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CE46汽车后视镜及安装后视镜的汽车认证的统一规定

ECE46汽车后视镜及安装后视镜的汽车认证的统一规定

ECE46汽车后视镜及安装后视镜的汽车认证的统一规定
ECE46汽车后视镜及安装后视镜的汽车认证的统一规定

ECE

汽车后视镜及安装后视镜的

汽车认证的统一规定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REAR―VIEWMIRRORS, AND OF MOTOR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INSTALLATION OF REAR-VIEW MIRRORS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研院

ECE/46

2 汽车后视镜及安装后视镜的汽车认证的统一规定

1 适用范围

本法规适用于:

1.1 M 和N 类型的机动车辆以及所有装有部分或整体驾驶室的其它少于四个车轮的机动车安装的后视镜。

1.2(1) 下列机动车的后视镜安装:

1.2.1 M 和N 类型的机动车辆;

1.2.2 装有部分或整体驾驶室的所有其它少于四个车轮的机动车。

I 后视镜

2 定义

只适用于本法规。

2.1 “后视镜”是指一种能在16.5 条中规定的视野内,映出车辆后方及侧旁清晰景象的装置,不包括潜望镜这类复杂的光学系统。

2.2 “内后视镜”是指2.1 条中定义的,可安装在车辆的乘客车厢内的装置。

2.3 “外后视镜”是指2.1 条中定义的,可安装在车辆外部的装置。

2.4 “监视后视镜”是指不同于2.1 条中定义的后视镜,提供不同于16.5 条中所规定的视野,它可以安装在车辆的里面,也可以安装在外面。

2.5 “后视镜型式”是指在下列主要特性方面没有差异的装置:

2.5.1 后视镜反射面的尺寸及曲率半径;

2.5.2 后视镜的设计、形状或材料。

2.6 “后视镜的种类”是指所有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特征或功能的装置。

分类如下:

Ⅰ类:内后视镜,视野按16.5.2 条之规定;

Ⅱ类和Ⅲ类:“主要的”外后视镜,视野按16.5.3 条之规定;

Ⅳ类:“广角”外后视镜,视野按16.5.4 条之规定;

Ⅴ类:“近程”外后视镜,视野按16.5.5 条之规定。

2.7 “r”是指在反射面上根据本法规附录7 第2 条所描述的方法测得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

2.8 “反射面上某一个点的基本曲率半径(ri)”是指用附录7 中所规定的设备,在通过反射面的中心并平行于7.1.2.1 中所规定的b 线段,以及垂直于该线段反射面的弧上测得的值。2.9 “反射面上某一个点的曲率半径(rp)”是指基本曲率半径ri 与r,i 的算术平均值,即

2.10 “后视镜镜面的中心”是指反射面可见区域的几何中心。

2.11 “后视镜组成部分的曲率半径”是指最接近弯曲形状的圆周的弧的半径“c”。

2.12 “车辆类型M 及N”定义见法规13 中5.2.2.条和5.2.

3.条之规定。

3 认证申请

3.1 后视镜型式的认证申请应由后视镜的制造厂家或其正式指定的代理人提出。

3.2 对于每一类型后视镜,认证申请应附有下列文件一式三份,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对于M 类和N 类以外的其它类型的机动车,以及所有其它不能安装部分或全部将驾驶员封闭的车身的机动车,在一个正在修正和以后才能确定数目的条例中给出的要求,可以应用吗?

ECE/46

3.2.1 技术说明,包括安装说明书,并规定后视镜所安装的车辆类型。

3.2.2 足够详细的图纸,以便能够:

3.2.2.1 确定分类;

3.2.2.2 验证是否符合第6 条中所规定的一般要求;

3.2.2.3 验证是否符合第7.1 条中所规定的尺寸;

3.2.2.4 验证是否符合第

4.2 条中所规定的、为认证标志所提供的空间位置的要求。

3.3 此外,认证申请还应附有该后视镜的四件样品,如果试验部门提出要求,还应提供辅助样品。

3.4 在认证批准之前,认证部门应核实制造厂是否有可靠的措施来保证有效地控制生产一致性。

4 标志

4.1 提交认证的后视镜样品应带有制造厂的商品名称或商标,该标志应字迹清晰、易认、耐久。

4.2 每一个后视镜在其保持件上应具有一个足够大的位置以供打印认证标志,当后视镜安装在车辆上时,该认证标志也应能够被清楚地看到,该位置应在上述3.2.2.条中所提到的图纸上示出。

5 认证

5.1 如果提交的样品满足本法规中第6 条至第8 条的要求,则批准该后视镜的认证。

5.2 每种认证类型都应该分配一个认证号码。认证号码的前两位数字代表认证批准时,与大多数目前施行的主要技术修正法规结合在一起的最新修正法规的系列号。目前,01 对应于1987 年10 月5 日生效的01序列修正法规。同一个认证部门不能将相同的认证号码分配给以本法规为技术标准生产的另外一种类型的后视镜。

5.3 按本法规对某一类型的后视镜所做出的认证、认证扩展、认证拒绝以及认证撤销或者正式停产,均应以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有关认证部门,通知书的格式应符合本法规附录1 之规定

5.4 在符合本法规之规定,获得认证批准的后视镜类型的每一个后视镜中,除上述4.2 条所提到的位置应明显地贴上4.1 条所规定的标志外,还应贴上一个国际认证标志,该国际认证标志应包括:

5.4.1 一个圆圈围绕着一个大写字母“E”,E 字后面是批准认证的国家代号(1);

5.4.2 一个认证号码;

5.4.3 一个以罗马数字形式出现的附加符号。

5.5 认证标志与附加的符号应清晰、易认,耐久。

5.6 本法规的附录3 中给出了上述认证标志和附加符号的布置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德国,2—法国,3—意大利,4—荷兰,5—瑞典,6—比利时,7—匈牙利,8—捷克,9—西班牙,10—南斯拉夫,11—英国,12—奥地利,13—卢森堡,14—瑞士,15—(空缺),16—挪威,17—芬兰,18—丹麦,19—罗马尼亚,20—波兰,21—葡萄牙,22—俄联邦,23—希腊,24—(空缺),25—克罗地亚,26—斯洛文尼亚,27—斯洛伐克,28—白俄罗斯,29—爱沙尼亚,30—(空缺),31—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32-36—(空缺),37—土耳其。随后的代号将按批准承认关于对轮式车辆安装及/或用在轮式车辆上的装备及零部件采用统一的技术法规以及满足这些法规的认证相互认可条件的协议的时间顺序指定给有关国家,所指定的代号将由联合国秘书长通知各协议国。

3

ECE/46

4

6 一般要求

6.1 所有的后视镜都必须能够调节方向

6.2 反射面的边缘应被包在保持件内, 外壳周边上的所有点在所有方向上的曲率半径都必须大于或等于2.5 mm ,即“c ”≥2.5 mm 。如果反射面突出保持件以外,则突出部位边缘的曲率半径不小于2.5 mm ,并且在突出部位相对于外壳的最大凸出点上沿近似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心面的水平方向对其施加50N 的力,反射面应能回到保持件中去。

6.3 在进行8.2 条所规定的试验之后,后视镜被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其所有零部件,包括与支持件连接的支持件,不论其调节位置如何,与一球面静态接触到部位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2.5 mm 。对于内后视镜,该球面直径为165 mm ,对于外后视镜,为100 mm 。

6.3.1 如果已经对后视镜零部件上直径小于12 mm 的安装孔或其它宽度小于12 mm 的凹座的边缘进行了倒钝处理,则不必满足6.3 条中关于曲率半径的要求。

6.4 后视镜连接到车辆上的连接件的设计应遵循下述规定:以后视镜顺着撞击方向偏转的转动轴或旋转中心或者两者之一为轴,作一半径为50 mm 的圆柱体,该圆柱体至少应通过连接件所连接的表面部分。

6.5 就外后视镜而言,如果6.2 条和6.3 条中所提及的有关零部件是用不大于肖氏硬度为A60 的材料制成,则可不必满足相应条款的要求。

6.6 就内后视镜而言,如果6.2 条和6.3 条中所提及的有关零部件是用小于肖氏硬度为A50 的材料制成,并安装在刚性支持件上,则6.2 条和6.3 条要求只适用于该支持件。

7 特殊规定

7.1 尺寸

7.1.1 内后视镜(Ⅰ类)

反射面的尺寸应足够大,以便能在其上绘出一个矩形,该矩形高度为4 cm ,底的长度为“ a ”。a 的计算公式如下:

7.1.2 外后视镜(Ⅱ类和Ⅲ类)

7.1.2.1 反射面的尺寸应足够大,以便能在其上绘制出:

7.1.2.1.1 一个高度为4 cm ,底边长度为“a ” cm 的矩形;

7.1.2.1.2 一条与该矩形的高平行的线段,该线段的长度为“b ” cm 。

7.1.2.2 “a ”和“b ”的最小取值在下表中给出

:

7.1.3 “广角”外后视镜(Ⅳ类)

该类后视镜的反射面轮廓应形状简单,并且可提供16.5.4 条中所规定的视野范围。

7.1.4 “近程”外后视镜(Ⅴ类)

该类后视镜的反射面轮廓应形状简单,并且可提供16.5.5 条中所规定的视野范围。

7.2 反射面及反射系数

ECE/46

7.2.1 后视镜的反射面应该是平的,或者是凸形的球面。

7.2.2 曲率半径之间的差异:

7.2.2.1 每个基准点上的ri 或r′i 与rp 之差应不超过0.15r;

7.2.2.2 任何曲率半径(rp1、rp2 以及rp3)与r 之间的差应不超出0.15r;

7.2.2.3 当后视镜反射面的“r”值不小于3 000 mm 时,7.2.2.1 条和7.2.2.2 条中所规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25r。

7.2.3 后视镜反射面曲率半径“r”的取值应不小于:

7.2.3.1 对于内后视镜(Ⅰ类)和“主要的”Ⅲ类外后视镜,该值为1 200 mm;

7.2.3.2 对于“主要的”Ⅱ类外后视镜,该值为1 800 mm;

7.2.3.3 对于“广角”外后视镜(Ⅳ类)和“近程”外后视镜(Ⅴ类),该值为400 mm。

7.2.4 反射面按附录5 中所规定的方法测定的反射率数值应不小于40%,如果后视镜有两个工作位置(“白天”和“夜间”),则当处于“白天”工作位置时,后视镜应能辨别出道路交通所使用的标志的颜色,当处于“夜间”工作位置时,其正常的反射率数值应不小于4%。

7.2.5 后视镜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即使长期暴露在恶劣的天气中,其反射面也应能保持7.2.4 条中所规定的特性。

8 试验

8.1 除“近程”外后视镜(Ⅴ类)之外的其它所有后视镜都应进行下述8.2 条及8.3 条中所描述的试验。

8.1.1 对所有外后视镜来说,当汽车处于技术上允许的最大载重量相应的负荷时,并且,该后视镜上的所有零部件不论其调节位置如何,离开地面的高度均大于2 m 时,都可以免除8.2 条中所描述的试验。对于后视镜的附件(固定板、支架、旋转接合等),如果其位置离开地面的高度小于2 m,但其突出部分不超过车辆的总宽度,也可以免除所规定的试验,该免除试验的结论是在对最低的后视镜附件垂直横切面或该平面突出部分大于车辆总宽度的任何点上进行测量,确认满足上述规定后得出的。在这种情况下,应提供一份说明书来详细说明后视镜的安装必须符合上面所提到的其附件在车辆上所处位置的规定D m 2 。在不致于损坏后视镜的有利位置,在其支架上应打上一个具有耐久性,不致磨灭的记号2m。此外,型式认证证书也应认可此记号,使之生效。

8.2 撞击试验

8.2.1 试验装置的说明

8.2.1.1 这个装置是由可围绕两个相互垂直的水平轴线摆动的摆组成的,其中一个是垂直于另一个摆动轨迹的平面,摆的末端是一个直径为165±1 mm 的刚性球体模型,其表面包有一层肖氏硬度为A50,厚度为5 mm的橡胶。装置上应有确定摆臂初始位置的最大角度的指示器,还应有一个牢固地安装在摆锤的支承结构上的基座,用来夹紧撞击试验中所要求的试样,该试样在下面8.2.2.6 条中对其做出了规定。图1 给出了试验设备的尺寸及特殊设计规范。

5

ECE/46

6 尺寸单位: mm 图1

8.2.1.2 摆的撞击中心应与球体模型的中心重合,球体模型的中心离旋转轴线的距离用“I”表示,I 的数值为1m±5 mm,摆换算到撞击中心的质量用m0 表示,m0 的数值为6.8 ±0.05 kg,摆的质量中心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用d 表示,摆的质量用m 表示,则其关系式为

:

8.2.2 试验方法的说明

8.2.2.1 后视镜在基座上的夹紧方法应由该后视镜的生产厂给出,也可以由车辆的生产厂给出。

8.2.2.2. 试验中后视镜的定位

8.2.2.2.1 后视镜在撞击试验台上的安装应按照车辆生产厂或后视镜生产厂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时,其水平位置的轴线和垂直位置的轴线应与实际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相似。

8.2.2.2.2 如果后视镜能够相对其安装基座进行调节,则撞击时必须使转轴位于后视镜生产厂或车辆生产厂所规定的调节范围内且最不利的位置上。

8.2.2.2.3 如果后视镜相对其安装基座之间的距离是可以调节的,则应将装置调节至使其保持件距离安装基座最近的位置。

8.2.2.2.4 如果反射面能够在保持件内活动,则应将其距离车辆最远的上角调节至突出保持件最多的位置。

8.2.2.3 除了对内后视镜的试验2 以外(见8.2.2.6.1 条之规定),当摆位于垂直位置的时候,球体模型中心面和纵向中间平面应通过2.10 条所描述的反射面中心,摆的纵向摆动方向应平行于车辆的纵向基准面。

ECE/46

8.2.2.4 在按照8.2.2.2.1.条和8.2.2.2.2 条之规定进行安装和调节的情况下,如果后视镜的零部件限制了球体的复位,则应将撞击点沿着垂直于转轴或旋转中心的方向进行调节。在做试验的时候,如果对撞击点的调节是非常必要的,则可对其进行调节。调节应满足下列要求:8.2.2.4.1 球体模型的球面要与6.4 条中所描述的圆柱体的表面相交,或者至少要相切。

8.2.2.4.2 摆锤的接触点距离反射面边缘的距离应不少于10 mm。

8.2.2.5 试验时,应使摆锤从相对于摆的铅垂直线成60°的位置自由下落,以保证当摆到达垂直位置的瞬间,摆锤恰好撞击后视镜。

8.2.2.6 后视镜在下面不同的条件下经受撞击:

8.2.2.6.1 内后视镜

8.2.2.6.1.1 试验1—撞击点应符合8.2.2.3 条之规定,摆锤应撞击在后视镜反射面上;

8.2.2.6.1.2 试验2—撞击点应与镜子平面成45°,并且通过镜子反射面中心水平的保持件边缘处,撞击方向应对准反射面。

8.2.2.6.2 外后视镜

8.2.2.6.2.1 试验1—撞击点应符合8.2.2.3 条或8.2.2.4 条之规定,摆锤应撞击在后视镜反射面上;

8.2.2.6.2.2 试验2—撞击点应符合8.2.2.3 条或8.2.2.4 条之规定,摆锤应撞击在后视镜反射面的背面上;

8.2.2.6.2.3 如果Ⅱ类或Ⅲ类后视镜是连结在与Ⅳ类后视镜相同的基座上的,则上述的试验应在较低的后视镜上进行。但是,如果较高的后视镜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2m,并且负责试验的检测部门认为有必要,则可对较高的后视镜重复做一个或两个这些试验。

8.3 安装在支持件上的保持件的抗弯曲试验

8.3.1 试验方法

8.3.1.1 将保持件水平地放置于试验台上,并夹紧调节件。在保持件的最大尺寸方向且离调节件固定点最近的一端,用15 mm 宽的固定挡块覆盖在保持件整个宽度上,使其不得转动。

8.3.1.2 在另外一端,也在保持件上放置一块与上述作用相同的挡块,以便按规定在上面施加试验负荷,见图2 所示。

8.3.1.3 可在施加负荷对面的一端予以夹紧,见图2 所示。

8.3.2 施加的试验负荷应为25 kg,加力时间为1 min。

图2 后视镜保持件弯曲试验装置示例

7

ECE/46

8.4 试验结果

8.4.1 在8.2 条中所描述的试验中,摆锤必须能从摆臂在开始自由下落的平面上的投影与垂直方向成至少20°角的位置复位。

8.4.1.1 角度的测量精度应在±1°之内。

8.4.1.2 此要求不适用于粘在风挡玻璃上的后视镜,这种后视镜在试验后所应满足的要求见8.4.2 条之规定。

8.4.1.3 对于连接在Ⅳ类后视镜相同基座上的所有Ⅱ类、IV 类后视镜和Ⅲ类后视镜,摆锤复位至垂直位置所要求的摆角由20°减少为10°。

8.4.2 对于支持件粘在风挡玻璃上的后视镜按照8.2 条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试验时,如果其底座有损坏,其残余部分突出底座的距离不得超过1cm,并且在试验后,其外形结构应符合6.3 条之要求。

8.4.3 当按照8.2 条和8.3 条之描述进行试验时,后视镜的反射面不得破碎,但下述两种情况可认为是符合要求的:

8.4.3.1 玻璃碎片仍粘附在保持件的底板上或粘附在与保持件牢固相连的表面上,允许玻璃局部脱离上述部位,但破裂处任何一边的边长都不得超过2.5 mm,在撞击点上,允许有小碎片从玻璃表面脱离。

8.4.3.2 镜子是用安全玻璃制成的。

9 后视镜类型的更改和认证扩展

9.1 每一种后视镜类型的更改,包括其连接件的更改都必须通知批准认证的认证部门。认证部门可以针对该更改,采取下列步骤:

9.1.1 认定所做的更改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即认为更改后的后视镜仍能符合技术要求;

9.1.2 要求负责认证试验的检测机构提供进一步的试验报告。

9.2 对于更改情况的认证,无论是批准还是拒绝,均应按照5.3 条所规定的程序通知其它有关部门。

9.3 认证的扩展应通知所有采用本法规1958 年协议的有关各方,通知的程序遵照上述5.3 条之规定。

9.4 签发认证扩展的认证部门,应为每一种认证扩展的后视镜类型分配一组认证序列号。

10 生产一致性

10.1 按照本法规获得认证批准的每一个后视镜,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均应保证符合其类型认证,满足上述6至8 条之要求。

10.2 为保证满足10.1 条之要求,应进行切实有效的生产检查。

10.3 获得类型认证的生产厂必须做到:

10.3.1 确保具有切实有效的后视镜质量控制程序;

10.3.2 能够使用必要的试验设备,以检查每一个获得认证批准类型的生产一致性;

10.3.3 确保试验结果数据能够被记录下来,并将这些备查文件保留至认证部门所规定的期限;

10.3.4 分析各类试验的结果,以便确认和确保后视镜生产特性的稳定性,并确保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10.3.5 确保每种类型的后视镜都至少要进行本法规附录9 中所描述的试验;

10.3.6 如果有证据表明任何样品组或试验件,在上述各种试验中呈现出生产非一致性,则应考虑再次抽样并再次进行试验。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重新建立相关的生产一致性。

10.4 批准类型认证的认证部门可以随时检查每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一致性的控制方法。

10.4.1 每次检查时,生产厂应把试验记录和生产检查记录提供给检查人员。

10.4.2 检查员可以随机抽取样品,在生产厂家的试验室内进行试验。样本的最少数量取决于生产厂家自检的结果。

10.4.3 在质量水平不能令人满意、或者有必要核实10.4.2 条所描述的试验的有效性的情况下,8

ECE/46

检查人员应抽取样品,送交负责类型认证试验的检测机构。

10.4.4 认证部门可以进行本法规所描述的任何试验。

10.4.5 认证部门生产一致性检查的频次应每年一次。如果这些检查中出现了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认证部门可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尽快恢复生产一致性。

11 生产不一致性的处罚

11.1 如果不符合上述10.1 条的要求,或者后视镜不满足上述10.2 条之规定,则可以撤销已经按照本法规所做出的认证批准。

11.2 如果批准认证的认证部门依据本法规的规定撤销其先前批准的认证,应立即通知应用本法规的其它有关部门,通知采用的方式应为:一份在末尾附加“认证撤销”认证形式的副本,该“认证撤销”要用大写字母签字并注明日期。

12 正式停产

如果持有认证的后视镜的生产厂家已经完全停止生产一种已按本法规的规定获得认证的后视镜类型,该生产厂家应通知批准认证的认证部门。认证部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通知应用本法规的其它有关各方。认证各方采用的通知方式应为: 一份在末尾附加“正式停产”认证形式的副本,该“正式停产”要用大写字母签字并注明日期。

Ⅱ后视镜的安装

13 定义

此定义只适用于本法规。

13.1 “与后视镜有关的车辆类型”是指与下列基本特征完全相同的机动车:

13.1.1 影响视野的车体特征;

13.1.2 驾驶员座位的“R”点的坐标;

13.1.3 安装后视镜位置的类型、定位及优选。

13.2 “驾驶员的眼点”是指附录8 中所定义的,两个相距65 mm,在驾驶员座位的“R”点的正上方,与“R”的垂直距离为635 mm 的点。两点之间连线中分垂直于车辆的纵向基准面。两点之间连线的中心点位于通过驾驶员座椅位置的纵向垂直平面上,该座椅位置是由车辆的生产厂家指定的。

13.3 “左右单眼总视野”是指左眼的视野与右眼的视野加在一起得到的总视野(见图3 所示)。

13.4 “空载道路质量”(MK)(kg)是指车辆在运行状态中,车内没有乘客也没有载重的状况下,由下列三部分重量之和构成:驾驶员的重量,假定为75 kg;占油箱总容量90%的燃油的重量,油箱的总容量由生产厂家规定;冷却剂、润滑油、工具以及备用轮胎等车辆携带的重量。

图3 左右单眼总视野

9

ECE/46

14 认证申请

14.1 就后视镜的安装对某一车辆类型的认证申请,应由生产厂家或其正式指定的代理人提出。

14.2 下面提到的文件应一式三份,与认证申请一起提交:

14.2.1 上述13.1 条所提到的车辆类型的说明;

14.2.2 将后视镜安装在车辆上的零部件的清单,这些零部件对于区分后视镜的类型是非常必要的;

14.2.3 表示后视镜及其组件在车辆上的位置的示意图;

14.2.4 生产厂家规定的参数:

14.2.4.1 驾驶员座椅“R”点的有关数据;

14.2.4.2 带有完整车身的车辆的最大车身宽度;

14.2.4.3 对于16.3 条中所提到的带驾驶室的情况,用于后视镜认证的最大和最小车身宽度。

14.3 应向负责后视镜认证试验的检验机构提交一辆代表有待认证的车辆类型的车辆。

14.4 在批准类型认证之前,认证部门应核实生产厂家是否采取可靠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有效地控制后视镜的生产一致性。

15 认证

15.1 如果根据14 条提交的用于认证的车辆类型满足本法规16 条的要求,则应批准该车辆类型的认证。

15.2 每一种认证的类型应分配一个认证号。认证号码的前两位数字代表认证批准时,与大多数目前施行的主要技术修正法规结合在一起的最新修正法规的系列号。目前,01 对应于1987 年10 月5 日生效的01 系列修正法规。同一个认证部门不能将相同的认证号码分配给以本法规为技术标准生产的另外一种类型的车辆。

15.3 按本法规对某一类型的车辆所做出的认证、认证扩展、认证拒绝以及认证撤销或者正式停产,均应以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有关认证部门,通知书的格式应与本法规附录2 之规定相符合。

15.4 在符合本法规认证标准类型的每一辆车上,应在认证批准书规定的易于看到的地方,明显地贴上一个国际认证标志,认证标志应包括:

15.4.1 一个圆圈围绕着一个大写字母“E”,“E”后面是获得认证的国家代号;

15.4.2 在15.4.1 条所描述的圆圈的右侧,依次填写本法规的号码,后接字母R,后接一个破折号“—”,再接认证号。

10

ECE/46

11

15.5 根据本法规获得认证的车辆类型,如果已经根据其它法规获得了认证批准,则15.4.1 条所描述的认证标志不需要重复,只需在这个标志右方,以纵向逐行列出其它各条获得批准所依据的认证法规号和认证号。

15.6 认证标志应清晰、易认、耐久,不致磨灭。

15.7 认证标志应位于生产厂家贴附的车辆参数数据铭牌附近,或直接印在该铭牌上。 15.8 本法规的附录4 给出了认证标志的布置示例。

16 技术要求

16.1 车辆应满足下列要求:

16.1.1 车辆上安装的后视镜已经根据本法规获得认证批准;

16.1.2 后视镜的安装应不得有任何松动的现象发生,以避免所测得的视野有明显的变化,也不得使其振动超出一定的限度,以避免驾驶员从后视镜中见到的影象失真。

16.1.2.1 当车辆以不超过最高设计车速的80%的速度(但不超过150km/h )行驶时,后视镜应保持16.1.2 条所描述状况。

16.2 数量

16.2.1 后视镜安装所需的最小数量

16.2.1.1 对于在16.5 条中规定视野的M 和N 类车辆,其必须装备的后视镜的最小数量在下表中给出

:

16.2.1.2 但是,对于M1 和 N1 类型车辆来说:

16.2.1.2.1 如果内后视镜无法满足16.5.2 条中所规定的要求,则应在这个车辆上安装一个附加的外后视镜。在交通法规为右侧通行的国家,这个外后视镜应安装在车辆的右侧,反之,在左侧通行的国家,则应安装在车辆的左侧。

16.2.1.2.2 如果内后视镜不能提供任何车辆后方的视野,则可不必安装该后视镜。 16.2.1.2.3 应允许使用Ⅱ类外后视镜。

16.2.1.3 但是,如果Ⅳ类后视镜安装在与Ⅱ类后视镜相同的底座上,且N2 或N3 类车辆的设计使其在技术上不可能得到在16.5.3.2.2.条和16.5.4 条中所规定的视野时,可以用Ⅲ类后视镜来替代Ⅱ类后视镜。

16.2.1.4 在最大重量低于或等于7.5 t 的N2 类型的车辆上,在安装Ⅱ类后视镜的地方,在同一侧,安装的IV 类后视镜不能是凸形的。

ECE/46

16.2.1.5 带有部分或整体驾驶室的少于4 个轮子的机动车应装备:

一个Ⅰ类内后视镜和一个Ⅱ类或Ⅲ类外后视镜,在交通法规为右侧通行的国家Ⅱ类和Ⅲ类外后视镜应安装在车辆的右侧,反之,在左侧通行的国家,则应安装在车辆的左侧。

或者在车辆的两侧安装两个Ⅱ类或Ⅲ类外后视镜。

下面16.5 条中的规定不适用于上面提到的车辆,对这类车辆所规定的视野尚在研究之中。16.2.2 可选择的后视镜的最大数目

16.2.2.1 对于M1 和 N1 类型的车辆,可以在车辆的一侧安装一个后视镜,在与其相对的车辆另一侧,按照16.2.1.1条之规定安装指定的外后视镜。

16.2.2.2 在最大重量低于或等于7.5 t 的M2、M3 和N2 类型的车辆上,可以安装一个Ⅴ类外后视镜。

16.2.2.3 在N2 和N3 类型的车辆上,可以安装一个外后视镜。

16.2.2.4 一个Ⅳ类外后视镜可以安装在:

最大重量低于或等于7.5 t 的N2 类型的车辆;

M2 和M3 类型的车辆。

16.2.2.5 16.2.2.1 条至16.2.2.4 条中所提到的后视镜必须满足本法规的要求,而16.5 条中的规定则不适用于在16.2.2.3 条中所提到的后视镜。

16.2.2.6 本法规的规定不适用于2.4 条中所描述的监视后视镜,但是,当车辆处于最大的容许载重量的时候,这种后视镜的安装高度应距离地面2 m 以上。

16.3 位置

16.3.1 在正常行驶的状态下,驾驶员坐在驾驶位置上,能够清楚地看见车辆后方和车辆两旁的道路状况。

16.3.2 外后视镜应能够从车辆的侧窗或者前风挡玻璃刮水器区域中看到,但由于设计原因,本规定不适用于在M2 和M3 类型车辆安装的在右侧的外后视镜。

16.3.3 对于在底盘安装的驾驶室上进行视野测量的车辆,车辆生产厂家应提供车身最大和最小的宽度尺寸。必要时,可以用假前箱板模拟。在类型认证上要说明所有车辆和后视镜的结构型式(见附录2)。

16.3.4 车辆驾驶员一侧的外后视镜必须安装在后视镜中心至驾驶员两眼点65 mm 长的中心连

线与纵向基准面的夹角不大于55°角的范围内。

16.3.5 后视镜伸出车身外部的量不应超出16.5 条中有关视野要求中的后视镜伸出距离的规定。

16.3.6 在车辆满载并且外后视镜的底边离开地面的高度小于2 m 的情况下,单侧后视镜伸出车身外部的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未安装后视镜的最大宽度以外0.20 m。

16.3.7 Ⅴ类后视镜的安装应满足下述规定:无论其调整后的位置如何,在汽车承受最大的容许载重量的情况下,后视镜及其保持件的各组件都应高于地面2 m 以上。

Ⅴ类后视镜禁止安装在驾驶室的高度不能满足以上要求的汽车上。

16.3.8 根据16.3.5 条和16.3.6 条之规定,后视镜的伸出量允许超出车辆的最大宽度。

16.4 调节

16.4.1 内后视镜应能允许驾驶员在其驾驶位置上进行调节。

16.4.2 位于驾驶员一侧的外后视镜应能允许驾驶员在车门关闭后,在车辆内部打开车窗进行调节,但可以从车外锁定后视镜的位置。

16.4.3 16.4.2 条中的要求不适用于那种推到缩进去的位置后,在没有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应能又恢复到伸长位置的外后视镜。

16.5 视野

16.5.1 下面所定义的视野应为在左右单眼总视野的条件下的视野,定义中的“眼睛”应为在13.2 条中所定义的“驾驶员的眼点”的位置上的眼睛,视野应在上述13.4 条中所描述的车辆处于行驶的状态下确定。视野必须通过车窗进行测定,该车窗在垂直于其表面进行测量的时候,可见光的总透过率应至少为70%。

12

ECE/46

16.5.2 内后视镜(Ⅰ类)

16.5.2.1 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0 m 的视野区域,其中心平面为汽车纵向中心面,并且,从驾驶员的眼点后60 m 处延伸至地平线(见附录6 中图1)。

16.5.2.2 头枕和一些装置,尤其是诸如遮阳板、后风窗刮水器以及加热元件等装置,当其映射在垂直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上时,可能会减少视野。这些装置加在一起所造成的遮挡总和应不超过所规定视野的15%。障碍程度是在头枕降至最低位置,遮阳板在收回的位置时测定的。

16.5.3 主要外后视镜(Ⅱ类和Ⅲ类)

16.5.3.1 对于在道路右侧行驶车辆的左外侧后视镜,和在道路左侧行驶车辆的右外侧后视镜。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5 m 的视野区域,该区域的右边(对于在右侧驾驶的车辆)或左边(对于在左侧驾驶的车辆)不但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而且还与汽车左边(对于在右侧驾驶的车辆)或右边(对于在左侧驾驶的车辆)的最外侧点相切,并且,从驾驶员的眼点后10 m 处延伸至地平线(见附录6 图1)。

16.5.3.2 对于在右边驾驶车辆的右外后视镜和在左边驾驶车辆的左外后视镜。

16.5.3.2.1 对于总重量不超过2 t 的M1 和N1 类型的车辆,驾驶员借助后视镜必须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4m 的视野区域,该区域的右边(对于在左侧驾驶的车辆)或左边(对于在右侧驾驶的车辆)不但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而且还与汽车左边(对于在左侧驾驶的车辆)或右边(对于在右侧驾驶的车辆)的最外侧点相切,并且,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 m 处延伸至地平线(见附录6 图2)。

16.5.3.2.2 对于上述16.5.3.2.1 条中所提及的M1 和N1 类型的以外的车辆,驾驶员借助后视镜必须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3.5 m 的视野区域,该区域的左边(对于在右侧驾驶的车辆)或右边(对于在左侧驾驶的车辆)不但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而且还与汽车右边(对于在右侧驾驶的车辆)或左边(对于在左侧驾驶的车辆)的最外侧点相切,并且,从驾驶员的眼点后30 m 处延伸至地平线。此外,驾驶员还必须能看见宽度大于0.75 m,并且从驾驶员的眼点后4 m 处至上述区域相接的视野区域(见附录6 图3)。

16.5.4 广角外后视镜(Ⅳ类)

驾驶员借助后视镜必须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12.5m 的视野区域,该区域的左边(对于在右侧驾驶的车辆)或右边(对于在左侧驾驶的车辆)不但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而且还与汽车右边(对于在右侧驾驶的车辆)或左边(对于在左侧驾驶的车辆)的最外侧点相切,并且,从驾驶员的眼点后15 m 至25 m 处延伸至地平线。此外,驾驶员还必须能看见宽度大于2.5 m,并且从驾驶员的眼点后3 m 处至上述区域相接的视野区域(见附录6 图4)。

16.5.5 近程后视镜(Ⅴ类)

驾驶员应该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这样的视野区域,该区域沿着汽车的一侧与下列垂直面相切(见附录6 图5a 和5b)。

16.5.5.1 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通过汽车驾驶室右侧(对于在右侧驾驶的车辆)或左侧(对于在左侧驾驶的车辆)的超出其最外侧点0.2 m 处的一个点的平面,汽车驾驶室的总宽度是在通过驾驶员眼点的横向垂直平面上进行测量的。

16.5.5.2 与在16.5.5.1 条中所描述的平面平行,并且在该平面的横向上向外相距1 m 处的平面。

16.5.5.3 与通过驾驶员眼点的横向垂直平面平行,并且,向后相距1.25 m 处的平面。

16.5.5.4 与通过驾驶员眼点的横向垂直平面平行,并且向前相距1 m 处的平面,如果通过汽车保险杠前部边缘的横向垂直面与通过驾驶员眼点的垂直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 m,视野就应被该平面所限制(附录6 图5b)。

16.5.6 如果一个后视镜由多个反射面构成,这些反射面的曲率不同或者是相互之间形成一个角度,则至少有一个反射面应满足对其所属的类别所要求提供的视野和尺寸(参见7.1.2 条)。

16.5.7 障碍物。在16.5.3.、16.5.4.和16.5.5 条中所规定的视野中,由于车身及其任何部件,诸如门把手、示廓灯、转向指示灯、后保险杠两端和后视镜反射面清洗装置等部件所构成的障

13

ECE/46

碍,如果这些障碍所遮挡部分的总和小于所规定视野的10%,则可忽略不计。

16.5.8 试验程序

视野应在驾驶员的眼点处设置大功率的光源,并检测监视屏上的反射光来确定,也可以采用其它等效的方法。

17 车型的更改及认证扩展

17.1 每一次车辆类型的认证的更改都应通知批准认证的认证部门。认证部门可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7.1.1 确认所做的更改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即认为更改后的车辆仍然能满足要求;17.1.2 要求负责认证试验的检验部门提供进一步的试验报告。

17.2 对于更改认证,无论批准还是拒绝,均应按照上述15.3 条所规定的程序通知其它有关部门。

17.3 认证的扩展应按照上述15.3 条所规定的程序,通知采用本法规1958 协议的有关各方。

17.4 签发认证扩展的认证部门,应在通知书上为此认证扩展分配一个序列号。

18 生产的一致性

18.1 按照本法规批准认证的每一种车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应必须保证其符合认证批准的型式,满足上述16 条之要求。

18.2 为核实上述18.1 条之规定的要求,应进行切实有效的生产检查。

18.3 获得认证批准的生产厂家应特别保证:

18.3.1 根据上述16 条之有关规定,确保具有有效的车辆质量的控制程序;

18.3.2 保证对每种车型的后视镜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后视镜正确安装所要求的尺寸方面都进行充分的检查,以确保所有正在生产的车辆均符合提交类型认证的车辆的技术要求。

18.3.3 如果有一辆或多辆车辆在18.3.2 条中所规定的检查中与16 条之规定不一致,则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恢复该车型生产的一致性。

18.4 批准类型认证的认证部门可以随时核实每一生产单位所采取的生产一致性的控制方法,认证部门亦可对批量生产的车辆按照上述16 条之规定进行随机检查。

18.5 如果在进行18.4 条中所规定的检查和核实中出现了不符合要求的结果,那么,认证部门应保证,生产厂家已采取了所有必要的措施,以尽快恢复生产的一致性。

19 生产不一致性的处罚

19.1 如果不符合18.1 条之规定,或者车辆没有通过上述18.2 条所规定的检查,则可撤销已按照本法规批准的类型认证。

19.2 如果批准认证的认证部门依据本法规的规定撤销其先前批准的认证,应立即通知应用本法规的其它有关部门,通知采用的方式应为:一份在末尾附加“认证撤销”认证形式的副本,该“认证撤销”要用大写字母签字并注明日期。

20 正式停产

如果持有认证的车辆生产厂家已经完全停止生产一种已按本法规的规定获得认证的车辆,该生产厂家应通知批准认证的认证部门。认证部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通知采用本法规的其它有关部门。认证部门采用的通知方式应为: 一份在末尾附加“正式停产”认证形式的副本,该“正式停产”要用大写字母签字并注明日期。

21 过渡规定

21.1 自01 系列修正法规正式生效的日期起,所有采用本法规的有关部门不应拒绝签发采用本法规01 系列修正法规的认证批准。

21.2 从1987 年10 月1 日起,采用本法规的有关部门只应对符合本法规01 系列修正法规规定的有关后视镜安装的车辆类型签发认证批准。

14

ECE/46

21.3 从1988 年10 月1 日起,如果安装后视镜的车辆类型不满足本法规01 系列修正法规之规定,采用本法规的有关部门可禁止使用该种车辆类型。

21.4 从1992 年10 月1 日起,不再根据本法规16.2.1.3 条之规定批准新的类型认证,并且,参照本法规16.2.1.3条之规定,应用本法规的有关部门可禁止使用根据本法规获得类型认证的车辆。

21.5 在本法规本修正法规正式生效的日期之前,根据本法规之前修正系列(00 序列)获得认证批准的Ⅰ类、Ⅱ类和Ⅲ类后视镜仍然有效。

21.6 如果Ⅰ类、Ⅱ类和Ⅲ类后视镜的全部或部分部件带有本法规之前修正系列(00 序列)的认证标志,当其依据本法规01 修正系列进行更改之后,应用本法规的有关部门不应禁止批准安装该类后视镜的车辆类型的认证。

22 负责认证检验的技术机构和管理部门的名称和地址

采用本法规的缔约方,应该将试验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名称及地址通知给联合国秘书处。该试验部门负责进行认证试验,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授予认证并授理在其他国家发行的认证批准、认证扩展、认证拒绝或认证撤销的书面通知。

15

ECE/46

16

ECE/46

17

ECE/46

18

ECE/46

19

ECE/46

后视镜的上述标志表明,该后视镜为Ⅱ类后视镜,在挪威(E4)根据46 号法规批准认证,认证号码为012439。认证号的前两位数字表示认证批准时,46 号法规处在01 系列修正本状况。注意:认证号和附加的符号必须靠近圆圈,放置在字母“E”的正上方、或者正下方,或者正左侧、或者正右侧。认证号的数字必须在字母“E”的同一侧,并且在同一方向。附加的符号必须位于与认证号正相对的方向。应避免使用罗马数字,以免与其他符号混淆。

20

汽车后视镜的有关知识

汽车后视镜的有关知识 一、关于后视镜的基本介绍 1、后视镜是一种由镜片、保持部分、支持安装部分(包括缓冲机构)等几部分组成的,能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晰图象的装置。 2、关于后视镜的常用分类。 A、以安装位置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B、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 C、以镜面结构分,不同的镜面结构用途不一样。 一般后视镜镜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镜,顾名思义镜面是平的,表面曲率半径R无穷大,根据光的反射规律,这种镜面可得到与目视大小相同的映像,这种平面镜常用做内后视镜。另一种是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这种凸面镜常用做外后视镜和下后视镜。 轿车及其它轻型乘用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大型商用汽车(大客车和大货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3、关于后视镜的视野问题。

后视镜有一个视野的问题,也就是指镜面所能够反映到的范围。业界有视野三要素的提法,即驾驶者眼睛与后视镜的距离;后视镜的尺寸大小和后视镜的曲率半径,这三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A、当后视镜的距离和尺寸相同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镜面反映的视野越大。当镜面的曲率半径相同时,镜面的尺寸越大,镜面反映的视野越大。 但是,事物总有两重性,虽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视野范围越大,但同时镜面反映的物体变形程度也越大,这有些像“哈哈镜”,往往会造成驾驶者的错觉。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有一个映像失真率的问题。行业标准规定,平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3%,凸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7%,要求不能反映有歪曲变形的实物图像。因此,镜面的曲率半径就有一个限制范围,行业标准规定外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R1200,内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无限大(平面镜)。不过,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以及制造水平的提高,现在出现了既能尽可能扩大视野又能保证主视区的失真率不至于过大的双曲率镜面。关于双曲率:我们称其为“双曲率”,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变曲率镜面,它是在普通球面镜面的制造过程中,利用局部成型技术,制造出来的凸面镜。这种镜面内侧约3/4面积是普通固定曲率曲面(即主视区),而外侧约1/4面积是由普通曲率向一个更小曲率逐渐圆滑过渡的曲面。现在世界上技术

汽车内后视镜设计指导

汽车内后视镜设计指导 1、简要说明 1.1前言 作为最主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之一,汽车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要安全运行,于驾驶员接受信息正确与否、信息输入装置的多少和快慢有着重要影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有80%的信息是靠视觉得到的,确保良好的视野是预防汽车事故的必要条件,所谓的视野是驾驶员行车时的视线范围,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来定义和使用不同的视野概念。一般情况下,按视野获得方式分为直接视野和间接视野直接视野是驾驶员在驾驶位置时,直接透过前风档玻璃、车门玻璃和后风档玻璃所能直接、清晰的看到的道路范围的大小。间接视野即驾驶员通过内外后视镜看到的车辆后方情况的清晰图象,图象所反映的范围即为得到的视野。后视镜是驾驶员间接视野的主要保证,因而后视镜的合理布置与设计是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轿车后视镜系统的开发要点、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与其他相关零部件的关联性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该设计指南的介绍,为XX公司后视镜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并规范XX公司轿车后视镜系统的开发工作。 后视镜系统现阶段的开发过程是:公司根据整车造型需要,确定可行的产品外形(A面满足工艺和法规视野要求),定义具体的连接和紧固方式和产品具体的功能定义、性能参数、主要材料定义。由后视镜生产厂家根据产品外形数据和功能定义和性能参数来完成镜体的内部结构设计。产品开发过程中我方负责后视镜产品形面设计,结构布置以及功能定义、性能参数定义,以及产品最终数据校核和确认。产品开发外形面数据专利权归我公司所有。 1.2产品分类 1.2.1分类 汽车后视镜按照功能主要分为内后视镜、主外后视镜、广角外后视镜、补盲外后视镜、下视镜等。 A.内后视镜按照功能分为普通内后视镜、普通防眩目内后视镜、电致变色 自动弱光内后视镜。

汽车后视镜安装方法

汽车后视镜安装方法 车外后视镜分左右两侧,按操作方法又可分手动式或电动遥控式两种。车外后视镜安装位置有车门玻璃及前方发动机盖旁翼子板上两处不同位置。按颜色又有与车身同色及异色之分。车外后视镜安装位置主要在车门风窗玻璃旁和发动机舱盖旁翼子板上,现以车门风窗玻璃旁电动后视镜为例,给您介绍一下安装步骤: 一、汽车后视镜安装方法 1、镶入法:将大视野后视镜片镶嵌入原车后视镜底托上。 优点:一劳永逸、永不脱落、与原车后视镜一样、不增厚、美观大方,带电加热后视镜的最佳换装方法。 缺点:安装较复杂、成本较高、安装时间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 2、粘贴法:将大视野后视镜直接粘贴在原车后视镜镜面上即可。 优点:安装简单、省时、成本低。 缺点:镜面增厚、因风吹日晒雨水侵蚀,背胶容易失效使镜体脱落。给车主造成损失。原车后视镜有电加热的,不益采用粘贴法安装,会导致电加热传热慢或失效,及因冷热变化大加速背胶老化,导致镜体脱落。 二、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确定车的后视镜是否带有电加热: 1、不带电加热的:可选装多曲率大视野后视镜、双曲率大视野后视镜,粘贴式球面境眼。 2、带电加热的:可安装多曲率大视野70迈智能后视镜、双曲率大视野后视镜。 第二步:选择结构。 1、粘贴式球面镜眼、单曲率球面镜:已过时且缺点较多。 2、双曲率寺视野后视镜:部分车原车装配的即是此种,但景物变形、拉伸较大。 3、多曲率大视野后视镜:视野大、失真小、景物不变形、不拉伸。 第三步:再确定材质。 1、普通玻璃镜:刺眼、烦躁,但成本低。 2、大视野蓝镜:防眩目、防水雾、稳定情绪、清静自然。 第四步:再确定换装方法 1、粘贴法:易脱落、镜面增厚看着不舒服,但成本低、安装简单。

公司汽车租赁运营方案

公司汽车租赁运营方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xx公司汽车租赁运营方案 为做好xx区相关单位车辆服务保障工作和顺应社会经济生活发展需求,根据《xx区区直机关及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车辆服务保障指导意见》,结合我区用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运营方式: (一)由xx公司提供xx区相关单位用车需求,xx公司采取“租赁”的模式向xx区相关单位提供车辆租赁使用和驾驶员劳务派遣(包括由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集中管理的定向化保障车辆的驾驶员劳务派遣)。具体租赁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1、不带驾租赁,xx公司只提供车辆,而车辆的租用费、燃油费、路桥费、停车费、驾驶故障维修费、事故费用和交通违章等相关连带费用由租用方负责; 2、带驾租赁,xx公司负责提供车辆和随车司机,车辆的租用费、燃油费、路桥费和停车费由租用方负责。 (二)为xx公司提供优惠租金的相关场地作为停车场及办公场所用地。 二、车辆类型: (一)传统能源车,5年内车龄,可提供五座轿车、七座SUV,九座商务车等客户需求类型车辆; (二)新能源汽车,5年内车龄,可提供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型,由五座轿车和七座SUV两种类型车辆组成;

(三)大中型汽车,5年内车龄,此类车辆原则上考虑由公司安排驾驶员。 三、汽车租赁流程: (一)接车流程:租用方选择租赁类型→xx提供相关资料等约定手续→签订《汽车租赁合同书》→支付租车费用及保证金→查验车辆签订《车辆接车单》; (二)交车流程:租赁时间到期→公司在约定地点接车→按交车手续验收车辆及证照→约定时间到期后退还保证金。 四、汽车租赁配套设施: xx公司在租赁车辆上安装北斗GPS定位系统、自行建立网络信息平台、调度系统等配套服务设施便于管理。 五、车辆租赁费用标准: (一)不带驾驶租赁(以新车计,旧车打八折) (二)带驾驶租赁(以新车计,旧车打八折)

汽车内外后视镜校核指南

14.1 概论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 第 14 章内外后视镜校核指南 123 14.1.1 指南的主要目的 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1)掌握内外后视镜校核需要做得法规校核包括那些内容; 2)掌握内外后视镜法规校核的主要步骤。 14.1.2 指南的相关内容 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内外后视镜校核引用的法规标准和要求 2)内外后视镜校核解析 3)内后视镜的后方视野校核 14.2 14.2.1 内外后视镜校核 内外后视镜校核引用的法规标准和要求 1)相关标准 a )GB/15084-2006 b )ECE46 机动车辆内外后视镜性能和安装要求 欧洲机动车辆内外后视镜法规 2)相关术语 a )驾驶员眼点:通过汽车制造厂确定的驾驶员设计乘坐位置中心,做一个平行于汽 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从该位置座椅 R 点向上 635mm ,做垂直于该平 面的直线段,在直线段和平面的交点的两 侧各 32.5mm 做两个点,即驾驶员眼点。如图 14.1: b )双眼总视野:左右单眼视野重合而获得的总视野。如图 14.2: 图 14.1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124 图 14.2 3)技术要求 a)国标内后视镜: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看到水平面宽度至少为 20000mm 视野范 围,其中心平面为汽车纵向基准面,并从驾驶员眼点后 60000mm 后延伸到地面;在测试视野时,允许遮阳板,头枕,后风窗刮水 器,S3 类制动灯,或车身构件(如纵向基准面附近对开门的后窗 立柱等部件遮挡部分视野)当阻挡部分投影在汽车纵向基准面垂 直的铅垂面上时,其总和应在规定的总视野的 15%以下,遮挡程度 是在遮阳板处于收回位置,头枕在最低位置。如图 14.3:欧标内后视镜:跟国标内后视镜的法规校核一样。 b)国标左外后视镜: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可以看到至少为 2500mm 的视野区域,其 右侧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切过汽车左侧最外侧点的平面 为基准,并从驾驶员眼点后10000mm后延伸到地面,如图14.4:欧标左外后视镜: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可以看到至少4000mm的视野区域,1.其 右侧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切过汽车最外测点的平面沿Y 的负方向1000mm,并从驾驶员眼点后4000mm后延伸到地面; 2.其右侧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切过汽车最外侧点的平面 为基准,并从驾驶员眼点后20000mm后延伸到地面;如图14.5:c)国标右外后视镜:对于M1类和最大质量不超过2000kg的N1类车辆,驾驶员借 助后视镜必须能看到水平面宽度至少为4000mm的视野范围, 其左侧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切过汽车右侧最外测点的平 面为基准,从驾驶员眼点后20000mm后延伸到地面。

外后视镜总成设计规范

第四章外后视镜总成设计规范 绪论 外后视镜总成是一种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晰图象的装置(但不包括潜望镜这类复杂的光学系统)。也是构成外部造型的重要部件。主要包括外后视镜镜体和外后视镜镜杆总成两大部分组成,后视镜杆总成又分为后视镜支座与后视镜杆两部分。 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1、驾驶员能够清晰看见并判断汽车后方的情况,及时的、正确的做出反应; 2、对整个驾驶室的外观有一定的影响,例如东风之星系列的镀铬外后视镜已经成为东风之星的卖点之一。 鉴于外后视镜的组成和功能对整车的影响,以及在以往的外后视镜总成的设计与生产、运输、装配、调试、运用当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本规范将针对N2类车型,分别对外后视镜镜体和镜杆总成(镜杆和支座)的零件设计,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装配、功能进行规范描述。 全文分成后视镜镜体、镜杆总成、注意事项进行描述。 涉及的标准有: GB 15084-1994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GB/T 15089-1994 机动车辆分类 GB 11552-1999 轿车内部凸出物 GB 11614-1999 浮法玻璃 QC/T 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 第一节 后视镜镜体 一、材料与技术要求 后视镜镜体主要由壳体、镜面和固定盖板等部分组成,壳体部分要求质轻、牢固,所以材料采用工程塑料,例如:MPP2、ABS等;镜面要求质轻、耐腐蚀、抗缓冲性等等,所以材料大多采用浮法玻璃,执行标准GB 11614-1999 ;固定盖板要求一般,所以材料大多采用为08AL或其它金属,实行标准

GB13237-1991。 技术要求: 1、镜体外表面采用的花纹、颜色按标准色板,例如花纹编码:GO40 颜色编码:C040; 2、镜面厚度一般在2~3mm;N2类车要求曲率半径≥1800mm 3、镜体外表面不能出现任何涉及厂家的商标、厂名等其它与东风无关的标识,必须在合适的可见部位注明零件号、材料、厂家代码、生产日期等内容。 4、其它的要求具体见QCT 531-2001,主要内容有,一般要求、外观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等。 示例一:东风小卡系列 本结构是小霸王系列车型的小 卡系列的外后视镜82QK2-02020, 颜色编码:C010花纹编码:G023; 材料及标准MPP2 EQC-305 工况 特性及标准B11TS2 EQC-302, 整个壳体外型美观秀气、拆装方便、 整体质量较轻,适合于小型运输卡 车。 示例二:东风金刚系列 东风金刚系列外后 视镜82BE02-02020采用 左右、上下均可以调节的 外后视镜总成,镜体为黑 色,外形美观、视野开阔, 适用于工程作业、运输车 辆。

新能源出租车及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方案最终版

新能源出租车及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方案(最终版) 1 目录

一、贵安新区城市规划概况 (3) 二、新能源出租车运营 (4) (一)新能源出租车采购 (4) (二)运营模式 (5) (三)出租车公司组织架构 (8) 三、成立新区汽车租赁公司的必要性 (9) 四、新区汽车租赁市场调查 (9) 五、新能源汽车购买及介绍 (10) 六、经营模式 (11) 七、经营测算 (12) 八、汽车租赁客户 (13) 2 按照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贵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总体部署及《贵安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总体要

求,结合贵安新区“三横两纵”(黔中路、贵安路、贵黄路、金马路、百马路) 道路的建设和发展,在城市骨干路网及大学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国际生态旅游度假等几大园区已初步形成的基础上,在新区发展新能源出租车及汽车租赁已具备了基础条件。文旅集团公司通过前期市场调研拟成立贵安租车运营管理公司,本着资源共享的宗旨,开展出租车、租车、分时租赁等业务,为新区工作人员及常住人口的日常出行、商务用车、旅游观光用车等提供便利。 一、贵安新区城市规划概况 贵安新区地处贵州省域地理中心,位于贵阳市环城高速和安顺市环城高速之间,东至贵阳城区,西至安顺城区,北至斯拉河,南至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根据国务院批复意见,新区范围包括贵阳、安顺下辖清镇市、花溪区、西秀区、平坝县的20个镇乡,规划面积约1795平方公里。新区现状常住人口约65 万人(20 个乡镇的统计口径),其中城镇人口约27万人(均为六普数据),城镇化率约为42%,农村人口约38 万人。贵安新区发展初期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人口会在最初的几年呈现缓慢增长,但随着各项产业项目的投入、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吸纳一批人口进入新区工作居住,人口将在中期开始加速 3 发展;远期随着文化旅游景点开发的成熟,各类国际文化交

汽车后视镜调整有学问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0814 汽车后视镜调整有学问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汽车后视镜调整有学问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部车有三个后视镜,车主一天看它们不下百十回,但问个简单的问题:你怎么调整爱车的后视镜?有谁能说得出一个所以然来?也许每个人开车都有不同的习惯,但是怎么调后视镜,还是有一定规矩的。 那么究竟位于左、右及挡风玻璃中央的三个后视镜应该怎么调整? 第一还是老话一句,先把标准坐姿调整好,再来调整镜面。

中央后视镜左、右位置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正好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这表示,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从中央后视镜里是看不到自己的,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即可。 左侧后视镜上、下位置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 1/4。 右侧后视镜因为驾驶座位于左侧,所以驾驶人员对车身右侧的掌握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有时路边停车的需要,右侧后视镜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较大,约占镜面的2/3。而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到车身占1/4面积即可。

汽车后视镜调整有学问参考文本

汽车后视镜调整有学问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汽车后视镜调整有学问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部车有三个后视镜,车主一天看它们不下百十回, 但问个简单的问题:你怎么调整爱车的后视镜?有谁能说 得出一个所以然来?也许每个人开车都有不同的习惯,但 是怎么调后视镜,还是有一定规矩的。 那么究竟位于左、右及挡风玻璃中央的三个后视镜应 该怎么调整? 第一还是老话一句,先把标准坐姿调整好,再来调整 镜面。 中央后视镜左、右位置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正好切

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这表示,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从中央后视镜里是看不到自己的,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即可。 左侧后视镜上、下位置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 右侧后视镜因为驾驶座位于左侧,所以驾驶人员对车身右侧的掌握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有时路边停车的需要,右侧后视镜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较大,约占镜面的2/3。而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到车身占1/4面积即可。 误区很多人以为,要消除视线死角,尽量把左、右后视镜往外调或往下调。另外或许是为了能随时维持自己整

汽车租赁方案

一、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驾驶技能广泛普及,企事业单位用车制度改革等,汽车租赁需求将会更加旺盛,发展潜力巨大,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 1、经营模式: 轿车(中高档车为主)短租、长租、长租零用、以租代购、汽车买卖等;以下做简要说明。 短租是指消费者以个人名义,凭两证一卡,即身份证、驾驶证、信用卡与租赁公司签约,在较短时间内使用并归还的租车模式。这里包括自驾和配驾(含驾驶员),以此类模式,消费者电联租车公司下预订单,租车公司确定有车后,需要或者送车上门或者客户前往相关网店自行取车,在签署租赁协议以及交付一定车辆押金和违章押金及全额租金后将车开走。如:婚车等。这种模式最的的弊端是客户来源于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确实的当下,容易造成骗车案件。 长租是指客户和租赁公司以单位名义签署为期一年以上合同,约定车型和月租金、保险等事宜,而获得车辆使用权的租赁模式。目前我国市场上,长租占有市场份额的70%,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市场中短租占到90%,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短租模式普遍接受,长租市场的份额正在逐年下降,但仍然在我国占有主导位置。其中,尤其以长租代驾为主要模式,这里也包括自驾和配驾,客户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外企银行等等。 长租零用是指和客户签订用车协议,约定多长时间内可以使用特定车型的次数和公里数,客户想用车随时提取,用完归还。这种模式利润相当可观,以企业客户为主。 以租代购是指承租人以取得汽车产品的所有权为目的,实质是一种带有销售性质的长期租赁业务。汽车买卖:据近几年经营情况,中高档车以短租模式最优;将中高档车况良好二手车从外地买进,短期内将其高价卖出赚取差价,或者租赁2—3个月,再以原进价或更高卖出,赚取最大利润。这样,因中高档车性能、安全系数较高规避了骗车等风险,车辆更新周期短,减少了保养等费用。

汽车后视镜

汽车后视镜 行业专利分析报告二○一八年十二月

报告说明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历年来为会员单位提供其所处行业的政策和专利数据分析服务。2018年我会为了响应国家关于知识产权助推实体经济的号召,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加翔实和丰富的行业分析报告。 由于我会会员企业在所属行业的位置差异较大,对于知识产权的诉求多样性明显,因此本报告目的仅是为分支行业内所属企业提供专利领域的一般性提示,以供会员企业参考。 由于本报告并非商业性报告,因此深度方面无法与商业性报告相比,特此说明。 研究人员信息 负责人:郝瑞刚 主要执笔人:王璐、马志斌、姚金金、赵银安 统稿人:马志斌 参与人员:王璐、马志斌、郝瑞刚、姚金金、赵银安、 郭鑫 本报告支持单位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目录 第一章行业概况 (1) 第一节相关概念 (1) 1.1.1后视镜的定义 (1) 1.1.2后视镜的必要性 (1) 1.1.3后视镜的种类 (1) 1.1.4后视镜的结构原理 (2) 1.1.5后视镜存在的问题 (3) 1.1.6后视镜发展现状 (4) 第二节重点企业 (6) 第三节代表技术 (7) 第二章全球专利布局 (8) 第一节专利数量及技术分布概况 (8) 2.1.1全球专利数量及国家分布 (8) 2.1.2全球专利领域分布 (8) 第二节专利时间分布情况 (11) 第三节专利法律状态及运营情况 (11) 2.3.1全球专利类型分布 (11) 2.3.2全球专利受理国家分布 (12)

第四节专利申请人发明人概况 (12) 2.4.1全球专利申请人排名 (12) 2.4.2全球专利发明(设计)人排名 (13) 2.4.3发明(设计)人参与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14) 第五节专利技术分支概况 (15) 2.5.1申请人各年度专利申请量分布 (15) 2.5.2发明(设计)人各年度参与专利数量分布 (15) 2.5.3各国每年专利受理量分布 (16) 2.5.4各国申请人每年专利申请量分布 (16) 第三章中国专利布局 (18) 第一节专利数量及技术分布概况 (18) 3.1.1中国专利数量及省市分布 (18) 3.1.2中国专利领域分布 (19) 3.1.3申请人所属国及领域分布 (19) 3.1.4中国专利领域分布趋势 (20) 第二节专利时间分布情况 (21) 第三节专利法律状态及运营情况 (22) 3.3.1中国专利类型分布 (22) 3.3.2中国专利受理量与申请人所属国分布 (22)

汽车后视镜用法详解

汽车后视镜用法详解 后视镜是汽车中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配件,车辆行驶在路上,后视镜特别是车辆的外后视镜使用频率绝对是最高的。虽然它看似不起眼,但却是驾驶员的“眼”,没它甚至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那么小小的后视镜你会用么?今天就为大家讲解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及如何正确使用后视镜来判断车距。 一、外后视镜 ● 如何调节外后视镜? 关于后视镜的调整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以尽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驾驶员观察舒服为原则就可以。当然网络中也有不少关于后视镜调整的介绍,我们也结合了自身的经验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驾驶员将座椅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此时观察两侧后视镜,将后视镜展开后,可以从镜面中观察到自己的车身,并且车身面积不要超过镜像的1/4就是合理范围。 第二步就是进行高低调节,原则上从两侧后视镜中观察车后景象,使远处地平面处于镜像中央即可。不过一些朋友习惯将右侧后视镜角度调低,以便于更好的在倒车时观察右侧路

况,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错,只是角度不要过低,以远处地平线为基准,路面面积不要超过2/3的镜面面积都是合理的范围。 车内的中央后视镜调整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保持正确坐姿,将后窗映射在后视镜的中央,并且保持后视镜内的地平线维持在镜面中央即可。 ● 大视野外后视镜的作用和效果 有些为了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或者觉得自己的车外后视镜太小,不少车主会在购车后选装大视野外后视镜。大视野后视镜是通过凸面镜的原理,将成像范围扩大,以最大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从这点来看确实效果很明显,不过镜面中的景物有所变形,距离感会造成偏

差。另外,有些品牌的车在外后视镜上也使用的带有曲率的外后视镜,用来增大外侧的视觉区域。 『看到后视镜上的虚线了吗,虚线左侧就是类似大视野功能』 『外后视镜的区别』

汽车租赁重组工作方案

汽车租赁重组工作方案 为提高区汽车租赁行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规范汽车租赁市场经管管理,引导和鼓励汽车租赁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重组兼并,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从而达到国家要求的经营管理标准,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根据《省道路运输条例》(xx年11月26日省第十一届人大第二十次常委会通过)《省汽车租赁经营许可规范》《省汽车租赁行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以及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关于印发市汽车租赁业纳入行业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就做好区汽车租赁企业重组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以满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汽车租赁市场需求为重点,以做大做强汽车租赁企业为中心,引导和鼓励汽车租赁经营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收购、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重组,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优化汽车租赁市场资源配置,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切实提高全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工作目标 引导和鼓励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收购、股份合作等方式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重组兼并,确保区汽车租赁企业达到《省道路运输条例》《省汽车租赁经营许可规范》要求,将小、散、乱的挂靠型企业转型为一定规模,具备相应经营场地和管理人员,抗风险能力较强的,真正实行公司化经营和管理的企业。

三、重组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引导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 (二)平等协商,自愿重组原则。企业之间的具体重组方案由各参与重组的企业自愿协商,报区交通运输局审定。 (三)统筹兼顾,公平公正原则。兼顾社会各方利益,依法保护汽车租赁企业合法权益,确保重组工作公平公正有序开展。 四、重组标准 (一)租赁车辆:重组后的企业必须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由企业经营管理的9座以下的、经检测合格的、行驶证件齐全有效的自有租赁车辆必须达到10辆以上。 (二)经营场地:具有专门的停车场地和办公场所,办公场所面积必须达到30平米以上,有容纳企业所属50%车辆的停车场地。租用他人房屋、场地作为办公场所和停车场地的,应出具本轮经营期限相同时间的租用合同。。 (三)办公设施:具备办公必备的录音电话、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以及电脑设备。 (四)管理制度: 1、有健全的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有健全的服务流程和规范、服务质量投诉处理、租赁车辆维护保障、监督考核、安全生产管理等制度。 (五)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每增加10辆车递增1

后视镜设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汽车后视镜知识讲座 Tags: 后视镜 一、关于后视镜的基本介绍 1、后视镜是一种由镜片、保持部分、支持安装部分(包括缓冲机构)等几部分组成的,能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晰图象的装置。 2、关于后视镜的常用分类。 A、以安装位置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B、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 C、以镜面结构分,不同的镜面结构用途不一样。一般后视镜镜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镜,顾名思义镜面是平的,表面曲率半径R无穷大,根据光的反射规律,这种镜面可得到与目视大小相同的映像,这种平面镜常用做内后视镜。另一种是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这种凸面镜常用做外后视镜和下后视镜。 轿车及其它轻型乘用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大型商用汽车(大客车和大货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3、关于后视镜的视野问题。 后视镜有一个视野的问题,也就是指镜面所能够反映到的范围。业界有视野三要素的提法,即驾驶者眼睛与后视镜的距离;后视镜的尺寸大小和后视镜的曲率半径,这三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A、当后视镜的距离和尺寸相同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镜面反映的视野越大。当镜面的曲率半径相同时,镜面的尺寸越大,镜面反映的视野越大。但是,事物总有两重性,虽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视野范围越大,但同时镜面反映的物体变形程度也越大,这有些像“哈哈镜”,往往会造成驾驶者的错觉。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有一个映像失真率的问题。行业标准规定,平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3%,凸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7%,要求不能反映有歪曲变形的实物图像。因此,镜面的曲率半径就有一个限制范围,行业标准规定外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R1200,内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无限大(平面镜)。不过,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以及制造水平的提高,现在出现了既能尽可能扩大视野又能保证主视区的失真率不至于过大的双曲率镜面。 关于双曲率:我们称其为“双曲率”,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变曲率镜面,它是在普通球面镜面的制造过程中,利用局部成型技术,制造出来的凸面镜。这种镜面内侧约3/4面积是普通固定曲率曲面(即主视区),而外侧约1/4面积是由普通曲率向一个更小曲率逐渐圆滑过渡的曲面。现在世界上技术最成熟,应用也最广的是德国的双曲率镜面(如下图)。 镜片截面曲线的计算公式(轿车):

最新汽车后视镜的功能介绍

最新汽车后视镜的功能介绍 无惧视觉盲区:侧向辅助、并线辅助 后视镜盲区的危险大家都知道。现在有不少车型会有侧向辅助或并线辅助系统。例如有些车型如果后方有车快速驶来,位于外后视 镜框架上的警示灯就会被点亮。如没注意到并打转向灯并线的话, 外后视镜框架上的LED显示器就会以强光闪烁。再有些车型,还会 用警报声来进行提醒。 雨雪天气好帮手:电动加热 后视镜在下雨的时候,很容易因挂雨滴而导致视野朦胧,看不清楚。电动加热就是让后视镜通过镶嵌于镜片后的电热丝加热,确保 镜片表面清晰。当遇到雨雪天气时,这个功能就派上用场了。 夜间远光灯不再烦:防炫目 晚上开车遇到一阵强光照过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自动型的防眩目其作用就是在感应到强光时,镜片自动变暗以达到防眩目的 目的。 让你视野再宽:盲点显示系统 这个功能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即扩大驾驶员的视线范围,包括遇到盲区时的辅助驾驶。目前有这个功能的车型不多。这个原理要 依靠在右后视镜下面的摄像头来实现。当驾驶员打右转向灯时或直 接开启该功能时,就能够在中控台上方的屏幕上,除了包括原来的 视野范围之外,还可以看到右后视镜的盲区。这样一来,能够大幅 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开门让你更安心:后方影像检测 路边停车下车时需要向后看看有没有人或车过来,以防碰到。现在有后方影像检测功能,当用户将车辆熄火后,摄像头会自动开启,

将车辆侧后方的影像显示在屏幕上,方便乘客观察,避免开门时与 后方接近的人或特别是车辆发生碰撞事故。 一、中央后视镜:左、右位置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正好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这表示,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从中央后 视镜里是看不到自己的,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 面中央即可。 二、左侧后视镜:上、下位置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 三、右侧后视镜:因为驾驶座位于左侧,因此驾驶人对车耳右侧的掌握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有时路边停车的需要,在右侧后视镜 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要较大,约占镜面的2/3。而左、右 位置则同样调整到车身占1/4面积即可。 一、合理利用后视镜 由于倒车时最需要注意的是处于车身侧面低矮的障碍物、地面的凹陷等,因此应该更多地依靠后视镜。 副驾驶侧后视镜是一面具有微小曲率的凸面镜,它在倒车时的主要用处是观察车身右侧有没有障碍物等。倒车时可以适当调低它的 角度以便于更清楚地了解右侧的路面情况。 司机侧后视镜是一面平面镜,借助它能比较方便地判断车身与后方障碍物的距离,判断车身是否停“正”一般也是借助于这面镜子。 二、别让考试绊住你 考驾照时,是把车从与车位成直角的路上一次性倒进车位,但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直角倒车入库”并不适合许多停车场的道路 和车位的宽度。因此我们应该用更成熟的入库方法:首先,当车辆 接近要停的车位时,减速,先把方向向着自己要停的车位稍稍打一把,让车头微微探入要停的车位,然后迅速地向反方向打方向盘, 让车头向着背离车位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充分利用 道路的宽度,尽量使车与道路呈比较大的夹角,一直到车头接近可

车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及如何正确使用内后视镜来判断车距

后视镜是汽车中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配件,在日常驾驶中,后视镜尤其是外后视镜使用频率绝对是最高的,相对而言车内后视镜就容易被人忽视,甚至一些朋友竟然从来不使用车内后视镜。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外后视镜的使用和判断车距的方法,》点击这里查看外后视镜判断车距文章《那么今天就继续为大家讲解车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及如何正确使用内后视镜来判断车距。 ●如何调节内后视镜? 相对来说车内后视镜的调节比较容易,首先保持合适的坐姿,然后将后窗映射在后视镜的中央,并且保持后视镜内的地平线维持在镜面中央即可。 》点击这里查看如何正确调整坐姿《

●大视野内后视镜的作用和效果 有些为了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或者觉得自己的车外后视镜太小,不少车 主会在购车后选装大视野外后视镜。大视野后视镜是通过凸面镜的原理,将成 像范围扩大,以最大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从这点来看确实效果很明显,不过 镜面中的景物有所变形,距离感会造成偏差。另外,有些品牌的车在外后视镜 上也使用的带有曲率的外后视镜,用来增大外侧的视觉区域。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无论怎样的调节都只是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视线上的盲区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因此必要时转身回头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何通过内后视镜判断车距?

网络中关于后视镜判断距离的方法有很多,不过我们发现这些方法都局限于外后视镜,对于内后视镜的使用及判断方法并没有提及。我们知道车内后视镜在倒车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究竟通过车内后视镜能否进行车距判断呢,我们今天继续实验。 本次使用的测试车为长城哈弗,沃尔沃S60和标致206,选用这三个车主要想检验SUV,三厢车,两厢车对于内后视镜把控距离的效果是否一致。 实验方法:我们将三辆车分别停在前方,从后视镜观察后车位置,并且以后车前杠下侧重叠前车后窗下沿,后车大灯重叠前车后窗下沿,后车前挡风下沿重叠前车后窗下沿为参考点,观察驾驶不同车辆距离有无变化。 场景1:以后车前杠下沿与本车后窗下沿重合为准 SUV在前:SUV车身较高,视线自然不错。此时内后视镜可将后窗完全映射在镜片内,虽然后窗面积不小,但是后窗的下沿并不低,这样就造成反射视线相对较平,当后车前杠重叠视线后,此时两车距离为12米。

汽车租赁经营方案

汽车租赁经营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驾驶技能广泛普及,企事业单位用车制度改革等,将会更加旺盛,发展潜力巨大,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 1、经营模式: 轿车(中高档车为主)短租、长租、长租零用;以下做简要说明。 短租是指消费者以个人名义,凭两证一卡,即身份证、驾驶证、信用卡与租赁公司签约,在较短时间内使用并归还的租车模式。这里包括自驾和配驾(含驾驶员),以此类模式,消费者电联租车公司下预订单,租车公司确定有车后,需要或者送车上门或者客户前往相关网店自行取车,在签署租赁协议以及交付一定车辆押金和违章押金及全额租金后将车开走。如:婚车等。这种模式最的的弊端是客户来源于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确实的当下,容易造成骗车案件。 长租是指客户和租赁公司以单位名义签署为期一年以上合同,约定车型和月租金、保险等事宜,而获得车辆使用权的租赁模式。目前我国市场上,长租占有市场份额的70%,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市场中短租占到90%,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短租模式普遍接受,长租市场的份额正在逐年下降,但仍然在我国占有主导位置。其中,尤其以长租代驾为主要模式,这里也包括自驾和配驾,客户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外企银行等等。 长租零用是指和客户签订用车协议,约定多长时间内可以使用特定车型的次数和公里数,客户想用车随时提取,用完归还。这种模式

利润相当可观,以企业客户为主。 2、汽车租赁客户 目前,国内汽车租赁市场的客户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单位用车,主要以三资企业、中小企业为主,一般用于满足企业经营及公务、商务活动的需要。 第二层次:家庭、个人用车,主要以中高收入家庭为主,其主要用途为家庭旅游、探亲访友、临时外出等。 租赁汽车的主要用途依次为: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三资企业公务用车;节假日郊游私人用车;接站及陪同用车;买车前的试开和做教练车使用等。而在汽车租赁市场的庞大消费群体中,最主要的消费者是三资企业的职员,另外,个体或私企单位以及新闻、医疗、金融机构的员工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也给汽车租赁业的发展带来有利条件。目前,大多城市已积极推行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这对于汽车租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新的公务用车制度将取消公务用车,各级公务员按行政级别来补贴交通费,各单位现行的上下班交通用车制度也将改革,各单位原则上不再保留上下班交通车,上下班的交通方式将由个人自主选择,必将极大地促进汽车租赁业的发展。 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不断增加也为汽车租赁业创造了更多的商机。对于各种合资、独资企业来说,他们精于计算,不愿用宝贵的流动资金去购买汽车,变成固定资产放在家里,而租车费用是计入成本的,不同于买车用款为税后利润,而且租车还可

汽车后视镜的相关技术介绍

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汽车后视镜属于重要安全件,它的镜面、外形和操纵都颇讲究。后视镜的质量及安装都 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不能随意。 后视镜以安装位置划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 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用途不一样,镜面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后视镜镜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镜,顾名思义镜面是平的,用术语表述就是“表面曲率半径R无穷大”,这与一般家庭用镜一样,可得到与目视大小 相同的映像,这种平面镜常用做内后视镜。另一种是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 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好像相机“广角镜”

的作用,这种凸面镜常用 做外后视镜和下后视镜。 轿车及其它轻型乘用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大型商用汽车(大客车和货车) 一般装配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后视镜有一个视界的问题,也就是指镜面所能够反映到的范围。业界有视界三要素提 法,即驾驶者眼睛与后视镜的距离;后视镜的尺寸大小和后视镜的曲率半径。这三要素之间具 有一定的关系,当后视镜的距离和尺寸相同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镜面反映的视界越大. 当镜面的曲率半径相同时,镜面的尺寸越大,镜面反映的视界越大。但是,事物总有两重性, 虽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视野范围越大,但同时镜面反映的物体

变形程度也越大,这有些像 “哈哈镜”,往往会造成驾驶者的错觉。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有一个映像失真率的问题。 行业标准规定,平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3%,凸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7%,要求不能反映有歪 曲变形的实物图像。因此,镜面的曲率半径就有一个限制范围,行业标准规定外后视镜的曲率 半径为R1200,内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无限大(平面镜)。 同时,后视镜也有一个反射率指标。反射率越大镜面反映的图像越清晰。反射率的大小 与镜内表面反射膜材料有关。汽车后视镜反射膜一般用银和铝为材料,它们的最小反射率为 80%。高反射率在一些场合会有副作用,例如夜间行车在后面汽车前大灯的照射下,经内后视

6.汽车后视镜系统开发设计指南

后视镜系统开发设计指南

前言 后视镜分为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外后视镜一般汽车左、右两侧都有,其功用主要是让驾驶员观察到汽车左右两侧后方的行人(包括上、下车人员)、车辆以及其它障碍物的情况,确保行车或倒车的安全。内后视镜的主要功能是供驾驶员观察和注视车室内成员及物品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供驾驶员观察车辆正后方情况。按后视镜镜面的形状可分为平面镜、凸面镜及棱形镜等。平面镜可以获得与目视相同大小的成像,常用作内后视镜(出口美国车辆主驾侧外后视镜必须为平面镜);凸面镜成像较目视小,但视野范围较平面镜大,常用作外后视镜。如何实现后视镜的功能,充分满足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人机操作舒适度及视野要求,布置安装要求,法规校核,工艺材料选取等。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汽后视镜的布置设计车开发。本文仅供个人参考学习,请勿做商业用途。

目录 1后视镜系统简要说明 (1) 1.1后视镜系统的发展 (1) 1.1.1后视镜简介 (1) 1.1.2后视镜发展趋势 (1) 1.2后视镜系统分类 (2) 1.3后视镜系统功能 (4) 1.4后视镜系统结构组成 (5) 2后视镜系统设计流程 (8) 2.1输入条件 (8) 2.2设计步骤 (8) 3后视镜系统设计可行性分析 (11) 3.1后视镜视野 (11) 3.1.1后视镜视野测定 (11) 3.1.2后视镜的反射率 (11) 3.1.3外后视镜的基本要求 (12) 3.1.4后视镜的正确使用位置 (12) 3.1.5视野死角 (12) 3.2后视镜布置设计 (12) 3.2.1内后视镜满足风窗玻璃透明区域要求 (12) 3.2.2内后视镜考虑雨量传感器的使用要求 (13) 3.2.3内后视镜防炫目检查 (13) 3.2.4外后视镜视野干涉检查 (13) 3.2.5外后视镜侧车窗除雾区域校核 (13) 3.2.6外后视镜侧转型灯位置及几何可见度 (13) 3.2.7外后视镜后视镜三角座对A柱障碍角的影响 (13) 3.2.8后视镜镜面边界的确定方法 (14) 3.2.9后视镜安装点布置 (14) 3.3后视镜的调节 (15) 3.4后视镜相关法规要求 (15) 3.4.1后视镜曲面形状及尺寸 (15) 3.4.2后视镜转轴位置 (16) 3.4.3后视镜驾驶员视野舒适性 (16) 3.4.4后视镜外伸量 (16) 3.4.5后视镜视野 (16) 3.5后视镜人机工程分析 (16) 3.5.1外后视镜布置方法及流程 (17) 3.5.2镜面位置及尺寸的确定 (18) 3.5.3内后视镜布置方法及流程 (20) 3.6后视镜间隙、台阶、公差分析 (20) 3.7后视镜制造工艺可行性 (20) 3.8后视镜装配工艺可行性 (21) 3.9后视镜风险分析 (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