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杂网络结构视角下中关村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_龚玉环

复杂网络结构视角下中关村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_龚玉环

复杂网络结构视角下中关村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_龚玉环
复杂网络结构视角下中关村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_龚玉环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知识获取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知识获取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蔓延使得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重新分布,世界日益呈现平坦结构。然而,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未在空间上趋于均衡,反而更加突出了生产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现象。鸟瞰世界经济版图,人们不禁惊叹,以地方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亮点区域正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因而,过去的数十年间,产业集群问题也成为各国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主题。 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环境区域,无论是产业集群整体还是个体层面的集群企业,得益于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作用,都会显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正如马歇尔所说,在产业集群中,有关产业的技术知识和行业信息遍布于空气当中。随着研究者对产业集群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发现,在富有创新性的产业集群内部,集群企业分享“产业空气”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并不具有均等性,集群企业之间在创新绩效上具有迥然的差异。探寻创新环境下的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形成过程和机制成为集群理论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而且这一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制造产业集群在全球化的生产网络中进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将研究分析的层面深入到产业集群内部,以对集群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的创新网络为分析的起点,通过融合产业集群理论、网络组织理论和组织学习等相关理论观点,应用网络分析的范式和方法,对产业集群创新环境中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形成的过程机制进行探讨,尝试从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视角来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差异进行解释。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研究将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形成的过程机制问题分解为三个关键问题: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主要构成主体有哪些;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对企业从创新网络获取知识的影响如何;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知识获取、创新绩效间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本研究遵循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观察,构建概念模型和综合分析框架。 本研究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辨析了集群研究多个理论学派间的联系和演进轨迹。基于对理论文献的掌握和笔者多次针对浙江地方产业集群进行的实地访谈和调研,本研究选取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产业集

关于中关村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关村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3-09-09 8月22日,我应邀参加海淀区委主办的“中关村发展模式”座谈会,会上我谈了我对于中关村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一是中关村与硅谷的区域个性,二是中关村学习硅谷的独到之处,三是中关村次一级政府的作用,四是中关村成功发展的三模式。 一、中关村与硅谷的区域个性 中关村和硅谷的区域个性中差异最明显地方就在于:基于美国实用主义的精神,硅谷的法律环境非常适合创业者的生存和发展,因为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去尝试、去创新,但是硅谷却不重视对区域整体的研究,缺乏对硅谷区域创新的理论总结;对于中国而言,所缺乏的是允许试错的法律环境,但中关村的优势恰恰是硅谷的劣势,即非常强调和重视从整体来研究一个区域,中关村善于学习成功地区的经验,更加善于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和提炼,例如区域创新理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关村作为后发展地区,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追赶先进地区,就必须首先在理论上要超前,在思想上要领先。 硅谷和中关村之间的差异还在对待原创想法的态度上。从每年的创业数来看,海淀是2.6万家,多年来一直比硅谷高,但是去年硅谷创业企业达到了4.6万家,是过去的3倍。出现这种变化最大的原因是硅谷对新想法很重视,对更伟大的想法更重视,并且有大量的天使投资支持从想法到创业这一环节,因此催生出大量的创业企业。这就是中关村和硅谷的最大差别,比如乔布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这种想法在硅谷很常见,但是在中关村对颠覆性的想法支持很不够。同一个想法,在中国评价就是可行与不可行,但是在硅谷的评价就是太妙了或是没新意。 二、中关村学习硅谷的独到之处 现在全世界都想学习硅谷,建成一个新的硅谷,他们做法就是建大学城,比如纽约在罗斯福岛上设立应用型大学,想打造自己的硅谷;俄罗斯在斯科尔科沃打造莫斯科的硅谷,但我认为这都不会成功,因为他们都不懂硅谷成功的真正原因。 最近一些美国很多研究区域经济的学者来到中关村之后就很震惊,比如MIT教授史蒂夫·伯兰克,他说:“在全世界范围内看过很多创业集聚的地方,但北京最让我吃惊,这里的创业环境已经达到了硅谷的水平;北京已经成为硅谷在全球唯一的竞争对手。”这些说明中关村的成功正在逐渐被世界所接受。 我认为中关村学习硅谷的独到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创业开始发展。因为中关村本来就没有什么基础,只能从创业起步,如陈春先,并且中关村附近优质的大学资源,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业原动力,这是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形成了以创业为核心的硅谷——中关村人脉关系网络。硅谷的成功在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而其他地方只学硅谷的一方面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学习硅谷的生态环境。中关村学习硅谷不仅仅学习硅谷的核心做法——创业,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与硅谷广泛而活跃的人脉网络,通过人员的流动,将硅谷的生态环境一点一滴地成功移植到中关村。

中关村创新创业成果显著,每天诞生一个亿元企业

中关村创新创业成果显著,每天诞生一个亿元企业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年收入千亿级企业有3家,百亿级企业有50多家,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已经超过2300家。相比2012年,中关村的亿元以上规模企业增加了400多家,平均每1天就有一家亿元级企业诞生,在增长数量和增长速度上,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在创业方面,中关村不断整合创业服务资源,培育创业服务新业态。2013年,中关村全年新增企业达6000多家,平均每1.5小时诞生一家企业。首先,不断壮大天使投资人和创业导师队伍,鼓励“一区十六园”在建成区、产业基地和专业园建设特色创业孵化载体,鼓励平台型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成功企业家等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孵化器,培育和推广了车库咖啡、创客空间、云基地等新型孵化模式。其次,引导各类孵化机构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完善创业项目孵化机制和优秀初创企业发掘培养机制,支持设立种子基金或天使投资基金,提升政策咨询、企业管理、技术交易、投融资等专业服务能力。再次,支持各类创业服务机构与海外知名孵化机构开展合作,搭建国际化创业服务平台,培育与国际接轨的创业环境。 在创新方面,中关村坐拥全国最密集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打造了覆盖从草根创业者到大中型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2013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显示,中关村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30224件,同比增长28%,平均每16分钟申请一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7811件,同比增长23.7%。同时,在科技经费和人员投入方面,中关村2013年前11个月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达827.8亿元,同比增长25.8%,科技活动人员数量达到43.5万人,同比增长17.7%,超过了从业人员的四分之一。 此外,为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成果,中关村从2003年推出了针对已经跨越“创业死亡谷”且增长速度快、创新活跃企业的“瞪羚计划”,发现并培育了科兴生物、利亚德、碧水源、海兰信等一批高成长企业。十年间“瞪羚计划”通过信用评级、融资担保、政策引导、中介服务支持等措施,促进了区域内“瞪羚企业”的“量变”和“质变”,一方面“瞪羚企业”数量由2003年的千余家增长到了2013年的3307家,另一方面“瞪羚企业”中已经有92家陆续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境外上市22家,境内上市70家。

中关村发展概述

中关村产业发展概述: 一、“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初期 中关村,中国科技园区圣地,依照美国波士顿128号公路园区或者旧金山“硅谷”为模板打造的北京“技术扩散区”;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我国首家科技园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 在此之前,它仅仅是“电子一条街”。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创办中关村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其后出现了以“两通”(四通、信通)、“两海”(京海、科海)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群体。到1985年,中关村地区的科技企业已有90多家,电子一条街初步形成。 1988年,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基础上,“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应运而生。这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里,联想、四通、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一大批技术企业逐渐成长起来。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后,政策支持随之而来,同月,国务院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从试验区面积、税收减免政策、技术职务评定等出台了不少创新性措施。 二、从电子卖场到“中关村” 1992年,电子街的经营模式与现在截然不同。买方卖方都是以学习和掌握电子技术为出发点,价格不是重点。当然,这期间电子市场依然有利可图。一台286的电脑,成本一万多,售价往往在3万元左右。 随着时间的推移。至1995年,竞争的白热化,令众商家不得不在竞相杀价中兜售产品,杀到无利可图时,只好通过更换新的产品来增加要价的资本。而这也导致部分商家大搞杂牌产品,以次充好。商家逐利原本正常,但带来的信誉丧失,也给市场带来阵痛。利润与诉求的矛盾,随着中关村电子市场的扩张,愈加显得突出。而中关村不可能轻易地抛弃电子卖场,因为电子卖场已融入其血液。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介入电子市场的监管活动。 到199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请示中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发展规划,这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中央领导曾先后多次到中关村科技园区视察、指导工作。中关村在中国科技发展领域的地位和意义进一步提升。 得到国家政策认可和扶持的中关村发展速度已经远不是“电子一条街”所 能涵盖。在海龙集团董事长鲁瑞清的博客中是这样描述的:从产业方面,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也在悄然变化中。电子市场逐步退出历史,电子城开始登场并获得碰头彩。

中关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办法

中关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动中关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应用深化和服务推广,逐步完善线上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积聚中关村各类服务资源,建立良好的运营机制,使各类服务资源在政府有效监管下,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服务的接入和优化,实现资源有效对接、数据开放共享与服务融合提升,促进平台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根据《北京市市级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建设目标与建设模式 第二条搭建中关村双创平台,整合分散在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商业机构的数据与服务资源,打造中关村服务的集中窗口,推动创新创业服务要素聚集融合。 第三条中关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采用“政府引导监管、企业建设运营、各方共同参与”的模式,遵循“开放、共享、融合”的原则;以服务创新创业为使命,以优化服务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满足多元、融合、主动、一站式的企业服务需求,逐步构建和完善“网上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第四条由平台运营商投资建设中关村双创平台,中关村管委会将平台的运营权授予平台运营商,平台运营商按市场规则对接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服务资源,多方共同参与建设

平台服务内容。 第三章组织机构与各方职责 第五条成立平台建设专家委员会,聘请行业内相关专家组成。中关村管委会委派行业专家参与组建,负责对平台进行业务指导并实施服务质量监督与评价。 第六条中关村管委会职责 (一)负责授权平台建设和运营方使用中关村域名和品牌,并对平台运营进行监管(具体授权内容见附件三)。制 定年度评价指标,年度评价不达标时,管委会有权收回平台运营授权。 (二)负责监督指导平台运营商建立规范的服务规则,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规范,并监督平台运营商按规则、规范和标准流程提供服务。 (三)负责提出平台运营的监管要求,制定平台监管方案(具体监管内容见附件一),包括服务质量、服务准入、退出、评价等监管机制。 (四)负责提出平台主要考核指标与购买服务标准(相关标准见附件二),引导和监督平台运营商、服务商按规则和标准提供服务,实现政府有效监管。 (五)负责推动委办局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数据资源共享,利用融合数据中心等智慧中关村建设成果向运营商和服务商提供数据、资源支撑,积极推动平台开展资源对接工作,帮助平台对接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优质服务,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向平台运营商提供经费支持。

集群创新——新型的研发产业集群模式

集群创新——新型的研发产业集群模式 本期导读: 技术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 创新集群与集群创新的内涵 ※动态资讯※ 2013年2月5日,科技部发布《技术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到2015年,围绕技术市场体系建设和为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战略服务,着力实现以下具体目标:技术市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国统一多层次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技术交易机制和模式实现重大创新;技术市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能力全面提升。 依托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国创新驿站网络,整合全国技术转移和创新服务资源,形成统一开放、网上网下结合、产学研中介等各方主体扁平化合作的全国大技术市场。在中关村打造国家技术转移平台,在若干中心城市扶持和发展一批资源配置能力强、服务功能手段先进的新型综合性技术交易市场及种业等专业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总数达到400家;中国创新驿站区域站点达到50家,基层站点达到300家,签约技术经纪人1000名;建立全国技术转移联盟和技术转移行业组织,推动建立区域和行业技术转移联盟30家。 以高新区为重点开展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引导高新区建设和完善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主线的科技服务体系,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完善技术转移、创新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体系并健全其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间的协同创新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引领全国科技服务体系快速发展,支撑区域创新和结构调整。 ※主题解析※ 技术创新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线性范式”到“网络范式”的转变。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创新研究的“线性范式”。该范式认为技术创新一般经历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研究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技术过程。后来的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创新研究的视野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导致“网络范式”的兴起。 当前,受技术创新的“网络范式”理论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已经逐渐由“线

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创新网络关系到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及发展,完善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对于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以及推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研究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成及功能,全面分析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并从观念、主体间联系、政府、中介机构以及战略规划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集群,技术创新 经济全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技术全球化,使得高技术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创新日益成为高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培育国家竞争优势的源泉。集群式创新作为高技术企业创新成功的新模式,已经得到理论和经验的证实。世界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高新区,它们的集群创新网络已成形,而且实力强大,如美国的硅谷、中国台湾的新竹科技园、韩国的大德科学城等。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尽管已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空间聚集,但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我国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影响了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政策和创新网络,对提升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效果和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下载。 1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及功能 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是集群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由核心企业网络、外围辅助网络以及创新网络所面临的系统环境组成。企业是集群创新网络的核心要素,作为网络的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顾客、供应商、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服务机构构成了外围辅助网络;而集群的基础设施、文化基础、制度环境和企业创新活动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则作为创新环境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对于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了集群内主体间的沟通,形成资源共享和能力互补优势;②为群内企业提供了集体学习机制,利用知识溢出效应获得个体难以获得的知识;③降低了企业参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从而更有利于集群创新功能的发挥。 2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企业观念落后,创新能力不足 观念问题是培育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一些有相当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doc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主要数据: 1、XX年企业总数为295家,新入驻51家;新入驻企业主要为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信息安全等高精尖领域;绝大部分为成立时间在1-3年的创新创业企业; 2、XX年,园区企业中有21家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31家(含分支机构)已成功上市;XX年,销售收入过亿的企业有39家;入选瞪羚计划有32家企业;入选十百千工程有26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有10家。 一、企业数量 调研数据显示,中关村软件园XX年企业总数为295家,比XX年增加18家。其中新入驻企业有51家。 @数据背后的观点: 园区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入驻 XX年园区新入驻企业有51家,主要是创新型的小微企业。创新方向集中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为园区带来创新的新鲜血液的同时,为园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产业整合带来了种子。 二、分布结构 1、大型企业36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内有大型企业36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2%;中型企业占比7.5%;小型企业数量最多,占比55.6%;微型企业占比24.7%。

2、软件产品类企业占45.5%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企业中,软件产品类数量最多,占比45.5%;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类、软件技术咨询服务类企业数量分别占比17.4%和14.3%。 @数据背后的观点 园区企业业务类型由软件产品向服务转型 XX年园区企业纷纷由原有仅提供软件产品向提供相关服务转型。园区企业广联达在提供建筑行业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同时,推出了"材知道"行业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建筑行业的相关服务;中兴通搭建了税务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税务服务。 3、外资企业33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有外资企业33家,占比11.2%。 4、总部在园企业占86.3%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园区企业总部在中关村软件园的占比86.3%。 三、高端特点 1、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1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企业中有21家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2、上市企业31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中有31家(含分支机构)已经成功上市。与XX年相比,XX年新增信威集团、中科曙光和数字政通三家上市公司,其中数字政通新迁入园区,信威集团借壳上市,中科

集群,抱团创新的有效模式

集群,抱团创新的有效模式 地理位置比邻国内一流大学的中关村,为什么 没有真正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科技创新创业 集群地?不妨借鉴美国硅谷成功集群的经验。 几周前,我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小住,被朋友极力劝说不要搬回波士顿,一定要住在湾区。 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居然是:生活在硅谷的所在地湾区,人就会被无形地感染,总是琢磨着想干出点什么新东西出来,于是每个人都过得活力十足。 友人现在的职业是房产中介。但是,她已经在湾区有过好几次创业经历。现在的职业和她过去的各种尝试,完全大相径庭,但已步入中年的她,还是整天飞快地转脑筋,创意、追逐着各种新想法,继续做着创业梦。 硅谷:创新集结地 没错!旧金山湾区的硅谷,是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英国剑桥科学园、印度的班加罗尔、法国的索菲亚科技园,以及国内的各种“高科技园区”,都无法与硅谷相提并论。 这里聚集着全球密度最高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高素质人才。不仅有高科技人才,更有提供各种创业服务的风险投资家、咨询专家、猎头公司、会计和律师,为创业者提供

全方位的创新支持。例如:硅谷的高资本可得性,全球任何一个创新集结地都无从攀比。 硅谷内外,有一种自发的、非正规的社会网络。无论是那里企业内部松散扁平化的结构和文化,还是企业之间人员的频繁跳槽,甚至技术移民在母国和硅谷之间的流动,都在无形中促进了行业以及跨行业知识和创新理念的共享。 我的另一位生活在湾区的友人,近年来跳槽过好几次。出乎常人意料的是,他今年跳槽,是放弃了一家薪水丰厚、日趋成熟的高科技公司,而选择了一家飞速发展但还没上市的创业公司。据说,不算股权,友人现在的薪酬只有被放弃的那家高科技公司的1/6! 硅谷特有的这种自发、非正规的社会网络状联结,不仅促使了地域中各方人才对新技术和新产业的集体分享学习,同时,创业者或创新者们能通过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自发重组,去追求各种最新机遇的行为,得到最大限度的鼓励。 随之,弥漫硅谷的创新和创业文化,也越来越厚密。 斯坦福:产学研结合地 最有特点的,大概是和硅谷的形成息息相关,在1950年代初创建了世界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的斯坦福大学了。惠普、苹果、太阳微系统、硅谷图形、雅虎、谷歌、思科、英特尔以及很多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的巨头公司的创建人,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或教授。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主要数据: 1、XX年企业总数为295家,新入驻51家;新入驻企业主要为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信息安全等高精尖领域;绝大部分为成立时间在1-3年的创新创业企业; 2、XX年,园区企业中有21家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31家(含分支机构)已成功上市;XX年,销售收入过亿的企业有39家;入选瞪羚计划有32家企业;入选十百千工程有26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有10家。 一、企业数量 调研数据显示,中关村软件园XX年企业总数为295家,比XX年增加18家。其中新入驻企业有51家。 @数据背后的观点: 园区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入驻 XX年园区新入驻企业有51家,主要是创新型的小微企业。创新方向集中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为园区带来创新的新鲜血液的同时,为园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产业整合带来了种子。 二、分布结构

1、大型企业36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内有大型企业36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中型企业占比%;小型企业数量最多,占比%;微型企业占比%。 2、软件产品类企业占%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企业中,软件产品类数量最多,占比%;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类、软件技术咨询服务类企业数量分别占比%和%。 @数据背后的观点 园区企业业务类型由软件产品向服务转型 XX年园区企业纷纷由原有仅提供软件产品向提供相关服务转型。园区企业广联达在提供建筑行业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同时,推出了“材知道”行业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建筑行业的相关服务;中兴通搭建了税务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税务服务。 3、外资企业33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有外资企业33家,占比%。 4、总部在园企业占%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园区企业总部在中关村软件园的占比%。 三、高端特点 1、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1家

上海虹桥万科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

上海虹桥万科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 摘要介绍了项目概况、设计思路和设计特点,主要探讨了在现今多维度设计审查、复杂的规划及法规制约条件下,作为设计师如何以技术思辨的方式,从法规中寻求解决方案和策略,并充分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实现设计的原始理念,最大限度还原设计构想,同时满足业主对项目产品定位及运营的要求,从而最终实现政府对项目宏观定位,业主对项目运营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建筑地标形象的诉求,以及设计单位对设计产品的完善性、绿色环保等诸多方面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手法 1战略定位 2000年,上海成立虹桥商务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浦西共同形成上海经济圈三足鼎立、多极发展之势。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交汇处,结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置,规划用地面积约86.6km2。虹桥商务区是实现上海“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载体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商务集聚区,是加快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国家战略,促进上海服务全国、长江流域

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载体。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主体是现代商务功能,是上海“多中心”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上海市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 2011年底,万科拍得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03#地块;2012年2月,签订了该地块的土地开发合同,开始借此全力打造由住宅产业向商业转型的开山试水之作。 2项目概述 项目地块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申虹路以西申长路以东,锡虹路以南苏虹路以北地段,基地面积为32 170m2。地块东侧隔申虹路即是包含了高铁站、城市轨道交通和虹桥二号航站楼的虹桥交通枢纽。该项目由地上七栋单体建筑构成了集办公、商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与办公综合建筑群,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内又一标志性建筑。地上建筑面积约为11万m2,地下面积共计8.5万m2,总面积约19.5万m2,各单体地上7~8层,建筑高度38m,地下满铺3层地下室。 3规划目标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和商务功能的集聚整合作用,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突出低碳设计和商务社区的规划理念,将本社区建设成为:功能多元、交通便捷、空间宜人、生态高效、具有较强发展活力和吸引力的低碳商务社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 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试行)》政策解读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已于2017年9月22日正式印发。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细则》出台背景及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52号)、《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央城市工作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等会议和文件精神,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落实《关于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促进分园高端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 依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17]15号)制定了《实施细则》,对支持内容、申报材料、申报流程等内容进一步的明确细化。 二、《实施细则》的支持主体 支持对象为在中关村示范区内开展绿色生态园区、特色园区、创新社区、军民融合园建设和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改造

的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单位;服务示范区企业的人才住房保障项目的投资、建设或管理单位;向园区辐射转移和落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精尖”产业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主体;开展智慧中关村示范试点的项目单位。 三、《实施细则》的支持主要内容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17]15号)基础上,对绿色生态园区建设等9个支持方向在支持内容和申报材料方面进行明确和细化。 (一)推进绿色生态园区建设 细化支持条件:1.明确生态建设项目领域包括建筑节能、海绵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大气污染防治、绿色照明、绿色交通、生态景观、生态智慧管控系统、固体废弃物处理、地下综合管廊、生态修复等。2.对第三方社会资本参与的生态建设项目,申报单位须为园区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公司或中关村示范区政策范围内注册企业,且为项目出资方,出资金额须高于项目生态建设投资的40%。 明确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表、生态园区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及其专家评审意见或相关评审会议纪要等复印件、相关合同文件及资金往来凭证复印件、生态建设项目实施效益分析报告等。 (二)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改造 细化支持条件:

中关村科技园区2000年经济发展综述

中关村——腾飞的一年 —中关村科技园区2000年经济发展综述 2000年,是落实中央领导提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指示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园区企业20多万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关村科技园区各项经济指标均呈高速增长态势。 入园企业增势迅猛。自1999年6月5日《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公布以来,国内外大量高科技企业、大批创业者和投资者看好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前景,纷纷抢先入驻,企业创业高潮方兴未艾。2000年,园区新认定企业在1999年创记录增长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全年新批入园企业2461家,比上年的1227家增长1倍。截止到2000年年底,园区中已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达6186家。 进入2001年,新认定企业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初步统计将达3060家。 中关村科技园区历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股份制企业是园区发展的主流。2000年新批企业中,股份制企业1897家,占新入园企业总数的77.1%,累计认定股份制企业4814家,占入园企业总数的58.5%,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发展保持增势,新认定三资企业329家,累计认定三资企业1501家,占入园企业总数的比重保持在18.3%的水平,其中合资企业899家,合作企业64家,独资企业538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比重下降,新批企业分别仅有28家和8家,累计认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分别为964家和438家,占总量比重分别为11.7%和5.3%,比上年下降6个和6.4 个百分点。 1000 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上海虹桥万科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

虹桥万科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 摘要介绍了项目概况、设计思路和设计特点,主要探讨了在现今多维度设计审查、复杂的规划及法规制约条件下,作为设计师如何以技术思辨的方式,从法规中寻求解决方案和策略,并充分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实现设计的原始理念,最大限度还原设计构想,同时满足业主对项目产品定位及运营的要求,从而最终实现政府对项目宏观定位,业主对项目运营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建筑地标形象的诉求,以及设计单位对设计产品的完善性、绿色环保等诸多方面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手法 1战略定位 2000年,成立虹桥商务区,与浦东新区、浦西共同形成经济圈三足鼎立、多极发展之势。 虹桥商务区,位于市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交汇处,结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置,规划用地面积约86.6km2。虹桥商务区是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载体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商务集聚区,是加快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国家战略,促进服务全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

的重要载体。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主体是现代商务功能,是“多中心”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市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 2011年底,万科拍得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03#地块;2012年2月,签订了该地块的土地开发合同,开始借此全力打造由住宅产业向商业转型的开山试水之作。 2项目概述 项目地块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申虹路以西申长路以东,锡虹路以南虹路以北地段,基地面积为32 170m2。地块东侧隔申虹路即是包含了高铁站、城市轨道交通和虹桥二号航站楼的虹桥交通枢纽。该项目由地上七栋单体建筑构成了集办公、商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与办公综合建筑群,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又一标志性建筑。地上建筑面积约为11万m2,地下面积共计8.5万m2,总面积约19.5万m2,各单体地上7~8层,建筑高度38m,地下满铺3层地下室。 3规划目标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和商务功能的集聚整合作用,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突出低碳设计和商务社区的规划理念,将本社区建设成为:功能多元、交通便捷、空间宜人、生态高效、具有较强发展活力和吸引力的低碳商务社区。

中关村领潮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关村领潮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关村不是中国的硅谷,而是世界的中关村。 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引发创业浪潮,带来产业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 中关村是我国互联网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孕育地。今天,互联与移动在一起,智能与制造在一起,生物与医药在一起,传统产业嫁接互联网思维,新产业的广阔空间,正在神州大地引发新一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大潮,而中关村,正是这潮头的领潮者…… 科技创业圣地,引领中国风向 30多年前,改革开放春风乍起的时候,中关村出现了最早砸碎锁链的勇士。他们成为中国科技创业的引路人。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什么错?”一个叫做陈春先的核科学家,率先下海,不低头,不写检查,在一个破旧仓库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一个叫做王洪德的工程师,提交了辞职创业报告,发出了“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不后悔”的呐喊。 选择不安与冒险,选择未来的召唤,奔向市场经济的洪

流。1987年底,集中在白石桥路、海淀路和中关村路的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企业已达148家,形成了“电子一条街”的雏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关村成为中国科技创业的发源地。 “鸟飞林觉曙,鱼戏水知春”。20多年前,中关村建起中国第一家国家高新区,一代代创业者在此登上科技创业的“高速列车”。 海归创业,引领风向。为了“让互联网改变中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张朝阳创办了搜狐公司。为了“用技术改变世界”,李彦宏辞掉硅谷职位,带着专利技术回国,创办了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百度。如今,在这个科技创业者的摇篮里,留学归国人员占到全国的1/4,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占到全国的1/3。用创业体现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和厚度,中关村成为中国科技企业的聚集地。 在科技创业中铺下创新的基石,中关村开发了一批满足市场需求的紧缺技术和产品,掌握了一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涌现出汉卡、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创造了TD?CSCDMA、闪联等一大批重要国际技术标准,为航天、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今天,中关村已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王晓

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网络形成的行为模型分析(精)

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网络形成的行为模型分析 李萍1闫秀霞2 (1.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尽管有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网络能给集群内的企业带来创新优势,但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网络的形成有其复杂的机制。基于博弈论的相关知识,构建了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网络形成的行为模型,通过该模型的分析,探讨了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网络形成的行为的优势以及约束条件。 关键词: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网络;激励模型。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 A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cts of co-innovation network model analysis Li Ping Yan Xiu-xia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Shandong Zibo 255049 Abstract:Although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dustrial clusters co-innovation networks of enterprises within the cluster can give new advantages, but the industrial cluster forma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has its complicated mechanism. Based on knowledge of game theory to build the industrial cluster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network formation behavior mode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l, it

【附件】中关村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空间布局 中关村科学城。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行先试力度,聚集产业创新要素和高端业态,调动高校、院所、企业等主体的积极性,推进协同创新,大力发展高端研发和楼宇经济,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制一批新标准、转化一批重大成果。重点建设以中关村大街为核心的"中关村生命科学与新材料高端要素聚集发展区",以知春路为核心的"中关村航空航天技术国际港",以学院路为核心的"中关村信息网络世纪大道"。把中关村科学城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沿阵地、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和区域创新的先行示范区。 未来科技城。 突出生态环保、科技示范作用,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生态环境。积极推进中央企业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一流科研人才的集聚地、引领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和全新运行机制的人才特区,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创业机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地。 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 以海淀区平原地区、昌平区南部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研发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产业集聚,加速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孵化转化,建设"生态良好、产业集群、用地集约、设施配套、城乡一体"的世界领先的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 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 有效整合亦庄、大兴为主体的城市南部产业空间资源,拓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加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带动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联动发展,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对外辐射合作的重要承载区。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 查报告

编号:FS-DY-20898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主要数据: 1、XX年企业总数为295家,新入驻51家;新入驻企业主要为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信息安全等高精尖领域;绝大部分为成立时间在1-3年的创新创业企业; 2、XX年,园区企业中有21家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31家(含分支机构)已成功上市;XX年,销售收入过亿的企业有39家;入选瞪羚计划有32家企业;入选十百千工程有26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有10家。 一、企业数量 调研数据显示,中关村软件园XX年企业总数为295家,比XX年增加18家。其中新入驻企业有51家。 @数据背后的观点: 园区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入驻

XX年园区新入驻企业有51家,主要是创新型的小微企业。创新方向集中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为园区带来创新的新鲜血液的同时,为园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产业整合带来了种子。 二、分布结构 1、大型企业36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内有大型企业36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12.2%;中型企业占比7.5%;小型企业数量最多,占比55.6%;微型企业占比24.7%。 2、软件产品类企业占45.5%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企业中,软件产品类数量最多,占比45.5%;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类、软件技术咨询服务类企业数量分别占比17.4%和14.3%。 @数据背后的观点 园区企业业务类型由软件产品向服务转型 XX年园区企业纷纷由原有仅提供软件产品向提供相关服务转型。园区企业广联达在提供建筑行业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同时,推出了“材知道”行业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建筑行

虹桥

P6、P7停车库位于东交通中心。 温馨提示各位到达2号航站楼的驾驶员:2号航站楼提供P6、P7两大停车库方便各位驾驶员泊车。P6停车库位于机场的北面,驾驶员可以沿虹翟高架下进P6停车库,P7停车库位于机场的南面,驾驶员可以沿虹渝高架下。 P9、P10停车库位于西交通中心。 要到虹桥火车站的驾驶员,你们可以选择p9、p10二大停车库,沿崧泽高架下是进p9停车库,它是在火车站的北侧,沿建虹高架下是进p10停车库,它是在火车站的南侧。不要走错哦!(详情见博文“虹桥枢纽停车库介绍”) 自驾车到达2号航站楼乘机和接客的市民,要注意2号航站楼的停车设施和场内交通组织方式。 停车库位于与2号航站楼相连的东交通中心内,东交通中心内设有P6、P7两个小型车停车库(限高1.9米)和P5、P8两个大客车地面停车场,能提供2612个大小停车位,旅客可以通过连接航站楼的3个大通道,便捷往返航站楼与停车场。

需注意的是:P6、P7停车库分列东交通中心南北两侧,两个停车库之间开车不互通,只有步行相通。 B1层是高铁到达层,B2、B3特指轨道交通的站台层。为了避免混淆,设计之初,停车库内部的其他两个楼层便被命名为“M层”,意为“夹层” 为了便于旅客及时找到停放的车辆,机场方在通用标识的基础上,独具创新地采用“动物”和“水果”作为楼层的配套形象标识,便于旅客形象记忆。P6的各楼层以“动物”命名,“骆驼”“斑马”“袋鼠”“大象”“长颈鹿”为5个楼层的“指引大使”。P7则以“水果”命名,“菠萝”“葡萄”“香蕉”“西瓜”“桔子”变身为各楼层的“形象代言”。见下 图。 图示:P6,P7分布情 况 西交通中心设有P9、P10两个停车库。P9各楼层分别以南瓜,胡萝卜,茄子等蔬菜命名。P10楼层分别以白鸽、青蛙、金鱼等动物命名,便于旅客形象记忆。

中关村的创新秘诀

中关村的创新秘诀 曾有国外媒体预言,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个地方可能超过美国的硅谷,那就是中国北京的中关村。近年来,中关村诞生了诸多创新型孵化器,这可能是中关村乃至中国破解硅谷创新神话的真正开始。 创新型孵化器的探索 几年前,一项很有影响力的关于美国硅谷的研究指出,“社会网络和文化”才是硅谷创新的本质。随着科技创业的发展,中关村的创新型孵化器也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近年来,创新工场、3W咖啡、车库咖啡、微软云加速器等多元化的创业服务形态在中关村遍地开花。它们形式多样,有的是培训机制,有的是导师机制,有的是投资机制;有的通过互联网平台,有的通过资源集成。虽然发展模式不同,但其核心都是为创业者服务。 传统孵化器主要是借物理空间来聚合资源,其能够聚合的资源非常有限,能承载的载体和提供的服务也很有限。创新型孵化器则不同,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带来了更大的资源互联能力,也使得各种服务能够更好地以虚拟化的方式实现。由此,创新型孵化器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它把科技、创业者、资本、

市场等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创业生态链。 国科火炬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主任杨晓非认为,所有创新型孵化器身上都有一个明显的烙印:大家都在参与全球科技创业资源的配置和流动,这是科技创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孵化器当中虽然也有流动,但由于地区差异大,产业聚集度不同,一些产业聚集度比较薄弱的地方还是需要靠物理空间来集聚企业。 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诞生的意义不只在于其自身的发展,更在于它们起到的引领示范作用。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的核心是“创新”,它们立足自身,具有专业性强、对接天使投资、注重辅导培训、针对早期项目、搭建服务平台、整合配置资源等特点,在培育创业人才、发展天使投资、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武文生认为,在探索创业服务创新方面,中关村的创新型孵化器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未来还应当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探索服务模式和创业模式的创新,特别是利用社交网络和网络技术与天使投资更好地对接。只有在这方面探索,才会真正实现差异化,具有竞争力。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