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德关系概况

中德关系概况

中德关系概况
中德关系概况

中德关系概况

2004/09/13

中国和德国早在700年前就开始交往,400年前就开始通商和文化交流。1972年10月11日,中国和联邦德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0多年来,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日益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不断加深。

两国政治关系发展顺利,政治互信增加。1975年施密特总理作为第一位德国政府首脑访华,1979年中国总理首次访德。近年来,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施罗德总理1998年出任总理以来已5次访华,江泽民、朱鎔基、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也先后访德。两国议会及政府各部门之间建立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一贯支持德国统一,德国政府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中国重视德国在欧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双方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发展等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密切合作。由于两国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双方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两国都主张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增进了解,扩大共识。自1999年开始的中德法律交流与合作进展顺利。

中德两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德国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经贸、技术合作伙伴,中国也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2002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据中方统计,2003年双边贸易额为418.76亿美元,增幅高达50.7%,再创历史新高,占中国对欧盟贸易总额的约40%。2003年德在华实际投资为8.5亿美元,增幅在欧洲国家中居首位。截至2003年底,德国在华实际投资总额已达88.5亿美元,在华投资项目总数为3504个。目前在中国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的德国公司有1700多家,其中既有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巴斯夫、拜耳等大型跨国企业,也有许多中小企业。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也初见成效,总投资额已达6207万美元。收购德国企业或在德企业参股的中国企业日渐增多。

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环保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趋扩大,成果显著。德国的磁悬浮技术首次在上海投入商业运行。2003年底,中德两国分别在柏林和北京建立共同软件技术实验室。两国几乎所有的重要研究机构、大学和一些工业企业之间都有合作关系。两国在环保领域的合作进展顺利,如在植树造林、防沙漠化、地质保持、热带雨林保护、环保性能源开发技术、与扶贫挂钩的农业用地开发等方面。2000年12月,中德首次环境合作大会在北京举

行。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2002年4月双方签订《中德相互承认高等教育等值协定》,2003年双方进一步加强了在教育领域其他项目上的合作,如共同开发研究生课程、在中国建立专科高校、设立激光技术培训中心等。德国是中国派遣留学人员最多的欧洲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在德各类留学人员已超过3万人。两国有300对高校结成了伙伴学校或校际合作。两国文化交流日趋增多,内容日趋丰富。2001年9月,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了第三届柏林“亚太周”大型文化展演活动,这是中国在海外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2002年4月,两国签署?中德互设文化中心会谈纪要?,决定分别在北京和柏林将设立德国和中国文化中心。2003年1月,两国政府签署了2003-2005年度文化交流协定。两国民间交往呈上升趋势,双方已结成40多对友好省州、友好城市关系。2003年赴华的德国游客超过25万人。德国也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国,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德国旅游观光。

2020年江苏省泰州中考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 第1页(共8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满分50分) 请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 1.《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凿空”是指张骞出使 ( ) A .西域 B .西藏 C .西非 D .西欧 2.“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 ( ) A .说汉语 B .穿汉服 C .用汉姓 D .迁都城 3.“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4.2020年9月9日将迎来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庆。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 ( ) A .隋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5.“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 ) A .实施推恩令 B .设立三省六部 C .设置通判 D .废除丞相 6.历史课上,老师设置了一个卡片游戏,请同学们把下列朝代填入卡片空缺处。正确的 一项是 ( ) ①隋唐 ②秦汉 ③明清 ④宋元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7.1900年,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后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北边归日本管辖,西北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第二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对该事件评价不准确...的是 ( ) A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C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9.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 ) A .自强求富 B .救亡图存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10.“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 A .北伐战争 B .井冈山会师 C .红军长征 D .淮海战役 11.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在远离国民党控制的地方组织农民力量,进行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使革命力量得到发展壮大。他的做法是 ( ) A .组织工人罢工 B .走工农武装割据之路 C .服从共产国际 D .策划城市的武装暴动 12.下图是三本连环画的封面。对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准确的是 ( )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德国大学专业中德对照表 2

A Abfallentsorgong 垃圾清理学 Afrikanistik 非洲语言文学 Agarbiolobie 农业生物学 Agraroekologie 农业生态学 Agraroekonomie 农业经济学Agrarwissenschaften 农业科学 Aegyptologie 埃及学 Albanologie 阿尔巴尼亚学 Altamerikanistik 古代美国语言文学 Amerikanistik 美国语言文学 Angewandte Mathematik 应用数学 Angewandte Naturwissenschaft 应用自然科学Angewandte Systemwissenschaften 应用系统科学Anglistik/Englisch 英国语言文学 Anthropologie 人类学 Arabistik 阿拉伯语言文学 Arbeitslehre/-wessenschaft 劳动学 Arch?ologie 考古学 Architektur 建筑学 Assyrologie 亚述学 Astronomie 天文学 Austronesien Sprachen/Kulturen 南岛语言文化Automatisierungstechnik 自动技术 B Balkanologie 巴尔干学 Baltische Philologie 波巴的海语言学Baugeschichte 建筑史 Bauinformatik 建筑信息学 Bauingenieurwesen/Bautechnik 建筑技术 Bergbau 采矿 Berufspaedagogik 职业教育 Betriebliche Bildung und Management 企业教育管理Betriebswirtschaftslehre international 世界企业经济学Betriebswirtschaftslehre 企业经济学Biblithekswissenschaft 图书馆学 Biochemie 生物化学

如何面对中德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

如何面对中德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在饮食文化方面 课程论文 课程:“跨文化交际(德国)”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1.绪论 2.德国饮食文化特点 3.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4.中德饮食文化矛盾问题的焦点及应对 5.总结

1.绪论 一个国家饮食文化与该国文化、政治、社会、历史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其饮食文化与中国又有着巨大的差异。同样位于欧洲,德国菜也不似法国菜如此华丽,亦没有英国菜这般精致。但是,却以简约且实惠著称。中德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的差异会给两国人民的交际带来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德两国饮食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试着从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来分析其原因,以期对两国人民日益密切的交际起到积极地作用。 中国和德国都是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随着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交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高度全球化,两国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两国人民在交往过程中不能够互相理解,导致交际不能顺利进行。其中,饮食文化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2.德国饮食文化特点

1)食材选择:德国人的食材选择,类似与欧洲大数国家,并继承了其畜牧业和 渔业发达的优势。由于宗教与文化背景的不同,食材比较的单一。 2)烹饪方式:烹饪过程非常规范化,要求添料的分量精准到克,烹饪时间精准 到秒。邢来顺教室在他的《德国文化解读》一书中就曾经描述过德国处方的情形:厨房里摆着量杯、温度计、闹钟、天平等器具,就像进入了实验室一样。 3)饮食习惯:德国实行分餐制,指大家在同一张餐桌吃饭,饭菜按人数分成若 干小份,每人只吃一份。德国人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闻名,但没有劝酒的习惯。而且德国人喜欢喝啤酒,喜欢随意的喝。如下图: 啤酒 1 4)餐桌礼仪餐桌礼仪:在德国,餐桌上的表现就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与修 养。德国人吃饭是讲究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吃东西时刀叉如何摆放、如何将食物和汤放入嘴中、如何切割食物,如何碰杯都十分重要。 3.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1)食材选择:中国饮食选材之丰富,用料之考究。正所谓“山中走兽云中燕, 陆地牛羊海底鲜,燕窝猴头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其实中国饮食有一条主线贯穿而成,主线是以米、面所组成的主食,而副线则菜、肉、禽、蛋一类的副食品。 2)烹饪方式: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会因各大菜系的不同风味与特点而有所不 同。中国的烹饪不讲求克与秒的规范化,而存在随意性。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参考书目

档案类: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卷,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200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德外交秘档》(192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美往来照会集》(19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 薛衔天编《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19-192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29-193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共内战与中美关系——马歇尔使华秘密报告》,华文出版社,2012 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2011 论著类: (美)马士(Hosea Ballou Morse)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3册).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时殷宏:《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黄凤志主编:《中国外交史1840-1949》,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中华书局,2006 金光耀主编:《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陈谦平主编:《中华民国新论》(政治、中外关系、人物卷),三联书店,2003年 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8 高书全、孙继武、顾民:《中日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杨云若:《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纪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011第4版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萨本仁、潘兴明:《20世纪的中英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 杨元华:《中法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中德贸易介绍

二、中德贸易关系的现状 1.2001年的中德贸易关系的主要情况是: (1) 2001年中德贸易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在德国和欧盟以及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慢、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和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走入低谷的情况下,2001年中德贸易的发展情况良好,达235.2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9.5%,高于我国外贸增幅12个百分点,在我国外贸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4.1%,增至4.6%.其中对德出口97.54亿美元,从德进口137.7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5.1%和32.3%.在我国对欧盟5大伙伴国(德、英、荷、法、意)贸易中,中德贸易增幅最大。 (2)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贸易逆差进一步增加。去年我从德国的进口比上年增加32.3%,大于出口增幅27.2个百分点。我国对德贸易逆差由上年的11.31亿美元增至40.18亿美元,增幅达255.3%.德国是我与欧盟各国贸易中逆差最多的国家,也使德国成为我国除台湾省、韩国和俄罗斯以外第四大逆差国和地区。 (3) 2001年我部分轻纺产品的出口下降,例如陶瓷产品出口下降17.7%,塑料及制品出口下降5.1%,纺织品出口下降4.5%等; 而食品、机械产品等出口的增幅较大。例如对德食品出口增加23.8%,运输设备出口增加21.7%,其中船舶出口增幅更高达47.1%. (4)从进口商品看,2001年增幅较大的重要产品有塑料及橡胶制品(35.1%)、钢铁及制品(78.6%)、机电产品(29.3%)、运输设备(71.7%)、光学及精密仪器(53.0%)、家具(43.8%)等。 下降的商品有:包括动、植物食品、饮料和烟草在内的食品经济品进口下降近40%,木及其制品下降34.9%等。 三、中德贸易关系的特点 1.中德贸易在中国与欧盟贸易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我海关统计,2001年我国与欧盟贸易为766.27亿美元(出口409.04亿美元,进口357.23亿美元),其中中德贸易为235.26亿美元(出口97.54亿美元,进口137.72亿美元),占30.7%.如果单从进口看,比重更大,为38.6%,超过占第二位英国的1.28倍,大体上是法、意、荷3国之和。中德贸易在德国外贸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据德方统计,2001年中德贸易在德国外贸中排列第十一位。如果单从德方进口看,中国居第十位,排在爱尔兰和西班牙之前。 2.中德贸易我方是逆差国 引起我方出现逆差的原因,除了存在着限制的实际情况外,与双方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要使我方逆差出现较大的改变,首先要依托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大力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其次要了解德国市场,在经营、管理、推销上下功夫。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德教育交流障碍原因及应对措施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德教育交流障碍原因及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日俱增。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加快了世界各国教育国际化的步伐。跨国别、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给各国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由于陌生文化和各国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导致的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冲突现象。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较为宽泛,本文仅就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做简单分析,以减少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由于跨文化冲突导致的教育交流障碍及理解歧义现象。 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交际的过程[1] 。跨文化交际理论下影响交际的因素较多。价值观念、文化取向、社会结构、心理因素以及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的差异等都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造成理解歧义和文化冲突。 笔者于2016年10月9-29 日参加公派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教育培训团组。作为团组的外事联络人,在与德国培训承接方的交流沟通及课程内容翻译过程中,受到跨文化交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交流障碍及问题,本文以其中的一些问题为例做简单分析。 一、中德教育交流障碍原因分析 (一)不同的教育传统

中德教育交流的开展大多由中德教育传统为话题开始,不同的教育传统衍生出中德两国截然不同的教育体制。因此,在教育交流过程中,如果无法全面了解中德两国教育传统及教育体制的差异,就容易产生相应的交流障碍。 德国的教育体制在中古世纪以后开始获得系统发展。起初,只有神职人员和贵族拥有受教育权,随后才渐渐普及到民众,使得全民教育体系发展和兴盛起来。义务教育的传统起源于马丁? 路德的思想,直到21 世纪才被全社会所倡导。受到国情、人口、宗教及哲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德国教育相对更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应用技术的培养。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相对而言,中国传统教育更注重知识的学习。[2]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历史传统和联邦制的国体使德国的16 个州在文化教育领域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和自主权。联邦政府除在高等教育原则问题、企业范围内职业教育和科研以及学习资助方面有发言权外,在教育领域的权力有限。因此,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关于中小学的法律,而是由各个州在《基本法》(德国宪法)的范围内独立管理发展其学校教育事业,州颁布各种专门的法规,规定各级学校的设立、维护和发展,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学费和教材费用的减免以及教育补助等事宜。这导致各州间的学校教育发展各具特色。 为保证全国教育的基本统一,各州文教部长组成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联邦和各州在教育方面的合作。

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论略

作者:李育民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10年08月25日 一 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是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被迫和资本主义世界建立新的关系的产物。作为中国蒙受屈辱的标记,它产生和形成于两次罪恶的鸦片战争。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外关系开始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列强来说,战后签订的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自守的破产,同时标志着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开端。”(菲利浦·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第3页。)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确实揭开了一个新纪元,这些条约正提供了保障列强在华特权的法律形式。用费正清更直截了当的话来说:“即依靠条约、法规使各种权利成为制度”(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238页。)。显然,这个新纪元就是列强用暴力在中国建立“条约制度”,以保障它们在华进行殖民掠夺的权益的开始。它并非使中国“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列强建立新的关系。相反,列强用“条约制度”把中国纳入它们的“统治范围”,确定了对华关系的真正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正是“条约制度”的内核。 “条约制度”在中国有了立足之地,并不等于它已获得稳固的地位,形成为确保列强特权的制度体系。它本身还不完善,还未包括列强在华的主要特权,其适用范围还有很大的局限;更重要的是它还没有最终取代“天朝体制”,并迫使清政府信守条约。因此,列强要求进一步充实“条约制度”的内容,改善实施“条约制度”的各种条件,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样不可避免。通过战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列强实现了这一目的,“条约制度”至此基本形成。 1.“条约制度”的内容包括了列强在华的主要特权 列强在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所获得的特权,在这里得到了明确和具体的肯定,而且还增加了不少新的特权。至此,它基本上囊括了列强在华的主要特权,尤其是经济特权,如英人伯尔考维茨所说,“它包括了商人们所要求的特权”,是“整个时期英国和中国外交及商务关系的根本基础。无论是1876年的烟台条约或1902年的马凯条约(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都没作出任何基本上的变动。”(伯尔考维茨:《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第21—22页。)“条约制度”的内容和框架此时已基本上定型,除了少量几种新增特权之外,以后只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和具体化。 2.“条约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清帝国的中枢和内地 《南京条约》时期,列强的特权局限在东南沿海五口,只是一种突破,还不具全局的意义。现在列强的触角已伸到了京师、长江腹地和北方几口,实现了马戛尔尼来华

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德文版)

Deutsch-Chinesisches Gemeinsames Kommuniqué zur umfassenden F?rderung der Strategischen Partnerschaft Auf Einladung des Ministerpr?sidenten des Staatsrates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Wen Jiabao, stattete die Bundeskanzler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Angela Merkel, vom 15. bis 18. Juli 2010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einen offiziellen Besuch ab. Sie führte Gespr?che mit Staatspr?sident Hu Jintao und Ministerpr?sident Wen Jiabao, in denen zu vielen wichtigen Fragen übereinstimmung erzielt wurde. Im Zuge der Bew?ltigung der internationalen Wirtschafts- und Finanzkrise haben sich die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en weiter vertieft. Als Staaten mit Einfluss in den jeweiligen Regionen und in der Welt, als die dritt- und viertgr??ten Volkswirtschaften und als wichtige Handels- und Exportnationen haben Deutschland und China umfangreiche gemeinsame Interessen und tragen gro?e Verantwortung bei der Bew?ltigung globaler Herausforderungen. Beide Staaten setzen sich gemeinsam dafür ein, die Zusammenarbeit zum beiderseitigen Nutzen in allen Bereichen weiter zu st?rken, die dynamische Entwicklung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Strategischen Partnerschaft umfassend voranzutreiben, Frieden und eine nachhaltige Entwicklung weltweit zu f?rdern und zur L?sung der globalen Herausforderungen beizutragen.

德华大学与青岛医学高等教育的起源_李传军

·2013年第1期 一、蒸蒸日上之“青岛大学”: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 《胶澳志·教育志》云:“强国善群,在于教育。教育者所以涵养民德,启迪民智而强健民族之发育也。……青岛气候温和,地处中国沿海中心点,水陆交通,均极便利,其社会习尚与京津沪各地大不相同,旧式之腐败习惯尚未沾染,政治之潮流接触亦较淡泊,山东半岛原为我国文化发祥之地,不惟地方教育亟宜改良,中央政府亦应于本埠特设国立大学,庶几发扬古德,灌输新知。”[1](983)这是青岛有识之士对青岛成立大 学、发展高等教育的世纪梦想,青岛自1891 年建置以来,先后历经德占日据的风雨,后又经军阀混战,举办高等教育的努力一直未曾停止。这其间,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可谓是发其端者。 1912年发表在《地学杂志》上的《德国 之经营胶州湾》一文里提到过“青岛大学”: 胶州湾之教育事业,首推青岛大学(按:此大学向由中国政府出资不足),该大学分四科:曰政法科,曰理工科,曰医科,曰农科,设备良好。现已养成生徒百四十余人。 [2](24) 另外,1913年《协和报》有一篇报道,名曰《蒸蒸日上之青岛大学》,篇幅不长,全文 德华大学与青岛医学高等教育的起源 李传军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德华大学又名青岛特别高等学堂,是德国在1909年与清政府合作在青岛创办 的一所近代高等学校。这所学校的创办,虽然是德国在青岛经济殖民、文化扩张的产物,但其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青岛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德华大学的医科,以当时德国在青岛设立的设施最先进、医疗水平最高的海军医院和福柏医院为实践基地,教师全部是由德国在青岛的海军医院的人员充任或兼任,课程设置系统,教学内容先进,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奠定了青岛近代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基础。 关键词: 德华大学;医科;青岛;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5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659-6800(2013)01-084-09 作者简介:李传军,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 2013年第1期No.1.2013 (总第1期)SHANDONG HIGHER EDUCATION General.No.1

中德关系背景

1933++1938 中国30年代前期的外交方针,内容主要从采取对日本忍让、依赖国际联盟、寻求与各国修正不平等条约、利用英美力量牵制日本、引进德、意技术军事援助。 德国在一战后就与中国平等交往,也是唯一一个在中国领土上没有租界的欧洲国家,从广义来说,中国与德国在两次大战期间同为主张修正国际条约的大国,因此都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标。 在经济与技术领域上,中国也填补了一战后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下的空白。可以说,“从1928到1938年,政府同德国关系的密切程度超过了列强中的任何一个”,与在30年代外交调整所相反的,“中德关系更进一步发展、和谐与活跃的时期,是1934年以后至1937年间。…….双方由单纯的民间贸易和非官方的军事往来,发展为政府间的密切合作”。 换言之,对德关系的由民转官恰恰与对英美关系的由政转经形成强烈的对比。另一方面,中德双方的平等亲善也与中日之间的胁迫有所不同。 纳粹上台之后,延续了魏玛政府以来修约的外交方针,意欲积极扩充军备,然而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必须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突破。 此时,中国就成为纳粹心目中的理想盟友。拿同一时期的西班牙与中国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两国都长年不断内战,中国犹有胜之,这就为武器的生产与改良找到市场与实验室。 其次,两国皆为稀有金属矿产产地,在西班牙为铁、铜、汞等,而中国则以钨、锑和锡闻名于世,这些都是纳粹扩充国防工业不可或缺之物。 再次,两国政治气氛都倾向于反共,这也符合纳粹过去一贯标榜之宗旨。事实上,“德国在中国将寻找工业市场与原材料协调一致始于1933年塞克特的访华”,而其后的汉斯·克兰更将之升级为以货易货的贸易,并同时与南京和广东政府分别签订《中德易货合同》和《中德交换货品合约》。 从仅以《中德易货合同》签约后第一年来看,锡、钨、锑各4000吨,为此,希特勒亲笔致函蒋总统以表示感谢。尽管中德间经济层次的来往密切,却也造成日德间在对华经济利益上的抵触,而这种矛盾一直要到1936年4月,签订德满贸易协定才有所缓解。

德国文学史整理(中德对照)汇编

Frühmittelalter 中世纪早期 ca. 500 –1180 约公元500~1180年 I. Begriff 一、概念 Der Begriff Mittelalter ging aus der nachfolgenden Epoche, der Renaissance, hervor. Die Humanisten w?hlten den Begriff für die Zeit zwischen Antike und der Neuzeit. 中世纪的概念是在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的。人文主义者将这一概念指代古典时期和近代之间的阶段。 II. Weltbild 二、世界观 Das mittelalterliche Weltbild ist tief von Kirche und Bibel gepr?gt. Gott ist der Erschaffer der Welt, der Natur und des Menschen und lenkt diese. Die Vertreibung aus dem Paradies wird als Beginn der Geschichte angesehen, die europ?ischen K?nigs- und Kaiserreiche –unter Einfluss der Kirche –als Vorl?ufer des Gottesreichs auf der Erde, nach dem Jüngsten Gericht. Der einzelne Mensch ist Bestandteil dieser Ordnung, er f ühlt sich als Teil der Gesellschaft, nicht als Individuum. 中世纪时期的世界观深受教会和圣经的影响。上帝是世界、自然和人类的创造者并操控着这一切。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被视为历史的开端,欧洲的王国和帝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德关系的历史考察

兰台世界2012·9月下旬 今日,其流弊盖不可胜言。门地(第)之弊,贵胄虽无才识,亦可坐致通显;寒门纵负殊尤,终难冀望清要。朝有幸位,野有遗贤,人才颓废,国势从之。 今秋有用人不限贵贱、惟才是举之谕,殿下已有意变通矣。然数百年之风气,积重难返,非一纸文告所能挽回,更望见诸实事,旁求侧陋,显予超擢,以示趋向。法律中分别门阀之条,失之过当者,量更之。务使人人有自靖自献之路,则贤才辈出,国势自振矣。科目之弊,所习非所用,空文无补,而风尚所在,人争趋之,一旦废罢,势必不能 计。惟有仍其法而变其实,去其文藻之浮辞,易以经世之实学,则科目 未尝不得人。闻今年参用别试之法,似可扩而充之也。此外当变之法尚多,在殿下因时制宜而已。以上所论皆内政也。或谓今日之势,外交为急,不知内政本也,外交末也。斥外交者,非也;专重外交而轻视内政者,亦非也。政事修明, 人心固结,不为邻国所轻,外交乃能益固。 至于外交之道,鸿章进其忠告者屡矣。其刚柔操纵之宜,惟望贵国之君臣之善体之也。皇朝视贵国如内服,安危治乱,上系圣心。汉时诸侯王国不治者,朝廷罪其傅相,殿下其深戒廷臣,精白乃心,竭诚翊辅,天威照临,无远弗界,慎勿复踵前辙,泄沓从事,致廑天陛东顾之忧,则幸甚矣。东望海天,无任驰仰。刍荛之言,尚乞恕而省之。 参考文献 [1]戴逸.李鸿章全集·序言[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2]劳乃宣.致朝鲜国王书[A ].桐乡劳先生遗稿(卷四)[M].桐乡卢氏校刊本,1927.[3]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4]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第10册(奏议十)(附光绪八年三月二十四日上谕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5]劳乃宣.桐乡劳先生遗稿·韧叟自订年谱[M].桐乡卢氏校刊本,1927. [6]劳乃宣.矩斋日记(一函二册),第一册,编号甲57-7[Z ].未刊.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藏. [7]顾廷龙.李鸿章全集·第33册(信函五)[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8]顾廷龙.李鸿章全集·第34册(信函六)[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本文为德州学院2011年人才引进研究课题项目,课题号:402121。 ★作者简介:张立胜,德州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在古代,中国和德国的关系就颇具特色,因为在当时的欧洲国家中,日耳曼民族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秉性。在中国人看来,他们有执著、有条理、忠诚及思想深奥的特点,是一个“具有持久耐性和充满活力的民族”。而在德国人眼中,中国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是智慧与文明的象征,充满了神秘的意味。1840年鸦片战争后,德国效仿英法等列强,侵略中国,攫取利益。一战结束后,德国沦为战败国而中国成为战胜国,此后,在“平等相处”的表面背后,双方关系呈现出了在当时中国屈辱外交中与众不同的 “特色”。这是此后中华民国领导人始终对德国满怀甚至带有某种偏爱的“友好之情”的根源所在,也是中德友好关系的基本原因之一[1]97。因此,从孙中山先生开始,国民党领导人认为,要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就要争取到西方强国尤其是德国的援助。 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中德关系可谓“单纯而完美”,但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展,中日两国矛盾不断加深,德日、中德关系的尴尬便显现出来,处于中德日三角关系中这一尴尬的“第三者”角色的德国,如何一步步“背信弃义”直至中德关系破裂“兵戎相见”,在此以时间顺序予以梳理。 一、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中德关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冯 ·比洛在1931年9月24日给德国驻日内瓦代表伯恩斯托夫的指示中要求不得支持反日阵营。10月,日本轰炸锦州,侵华势头扩大,比洛给日内瓦的德国临时公使冯 ·穆蒂斯的指示认为,鉴于中日冲突逐步扩大化,英、美等国可能会呼吁国联采取积极干涉行动。他再次告诫德国代表团不要轻易加入反日阵营,“从所有政治原因出发,我们必须顾惜到日本……上述考虑迫切地要求我们,在任何有关反日阵营问题上保持克制”。在国联中,德国一直扮演着消极、沉默、被动的角色,冯·雪恩在9月22日的信中明确表示,他们要尽可能地置身于幕后;他们不会参与其他寻求解决争端的行动,因为那是华盛顿公约签署国的任务,而德国不是签署国。 德国在中日冲突一开始就决定,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日本的行为。 事实上,面对九一八事变这一明显的侵略行径,德国以“局外人”身份,消极、冷漠地以“中立”标榜自己,也是在客观上纵容甚至是鼓励了日本的侵略。 可喜的是,作为“准官方”的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工作始终在如常地进行着。以佛采尔为首以私人顾问的身份一直在 “坚守岗位”,即使是在“失宠”并与各部门多有矛盾的情况下,佛采尔等人在此期间依然对南京政府的军事活动很感兴趣,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之际,佛采尔主动向蒋介石请缨,带领经德国顾问训练的国民党军队开赴淞沪战场,并亲临长城沿线古北口等抗日前线。由此,引来日本的强烈不满,指责德国人公然违反 《凡尔赛和约》。二、国民政府与纳粹政府时期的中德关系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在国内利用有辱德意志民族尊严的《凡尔赛和约》煽动民族情绪,通过强化军事装备工业,以刺激国民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对外关系上,则企图挣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以扩大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间”。在此背景下,在处理中国与德国之间的军事合作问题上,与魏玛共和国政府相比,希特勒纳粹德国政府所持的实用主义态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它一方面支持德国顾问团在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部门和军队中任职,另一方面,派遣顾问到蒋介石的政敌陈济棠的广东政权中任职。德国国防部长柏龙白元 帅曾露骨地声称: “只要能获得战略资源,管他是哪个政权。”[2]247 后来蒋介石出面干涉, 德国才出于“蒋介石政权从未像现在这样巩固,这意味着广东政权不可能与蒋介石对抗很久”[2]247 的战略考虑,下令 本文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考察了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德关系、国民政府与纳粹政府时期的中德关系、日本与德国从针锋相 对转为军事同盟国时期的中德关系,阐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德之间由合作到分裂的简单而又复杂的关系变化。 国际关系中德关系历史考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德关系的历史考察 □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隋牧蓉 摘要关键词……………………………………………………………………………………………………………………………………………………… 史料研究 SHILIAOYANJIU 7

现代大学与科学 李工真 (3)中德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比较

1 不能决定入学动机的是? 2 现代国家的三大义务不包括? 3 中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正确答案:√ 4 现代化的大学是培养民族的科学精英的场所。 正确答案:√ 5 中国人现在选专业主要是考虑实不实用正确答案:√ 1 在中国读书是为了什么? 2 中国人不信宗教,信迷信。 正确答案:√ 3 我国大多数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真理 正确答案:×4 当前,我国教育的代价对于普通老百姓 来说是不堪重负的 正确答案:√ 5 当前,我们的教育从精英文化转向了 1 德国从普通中学出来的学生他会进入到 2 西方近代以后,开始现代化的启动,他 最关注的不包括 3 德国的考试制度是从哪个国家学习的? 4 近代以前西方社会有着严密的什么制度?

5 德国的传统文化是基督教文化。 正确答案:√ 1 西方的大学越好收费越贵,越差收费越便宜 正确答案:√ 2 马克思是哪国人? 3 务实主义这种思想习惯会像致命的严霜一 样压迫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正确答案:√ 4 爱恩斯坦说青年人离开学校的时候,应该不只是作为一名 5 马克思大学二年级在哪个大学度过? ? A 、波恩大学 ? B 、耶拿大学 1 德国的大学图书馆也是谁的图书馆 2 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的是我国哪一位学者 3 德国的人文中学相当于中国的哪种高中? 4 德国的大学学生和教授都是流动的 正确答案:√ 1 德国只有几次不来上课的人才失去得分的资格 ? A 、四次 ? B 、二次 ? C 、三次

?D、一次 2 德国大学教材是全国统一标准。 正确答案:× 3 德国大学生十八之后自己完全独立。 正确答案:√ 4 德国大学占学分三分之二的课是什么课? ?A、基础课 ?B、专业课 ?C、上大课 ?D、研讨课 5 德国没有全国统一教材 正确答案:√

中德贸易关系的回顾、现状及展望

中德贸易关系的回顾、现状及展望 一、中德贸易关系的回顾 新中国建立后,中德经贸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建交前阶段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当时特殊的国外环境,除了同北欧和瑞士等少数几个西方国家建交外,我与包括联邦德国在内的西方大国并无外交关系。1957年两国有关机构签订过为期1年的民间贸易协定。中德之间以间接、民间和半官方形式的贸易往来并没有中断过。 2.建交后阶段 在中国加入联合国和国际威望不断提 高的大环境下,1972年10月11日中德正式建交。两国国家关系的改善和一系列政府间有关协定的签署,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机会。 3.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经济发

展的最好时期,也是中德经贸关系发展的较快时期。首先是我国经济发展加快,为发展对德经贸关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两国关系良好,国家领导人互访频繁,有利于经贸关系的发展; 第三中国在两德统一问题上,采取尊重德国人民的立场,受到德国各界的好评; 第四包括投资在内的其它经济合作有 了巨大的发展; 第五中德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教育、旅游等处于全方位的发展时期。 二、中德贸易关系的现状 年的中德贸易关系的主要情况是 2001年中德贸易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在德国和欧盟以及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慢、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和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走入低谷的情况下,2001年中德贸易的发展情况良好,达亿美元,比上年增加%,高于我国外贸增幅12个百分点,在我国外贸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增至%.其中对德出口亿美元,从德进口亿美元,分别比

上年增加%和%.在我国对欧盟5大伙伴国贸 易中,中德贸易增幅最大。 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贸易逆差进一步增加。去年我从德国的进口比上年增加%, 大于出口增幅个百分点。我国对德贸易逆差由上年的亿美元增至亿美元,增幅达%.德国是我与欧盟各国贸易中逆差最多的国家,也使德国成为我国除台湾省、韩国和俄罗斯以外第四大逆差国和地区。 2001年我部分轻纺产品的出口下降,例如陶瓷产品出口下降%,塑料及制品出口下降%,纺织品出口下降%等; 而食品、机械产品等出口的增幅较大。例如对德食品出口增加%,运输设备出口增加%,其中船舶出口增幅更高达%. 从进口商品看,2001年增幅较大的重要产品有塑料及橡胶制品、钢铁及制品、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光学及精密仪器、家具等。 下降的商品有:包括动、植物食品、饮料和烟草在内的食品经济品进口下降近40%,木及其制品下降%等。 三、中德贸易关系的特点

中德政党制度之比较

中德政治制度之比较 行管0902班吕静1091390224 内容摘要:中德两国关系稳定长远发展,文章对中德两国的政治制度一些方面进行分析,并具体分析两国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方面对两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并详细分析论述。 关键词:共和、民主、多党制、法治。 一、两国制度的必然性 德国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于1949年5月生效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基本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外交、国防、货币、海关、航空、邮电属联邦管辖。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基本法》第20条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的五项基本原则:共和制、民主制、联邦制、法治国家和福利国家。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专制独裁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必然要归于失败。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智慧的结晶,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项制度,既合乎时代发展潮流,又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政党制度 联邦德国政党的法律地位:《基本法》认识到,在议会民主制之中,要形成国家的政治意志,政党是国家与人民之间不可或缺的“居间者”,公开承认政党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第一次使政党宪法化、合法化。 联邦德国的主要政党:联邦议院中的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简称基民盟或CDU、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基社盟或CSU、德国社会民主党简称社民党或SPD、自由民主党简称自由党或FDP、绿党-联盟90简称绿党、右翼党简称LNK。 联邦议院外的政党:德国民族民主党(NPD)、共和党(REP)、德国人民联盟(DVU)德国实行的是多党制,由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一个或多个政党单独或者联合执政,而1949年至1998年,德国历届政府均为联合政府。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形式,在世界政党制度中独具特色。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 三、关于选举 德国的选举制度为三级选举制。 德国实行的三级选举制即地方选举、州议会选举和联邦议会选举。按《基本法》39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