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境教学的误区

情境教学的误区

情境教学的误区
情境教学的误区

数学情境教学的误区

[日期:2008-06-20] 来源:实验二小作者:郦筱雯 [字体:大中小]

一、研究背景

西方早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并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不断被运用发展的。而数学情境是专指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它从提供信息——通过联想、想象、反思——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一系列活动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其表现为对新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对数学的热爱等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到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问,本身不带有愉快的因子,而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使抽象、烦琐、复杂的数学学习形象化、生动化和情感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我们倡导情境教学其意义在于:①促进迁移。情境认知能意识到思维中的疑难困境及产生背景,并能揭示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学习中的内在意义。而传统学习中学生对于脱离情境的知识的理解也仅仅限于字面上,只懂得用它解决课堂上或是试卷中的问题。②真实的学习。传统学习中人为的、简化的“情境”是为固定的认知路径而设计的。这一路径是课程编制者与教师预设的,而且常常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有效的、有序的、科学的。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了在日常环境中,人们倾向于采用实用的策略。③主体性的建构。置身情境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寻找、确证、评价甚至开发信息要素,自主建构认知的路径,这种路径是个性化、独特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中,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基于以上理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情境创设,这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新的亮点。但是在情境创设的热潮下,不难发现某些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不过是“花架子”,它忽视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实效性。这些形似而神离的“情境设计”,让我们不得不冷眼看它,静心反思。

二、情境教学存在的误区:

1、多了趣味,少了目标

案例:

美丽的大森林,流水潺潺,鲜花盛开……那可爱的小乌龟和小白兔更是让学生兴奋不已。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森林走一趟,你们看森林里有什么呀?

生:好美丽的大森林!

生:有可爱的小白兔。

生:有磨菇。

生:有花

……

师:看到了小乌龟与小白兔,你想到了哪个故事?

生:龟兔赛跑。

师:你知道最后谁赢了?

生:小乌龟。

师:为什么它会赢了?

生:因为小乌龟很勤奋。

生:因为小兔子半路睡着了,它太轻敌了。

师:今天,小乌龟和小兔子又一次比赛了,他们这一次是打靶比赛,猜一猜他们谁会赢?为什么?

生:可能是小兔子,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勤快了!

生:可能是小乌龟,小兔子在打靶上根本不占优势!

生:我认为是小兔子,他天生一副机灵像。

师:我知道每位小朋友心目中都有支持的,那就举起它的照片,大声给他喊加油吧!

生:加油!加油!……

反思:这时学生的情绪相当高涨,但是纵观这耗时5分钟的新课导入,其实只是一幅供学生欣赏的美丽画面,一个供学生听的故事而已,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创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成为分散学生思维的干扰因素,把学生的数学思考淹没在童话所引起的其他想象中。

兴趣的激发只是情境的一个最起码的一个条件,关键的是让情境起到帮助学生实现“问题解决”的作用,使学生在情境中能主动地发现一些问题,自主地去探索、去解决。

我们知道,数学的来源,一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盾,即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2、“生活味”超过“数学味”

案例:

一位教师上三年级“找规律”一课,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寻找搭配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组织。

引入——周一的菜谱(肉丸子、白菜、冬瓜)让孩子们按一荤一素搭配起来,使学生能初步理解搭配的意义。

展开——周三的菜谱(排骨、鱼、青菜、豆腐、油菜)让孩子们按一荤一素自由地搭配,在搭配的过程中体验有序搭配的必要性与价值,从而使学生产生有序搭配的内在心理要求。巩固——周五的菜谱(肉丸子、虾、白菜、豆腐、冬瓜)让孩子们说一说,按一荤一素有哪几种搭配方法,并想一想怎样搭配不容易重复和遗漏。

应用——超市购物(出示超市食品柜台,自由选一瓶饮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

反思:乍看上去,这节课可谓是具有浓浓的“生活味”,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学数学。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学生为了在纸上写出这些菜名,教师为了把学生的搭配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其实教学时完全可以用符号来替代荤菜和素菜);整堂课黑板上写满了菜名,大家说的也全是菜名。而且当学生汇报时,很容易把荤菜和素菜搞混淆,学生看到或听到这些菜名时都先要想一想是荤菜还是素菜,再想办法搭配。人为设置了不必

要的障碍,更不用说学生看到这些美味所引起的条件反射了。尽管孩子们在挑选和搭配时显得极其的可爱,教室里也不时有一阵阵笑声,但数学的力量与价值在这种有点异化或泛化的“生活化”中,显得苍白与无力。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味”,需要让孩子在生活场景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我们常说,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不能只“烧中段”,而应该“烧全鱼”。这里的“鱼头”,应该是产生数学问题的情境;“鱼中段”应该是数学的抽象过程以及数学符号的变换,包括数量计算、逻辑演绎、经验归纳以及空间联想等;“鱼尾”应该是数学的应用。所以,强调数学教育生活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用“生活味”取代数学特有的“数学味”,而应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3、脱离现实,生搬硬套

教师们都努力在生活这个数学大课堂中采撷、提取数学素材,但一些情景内容脱离实际,随意杜撰。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如下图),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

图A 图B

又有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

反思:虽然这些是假设的情景,但生活中去划玻璃谁会带上一大块玻璃?小鸡又怎会跑得过小猫、小狗呢?当然不会。这样的情境创设有“数学味”但缺乏“应用味”。

“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教师只有留心生活、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的思维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才能服务于数学教学。

4、有了童话色彩,忘了年龄特征

案例:

师:(绘声绘色地)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生:(一个无精打采的声音)听过。

师: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可这一次它们是绕着一个圆形的池塘跑……(引出圆的周长)。

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故事,学生中却有人在嘀咕:“又是动物王国……”“这种故事我们都听了几十遍了,还把我们当小朋友看。”

反思:应该说这位教师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教材的问题融入童话故事之中,并配以生动、美丽的图片,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然而,学生面对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氛围却无动于衷——教师怎么也无法点燃学生心中探究的欲望之火。

这不禁让人疑惑:儿童不是最愿意到童话中寻找自己的幻想吗?为何这节课中的童话故事就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没能调起他们的兴趣呢?其实学生的抱怨“老师把我们当小朋友看”就道破了“天机”——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对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差异性。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把教材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童话故事,制作成课件,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可是到了六年级,这样的情境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应该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营造支持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氛围,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提高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体验。这样,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富有个性,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提高能力的地方。

出现以上种种现象,问题绝不是出自偶然。实质上,我们看到许多课堂都有这样的倾向:先创设一个所谓“情境”,再钓鱼式地引出问题,然后就将“情境”抛在一边,直接去解决“问题”了。“情境”其表,“灌输”其里。“创设情境”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我想不是。如果情境创设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伪造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要坚决摒弃。我们追求一个“求真”的教学情境,更呼唤“求简”“求实” 的教学情境。

三、改进策略

1、让情境简单有效、忌“枝节横生”

真实的教学情境不是为了观赏,数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简单有效才是真的。正如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先生所说的:“应该是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学有趣的数学,学鲜活的数学。”

例如:特级教师贲友林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有以下一个片段:

(屏幕动画先后出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

师:请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

学生脱口而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

师:数一数,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

随着学生数数,屏幕出示1至7,再在七个小矮人手拿的气球中出现7、14、21三个数。师:七个小矮人每人手拿一只气球。你能看出气球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吗?

生: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7。

生: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7+7,两个7相加是14;第三个数是21,3个7相加是21。师:接着往下写,是哪些数呢?

学生回答28、35、42、49,屏幕中出示各数,教师追问是怎样想的。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

学生读7、14、21、28、35、42、49。

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生:7。

师:对!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师:今天这节课如果我们学习乘法口诀,将学习——

随着学生回答完成课题板书:7的乘法口诀。

没有烦琐的故事情节,没有过多的气氛渲染,有的是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新课的导入上,可见贲老师游刃有余的教学机智----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从小学生熟悉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气球上的数字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数字排列有规律吗?当学生发现这些数都与数字7有关系时,老师趁机引导学生观察规律:“1个7是多少?2个7呢……”接着出示课题,亲切自然。

2、让情境服务于教学目标,忌“买椟还珠”

情境的创设不是课堂教学的“摆设”,不能是随意和肤浅的,只局限于表层的活动,一味地强调情境的情趣而冲淡甚至忽视了主题,知识与技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情境的创设要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

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 凡是愉快的、有效的、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参与。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品德教学中,教师们为了体现新理念,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安排了大量课堂活动。但实质上,有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学生实际,缺乏真实性;有的活动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无法达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还有的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活动而活动……在这些课堂中,学生对活动所呈现的“生活”理解不透,体验不深,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活动的有效性,讲究活动的真实性,注重情境创设在思品有效性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指教学环境,“情”是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而生,境为情而设,情与境统一方为情境。 创设好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创设恰当的情境不失为一种良方。好的情境教学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好的教学情境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象,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行为,促使师生双方达到和谐统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好方法,它能改变平铺直叙的刻板式说教,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时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密切师生关系,使教与学更加协调,能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紧张心理,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动情境法、问题情境法、媒体情境法、故事情境法、主题讨论法、课外阅读法、诗歌名言法。方法的选用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选定。 1 、活动情境法。即结合教材知识点把学生带入社会,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在课堂上开展情境展示活动。如: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一目题时,由于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学起来显得抽象、枯燥,教师可以事先引导学生到村镇社区调查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的投资兴建情况、人员组成模式、生产经营状况、上缴税收及工资收入情况等,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各种所有制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回到课堂再分小组交流活动情况,老师最后作知识小结。这样孩子们兴致很高,活动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他们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2 、问题情境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的火花。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如教师在新授九年级思想品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目题内容时可以拟出以下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①请你列举出当前的新科技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②从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你有什么感想呢?此时,学生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格外强烈。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传统课堂的弊端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传统课堂的弊端 新课标旗帜下语文课种种不良现象 现象一,文本涉及什么样的内容,就上成什么课。 一节初中语文课,上的是韩愈的《马说》,教师整节课没有接触课文,仅仅领着学生讨论什么是千里马,千里马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在识别与培养千里马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什么?——这节课就出现了这样几个问题,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怎么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水平?在文理不通的情况下,学生如何理解课文的主旨?没有文本的诵读与品味,学生如何感悟母语的魅力,如何继承与发扬祖国的语言文化?失去了语言的依托,主旨如何体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大自然的语言》上成物候课,《看云识天气》上成气象课,《死海不死》上成环保课,这还算不上什么,更严重的是很多年轻教师执教经典古文的时候,根本就忽略了古汉语常识和语言品味的教学,为了展示亮点,直接介入文章形象的分析。

正如浙江永嘉县城西中学的黄琼所言,“教《胡同文化》能够教相关胡同的文化,教《化石吟》能够教相关化石的文化。如此,将文化当成文本阅读的目的,那么如果舍弃文本就能够发现其中的文化内容,舍弃就会成为必然。” 现象二,为追求媒体效应,把语文课变成媒体的奴隶。 在今天,哪位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不用多媒体,就显得有点另类。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资源,引起课堂教学的革命,这是积极肯定的一面;但其负面效应,就是滥用多媒体,把语文教学变成媒体的奴隶和附庸。 作者曾参加过一次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参赛者都是从各县区层层选拔出来的教学能手,其中一位选手抽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执教者洒脱的气质、流畅悦耳的普通话显示了一位语文教师良好的素质,其制作的课件——多媒体幻灯片更是流光异彩,“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油油的在水底软泥上招摇的青荇”、“康河的柔波”、“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那榆荫下的一潭”等等的优美意象均被形象为次第播放的精美图片和动画,伴随着优美的轻音乐和执教者的画外音把听课者引入诗的境界,课堂中多伴有唏嘘感叹之声。但这节课的问题是,在过多的画面压缩了学生语言形象再创造空间的同时,课堂语言

2018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我是这样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我是这样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人教版新课标 “作文难,难作文”,自我开始接触作文,这句话就一直牢刻脑海。中师毕业后,我走上了教师岗位,才发现作文不仅难在写,更难在教。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在教学这块领地,老师似乎已经谈作文色变了。也许正是因为一个“怕”字,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就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老师定框框,学生永远只能在这个框框里面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好按照老师的要求硬着头皮去应付。空洞,不真实,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作文在学生中常常出现就不足为奇了。不单这样,很多学生视作文如“虎”,遇“虎”头痛,也有些同学因害怕作文,只好东抄西凑,请人代写等等。老实说,我曾经也是这样的老师,也曾经因为怕学生不会写而牵着学生走,从定题目到如何开头,再到文章重点内容的表述,最后到如何结尾。在这样的作文指导下,学生是会写作文了,但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优生除了篇幅长一点,语句通顺一些外,几乎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再看看别班孩子的作文,虽然篇幅上可能不如我班,有些孩子的作文甚至句子极不通顺,但那作文中透出的纯真却是我班孩子没有的,从他们的作文中,我看到了孩子们那五彩纷呈的世界,看到了真正的个性。再来反思自已的教学,牵着学生走,逼着学生写已经严重地抹杀了孩子的作文兴趣,他们的创新思维也被我的牵引所扼杀。如何从作文框框中走出来,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已是我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了。静下心来思考,解铃还需系铃人,是我把孩子带进了框框中,我就一定要带着他们走出这个框框,看看外面的世界。趁着今年学校重点研究作文教学的契机,再翻阅一些资料,我决定从学生好奇和爱凑热闹的特点入手,改革自已的作文教学,寻找作文的源泉和乐趣。心理学和事实告诉我们,小学生特别爱猎奇和凑热闹。如马路边耍猴的,讨钱要饭的,市场边打桌球的、吵架的……他们都爱凑过去看热闹;又如,小河的水干了,树上的知了叫了,小黄狗生崽了……一切一切,小学生都觉得有趣,觉得有意思。遗憾的是,小学生对这些人和事,只是临时“兴”起,事后往往只是“过眼云烟”。而这些生活中的人和事,正是我们写作的源泉。如何让这些“兴起”成为我们的作文素材呢,我开始要求学生写周记。我永远忘不了我在班级宣布这一要求时的情境。那是一节班会课,我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

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初中一线的物理教学工作者,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改的理念有着深切的体会,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课堂设计——情景创设,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并通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一.为什么要在初中物理复习课(综合试题)中创设情景 1.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是相同的,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要素:情景、问题、资料、方法、检验。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物理情景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要的要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达到“以乐促智、以事喻理”的目的,使教与学有机的结合。 2.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要重视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把有意认知和无意认知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又精神放松、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更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里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一点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尤为强烈。因此,在教学中由教师创设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过程的教学情境,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主体探究。这样突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满足了学生探索、研究、发现的心里需求。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享受、体验成功,发现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使学与教有效的结合。 3.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正确的教学方法通常起始于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问题和现象,而不是从那些超出了他们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范畴的抽象概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过程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并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规律形成的过程的体验,“用知识武装头脑”,从而使学生在物理课上形成很强的“主人翁”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这是每位物理教师的职责。 4.综合试题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由此综合试题具有文字多(抽象),涉及的知识点多,与数学学科结合紧密,解题难度大。由于各方面能力要求高,因此在综合试题的复习课上呈现的状态是:教师卖劲的讲,学生费劲的听,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遇到综合试题时:拿到试题后读不懂题——情景无法再现;解题无从下手——规律、公式不知如何应用,没有解题技巧;盲目主观臆断——思维定式。 二.如何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创设情景----综合试题中情景再现 1.综合试题中情景再现的对策

走出范文教学的误区

走出范文教学的误区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典范性的作品,它们文质兼美,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在整个语文教材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教好这些课文,便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就目前语文教学情况来看,特别在农村学校,过去那种固定僵化的程式已不再多见,但总体情况并不乐观,范文教学极易陷入下列误区。 一、肢解课文 一篇课文往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只有通过对课文整体的把握,才能深刻领会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可是,现在许多教师在学生对课文缺乏整体把握、尚未留下完整印象的情况下,就过多过细地分析讲解课文。从字的读音、词的释义、句的妙用一直到段和篇的结构特点等。甚至连课文中本来清清楚楚、学生完全能够理解的内容也重述一遍。这样的讲解,其结果是将原本完整有机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将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活牛”变成了疱丁手下的“死牛”,干扰了学生的独立阅读,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范文教学应“多读少讲”,尽快走出“肢解课文”的误区,彻底“从讲读课文精雕细琢中解放出来”(魏书生语)。 二、牵强附会 1.生硬地套用时代背景,用理解时代背景来代替理解作品本身。比如,有人把巴金的《灯》里“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理解为“对着革命圣地延安微笑了”。有人把朱自清《荷塘月色》里淡淡的哀愁理解为朱自清先生在革命与否的矛盾里徘徊等。诚然,每篇作品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分析作品不能不考虑时代背景,但文学毕竟不同于政治,它作为一种艺术,“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自己的规律”(歌德语)。因此,时代背景只能作为我们理解作品的一个参考。如果每篇课文都拿时代的、政治的眼光来看,把时代背景与作品联系得太紧太实,那势必会歪曲作者的本意,影响对作品本身的理解。 2.特意从范文中寻找“象征”“比喻”,挖掘“微言大义”。这也许是对名人过分“迷信”的结果。其实,“不少作品并不象征什么,比如梵高笔下的葵花就不象征什么”(余秋雨语)。如一味“寻找”、“挖掘”,一方面损坏了作品(对作品作了曲解),另一方面也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想象的翅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欣赏作品而言,“有一个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作品的时候,完全不必要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某一固定事实的框框里面,而应允许并鼓励他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提出独特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方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三、喧宾夺主 1.课外的、次要的内容讲得太多太细,课内的、主要的内容却讲得太少太粗。

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误区

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误区 思想品德新课程在国家级实验区实施将近一年半,在全国各地铺开实施将近半年。在这段时间里,听了校内思想品德课、优质课和教学观摩等。在听课中,我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断而喝彩,也为一个个遗憾的课堂瞬间而惋惜。我不断地思索,不断地体验,不断地感悟,在反思中我发现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重视课堂上的形动,而忽视了“神动”。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但在听课中,我发现,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了,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对学生的思维没有多大触动。有的课,教师创设情境,提问不断,学生异口同声,对答如流,互动可谓“完美”,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究其原因,有的是问题过于简单,有的是内容空乏,有的形式单调等。 互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我们不能过分追求形式上的互动,更要追求“神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应该是新课改中教师的共同价值取向。有思才有得,没有激发学生思考的互动,是无效的活动。所以,组织活动应该考虑学生能获得什么,能获得多少对他们有用的知识及其方法。 误区二: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现,但轻视“双基”。 传统的课程观由于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的功能,从而导致把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窄单调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中,这种缺乏情感内涵、充满理性的课程设计,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单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新的课程观将情意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赋予其在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价值取向。如情感,不仅体现为学生兴趣、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更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态度,在表现为学习追求、学习责任的同时,更表现在对生活的乐观、进取、向上的态度;价值观,既反映在个人价值方面,同时更反映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自然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人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等。这三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要素现已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思想品德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目标。但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现并非轻视“双基”。在处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落实“双基”目标的关系上,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听课中,我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情境,开展了许多活动,提出了不少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情境活动、问题谈看法,谈体会,提建议等,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活动氛围中受到了情感的体验,深刻的启迪和生活的教育,而对基础知识则一带而过,缺乏挖掘和总结。

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教案资料

精品文档 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 凡是愉快的、有效的、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参与。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品德教学中,教师们为了体现新理念,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安排了大量课堂活动。但实质上,有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学生实际,缺乏真实性;有的活动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无法达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还有的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活动而活动……在这些课堂中,学生对活动所呈现的“生活”理解不透,体验不深,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活动的有效性,讲究活动的真实性,注重情境创设在思品有效性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指教学环境,“情”是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而生,境为情而设,情与境统一方为情境。 创设好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创设恰当的情境不失为一种良方。好的情境教学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好的教学情境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象,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行为,促使师生双方达到和谐统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好方法,它能改变平铺直叙的刻板式说教,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时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密切师生关系,使教与学更加协调,能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紧张心理,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动情境法、问题情境法、媒体情境法、故事情境法、主题讨论法、课外阅读法、诗歌名言法。方法的选用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选定。 1 、活动情境法。即结合教材知识点把学生带入社会,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在课堂上开展情境展示活动。如: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一目题时,由于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学起来显得抽象、枯燥,教师可以事先引导学生到村镇社区调查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的投资兴建情况、人员组成模式、生产经营状况、上缴税收及工资收入情况等,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各种所有制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回到课堂再分小组交流活动情况,老师最后作知识小结。这样孩子们兴致很高,活动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他们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2 、问题情境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的火花。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如教师在新授九年级思想品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目题内容时可以拟出以下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①请你列举出当前的新科技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②从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你有什么感想呢?此时,学生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格外强烈。 精品文档

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

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 作文难,难作文,自我开始接触作文,这句话就一直牢刻脑海。中师毕业后,我走上了教师岗位,才发现作文不仅难在写,更难在教。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在教学这块领地,老师似乎已经谈作文色变了。也许正是因为一个“怕”字,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就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老师定框框,学生永远只能在这个框框里面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好按照老师的要求硬着头皮去应付。空洞,不真实,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作文在学生中常常出现就不足为奇了。不单这样,很多学生视作文如“虎”,遇“虎”头痛,也有些同学因害怕作文,只好东抄西凑,请人代写等等。老实说,我曾经也是这样的老师,也曾经因为怕学生不会写而牵着学生走,从定题目到如何开头,再到文章重点内容的表述,最后到如何结尾。在这样的作文指导下,学生是会写作文了,但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优生除了篇幅长一点,语句通顺一些外,几乎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再看看别班孩子的作文,虽然篇幅上可能不如我班,有些孩子的作文甚至句子极不通顺,但那作文中透出的纯真却是我班孩子没有的,从他们的作文中,我看到了孩子们那五彩纷呈的世界,看到了真正的个性。再来反思自已的教学,牵着学生走,逼着学生写已经严重地抹杀了孩子的作文兴趣,他们的创新思维也被我的牵引所扼杀。如何从作文框框中走出来,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已是我

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了。静下心来思考,解铃还需系铃人,是我把孩子带进了框框中,我就一定要带着他们走出这个框框,看看外面的世界。趁着今年学校重点研究作文教学的契机,再翻阅一些资料,我决定从学生好奇和爱凑热闹的特点入手,改革自已的作文教学,寻找作文的源泉和乐趣。心理学和事实告诉我们,小学生特别爱猎奇和凑热闹。如马路边耍猴的,讨钱要饭的,市场边打桌球的、吵架的……他们都爱凑过去看热闹;又如,小河的水干了,树上的知了叫了,小黄狗生崽了……一切一切,小学生都觉得有趣,觉得有意思。遗憾的是,小学生对这些人和事,只是临时“兴”起,事后往往只是“过眼云烟”。而这些生活中的人和事,正是我们写作的源泉。如何让这些“兴起”成为我们的作文素材呢,我开始要求学生写周记。我永远忘不了我在班级宣布这一要求时的情境。那是一节班会课,我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 “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看,是什么?”“棒棒糖!”这是贪吃鬼周义山的声音。 “是玩具。” “是影碟。”王昊天还不忘记我答应给他们看电影的承诺。 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争论中,我示意庞显弘打开了投影,把一篇学生作文放在了展示台上:今天一天早,我就和妈妈来到了公园里。可能是太早的缘故吧,公园里的人并不多。走到水池旁,我发现一群蚂蚁,

课堂教学中应走出的几个误区

课堂教学应走出的几个误区 [内容提要]:数学新课改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背后,也隐约着“相爱简单,相处太难”的尴尬.尤其由于:①新课标本身部分观点提法仍存在较大争议有待进一步探讨而传媒舆论却是呈现出“一边倒”的不良倾向。②教材编写的体系创新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如结构松散、跳跃性过大、练习配备不合理等)并且由于强调“生活化”而走向“去数学化”。另外,城市定位与广大农村实际反差强烈,特别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求与广大农村教学手段仍处于“冷兵器时代”格格不入。③课改对师资水平的高期望与师资水平现状之间存在较大落差,而相应的本该“务求实效”的师资培训却又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被异化为“收费盖章”。④课改进程“分步到位,滚动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敌人们“争先恐后,跨越发展”的主观愿望。 ⑤一线教师所渴望的专家式的“下水指导”往往却被鹦鹉学舌的“岸上吆喝”所取代。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致部分教师从观念到思路,从思路到操作都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困惑。尤其在课堂教学操作层面步入了舍本趋末矫枉过正的误区。笔者认为当前课堂教学应走出如下误区:1、情境创设“去数学化”;2、情境创设“去数学化”;3、探究发现似是而非; 4、合作交流形而上学 5、多媒教学竟成制度; 6、尊重学生是非不分 关键词:课堂教学走出误区

无庸讳言,数学新课改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背后,也隐约着“相爱简单,相处太难”的尴尬.尤其由于:①新课标本身部分观点提法仍存在较大争议有待进一步探讨而传媒舆论却是呈现出“一边倒”的不良倾向。②教材编写的体系创新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如结构松散、跳跃性过大、练习配备不合理等)并且由于强调“生活化”而走向“去数学化”。另外,城市定位与广大农村实际反差强烈,特别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求与广大农村教学手段仍处于“冷兵器时代”格格不入。③课改对师资水平的高期望与师资水平现状之间存在较大落差,而相应的本该“务求实效”的师资培训却又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被异化为“收费盖章”。④课改进程“分步到位,滚动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敌人们“争先恐后,跨越发展”的主观愿望。⑤一线教师所渴望的专家式的“下水指导”往往却被鹦鹉学舌的“岸上吆喝”所取代。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致部分教师从观念到思路,从思路到操作都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困惑。尤其在课堂教学操作层面步入了舍本趋末矫枉过正的误区,具体主要表现如下: 1、情境创设“去数学化” 新课标强调教学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因此,情境创设问题引起了一线教师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凡新课引入都要卖下关子。但是由于教师本身对创设情境的本质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教材的误导(湖南师大匡继昌教授:一个学期的教材,竟达200多页,零碎的数学知识淹没在花花绿绿的画面和大量的生活实例中。)使情境创设步入了“去数学化”的误区。一是取材上独沽生活之流而远离数学之源,二是内容组织上“口水多过茶”非数学任务冲淡数学主题。 比如:有位老师为了讲乘方的概念,先举课本中的细胞分裂的例子后,又举“一传十十传百”的谣言传播例子,足足花了15分钟,乘方的概念“千呼万唤始出来”。 事实上,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有很多是有深刻的生产生活或相关学科的背景,但更多的却是数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其实,乘方的概念应是乘法概念的延伸发展,完全可以类比乘法的概念引出乘方的概念并且可以较好地在认知的源头澄清二者的区别。张奠宙先生一直呼吁:数学教学要反璞归真以数学本原问题驱动展现数学本质。因此,笔者认为,传统教学所提倡的“以旧引新”不但不应废弃而且还很有发扬光大的必要。 又如:一位老师在“补角和余角”这节课中是这样引入的:问学生是否知道比萨斜塔?然后介绍物理学家伽利略曾于1590年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上将两个重量不等的球自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两球同时着地,比萨斜塔因此闻名。然后画出图形,从而引出互为补角的概念。在引出互为余角的概念时设问:如果把斜塔扶直…… 情境创设的本质目的是对知识产生发展背景的艺术再现,为学生提供数学认知的“抓手”,让学生“思有来龙,想有去脉”,化“冰冷的美丽”为“火热的思考”。情境过于芜杂“王顾左右而言他”,易引起学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的保护性抑制。游离数学知识内涵的花花哨哨的情境,所诱发的其他冲突远远大于数学认知冲突,学生往往会流连于“花花世界”,难于进入我们所期望的数学世界。 2、探究发现似是而非 新课标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背景,并试图回归数学的实验归纳性这一面,因此,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于是部分教师误以为数学教学采用讲授法就犯了弥天大错,至少也是不合时宜的,不分青红皂白对所有的数学真理都试图让学生探究发现出来。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由于教材本身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剪拼”、“量度”来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于是绝大部分教师是“大媳妇做鞋小媳妇看样”,一节课剪来拼去、量来度去,最终“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试问:假如教材没有写出这条定理来,我们的学生还能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及种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115965923.html, 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及种类 作者:邱风英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5年第10期 摘要:情境教学法就是把知识融入生动的场景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本文简要阐述了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及其种类。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含义种类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发学生的热情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情境法的种类 1.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习要回归生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教学资源,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深化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的理解。 生物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现象,设置生物课堂教学情境。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科与生活联系的印象,而且还能在分析、思考、讨论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只有在生活情境中不断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理念。 2.形象化的教学情境 生物的结构、生理过程往往是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创设形象化的教学情境,无疑能有效地解决这一教学难题。在创设形象化的教学情境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情境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和升华;其次,情境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不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还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新课改教学设计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新课改教学设计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铁岭市朝鲜族高中金宗元 摘要:新课改摒弃了传统教学"满堂灌"式的教学理念,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变得非常精彩。但本人在担任学校教学校长几年来,目睹学校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教学设计的若干误区,现将常见误区总结并附案例。 关键词: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新课改摒弃了传统教学“满堂灌”式的教学理念,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变得非常精彩。然而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也陷入了一些误区,值得去反思,反思如何设计一堂合理的好课。教学设计是为教师们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策划的过程。笔者现就教学设计的几大环节常见误区给予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最为经典。布鲁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在认知领域,将教学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是继布鲁姆之后,又一位对目标理论有重大影响的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条件》一书中,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构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在教学设计中阐明“三维目标”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马杰的ABCD法。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Robert Mager)强调应该以具体明确的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做什么。

走出备课的误区

走出备课的误区 当老师的,都知道课堂教学前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备课。但事实上,我们很多老师在备课中不知不觉误入了歧途,让原本该重要的备课,变得了太简单、枯燥,以致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惟有走出“备课”的误区,老师们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备好课。 一、“备课不单是写教案” 和老师谈起备课的事,都说是在抄教案,没意思,是徒劳,但备课真的就是他们说的抄教案那么简单吗?凡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都应该知道“备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的知道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的一个准备过程。备课包括有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师,备教具和写教案等步骤,“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个子内容,是被包含的关系。所以,老师要明确“备课”与“写教案”之间是个不等式关系,并非写了教案就是备了课。何况更多老师还不是在写教案,是在抄教案,就更不是在备课了。 二、“备课不是给领导看的”。 这个误区,的直接诱因在学校的领导身上。本来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的前奏,但由于备课属性教学“六认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各学校都把它归入了“重点检查”的对象,把安当成了考核教师工作态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每次检查备课情况时,领导都只看了备课本。只要教案字迹工整,内容多,样式新,就是在“认真备课”。

为何领导都要这样来检查备课呢?理由是在备课活动中,其他工作几乎是无形的,就数教案最直观,既看得见,还能辨他个仔细;领导检查备课不要紧,但结果又导致了些怪现象,一是只要听说学校检查备课,老师就会熬上一个晚上把备课全部“突击”到位;二是只要有领导来听课,都会提前把教案抄好,上课时都夹着课本是“有备”进教室。 为了给领导一个备课的好印象,很多老师都会到书店去认真挑选一本好教案,作为自己备课的“临摹本”。备齐的概念这样转为狭义,而且又蒙上了功利和应付的面纱,备课自然演变成了不少老师的精神包袱,再也不能能为教学服务了。 三、“老教师不能不备课”。 据调查,不少学校在备课上都出台了这样的政策:中青年教师备课必须写详案,老年教师备课可以不写教案。教育是“树人”工程,虽然几年内教材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我们教师的教学观,以及使用的教学工具也要随之变化才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都要在课前认真检查自己是否做好了上课的准备。不能因自己年老了,就可以课也不准备了。教师既然选择了教书,就不能因自己的年龄去简化不该简化的过程,不说教案要写成详案,至少要写出对待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的计划,记录出学生的进步情况,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么在备课本上作以记录,要么在教材上进行旁批,以免出现教学中的“老糊涂”现象。 四、“备课不能只是教师单边活动”

情景语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doc

情景语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引言 纵观中外教育发展史,中外教育家对愉快教学有着丰富的论述, 从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言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到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在《学堂教科论》一书中的论述:“察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瓶一样,注满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 生读书的兴趣。”又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认为“教学是一种 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而美国教育家斯宾塞在其《教育论》 一书中的主张:“教育应当是快乐的”更是对前人愉快教学思想的创 造性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共识: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过 程中,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 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合、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主动地求得全面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快乐的一种教学活 动。 初中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要进行愉快教学,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提倡情景教学。在组成教学的各个动因中,我认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气氛的营造、教学方法的 多方位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对学生正确的评估是十分重 要的。如果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兴趣为起点,以愉快教学的新 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乐学、爱学、好学” 的态度,那么初中英语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情景教学的前提 愉快教学的顺利发展与学生学习的兴趣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兴趣往往是一些隐藏的能力的信号,”布鲁纳特别强调“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 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否则他们只会视学习为负担, 厌恶并逃脱学习任务,教学也就失败了。 情景教学的开展,强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老师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初中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 上好一节英语课,学生能够接受多少知识,也取决于英语的学习能否唤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进行情景教学的前提。 2.情景教学的关键 兴趣不是天生的,要经过教育的“培养”才能“茁壮成长”。初中生正处于 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对周围的新鲜事物抱有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他们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规律实施适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段。这是进行情景教学的手段。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开展多样有效的教学手段呢? 2.1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克拉申认为“可理解的输入只有在情感过滤低时才能见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潜意识地滤出他们在心理上不认可的输入而让其情感上认可的材料进入 大脑的语言习得机制,然后才能发展语言能力。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程度,以便使他们在一种开放和愉快的心理状态中接受所输 入的语言材料。 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加快信息的组织、加工和储存。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也说明了情感在语言学习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的因素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其自信心,降低其“负焦虑”,促进他们积极主动接受“输入”,从而取得

浅论多媒体语文教学的误区

浅论多媒体语文教学的误区 发表时间:2012-11-29T09:31:34.437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2年10月供稿作者:栗志敏 [导读]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 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中学(056600)栗志敏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理由如下: 其一,母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朱熹提了“涵泳”的读书方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一种近乎直觉的语言感知和表述能力,是一种语言经验的反映。作为语言经验的这种“语感”的习得,当然得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来实现。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艺术欣赏课,它和数、理、化等别的科学也不同。其它学科,师生双方主要是在课上研究语言媒体所承载着的各种知识信息,而语文则是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语言媒体本身,研究语言媒体的组合规律,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 其二,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图式”教学方式。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那种“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在文学审美的过程中,人们由于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的不同,往往“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其三,文字作品贵在以情感人,语文教学不容忽视情感的作用。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作为用语言构筑起来的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十分重视情感的交流。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讲解和分析,对于语文课堂来说,是十分有益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每个有经验的老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上接收信息,然后作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举手投足、脸部表情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的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另一种借助于高科技手段的“满堂灌”。 其四,语文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纯熟的教学技巧。现在许多语文教师还墨守着几十年不变的教学模式,陈腐落后,课堂效率极低。教师教得疲倦,怨天尤人;学生学得枯燥,味同嚼蜡。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语文教师应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不应是一个只看眼前的“近视”。如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料,关键是肯不肯学,善不善学的问题。 其五,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个“真”人。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性情中人,不伪饰,不做作,不矫情,不欺骗,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早已刮进了校园,有的教师已沾染许多市侩之气,弄虚作假,道貌岸然,确实愧对“灵魂”。自己的灵魂都没洗净,怎么去当“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语文教师的人品要正,师德要高。“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这样才能底气十足。再有,语文教师要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如课件制作、网上阅读、筛选信息等技能都很重要。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我们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要冷静,忌盲目,不能忽略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学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但是,目前,有的教师仅把教学内容以文字形式输入电脑,把教学环节编成程序,然后播放,教师整堂课没有离开鼠标;又有人给有关作品提供的文字配画,输入电脑,学生整堂课没有离开读连环画。 可见,目前,相当一部分人误认为只在把教材搬进电脑,或简单地给文字配以图像、声音,然后播放,便是多媒体教学。这实在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这一点勿庸置疑。但以上种种做法都有为用电脑而用电脑的倾向,而对于学生是否受益,受益什么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电脑的使用成为一种肤浅的赶时髦,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其他教学媒体的运用一样,不是盲目、无原则、杂乱无章的,应该十分注意这种手段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使用恰当,会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效果;反之,则可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曾声称: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

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

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期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是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进行的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较好的成效。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对它的认识和操作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反思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误区一:淡化审题与立意意识 我们都知道,开放式作文遵循着让考生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三自”原则,其初衷是淡化审题意识,减少对学生的限制,给考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写作空间,让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写作才能。最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许多都采用了开放作文的形式。不少人认为,开放式作文没有审题障碍,几乎无需审题,认为所写只要在一定的话题之内就算切题,其实不然。虽然,开放式作文的审题难度较小,学生作文偏题的情况是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了。其实,审题解决的不仅仅是切题的问题,它是把文章写好的前提。文要载道,须先考虑立意,清人王夫之认为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①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主题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正因为意为笔帅,立意是文章“道”的依托,是文章的灵魂、核心,所以,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立意的情感价值的取向如何,常常决定着一篇文章的品质,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 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读懂材料之后,对自己日常学习中掌握的材料进行选择,然后再去立意,再去谋篇布局,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符合命题的要求。而要避免作文出现立意失误,就应该引导学生努力克服自己写作上的思维惰性,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有意识地强化自己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意识,以积极的心态拥抱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不断超越、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人格修养。如此,才能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和全新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从而获得新颖独到的思想见解,实现文章立意的真正创新。作文教学淡化审题立意是误导学生写作的错误信息。作文审题立意是一个老问题,然而常谈常新,面对话题作文的盛极一时,审题立意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 误区二:选择“另类”文体 文体即文章体裁,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用途和写作要求,写作时为了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需要,作者需要选择一定的文章样式。文体是写作思维活动的一种固化形式,是一定思维训练的外在体现,有其大致的稳定性。写文章如果不恪守一定的体式,不遵循一定的思维训练,思想和情感的传达就容易失去依托。近年来,高考作文提倡“文体自选”,就是为了达到让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一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古人说:“定体然后可以言工拙。”②可见文体是作文的首要问题,加强文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