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个案例,让你学会用《金字塔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个案例,让你学会用《金字塔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个案例,让你学会用《金字塔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个案例,让你学会用《金字塔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个案例,让你学会用《金字塔原理》

思考和解决问题

金字塔原理是一个结构化思考的方法论,用于帮助人们更清晰的思考、解决问题和表达(写作与演示)。

其核心理念就是基于中心思想(或问题)的的归纳演绎,将要点/问题的拆解和组合、展开分析和说明,最终展开后的结构呈金字塔状,故称为金字塔原理。

本文主要介绍运用金字塔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案例来讲述这些方法在实际的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实践。

有效思考的方式

如何将金字塔原理应用于思考,可以通过分析关于思考过程的三个问题得到结论。

问题一:人类的思考在到底是在做什么?

①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将事物分解成部分或将部分组合为整体

③将具有某种相似属性的事物归纳到一起

问题二:如何清晰的思考?

找到思考的事物之间互相关联时满足的某种顺序。

①时间顺序--根据时间变化、事物阶段性变化的思考逻辑。

②结构顺序--将某个事物(真实物体或概念)划分为多个组成部分的思考方式。

③程度顺序--将一组事物整理出共同的特点而归类的思考方式。

问题三:如何概括总结各部分思考结果得出结论?

①得出的观点要直接阐述思考的结果/目标。

②找出各观点之间的共性。

③完整思考,概括各观点,得出最终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发现思考的过程也是呈金字塔结构,并根据此结构得出有效思考的方式:

第一步,通过检查逻辑顺序的合理性验证金字塔结构中的思考和观点是否逻辑清晰。

第二步,通过归纳金字塔结构的各组思考和观点来得出充分合理的逻辑结论。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思考案例举个例子:

我们打算做一下外语教育行业的用户需求分析并确定目前的行业解决方案,以便找到合适的商业机会及切入点。针对这个问题,如何建立一个清晰的思考思路呢?

首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提取要思考的核心要点:

1,思考用户需求:谁?在什么情况下?想要什么?

2,思考解决方案:有哪些方案?针对不同的用户哪个方案更适合?

然后,我们按逻辑顺序构建思考的框架:

根据这两个思考框架,我们可以按这个思路指导调研工作和并有条理的进行归纳、分析。拿思考用户需求为例,具体操作分成几步:

①尽可能罗列出所有有外语学习需求的用户。比如:二大爷家上小学的孩子、邻居家大学快毕业要找工作的胖丫、朋友家刚满3岁的小宝宝等等。

②寻找每类用户的不同属性。比如年龄、地域、消费水平、学习的目的等等。

③分析和确定一个合适的维度将用户进行归类。比如按年龄维度可以归类为幼儿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按学习的目的可以归类为:考级、出国、找工作、培养语感等等。

④按照我们选择的维度,将一开始找到的用户进行归纳和分类。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清晰的将用户归纳成为几个拥有相似属性的几类,参考下图(这里只给出分析的过程,不是具体的结果):

对于思考解决方案的过程,也是同样的方式,最终得出解决方案的分析维度:

可以发现,我们的金字塔式的思考框架逐步成型。最后,根据两个思考框架整理的结果,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以上,就是通过构建金字塔结构的思考框架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选择合适的思考维度,基于思考的维度进一步分析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当然,为了分析得更加全面,也可以进行多个维度分析,以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最终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业务切入点。

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

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成三步:

①界定问题

②分析问题

③解决问题

对于不同的问题,这三个步骤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有的问题很好界定,但分析解决起来需要大量的思考。而有的问题本身就会比较表象,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和界定问题找到其根本问题所在,而问题判断好了,分析和解决反倒很快。

首先,界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最关键的一步,好多人在遇到困难时根本不知道问题所在,盲目的找办法解决,最终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主要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有认清问题的本质,没有界定好问题就去寻找解决方案,这无疑会走很多弯路。

关于如何界定问题,其实无非就是两点:①判断是否真的有问题,②判断倒地是哪里出了问题。推荐使用“连续分析法”进行界定问题的分析。

利用连续分析法界定问题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发生了什么事情?(背景)

·我们不喜欢它什么?(非期望结果)

·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

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分析,找到问题的所在。如果觉得分析得不够彻底,可以进行多个层次的连续分析,最终界定问题所在。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分析:初创公司创始人发现公司产品研发一直在延期,换了几研发负责人人还是不行,怎么办?

我们通过连续分析法理清思路,展开分析,最终界定问题。

可以看到,分层次连续分析后将问题锁定在了公司架构的问题上。

原因其实很简单,很多初创公司创始人不懂技术,想通过招聘的方式找到研发负责人管理研发,让其对研发结果负责。但是对于研发负责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工作,是在打工,对研发结果负责只是一个工作目标而已,达不成目标大不了换地儿,这样导致遇到困难时研发负责人不会以公司角度思考解决问题,也不会以公司角度做决策。

解决问题的办法更简单,初创阶段找到合适的技术合伙人(市场、运营合伙人),将公司重要环节的责任放在合伙人身上,这样的公司架构完全不用担心责任心的问题了。

下面我们继续来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荐使用“诊断框架”:

将产生问题的假设原因按照“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方法分类列出,然后逐项展开分析,筛选最有可能导致问题的原因所在。利用同样的“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思维框架展开方法,找到解决问题最合适的方式。

很凑巧的是,这个框架展开后也是呈金字塔结构。

举一个产品研发中遇到的真实的例子:我们设计基于Android系统的儿童智能硬件产品时,遇到了耗电量过快的问题。这个问题界定起来很简单:我们期望我们的产品在未连接充电器状态下使用时间尽可能的长。在电池容量不能更改的前提下,我们按照诊断框架分析了导致耗电量快的原因:

根据分析得到的这些可能原因,我们做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测试。最终发现影响最大的有两个原因:

①未插入Sim卡时系统在不停的寻找网络。

②我方应用在待机状态下占用CPU运算量过大。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分别进行了处理,大幅降低了设备的耗电量。

但是,这还没完。我们虽然找到了导致耗电量大的主要原因并加以解决,但是否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系统耗电的方法呢?基于这个问题,我们做了进一步分析:

我们调研了Android Developer官网,通过Optimizing for Battery Life、Optimizing for Doze and App Standby等章节的描述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系统耗电量的方案;同时根据我们产品的使用场景,提出了一些定制ROM的需求以降低耗电量;最后还想出了一套提醒小朋友给设备充电的规则。

结论

利用金字塔原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总结为正向和逆向两种思考框架:

①思考具体的问题时,将其拆解为多个不同的维度,再将每个维度进一步拆解得出最小粒度的解决方法。

②思考宽泛的问题时,先将问题相关的因素尽可能多的罗列出来,然后分析其属性和特征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分类维度,以这个维度进行分类,然后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本文由@周博文(豌豆派教育产品总监)原创发布于百度文库,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以学会思考为题的作文

以学会思考为题的作文 让我们学会了思考,让我们开始体味人生,了解社会。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以学会思考为题的作文,供参考阅读! 以学会思考为题的作文一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性格上会有所摩擦因而人和人之间常常会产生代沟、隔膜和矛盾。 那么要想化解这些问题该怎么办呢?让我们先听一个故事吧! 小冉是一个性格特别倔强的女孩,她的父母再她上高中的时候离婚了,从此她跟着自己的母亲生活,不久母亲另嫁,她被迫接受着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后爸,虽然后爸对小冉不是很好,但她很满足因为母爱的存在大于一切,但是在她上高中的第二年,母亲有了和后爸的孩子叫小东,从此那个伟大的母爱被一分为二,小冉的心理不是滋味,她好难受,因此和母亲之间产生了一种隔膜,时间越长,隔膜越厚。 几年过去后,小冉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当上了母亲,她体会到了做母亲的辛苦,慢慢学会体谅母亲,想到当初自己因为母亲有了小东而离家出走这么多年,没有和母亲取得联系实在不应该,于是她写信给母亲,回信的是小冉的后爸,后爸在信中说:‘冉冉,看到你的信我真的很高兴,真的希望你的母亲也能看到,但是,你妈在你离家出走的那天,到处找你,那天下着大雨,你妈回来淋的很湿,然后就的了一场大病,我带她到各个医院看,都治不好,再加上她的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心脏也不好,不久便去世了,她在最后的关头也在喊着你的名字‘冉冉’``````。’,当冉冉看到这里的时候,她的眼泪不停的向下流,她仿佛看到了在大雨倾盆的街道上,母亲焦急的喊声,她痛恨自己的无知,自己的任性,自己的自私,她多么希望自己能早一点的站在母亲的位置去想问题,母亲也不至于离开她。 是啊!当我们和别人之间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换个位去想问题,去体谅别人,去宽容别人,这样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以学会思考为题的作文二“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随着这清脆悦耳的铃声,同学们飞快的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面带微笑的走进教室,宣布了一个消息:“现在开始由王磊同学当纪律委员。”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王磊平时是最吵闹的一个同学,为什么他能当纪律委员?大家都不服气。 后来的一节数学课上,郑老师正在滔滔不绝的讲课,忽然,出现了一只虫子。大家纷纷跑过去看,王磊也去了。我们这些不服气王磊能当纪律委员的同学就讽刺说:“哟,纪律委员也不守纪律,是不是罪加一等?”弄得王磊非常尴尬。王磊很生气,以后就盯着我们这些不服气的同学稍微有点不守纪律,就立刻扣章或记名字。渐渐的,我们就谁也不理谁了。 一个星期天,我在网上看到“换位思考”这个词语,我心想如果我是王磊的话也会非常讨厌我们,纪律是靠大家遵守的,我这样对王磊真是错了,如果大家都这样,那就没纪律了。 我马上到了王磊家向他道歉:“对不起,我不应该讽刺你的。”“没关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Word 文档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年级《科学》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3、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

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 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 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 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 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实地观察大香樟树 1、交流: 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 (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

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 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教材是教师教会学生思考的好帮手。盖高楼必须打好地基,学生思考的时候必须有个头绪,教师有责任帮学生理好头绪,教会学生思考的关键一步就是:无论知识难易,学生课前自学必须要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每一步都要想一个为什么。 关键词:思考;自由;发挥 数学课要想学好,关键是学生要懂得怎样思考。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同样的题换一种说法就有部分学生不理解,不会做。这说明我们的学生还需要会思考,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基于教学中的这种现象,我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并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层次地思考?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帮助学生拉开思考的“序幕” 现在有一些学生的大脑已处于懒惰状态,没有积极向上的那种感觉,所以平时应该处处为孩子创设“思考”的氛围。

(1)每次作业、考试结束后,都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我们可以从期初就让学生这样写自我分析,不但自己分析自己,我们有时候也让学生之间互相分析,互相推测一下他做错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2)平时作业题型要多样。我们知道我们的教材上的练习题很少以填空、选择、判断出现,但是考试时这些题型分数占的比例很大,所以我们平时留书面作业时,可以灵活一些,比如我们可以把这些题改变为填空题。学生做填空题时不要求在卷子上写出解答过程,所以一些懒惰的学生做这些题的时候会瞎蒙,所以平时我们做作业时就让学生做这些类型的题,但是要求学生在每个填空或判断等题后面写出思考过程。 我们感觉以上两种“促思考”的方法能让学生在做题时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但是,这样只是逼迫学生去思考,只是把学生从懒散的思维状态中拉出来,我们并没有解决实质问题。学生在思考的方法上急需我们教师进行指导、培养。 二、帮助学生开启“思考”的大门 教材是我们教会学生思考的好帮手。盖高楼必须打好地基,学生思考的时候必须有个头绪,我们教师有责任帮学生理好头绪,那么每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学

三年级科学《纸》教学案例

《纸》教学案例 一、教材简介。 本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本课的主题是以常见的纸为例对某一类材料进行的研究活动。通过学生对纸的探究,进而了解纸的有关特点及用途,并能养成对常见材料进行研究的好习惯。 我校三年级学生,对于科学学习都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项目有着极大的参与热情。作为实验教师,我觉得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展开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环节 1、第一部分是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用纸做的物品很多,如卷筒纸、卫生纸、信纸、宣纸、复写纸、照片纸等,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感官上直接了解到纸的多样性,从而感觉到纸的作用很大,用途很广。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从而对“纸”这一我们常见的材料产生研究的兴趣,引发出学生要研究的问题。这里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勇敢发言。 2、第二部分是让学生研究不同的纸都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通过看、摸、闻、用水滴等研究方法,从纸的颜色、薄厚、气味、软硬、光滑、吸水等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学会运用感官和适当的工具对纸展开探究活动。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观察、研究、比较纸的不同特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在研究时要注意研究

的科学性,必要的时候给予一定地帮助。 学生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之后,就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研究。对于研究不同纸的特点,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记录来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这部分是本课的主体部分,也是重点部分。 首先,让学生认识一下自己带来的纸,这种纸有哪些用途。其次,要引导学生展开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制定一个研究的方法。如研究纸的吸水性,教师要告诉学生每种纸上滴的水要一样多这样才可以进行比较发现。学生研究结束之后相互间的描述和交流非常重要,学生在汇报纸的性质时要把这种纸的性质和它的用途联系起来。 3、第三部分是了解造纸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让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史。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体验到民族自豪感。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介绍有关纸的发明、制造知识,给学生以直观认知。在此基础上,播放去年我校组织学生到抚宁县豪峰纸业集团参观的录像,让学生直观感知每一张纸来之不易,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每一张纸。提倡节约用纸,并在全校范围内发出节约用纸倡议,三、四、五年级进行了节约用纸的专题演讲活动,四、五年级学生还写出了节约用纸的体会。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在秦皇岛市的科技创新大赛上被评为优秀实践方案,并上报省里参赛。 4、第四部分动手造一张再生纸。这是要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体验造纸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同

让组织学会思考

让组织学会思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什么样的组织结构才是最合适的,才能支撑企业的永续经营依在Yintl(鹰腾咨询)的咨询经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组织必须学会思考,才能发挥出组织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每个人都从属于一个或多个组织,另一方面多数工作又是由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并使之有效地运转,这无论是对个人目标还是组织目标的实现,都至关重要。而要营造高效的组织,组织必须学会从以下方面思考。 战略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决定着企业资源的分配、利用;决定着企业决策权的使用;决定着企业内部信息的合理流动。这样的一切又决定着企业的工作效率的高低,生产经营的能否顺利进行,所取得的效果的大小。可以说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完成企业目标的基石,它把企业的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统合起来,对其进行协调分配,发挥出资源利用的整体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消耗浪费,来实现其最大价值。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关系,会使企业处于一个混乱状态当中。结构决定功能,钻石之所以比石墨坚硬,比石墨值钱,关键是其结构不同。组织结构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构造核心竞争力的载体,也是企业员工发挥各自优势、获得自身发展的平台。企业结构问题决定了企业执行力的高低,提升企业的执行力,首先应保证管理指令系统的顺畅,确保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汇报路线,每个员工都有惟一的经理负责行政管理和工作行为,这样就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来达到企业的要求。 组织结构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一个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和一个以贸易为主的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必然不同的,因为企业的战略决定了企业把其主要资源分配的方向,所以决定了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因为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合理的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达到整体利用最优的目的。再一个企业设计要考虑信息的传递的流畅性、责权关系的明确等原则。 在一个组织结构中如果信息传递、命令传递的通路不畅通,会加大企业的内耗,增加企业对外部变化的反应时间,不能够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化来做出时间敏感性的决策,以至贻误战机,丧失机会;在组织管理过程中,明确各部门、各职位与整体组织之间的责权关系,使每个组织成员都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有哪些方面的权力,归属谁直接领导,这是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和增进组织运行效果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明确的责、权、利关系,只会使企业的管理工作陷入混乱之中。 组织结构设置好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要与组织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必须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变化,因时而变,因事而变。这就像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一样,也没有万能的企业组织结构。处在我国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我们企业的组织结构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进行设计,并且处于各方面都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设计的组织结构并不能让其保证万年长青,所以我们要根据我们所处的环境、条件,适时地调整我们的组织结构,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

金字塔原理学习总结

文书写作中的金字塔原理学习思考 《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书中介绍的理论和方法对写作尤其是专业文书写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书中谈到“自上而下”的文章结构,阐述如何通过对事项的表述,使阅读人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书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结构”,最顶部就是想表达的思想,最底层的就是由句子组成的段落,每个段落只包含一个思想,几个段落形成一个章节,若干个章节就形成一篇文章,认为文章中的思想表达,应符合以下规则: 1、文章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2、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 3、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而组织思想的四种逻辑顺序包括: 1、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时间顺序; 3、结构顺序; 4、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 一、金字塔原理的概述 (一)基本内容 金字塔原理认为,文章中以正确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即为要表达的内容)应该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所有思想分别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但互相关联,并且由一个总的主题思想统领。 根据金字塔原理,如果文章较长,在写作时就应该列出关键句的若干要点,然后为

每一个要点起一个小标题。一个小标题应代表一个思想层次。在较短的文章中,可以将关键句或关键句的要点作为段落的主题句。 在实际写作中,金字塔的各分支层次不一定相同,但最好大致平衡。 (二)重要意义 1.增强文章的逻辑性。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写作,可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2.容易使读者理解文章。对读者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再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对用金字塔原理组织的文章,读者通过不断地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很容易理解文章中的所有思想。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就是文章首先表达的主要思想将使读者对这样表述产生某种疑问,而主要思想的下一个层次上的思想将对此问题作出回答。 按此“对话”顺序,读者先从金字塔的最顶部开始了解,再沿各个分支向下展开,直至了解文章的所有思想。 (三)适用范围 金字塔原理适用于任何需要条理清晰的文章。换句话说,要想使文章条理清晰,就可运用金字塔原理。条理清晰的文章必须能够准确、清晰地表现同一主题下的思想组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为我们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写作中的逻辑性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二、金字塔原理的规则 (一)文章的主题思想具有单一性 金字塔原理认为,每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位于金字塔结构的顶部。文章中的其它思想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并由主题思想统领。 按照这一规则,如果在写作中发现有两个(多个)并列的主题思想,主要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经过分析,如果发现这两个(多个)主题思想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则将

新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_教学案例_城市学校网

新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_教学案例_城市学校网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编写人员: 第一单元:湖南省怀化市迎丰路小学舒孝清 第二单元:哈尔滨市南岗区华山小学校王艳玲 第三单元:浙江省慈溪市实验小学吴旭聪 第四单元:浙江省富阳市春江中心小学陆丽华 2008年2月 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种植我们的植物 3我们先看到了根 4种子变成了幼苗 5茎越长越高 6开花了,结果了 7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蚕的生长变化 3蚕变了新模样 4蛹变成了什么 5蚕的生命周期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 2测量水的温度 3水结冰了 4冰融化了 5水珠从哪里来 6水和水蒸气 7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我们知道的磁铁 2磁铁有磁性 3磁铁的两极 4磁极的相互作用 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指南针 7做一个指南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

高中作文 学会思考-精品

学会思考 学会思考 多彩的人生给了我们无限多的思考,每一个思考都是人生的一次整理和升华,也 是对灵魂的一次洗礼,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地学会了用心思考,用心感悟。思 考是一种生命魅力的彰显,思考之美在于它始终是鲜活的,在于它坚持以厚积为基石。马克思有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攀登 的不畏劳苦的人们,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思考是我们获得 成功的阶梯。不会思考的人,是永远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和美好的。 真理千差万别,但获取真理的方法却始终如一,那就是勤奋的思考和不懈的实践。真理就是由老生常谈构成的,曾经被我们漫不经心和轻视的那些道理,那些最朴实、 最古老的规则,其实具有最永久的价值。当我们通过思考发现真知灼见的时候,心灵 深处的颤动便会牵引出人生的感悟,有时人在瞬间的思想升华便能改变一生的生活态 度和命运走向。 要在纷乱复杂的社会里学会思考,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懂得冷静,在缥缈空旷的 宇宙中寻找定位,并不容易!但是有益的思考可以让我们在取舍中采取正确的方式, 可以让我们在茅塞顿开中升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思考教会我们用爱和心去感受这个 世界,教会我们用理性去探索人生的遥远路途。 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对自我的人生目标的了解程度,对于人生战略的总体 把握,对内心矛盾和冲突的克服技巧,是人与人的真正差别所在。亚里士多德说: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人生价值的差别,就 蕴藏在点滴思想的细微差距中。 人生成功的关键在于审时度势,而成熟的思考正是审时度势,看清生命价值的基 本条件。在人生的旅途中,思考是黑暗里的光明,思考是绝境中的村落,思考是迷途 中的司南,思考是汪洋中的灯塔。学会思考,往往会另辟蹊径,在绝处逢生,开拓一 片蔚蓝的天空。在思考之中,或许我们会渐渐明白属于自己的归宿,不会在人生路上 漫无目的地徘徊,在思索之中,或许我们能慢慢地领会人生最高的智慧。 学会思考 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显着区别就是有思想,会思考。每一个思考都是人生的一次 整理和升华,也是对灵魂的一次洗礼,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地学会了用心思考,用心感悟。思考是一种生命魅力的彰显,思考之美在于它始终是鲜活的,在于它坚持 以厚积为基石。马克思有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 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劳苦的人们,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从这个意义上说, 思考是我们获得成功的阶梯。不会思考的人,是永远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和美好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1、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教材内容分析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教学活动更具有探究性和可操作性。使用了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等图表,使学生在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将事实转化成证据方面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教学的评价。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厍,向学生提供与单元学习有关的资料和拓展性活动,弥补了学生的经验不足,并提高了教科书的可读性。4、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二、科学探究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5、教学重难点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

在阅读中学会思考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在阅读中学会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是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 窗口。”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带着孩子进行阅读。但当时并不知道 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只是认为我小时候读书比较少,阅读面窄小, 平时羡慕别人口吐莲花,说起话来一套有一套,再加上想把女儿引 上爱读书之路,于是做着语文老师做的事。一年级给孩子们讲童话 故事,和学生一起编故事,二年级带学生看注音版的书,看淘气包 马小跳系列的书。 到了三年级,发现平时爱读书的孩子的数学越学越好,还有些 孩子,读不懂题目,遇到判断、选择、解决问题会错一大片,但找 过来个别谈话,发现将题目多读几遍或者教师读一遍,他就会做了。究其原因,学生常依赖教师读题和提示,自己不愿意阅读,不会与“文本”对话,这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看来培养学生认真 阅读数学课本和数学课外书籍已是我目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中的 一个重要内容了。从这周起,我也想学学海门的老师,开设一节数 学阅读课,指导孩子们去阅读数学,在阅读中学会思考。今天我依 据数学报第1039期的内容,试上了一节课《找准一周是关键》。 一、阅读《细心围篱笆》 1.读《细心围篱笆》的情境内容,找准关键词,用红笔标注。 2.独立思考,你怎样去围? 3.小组交流想法 4.看思路点睛 5.说看了这部分内容,你说说该怎样去看数学报 二、阅读《找准一周是关键》 这里共有4道例题,运用逐题展示的办法,让学生先读题,找 并理解关键词语, 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优等生边板书边说自

己的思考, 最后让学生看看思路点睛。在看完4道例题后,也让孩子们大显身手,做做思维体操,发现孩子们的正确却很高。这足可以证明,孩子是有能力阅读的,只是需要老师的正确引领。 三、说说阅读收获 说阅读收获时,孩子们说得很实在,用上了数学报中的语句。 “做题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解题时要考虑多种可能性。” “一种思路不同时,我们要换个角度去思考。” “读数学报时,我们要先读懂题目,然后思考。思考好了,再去看看思路点睛,看看我的想法和报纸上的想法是不是一样的。” “当方法不一样时,我们要看看谁的办法好。” 反思: 因为报纸少,做成课ppt,孩子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这堂课上,我看到了孩子的思维在跳跃,个性在张扬。之前不是学生不会思考,而是我这个老师没引领的好,走偏了路。在今后的路上,我要和孩子在阅读中思考,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让孩子们做到“三动”即动脑、动笔和动嘴。读题时要让学生积极的动脑思考题目的关键部分,动笔圈画出题目的关键词语,动嘴读出题目的主要条件和问题,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只是书本知识,还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表达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水》教学案例 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 (2)能用文字、图画或者语言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3)初步学会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性质;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学会倾听,善于从同伴的发言中发现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

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烧杯、水槽、筷子、糖、方糖、面粉、酱油、牛奶、橙汁、白酒、水及热水、调羹、一次性塑料杯等。 2.学生准备: 调料袋。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夏天你们最喜欢从事什么体育运动?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有一首歌描述了在水上划船的情景,会唱吗? 生齐唱:《让我们荡起双浆》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水上悠闲地划着小船,欣赏着岸边的风景,感觉美不美?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的图片,我们来欣赏欣赏。(

课件展示) 2、师:同学们,水美不美?关于水,你知道些什么呢? 3、揭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观察研究水。(板书课题:观察水) (三)、观察、认识水 1、师出示一杯水,组织学生讨论:如果让你来观察水有什么特征,你可以用哪些方法? 2、生汇报交流 3、师小结并示范动作:观察研究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晴来看,看它的形状,看它的颜色,也可以用鼻子去闻它的气味,或者用嘴来尝尝味道,还可以用你能想到的其它方法。 4、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水并作好记录:在各组桌上有一大杯自来水,各组同学共同合作,认真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有哪些特点。(媒体播放轻音乐) 5、各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前汇报水是什么样的,同时说出本组的方法。(在视屏展示台上相机出示各组实验记录表) 6、比赛:在每组的实验桌上,有酱油、牛奶、橙汁、糖水、白酒、水六杯不同的液体,各组同学团结协作,用最快最科学的方法找出哪杯是水。(

学会思考议论文范文1-学会思考

学会思考议论文范文1:学会思考 学会思考议论文范文1:学会思考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但是,我们除了看书之外,在看书之余还要学会思考,只有懂得思考的人,才叫做真正读完这本书,而在读书的时候没有思考的读书,即使看完了,还应该再读一遍,去深入认真思考。 这次语文考试,我就因为没有深入思考而吃了大亏。前面的背诵之类的,我才扣了三分,作文扣了半分,而最让我吃亏的就是阅读题了。虽然我读了很多书,但是很多书都没有深入去思考,而是囫囵吞枣的去读,并且读一遍就觉得非常无聊,就会去看其他书,所以家里除了凡尔纳三部曲之外,其他都没有细读。 做阅读题的时候,我在心里面想到:阅读题肯定分数很大,我一定要做好阅读题。虽然我是这么想的,但是事不遂人愿,阅读题上面的很多题目,老师平常都讲过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做某种题目。但是,由于我没有深入去听,并且做每课一练的时候,就抄抄答案,一点儿也不去想,为什么这道题这么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就是因为没有这样做,导致我的思考能力越来越差,阅读题上面叫我们写答案的题目,一看见我就头疼,有的时候胡乱写了一点,分数被扣的很大;而那些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认真思考的同学,就是写地滔滔不绝,写完以后,还有一点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我还没有深入思考去研究出卷老师这道题到底叫我们写什

么,为什么要让我们写这个。我而是稍稍读了一遍之后,就立刻在那边“下笔如有神了”,但是我却没有“读书破万卷”。当我全部写完,考卷发下来的时候,我这才看清题目,万分的后悔为什么在考试的时候,没有认真审题、深入去研究题目,不过考卷发下来,后悔也来不及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面没有后悔药的。不仅在语文考试,在数学考试上面,我也因为没有深入研究题目,而被扣了整整两分,本来我是可以考九十八分的,可发下来以后,只拿到了九十六分。 思考,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懂得思考了,才能够懂得怎样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好;懂得思考了,才能够懂得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面,应该如何选择;懂得思考了,才能够懂得什么是错误的决定,什么是正确的决定。我要懂得思考,把所有,带领着一大群有思想的中国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制度,确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国策,使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终于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前辈的思考。 现在轮到我们了!过了2000年,有更大的空间等着我们去拓展,中国入世的成功,神舟2号的发射,无不激励着我们的心,让我们这跨世纪的一代携起手来,学会思考,勇于创新,善于开拓,让中国变得更新、更强、更好!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案例(沉和浮)下的-太多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案例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构思: 沉和浮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现象,但是他们有许多是懂非懂的问题:在水中,钢铁会沉下去,用钢铁作的轮船为什么能浮上来?有的树叶飘在水面上,有的树叶却沉下去等等。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沉浮现象进行观察,在认识矛盾冲突中和问题的驱使下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问题来开展教学的。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活动,并体验了物体沉浮变化的过程,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收集、记录和表述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乐于探究与发现物体奥秘的欲望,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态度。 3还学到了改变物体沉浮的办法和其中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探究活动流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 (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 1:把里面灌满水 2:用沙子填满。 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是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

高中学会思考议论文

高中学会思考议论文 篇一:学会思考 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思考,不会思考的人是一个不完整的人。 只有思考才能领悟到事情的全部。英国经验主义大师培根在其随笔中 写道:“青年人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时灵感有如神助。”这话当然是在赞美年轻人,因为年轻人相对于老年人来说,的 确是活力四射!但你若真的深入去研究年轻人思想的活跃水准,你会 发现,他们当中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处于整天庸庸碌碌、对思想敏 感无知无觉状态的。而真正保持头脑清晰,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年 轻人,实在少之又少!但他们将是这个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 所以思考是人类价值的东西。所以在复杂的社会群体中,我们要冷静 思考,用理性去观察社会,去思考人生。逐步的我们就能征服世界。 篇二:学会思考 多彩的世界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每次思考都是一次进步,每次思 考使我们逐步走向成熟。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又学会了思考,思考使我 们的思维更加严密。 真理是千差万别的,它上到时天文地理,下到时生活百态,但获得真 理的方法始终,那就是思考。学习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知识的繁多,要求我们要善于思考来代替死记硬背。人们之间的差别在很大水 准上是思维的差别,思考方式的差别。思维决定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生活态度,思考的质量又决定了人格的高低,成就的大小。 所以,思考是人类价值的东西。所以在复杂的社会群体中,我们要冷 静思考,用理性去观察社会,去思考人生。逐步的我们就能征服世界。篇三:人生要懂得学会思考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但是,我们除了看书之外,在看 书之余还要学会思考,只有懂得思考的人,才叫做真正读完这本书, 而在读书的时候没有思考的读书,即使看完了,还应该再读一遍,去 深入认真思考。 这次语文考试,我就因为没有深入思考而吃了大亏。前面的背诵之类的,我才扣了三分,作文扣了半分,而最让我吃亏的就是阅读题了。 虽然我读了很多书,但是很多书都没有深入去思考,而是囫囵吞枣的 去读,并且读一遍就觉得非常无聊,就会去看其他书,所以家里除了 凡尔纳三部曲之外,其他都没有细读。 做阅读题的时候,我在心里面想到:阅读题肯定分数很大,我一定要 做好阅读题。虽然我是这么想的,但是事不遂人愿,阅读题上面的很 多题目,老师平常都讲过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做某种题目。但是,因为 我没有深入去听,并且做每课一练的时候,就抄抄答案,一点儿也不 去想,为什么这道题这么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就是因为没有这样做,导致我的思考水平越来越差,阅读题上面叫我们写答案的题目, 一看见我就头疼,有的时候胡乱写了一点,分数被扣的很大;而那些 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认真思考的同学,就是写地滔滔不绝,写完以后,还有一点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我还没有深入思考去研究出卷老师这道 题到底叫我们写什么,为什么要让我们写这个。我而是稍稍读了一遍 之后,就立刻在那边“下笔如有神了”,但是我却没有“读书破万卷”。当我全部写完,考卷发下来的时候,我这才看清题目,万分的 后悔为什么在考试的时候,没有认真审题、深入去研究题目,不过考 卷发下来,后悔也来不及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面没有后悔药的。 不但在语文考试,在数学考试上面,我也因为没有深入研究题目,而 被扣了整整两分,本来我是能够考九十八分的,可发下来以后,只拿 到了九十六分。 思考,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懂得思考了,才能够懂得怎样把这件事 情做的更好;懂得思考了,才能够懂得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面,应该 如何选择;懂得思考了,才能够懂得什么是错误的决定,什么是准确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15篇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15篇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处理写作中文笔不清问题的新方法。思考和写作其实是一码事,写作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一旦掌握这个原理,你的写作本事肯定能够得到惊人的改善。 这本书用清晰地脉络,告诉人们写作的过程是如何完成的,它总结概况了写作的要领,让人们相对简便的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它把写作的整个过程概况为四部分:思考的逻辑、写作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演示的逻辑。利用归纳的方法,我们很容易看出来这本书是介绍逻辑学在一些实际问题上的应用。 书中经过生动的举例,详实的介绍了整个写作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为到达写作的目的我们应当如何去做。 书中告诉我们,在写作时,要先有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的理由一层一层的展开,人们要想明白结论的理由就要往下看。书中引用了米勒的神奇的数字七中所阐述的:人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出现需处理项目增加到4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纳到不一样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这个理论在现实中是十分实用的,告诉我们在发言或写ECE这些生硬的名词上,不得要领。在成为一名顾问之初,经过一个个项目的磨练,我才逐渐体会出逻辑的重要性,慢慢尝试着按书中的教导用逻辑的方法去整理思

路,并开始尝到了甜头。在成为一名顾问一年后,我惊喜的发现自我对于逻辑的思考问题已经产生出本能的依靠,并乐于将这种思维的方式运用到除工作之外的生活中。作为一种技巧,需要人有意识的、刻意的去加以练习和运用才能发挥功效,思维的技巧亦是如此。 在成为一名顾问两年后的今日,我后知后觉的读了这本《金字塔原理》,这是一本比《麦肯锡方法》更加详细而系统的教程,是一本极好的指导人如何思考并如何表述思考结果的训练手册。思维的技巧,在这本书里被淋漓尽致的剖析和展现。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供给给读者一个平台,使其有机会对自我固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基本的了解和测评,为后面的思维练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日,我在读这本书时,不再如两年前读《麦肯锡方式》时那般一头雾水,不得要领。尽管书里的某些章节此刻读起来依然很吃力,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理解和体会,但我相信书里所蕴含的精髓我已经能够领悟,其他不易理解的东西只可是是技巧,是需要花费心力勤加练习方能掌握的方法和本事。 所以,读《金字塔原理》时,无需琢磨每一章节,每一个技巧,不理解就先放下,掌握书中提倡的逻辑的思考问题的理念才是最关键的。这种理念将渗透到我们的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最初她也许仅仅是帮忙我们思考的工具--位于头脑之外的一种技巧,慢慢的她终将成为我们思考时的本能--位于头脑之中的一种习惯。 从思维的技巧到思维的习惯,是一个由表象到内在,由华丽到朴素,由刻意到本能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积累和沉淀,需要磨砺和感

三年级科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三年级科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新课标第一网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