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系统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系统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系统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化的大规模复杂系统。P5

★系统的定义: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且具有特定功能、结构、环境的整体。有以下四个要点:

(1)系统及其要素。系统是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整体,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要素可以是耽搁事物(元素),也可以是一群事物组成的分系统、子系统等。系统与其构成要素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对象及其范围。

(2)系统和环境。任一系统又是它所丛书的一个更大系统(环境或超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与其相互作用,保持较为密切的输入输出关系。系统连同其环境超系统形成的系统总体。系统与环境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3)系统的结构。在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这样在系统的内部形成一定的结构和秩序。结构即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

(4)系统的功能。任何系统都应有其存在的作用与价值,有其运作的具体目的,也即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系统功能的实现受到其环境和结构的影响。

系统的一般属性:P6

(1)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性,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2)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关联性表明这些联系或关系的特性,并且形成了系统结构问题的基础。(3)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功能及结构的变化。系统必须首先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使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管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要求更高,通常应区分不同的环境类(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和不同的环境域(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等)。★大规模复杂系统的主要特点:P6

(1)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多样,由此而带来的多重目标间经常会出现相互消长或冲突的关系。(2)系统通常由多为且不同质的要素构成。

(3)一般为人—机系统,而人及其组织或群体表现固有的复杂性。

(4)由要素相互作用关系所形成的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大规模复杂系统还具有规模庞大经济型突出等特点。

该类系统的主要特点: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属性及目标多样、一般为人—机系统、经济性突出等。

系统工程:是从总体出发,合理开发、运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程序、方法的总称。P9

系统工程强调以下基本观点(系统工程方法的特点):P10

(1) 整体性和系统化观点(前提)(2) 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目的)

(3) 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观点(手段)(4) 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保障)

期中:

1.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系统问题说明:(1)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素;(2)系统的环境及输入、

输出;(3)系统的结构(最好用框图表达);(4)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环境的关系。

2.管理系统有何特点?为什么说现代管理系统是典型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旧三论:

(1)一般系统论:研究复杂系统一般规律的学科。整体性、开放性及目的性、动态相关性、层次等级性、有序性。对方法论的启示:整体性、动态性、最优化。

(2)控制论: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系统都是信息系统;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系统都是控制系统。对方法论的启示:黑箱-灰箱-白箱法、功能模拟法。

(3)信息论: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光导纤维等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

对方法论的启示:类比方法、统计方法、信息加工方法。

新三论:

(1)耗散结构理论: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一种理论。(2)协同学:研究协同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新兴综合性学科。

(3)突变论:研究不连续现象的一个新兴数学分支,也是一般形态学的一种理论,能为自然界中形态的发生和演化提供数学模型。

★霍尔三维结构:P13

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系统化、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等特点,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重要基础内容

1.时间维:系统工程的工作阶段或进程。

①规划阶段。②拟定方案。③研制阶段。④生产阶段。⑤安装阶段。⑥运行阶段。⑦更新阶段。

2.逻辑维:每阶段工作所应遵从的逻辑顺序和工作步骤。

摆明问题、系统设计、系统综合、模型化、最优化、决策、实施计划

3.知识维或专业维:从事系统工程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反应系统工程的专门应用领域。

霍尔三维结构强调明确目标,核心内容是最优化,并认为现实问题基本上都可归纳成工程系统问题,应用定量分析手段,求得最优解答。

特点:研究方法上的整体性、技术应用上的综合性、组织管理上的科学性和系统工程工作问题导向性。

★切克兰德方法论:P15

1.认识问题

2.根底定义

3.建立概念模型

4.比较及探寻

5.选择

6.设计与实施

7.评估与反

馈。

★两者的异同

相同点:两种方法论均为系统工程方法论,均以问题为七点,具有相同的逻辑过程。

不同点:

1.霍尔方法论主要以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切克兰德更适合于对社会经济和经营管理等软

系统问题的研究。

2.前者核心内容是优化分析,后者核心内容是比较学习。

3.前者关注定量分析方法,后者强调定性或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方法。

★系统分析(SA)是在对系统问题现状及目标充分挖掘的基础上,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方法,对系统的有关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为决策者选择满意的系统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P17

★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分析过程和基本方法。

★SA要素:

①问题:问题一方面代表研究的对象,或称对象系统,需要系统分析人员和决策者共同探讨与问题有关的要素及其关联状况,恰当地定义问题;另一方面,问题表示现实状况(现实系统)与希望状况(目标系统)的偏差,这位系统改进方案的搜寻提供了线索。

②目的及目标:目的是对系统的总要求,目标是系统目的的具体化。目的具有整体性和唯一性,目标具有从属性和多样性。目标分析是系统工程的基本工作之一,其任务是确定和分析系统的目的及其目标,分析和确定为达到系统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系统功能和技术条件,并要注意对冲突目标的协调和处理。

③方案:方案即达到目的及目标的途径。为了达到预定的系统目的,可以指定若干备选方案。

④模型(结构、数学、仿真):模型是由说明系统本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模型是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可以起到帮助认识系统、模仿或抽象。在系统分析中常常通过建立相应的结构模型、数学模型或仿真模型等来规范各种备选方案。

⑤评价:评价即评定不同方案与系统目的的到达程度。

⑥决策者:决策者作为系统问题中的利益主体和行为主体,在系统分析中自始至终具有重要作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系统分析的程序:

【认识问题、探寻目标、综合方案】、【模型化、优化或仿真分析】、【系统评价、决策】初步分析规范分析综合分析

5W1H(What/Why/Who/Where/When/How)方法是做好这段工作的基本线索。P19

5W1H提问法P23

5W1H法是对某件事情从目的why对象what时间when场所where人员who手段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看其是否合理,并找到改进之处。

系统分析的特点及原则(1)坚持问题导向(2)以整体为目标(3)多方案模型分析和选优(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5)多次反复进行。

系统分析应用领域广泛,对系统分析的技术方法具有指导作用,充分发挥系统分析的作用。

期中:

简述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方法论及两者异同点。

简述系统分析定义及其与系统工程的关系。

系统分析的要素有哪些?并说明要素的含义及其关系。

第三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模型——对现实系统抽象表达的结果。应能反映(抽象或模仿)出系统某个方面的组成部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P35

模型化——构建系统模型的过程及方法。要注意兼顾到现(真)实性和易处理性。

意义及特点:对系统问题进行规范研究的基础和标志;经济、方便、快速、可重复,“思想”或“政策”试验;经过了分析人员对客体的抽象,因而必须再拿到现实中去检验。

建模基本步骤:P38

(1)明确建模目的和要求;(2)弄清系统或子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3)选择模型方法;(4)确定模型结构;(5)估计模型参数;(6)模型试运行;(7)对模型进行实验研究;(8)对模型进行必要修正。

★解释结构模型ISM:P45

结构→结构模型→结构模型化→结构分析

基本思想: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对要素及其相关关系等信息进行处理,最后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通过对可达矩阵的处理,建立系统问题的递阶结构模型,这是ISM技术的核心内容。

ISM实用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对系统要素间的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进行层次化处理,最终形成具有多级递阶关系和解释功能的结构模型。

★主成分分析P54

基本原理:通过变量变换的方法把相关的变量变为若干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变量。主成分是指通过转换后找到的线性无关的变量,由于线性无关,就使得分析与评价指标变量时,可切断相关的干扰,找出主导因素,作出更准确的估量。

主成分分析就是把原有的多个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代表性较好的综合指标,这少数几个指标能够反映原来指标大部分的信息(85%以上),并且各个指标之间保持独立,避免出现重叠信息。主成分分析主要起着降维和简化数据结构的作用。

在社会经济的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问题,必须考虑许多经济指标,这些指标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的特征,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信息的重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是把各变量之间互相关联的复杂关系进行简化分析的方法。

主成分分析试图在力保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这种多变量的截面数据表进行最佳综合简化,也就是说,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

主要步骤:

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2.根据标准化变量求出协方差矩阵(标准化后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矩阵完全一样);

3.求出相关矩阵的特征值,计算累计贡献率,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4.确定主成分,进一步分析。

★聚类分析P60

基本原理: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个体或对象分类,使得同一类中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比与其他类的对象的相似性更强。根据一批样品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地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然后利用统计量将样品或指标进行归类。把相似的样品或指标归为一类,把不相似的归为其他类。直到把所有的样品(或指标)聚合完毕.

什么是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个体或对象分类,使得同一类中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比与其他类的对象的相似性更强。聚类分析的目的:使类内对象的同质性最大化和类间对象的异质性最大化。

基本思想:

?是根据一批样品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地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然后利用统计量将样品或指标进行归类。把相似的样品或指标归为一类,把不相似的归为其他类。直到把所有的样品(或指标)聚合完毕.

?相似样本或指标的集合称为类。

基本步骤:

(1)数据变换(2)计算n个样品两两间的距离,得样品间的距离矩阵D(0)。(3)聚类过程。(4)画谱系聚类图。(5)决定分类的个数及各类的成员。

作用:可将样本或变量按亲疏的程度进行分类。使类内对象的同质性最大化和类间对象的异质性最大化。对样本进行聚类,它使具有相似性特征的样本聚集在一起,使差异性大的样本分离开来。对变量进行聚类,它使具有相似性的变量聚集在一起,差异性大的变量分离开来,可在相似变量中选择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变量参与其他分析,实现减少变量个数,达到变量降维的目的。

期中:

简述解释结构模型的特点、作用及适用范围。

说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并对比两者异同点。

第四章: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方法

基本概念: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统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学方程的仿真模型,据此进行试验或定量分析,以获得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P82

系统仿真的作用:P82

(1)仿真的过程也是实验的过程,而且还是系统地收集和积累信息的过程。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随机问题,引用仿真技术是提供所需信息的唯一令人满意的方法。

(2)对一些难以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对象系统,可通过仿真模型来顺利地解决预测、分析和评价等系统问题。

(3)通过系统仿真,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降价成若干子系统,以便于分析。

(4)通过系统仿真,不仅能启发新的思想或新的策略,还能暴露出原系统中隐藏着的一些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利用DYNAMO仿真语言在计算机上实现对真实系统的仿真实验,从而研究系统结构、功能和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

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系统。P94

该类系统特点是:抉择性——具有决策环节(人、信息)

自律性——具有反馈环节

非线性——具有延迟环节

模型特点:(1)多变量。这主要是由SD对象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3)以仿真实验为基本手段和计算机为工具。

(4)可处理高阶次、多回路、非线性的时变复杂系统问题。

工作程序:P85

SD基本原理:P86

四个基本要素:状态或水准、信息、决策或速率、行动或实物流

两个基本变量:水准变量、速率变量

一个基本思想:反馈控制

第五章:系统评价方法

系统工程基本工作过程P18

系统评价(又称综合评价、多属性决策)即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预定目标,通过系统分析,采用一定的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给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综合评价值,再据此择优或排序。P112

系统评价就是全面评定系统的价值。而价值通常被理解为评价主体根据其效用观点对评价对象满足某种需求的认识,它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所处的环境状况密切相关。因此,系统评价分析问题是由评价对象what、评价主体who、评价目的why、评价时期when、评价地点where及评价方法how等要素5W1H构成的问题复合体。

评价对象:接受评价的事物、行为或对象系统,如待开发的产品、待建设或建设中的项目等。评价主体:是指评价对象系统价值大小的个人或集体。

评价目的:系统评价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能发挥的作用。

评价时期:系统评价在系统开发全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评价地点:一指评价对象所涉及的及其占有的空间,或称评价的范围;二指评价主体观察问题的角度和高度,或称评价的立场。

系统评价程序示意图

关联矩阵法(原理性方法)P114 层次分析法(评价要素多层次分布)P120

模糊综合评判法(多评价主体)P131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基础工程》复习题 一、选择 1.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a )。 A.饱和土中的挤土群桩 B.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C.欠固结土中的群桩 D可液化土中的群桩 2.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A.静压式预制桩 B.打入式预制桩 C.钻孔灌注桩 D.挖孔灌注桩 3.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B.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上位移时 C. 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 D.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4.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15 B.C20 C.C25 D.C30 5.目前工程上选用的地基模型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但无论那种模型都要满足()。 A.静力平衡条件; B.强度条件; C.变形协调条件; D.极限平衡条件 6.如遇下列情况()时,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 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B.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C.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D.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7.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A堆载预压法 B 强夯法 C 振冲法 D 换填法 8.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 A 摩擦桩 B 端承摩擦桩 C 端承桩 D 摩擦端承桩 9.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C35 B C25 C C20 D C15 10.已知某条形基础底面宽2.0m,基础埋深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0.05m,地基为均质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下3.5m,基础底面下土层的黏聚力c k=10kPa,内摩擦角φk=200,土的重度γ=18kN/m3,则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接近()kPa。 A 142.6; B 156.58; C 162.74; D 175.71 11.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 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m。 A 1.2; B 1.15; C 1.25; D 1.9 12.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包括下述() A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B 适当设置沉降缝; C 合理确定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D 设置圈梁

系统工程测试题

系统工程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系统的不确定性越大,则系统的熵越。 2.系统分析的要素包 括、、、、。 3.系统功能设计包括、系统功能分类、系统功能整理以及系统功能设计评价等四个方面。 4.可靠性是指产品、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完成的能力。 5.从系统状态与时间的关系来看,可将系统分为系统和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钱学森教授提出,系统工程是一门()。 A.经济控制的技术 B.组织管理的技术 C.现代工程技术 D.控制分析和设计的技术 2.霍尔三维结构是指时间维、逻辑维和()。 A.知识维 B.资源维 C.方法维 D.能力维 3.在互为因果的两个系统中,若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却抑制原因,则称之为()。 A.正反馈 B.负反馈 C.正相关 D.负相 关 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 A.学习和比较 B.系统化 C.满意化 D.最优化 5.熵函数在()分布下取得最大值。 A. 负指数 B.等概率 C.泊松 D.正 态 6.系统的整体属性总是()其各子系统在孤立状态时的属性之和。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等于

7.不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是()。 A.开放系统 B.动态系统 C. 封闭系统 D. 静态系统 8.()是指定性表示的希望系统要达到的状态。 A.指标 B.标准 C.目的 D.目标 9.系统工程是以()为研究对象。 A.社会 B.企业 C.组织 D.系统 10.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并予以转换,产生另一种形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能力,或者说系统与()相互作用的能力。 A.部要素 B.外部环境 C.研究对象 D.目前状态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其理论概括程度的高低或与实践领域相距的远近,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A.系统科学的哲学思想 B.系统科学的技术科学 C.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 D.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 E.系统科学的知识结构 2. 从系统的形成原因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自然系统 B.社会系统 C.人造系统 D.无机系统 E.概念系 统 3. 从系统组成要素的属性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物质系统 B.信息系统 C.概念系统 D.实体系统 E.生物系 统 4.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子系统)之间在()上的联系方式。 A.空间 B.时间 C.质量 D.数 量 E.总体 5.系统结构在整体上的特点是()。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知识讲解

一、名词解释(15分) 安全系统工程|事故|安全检查表|鱼刺图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 二、选择题(5分) 1.事件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是系统工程的决策论。事件树是从决策论中的 引申而来的。 A.决策树 B.流程图 C.可靠性图 D.图论 2.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l和B2中有一个发生,事件A就会发生,则应使用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A.非门 B.或门 C.与或门 D.与门 ? 3.某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Pl={Xl,X2,X4},P2={Xl,X2,X5},P3={Xl,X3,X6},P4={Xl,X3,X7},则结构重要程度为。 A.I(1)>I(2)=I(3)>I(4)=I(5) B.I(1)>I(2)<I(3)>I(4)=I(5) C.I(1)>I(2)>I(3)<I(4)=I(5) D.I(3)>I(2)<I(1)>I(4)=I(5) 4.在假定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相等的情况下,从事故树结构上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的是 A.结构重要度 B.临界重要度 C.概率重要度 D.最小割集 5.预先危险性分析的分析步骤可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它们分别是:危险性_______,危险性________和危险性控制对策。 A.分析、评价 B.辨识、分析 C.分级、评价 D.辨识、分级 三、填空题(1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其核心内容是________。 2、4M因素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符号、________符号和________ 符号。 4、最小割集代表系统的_____________,最小割集数越多,系统的 _____________,最小径集代表系统的 _____________,最小径集数越多,系统的_____________。 5.在管理失误和风险树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管理工作失误和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因素属于 因素。 6.SCL的中文含义是____ _________,SCL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四、简答题(30分) 1、我国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那几种? 2、说明事故法则的概念,它对安全工作的启示是什么?分析其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 3、简述马尔柯夫过程(Markov Process)? 4、如何绘制成功树?并举例说明。 5、画出MORT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分支代表含义? 6、FMEA与FTA方法的区别? 五、计算与综合题(40分) 1、如图所示系统由一个水泵和三个阀门串并联而成,且已知A、B、C、D的可靠度分别为qA=0.95, qB=qC=qD=0.9, ?试绘制出该系统的事件树图; ?求出成功和失败的概率; ?叙述成功启动的过程。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吉林化工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油品储存仓库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研究 教学院资源与生物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14年 5 月20 日- 6 月 5日

本科生课程设计须知 1、认真学习理解《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 2、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内容。 3、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 4、课程设计成果、资料应于答辩结束后及时交给教学院收存,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 5、妥善保存《吉林化工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完成后,将任务书同课程设计一同交给指导教师。

摘要 (2) 绪论 (3) 第一章项目概况分析 (4) 1.1 单位基本情况 (4) 1.2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4) 1.3 周围环境 (4) 1.4 主要设备 (5) 1.5 主要储存物料 (5) 1.6 基本工艺流程 (5) 1.7 公用工程 (6) 1.8 安全、消防设施 (6) 1.9 组织管理 (6) 第二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8) 2.1 储罐区基本情况 (8) 2.2 固有危险性分析 (8) 2.3 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原因 (9) 2.4 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0) 第三章定性定量分析 (13) 3.1 定性分析 (13) 3.2定量分析 (21) 3.3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 (24) 3.4本章小结 (29) 第四章安全对策措施 (30) 4.1 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的对策措施 (30) 4.2 加强安全管理, 防止泄漏 (31) 4.3 加强电气设备管理, 防止因电气失效形成火灾 (31) 4.4 加强动火管理, 杜绝违章作业 (31) 4.5 防止静电措施 (32) 4.6 防员工中毒窒息措施 (32) 4.7 防车辆伤害措施 (32) 4.8 加强对油品储存仓库的安全管理 (32) 第五章结论 (33) 结语 (34) 参考文献 (35) 附录 (36)

控制工程基础-复习题_506142735363464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控制工程基础》期 末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设有一弹簧、质量、阻尼器机械系统,如图所示,以外力f(t)为输入量,位移y(t)为输出量的运动微分方程式可以对图中系统进行描述,那么这个微分方程的阶次是:() (1)1阶;(2)2阶;(3)3阶;(4)4阶 2、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 53 +s ;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 (1)5 1t e -- ;(2)5 33t e -- ;(3)5 55t e - - ;(4)5 3t e - - 3、已知道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 2 2)(n n s s s Y ωω+= ,那么系统处于( ) (1)欠阻尼;(2)过阻尼;(3)临界阻尼;(4)无阻尼 4、下列开环传递函数所表示的系统,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1) )12)(15(1++-s s s ; (2)s T Ts 111+- (T>0); (3))13)(12(1+++s s s ;(4) )2)(3(2-++s s s s 5、已知系统频率特性为 1 51+ωj ,当输入为t t x 2sin )(=时,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 (1))52sin(1 ω-+tg t ;(2) )52sin(1 1 12ωω-++tg t ; (3))52sin(1 ω--tg t ;(4) )52sin(1 251 12ωω--+tg t 6、已知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t t e e t c --+-=221)(,系统的传递函数 为( )。 (1))2)(1(23)(+++= s s s s G ;(2))2)(1(2)(+++=s s s s G ;(3))2)(1(1 3)(+++=s s s s G ; (4)) 2)(1(3)(++= s s s s G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附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题型 一、简答题,共40分(其中包括5个小题,每个小题8分);二、基本知识(包括计算、分析 题),一般为35分;三、综合应用,一般为25分。 一、简答题 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可靠度: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4)安全标准:约定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我们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我们就称之为安全标准。 (5)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就是对系统存在的安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的危险程度,提出改进措施。 (6)径集:在事故树中,当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顶事件肯定不会发生。然而,顶事件不发生常常并不要求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而只要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事件就不会发生;这些不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也称通集或路集。 (7)安全系统:安全系统是由与生产安全问题有关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若干个因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8)风险率:风险发生的概率与事故后果之间的乘积。 (9)权重:权重是表征子准则或因素对总准则或总目标影响或作用大小的量化值。 (10)稀少事件:稀少事件是指那些发生的概率非常小的事件,对它们很难用直接观测的方法进行研究,因为它们不但“百年不遇”,而且“不重复”。 (11)最小割集:在事故树中,我们把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也称截集或截止集。一个事故树中的割集一般不止一个,在这些割集中,凡不包含其他割集的,叫做最小割集。换言之,如果割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后就不是割集,那么这样的割集就是最小割集。(12)故障:故障就是指元件、子系统或系统在运行时达不到规定的功能。 2. FMECA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1)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基础工程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 1. 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 A. 摩擦桩 2.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3. 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 C20 4. 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B. 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5.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6. 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 A. 摩擦桩 7.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8 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D. C15 9.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A. 静压式预制桩 C. 钻孔灌注桩 10. 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D. 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E. 地下水位全面下降 11. 摩擦型桩包括()。 A. 摩擦桩 B. 端承摩擦桩 12. 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进行的计算和满足的是( )。 A. 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B.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C. 地基变形设计 D. 地基的抗冻胀要求 13.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14. 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D. C15 15. 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m。 B. 1.15

化工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含主观题)

化工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含主观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过程是对原料进行某些物理或化学变换,使其性质发生预期变化,以下哪个不属 于过程的范畴() A.烃类分离 B.烃类裂解 C.不锈钢棒加工成螺栓 D.海水晒盐 2.某换热系统,当I1=0时,温度区间之间的最小传热负荷为-200kW,最后一个温度区间输出负荷为60kW,则该系统的最小加热负荷和最小冷却负荷是多少kW?() A.0,60 B.200,60 C.200,260 D.0,260 3.输送剧毒介质管道的管材质量证明书应有()检测结果,否则应进行补项试验。 A.外观 B.磁粉 C.厚度 D.超声 4.正常生产时,工程师不能选择哪个变量作为优化变量() A.设备操作压力 B.反应器温度 C.塔的进料位置

D.泵的输入功率 5.计算机是利用哪一种图来识别过程系统的结构信息() A.原则流程图 B.节点-边有向图 C.方框图 D.以上3种图形均可 6.在对炼油厂进行生产计划优化时,下面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约束条件包括各设备的物料平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产品供求量等 B.一股物料分成多股去向不同的设备时每个去向都必须设置为变量 C.在目标函数中,数值是固定值的变量可以忽略,只保留可变变量,不会对最优解产生影响 D.可以把系统中所有的选定的独立变量作为优化变量 7.换热网络中有一股热流热容流率为4kW/K,温度从180→80℃;另一股冷流热容流率为2kW/K,温度从80→160℃;系统的最小允许传热温差为20℃,这两股物流的最大可交换热量是多少kW?热量富裕的物流换热开始或者结束的温度点是多少℃?() A.160,140 B.320,100 C.100,160 D.120,160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81251553585744438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 、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 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 A 、稳定; 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C 、临界稳定; 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4、系统在2)(t t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ss e ,说明 ( ) A 、 型别2

8、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0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 A 、不稳定; B 、只有当幅值裕度1g k >时才稳定; C 、稳定; D 、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9、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011001 s s ++,则该校正装置属于( )。 A 、超前校正 B 、滞后校正 C 、滞后-超前校正 D 、不能判断 10、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1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就是: A 、 1011s s ++ B 、1010.11s s ++ C 、210.51s s ++ D 、0.11101 s s ++ 1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就是 ( )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与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 传递函数一般就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12、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 )。 A 、增加积分环节 B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 C 、增加微分环节 D 、引入扰动补偿 13、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 ) 。 A 、准确度越高 B 、准确度越低 C 、响应速度越快 D 、响应速度越慢 1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21)(5) 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50 B 、25 C 、10 D 、5 15、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 。 A 、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B 、含两个积分环节 C 、位置误差系数为0 D 、速度误差系数为0 1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γ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 A 、超调%σ B 、稳态误差ss e C 、调整时间s t D 、峰值时间p t 17、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就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18、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 )。

(完整版)《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 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其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 2、4M 因素指 人 、 物 、 管理 、 环境 。 3、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事件 符号、 逻辑门 符号和 转移 符号。 4、最小割集代表系统的 危险性 ,最小割集数越多,系统的 危险性越大 ,最小径集代表系统的 安全性 ,最小径集数越多,系统的 安全性越高 。 5.在管理失误和风险树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管理工作失误和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因素属于 特殊控制(S 分支) 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4分) 答: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数学方法,识别、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优化安全状态。 2、事故(4分) 答: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单位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序号______ ……………………………………密……………………………封………………………………线…………………………..

3、安全检查表(4分) 答:安全检查表是用于查明某一特定作业活动或设备的安全状况,以表格的形式预先拟定好的问题清单,做为实施时的蓝本。 4、鱼刺图分析法(4分) 答:系统中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所构成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采用简明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的方法称为因果分析法。 5、预先危险性分析(4分) 答:所谓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作宏观的概略的分析。 三、选择题(4*5=20分) 1、A 2、B 3、A 4、A 5、D 四、简答题(5*8=40分) 1、我国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那几种?(8分) 答:有事件树、事故树、故障类型影响、安全检查表、因果分析法、事故比重图、事故趋势图、事故控制图、主次图等 2、说明事故法则的概念,它对安全工作的启示是什么?分析其在安 全工作中的应用。(8分) 答:事故法则,常称为300:29:1法则,它是一种事故统计规律, 表明了1 次死亡和29次轻伤是包含在330次事件中,揭示了严重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库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库 系统安全工程 一、选择题 1 ?事故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是从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 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 A .结果、原因B.原因、结果 C.初始、最终 D.下、上 答案:A 2. 事故树分析时要确定顶事件。所谓顶事件,是指事故树中唯一的、位于顶层的、只 是逻辑门的_________ 的事件。 A .中间 B .输入C.输出D .无关 答案:C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时,要将待分析的事故对象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 A .基本 B .顶C.中间D .特殊 答案:B 4. 在事故树中,导致其他事故发生、只是某个逻辑门的输入事件而不是任何逻辑门的 输出事件的事件,称为________ 。 A .基本事件 B .中间事件C.顶事件 D .底事件 答案:A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1和B2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事件A的发生,反之,有一个不发生,A也不发生,则应使用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A .非门 B .或门C.与或门D .与门 答案:D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l和B2中有一个发生,事件A就会发生,则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A .非门 B .或门C.与或门D .与门 答案:B 7. 在事故树分析中,某些基本事件共同发生可导致顶事件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 称为事故树的__________ 。 A .径集 B .割集C.最小割集 D .最小径集 答案:B &在事故树分析中,某些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则导致顶事件不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事故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径集 B .割集C.最小割集 D .最小径集 答案:A 9. 在事故树分析中,已知事故树的某个径集,在此径集中去掉任意一个基本事件后, 就不再是径集(即剩余的基本事件不发生不一定导致顶事件不发生),则这个径集被称 为_____ 。 A .径集 B .割集C.最小割集 D .最小径集 答案:D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应用道化学公司(DOW)的火灾爆炸指数法进行安全评价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数是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及其他危险分析数据的基本数值。 A .工艺 B .设备C.物质D .单元 答案:C 11. 在火灾爆炸指数法中,物质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中其潜在能 量释放速率的度量,被称为__________ 。 A .物质系数 B .爆炸指数C.工艺系数 D .物质危险 答案:A 12. 火灾爆炸指数法是用火灾爆炸指数(F&EI)作为评价化工工艺过程、生产装置及储罐等的

《基础工程》总复习

第二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 1.选择地基基础类型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①建筑物性质②地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2.天然地基:地基内是良好的土层或者上部有较厚的良好的土层时,一般将基础直接做在天然土层上的地基。 3.人工地基:加固上部土层,提高土层的承载能力,再把基础做在这种经过人工加固后的土层上。这种地基就叫人工地基。 4.桩基础:在地基中打桩,把建筑物支撑在桩台上,建筑物的荷载由桩传到地基深处较为密实的土层。这种基础叫做桩基础。 5.深基础:埋置深度大于5m或大于基础宽度,且把基础直接做在地基深处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这种基础叫做深基础。 6.浅基础: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以及埋置深度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基础,不必考虑侧面摩擦力的基础。 7.浅基础的分类:①单独基础或称独立基础:柱的一般情况下的基础②条形基础:墙下基础通常是连续设置成长条形,称为条形基础③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当柱子或墙传来的荷载较大,但地基土较软弱,用单独基础或条形基础都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时,或者地下水位常年在地下室的地坪以上,为了防止地下水渗入室内,往往需要把整个房屋底面做成一片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房屋的基础,称为筏形基础。为了增加基础板的刚度,以减小不均匀沉降,高层建筑物往往把地下室的地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刚度很强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称为箱形基础④壳形基础 8.刚性基础或称为无筋扩展基础:由砖、砌石、素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做成满足刚性角要求的基础。 9.扩展基础:当基础的高度不能满足刚性角要求时,可以做成钢筋混凝土基础,用钢筋承受基础底部的拉应力,以保证基础不发生断裂的基础 10.基础的埋置深度: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基础埋置深度不宜浅于0.5m,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100mm以上。 11.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①建筑物地用途、结构类型和荷载性质与大小②地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③寒冷地区土的冻胀性和地基的冻结深度 12.土冻结后,水分转移含水量增加,体积膨胀,这种现象称为土的冻胀现象。 13.地基计算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变形验算、地基稳定验算。 14.验算地基承载力所用的荷载组合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15.地基承载力有三种确定方法:f a①现场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f a = f ak + ηbγ( b – 3 ) + ηdγm ( d – 0.5 )②规范建议的地基承载力公式法:f a = M bγb + M dγm d + M c c k③工程实践经验法:f a = ψr f rk。 16.直接支承基础的地基土层称为持力层。 17.持力层以下,若存在承载力明显低于持力层的土层,称为软弱下卧层。 18.地基变形引起基础沉降可以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四类。沉降量——独立基础中心点的沉降值或整幢建筑物基础的平均沉降值;沉降差——相邻两个柱基的沉降量之差;倾斜——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局部倾斜——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19.地基变形验算所用的荷载组合为准永久组合,且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20.地基稳定验算所用的荷载组合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 21.在水平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地基失稳破坏的形式有两种:①沿基底产生表层滑动破坏:F s= f F/H =1.2~1.4;②深层整体滑动破坏:F s = M R/M S≥1.2 。 22.基础构造要求:(无筋扩展基础)①砖基础:台阶的宽高比b t / h = 1/1.5或b t / h = 1/2 ②砌石基础:每台阶至少有两层砌石,每个台阶的高度不小于300mm ③素混凝土基础:基础高度h≤350mm作一层台阶;350mm900mm作成三层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不宜大于500mm。 23.扩展基础,在对其进行强度验算时,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24.扩展基础是一种受弯和受剪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破坏形式:冲切破坏、弯曲破坏。 25.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㈠建筑设计措施:①建筑物体型应力求简单②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 ③合理布置纵横墙④合理安排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⑤设置沉降缝⑥控制与调整建筑物各部分标高㈡结构措施:①减轻建筑物的自重②减小或调整基底的附加压力③增强基础刚度④采用对不均匀沉降不敏感的结构⑤设置圈梁㈢施工措施 第四章桩基础与深基础 1.桩:是指垂直或倾斜布置于地基中,其断面积相对其长度是很小的杆状构件。 2.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①竖向抗压桩②竖向抗拔桩③水平受荷桩④复合受荷桩。 3.竖向抗压桩按承载性状分类:①摩擦型桩②端承型桩。 4.按成桩方法分类:①非挤土桩:特点是预先取土成孔,成孔的方法是用各种钻机钻孔或人工挖孔②挤土桩:主要是预制桩,施工方法:用锤击、振动或者静压的方法置入地基土中③部分挤土桩:开口的沉管取土灌注桩、先预钻较小孔径的钻孔,然后打入预制桩、打入式敞口的管桩等都属于部分挤土桩。 5.按桩的几何特性分类:㈠按桩径大小分类:①大直径桩:d≥800mm ②中等直径桩:250mm60m超长桩。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模拟考试试题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模拟考试 1、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从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出发,将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网络、数据库及相应韵应用软件集成为实用的信息系统的过程,其生命周期包括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保障等。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①管理②商务③技术④软件⑤独立的应用软件 A.①④B.①②C.③④⑤D.④⑤ 2、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关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订版)》的通知(信部规[2003]440号),不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的条件。 A.企业的注册资金B.企业的软件开发实力 C.企业是否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D.企业领导的学历 3、关于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下述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高技术与高技术的集成,要采用业界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B.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对企业管理技术水平和项目经理的领导艺术水平要求比较高 C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需求常常不够明确,而加强需求变更管理以控制风险. D.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常面临人员流动率较高的情况 4、根据原信息产业部2003年10月发布的关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订版)》的通知(信部规[2003]440号),要求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中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资质的人数不少于M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n名,则。 A.m=35,n=10 B.m=25,n=8 C.m=15,n=6 D.m=15,n=3 5、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监督管理的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获证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自检 B.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对获证单位每年进行抽查 C.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每三年进行一次换证检查 D.末按时申请换证检查或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单位,视为自动放弃资格,其资质证书予以注销 6、在CRM中,体现企业曾经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历史数据,如用户产品使用情况调查的数据、客服人员的建议数据和广告数据等,属于。 A.描述性数据 B.交易性数据c.促销性数据D。关系性数据 7、用户需求在项目开始时定义不清,开发过程密切依赖用户的良好配合,动态响应用户的需求,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这是的主要特点。 A.蒙特卡洛法B.原型法 C.面向对象方法D.头脑风暴法 8、关于中间件特点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中间件可运行于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上 B.跨越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或服务可通过中间件透明交互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试题123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试题 名词解释: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明确目的的有机整体。 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分析、评价及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实现系统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方法体系。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原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生产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 工伤事故: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 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 事故树的割集: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也就是说,事故树中,一组基本事件能够引起顶上事件发生,这组基本事件就称为割集。 径集: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不发生,则顶上事件也不发生,把这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最小割集: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最小径集: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结构重要度: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即在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或者说假定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相等的情况下,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概率重要度: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是指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对该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

基础工程考试复习重点

基础工程复习要点 一、地基 1、场地与地基的概念 答:①场地:指工程建筑所处的和直接使用的土地。 ②地基:指场地范围内直接承托建筑物基础的岩土。 二、浅基础 1、地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与基础(浅基础与深基础)的概念。 答:①天然地基:地基内是良好的土层或者上部有较厚的良好土层,一般 将基础直接做在天然土层上。 人工地基:加固上部土层,提高土层的承载能力,再将基础做在这种 经人工加固后的图层上。 ②浅基础:置于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柱基或墙基)以及埋置深度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基础(箱形、筏型基础),不考虑侧面摩阻力。 深基础:直接做在地基深处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埋置深度超过m或 大于基础宽度,计算时考虑摩阻力的基础。 2、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答:(1)承载力要求: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基底压应力)不得超过 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沉降和稳定性要求: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应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3)基础作为结构物,应满足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要求 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划分,应符合的规定;

答:①等级划分:甲乙丙三级高到低 最根本规定: a.所有等级建筑物的地基设计都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b.设计等级甲级和乙级的建筑物均应该按地基变形设计。 c.丙级建筑物除规定的情况外,可以不做变形验算。 d.对经常收到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水工结构和挡土结构,除 了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还应该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e.在确定基础或桩台的高度、支撑结构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的内力, 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作用组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作用的基本 组合,并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f.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定采用,但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0. 4、浅基础的设计步骤; 答:①阅读和分析建筑物场地的地质勘查资料和建筑物的设计资料,进行相应 的现场勘察和调查。 ②选择基础的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 ③选择持力层,决定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 ④确定地基基础设计的承载力和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组合,计算基础的初步尺寸。 ⑤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进行必要的地基计算,包括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以及 承载力的验算,地基变形验算和地基稳定验算。 ⑥进行基础的结构和构造设计、 ⑦当有深基坑开挖时,应考虑基坑开挖的支护和排水、降水问题。

《系统工程》复习试题与答案

《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3.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主要指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4.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5.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和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6.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二、判断正误 1.管理系统是一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 T ) 2.大型工程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F ) 3.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F ) 4.层次结构和输入输出结构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用方式。( T) 三、简答 1.为什么说系统工程时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答: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工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用的定量方法、模型方法、模拟实验方法和优化方法。系统工程为从事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的相互合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简述系统的一般属性 答: (1)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2)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关联性表明这些联系或关系的特性,并且形成了系统结构问题的基础; (3)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功能及结构的变化。 除此之外,很多系统还具有目的性、层次性等特征。

系统工程复习试题库完整

系统工程1 一、单项选择题 1、( )就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正确答案:C,答题答案) A、概念系统 B、实体系统 C、人造系统 D、自然系统 2、以下哪项不就是系统的一般属性。( )(正确答案:B,答题答) A、整体性 B、真实性 C、相关性 D、环境适应性 3、下面关于系统工程的叙述中哪一个就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C,) A、系统工程就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 B、系统工程追求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C、系统工程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范畴 D、系统工程应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钱学森教授提出,系统工程就是一门( )。(正确答案:B,) A、经济控制的技术 B、组织管理的技术 C、现代工程技术 D、控制分析与设计的技术 5、凡就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 )。(正确答案:A,) A、概念系统 B、实体系统 C、人造系统 D、自然系统 6、系统的特征有整体性、相关性、( )、有序性、动态性与环境适应性。(正确答案:B,答题答案) A、功能性 B、目的性 C、社会性 D、实践性 7、凡就是以矿物、生物、机械与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 )。(正确答案:B,) A、概念系统 B、实体系统 C、人造系统 D、自然系统 8、我国古代运用系统工程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典范就是( )。(正确答案:D,) A、京杭大运河 B、黄河治理 C、灵宝渠 D、都江堰 9、下列关于系统定义描述错误的就是( )。(正确答案:B,) A、系统就是一个整体 B、一个系统的结构就就是所有组分间关联方式的总与 C、对于系统中的任意两个组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一种 D、模型就是对原系统特性的简化表达形式 10、系统工程的目的就是( )(正确答案:D,) A、整体性与系统化观点 B、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观点 C、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 D、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 11、系统工程的前提就是( )(正确答案:D,) A、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观点 B、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 C、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 D、整体性与系统化观点 12、系统工程理论基础的“老三论”就是指( )(正确答案:A,答题答案) A、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 B、系统论、规划论与信息论 C、控制论、信息论与管理理论 D、控制论、信息论、优化论 13、系统工程理论基础的“新三论”就是指( )(正确答案:B,答题答案:) A、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博弈论 B、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 C、系统论、协同学、非线性理论 D、系统论、博弈论、非线性理论 14、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 )。(正确答案:D,答题答案) A、中型复杂的人工系统 B、中型复杂的复合系统 C、大型复杂的人工系统 D、大规模复杂系统 15、系统思想从经验到哲学到科学,从思维到定性到定量的发过程,大致可分为( )个阶段。(正确答案:B,答题答案:) A、三 B、四 C、五 D、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