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病历、抗生素、临床路径专项检查整改记录表单

医院病历、抗生素、临床路径专项检查整改记录表单

医院病历、抗生素、临床路径专项检查整改记录表单
医院病历、抗生素、临床路径专项检查整改记录表单

医院病历、抗生素、临床路径专项检查整改记录表单

填表说明

一、表单制定目的:为使临床科室各项检查工作的实施、整改记录更加统一、规范,方便科室自查及上级部门检查。

二、病历检查涵盖运行病历、终末病历、门诊病历,检查标准参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中的具体要求,具体检查内容

按照表单中逐项填写,并对发现问题病历定期复查,明确整改结果。

三、抗生素专项检查包括出院前运行病历和门诊病历,检查标准参照《抗生素应用指南》中的具体要求,具体检查内容按照

表单中逐项填写,并对发现问题病历定期复查,明确整改结果。

四、临床路径按照科室制度路径标准进行检查汇总。

五、检查频度要求:病历及抗生素检查要求按照年度自然周排序,每隔一周检查一次,遇到节假日可适当调整,但总频次不

变。临床路径按照自然月顺序进行检查登记。

六、本表单结合《区医院临床科室工作记录手册》使用,对检查阶段性整改建议、整改结果应在记录手册相应质控活动记录、

临床路径工作记录中予以体现。

七、本表单的检查内容要求科室全员知晓,不得以住院总不在等理由作为检查时不能提供的理由。

八、对表单中设计项目,科室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做适度调整,但表单整体框架不许变动。

九、本表单必须用电子版本填写,做好备份,并按季度整理打印做好科室内部备案。

1

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评审要点 4.19.1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控制活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规章要求,并与医院功能和任务及临床工作相匹配。 4.19.1.1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C】 1.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负责人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至少每年召开两次工作会议,有会议记录或会议简报。 3.科室有兼职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人员。 4.有上述组织的工作制度与职责。 5.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总体工作规划和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并依据上级部门与医院感染的有关要求,制定工作实施计划并落实。 6.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职责并履行。 【B】符合“C”,并 1.有对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工作及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感染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问题有反馈及改进措施。 2.对上级主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调整完善工作计划和容。【A】符合“B”,并 1.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置满足临床需求。

2.无重大医院感染责任事件。 4.19.1.2 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贯 彻于所有医疗服务中。【C】 1.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和完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2.有针对医院所有医疗活动和工作流程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并落实。 3.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人员熟知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及所管辖部门院感特点。 4.全体员工熟知本部门、本岗位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及要求,并执行。【B】符合“C”,并 1.职能部门有计划和相关制度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保障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 2.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有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及缺陷及时反馈,有持续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持续改进有成效,2年无重大院感染暴发责任事件。 4.19.1.3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C】 1.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室)的医院 感染管理在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基础要求。 2.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无污染源,应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相邻近,相对独 立。 3.母婴室每产妇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应少于6m2,每名婴儿应有一床位,占地面积不应少于2m2。 4.新生儿病房(室)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分新生儿病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持续改进方案

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 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旳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并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推手、通过形式多样旳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旳督促检查,改变医院感染管理是院感办一个部门旳事情的认识,提升执行力。 在专业感控人员的带动下,实现医院全员参与,院感办与医院其他部门联合同心协力,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特制订2018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的诊疗活动。 二、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管理目标 ●医院感染现患率≤8%; ●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医院感染漏报率≤15%;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培训率≥95%。 ●手卫生依从性≥80%;正确率≥95%; ●重点部门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100%; ●全院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100%;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合格率100%; 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如下图 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结构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如下: 主任:王爱民 副主任:胡成杰麦松江孙继鸿 委员:张文顺柴文豪党卫红李献国田永强崔保星黄河艳赵春秀李素珍陈英张莉娜刘万利温会申王萌萌郭振敏司丽杨军明张丽娜田万芹黄汇丽乔继红尹美玲李艳炜王艳平樊媛媛侯凤娟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 科长:侯凤娟 (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组,下设17个一级质控小组 医院感染管理一级质控人员名单(共60人)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文本本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 科室: 年份: 西充县人民医院

西充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的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某种手术指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各临床科室、相关科室应当参照本制度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三、成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管理指导评价小组(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工作开展在医院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由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以下简称“科室实施小组”)具体实施,院长任管理委员会主任,科室主任为科室实施小组第一责任人。 四、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全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对相关临床与医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院内各部门统一协调、督导并定期

检查各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 五、管理委员会应定期(每季度)组织召开由院领导主持,医疗、护理、质控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召开医疗、护理、医技、药房等部门的协调会;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路径实施科室。 六、科室实施小组应定期(至少每季度一次)召开临床路径总结评估会议,根据本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对试点疾病的监测指标(如入组率、完成率、住院天数、费用等)进行分析评估,并上报医务科。总结影响试点疾病质量监控的问题,对管理委员会的反馈意见及时落实,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七、临床路径文本的制定应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和文本,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对于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 八、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在患者入院时向其详细介绍临床路径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应的诊疗项目等,并将患者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九、经治医师应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以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十、诊治过程中出现变异的,应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医嘱及病程记录中,护理应将变异记录在临床路径护理篇中,并对变异情况

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和侧支循环药物: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X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doc

第一篇、院感整改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篇一院感整改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2014年9月29日,专家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评审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会上通报) 1、科室设置院感科未独立设置,无专职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 2、医护人员培训院感培训不全面,专职人员及医护人员院感培训欠缺; 3、院感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切合实际,无实际管理效果; 4、防护措施制定不全面,缺乏相关演练,微生物检测标本送检意识差; 5、未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6、医院无独立设置的营养科。 现场检查中 1、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全面,无干手用品,无干手设施。 2、多耐的知识、发生多耐后的处理措施掌握得不够。 3、临床科室院感小组院感监控人员职责不清,工作落实不到位。 整改措施 1、按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加强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专职人员每年参加省、市级院感继续教育培训班,了解全省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修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作好工作计划,落实制度,作好检查反馈持续改进,全面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

作。 4、结合糖尿病专科医院特色,制定皮肤软组织感染防控措施等,并组织好演练。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签订微生物监测协议,作好医院环境、物表,手卫生等监测,提高临床感染病例微生物送检率。 5、在门诊大厅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处,配备专职人员作好预检分诊、登记工作。 6、引进人才,设置营养科,作好糖尿病饮食管理工作。 7、完善手卫生设施,增加干手设备,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篇二院感管理整改报告2014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2013年8月19日,专家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评审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会上通报)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1、建筑布局不合理手术室的洗手池设在限制区外; 2、流程欠规范治疗室与处置室有门相通;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精选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精选 篇一: 自去年12月1日起,我院开始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召开动员会、临床路径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务处,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是试点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医务处及试点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四是成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组。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试点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培训制度、督查制度、评估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质控管理制度以及试点工作协调机制等8个工作制度。 各管理组织坚持例会制,定期开会分析、总结评价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每个季度各管理

组织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建立三级督查体系,一级为院工作领导小组;二级为质控管理与指导评价组;三级为科室实施小组。一级抓一级,确保试点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扎实开展,务求实效。 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存在问题 我院在试点工作开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试点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试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对试点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别,个别科室没有按照医务科的统一部署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相关组织,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致使对临床科室、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没有及时研究解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2、试点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 一部分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医院要求进一步降低平均偿付标准,导致医院效益下降;临床路径的法律地位问题等客观原因,使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

医院感染整改措施

医院感染整改措施 第一篇:医院xx年度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第二篇: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第三篇:包钢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第四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及处方点评分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报第五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及处方点评分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报更多相关范文 医院xx年度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在医疗技术日趋发达的当今已成为一门学科,在医院管理中与医疗管理、护理管理步入了同一高度。1月15日下午,本年度第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在五楼会议室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会上院感科向委员们汇报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管理组织与制度欠缺。首先,表现在领导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医院的领导对医院感染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很少过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上全院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的单薄,存在着硬件设施简陋,布局不合理,消毒设备落后等问题。 2、各项制度不全面。医院有消毒隔离制度,但各重点部门的管理制度、培训制度欠缺。 3、科室布局。部分科室布局不合理,治疗室、处置室三区划分不明确,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

4、消毒隔离措施。配备了动态消毒机及紫外线灯,但无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 (二)、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的重视。根据xx年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100张床位的医院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长或主管医疗的副院长为感染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目的就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的地位,把感染管理工作提到医院的工作日程上。 2、建立健全并完善各项管理组织与制度。建立和落实制度是搞好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做到“制定我做的,做我制定的”;建立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网络,责任到人。 3、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体现。感染管理科是全院感染管理的专职人员,而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是科室的专职人员,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责任性,恪守自己的职责,加强监督和指导,在检查中更多协调各科室,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科室,修定制度,并加以落实解决,使各项检查工作更加条理化、规范化。 4、坚持继续教育学习。积极参加院外的培训,并将培训内容对本院人员进行再培训,尤其着重培训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再由感染管理小组成员随时对科室人员进行指导。 5、全院各环节全程监督。医疗废物的后期处置归于后勤部门,感染科专职人员要进行监督;一次性无菌物品和消毒药械的管理归于设备科,感染科备案、检查;医院关于大型设备的配置及建筑的扩建、

最新单病种临床路径标准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项目及当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最新模式。此外,笔者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今后急需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近20年以来,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不断改革,特别是近几年实行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后,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显得更加重要。 1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Donabedian提出应根据基本结构,实施过程以及医疗效果三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医疗效果是最终的可靠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疾病的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治疗是否迅速、有效和安全,治疗的费用是否合理、经济,其成本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最终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 2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及项目 1992年,在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市卫生局编写了《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草案)》,并将它作为全国《综合医院分级管理的标准(试行草案)》附件之八。该标准选择了102种临床各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作为全国病种质量的评价范围。 标准中所列每种病种的质量控制评估内容及项目包括:诊断依据、入院指标、疗效标准、出院标准、临床评定指标(包括疗效、平均住院日)。其中临床评定指标中,设置有平均医疗费用,当时由于全国收费情况比较复杂,且缺乏大量真实而客观的数据,故此项未列出全国统一的参考指标值。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研究者提出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类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与措施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符合二级医院要求,特制定该方案。 指导思想 以《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为指导,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为标准,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模式。 工作目标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加速实现《江苏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要求。 主要任务及指标 1、继续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把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2、继续以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为蓝本,以《江苏省医院感染质量评价标准》抓落实。 3、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进一步调整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有记录。 4、医院要将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纳入全院对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内容。 5、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培训工作,院感科工作人员每年接受一次医院感染专业知识学习与知识更新;院感科每年要组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二次、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一次,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院感染专业知识水平。 6、制定监管程序,完善各项制度,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制定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监管程序,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使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进一步程序化、制度化。 7、坚持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监测每季一次。监测结果院感科每季汇总反馈到科室。 8、加强手术室与供应室管理 功能、人员配备与医院工作量相适应。 区域化分清楚: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 各区布局、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 每季进行一次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监测,监测结果(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达标。 供应室下收、下送制度并落实。 狠抓手术切口感染控制工作。制定手术室切口感染管理制度,硬式内镜清洁消毒制度、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组织手术室工作人员学习并讨论手术室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并下科室督查制度落实情况,严防手术切口感染事故发生。 9、根据卫生部印发《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内镜进行规范化管理。 10、加强新生儿室管理,严格新生儿室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及环境卫生监测工作,严防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 11、加强消毒产品管理工作。药剂部门必须从正规渠道采购消毒产品,按要求索证、验收、保管、记录,科室必须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配制、使用。 12、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工作,加强医务人员、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职业暴露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防范意识及技能、自觉试行标准预防,严禁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例发生。 13、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按照《医院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

胸痹心痛病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11 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TCD 编码:BNX020、ICD-10编码:120.805),心绞痛分级为Ⅲ级或Ⅳ级的患者。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岁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 月 日 (第1天) 年 月 日 (第2—3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中医证候诊断 □危险性评估 □拟定初步中医诊疗方案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开展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监护 □进行健康宣教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 □病重患者继续重症监护 □完善中医四诊信息 □完善中医证候诊断 □完善中医诊疗方案 □完成病程记录‘ □完善入院检查 □进行健康宣教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胸痹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病重或病危通知 □病情较重者可重症监护 □低盐低脂饮食或糖尿病饮食 □口服中药汤剂 □静点中药注射液 □口服中成药 □内科基础治疗(按照西医指南进行) 临时医嘱 □必查项目: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心肌损伤标志物 □凝血检查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 □胸部X 线透视或胸部X 线片 □心脏超声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的项目 长期医嘱 口完善中医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或静 脉注射液 口完善内科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口完善入院检查 口据病情选择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口甲状腺功能 口B 型尿钠肽 口超敏CRP 口血尿酸 口同型半胱氨酸 口冠脉CTA 口冠脉造影 口腹部超声 口经颅多普勒超声 主 要 护 理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分级护理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 □范护理方案 □根据病情和危险性,实行分级护理

运行病历检查标准评分表

运行病历检查标准评分表科室住院号患者姓名病历书写者主要诊断入院时间年月日检查时间年月日评审人员实际得分医嘱单10分1、长期医嘱有专业护理常规、级别、病重危告知、饮食、必要的监测、及辅助治疗措施等。2分2、写药品通用名,注明剂型、剂量、用量、途径和具体方法,成组用药右侧划斜线,斜线右侧书写用法。2分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符合指导原则。2分4、临时医嘱用药不超过24小时,各种检查、治疗性操作书写要规范。2分5、每行左顶格对齐,取消方式正确。1分6、会诊、转科、变更床位、出院、等要写医嘱1分入院记录20分1、患者人院24小时内完成人院记录2分2、按规定书写再次或多次人院记录1分3、患者一般项目填写齐全2分4、主诉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多症状时按时间顺序写。2分5、现病史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发展变化、伴随症状、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饮食影响等方面的详细情况,仍需治疗其它病另起一段记录,按时间顺序写。2分6、既往史包括健康、疾病史,传染病、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输血、药物过敏史1分7、个人史包括出生、居留地,职业、居住特点,烟酒嗜好、生活习惯等。1分8、婚姻史结婚年龄、爱人健康状况、夫妻感情。9、月经及生育史月经、孕育情况。1分10、家族史三代人父母、兄妹、子女健康状况、死亡原因、有无同类疾病。1分11、体格检查按身体系统和器官顺序写。2分12、专科情况病

历择要各专科可根据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1分13、辅检入院前及入院24小时内所作与疾病相关的检查及结果。有标题、日期、外院地址、内容1分14、诊断住院医师写初步诊断、主治医师写入院诊断,写在末行下中线右侧,修正诊断写在末行下中线左侧由含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上级医师修写。尽可能含病因、病解、病生诊断。诊断不明时,写某某症状或体征待查,其下方另起行排列可能的疾病。几种病时按主要病、并发病、伴发病排列,诊断不明时,将可能性最大的病排第一项。2分15、医师签名上级医师在规定时间内1分病程记录35分1、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要有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诊疗计划。5分2、日常病程记录与病情一致的时间要求内写,内容含病情变化、辅检结果及临床意义、诊断的确定或修正诊断依据、疗效评价、医嘱更改理由、告知情况等。8分3、有抢救医嘱的抢救记录2分4、输血病历中有输血记录2分5、转出入及交接班记录2分6、阶段小结每月一次2分7、会诊记录单2分8、科主任查房记录3分9、复杂危重病人术前讨论2分10、规定时间内完成手术记录3分11、病程记录医师签名1分12、特殊检查治疗操作记录3分辅检5分1、住院超过48小时有常规化验结果或拒绝检查沟通签字2分2、检查报告单粘贴规范、齐全。1分3、输血病历中有输血前相关检查结果2分知情告知20分1、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知情书签名确认3分2、手术同意书签名确认3分

取内固定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与表单完全版

取内固定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诊断为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一、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骨折内固定术后(ICD10-Z47.003 ) 行内固定拆除术(ICD10-CM-78.6002) (二)诊断依据。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 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1.病史: 明确外伤骨折后进行手术内置物植入病史;2.主要症状及体征:患者患处无明显症状,局部见明显手术疤痕,无红肿、溃疡及窦道形成,局部无压痛叩击痛。 3. X线摄片检查可见:钢板内置物存在,无断裂松动剂脱落,见 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通过。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7 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 术后目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 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3. 首选拆除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编码TCD:BGG00、0 骨折内固定术后 (ICD10-Z47.003 ); 2. 明确外伤骨折后进行手术内置物植入病史; 3. 钢板内置物存在,无断裂松动剂脱落,见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通过。 4. 除外以下情况: 1)并发严重感染骨髓炎形成者; 2)内置物因外院器械不和或时间久远不能取出者; 3)合并其他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严重影响第一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者。 5.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w 7天。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 )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 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X 线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 年度 目录 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织建设 (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质量控制要求 (1)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2) 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细则 (3) 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细则(100分) (3)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细则(100分) (4)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细则(100分) (6) 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100分) (7) 彩超室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100分) (8) 儿童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100分) (9) 儿童康复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100分) (10) 婚检科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100分) (11) 12 分)..............................100药剂科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医疗废物医院感染管理评价细则(100分) (13)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室检查 (15)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记录 (15) 四、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 (27) 医院感染培训记录要求 (27) 科室院感知识技能培训考核计划 (28)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考核记录 (29) 五、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41)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41)

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织建设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质量控制要求 一、各科室应按照医院相关要求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主要成员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二、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要求,制定本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落实;每月组织本科室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度、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自查;落实本科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三、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对自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记录、及时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并能追溯、制定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

运行病历检查记录表

检查日期:年月日主管医师:病案号:患者姓名:编号检查项目内容(在相应缺陷项上打钩)备注 1 准入制度 执行情况 病历书写者、治疗操作者、手术实施者、值班人员等 是否具备相应的权限和资格; 诊疗项目是否规范,新项目是否已经医院审批备案。 2 核心制度 落实情况 转科记录、临床输血疗效评估表、重大手术审批报告 等。 3 病历书写 时效性 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术前讨论、手 术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会诊记录等是否规范及时、 全面、准确、客观。 上级医师是否及时审核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程记 录、查房记录等并签字确认,确保病历记录的客观性 和有效性。 4 医嘱的规 范性 医嘱单上检查、化验等名称书写是否准确规范,医师 签名是否完善。 医嘱单与病程记录中内容是否对应。 5 知情同意 及医患沟 通情况 各种知情同意书签署的规范性,各阶段的医患沟通的 及时性。 6 诊疗合理 性 各种检查报告单是否及时粘贴并向家属告知; 大型设备检查有无适应症并得到审批; 重要检查结果是否分析记录并采取处置措施; 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贵重药物应用 是否合理。 7 三级查房 制度落实 情况 各级医师查房记录是否及时,有无分析、处理及指导 意见,是否体现教学意识; 对上级医师的指示是否遵照执行并记录。 8 打印的及 时性 是否及时打印,采用续打; 检查结果:缺陷项累计项。 被检科室: 检查者签字:

检查日期:年月日主管医师:病案号:患者姓名:编号检查项目内容(在相应缺陷项上打钩)备注 1 准入制度 执行情况 病历书写者、治疗操作者、手术实施者、值班人员等 是否具备相应的权限和资格; 诊疗项目是否规范,新项目是否已经医院审批备案。 2 核心制度 落实情况 转科记录、临床输血疗效评估表、重大手术审批报告、 会诊记录等。 3 病历书写 时效性 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术前讨论、术 前小结、手术记录、术后病程记录等是否规范及时、 全面、准确、客观。 主治医师查房、副主任(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是否规 范及时,有无分析、处理及指导意见,是否体现教学 意义 4 签字 医嘱单上检查、化验等名称书写是否准确规范,医师 签名是否完善。 医嘱单与病程记录中内容是否对应。 5 知情同意 及医患沟 通情况 各种知情同意书签署的规范性,各阶段的医患沟通的 及时性。 6 诊疗合理 性 各种检查报告单是否及时粘贴并向家属告知; 大型设备检查有无适应症并得到审批; 重要检查结果是否分析记录并采取处置措施; 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贵重药物应用 是否合理。 7 三级查房 制度落实 情况 有无分析、处理及指导意见,是否体现教学意识; 对上级医师的指示是否遵照执行并记录。 8 打印的及 时性 是否及时打印,采用续打; 检查结果:缺陷项累计项。 被检科室: 检查者签字:

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doc

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工作制度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关科室成立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医务科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及信息上报。 五、质量控制,评估改进 (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

1.诊断明确; 2.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 3.病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4.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 (三)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一周内再住院率。 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4.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每床日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等。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 2.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 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 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5.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 6.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六、做好临床路径统计工作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措施-范文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措施 根据县卫生局《关于做好新生儿室院内感染和消毒安全自查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做好安全生产紧急电话通知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创建一级甲等卫生院有关内容,我院组织人员对上述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整改,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检查内容 (一)安全生产情况:院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对全院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包括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用电及消防情况,易燃、易爆、麻毒药品等危险品管理以及医疗安全管理等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组织领导 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良好,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值班人员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2、预防医疗事故方面 落实了医疗安全的各项核心制度,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措施到位。医疗安全的各项硬件设施完善,供应室、手术室等科室设施建设规范。医疗废物处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处理方式符合标准,做到了有专人管理并责任到人。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卫生保障方面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制定有相关应急处理预案,成立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保持通讯畅通,建立医疗救援、卫生防疫等应急物资储备。

4、治安保卫和消防方面 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治安保卫和消防职责、工作制度,人员值班落实到位。重点要害科室的防护责任措施落实。 (二)医院内感染及消毒安全 1、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有具体的办公人员,工作人员职责明确。 2、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医院感染控制、隔离措施》《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供应室、手术室、产房消毒隔离制度》《产房保洁措施》《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3、制订了医院消毒隔离登记制度,对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 4、全院医务人员均参加了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二、发现的问题 1、消防器械未落实到位。 2、感染制度落实不到位,消毒效果监测不够及时,登记不全,未作监测分析。 3、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不够重视,存在麻痹思想。 三、整改措施 1、立即安装好合格的消防器械。 2、召开职工大会,对医院感染制度、医院感染有关知识进行再培训,制订考核制度,对违反有关医院感染的科室和人员进行处

二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二、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 编码:BGG000 骨折病;ICD-10 编码:S32·00 腰椎骨折;S22·001 胸椎骨折)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35 天实际住院日:天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骨髓炎的慢性期患者。 一、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附骨疽(TCD 编码:BWC131)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慢性骨髓炎(ICD-10 编码:M86.69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ZY/T001.9-94)。 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和《实用骨科学》第三版(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 。 2.疾病分期 (1)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两周以内。 (2)慢性期:病情稳定,无急性发作表现。 3.疾病分类 (1)单纯性:无合并骨皮缺损或骨不连者。 (2)复杂性:合并骨皮缺损或骨不连者。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 案”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临床常见证候:热 毒蕴结证 正虚邪滞证 肾虚瘀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 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附骨疽(慢性骨髓炎) 。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措施.doc

第一篇、院感整改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措施 篇一院感整改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2014年9月29日,专家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评审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会上通报) 1、科室设置院感科未独立设置,无专职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 2、医护人员培训院感培训不全面,专职人员及医护人员院感培训欠缺; 3、院感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切合实际,无实际管理效果; 4、防护措施制定不全面,缺乏相关演练,微生物检测标本送检意识差; 5、未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6、医院无独立设置的营养科。 现场检查中 1、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全面,无干手用品,无干手设施。 2、多耐的知识、发生多耐后的处理措施掌握得不够。 3、临床科室院感小组院感监控人员职责不清,工作落实不到位。 整改措施 1、按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加强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专职人员每年参加省、市级院感继续教育培训班,了解全省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修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作好工作计划,落实制度,作好检查反馈持续改进,全面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

作。 4、结合糖尿病专科医院特色,制定皮肤软组织感染防控措施等,并组织好演练。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签订微生物监测协议,作好医院环境、物表,手卫生等监测,提高临床感染病例微生物送检率。 5、在门诊大厅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处,配备专职人员作好预检分诊、登记工作。 6、引进人才,设置营养科,作好糖尿病饮食管理工作。 7、完善手卫生设施,增加干手设备,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篇二院感管理整改报告2014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2013年8月19日,专家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评审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会上通报) 1、建筑布局不合理手术室的洗手池设在限制区外; 2、流程欠规范治疗室与处置室有门相通;

取内固定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与表单完全版

取内固定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与表单完全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取内固定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诊断为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 一、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骨折内固定术后() 行内固定拆除术() (二)诊断依据。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 明确外伤骨折后进行手术内置物植入病史; 2.主要症状及体征:患者患处无明显症状,局部见明显手术疤痕,无红肿、溃疡及窦道形成,局部无压痛叩击痛。 3.X线摄片检查可见:钢板内置物存在,无断裂松动剂脱落,见 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通过。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术后目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3.首选拆除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编码TCD:BGG000、骨折内固定术后(); 2.明确外伤骨折后进行手术内置物植入病史; 3.钢板内置物存在,无断裂松动剂脱落,见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通过。 4.除外以下情况: 1)并发严重感染骨髓炎形成者; 2)内置物因外院器械不和或时间久远不能取出者; 3)合并其他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严重影响第一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者。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