(5)完善和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重点解决用地、产业、交通、环保、水源、能源等问题。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

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城市扩张策略。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意见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 理的意见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宁发[2007]11号 【发布部门】西宁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7.27 【实施日期】2007.07.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意见 (宁发[2007]11号)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现就加强我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领导,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1、充分认识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西宁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把西宁规划建设成为投资环境优越的创业城市,舒适休闲的宜居城市,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内涵丰富的文化城市,山清水秀、文明开放、人民富裕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各

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目标、准确定位,突出城市特色,提高建设水平,实现城市建设新突破。 2、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建设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加快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深入实施“扩市提位”战略。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城市功能更加健全,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改善,文明程度更加提高。 3、加强对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规划决策、审批、执行体系,深入推进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创新。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审核城市规划建设重大方案,协调解决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 4、积极推进城市规划与建设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设立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咨询委员。发挥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城市规划草案、待定重大项目,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和审议,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建设高素质的规划管理专业人才队伍。要通过委托学科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专业院系和科研机构进行定期轮训,选拔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著名高等学府、科研机构进修深造,外出参观考察、挂职锻炼等途径,进一步开阔规划管理专业人员的视野,增长见识,切实提高规划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6、明确城市规划管理职责。城市规划管理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市政府主要负责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及监督监察工作。区(县)政府主要负责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和本区域违法建筑的控制与查处,并参与本区域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其他重要规划事项的研究、论证、决策,支持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各项工作。

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巴中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和《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家相关技术管理规定和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巴中市城市规划区的土地使用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通江、南江、平昌县城所在地规划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第四条各类专业性规划应符合已颁布的相关专业技术规范及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和适建范围 第五条城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确定。 第六条建设用地的性质和适建范围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分类和本规定附表一《各类用地建设内容适建表》确定的建设用地适建范围执行,并按法定程序报批。 凡表一未列入的用地类别或建设项目,由市规划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用地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第七条建设用地面积大于或等于 2 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之后实施。 第八条新区土地出让原则上应整地块出让,特殊情况下可分块出让,但单块面积不得小于 2 万平方米。多层民用建筑建设用地小于2000 平方米,高层住宅用地小于3000 平方米,高层公共建筑建设用地小于3500 平方米的不得单独建设。但因特殊情况或特殊地段且确定不影响城市规划的,规划部门可准予建设。 (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成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它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二)因城市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第三章土地使用强度及地块控制 第九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应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未编制详细规划的,因特殊情况按附表二《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表》的规定,由城市规划部门核定,但必须按法定程序报批。 第十条对拆迁量较大、情况较复杂或建设用地、建设位置特别重要的建设项目,可先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筑方案设计,其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由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确定。 第十一条对未列入表二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托幼等设施的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按相关法规、规范执行。 第十二条建设用地内有不同性质建筑的,应分类划定建筑用地范围,分别计算建筑密度及容积率。属商办或商住综合楼的,建筑密度按附表二中公共建筑指标执行,建筑容积率按不同性质的建筑面积核算合成。商业面积或办公面积达不到建筑面积10% ,或者只有底层为商业或者办公的综合住宅,按住宅面积计算,建筑容积率按附表二中住宅的指标执行。

赤水河水文资料

1 流域基本情况 1.1 自然概况 1.1.1 自然地理概况 赤水河是长江干流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古称赤虺河,因水赤红故名赤水河。河流由西向东流至镇雄县大湾镇与西南之雨河汇合后称洛甸河,纳威信河、铜车河后始称赤水河,到仁怀市茅台镇转向西北流,至合江县城东汇入长江。赤水河干流全长436.5km,总落差1475m,平均比降3.4‰,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84m3/s。赤水河流域主要涉及云南镇雄、威信、贵州毕节、大方、金沙、仁怀、遵义、桐梓、习水、赤水及四川的叙永、古蔺、合江等13个县(市),流域面积20440km2,其中云南、贵州、四川境内流域面积分别为2117km2、12222km2和6101km2,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10.4%、59.8%和29.8%。赤水河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二道河、桐梓河、古蔺河、同民河、大同河、习水河等。赤水河主要支流特征见表1-1。 表1-1 赤水河主要支流特征表

赤水河流域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接壤地带,自乌蒙山以东至大娄山西北麓,北靠四川盆地;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大部分为山区,局部为丘陵和冲积盆地。西与永宁河、南广河以及横江的上游分界,南、东隔大娄山脉与乌江流域接壤,东北部紧邻綦江,北接长江干流及其支流塘河。 赤水河河源至茅台镇为上游河段,属云贵高原地貌,岩溶、洼地、落水洞,暗河发育,两岸山头高程一般为1000~1600m,其中花果顶梁子海拨高程2000m,该河段谷深坡陡,滩多水急,河段长224.7km,天然落差1274.0m,平均比降5.67‰。茅台镇至赤水市为中游河段,河谷深切,属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接壤的过渡地带,两岸高程为500~1000m,沿河有台地分布,农耕较为发达,本河段长157.8km,险滩较多,天然落差183.0m,河流平均比降 1.16‰;赤水市以下至河口为下游河段,河长54.0km,天然落差18.0m,平均比降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 (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 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 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 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 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 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 的城市扩张策略。 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Shen Longbao look in the eyes, for a chance to kill him. Shen Longbao behind smart to keep gendarmes, picked up a brick reservoir in cotton vest, walked into a small alley corner, seeing four weeks nobody will step up and pulled out

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力求近远期结合、保持弹性;放眼未来、立足现实,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努力促成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保证西宁市经济快速增长,加强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建设目标 将西宁建成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桥头堡、发展地区特色经济的主力军、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模范城、青海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的美丽家园。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近期到2005年,中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远景指2020年以后20年至30年。 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西宁是青海省省会,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多民族共同繁荣的高原名城。城市人口规模:2005年达到100万人;2010年达到110万人;2020年达到13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西宁市远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98平方米以内,西宁市主城区近期2005年用地规模为96.6平方公里,2010年用地规模为100.3平方

公里,远期2020年用地规模为128.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为:西宁市区、市域范围内重要的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和正在建设的黑泉水库、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及自然与历史遗产保护范围,以及鲁沙尔镇、多巴镇、甘河滩镇的规划范围,总面积约3930平方公里。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西宁市在各个区域层面,尤其是在海东地域经济中心的作用,协调城镇体系在西宁—兰州、西宁—拉萨两条轴线上的整体功能,建立结构合理、有机扩展的“核心—外围”体系。城镇体系发展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促使“核心—外围”体系的有效生长,建设特色文化和旅游经济职能,促使城市高级职能的强化和主体地位的实现。 城镇体系总体战略目标:建立一个适宜西宁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等级规模完善、中间布局合理、功能组织协调的城镇体系结构。西宁市市域城市化水平2005年达到55%,2010年达到60%,2020年达到65%—70%。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以西宁市区、鲁沙尔镇、甘河滩镇、多巴镇为点,以宁果公路、鲁多公路、109国道为线,组成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核心区;以环状核心区作为市域中心,以315国道、兰西高速公路、宁张线等为辐射轴,逐步形成大通桥头、湟源城关等市域次级发展极核;分别以大通桥头、湟源城关为中心,形成众镇拱卫的态势。 西宁市市域形成三大城镇经济区:西宁市—鲁沙尔—甘河滩—多巴,形成环状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区,范围包括西宁市区、湟中与平安两县,以商贸、旅游、康体休闲、工业、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工业为主;以大通桥头为中心北部次级城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主要内容 发布日期: 访问次数:8028 字号:[ 大中小 ] 2014-09-25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主要内容 一.重新确定贵阳市城市性质 按照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根据城市定位的普遍规律以及贵阳市的主导特征、比较优势,贵阳市城市定位应遵循唯一性原则、认同性原则、美誉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确定贵阳市的城市性质为:贵州省省会 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加强城乡统筹,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1.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产业、用地向城镇集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2.城乡统筹策略 (1)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战略,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城乡有机联系的产业链;加快建立面向“三农”、适当倾斜的公共财政政策;充分利用城市经济、科教、文化、卫生、人才等资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2)制定分类指导的发展规划和政策。针对城镇不同的基础条件、

资源状况和发展水平,引导和鼓励经济联系紧密、资源互补的城镇进行协作和联动发展,形成重点镇带动一般镇、近郊镇带动边远镇、小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 (3)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建立优质、高效的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逐步完善通讯、电力、广播电视、文教以及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水利灌溉等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把城市文明带到农村,支持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保障、社会救助等公共福利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调整用地布局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由“众星捧月”调整为“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突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城市特色。将金阳新区与老城、小河等区域连片发展,共同构成城市核心,同步推进老城区改造与新区建设。建设用地约300平方公里(若以国土口径统计,建设用地289.86平方公里),聚集人口约320万。 (1)一城(主城):以老城区、金阳新区共同构成城市核心,连片发展小河、二戈寨、三桥马王庙、白云等区域,实现城市紧凑、集约发展。主城建设用地约204平方公里,聚集人口约237万。 (2)三带:将百花山脉、黔灵山脉及南岳山脉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隔离绿化带及生态缓冲区,体现“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布局特色,充分发挥山体绿化对过滤空气、防护污染、调节城市温度、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3)多组团:顺应城市自然地形特征,因地制宜的在主城周边布局4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组团,即主城北部的高新区组团,南部的花溪组团,东部的龙洞堡组团,东北部的新天组团。主城周边组团建设用地约96平方公里,集聚人口约83万。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2020年)》(2017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017 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2017 年修订)于2017 年 12 月 5 日获国务院批准实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作为指导城 市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贵阳市社会 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国家出台若干支持贵州发展的重大政 策和战略措施,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贵阳市迎来了发展的新 机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加快适应新常态下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积极应对新型 城镇化下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升的要求,进一步充分发挥城 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对《贵阳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进行修订。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 大发展理念,落实中央、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加速发

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规划年限 本次修订期限至 2020 年。 四、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市域:即贵阳市行政区划范围,含南明区、云岩区、白 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总面积 8034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东起小碧乡、永乐乡、东风镇,西至朱昌镇、 金华镇、久安乡、石板镇,南起党武乡、孟关乡,北至麦架镇、沙文镇、都拉乡;总面积 1244 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东起南明区永乐乡,西至清镇市红枫湖镇, 南起花溪区青岩镇,北至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含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及清镇市青龙办事处、红枫湖镇、百花湖乡和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总面积 3121 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五、城市发展目标 至 2020 年,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成大数 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历史性跨越。 六、城市性质

青海省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报告.doc

致全市人民的公丵开信 亲爱的市民朋友: 西宁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亲切关怀下,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特色日益彰显。围绕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以及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兰新二线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发展提出的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西宁市在科学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决策。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立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把西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依照“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拉开城市骨架、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文化内涵”的原则,坚持“国际视野、国内前沿、西部一流”理念,牢牢把握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整个规划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纲要》和《关于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从区域层面审视了西宁发展问题,认真分析了西宁、兰州两地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了城市职能分工、区域性重大设施协调布局、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网络统筹构建等问题,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了全面考虑,确定未来西宁市的城市性质、职能,合理预测了城市规模,确定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基本框架,坚定不移地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突出了西宁作为东部城市群“极核”的功能和作用。 本次规划将提升区域地位、强化服务功能、突出高原特色、建设宜居城市作为重点,将城市发展战略转向加强与兰州和海东区域协作以及城市功能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格局重构方面,力求通过努力,到规划期末,把西宁建成带动区域发展的西北经济高地,自然人文有机融合的区域服务中心,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原旅游名城,宜居宜业、保障完善的生活之城和幸福之城。 各位市民,本次规划对于保证未来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不敢懈怠。恳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充满活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富有亲和力的幸福之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已于2013年1月21日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 该规划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为指导,按照巴中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及秦巴山片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与全省同步实施全面小康”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结合巴中的地域优势,积极融入川陕渝经济圈,加强与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在产业转移、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互补衔接及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对接融合。充分发挥巴中作为“成渝西”中心城市重要腹地的战略后援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把巴中打造成“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联结地、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川东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现代森林公园城市”。 市域部分 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改善社会民生为动力,以打造生态、红色旅游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枢纽作用、增强人口集聚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规划到2015年,市域人口41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16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40%;到2020年,市域人口416万,市域城镇人口208万,城镇化水平达50%。

城镇空间结构 以“全域巴中”的规划建设理念,通过城乡规划全覆盖,确定各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合理安排产业发展、居民点、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和中心城区建设等空间布局,大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形态,规划“一主(一城两翼)三副五廊”的空间结构。“一主”指巴中市中心城区,“三副”指平昌县城、通江县城、南江县城,“五廊”指巴广、巴南、巴达、巴汉、巴万五条对外交通廊道。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和城镇职能结构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建设一座大城市和三座中等城市,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聚集力强、带动力大的特色镇和中心村,形成紧密衔接、布局优化、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和职能结构。规划巴中市域城镇体系为:“中心城市—县城—镇(重点镇和一般乡镇)—中心村(聚居点)”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市域内城镇职能结构为:综合型、工贸 型、旅游型、交通型、农贸型五种。

赤水产业发展与规划专题研究

赤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专题研究报告3 产业发展与规划专题研究 2013年12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产业发展基础评估 (2) 1.1产业实力 (2) 1.2产业布局 (5) 1.3产业体系 (8) 第二章发展要素评估 (11) 2.1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要素 (11) 2.2 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要素 (13) 2.3 市场要素 (15) 2.4 交通和能源要素 (16) 2.5 政策要素 (17) 2.6 产业发展要素评估总结 (18) 第三章相关规划要求 (19) 3.1《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19) 3.2《贵州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2-2020)》 (22) 3.3《遵义市白酒产业聚集区(带)发展规划》 (25) 3.4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26) 3.5 黔北综合经济区发展规划 (29) 第四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33) 4.1 发展目标 (33) 4.2 发展战略 (34) 第五章产业发展重点 (36) 5.1 中心城区产业发展重点 (36) 5.2 市域产业发展重点 (39) 第六章保障措施 (44) 6.1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44) 6.2 大力推广“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品牌 (45) 6.3 强化投融资政策支持 (46)

前言 赤水市正处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关键时期。国发[2012]2号的发布实施,赤水丹霞地貌申遗成功,遵义经赤水至泸州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国家旅游国债资金的投入,风景旅游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赤水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成立等一系列战略背景和重要行动,使赤水社会经济全面提速发展,赤水市城市总体规划也因此面临修编。 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发展专题将全面评估赤水市的产业发展基础、资源要素和上位规划对赤水市的布局要求,合理审视和制定赤水市的产业发展目标和战略,配合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中心区和市域的产业布局,提供参考。

《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f18206212.html, 《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市场研究及运营战略一体化服务商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CHINA MACHINERY MARKETING ACADEMY 官方网站:产业规划https://www.doczj.com/doc/6f18206212.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f18206212.html,

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f18206212.html, 州作为西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增强对人口的吸引力,努力将兰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富有活力、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兰州新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 发挥兰州新区产业转移承接大平台、综合交通运输大枢纽、西向南向开放大门户优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精细化工、大数据、现代农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及国际产能合作、生产加工贸易、服务外包等产业,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人才集聚、资源集聚、要素集聚,打造支撑兰州—西宁城市群乃至甘青两省发展的重要产业基地和服务“一带一路”及中新南向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开放平台。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产业、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以科技体制改革、产业品质提升、人才资源集聚、产业合作发展为重点,实施重大创新工程,深化与中科院系统在兰院所和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大专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支持重离子加速器大科学工程等国家战略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大科学工程民用领域装置开发及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创建,

赤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赤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艾文,任晓冬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赤水河流域有13个县市分布于滇、黔、川三省,各县市资源环境及经济条件相差较大。由于采用以县为单位的经济发展政策,整个流域内出现了一系列生产、生活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加之流域内突出的人地矛盾、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淡薄的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薄弱的企业会责任意识薄弱等众多问题纵横交织,阻碍了赤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流域综合管理理论为基础,对该流域社会经济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收集,采用图表分析法对赤水河流域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以流域为单位进行赤水河流域综合规划开发,建立操作性强的补偿机制,构建多方参与平台,树立公众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健全法律法规,以期能够对该流域的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对赤水河领域综合协调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赤水河流域;问题;对策;流域综合管理 The Research on Sustainable-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shui River Basin Aiwen, Ren Xiaodong (Institute of South China Karst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Abstract: In Chishui river basin, there are 13 counties and cities located in 3 provinces of Yunnan, Guizhou and Sichuan with big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economic background. Base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of county-orientated strategy, there arise a series of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problems. Moreover, the sever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low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insensitive 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ll-together preven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shui River basin.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iver basin integrated management, collected statistic social-economic data 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and potential problems of Chishui River Basin by Figure-Chart Method, finally brought forward integrated strategies of integrated river basin planning and exploitation based on the whole basin, easy-operate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orking mechanism of multi-side participation; strengthening and promo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wareness and responsibility and Improvemen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help Chishui River basin to coordin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finally realize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ishui river basin; Problem; Strategy;Integrated river basin planning [基金项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赤水河流域现状综合调查项目‖(N093). [作者简介]艾文(1982.6- ),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

2011—2030湄潭县城市规划简介

2011—2030 湄潭县县城总体规划年简介 总体发展目标中国优质茶生产交易中心西南地区重要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生态旅游目的地贵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遵义东部片区中心城市 分项发展目标富强湄潭——经济繁荣、产业发达的区域中心生态湄潭——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山水茶城和谐湄潭——保障有力、服务完善的宜居城市 发展战略:文化引领战略;城乡互促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协调战略。 总则规划期限:规划期:2011-2030年,共20年。其中:近期:2011—2015年,5年;中期:2016—2020年,5年;远期:2021—2030年,10年。规划层次及范围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范围:湄潭县行政辖区范围,即湄潭所辖9镇(湄江镇、黄家坝镇、永兴镇、复兴镇、马山镇、鱼泉镇、高台镇、茅坪镇、兴隆镇)6乡(西河乡、洗马乡、新南乡、石莲乡、抄乐乡、天城乡)的范围,总面积为18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和路网骨架等,规划范围:将湄江镇老城区及黄家坝镇区两部分包括在内,城市空间增长边界为东抵湄潭老城区,西以团山堡、枫林坎、柏香林等自然山体为界,南及黄家坝镇新庄村,北达鱼泉镇偏岩塘,面积约为62.25平方公里。 规划区规划区是指县城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根据中心城区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并考虑规划管理的便利和可操作性,,同时考虑远景发展的可能,划定湄潭县县城规划区包括湄江镇、黄家坝镇、天城乡、鱼泉镇、永兴镇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587.3平方公里。三、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产业:以城市的需求为导向,面向城市服务,充分利用城市资本和技术,大力发展茶叶、优质大米、油菜等经济作物,促进传统农业向都现代生态农业转型。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茶叶加工、优质米加工、油料加工、医药加工、酿酒加工等绿色产品加工为主体,优化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推动工业战略性升级,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和提升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向第一、二产业的渗透,重点培育和发展为绿色食品交易、建材加工服务的商贸、物流、金融、信息咨询、会展等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中心城区规划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和城市规模 城市性质:湄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遵义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中国著名茶城,以发展绿色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主的山水园林花园城市。城市职能: 1. 湄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遵义东部片区中心城市 3. 贵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4. 优质茶生产交易中心5.西南地区重要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6.区域性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近期至2015年规划总人口15.0万人;远期至2030年规划总人口25.0万人。用地规模:至2030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2806.59公顷,人均用地指标为112.26平方米。规划用地中,区域性仓储物流、商贸、交通、工业等用地约为350公顷,折合人均用地为14平方米。除去以上用地,县城建设用地约为2457公顷,人均用地为98.26平方米。空间结构规划对应城区所处的“三山夹两水”生态结构框架,用地布局从区域的生态基底着手,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