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姓名:马晋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指导教师:陈志生

2011-05

摘要

本文是以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为主题,在考察这一思想理论渊源的基础上,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内容和现实意义,对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了自己的阐释。

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与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土壤。从管子的“以人为本”到孟子的“民贵君轻”,再到康有为的“君民同体”,他们虽然在阶级社会里并不能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但是都用不同的方式关注过人民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于人本身的重视。而以马克思本人对于“现实的人”的论述为发端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的论述,尤其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论述,则在批判“抽象的人”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待人的本质,不仅把这种关系看成是由于人的客观活动所形成的关系,把人看成是这种具体的关系下的产物,把人看成是“历史的人”的生成过程,真正地认识到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

正是在充分吸收了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既强调了在历史发展与社会实践中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强调了一切发展都必须紧紧地依靠人民,又强调了以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为本,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以人的社会发展为本,实现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以人的精神文化发展为本,达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惟其如此,“以人为本”思想不仅确立了按照事实和价值相统一的尺度来进行科学发展的理念,而且,也必然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实现科学的发展。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

I

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的执政理念。

总之,“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求在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动力。这是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才是真正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关键词: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

II

ABSTRACT

With the "people-oriented" idea i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s the theme, in examining its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origin from the maxist perspecti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ret contents and realistic meanings of "people-oriented"concept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Marx's analysis of "real man" and ancient china's ideology of people are theoretical basis of our party's "people-oriented"idea. From Guan Zi to Mencius and kang youwei,chinese people,enen if they cannot actually realize people's main pursuits, have done so many researches to find mass people's important role in history which reflects Chinese culture's concern of human being.

Based on Marx's analysis of "real man"and his emancipation, marxism criticizes the idea of"abstract man", comprehends human's essence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people,reagards social relations as people's historical essence formed by their own objective activities,hence illustrates the basic viewpoint on the role of mass people.

In fully absorbs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human civilization, on the guiding of marxism,our party further puts forward "people-oriented"idea, not only acknowledges people's subjectivity i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actice, regards people as the main developmental power, but alos emphasizes that social development must rely on people's own creative activities in the sake of human needs,in the sake of social harmony among people, in the aske of human's fullest spiritual development and realistic freedom.

As such, "people-oriented" idea establishes a kind of concep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unity of fact and values,hence becomes our party's ideology and guiding principles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Jiang zemin who insist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the basic principle, deeply understand that the masses are the subjective power of social development,are the makers of history. Only adhere to the idea of"development for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its results shared by the people", can we achiev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In our country's significant period of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people-orient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n accordance with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s new era ,but also contemporary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embodies not only our responsibility for all mankind, but also our party's

III

fundamental tenet and ruling concept.

In short, to regardd"people-oriented"idea as the cor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is to regard man as the end and incentives of development which has been the first thing to do in human life . This is the inner reques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the necessary to really grasp the essence of marxist philosophy.

KEY WORDS:people-oriented,social development, people,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V

引言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自古希腊伊始,哲学就在进行分化,一种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哲学,绵延2000多年形成西方强大的形而上学传统,一种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传统。较之前者,人类学传统始终处在较弱的地位,这是人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所致,但对人的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苏格拉底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的“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的哲学宣言以来,人作为研究对象就得以确立。经过欧洲文艺复兴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来对抗神的统治直至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大旗,宣扬天赋人权,反对君权神授,人的主体性地位得以逐渐确立。尤其是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研究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对抗就始终没有停止。自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来,在全党全社会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在理论界也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及其现实意义。“以人为本”的概念古已有之,国内外对“人”研究的著述也非常可观。但“以人为本”的提法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根本区别。因为“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概念是对毛泽东思想中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理论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概念的提出是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国际发展观的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应该把发展定义为综合经济、社会、自然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同时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性质都决定了我们必须选择“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

二、国内研究现状

自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以来,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以人为本”的概念就在理论界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要对“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研究,就需要对国内理论界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

针对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夏甄陶认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子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但这里的以人为本被看作是建立和巩固霸王之业的根本原则。”(夏甄陶:《论以人为本》,《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王锐生则认为,“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提出以人为本,反映了开明的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觉醒了的群众能够左右历史的力量。虽然运用这个手段比起专制杀戮的暴君好得多,但在旧时代统治者那里往往只是一种维护统治的手段。”(王锐生:《“以人为本”: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原则》,《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在西方思想史上,人始终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赵敦华指出,“希腊智者普罗太戈拉斯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表达。”(赵敦华:《西方人本主义的传统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张奎良认为,“真正以哲学形态系统阐发的人本主义思想还是产生于西欧。15、16世纪以来,伴随资本主义的产生,兴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文主义运动。经过休谟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锤炼和提高,到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以康德和费尔巴哈为代表,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近代形态的人本主义思潮。从19世纪中叶起,以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为代表的一些哲学家们开始向传统的理性主义公开挑战。他们不满足于对普遍人性和自由、平等、博爱的一般颂扬,要求转向人的个体生命、本性和本能,认为这是人的本真存在。20世纪后在德、法等国出现的一批人本主义思想家继承了先辈们的思想,并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急剧加深的背景下,把人本主义思潮进一步推向系统化和完整化。”(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西方强大的人类学传统,必然要求对人的主体性给予关注,而从古希腊直至文艺复兴,到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关注都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只有与西方人本主义传统进行比较研究才能彰显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特殊含义。

夏兴有认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规定,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人的发展是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的核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进步的标志,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夏兴有:《论以人为本》,《光明日

2

引言

报》,2004年5月27日)黄楠森则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本位主义而决不是个人本位主义或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人本主义或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极其重要的基本观点之一,但它不是惟一的基本观点,也不是最高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它的第一个理论前提,社会本位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是它的第二个理论前提”。(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回答以人为本研究中的几点疑问”》,《北京日报(理论版)2004年5月9日》)韩庆祥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存在和本质、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理论可以作为我们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基础”。(韩庆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以人为本”概念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但不是全部。

学术界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界定让有很大的争议。黄楠森认为,“从基本内容讲,两种提法确实是一致的,因为‘民’是‘人’的大多数,但‘民’并不等同于‘人’,不能以以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宽泛。‘民’的含义在历史上有变化。在古代,‘民’是相对于‘君’而言的,或者说是相对于统治者来说的,亦即被统治者。在今天,‘民’是相对于领导者来说的,即民众、人民群众。‘人民’作为敌人的对立者,则包括领导者。可见‘民’、‘人民’都不能包括所有的人。”(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回答以人为本研究中的几点疑问”》,《北京日报(理论版)2004年5月9日》)韩庆祥则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应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以及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韩庆祥:《解读“以人为本”》,《光明日报》,2004年4月27日)由于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角度和不同的研究方法所以导致了这种分歧。“以人为本”概念中的“人”应该理解为人民群众,只有在唯物主义的理解之下才能正确的理解人的内涵。

韩庆祥认为,“以人为本中的本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它把人当做主体。第二,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它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前提、最终的本质和根据。第三,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它把人作为目的。”(韩庆祥:《解读“以人为本”》,《光明日报》,2004年4月27日)陈学明和金瑶梅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去分析以人为本中本的意义:第一,“人都是有需求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尽力去满足人的需求。”第二,“人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不断地推动人的发展。”第三,

3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人不仅从其他事物中追求和获取价值,而且还有着自身的价值,故‘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以人自身的价值为本’。”第四,“‘以人为本’归根到底就是‘以人的本质为本’,亦即促使人实现自己的本质,使人真正地像‘人’那样活着。” (陈学明,金瑶梅:《以人为本:以“什么样的人”和“人的什么”为本》,《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说处在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以抽象的人为本,而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本,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推动力量。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的提出既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去理解,更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出发来探索,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体现出“以人为本”概念的时代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 文献资料法:紧密结合马克思对 “人”的论述以及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最新论著,对“以人为本”概念的理论渊源,提出的历史地位等进行了详

细的梳理。

第二,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的分析,为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彰显出“以人为本”的现

实意义。

第三,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以人为本”概念提出就是为了适应国际发展观变化的趋势,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要求来解决中国现实中存在

的矛盾。

4

“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

第一章“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思想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民本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早在2000多年前,先秦时期的齐国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和使用了这一概念。“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①霸王之业的建立,靠的就是“人”,只有把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国家才能兴旺,统治者也才能达到称王称霸的目的,反之,不仅不能达到称王称霸的目的,国家还会走到危亡的境地。这里的“以人为本”思想其实是古代民本思想,统治阶级已经看到了民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力量和作用,只有顺应历史的潮流,尊重民众的选择,才能维护其封建统治。中国古代凡是涉及到普遍性的,涉及到和自然相对立的时候,都称为“人”,可见“人”是一个普遍性的感念,侧重于强调集合的重要性,“民”的概念从古至今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古代所称的“民”,即是和统治阶级相对立的,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民”,侧重于统治与被统治的角度来说,也就是说只是把人民看成是统治的,控制的目标,而不是把人民群众看成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因此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保证其政权的稳固。而今日所讲的“以人为本”则是与“官本位”相对立的,即是从领导与被领导的角度来说的,每个具体的个人都是人民的一个分子,因此不论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都属于民的范畴。所以说“以人为本”的“人”的外延比“民”的外延大。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几千年的“民本”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环境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的内容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民重君轻——封建社会中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激化,迫使开明的政治家必须重视民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民众的支持与否成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的关键,因此统治者在维护自己统治的同时,必然调整统治策略减轻人民的负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正是“民贵君轻”的论断。孟子在其中论述了人民,国家和统治阶级三者之间的关系、地位和作用。在三者之中,“民”是最为重要的,是第一位的,虽①夏甄陶.论以人为本[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5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君权”还是来自于“天授”,但是并没有改变其统治的根本目的,“君”在其中处于首要的地位,“民”只不过是作为“君”统治的对象,附庸而存在的,国家也只不过是其作为统治者统治“民”的工具而已,但是他们已经看到了“民”对于社稷和“君”的重要作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孟子等思想家已经看到了“民”的重要作用,对“民”的价值和作用的充分肯定。荀子则借用《左传》中的舟水之喻对君民关系做了生动的描述“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夷。”①直至魏征用来劝解唐太宗的“民可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他们强调的都是民众对于“君”统治国家的重要性,君民关系“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如果“君臣相疑,实为国之大患。”因此国家只有依靠民众才能长治久安,只有处理好君民之间的关系,才能维护其封建统治的稳定。

民惟邦本——叔向问晏子曰:“‘世乱不遵道,上避不用义;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遗民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此二者之于行,何如?’”晏子对曰“婴闻之,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苟持民矣,安有遗道!苟遗民矣,安有正行焉!”②晏子认为,只有以民为本,把人民当作社会的根基,使人民安定,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使人民遵守社会道德的约束。他们不是从根本上把民看成是社会的根基,并没有从根本上承认“民”是社会和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而只是把他们看成是维护其封建统治的手段

爱民恤民——统治阶级正是看到了民众在维护其统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历代思想家都把对人民利益的满足作为“仁政”的标准。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③他认为只有物质财富和生活上有所保障,民众才能服从统治,才能遵守封建的纲常伦理,才能维持统治者的利益。虽然客观上对民众利益的满足,在减轻民众的负担上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是从根本来说仍然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君主地位,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中国资产阶级对人的理解

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学说的传入,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给予了冲击,先进的资产阶级从中看到了新鲜的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成为了这一时期最为活跃

①荀子.荀子·王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② 陈涛译著.晏子春秋·内篇问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③ 万丽华,蓝旭译著.孟子·滕文公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

“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

的政治思想。他们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的同时,巧妙地援引了传统民本思想作为自己变法的理论依据。康有为证明自己的“君民同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同之”的古训,认为应该君民同体,主张君民同治。谭嗣同也认为,“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近代资产阶级的改良派都主张君民平等,只有实行资产阶级改良才能使中国摆脱内忧外患的境地,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走向国家的富强。

而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则认为,必须用民权代替君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革命潮流的到来不是靠改良就可以实现的,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封建的统治,把国家的权力交付人民。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对于推翻封建统治有着加速作用。“天下为公”思想的宣传使自由,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其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地位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从资产阶级的改良派把君主从王位上拉下而纳入民众的行列到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强调人民在推翻封建统治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自此以后民主的思想在中国生根发芽,人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凸显。

纵观其上,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还是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在不同时期,用不同话语和方式都提出过重视民生,重视民众作用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深刻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民本思想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但是,民本思想的本质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维系古代社会思想基础的仍然是“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传统的民本思想仍然是以君主地位的稳固和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而服务的,民众只不过是达到其统治的工具,他们不可能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二、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

自古希腊伊始,西方哲学就发生了分化,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或者说研究传统,一种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哲学,即绵延2000多年而形成的形而上学传统,一种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学传统,即“以人为本”的伦理学,或者说哲学人类学。在人学传统的哲学中,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一论断否定人和物处于同一种逻辑的支配下的预设,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确立人自身的存在性,标志着人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苏格拉底用德尔菲神庙上的铭文“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的宣言,从而把人从天上拉回到人间,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开创了古代西方人学传统的流水之源。

西方中世纪哲学的发展是属于神学的发展,对人的研究被埋没,而对于神的研究则异军突起,神的重要性得到了巨大的关注,并且成为了文学歌颂的对象,哲学研究的目标。神的地位上升不可避免的导致人的地位的下降,把人从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引向了对世界的幻想,但是纵观历史的发展,对信仰的重视并没能让人类摆脱迷茫,反而使对人的研究陷入了谷底,神成为一切生活的中心,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人类将本属于自身本质力量象征的理性抽象化、绝对化为高于并支配人类生活世界的人格神——上帝,人类成为了上帝在人间的工具和奴隶,人及其人所拥有的一切都沦落为神和神学的附庸和婢女。人的主体性地位被泯灭,而以神为本则成为了这个时代统治人类思想的主导观念。这种现象是古希腊自然哲学发展到极致的必然现象,因为他们追究世界的本原问题,必然要把存在归于非存在,进而把非存在归结为一个无所不在而且无所不知的上帝,并为人的社会行为树立一个伦理模范,即上帝之子。总之,这种宗教神学其实是古希腊自然哲学与人学伦理学的综合,然而物极必反,这种综合在近代走到了终结。

中世纪神对人的黑暗统治结束之后,人本主义思想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兴起并得到了十足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主张个性解放,人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凸显,赞颂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主宰,反对宗教对人的控制;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反对宗教对人的自由个性,理性价值的控制,提倡人的自由、尊严、价值。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不满中世纪神学对人的思想的控制,要改变那种以神为中心的局面,重新发现人的价值。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一种自然性的存在,应该在人的自然本性下生存,而不要在神的控制下继续非人的生活,因此反对宗教信仰的人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这就弘扬了人的价值、尊严,使人重新发现了人类的本性——个人的幸福与快乐,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这一切都对封建特权给予了打击,为资本主义的兴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17-18世界的启蒙运动则进一步发展了人本主义的思想,他们提出了“天赋人权”8

“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

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政治自由来反对封建专制,用信仰自由来对抗宗教压迫,反对封建主义对人的自由的控制,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继承了人文主义者的传统,重视人的自由和平等,强调天赋人权的自然性,洛克强调“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①“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或财产”,因此现存的一切都是人所共有的,并不存在特权阶级,人人平等,现存的一切都要在理性的法庭面前得到审判。

在德国,康德看到了神学没落的必然性,试图在现象界之外为信仰留下地盘,但他同时也提升了人的尊严,声称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其后,黑格尔更是注重人本身的精神发展,试图从中寻找到世界与历史的本原。费尔巴哈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中汲取了思想营养,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论证了人的本体论意义,确立了自己的人本主义哲学。他揭露宗教的本质即是人的本质,宗教中的上帝只不过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想象创造的,神的本质是人摆脱了肉体的局限性抽象出来的一种实体,而这个人的异化形象则成为了统治人的虚假形象。费尔巴哈主张应该摆脱这种虚假的上帝对人的统治,把人从神的统治下解脱出来,主张认识人的最高本质。他的哲学主题,一个是自然,一个是人,“我的‘方法’是什么呢?是借助于人,把一切超自然的东西归结为自然,又借助于自然,把一切超人的东西归结为人”。②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强调人的自然本性,人和自然是统一的。人不仅要了解人之外的自然,也要了解作为自然而存在的人。他认为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是从自然中分化出来的,自然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人和人的关系上,费尔巴哈把类理解为“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生物特征,这个“类”虽然具有“精神”性,但这种“精神”性仍然被看作是根植于自然的,始终没有揭示出人的社会本质,由此看出,费尔巴哈只是把人看成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用来反对宗教的虚幻性的,因此他对宗教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他指出“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上帝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他认为,神和上帝是不存在的,他们只是人类幻觉的产物,只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异化形式,是人为了摆脱自然的束缚、压制和恐惧,而将自身的力量、意志和本质集中起来,凝聚在一个脱离了人的肉体之外的需要虔诚地敬仰和崇拜的

①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

②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54.

9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虚幻体之上,这就是神和上帝产生的秘密。他强调通过建立“爱的宗教”来重新建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他认为只要把上帝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把对上帝的爱还原为对人自身的爱,那么宗教的虚幻性就会自然消亡。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是抽象的人,只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性,解释为生物性上的类,缺乏从社会性上看到实践的人的本质。但是他从理论上第一次对人本主义的本质、思维方式、内容结构做了哲学论证,使人本主义具备了完备的理论形态,为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理解提供了思想基础。

从文艺复兴对人的唤醒开始,人的理性的主体地位得以逐步确立。然而,工业化的进程即是对财富的追求的过程,为此,人类就必须探索,研究人之外的自然的本质和规律。而要寻求自然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付诸于人的理性。同时对理性的尊重必然加大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对自然的客观规律有所认识,提高了生产力,增加了社会财富,同时也逐渐的对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所探索。然而科学技术的膨胀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异化为统治人类的工具,人的本质性力量被科学理性所代替,人沦落为科技理性的奴役。强调科学理性的重要性对自然的开发,对人类物质财富的增加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科学理性的发展竟使人类在科技理性中迷失了方向,人的主体性地位被科学理性所取代。

暮然回首,我们发现从文艺复兴以来被高扬的人的主体性地位又消失了,只是让人空喜一场,因此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工具理性主义对人的蚕食,现代思想家又不断地加强对人的研究与褒扬。最终,西方人本主义者发现,从人的自然本性到理性,再到非理性,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提倡人的价值和尊严,再到感叹人被工具理性所控制,人本主义者对人的本质的追求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一方面批评人的异化物对人的统治的不合理性,人的主体性地位的丧失,但同时他们又不敢彻底颠覆这种异化状态,而资本主义正是在这种异化状态之下才得以正常运转,使资产阶级的利润最大化。

总之,现代西方哲学反对对人的理性的程式化理解,提倡人的感性的丰富性,甚至认为人的本质就是非理性。这不可避免的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却没有把握到使人之成为人的中介,即社会关系。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开创探究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传统,没有回避资本主义的异化问题,把历史唯物主义引向了未来社会主义革命。

10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费尔巴哈强调人的类存在,青年黑格尔派强调人的自我存在,马克思主义虽然并不完全否定作为一个物种的人类整体,也不完全排斥人的自我意识,但是,马克思主义更加强调把类与个体统一起来的社会,更加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性存在。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反对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一种即成的客观存在,看成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提出了与之相对的论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他还强调要把人所进行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如此一来,人的本质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客观本质,因此只有从具体的、历史的活动过程出发才能在人本主义哲学只看到人的自然的、抽象的“共同性”的地方,看到感性的人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的本质。马克思说:“历史的每个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①因此我们看到,真正的人的本质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的演变才显现出来的。马克思在这里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待真正的人的本质,不但把这种关系看成是由于人的客观活动所形成的关系,而且把人看成是这种具体的关系下的产物,这样才真正认识到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马克思对“人”的论述

(一)人的三种形态——“历史的人”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反对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认为费尔巴哈“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②这个人是感性的、具体的、历史的,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在社会中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类一员。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强调一种抽象的人、一般的人,而不是具体的,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生活中的人,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即,只看到人的类特性,只是从人的一般性上看待人类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价值、作用,而没有看到人的特殊性,没有从具体的生活环境、生活背景来看待人的阶段性。因此人本主义不免陷入了唯心主义哲学的泥沼之中,而在唯物史观视野中,马克思不仅强调人的一般性,即作为类的人与物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把人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来看人的本质。马克思正是从人的三个不同的形态来对待现实的人,真正的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把人看成是历史的人的生成过程。下面我们就具体地说明下人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1、类意义上的人

在与动物相比较的意义上,人类这个物种就表现为人的类存在。人的类存在也就是人这个物种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各种整体特性,比如语言、理性思维、物质生产、自我意识、自由活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都对人的本质下了定义,但无一例外都是把人的某一方面的属性扩大化或者抽象化,只强调人的某种特性,而没有从根本上对人类的本质做出一种定义来。不过,从方法论上说,他们都是在寻找人与动物的独特区别,这并没有实质性的错误。而马克思的立足点是寻找使得人类如此不同的根本属性,即人的自由劳动。劳动不仅使得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延续不绝,更主要的是提供了人类继续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因此可以说在人和人类的形成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人和人类社会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恩格斯说:“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①劳动“作用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②

确实,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的实践活动把自然改造人化自然,建造了乡村和城市,利用其他动植物,把它们变成人所能控制的对象,纳入到人类的生存空间。因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③,“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0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12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①,“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②。这就是从最宏观的角度去概括人的类特征、类本质、类存在。

所以,马克思认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得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③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人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④这就是说,马克思认为我们能够根据人的自主活动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这是因为人是生活在自然中的智慧最高的动物,能够有意识的改造自然获得越来越大的生存自由,人的生存空间能够越来越脱离自然、变得人化。仅仅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段论述是有道理的:“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这可以解释为从物种视角去考察人在自然中的生命活动特征,即“从生理学上考察与动物相区别的人”,如同“考察资本一般,并不是单纯的抽象”,而是可以获得关于人的类特征的一般描述。

而且,从一个物种的生命活动性质来确定这个物种的整体特性、类特性是符合唯物主义原则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确实是想通过物种比较确定人的类特性,所以他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与动物的对比:“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诚然,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

再者,马克思也看到了人的劳动类本质正是通过工业这本人的本质力量的大书表现出来的,所以他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根据恩格斯之后的生物学理论,动物越是低级则脑器官越小,越是依赖其它身体器官的本能反应,而不是智慧和思想意识来适应环境,人类经过几万年的荒野生活与自然进化,逐渐变得依靠智慧而生活,并产生了最为发达的思想意识能力,使得人类能够发明工具,创造文化事物以改变环境。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14 总之,人作为一个类区别于动物之处究竟在哪里?马克思认为一旦人类开始生产自

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的控制,就开始把自己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了,而这种劳动的最大特点就是相对自由。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揭示人作为一个物种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类特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人还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从人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出发,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对作为类的人进行深入的具体分析。

2、作为群体而存在的人

上面我们考察了类意义上的人,然而知道了人的类特征,只是把人与神、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了,对于处理社会矛盾是绝对不够用的,而马克思主义所要关注的不是人的科学定义、不是人的共同特征,而是社会关系中个人或阶级的历史命运。所以,马克思说“如果我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如果我不知道这些阶级所依据的因素,如雇佣劳动、资本等等,阶级又是一句空话。”①所以,我们必须把人放在社会空间中,分析受人与自然关系制约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确定人的生命活动在社会关系和历史进程中的具体表现。

人类天生不是孤栖动物,而是社会性动物。人在自然中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个体也是在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关系是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而存在的。劳动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即如马克思所说:“劳动主体所组成的共同体,以及以此共同体为基础的所有制,归根到底归结为劳动主体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而和该阶段相适应的是劳动主体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和他们对自然的一定关系。”②所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说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据此批判费尔巴哈撇开历史进程考察孤立的人,把人的本质仅仅理解为抽象的类、自然的共同性。而且,“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关系是人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活动中介。只有从社会角度分析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生活”,我们才可以进一步去理解世俗社会的矛盾,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从而达到人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的一致。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为了生存,必须结成社会群体来共同对付自然。尽管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5-49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