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2015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08-2015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08-2015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08-2015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

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A.客观性 B.相对性C.绝对性 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

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 D.集约型再生产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 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 D.无直接联系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A.高于平均利润 B.等于平均利润C.与平均利润无关 D.相当于平均利润

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

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 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

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

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布尔什维克 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 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产品经济

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C.彻底消灭剥削 D.国家自行消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

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3.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性是指()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5.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

A.立法权 B.财政权C.监督权 D.审判权

36.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

A.竞争的目的不同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

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D.竞争的范围不同

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运输阶段 D.销售阶段

3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

3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

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

40.下列论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有()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阶级归于消灭,国家自行消亡

C.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D.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这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1)群众观点即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贵的观点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2)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政治路线、根本的组织路线和根本的工作方法。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不变资本(C)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可变资本(V)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要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2)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根据;

(3)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1)、新变化:

(1) 国家参与市场经济,进行宏观经济的调控

(2) 实行福利政策,缓解阶级矛盾

(3) 跨出一国范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其它衍生物全球化扩张

2)、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当代的高水平所作出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其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变。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3分)

(2)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两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3分)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要注意支流的影响。(2分)

(4)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政治稳定。这是主流。同时,在前进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这是次要的。因此,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要重视并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社会更顺利、健康地发展。(4分)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1)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

(2) 平均利润是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

(3)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在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4) 所以,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段的经济关系。这就表明,整个工人阶级和整个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是完全相对立的。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标准答案:

一、BCCDA DACBA DBCBD BCACD DCABD CABBA

二、31.BCD 32.ABD 33.CD 34.ABCD 35.ABC 36.ABCD 37.ABD 38.AB 39.ABCD 40.ABCD

全国2009年1月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广延性

B.持续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意识——物质——意识

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10.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11.生产方式是()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最多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最少劳动时间

1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自由竞争规律

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价值规律

l6.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

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18.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

A.合议制和专制独裁制

B.合议制和二元君主制

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D.专制独裁制和二元君主制

19.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

A.运输时间

B.劳动时间

C.非劳动时间

D.流通时间

20.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B.平均利润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

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

21.下列关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

B.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

C.由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

D.与平均利润率和企业利润率按相同比例变动

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B.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经营权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别

23.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汇率

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

24.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

A.借贷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商业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借贷资本输出和职能资本输出

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A.卡特尔和托拉斯

B.辛迪加和托拉斯

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

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

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改变

C.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

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斯大林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共产主义

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2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3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和压迫

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

C.注意分寸

D.适可而止

3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A.产生

B.性质

C.具体特点

D.变化发展

3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3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

3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D.I(c+m)=Ⅱv

37.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金融寡头

B.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在于()

A.它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B.它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

C.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D.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A.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

B.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自由选择职业

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潜能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见教材16-18页。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①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把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于一身,是因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具有一致性。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且通过科学性来保证。(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42.简述意识的本质。见教材82-84页。

答: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4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见教材257-261页。

答:(1)由于形成级差地租的具体生产条件不同,使级差地租具有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

Ⅱ。级差地租Ⅰ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不同的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级差地租Ⅱ形成的条件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4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见教材273页。

答:(1)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2)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说来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①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②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③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海外利润;④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4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见教材360页。

答: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

(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

(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

(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见教材138-139页。

答:邓小平总结了新的科技革命以来生产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真理,它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当科学还没有应用于生产过程时,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当科学应用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各要素中去时,它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其表现是,科学不只是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是能够走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见教材203页。

答:(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相对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竞争。少数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先进生产条件,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以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从而导致商品的社会价值下降。单位商品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价值也相应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超额剩余价值虽然在个别

资本家那里消失了,但所有的资本家却可以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而得到相对剩余价值。

标准答案:

一、ABADC DACBB DCAAD CBCDB AACBC DABCA

二、31.BCD 32.ABD 33.BD 34.ABC 35.ABC 36.ABC 37.ACD 38.BCD 39.ABCD 40.ABCD

全国2009年4月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 D.可知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A.质量互变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唯一动力 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 B.三权分立制度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

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IIc B.I(v+m)=IIc

C.I(c+v+m)=Ic+IIc D.II(c+v+m)=I(v+m)+II(v+m)

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C.垄断利润D.企业利润

23.资本主义地租是()

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

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

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C.巨大的社会财富 D.社会化的生产力

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 D.《反杜林论》

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列宁 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

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久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

A.税收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利率政策 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

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d)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1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3分)

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这一划分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2分)

它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分)

(2)这一划分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2分)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

(2)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是由下列条件决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艰难性。

(3)要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分)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2分)

(2)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1分)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2分)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2分)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1分)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分)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2分

标准答案:

一、BCADB ADCBD DCDAD BBBBB CACDA ACAAB

二、31.BCD 32.ACD 33.ACD 34.ABCD 35.ABCD 36.AB 37.AC 38.BCD 39.AB 40.ACD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自然性

B.可知性

C.不可逆性

D.客观实在性

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世界是统一的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

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

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A.普遍联系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具体分析法

8.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能动性

B.被动性

C.消极性

D.积极性

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

A.真理是有价值的

B.有用即真理

C.真理是永恒的

D.真理是万能的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12.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

A.意识形态划分法

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C.文化形态划分法

D.政治形态划分法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

A.历史决定论

B.历史被动论

C.历史宿命论

D.历史意志论

14.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政治标准

B.思想标准

C.经济标准

D.道德标准

1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1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7.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8.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19.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A.c∶v

B.m∶v

C.c+v

D.m/(c+v)

2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

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C.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

D.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

22.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生产出剩余价值

C.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D.贷出货币,投入生产和流通中

23.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这表明()

A.股票价格等于股票票面额

B.股票这种商品是有价值的

C.股票价格的变动唯一取决于股息收入

D.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自然分工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出现

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2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

A.“参与制”实现的

B.“个人联合”实现的

C.竞争机制实现的

D.价格机制实现的

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27.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8.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

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普选制

B.一人一票制

C.民主集中制

D.党委负责制

30.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 )

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生活富裕

C.实行按需分配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 )

A.机械性

B.局部性

C.不彻底性

D.形而上学性

32.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 )

A.宿命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产物

34.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B.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

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36.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

A.使用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

D.价值

37.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 )

A.立法权

B.财政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38.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的阶段有( )

A.购买

B.分配

C.生产

D.销售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包括( )

A.资本主义国有企业

B.大型混合联合企业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

40.社会主义民主( )

A.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C.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同其他社会的民主没有本质区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2009年1月

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的两方面含义: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

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他自身,所以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时绝对的。(2)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①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

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

待于深化。

(3)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③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2)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4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我国的改革之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2)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这就是说,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而是根除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

(3)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1)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即: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利息的数量则由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两个因素所决定,即: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利息率。(2)利息率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动。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平均利润,更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否则,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的职能资本家就无利可图,从而不会去借款。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不能得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会无利可得,从而否定了借贷资本家对其资本的所有权,他就不会贷款给职能资本家。

所以,利息率变动的高低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即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一定时期利润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平均利息率本省的高低,因为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息率与平均利息率在相同方向上发生变化;二是由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所决定。这个比例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供给与需求双方的竞争,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就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

(3)在一定的平均利率水平和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究竟多高,实际上市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所决定的。此外,利息率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等。

标准答案:

一、DDBBB CCABA CBACA DBBAA CCDDA ABDCD

二、ACD ACD ABC AD BC AD ACD ACD ACD ABC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3.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B.普遍性C.特殊性D.斗争性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9.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感觉、概念、判断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知觉、表象D.感觉、知觉、推理

10.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A.唯理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1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

12.地理环境是()

A.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经济结构的划分依据

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D.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

13.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14.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

16.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心理素质B.人的文化素质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自然属性

17.货币的本质是()

A.价值符号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8.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

A.c∶v B.m∶c C.c∶m D.m∶v

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劳动成为商品B.劳动力成为商品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

20.商品生产者要实现更多的收益必须使()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1.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

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B.社会两大部类的比例失调

C.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D.国家宏观调控的缺失

23.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

A.c+v+m B.c+v C.c+m D.v+m

24.除了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还有()

A.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 B.商业资本家有独立的投资

C.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D.存在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商业店员

25.借贷资本是()

A.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相同的职能资本B.与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相同的流通资本

C.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D.与其他职能资本家获得同样利润的资本形式26.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商品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输出

27.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A.促进市场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的平衡B.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C.促进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D.促进币值稳定与收支平衡

28.资本国际化进程大体是()

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B.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D.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国际化29.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

3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A.按资分配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D.平均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

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D.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32.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4.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实现社会变革B.创造物质财富C.创造精神财富D.摆脱一切制约

35.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生产36.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职能形态有()

A.货币政策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借贷资本

37.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

A.剩余价值率B.资本有机构成C.资本周转速度D.不变资本的节约

38.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

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劳务全球化

39.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法国的圣西门B.法国的傅立叶C.英国的欧文D.德国的黑格尔

40.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B.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D.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答:(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客观性的含义:

1.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4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答: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的同步性。

(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4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个部门的分配;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实现优胜劣汰。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答: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即资本主义国家在私人企业外部起作用,以实现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4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

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其具体国情各不相同。

3.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答: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第三,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2.对我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3.对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对外国文化,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

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答: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封建斗争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当时的资产阶级学者提出了许多富有进取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发扬了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

形态总体上失去其历史进步性,成了为剥削制度辩护、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参考答案:

一、BCADD BDACB ADDAA CDABC BABBC ABCDC

二、31.ACD 32.AD 33.ABCD 34.ABC 35.BC

36.ABC 37.ABCD 38.ABC 39.ABC 40.ABCD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04742自考通信概论试题自考历年真题标准版【高清版】

浙04742二 通信槪论试题 第2页(共4页) 10. 光纤通信系统在互联网上的新技术星全光网络、光终端和 A ?光发射机 B.光接收机 C.光交换机 D.光路由器 11 ?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其功能与信源 八.相似 13.相同 C.相反 D.无关 12?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和译码?其目的是从接收信号中止确恢复岀原始 电信号,通常接收信号受到 八?干扰和减损 B.衰减和降幅 13 ?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的优点之一是 A.占川带宽更窄 C. 对同步要求不高 14?按照传输媒介来分.移动电话系统属于 八?中波通信系统 C ?短波通信专用系统 15 ?止弦信号 A ?既属于函数信号又属于交变信号 C.既属于周期信号又風于交流信号 16?—个 1E 弦信号的周期是4ms ?那么它的频率等于 A. 250IIz B.25I1Z C. 4Hz D. 0,25Hz 17?频率较低(大约2MHz 以下)?且具有绕射能力的电磁波叫做 A.天波 B.光波 C.地波 1)?散射波 18 ?语音绢码就是语音信号的 A,压缩过程 B,滤波过程 C 数字化过程 D.加密过程 19.二进制PCM 信号的带宽取决于数据?的比特率以及用于表示数据的 &编码技术分为 A.数字绢码和模拟須码 C.参量编码和波形塢码 9. 跳时码分多址主要用于 八?第一代移动通信领域 C 第二代移动通信设备 B. 参量缁码和混合須码 D.抽样绸码和量化编码 13 ?军事抗干扰通信领域 I ) ?第二代半移动通信网络 C. 降福和时延 D.歸变和时延 B.易于加密处理?保密强度高 I ).系统设备简单 B.无线通信系统 【)?红夕卜线通倍设爸 B.既属于周期信号乂属于函数信号 D. 既厲于周期信号又属于模拟信号

2021年自考通信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通信基本 1,通信系统普通模型,各构成单元重要功能信号是消息或者信息传播载体。 简述消息、信息与信号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消息是信息物理体现形式,如语音、文字、图片和数据等。 信息是消息内涵。消息是信息外在形式。 信号是消息或信息传播载体。 通信系统构成: 通信系统核心涉及信源、发送设备、传播媒质(信道)、接受设备、信宿5某些。 信源是消息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毕非电量—电量转换。依照消息种类不同,信源可以分为模仿信源和数字信源。 发送设备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其目是将信源产生消息信号变成适合在信道中传播信号。 信道是指传播信号通道,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噪声源是信道中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她各处噪声集中表达。 接受设备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接受信号中对的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信宿是传送信息目地。其功能与信源相反,即将复原原始电信号还原成消息。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编码功能:一是对模仿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 二是去除冗余(不需要)信息,提高传播有效性。 信源译码重要功能:一是对数字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 3. 数字通信优缺陷。 长处: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传播差错可控。

3、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当代计算机技术对信号进行解决、加工、变 换、存储、形成综合业务网。 4、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且重量轻,成本低。 5、易于加密解决,且保密强度高。 缺陷:1、比模仿通信占用更宽信道带宽。 2、数字通信对同步规定高,因而系统设备比较复杂。但是,随着新带宽传播 媒质采用和超大规模继承电路发展,数字通信这些缺陷已经弱化。 4,通信系统分类。 按通信业务分类: 通信系统可以分为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和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等。 按信号特性分类: 按照信道中所传播是模仿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提成: 模仿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照调制方式分: 基带系统和调制(带通)系统 按照传播媒介: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按照工作波段分类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光通信系统等。 5,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特性。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周期是定义在时间区上,每隔一段时间间隔按相似规律重复变化信号。非周期是不具备重复性信号) 6,模仿和数字信号区别。 模仿信号是指信号参量取值是持续(不可数,无穷多),如电话机送出语音信号、电视摄像机输出图像信号等。

2021年自考通信概论笔记

第一章 1.消息、信息与信号有何区别和关系? 信息是人们本来不知而待知内容,通惯用语言、文字、音乐、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等不同物理体现形式(称之为消息)来表达。 信息是消息内涵,消息是信息外在形式。 发送设备可以将信源产生信号转变成适合在信道中传播信号。 2.数字信号和模仿信号区别是什么?分别给出两种信号例子。 麦克风(声音->音频信号)、摄像机(图像->视频信号),这些都属于模仿信源,送出是模仿信号; 电传机(键盘字符->数字信号)、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是数字信源,输出是数字信号。 3.画出通信系统普通模型,并简述各小方框重要功能。 信源是消息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毕非电量--电量转换。依照消息种类不同,信源可分为模仿信号和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其目是将信源产生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播信号。发送设备涵盖内容诸多,可以是不同电路和变换器。 信道是指传播信号通道,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噪声源是信道中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她各处噪声集中表达。 接受设备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接受信号中对的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信宿是传送消息目地。其功能与信源相反,即将复原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信消息,如扬声器等。 4.何谓数字通信? 运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简述数字通信系统重要优缺陷。 重要长处: 1) 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 传播差错可控。 3) 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当代计算技术对信号进行解决、加工、变换、存储,形成综合业务网。 4) 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且重量轻,成本低。 5) 易于加密解决,且保密强度高。 重要缺陷: 1) 比模仿通信占用更宽信道带宽。 2) 数字通信对同步规定高,因而系统设备比较复杂。 6.何谓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并各举一例。 单工通信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播工作方式,例如,广播、遥测、遥控、无线寻呼等。 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步进行收和发工作方式,例如,使用同一载频普通对讲机、询问及检索等。 全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可同步进行收、发消息工作方式,例如,电话(或手机)通信。

全国2014年4月自考通信概论试题04742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们可以通俗地讲,通信就是信息的 A.放大和检索 B.存储和还原 C.传输和交换 D.交换和检索 2.将抽样信号幅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叫 A.量化 B.编码 C.整形 D.滤波 3.典型的PCM电话通信通常用的标准抽样频率是 A.3400Hz B.6800Hz C.8000Hz D.9600Hz 4.下列方法中可以增大信道容量的是 A.提高电路的灵敏度 B.提高信噪比 C.提高放大倍数 D.提高工作频带 5.真正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的指标是 A.传输容量 B.误码率 C.输出信噪比 D.频带利用率 6.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A.适应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B.标准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C.有效性和可靠性 D.标准性和可用性 7.描述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使用

A.频谱图 B.时域图 C.柱状图 D.电压—电流关系图 8.2ASK和2PSK所需的带宽是码元速率的 A.2倍 B.3倍 C.4倍 D.8倍 9.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其功能与信源 A.相同 B.相反 C.相似 D.相近 10.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是:8μm至 A.100μm B.20μm C.15μm D.10μm 11.移动通信发展很快,GSM系统和N—CDMA系统都属于 A.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 B.第1代移动通信系统 C.第2代半移动通信系统 D.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 12.No.7信令系统的消息传递部分的功能是在对应的两个用户部分之间可靠传送 A.话音信息 B.信令消息 C.拨号信息 D.铃流信息 13.码元速率与信息速率的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大于等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14.存储转发式的交换基本单位是电报的 A.时隙 B.报文 C.语音 D.节点 15.路由问题是解决分组交换网中的某实体应该如何进行分组转发的问题,该实体为 A.全部结点 B.目的结点 C.结点交换机 D.主要结点 16.衡量电话交换系统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是 A.交换速度 B.话务量 C.呼损率 D.时延 17.微波信号的工作波长为 A.1m至10mm B.1m至lmm C.1m至0.1mm D.1m至0.01mm 18.单跳形式的VSAT卫星通信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又称为 A.星形网络 B.跳跃型网络 C.总线型网络 D.网形网络 19.眼图可以定性地反映码间串扰的程度,“眼睛”’闭合时表示

自考通信概论小结

自考通信概论小结 第一章 1.1消息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如语音、文字、图片和数据等 1.2 信息是消息的内涵 1.3信号是消息或信息的传输载体 1.4一个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传输媒质(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 1.5信息在传输之前,必须转换成电(或)光信号 1.6信号可以是模拟的(连续值)或数字的(离散值) 1.7按相同规律重复变化的信号是周期信号 1.8一个周期信号可以分解为一系列正弦波 1.9正弦波可以用以下3个参量来描述 振幅——波形的瞬时高度 频率——每秒完成的循环次数(一个循环就是一个周期) 相位——沿时间轴的波形偏移量 1.10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 1.11时域图描述的是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1.12频域图描述的是信号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1.13信号频谱是描述的是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1.14信号频谱是综所包含的所有频率分量的集合 1.15信号带宽是信号的最高频分量与最低频分量的频率差 1.16传输媒质是可以传输电(或光)信号的物质,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两类 1.17有线信道有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和光纤

1.18无线信道是指可以传输电磁波(包括光波)的自由空间或大气层。 1.19电磁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视线传播和散射传播。 1.20天线架越高,视线传输距离越远 1.21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可以大大提高视距 1.22利用微波中继可以实现远程通信 1.23噪声是一种不需要的、有害的电信号 1.24噪声能使模拟信号失真,使数字信号发生错码,并限制着信息的传输速率。 1.25热噪声是影响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1.26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1.27提高信噪比,可以增大信道容量 1.28信道带宽和信噪比可以互换 1.29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3种,按 数据代码排列的顺序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1.30复用是利用一条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技术。 1.31复用技术主要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波分复用等 1.32频分复用是一种按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 1.33时分复用是利用分时方式实现多路信号传输的复用方式 1.34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35模拟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传输带宽来衡量,可靠性用输出信噪比来衡量的1.36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频带利用率来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来的衡量的1.37一个二进制码元含1bit的信息量 1.38一个M进制码元含有logMbit的信息量 2 1.39码元速率R是每秒发送的码元个数 B

全国2009年7月自考通信概论试题

全国2009年7月自考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信系统中信源是消息的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 ) A.电信号 B.原始电信号 C.IP分组 D.语音信号 2.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的功能是匹配信道和( ) A.交换设备 B.传输设备 C.信源 D.复用器 3.通信系统中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 ) A.滤波 B.译码 C.解调 D.反变换 4.模拟信号的信道带宽和所传输的信号带宽相比( ) A.前者必须大于后者 B.前者必须小于后者 C.前者必须小于或等于后者 D.两者无关 5.在天波传播中,反射高频电磁波的主要是( ) A.A层 B.D层 C.E层 D.F层 6.若抽样速率f s<2f H,则会产生( ) A.叠加失真 B.混合失真 C.混叠失真 D.相对失真 7.理想抽样频谱的包络是( ) A.一条水平线 B.上升曲线 C.下降曲线 D.抛物线 8.在PCM中,对于语音、图像等随机信号,量化误差是( ) A.固定的 B.随机的 C.可确定的 D.一个函数 9.在PCM中,编码位数每增加一位,平均量化信噪比就提高( ) A.5 dB B.6 dB C.7 dB D.8 dB 10.增量调制可看成是DPCM,且量化电平数为( )

A.2 B.3 C.4 D.5 11.观察眼图时,当“眼睛”张大时,表示码间串扰( ) A.没有 B.不确定 C.大 D.小 12.在无线传输中,λ是发射信号的波长,要想保证有效的辐射,所需的天线长度一般应大于( ) A. 3λ B.4λ C.5λ D.6 λ 13.幅度调制的实质是进行( ) A.幅度放大 B.幅度缩小 C.频谱搬移 D.频谱扩大 14.在FM 和PM 这两种调制中,都保持恒定不变的是( ) A.载波的幅度 B.载波的相位 C.载波的频率 D.载波的时间 15.调频信号的解调就是要产生一个与调频信号的频率呈线性关系的( ) A.输入电流 B.输出电流 C.输入电压 D.输出电压 16.2DPSK 系统是一种实用的数字调相系统,其抗加性白噪声性能( ) A.比2PSK 好 B.比2PSK 差 C.与2PSK 相同 D.与2PSK 相比无法确定其优劣 https://www.doczj.com/doc/6714899105.html,ITT 为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模拟用户规定的7项功能称为( ) A.BORXCHT 功能 B.BORSCHT 功能 C.BORSQHT 功能 D.BOYSCHT 功能 18.克劳斯网络的无阻塞条件可以推广到( ) A.任意奇数级空分交换网络 B.任意偶数级空分交换网络 C.任意空分交换网络 D.任意数字交换网络 19.多普勒扩展引起的衰落与( ) A.距离有关 B.建筑环境有关 C.相干时间有关 D.能见度有关 20.跳频码分多址常用于( ) A.军事抗干扰通信 B.第一代移动通信 C.第二代移动通信 D.第三代移动通信

2018年10月自考04742通信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l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通信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474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的度量常用 A.输出信噪比 B.误码率 C.传输带宽 D.频带利用率 2.光纤的色散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随传输距离增加,由于不同成分的光传输时延不同引起的 A.脉冲展宽 B.脉冲变窄 C.频率增高 D.频率降低 3.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为使信源与信道匹配,常采用的信号处理方式有 A. 调制、滤波、放大、判决 B.编码、调制、滤波、放大 C.分路、调制、滤波、放大 D.调制、滤波、放大、检波 4.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 A.合理信息传输速率 B. 最低信息传输速率 C.中阀信息传输速率 D.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5.当需要在一条物理信道上对两路或多路信号同时进行传输,要采用 A.调制技术 B.复用技术 C.解调技术 D.编码技术 6.属于数字调制方式的是 A.AM B.PAM C.DSB D.16QAM 7.将抽样信号幅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豁为 A.限幅 B.量化 C.整形 D.滤波 8.观察眼图时,当“眼睛”逐渐张大时,表示码间串扰 A.不存在 B.不确定 C.逐渐增大 D.逐渐减小 9.被称为“元线电窗口”的卫星通信的最佳工作频段是 A.<1GHz B.1~10GHz C.>10GHz D. 0.3~300GHz 10.VSAT卫星通信系统,采用星形网络结构,两个VSAT小站进行通信需经过的跳数为 A.1 8.2 C.3 D.4 11.从有效利用频谱资源的角度,较好的调制方式是 A.AM翻VSB B.DSB翻SSB C.SSB和VSB D.VSB和DSB 12.采用相干解调的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抗噪声性能最优的是 A.2DPSK B.2PSK C.2FSK D.2ASK 13.在自动电话交换网中,若不允许路由上的话务量溢出到其它路由上,应选择

通信概论自考历年试题整理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信系统发送设备的功能是将信源和( ) A.发射机相匹配 B.信道相匹配 C.接收机相匹配 D.信宿相匹配 2.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是( )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离散信号 D.脉冲信号 3.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的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 正确恢复出( ) A.原始电信号 B.数字信号 C.模拟信号 D.基带信号 4.数字通信的主要技术优点是( ) A.适应性和经济性好 B.输出信噪比高 C.频带利用率高 D.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5.信源译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数字信号进行( ) A.模数(A/D)转换 B.数模(D/A)转换 C.码型转换 D.线性与非线性转换 6.频域图描述的是信号随( ) A.频率变化的特性 B.时间变化的特性 C.相位变化的特性 D.振幅变化的特性 7.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 A.适应性和经济性 B.标准性和可维护性 C.有效性和可靠性 D.标准性和可用性 8.波分复用(WDM)是光通信的复用技术,其原理类似( ) A.频分复用 B.时分复用 C.码分复用 D.空分复用 9.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的衡量常用( ) A.输出信噪比 B.误码率

C.传输带宽 D.频带利用率 10.差错率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 ) A.可用性 B.可靠性 C.有效性 D.安全性 11.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是( ) A.平均信息传输速率 B.最低信息传输速率 C.中间信息传输速率 D.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12.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的衡量常用( ) A.输出信噪比 B.频带利用率 C.传输带宽 D.信息速率 13.所谓码间串扰,是由数字基带系统传输总特性不理想,使接收脉冲之间发生( ) A.交叠 B.变窄 C.升高 D.降低 14.眼图可以定性地反映码间串扰的程度,“眼睛”闭合时表示( ) A.串扰大 B.串扰小 C.串扰一般 D.没有串扰 15.在相位调制中,载波的相位随基带信号的( ) A.频率变化 B.相位变化 C.振幅变化 D.角度变化 16.角度调制,是指高频载波的频率或相位按照基带信号的规律而变化的一种调制方式,它是一种 ( ) A.基带调制 B.幅度调制 C.线性调制 D.非线性调制 17.调幅(AM)是常规双边带调制的简称,AM信号一般都采用( ) A.同步检波 B.高频载波 C.相干载波 D.包络检波 18.电路交换的路由选择原则是先选择( ) A.基干路由 B.低呼损直达路由 C.高效直达路由 D.迂回路由 19.关系到用户对电话系统提供服务的满意度的指标是( ) A.呼损率 B.差错率 C.话务量 D.阻塞率 20.信令按工作区域可分为( ) A.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B.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 C.记发器信令和线路信令 D.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 21.俗称移动通信中的IS-95属于( )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信概论真题及标准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信概论真题 (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 1.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的度量常用()。(分数:1.00) A.输出信噪比√ B.误码率 C.传输带宽 D.频带利用率 解析: 2.光纤的色散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随传输距离增加,由于不同成分的光传输时延不同引起的()。(分数:1.00) A.脉冲展宽√ B.脉冲变窄 C.频率增高 D.频率降低 解析: 3.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为使信源与信道匹配,常采用的信号处理方式有()。(分数:1.00) A.调制、滤波、放大、判决 B.编码、调制、滤波、放大√ C.分路、调制、滤波、放大 D.调制、滤波、放大、检波 解析: 4.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分数:1.00) A.合理信息传输速率 B.最低信息传输速率 C.中阀信息传输速率 D.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解析: 5.当需要在一条物理信道上对两路或多路信号同时进行传输,要采用()。(分数:1.00) A.调制技术 B.复用技术√ C.解调技术

D.编码技术 解析: 6.属于数字调制方式的是()。(分数:1.00) A.AM B.PAM C.DSB D.16QAM √ 解析: 7.将抽样信号幅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豁为()。(分数:1.00) A.限幅 B.量化√ C.整形 D.滤波 解析: 8.观察眼图时,当“眼睛”逐渐张大时,表示码间串扰()。(分数:1.00) A.不存在 B.不确定 C.逐渐增大 D.逐渐减小√ 解析: 9.被称为“元线电窗口”的卫星通信的最佳工作频段是()。(分数:1.00) A.<1GHz B.1~10GHz √ C.>10GHz D.0.3~300GHz 解析: 10.VSAT 卫星通信系统,采用星形网络结构,两个 VSAT 小站进行通信需经过的跳数为()。(分数:1.00) A.1 B.2 √ C.3 D.4 解析:

自考通信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通信基础 1,通信系统一般模型,各组成单元的主要功能信号是消息或者信息的传输载体。 简述消息、信息与信号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消息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如语音、文字、图片和数据等。 信息是消息的内涵。消息是信息的外在形式。 信号是消息或信息的传输载体。 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系统的核心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传输媒质(信道)、接收设备、信宿5部分。 信源是消息的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成非电量—电量的转换。根据消息种类的不同,信源可以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 发送设备的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其目的是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通道,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噪声源是信道中的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他各处的噪声的集中表示。 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的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信宿是传送信息的目的地。其功能与信源相反,即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还原成消息。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编码的功能:一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 二是去除冗余(不需要)信息,提高传输的有效性。 信源译码的主要功能:一是对数字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 3. 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传输差错可控。 3、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加工、变 换、存储、形成综合业务网。 4、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且重量轻,成本低。 5、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强度高。 缺点:1、比模拟通信占用更宽的信道带宽。 2、数字通信对同步要求高,因而系统设备比较复杂。不过,随着新的带宽传 输媒质的采用和超大规模继承电路的发展,数字通信的这些缺点已经弱化。 4,通信系统的分类。 按通信业务分类: 通信系统可以分为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和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等。 按信号特征分类: 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照调制方式分: 基带系统和调制(带通)系统

2013年4月自考《通信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概论 (课程代码04742)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波分复用(WDM)是用于光通信中的复用技术,其原理类似于 A.正交调制 B.空分复用 C.频移键控 D.频分复用 2.在64进制中,如果比特速率为2400b/s,则码元速率为 A.400Baud B.480Baud C.1200Baud D.240×32Baud 3.数字基带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两种干扰,即 A.码间串扰和信道衰减 B.码间串扰和信道加性噪声 C.邻道串扰和信道加性噪声 D.邻道干扰和远端噪声干扰 4.广义的调制分为 A.基带调制和带通调制 B.基带调制和边带调制 C.正弦调制和余弦调制 D.基带调制和通带调制 5.相干解调的关键是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与所接收的已调载波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且做到严格 A.等幅 B.等幅等压 C.同步

D.等压 6.跳时码分多址主要用于 A.第一代移动通信领域 B.军事抗干扰通信领域 C.第二代移动通信设备 D.第二代半移动通信网络 7.天波能够被电离层反射,该电磁波的频率为 A.2~30MHz B.30~200MHz C.300MHz D.300~400MHz 8.等概率的双极性信号没有离散谱,也就是说无 A.直流分量和高频交流成分 B.直流分量和低频交流成分 C.直流分量和定时分量 D.交流分量和定时分量 9.在实际的蜂窝无线电和个人通信系统中,每个用户所发射的功率受控于 A.终端处理器 B.当前服务基站 C.交换机 D.网管中心 10.通信网数字化即全面采用数字技术,涉及到网中各个部分以及 A.各个环节 B.主要通路 C.主要模块 D.各个接口 11.为了防止未被授权的用户获得信息或将差错信息加入到系统中,一般采用加密技术,提供通信的 A.准确性 B.保密性 C.有效性 D.可靠性

全国自学考试通信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学考试通信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通信概论 全国2021年4月自学考试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信传输和交换的实质内容是( C ) A.文字 B.数据 C.信息 D.图像 2.信源是消息的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成的是 A.非电量—电量的转换 B.电量—非电量的转换 C.电量—光量的转换 D.光量—电量的转换 3.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功能与信源( B ) A.相同 B.相反 C.相似 D.无关 4.信源编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模拟信号进行(

A ) A.模数(A/D)转换 B.数模(D/A)转换 C.码型转换 D.线性与非线性转换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C ) A.适应性和经济性 B.标准性和可维护性 C.有效性和可靠性 D.标准性和可用性 6.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度量可用( A ) A.传输带宽 B.误码率 C.频带利用率 D.输出信噪比 7.通常用来度量模拟通信系统接收端可靠性的是( A ) A.输出信噪比 B.误码率 C.传输带宽 D.频带利用率 8.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衡量可用( B ) A.输出信噪比 B.差错率 C.传输带宽 D.信息速率 9.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 D ) 第 1 页 A )(

自考通信概论 A.最佳信息传输速率 B.最低信息传输速率 C.中间信息传输速率 D.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10.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衡量常用( B ) A.输出信噪比 B.频带利用率 C.传输带宽 D.信息速率 11.对典型的电话信号PCM的抽样频率通常采用( C ) A.3400 Hz B.7000 Hz C.8000 Hz D.10000 Hz 12.将抽样信号幅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叫( B ) A.编码 B.量化 C.整形 D.放大 13.常用于A律PCM四次群以下的接口码型是( A ) A.HDB3 B.AMI C.CMI D.NRZ 14.数字基带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一是码间干扰,另一个是(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概论自考历年试题整理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概论自考历年试题整理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壹、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于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壹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于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信系统发送设备的功能是将信源和() A.发射机相匹配 B.信道相匹配 C.接收机相匹配 D.信宿相匹配 2.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是()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离散信号 D.脉冲信号 3.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的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 A.原始电信号 B.数字信号 C.模拟信号 D.基带信号 4.数字通信的主要技术优点是() A.适应性和经济性好 B.输出信噪比高 C.频带利用率高 D.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5.信源译码的主要功能之壹是对数字信号进行() A.模数(A/D)转换 B.数模(D/A)转换 C.码型转换 D.线性和非线性转换

6.频域图描述的是信号随() A.频率变化的特性 B.时间变化的特性 C.相位变化的特性 D.振幅变化的特性 7.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A.适应性和经济性 B.标准性和可维护性 C.有效性和可靠性 D.标准性和可用性 8.波分复用(WDM)是光通信的复用技术,其原理类似() A.频分复用 B.时分复用 C.码分复用 D.空分复用 9.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的衡量常用() A.输出信噪比 B.误码率 C.传输带宽 D.频带利用率 10.差错率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 A.可用性 B.可靠性 C.有效性 D.安全性 11.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是() A.平均信息传输速率 B.最低信息传输速率 C.中间信息传输速率 D.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12.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的衡量常用() A.输出信噪比 B.频带利用率 C.传输带宽 D.信息速率 13.所谓码间串扰,是由数字基带系统传输总特性不理想,使接收脉冲之间发生()

自考 04742 通信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通信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通信传输和交换的实质内容是()A.文字 B.数据 C.信息 D.图像 2.信源是消息的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成的是() A.非电量—电量的转换 B.电量—非电量的转换 C.电量—光量的转换 D.光量—电量的转换 3.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功能与信源()A.相同 B.相反 C.相似 D.无关 4.信源编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模拟信号进行() A.模数(A/D)转换 B.数模(D/A)转换 C.码型转换 D.线性与非线性转换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A.适应性和经济性 B.标准性和可维护性 C.有效性和可靠性 D.标准性和可用性 6.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度量可用()A.传输带宽 B.误码率 C.频带利用率 D.输出信噪比 7.通常用来度量模拟通信系统接收端可靠性的是()A.输出信噪比 B.误码率 C.传输带宽 D.频带利用率 8.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衡量可用()A.输出信噪比 B.差错率 C.传输带宽 D.信息速率 9.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 A.最佳信息传输速率 B.最低信息传输速率 C.中间信息传输速率 D.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10.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衡量常用()A.输出信噪比 B.频带利用率 C.传输带宽 D.信息速率 11.对典型的电话信号PCM的抽样频率通常采用()A.3400 Hz B.7000 Hz C.8000 Hz D.10000 Hz 12.将抽样信号幅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叫()A.编码 B.量化 C.整形 D.放大 13.常用于A律PCM四次群以下的接口码型是()A.HDB3 B.AMI C.CMI D.NRZ 14.数字基带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一是码间干扰,另一个是() A.信道噪声 B.量化噪声 C.电路噪声 D.器件热噪声 15.模拟信号数字化的3个步骤依次是() A.编码、量化和抽样 B.抽样、编码和量化 C.编码、抽样和量化 D.抽样、量化和编码 16.数字调制是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数字带通信号 D.数字视频信号 17.实现相干解调的关键是要求接收端提供一个与调制载波严格同步的() A.高频载波 B.同步检波 C.包络检波 D.相干载波 18.反映话源在电话通信使用上的数量需求,与呼叫的强度和平均占用时长有关的是() A.话务量 B.呼损率 C.话务峰值量 D.阻塞率 19.移动通信中俗称的GPRS、CDMA20001X属于() A.2G(第2代移动通信) B.2.5G(第2半代移动通信) C.3G(第3代移动通信) D.3.5G(第3半代移动通信) 2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空中接口采用的多址技术是()A.FDMA B.TDMA C.CDMA D.OFDM 21.我国规定SDH数字微波系统可以采用的容量系列STM-4的标准速率是() A.51.840 Mbit/s B.155.220 Mbit/s C.622.080 Mbit/s D.2488.320 Mbit/s 22.卫星通信的频率范围一般选在微波波段的() A.100 MHz-100 GHz B.200 MHz-200 GHz C.300 MHz-200 GHz D.300 MHz-300 GHz 23.静止卫星通信的优点不包括 ...()

全国2009年4月自考通信概论试题及答案

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 :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部id ,可以直接 进入俱乐部);俱乐部url 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6714899105.html,/club/5346389(您也可以通过此url 进入俱乐部。) 1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通信概论试题(后附答案) 课程代码:047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信传输和交换的实质内容是( ) A.文字 B.数据 C.信息 D.图像 2.信源是消息的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成的是 ( ) A.非电量—电量的转换 B.电量—非电量的转换 C.电量—光量的转换 D.光量—电量的转换 3.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功能与信源( ) A.相同 B.相反 C.相似 D.无关 4.信源编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模拟信号进行( ) A.模数(A /D)转换 B.数模(D /A)转换 C.码型转换 D.线性与非线性转换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 A.适应性和经济性 B.标准性和可维护性 C.有效性和可靠性 D.标准性和可用性 6.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度量可用( ) A.传输带宽 B.误码率 C.频带利用率 D.输出信噪比 7.通常用来度量模拟通信系统接收端可靠性的是( ) A.输出信噪比 B.误码率 C.传输带宽 D.频带利用率 8.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衡量可用( ) A.输出信噪比 B.差错率

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 :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部id ,可以直接 进入俱乐部);俱乐部url 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6714899105.html,/club/5346389(您也可以通过此url 进入俱乐部。) 2 C.传输带宽 D.信息速率 9.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 ) A.最佳信息传输速率 B.最低信息传输速率 C.中间信息传输速率 D.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10.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衡量常用( ) A.输出信噪比 B.频带利用率 C.传输带宽 D.信息速率 11.对典型的电话信号PCM 的抽样频率通常采用( ) A.3400 Hz B.7000 Hz C.8000 Hz D.10000 Hz 12.将抽样信号幅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叫( ) A.编码 B.量化 C.整形 D.放大 13.常用于A 律PCM 四次群以下的接口码型是( ) A.HDB 3 B.AMI C.CMI D.NRZ 14.数字基带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一是码间干扰,另一个是( ) A.信道噪声 B.量化噪声 C.电路噪声 D.器件热噪声 15.模拟信号数字化的3个步骤依次是( ) A.编码、量化和抽样 B.抽样、编码和量化 C.编码、抽样和量化 D.抽样、量化和编码 16.数字调制是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数字带通信号 D.数字视频信号 17.实现相干解调的关键是要求接收端提供一个与调制载波严格同步的( ) A.高频载波 B.同步检波 C.包络检波 D.相干载波 18.反映话源在电话通信使用上的数量需求,与呼叫的强度和平均占用时长有关的是 ( ) A.话务量 B.呼损率

通信概论历年自学考试试题 04742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信传输和交换的实质内容是() A.文字 B.数据 C.信息 D.图像 2.信源是消息的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成的是 ()A.非电量—电量的转换 B.电量—非电量的转换 C.电量—光量的转换 D.光量—电量的转换 3.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功能与信源() A.相同 B.相反 C.相似 D.无关 4.信源编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模拟信号进行() A.模数(A/D)转换 B.数模(D/A)转换 C.码型转换 D.线性与非线性转换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A.适应性和经济性 B.标准性和可维护性 C.有效性和可靠性 D.标准性和可用性 6.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度量可用() A.传输带宽 B.误码率 C.频带利用率 D.输出信噪比 7.通常用来度量模拟通信系统接收端可靠性的是() A.输出信噪比 B.误码率 C.传输带宽 D.频带利用率 8.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衡量可用() A.输出信噪比 B.差错率 C.传输带宽 D.信息速率 9.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 A.最佳信息传输速率 B.最低信息传输速率 C.中间信息传输速率 D.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10.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衡量常用() A.输出信噪比 B.频带利用率 C.传输带宽 D.信息速率 11.对典型的电话信号PCM的抽样频率通常采用() A.3400 Hz B.7000 Hz C.8000 Hz D.10000 Hz 12.将抽样信号幅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叫() A.编码 B.量化 C.整形 D.放大 13.常用于A律PCM四次群以下的接口码型是() A.HDB3 B.AMI C.CMI D.NRZ 14.数字基带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一是码间干扰,另一个是() A.信道噪声 B.量化噪声 C.电路噪声 D.器件热噪声 15.模拟信号数字化的3个步骤依次是() A.编码、量化和抽样 B.抽样、编码和量化 C.编码、抽样和量化 D.抽样、量化和编码 16.数字调制是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数字带通信号 D.数字视频信号 17.实现相干解调的关键是要求接收端提供一个与调制载波严格同步的() A.高频载波 B.同步检波 C.包络检波 D.相干载波 18.反映话源在电话通信使用上的数量需求,与呼叫的强度和平均占用时长有关的是 ()A.话务量 B.呼损率 C.话务峰值量 D.阻塞率 19.移动通信中俗称的GPRS、CDMA20001X属于() A.2G(第2代移动通信) B.2.5G(第2半代移动通信) C.3G(第3代移动通信) D.3.5G(第3半代移动通信) 2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空中接口采用的多址技术是() A.FDMA B.TDMA C.CDMA D.OFDM

4月全国自考通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如今,在自然科学领域凡是涉及“通信”这一术语时,一般均指“电通信”。广义来讲,光通信也属于电通信,因为光也是一种( ) A.电波 B.电磁波 C.光波 D.微波 2.通信系统的作用是将信息从信源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我们把能够实现信息传输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信道)的集合称为( ) A.交换系统 B.传输系统 C.发送系统 D.通信系统 3.从受到干扰和损耗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完成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功能的设备是( ) A.调制器 B.解调器 C.接收设备 D.发送设备 4.数字调制把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与传输信道匹配的( ) A.数字信号 B.信号频率 C.模拟信号 D.信号波形 5.在实际中,对信号时域特性分析研究时用来观察信号的设备是( ) A.万用表 B.示波器 C.频谱仪 D.误码仪 6.光通信系统扩容采用的复用技术是( ) A.频分复用 B.时分复用 C.码分复用 D.波分复用 7.模拟通信系统中的有效性的衡量可用( ) 1

A.传输带宽 B.误码率 C.频带利用率 D.输出信噪比 8.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是( )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离散信号 D.脉冲信号 9.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过程称为( ) A.语音变换 B.语音分析 C.语音编码 D.语音合成 10.将抽样信号幅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叫( ) A.编码 B.量化 C.整形 D.放大 11.数字基带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两种干扰:一个是信道加性噪声,另一个是( ) A.量化噪声 B.电路噪声 C.码间串扰 D.器件热噪声 12.模拟信号在自然抽样后,PAM信号的脉冲顶部与什么信号相同?( )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抽样信号 D.PCM信号 13.眼图可以定性地反映码间串扰的程度,“眼睛”张大时表示( ) A.串扰大 B.串扰小 C.串扰一般 D.不反映串扰大小 14.频率调制最突出的优势是( ) A.频率利用率高 B.设备复杂度低 C.较高的抗噪声性能 D.较低的输出功率 15.分组交换技术的交换是( ) A.时隙交换 B.电路交换 C.存储转发交换 D.空分交换 16.电话交换系统的服务质量重要指标是指( ) A.话务量 B.呼损率 C.话务峰值量 D.阻塞率 17.反映话源在电话通信使用上的数量需求,与呼叫的强度和平均占用时长有关的是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