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管自考专科-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管自考专科-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管自考专科-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管自考专科-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2.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管理学的含义

管理学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现代管理学的含义

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历史发展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2.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3.是一门软科学;

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5.是一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现代管理学的特征:

1.变革性

2.开放性

3.严密性

4.实用性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

3.关于管理方法和技术的问题。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

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

是通过对不同管理理论或不同管理方法异同点的研究,总结其优劣以借鉴或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规律的方法

2、定量分析法:

是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把我管理活动与管理现象内在的数量关系,寻求其数量规律的方法

3、历史研究法:

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予以总结概括,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实现古为今用的方法

4.案例研究法:

过对现实中发生的典型的管理事例进行整理并展开系统分析,从中把握不同情况下处理问题的不同手段,已达到掌握管理原理,提高管理技能的方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把现成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检验这些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概括总结新的管理与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1、中国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

万里长城、都江堰、孙子兵法

2、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春秋《墨子尚贤》用人原则-察其所能而慎于管

汉高祖刘邦

韩非子专制的管理思想和孔子君子不器

3、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商鞅和韩非子以农为本、集富于国

管仲国家控制商品货币

荀子上下俱富

司马迁善因论

2/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

1、行政管理思想

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

埃及设立宰相

印度政事论

2、生产管理思想

埃及胡夫金字塔

威尼斯造船厂

古希腊瑟诺芬对劳动分工的论述比泰勒找2200年

3、教会管理思想

罗马天主教庭

3/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鲁宾逊·博尔顿

贡献:市场研究与预测技术

2、亚当·斯密-国富论

3、罗伯特·欧文-首次提出了关系人的哲学、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

4、查尔斯·巴贝奇=科学管理的先驱者,提出了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

6、丹尼尔·麦卡勒母和亨利·普尔=最早的组织图。

普尔提出了管理体系的三原则:组织、沟通、信息

5/古典管理理论包括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3.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6/科学管理理论

内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实现标准化;

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里革命”

7/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意义:

1.开创了管理实证研究的先河;

2.使人类的管理从经验上升到科学;

3.科学管理是发展的。

局限性:

1.泰勒对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2.重视技术因素,忽视社会因素;

3.科学管理中所谓的“标准定额”,理论上是在不损害健康情况下可以完成的、合理的工作量,但实际上这个工作量只有那些经过挑选的、技术熟练的、具有充沛体力的少数人才能完成,大部分人完不成标准定额。

4.泰勒制解决了基层管理、车间管理中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未能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的管理的问题。

8/一般管理理论

内容:

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2.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14项原则。

评价:

贡献:1.为管理科学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3.采用演绎方法全面研究管理问题。

不足:由于过于追求管理理论的一般性,因而忽视了对具体管理过程的分析,忽视了技术层面的研究,以至于缺乏可操作性。

9/早期行为科学理论---梅奥

内容:

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2.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评价:提出了工业醒悟的新观点,为现代管理工作和管理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管理科学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气象。

与古典管理理论的比较:

1.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

2.有原来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行为的研究;

3.由原来的监督管理,发展到“人性激发”的管理;

4.由原来的独裁管理,发展到参与管理

11/后期行为科学理论

有关人的需要、动机、行为方面的理论

1、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2、过程型激励理论

弗鲁姆期望理论;

亚当斯公平理论;

波特-劳勒模式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斯金纳强化理论;

凯利、韦纳归因理论

4、有关人的特性方面的理论

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

阿基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沙因的人性假设理论

5、有关领导行为方面的理论

勒温的领导方式理论、

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

斯托格弟和沙特尔的四分图理论、

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坦南鲍姆和施密特的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菲德勒的权变模型、

埃文斯途径—目标理论、

11/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1、系统论:贝塔朗菲

2、控制论:维纳

3、信息论:申农

4、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1管理过程学派:孔茨、奥唐奈

2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

3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经理的职能》

4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组织》《管理决策新科学》

5系统管理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克

6权变理论学派:伍德沃德和费德勒

12/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4、建立Z型管理模式的方法:

1.每一个参与变革的人员都必须学习、理解Z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精神;

2.系统分析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经营方针,全面审视企业的宗旨;

3.广泛参与,集体决策,制定新的企业管理战略,明确组织宗旨;

4.培养管理人员的人际关系技能;

5.检查每个人对Z理论的理解、掌握情况,提高认识水平

6.发挥工会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是工会参与、支持变革;

7.实行稳定的长期雇佣制度

8.采用缓慢的评价和提升制度;

9、实行职务轮换,培养人的多种能力。拓宽雇员枝叶发展路径,发动基层雇员参与改革,实行参与管理;

10、构建企业的全面整体关系,使之不断发展、完善。

13/企业再造理论---哈默,钱皮从毛毛虫变蝴蝶

1、企业再造的内涵:

“企业再造”即“公司再造”、“再造工程”,是指企业为在产品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

生产与管理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上能够得到显著改善,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2、企业再造的特点:

1、目标:实现企业性能和绩效的飞跃。(现代企业管理的一场革命)

2、任务: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反省和彻底性再设计

3、动力:市场或顾客需求

4、条件: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组织管理。他们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是顺利实现企业再造的关键所在。

5、对象:企业过程,即完成某一目标任务而设计实现的一系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逻辑相关活动的集合。

企业再造的程序与要求:

1.设计企业再造管理团队;

2.明确企业再造的原则;

3.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功能障碍分析;可行性分析;重要性分析)

4.置顶企业再造方案;

5.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

14/竞争战略理论-波特

企业的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15/蓝海战略理论—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

1、红海和蓝海:

△红海是指当前行业已存在的饱和市场,其利润前景黯淡,恶性竞争此起彼伏。

△所谓红海战略,是指竞争的结果,是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所谓蓝海,是指未曾开辟的新兴市场,这一时长中的客户需求与传统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获得了利润告诉增长的机会。

蓝海战略是新型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的供给方转向需求方,从关注并力图超越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即不瓜分现有的日趋枯萎的市场,也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努力扩大需求,摆脱竞争。

15/实施蓝海战略的原则

1、重建市场边界

跨越他择性产业

跨越战略集团

跨越买方链

跨越时间

跨越互补性产品和服务项目

跨越针对卖方的功能与情感

2、导注重全局而非数字

视觉唤醒

视觉探索

绘制新的战略布局图

视觉沟通

3、超越现有需求(企业要挑战的两种战略:只关注现有顾客;追求市场细分)

4、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

买方效用(起点)、(确定战略)价格、成本(核算)和(克服)接受(上的障碍)

5、克服关键组织障碍

认知上的障碍

资源有限障碍

动力上的障碍

政治上的障碍

6、寓执行于战略

自考《现代管理学》第二编管理职能复习串讲现代管理学2009-04-17 22:33:30 阅读18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第二编主要介绍了管理学中的管理职能问题,是管理学中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决策、组织、人事、领导、激励、协调、控制职能,这些职能构成了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决策

1/危机决策的构成要素:

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

2.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3.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2/追踪决策的特点:

1.回溯分析;

2.非零起点;

3.双重优化

3/决策和预测的关系

预测: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的性质、状态及变化趋势所作的估计和测算

决策:是指管理者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管理行为确定管理目标,置顶并选择管理方案的过程。

1、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

2、预测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决策包括:发现问题、目标确定、方案选择、追踪决策等阶段)

3、决策和预测的区别:

1.预测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决策侧重于对有利时机和目标的科学选择;

2.预测强调客观分析,决策则突出领导艺术;

3.预测是决策科学化前台,决策是预测的服务对象和实现机会;

4/决策理论学派西蒙,马奇

主要观点:

1.强调了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2.分析了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

3.阐述了决策过程(包括: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抉择活动阶段、审查活动阶段);

4.提出了决策的准则(满意准则);

5.归纳了决策的类型;

6.研究了信息对决策的影响

5/理性决策模式主要内容:

1.提出了“最优决策准则”

2.设计了严格的决策程序;

3.要求决策运用科学方法;

4.把决策过程看成是一个理性分析的过程。

7/渐进决策模式(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主要内容:

1.决策过程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

2.决策方案是在原有决策的基础上所做的修改。

评价:

意义:1.在决策过程上,渐进决策模式将决策过程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不断的过程,主张从历史的、现实的条件出发进行决策,注意保持决策的连续性,反对决策的大起大落,强调社会稳定对决策的影响。这种决策思想对管理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在决策方法上,渐进决策模式强调事物变化量的积累,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由量变而导致质变,最终改变决策,而又不至于引起大的社会动荡,这些观点有其合理的成分。

3.在决策方案选择上,渐进决策模式注重决策者决策能力的有限性与客观事物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决策者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原有决策方案对现有决策问题的影响,采用边决策、边执行、边修改、边完善的作法,在原有决策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以获得公众接受和认可。

局限性:

1.它过于强调在原有决策方案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

2.它排除在决策过程中,其他决策模式的存在,容易陷入片面性的错误;

3.渐进决策模式适合于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运用,一旦发生社会危机,渐进决策模式就显出它的保守性。

6/集团决策模式(杜鲁门,莱瑟姆)

主要内容:

1.集团的互动是公共决策的核心内容;

2.决策方案是各个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

3.各个集团占有的资源不同,对决策的影响力不同

7/精英决策模式(圣西门)

内容:1.社会分化为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

2.少数的统治者和杰出人物不是被统治的公众的代表,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社会中社会经济地

3.非精英人物向经营人物的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方面,经营任务的看法是一致的;

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公众的需求,而是反应了精英人物的主要价值观;

6.活跃的精英人物很少受公众的直接影响。

8/决策程序:

1.发现问题

(a察觉问题b界定问题c陈述问题)

2.确立目标

(a决策目标要有针对性b明确性c时效性d可行性e规范性)

3.拟定方案

(a提供多种备择方案b考虑决策方案的多因素性)

4.选择方案

(a要有一个选优的标准b方案的选优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c方案的选优需要决策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果断的决策才能)

9/决策规则:

1、全体一致规则:特征:

1.决策成员在形式上享有平等的决策权;

2.个体决策对集体决策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决策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

局限性:从公平的角度看,全体一致规则有很多诱人之处,但在现实中很难见到这一规则的运用。这是因为其中存在这“讨价还价”的难题。---不适合于成员较多的组织决策

2、多数裁定规则:

1.简单多数规则:

*优点:容易形成一致,采取迅速行动的决策规则;

缺点:容易形成少数控制多数,损害多数利益的局面,增加决策的外部风险。

2.绝对多数原则(过半数规则,比例多数原则)

特点:

1.决策过程中无须每个决策者都投赞成票,只要有超过半数的人投赞成票,决策方案就得以通过,因而决策成本较低;

2.按照绝对多数规则择定的决策方案对全体决策者都具有约束力,少数持反对意见者必须服从多数人所作出的决定。

缺点:

1.出现“少数剥削多数”的现象;

2.出现“周期多数”或“投票悖论”的现象,即投票结果随投票次序的不同而变化

第四节决策体制:

一、决策中枢系统

2.明确决策目标;

3.组织决策方案的设计;

4.选择决策方案

2.决策咨询系统-公共决策的“思想库”“智囊团”

主要任务:

1.发现决策问题;

2.参与决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论证;

3.提供决策预测研究

3.决策信息系统-决策中枢系统的神经系统

主要任务:

1.收集信息(注意:范围要广;注意历史的延续性;要有预测性;真实性);

2.加工信息(要求:及时;准确);

3.传递信息(传递渠道:纵向传递;横向传递;综合传递)

第四章组织

1/组织的定义:

为实现特定目标依据一定的权利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按照分工与合作规则而构成的人的群体

2/组织的构成要素:

1.目标:组织的第一要素;

2.人员: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组织要素;

3.物财:任何组织都不可或缺的要素;

4.信息: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性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

5机构:组织机构体系的设置及权责划分是否合理、明确,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关键性因素;

6.职位;

7.权责;

8.程序;

9.规制:规制是否健全完善是考察一个组织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3/组织整合的层次性: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

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设立,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机构与职位体系和规章制度的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1.协助工作;

2.分担领导;

3.增加稳定;

4.发泄感情;

5.制约领导;

消极作用:

1.保守倾向;

2.角色冲突;

3.滋生谣言;

4.不良压力

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1.一分为二;

2.无害支持;

3.目标结合;

4.为我所用

6/组织权威类型:

传统权威、超凡权威、合理-合法权威

第二节组织理论

西方组织理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古典组织理论阶段

泰勒-科学管理组织理论;

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理论;

韦伯-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组织理论阶段

梅奥-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巴纳德-组织平衡理论;

西蒙-决策过程组织理论

3/系统科学组织理论阶段

卡斯特罗、罗森茨维克-系统分析组织理论;

劳伦斯、伍德沃德- 系统权变组织理论

4/创新发展阶段

德鲁克-绩效管理;

哈默-企业再造;

圣吉-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

1/科层组织理论基本特征,即管理原则:

1.法定权力为基础;

2.严格的等级制度;

3.职业化原则;

4.专业化原则;

5.任命制与由职择人原则;

6.照章办事原则;

7.公私分明原则

2/科层组织理论的局限性:

1.过分强调职权划分的作用,忽视协调、配合以及克服本位注意的问题;

2.过分强调层级节制关系,忽视下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过分强调组织的规章制度、静态结构,使组织陷于僵化,丧失弹性和应变能力;

4.过于理性化,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种种困难。

3/组织平衡理论的贡献:巴纳德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2.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交流

3.权威接受理论

4.管理人员职能的新概括。

4/组织生命周期理论:格林纳

1.创业阶段-幼年期:

特点:1.人员少、机构简单,业务量有限,认识统一;

2.权力集中,创业者同意行使指挥权;

3.组织的创立、生存、发展取决于创业者的个人智慧和能力,称“成长经由创造力

4.管理者一般属于技术型或业务型,不重视管理。

5.创业阶段后期,组织内管理问题频发,领导无能为力,组织陷于“领导危机”

2.聚合阶段-青年期:

特点:1.组织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2.创业者通过实践磨练和经验积累成为了有效的管理者,或组织引进了专门的管理人才,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3.适应组织规模扩大化而确定新的组织目标和组织发展战略,以集权管理方式保证组织目标和组织发展战略的实现,称“成长经由命令”

4.组织内上下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组织陷于“自主性危机”。

3.规范化阶段-中年期:

特点:1.组织有较大规模; 2.“成长经由授权” 3.组织陷入“失控危机”

4.成熟阶段:

特点:1.组织必须通过改革以实现某种程度的集权,即将已经下放给中下层的管理权利重新收回以集中行使;

2.组织不可能再恢复到集权管理方式(聚合阶段)或分权管理方式(规范化阶段)

3.成熟阶段后期,组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盛行;

4组织陷于“官僚主义危机”或“硬化危机”。

5.再发展或衰退阶段:

措施:

1.必须强化组织成员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探索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

2.组织应采取系统的变革措施;

3.洞察危机、周密计划,推动组织的变革与创新。

启示:任何组织都有自身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矛盾或危机,只有采取有效的化解矛盾、克服危机的策略,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否则便会衰退、夭折。

5/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1.实现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愿景;

4.加强团队学习;

5.进行系统思考。

第三节管理体制设计

一、组织治理结构设计

二、行政体制设计

行政体制形态

1.直线制

直线制是一种产生最早,也最为简单的组织结构模式,垂直领导不设职能层

2.职能制

泰勒首创的一种组织结构模式,实现了管理专业化,

3.直线职能制

直线制和职能制融为一体

4.事业部制

5.矩阵制

6/组织扁平化发展趋势的原因:

1.许多企业希望改变管理层次过密、管理人员过多、管理费用过高的状况;

2.技术进步使部分管理人员和白领职员成为企业多余人员;

3.竞争日趋激烈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为提高决策和反应速度,迫使企业不得不精简管理层次;

4.希望通过精简中间管理层次来让处于生产或服务第一线的职员获得更大的自主权,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7/管理职位设计——方案的拟定与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或原则:

1.作业内容的相似性;

2.工作任务的整体性;

3.工作环境的一致性;

4.精力集中原则;

5.工作丰富化原则;

6.任务均衡原则;

7.因事设职原则;

8.最少调整原则

7/编制设计:

任职者素质设计的问题:

1.片面追求高层次;

2.某些部门的主要领导嫉贤妒能;

3.缺乏非智力因素的考虑。

人员数量的确定:在运行设计的基础上,准确计算完成职位任务的工作量,然后再加上公休、业务培训、公差勤务与一定的事、病假时间,从而确定所需人数。

8/运行机制的分类与功能:

1.是行政机构履行职能、正常有序运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职能实现机制);

2.防范出问题,即使出了问题也能够及时发现,甚至能够提前预测和预警(保障机制);

3.使管理系统不断改进工作,在变化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活力(发展机制)。

9/运行机制设计的基本内容

1.职能业务分析与设计;

2.人员分工规范化;

3.基本职能实现机制设计;

4.保障机制和发展机制设计

5.业务规范的协调性检验;

6.业务、职能、体制与机构调整。

第五章人事

1/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丰富人的知识,提升人的能力,激发人的活力,发挥人的潜能。

要素的人口,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潜在的人力资源和未来的人力资源;狭义上看,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能够成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生产或经营活动的劳动人口的数量和素质

特点:

1.能动性

2.时效性

3.时代性

4.重复开放性

5.具有生产和消费双重属性

2/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

1.对人的认识不同:

传统:视人为手段,视人事工作为行政工作、日常人事行政事物工作;

现代:视人为资源,视人为管理系统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确立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包括1.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2.人力资本理念;3.人才商品化理念)。

2.管理原则不同:

传统:强调以事为中心,管理过程关注事而忽视人;

现代:坚持以人为中心,视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强调关心人、尊重人、满族人的需要,重视总和运用现代激励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管理方法不同:

传统:简单、僵化,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表现为依靠机械、刻板、严格的纪律或规则对人员进行强制性的约束、控制,是“家长式”的管理方法;

现代:注重采用主动开发性、有预见性、更具灵活和应变特点、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4.管理内容不同:

传统:为组织招募人员,填补空缺,人事活动局限于给人找位置,为事挑人选;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进、管、出”等人事管理政策,即所谓把好“三关”;

现代:着眼于未来,注重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和开发5.人事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传统:把人事活动视为非生产、非效益性活动,不重视对人事管理规律的研究和人事管理方法的改进,故人事部门在组织系统中的地位较低;

现代:在组织系统中地位突出,除处理具体的人事事物外,还是协调管理系统、提供决策预案的中枢性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进入最高领导层,还成为决策层的核心成员。

职位分类:是指根据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工作难易程度对组织系统中的职位予以分门别类,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以作为人事管理依据的人是分类制度。

第二节人事分类

一。职位分类

1职系:是指工作性质相同,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工作难易程度不同而分属于不同职级、职等的一个职位系列,如决策类、执行类、技术类,或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

2职等:是指工作性质不同,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工资难易程度基本相同,从属于不同职系的一个职位序列

3职位描述是规定某一具体职位的工作目标、职责范围、技能要求、工作条件以及职位关系的书面文件。

4职位规范是对职位人员所需资格条件的书面描述。

5品位分类是根据资格条件把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品味等级的人事分类方法

4/职位分类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

1.职位分类为人事选拔提供了依据;

2.职位分类增强了人事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3.职位分类促进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法治化。

5/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比较:

1.品位分类以人为中心;

职位分类以事为中心;

2.品位分类以人员的资格条件为分类依据,以品位的高低确定待遇,强调的是人的资格条件;

职位分类以人员的工作职位为分类依据,以权力大小、责任轻重、工作难易程度确定待遇,强调的是职位工作与职位要求;

3.品位分类制下,人员级别由品位决定;

职位分类制下,人员级别由职位决定。

4.品位分类制下,人员升迁容易;职位分类制下,人员升迁相对困难。

5.品位分类简单易行;

职位分类过于复杂,操作难度大

6/人事选聘:内部提升,外部招聘(人事选聘的成败决定了组织的成败)

内部提升

优势:

1.被选聘人员能迅速开展工作;

2.保证被选聘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3.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4.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5.内部提升手续简便,成本低。

局限性:

1.造成“近亲繁殖”现象;

2.因操作不公或心理原因造成内部矛盾;

3.人员选择的有限性.

外部招聘

优势:

1.可以发挥“外来优势”;

2.利于缓和组织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

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4.人员来源广,选择余地大

局限性:

1.外部招聘人员不熟悉组织情况,进入角色较慢;

2.外部招聘人员存在一定的风险;

3.组织成员失去了晋升机会,影响士气。

△人事考评:是人事考核、评价的总称,是指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

7/人事考评的要求:

1.考评标准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2.考评原则具有适应性和可靠性;

3.考评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4.考评结果要反馈;

5.考评工作具有民主性和透明度。

8/克服人事考评偏差:

1.主观好恶偏差

2.晕论效应偏差

3.近因效应偏差

4.刻板印象偏差

5.暗示效应偏差

6.集中趋势偏差

9/人事培训的含义和特点:

人事培训:是为开发组织人力资源而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在岗人员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进行的培养、训练特点:

1.对象复杂性

2.内容实用性

3.形式多样性

4.方法艺术性

第六章领导

1/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指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组织结构中,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动员组织成员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含义:

1.领导活动存在于群体之中一个人不能形成领导;

2.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完成的;

3.领导活动的手段是领导者激励和调动下属的方式;

4.领导活动的目标是领导活动的归宿。

2/领导的作用:

1)指挥作用、

2)激励作用、

3)协调作用

3/领导者的影响力:

1.强制性领导力(a法定权b奖赏权c惩罚权):

2)职位因素、

3)资历因素

2.非强制性领导力:

品格因素、才能因素、

知识因素、感情因素

4/领导者的群体结构:

1.领导者的个体素质:

政治素质、

文化素质(a专业知识的深度b社会知识的广度c管理知识的娴熟度)、

业务素质(a思维能力b决策能力c组织能力d协调能力e应变能力)、

身体素质

2.群体的结构素质:

1.丰富全面的知识结构

2.较高的专业知识结构

3.较强的能力结构

4.合理的年龄结构

5.良好的气质结构

4/X理论—Y理论(麦格雷戈)

Y理论的内容:

1.人是勤奋的,并不是天生厌恶工作的;

2.控制和惩罚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

3.激励在需要的每一个阶段上都起作用;

4.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

5.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人的智慧和才能只发挥了一部分,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使下属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X Y的重要区别:

X认为下属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而Y认为下属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应该相互结合。

5/不成熟-成熟理论(阿基里斯)

6/有关人性的四种假设(沙因)

1.经济人假设(X理论):

1>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

3>人以一种合乎情理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

4>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要求。

2.社会人假设(梅奥):

1>人们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

2>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结果,使工作变得单调而无意义,人们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工作的意义;

4>人们期望领导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3.自我实现人假设

(需要层次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为基础):

1>人的需要有低级到高级的区别,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寻求工作上的意义;

2>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以便富有弹性,更好的适应环境;

3>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外来的激励会对人产生一种威胁,造成不良后果4>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一致的。

4.复杂人假设:

1>人的需要是复杂的,会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而改变;

2>人在组织中生活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3>人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会有不同的需要;

4>一个人在组织中是否感到满足、肯为组织效力,决定于他本身的需要结构和他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5>人依据自己的动机模式、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

7/早期特质理论:

生理特质,个性特质,智力特质,工作特质,社会特质

8/德克兰的领导素质宪法模型:个性,想象力,行为,信心

9/领导作风理论:勒温

专制式,民主式,放任自流式

10/领导方式理论:利克特

专制-权威式,开明-权威式,协商式,群体参与式

11/领导权变模型理论:费德勒

影响因素: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工作任务结构,职位的权力

12/途径-目标理论埃文斯(期望理论和领导四分图理论为依据)内容:

1.领导过程: 确定需要-建立目标-报酬与目标的关系-支持与帮助-绩效与满足-双方目标达成;

2.目标设置:目标设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果;

3.路径改善:明确途径,消除障碍和陷阱,增加实现个人满足的机会

4.领导方式:指令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型

1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科曼):

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下属的成熟度

高工作低关系-命令式;

高工作高关系-说服式;

低工作高关系-参与式;

低工作低关系-授权式

14/领导方式的类型:

1.强制命令方式(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具体性);

2.疏导教育方式(特点:启发性,科学性,长期性);

4.榜样示范式(特点:引导性,感染性)

15/领导方式的综合运用:

1.注意发挥各种领导方式的优势;

2.充分认识各种领导方式的局限性;

3.系统、综合地发挥领导方式的结构优势;

4.注重榜样示范式和疏导教育方式的运用。

第七章激励

1/激励方式:

目标激励,奖惩激励,竞赛与评比激励,关怀与支持激励,榜样激励。(奖惩激励是最常用的)

2/激励原则:

目标明确;

提前参与;

从实绩出发;

及时交流;

重在鼓励;

真诚相符;

表扬要坦率、真诚;

化解消极因素

思想开放;

少批评;

尽可能使人们对工作感兴趣;

不要怕放权;

少威胁;

宽宏大量;

关爱员工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评价

意义:

1.他为研究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理论框架,即从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的行为;

2.他将人类千差万别的需要归纳划分为五个层级,符合人们的心理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

3.马斯洛分析了人类需要的多样化及个体差异性,为实践中丰富激励方法、

采取灵活多变的激励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局限性:

1.对人类需要层次的概括过于简单化;

2.对人类需要层次递进关系的分析过于机械;

3.需求层次理论存在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

4/成就需要理论(麦克利兰):

1)成就需要:

行为特征:

关心事业成败,喜欢接受挑战性的工作,能够制定明确的目标,愿意承担责任,学习努力,

上海自考现代管理学简答题

《现代管理学》 题型:单选,多选,判断说明,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四,简答 1,管理的含义。P394 2,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P6-7 3,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特点?P7-9 4,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点?P9-10 5,现代管理的特点?P10-12 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p12-15 7,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5-17 8,管理学的含义?P18 9,管理学的学科特征?P19-21 10.现代管理学的含义?P22 11.与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的新特点?P22-23 12.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P23-24 12-1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P25-28 12-2.学习现代管理的具体方法?P28 13,比较研究法的含义?P28 14,定量分析法的含义?P29 15,历史研究法的含义?P29 16,案例研究法的含义?P29 17,理论联系实际的含义?P29 18.简述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P6 五,论述 1,论述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P15 L即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六,案例分析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四,简答 1,中外古代管理思想的内容和世界其他民族的管理思想?P399 2,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P35-38 3,行为科学的含义?P46 4,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P13 练习 5,经验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P54 6,社会系统学派的基本观点?P55 7,决策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P13 练习 8,系统管理学派的基本观点?P55 9,权变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P56 10.简述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鹿滨逊·博尔顿对管理理论的贡献?P19练习 11.简述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P19练习 12.简述企业再造的特点及程序与要求?P19练习/33L 12-1.企业再造的内涵?P60 13.原始社会管理思想的萌芽?P10 练习 14.亚当·斯密对管理理论的贡献?P10 练习 14-1评述法约尔对管理学的贡献?P34L 15.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P10 练习 16.查尔斯·巴贝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P10 练习 17.安德鲁·尤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P11 练习 18.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P12练习 19.后期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P13 练习 20.简述原始社会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P30 L 21.约法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P42-43 22.简述法约尔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14项原则?P44 23.简述建立Z型管理模式的方法?P32L 24.简述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P33L 25.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P5 XS 26.威廉·大内概括了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P7 XS 27.波特的竞争力分析模型中概括的竞争力量主要包括?P8 XS 五,论述 1,分析应用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P20 练习 1-1,分析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P11 练习 2,分析应用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P42-46 3,分析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P46-51(需补充) 4,分析Z理论?P13-14 练习 5,分析企业再造理论?P60-62 6,分析竞争战略理论?P63-65 7,分析蓝海战略理论?P66-70 7-1.试述实施蓝海战略的原则?P35L 8.试述后期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P35L 9.试述行为科学理论?P36L 10.分析评价决策理论?P 11.分析决策模式的价值?P80- 12.不同决策规则的优势与局限性?P

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考核知识点(完整齐全)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现代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识记]管理的含义 1、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 2、我们把管理定义为: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3、管理是一门兼具科学性、艺术性的社会活动。 4、在资本主义以前,国家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 [领会] 1、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⑴习惯化的管理方式;⑵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⑶简单的管理机构;⑷人格化的管理权利;⑸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2、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⑴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⑶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 的作用受到限制;⑷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3、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⑴科学管理;⑵分权管理;⑶法制管理;⑷经 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4、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系统化管理;⑵民主化管理;⑶科学化管理;⑷ 法治化管理;⑸以人为本;⑹追求效率。 二、管理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 [领会]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2011年7月论述题) 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特征:依据委托权利;平衡多元利益要求。 私人管理: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特征:以盈利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 区别:在管理宗旨、管理主体、管理依据、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1、管理宗旨不同。(1)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2) 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 2、管理主体不同。(1)公共管理主体广泛,不仅包括据于核心地位的政府, 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公共管理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2)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个人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 3、管理依据不同。(1)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 公共权力、委托权力。(2)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私人管理依据的

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高频考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述 1、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 2、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3、把管理看作是一个活动系列,是连续的动态过程,能发挥多种作用,具有一定特征。 把管理看作是一门艺术。 4、管理是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5、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3、简单的管理机4、人格化的管理权力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6、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的特点: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仍以高度集权为特征)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7、国家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 8、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的特点: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科学管理理论最早产生于工商企业管理中) 9、现代管理的基本特点:(1)系统化管理(系统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管理主体具有全局观念,注重管理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管理主体能正确处理管理系统的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管理主体重视结构在整体系统中的作用。)(2)民主化管理(民主管理在实践中表现为:管理组织有畅通的沟通网络,组织成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组织领导者尊重下层人员的意见,有完善的民主参与制度,有健全的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3)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法治化表现在:任何管理组织的存在都必须有法律的允许,其管理活动的范围与内容都由法律制度作出界定;任何管理者的产生都必须合乎法制的规定,其权限范围及行使方式都要有法制依据;任何组织成员的言行都只有合乎法律制度的要求,才能得到法律制度的保障;任何违法违制的管理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受到纪律的处治。)(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10、现代管理可以分为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两大领域。它们在管理宗旨、主体、依据、对象、过程等方面有显著差别。 11、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任何公共事务的背后都体现和反映着一定的公共利益,因此,维护、分配的增进公共利益便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 12、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私人部门或组织只有依靠获取利润而生存和发展。 13、公共管理主体广泛,且成扩展趋势,它不仅包括据于核心地位的政府,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 14、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个人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产权明确、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15、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公共权力、委托权力。 16、私人管理的依据是私人权力和市场权威。 17、公共管理以公共领域为对象。私人管理以私人领域为对象。 18、现代公共管理的过程充满政治气氛,受制于周密的政治安排,比如依法行政、民主权力行使、加强监督、阳光政府、回应性政府等。 19、私人管理享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自治权,是相对封闭的管理,比如“商业机密”、“技术安全”等。 20、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2、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3、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社会大生产,故也称生产力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要受一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故也称生产关系属性。) 三、现代管理学的特征: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 四、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 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 2、定量分析法 3、历史研究法 4、案例研究法 5、理论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外古代管理思想 1、管理思想的萌芽 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2、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 (2)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的专制管理思想 (3)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思想家商鞅和韩非子提出了“以农为本、集富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管仲---荀子---司马迁 3、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 (1)行政管理思想 汉穆拉比法典 《政事论》成为印度公认行政管理奠基之作 (2)生产管理思想 (3)教会管理思想 古代管理思想毕竟受到人类自身发展程度、社会实践深入程度及广泛程度的限制,其局限性显而易见 古代管理思想具有直观性,表现在: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 二、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鲁滨逊·博尔顿 市场研究与预测技术;生产计划技术;生产过程规范 1

现代管理学主观题汇总

主观题汇总 主观题就是: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主观题 1.简述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系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法治化管理、以人为本追求效率 口诀:系民科法-人本效率 2.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 管理能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 3.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以马克思为前提,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结合我国国情具体应用。精讲2 主观题 1.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 开创了管理实证研究的先河; 使人类的管理从经验上升到科学; 科学管理是发展的。 2.简述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

(1)为管理科学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2)提出了一般管理的概念,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3)用演绎方法全面研究管理问题。 3.简述霍桑实验的主要阶段和主要结论。 第一阶段,检验和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第二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交谈 第三阶段,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 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人际关系状况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4.试述企业再造的特点及程序。 企业再造的特点: (1)企业再造的目标是要实现企业性能和绩效的飞跃。 (2)企业再造的任务是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反省和彻底性再设计。 (3)企业再造的动力是市场和顾客需求。 (4)企业再造的条件是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组织管理。 (5)企业再造的对象是企业过程。 企业再造的程序: (1)设计企业再造管理团队。 (2)明确企业再造的原则。 (3)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 (4) 制定企业再造方案。

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

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是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是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2、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3、简述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 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与传统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具有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等特点。 4、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 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5、简述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 (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6、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7、中外古代管理思想 (1)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2)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a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b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c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3)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a行政管理思想b生产管理思想c教会管理思想 8、古代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1)、具有直观性:a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b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 (2)、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a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比如借助迷信,神力天道来管理。b有反人道的一面,个人利益和个人精神不被重视 c包涵着强烈的等级观念,强调自上而下严密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服从关系 9、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计划方面和成本核算) (2).亚当·斯密:劳动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效率,亚当·斯密认为有三个原因:技巧、节约一个工作转到另一工作而损失的时间、机械的发明 (3).罗伯特·欧文:首次提出了关心人的哲学,他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 (4).查尔斯·巴贝奇:科学管理的先驱者 (5).安德鲁·尤尔:管理教育的先驱者 (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

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健康效益。 健康管理的八大目标: 1.完善健康和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健康管理的特点: 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健康管理的三个基本步骤: 1.了解和掌握健康,开展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 2.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 3.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 健康风险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 健康管理的五个服务流程: 1.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 2.健康评估 3.个人健康咨询 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专项的健康和疾病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的六个基本策略: 1.生活方式管理 2.需求管理 3.疾病管理 4.灾难性病伤管理 5.残疾管理 6.综合群体健康管理 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生活方式的四大干预技术: 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影响需求管理的四大主要因素: 1.患病率 2.感知到的需要 3.消费者选择偏好 4.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残疾补贴、请病假的能力等) 需求管理的策略: 1.小时电话就诊和健康咨询 2.转诊服务 3.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 4.健康课堂 5.服务预约 疾病管理的三个特点: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 生活质量 3.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灾难性病伤管理的五大特点: 1.转诊及时 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 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 医疗服务需要 4.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 5.尽可能使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残疾管理的八大目标: 1.防止残疾恶化 2.注重功能性能力 3.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 4.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 5.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 6.与病人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 7.有需要时要考虑复职情况 8.实行循环管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现代管理学简答

2010年4月全国自考现代管理学真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述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1分) (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1分)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2分)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2分) 简述方案前提分析法的步骤。 答案:(1)分析方案,找出各种方案的前提假设;(2分) (2)将前提假设提交会议全体人员讨论;(2分) (3)决策中心对各种不同意见进行综合、集思广益、作出选择。(2分) 简述人事激励中的强化原则。 答案:(1)设立目标体系;(2分) (2)快速反馈,及时强化;(2分) (3)奖罚结合,形式机动,以奖为主。(2分) 简要回答问卷法的优点和缺陷。 答案:(1)问卷法的优点: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具有很好的匿名性;便于对所得资料进行定 量处理和定性分析。(3分) (2)问卷法的缺陷: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问卷质量难以保证;由于问卷调查的质量与被调查者 的文化水平、素质有直接关系,因此问卷调查资料的质量往往参差不齐。(3分)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案:(1)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是全面的,即所指的是广义的质量;(2分) (2)全面质量管理的范围是全面的,即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管理;(2分) (3)全面质量管理的参加人员是全面的,即全员性的参与;(1分) (4)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法,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1分)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试题 36.简述霍桑试验的主要阶段和主要结论。2-48/49 一、主要阶段;1、第一阶段,检验和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2、第二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交谈。 3、第三阶段,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 二、主要结论: 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7.简述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4-100/102 答:(1)目标(2)人员(3)物财(4)信息 (5)机构(6)职位(7)权责(8)程序(9)规制 38.简述麦克利兰的人的基本社会需要的内容。7-206 (1)成就需要,即按高标准行事,或在竞争中取胜的愿望。(2)权力需要。权力的本质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人心理和行为之上的能力,权力需要即影响和控制他人心理和行为的愿望。(3)社交需要,即通过与他人交往,获取认可、理解、支持与尊重的愿望。 39.简述控制的过程。9-248 控制是一个过程,它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的始末。如前所述,控制是在组织目标的实施中,不断地在计划与实施结果之间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找出这种差距的原因和制定新的改进措施的过程。也就是说,控制过程是由三个步骤或三个交叉重叠的要素构成的,即(1)确立标准(2)检查实际绩效(3)纠正偏差40.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7-202/204 答:(1)人类的基本需要。(2)人类需要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 (3)人类需要的动态性、发展性与个体差异性 42.试述人事培训的含义及其类型。 答:(1)人事培训是为开发组织人力资源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岗人员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进行的培养、圳练。(2)人事培训可分为岗前教育、新员工培训、在职员工职业教育、组织全员培训四种类型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试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商品化理念。5-142 答:人才商品化理念不仅是强调人才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可以进入市场依据价值规律自由交换,而且要承议人才的特殊属性,即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相对分离,人才所有权始终属于个人并受法律保护,购买方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的方式拥有人才使用权。 37.简述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4-125 答:(1)下属工作地点、场所分散程度; (2)下属工作相似性、复杂程度、变动性; (3)业务活动的复杂性、标准化程度,绩效考核的难易程度; (4)通信与监控手段的有效性;下属人员的德、智等基本素质。 38.简述领导四分图理论。6-182/183 答:(1)领导四分图理论是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工商企业研究所的斯托格弟和沙特尔教授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领导方式理论。 (2)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将1 000多种描述领导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归结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 (3)他们将这两类行为的不同综合,构成了四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低组织低关心、低组织高关心、高组织低关心、高组织高关心人。 39.简述协调的基本方法。8-237/238 答:(1)酝酿协商;(2)建议说明;(3)思想教育;(4)冷处理或缓冲。 40.简述程序控制的原则。13-344 答:(1)将程序视为一个系统;(2)将程序减至最少;(3)保证程序的计划性;(4)要关注程序运行所需的费用;(5)控制程序的运行;(6)使程序具有权威性。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试题 36.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2-39/41 答:(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 (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37.简述决策与预测的关系。3-76/77 答:(1)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 (2)预测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 (3)预测和决策的区别。 38.简述矩阵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4-123 答:一、矩阵制的优点是: 1、可以使职能管理机构的专业人员集思广益,迅速完成某项任务,既提高了相互协调的灵活性,又加强了组织的整体性。这种组织结构模式使多项专门任务在一个组织中平衡协调地完成,既避免了各部门的重复劳动,又减少了成本支出; 2、既能使企业主管摆脱日常事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全局性问题,又能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二、矩阵制的缺点是: 1、由于任务小组的人员受双重领导,当纵横两个管理系统协调不好,来自两个管理系统的指令不一致时,下属人员无所适; 2、实行双重领导会产生职能不清的问题;由于任务小组及其成员不是固定的,因而人员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和不安全感,对工作有不良影响。

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与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07)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即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的美国学者是()。 【选项】 A.法约尔 B.古立克 C.厄威克 D.德鲁克

【答案】B 【解析】古利克将法约尔有关管理过程的论点加以展开,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取其每种职能英文词的首字而称作POSDCoRB,即Planning(计划)、Organis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算)。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 2.【题干】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特点是()。 【选项】 A.排他性、可分割性 B.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D.非排他性、可分割性 【答案】B 【解析】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公共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常常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私人产品具有可分割性、排他性特点,可以用价值计算、价格衡量。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概述 3.【题干】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选项】 A.关心人的哲学

现代管理学重点总结(精)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的管理制度;简单的管理机构;人格化的管理权力;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特点: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管理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管理的特点: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1.系统化管理;2.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 现代管理领域划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者的差别表现在:管理宗旨;管理主体;管理依据;管理对象;管理过程 管理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 置的手段;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是一门定性和定 量相统一的学科;3.是一门软学科;4.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 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现代管理学的特征: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容: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1.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比较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中国古代朴素的管理思想强调要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要分析客观规律,从整体上把我战争局势才能克敌制胜;2.用人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和以非子为代表的专制管理思想;3.经济管理思想商鞅和非子提出了“以农为本、集富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管仲把以农为本发展到由国家控制商品、货币及对社会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荀子把富民视为富国的基础;西汉司马迁提出善因论 古代管理学的特征及表现:1.古代管理学思想具有直观性,表现在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2.古代管理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表现在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现代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及简答汇总整理知识分享

《管理学基础导学》案例分析题及简答题 B打头 5-2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1.格兰仕公司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 2.格兰仕公司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 答:1)①新兴行业、曙光产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在我国曙光初现,前景好,潜力大。②人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对厨房卫生、对生活快捷和方便、的需求。 2)①关闭、卖掉原有的服装生产线,把资源转移到微波炉;②引入一流的设备、技术、把产品质量性能做好、做优、产业做大;③专一化生产这一品种,做大、做强,做精。④实行成本优先竞争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打败竞争对手。 3)①专业化管理②精细化、集权化③规模化管理 7-2巴恩斯医院 问题:1.巴恩斯医院的正式指挥链是怎样的?2.巴恩斯医院有人越权行事了吗?3.戴维斯博士能做些什么来改进现状?4.“巴恩斯医院的结构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戴安娜不是一个有效的监督者。”对此,你是否赞同?说出你的理由。 答:1)院长→外科主任→主任护士→护士监督员→护士长→护士 2)有,主任护士、外科主任越层指挥护士长 3)①订立制度,并要求大家遵守②加强沟通 4)赞同。①戴安娜是指挥链中的基层,无法监管②监管者应定院长戴维斯,她要建立维护等级指挥链; ③等级指挥链各个链节的管理者要认真执行。 C打头 案例6:厨房失火 问题:1.什么是预先控制?其对于有效的管理具有怎样的意义? 2.此案例主要说明了哪项管理职能? 1.预先控制也称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和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出现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 通常情况下,控制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分析各种信息,再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由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有效措施的出台等活动都需要时间,控制在信息反馈和采取纠偏措施之间往往存在时滞,管理者可能会因此丧失纠正偏差的时机。所以,管理者更需要在问题发生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偏差和损失的发生。前馈控制就是“防患于未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 2.此案例主要说明了管理的控制职能。 D打头 8-1A电气公司员工的绩效考评 1.你认为自我评定的效果如何?应如何发挥自我评定的作用? 2.如果你是张迪,会如何把握与王力的会面? 3. 张迪为某一特定员工而改变她的评定方法,你如何评价她的这种做法? 答:1)自我评定只有在员工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能力强、工作目标明确,但制度程序不易规范或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客观良好的效果。本案对王力来说,自我评定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应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发挥自我评定的作用:①对素质高,责任心强,能力强的员工可推行以自我评定为主,辅以班组、部门来确定员工的考核等次。②加强引导,使员工能正确评价自己,以正向激励为主。 2)①鼓励、赞扬、激励他的成绩,因为王力的个性好胜,自尊心强。②委婉的以希望的口吻指出他存在的不足(包括在销售协作配合方面,工作方式等) 3)①对的,符合权变管理思想;②对少数能力强的关键性人才可以采用特殊方式来评价,以激励他,留住人才。③该企业的评价方式由部门经理自己确定,所以张迪完全可以对王力采用这种方法。 11-2 迪特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制度 问题:1.迪特公司是怎样具体实施员工沟通制度的?2.试分析迪特公司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1)从本案看,迪特公司主要员工协商、主管汇报、员工大会这三种方式来实施沟通的。 依据是什么?答:迪特公司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个人或机构一旦购买了迪特公司的股票,他就有权知道公司的完整财务资料和一些更详尽的管理资料。

00107现代管理学2018年10月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07)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 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更真题资料请咨询Q或微信28225803。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A.戴维斯 B.古德诺 C.马斯洛 D.法约尔 2.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泰勒建议在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新的工资制度,即 A.岗位工资制 B.绩效工资制 C.工资加利润分享制 D.差别计件工资制 3.行为科学分为早期和后期两大阶段,其中早期行为科学又称 A.人际关系论 B.科层组织理论 C.需求层次论 D.一般管理理论 4.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A.成本领先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关心人的哲学 D.标准化原则 5.古典管理理论是管理科学的奠基性理论,它主要由 A.科学管理理论、双因素理论和人群关系理论构成 B.强化理论、科层组织理论和双因素理论构成 C.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科层组织理论构成 D.强化理论、科层组织理论和人群关系理论构成 6.被称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子 7.理性决策理论提出的决策准则是 A.随机决策准则 B.集团互动准则 C.最优决策准则 D.满意决策准则 8.方案前提分析法的特点是

现代管理学要点2014 天津大学

管理学 1.管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答: 普遍性:任何组织都有目标,都有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都力求以尽量少的消耗来正确的实现组织目标,充分利用资源,这都是共同性,都要运用管理,即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激励与创新这些管理职能或者管理活动才能完成。这些管理的基本活动对任何组织都有普遍性。 重要性:管理是保证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可以说,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国家都需要管理。管理的重要性伴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作业活动的复杂化而越明显。先进的管理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起构成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没有高水平的管理相配合,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技术月先进,对管理的要求也就越高。 2.组织的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因素答: 一般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治性团体,政府的方针和政策。 法律环境,是指与组织相关的社会法制系统及其运行状态。 经济环境,是指构成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 科技环境,包括四个因素社会科技水平,社会科技力量,国家科技体制以及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立法。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阶层形成和变动,人口状况,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社会权利结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 自然环境,包括组织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等。国际环境,包括组织所在国以为所有可能对组织发生影响的因素。 任务环境: 顾客,包括顾客的需求,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企业的供应商包括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来源单位。竞争者,包括直接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和替代商品生产者。同盟者。其他特殊环境因素,包括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所在社区机构。 3.法约尔对组织管理的贡献 答: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 2)商业活动,只采购销售和交换 3)财务活动,指资金筹措运用和控制 4)安全活动,指设备维护和人员的保护 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 6)管理活动,(五中职能)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原则: 1)分工,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进行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 2)权力与责任,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3)纪律,组织内所有成员都要通过各方达成的协议对自己在组织内的行为进行控制。 4)统一指挥,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5)统一领导,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和组织的利益产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现代管理学—期末复习汇总上海交大网络教育

现代管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结构性维度:它们描述了组织的内部特征,为衡量和比较组织提供了基础。 决策树: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生成的。每个决策或事件(即自然状态)都可能引出两个或多个事件,导致不同的结果,把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他的构成要素有:决策点、方案枝、状态结点、概率枝、损益值点。决策树法属风险型决策方法,是用树状图来描述各种方案在不同情况(或自然状态)下的收益,据此计算每种方案的期望收益从而做出决策的方法,对分析多阶段的管理决策问题极为有用。 网络计划方法:对于任何一项生产制造、科学实验、工程实施、军事作战等活动,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与资源(人力、物力、财力),都必须编制一个科学的工作组织计划来有效地组织、调度与控制该项活动的进程,以实现最佳的效应和效益。而这种为编制科学的组织计划的有效方法统称为网络计划法。 前馈控制:指发生在行动之前的控制行为,通过观察、收集准确信息,事先识别和预防偏差,采取措施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时也称预先控制。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关联性维度:反映了整个组织的特征,包括组织规模、技术、环境和目标等,它描述了影响和改变组织维度的环境。矩阵结构组织:指把职能部门和按产品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矩阵,管理人员同原职能部门保持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工作。 管理方格图:是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组成81个小方格。纵轴表示领导对人的关心程度,从上到下由高至低;横轴表示领导对工作的关心程度,从左到右由低至高。根据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比例的结合划分领导方式。其中,第1格表示关心度最小,第9格表示关心度最大。 反馈控制:是在行为执行之后的评价活动,其控制重心放在组织的产出结果上,尤其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出现后,损失已经造成。又称事后控制。 决策方式:指决策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资源(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他包含独裁方式1:领导者运用手头现有资料,自行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独裁方式2:领导者向下级取得必要的资料,然后自行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协商方式1:以个别接触的方式,让有关下属了解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决策方案中可以反映意见,也可以不反映。协商方式2: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听取集体的意见,由领导作出决策,方案可以反映下属意见,也可以不反映。团体决策: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共同商讨方案,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经济人假设:是指人总是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尽可能少的付出得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对资本家而言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对工人而言追求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管理者和工人应该相互合作,以求共同繁荣。影响力:指的是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来自于职位权力(法定、奖励、强制权力)和个人权力(专家、感召和参考权力)。 权力:管理学中指特定管理主体组织管理对象在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对管理对象理念、行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它可以是个人或是集团。 管理幅度:也称管理跨度,是指每个管理者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 网络结构组织: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企业组成的,以契约关系为纽带,通过互利互惠、相互协作、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机制进行密切合作的组织结构。 二单项题 1、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等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人员,对于以上三种技能按其重要程度的排列顺序为:( ) A 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B 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 C 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 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 2、()在《管理工作的本质》中把经理们的角色分为10种角色 A 泰勒 B 法约尔 C 孔茨 D 明茨伯格 3、管理者在作为组织的官方代表对外联络时,他扮演的角色是以下哪一方面()。 A 信息情报方面 B 决策方面 C 人际关系方面 D 业务经营方面

现代管理学重点简答题(精)

一,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 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 二,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三,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四,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集中体现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劳动生产效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

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五,一般管理理论的内容: 法约尔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2,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通意义的14项原则 六,企业再造的程序与要求: 美国学者迈克.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出版《企业再造》 1,设计企业再造管理团队 2,明确企业再造的原则 3,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 4,制定企业再造方案 5,组织实施和持续改善 七,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 波特出版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