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志鸿全优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

【志鸿全优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

【志鸿全优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
【志鸿全优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

【志鸿全优设计】(人教版)2014年高中化学 选修4【过关检测】第一

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1年7月21日,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南非德班共同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要想节能减排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水能 ⑤太阳能 ⑥地热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 答案:B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 2(g)和O 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N 2(g)和O 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N 2(g)和1 mol O 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B.1 mol N 2(g)和1 mol O 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C.通常情况下,N 2(g)和O 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NO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解析:选项A,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拆开1 mol N 2和1 mol O 2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946 kJ 和498 kJ,

生成2 mol NO(g)放出的能量=2 mol×632 kJ·mol -1

=1 264 kJ 。故反应吸收能量为180 kJ 。选项B,N 2和O 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选项C,N 2与O 2在高压放电时才能化合生成NO 。选项D,NO 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NaOH 溶液反应。 答案:B

3.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分解水属于吸热反应,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 答案:B

4.分析下表中的四个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气和丙烷的燃烧热分别是( )

“嫦娥一号”发射火箭燃料 液氢(H 2) ①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

②2H 2(l)+O 2(l)2H 2O(g) ΔH =-482.6 kJ·mol -1

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 丙烷 (C 3H 8) ③C 3H 8(l)+5O 2(g)3CO 2(g)+4H 2O(g) ΔH =-2 013.8

kJ·mol -1

④C3H8(g)+5O2(g)3CO2(g)+4H2O(l)ΔH=-2 221.5

kJ·mol-1

A.571.6 kJ·mol-1,2 221.5 kJ·mol-1

B.241.3 kJ·mol-1,2 013.8 kJ·mol-1

C.285.8 kJ·mol-1,2 013.8 kJ·mol-1

D.285.8 kJ·mol-1,2 221.5 kJ·mol-1

解析:燃烧热是指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由①②得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由③④知,C3H8的燃烧热为2 221.5 kJ·mol-1,故选D。

答案:D

5.已知在25 ℃、101 kPa下,1 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48.40 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 8H18(l)+O2(g)8CO2(g)+9H2O ΔH=-48.40 kJ·mol-1

B.C 8H18(l)+O2(g)8CO2(g)+9H2O(l) ΔH=-5 518 kJ·mol-1

C.C 8H18(l)+O2(g)8CO2(g)+9H2O(l) ΔH=+5 518 kJ·mol-1

D.C 8H18(l)+O2(g)8CO2(g)+9H2O(l) ΔH=+48.40 kJ·mol-1

解析:因反应放热,显然C、D错误,而A项放热数值是错的,并且H2O未标注状态。1 g C8H18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 kJ热量,即1 mol C8H18燃烧放出5 518 kJ热量,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 8H18(l)+O2(g)8CO2(g)+9H2O(l) ΔH=-5 518 kJ·mol-1。

答案:B

6.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 2(g)2CO2(g) ΔH=-566 kJ·mol-1

CH 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由1 mol CO和3 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

A.2 912 kJ

B.2 953 kJ

C.3 236 kJ

D.3 867 kJ

解析: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kJ,3 mol 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90 kJ×3,释放的总热量应当是(+890×3) kJ=2 953 kJ。

答案:B

7.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g)+3O2(g)2SO2(g)+2H2O(l) ΔH=-Q1kJ·mol-

1;2H

2S(g)+O2(g)2S(s)+2H2O(l) ΔH=-Q2kJ·mol-1;2H2S(g)+O2(g)2S(s)+2H2O(g) ΔH=-Q3

kJ·mol-1。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

解析:S(s)+O 2(g)SO2(g)放热 ,Q1>Q2;H2O(g)H2O(l)放热 ,Q2>Q3。

答案:A

8.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是( )

A.ΔH1=ΔH2=ΔH3=ΔH4

B.ΔH1+ΔH2=ΔH3+ΔH4

C.ΔH1+ΔH2+ΔH3=ΔH4

D.ΔH1=ΔH2+ΔH3+ΔH4

解析:从A转变为D有两条途径:一是由A直接得到D;二是由A生成B,再转变为C,最后得到D。根据盖斯定律,这两条途径的能量变化应相同,即有ΔH1=ΔH2+ΔH3+ΔH4。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9.(13分)(1)已知:H 2(g)+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①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

b;

c。

②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ΔH0(填“>”或“<”)。

(2)发射“天宫”一号的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这种推进剂的优点是

,。(请写两条)

(3)已知:H 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H 2(g)H2(l) ΔH=-0.92 kJ·mol-1

O 2(g)O2(l) ΔH=-6.84 kJ·mol-1

H 2O(l)H2O(g) ΔH=+44.0 kJ·mol-1

请写出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1)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吸热)和新键生成(放热)的过程。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要看这两个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3)根据题中所给数据,可求出H 2(l)+O2(l)H2O(g)的焓变ΔH的数值,ΔH=(-

285.8+0.92+×6.84+44) kJ·mol-1=-237.46 kJ·mol-1。

答案:(1)①1 mol H2分裂为H、0.5 mol O2分裂为O时吸收的热量H、O结合生成1 mol H2O(g)放出的热量 1 mol H2和0.5 mol O2生成1 mol H2O(g)时,反应放出的热量

②放热<

(2)相同质量时,氢气放出的热量多产物为水,无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H 2(l)+O2(l)H2O(g) ΔH=-237.46 kJ·mol-1

10.(2012·北京理综,26节选)(9分)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

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O22Cl2+2H2O

已知:ⅰ.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ⅱ.

(1)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H2O中H—O键比HCl 中H—Cl键(填“强”或“弱”)。

解析:由题给条件可知,4 mol HCl被氧化,放出热量为115.6 kJ,可知ΔH=-115.6 kJ·mol-1;由

ΔH=-(生成物键能之和-反应物键能之和)可得,E(H—O)-E(H—Cl)= kJ·mol-1=31.9 kJ·mol-1,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强,所以水中的H—O键比氯化氢中H—Cl键强。

答案:(1)4HCl(g)+O 2(g)2Cl2(g)+2H2O(g) ΔH=-115.6 kJ·mol-1(2)32 强

11.(14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CH 4(g)+H2O(g)CO(g)+3H2(g) ΔH=+206.2 kJ·mol-1

CH 4(g)+CO2(g)2CO(g)+2H2(g) ΔH=+247.4 kJ·mol-1

2H2S(g)2H2(g)+S2(g) ΔH=+169.8 kJ·mol-1

(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

化学方程式为

(2)H2S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H2S燃烧,其目的

是;燃烧生成的SO2与H2S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H 2O的热分解也可得到H2,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A、B表示的物质依次是。

解析:本题以新能源为背景涉及元素化合物性质、热化学方程式和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读图读表的综合题,是以化学知识具体运用的典型试题。

(1)利用盖斯定律即可得出;(2)H2S热分解制氢属于吸热反应,需要提供能量;(3)在很高的温度下,氢气和氧气会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答案:(1)CH4(g)+2H2O(g)CO2(g)+4H2(g) ΔH=+165.0 kJ·mol-1

(2)为H2S热分解反应提供能量

2H2S+SO22H2O+3S(或4H2S+2SO24H2O+3S2)

(3)H、O(或氢原子、氧原子)

12.(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填“能”或“否”),其原因

是。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用品溶液温度

中和

t1t2ΔH

①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

50 mL

0.5

mol·L-1

HCl溶液

20

23.3

②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

50 mL

0.5

mol·L-1

HCl溶液

20

23.5

已知:Q=cm(t2-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kJ·℃-1·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 g·cm-3。

①计算完成上表。

②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填“有”或“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对测定结果(填“有”或“无”)影响。

解析:(1)中和热测定的关键是减少热量损失,需要的仪器中除题目中的仪器外,还要量取液体体积,用量筒。测量液体的温度,用温度计。

(2)否,铜丝易传导热,会增大热量散失。

(3)①由题意知:①中t2-t1=23.3 ℃-20 ℃=3.3 ℃。

②中t2-t1=23.5 ℃-20℃=3.5 ℃

故=3.4 ℃。

由Q=cm(t2-t1)=4.18 kJ·℃-1·kg-1×0.1 kg×3.4 ℃=1.42 kJ

则ΔH=-=-=-56.8 kJ·mol-1

②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56.8 kJ·mol-1

(4)KOH、NaOH都是强碱,对结果无影响。而用CH3COOH代替HCl,由于CH3COOH为弱酸,电离需吸热,故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答案:(1)量筒温度计

(2)否金属易导热,热量散失多,导致误差偏大

(3)①-56.8 kJ·mol-1

②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56.8 kJ·mol-1

(4)无有

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设计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必修2) 教材分析: 本章共三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它们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同时,它们又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而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因此,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通过对新型化学电源开发利用的介绍,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讨论,学生将从原理上加深对化学反应条件的认识。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由于本章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体现了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既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的联系,体现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又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和阶段性、渐进性,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防止任意拓宽加深,增加学生负担。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 热反应,能说出中和热的涵义。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和热等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触摸试管外壁时有何感觉?说明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结论]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糊状的氢氧化钙,试管发烫,说明反应放出了热能。 [设问] 热能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除刚才的这个反应,其它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不是也会有能量变化呢?其表现形式又是怎样的?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 1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知识总结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知识总结 【知识归纳】 【专题归纳整合】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与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应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1.检查△H 符号的正误 放热反应的△H 为“-”,吸热反应的△H 为“+”,单位是kJ /mol ,逆反应的△H 与正反应的△H 数值相同,符号相反。 2.检查是否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必须注明每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同一个化学反应,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H 数值不同。 3.检查△H 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 △H 的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相同的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时,△H 不同。 4.特殊反应热 (1)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产物应为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如C 燃烧应生成CO 2而不是CO ,H 2燃烧生成的是H 2O(1),而不是H 2O(g)。 (2)书写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H 2O 的化学计量数为1,并以此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二、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比较反应热的大小,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比较“反应热”或△H 的大小时,必须带“+”、“-”符号;比较“燃烧热”、“中和热”时,只需比较数值大小即可。 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则反应热的数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1 mol H 2 完全燃烧

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的热量,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则放出571.6 kJ的热。 3.对于可逆反应,如3H2(g)+N2 (g)2NH3(g) △H=-92.4 kJ·mol-1,是指生成2mol NH3时放出92.4 kJ的热量,而不是3 mol H2和1mol N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就可放出92.4 kJ的热量,实际3 mol H2和1molN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因为该反应的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4.同一反应中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大小也不同。例如,S(g)+O2(g) SO2(g) △H1=-Q1;S(s)+O2(g)SO2(g) △H2=-Q2,可以理解成固态硫变成气态硫后再发生变化,而由固态到气态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所以Q>Q2、△H1<△H2,故当同一反应中只由于聚集状态不同比较热量的大小时,反应物为固态时放出的热量少,当生成物为固态时放出的热量多。 5.中和热为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但当酸为浓H2SO4时,由于浓H2SO4溶解放热,此时生成1 mol H2O放出热量大于57.3 kJ。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 .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 .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 .利用潮汐能发电 D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2.2007年3月,温家宝指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A.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 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C. 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 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5.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 2(g)==CO 2(g);△H = -392KJ/mol ,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 2O(g)==H 2(g)+CO(g);△H = +131KJ/mol ,CO(g)+1/2O 2(g)==CO 2(g);△H = -282KJ/mol ,H 2(g)+1/2O 2(g)==H 2O(g);△H =-241KJ/mol ,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A .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 B .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 C .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可以节省燃料D .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 6.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2 A (g )+ B(g) 2 C (g );△H <0 B. 2 A (g )+ B(g) 2 C (g ); △H >0 C. 2A + B 2 C ;△H <0 D. 2C 2 A +B ;△H <0 7.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21N 2(g)+ 2 3 H 2 (g) =NH 3(g) ;ΔH =-46.19kJ ·mol —1 21H 2(g)+ 21 Cl 2(g)=HCl (g) ;ΔH =-92.36kJ ·mol —1 21I 2(g)+ 2 1 H 2 (g) =HI (g) ;ΔH =+25.96kJ ·mol —1 A. HCl>NH 3>HI B.HI > HCl > NH 3 C.HCl> HI > NH 3 D.NH 3> HI > HCl 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 △H =-283.0kJ/mol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 H 2(g) B . CO(g) C . C 8H 18(l) D . CH 4(g) 9.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 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 . Q 1>Q 2>Q 3 B . Q 1>Q 3>Q 2 C . Q 3>Q 2>Q 1 D . Q 2>Q 1>Q 3 10.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 2O(g)=H 2(g) + 1/2O 2(g) △H = +241.8kJ /mol H 2(g)+ 1/2O 2(g) = H 2O(1) △H = -285.8kJ /mol 当1g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 .吸热88kJ B . 吸热2.44KJ C .放热44kJ D . 吸热44KJ 11.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A 、2A ( l ) + B ( l ) = 2 C (g ) △H 1 B 、2A ( g ) + B ( g ) = 2C (g ) △H 2 C 、2A ( g ) + B ( g ) = 2C ( l ) △H 3 D 、2A ( l ) + B ( l ) = 2C ( l ) △H 4 1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 2 O 2(g) 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低 高 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 2 A (g) + B(g) 2 C (g)

2020年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0年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下列金属性质的比较中,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①甲与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 ②单质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 ④以甲、乙金属为电极构成原电池,甲作负极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燃料电池是燃料(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面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 B.负极反应式:CH4+8OH--8e-===CO2+6H2O 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不变 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3.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4.将20 mL 0.5 mol·L-1盐酸与一块状大理石反应,下列的措施不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加入10 mL 3 mol·L-1盐酸 B.给反应混合物加热 C.将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 D.加入10 mL蒸馏水 5.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对电池放电时的分析正确的是() A. Pb为正极被氧化 B.电子从PbO2流向外电路 C.SO42?向PbO2处移动 D.电解质溶液pH不断增大 6.锌-空气电池(如图所示)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则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n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 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H2O-2e-===ZnO+2H+ C. OH-向石墨电极移动 D.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7.根据下面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释放能量 B.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 C. 1 mol H2跟mol O2反应生成1 mol H2O一定释放能量245 kJ D. 2 mol H2(g)跟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吸收能量490 kJ 8.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1 / 6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能是二次能源 B. 水力是二次能源 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①C(s)+O 2(g)===CO 2(g) △H 1 C(s)+12 O 2(g)===CO(g) △H 2 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2 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已知H 2(g)+Cl 2(g)=2HCl(g) △H =―184.6kJ·mol -1,则反应HCl(g)=12H 2(g)+12 Cl 2(g)的△H 为 A .+184.6kJ·mol -1B .―92.3kJ·mol -1 C .―369.2kJ·mol -1 D .+92.3kJ·mol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2H 2O(1)△H =―285.8kJ /mol B .2H 2(g)+ O 2(g)==2H 2O(1) △H = +571.6 kJ /mol

化学必修2第二章_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O 16 Na 23 C l35.5 Mn 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 1、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锂电池 2、下列常用干燥剂,不能干燥氯气的是 3、下列单质中,最容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A.O2 B.N2 C.F2 D.Cl2 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 A.氯酸钾 B.液态氯化氢 C.熔融的氯化钾 D.液氯 5、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的是 A.HI和NaI B.H2S和SO2 C.Cl2和KCl D.F2和NaBr 6、把下列金属分别投入0.1mol·L-1稀硫酸中,能够缓慢发生反应的是 A.Fe B.Al C.Mg D.Cu 7、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nB=pC,t秒末,A减少了 1.0mol,B减少了1.25mol,C增加了0.5mol,则m:n:P为 A.2:5:4 B.4:5:2 C.1:3:2 D.1:4:5 8、下列变化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生成的是 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氢溶于水 C.氯化氢与氨反应 D.锌与稀硫酸反应 9、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多人伤亡。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作以下处理方法和过程较为合理的是①即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是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相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浓氢氧化钠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有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Na2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太远;⑥即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及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中喷洒水就能够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10、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值。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越小,电荷值越大,则离子键越强。试分析:①K2O ②CaO ③MgO 的离子键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准确答案) 11、用固体和液体在加热情况制取气体,一般可选择的仪器是 A.广口瓶 B.细口瓶 C.烧瓶 D.大试管 12、可逆反应2HI(g)== I2(g)+H2(g)在密闭容器中实行,当下列中的四项中的某项不随时间变化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容器内压强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C.各组分的浓度 D.混合气体的颜色 13、273K时,反应2SO2(g)+O2(g)=2SO3(g)生成2molSO3,放出393.2kJ的热量。在该温度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O,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则下列判断不准确的是 A.同时实行时,情况1的反应速率(SO2)比情况2的大 B.平衡时,情况1:Q=393.2kJ C.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情况1比情况2大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下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沼气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2.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贮着大量的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D.化学反应不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已知:H2(g)+F2(g) 2HF(g) Δ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 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6.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2O2(g)====H2O(g) ΔH1 ②H2(g)+1/2O2(g)====H2O(l) ΔH2 ③2H2(g)+O2(g)====2H2O(g) ΔH3 ④H2O(l)====H2O(g) ΔH4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ΔH4=ΔH1-ΔH2 B.ΔH1、ΔH2、ΔH3、ΔH4均为负值 C.ΔH1=ΔH2 D.ΔH1=2ΔH3 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C6H12O6(葡萄糖aq)+6O2 6CO2+6H2O B. CH3COOH+KOH CH3COOK+H2O 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 8.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与全套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与全套练习题(含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6f1784087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 CO(g)+H2(g)。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B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C.铝与稀盐酸 D.H2与O2的燃烧反应 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2007、8)( 考试时间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包括10小题) 1、对于一个放热反应,已知产物的总能量为70kJ ,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可能是( ) A .20kJ B. 30kJ C. 70kJ D. 80kJ 2、下列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用石灰石烧制石灰 B .在生石灰中加水 C .浓硫酸的稀释 D . 硝酸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Zn(g) +12 O 2(g) = ZnO(s) △H = —351.1 kJ/mol HgO(s) = Hg(l) + 12 O 2(g) △H = +90.7 kJ/mol 由此可知Zn(s) + HgO(s) = ZnO(s) + Hg(l) △H = —a kJ/mol ,其中a 的值是( ) A.441.8 B.254.8 C.438.9 D.260.4 4、下列过程中,需吸收能量的是( ) A.H + H →H 2 B.H + Cl→ HCl C.I 2 → I + I D.S + O 2 →SO 2 5、据人民网2001年9月4日报道有一集团拟将在太空建立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激光↑+↑222222O H TiO O H ,有下列几种 说法:① 水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 氢气是一级能源 ③ 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④ 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改善生存条件 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6、以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 2H 2(g)+5/2O 2(g)→2CO 2(g)+H 2O(l) ΔH =-1300kJ 〃mol -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N A 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吸收1300kJ 的能量 B.N A 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 的能量 C.有2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 的能量 D.有8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 的能量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检测(附答案)

化学苏教版选修4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2.(2011福建厦门湖滨中学期中,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3.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1,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CaCO3(s)===CaO(s)+CO2(g) ΔH=+178. 5 kJ·mol-1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C.101 kPa时,2H2(g)+O2(g)===2H2O(l) ΔH=-571. 6 kJ·mol-1, 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D.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4.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电解总反应为2Cu+H2O Cu2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D.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1 mol Cu2O生成 5.如图?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f电极作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讲解

一、.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变化的特征:能量变化、化学键变化、新物质生成。任何化学物质都具有能量。 断开化学键需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会放出能量。任何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练习:○1、下列过程需吸收能量的是()(双选) A、H·+H·→H︰H B、CH2=CH2→-CH2—CH2- C、H—Cl→H·+ D、Ag+ + Cl—=AgCl↓ 1、键能:一定条件下形成1mol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与该条件下断裂1mol该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相等。 这能量就是该化学键的键能,单位是KJ/mol。 ○2、已知25℃、101KPa时,C—H的键能是415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5℃、101KPa时,断开1个C—H需吸收415KJ的能量 B、在25℃、101KPa时,形成6.02×1023个C—H时吸收415 KJ的能量 C、在25℃、101KPa时,断开1mol甲烷分子中所有的C—H需吸收1660KJ能量 D、在25℃、101KPa时,1mol甲烷含有1660KJ化学能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对于Cl—Cl + H—H = 2H—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需断裂Cl-Cl和H-H键 B、该反应形成了Cl-H键 C、断开1mol Cl-Cl和1mol H-H所吸收的能量与形成2mol Cl-H所放出的能量相等 D、形成1mol Cl-Cl和1mol H-H所放出的能量与断开2mol Cl-H所吸收的能量不相等 3、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4、对于反应:2H2 + O2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一定会放出热量 B、参与反应的H2和O2的总能量与生成的水的总能量相等 C、参与反应的H2和O2的总能量多于生成的水的总能量 D、生成1mol液态水比生成1mol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 a. 吸热反应:E总(反应物)Q放(成键) b. 放热反应:E总(反应物)>E总(生成物)或Q吸(断键)

高三语文志鸿优化设计教案(教师版)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教师) 一.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教学建议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除1999年、2000年两年高考未出题外,其余年份均为必考题。分值从2001年开始,稳定为3分。本专题的复习目标,一是让学生明确所考字音的数量范围(3500常用字以内),以便平时复习有的放矢,不盲目扩大范围,不把注意力放到生僻的字词上去;二是明确数量范围内的重点(多音字;形近字;声旁已不能正确表音的形声字;字形毫无关联的同音字;读音正确,但声调易读错的字;易读错的生活常用字),平时多留意这几方面的字音;三是明确语音考题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指导,提高解答这几种类型的题目的能力。 关于本考点所涉及的考题类型及解题的要点,已在以下几个栏目中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问题磁场”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多思考,在思考中有所悟;“案例探究”则要讲解充分,善于举一反三。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学中有所拓展,有所完善。本书只是提供一个知识与思路的平台。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根据考点涉及的知识设题,意在让学生经过思考对本专题的内容有所了解,引出问题,为后面的探究作铺垫。使用时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暴露出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教师可根据需要再补充几个思考题加以拓展,在点拨中可初步引出相关的知识和解题要领。 二、问题磁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吗?做完题目后想一想,这些字音你平时是不是这样读的,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匕.首bì卑鄙. bì痱.子fēi 泡.沫pāo 车辆. liǎng 肄.业yí后裔.yī成绩. jī足迹.jī撒手 锏.jiàn 期刊 ..qí kàng 宁.肯níng 压轴.zhóu 危.险wéi 出殡.bīn 台阶.jié倒.水dǎo 召.集zh āo 枉.费心机wàng 亚.洲yǎ复.杂fǔ质.量zhǐ [点拨]以上加点字字音的声母韵母都没有问题,但声调全是错误的。正确的声调分别是:匕.首bǐ卑鄙. bǐ痱.子fèi泡.沫pào 车辆.liàng 肄. 业yì后裔.yì成绩. jì足迹. jì撒手锏. jiǎn 期.刊.qīkān 宁.肯nìng 压轴.zhòu 危.险wēi 出殡.bìn 台阶.jiē倒.水dào 召.集zhào 枉.费心机wǎng 亚.洲yà复.杂fù质.量zhì。以上这些字就全国各方言区而言,有些是所有方言区都容易读错的,有些是南方方言区最容易读错的,而有些则是北方方言区最容易读出问题的——比如最后三个,总是把去声错读成上声。 从中应吸取的教训是:对于一个字,知道它的声母韵母读音是不够的,掌握了声调,才算完全掌握。对于这类字,平时往往会因为读音不太会错而出现麻痹心理,产生盲目的自信,以为自己不会有问题,可问题偏偏出现。因此,平时要多疑多问多查,切莫“大意失荆州”。 2.下面这些字的读音全部错误,你能一一纠正,读出正确的语音吗?说说看,这些字在使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荸.荠bó豆豉.gǔ豇.豆gān 韭.菜fēi 香蕈.táng 冬笋.shǔn 豌.豆wǎn 秕.谷pǐ土坯.p ēi 河浜.bīng 妯娌 ..yóu lí亲.家qīn 咱俩.liǎng [点拨]这些字的正确读音分别是:荸.荠bí豆豉.chǐ豇.豆jiāng 韭.菜jiǔ香蕈.xùn 冬笋.s ǔn 豌.豆wān 秕.谷bǐ土坯.pī河浜.bāng妯娌 ..zhóu lǐ亲.家qìng 咱俩. liǎ。 这些字的使用特点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名词或名称。这是必须过关的基本语音群,但却很容易读错,尤其是南方方言区的考生。以后在复习时要多加留意。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吗?请你判断、纠正,并对它们的字形特点归纳分析,说说这类字在什么方面易出问题。 恫.吓tóng 侗.族tóng 懒.惰lài蓓.蕾péi嗾.使zǔ沏.茶qiè砌.墙qiè奇葩.bā怯.弱qù 倘.若shàng 倜傥 ..zhōu dǎng 怄.气qū [点拨]这是一组形声字,它们的声旁应该是 表音的,所以上面全按声旁注音了;但随着时间 的推移,很多形声字的声旁已不能正确表音了, 以上这些字就是,已经没有一个字能按声旁正确 读出了,所以上面的注音全部错误。正确读音分 别是:恫.吓dòng 侗.族dòng懒.惰lǎn蓓.蕾bèi

化学必修2第二章__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及答案剖析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 B.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均是吸热反应 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 )。 ①热值高②燃烧时不污染环境③用于制取H2的水资源丰富④密度小,便于运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 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 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D.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5.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 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①温室效应②SO2的排放③白色污染④臭氧空洞(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7.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的pH增大B.溶液中的Zn2+浓度增大

C .溶液中的SO 24浓度增大 D .溶液的密度增大 9.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 +2OH - -2e - =ZnO +H 2O 石墨:O 2+2H 2O +4e - =4OH -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 A .负极,并被氧化 B .负极,并被还原 C .正极,并被氧化 D .正极,并被还原 10.X 、Y 、Z 都是金属,把X 浸入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表面有Z 析出,X 与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负极。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X >Y >Z B .X >Z >Y C .Y >X >Z D .Y >Z >X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 .化学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C .燃料电池两极板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燃料电池工作时,通常是将空气通向正极 12.在反应:C +CO 2 2CO 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CO 2 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3.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H 2+2NiO (OH ) 2Ni (OH )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 .NiO (OH ) B .Ni (OH )2 C .H 2 D .H 2和NiO (OH )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完的电池不可以随意地丢弃 B .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可以降低尾气中CO 的含量 C .无论加入正催化剂还是加入负催化剂都能大大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 .把煤粉碎后再燃烧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15.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的加快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放电 充电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2.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 2(g)==CO 2(g);△H=- 392KJ/mol ,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 2O(g)==H 2(g)+CO(g);△H=+131KJ/mol , CO(g)+1/2O 2(g)==CO 2(g);△H=-282KJ/mol ,H 2(g)+1/2O 2(g)==H 2O(g);△H=-241KJ/mol ,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A .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 B .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 燃料 C .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可以节省燃料 D .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 燃料 3.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21N 2(g)+2 3 H 2(g)=NH 3(g);ΔH =-46.19kJ ·mol —1 21H 2(g)+2 1 Cl 2(g)=HCl (g);ΔH =-92.36kJ ·mol —1 21I 2(g)+2 1 H 2(g)=HI (g);ΔH =+25.96kJ ·mol —1 A.HCl>NH 3>HI B.HI>HCl>NH 3 C.HCl>HI>NH 3 D.NH 3>HI>HCl 4.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 2(g)+1/2O 2(g)=H 2O(l)△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H =-283.0kJ/mol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 H 2(g)B .CO(g)C .C 8H 18(l)D .CH 4(g) 5.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 2S(g)+3O 2(g)= 2SO 2(g)+2H 2O(l)△H =―Q 1kJ/mol 2H 2S(g)+O 2(g)=2S(s)+2H 2O(l)△H =―Q 2kJ/mol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_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反应的实质: 2、旧键的断裂需要能量,新键的生成需要能量。所以说, 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是同时发生的。3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来分类: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与。4、从反应物与生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低分析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E反应物∑E生应物 放热反应:∑E反应物∑E生应物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换 1、化学反应必须遵循的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与。 2、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等,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的变化。 3、吸热反应:列举: 4、放热反应:类型: 5、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与加热之间的关系: 6、中和热 (1)定义: (2)测定方法: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一、能源分类: 1、一次能源: 2、二次能源: 二、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 1、火力发电厂能量转换关系: 2、原电池工作原理: 实验:铜锌原电池 现象: 3、原电池概念及探究: (1)定义: (2)实质: (3)构成条件: (4)构成前提: (5)电极构成: 负极:还原性相对较强的金属正极:还原性相对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 电极反应式:正极:负极: 总反应式: (6)重要应用: I、金属防腐:铁与铜相连,处于电解质溶液中,铜片受保护 II、制作电池:制作干电池、铅蓄电池、新型高能电池

III、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用粗锌代替纯锌制取H2,反应速度加快 (7)电化学腐蚀: a、析氢腐蚀:Fe 负极:正极: 总的电极反应式: b、吸氧腐蚀:Fe 负极:正极: 总的电极反应式: 4、原电池设计方法: I、能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II、把氧化还原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由此确定电极反应 III、确定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 例如:将Fe+2FeCl3=3FeCl2设计一个原电池。 三、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Zn-Mn干电池 负极:正极: 总的电极反应式: 使用过程中,锌片会逐渐溶解,最后糊状的电解质也会泄露,故电池长期不用应从电器中取出,为了延长使用时间和提高性能,将NH4Cl改为KOH,制成碱性锌锰电池。 2、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 I、铅蓄电池(-)Pb︱稀H2SO4︱PbO2(+) 负极:正极: 总的电极反应式: 特点:电压稳定,可以循环使用,但长期使用会消耗稀硫酸,故需要定期在负极补充稀硫酸溶液,以确保铅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II、镍镉电池:新型的封闭式体积小的充电电池 以Cd为负极,NiO(OH)为正极,以KOH溶液为电解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 特点:使用寿命长,但Cd为致癌物质,且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 III、锂电池(-)Li︱LiAlCl4SOCl2(亚硫酰氯)︱C(+) 3、燃料电池 a、氢氧燃料电池高效无污染 (-)C︱KOH溶液︱C(+) 负极:正极: 总的电极反应式: (-)C︱HCl溶液︱C(+) 负极:正极: 总的电极反应式: b、甲烷燃料电池(-)Pt︱KOH溶液︱Pt(+) 负极:正极: 总的电极反应式: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