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

1、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2、什么是设计

设计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创造性活动。

3、设计的分类

现代以来设计师理论家们按设计目的的不同,将设计计划分为三类:

为了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为了使用设计――产品设计

为了居住设计――环境设计

根据就是自然――人――社会划分

4、设计心理学的目的

开展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企图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关系.使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到(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称心如意的产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消费者心理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5、消费者

指任何接受或可能接受产品或服务的人

6、消费者心理

指消费者的心理现象

7、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时心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所谓的观察法时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方法,观察法的核心时按观察地目的,确定观察的对象,方式和时机,---观察记录的内容应该包括观察的目的,对象,时间,被观察对象言行.表情,动作等的质量数量等另外还有观察者对观察结果的综和评价.观察法的优点自然,真实,可*,简便易行,花费低廉.缺点时被动的等待.并且事件发生时只能观察到怎样从事活动并不能得到为什么会从事这样的活动.

2、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交谈,了解受访者的动机,态度,个性和价值观的一种方法,访谈法分为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

3、问卷法就是事先拟订出所要了解的问题,列出问卷,交消费者回答,通过对答案的分析和统计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

一开放式问卷\ 二封闭式问卷\三混合式问卷.---优点是短时间内能收集大量资料的有效方法.缺点时受文化水平和认真程度的限制. ` 4实验法有目的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的条件的环景中诱发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从尔进行研究的方法. 5案例研究法通常以某(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个行为的抽样为基础.分析研究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许多特点

6、抽样调查法揭示消费者内在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技术7投射法8、心理描述法等设计心理学(二)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感觉: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

反映

知觉: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

反映

记忆: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认识过程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心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人对客观与人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注意: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1.是心理活动

对一定对象的指向

集中。

2.它不是一种独意志过程: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

立的心理活动,而,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是一种共同特性,

具有选择、保持、需要:心理和社会要求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调节、监督功能。动机: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个性倾向性

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心理活动兴趣: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理想:人的目标奋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信念:坚持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

个性倾向

世界观:信念体系,人对世界总看法态度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个性

心理特征

个性个性心理特征气质:不以人的活动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

(表现在心理过程之中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属于个人独有的比较的性格: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的

稳定的心理面貌称为个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

个性的特点:

1.整体性

2.独特性

4.可塑性

5.社会性

6.生物性

心理的实质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源泉○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3. 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心理学流派简介

1.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1912年发端于德国,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维台默、考夫卡和苟勒。

格式塔是德文译音,意为形态、形象。后引申为“完形、结构、组织”,指任何一种被分离整体而定,即不单是指图形样式,重要是指组织整体。格式塔主义反对知觉由感觉元素组成,而认为知觉是一个整体,而且是整体知觉直接产生。

2. 心理场的概念:

格式塔派另一个特点是援引了现代数理科学概念来说明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提出了“心理场”

“物理场”“行为场”等概念。认为心理也是一个应力应变系统。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引用了爱因斯坦对场的定义。场是“相互依存的现存事实的整体”,来说明心理场的概念。个体在特定时间内所体验到的世界就是他的“心理生活空间”包括个体同他的心理环境,即他感知到的环境,行为永远是他心理空间的一个功能,反之,生活空间又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人和环境组成的,并提出人类行为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即人的行为,单体和群体人行为都是行为主体与环境人社会,物理、心理、环境)双重作用结果。(即单纯建筑环境不可能决定居民生活方式,避免机械建筑论决定),居民行为还必须通过社会组织管理手段来实现,因而,各种居住方式,不仅与住宅形式,建筑布局,环境规划有关,还与住宅分配方式,管理技巧以

及社会的大环境,(如价值取向,舆论导向需求意图)有关。

3. 需要论:

需要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人对生理、环境、社会某种需求,人需要与生具有,具有天然合理性。

形成具有两个条件

(1)主体缺少什么,(2)有不(3)足之感

(4)主体期望什么,(5)有求足之感

1954奶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的层次,依据需要的重要性先后出现的额顺序,分为7个等级,呈塔形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尊重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按层次组织起来,纳入一个连续统一体中,(最初需要层次带有机械性,即需要从底一级向高一级自然出现,后又指出并非刻板,有许多例外和颠倒顺序出现。

4. 无意识(精神分析派)

无意识即潜意识,是指意识不到的生理过程,无意识是弗洛依德心理解释核心,他说:精神分析认为,任何心理现象,首先都是潜意识,之后“意识”才可能出现,也可能会缺如,他把这些分为(1)人能觉察和能感知意识。(2)虽属无意识,但经过注意或努力容易转化为意识的潜意识。(3)完全不能觉察和不能感知的无意识,弗洛依德认为,潜意识或无意识是心理生活的蓄积库,大部分潜意识不能进入意识之中,任何闯入意识企图,都会遭到抵制或检查。

洛依德在1923年《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相互作用系统组成,本我是无意识核心部分,遵循快乐原则,主要满足本能需要,它遵循现实原则,其思维特点具有客观性和逻辑性,它尽力满足本我的要求,又要考虑现实的可能以及超我的允许和限制,超我是遵循至善原则,最终形成良心和道德心,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并遵循社会文化规范而发展成健全和成熟的人格。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自我具有克制性,本我具有攻击性,超我具有严厉性

自我、本我、超我关系(略)

弗洛依德学生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又将个人无意识推广到集体无意识,它比个人无意识处在更深心理层次,一般不易觉察,却规定了人的对外界刺激之反应的倾向性,不爱时空限制,世代遗传,属个人先天所有而非后天可得经验,它使人们经常采用己祖先类似模式认识世界,对于自己祖先相同行为作出反应,这表明人心理进化具有继承性,它经常存在与神论传说,民间故事、习俗观念和宗教信念等,是本民族原始意象,潜在表现,内具有外向显示影响力,如果不能在案意识中流露,则会与做梦、幻想形式曲折反映。

5. 心理场的概念:

格式塔派另一个特点是援引了现代数理科学概念来说明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提出了“心理场”

“物理场”“行为场”等概念。认为心理也是一个应力应变系统。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引用了爱因斯坦对场的定义。场是“相互依存的现存事实的整体”,来说明心理场的概念。个体在特定时间内所体验到的世界就是他的“心理生活空间”包括个体同他的心理环境,即他感知到的环境,行为永远是他心理空间的一个功能,反之,生活空间又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人和环境组成的,并提出人类行为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即人的行为,单体和群体人行为都是行为主体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双重作用结果。(即单纯建筑环境不可能决定居民生活方式,避免机械建筑论决定),居民行为还必须通过社会组织管理手段来实现,因而,各种居住方式,不仅与住宅形式,建筑布局,环境规划有关,还与住宅分配方式,管理技巧以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及社会的大环境,(如价值取向,舆论导向需求意图)有关。

6. 需要论:

需要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人对生理、环境、社会某种需求,人需要与生具有,具有天然合理性。

形成具有两个条件

(1)主体缺少什么,(2)有不(3)足之感

(4)主体期望什么,(5)有求足之感

1954奶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的层次,依据需要的重要性先后出现的额顺序,分为7个等级,呈塔形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生理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按层次组织起来,纳入一个连续统一体中,(最初需要层次带有机械性,即需要从底一级向高一级自然出现,后又指出并非刻板,有许多例外和颠倒顺序出现。

8. 无意识(精神分析派)无意识即潜意识,是指意识不到的生理过程,无意识是弗洛依德心理解释核心,他说:精神分析认为,任何心理现象,首先都是潜意识,之后“意识”才可能出现,也可能会缺如,他把这些分为(1)人能觉察和能感知意识。(2)虽属无意识,但经过注意或努力容易转化为意识的潜意识。(3)完全不能觉察和不能感知的无意识,弗洛依德认为,潜意识或无意识是心理生活的蓄积库,大部分潜意识不能进入意识之中,任何闯入意识企图,都会遭到抵制或检查。

洛依德在1923年《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相互作用系统组成,本我是无意识核心部分,遵循快乐原则,主要满足本能需要,自我是部分本我的渐变和改造它遵循现实原则,其思维特点具有客观性和逻辑性,它尽力满足本我的要求,又要考虑现实的可能以及超我的允许和限制,超我是遵循至善原则,最终形成良心和道德心,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并遵循社会文化规范而发展成健全和成熟的人格。

自我具有克制性,本我具有攻击性,超我具有严厉性

弗洛依德学生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又将个人无意识推广到集体无意识,它比个人无意识处在更深心理层次,一般不易觉察,却规定了人的对外界刺激之反应的倾向性,不爱时空限制,世代遗传,属个人先天所有而非后天可得经验,它使人们经常采用己祖先类似模式认识世界,对于自己祖先相同行为作出反应,这表明人心理进化具有继承性,它经常存在与神论传说,民间故事、习俗观念和宗教信念等,是本民族原始意象,潜在表现,内具有外向显示影响力,如果不能在案意识中流露,则会与做梦、幻想形式曲折反映。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感知觉与设计

《一》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刺激作用下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分析器是人感受和分析某种刺激的整个神经机制。它由感受器,传递神经和大脑皮层响应区域三个部分组成)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它是一切比较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2。是人认识客观世界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3。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感觉分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

但是纯粹感觉在实际中很少的,除了刚出生的婴儿外一般感觉和知觉总是联系在一起.单纯感觉很少。[所以研究设计中视觉其实就是设计与视知觉联系。]

《二》知觉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一般知觉按不同标准可分为几大类。

(1)以知觉起主导作用分析器来分类,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

(2)根据知觉对象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3)根据有无目的分为无意知觉和有意知觉。。。

(4)根据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分为正确知觉和错觉,把不正确知觉称错觉。。。

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整体性

知觉对象是由许多个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不同特征,,但人们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原因是多种事物都是由各种属性和部分组成的复合刺激物,当这种复合刺激物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时,就在大脑皮层上形成暂时神经联系,以后只要有个别部分或个别属性发生作用时,大脑皮层上有关暂时神经系统马上兴奋起来产生一个完整映象。

(2)知觉选择性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时间内,人们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它背景区别开来,从而对它们做出清晰反应,这种特性为知觉选择性。

为了使知觉能做出清晰反映,必须使知觉对象从+2背景中分出来,依赖于几个条件:

1》对象与背景差别;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越容易分出来,反之越难。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2》对象各部分组合:刺激物各部分组合常常是我们分出知觉重要条件,有接近和近似组合。

1、接近组合,在感知时.刺激物在时空上十分接近事物,容易组合在一起,成为知觉对象。

2、相似组合,各种刺激物由于形状,大小,颜色,强度方面类似,感知时易组合在一起。

3、对象活动性,固定不变背景上活动对象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3》知觉理解性

在感知当前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知识经验理解它,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知觉这种特性即为理解性。

(4)知觉恒常性

1》大小恒常性:观看距离在一定限度内改变,并不影响我们对物体大小知觉判断。

2》形状恒常性:指尽管观察物体角度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仍能把它感知为一个标准形状。

3》亮度恒常性:尽管事物明亮度改变,但我们对物体表面亮度知觉不变。

4》颜色恒常性:指物体虽颜色改变了,但我们还能感觉到原来颜色。

《三》视知觉

视知觉的产生是由于光波作用于视觉分析器而产生的.视觉适宜刺激波长在760毫微米--- 380毫微米之间光波,也叫它可见光,视觉器官是人眼球(按功能分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现(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两部分)。

(1)视知觉的能动性

(2)视知觉整体性

(1)视知觉具有可变性,(2)也具有常

人对平面空间的视知规律。

1、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地心引力即重力关系,人们习惯了从上向下观看,水平面上,人们习惯从左向右观看,这与文字从左向右常见排列方式是一致的.这样以来形成了在有限平面里,观看者视线落点为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规律,相应地这个平面不同部位成为对观看者吸引力不同视域,据其吸引力大小依次为左上部,右上部,左下部,右下部,所以平面左上部和上中部可以称“最佳视域”《当然这种划分受文化制约,比如阿拉伯文书写从右向左横行,中国古汉字从右向左排列,这时人们阅读习惯会有所改变,最佳视域就会成为右上部了,》"最佳视域"在版面设计,广告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中相当有价值.

2,运动中视觉:

人们观看除了定点相对静止的审视对象外,更多的是运动和参照,即移步换景,多视角,多方位感知展示设计中观众在展示空间当中行走轨迹也被称为"动线",动线不仅是空间位置变化,也是时间顺序体现,这种动线不仅在展示设计中,而且在室内设计,设计,建筑设计中都需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加以考虑,设计既然依据设计主题,内容,主次,节奏,通过诸如空间分割,景点分配,标志导语,等安排观众动线时,也必须考虑观众视知心理.

3,视觉质感: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组成该事物各个部分相互联系,互为依存,事物各个特性的感知也与对它其它特性感知相联系,从而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通过视知觉把握到事物一些相应的其他感觉的特性.

这种现象为什么产生?――与人"联觉"有关,它其实指感觉相互作用,某种感觉感受器的刺激,也能在不同感觉领域中产生经验,抽象主义大师"康定斯基",在其<论艺术的精神>中说过,视觉不仅可以与味觉一致,而且可以和其他感觉相一致.

当然关于"联觉"这种生理机制,现在还不能说十分清楚,有心理学家认为它是两种分析器中枢部分形成的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分析器相互建立起特殊联系的产物,这种经验有赖于生活经验,正因为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人们才理解事物视性与非视觉特征的联系,才可能"直接观照"到对象重量,质地,温度等.

4,视觉心理学家德鲁西奥--迈耶对这些看法,他把上面这些现象称为“视觉质感”这一术语最好描述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质感,这种视觉质感受吸引我们亲手去摸或同我们眼睛很接近,通过质感产生一种视觉上感觉,这其实同样适用于一件雕塑,建筑产品,适用于室内装饰设计,陶瓷,工业产品设计,同样适用于质感出现任何专场合,当然看出质感有赖于诸如粗糙,光滑,坚强等相对具体的体验。

在多数情况下,设计产品受众触觉是通过“视觉质感”调动起来的,或者说首先被调动起来,再由他亲手触摸加以验证,所以现代设计师,尤其是平面图象设计师,应当根据需要把调动受众质感能力纳入思考范围,也就说考虑目标受众相对共同生活经验也成了必要事。

注意与设计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中一种共同特性,或者说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们专注于某个事物时,总是同时在感知,记忆,想象,思考着或者说体验着一定情感情绪,注意与知觉选择有着直接密切联系,正因为这点,有些心理学家将注(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意视作知觉一种表现,在现代设计心理活动中,视知觉因素有着首屈一指的重要作用,有必要集中谈谈设计活动中视知觉注意。

设计作品简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质”简洁,用很少构成特性,组成干净利索画面,“形式”与“内容”相一致,使用简单“质”,表现“简单内容”换言之”美术设计上内容不可太夏杂,最好只使用一个简单之内容,籍简单形式,把内容传达给观众,其实这里谈简单与夏杂是相对,再简单的内容仍不只是一个信息,趋于简洁或者说,简洁化,是当代设计一种趋势,它实质符合视觉的秩序化规律,心理学实验表明,通常人们的眼睛看东西,先把握几个大的形之构造特性,而并不去把握那些琐碎之细节部分。只要求抓住大的构形特性,人们也就可以基本把握住对象形了。

这种视之现象体现出视觉提炼的功能,并且有尽可能多的细节被组织进一个尽量简洁的统一的结构样式中,那么这样作品就可以称作简洁性,比较能容易引起观众注意。

一、注意形成还有主客观原因,主观上观众方面,他的知识,经验,需要,兴趣,对设计产品态度等都成为注意主观条件和原因,客观条件上讲一件设计作品要引起观众注意,本身必须是对观众来说是似曾相识的,也就是说它既要与观众已有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联系,又要让观众感到新鲜,或者说能为观众提供一定信息,这成为形成注意客观条件。

二、观众注意表现为其心理活动一种积极状态,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指向某个事物或者事物某一个部分,便之成为注意的中心,同时将中心周围事物或部分处于注意的边缘,将离中心更远的事物处于注意范围之外,这种图形的视知觉注意中就表现为所谓“图-底”关系,注意中心成为“图”,而注意也变成为“底”即背景。“图形”与“基底”的关系,就是指一个封闭的式样与另一个和它同质的非封闭的背景之间的关系,这一看法是合理的,对“图”“底”关系处理是现代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中应用视知觉注意一个重要方面。

四.现在以发现图-底14条原理: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1.被包围的或闭锁的形成为图,包围者形成为底。

2.小面积成为图,大面积成为底。

3.密度或有纹理易成为图。

4.二形位于上下之位置时,而其面积,形状均相同,只有色彩或明度有差异,此时位于下边之形易成为图。

5.对称性之形易形成为图。

6.相邻二形均为对称性时,则凸形成为图之可能性较大。

7.愈单纯之形愈成为图,日常看多了的形也易形成为图。

8.其方向与我们视野水平垂直坐标相一致的形易成为图。

9.有动感,旋转之形易成为图,静止之形易成为底。

10.与周围环境亮度差别大的部分比差别小的部分易成为图。

11.亮部分比暗部分易成为图。

12.还有暖色相部分易成为图。

13.具有幅宽相等部分比幅宽不等部分易成为图。

14.与下相联系部分比上边垂落下来部分易形成图。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这里已发现图底关系户14条原理。或者说在图底关系中建立图形的14个条件。但是随着进一步的实验概括,还有更多原理或条件被发现,此外,在同一个图象或画面里。或者一个限定观照范围,特别是平面中,上些原理又是可以同时发挥作用,哪一个原理能占优势起主导作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看哪种条件较为明显。

图底关系在现代设计中得到非常广泛已用。广告设计中,利用明暗,冷暖的不同对比来突出广告主体形象或广告语,标志设计中注意标志造型完整和简洁单纯,并放在较大面积背景上。报刊版面设计中,文章报道标题周围留出较大的空白,与周围较大面积排得相当紧密文字形成明显差别。在建筑物大面积统一墙面设计信息密集大门,在目标以粉墙为背景配置植物山石,与之,这些都是突出背景前图形、引人注目的地方。其实图-底关系不仅存在平面或平面设计,而且广泛存在于三维立体设计,时装表演T型台区明亮的,相对于展厅暗空间背景,形成为全场观众注视“图形”,室内设计中,家具,陈设,装饰壁画,以及灯具,相对于地面,墙面,天花板来说,成为“图形”,而地,天花板成为背景,山林中一座别墅会被人们看绿色背景中一个“图”,动态广告方式正被广泛应用,街上行走的模特队,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车身广告,出租汽车,博物馆展厅设计中,对一些著名绘画,雕刻工艺品照明度不能太大,同时为了让它突出一般展品,就让它周围暗一点,而且有一个较大较单纯背景,使它成为背景中“图形”,引起人们注意。

如果要达到分辨图形目的,就需要造成图与底一定的差别,一般来说差别越大图形就越容易被认出。以上分析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图形被观众辩认和注意的情况。在设计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相同或不同的物体或因素组成一个视知整体,从周围其他事物组成的环境背景中分离。

1、接近:在空间位置上相互接近物体易杨为一个视知整体。

2、相同性:形成上相同或相似的物体易成为一个视知整体。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3、连续性:一个不完整图形,当其结构具有某种连续性时,可以被看成是封闭或完整的。心理的实质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3. 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心理学流派简介

1.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1912年发端于德国,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维台默、考夫卡和苟勒。

格式塔是德文译音,意为形态、形象。后引申为“完形、结构、组织”,指任何一种被分离整体而定,即不单是指图形样式,重要是指组织整体。格式塔主义反对知觉由感觉元素组成,而认为知觉是一个整体,而且是整体知觉直接产生。

2. 心理场的概念:

格式塔派另一个特点是援引了现代数理科学概念来说明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提出了“心理场”“物理场”“行为场”等概念。认为心理也是一个应力应变系统。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引用了爱因斯坦对场的定义。场是“相互依存的现存事实的整体”,来说明心理场的概念。个体在特定时间内所体验到的世界就是他的“心理生活空间”包括个体同他的心理环境,即他感知到的环境,行为永远是他心理空间的一个功能,反之,生活空间又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南昌策划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s://www.doczj.com/doc/6e17107418.html,|http:

04462设计艺术心理学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2)

《设计艺术心理学》 教材版本: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练习题集: 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2.距离说 3.实验心理美学 4.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 5.感性工学 6.有限理性 二、问题与讨论 1.简要论述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工程学的发展阶段及发生转变的原因。 2.目前国内外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现状如何? 练习题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1)心理美学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哲学家们的思辨。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迷狂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净化说”,中国古代老子、庄子提出的“虚静说”、“天人合一说”,以及之后出现的“顿悟说”、“意境说”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发表《美学》一书,标志着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许多重要的美学论断仍是由哲学及所提出来的,他们的美学理论主要是从认识论的高度通过抽象思辨来探讨“美”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及其规律等问题; (2)心理美学受到科学心理学影响而倾向实证研究之后,成为了现代科学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相比,较重视探索情绪、情感及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实验心理美学,早期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将心理实验引入到心理美学研究中,通过心理学实验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从他开始,心理美学进入实验心理美学的

阶段; (4)20世纪初与实验心理美学同时兴起的重要理论还有“移情说”和“距离说”,也是运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美感和审美体验; (5)20世纪现代心理美学蓬勃发展,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美学影响最大,该学派重视无意识,强调无意识对于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 (6)其后,心理美学主要沿着科学心理美学和实验心理美学的路线前进,并且将新尽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融入其中; (7)此外,与西方的心理美学流派相比较,俄国心理美学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并且对我国影响较大,如“社会历史文化美学”。P20-25 2.距离说:认为审美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要摆脱功利的、实用的考虑,用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来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距离过远或过近都无法引起美感。P22 3.实验心理美学:通过心理学实验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P22 4.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 师格雷夫斯,1951年出版了《为人民设计》(并开始有意识地将人机工程学理论运用到工业设计中。书中介绍了设计流程、材料、制造、分销以及科学中的艺术等。对于他而言,设计师不仅是将美学原则运用于产品的表面,“诚实的设计工作应从内至外,而非从外至内"。书中的第2章主要介绍了人体测量和人机工程学研究,提出人与人的体形和尺度存在差异;在第4章(测试的重要性)中他提出一种可用性测试以了解设计的产品表现如何。格雷夫斯的测试不同于一般人机工程师的测试,虽然组织严格,但没有严格的测试流程,他只是想看看人们是如何看待他的设计,如何理解其工作模式;或者设计的哪些方面难以理解以便修正。他认为过于正式的测试使人感觉紧张而不可能得到与真实场景类似的结果,而通过询问(焦点小组)可能会获得被误导的答案,因为被试可能会说出你希望的答案,因此测试应使被试尽可能自然,因此他认为观察法,特别是使用情境下的观察非常重要。使被试尽可能自然,因此他认为观察法,特别是使用情境下的观察非常重要。 举例:(他还在书中列举了如何设计测试环境,比如他模拟了一一个客机内部舱位,让“乘客”呆10多个小时(这个时间是那时一个远洋飞机通常航行的时间)以检验人在这一空间中的活 动。在接下来的几个章节中,他利用实例介绍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人机工程学提高产品使用性,例如针对老年人设计电话时应该考虑到他们难以阅读细小的数字;或者设计飞机场座椅时,应适应不同人身形的需要。除了可用性以外,他还提出设计师应考虑时尚对于设计的影响,一个最有趣的观点就是所谓的“残余造型,即设计师应将“旧”与“新”混合起来,所谓的“新”应是“新的和改进的"。) 虽然格雷夫斯没有在书中明确提出所谓的“设计心理学”,可是书中的许多内容都紧密

最新设计心理学名词解释答案版

1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2 [1] 1、感觉通道 3 得分: 100分 4 答:指人们接受外界刺激的不同感觉方式。5 6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7 [2] 2、绝对阈限 8 得分: 100分 9 答:能引起人体产生感觉的最小刺激水平。 10 11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12 [3] 3、差别阈限 13 得分: 100分 14 答:两个相似刺激之间被觉察到的最小差别。 15 16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17 [4] 4、运动视觉 18 得分: 100分 19 答:是感觉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视觉。

20 21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22 [5] 5、知觉 得分: 100分 23 24 答: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于我们的刺激的过程。 25 26 27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28 [6] 6、错觉轮廓 29 得分: 80分 30 答:是指那些没有直接刺激而产生的轮廓知觉。 31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32 33 [7] 7、错觉 34 得分: 100分 35 答:错误的知觉,是人在已被证明错误的方式下体验刺激。 36 37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8] 8、认知心理学 38 39 得分: 100分

答: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40 41 42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43 [9] 9、物理符号系统 44 得分: 100分 45 答:能辨认和区分不同符号的系统。 46 47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10] 10、图式 48 49 得分: 100分 答:将各个独立概念组合起来的单元被称为图示。 50 51 52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11] 11、易视性 53 54 得分: 100分 答:是指与物品使用、性能相关的部件必须显而易见。 55 56 57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58 [12] 12、情绪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等。 2.视觉重要的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和明度视觉等。 3.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4.感觉等级、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了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 5.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 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6.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7.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是三种主要的现代购买动机。 8.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 9.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 10.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11.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内容。 12.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3.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则,控制器与显示器应协调一致。 14.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代表这种差异性的 新款产品。 15.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 16.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 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合理地 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位置。 17.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消费者接受新产品,并且不断在消费者总体中展开 的过程。 二、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标准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每题1分共15分)。 1.错觉是错误的A。 A感觉 B 知觉 C 感知 D 经验E投射 2.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ABCDEF。 A两可图形 B 形态错觉 C 错觉轮廓 D 不可能图形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F似动和主观颜色 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ACDEF 。 A小步子原则 B 大步子原则C积极反应原则 D及时强化(反馈)原则E自定步调原则F低错误率 4.高级情感主要包括CDE 。 A责任感 B 情绪感C道德感 D理智感E审美感F体悟感 5.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 B 法需对每一条意见进行辨别力检验。 A实验法 B 态度总加量表法 C 语义分析量表法 D 访谈法E投射法F问卷法 6.发散性思维三因素的趋势是A B E 。 A发散性 B 流畅性 C 独特性 D 变异性E变通性F新颖性 7.与消费者需要有关的概念有A B C D E F 等。

设计心理学汇总

从设计心理学角度分析 —————索尼DSC-W350D

前言 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市场进入了进一步细分化时代,产品的针对性也愈演愈烈。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导致女性群体已经成为某些产品的主导消费群体。如今拍照已经成为伴随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每当有大事,有美景,有聚会的时候,人们都会拿出各式各样的拍照器材来,而数码相机无疑是其中的主体,数码相机正凝聚着愈来愈多消费者的关注目光,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产品设计必须考虑用户的生理、心理等需求,对数码相机的设计心理学研究也愈加显得具有时代意义。

摘要 在这个潮流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潮流,特别是女性朋友,通过衣服,佩件等等来打造自己的潮流风格。女性以其显而易见的市场潜力,正在逐渐吸引着各行各业的目光。在全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如何真正设计出适合女性的产品,在心理和生理的各个方面关心女性的需求,将是产品设计行业继续关注的重点。而DC、DV行业的知名名牌索尼,了解到这种情况,在数码相机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加入了几分时尚气息,受到了万千少女的关注。就如近来索尼推出的一款专为女性量身订造的时尚卡片——DSC-W350D,本文将从各方面运用以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对这款产品做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女性产品生理心理数码相机设计心理学

目录 一:用户需求与用户心理 (5) (一)消费群体与设计心理分析 (5) (二)产品与用户实用心理 (5) 二:知觉特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6) (一)索尼W350D色彩与用户心理 (6) 2.1.1色彩的生理效应 (6) 2.1.2.色彩的视觉心理效应 (6) (二)索尼W350D人机界面设计与用户心理 (7) 2.2.1.视觉感知界面与心理分析 (7) 2.2.2.触觉感知界面与心理分析 (7) (三)索尼W350D材质与用户心理 (9) 三、索尼W350D 与社会文化心理 (9) (一)社会文化与设计心理分析 (9) (二)社会群体与设计心理分析 (9) (三)社会阶层与设计心理分析 (9) (四)社会心理现象与设计心理分析 (10) 四:索尼W350D 产品的不足 (10) 五:总结 (11)

最新设计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最新设计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心灵) 1.菲利德伦德尔在《论艺术和鉴赏》一书中说:“艺术是关于 的,所以任何一项科学性的艺术研究必然属于心理学范畴。” 2.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 3.设计心理学解决设计艺术领域各种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 设计研究问题 4.(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正在进入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发展 的时代。 5.设计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它在(方法)论上是更加宽 容的,但是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6.心理学不是对人类常识的描述,因为常识不是与人类(行为)相互一致的知识。 7.设计心理学的艺术性属性主要是反映在研究(对象)的性质上。 8.设计心理学的人文性属性主要是反映在研究(概念)的抽象上。 9.布卢诺斯奇在《人类的升华》中写道:“人类是独一无二的,他之 所以独特是因为科学和艺术同样都是他的(精神)的可塑性表现”10.对麦克尔·怀特而言,(科学)就是探索、它提出问题,它是想象 力的发挥,它是分析。 11.(达芬奇)被誉为第一位集合了科学与艺术大成的人物。 12.在(艺术)的形象思维中,表现活动、概念活动和情感活动是一 起进行的。 13.艺术家普遍认为视觉事物是绝不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的。

14.科学家认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再现艺术,描述和解释也只 是将(经验)的大体轮廓呈现出来。 15.科学的创造:直观、表象---抽象概念---(理论) 16.艺术的创造:直观、表象---意象形态---(形象) 17.阿恩海姆认为,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中,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 18.19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19.19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艺术的起源和功能。 20.19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艺术史)角度研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21.设计是围绕着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 22.德拉克山认为心理学学科的特别之处就是研究(心理),必定是自我反省式的。 23.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因为它比意识体验具有更加明确的对象性和客观性。 24.在审美研究中,人们看画展的行走方式、停留时间和观看引起的 身体姿势变化,都可以作为(行为)的变量,其变化是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 25.心理学不仅是行为的科学,对人类意识体验的研究,也为了了解 人类(心理)活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知识。

设计心理学思考

《设计心理学》思考题 1、结合你所做过的设计实践,分析其中涉及那些心理现象。 (1)注意效应 消费者最初得到的产品信息是从产品的包装、名称得来的,包装设计必须新颖别致、洁新脱浴,给人一种视觉的美感,这样才能立即捕捉消费者的视线,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同时包装在消费者第一眼看见的时候就应该担当“无声的推销员”的角色,彰显产品销售主X。为了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引起注意,包装要使用新颖别致的造型、美观精巧的图案、各有特点的材质,使包装出现显目的效果。另外一方面也要注意色彩的应用,因为消费者在走动中选购商品时最早产生的是对色彩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的选择性注意,从而引起他们对产品的兴趣和偏爱,产生购买行为。(2)象征效应 包装应该象征产品的属性和风格,包装设计不仅要通过造型、色彩、图案等吸引消费看对产品的注意,还要使消费者通过包装精确理解产品。消费者对于一种新商品的最初的感性认识,源于包装,他们势必会从对包装的印象来推断与之相关的产品的情况,进行选择性理解。同时,进行包装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包装与产品的协调一致,即包装应该象征产品的形象和风格,不要“烂稻草包珍珠”,否则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包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方面,各种商品具有各自的属性色调,消费者能快速地凭色彩知道包装物的内容,他们会从包装的色彩图案及独特的风格联想到商品的特色和形象,因为人们对于一些色彩和图案往往会有一种心理定势,一些固定的主观感受和视觉习惯,一般都会认为蓝色宁静平和,紫色高贵优雅,绿色青春等,所以为了准确地传达商品信息,要求包装设计所用的造型、色彩等要符合人们的习惯和心理定势,避免理解错误。比如说男性化包装要适应消费者追求刚劲、坚毅等心理要求,采用表现力度的包装,而女性化包装则要适应女性消费者追求温柔、细腻、典雅等要求,采用女性魅力的包装。不过,有时合理的“错位”,往往也能为产品形象带来特别的效果,当然这对设计者的“功力”要求就更高了。 (3)品牌效应 包装是品牌的最大承载者、传播者和体现者。包装要具有个性化特征,产生品牌效应。一提到品牌,消费者最先想到的是包装,因为包装是一个容易记忆的东西。时下的消费者所喜爱的产品不再仅仅是产品的功能质量,品牌形象、特殊风格和包装的新颖设计 2、结合设计作品,谈谈设计仿样的产生机制以及在设计中的作用和危害,设计师应如何对待模仿? 守:掌握基本知识,模仿他人,以提高自己的水平(时间比较长,可能一辈子就这样了)破:在有一定水平,和沉淀后,开始突破别人,展现出自己的特点(关键的阶段,能不能出头就看这个阶段了)离:一种境界,就象武侠中的,无招胜有招,设计理念深入到了灵魂,收放自如.(大家风X) 快速自动成型(Rapid Prototyping)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直接根据CAD模型快速生产样件或零件的成组技术总称,它集成了CAD技术、数控技术。激光技术和材料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制造方法不同,快速

设计心理学重点

设计的原则 需要——使用功能、活动功能、休闲功能、信息功能、交流功能、展示功能等。 形式——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传统与现代、简洁与细腻等。 文脉——文化、历史、民俗、地域、场所、气候、地形等。 设计的共性 ①为人类服务是首要基础②改变现状是主要手段③体现时代特点是普遍特征 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开端,也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一般可将心理现象分为既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分为: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感、意志. 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个性倾向性(分为: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世界观)、 个性特征(分为: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 认知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表面属性和内在联系进行反映的心理过程。它涉及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活动。 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所产生的“痕迹”在大脑中可以储存起来。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储存可以被提取出来,这就是记忆。 对于一些事物,我们不能直接感知其属性,但是可以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揭示他们内在属性和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这就是思维过程。 上述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想象和思维的活动过程统称为认知过程。 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总是“感其物,动其心”的,即总是采取一定的态度、有一定的体念,如对某一对象或喜欢、或愤怒、或忧伤、或恐惧等。这种心理过程,叫情感过程。 为达到预期目的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叫做意志。 观察法 --- 所谓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方法。 先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观察法分为:按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分为: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 按观察对象控制性强弱[分为:连续性、非连续性] 按观察地点和组织条件[分为:连续性、非连续性] 按观察的手段[分为:直观观察、仪器观察、痕迹观察] 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交谈,了解受访者的动机、态度、个性和价值观的一种方法。它分为两种方式:结构方式访谈和无结构方式访谈。 问卷法 --- 问卷就是让受测者回答的一套题目,以及使用这套问卷的说明。 类型:⑴开放式问卷,就是在问卷上只提出问题,不列出答案,自由回答。 ⑵封闭式问卷,就是在问卷中者不仅仅要提出问题,还要提供可选择的答案,限制回答的方向和数量,让被试者在答案中选择。 ⑶混合式问卷,就是结合以上两种方式的问卷。 问卷法的优点 ⑴收集资料,可不受人数限制,因此抽样范围较广,也较为经济; ⑵可令被调查者有充分考虑的时间,不受别人干扰,并自由地表示意见,其结果将更为可靠;

设计心理学 第二章 教案

教案(第2章节备课) 学时:共4学时章节设计中的感觉和知觉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基于感知原理的设计技巧;(2)认识知觉及其组织; (3)了解颜色视觉、明度视觉、运动视觉;(4)了解错觉及其表现; (5)了解错觉矫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图形错觉中的定势与注意,图形逆转与注意,图地关系原理以及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等。 难点:视知觉表现的理解方面,需要学生在课下反复的去阅读相关知识在加强理解。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讲授: 第一节:感觉 第二节:易于感知与难于感知 第三节:视觉 第四节:现实与感知:视觉游戏 第五节:错觉:被愚弄的知觉教学方法:理论,实践 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作业 通过图片测试知觉,通过测试让学生熟悉知觉模式。 主要 参考资料 任立生,设计心理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备注讲授课需要多媒体课件

《设计心理学》课程教案 编制日期:2018年3月 授课时间第 1 周星期一第 1~4节(2018年3月5日)课次 1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他□课时 安排 4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 课程导入 设计心理学概述 目的、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目的: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对设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掌握心理学与设计心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将心理学应用到设计中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要求:理解设计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研究目的及其研究对象。 知识要点:理解掌握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特点、研究方法、基本内容及其研究的意义。能将其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去。 技能要点: 教学步骤: 引入工作任务——教师讲解此章节知识点——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 作业和思考题: 1.怎样理解设计与设计心理学的关系? 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是什么? 3.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1.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使设计领域的学者和设计师来世关注设计—— 赫伯特.A.西蒙。 2.问题求解:在复杂情境子啊的不断作出决策的思维活动。 3.诺曼将人脑信息中对产品的情感体验从低到高分成三个阶段: a.本能水平的设计:本能的、生理性反应; b.反思水平的设计:是有高级 思维活动参与,以记忆、经验等控制的反应; c. 行为水平”则介于两者之间。 4.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 1.是基础部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其中生理基础是主体切心理活动 和行为的内在物质条件,环境基础是心理话动相行 产型品赤在物质条件。 2.是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理念等,这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相应行 为的驱动机制。 3.是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和能力等;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并使个体 的心理、行为存在独特性和稳定性。 4.心理过程:普通心理学将其划分为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或意动) 三个部分。心理过程的发生,是主体认知内、外环 境的刺激或信息,在动力系统的驱使下,受个性心 理的影响而产生相应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全过程。 5.移情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移情现象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这 种象征作用即通过人化方式将生命灌注于无生命的事物中。主要的代 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市美时我们把 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市美对像上去。非自身的信感写市定对象融为体政 者说对于市美好单价种心领神公的“肉模仿”,即“由我及物”或“由 物及我”。 6.距离说:认方审美要保持定的距离,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要摆脱功利的、 实用的考虑,用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来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距

2第二章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1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的消费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 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部分。研究消费者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与整个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是一致的, 心理学本身的发展, 为心理学应用分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但人类的消费活动是一种特殊领域。在运用心理学的某些研究方法了解消费行为规律时, 必然有一些新的内容和新的问题。因此探索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 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也丰富了心理学主干研究方法的积累。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投射法、实验法、态度总加量表法、语义分析量表法、案例研究法、心理描述法、抽样调查法、创新思维法1 1 种方法。 2.1.1 观察法 观察法是心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一般的实践方法, 同时也是最简便、易行的研究方法。所谓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 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研究对象( 消费者) 的言行表现, 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方法。设计心理学借助观察法, 用以研究广告、商标、包装、橱窗以及柜台设计等方面的效果。例如, 为了评估商店橱窗设计的效果, 可以在重新布置橱窗的前后, 观察行人注意橱窗或停下来观看橱窗的人数, 以及观看橱窗的人数在过路行人中所占的比例。通过重新布置前后观看橱窗的人数变化来说明橱窗设计的效果。 观察法的核心, 是按观察的目的, 确定观察的对象、方式和时机。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消费者面对广告宣传、产品造型、包装设计以及柜台设计等方面所表现的行为举止, 包括语言的评价、目光注视度、面部表情、走路姿态, 等等。 观察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观察的目的、对象, 观察时间, 被观察对象的有关言行、表情、动作等的数量与质量等。另外, 还有观察者对观察结果的综合评价。 观察法的优点是自然、真实、可靠、简便易行、花费低廉。在确定观察的时间和地点时, 要注意防止可能发生的取样误差。例如, 在了解商店消费者的构成时, 要区分休息日和非休息日, 也要区别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有时商店消费者的构成也受周围居民成分的影响, 要观察少数民族消费者的特点, 就应该选择少数民族特需品的供应商店。在分析观察结果时, 要注意区分偶然的事件和有规律性的事实, 使结论具有科学性。 观察法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在进行观察时, 观察者要被动地等待所要观察的事件出现。而且, 当事件出现时, 也只能观察到消费者是怎样从事活动的, 并不能得到消费者为什么会这样活动, 他的内心是怎样想的资料。 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 使观察法能借用先进的观察设备诸如录像、录音、闭路电视的方式进行观察, 使观察效果更准确更及时, 并节省观察人员。但观察法只能记录消费者流露出来的言行、表情, 而对流露出这种言行、表情的原因, 是无法通过观察法直接获取, 因而必须结合其他的有关方法, 才能进一步了解消费行为规律。当研究的心理现象不能直接观察时, 可通过搜集有关资料, 间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 这种研究方法叫调查法。调查法分为两种: 一种是口头调查法, 亦称谈话法、访谈法; 另一种是书面调查法, 亦称问卷法、调查表法。 2.1.2 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交谈, 了解受访者的动机、态度、个性和价值

设计心理学完整要点

《设计心理学》完整重点感谢:孟玉怡、徐无凡、郭志欣、张艺耀的整理

第一章设计艺术心理学概况 .设计艺术心理是指设计者在产品的市场定位策划、功能原理构想、结构设计计算、设计方案表达、工艺规程制定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设计艺术心理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自身的心理活动;二是艺术设计师通过产品满足、引导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表象转化是一种活动中产生的表象转移、渗透到另一种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是最早提出物品的外观应为用户提供正确操作所需的关键线索的学者之一。 .设计艺术心理学既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应用心理学科的一个新分支。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基础上,专门研究在设计艺术活动中如何遵循视知觉规律,应用审美心理规律,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创造性地设计适用满意的产品的一门科学。 .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动力系统、个性心理以及心理过程。.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和用户消费者。 .设计艺术史一项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属性。 .多默在《现代设计的意义》中将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形设计”两类,其中“显性设计”是风格设计,隐形设计是工程设计。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背景:()消费社会必须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满足用户的需求; ()信息社会需要用设计化的艺术来衡量人与环境; ()现代设计的背景需要理解人的心理; 意义:()增强设计者的心理素质,提高产品的设计价值,保障消费者的满意; ()完善科学体系,揭示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实现创造性设计。 .设计艺术心理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特殊性特点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不是单纯的心理学基础研究,而侧重于心理学在设计艺术及相关领域中的运用; ()设计心理学的目的为了帮助设计师更好的设计,服务于人类;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者必须同时掌握心理学和设计艺术学两个领域,才能有效的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两个原则 ()定性和定量结合 定性研究:倾向于阐释主义,用于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 定量研究:倾向于实证研究,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推广到更大人群中。()人—机—环境 .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九种 观察法、心理测量法、问卷法、焦点小组法、深度访谈法、投射法、口语分析法、仪器测量法、实验法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比较。

2016年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赫伯特.A.西蒙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最早明确提出设计是一门关于人工造物的学科 唐纳德· A.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并对“可用性设计”和“情感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运用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中的心理学常识,提出了可视性、反馈、限制、一致性、启示性重要的可用性设计法则。 “再认”的过程存在四种模式,唐纳德· A.诺曼提出模板匹配模式 心理学认为“不可能图形”形成的原因是:感知对象需整合时间与空间上的信息。 因素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心理(设计师)和设计目标主体(用户或消费者)心理。 设计心理学应用于:人机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使用与情感 普通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 提出天人合一说的是庄子。 费肖尔父子最早提出,德国的立普斯进一步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审美时人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的情感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这些理论对设计情感的掌握和运用具有指导意义; 距离说:即“距离产生美”,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他同时认为,只有“非功利”地、“纯精神”地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这一观点由于并非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荣格。 强调无意识对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的心理学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该学派的创立者是佛洛伊德。 “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提出者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可用性工程建立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和软件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 可用性工程的实施步骤:用户需求分析,设计/测试/开发,安装(使用与反馈) “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 1、将人们的想象及感性等心愿,翻译成物理性的设计要素,具体进行开发设计。 2、以筑波大学原田昭教授为代表人物致力于通过眼睛记录相机、摄像机、计算机、机器人等装置记录和实验,描述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将感性的艺术品欣赏变成了测量的、数

设计心理学案例

设计心理学案例 【篇一:设计心理学案例】 研究刺激用户的心理诱因,将有助于设计师利用它们来做出更成功 的产品。下面总结的这10个心理学技巧,将有助于创造让用户上瘾 的产品,每个设计技巧都附上了实战案例演示,帮你更方便理解。 一起来看。 1、熟悉度偏见 ▲ airbnb为了让潜在客户更容易了解服务,每个功能都做了明确解释。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familiarity bias(熟悉度偏见),就是说大家倾向于更相信自己熟悉的东西。比如,面对一道不会的选择题,人们更 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那个答案,而不是正确答案。人们自然而然 会偏向他们熟悉的东西,人们喜欢信任他们所知道的,但害怕变化 而产生的不舒服,这就是为什么最好的新产品都是用最熟悉的模式。 熟悉的瞬间能够建立信任,而不熟悉的模式则可能产生混乱(至少在 最初)。 pull-to-refresh 选项在twitter上首次引入时,许多人感到困惑。 现在,这个互动几乎是使用最普遍的。经常反复接触后,用户已经 开始对一些当初不喜欢或者不理解的东西产生好感甚至溺爱。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功能都必须是创新的才能使他更为显著。当iphone第一次发布的时候,这完全是一个外来观念:这是一个完全 触摸屏的手机,没有物理键盘,更是创造了像捏小拉大这样的手势 专利。

然而这种交互手势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苹果设计了一种类似物理日历的日历,虚拟键盘和实际的物理按钮很接近。苹果选择使用熟悉的模式,而不是抽象的代理物。 用这种方式设计iphone界面,让用户一用上就立即感到熟悉,这些充满现实世界里的互动和隐喻,帮助人们在学习如何使用新设备的过程中,同时能更快地适应新的设备。当苹果的模式开始普及并广泛应用后,苹果公司才可以用抽象化的界面来推出扁平的设计。 ▲ 微信红包,一夜之间干了支付宝8年的事情,用的就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红包,这应该是熟悉的偏见用的最成功的案例。 要点:想让用户很容易了解你,那么请提供一个导向或演示向用户介绍你的产品。熟悉度偏见是很有效的,所以要用用户所熟悉的东西来帮助他们更快地使用你的产品。 2、相对价值策略 ▲ 三项学习课程之间的差异,让潜在学生更好地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课程。 你有选择困难症吗?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很难对一个东西的成本或价值进行评估,所以人们需要比较,这时如果有一个起点来帮助你选择,总是比没有参考的情况下评估更为容易。 相对价值策略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帮助用户作出决定,并催成购买。在这方面应用的最普遍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定价表,有对比人们在做抉择时才能更舒适。设计时让差异显而易见,用户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选择,这有助于他们评估每一层中包含的内容,并做出更好的决定。 ▲ 理财产品的差异化选项,让用户轻松选择自己的投资项目。 现在流行的团购相对来说也是基于这个策略进行,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差价选择消费。说起来相对价值策略在生活中应用的非常普遍,随处可见,做设计时未必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习惯性的这样设计。

设计心理学 2

设计心理学 2

1.设计心理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设计心理学的层次: 设计心理学受艺术、设计和心理学的共同制约,此三个学科决定了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水平。 设计心理学涉及的研究领域: 艺术学、美术学、创造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人因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感性心理学等方面。 目前设计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1、设计现象背后的各种心理现象 2、设计对象的知觉原理 3、设计过程中的创造心理 4、设计作品与受众的心理

艇,坦克,飞机对操纵者提出了特殊的生理心理素质要求。参展各国不得不求助于心里学家。战后这些国家纷纷将工业心理学成果应用于工商企业和公共事业。而“霍桑试验“是工业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即转向研究人与人怎样相互适应。而前苏联则在1936年取缔了心里技术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武器的含量进一步提高,导致前后不分的立体战和总体战,身心素质不高,往往还是顾此失彼甚至造成事故,训练中的人员损失率比实战中还要大。工业心理学因而有发生了一次大的转折,即转向协助设计实验只是应使用者身心特点的设备,工业心理学应运而生。在近二,三十年兴起的信息革命和高科技发展中人从系统生产中的操纵者变为监控者,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人机对话,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潮流促使IT产业向工业心理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管理扁平化户主虚拟企业,环境技术等,推动了工业心理学的又一轮创新。而人机工学是研究人——机匹配问题是现代设计中的新兴科学领域也是现代设计艺术进一步科学化等标志。在长期的设计实践过程中,人们

自学考试_设计心理学1_3重点总结分享

设计心理学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设计心理学 【领会】1.1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1【设计心理学定义】 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高消费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设计心理学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唐纳德A 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物质心理学”,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理学。 赫伯特A 西蒙(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着眼于主体思维活动的研究,将设计当做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李彬彬(江南大学)——认为设计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研究的方向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赵江洪(湖南大学)——使用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来研究设计领域的问题。 李乐山(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心理学,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心理研究。 柳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学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领会】1.2研究对像和研究范畴 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 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a) 基础本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 b) 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念,理念等。 c) 个性心理,包括人性和能力等。 d) 心理过程,包括知(感知、认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和意动)。 【领会】1.3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相关学科 ⑴审美心理学、心理美学、艺术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1【心理美学】 也称“美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它是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审美、创造美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及其规律的美学分支学科与流派. 1、移情说:最早由德国费肖尔父子提出 2、距离说:爱德华-布洛 2【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人本主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Freud)和荣格(Jung) 2、主要理论:意识与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3、集体无意识 3、精神分析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投射法

工作设计心理学:二章三章

第二章 常用三种技射方法: 角色扮演法, 示意图法和造句测验法。 A. 角色扮演法。这种方法在前述的速溶咖啡消费心理研究中首先使用。此法就是将被试设想为自己正是购买某件商品的角色, 然后, 表明这个角色对这种产品的态度, 用直陈式态度对问卷进行表态。这样通过角色扮演, 了解消费者的深层动机。 B. 示意图法。让被试写出示意图中某角色的话, 从中看出应答者本人的态度。比如, 美国有一个使用漫画的测验, 漫画上画了一位药品商正在问一位消费者:" 这里有名牌阿司匹林和普通阿司匹林。名牌的1 00 片 6.7 元, 普通的100 片 2.7 元, 你要哪一种?" 测验要求应答者必须代那位消费者回答, 填下这位消费者回答药品商人的问话。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示意图测验, 目的是在消费者无所顾忌的情况下, 研究名牌对阿司匹林销售的影响。 C. 造句测验法。研究者提出某一类型的问题, 如" 妇女一般挑选xx 牌自行车"," 假如头痛, 买xx" 等不完全的句子, 要求消费者将看到这个不完整句子后浮现在脑中的词填上。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很多关于消费者的信息。 又比如, 广告心理测定, 了解消费者在广告宣传之后, 人们对产品的看法, 以及由此引起的产品销售变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广告测定工作往往围绕着五方面问题展开: 其一是看了广告之后, 对于我们企业有所了解的, 究竟增加了多少人; 其二是看了广告之后, 对于我们产品的性能及优点有所了解的, 究竟增加了多少人; 其三是看了广告之后, 在理智或情感上对我们产品采取有利态度的, 究竟增加了多少人; 其四是看了广告之后, 已采取行动去购买我们产品的, 究竟增加了多少人; 其五是看了广告之后, 你能回忆出多少内容。 B. 自然实验法。一般这种研究方法都把情境条件的适当控制与实际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 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比如, 广告心理测定的选择也有室外实验进行的。室外测定工作, 一般有两类常见的测定内容: 其一是机械性测定内容, 其中包括广告本身的设计、广告的标题、所附图片、文稿内容、版面的安排和印刷技术等变量; 其二是观念性的测定内容, 它是指一份广告所表达的整个意思是否切合营销策划需要。这部分内容包括广告的号召力、感染力、亲和力、记忆力、注意力等等变量。如果广告是用电视作出的, 测定还得包含人物及配音这一变量。 案例研究法, 也称" 个案研究", 较早在医学研究方面获得成功。这种技术在20 世纪20 年代初被哈佛学者引人企业经营管理科学的研究, 它通常是以某个行为的抽样为基础, 分析研究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许多特点。 2.1.11 创新思维法 创新思维法的核心是" 无中生有" 、" 有中生新", 见图2-2 。 第三章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 企图从消费行为的差异性中探求某些共同的规律, 其中消费者需要的研究就是了解消费行为规律的第一步。 3.1.1 消费者需要概述 与消费者需要有关的概念有: 需要、诱因、动机、欲望、需求、满意等。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一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我们可以说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过程和接收过程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成为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兴设计理论学科。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 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的目的 开展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企图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关系.使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消费者心理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是心理学里两个较为基础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 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 善,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 3.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知觉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 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关系 知觉特性 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三、知觉选择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知觉的选择性就是在许多对象中优先地把某些对象区分出来予以反映,或者在一个对象的许多特性中优先地把某些特性(如对象的标志、性质)区分出来予以反映。 四、知觉的整体性及两方面含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