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对上海市KJ社区的研究_张虎祥

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对上海市KJ社区的研究_张虎祥

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对上海市KJ社区的研究_张虎祥
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对上海市KJ社区的研究_张虎祥

社会2005·6So c ie ty 总第244期

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

重构

对上海市K J 社区的研究*张虎祥

张虎祥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博士

*本文是在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导师李友梅教授悉心指导,在百忙中多次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仇立平教授、张敦福教授、刘玉照副教授在与笔者的讨论中提出了有益的观点和指导,论文评阅人罗国振教授、张乐天教授、徐中振研究员、杨雄研究员与张佩国教授也对本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论文答辩中,卢汉龙研究员、沈关宝教授、曹锦清教授、胡守钧教授与张文宏教授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文在综合各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但是文中观点与错误由笔者本人负责。

A 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of Shanghai ,g reat chang 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co mmunity structures at the g rass -roo ts and in the pow er hierarchy as w ell .Taking com munity gove rnance as the target of study ,the analy sis of the strategies and operations by various o rganizations in g overnance has led to the finding that the traditio nal po wer hierarchy at the grass -roo ts is e xperiencing transitio ns from “structured ”to “crumbling ”and finally to “restructuring .”In the dy namic pro cess to pro mote social o rders in com munities ,various acto rs are in a state o f “mutual co nnecting ,”resulting in the emergence o f “localized o rders ”based o n the operational orders o f the acto rs ,w hich are constantly stirring up and shifting the existing pow er hierarchy .

Keywords

com munities at city g rass -ro ots ,pow er hierarchy ,go vernance ,mutual connecting ,localized o rder

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经济转型,深刻地改变了城市社会的整体面貌。宏观层面的社会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也波及到了城市基层·

141·

社会·2005·6

社区,剧烈的社会分化促使传统的社会整合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换句话说,传统的社区权力秩序正处于变动与重构过程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社区权力秩序的变动与转换的内在机制及其运行逻辑则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一个基层社区治理过程的实证研究,来考察当代城市基层社会权力秩序的重构,借以探求其内在的行动逻辑与机制。

一、社区权力与治理:一个文献综述

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秩序。人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断往复的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会形成某种固定的社会关系,人类的社会秩序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在人类社会行为关系中生成,并推动着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行。而在本文所讨论的城市基层社区这一领域,也同样如此。笔者正是在这一基本的视野下,来展开社区权力秩序研究的。

(一)社区权力结构与秩序

对于城市社区权力秩序(结构)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西方社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实证研究中,西方学者基本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趋向,即以亨特为代表的“精英论”和以达尔为代表的“多元论”(夏建中,2000)。从研究视角上看,这两种理论趋向基本上讨论的是社区权力资源的分配问题。在他们看来,社区权力是集中或者是分散的,由此形成的权力秩序是静态的、相对稳定的,是结构化的存在。但他们对社区政治中各主体的行动逻辑及其对权力秩序建构的影响则没有进行深入讨论。

在目前我国的社区研究中,社区权力秩序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从诸多学者的研究来看,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中观层面,基本上都受到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范式的影响,讨论的范围集中在社区权力格局的变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组织与制度变迁。

在基层社区中,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变动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国家权力通过体制性的调整不断向基层社会渗透(朱健刚,1997);基层社会发育,发育中的“社会”在国家控制的权力秩序之外构建自主性空间,形成能够自发演进的组织关系和权力秩序(李骏,

·

·

142

2003;徐勇,2001);以及综合性视角———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发育高度重合,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过程中,代表国家和社会力量的不同利益群体采取不同策略而展开微观互动(孙立平,2004;赵联飞,2004)。在此基础上,中观层面的研究则比较关注具体的组织制度与发展模式等问题,如一直以来存在的“行政推动模式”与“社会自治模式”(马西恒,2002)的争论。在这些具体模式中,“政府行政权力”与“社会自治权力”之间的互动往往决定了不同发展模式中的社区秩序。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开始注意到了社区不同组织、群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及其组织形态对权力秩序变动的影响。一些论者提出了“权力的三重组织网络”(朱健刚,1997),还认为城市社区现实权力的来源并不是自动形成的,也不是单纯由上级政府赐予的,而是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由社区与政府、社团组织以及居民在反复博弈过程中实现的(张民巍,2004)。

总体上看,这些研究已经涉及到社区组织与群体之间的权力互动,但却没有深入地对其实践过程进行考察,换句话说,就是使社区权力秩序变动的过程“凝固化”而没有深入地对互动过程进行分析。正是考虑到这种研究视角上的缺憾,笔者试图通过对一个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来考察其权力秩序的动态建构过程,为人们认识正处于变动中的城市基层社会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1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出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利益格局逐步趋向多元化,社会公共领域逐步形成,人们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与此同时,面对这种全球性经济社会转型,各个民族国家的传统政治与经济体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主要体现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在这种双重窘境下,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社会危机。这种危机直接导致了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危机”(哈贝马斯,2000)。因此,要有限地解决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民族国家的管理者就必须在政府与市场之外寻求新的解决方式。这种需求直接导致了“治理”概念的产生。

(二)中国语境下的“治理”

所谓“治理”(gove rnance ),可以追溯到古典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中的“操舵”(stee ring )一词,原意主要是指控制(govern )、操纵或指导,与统治(go vernment )的词义相互交叉。治理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与传统

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传统政治经济理论的危机密切相关。

1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之家》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做出了如下界定:·

143·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

社会·2005·6

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按照格里·斯托克(1999)的观点,治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②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③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④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⑤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不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由此可以看出,治理是一种区别于政府与市场的经济社会管理方式,是对现有政府和市场的替代和完善;同时,治理是一种协调、参与和磋商的过程,这也是治理区别于统治或者管理的特征所在。

在我国学术界,治理概念的引入具有其独特的内涵与背景,这种背景与内涵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社会转型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政治、社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的自主能力增强、社会领域也获得了有限的发展(康晓光,1999)。从权力格局上,尽管政府仍然掌握着大部分的社会权力,但是在干预经济、社会发展中,传统的行政性管理方式(统治方式)的合法性已经越来越受到质疑。治理概念的引入正是政府对日益浮现的“传统治理危机”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治理的内涵与西方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笔者认为,治理概念本身不仅包含西方意义上的治理涵义,还具有“管制”的内涵。换句话说,治理活动的展开,不仅仅是一种横向的合作,同时还可能是一种纵向的管理。

通过对治理理论的分析与归纳,可以发现,治理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层面是静态的治理,也就是治理结构,这种含义在政治学与经济学意义上广泛使用。这种视角强调的是宏观层面的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治理,其研究视角是自上而下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具有“国家中心主义”的色彩(杨雪冬,2002);而另一个层面则是作为过程的治理,也就是动态的治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治理的各个主体结成权力关系,通过协商、交换、合作等形式来实现治理的目标。

·

·

144

在这个过程中,各个主体的利益取向各不相同,但都力求通过治理过程本身加以实现。这种研究视角是微观的、自下而上的,着重描述的是权力关系的形成与运作过程。在治理过程中,处在权力关系中的行动者(组织)往往会超越他们自身的正式身份,借用其他行动者(组织)的资源(权力)。这说明治理过程中的权力超越了国家与公民社会权力的分

野,是一种实践的权力,可以将其称之为治理权力。22我们这里所讲的治理权力不同于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是二者在治理实践中所生产出来的新的权力。在来源上,它既来源于国家与社会,但又不同于纯粹的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而是两者的实践形态。这种权力存在于治理过程之中,依不同的实践而呈现出不同的来源与形态,因此其本身就是不确定的。

(三)社区治理:观察社区权力秩序的角度

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城市治理正在从单位治理走向社区治理(汝信,2003)。而改革开放以来,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政府、单位已不再只是资源配置的主体,社区非盈利组织、社区公众和政府开始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形成网状社区治理结构(冯玲、李志远,2003)。在社区治理结构中,不同的社区组织(个人)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多种权力之间形成合作、妥协与依赖等权力关系,从而促使社区权力秩序发生转变。正基于此,笔者认为,要认识社区中的权力与秩序,可以从行动者、治理权力与治理方式等三个纬度入手。

1.行动者:治理过程的主体

在社区治理结构中,围绕着居民“公共事务”的处理和资源共享等目标,各个社区组织展开了频繁的互动过程。在互动中,组织的主要目标都极为相似,表现为争取自身成为公共事务处理的核心以及资源共享的最大获益者。每个组织都试图成为治理结构中规则的主要建构者,因而都有可能超越自己的职权规定,这种超越职权范围的建构者,笔者视其为行动者。在城市基层社区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社区组织(如居委会,或业委会,或物业管理公司)中的关键人物对组织的运行状况及其组织间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在组织运行过程中,作为行动者,他们往往利用其自身所具有的知识、能力与关系去动员、组织资源,进而改变现存的社区权力关系。可以说,他们是社区权力秩序的建构者。

2.治理权力:控制、运用资源的能力

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社区组织间产生的权力依赖往往不仅仅在于·

145·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

社会·2005·6

各自拥有的资源,同时还在于这些组织(及其代理)能否有效地转化这些资源所产生的治理权力,即能否调动和控制其他组织的资源。换句话说,治理权力能够影响、制约社区中的其他组织的行为,并籍此而实现资源的转换和互补,进而成为组织得以对其他组织施加影响的重要权力。从特征上看,治理权力很容易转化为其他权力,或者说,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其次,治理权力的发挥往往需要通过影响其他组织(或个人)来获得,因此这个“中间环节”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了治理权力的效能;再次,治理权力在某种程度上要受到体制或者说背景的影响,这些环境也影响了其效能的发挥,或者说,这种权力也会受到合法性的制约。

3.治理方式:行动者的工具

卡赞西吉尔指出,“治理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治理的方式”(俞可平主编,2000)。在特定社会中,治理方式的运作和治理结构的形成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秩序)密切相关。笔者认为,对应于前文所提及的两种社会秩序模型,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即行政性治理方式与社会性治理方式。

所谓行政性治理方式,就是国家理性支配下的治理技术。其主要形式为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科层制。作为科层制的延伸,行政性治理方式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其借以运行的权力是一种正式权力;其次,其运转所必需的主要资源如物质资源、组织资源等都来自于行政组织;第三,其运作必须依托行政组织的组织网络,动员相关的单位组织;第四,其行动主要采用行政指令的方式,通过行政性的规定、政策、指示等一系列指令开展工作;第五,其针对不同的工作领域有专业化的操作技术。与行政性的治理方式相对应,社会性的治理方式可以被看作是社会层面的自组织,是按照社会的运行逻辑与发展规律而采取的一种治理方式。在当今的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社会组织将人们组织起来,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组织化基础。而对于社会中具有自我意识和行动目标的个体来讲,他们结成社会关系不仅来自于固有的组织,同样也来自于更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具有某种不确定性。按照翟学伟(2001)的观点,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的三位(维)一体,它们彼此包含并各有自身的功能。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这些关系因素构成了一种社会性的权力,其内生于社会关系本身,外在则得到了风

·

·

146

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

俗、习惯等传统强制力的保证;当然,其所运用的资源基本上是社会资源,也就是传统道德、社会关系等等;至于表现形式,其采用得更多的是一种非正式的协商;在适用领域上,主要被运用在广泛的社会动员、组织与运行过程中。

在现实的社区治理实践中,这三个纬度往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治理过程的复杂性来源之一。同时,在这三个纬度中,行动者的有效行动要依赖治理权力,而治理权力的来源又与治理方式的运用密切相关,并且治理权力是通过治理方式发挥作用的。换句话说,治理方式的实践更能够体现出行动者的策略性思考,正由于此,治理方式也就成为观察社区治理过程的极佳的切入点。

(四)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KJ街道位于上海市X区的西南部,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设起来的纯居民居住社区,总面积为4.0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常住居民35547户,总人口76063人。1993年,X区成立了新村街道办事处,同时成立了街道党的工作委员会。此后,居民区的各种制度性组织,如居民委员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以及各种民间组织逐渐出现,使其治理结构逐步趋向复杂化。

本研究以KJ社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实证方法探讨社区治理过程中权力秩序的重构。在收集资料的方法上,主要采用个案访谈,并以个案访谈法收集一些比较典型的事件,了解社区治理过程中不同组织(居民)采取的不同策略与方式。笔者所涉及的资料集中在2001年到2004年,在这几年间,笔者不断地到KJ社区,对社区干部、各种组织的负责人以及普通居民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典型事件或组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研究主要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

二、正式组织关系的非正式协调

在治理过程中,参与治理的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必须依靠其他组织;为达到目的,各个组织必须交换资源、谈判共同目标(斯托克,1999)。因此,如何协调参与治理过程的各个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能否达到“善治”(g ood g overnance,即良好的治理)的关键。这不仅取决于参与者各自所拥有的资源,同时还取决于它们之间的游戏规则和所处的环境。

·

·

147

社会·2005·6

(一)从单位治理到社区治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社会结构加速转型。随着单位制的逐步弱化,原先由单位承担的大量社会事务开始转移到基层社区中来,同时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出现了大量的动迁人口,加上流动人口的增多,随之而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为了应对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原有基层社会的管理体制———“街居制”开始成为政府着力强化的重点。伴随着城市管理体制从“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到“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改革,以及最近提出的“城市管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权力不断下放,街道层面的组织建设开始不断加强。

与此同时,随着基层社区社会性的不断增强(李友梅,2003),基层社会中的功能性组织也随之不断增多。就形式组织而言,除了居委会和居民区党支部,还出现了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等组织。它们在体制和功能上分别属于政治的、行政的、民间社会的和市场经济的。正是由于这些组织具有各自的关系系统,也有各自不同的运行逻辑,使得基层社区的组织过程变得更加复杂。换句话说,在当前的城市基层社区中,行政、市场以及社会等多种组织运行逻辑交织在一起且相互作用,并由此形成了极为复杂的权力关系。

在KJ街道,居委会、物业公司以及业委会这三个组织被称为“三驾马车”,承担着社区日常生活的管理工作。从职能上看,居委会负责的是“办理本居住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物业公司负责的是“社区中房屋、公共环境的维修和维护”;业委会主要是雇佣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并就围绕有关物业管理方面的日常事务进行决策并负责协调解决。从形式上看,这些职能的划分是明确的,但是一旦涉及到日常生活领域的非常规性的问题而需要合作,并为了合作而进行协商时,就会产生行政权、财产权和自治权的关系空间。这种关系空间在实际运作时提出的问题,往往会超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各自的正式权力范围。为了克服这方面的困难,它们往往会寻求另一种权力资源———借助别的关系网络来解决问题。

(二)组织关系的治理

在三驾马车的运行过程中,为了实现资源共享,行动者不仅会通过·

·

148

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

非正式的人情、关系等因素为自己创造有利的环境,同时也在试图改变这种关系,通过改变来创造对自己更加有利的地位,从而主导整个关系过程。在下文中,笔者将对KJ街道KX花园的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揭示组织间关系协调的内在逻辑。

1.商品房小区:行政覆盖的空白点

在KJ街道,KX花园属于豪华花园式公寓,其居民构成基本上是政府官员、外籍人士、子女在国外的家长以及一些在改革开放中产生的暴发户,其居民的经济社会地位都很高。在这个小区里,从居民入住到2000年10月,KX花园中的正式组织只有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居委会由于居民的反对而难以成立。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由于KX花园居民的需求层次相对比较高,而对于政府(街道)提供的各种服务如救济、社会保障等并不需要。在居民看来,居委会无非就是帮助政府开展这些服务的,他们不需要这些服务,于是也就不需要居委会;其二,当时,由于小区的开发商卷走了业委会的维修基金,而在诉讼过程中业委会由于种种原因而败诉。在一些居民看来,之所以会输掉官司,是因为街道没有站在业委会这边,由此对街道行政存在着抵触的情绪。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街道始终无法在KX花园设立居委会,KX花园也就成为一块行政的“飞地”。

在街道党政部门看来,如果无法设置居委会、居民区党支部等基层组织,意味着组织覆盖出现了“空白点”,更不用说要开展工作了。于是,在2000年9月,当时区委组织部出台的一份文件为街道党政部门实现这一意图创造了条件。当时,由于城市基层社区中普遍存在着业委会与物业公司矛盾较为尖锐、冲突不断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为了协调、解决这种矛盾,区委组织部下达了一个文件,要求加强居民区党组织对业委会的领导。对于街道来说,这一政策规定为其在KX花园建立居委会提供了合法性基础。2000年10月,街道依据这一文件规定,强行在KX花园设立了居委会。

在这个过程中,居民先是坚决反对,而后却允许居委会成立,为什么会有这种前倨后恭的态度呢?按照后来街道干部的回忆,居民之所以最终允许成立居委会,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当时,虽然前一次与开发商的官司打输了,但业委会准备上诉,同时希望得到街道党政部门的支持,加之区委组织部文件的明文规定,居民也难以公开反对。由此可以看出,居委会成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在行政强制背景下的行

·

·

149

动者的“交易”过程:对于行政而言,其目标就是要设立居委会,加上又得到上级的明确授权,可以说在博弈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但是居民也并不处于劣势,因为以后居委会要在小区中开展工作,离开居民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街道行政的支持,避免这次上诉重蹈覆辙,业委会的态度开始转变。最后,无论是居民还是业委会、街道行政,双方最终在这个问题上都进行了妥协,KX 花园居委会也就此成立。

2.改变关系:社会化的努力

经过街道与居民之间的斗争与交易,居委会虽然成立了,但是其运作并不正常,各项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街道组织科开始考虑选择小区的业主来担任这项工作,于是就有了现在的Q 主任。当时刚刚退休的Q 主任,在原单位是党支部书记,同时还是工会主席和副经理,工作能力比较强,同时又是KX 花园的业主,与居民的沟通较为容易。一年以后也就是2001年11月,街道组织科还选择了一位知青回城子女做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也就是现在的C 书记。干部人选在几经波折之后才最终确定下来,居委会的工作开始走上正轨。

街道对居委会人选的选择无疑是具有战略性的:Q 主任是本小区的业主,与其他业主的关系较为密切,能够使他们产生“自己人办事”的感觉;而C 书记则相对于居民来说是一个“闯入者”(intruder ),其外来的身份可能被看作是一种威胁。但与此同时,居民对她并不了解,更没有任何恩怨纠纷,这反而会为她的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尽管如此,在C 书记来到KX 花园的初期,业主对她表现出较为敌视的态度,虽然有Q 主任的支持,但是工作开展仍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争取当时小区内唯一具有权威的组织———业委会的支持就成为C 书记的当务之急。

3这位Z 主任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威信,是因为在业委会与开发商的诉讼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虽然第一次官司败诉,但是2001年底他重新上诉并且获胜,为业主争取了200多万元。此后,通过业主大会,他又把这些钱用在了外墙粉刷和地下管道的重新铺设上。正是由于这些事情,使得Z 主任在小区业主中的威信比较高。

说到C 书记与业委会关系的改善,则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就在C 书记到KX 花园工作不久,小区业委会Z 主任因为在打麻将时与人争执而被殴伤并被送进了医院。这位Z 主任在KX 花园具有很高的威信,3对业主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当时,C 书记不仅亲自到医院去看望·

150·社会·2005·6

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

他,而且等他出院以后还登门拜访,终于得到了Z主任的支持。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C书记是干部,如果屈尊去看望一位普通居民(即便他是业委会主任),本身就给了被看望者很大的面子。并且由此造成了一种不平衡的人际关系(翟学伟,2001)。正是在这种不平衡关系的压力下,Z主任从情理上必然会对C书记进行回报。于是,在实际工作中,C书记在建立党支部与老年活动室等工作过程中,都得到了Z主任的极大支持。

通过这个偶然事件,C书记与Z主任建立了较为友好的个人关系,使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关系强度来看,C书记与Z主任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也就是说,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一次的人情基础上的,互动双方并没有建立较为稳定的权力依赖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确立为她今后协调社区中的组织关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业委会选举:组织关系的稳定化

按照上海市的《居住物业管理条例》,业委会每届任期两年,由业主大会或者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主任、副主任在业委会委员中推选产生;同时,选举产生的业委会必须在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以后才能够合法存在并进行正常工作。这意味着,要成为业委会主任首先要得到业主或业主代表以及业主委员的支持,同时还必须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承认。由于社区中各业主因工作等各种原因而对业委会选举并不关心,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外部环境对业委会选举的重要性。

2002年3月,第一任业委会任期届满,按照相关规定要进行改选。按照选举程序,首先要成立业委会选举筹备组来组织选举。当时,Z主任主动找到C书记,向她征求意见并要求她担任选举筹备组的组长。言谈之中,C书记发现Z主任非常希望连任,因此在选择筹备组成员时,除了C书记和Z主任以外,其他三名成员都由Z主任指定并得到了C书记的同意。在选举的筹备阶段,Z主任为了实现连任的目标,选择了支持自己的筹备组成员,而C书记为了进一步获得Z主任的支持,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他的这种行为。

对于C书记来说,要在KX花园中顺利开展工作,就必须与Z主任这样的体制外精英建立较为良好的关系,包括在业委会改选中支持Z主任。而Z主任要想顺利连任,就必须得到C书记所代表的党组织和行政的支持。因为在小区中,由于大家各自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要

·

·

151

社会·2005·6

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得到党组织与居委会的支持,就可以借助其组织网络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正是在两者的不同需求中,他们形成了某种类似于合作的交换关系。

在业委会选举过程中,党组织和居委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选举业主代表时,党组织和居委会往往通过楼组长或块长来选出业主代表。在实地研究中,笔者深深感到,对于业主代表的选举,大多数业主由于日常工作繁忙根本无心参加,且由于现代小区居住空间的区隔,人们根本无法熟识,在这种情况下,楼组长或块长利用自己对本楼组或块的熟悉可以很方便地选出自己中意的人选。在选举业主代表时,楼组长基本上会征求属地每个业主的意见,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业主由于缺乏对其他人的了解,而自己又不愿参与,往往会选择楼组长所提供的人选。因此通过这些楼组长的工作,党组织与居委会能够更好地控制选举的过程。

选举过程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其关键在于获得业主的支持,而通过工作,党支部和居委会通过有效的居民组织(主要是楼组长或块长)在最大程度上驾驭了这种不确定性,使选举过程成为一个可控的权力游戏。而恰恰是这种选举控制构成了C书记最为重要的权力来源。而Z主任要连任必须得到党组织和居委会的支持,因此也就进入了C书记所主导的权力关系中。可以说,正是通过业委会的选举过程,C书记逐步获得了组织互动关系中的主导权,促使组织关系逐步按照原先街道行政和党工委所设计的目标而逐步得以协调。

(三)小结:正式与非正式的权力游戏

正式的组织关系是人们有目的地设计建立起来的,它是通过对各个组织的权限与职能进行明确划分而发挥其作用的,因此更具明晰性、明确性、可计算性和可清算性。而非正式关系、制度和规则更具模糊性、不可计算性和不可清算性,它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较少依靠外在的强制,更多地是通过内化了的行为准则、“共同的惯例和传统”来约束各个组织的行动,“使得人们能够和谐有效地在一起工作”(哈耶克, 1997)。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正式的规则来加以限定,由这些组织的代理者所形成的非正式关系也在左右着组织关系的走向。

正是这种非正式关系方式的灵活性与生活性,也就决定了它可以·

·

152

成为组织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工具或策略。在上文中,当传统的行政手段无法对小区中的组织进行干预的时候,借用正式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各种非正式性的关系策略开始决定组织关系协调与否的关键。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行政治理难以触及的领域,正是社会性治理得以进行的空间。这个空间从属性上是一种社会空间,其协调的方式是社会性的手段而非正式性的行政规则。当然,这种社会性的手段要发挥作用,行动者必须掌握行动领域中的不确定性来源,进而把握整个行动过程的主导权。

4有学者指出,理想的社区组织(社区机构)具有三大特征,即非行政性、非盈利性与非竞争性(沈关宝,2000)。在当前城市基层社区的生活实践中,这种纯粹的社区组织并不存在,相当多的社区组织与行政、市场相联系,因而也就成为(在政治上或在经济上的)盈利性组织。此外,还有一些组织是基于居民的需要而产生,虽然不断受到行政或市场的影响,但基本上能够保证自主运作,笔者将其称之为社区民间组织。

三、社区民间组织4的准社会化运行逻辑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兴起的城市基层社区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基层社会的面貌,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社区民间组织的出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政党、政府与民间社会的关系。其中,社区民间组织尤其是其核心———社区精英与党政组织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关系过程。

(一)社区的社会生活与社区民间组织的兴起

作为社区的基本内涵,其社会性的增强以至于形成社会性的社区可以看作是新时代社区重建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说,要在行政化的地域性社区的基础上重建关系共同体。因此,有学者认为,社区作为一种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这种社会性正是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社区的基础。而社会性有三种含义,即社会认同、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以及社区组织(孙立平,2001)。在KJ 街道,随着社区社会性的不断增强,这种社区社会生活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

基层社区这种社会生活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社区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在KJ 街道,随着居民的社会分化,社区需求层次逐步趋向多元化:一部分生活富裕的人,在诸如绿化、安全、社会化服务等·

153·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

社会·2005·6

方面向社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另一部分生活贫困的人则对社区抱以救助、济贫等期望;更多的人对社区的文娱生活、文化品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社区社会活动的开展就出现了多层次的趋势。在KJ街道,居民积极参与各种体育健身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从不同层面满足了居民的需求。在这些社会活动中,以一些社区精英为核心的社区民间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社区民间组织不仅包括舞蹈队、拳操队等文艺团队,还包括花卉小组与读报组等兴趣小组。这些民间组织虽然在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在某种程度上都促进了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为社区重建创造了必要的社会资本。

(二)街道舞蹈队:民间组织的准社会化运作

在“K L工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街道党政部门不仅动员了自身的组织力量,同时还将各种自发性的民间社团组织纳入到自身的秩序建构过程中,使之成为开展社区公共生活的主要载体。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对KJ街道舞蹈队的分析,来揭示内在于这些民间社团组织过程中的运作逻辑。

1.成立动因:街道与社区精英的合谋

在KJ街道100多个文艺团队中,舞蹈队作为唯一以街道名义成立的团队,在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当的影响:他们不仅活跃在社区,还经常参加市、区所组织的各种比赛。舞蹈队成立于1999年12月,其前身是YLY小区的业余舞蹈队。当时小区中一些爱好舞蹈的居民自发地组织起来自娱自乐,其组织是非常松散的,活动的随意性也很强,“有兴趣都可以加入,我们都欢迎”。这种自发性的组织的状态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后来的W老师的加入。

现在舞蹈队的负责人W老师,原是云南省歌舞团的演员,退休后回到上海,就住在YLY小区。此后,居委会干部发现W老师有舞蹈方面的特长,就劝说她来辅导这支舞蹈队。按照W老师的说法,经过她辅导之后,舞蹈队的水平明显提高,“有一次街道比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后来街道社会发展科的人就找到我,让我组织街道舞蹈队”。但是按照一位街道干部的说法,这支舞蹈队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W老师,“主动找到居委会要求(成立舞蹈队),但是当时YLY小区凑不够人,她就主动找到街道去了。”

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中,可以看到,无论是街道干部还是W ·

·

154

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

老师,他们都极力在强调自己在成立过程中的主导性。布劳(1989)认为,在人际关系中,权力源于单方面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从而交换不平衡,即如果某人有规律地提供给他人在别处不能随时获得的必需的服务,而其他人单方面的依赖则迫使他们服从这个人的要求,一旦它停止继续满足其需要,权力关系就产生了。具体来说,W老师的舞蹈技能与街道所赋予的合法性都是稀缺性资源:缺乏W老师的指导,舞蹈队仍然会停留在自发状态;而如果缺乏街道所赋予的合法性,则有可能导致队员、活动场地以及经费等方面的困难。透过这些矛盾的言语,我们不难发现,在W老师与街道、居委会之间存在着某种权力依赖关系。在这种权力关系中,W老师因为具有相当的专业技能而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而对街道党政部门来说,要动员居民参与社会活动且要创出“品牌”,就得求助于W老师这样的精英。因此,舞蹈队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是双方相互妥协的结果,后来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2.准制度化:民间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在街道和W老师双方都有了成立舞蹈队的意图以后,一些具体事务如招收队员和制定规章制度就提上了日程。在这些事务的操作中,社区精英与街道党政部门之间体现出了某种权力的“较量”,双方都采取各种策略,力图使自己主导实践过程。

在舞蹈队成立的过程中,人员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各自在队伍中的影响力,双方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选择队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分歧和冲突:W老师希望由自己来选,“我到每个点去看,她们在那儿练的时候我去看,看中了我就把她邀请过来就行了”;而街道干部则主张“大张旗鼓地招生”。最终还是按照街道的办法进行了公开招考。

在舞蹈队的人员招募方式中,同样可以发现W老师和街道干部在争夺舞蹈队的主导权。W老师的招募方案完全是一种社会性的、以我为主的方式,通过她对居民舞蹈训练的观察来评估其水平,并从中加以甄选,W老师掌握挑选人员的绝对权力;而这种情况是街道干部所不愿看到,无论是出于维护政府的威信还是确保舞蹈队人选政治素质的考虑,街道都必须对人选进行控制。另一方面,采取街道通知、公开招考的这种行政性的方式本身也是为了消解W老师在选择队员中的权力,加上招考过程中的评委由W老师、一位街道社会发展科的干部以

·

·

155

社会·2005·6

及一位原先负责老人健身舞的街道干部组成,街道干部基本上在人员选择上掌握了相当大的权力,使得这个选拔过程成为一个“可控”的过程。街道的这种做法,除了保证人选在政治上不出问题,还可以对W 老师形成制约。实际上,这次舞蹈队招考是以W老师的名义进行的,而街道部门则藏在“幕后”加以控制。对于街道来说,落选的大部分居民都不会将怨气直接针对街道,街道干部因此可以在相对合法、合理的方式下选择适合自己标准的队员;而W老师则得罪了相当一批人,甚至包括居委会的一些干部,“她招的人都是和她一样瘦、一样高的”。

当然,W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寻找各种机会将舞蹈队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在舞蹈队刚刚成立时,依照街道党政部门的意图,“社会发展科定下了一些成文的规章制度”,意味着街道相关部门对于团队本身进行了规范,但是这种规范并没有得到实施,而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走样。在W老师看来,最重要的还是要“听从老师的教学与安排”,至于章程,“一开始还是比较严肃的,现在大家关系处得比较融洽了,心也比较齐了,这就不需要章程之类的很严肃的东西了”。作为规则的正式规章制度本身就是不同利益间协商的产物(周雪光等,2005),其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还在于街道行政与社区精英之间谁能够获得对团队的实际控制权。相比较街道行政的权威,在这个主要以排练和表演为主要内容的组织中,W老师所拥有的专业技能更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权力来源。正式规章制度的弱化与精英影响力的上升正体现了这样一个过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舞蹈队的成立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街道部门与社区精英之间相互协商、妥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街道部门通过对人员选拔、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控制,将一个民间组织纳入到自身的体制中来;而另一方面,W老师这样的社区精英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她利用其所拥有的专业技能获得了舞蹈队的领导权。自从成立以后,这些行动者围绕舞蹈队而进行的“权力游戏”依然在进行。

3.活动:行政框架内的社会化运作

舞蹈队从其成立开始,就受到街道部门与社区精英的双重作用,因此它体现出来的运作逻辑既不是完全行政化,也不是完全社会化的,而是在行政框架中的社会化运作。“我们(舞蹈队)的每一步活动都是在它(街道)的领导之下,该怎么走,我排了哪些节目都要向它汇报,然后

·

·

156

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

街道干部也经常来看我们,经常到我们的排练场地看一看,然后发生一些什么情况都和他们讲,我们经常不是电话联系就是往来联系。”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了解到,舞蹈队的活动基本上处于街道的监控之下,“任何一步活动都要得到街道的认可”,从而保证在政治上“正确”;但同时,街道并不将其看作是体制内的组织,在经费等重大问题上并不支持。从W老师的角度来看,借助街道的力量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生什么情况都和他们讲”,意味着她力图使街道对队伍的发展承担某种责任,包括经费问题。但是街道并没有进一步投资的打算,因此W老师也就不得不选择行政手段之外的其他方式来解决经费问题。

在舞蹈队的日常活动中,经费的来源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队伍是否能够正常生存、发展。当街道党政难以抽出资金时,面对突出的经费问题,W老师采取了多种方式加以解决。这些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市场性的,如演出报酬、拉赞助;或者是社会性的,如收会费,等等。其中不难发现,在所谓市场方式的背后存在着社会化的逻辑。在拉赞助的过程中,W老师更多依靠的是社会性的关系,“队员与赞助者是夫妻关系”;除此以外,经常性的演出报酬也是经费的主要来源。舞蹈队成立以后,虽然演出机会并不是很多,而且有时报酬也不是很高,但毕竟能够解决很大一部分经费,所以W老师还是积极地联系演出。“我们的演出街道组织得最多,居委会搞纳凉晚会我们也去,还有就是我们也和附近的农村积极联系,那些农村一般都比较有钱,通过这些能解决一些(经费)。”通过这种社会性的市场化手段,舞蹈队维持着较为正常的运作。

从形式上看,舞蹈队属于街道,并在街道的监控下进行活动,但在很大程度上街道并没有投入很多资源,这就为其自主运作创造了空间。在实践中,W老师也积极利用街道所提供的合法性资源开展社会性的活动,通过演出报酬或者是拉赞助等方式,不仅维持了日常运作,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自己对舞蹈队的影响和控制力,进一步强化了组织的自主性倾向。

(三)交换与合作过程中的社区治理

任何组织的生存都离不开一定的资源的输入,这种资源主要包括经济资源,借以提供组织的活动经费;合法性资源,主要为组织活动提供正当性依据;同时还需要一些文化资源,包括组织开展活动所必须的

·

·

157

技能。对于民间组织来说,这三者都不可或缺(高丙中,2000)。为了获取组织赖以运行与发展的资源,民间组织往往要与其他组织特别是街道党政部门进行合作,其实质就是资源的交换。

但是这种资源的交换并不是简单的“以物易物”,而是蕴涵了更为深层次的战略思考。在街道部门与社区精英的双向互动中,街道开始改变原先的不干涉甚至压制的态度,而是鼓励民间组织发展。实际上,党政组织通过一系列措施、手段(如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民间组织的活动进行计划和指导、引导规范民间组织的各种行为,等等),将民间组织“吸纳”入自己的工作体系,借用民间力量来推动社区各项事务的发展。这些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将国家力量延伸到社会领域。而社区精英也并不是被动、消极地回应街道的“吸纳”,而是主动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这种积极参与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对于政治合法性资源的需求。当然,民间组织在其中也体现出一些独立发展的势头,而这些发展成果则构成了其与党政部门协商的基础。

5按照“治理”概念的内涵,运动式的治理在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治理过程,而是通常被称为“管制”:即行政部门通过自身动员并采用强制性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但是在这种运动式治理的过程中,参与各方如行政、民众之间依然存在着相互依赖、协商、妥协的关系,只不过民众在其中的自由度是非常有限的。正是考虑到这一过程具有的协商性,在本章中,笔者还是将其视为一种治理过程。

四、运动式治理5的社会化运作

在城市基层社区的日常治理中,街道党政部门除了履行各自的职能、进行日常、例行化的工作以外,还必须针对大量的、临时性的社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这些社区问题包括社区环境改善、违章建筑拆除,等等。从基层社区的治理实践来看,这种运动式的治理是经常性的,所采用的方式则更加多样化。

(一)社会动员的传统与运动式治理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由于国家对资源的高度垄断以及缺少自组织的社会,运动式的社会动员就成为运作经济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孙立平,2005)。正是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党和政府的各项政治、经济方略才能自上而下地得到贯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原有的社会格局被打破,大规模群众动员的方式日益趋向小规模并且更具有针对·

158·社会·2005·6

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

性,成为党政部门克服阻力、推进工作的治理模式。所谓运动式治理,在国内学术界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和研究。在笔者看来,这种治理主要是政府行政机关采取自身动员的方式来整合行政力量,以应对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过程。在其治理过程中,动员主体和客体均为行政组织,而面对的则是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如“严打”、“集中整治”或者是“环境治理”。这种治理方式的特点是动员仅限于行政结构内部,属于行政动员范畴;动员过程较为迅速,组织力量较强;一般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棘手”的问题或遗留问题。

以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在动员式治理过程中,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行政部门往往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选择包括暴力在内的一切手段,是行政性治理方式的极端表现。相反,治理所面对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除了执行行政命令以外没有任何选择,其自由度相比较行政机关则大打折扣。但是从其运作过程来看,为了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破坏性结果,这种治理往往采用社会性的方式来进行。但从整体上看,这种社会化的操作是非常有限的。以下,笔者将通过对KJ社区中一个居民区拆除违章建筑的过程考察,探求存在于这一过程中的行动逻辑。

(二)拆除违章建筑:动员式治理的实践

在上海城市基层社区中,随着社区环境的逐步复杂化,社区权力格局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行政结构逐步趋向相对化。但是作为公共管理机构,对于一些违反法律并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展开专项治理仍然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这种看似简单的行政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社会性的治理方式。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社会性治理的存在,使得动员式治理过程成为一个“可控”的行政过程。

1.拆除违章建筑:背景与动因

在居民小区中,违章搭建始终是社区管理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KJ街道的CF坊中也是这样。作为一个动迁居民安置小区,CF坊的居民层次比较低,下岗、吸毒人员以及有前科的人员都比较多,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开展工作较为困难,尤其是针对居民的违章搭建问题束手无策,以至于搭建愈演愈烈,日趋严重。根据2002年街道违章建筑拆除工作前的调查显示,在总共1272户居民中,有110户存在违章建筑问题。其中,30%的居民是因为生活困难;20%的居民是因为住房紧张;而20%的居民是为了保护房屋;此外还有30%的居民则没有什么

·

·

159

社会·2005·6

原因,仅仅是看到别人搭建而效仿。可以看出,相当多的居民是因为生活、居住困难而违章搭建的,这也成为阻碍拆除工作顺利进行的症结所在。

针对小区内违章建筑问题,街道曾多次进行了拆除的努力,但是由于拆除违章建筑必然会触动住户的个人利益,极易引发居民的各种极端行为(如上访、闹事等),同时也得不到强有力的(来自上级政府的)行政支持,街道每次拆除工作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难以执行下去。行政的无能为力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违章居民的胆气,许多居民也认为违章建筑没人管,因而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更多的违章建筑。

直到2002年3月,街道有关拆除CF坊违章建筑的工作才开始真正着手落实。当时,街道党工委开会,确定今年要解决CF坊违章搭建的问题。这个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政府与街道当时的环境所决定的:首先,从全市来看,2002年上海市拆除违章建筑的力度不断增强,上海市市容环卫局2002年的拆违增绿计划的重点就是整治小区内的违章建筑;其次,CF坊创建“市级文明小区”的要求。按照市级文明小区的标准,CF坊要创建市级文明小区,就必须整治社区的违章建筑问题。第三,出于维护政府形象的考虑。由于坊内违章建筑比较严重,而以往的拆除工作遇到的阻力很大,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相当多的社区居民有情绪,认为政府不做事情,对政府有意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街道行政的形象。

正是基于这三种考虑,为了实现市政府的整治违章的要求,推进CF坊“文明小区”的评比工作,维护政府形象以及满足社区居民的强烈要求。拆除CF坊的违章建筑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街道通过与区政府协商,最终确定将CF坊拆除违章建筑纳入今年的实事工程。

2.拆除工作的进行:社会性的方式

为了避免出现行政与法律的互相牵制而导致的消极后果,确保违章建筑拆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2002年5月,区政府动员了相关部门,如区规划局、房地局、城管八分队、街道市政科的力量,组成了拆违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具体操作和实施拆违。这样的工作组可以被看作是行政力量的动员与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政府内部机构相互之间扯皮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并且由于这种行政动员可以采用暴力方式强制拆除,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违章居民所拥有的自由余

·

·

160

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招聘街道社区工作者试题

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招聘街道(镇)社区工作者 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________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 A.企业 B.政府 C.国家 D.国有企业 2.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________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A.实体经济 B.虚拟经济 C.知识经济 D.创意经济 3. 2018年1月11日,广州宣布,预计2017年GDP总量达到2.15万亿元,这意味着,________城市的经济总量已经全都进入2万亿时代: A.北上广 B.北上广深 C.北上广津 D.北上广深津 4. 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从________管起、严起。 A.党内政治生活 B.党的民主生活 C.党的组织生活 D.党的基层工作 5. 2017年11月26日在摩纳哥闭幕的国际田联理事会第212次会议决定,中国________获得2020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举办权。 A.北京 B.南京 C.杭州 D.宁波 6. 以下论述中,对于人类需求的正确理解是: A.按照对需求的迫切程度划分,需求可以分为生理性需求和社会性需求 B.人们的精神需求是比物质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C.社会性需求包括对工作、知识、健康的需求,以及实现理想的需求等 D.发展性需求是人类平等自由地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7. 高中生李强学习懈怠,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无故旷课。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杜和李强进行了两次面谈,然后与他的父母进行沟通,希望能够进行家访。上述工作过程中,小杜主要关注的社会环境构成要素是: A.社区 B.家庭 C.文化 D.朋辈群体 8. 小东一家是典型的三口之家,8岁的他与父母之间关系融洽,其乐融融。像小东这样的家庭类型,我们称为: A.领养家庭 B.主干家庭 C.核心家庭 D.联合家庭 9. 社会工作的危机介入模式一般把危机的发展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即: A.压力、解组、恢复、重组 B.危机、解组、转型、重组 C.危机、压力、恢复、重组 D.危机、解组、恢复、重组 10. 小丽是个城里女孩,婆家因为小丽家务做得不好横加指责:小丽努力学着干活可仍然不得要领;小丽的丈夫认为妻子无能,便扇小丽几个耳光以示教训。小丽不堪忍受,便找到了社工。此时,社工介入最终目标应当是: A.帮助小丽宣泄情绪 B.帮助小丽重塑自我 C.解决小丽的实际困难 D.重新建构权力关系 11. 以下选项不属于残疾人应享有的环境友好权范畴的是: A.信息交流环境的无障碍 B.物理环境的无障碍 C.公共服务的无障碍 D.社会交往的无障碍 12. 何磊因与人发生冲突,持刀将对方砍成重伤而被拘押和起诉,妻子两个月前因乳腺癌去世,现家中只有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再无他人照顾,也无任何经济来源。此时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是: A.寻找收养机构 B.寻找临时安置场所 C.为他们申请低保 D.进行心理辅导 13.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等。这主要体现了矫正社会工作的:

90%的上海人不知道,原来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藏了这么多“拿手绝活”

90%的上海人不知道,原来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藏 了这么多“拿手绝活”! ▎本文由: xx新闻[ID: news310]▎转载请注明出处上海的医疗条件有目共睹很多人都喜欢上大医院看病但是,你知道吗?在上海,其实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都有各自的“拿手绝活”!治疗一些小毛病,他们更有诀窍!伤科院名: xx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地址: 静安区康定路733弄70号(总部)静安区江宁路702弄11号(分部) 特色: 这里的“施氏伤科”,拥有独特的外敷药及内服秘方,进行临床治疗,尤其对骨关节疾病、骨折后遗症、创伤性骨关节病、骨关节僵硬、肌挛缩、肌粘连、腰椎肩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强直性脊椎炎、骨质增生性疾病、骨迟缓愈合等疾病均有独到治疗方法,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该院还有自制的抗敏外敷伤药,独具一格。 面瘫院名: x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地址: xxxx路789号 特色: 这里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医师——桑久华,他曾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并在第二届上海市中医适宜技术竞赛中获得个人技能第二名,第三届上海市中医适宜

技术竞赛中代表静安区参赛获得第一名,2011年入选首批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计划。他的“拿手绝活”,是“电针浅刺法治疗面瘫”。 妇科院名: 高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地址: xxxx180号 特色: 这是一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卫生服务中心,特别以“胡氏妇科”著称。 2013年6月,“胡氏妇科疗法”还成功入选了浦东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胡氏女科”祖籍安徽,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医学世家。由十一世祖胡天若公北迁至浦东高行,历经明、清,代代相传,绵延至今三百余年,以家族传承方式延续,主治中医妇科,以调治妇科疾患为其专长,如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产后病等,而对妊娠恶阻、胎动不安、不孕症等疗效尤为卓著。 腰突院名: 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地址: xx华阳路225号 特色: 这里的石向东医师,只要有他的门诊,就总是人头济济,不少病人试过一次治疗后都成为了石医生的忠实粉丝,有的已经追随石医生十年了,每周都会来对腰和颈椎做推拿。石医生绝非浪得虚名: 他师从吴耀持、姚乃中、朱鼎成等沪上知名老中医专家,引入了市六医院“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华东医院“朱氏一指禅”等中医适宜技术,运用于社

街道消防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XX街道办事处 关于加强社区消防队伍建设工作的 情况汇报 XX办事处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确保了辖区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 一是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领导责任制,制定了《XX办事处关于加强社区消防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具体抓,定期召开消防安全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有关消防安全工作。采取层层落实责任制的办法,同各有关防火单位及部门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把消防安全工作任务逐一分解到社区和物业管理单位。二是办事处成立了“社区消防中队”,各居委会成立“社区消防工作站”,充分发挥楼院长、志愿者热心公益的作用,组建义务安全巡视队伍,定期对辖区内的67个自然小区,48个自然院进行安全隐患巡查,形成了自上而下、全方位、群管式消防网络,确保了消防工作有序推进。 二、树立全民消防意识,保证消防安全工作高效运转。 一是完善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制度。建立消防安全档案,

将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社区考核的重要内容,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纰漏。二是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消防联络员制度、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用火用电管理制度、群众举报制度、居民防火公约,保障消防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消防技能。日常加强对社区义务消防员的业务培训,使其掌握基本消防安全检查方法,了解家庭防火的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为社区消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着重对居民用火、用电、用气进行安全指导,将鳏寡孤独家庭、精神病患者、残疾人员列为消防监督重点户,定期进行防灾宣传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三、存在的问题 1、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备,疏散通道不够畅通,缺乏消防水源,电源线路老化严重。 2、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3、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需要经费约36万元,办事处无力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高社区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努力做到“消

2018年上海市长宁区招聘街道社区工作者试题

2018年上海市长宁区招聘街道(镇)社区工作者 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________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A.企业 B.政府 C.国家 D.国有企业 2.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________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A.实体经济 B.虚拟经济 C.知识经济 D.创意经济 3. 2018年1月11日,广州宣布,预计2017年GDP总量达到2.15万亿元,这意味着,________城市的经济总量已经全都进入2万亿时代: A.北上广 B.北上广深 C.北上广津 D.北上广深津 4. 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从________管起、严起。 A.党内政治生活 B.党的民主生活 C.党的组织生活 D.党的基层工作 5. 2017年11月26日在摩纳哥闭幕的国际田联理事会第212次会议决定,中国________获得2020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举办权。 A.北京 B.南京 C.杭州 D.宁波 6. 以下论述中,对于人类需求的正确理解是: A.按照对需求的迫切程度划分,需求可以分为生理性需求和社会性需求 B.人们的精神需求是比物质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C.社会性需求包括对工作、知识、健康的需求,以及实现理想的需求等 D.发展性需求是人类平等自由地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7. 高中生李强学习懈怠,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无故旷课。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杜和李强进行了两次面谈,然后与他的父母进行沟通,希望能够进行家访。上述工作过程中,小杜主要关注的社会环境构成要素是: A.社区 B.家庭 C.文化 D.朋辈群体 8. 小东一家是典型的三口之家,8岁的他与父母之间关系融洽,其乐融融。像小东这样的家庭类型,我们称为: A.领养家庭 B.主干家庭 C.核心家庭 D.联合家庭 9. 社会工作的危机介入模式一般把危机的发展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即: A.压力、解组、恢复、重组 B.危机、解组、转型、重组 C.危机、压力、恢复、重组 D.危机、解组、恢复、重组 10. 小丽是个城里女孩,婆家因为小丽家务做得不好横加指责:小丽努力学着干活可仍然不得要领;小丽的丈夫认为妻子无能,便扇了小丽几个耳光以示教训。小丽不堪忍受,便找到了社工。此时,社工介入的最终目标应当是: A.帮助小丽宣泄情绪 B.帮助小丽重塑自我 C.解决小丽的实际困难 D.重新建构权力关系 11. 以下选项不属于残疾人应享有的环境友好权范畴的是: A.信息交流环境的无障碍 B.物理环境的无障碍 C.公共服务的无障碍 D.社会交往的无障碍 12. 何磊因与人发生冲突,持刀将对方砍成重伤而被拘押和起诉,妻子两个月前因乳腺癌去世,现家中只有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再无他人照顾,也无任何经济来源。此时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是: A.寻找收养机构 B.寻找临时安置场所 C.为他们申请低保 D.进行心理辅导 13.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等。这主要体现了矫正社会工作的:

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一、判断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是社区。1.对 2、维系社区的纽带是利益关系、地缘关系、血缘关系。2.错 3、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行政隶属关系。3.错 4、社区成员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和居民群众。4.对 5、社区工作既是一项专业、一种职业、又是一门艺术。5.对 6、社区的划分应坚持有利于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有利于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便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原则。6.对 7、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自治公约由社区居委会提出,街道办事处研究确定。7.错 8、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三个公开”是指向保障对象公开、向居民公开、向社会公开。8.对 9、社区建设的队伍主要是由社区党组织干部、社区工作者、社区理论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9.对 10、属于社区照顾的主要对象是独居老人、单亲家庭成员、慢性病患者、精神病患者。10.对 11、城市里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要求必须开展社区建设。11.对 12、社区志愿服务是无偿服务。12.错 13、社区居委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和公务员的行为进行监督。13.对 14、社区工作要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队伍建设是基础。14.对 15、在进驻物业管理机构的社区,物业管理机构对爱国卫生工作负主要责任。15.对 16、中小学校文体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允许适当收费,用于日常维护和管理。16.对 17、政府职能部门可任意给社区居委会下达工作任务,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考评。17.错 18、社区建设工作就是指居民自治。18.错 19、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成员实行专职制,每届任期三年。19.错 20、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的范围为:县级以上城市和市辖区。20.对 21、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时,社区单位以单位名义集体进行选民登记。21.对 22、社区警务的“三大互动”是要求民警与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辖区单位互动。22.对 23、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职权范围是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23.错 24、社会福利社会化,政府在财政上扮演“后台老板”的角色。24.对 25、社区活动主要依靠政府组织、发动。25.错 26、社区居委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协助政府做好本社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对政府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进行民主监督。26.对 27、根据《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每个居委会有1个以上固定的晨(晚)练指导点(站)。27.对 28、妇女工作志愿者队伍是社区妇女工作的重要社会资源,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28.对 29、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是由于行为不检点造成。29.错 30、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民主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教育和移风易俗教育。30.对 31、社区居民自治的“四个自我”是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31.对 32、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在职从业人员、下岗待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外来务工经商人员。32.对 3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33.对3 34、为老服务中提倡的“六个老有”是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34.对 35、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能力素质。35.对 36、纸类、橡胶、日光灯管、玻璃器皿都是可回收垃圾。36.错 37、吉林省四平市为城市社区功能构建的三个平台是城市基层管理平台、为居民服务平台、社会工作平台。37.对 38、社区卫生服务要求六位一体,包括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38.错 39、社区卫生服务以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解决社区看病难的问题为目的。39.错 40、社区居委会对物业管理工作负有指导、管理、监督的职责。40.对

上海党员服务中心一览表

上海党员服务中心一览表 服务中心服务机购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市、区党员服务机构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党员服务中心康平路9号200030 浦东新区阳光驿站浦东大道141号3号楼302室200120 长宁区党员服务中心法华镇路712号200052 闸北区党员服务中心大统路480号27楼200070 -7635/7603 虹口区党员服务中心飞虹路380号7楼200086 中共杨浦区委组织部党员服务中心江浦路549号200082 卢弯区党员服务中心重庆南路139号5号楼108室200020 -65307/65108 静安区党员服务中心万航渡路485号303室200040 闵行区党员服务中心沪闵路6258号201100 宝山地区党员服务中心友谊支路101号201900 嘉定区党员服务中心塔城路228号201800 金山区党员服务中心石化蒙山路1121弄内200540 南汇区干部党员管理中心惠南镇北门大街138号201300 浦东新区阳光驿站 潍坊社区阳光驿站潍坊路355号23路200122 梅园社区阳光驿站东昌路东园二村214号200120 688751 10 沪东社区阳光驿站兰城路108路43弄200129 塘桥社区阳光驿站南泉路1329号200127 南码头社区阳光驿站华丰路50弄11号200125 上钢社区阳光驿站德州路380弄1号200126 周家渡社区阳光驿站齐河路27弄7号200126 洋径社区阳光驿站博山路51弄40号200135 金杨社区阳光驿站栖山路1489弄40号200129 浦兴社区阳光驿站博兴路1473号201206 东明社区阳光驿站永泰路1129号98号200124 花木社区阳光驿站梅花路289号201204 三林社区阳光驿站灵岩南路380弄15号200126 川沙阳光驿站川沙镇新川路300号201200 机场阳光驿站机场镇思凡社区中心201202 合庆阳光驿站合庆镇东川公路7779号201201 曹路阳光驿站曹路镇民区路9号201209 50216夕89 高东阳光驿站高东镇高翔路988号200137 高桥阳光驿站富桥镇慈善街14号200137 高行阳光驿站高行镇金高路311号201208 金桥阳光驿站金桥镇佳林路959号201206 张江阳光驿站张江镇江东路273号201203 唐镇阳光驿站唐陆公路3312号201203 北蔡阳光驿站沪南公路865号201204 金桥开发区阳光驿站新金桥路230号6栋四楼201206 张江高科技园区阳光驿站张江路69号三楼201203 -6018/3018

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

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11月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新一轮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更好地引导社区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建设质量,制订本指南。 一、智慧社区建设的含义 智慧社区建设是指在街道、镇、村等地理区域范围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和智慧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体验度和感受度。 二、指导原则 (一)需求导向,便民惠民。智慧社区建设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突出为民、便民、惠民的基本要求,通过智慧化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的社区。  (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并做好与市级层面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项目的衔接工作,减少重复建设。  (三)创新模式,合作推进。探索智慧社区的建设模式和运维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三、智慧社区建设内容

(一)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化   按照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的原则,开展智慧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对通信质量和服务的要求。各区县、社区应制定信息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并依托通信运营商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光纤宽带网  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光纤到户、百兆接入,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20Mbps,为社区居民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宽带网络服务。  2.无线局域网  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社区重点区域,实现无线局域网(WLAN)全覆盖,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上网服务。 3.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  实现社区3G网络深度覆盖,保障通信质量。  4.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有条件的社区应进行有线电视用户NGB网络改造,具备提供高清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 5.应用终端  可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

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情况汇报

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情况汇报 篇一: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汇报 攻坚除患确保安全 ——20XX年度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情况汇报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根据上级《关于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一系列的指示精神,从4月5日开始,对社区内各辖区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活动。现将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制度 我社区以建设“平安醴陵”为主线,进一步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对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检查,巩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成果。我社区成立了以书记易焕明为组长的消费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建立消防安全例会制度,并与辖区各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全面落实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机制,搞好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和减少一般火灾的发生。 二、加大检查力度,彻底整改消除各种火灾隐患和不管安全因素 我社区加大检查力度,以消防安全集中整治、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整治、人员、物资集中场所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活动为重点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检查过程中,本着对我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原则精神,下大力气狠抓整改措施的落实,对发现

火灾隐患彻查到底,对不能保证安全的,坚决责令停业整顿。 三、确保了消防目标的实现 在消防安全集中整治活动中落实“安全生产年”的各项安排,社区制定了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为中心,以火灾事故多发、人民群众关注的公众聚集场所、物资集中、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和单位为重点,采取果断措施,彻底整治火灾隐患,进一步督促重点防火单位改善防火条件。落实大风天火宅防范措施,实施群防群治,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为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我社区开展了集中整治工作。对各单位防火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消除了一批火灾隐患。各单位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制,防火制度落实,用火用电仓储安全及值班情况进行了检查。确保我社区防火安全工作目标的实现。 四、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在此项工作中,我社区确定了治理重点:宾馆、网吧等公共聚集场所;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企事业单位防火部位。研究制定了工作措施及检查标准,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一公布、二明确、三责任、四措施、五联动”的工作方法,分阶段分批次有条不紊地进行治理。在实际操作中,督促各单位按照消防安全工作提出的要求和重点,开展自查。对自查出的火灾隐患逐一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人员,落实整改期限,认真彻底整改。通过治理,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各单位建立健全了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项管理走上了规范化道路。全年我社区未发生

小度写范文社区工作者材料作文真题模板

社区工作者材料作文真题 社区工作者材料作文真题_社会工作者考试题及答案2016 年青浦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通过笔试测评,考察应聘人员从事社区专业工作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选拔适合本区基层社区工作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试卷题型结构本次笔试卷面满分为 100 分,答题时间为 120 分钟。考试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应用文写作题、材料作文题。 具体细分如下:单项选择题:30 道×1 分/道=30 分判断题:10 道×1 分/道=10 分应用文写作题:1 道×15 分/道=15 分材料作文题:1 道×45 分/道=45 分三、知识能力考察范围 1.涉及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时事政治、政策法规、公共管理相关知识、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市情和区情等基本素质测验,以及相关综合应用能力考查。 2. 部分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参考(1)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公报,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知识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内容,以及上海市相关配套文件。 (3)中共上海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课题成果“1+6”文件。 (4)《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社区工作者材料作文真题_0社区工作者招录笔试中写作题辅导社区工作者招录笔试中写作题辅导材料作文题满分 30 分(注:部分城市中社工考试未出现写作题),应该引部分城市中社工考试未出现写作题)(起足够重视。 我们认为按照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写作要求进行材料作文题的准备应是万无一失的。 在此我们结合公务员申论的基本应试规律和要求设计了本辅导资料。 材料作文题不外乎有三种类型。一是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者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二是提方案,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三是做论述,就给提方案,定资料的反映的主要问题,自拟或者给定标题进行论述。 这三种类型考察了三个不同的方面,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论证能力。 一、概括资料或者问题【答题步骤】(1)在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2)将勾划出的句子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3)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答题方法】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括句+分述句+道理句。 (1)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般为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 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 1+事件 2+事件 3 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务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单位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 1 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 1 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蒙牛奶粉添加 omp 添加剂的报道”。 (2)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注意:以下各种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终答案都应该是相同的,所谓殊途同归,学员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不然,就会违背答题要求。)①关键词分析法。对于给定的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这时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这对于初学者或心理素质差者有较大帮助。 ②参与方分析法。一件事情可能有几方参与。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就各方的行为进行分述答题。 ③类型分析法。对于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事物,则可以进行分类表述。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1)注意是否有字数限定,如有按照字数要求做答。 (2)表述要简明扼要。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要对表达相同内容的材料进行合并。 (3)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随意发挥。 (4)要统观全局,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在文中决定或支配着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精选2020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158题(含答案)

2020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158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现在城市社区的六个要素: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组织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规范体系要素和物质设施要素。 2.社区建设的项目分为: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医疗卫生、社区生态环境、社区文化教育和社区社会保障等。 3.我国领导人()前不久应邀出访俄罗斯,并出席历史名城()建城300周年庆典仪式。 参考答案:胡锦涛圣彼得堡 4.民主决策的形式包括:1)居民公决2)决议案3)公告 5.根据不同类型的社区的历史形成过程和内部结构性要素差异,城市社区可分为:单位型社区、街坊型社区、新建小区型社区以及城乡接合部社区。 6.社区居民自治的“四个自我”是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__自我监督___。 二、单选题 7.社区建设的核心(A) A、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管理。 B、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我服务 C、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我教育 D、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我监督 8.一些病人入院后,因为被诊断为癌症或是因为车祸受伤有严重的后遗症。对这些病人及其家属要开展工作时,需要运用以下方法(A)。 A.危机干预 B.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 C.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 D.出院计划 9.业主委员会不按时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会议的,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A)以上且占总人数(A)以上的业主提议,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组织召开;逾期仍不召开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有权指导社区居委会组织业主召开业主大会会议,重新选举业主委员会。A、20%20%B、20%30%C、25%25%D、30%20%

10.2009年是西藏农奴解放()周年。 A.40 B.45 C.50 D.60 参考答案:C; 11.下列不属于老年社区照顾特点的是(A)。 A.在介入阶段要定期追踪进展情况。老人可能会因为身体方面发生变化或者生活里有其他变故而难以落实制订好的计划,及时追踪则可以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计划。此外,老人问题的处理常常涉及到第三方或者更多方,一些老年服务对象自己可能难以做协调工作,需要社会工作者出面解决 B.社区照顾正在由服务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即不是由机构根据自己的观点来决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是基于服务对象的需求来提供服务 C.与微观层面的服务不同,社区照顾涉及到宏观层面的需求评估 D.通过需求评估,服务的目标群体及其所需的服务得以明确,接下来就是制订老人社区照顾方案。社区照顾方案通常都是综合性的,兼顾社区中不同状况的老人的需要 12.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厦门 C、上海 D、海南 参考答案:D 13.城市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由户主向(C)提出书面申请。 A.派出所 B.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 C.街道办事处 D.物业委员会 14.农村老年人(B)不承担义务工、劳动积累工 A、男满55周岁以上,女满50周岁以上 B、男满60周岁以上,女满55周岁以上 C、男满65周岁以上,女满60周岁以上 15.以下关于制度创新与制度化的关系,论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就我国社会而言,制度创新不够和制度化不力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

上海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精)

!" #$$#? % 月号?科技进步与对策作者简介:费鹏,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 苏银娟,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研究生; 屠梅曾, 上海交通大学安 泰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 上海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费 鹏 苏银娟 屠梅曾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 上海 !"""!&’ 摘 要 从社区及社区信息化的层次与表现入手, 着重分析了上海市社区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上海市社区信息化的解决方案, 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社区 信息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社区信息化的发展与表现 社区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社区服务中广泛使用计算机及网络, 使社区服务手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使社区服务的内容更丰富,提供更快捷, 效果更明显。二是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工作的聚集地, 是人与人交流最频繁的地方。社区服务正在由过去满足为居民提供生活方便而逐步扩大到促进社区成员间、社区内部与外部的沟通交流。这种提供非物质、非劳动的服务即是一种信息服务。第三是社区建设从基本功能上就具有信息化特点。表现为住宅智能化、小区智能化两个层次。 #.年月美国 /0,120, 协会正式修订及更新了家居的布线标准。标准提出新的家居布线要支持语音、数据、影像、视频、多媒体、家居自动系统环境管理、保安、音频、电视、探头、警报等服务,目前上海不少高档住宅的开发 %如巴黎春天’ 也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而社区智能化除为住宅智能提供网络环境外, 还扩大到社区管理的智能化。 " 上海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社区消防安全工作总结_模板

社区消防安全工作总结_模板 本篇文章由范文先生网为您精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觉得我们站不错的话,请把它加到您的收藏夹里面以便下次访问。 一、组织体系健全,责任主体明确 根据市、区、镇有关搞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精神,中市社区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开了社区党小组长、居民组长、各小区物业经理会议,统一思想和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搞好消防安全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好、维护好、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群众要求,时代的呼唤。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我们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来抓这项工作。使人民群众在这片乐土上安居乐业。随后我们成立了以社区总支书记主任××*为组长,社区民警和社区治保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社区干部和物业管理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物业保安为主体的社区义务消防队和社区居民消防志愿者队伍。热点推荐:2009年个人工作总结 二、安全制度完善,检查整改落实 我们××社区以小区保安队、社区义务消防队为消防安全防范主力军,以他们控制面,做到管理有序、措施得力、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协调的工作机制。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建立了例会制度,“细化”了工作措施,每月有检查、有落实、有记录。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汇报。保安人员负责各小区,社区消防志愿者负责控制线,居民组长负责门巷,从而使消防安全防控网络辐射到辖区重点地段及各小区。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我们认为防火工作必须天天讲,时时抓,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在防火检查中,我们始终做到对辖区基本情况底数清,情况明;重点隐患不失控;严防范,做到不留死角,遇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今年以来,社区消防领导小组成员及社保队员在检查消防安全隐患中,查处消防安全隐患二起,如:衣庄街25弄2号袭明拆房队宿舍内乱拉电线,违章使用电热器;公元路9号刚泰拆房队违章自制电火炉取暖。当即进行整改,并处以警告,消除了火灾隐患,确保了一方平安。范文先生网https://www.doczj.com/doc/6315836748.html, 三、宣传教育活跃,群众意识增强 为了进一步搞好消防安全工作,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墙报、横幅、黑板报、录像、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另一方面我们请周浦消防队为辖区居民进行“消防知识进社区”讲座。社区不仅组织居民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使他们会使用灭火器、会报警、会逃生自救。而且在拆房空地进行消防安全实地演习,我们用一只铁桶装上汽油将火点燃,义务消防队和居民拿着灭火器将火扑灭,使大家掌握了一般的灭火知识。 四、防火条件改善,安全措施落实 其一以××派出所负责消防的民警为龙头,整和辖区各类消防安全防范资源,共同发挥作用,实现群防群控。其二是各安全小区义务消防队和消防志愿者为骨干队伍对辖区所有小区全部纳入消防安全防范控制网络之中,以保持辖区内消防安全处于良好的态势。其三为了真正把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真正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把消防安全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努力营造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在辖区内,我们与小区居民签订了居民防火公约。 五、设施器材完备,灭火准备充分 ××社区各物业小区消防设施器材完备,社区居民都能自觉保护消防设施,无损坏、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等现象,不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占用防火间距,不堵塞消防通道,灭火准备充分。 在××镇防火安全指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尽管我们中市社区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做了一

2020年上海市上海市黄浦区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上海市黄浦区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 解析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团队精神的精髓是()。 A、奉献 B、互相协作 C、责任感 D、承诺 【答案】B 【解析】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基础是挥洒个性;团队精神的精髓和核心是协同合作;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团结一致;团队精神的外在形式是奉献精神。故选B。 2、统计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总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 A、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B、灵活、及时和适度 C、客观、精确和具体 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答案】D 【解析】“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总是多数”强调的是,管理工作不仅要重视“关键的事情”,还要善于处理“一般的事情”,由此推断,最应重视的是不同事情之间的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故选D。 3、李白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这里的“天上”是指()。 A、地球的大气圈 B、地球的平流层 C、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 D、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答案】D

2018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

2018 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 1、填空题( 20 题)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 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党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原则是(总揽全局),协调各 方。 3、党的纪律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 党籍)。 4、党的基层组织包括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三 种。 5、党委议事和决策的原则是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 定。 6、每个党员都必须遵守党章的规定,尤其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 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 7、党的领导主要是指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的领导。 8、“三会一课”制度具体是指(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 会和上党课。 9、党员经常性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工作 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0、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起算起。 11、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12、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3、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 ( 阶级基础 ) 和扩大党的 ( 群众基础 ) ,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14、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民主集中制 ) 。 15、 ( 请示 ) 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文种。

16、《宪法》第 111 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住地设立居民委员会和村民 委员会是 (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 17、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 ( 居民自治 ) 、社区 服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 18、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时间一般安排在( 节假日 ) 。 19、( 社区服务 ) 要以坚持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最大限度地 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为目的。 20、社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 为人民服务 ) 。 21、(社区民主自治)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 22、《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5 至9)人组成”。 23、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综合性、社会性、区域性、计划性和群众性。 24、社区服务站原则上按(500 户)居民配备 1 名专职工作人员标准执行。P56 改单选 25、根据《居委会组织法》规定设立社区居委会, 1000 户以下的社区,居委 会设置 5 人,1000-2000 户的社区,居委会设置 7 人,2000 户以上的社区,居委 会设置 9 人,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或减少居委会成员人数的,由街道办事处、乡镇 人民政府(地区办事处)提出,报区县政府批准。 P118 2、判断题:( 50 题) 1、异地入伍的义务兵不予优待(∨) 2、从地方直接招收的军队学员家属享受优待金(×) 3、义务兵因病可以评残(∨) 4、二等乙级(含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享受公费医疗(∨) 5、领取伤残保健金的伤残军人享受所在单位伤残职工相同的生活福利待 遇和医疗待遇(∨) 6、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是社区自治的前提。(∨) 7、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是社区自治的关键。(×)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一轮发展设置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2)

关于印发《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一轮发展设置 基本标准》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区县卫生局: 随着本市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性住房大基地)建设全面展开和陆续投入使用,大型居住社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任务迫在眉睫。根据沪卫基层…2006?13号文要求配置的设备设施已不能满足新一轮社区卫生改革的需求,在征求各区卫生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卫生中心的基础上特制定新的配置标准,请遵照执行。 一、功能定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政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设置的基层公益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社区居民、辖区内学校和养老机构等企事业单位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全科服务团队实施家庭健康责任制为主要服务形式,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家庭健康保健服务。 二、机构设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按照街道(乡镇)所辖范围规划设置,每个街道(乡镇)应当设有一所由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超过10万的街道(乡镇),每新增5-10万人口,由政府按标准增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社区地域及人口分布状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按有关规定下设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并实行统一管理。按照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村卫生室及一般村卫生室)的设置规划必须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并由区(县)

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报请区(县)政府批准,并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新建和改建居民区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要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三、执业登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为独立法人机构,实行独立核算。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妇社发…2006?239号)和《上海市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并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已经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其他类别的医疗机构在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应当按有关规定重新办理执业变更登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登记的诊疗科目应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全科病房、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原则上不登记其他科目,确需登记的,须经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报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四、冠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专有名称,未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不得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命名。由各类医疗机构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在进行执业登记时,必须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冠名,同时废止原冠名,原则上不得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冠名按市卫生局《关于规范本市医疗机构名称核准工作的意见》(沪卫医政…2005?44号)执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冠名格式为“上海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人口集聚而增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冠名格式为“上海市××区(县)××街道(乡镇)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五、机构标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