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现代礼仪概述

第一章 现代礼仪概述

第一章 现代礼仪概述
第一章 现代礼仪概述

【课程引言】

一、自我介绍,因为时间关系,不要求同学依次做自我介绍,班长提交班级名单。

二、强调课堂纪律

1.认真听讲,勤做笔记,积极讨论;课前预习,课后反思,多加练习。

2.考查形式:课堂纪律10%,课堂表现(实训)20%,课后作业20%,期末考核50%。

三、介绍课程主要内容(结合学期授课计划总表、教材目录)

四、按照人数安排每节课由2-3个同学讲述礼仪小故事或身边的合乎礼仪或违反礼仪的事情。

五、课间提交课堂建议意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后每节课都会抽点同学对该节课的内容作评价,说说心得体会等等。

第一章现代礼仪概述

【课堂板书】

(一门课程旨在解决一系列问题。)

解决:什么是“礼仪”?——什么是“现代礼仪”?

一、礼仪的含义

(一)礼——禮(二)仪

1.起源说——敬神 1.法度、准则。

2.综合说——礼貌、礼节 2.典范、表率。

3.等级说——等级制度 3.礼节、仪式。

4.仪式说——婚礼、葬礼 4.礼物

5.物品说——礼物 5.容貌、风度。

6.人物说——以礼相待

【讲授内容】

礼仪,是我们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治国安邦、立身处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有无教养的尺度,也是国民精神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中华民族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礼仪文化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社交面的扩大,礼仪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交往、要工作、要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礼仪。

为此,学校开设现代礼仪这门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个人、家庭、社交、学校、职场等方方面面,几乎涵盖到社会交往中可能接触到的所有礼仪范围。希望同学们在这短短的一学期内,能够学习领会,掌握礼仪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在各种场合应用自如,成为遵守礼仪的模范,进而为自己的人生提供强大的助力。

在学习礼仪之前,我们必须全面掌握礼仪的准确内涵,及其在我们生活和交际中的作用。这是我们掌握各种礼仪规范的基础。下面让我们打开书本,开始这门课程的学习,带领大家进入现代礼仪的殿堂。

一、礼仪的含义

礼仪是由“礼”和“仪”两个词素组成的合成词。

(一)礼的含义(参见教材P1)

“礼”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范畴和伦理概念。许慎《说文解字》:“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

“礼”字古时候通“履”字,意为鞋子,鞋穿上了更好走路,但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因此“礼”一定要适度。当然,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礼的含义也不断延伸,不断拓展,有如下几个含义:

1、敬神、祭神以致福。

礼仪的起源:

现代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表明,礼仪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对于原始人来说,生存繁衍是他们最强烈的企盼,而粮食丰收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以礼仪是他们为祭祀神明,保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降福免灾而举行的一项敬神仪式。他们希望行了礼,来年就可逃避天灾人祸,就会五谷丰登,有一个好的年成。

2、礼貌、礼节。

礼貌是指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是言语、行动所表现的恭敬谦虚。体现一个人的文化层次和文明修养。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礼节是人们在交往中相互表示问候、祝愿等的惯用规则和形式。礼节是个人对人或神表示尊重的各种形式,包括动作形式和语言形式。如,握手,鞠躬,磕头等,是动作形式,问候,道谢,祝颂等,是语言形式。(注意与仪式的区别,仪式一般是指集体性的尊重形式,而礼节一般是指个人性的尊重形式。)

礼貌、礼节和礼仪都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从本质上说,三者是一致的,但又各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和要求。

如果说礼貌侧重于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那么礼节侧重于强调这种品质的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一个人尊重他人的内在品质的外化。有礼貌而不懂礼节就容易失礼,虽有对他人尊敬友好的心意,却不知如何去表达,就会在与人交往时出现尴尬、紧张和手足无措等现象。不懂礼貌,只学些表面的礼节形式,就难免机械模仿、故作姿态,让人感到虚情假意。因此,讲礼貌懂礼节应当是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的统一,而礼仪的文化内涵要相对更深些,它既包含礼(即礼貌、礼节)又侧重仪(即程式化了的礼仪)。

3、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

君臣之礼——跪拜礼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礼节之一,不仅中国古代如此,亚洲大多数国家都如此。按照现代人的习惯,除非在特殊的场合,如今几乎没有人愿意再行跪拜礼。跪拜礼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一是不方便,二是在心理上不太接受。但是,如果理解了古代社会跪拜礼的起源,我们就会发现,跪拜礼是当时生活习惯下最方便、最简捷的礼仪方式,没有屈辱的意思。

跪拜礼的起源,与古代人的起居方式有关。中国古代最早是没有凳子、椅子的,当然连桌子也没有,只有很矮的“几”。——古人“席地而坐”。席地而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双腿放在前面的盘腿而坐。在古代社会,坐下时双腿放在前面却不盘起来,而是大大咧咧地伸开或张开,是非常不礼貌的举止。另一种方式是跪坐,也就是臀部坐在自己的双脚后跟上。

理解了古人的这种起居方式,就很容易懂得跪拜礼为什么会产生。正常跪坐的时候,双手一般是放在膝盖上。在这种坐姿下,如果要行跪拜礼,只要身子稍往前倾,双手放到地上或席上就行了。因此,对于跪坐习惯来说,跪拜礼是一种十分方便的礼节。

但是,凳子、椅子在中国出现后,起居方式的彻底改变,并没有改变长期形成的跪拜礼习惯,跪拜礼作为一种固定的礼节,依然被保留下来。不同的是,由于人们不再采取跪坐,跪拜礼就显得不太方便了。时间长了,这种不方便也变成了礼节的一部分。向坐在椅凳上的人或者站着的人行跪拜礼,地位高低的差别就很明显了。由此,跪拜礼的不平等性才真正出现。

欧洲人很早就是悬足而坐的,因此,他们没有跪拜礼的习惯。面对君王等地位高的人,一定要显示出不平等,大都只用单膝跪。所以,清朝某些迂腐的中国人会误以为欧洲人膝盖不能打弯,实际上是不了解不同起居方式造成的不同习惯。然而,习惯往往是文明的一部分,当欧洲文明开始主导世界的时候,跪拜礼似乎也变成了落后文明的野蛮行为。

4、表达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如婚礼,丧礼。

提问——

1.中式婚礼仪式繁复,西式婚礼仪式简洁

中国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的礼节。这种礼仪只在中国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西式婚礼:讲究的是神圣和简单。在神父面前,许下神圣的誓言就算结婚了。

2.中式婚礼红色为主,西式婚礼以白色为主

中国传统:婚礼中,红色的花轿、红色的凤冠霞披、红盖头、红色的喜字,一切都是喜气洋洋。虽然现在的婚礼形式改变了许多,但红色还是不变的主色。

西式婚礼:白色是婚礼上独一无二的主色调,白色的婚纱、白色的布置、白色的蛋糕、白色的婚车……一切的物品都会成为西式婚礼上最受欢迎的装饰物。

3.中式婚礼喜庆,西式婚礼浪漫

中式婚礼:是喜庆、热闹、感动的。热闹的场面能充分照顾到新郎新娘以及双方亲友的情感,体现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西式婚礼:简洁、浪漫。在神父、亲朋见证下的肺腑誓言,让婚礼显得庄重而浪漫,西式婚礼更注重结婚当事人浪漫的感受。

4.中西方国家婚礼亮点不同

中式婚礼:最典型的是花轿、凤冠霞披

西式婚礼:则是抛绣球。

5.中西方国家婚礼中最经典的仪式有区别

中式婚礼:是三拜九叩的拜堂大礼

西方婚礼:是在神父的见证下,许下爱的誓言

6.中西方国家喜宴形式不同

中式喜宴:酒席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亲朋好友热闹地聚集在一起进餐,出席婚宴的人向新郎新娘祝贺,另外会有一些余兴节目。

西方婚宴:通常是在教堂的结婚典礼结束之后举行。婚宴中通常伴随着舞会,婚宴舞会可能会有一些特别模式。

7.中式婚礼是“人”前的婚礼,西式婚礼是“神”前的婚礼。

中式婚礼:讲究“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心理,在中国传统意义上,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族以及社会关系的事。需要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的庄重,引起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士的重视。所以,又叫“人前婚礼”。

西式婚礼:讲究的是神圣和简单,又叫“神前婚礼”。许下神圣的誓言、统一着装的男女傧相以及天使一般的花童,众星捧月般地把一对新人衬托得像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满足了许多新娘儿时的美梦。

5、礼物,表示敬意的赠品。

你认为哪些场合应该送礼物?私人场合、公务场合、赠送来宾……

你在不同的节日最想收到什么礼物?

(一)送礼物的注意点:

1.选择礼物不但与众不同而且还要非常有纪念意义。礼轻情意重,心意最重要。

2.做个预算。

3.谨慎送礼。赠送礼物本是为了表达心意,因此礼物送出之前,要审核一下,免得所赠送的礼物让人反感。有人在赠送礼物时想幽默一下,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弄不好反倒会碰一鼻子灰,到头来谁都不开心。记住礼物要符合当地的习俗和文化。例如,绝对不能把钟(谐音“终”) 当作礼物送给老年人。

4.精美包装,附上卡片。去掉标价,精美包装——破烂包装,

(二)各国送礼习俗:

日本:日本人将送礼看作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体现。礼不在厚,赠送得当便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送日本人礼品要选择适当,中国的文房四宝、名人字画、工艺品等最受欢迎,但字画的尺寸不宜过大。所送礼品的包装不能草率,哪怕是一盒茶叶也应精心打理。中国人送礼成双,日本人则避偶就奇,通常用1、3、5、7等奇数,但又忌讳其中的“9”,因为在日语中“9”的读音与“苦”相同。按日本习俗,向个人赠礼须在私下进行,不宜当众送出。

美国:与美国人交往,有两种场合可通过赠礼来自然地表达祝贺和友情,一是每年的圣诞节期间,二是当你抵达和离开美国的时候。如是工作关系可送些办公用品,也可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艺品。在美国,请客人吃顿饭,喝杯酒,或到别墅去共度周末,被视为较普遍的“赠礼”形式,你只要对此表示感谢即可,不必再作其他报答。去美国人家中做客一般不必备厚礼,带些小礼品如鲜花、美酒和工艺品即可,如果空手赴宴,则表示你将回请。

欧洲国家:送礼在欧洲不大盛行,即使是重大节日和喜庆场合,这种馈赠也仅限于家人或亲密朋友之间。来访者不必为送礼而劳神,主人绝不会因为对方未送礼或礼太轻而产生不快。德国人不注重礼品价格,只要送其喜欢的礼品就行,包装则要尽善尽美;法国人将香槟酒、白兰地、糖果、香水等视为好礼品,体现文化修养的书籍、画册等也深受欢迎;英国人喜欢鲜花、名酒、小工艺品和巧克力,但对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不大欣赏。

阿拉伯国家:中国的工艺品在这一地区很受欢迎,造型生动的木雕或石雕动物,古香古色的瓷瓶、织锦或香木扇,绘有山水花鸟的中国画和唐三彩,都是馈赠的佳品。向阿拉伯人送礼要尊重其民族和宗教习俗,不要送古代仕女图,因为阿拉伯人不愿让女子的形象在厅堂高悬;不要送酒,因为多数阿拉伯国家明令禁酒;向女士赠礼,一定要通过她们的丈夫或父

亲,赠饰品予女士更是大忌。

6、以礼相待、礼遇、敬重。

礼贤下士——礼,尊敬;贤: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放下自己的身份地位谦恭地对待;士: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如士大夫,今指?士兵。

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在封建时代,指帝王或大臣降低自己的身份,敬重和结交那些有才德的人,使其为自己效劳。

举例:《三国演义》中经典历史故事:三顾茅庐

东汉末期,战火风云四起,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在众多的割据势力中,刘备起兵较晚,势力最小,一直寄人篱下,没有一块稳定的地盘。尽管他身边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批忠心耿耿的骁勇战将,但是缺乏一个运筹帷幄、把握全局的军师,故而始终打不开局面。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襄阳古隆中(今襄樊市西)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二)仪的含义

《说文》:“仪,度也。从人,义声。”教材给出了5个含义:

1、法度、准则。

2、典范、表率。

3、礼节、仪式。

4、礼物。

5、容貌、风度。

(三)小结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以确立和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目的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沿袭的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俗话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又如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使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礼仪不仅是社会生活的要求,也是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礼仪的内容和形式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但它始终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二、礼仪的形成和发展:

人类在原始社会形态下的历史至少有一百万年,如此漫长的历史,加上没有可供记载的文字,拿不出有关的历史遗存作为佐证,所以原始社会的礼仪只能是礼仪的萌芽。

1、礼仪的形成阶段:

礼仪的正式形成,应当始于奴隶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这时的“礼”也就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奴婢主将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为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并专门制定了一整套礼的形式和制度。周代出现的《周礼》、《仪礼》、《礼记》,即“礼学三著作”,标志着周礼已达到了系统、完备的阶段。

2、传统礼仪阶段:

从春秋战国时期至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属于我国传统礼仪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逐步形成,开始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理论阐述,如《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强调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懂不懂得礼。

封建社会的礼仪,标志着礼仪已进入了一个发展、变革的时期,其特征就是把礼仪纳入道德规范,用伦理道德阐述礼仪,形成了以儒家学派学说为主导的正统的封建礼教。具体做法化为“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就是仁、智、礼、义、信。这些礼仪规范对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封建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3、近代礼仪阶段

从辛亥革命胜利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为近代礼仪阶段。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上也掀起了一场改革传统礼仪的热潮。人们迫切要求推翻陈旧、落后的旧礼仪,倡导相互尊重的新礼仪。

“除旧迎新”——例如剪掉男人的辫子,废除女人缠足,取消跪拜礼而改为鞠躬、握手、鼓掌等新式的问候方式。

4、现代礼仪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开始当家作主。由此而建立起来了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我国礼仪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现代礼仪阶段。

三、礼仪的特征与原则

礼仪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们以此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协调和制约人际间的相互关系。与其他行为准则相比,礼仪具有以下特点:

(一)等级性

1.古代君臣之礼:

2.现代社会:长辈与晚辈、上级与下级、宾客与主人等。

(二)综合性

虽然礼仪是通过人的外化行动体现出来的,但它是以人的思想素质为基础,与人的道德情操密切相关。

(三)普遍性

1.跨越时间空间,礼仪有国别,但礼仪无国界。

2.运用于各个领域、各个场合,大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小到人与人的交往,都需要遵守礼仪规范。

(四)差异性

国家间、民族间因受不同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时代潮流、风俗习惯各种因素的影响,礼仪的形式大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0K手势——OK,“数字0”、“3”

点头YES摇头NO——中摇头YES点头NO——保加利亚

(五)实践性:校园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商务政务礼仪。

第二节现代礼仪

一、现代礼仪的概念

现代礼仪是指现代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既可以单指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一种仪式,又可以泛指人们交往的礼节,礼貌.

二、中国现代礼仪的特征

1.国际性

尽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制度所构成的礼仪有一定差异性,但在讲文明,懂礼貌,相互尊重原则基础上形成的完善的礼节形式,已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并共同遵守.

2.民族性

礼仪作为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在拥有共性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民族差异性.

3.继承性

礼仪的形成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经过一个又一个时代,不断地去粗取精,剔出糟粕,吸取精华,最后渐渐固定下来.

4.时代性

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礼仪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时代特色.

三、外国现代礼仪的特征

1.强调个人至上

2.强调女士优先——绅士风度

3.强调交际务实

四、现代礼仪的原则

1.遵守

遵守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自觉遵守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

2.自律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对照反省,自我约束控制,必须从我做起。

3.敬人

强调交往双方要相互谦让、相互尊敬,更强调要首先重视、尊敬对方。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不失敬人之意,哪怕具体做法一时失当,也不能算是失礼。

4.宽容

要求人们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不可求全责备,过分苛求,得理不让人。

5.平等

对任何交往对象都要予以同样尊重、不应分贵贱,也不必考虑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职业等因素。

6.从俗

要谦虚谨慎,学会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做法保持一致。切不可自以为是,指责挑剔他人。

7.真诚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当面背后不一样,就会违背我们学习礼仪的初衷,当然也不会为交往对象所接受。

8.适度

在应用礼仪规范时,特别要把握好分寸,恰如其分,适中得体,过犹不及。

五、学习现代礼仪的意义

1.有助于美化个人形象

2.有助于提高个人的文明程度

3.有助于促进人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

4.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礼仪背后深藏德

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由两字组成的.“礼”讲的是尊重,“仪”讲的是仪式,是一种表现形式。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明白既要尊重自己,又要尊重别人。在心里产生出来的这种既要尊重自己,又要尊重别人的欲望。需要表现出来,需要表达出来,这就是礼仪。所以礼仪实际上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规范的表现形式。例如上班见面时打个招呼,说声“你好”或“您好!”朋友、同事或上下级之间久别重逢,大家握握手。这都是互相尊重的一种表现,都是常用的一种礼仪。

1.恭敬

敬是礼仪的核心,孔子说“礼者敬人也”。为什么礼仪的核心是尊敬。如何理解尊敬的内涵?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假如我们正在室内上课,温家宝总理走进来了,我问在坐的学员,见到我们非常尊敬的总理,一刹那间你会做什么?站起来。

还会不由自主地做什么?鼓掌欢迎。

总理来讲话,你是端坐听还是歪着身子听?端坐认真听。

这时手机响了,你是拿起来接还是怎么处置?关机。

当总理和你讲话时,是不屑冷漠的,还是脸上充满欣喜和热情、笑容?

给总理倒杯水,你端着这杯水,是单手还是双手?

放在桌子上是随手一放放还是小心翼翼地放?

走路时是噼里啪啦走还是小心翼翼地走?

你内心有一份小心翼翼和肃穆吗?……

即使从来没学过礼仪,因为心里有敬,刚才的场景中我们依然会做出正确的合乎礼仪的选择。外在的行为举止受着内心“敬”的驱使。

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当我们出门见到熟悉或不熟的人,内心有一份敬在,就不会斜睨人家,也不会因此招致怨恨,进而不会受侮辱,就不会有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产生,人际关系自然圆润而和谐。

2.微笑

很多老师在讲这堂课时都讲到笑有多少种形式,笑露几颗牙齿,如果不会笑,就用筷子夹在两颊嘴里,来强迫笑。教学中会发现这种手段治标不治本,而且技巧的东西对人没有吸引力,有些人打心底里根本不愿意这么做。我就去找这背后的根源。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帮父母做事,有好吃的给父母吃,你以为这就是孝了吗?不是!你是否真的是心甘情愿为父母做,怀着欢欣愉悦的心情去做?真正对父母的孝心体现在做事情时候的脸色上。

在《礼记》里还说,“夫有孝者,必有深爱,有深爱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外容。”一个孝顺父母的人是内心有深爱的人,一个人有深爱,他内心才会充满一团和谐,内心充满和谐的人,脸上才会有愉快的神色,长期保持愉快神色的人,才会有漂亮的面容。

由此笑孝到彼笑,面部的笑其实是内心的笑孝。推己及人,由孝养自己的父母开始然后以这种情怀对别人。弟子规上说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如果用在家里对待父母的情怀去对待他人,以对待兄弟姐妹的情怀去对顾客,自然是发心的笑。

但是,今天孝道的缺失,我们可以把微笑给别人,但是不可以给父母。给别人,因为可以获得利益;不给父母,因为他们是我们情绪的宣泄桶。

所以解决笑的根源问题,也要解决孝敬父母的问题,解决仁爱的问题。

为什么要对人微笑?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为什么还能对人笑?这些不是表面上8颗牙齿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有仁爱致信精神,会随时考虑别人比自己多一点。我此时不高兴,但这是我个人的事情,一个客户站在我面前,考虑到别人的心情,考虑到我的工作职责,尽管不高兴,不能因此就给对方脸色看。拿出我应有态度对待人家,所以我还是会笑一下,这个微笑的背后是考虑别人的感受。

3.握手

握手礼的规范之一:男士和女士握手,女士要伸手,男士再伸手。男士和女士握手要握手的指尖部分。

握手的目的是什么?是传递一种感情。西方提倡握手指尖有他们的社会背景,但是中国是一个感情社会,非常重视人情,我们可以去体会一下握你的指尖是什么感觉?如果感觉非常不舒服,就要想握手到底为的是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握手的规范之二:必须尊者先伸手,然后下级伸手,握手要轻轻握住指尖部分,不能双手握,否则有巴结之嫌,握手时间不能超过3~5秒。

但是,假设温总理到农村去视察,村民们看到总理来了,老远就会把手伸出来,满心期

待地握住总理的手。农民大哥先伸手,背离了尊者先伸手。他一定会双手握,这也背离了原则。他握住总理的手久久不松开,这又背离了原则。这错了吗?

总理一定不会觉得农民大哥是失礼,相反他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崇敬和喜爱。

所以,礼是做人做事,不是束缚和规范,不仅仅停留在穿衣吃饭上,需要在内心的积聚。

当代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家莱斯。布吉林发现了受人欢迎的人际交往三大秘诀,即只要能够满足别人三方面的需要就可以受人欢迎,因其在英语中都以字母“A”开头,所以简称“3A”法则。

1.Accept(接受对方),即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面对嫉妒心

2.Admire(赞美对方),威廉。詹姆斯:“人性的根源有一种渴望被人肯定、称赞的强烈愿望,这是人和动物之间最大的不同,人类文明也因此而进步”。

3.Appreciate(重视对方)

现代礼仪

现代礼仪 第一节、礼仪概述 (一)、礼仪的内涵:礼貌,礼节,仪表,仪式 礼貌:人们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表示尊敬,重视和友好的态度。 礼节:指人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相互表示尊重,祝愿,问候,致意,慰问等待人接物方面的形式。 仪表:指人的外表,穿着,它主要指美的外在形象,引申为人的精神状态。 仪式: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和形式的社会活动。 (二)、定义: 礼仪是什么: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三)、礼仪的起源 1、对神灵的敬畏(原始时期开始萌芽) 2、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 3、促进人们交往沟通 4、维系等级差别 (四)、礼仪的发展阶段 1.孕育阶段(原始社会中后期) 2.形成阶段(《周礼》、孔子、孟子) 3.变革时期(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百家争鸣,相互融合” 4.鼎盛时期(秦―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西汉――董仲舒“三纲五常”汉――《礼记》唐宋――朱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道学,佛学思想,形成理学)) 5.衰落时期(清朝――死板、繁琐加入西方文化――“大杂烩”) 6.现代礼仪时期(内容日趋简单化标准日趋国际化) 附注:“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 《礼记》:古代风俗——《曲礼》饮食和居住文化——《礼运》家庭礼仪——《内则》服饰文化——《玉藻》师生礼仪——《学记》道德修养——《大学》; 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五)、礼仪的实质与原则 实质:敬敬人敬几 原则:尊重,遵守,适度,自律 (六)、特征:继承性,差异性,针对性,规范性 (七)、作用:教育、美化、协调、沟通。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第二节、认知当代大学生 一、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 (一)、生理特征 1、内分泌机制不断完善 2、大脑机能逐步增强 3、性机能趋于成熟 (二)、一般心理特征: 1.心理水平的二重性:幼稚的深刻性;

社交礼仪习题和答案.

社交礼仪》平时作业一(第一章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 接待多方来访者要注意待客有序。(V 2. 在社交场合,“兄弟”、“哥们”等称呼可以随时使用。(X 3. 在社交活动中,对异性朋友,若关系极为亲密,则可以不称其姓,直呼其名。(X 4. 接过名片,首先要仔细看看。(V 5. 可以在名片上印制各种各样的图案、花纹等。(X 6. 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首先伸出手来。(V 7. 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 V 8. 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已婚者先伸出手来。(V 9. 普通场合的小规模交谈,以一小时内结束为宜。(V 10. 在英国、美国等讲英语的国家里,人们的姓名一般由两个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V 二、简答题 1. 在社交交谈中,有哪些具体的主题应当忌谈? 个人隐私;捉弄对方;非议旁人;倾向错误;令人反感。 2. 选择正确性、适当的称呼,要注意哪些原则? 要合乎常规;要照顾习惯;要入乡随俗。 三、论述题 论现代礼仪的基本特征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所讲究的自然是现代礼仪。一般而论,现代礼仪通常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其一,普遍性。在任何国家,任何场合, 任何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必须自觉地遵守礼仪。其二,规范性。讲究礼仪,必须采用标准化的表现形式,才会获得广泛认可。其三,对象性。在面对各自不同的交往对象, 或在不同领域内进行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时,往往需要讲究不同类型的礼仪。其四,操作性。在具体运用礼仪时, "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都有各自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方式与方法。孔子尝言: "不学礼,无以立" 。在现代生活中,礼仪依旧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四、应用题 在社交场合,为他人作介绍时,一般有哪几种顺序? 根据“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法则”一,般有十种:1、介绍年长者与年幼者认识时, 应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2、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3、介绍老师与学生认识时,应先介绍学生,后介绍老师。4、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5、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示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6、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7、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8、介绍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后来,后介绍先至者。9、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 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10、介绍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认识时应职位、身份低者后介绍职位、身份高者 《社交礼仪》平时作业二(第二章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 不允许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V 2?为了表示真心诚意,感谢函尽量自己手书撰写。(V 3. 选送鲜花时,不但要看其通用的寓意,而且也看其民俗寓意,二者应并行不悖。

第一章 社交礼仪概述.

第一章社交礼仪概述 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 一、礼仪概念: ——礼: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崇敬的感情,具体表现为礼貌和礼节。 礼貌: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良好的言谈和行为。礼貌侧重表现人的品质和修养;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分为礼貌语言和礼貌行动。 礼节:是指人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礼貌与礼节是相辅相成,礼是礼貌和礼节的统一体。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就必然伴随着具体的礼节行为。 ——仪: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具体表现为仪表、仪态、仪容、仪式等。同时,它也指一件事情的分寸、度量,具体表现为仪式。 礼俗即民俗礼仪,它是指各种风俗习惯,是礼仪的一种特殊形式。礼俗是由历史形成的,普及于社会和群体之中并根植于人们心理之中,在一定的环境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礼仪: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或者说用以美化自身、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程序。它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标志。其表现形式为谦虚而恭敬的态度,优雅而得体的举止,文明而礼貌的语言,大方而高雅的装束等。 二、现代礼仪分类 现代礼仪可分成以下五块: 1)政务礼仪:它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时所讲究的礼仪。 2)商务礼仪: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在商务交往中所讲究的礼仪。 3)服务礼仪: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如酒店餐厅、旅行社、银行、保险公司、医院等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工作中所讲的礼仪。 4)社交礼仪:就是人们在泛交际,工作之余的公众场合,迎来送往,私人交往中所讲的礼仪。 5)国际礼仪:是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所讲的礼仪。 在上述的分支礼仪中,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等,主要是按照行业划分的,并且是人们在工作岗位上应遵守的,故可称为行业礼仪或职业礼仪。而社交、国际礼仪的划分, 则主要以交往范围为依据,所以二者均可以以交往礼仪相称。 三、礼仪的作用、功能

社交礼仪全书_第一章 社交礼仪

1.社交礼仪概述 社交,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活动。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职能与原则等,是利用好社交礼仪的重要所在。 社交礼仪的基本职能 所谓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与他人社会交往过程中,外在表现的行为规则和形式的总和。这种行为规则和形式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风俗习惯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行、程序方式和体现的修养风度等。 社交礼仪的基本职能主要有如下方面: (1)塑造形象 其中包括塑造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两个方面。 (2)沟通信息 它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言语礼仪,二是饰物礼仪,三是行为表情礼仪。其中,一个信息的传递=7%词语+38%语音+55%表情。 (3)联络感情 其中最重要的情感特征是真诚。以真诚的心换取他人之心,以真诚的行为款待他人,以真诚的语言取悦他人。在社交场合,真诚是金,只有拥有一颗真诚之心,方能收获温暖。 (4)增进友谊 社交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是赢得尊重,增进友谊的法宝。 社交礼仪的原则 社交礼仪体现出尊重与文明,它要求言行文雅,态度恭敬,平等待人,表里一致。其主要原则大致有如下方面: (1)尊重的原则 尊重是礼仪的情感基础。只有尊重才能使双方融洽地相处、交流。有道是:“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可以说,尊重是体现礼仪最直接的表现,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最重要原则。 (2)真诚的原则 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真意的友善表现。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其表现为对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大纲知识分享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礼仪,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信任与尊重,让学生在今后的职场和社交场合享受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修养有品位有风度有气质的现代人。 二、教学时间分配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礼仪概述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礼仪的发展过程,同时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掌握礼仪的内容、特性和功能。使学生将纯理论性的知识从“礼”字入手,了解礼仪的发展过程,同时将礼仪的内容、特性和功能以案例教学的方法加以阐述,使学生灵活的掌握。 学习本章的要求: 1、通过案例帮助理论记忆。 2、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各项内容。 第一节礼仪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礼仪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礼仪 第二节礼仪的内容 一、礼节 二、礼貌 三、仪表 四、仪式 五、礼俗 第三节礼仪的特性 一、文明性 二、共通性 三、多样性 四、变化性 五、规范性 六、传承性 第四节礼仪的功能

一、弘扬礼仪传统 二、提高自身修养 三、完善个人形象 四、改善人际关系 五、塑造组织形象 六、建设精神文明 第五节礼仪与道德 一、礼仪是人类社会道德自主的表现 (一)礼仪中蕴涵的礼——行为规范 (二)礼仪中蕴涵的礼——人生规范 二、礼仪与社会公德 三、礼仪与职业道德 四、礼仪与伦理道德 第六节交际与交际礼仪 一、交际与交际礼仪的含义 二、交际礼仪原则 (一)遵守原则 (二)敬人原则 (三)宽容原则 (四)真诚原则 第二章个人礼仪 教学目的: 1、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规范、得体、大方的举止。 2、掌握做为学生应具备的着装规范。 3、学会不同场合的着装及举止。 第一节仪容 一、干净整洁 (一)坚持洗澡、洗头、洗脸 (二)去处分泌物 (三)定时刮须 (四)保持手部卫生 (五)注意口腔卫生 (六)保持发部整洁 二、化妆适度 (一)化妆的原则 (二)化妆的方法 三、发型美观 (一)发式与发质、服装 (二)发式与身材 (三)发式与脸型 第二节仪表 一、着装的原则 (一)时间原则 (二)环境原则

第一章礼仪绪论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案

第一专题社交礼仪绪论 当大家还在热衷于计算机培训、英语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硬培训”的时候,一个针对个人形象、谈吐、气质的“软培训”“包装培训”开始显山露水。对员工个人来说,拜访客户如何着装得体,讲话如何落落大方,与外宾交往时如何不卑不亢、彬彬有礼。遇到尴尬如何扭转乾坤,化尴尬为通畅,化陌生为友谊?在2003年北京“世界经济论坛”召开之际,一些中国商人在商务场合的举止让人感到“沮丧万分”,许多人不断地吸烟,甚至在会议过程中旁若无人地打电话。“中国商人很精明,但是他们需要更加干练”。这是许多外国友人的心声。古人云:“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礼多人不怪! 一、为什么学习社交礼仪? 1、课程开设意义和目的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源远流长的礼仪是华夏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讲“礼”重“仪”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李光耀说曾指出:文明礼貌能导致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是促进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和快速发展,人们走出了狭隘封闭的原有故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已成为历史的画卷。有接触、有交往就要有规矩,有要求。否则,留下的尴尬或事与愿违的不快。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从世界范围来看,公共关系理论的出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在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已被普遍承认。“公共关系”一词传入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了解公共关系的人廖若星辰,1980年以前的词典根本找不到这个词汇。改革开放的新鲜产物,其内容绝不仅是倒水、送客的简单接待,也不是走后门的“攻关”,甚至还有人低俗地以为公关就是“小姐”的代名词,以“公关”做幌子,干些不光彩的事。事实上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从事这一工作的也不仅是俊男倩女,有许多是具有丰富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在全世界的整体从业人员中,“公关先生”远远多于“公关小姐”。在美国男的占到75%,至于在公关专家中,男性比重就更大了。

社交礼仪教案

社交礼仪教案 2014年

襄樊护校教案班级:第1次课学时2节课型理论时间 教学课题:社交礼仪的概述 教学重,难点:社交礼仪的起源、发展 教学媒体: 教材、资料 教学过程[含教法、学法]见续页 检测题及作业: 社交礼仪的起源 课后评价: 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第一章:社交礼仪概述 第一节: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 1.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传统源远流长,其产生 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礼”字构成的奥妙 “礼”的繁体写作“禮”,左边的“示”指神灵,右边的“豐” 是一种专门用开祭祀活动的盛美满食的器皿,所以,“礼”的意思就是端着供品向神灵表示敬意。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写道: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也就是说,“礼”是一种敬神祈福的仪式,它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 2. 人类不仅敬畏力量强大的自然诸神,而且崇拜对人类发展做 出重要贡献的前辈英雄。 例如:传说中的造人补天氏女祸。 教人农桑的伏羲氏。 他们由人升格为神,受到后世的祭奠,进而,人们觉得死去的祖先也须享受祭祀,活着的长辈更亦应该受到尊敬。因此,礼仪不仅是人神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是人与人文间的交流方式。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开始讲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形成一种天然的人伦关系。并随着历 史的演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但这种关系还需 要以一些特定的人际交往方式加以确认,于是礼仪便形成了。二.中国传统礼仪的发展

1 .传统礼仪的滥觞期在远古时期,华夏先民已形成了一套社会生活的礼仪规范,包括敬神礼仪,政治礼仪,婚嫁礼仪、丧葬礼仪等。 距今几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 尚无灵魂观念 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已产生灵魂不死,丧葬 礼仪的萌芽期 距今六七千年前陕西半坡人 ----- 丧葬礼仪的进步期 炎黄时代,我国的原始社会慢慢的解体,礼仪最初是一种氏族社会的习惯,用以体现男女长幼等方面的差别。发展到炎黄时代,则逐渐转变成一种阶级社会里分辨上下尊卑的制度。 尧舜时代,各种礼仪的发展更加系统。 “五典”即五种人伦道德------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即:人与人之间一切交往的道德规范,而这些道德规范需要一定的举止行为加以强化,于是跪拜,作揖,拱手等礼节更广泛地应用到交往中了。案例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崇尚圣贤的典范作用,礼仪道德的制定和倡导者应该成为遵行礼仪的模范,舜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含义:礼仪作为外部的行为规范,应该以内心的仁德为支撑。一方面端 正内心,提高思想境界,另一方面修正行为,培养良好的修养。 只有自己身心俱正,才会具有巨大的道德高召力

中职现代礼仪教案-(1)

理论课授课教案 第一节礼仪概述 ————————————————————————————— 目的要求:掌握礼仪的概念,礼仪和礼节的区别 交际礼仪的种类特点作用————————————————————————————— 重点难点及措施:礼仪和礼节的区别,礼仪的种类,礼仪的特点和作用。以讲解为主举例为辅————————————————————————————— 教具: ————————————————————————————— 教研室主任审阅签名:教务处复查签名: 教学系检查签名: 第一章礼仪引论 第一节礼仪概论 一礼仪的内涵 1 礼仪的概念 礼是礼貌,礼节。仪是仪式,仪表,仪态。 礼仪的主体,即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 礼仪的客体,即礼仪的对象,指的是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着。 礼仪和礼节: 相互联系:礼节是待人接物的规矩,表示尊敬.祝贺.哀悼等,属于礼仪的行为规范,是约定俗成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不断 变化的。 相互区别: 1.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而礼节则是这种行为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比如结婚仪式中的夫妻对拜.主婚人证婚人的讲话都是礼仪中的一种具体礼节。2.礼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礼节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改

变而有所变化。比如古代人们见面要作揖.跪拜.叩手等,随着人们思想观 念和社会的发展,现在以握手或拥抱所替代。 3.礼仪一般是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下运用的,是针对公关交际活动的整体而言的,而礼节不仅常用于正规交际场合中,在非正规交际活动中也经常使用。比如见面打招呼就是非正式场合中常用的礼节。 2 礼仪的分类 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 3 礼貌,礼节,礼仪的关系 礼貌,礼节,礼仪都是人们在社交中表现出来的尊敬和友好的行为,三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是自身特殊含义和要求,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礼仪的功能与作用 1 礼仪的功能 A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B 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C 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 D 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 礼仪的作用 A、交际礼仪是人们沟通思想的桥梁:人类需要沟通,社会需要交际 礼仪,成功因素中85%是靠良好的人际关系,睡觉外的 70%的时间用在与人的沟通上,因此,沟通是精神交换, 那么交际礼仪就是沟通的形式和桥梁。 B、交际礼仪是个体和群体的协调器:人在社会群体中不是独立的, 而是彼此融合在一起的,交际礼仪把个体和群体联系在 起,形成一个社交整体,让每个人在个自的位置上推动 社会的发展,而且增进彼此的认知和加深彼此的感情。 教案末页

社交礼仪习题和答案

《社交礼仪》平时作业一(第一章)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接待多方来访者要注意待客有序。(√) 2.在社交场合,“兄弟”、“哥们”等称呼可以随时使用。(×) 3.在社交活动中,对异性朋友,若关系极为亲密,则可以不称其姓,直呼其名。(×) 4.接过名片,首先要仔细看看。(√) 5.可以在名片上印制各种各样的图案、花纹等。(×) 6.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首先伸出手来。(√) 7.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 8.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已婚者先伸出手来。(√) 9.普通场合的小规模交谈,以一小时内结束为宜。(√) 10.在英国、美国等讲英语的国家里,人们的姓名一般由两个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二、简答题 1.在社交交谈中,有哪些具体的主题应当忌谈? 个人隐私;捉弄对方;非议旁人;倾向错误;令人反感。 2.选择正确性、适当的称呼,要注意哪些原则? 要合乎常规;要照顾习惯;要入乡随俗。 三、论述题 论现代礼仪的基本特征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所讲究的自然是现代礼仪。一般而论,现代礼仪通常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其一,普遍性。在任何国家,任何场合,任何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必须自觉地遵守礼仪。其二,规范性。讲究礼仪,必须采用标准化的表现形式,才会获得广泛认可。其三,对象性。在面对各自不同的交往对象,或在不同领域内进行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时,往往需要讲究不同类型的礼仪。其四,操作性。在具体运用礼仪时,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都有各自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方式与方法。孔子尝言: "不学礼,无以立" 。在现代生活中,礼仪依旧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四、应用题 在社交场合,为他人作介绍时,一般有哪几种顺序? 根据“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法则”,一般有十种:1、介绍年长者与年幼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2、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3、介绍老师与学生认识时,应先介绍学生,后介绍老师。4、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5、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示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6、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7、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8、介绍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后来,后介绍先至者。9、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10、介绍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认识时应职位、身份低者后介绍职位、身份高者 《社交礼仪》平时作业二(第二章)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不允许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 2.为了表示真心诚意,感谢函尽量自己手书撰写。(√) 3.选送鲜花时,不但要看其通用的寓意,而且也看其民俗寓意,二者应并行不悖。(√) 4.在赠送礼品时,最好不要说“没有准备,临时才买的”,“没有什么好东西,凑合着用吧”等等诸如此类的自我贬低的话。(√) 5.饮用咖啡,讲究具体场合的选择,客厅、写字间一般不宜饮用咖啡。(×) 二、简答题 1.在选择、准备馈赠礼品时要主动回避对方受礼的禁忌。根据一般规律,哪些物品是受赠者难以接受的? ①违法的物品;②犯规的物品;③败俗的物品;④犯忌的物品;⑤有害的物品;⑥废弃物品;⑦广告类物品。 2.写信的5C原则是什么?

湖南大学现代礼仪课程讲义

第一章礼仪概述 2016年9月15日 第一节礼仪的内涵与定义 礼仪的内涵:礼貌,礼节,仪表,仪式 礼貌:人们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表示尊敬,重视和友好的态度。 礼节:指人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相互表示尊重,祝愿,问候,致意,慰问等待人接物方面的形式。 仪表:指人的外表,穿着,它主要指美的外在形象,引申为人的精神状态。 仪式: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和形式的社会活动。 礼仪是什么: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 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第二节礼仪的起源于发展 发展阶段 1.孕育阶段(原始社会中后期) 2.形成阶段(《周礼》、孔子、孟子) 3.变革时期(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百家争鸣,相互融合” 4.鼎盛时期(秦――秦始皇西汉――董仲舒“三纲五常” 汉――《礼记》唐宋――朱熹“以儒家思想 为基础”) 5.衰落时期(清朝――死板、繁琐加入西方文华――“大杂烩”) 6.现代礼仪时期(内容日趋简单化标准日趋国际化) 第二节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一)一般心理特征:1.心理水平的二重性:幼稚的深刻性;2.心理倾向的二重性:a.积极:朝气蓬勃、热爱生活、积极进取b.消极:纠结、郁闷、抱怨、厌世;3.心理素质结构的二重性:理想与 现实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高求知欲与低识别力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渴望交往与自我 封闭的矛盾、强烈的性意识与道德规范的矛盾;(二)不同大学阶段的心理特征:1.大学适应阶段:学会、会学;2.稳定发展阶段:享受大学生活、两级分化;3.准备就业阶段:向职业生涯过渡。 第二章着装礼仪 男士西装礼仪西装也称西服,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欧洲,上下面料完全一致的两件套或三件套。 纽扣扣法 单排扣两粒扣:只扣上面的纽扣,坐下可以全部解开。 三粒扣:只扣中间的纽扣或者扣中间和上面的纽扣。 双排扣全部都要扣上。与衬衫的搭配西装里只可以搭配衬衫,其他的都不行。 白色最正式,浅蓝亦可,条纹以窄条纹为益。 衬衫一定是长袖的,要比西装长一到两公分。露出来。

第六章交际礼仪

第六章交际礼仪 第一节一般社交礼仪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首先介绍礼仪的概述,以及礼仪与公共关系之间的联系和一些常用的社交礼仪,同学们可以从中学到基本的礼仪常识,帮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礼仪修养。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在不同场合下的一些交际礼仪。 情感目标:通过对一些礼节习惯以及异域习俗的了解,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礼仪以及礼仪与公关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交礼仪的规范和要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澄清礼貌、礼节、仪式等几个概念,从而加深对礼仪的认识和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法 第一课时

一、礼仪概述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表示敬意而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式等。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民族道德风貌和社会进步的反映。 1.礼仪与传统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视“礼”的教育。 孔子曾提出:“不学礼,无以立。”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强调了礼节仪式与情感思 想要配合恰当。 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主张交往中的 双方要相互敬重。 荀子指出:“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认为礼仪对事业成功、社会稳定 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近代和现代历史上,也有许多伟大人物,他们不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创立

了丰功伟绩,而且在继承发扬我国的优良礼仪传统方面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传统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更是一种责任。不管我们学习什么专业,准备从事哪一个岗位的工作,在生活中都应当表现出良好的礼仪规范。 2.礼仪与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的职能之一是塑造 组织形象,公共关系人员常常要 代表组织参加社会交际活动。因 此,公共关系人员应当成为礼仪 教育的使者和礼仪规范的楷模。 再进一步看,公共关系是一种信息传递活动,人们通过礼仪、礼节的形式和礼貌的语言,将信息传达给对方,只有形式和内容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发出者的信息构成一个良好的、完整统一的形象。 二、介绍与握手 1.介绍 介绍的礼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如表6-1所示。 三个方面解释基本顺序 自我介绍在许多人交谈或聚会的场合, 如果你要和一个不相识的人 谈话,首先要作自我介绍 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 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 身份和单位等,同时递上事先 准备好的名片 为他人作介绍为他人作介绍时,介绍者处于 当事人之外,介绍之前要了解 被介绍双方各自的身份、地位 等 先向身份高者介绍身份低者, 先向年长者介绍年轻者,先向 主人介绍来宾,先向女士介绍 男士,先向在场者介绍后到者 集体介绍集体介绍一般可采取的方法 有两种:一种是将一人介绍给 大家;另一种是将大家介绍给 一人 一种是按照座次或队列顺序 介绍,再一种是以身份的高低 顺序进行

第一章礼仪概述

第一章礼仪概述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熟悉礼仪的特征与作用;掌握礼仪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礼仪的内涵及礼仪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案例分析。 【引导案例】 细节决定成败 有一位女士去应征财务经理,路上正好碰上一场大雨,幸好出门带了伞,才没有迟到。 当她来到招聘单位的电梯前时,取出纸巾把鞋擦干净,然后把纸扔进垃圾桶。当她坐在面试经理面前时,经理看完证书后,没问她任何问题,微笑着告诉她:“欢迎你加入我们公司。” 当她不敢相信地看着经理时,经理告诉她:“第一,这样的天气你仍然来了,说明你做人很有原则,很守信用;第二,你没有迟到,说明你准备很充分,很守时;第三,你的衣服没湿,说明你昨天看了天气预报,来时一定带了伞;第四,刚刚从公司的监视器里看到了你的行为,证明你很有修养、很细心。一个人的小习惯是无法刻意掩饰的,所以我们很愿意和你这样的人成为同事。” (资料来源:华英雄. 华英雄说礼仪.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第一节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对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已积淀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交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礼仪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的规范与修养已成为个人立身处世、企业谋生求存的重要基石。

一、礼仪的起源 “礼”是一个历史范畴,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礼仪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仪的内涵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 礼仪起源于祭祀。豊(lǐ),古同“礼”,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说文·豊部》:“豊,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读与礼同。”从甲骨文形体来看,“豊”字从“豆”,豆是古代的食器,也于祭祀时用来盛供品,是考古发现古代最常见的一种祭器。 “豊”字本像盛玉礼器之形,是祭祀用的,也用以指代祭祀活动,后添加意符“示”而派生为“禮(礼)”,以表示“事神之事”。《说文·示部》: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履也”是声训,意谓“礼”为人所遵循“所以事神致福”,则道出了“礼”表示祭祀的本义。 《辞海》中对“礼”的解释:“①本谓敬神”。从繁体字“禮”的结构来看,左边是“示”字,意为祭祀敬神,右边是祭品,表示把盛满祭品的祭具摆放在祭台上,献给神灵以求保佑。这是因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处于原始、蒙昧的状态,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崩海啸等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从而对自然界产生神秘感和敬畏感,形成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并按人的形象想象出各种神灵作为崇拜的偶像。同时,由于原始人对自身的梦幻现象无法解释,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进而产生了对民族祖先的崇拜。自然力量和民族祖先一直是原始社会最主要的两类崇拜对象。人类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神和祖先的信仰、崇拜,期望人类的虔诚能感化、影响神灵和祖先,从而得到力量和保护。在他们祭祀天地神明以求风调雨顺、祭祀祖先以求多赐福少降灾的过程中,原始的“礼仪”随之产生了。 礼仪还源于协调人类相互关系的需要。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与大自然抗争的同时,人类的内部关系,如人与人、部落与部落、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类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在群体生活中,男女有别、老少各异、扶老携幼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保证和维护的秩序。可以说,维持群体生活的自然人伦秩序是礼仪产生的最原始动力。在此基础上,礼仪扩大到人际关系的其他方面。 另外,礼仪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哪个人创造的,而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认定而形成,并被大家一致遵守和沿用的。所以,礼仪又是约定俗成的。 【小链接1-1】中国古代礼仪的含义 “礼仪”一词,最早是分开使用的,但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代的“礼”主要有以下四种含义。 第一,“礼”指尊敬和礼貌。《说文解字》解释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见“礼”的本义是敬神,即祭祀神灵,祈求降福。后随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逐步由敬神延伸到敬人。《礼记·月令》云:“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孟子·告子下》云:“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这里的“礼”就是尊敬和礼貌的意思。“礼”的这一含义一直传承至今,成为现代礼仪的基本内容。 第二,“礼”指典章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礼节。“礼”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特指等级森严的

现代社交礼仪

现代社交礼仪 礼仪总述 礼:尊重、礼者敬人也。 仪:恰到好处的向别人表达尊重的形式。 现代礼仪的内涵 礼仪是交往的艺术、礼仪是沟通技巧、礼仪是行为规范 要名片怎么要比较合适? 交易式、明示法、谦恭法、平等法 现代礼仪的种类 政务礼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时,为政府服务时,所讲究的礼仪。 商务礼仪:公司企业从业人员在商务交往中所讲究的礼仪。 服务礼仪: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工作中所讲的礼仪。 现代礼仪的种类 社交礼仪:人们在泛交际、工作之余的公众场合迎来送往、私人交往中所讲的礼仪。 国际礼仪:中国人和外国人打交道时所讲的礼仪。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何时要讲礼仪? 初次见面、因公交往、涉外交往 为何要讲礼仪?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进交往、使问题最小化! 运用礼仪,该如何操作?

礼仪特点:强调标准,不可肆意妄为,具有规范性。 具有对象性、具有可操作性。 学习礼仪注重的三个基本理念 尊重为本、善于表达、形式规范 一、社交是一种泛交际,指的是人的一般性的社会交往,是工作之余的社会交往,不是因为工作关系而形成的人际关系,而是人作为一个自然人、社会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关系。 二、社交的重要性 交流信息:社交就是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增进感情、建立关系、充实自我 三、社交礼仪与社交之间的关系 社交礼仪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不按社交礼仪的规范办事,就会失敬于人,也显得自己少调失教。 四、社交礼仪与其他行业性礼仪相比有何特别之处? 1、广泛性 2、时效性 3、技巧性 遵守公德 社会公德是社交礼仪的基础 一、概念 道德就是对人们伦理关系的规范。 社会公德是对现代文明人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 而这种要求需要表现,礼仪即是它的表现形式。 二、社会公德的内容

(完整版)社交礼仪概论.doc

社交礼仪概论 一、判断题 1.在社交场合,“兄弟”、“哥们”等称呼可以随时使用。(×) 2.在法庭上,一位农村老年妇女的官司胜诉了,她激动地称呼女法官:“她大姐呀,你可帮了俺的 大忙了。”请判断这位老年妇女使用的称呼正确与否。(×) 3. 在社交活动中,对异性朋友,可以不称其姓,直呼其名。(×) 4. 对于两个互不相识的客人,如果他俩性格不相合,主人就没有必要为他俩作介绍。(×) 5. 为他人作介绍时,应该先把身份高的一方介绍给身份低的一方。(×) 6.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首先伸出手来。(√) 7. 不要在握手时戴着墨镜,只有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方可例外。(√) 8. 接受他人名片时,应恭恭敬敬,双手捧接,并道感谢。(√) 9.递名片时,名片的文字要正面朝向自己。(×) 10.路上相逢,可以寒暄“上哪儿去”?(×) 11.探病时可将话题一直环绕在病情上。(×) 12.接电话应迅速,电话铃声一响就应立即接通。(×) 13.在转接电话时应做到拿着电话和放下电话一个样,或者用手捂上话筒,注意隔音。(√) 14.应尽快对收到的邮件进行回复。(√) 15.每天都应查看自己的电子邮箱。(√) 16.托请他人代交的信件,原则上应尽量封闭信封。(×) 17.收到礼物便客气地说:“这很贵吧”。(×) 18.在包装礼品时,要去掉礼品上的价格标签。(√) 19. 选送鲜花时,不但要看其通用的寓意,而且也看其民俗寓意,二者应并行不悖。(√) 20. 某女士应邀到一个公司老板家吃晚饭。由于知道老板的夫人喜欢鲜花,就买了一束红玫瑰送 给老板夫妇。(×) 21. 在接待中,对于来访者的伞、帽、包等物,要指明挂放处,有时可以帮助放置。(√) 22.送客时,不论是送至电梯口、门口或车站,都要挥手道别,而且要等客人或客人所乘的交通 工具远离后再返回。(√) 23.贵客来访时用方便纸杯盛水招待。(×) 24.宴请中,当两桌横排时,其桌次应为:以右为上,以左为下,即“以右为尊”。(√ ) 25.在广东沿海地区,请客吃饭通常喜欢选择早餐,即“饮早茶”,这是出于民俗惯例。(√) 26.一般而言,正式宴会的用餐时间应为 1 个小时左右。(× ) 27.芥末鸭掌、水煮腰花、水煮鱼等都是颇具中餐特色的菜肴,在宴请外宾时可以将其列入菜单。 (×) 28. 西餐中,餐巾应掖于领口、围在脖子上、塞进衣襟里或系在裤腰上。(×) 29. 西餐中,喝汤讲究右手持汤匙,由近而远,向外侧将汤舀起,然后就嘴饮之。(√) 30.正式的西餐就餐中,熟人、配偶可以相邻就座。(×) 31.给人敬茶时要在客人面前沏好后奉送上以示新鲜。(√) 32.单行行进时讲究前者为尊,但如果客人不认路,则应由主人在前带路。(√) 33.当两人距离在 1.5-3 米之间时,即为交际距离。这种距离,主要适用于交际应酬之时。(×) 34.陪同客人进入有人管理的电梯,应主动后进后出。(√) 35.乘坐轿车时,如嘉宾选择了上座以外的座位坐下,我们应该婉转地将其劝到上座就座。(×) 36.由专职司机驾驶双排五座轿车时,座位尊卑顺序应当依次是: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 座、后排中座。(×) 37.吉普车无论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座为尊;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为尊。 (√) 二、单选题 1.一位病人走进某诊室的,对大夫说:“师傅,我牙疼的厉害,麻烦您给看看” 。大夫道:“这 里只有大夫,没有师傅” 。请问,该病人的称呼方式违反了以下哪项称呼禁忌:(不恰当的行业称呼) 2. 下面关于握手礼的选项哪一项是错误的?(职位低的人与职位高的人握手时应先伸手为 礼) 3. 接受别人递给的名片之后,你应该把它放在:(名片夹或者上衣口袋里) 4. 以下关于言谈礼仪哪项是错误的?(拟好了话题后不要轻易改变,要让对方顺着你的思路 走) 5.在上海,苹果发音与“病故”相近,因此在看望病人时不选择苹果作为礼品,这是因为“苹 果”触及了送礼时的哪条禁忌:(犯忌的物品) 6.一般性的拜访多以(一小时左右)为最佳交往时间。 7.用餐过程中以下表现中,正确的是:(与海员共同就餐时,吃鱼不要翻身,吃完一面,剔掉 鱼骨后再吃另一面) 8. 待客敬茶时,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接待重要客人时,应有女主人,甚至由主人亲自奉茶) 9. 有关敬酒,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在他人敬酒或致词时,宾客可以继续用餐或饮酒) 10.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 这样做所形成的与来访者的谈话距离属于人际距离中的哪一类:(礼仪距离) 11. 朋友开车来接你和另外两个人,坐在前排右侧的人中途下车了,这时候要怎么办?(由后 排的人补一人坐在副驾驶的位置) 12. 这幅图是 2008 年召开北京奥运时在人民大会堂宴请八方宾客的一次国宴。请你判断一下,

第一章服务礼仪概述

20 年月日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礼仪 一、礼仪的涵义 1.礼仪 礼仪是“礼”和“仪”的统称。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为了表示尊重与友好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 2.礼貌 礼貌是人们交往时,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准则。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道德品质,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礼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它通过仪表、仪容、仪态以及言语和动作来体现。 3.礼节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交际场合中,互相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二、礼仪的分类 依据适用的对象和范围的不同,礼仪主要分为行业礼仪与交往礼仪。 1.行业礼仪 行业礼仪是依照行业划分的,并且是人们在工作岗位上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主要包括政务礼仪、商务礼仪和服务礼仪。 2.交往礼仪 交往礼仪主要以交往范围为依据,是人们在人际、国际交往中应遵守的礼仪规范和准则。主要包括社交礼仪、涉外礼仪和习俗礼仪。 三、礼仪的基本原则 1.尊重 指人们在致礼施仪是要体现出对他人真诚的恭敬与重视 2.平等 指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与同等程度的礼遇 举例:萧伯纳访问苏联的故事、毛主席与一老教授的故事 3.宽容 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为人处事的较高境界,也是具备较高修养的表现。 4.真诚 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时,务必待人以诚,诚心诚意。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5.遵守 在人际交往过程,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的遵守礼仪,以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20 年月日 6.适度 应用礼仪时,须注意技巧,合乎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恰到好处。 7.自律 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对照、自我反省 8.从俗 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入门问讳 第二节服务礼仪 一、服务 1.概念 服务是指服务方遵照被服务方的意愿和要求,为满足被服务方需要而提供相应满意活动的过程。 2.优质服务的内容 服务方式文明诚信、服务流程规范高效、服务价格公道合理、服务环境安全和谐、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二、服务礼仪的涵义 1.概念 服务礼仪是指服务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的标准的、正确的做法。 2.服务礼仪的主要内容 服务礼仪以服务人员的仪容规范、仪态规范、服饰规范、语言规范和岗位规范为主要内容。 三、服务礼仪的特征 1.规范性 2.操作性 3.灵活性 四、服务礼仪的功能 1.服务礼仪可以快速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服务礼仪可以有效地塑造并维护企业的整体形象 3.服务礼仪可以更好地提高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及服务质量 4.服务礼仪可以更多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节服务礼仪的基本要求 一、强化职业道德 (1)思想品质 (2)服务态度 (3)经营风格 (4)工作作风 (5)职业修养

交际礼仪习题67

交际礼仪习题 第一章引论 1唐代的礼的专门机构称为____礼部____。 2早在_西周______时期已有礼的专门机构—春官宗伯。 3.周朝开国元勋周公所著的__周礼______一书被历代统治阶级列为儒家重要经典。 4.“六艺”:“六艺”指的是以“礼”为首的礼、乐、射、御、书、数。 名词解释 1. 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人们以一定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2.礼节: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和惯用的各种行为规范之总和。 3.礼貌: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良好的言谈和行为。 4.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服饰、体态等。 5.仪式:指行礼的具体过程或程序。 6礼俗:.民俗礼仪,它是历史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是礼仪的一种特殊形式。 7.礼仪修养:为达到社交目的/按照礼仪规范/结合自己实际/就礼仪品质、意识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 单选 1.礼仪的首要原则是(A) A、尊重的原则 B、平等的原则 C、宽容的原则 D、诚信的原则 2.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指礼仪基本原则中的(c)原则。 A.遵守的原则 B.平等的原则 C.自律的原则 D.真诚的原则 3下列(C)是儒家学派的创世人。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 多选 1.现代礼节主要包括:介绍的礼节、握手的礼节、打招呼的礼节、鞠躬的礼节、拥抱的礼节、亲吻的礼节、举手的礼节、脱帽的礼节 2. 礼貌主要包括口头语言的礼貌、书面语言的礼貌、态度和行为举止的礼貌。 3. 常见的仪式:成人仪式、结婚仪式、安葬仪式、凭吊仪式、告别仪式 4.我国三礼包括:《仪礼》、《周礼》、《礼记》 5.旅游职业道德与礼仪修养谈到的“三性”是指: 三性:职业意识的自觉性/ 职业行为的规范性/ 作用范围的广泛性 6. 旅游礼貌服务的特征:平等性/ 差异性/ 直接性/ 感受性 7. 旅游礼貌服务的要求: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言行节制;遵守秩序;卫生整洁 简答题: 1.简述“礼”的起源 答:原始社会:对自然力的顶礼膜拜,图腾 奴隶社会:宗教礼制,统治工具,社会等级 封建社会:典章制度(政治、宗法),精神统治支柱,(文字化的“三礼”) 现代社会:人类社会相互沟通的符号形式,信息传递的载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