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梁平年画资料

重庆梁平年画资料

重庆梁平年画资料

-----美术学系就业拓展部

2011年05月27日

目录

一.木板年画 (3)

二.梁平介绍 (3)

三. 梁平年画介绍 (5)

四.梁平年产生的地域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底蕴

(11)

五.梁平年画的发展史 (14)

六.梁平年画的艺术特征 (15)

七.梁平年画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17)

1.现状 (17)

2.成因 (20)

3.对策 (22)

八.梁平年画传承人及作坊资料 (30)

九.附: 梁平年画视频

木板年画

年画作为民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形式、风格实质上体现了一个地区文化艺术的历史沉淀。作为一种观念符号,它的区域程式化,是以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为前提而凸现的。中国年画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例如,陕西凤翔年画色彩上大红大绿,热烈奔放,典型地表达了北方农民“新鲜、有劲”的审美需求。而桃花坞年画色彩浅淡素雅,画面精细秀美,有时还附上诗文,有明显的文人画的影子,表达的是发达的南方城市的市民趣味。前者手法夸张,后者画中人物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如果说前者是原始混沌的象征思维,后者则是逻辑思维的征兆。所以民间艺术风格的差异,实质上是不同地域人文环境和文化性格的差异。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

木板年画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于年节之际,用来迎新春、祈新年的一种民俗艺术品。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样式,木版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于汉代已有出现。然而,作为木版印刷年画,其起源在木版印刷术发明后。木版年画在宋代叫做“纸画”,至明代时叫做“画帖”,而初始被定名“年画”,则是在清代道光年间。其时,清代学人李光庭在他撰著的《乡言解颐》中提到,“扫舍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随着明清刻版艺术的发展,年画艺术也就越加繁荣起来。由于年画这一形式的出现,绘画开始从书斋庙堂走向平民百姓家。

梁平介绍

梁平,史称梁山,始建于西魏元钦二年(公元553 年),1952 年更名为梁

平县,距川东重镇重庆200 公里,距长江万州码头80 公里,与天府之国的文化中心成都相距700 公里,居典型内陆腹地,大区域内交通闭塞,这是其保持相对的文化独立性的地理条件。梁平木版年画据传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到清朝康熙、雍正时已相当发达,民国时达到鼎盛期。《梁山县志》礼仪民俗中对梁平门神画有以下表述:“腊月二十三、四两日,扫舍宇,夜‘祀灶’”。相传灶神于是日上天奏人间善恶事,故祷之。除夕,易门神,作春帖。用猪首、鸡、鱼祀祖先,迎灶神。放爆竹,少长团聚酌酒,谓之“守岁”。梁平木版年画随着社会风俗的演变而产生,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当时,梁山屏锦铺(今梁平屏锦镇)发展到作坊百家,画种过千,家家雕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

梁平年画介绍

重庆梁平年画与梁平竹帘、梁山灯戏并称“梁平三绝”,曾被誉为川东奇葩,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它起源于清初,有着300年的历史,曾经每年出产数百万副作品,“驰名京省处”,畅销东南亚。近些年,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传统的东西正在慢慢被忽视,人们所关心的总是现代的、时髦的东西。梁平木版年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之自身的一些不足已经濒临灭绝失传的尴尬。时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梁平年画这一民间艺术遗产必须得以发扬和继承。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势在必行。

并且,梁平年画与绵竹年画、夹江年画一并号称西南三大年画,究其美誉度和文化影响力,比起杨家铺、桃花坞、杨柳青、朱仙镇等地年画,梁平年画可谓名不见经传。但这并不损于梁平年画独特的美学趣味。囿于封闭的地理位置,梁平年画的艺术价值鲜为人知。而本文所关注的则是梁平年画艺术风格的成因及其所

折射出的梁平文化的整体风貌,透过年画这个小小的窗口来窥视这块“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梁平的地域文化心理。

梁平木版年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文化特征,独具文化功能。如题材为“吉祥富贵”、“扶正祛邪”、“多子多福”、“风调雨顺”、“加官晋爵”等,满足了人们祈雨祈子企望丰收、金榜题名,祈盼来年平安、吉祥、富贵等各种心理需求,达到了融情境、情感、功利心理为一体的境界。梁平不少传统年画与神话、戏曲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题材内容继承了古代“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优良传统。多数品种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梁平年画以民间特殊的“画诀”为指导,对识字不多和不识字的画工、农民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它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好记易背。梁平年画以其鲜明的个性,“大俗归大雅”,成为大众观赏的喜闻乐见的艺术品。这正是梁平年画可贵之所在,文化价值之所在。

梁平木版年画曾盛极一时。据调查,当时的年画作坊在屏锦铺就有“元兴号”、“信立号”、“正兴号”、“恒泰正”、“德和泰”、“凤祥云”、“王幺门神”等。到民国初年,一王姓者把年画印刷业传到袁坝驿(今梁平袁驿镇),其字号叫“锟发号”。由于年画手工业作坊林立,屏锦、袁驿两地逐渐形成了繁华的“刷坊街”。众多的年画手工作坊,小者有艺人二三十人,大者四五十人不等。

梁平木版年画作坊所生产的各种类型图案的花笺、花纸、门画等,内容大体有三类:门神类,主要有《将帅图》、《立刀顿斧》、《加官晋爵》、《扬鞭》、《五子登科》、《帅帽》等;民间故事类,主要有《老鼠嫁女》、《麒麟送子》、《小放牛》、《一团和气》等;戏曲故事类,主要有反映杨家将故事的《四郎探母》和《世隆抢伞》、《钟馗嫁妹》、《独占花魁》、《破镜重圆》等。

传统梁平年画分水货、托货、清章、花笺四大类。

1.水货类。水货的印刷最为复杂精致,按大小分为水全(整张纸)、水两(半张纸)两种规格,多达13 道版,且钩金描银,画印结合,色泽富丽堂皇,印制精良。价格不菲,属上等品,多供应官宦及大户人家。

2.托货类。托货约6 至9 色套版,给人以质朴、单纯、稚拙的感受,更具有乡土气息,大小亦分为托全(全张纸)、托半(半张纸)、托两(四分之一)。属中等品,常用于普通百姓。

3.清章类。清章多为单幅门画,画幅不大,形式活泼,内容多是门神和戏曲故事、神话传说等。印刷简单,价格低廉。

4.花笺类。花笺以横幅居多,由各种吉祥图案组成,中间套印“金玉满堂”、“吉祥如意”、“四季平安”等祝福字样。

梁平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

(1)纸张工艺

梁平木版年画以手工纸(又名二元纸)为载体,二元纸以本地百里槽的隔年白竹为原料,当地艺人根据尺寸差异对纸张有不同的命名,将尺寸130CM×59CM 的纸张称为“二元纸”[3]。整个造纸过程均由手工完成,工艺较粗糙。竹纤维使纸张具有很强的柔韧性,不易破碎,吸水性强,每刀100张左右,现在的价格约为每刀30-50元不等。因二元纸材质泛黄且略显粗糙,纸质较差,与其他地区年画印制所使用的宣纸相比较,应是制作年画材料的一大缺陷,但经过当地艺人多年的智慧积累,对承印纸面进行了独特的印前处理,使纸面更加柔韧,色泽更加明艳,印刷后呈现出区别于其他地区年画的古朴与典雅。现今梁平竹山、袁驿、屏锦、七星等地村民中仍有从事手工造纸以维持家用者。这是传统梁平木

版年画区别与其他地区年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梁平木版年画用纸根据作品不同内容的创作类型分为水全、水两、托全、托半、托两、清章。

名称水(托)全托半(水两)托两清章花笺

60CMX52CM 52CMX30CM 70CMX30CM开本多样尺寸120CMX50

CM

纸面加工是梁平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的重要环节。主要有以下步骤

1、刷矾水:将明矾稀释后薄薄地刷于纸面,可以避免跑色和增强印制过程中的颜色附着力。

2、刷牛胶:将调和均匀的牛胶平涂于纸面,可使纸张更加柔韧。

3、刷白土:将白土(观音土)晒干,打碎碾磨后用清水浸泡为泥浆,经过漂洗、过滤和沉淀,再在泥浆糊中加入牛胶和飘白剂,用水稀释,刷在二元纸表面,待凉干。经过加工的纸张,因纸面粉质的介入,纸质厚实,色泽光洁,即可防止颜色渗漏,又可腿去颜色的生硬火气。

纸张制作完毕晾干后捆扎压平,用自制裁切刀根据画幅大小修剪整齐备用。

(2)颜色工艺

梁平年画用色讲究,根据民间艺人的介绍,传统年画颜色成分主要分为矿物质、植物、化学颜料三类。其颜料与其他地区年画颜色原料相比无异。民国时期,因化学颜料色泽鲜艳,制作方便,传统颜色逐渐被化学颜料所替代。但在颜料加工过程中,梁平地区也有独特的加工工艺,即在颜料中加入当地所产的白土(观音土)和牛胶等,结合特制的承印纸张,使颜色产生了不同纯度和明度的层次变化,附着力更强,更加稳重大气。

(3)雕版工艺

①画稿处理

现存梁平木版年画画稿(图1),多为清末民国时期作品,主要由年画艺人徐云山、徐弼在前人基础上创作而成。内容题材广泛,如:八美图、帅将门神、盗令出关、立斧、扬鞭等,作品以线造型,形神兼备,深得百姓喜爱。目前当地木版年画制作图稿主要仍是复原其中的优秀作品,一般以门神类为主要复原内容。制作时将选定的图稿用白乳胶反贴在梨木版上,以往民间艺人多采用熬制的大米糨糊来粘贴,按图稿样式进行准确雕刻。年画木版制作有柏木、枫木、梨木(图2),梨木质地细密、不易开裂,当地艺人把梨木作为雕刻线版的上选材料,其中很多线版由于雕刻工艺精湛、独具美感、也常被单独当作艺术品收藏。色版用材要求略次于雕版,可用枫木、柏木替代。

枫木、柏木色版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发生不同程度收缩,因此会造成一些错版现象,目前进行木版雕刻多采用本地老梨木加工而成。据梁平县文化馆全昌明介绍,时下常见版材规格多为60CM(长度)×40CM(宽度)×5CM(厚度),主要用做门神类年画的制作。制作这样面积的梨木版大概需要200-300RMB。一般一套门神作品需要雕刻线版与色版5—13块不等。在雕刻木版的过程中,民间艺人多以保持画稿原样,尽现原稿风貌为基准。线版称主版也称墨版(图3),由各种不同宽度的线条组成,疏密对比极大,增加了雕刻的难度。艺人根据画稿精雕细刻出主要的轮廓线,刻版师傅技艺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年画印刷的最终效果,因为线版对形象的规范起着决定性作用。

雕工按版面雕刻的需求,选取型号相适合的刻刀。在不损伤原稿意味的前提下,根据图稿不同部位要求,以顺刀为主,滞刀为辅,行刀虚实有度。为保证印刷质量,梁平木版年画多采用深刻法,雕刻深度约0.2CM-0.4CM,充分考虑印刷操作的要求,严格控制版面空白下凹的深浅及角度,控制不同线纹凸起的坡度,

让木刻线条挺拔于版面的同时又可保证线条交叉拐角处不积墨汁,防止污脏纸面,以适应水印和大量印刷的技术要求。

(1)(2)

线版雕刻完毕后,根据线版确定对色版的雕刻(图4),不同年画类型有不同的色版数量,印刷的顺序由浅到深、由冷到热。少则5—6套色,多则12—13套色。色版雕刻的工艺要求略次于线版,雕刻基本方法流程与线版同,雕刻深度较线版更深。因年画印制数量较大,画版磨损较严重,故木版从选材到雕刻均严格把关,每年印刷完毕后还要对画版进行修复,以保证印刷质量。

(3)(4)

雕版工具对最终印制效果有重要影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地艺

人在长期实践中对工具的使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常见刻刀工具有:圆口刀、平口刀、斜角刀、弯刀四大类别,根据画面刻制需要选择不同刀具,与时下一般木刻刀具相比,有一定不同,尺寸较一般刀具更长大,更厚重。

名称圆口刀平口刀斜口刀弯刀

用途雕刻中根据画面需

要雕去木版多余部

分刀口扁平,用于大面积

雕刻

雕版边缘线处理细小部分雕刻

尺寸整刀尺寸15-30CM不

等整刀尺寸15-30CM不

整刀尺寸约30CM 常见尺寸约5-10CM

例图

(4)印刷工艺

梁平木版年画的印刷工艺与其他地区木版年画的印制工艺基本相同,在此只做简要叙述。

①印制线版

首先将雕刻完毕后的线版与纸张固定在印案上,上墨要求均匀、适量、防止出现印刷积墨与上色不均。

②印制色版

将晾干后的线稿与色版固定在印案上,然后逐次印刷,由于色版数量较多以及人工操作的误差,常有错版现象产生,这种“离题千里”的错版效果反而使作品生出一种灵动天真,别有情趣的艺术效果。

(5)印后处理

传统年画的制作工艺大致可分为:全印刷、全手绘、印绘结合等多种,梁平年画属于印绘结合类。在套色水印完毕后,画师后期手绘主要集中在头部和刻画服饰的细节。如:颧骨处略施阴影以表现立体,眼皮下施淡绿示阴面以提神,这种手法在其他年画种类中极为少见;面部处理是梁平年画最具特色的地方,在印制完毕的人物脸颊上涂以腮红,形态呈椭圆状,称之“开脸”(图5)。用特制的竹笔(鸳鸯笔)侧锋,一面点红,一面点酒,一笔之中点蘸颜料与白酒,在人物脸颊处随性描绘,颜料随白酒自然渗化,呈现晕染的效果,形象生动有趣。

经过以上工艺

流程,梁平木版年

画基本制作完毕。(5)

梁平年画产生的地域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底蕴

梁平地处高山环抱的渝东丘陵,境内高梁、明月两山平行横亘。其中明月山喀斯特地形明显,多溶洞、沟谷,地下水丰富,多石灰石,地热大。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紫色土为主,土层厚约50 厘米。气候属暖湿亚热带气候,降雨量约1200- 1400 毫升,多集中在5 - 9 月,年平均气温18 度左右,林区内湿度较大,冬暖夏凉。这种

特有的自然条件充分满足了竹子喜潮湿、喜地热、喜阴的需求。堪称西南地区竹海“老大”。

梁平盛产竹子,曾是川东著名的竹纸生产地,又是中国竹帘的发源地。梁平屏锦镇1536年最初出现印刷红纸的刷房。当时,刷房在红纸上用墨印单图案和神灵,以满足百姓婚丧嫁娶的需要,后来开始生产年画。清乾隆年间,年画业成立了行会,作坊主与工人都可以参加,名为“梅葛会”,由染纸、年画作坊主捐资修建“梅葛庙”。每年农历6 月16 日办会,祭祀梅葛先师,并讨论决定行会一切事务,选举总值、值年,协调行内一切事宜。在封建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会组织,以本行业的历史人物或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作为各自的尊崇偶像。染帮行会为梅葛会(亦称梅葛二仙会)。梅仙,传说中绘制彩锦的神人。葛仙即葛洪(公元284-364年),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丹阳句容人,对化学、医学研究有贡献。年画是在染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作坊既印年画又染纸,刷五色纸。因此,都供奉梅葛仙师。

历史上,梁平是川东著名的纸张生产基地,这是梁平年画产生的物质基础。梁平的基本地形为"两山〔上述〕夹一槽〔坝〕" ,在高山与丘陵间有一块原川东地区难得一见的平坝,这肥美的平坝中历史上就开垦出20 万亩以上的水田,占全县水田面积的一半。五十年代梁山易县名便取其" 平坝"之意。在农耕时代,平坝往往是周边山区的交通枢纽和经贸中心,事实正是这样。《梁山县志。舆地志》说:“梁邑扶舆磅礴之气,酝酿宏深”,它自古为连接川东川西的“夔之咽喉”。梁平建制于1500 年前的西魏,西魏之前多少年为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但从梁平年画的题材中难以看到原始信仰向世俗生活的过度,所以年画这种艺术样式应该是从外地传入的。它传入梁平落地生根,而周边区县没有这门工艺,

这说明梁平当时有接受这门艺术的条件。条件之一为丰富的竹资源,但更重要的是梁平当时经济与文化已发展到了需要审美艺术的水平。梁平年画有据可考的历史只能追溯到清初《高梁耆英集》中蓝逸青所作的一首《竹枝词》,它是这样叙述梁平年画的:“闲披屏市诸先生,官禄榜黄色色新,更有驰名京省处,钩金水甲〔水印〕土门神”。梁平不但有年画,它还是竹帘画的发源地,同时又盛产另一种娱乐用品———鞭炮。法国哲学家丹纳认为,某种艺术是和某种时代和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当时的风俗,艺术的繁荣有赖于一个欣赏艺术的人群。优越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让农民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梁平发达的农业培养和造就了懂得欣赏艺术的农民群体,这是农民审美趣味培养的外在条件。小区域的交通便利,即便在没有外贸的情况下,庞大的内需仍可培育出市场,这是梁平年画得以发展的另一条件。而后随着全社会文化水准的普遍提高,周边区县各类新的民间艺术样式的出现,梁平年画自然会在差异与对立中寻找一种文化存在,年画创作又自发转为自觉,并在社会需求上由承认、尊重飞跃到自我实现的层面,这是有史记载的自乾隆300 年来梁平年画繁荣局面的内在动力。

作为一种娱乐商品,梁平年画曾沿长江往下在湖北宜昌、沙市、汉口和湖南、贵州等地开拓了市场,并远销到了香港及东南亚的国家,年产量数百万张以上。有证据表明,湖南邵阳滩头年画的渊头也在梁平。然而,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梁平年画艺术风格未变,自始至终睁着一双“对对眼”。这种特立独行的文化品格还表现在所谓“梁平三绝”之一的梁山灯戏上。梁山灯戏有别于其他地方小戏,众多地方小戏的声腔都脱胎于明代的“弋阳腔”和清代崛起的“梆子腔”,而梁山灯戏有它自己独特的声腔系统“梁山调”灯弦腔,加上神歌腔和小调,梁山灯戏独成一派。用生活经验判断,生性见异思迁的人最易随波逐流“, 倔强”的艺术后面必

然站着一群“倔强”的人。同时,在原四川地区灯戏中,梁山灯戏在选题上以悲剧见长。悲剧的灯戏与凝重的年画一道,通过审美趣味这个介质,共同表达了梁山人英勇、尚武的“集体无意识”。

梁平年画产生于重庆市梁平县,它的产生与其地域环境有密切联系。梁平发达的农业经济和平坝浅丘温暖湿润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淳朴平和的民风,也为文化的繁荣和手工业的兴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梁平县志》记载,“梁平,史称梁山。其东西北三境皆山,丘陵蜿蜒密布约占全县面积三分之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川东第一大坝豁然中开,气候温暖湿润,宜人宜物;盛产稻麦及松竹、桐、柚等经济林木,为川东富庶县,有‘金开(县)银万(县),抵不到梁山一半’之说,素有‘川东粮仓’的美誉”。梁平盛产竹,有“百里竹海”之称,是著名的纸张生产地,丰富的原材料和造纸业的发达给梁平年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条件。梁平在清代的经济繁荣,必然推动年画的兴旺。梁平县的屏锦和袁驿两大场镇就拥有二三十家年画手工作坊占两场镇街道的一半,称为“半截刷房街”,长年生产不同规格和风格的年画,两处从业人员数百人,其中信立号誉记一家雇工匠就达三十余人;梁山灯戏源远流长,造纸、皮影戏、蓝印花布、刺绣?8943 .发达的手工业是梁平年画得以产生和兴旺的丰厚土壤。梁平地灵人杰,文化积淀深厚,为梁平年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秦统一巴蜀以后,巴与蜀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直接,经过汉唐宋元的发展,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梁平在民族迁徙和融合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和个性。

梁平年画的发展历史

梁平年画曾盛极一时。据《梁平县志》记载(1995 年版,612 页),梁平年画清康熙11 年(1672年)就已远销滇、黔、鄂、陇、豫等省。据传梁平木版

年画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关于这一点可以从梁平年画服饰造型以及色彩得到证实),到清朝康熙、雍正时已相当发达,民国时达到鼎盛期,梁山屏锦铺(今梁平屏锦镇)发展到作坊百家、画种过千、家家雕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的程度[1],此时有恒太正、恒仪号、正兴号、信立号、王恒茂、锟发号、信义恒、德和泰、冯兴祥、德钦恒、芷兴隆、张正顺、复兴恒等大约三十家,集中在梁平半截子街和袁驿镇一带。两处从业人员六七百人,其中“信立号”一家就雇工匠达三十余人,年画年产量数百万张,畅销全国并远销东南亚及俄、美、法等国,且被多个国家博物馆收藏。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乱销售量一度萧条;解放初期由于社会变迁,加上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传统木版年画市场萎缩,自然停止生产,画版大多散失或毁坏。在“四清”及“文革”时期,更被称为“四旧”、“迷信”,大批画版被烧毁,遭到了濒临绝境的厄运。浩劫之后,梁平传统木版年画仅存数块画版,20余套共40余种100余张年画(大多收藏于梁平民间美术博物馆)。梁平年画20世纪50年代就完全停止了生产。今天在屏锦镇依然可看到一两家红纸刷房在刷制红纸,从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历史的记忆。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老艺人和当地居民曾经尝试恢复木版年画的生产印制,但由于传统工具、原料的缺乏和许多工艺的失传,已经不能完全恢复传统的工艺水准。更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的变迁,已经没有传统木版年画赖以生存的民间土壤,这次尝试遭到了市场的失败。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文献中的只言片语和有限的实物资料管窥全豹,推测当年梁平年画的繁荣。

梁平年画的艺术特征

有300年历史的梁平年画,独树一帜,饮誉各地,表现出一种粗犷野俗、

浑厚凝重的原朴之美,具有重庆山区人民那种淳朴敦厚气质,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梁平年画画面饱满简洁,造型古朴粗犷,构图完整,色彩对比强烈,强调主观感情抒发和偶然的艺术效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1〕人物造型手法夸张,表现为:身长较短〔约四个头高〕;头部和五官在画面构图中所占比例大;剑眉生于额上;两眼珠距离近似“对对眼”,炯炯有神。这种造型使梁平年画中的人物显得十分威武。〔2〕人物服饰有典型的明代特征。明代艺术简洁流畅,这是世所公认的。〔3〕画面以大小、冷暖不同色块搭配,色彩鲜艳而有沉着古朴,丽而不俗,有富丽感。〔4〕线条粗犷,画面质朴。〔5〕人物脸部描绘精工细致但在用色上强调对比。这是梁平年画的重要特征,即是在套版印刷之后进行手绘“开脸”。所谓开脸,即是在人物的五官如眉毛或者眼睛的上缘、鬓发的内侧,以手绘大笔触墨黑色块,同时又在二者的下缘或外侧出勾出数根平行墨线。这种粗细、疏密错落有致的线、面组合,形成一中具有立体感的中间色调,对比强烈,有鲜明的节奏韵律。匠师在处理鼻子时以一特制的鼻子轮廓线板印墨线于面部中央,然后以此为准逐一画出五官,之后又在两颊下部抹出两道红色。〔6〕梁平年画与其它年画的工艺流程不同的是它全套色水印木刻、手绘成分很少。从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看,梁平年画与其它年画并无甚大的差别,但从造型、色彩、构图和工艺上看,梁平年画的整体风格为古朴、凝重,即便是开脸这样别具一格的表现也突出鲜明的色彩对比,因而显得有气势,有力度。而同处四川盆地的绵竹和夹江年画则显得艳丽、活泼。一沉郁,一欢快,风格迥异。

梁平年画在用色上强调强烈的对比,追求火红、热烈的喜庆效果。它用色不多,以佛青、煮红、品绿、槐黄等为主,从色彩的选用上,可以看出梁平年画的用色大都属于单色和间色,在画面上较多大面积地使用原色,因而它醒目但不

刺眼。在传统梁平年画里,那两厢的文门神、武门神的官袍和甲胄上,一边是大块煮红,一边是大块佛青,两大冷暖色调的对比十分醒目,花边也辅以粉红和品绿。二者这样按冷暖对比分别搭配,十分自然协调。除此以外,还常运用同类色的深浅、明暗的梯级变化(民间称为“展”),以及再用白粉在外端挂线等方式。这种“明展明挂”以颜色的深、浅、明、暗、酽、淡的变化形成的立体效果,更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和装饰情趣。有别于四川绵竹木版年画以彩绘为主的艺术处理手法,梁平木版年画采用以木版套印为主,局部略施彩绘的表现方法。比如画师在给人物开像时,五官的造型就别具一格:将两个黑眼珠的距离拉得很近,似“对对眼”,但两目对视却炯炯有神,使人物形象格外威武;再者,在人物的五官,如眉或眼的上缘,鬓发的内侧部位,均以手绘大笔触墨黑色块,同时又在二者的下缘或外侧,勾出数根平行墨线。这种粗细、疏密错落有致的线、面组合,形成了一种具有立体感的中间色调,对比强烈,富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民间匠师在处理鼻子时,多以一特制的上小下大有如木杵的鼻子轮廓线板印墨线于面部中央,然后以此为准,逐一画出五官来,之后,在两颊下部抹上两道红色。这是梁平木版年画独具的艺术特色。通常,民间艺人在面部套印肉色或白粉后,于将干未干之际,用笔涂抹两道红色,或干脆以指代笔,蘸以赭红再蘸少许白酒,迅速抹之。这样,脸部的整个画面色彩在强烈对比中仍然能鲜明的跳出来,这种风格在其它地区年画上从未见过。

梁平年画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一)现状及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梁平年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县文化局和文化馆于1980年开始派人深入屏锦、袁驿等传统年画产地公开收集传统年画。成立

了民间美术博物馆,组织了多次对外宣传和展览活动,扩大了影响,受到了广泛好评。从1882年开始多次举办年画创作培训班。同时邀请著名画家和美院教授参加研讨,指导创作。也多次派人到美术院校进修。数年来,共创作新年画一百余幅,在各级各类展览中多次参展获奖,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创作队伍。梁平年画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1989年成立了梁平年画研究会,进一步推进了年画的发展。在小学中开展了儿童年画的创作和普及,增强了年画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财政支持的减少,又缺乏产业的支撑,文化单位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处于十分被动的状况,还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梁平年画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研究创作高潮已经退却,目前面临着人才流失,研究创作停滞的低谷。

梁平年画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民间商品,其起源、发展、演变均离不开民间市场,离不开在民间不断地传承演变、更加离不开特定的生存环境(即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

1. 梁平年画的市场

梁平年画朴素凝重,色彩浓艳深沉,表现出独特的古朴粗犷、浑厚野俗之美,独显巴渝山民特有的纯朴憨厚气质[4],是梁平地区民众精神需求的集中体现。就目前价位而言,梁平年画每幅价格在100 元左右(梁平年画的唯一民间传人徐家辉口述);就目前可见的种类分析,主要以门神为主并有一定的花笺、花纸;从市场占有率的角度讲,除了部分年画爱好者收藏以及在台湾、香港等地区有很小的市场份额之外,梁平年画在民间已经失去了传统的所有市场。可以这么说,

梁平年画的市场极度萎缩,基本趋于消失。

2. 梁平年画的传承

从本质上讲,传承应该包括传承物、传承方式以及传承人三个方面。从传承物的数量来讲,梁平传统木版年画仅存数块画版,20 余套共40 余种100 余张年画(大多收藏于梁平民间美术博物馆)。按照性质来分,梁平年画目前的传承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民间的传承和研究、教育机构的“传承”。目前民间传承人仅有“德和泰”的传人———徐家辉一人,而其传承的方式为血缘传承。相对而言,研究、教育机构比较多,主要有: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三峡学院、长江师范学院以及梁平县博物馆等机构。除重庆文理学院逐步开展梁平年画的培训班、研习班等传承方式之外,其他传承方式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整体而言,以学院派的学术研究为主。

3. 梁平年画的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梁平在三峡地区是盛产竹子的大县,素有“百里竹海”之称,是著名的纸张生产地。然而梁平年画所必需的二元纸(梁平本地百里槽的白夹竹手工纸),如今却因生产成本过高而停止生产,所需的传统矿物、植物颜料,由于提取的难度以及耗时过多的原因逐渐为市场上购买的颜料所替代(但这种颜料很难达到艳而不俗,朴素凝重的色彩效果———梁平年画传承人徐家辉口述)。更为严重的是梁平年画所处的人文环境面临的困境:虽然2005 年梁平年画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梁平县内生产年画的文化氛围已今非昔比。年味的淡化、民众对年俗心理机制的转变、年画功能的弱化、以及当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市场的缺失以及生产者热情的消褪,急剧地消减了年画这一艺术形式在民间的生存空间。

目前处于休克状态;

梁平年画作为套色木刻版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然而,几经兴盛之后,梁平年画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印刷技术以其精美的质量取代了传统的木版印刷技术。传统的年画如今在梁平城乡基本没有市场了,因为经济收益微不足道,从事年画制作和创作的人也越来越少,当地很多民间艺人和美术工作者得不到起码的生活经济来源,不得不改行另谋生路。在对本土艺术家吴本新的走访中笔者了解到,梁平年画由于传承人的缺失,原生态年画的制作工艺流程几乎失传,在全县仅有一名80多岁高龄的年画制作艺人涂国发,而且,他本人身体状况也很不好,已无法传授技艺了。梁平的年画作坊50年前也全面停止了生产,现在“梁平年画研究会”也“休会”多年。另外,梁平年画的深厚文化土壤培养了不少绘画人才,但据梁平县人事部门介绍,他们大多都不愿意留在梁平搞年画,而选择出外发展。市场的萎缩、创作人员的流失、传承人的缺失,已使梁平年画陷于“休克”境况。此时,梁平木版年画几乎绝迹,年画名义上仍是梁平的骄傲,但却早已是今不如昔了。

(二)成因

梁平年画经历了从明朝嘉靖年间的起源、民国时期的鼎盛、当代的衰落这三个主要阶段。究其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的变迁、经济的转型,致使梁平年画功能的急剧衰减、民众年俗心理的转变等原因,最终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民间土壤。

1. 年画功能的衰退

梁平年画的功能可以划分为装饰美化居室、寄托理想追求、烘托节日气氛以及丰富民众生活这几个主要方面。在传统小农社会中,年画是为数不多且为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