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波动:1986-2008(杨天宇、刘韵婷)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波动:1986-2008(杨天宇、刘韵婷)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波动:1986-2008(杨天宇、刘韵婷)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波动:1986-2008(杨天宇、刘韵婷)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波动:1986-2008

杨天宇刘韵婷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方法,分别研究了支出法和生产法GDP核算时各产业(部门)结构调整和各产业(部门)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尤其是将产业(部门)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从宏观经济和各产业(部门)本身的波动中分离出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结构调整对减缓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结果发现:(1)无论是以支出法还是生产法来衡量GDP,宏观经济波动下降的主要原因都是波动效应,而不是结构效应。(2)结构调整之所以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有限,是因为中国自1986年以来的结构调整方向有一定偏差。(3)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宏观经济稳定化作用。(4)要发挥结构调整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需要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波动性小的第三产业各行业占GDP的比重,同时减少波动性大的第二产业各行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内部的低波动性行业,同时控制高波动性行业的发展速度或努力使其波动性下降。

关键词:宏观经济波动结构调整宏观经济稳定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周期波动特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试图研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政界还是学术界,对此问题都需要做出明确的回答。举例来说,经济下滑时期政府将会出台某些产业振兴规划以稳定宏观经济,这就需要我们回答,产业结构调整是否能够起到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如果能,那么具体哪些产业具有更强的宏观经济稳定化的作用,以便我们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这意味着从理论上讲,有两个重点问题需要我们回答,第一,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是总量性的还是结构性的;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市场化改革以来经济周期波动的减缓有多大作用。

对于第一个问题,虽然从直觉上说,经济周期波动可能既是总量性的,又是结构性的,但学术界对我国经济周期却集中在以GDP为指标的总量性经济周期波动上。如刘金全和范剑青(2001)、刘树成、张晓晶和张平(2005)、陈浪南和刘宏伟(2007)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总量特征的研究,雎国余和蓝一(2005)、刘金全和刘志刚(2005)对中国经济周期总量波动原因的研究,黄赜琳(2005)、陈建斌(2006)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周期的研究,龚敏和李文溥(2007)、王少平和胡进(2009)对中国总量经济波动中的总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随机冲击作用的研究等。研究产业结构与总量经济波动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少,仅有的几篇包括孙广生(2006)、李云娥(2008)、石柱鲜等(2009)的论文。但这些研究都有需要改进之处。如石柱鲜和李云娥等人的论文对产业划分的线条太粗,只研究了三大产业的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无法揭示更细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周期的作用;孙广生的研究运用了二位数产业的数据,在这方面前进了一步,但他只考察了各产业波动与总量经济波动的相关性,而不是将总量的经济周期波动分解为各产业部门的波动,这不但忽略了各个产业的产出份额变动(即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而且使各产业波动与

总量经济波动的相关系数中,还包含了各个产业的产出份额变动对该产业波动性的影响,由于二者没有被分离开,将会导致我们无法准确估计各产业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Horstein,2000)。

对于第二个问题,目前经济周期的稳定化(即经济周期波动趋于缓和)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中国也存在这个趋势(曹永福,2007)。如果产业结构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周期的稳定化,则结构调整政策必将起到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这个问题国外学术界已有了一些研究,如Blanchard and Simon(2001)按照支出法GDP(投资、消费、政府开支和净出口)的分解方法,否认结构变动会促进经济周期稳定化,认为是每个组成部分自身波动性的减小造成了整体经济的稳定。Warnock and Warnock(2000)、Stock and Watson(2002)运用就业数据发现,部门间的劳动力流动对美国GDP的波动性没有影响。而Eggers and Ioannides(2006)运用方差分解方法发现,产业结构的演进对经济稳定贡献的比例高达50%,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波动性较大的制造业比例显著下降,相对稳定的金融业和服务业比例有所上升。Alcala and Sancho(2004)h和Horstein(2000)分别利用方差分解方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也得出了产业结构变动降低了经济周期波动的结论。迄今国外学术界对此问题尚无一致结论。而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非常缺乏。前述孙广生等人的研究虽然涉及了产业结构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但他们无一例外都只是研究了各个产业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没有将产业结构调整(即产业之间的要素流动引起的各产业产出份额的变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从各个产业的波动中分离出来,因此实际上没有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周期稳定化的作用①。据我们的检索,目前尚无专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宏观经济波动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

上述第二个问题对中国来说可能更有研究的必要,原因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产业结构变迁与美国的产业结构变迁方向并不一致。Filardo(1997)指出,制造业波动幅度一般较大,而金融业和服务业波动幅度相对较小。美国的经济周期稳定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方向正好吻合。Eggers and Ioannides(2006)列举的数据表明,1982-2001年与1947-1982年相比,制造业占美国总产出的比重由26%下降到18%,同期金融业和服务业占总产出的比重之和由23%左右上升到36%以上。也就是波动幅度大的产业比重下降了,波动幅度小的产业比重上升了。而中国的情况与此不同。1986-2008年,中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3.7%增加到48.6%,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9.1%增加到40.1%。这意味着,在此期间中国波动幅度大的产业和波动幅度小的产业占GDP比重都出现了上升。所以,中国的产业结构变迁对宏观经济波动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不是仅凭直觉就能看出来的,而是需要具体的实证研究。

本文试图在这两个方面有所进步。我们运用方差分解方法和二位数产业、GDP总量的年度数据,分别对各产业波动、产业结构调整、各产业间联动性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从产业波动中分离出来。将宏观经济的总量波动分解为各产业波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各产业间的联动性,不但有助于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抑制宏观经济波动的产业政策,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抑制宏观经济波动所需要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很强的政策含义。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所需要的方差分解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本文所需数据和产出波动性的分解方法,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第三部分是利用数据和方差分解方法得到的估计结果,以及据此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关系的分析;

①孙广生(2006)计算了各个产业增加值占GDP份额的变化规律,但他并没有计算各个产业产出份额变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

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含义。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产出波动性的分解方法。本文运用方差分解方法,把总量的经济波动分解成各组部门的内部波动(波动效应)、各部门的比重变化(结构效应)以及波动效应与结构效应之间的互相影响(联动效应)。本文试图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因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稳定化起了多大的作用。借鉴Blanchard and Simon (2001),我们首先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划分为两段,前一段是经济周期波动较剧烈的时期,后一段是经济周期波动出现突变性下降的时期,然后再看转折点前后的波动效应、结构效应和联动效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下降的贡献率。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知道经济周期稳定化的转折点是哪一年。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张成思(2010)通过未知断点检验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转折点是1995年第四季度。由于本文应用的是年度数据,因此我们将1996年作为中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转折点。为了更精确的计量这三个因素对总量波动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下面的分解计算。

首先把GDP增长率表示成各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和形式,其中以各部门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作为权重。这样GDP增长率可以表示为:

(1)

it

i t i X x Y ??1,t ?=∑?其中表示GDP在时期的增长率,表示第部门在时期的增长率,表示第t Y ?t it

X ?i t 1,?t i x 部门在时期占GDP的比重。假设各个部门占GDP的份额在转折点前(1986-1995)的时间i 1?t 段内和转折点后(1996-2008)的时间段内不变,即,那么包含两部门(比如i部i t i x x ≡?1,门和j部门)经济体的产出增长率方差就可以写为

(2)

)?,?(2)?()?()?(22jt it j i jt j it i t X X Cov x x X Var x X Var x Y Var ??+?+?=在进行总量产出波动的分解时,我们可以将上述公式应用到GDP核算的两种方法(生产法和支出法)中。在生产法下,GDP的组成部分包括二位数产业各部门的增加值;在支出法下,GDP的组成部分包居民消费、政府支出、投资、出口和进口。对于每个部门和每个时期(1987-1995和1996-2008),我们可以计算出各部门产出增长率的方差,各部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以及两个部门之间的协方差。这样,我们就可以将GDP增长率的方差(即总量经济波动)分解成三部分:由前后两个时期之间各个部门产出比重的变化解释的部分(结构效应),由各个部门产出增长率的方差和协方差变化解释的部分(波动效应),和由部门产出比重、部门波动性的相互影响解释的部分(联动效应)。以两部门为例进行方差分解,可以把总产出增长率方差的变化表示为,

(3)

)?()?()?(V 12Y Var Y Var Y ar ?=?其中表示1996年之前的时期,表示1996年之后的时期。如果我们用A 和B 分别1=t 2=t 表示部门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和部门产出增长率的方差,则两个时期之间总产出增长率方差

的任何变化都可以改写为,展开后得1122B A B A ???1111)()(B A B B A A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方程(2)代入方程(3)并进行整理,可得:

11A B B A ??+??B A ???)?()?()?(V 1

2Y Var Y Var Y ar ?=?=(4))?,?()(2)?()?(1

11212j i j i j j i i X X Cov x x X Var x X Var x ???+??+??(5)

)?,?(2)?()?(2121j i j i j j i i X X Cov x x X Var x X Var x ???+???+??+(6))?,?()(2)?()?(22j

i j i j j i i X X Cov x x X Var x X Var x ????+???+???+其中(4)式表示的是“结构效应”,即表示由于各部门比重变化而引起的;算式)?(V Y

ar ?(5)表示的是“波动效应”,即表示由于各部门内部波动而引起的;算式(6)表)?(V Y

ar ?示的是“联动效应,”即表示由于以上两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由(4)-(6)可)?(V Y

ar ?以看出,结构效应是部门产出份额变动率的总和,各个部门第一期的方差和协方差是权数;而波动效应是部门方差和协方差变动率的总和,各部门第一期的产出份额是权数。多部门的情况可以根据多项式的展开公式和(4)-(6)式类推得到。

还需要指出的是,假定各个部门在某一个时期内的产出份额不变,对GDP 总量的波动性影响甚微。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部门产出份额的波动远远小于部门产出增长率的波动。我们对此进行了简单计算,首先假定1986-1995年和1996-2008年部门产出份额不变,然后计算支出法和生产法核算的GDP 增长率方差;然后再引入1986-2008年期间部门产出份额的实际数据,重新计算支出法和生产法核算的GDP 增长率方差,并把两种方法计算出的GDP 增长率方差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表1说明,固定产出份额时的GDP 增长率方差非常接近于实际的GDP 增长率方差,而且用两种方法计算的两个时期之间GDP 增长率方差下降幅度非常接近。除此之外,我们还用同样的程序计算了固定份额时的第二产业生产法GDP 增长率方差和实际的第二产业生产法GDP 增长率方差,并得出了同样的结果,见表1最右边的一列。这证明我们假定某个时期内部门产出份额不变,不会影响对产业结构变动与GDP 总量波动之间关系的估计结果。表1固定部门产出份额时的GDP 增长率方差与实际的GDP 增长率方差比较

生产法GDP

支出法GDP 第二产业的生产法GDP 固定部门

产出份额

时的GDP 1996年前1996年后GDP 增长率方8.75E-032.67E-0369.488.62E-031.97E-0377.14 4.91E-034.54E-0490.75

(二)产业部门的划分及数据处理

在生产法核算中,本文采用的是二位数产业部门的相关数据。其中重点是对第二产业中工业部门数据的推算和整合,而第一产业(农业)、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建筑业的数据可以直接从统计年鉴上得到。

在统计年鉴中,工业部门按行业细分的增加值数据只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而本文要对GDP总量数据进行分解,需要运用的是全部规模的工业企业数据。因此,我们需要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修正,主要方法是根据投入产出表推算出按行业细分的全部规模工业部门增加值数据。我们假定在短时期内行业内部的市场结构不变,即短时期内每个行业内部全部规模企业的增加值与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比例不变。根据这个假定,我们可以利用1987、1990、1992、1995、1997、2002、2007年度投入产出表中22个产业全部规模的增加值数据,推算出其他年份的22个产业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数据。其中上述年份的工业部门增加值数据以该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准,而其他年份,如1988-1991年的数据,就用1987年全部规模数据与规模以上数据的比例来推测1988-1991年的各产业增加值数据,其他年份的数据同理可得。这样我们就得到了1987-2008年22类工业部门的全部规模增加值数据①。

然而,由于投入产出表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产业部门分类方法并不一致,为了在估算各产业全部规模增加值的时候保持口径一致,我们借鉴孙广生(2006)的产业分类方法,对工业行业进行了重新划分。表2列出了本文工业部门分类方法与投入产出表中工业部门分类方法的关系。表2生产法中工业行业划分方法

增长率方

差差下降幅度%

实际的GDP 增长

率方差1996年前1996年后GDP 增长率方

差下降幅度%8.28E-032.32E-0371.988.25E-032.24E-0372.84 4.39E-033.90E-0491.12

本文工业部门分类标准

投入产出表中工业部门分类标准冶金工业

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力工业

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煤炭工业

煤炭选采业石油工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金属制品工业

金属制品业机械制造业

机器设备修理业机械工业①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1986年以前各行业的增加值数据,因此本文研究的起始点是1986年。

除工业部门之外,我们将第三产业部门划分为五个行业,分别是: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公共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行政及其他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不再做细分。

综合以上推算及整合的过程,最终我们得到22类产业部门分类,其中15类工业部门分类,5类第三产业部门分类,农业部门和建筑部门单独成类。相应的数据来源于1987-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投入产出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所有数据都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提供的行业价格指数进行了平减。其中第三产业各行业的价格指数没有在年鉴中公布,我们利用统计年鉴上的第三产业可比价格计增加值指数与名义增加值增长率推导出第三产业的隐含价格指数,以这个第三产业价格指数代替内部各行业的价格指数。其计算公示如下:

可比价格计增加值指数

上年该产业增加值当年该产业增加值

某产业隐含价格指数×=在支出法核算中,我们将国内生产总值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居民消费、政府支出、投资、净出口。数据来源于1998-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无法得到与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净出口相对应的价格指数,所以我们用GDP平减价格指数代替各个部门的价格指数。

三、估计结果及分析

(一)宏观经济波动的分解。按照上一节给出的分解方法,我们将1986-2008年GDP时间序列的总方差分解为结构效应、波动效应和联动效应,分解的结果参见表3。表3总产出增长率变化的方差分解

从表3可以看出,结构变动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稳定化作用,与GDP的核算方法有关。支出法GDP各组成部分(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的结构性变动,对于总量经济周期

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

非金属矿采选业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物制品森林工业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食品工业

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缝纫皮革工业

纺织业缝纫及皮革制造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造纸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生产法

支出法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效应(%)

15.17-3.4828.76波动效应(%)

87.27105.1188.11联动效应(%)-2.44-1.63-16.87

的稳定化并未产生正面作用(结构效应系数是-3.48%),这个结果与Blanchard and Simon (2001)对美国支出法GDP组成结构变动的稳定化作用研究结论相似。而当我们按照二位数产业的生产法GDP来分解时,二位数产业的结构变动对整体宏观经济波动有一定的稳定化作用,结构效应系数为15.17%。根据这个结果,1986-2008年期间15.17%的宏观经济波动下降都归因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而二位数产业的波动效应,即各产业自身波动性的下降,对于整体宏观经济波动的稳定化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波动效应系数达到了87.27%。最后,我们发现无论哪种GDP 核算方法,联动效应都是负数,这意味着各产业部门的相互影响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总的来看,各产业自身波动性的下降是宏观经济波动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宏观经济波动下降的作用有限。这个结果与Eggers and Ioannides(2006)对美国产业结构的研究结果不同,根据他们的研究,美国1982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波动放缓,有59.8%应归因于生产法GDP 核算下的产业结构变动。这说明,我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抑制宏观经济波动的潜力还很大。

由于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大,因此我们又专门计算了1986-2008年第二产业内部生产法GDP时间序列的总方差分解为结构效应、波动效应和联动效应的情况,结果见表3的最右边一列。该结果说明,第二产业内部各产业自身波动性下降(即波动效应)对第二产业整体波动的稳定化作用(波动效应系数88.11%),与考虑整体宏观经济波动时的波动效应差不多;但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效应(系数为28.76%)高于整体宏观经济波动的结构效应(15.17%)。这个结果说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作用,更多地体现为第二产业内部的调整,而不是第一、第三产业内部或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调整。除第二产业内部调整之外的其他产业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稳定化的作用更弱,从而也有更大的潜力。

表4和表5给出了1986-1995、1996-2008年期间,支出法和生产法核算下各部门占GDP比重平均值和各部门产出增长率标准差的变化,这可以让我们看出细分的各部门波动效应和结构效应。从表4可以看出,在1996年前和1996年后这两个时期,支出法下各个部门产出占GDP 的比重变动,要大大小于各个部门的标准差变动。而且从各部门的标准差可以看出,支出法中波动较大的组成部分是投资和出口,而这两个部门的产出占GDP的比重,在1996年后反而比1996年之前有所上升;相反,在支出法中波动较小的组成部分中,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政府消费的比重仅有微弱的上升。这解释了为什么支出法GDP各组成部分的结构性变动,对于总量经济周期的稳定化没有产生正面作用。因此,要通过调整支出法GDP的结构来稳定总量经济波动,需要抑制投资和出口占GDP的比重上升,同时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

表4支出法下各部门比重与产出增长率标准差的变化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出口进口比重标准差比重标准差比重标准差比重标准差比重标准差1996年前0.5320.0690.1240.0750.3400.1260.1460.243-0.1430.164 1996年后0.4770.0350.1250.0280.3570.0630.2490.110-0.2110.122

表5清楚地揭示了生产法GDP核算下的各部门比重和标准差的变化。从表5可以看出,在1996年前和1996年后这两个时期,大多数部门产出增长率的标准差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有13个部门产出增长率的标准差下降了50%以上,只有少数部门(如食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出现了上升。这说明,在经济周期波动的转折点1996年前后,大多数行业内部的波动性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这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先前的结论,即二位数产业的波动效应对

整体宏观经济波动的减缓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发现,无论在1996年之前还是之后,第三产业的产出增长率标准差量值都是最低的,包括商业饮食业、运输邮电业、公共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行政及其他第三产业等。1996年前上述五个行业产出增长率标准差的平均值为0.160,1996年后的平均值为0.074。而第二产业各行业1996年前的产出增长率标准差平均值为0.303,1996年后的平均值为0.193。第一产业(农业)1996年前的平均值为0.266,1996年后的平均值为0.251。这意味着虽然一、二、三产业都出现了产出增长率标准差的下降,但是在任何时期中产出波动性最小的都是第三产业的各行业。如果第三产业的五大行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则必然通过结构效应带动整体宏观经济波动的下降。我们发现,在1996年前后的两个时期中,第三产业各行业占GDP比重之和确实有一定的提高。1996年前,商业饮食业、运输邮电业、公共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行政及其他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之和为33%,而1996年后上述五个行业占GDP的比重之和为38.8%,提高了5.8个百分点,但其中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而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在1996年前后的波动性都比第三产业大得多,但它的16个二位数产业占GDP的比重之和却也有一定提高,从1996年前的45.6%提高到1996年后的48.0%,提高2.4个百分点。16各二位数产业中有9个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其中不乏一些产出增长率标准差大(即波动性大)的产业,如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等。尽管波动性大的第二产业和波动性小的第三产业比重都有所提高,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大大高于第三产业。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1986-2008年期间只有15.17%的宏观经济波动下降归因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而美国1982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波动放缓,有59.8%应归因于生产法GDP核算下的产业结构变动。原因是中国的产业结构中,波动性小的第三产业占总产出的比重虽有一定上升,但并未超过第二产业;而波动性大的第二产业占总产出的比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也出现上升;而Eggers and Ioannides(2006)对美国产业结构的研究,美国波动小的金融业和服务业占GDP比重在转折点1982年前后上升很快,而波动性大的制造业占GDP比重在此期间下降较快,因此自然就出现了美国的结构效应较大,而中国的结构效应较小的情况。这个结果说明,中国自1986年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一定的偏差。如果我们希望能像美国那样发挥结构效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稳定化作用,需要提高波动性小的第三产业各行业占GDP的比重,同时减少波动性大的第二产业各行业占GDP的比重。

表5生产法下各部门比重与产出增长率标准差的变化

比重标准差比重标准差96年前96年后96年前96年后96年前96年后96年前96年后

农业0.2140.1300.2660.251金属制

品工业

0.0150.0130.3990.118

煤炭工业0.0130.0170.3830.210交通运输

设备制造

0.0150.0220.2370.114

石油工业0.0440.0610.1700.164电子机械

及器材

0.0160.0200.3260.095

冶金工业0.0400.0450.3350.170电子通信

设备制造

0.0120.0270.2630.126

(二)第二产业的作用。如表5所示,第二产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也是产出增长率波动很大的一个部门。考虑到第二产业的重要性,考察第二产业的波动性和结构变动对整体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是有一定意义的。表3的结果已经说明,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效应(系数为28.76%)高于整体宏观经济波动的结构效应(15.17%),即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作用,更多地体现为第二产业内部的调整。下面我们将具体考察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对整体宏观经济稳定的作用有多大,以及具体哪些产业的比重变化起到了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总产出增长率方差的分解公式(4)-(6)式,求出1996年前后的宏观经济波动下降有多大比例应归因于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如果根据(4)-(6)式和多项式展开公式,将生产法核算的总产出增长率方差分解为22个部门的结构效应、波动效应和联动效应,则展开式中总共有66个方差因式和231个协方差因式。其中可以由第二产业各部门解释的总方差变化包括45个方差因式和105个协方差因式,其余的方差和协方差因式可以由非第二产业来解释。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可以由第二产业的各方差因式所解释的总产出增长率方差变化,和可以由第二产业的所有因式解释的总产出增长率方差变化,结果见表6。表6第二产业对总产出增长率波动的作用

食品工业

0.0410.0490.1090.251机械工业0.0370.0320.1700.369纺织缝纫

皮革工业

0.0490.0370.3960.109建筑业0.0240.0350.1940.104森林工业

0.0080.0070.4180.190商业饮食0.0900.0850.1820.071造纸文教

用品工业

0.0220.0140.6150.520运输邮电0.0550.0570.0840.044电力工业

0.0210.0300.2160.095金融保险0.0530.0440.2790.161化学工业

0.0490.0390.0950.319行政其他第三产业0.1080.1720.0710.032建材及其

他非金属0.0500.0320.5170.134公共事业居民服务0.0240.0300.1820.063

总产出增长率的

方差变化可以由第二产业方差因式解释的

总方差变化可以由第二产业所有因式解释的总方差变化由第二产业引起的方差变化(%)方差

因式

所有因式总效应

-6.08E-03-1.42E-03-6.23E-0323.36102.47结构效应

-9.22E-04-7.82E-04-1.76E-0384.82192.41波动效应

-5.31E-03-1.15E-03-5.48E-0321.66103.39联动效应 1.48E-04 5.16E-04 1.05E-03348.66709.46

表6的最右边两列表明,仅仅由第二产业所有因式引起的总方差变化,就可以全部解释总产出增长率方差变化的总效应、结构效应和联动效应,非第二产业的所有因式只是引起了一些相反方向的总方差变化。不过,这还并不足以揭示第二产业的作用,因为表6最右边两列中方差因式的解释百分比与所有因式的解释百分比有很大差额,这个差额其实就是与第二产业有关的协方差因式解释总方差变化的百分比。而协方差因式包括了第二产业各行业和其他产业的共同作用,不能完全归因于第二产业。相比之下,由第二产业方差因式所引起的总方差变化,可以视为纯粹归因于第二产业。而表6的数据表明,虽然第二产业的45个方差因式对总产出增长率方差变化的总效应和波动效应解释力有限(分别为23.36%和21.66%),但对总产出增长率方差变化的结构效应解释力相当高(达84.82%)。这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在表3中得出的结论,即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作用,主要体现为第二产业内部的调整。

下面我们需要考察的是,第二产业内部哪些行业的此消彼长带来了稳定宏观经济的结果。这里我们需要重新观察表5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以第三产业各行业产出增长率标准差的最高点(1996年前后均为金融保险业)为衡量标准,则1996年前第二产业有8大行业的产出增长率标准差低于金融保险业,它们分别是石油工业、食品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机械工业和建筑业。而1996年后第二产业也有8大行业的产出增长率标准差低于金融保险业,分别是纺织缝纫皮革工业、电力工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工业、金属制品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建筑业。可见1996年前后波动性小的行业有相当大的差别。而在转折点1996年后产出增长率标准差较低的8大行业中,有5个行业的产出比重在1996年之后与之前相比是上升的,分别是电力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建筑业。此外,在转折点1996年后产出增长率标准差较高的8个行业中,有3个行业的比重出现了下降,分别是森林工业、造纸文教用品工业、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这表明,由于上述5个低波动性行业的比重增长和3个高波动性行业的比重下降,使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带来了经济周期波动的稳定化。而要继续发挥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展1996年后的8个低波动性行业,特别是其中的5个既波动性低又比重上升的行业,因为这5个行业既有波动性下降的趋势,又代表了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而对于1996年后的高波动性行业,应控制其发展速度或努力使其波动性下降。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方法,分别研究了支出法和生产法核算GDP下各产业(部门)结构调整和各产业(部门)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尤其是将产业(部门)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从宏观经济和各产业(部门)本身的波动中分离出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结构调整对减缓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本文的计量结果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1、无论是以支出法还是生产法来衡量GDP,宏观经济波动下降的主要原因都是波动效应,而不是结构效应。这一方面说明我国自1986年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尚未起到明显的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通过结构调整来抑制宏观经济波动的潜力还很大。

2、结构调整之所以没有带来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对支出法GDP来说,是因为波动较大的组成部分(投资和出口)的产出占GDP的比重,在1996年后反而比1996年之前有所上升,而

波动较小的组成部分中,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政府消费的比重仅有微弱的上升;对生产法GDP来说,是因为中国自1986年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一定的偏差,波动性小的第三产业占总产出的比重上升有限,而波动性大的第二产业占总产出的比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也出现上升的趋势。

3、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有限的稳定化作用,主要地体现为第二产业内部的调整,而不是第一、第三产业内部或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调整。而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对经济周期波动的稳定化作用,主要体现为在转折点1996年前后,第二产业内部5个低波动性行业的比重增长和3个高波动性行业的比重下降。

4、要进一步发挥结构调整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对支出法GDP来说,需要抑制投资和出口占GDP的比重上升,同时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对生产法GDP来说,需要提高波动性小的第三产业各行业占GDP的比重,同时减少波动性大的第二产业各行业占GDP的比重;对第二产业内部来说,需要努力发展电力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建筑业这5个既有波动性下降又有比重上升的行业,进一步发展纺织缝纫皮革工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工业、金属制品工业这三个波动性下降的行业,同时控制其他高波动性行业的发展速度或努力使其波动性下降。

本文是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关系研究的一个尝试,很多更具实际意义的问题尚未涉及。比如,由于缺乏月度、季度数据和三位数产业数据,我们尚不能更细致地揭示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也无法研究更加细分的产业波动、产业结构变动与整体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这些都需要在数据可得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曹永福:《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研究述评》,《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陈建斌:《政策方向、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管理世界》2006年第9期。

陈浪南、刘宏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龚敏、李文溥:《中国经济波动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冲击作用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李云娥:《宏观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刘金全、范剑青:《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

刘树成、张晓晶和张平:《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刘金全和刘志刚:《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实际产出实际产出波动性的动态模式和因果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雎国余、蓝一:《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微观基础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王少平、胡进:《中国GDP的趋势周期分解与随即冲击的持久效应》,《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石柱鲜等:《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第3期。

孙广生:《经济波动与产业波动(1986-2003)--相关性、特征及推动因素的初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张成思:《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结构性转变与启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1期

Alcala,F,and I.Sancho,2004,“Output Composition and US Output Volatility Decline,”Economics Letters,82, 115-120.

Blanchard,O.and Simon,J.2001,“The Long and Large Decline in U.S Output Volatility”,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Vol.32(1),135—164.

Eggers,A.and Ioannides,Y.,2006,“The Role of Output Composition in the Stabilization of U.S.Output Growth”,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Vol.28(3),585—595.

Filardo,A.J.,1997.Cycl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declining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share.Economic Review (QII),63–87.

Hornstein,Andreas,2000,The business cycle and industrial comovement.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Economic Quarterly Volume86/1

Stock,J.H.,Watson,M.W.,2002.Has the business cycle changed and why?In:Gertler,M.,Rogoff,K.(Eds.), NBER Macroeconomics Manual.The MIT Press,Cambridge.

Warnock,M.V.C.,Warnock,F.E.,2000.The declining volatility of US employment:Was Arthur burns right?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 Number677, August.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2010年自8月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连续五个月保持在18%以上,国内市场销售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进出口额 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从月度同比增幅来看,2010年12月进出口受2009年高基数影响,增速正常回落,国内生产的放缓也是导致本月进出口增幅回落的重要原因。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共10页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IMF宏观经济模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 摘要:本文对国际基金组织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进行探讨。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四部门分析方法、CEGR 汇率评估方法、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全球经济模型(GEM)等具体内容。从中可以体现出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中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市场化的基本理念以及用数据说话、注重实际调查、强调国别经济的比较研究等特点。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可看到其经济分析中面临着经济问题的政治化、技术工具的科学性以及政策建议的及时性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我们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宏观经济,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一、引言 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了充分吸取战争的教训,避免各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矛盾,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货币金融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运而生。作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起来的国际机构,基金组织已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全球金融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尽管基金组织受到了各种批评和改革的压力,但作为当前货币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机构,其领导地位仍然是其他机构在短期内难以超越的。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的研究方面,基金组织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竞争实力,长期以来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基金组织定期发布的经济预测以及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区域经济展望》、《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等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分析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研究领域,目前基金组织已几乎成为了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的“摇篮”。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各类金融机构和组织的中国经济分析团队中(摩根士坦利、高盛、德意志银行、瑞银、美洲银行、巴克莱、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香港金管局、美国经济研究局等)的主要研究人员都直接来自于基金组织。事实上,这些首席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导向。无庸质疑的是,他们的研究方法都充分吸收了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有关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基金组织的分析框架在现实中的成功。 二、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基金组织有一套完整的分析宏观经济的方法和数据库系统,其研究的成果直接体现在基金组织第四条款磋商、工作论文及其众多出版物之中。归纳起来,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的四部门分析方法 在基金组织的分析框架中,整个宏观经济可以简单地分成四个部门:实体经济部门、对外部门、货币部门和财政部门(如图1)。宏观经济是不断变化的系统,各个变量相互影响,一个变量的变动可能引发其它一系列变量的变动。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2.外部性 3.货币流通速度 4.国内生产总值 5.通货膨胀 6.市场失灵 7.负外部性 8.挤出效应 9.潜在GDP 10.赤字依存度 二、简单题 1.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2.当增加政府支出时,IS曲线如何移动?为什么? 3.财政扩张带来的挤出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4.请结合货币数量论(方程)说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的关系 5.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6.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7.请阐述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8.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的含义及其关系 三、论述题 1.请说明IS曲线、LM曲线的形状及原因,并分析曲线斜率的变化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2.请阐述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效果 3.请推导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4.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四、分析题 1.假设对于一个特定的经济体,在特定的时期内,投资等于100,政府支出为75,净税收固定在100,消费有下面的消费方程决定: C=25+0.8Y D 是可支配收入。请回答: 其中,Y D (1)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 (2)政府支出乘数值是多少?税收乘数呢? (3)假设投资下降了40个单位,变成60,请问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 2.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3.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 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它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已知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130+0.6Y和I=750–2000r,设政府支出为G=750亿元。试计算: (1)若投资函数变为I=750–3000r,请推导投资函数变化前和变化后的IS 曲线并比较斜率。 (2)增加政府支出时,请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的收入变化大?为什么? (3)增加货币供给时,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对收入的影响大?为什么?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殊途同归于“滞胀”;“三驾马车”均有放缓,经济景气小幅回落;通胀压力上升,价格调节面临“二难选择”。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全年 GDP 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与 2010 年正好相反,增长 9.5%左右,比 2010 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CPI 增长在 4%左右,高于 2010年 0.7个百分点。 ●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结构”和“控物价”;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稳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注重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 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明显增强。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 年世界经济形势谨慎乐观。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 2011 年我国 GDP 增长9.5%左右,比 2010年回落约 0.5个百分点;CPI 上涨 4%左右,高于2010 年 0.7个

百分点左右。在经济减速、通胀增压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强调审慎灵活,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加强利率和汇率调节。 一、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前高后低”,协调性显著增强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1.受政策效应衰减和基数两大因素的影响,GDP增长“前高后低”在外部环境改善、政策刺激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2010 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GDP 增长 10.6%,比上年同期加快了 2.5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 4.0%,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增长 12.6%,比上年同期加快 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 9.5%,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但分季度看,经济增长则呈逐季放缓态势。第一、二、三季度 GDP 分别增长 11.9%、10.3%和 9.6%,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还将有所放缓。今年季度之间经济增长逐季放缓,前高后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数不断抬高。去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高”,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影响明显。二是政策主动调控。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两次房地产“新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和加大节能减排等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尽管 2010 年前 11个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

商业市场报告宏观经济环境简要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环境简要分析 经过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党的十六大又产生了新一届领导人,顺利完成了新老交替,绘就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入世以后,中国加速了开放的步伐。200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长率达8%,进出口总额高达62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虽然遭受了SARS的影响,但投资与出口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内需也有稳步的增长,上半年经济仍然取得了百分之八点二的增长速度。据预测2003年中国GDP增长将超过百分之八点二的增长,2004年中国经济继续向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百分之八点四。中国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体现了政府立足长远、高起点、高规划的战略,为今后几年、几十年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广阔的空间。可以预见的是,2005年的探月计划,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更是方兴未艾。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支持,国内外各方面专业人才的不断汇聚,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资金的投入,使城市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消费市

场的巨大潜力得以不断地被挖掘,这进一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切实地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保证了社会生活的繁荣与稳定。 本项目地处上海这个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我们有必要对上海的经济发展程度、市场消费能力、商业与房地产发展等影响本项目未来运作的关键方面作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

一、上海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概述 在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后,上海借助邓小平南巡的改革之风,不仅引起全中国的注意,亦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在上海登陆,外资的强力介入和国内企业内力的增强为上海高速稳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GDP增长率 据统计,上海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全年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3%;第二产业增长12.1%;第三产业增长10%。各大产业发展态势均呈上升趋势,上海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将不断提升。 自1992年以来上海已连续10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2002年人均GDP达5000美元,稳居全国各省级地区之首,综合经济实力已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预计未来几年,上海的经济将继续保持这一运行态势和速度。 至2010年,上海将可能成为国内人均GDP第一个突破1万美元的地区。健康的国民经济为房地产业和商业的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2.外商投资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1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来看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从上半年的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首先主要的经济指标还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可以说,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在面临欧洲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上半年GDP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放缓是三个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一是宏观调控影响。自去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M2增速从去年底的19.7%至今年6月末的15.9%,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二是要素供给冲击。二季度以来,不少省份出现“电荒”,有关测算表明,仅用电缺口就将拉低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去库存化。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下,企业库存增加很快,远超往年同期,而新订单增加不明显。由于库存增加超过需求,且二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企业开始去库存。 二、上半年国内物价走势:价格全面上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 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 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 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II 目录 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 (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 (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 (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 (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 (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 (三)通胀压力加大 (8)

(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 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 (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 (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 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 (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 (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 (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 (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 (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III 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 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 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 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 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 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 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 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 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1 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当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中国当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21世纪中国经济的总规模必然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越来越多的机构采用不同的标准来研究和评价中国经济,国际社会也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将会进一步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结构中的竞争力,制造业优势的不断强化将可能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世界工厂”。 自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大范围的贫困人口减少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但是,政府面临的问题是,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发展快速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收益无法在全国各区域均等分布,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区域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宏观经济政策”(macro economic policy).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调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弥补市场失效、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其它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体制的根本转轨尚未完全实现,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强烈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目前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所在。 在宏观经济学中,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在广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状态。一些经济学家还用所谓奥肯定律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价格稳定成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扁你,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的第三个目标是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做生产的人均收入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宏观经济政策可分为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前者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后者包括人力政策和收入政策等。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即便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 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

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 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骄傲的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是,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似乎正朝着其梦寐以求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又迈进了一步。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改变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增长的经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威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这种尴尬的局面表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境。这种困境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三个难点问题的具体体现。 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始终停留在一种外延式的增长陷阱之中。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口径,如果将增长的环境和社会成本也考虑在内,中国实际上是负增长。换一句话说,中国当前的增长,是以破中国当前的增长,中国当前的增长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这样的增长,说好听一点是借来的增长,说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难听一点是掠夺来的增长。这样的增长一是没有福利效果,二是不可能持续。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了,把经济中的结构问题调整好。但是,中国目前有五六千万的城镇失业人口,还有两亿多的剩余农村人口等待流向城镇。经济速度一降下来,

20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0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根据人民大学近年来关于就业弹性的估算,目前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分别能够创造约58万个和100 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如果2017年第二产业增速能够保持在 6.0%,第三产业增速保持在7.5%,则分别可以创造约350万和750万个工 作岗位,总计可以创造约1100万个就业岗位。这就决定了2017年 中国GDP增速应保持在6.5%左右。 第二,考虑到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企稳筑底的趋势,2017年实现 6.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具有可行性。这同时也与2020年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目标一致。 2016年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企稳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呈现出九大底部特征:第一,实际GDP增速企稳为 6.7%;第二,从总需求来看,消费和投资增速双双企稳,内需较为强劲;第三,从 供给面来看,各产业平稳增长,经济回暖特征明显;第四,企业效益 出现持续改善,是宏观经济回暖的微观基础;第五,就业稳定向好, 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调查失业率下降;第六,价格指数回升,核 心CPI中枢上移,PPI由负转正;第七,景气指数和微观主体信心指 数回升;第八,贸易出现改善,进口和出口跌幅双双收窄;第九,各 项改革举措加速推进,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防范潜在风险、 激发市场活力以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因此,2017年实现6.5%左右 的GDP增长目标具有可行性。 同时,按照2016年GDP增长6.7%计算,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目标,2017-2020年平均GDP增速需要达到6.5%,以实 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因此,2017年保持6.5%左 右的经济增长,并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中期目标具有兼容性。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21世纪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21世纪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一.问题研究背景 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 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高水平的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 2.1数据描述 本数据包括2000年到2012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国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口自然增长率、经济活动人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一 年份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元) 第一产业增 加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全国财政收入(亿元) 2012年 38,459.47 52,373.63 199,670.66 231,934.48 117,253.52 2011年 35,197.79 47,486.21 188,470.15 205,205.02 103,874.43 2010年 30,015.05 40,533.60 160,722.23 173,595.98 83,101.51 2009年 25,607.53 35,226.00 135,239.95 148,038.04 68,518.30 2008年 23,707.71 33,702.00 130,260.24 131,339.99 61,330.35 2007年 20,169.46 28,627.00 110,534.88 111,351.95 51,321.78 2006年 16,499.70 24,040.00 91,310.94 88,554.88 38,760.20 2005年 14,185.36 22,420.00 77,230.78 74,919.28 31,649.29 2004年 12,335.58 21,412.73 65,210.03 64,561.29 26,396.47 2003年 10,541.97 17,381.72 54,945.53 56,004.73 21,715.25 2002年 9,398.05 16,537.02 47,431.31 49,898.90 18,903.64 2001年 8,621.71 15,781.27 43,580.62 44,361.61 16,386.04 2000年 7,857.68 14,944.72 40,033.59 38,713.95 13,395.23 续表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人口自 然增长 率(‰) 经济活动人口(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城镇登 记失业 人数(万 人) 374,694.74 210,307.00 4.95 78,894.00 102.6 102 917 311,485.13 183,918.60 4.79 78,579.00 105.4 104.9 9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