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本课程 酥饼

校本课程 酥饼

校本课程  酥饼
校本课程  酥饼

金华酥饼脆又香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使学生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金华酥饼的特色、历史和特殊制作工艺。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调查研究的能力。

情感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而自豪的思想感情,体会到普通老百姓在为弘扬金华传统美食文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树立“服务家乡”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金华酥饼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通过影象材料,让学生了解酥饼的制作流程,从而产生自豪感和对家乡人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

1、学生人手一个酥饼,课前调查有关金华酥饼的信息。

2、教师课前拍摄酥饼制作流程的录象。

3、多媒体课件一组。

一、互动交流,整体感知酥饼(7分钟)

1、听《新闻节节棒》:今天第一次给大家上课,送大家一首歌。这首歌是我们金华人自己编、自己唱,唱的也是咱们金华自己的事情,歌里都唱了什么呢?

金华有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台风刮不到,洪水淹不到,暴雪盖不到,冻雨冻不到,后面还有一个破折号,神出没的地方。所以说金华是个福地,生活在金华的人更是有福之人啊。

2、歌里唱了很多关于金华的特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一种特产——金华酥饼。(板书:金华酥饼)

瞧,它已经来到课堂上了。相信以前大家都尝过,想不想在今天的课堂上尝尝它?今天品尝我可是有要求的,在尝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带上眼去看,用鼻子去闻,用手去摸,甚至可以用耳朵去听,看谁发现的酥饼特点最多?

3、正如大家所说,金华酥饼(板书:脆又香)

有人把它概括成24个字,把酥饼特有的外观、口味加以表述,我们一起看一下:形似蟹壳,面带芝麻,色泽金黄。内荤外素,入口酥脆,遇湿消融。

别看字少,概括地却非常精炼。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酥饼里面是什么,外面呢?这就叫做“内荤外素”。“遇湿消融”,吃到嘴里立马就化了,所以哪怕是掉了牙的老人,也特爱吃。

二、回溯历史,深入了解制作工艺

A观制作悟精神(7)

有的同学不禁想问,这么独特的金华酥饼,它的制作工艺里一定藏着不少秘方吧!

1)阅读课文:让我们赶紧去书上找找答案,请快速浏览课文的3—4页。

2)看视频:相信大家对酥饼的制作工艺肯定有新的了解,不过要想知道酥饼为什么这么好吃,这还得亲自去酥饼加工间探个究竟?

3)学生交流:同学们看得可真认真啊,那你们现在知道了酥饼为什么这么好吃了吗?哪些镜头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过渡:看了这段录象,听了同学们的想法,这又不禁让我们对酥饼更多了一份喜爱之情。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酥饼的传说呢!

B听故事感文化(10):

1)在这些传说中,流传最广的也是最可信的就是关于程咬金的传说。相信,很多人都是从“半路杀出个陈咬金”这句话认识他的。那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呢?有没有知道?(出示有关于程咬金的简介)程咬金打仗善于伏兵,

常常能预料到对方出兵的时间和路线,在对方出其不意之时,半路杀出,因

而取得胜利。板书:古代烧饼

2)你课前还收集到哪些名人也和我们的酥饼有过不解之缘呢?

3)听了这么多传说故事,那你说说看有哪些感受呢,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

金华酥饼真了不起,其实早在2002年就已评为了“浙江名点”呢!我还想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因为金华酥饼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世世代代被

受金华人所喜爱,所以金华酥饼已经向全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承前启后,探究酥饼未来(10)

1)看消息,升自豪:程咬金要是知道我们后人如此好的继承了它的事业,他一定会为我们感到高兴的,而更令他感到自豪的是,如今的酥饼发展已早离开了他当初的家庭作坊式,开始步入有规模的产业化、市场化,并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了。

你看!2006年评选了首届金华酥饼大师,我们来认识一下,金华光这5家酥饼店,每年的酥饼产值将近8百万只;2007年还在金华曹宅镇的大黄村建立了酥饼一条街,有空你们也可以去玩一玩。正因为金华酥饼名气越来越大,还引起了国外食品行业的注意,其中法国大众饼干还曾以“商标注册”的问题为由,和我们打过官司呢!请看小记者的采访。

2)同学们,看了这个采访后,你有什么的感受吗?

过渡:这次官司打赢了,这不仅给金华酥饼一次巨大的商机,而且也是一次巨大的鼓舞。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2007年度酥饼的销量图。

3)出示销量图中,你能看出,哪个销量第一,哪个销量第二,哪个销量第三呢?从数据中你又明白了?

4)出谋划策:我们的酥饼在省外和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不仅仅说明酥饼本身受人喜爱,而且还意味着咱们酥饼这种地方文化在慢慢地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那我们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尝到我们的酥饼,了解我们的酥饼文化呢?(板书:未来酥饼美名扬)

四、博采众长,宣传金华酥饼

1)欣赏酥饼广告:我们金华的商家也在这方面动了脑筋,为自己的品牌设计了许多广告词,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么多广告词,你最喜欢哪则呢?

这些广告词不仅读着顺口,而且品读起来也回味无穷,也让我们更喜欢酥饼了。2)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一直以来,金华人都爱捎上一些酥饼给远方的朋友,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你愿意把酥饼送给远方的哪些朋友呢,你为什么会想到要送酥饼给他们呢?

1、乡愁有时候就是一个个热腾腾的酥饼。

2、这是一片心,也是一片情。

3、闻着酥饼香,也许也就闻到了家乡的味道了。

小结:最后,请大家再来细细品尝酥饼,你发现今天尝酥饼的感觉和你以往有什么不同吗?金华酥饼传承千年文化八婺学子情系浓浓乡情

五、活动建议:

1)有机会给朋友送酥饼,写寄语。

2)和家人说说酥饼有关的传说

3)调查附近酥饼店,利用你们所学的知识为他们出谋划策。

六、板书设计

古代烧饼历史悠

金华酥饼脆又香

未来酥饼美名扬

调查:

1、口味:传统的酥饼有哪些口味,你觉得还可以增加哪些口味?

2、包装:传统的酥饼包装是怎样的,应该如何改变包装?

3、设备:如今制作酥饼的过程中,增加了哪些现代化设备?

4、销售:除了传统的酥饼销售方式外,还可以增加哪些促销方式?

5、广告:有哪些方式可以给酥饼做广告?

传说故事1:

相传在元朝末年的时候,首领朱元璋和传奇军师刘伯温带领起义军浴血奋战,大败元军,在中秋佳节前一天攻克到古城金华。中秋佳节的这天,朱元璋和刘伯温登上金华八咏楼与金华百姓共同赏月。面对摆在面前的月饼,朱元璋对军师刘伯温说:“我久闻金华有一宝,此宝与金华火腿齐名叫做酥饼,此饼陈香浓厚,酥脆可口,中秋这天能不能品尝到呢?”刘伯温说:“自元朝建立以来,在贵族人眼中我们汉人是三等贱民,百姓想吃一点肉都难,以肉为馅料的酥饼恐怕今年中秋是难有口福品尝了”。刘伯温话说完,就有军士来报有人献宝,献宝者说:“大将军、军师,今日正值中秋佳节,金华父老特制金华一宝——酥饼,奉献二位恩人。”朱元璋听罢,一手扶起献宝者,一手抓起酥饼就咬——果然是陈香浓厚,酥脆可口。“伯温,快,快来尝尝,酥饼果然是金华一宝,能在中秋之际赏明月,吃酥饼,真是平生的一大幸事啊…”。

传说故事2:

金华酥饼历史悠久,相传位列唐朝二十四位开国元勋之一的程咬金是金华酥饼的创始人。程咬金早年在金华卖烧饼为生。有一次,他的烧饼做得太多了,一整天也没卖完。他便将饼保存起来,准备明天继续卖。可是,如果烧饼变坏,就不能卖了。于是,为了防止烧饼变坏,程咬金将烧饼统统放在炉边上。他想:让火一个劲地烘烤着,烧饼一定坏不了啦!第二天,程咬金起床一看,烧饼里的肉油都给烤出来了,饼皮更加油润酥脆,全成了酥饼。这饼一上市,立刻吸引了不少人。大家见程咬金做的饼和以前大不一样,都争先恐后地品尝。程咬金很高兴,便扯着嗓子喊:“快来买呀!又香又脆的酥饼!”这一叫,买的人更多了。人们争夸程咬金的手艺越来越高超了。有的烧饼铺主人还煞有介事地向程咬金请教“秘方”。程咬金哈哈大笑起来,说:“我哪有什么…秘方?呀!只不过在炉边烤一夜而已。”随后程咬金将烧饼再加以改进,制出的酥饼圆若茶杯口,形似蟹壳,面带芝麻,两面金黄,加上干菜肉馅之香,更有特殊风味了。

传说3:太平天国时,金华百姓曾用酥饼慰劳李侍王。

优秀校本课程标准

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标准 一、符合有关政策。课程设置符合国家基础教育相关政策规定,课程特色显著,课程实施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体现新课程理念。能够以鲜活的、发展的、创新的活动形态整体设计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 三、从校本实际出发。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通过分析和研究校内外环境,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体现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作为校本课程实施媒介和重要形式的校本教材,要具有原创性、地域性、教育性、实用性,系统讲解某一领域知识的教学材料汇编或正式出版物(文本教材)。校本教材结构合理,重心突出,层次清晰,内容丰富,体例严谨,行文流畅,用语规范,图文并茂,格调清新,可读性强,便于讲解或自学。不存在方向性、科学性、知识性错误。校本教材成果著作权人可以是个人、团队或单位。成果要求不少于1个学年的学习内容。确系根据学校实际自主开发的成果,严禁抄袭。每项成果主编1人,参与人数限前5人。参评成

果不包括学习辅导用书、习题集、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参与编写的国家和全省地方课程教材等。

五、材料完整、真实可信 1、《驻马店市优秀校本教材申报表》 2、《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表、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课程学习结果评价等材料。 3、如有校本教材,需提供编写的校本教材;一学年的校本教材教案1份。 4、其他佐证性材料。能体现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反思等环节的过程性、真实性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始性材料。不能提供纸质的可提供电子材料刻录光盘。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数控技术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数控技术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摘要:课题组围绕贯彻职教新理念,提高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就本课题研究目标取向,调研分析课题研究的动因,确立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方案,建立立体化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和“三化”的校本教材开发理念,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校本教材、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并打造了一支积极投身教改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整体提升了学校数控专业建设水平。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校本课程;课程开发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能力本位理论 ①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与行业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开发 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高职教育的核心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在专业上要培养学生在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具有一技之长;在非专业素质上要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团队与市场意识、创新与安心于基层的奉献精神,同时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此,课程内涵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要促使学生形成“学生主体、就业导向、企业参与、能力本位、素质同步”的成效;课程方法改革的核心目标应该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要使得全体教师都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来。 传统DBE教育模式下,课程由教育专家(教师)开发,由于多数课程决定者受过系统的理论教育,但缺乏职业背景,因此课程开发的结果是理论知识偏多、偏深,而实践技能训练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在这种模式下,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在CBE理念下,课程开发不是由教育专家为主而是由产业界的权威代表为主、教育专家共同合作来作出决策,因为高职毕业生最终是为产业界服务的,是产业界的从业者,只有产业界的代表才最能把握职业岗位现在与未来对于其从业者的能力要求。这样进行的课程开发完全建立在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之上,并能随着现实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而及时对课程进行修订,是一种真正行业需求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

最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精品版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精品版

提升办学特色提高学生素质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 一、我们的基本认识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第5个年头,我校与新课程同行,本着立足素质教育,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促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旨,积极着手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工作。我们认为校本课程是提升办学品位、创建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教师潜能,发展学生个性,最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基于此,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是以学校多年来实施的活动课和兴趣小组为基础,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进行了点滴的探索。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1、健全机构,完善措施,制度保障,确保校本课程有序进 行 根据省课程评价标准,我校相继出台了《课程管理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就学校课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各年级的课程结构与门类、课时分配、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的组织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以及保障机制等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构想。在实际操作中加强了学校课程开发、管理和研究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尤其是管理人员在课程决策、开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课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水平。引导和鼓励教师对课程的实施和操作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增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开发、优化和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满足师生需求。建立和完善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评价机制,建立和强化课程管理的保障机制,确保学校课程建设健康、有序、持续深入地开展。

2、挖掘资源,优化师资 (1)、把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 把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途径。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引导学校把校内优势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尤其把教师资源的转化当作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校本开发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到一专多能。“专”指专业课,“能”指除专业课之外能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如:唱歌、跳舞、编织、绘画等,因为只有教师有了知识的源头活水,学生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甘泉。在调查全校教师的特长后,我们发现教师有许多精彩的一面:有技术特长型的(音、体、美);有生活技艺型的(编织、家政);有学科知识延伸型的(阅读指导)……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下设校本课程的选修课(10余门),然后让每一位任课教师自由申报,承担一门活动课程,经学校审核后,方可确定。同时,我们利用学校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校园电视台、宣传橱窗、文化长廊和音乐、体育、及美术课等各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书法与乡土美术、剪纸、各种有趣的小制作、网页赏析与设计等。 (2)、把学校的传统优势与特色转化为校本课程 把学校的传统优势与特色转化为校本课程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长远规划。学校的传统优势及学校文化积淀是学校长期办学取得的成果。在我校的多功能楼建设完成后,学校挖掘学校校史、校友资源以及校园文化,建立了校史馆,以此形成自己独具

浅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浅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摘要] 随者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的基础教育也逐渐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社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校除了国家课程外,还设置了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目的都是使学生在获得良好学业的同时,也实现全面的发展。本文在了解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特点,目的及关系的基础上,对怎样使二者得到优化整合,发挥最大效应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优化整合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急剧变迁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教育教学也经历着重大的转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不再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拥有一个良好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健全的身心。 此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当学生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时候,他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和他各方面的能力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社会筛选人才的标准不仅仅是“分数”,更多的是对人格,修养和能力的筛选。 此时,单一的国家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校本课程更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更能够因材施教。所以,许多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从从国家模式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一、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含义 所谓的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它主要是按照课程主体来划分的。国家课程指国家委托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或大纲。它是全国统一的,采用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从

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经验汇报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_______##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经验汇报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发适合地方实际与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校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育人理念,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的支柱。为了更好的挖掘地方资源,通过实践,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体系,经验和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宣传,提高校本课程建设认识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的地方与校本课程建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准确把握其内涵,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知晓其理念,明白其做法。通过广泛宣传学习,全校上下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一)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地方与校本课程建设要依据学生个体需要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建设要求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课程实验,从而改变了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扩

大了学校在课程上的自主权,使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提高课程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开展培训,营造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良好氛围 (一)建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机构。建立一支自上而下、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渠道顺畅的重要因素。为此,领导小组,并要求各教研组成立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随着人员的变动,现在我校重新调整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孙广树校长,汪振华、密其龙为副组长,汤晓、张国华、李宝银为成员,部分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具体指导各个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部分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具体操作运用和修订教材,在校本课程开发支持领导小组与骨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顺畅、民主、互动的课程开发氛围。 (二)开展师资培训,提高课程意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校本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实施者,教师的态度和能力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只有开展好以校为本、有的放矢、优质高效的师资培训,才有可能真正发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为此,我们将校本课程培训贯穿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做了以下工作: 1.理论学习。课程开发小组筛选有关课程开发的理论书籍和文章推荐给各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和培训的内容,以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校本学科组的教师们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指南》等文件,要求各教研组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了解校本课程的涵义和特点。开展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反思教学,进行教学实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省市课程计划,结合通化兴华教育中心“2016年教育教学工作要点”、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及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校本课程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课程开发与教师培训,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强干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队伍及科学的评价体系。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教学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利于他们成长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2、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进行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广泛地发展。 3、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放性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4、因地制宜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要体现地域特色。本学期要结合通化山区的特色,从其地域特色、历史与文化及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等方面来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新的学科拓展类课程。 四、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组长: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技本课程就是学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 组成了“三级课程”的结构。它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 学校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c因此,栓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 亮点。但就是,一直以来,课程都就是由国家开发,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学习与借鉴。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课程模式与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 本趋势。在课程根式多样化与课程结构优化中,校本课程的外发具打重要作 用。因此,优化宏观课程结构,也必须重视校水课题的开发与建设。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向=个部分构成:同家课样、地方课程利学校课程。共中,同家课程就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般要求设计的.仑反映了国家教育标脏, 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小小学教育的共向标准。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文施国家课程,以保rd: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n标就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成本依据。地方课程则主要就是根据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实际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就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入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咋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或社区的个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均。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 国家课程标难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 凹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小向,宏观课程结构的 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现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住出现课程结构中 ,1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就是国家教育最高标难而不就是起码标准、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枚课程管理体制卜,国家课程 门类较少.灶仅仅规定着中小学教育应达到的起码您淮.巾非最高标准.地入课

XX中学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专家们认为有以下特点。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开放 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其次,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配置的 过程。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从这些特点看,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包含创新的因素。而我们在这里之所以提出创新性校本课程的概念,是因为校本课程开发还包含以下两层意思: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是我们学校所开展的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我们把校本课程开发定位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上。 我们学校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展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来,就一直在进行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在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一、开发创新性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 创新性校本课程既然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必然要依据创新教育的有关 理论来进行开发研究。 参加全国中小幼创造教育典型经验专题研讨会的专家们提出:创新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 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创新教育的一个信念是每一位正常的儿童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性人才。创新教育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理想和导向,其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从本质属性上说,创新教育属于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当今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和实践体系的 统一体。关于创新教育,国内已有许多专家作出了理论上的阐述。 “创造教育,就是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精神和创 造力的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不仅注重知识的存量,更加注重知识的增量和流量,注重知识创新、传播及使用,形成知识(存量)——传播与使用(流量及增殖)——创新(增量)——传播与使用(流量及增殖)——创新(增量)的良性循环。即是说,创新教育是指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教他们“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更应教他们“是怎样”和“是谁”的知识”。 “创造教育,是指在创造型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

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

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 发布人:发布日期:2013-10-3011:52共5247人浏览 翻看着会议记录,脑海里回想着昨天上午的课程建设校长答辩会.昨天一上午的时间,都坐在会议室里用心聆听着18位校长关于学校 校本课程建设的介绍和阐述,聆听着专家的精彩点评,收益颇丰.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课程体制建设和发展的趋势. 校本课程的开发使课程的决策更加民主化,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也符合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论是从教师自身开发课程的能力上,还 是课程形式的体现上,总有着力不从心的感觉. 通过聆听大家的介绍和专家的点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明确了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清楚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把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对学校周边及教师自身的资源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挖掘,对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做到心中有数.培养目标要具体,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并根据目标设置相应 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使校本课 程更加饱满. 谈及校本课程的优势,大家都能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是由各种各样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组成,是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方法的综合性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的学 习机会和成长空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国家、地方课程相比,校本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在内容上更加丰 富多彩,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在操作时间上可以因地制宜,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为人生的后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外校本课程的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2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对“校本课程开发”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从理论上加以探究。其中,关于我国校本课程研究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主要有,钟启全教授的《现代课程论》(1969)和《课程设计基础》(1998),崔允郭教授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2000),王斌华教授的《校本课程论》等几部力作。 我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非常重视,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条文,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政策依据,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非常大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走向深入,单一的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已不可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实践这一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已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单一的国家课程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已不可避免地显现其缺陷,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校本课程成为课程研究的新领域。大家肯定都清楚的记得,早在1996年6月份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就明确出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26条规定,其中第十四条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制、结构、内容,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制,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官方以行政决策的形式,正式提出“三级课程管理”的概念。到2001年6月,国务院又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后,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条,其中,第十六条更进一步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以上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已经把三级课程管理当作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大计,看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势在必行之举。 再一点,应该看成是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卓越人才的需要。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个人的特长显得越来越为重要,国际上的教育改革也越来越呈现个性化和现代化的趋势。这些都告诉我们,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是人尽其才的教育,应该是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潜在能力都能得到发挥的教育。 国外在校本课程领域的研究有如下突出的特点:1.课程开发的过程、程序和环节得到重视,表明课程开发的实践性特点;2.注重研究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构成课程开发的组成部分;3.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4.任何一种课程开

最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经 验交流

提升办学特色提高学生素质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 一、我们的基本认识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第5个年头,我校与新课程同行,本着立足素质教育,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促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旨,积极着手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工作。我们认为校本课程是提升办学品位、创建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教师潜能,发展学生个性,最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基于此,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是以学校多年来实施的活动课和兴趣小组为基础,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进行了点滴的探索。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1、健全机构,完善措施,制度保障,确保校本课程有序进 行 根据省课程评价标准,我校相继出台了《课程管理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就学校课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各年级的课程结构与门类、课时分配、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的组织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以及保障机制等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构想。在实际操作中加强了学校课程开发、管理和研究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尤其是管理人员在课程决策、开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课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水平。引导和鼓励教师对课程的实施和操作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增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开发、优化和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满足师生需求。建立和完善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评价机制,建立和强化课程管理的保障机制,确保学校课程建设健康、有序、持续深入地开展。

2、挖掘资源,优化师资 (1)、把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 把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途径。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引导学校把校内优势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尤其把教师资源的转化当作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校本开发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到一专多能。“专”指专业课,“能”指除专业课之外能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如:唱歌、跳舞、编织、绘画等,因为只有教师有了知识的源头活水,学生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甘泉。在调查全校教师的特长后,我们发现教师有许多精彩的一面:有技术特长型的(音、体、美);有生活技艺型的(编织、家政);有学科知识延伸型的(阅读指导)……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下设校本课程的选修课(10余门),然后让每一位任课教师自由申报,承担一门活动课程,经学校审核后,方可确定。同时,我们利用学校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校园电视台、宣传橱窗、文化长廊和音乐、体育、及美术课等各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书法与乡土美术、剪纸、各种有趣的小制作、网页赏析与设计等。 (2)、把学校的传统优势与特色转化为校本课程 把学校的传统优势与特色转化为校本课程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长远规划。学校的传统优势及学校文化积淀是学校长期办学取得的成果。在我校的多功能楼建设完成后,学校挖掘学校校史、校友资源以及校园文化,建立了校史馆,以此形成自己独具

校本课程说课稿

校本课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开发背景: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学生拥有孝心是形成善心、爱心和良心的基础情感。三八妇女节前夕,学校向每个学生发放了一份问卷调查: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没想到这样一张简单的问卷调查竟难倒了600 多名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60%)。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让我们感到震惊,同时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学校地处文登郊区,相当比例的学生来自工厂和商贩家庭,家长们每天都忙着赚钱而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不少学生在家里简直就是一个“小霸王”:冲父母乱发脾气、自理能力差,唯我独尊、自私冷漠……对此,学校又向全校家长发放了“孝心教育问卷调查”,广泛征询家长关于学校开展孝心教育的意见及建议。没曾想,这一活动得到家长的广泛响应。家长们在问卷中纷纷留言,表达出对孝心教育的热切盼望。这更加坚定了我校开展以“孝行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决心。 经过全体教师的反复研究讨论,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同时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开发了一套《孝行教育读本》,作为学校的校本必修教材。 教材介绍 《孝行教育读本》共4册。其中,第一册(供一、二年级学生使用);第二册(供三年级学生使用);第三册(供四年级学生使用);第四册(供五年级学生使用)。每册教材共16课,包括导语、课文两大部分。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四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小小孝心暖父母、小小孝心爱学校、小小孝心系家乡、小小孝心报祖国。其中,每个专题下设四个栏目,分别是:孝心故事、孝心碰撞、经典诵读、孝行在线。 各个专题紧扣“孝”的内涵深入挖掘,人文思想丰富,贴近儿童生活这四册书在内容编排上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按图文并茂、由浅入深,螺旋式逐步递进的特点进行编排。做到(1)、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2)、文

谈谈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学习心得

谈谈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学习心得 灵石四中王健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学校及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自行设计和研究、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是开发本校师生潜能、发展师生个性的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课程;是一种提升学校品位的新型课程。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是众多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校本课程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因素;学校外部因素。以前对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的最大的疑惑是:当学校现有的利于校本开发的资源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冲突时,作为开发者我们该怎么办,侧重于哪方面比较合适?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而且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具有局限性,没有条件的限制。只要老师有兴趣爱好,他的兴趣爱好就可以开设一门校本课程。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教师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行动研究的自觉性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素质。 2、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首先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水平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以强烈的责任心爱生、敬业、为人师表。努力营造民主、

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建有利条件。其次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课程理念的重新定位,对长期以来习惯于接受教材的法定地位、维护教材的权威性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种思想观念层面上的革命。这要求教师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必须转变角色意识,从教材的使用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第三要转变教学方式,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面向课程改革。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使教师们对课程价值的认识,由关注知识向关注人的发展转变;对课程功能的认识,由给出结论向引出活动转变;对课程资源的探讨,要求老师们告别仅仅依*教科书教学的历史,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第四要提高素养形成研究意识: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钻研教育理论,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学会并运用教科研方法,培养探究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通过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开设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素养、培养完满人格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成功,使每位教师都幸福。

心得体会 校本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校本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以及这段时间我们对全校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培训,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一、几点思考 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 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 近年来,考试试题命题正在向能力化、素质化、个性化、综合化

的方向发展,各学科考试更体现了这一点,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发校本课程不仅不会影响考试升学率,反而会促进升学率的提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待升学率,我们的策略是“不为考试,赢得成绩”,满意的升学率应是素质教育的结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标。 3、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为了有效地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 ⑴课程制度观。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而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观。国家只制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宏观控制。教材则趋向多样化,学校可以选择任何经国家认定准予发行的教科书,这样就要求教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 ⑵课程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我国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上有两种情况: 一是以对升学是否有用来衡量课程的价值;

关于评选2016年中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的通知

关于评选2016年全区 中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的通知 各学校: 定于2016年 3月25日举行全区中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人员 各校校本课程参评教师,每所学校参评人员限报1人(教龄3年以上)。 二、时间、地点及要求 1. 校本课程优质课评选日期为3月25日,所有中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参评教师上午8:00抽取讲课顺序,然后依序进行。 2. 评课地点:芝罘区教科研中心二楼多媒体教室。 三、评选要求 1.参评的校本课程优质课要符合《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指 导意见》(烟教科发…2013?72号)的相关要求。带有国家、地方课程拓展性 质的课程一律不能参评。 2.中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评选全部采用说课的评选办法,参评教师应基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提供相应的文字材料、视频资料进行展示,说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四、评选说明 1. 采取现场说课方式进行(参考“附件3课程纲要”进行审查),参评教师需准备5份课程纲要、5份说课稿现场交予各评委。 2. 出现雷同、抄袭、作假等情况,经查实,一律取消获奖资格。 务于3月24日中午前将优质课评选候选人申报表电子版发至教科室邮箱jks6213515@https://www.doczj.com/doc/6a15187747.html, ,纸质申报表加盖公章后3月25日上午8:00评课前交(3月24日中午后报名无效)。 附件:1. 《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烟教科发…2013?72号) 2.芝罘区优质课评选候选人申报表 3. 校本课程纲要 烟台市芝罘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2016年3月18日

附件1: 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 (烟教发〔2013〕72号)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进一步提高校本课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和谐主动地发展,现就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个性需求和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从实际出发,加强校本课程建设,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机会和空间,让学生通过以探究和体验方式为主的学习,形成较高的学习能力、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实现和谐、主动、全面的发展。 (二)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导、组织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建设,能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让他们更多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增进对校本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提高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升开发、实施和管理课程的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推动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形成。 (三)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有益举措。

一年级校本课程年级课程安排表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年课程安排表 3月份 --一-年级第一周(1年级周一) 景主任 1班:周二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 3班:周四第四节 6班周二第二节 第二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6班周二第二节3班:周四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三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1班:周二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四周 数学学科实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年课程安排表 4月份 ---------年级第一周(1年级周一) 景主任 1班:周二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 3班:周四第四节 6班周二第二节 第二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6班周二第二节3班:周四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三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1班:周二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四周 语文学科实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年课程安排表 5月份 ---------年级第一周(1年级周一) 景主任 1班:周二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 3班:周四第四节 6班周二第二节 第二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6班周二第二节3班:周四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三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1班:周二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四周 英语学科实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年课程安排表 6月份 ---------年级第一周(1年级周一) 景主任 1班:周二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 3班:周四第四节 6班周二第二节 第二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6班周二第二节3班:周四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三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1班:周二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四周 体育学科实践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探究(2011-11-27 21:16:5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有效教学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别为二级课程和三级课程,其内容有学科交叉现象。山东省地方课程共三科,分别为《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汇总来说,都是一段材料学习。如何设计教学法,让学生学会,会学,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效施教,拓展延伸”,进而完成两级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开手脚,开放思想,敢于创新。 一、全面了解地方和校本课程标准(目标、实施、评价)。 1.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探索领域为课程分类形式,以课程模块为课程呈现形式。 2.“改革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要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要妥善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重在发展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资源”。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所生成的课程,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加强与工厂、农村、企业以及社会实践基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等单位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实施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4.学校对学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要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防止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过于偏重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评价的倾向,一般不用考试的方法。 二、怎样进行小学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怎么学、怎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2.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知识,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用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地方课程来源于生活,地方课程服务于生活。学生对地方课程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

最新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经验汇报精品版

2020年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经验汇报精 品版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_______##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经验汇报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发适合地方实际与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校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育人理念,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的支柱。为了更好的挖掘地方资源,通过实践,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体系,经验和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宣传,提高校本课程建设认识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的地方与校本课程建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准确把握其内涵,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知晓其理念,明白其做法。通过广泛宣传学习,全校上下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一)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地方与校本课程建设要依据学生个体需要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建设要求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课程实验,从而改变了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校本课程建

校本课程培训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与开发的类型 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涉及的文本格式和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 1 何为课程? 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可是对于课程是什么却没有统一的界定。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课程,就有不同的理解,比如: ◆教育官员:课程即计划 ◆课程专家:课程即经验 ◆学科专家:课程即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家:课程即教材(教科书) ◆学生代表:复杂的课程表+讨厌的教材+恐惧的考试 ◆设计校本课程的角度:课程是有计划地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 我们从设计校本课程的角度如何回答课程的内涵呢?课程是有计划地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第一个关键词是“有计划”,课程非常强调有计划,比如我们的校本课程规划就是一个计划,老师的课程纲要也是一个计划;第二个关键词是“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它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机会。至于学什么,怎样学,形式丰富多样,所以机会一词在新课程中非常重要;第三个关键词是“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从这里可以看出校本课程的结果有三类结果: 第一类结果就是可测量,可评价的结果性目标

第二类结果就是不考虑结果,只考虑过程的体验性目标 第三类结果就是我们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去表现,这是表现性目标。比如一些创造、发明、小制作、画画、唱歌等。 所以,教育结果有三类,不要马上定位到立竿见影的记住了什么,输出了什么,这只是结果性目标。我们今天究竟要开发什么样的课程,我们是仅仅把知识技能类的课程作为唯一的追求,还是关注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来设计我们的课程?新课改提出了校本课程,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2 何为校本课程? 怎样使学校有特色?特色学校是什么?特色学校就是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就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既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也不是语数外。那么什么是校本课程? 定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 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的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种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可分为德育类、智育类、健康类、艺术类和综合类等五种类型,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存在。 3 校本课程与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的区别? 校本课程是对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校本课程不是“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但“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有可能也有必要走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经历需求评估、确定目标、编制方案、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