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时跟踪检测 (四十)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

课时跟踪检测 (四十)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

课时跟踪检测  (四十)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
课时跟踪检测  (四十)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

一抓基础,多练小题做到眼疾手快

1.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均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一定不可能是()

解析:选D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一样,则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侧面看的长度相等,只有等边三角形不可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棱柱的两个底面是全等的正多边形

B.平行于棱柱侧棱的截面是矩形

C.{直棱柱}?{正棱柱}

D.{正四面体}?{正三棱锥}

解析:选D因为选项A中两个底面全等,但不一定是正多边形;选项B中一般的棱柱不能保证侧棱与底面垂直,即截面是平行四边形,但不一定是矩形;选项C中{正棱柱}?{直棱柱},故A、B、C都错;选项D中,正四面体是各条棱均相等的正三棱锥,故正确.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A.三棱锥B.四棱锥

C.四棱台D.三棱台

解析:选A因为正视图和侧视图都为三角形,可知几何体为锥体,又因为俯视图为三角形,故该几何体为三棱锥.

4.在如图所示的直观图中,四边形O′A′B′C′为菱形且边长

为2 cm,则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ABCO的形状为________,面积为________cm2.解析:由斜二测画法的特点知该平面图形是一个长为4 cm,宽为2 cm的矩形,所以四边形ABCO的面积为8 cm2.

答案:矩形8

5.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矩

形,俯视图是正方形,在该几何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以这4个

点为顶点的几何体的形状给出下列命题:①矩形;②有三个面为直

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四面体;③两个面都是等腰直

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正四棱柱,作出其直观图,

ABCD-A1B1C1D1,如图,当选择的4个点是B1,B,C,C1时,可知①正

确;当选择的4个点是B,A,B1,C时,可知②正确;易知③不正确.

答案:①②

二保高考,全练题型做到高考达标

1.已知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其中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那么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可能是下列各图中的()

解析:选C根据三视图的定义可知A、B、D均不可能,故选C.

2.如图所示是水平放置三角形的直观图,点D是△ABC的BC

边中点,AB,BC分别与y′轴、x′轴平行,则三条线段AB,AD,

AC中()

A.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C

B.最长的是AC,最短的是AB

C .最长的是AB ,最短的是A

D D .最长的是AC ,最短的是AD

解析:选B 由条件知,原平面图形中AB ⊥BC ,从而AB <AD <AC .

3.(2016·沈阳市教学质量监测)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是一个凸多面体的三视图(两个矩形,一个直角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为( )

A .三棱台

B .三棱柱

C .四棱柱

D .四棱锥

解析:选B 根据三视图的法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可得几何体如图所示,这是一个三棱柱.

4.(2016·淄博一模)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起,形成

的三棱锥A -BCD 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视图的面积为( )

A .2

2 B .12

C .

24

D .14

解析:选D 由正视图与俯视图可得三棱锥A -BCD 的一个侧面与底面垂直,其侧视图是直角三角形,且直角边长均为

22,所以侧视图的面积为S =12×22×22=14

. 5.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四棱锥P -ABCD 的四个侧面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3

B .2 5

C .6

D .8

解析:选C 四棱锥如图所示,取AD 的中点N ,BC 的中点M ,连

接PM ,PN ,则PM =3,PN =5,S △PAD =1

2

×4×5=25,

S △PAB =S △PDC =1

2×2×3=3,

S △PBC =1

2

×4×3=6.

所以四个侧面中面积最大的是6. 6.设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是平行六面体; ②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 ③直四棱柱是直平行六面体; ④棱台的相对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解析:命题①符合平行六面体的定义,故命题①是正确的;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的侧棱可能与底面不垂直,故命题②是错误的;因为直四棱柱的底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命题③是错误的;命题④由棱台的定义知是正确的.

答案:①④

7.一个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3 cm 和8 cm ,若两底面圆心的连线长为12 cm ,则这个圆台的母线长为________cm .

解析:如图,过点A 作AC ⊥OB ,交OB 于点C . 在Rt △ABC 中,AC =12 cm ,BC =8-3=5 (cm). ∴AB =122+52=13(cm). 答案:13

8.已知正四棱锥V -ABCD 中,底面面积为16,一条侧棱的长为211,则该棱锥的高为________.

解析:如图,取正方形ABCD 的中心O ,连结VO ,AO ,则VO 就

是正四棱锥V -ABCD 的高.

因为底面面积为16,所以AO =22. 因为一条侧棱长为211.

所以VO =VA 2-AO 2

=44-8=6.

所以正四棱锥V -ABCD 的高为6. 答案:6

9.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那么△ABC 的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如图,图①、图②所示的分别是实际图形和直观图. 从图②可知,A ′B ′=AB =2,

O ′C ′=12OC =3

2,

C ′

D ′=O ′C ′sin 45°=

32×22=6

4

. 所以S △A ′B ′C ′=12A ′B ′·C ′D ′=12×2×64=6

4.

答案:

64

10.已知正三棱锥V -ABC 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

(1)画出该三棱锥的直观图; (2)求出侧视图的面积.

解:(1)直观图如图所示.

(2)根据三视图间的关系可得BC =23,

∴侧视图中VA =

42-???

?23×32×232=23, ∴S △VBC =1

2×23×23=6.

三上台阶,自主选做志在冲刺名校

1.用若干块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搭成该几何体需要的小正方体的块数是( )

A .8

B .7

C .6

D .5

解析:选C 画出直观图,共六块.

2.(2017·湖南省东部六校联考)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四个面的面积中,最大的面积是( )

A .4 3

B .8 3

C .47

D .8

解析:选C 设该三棱锥为P -ABC ,其中PA ⊥平面ABC ,PA =4,则由三视图可知△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故PB =PC =42,所以S △ABC =1

2×4×23=43,S △PAB

=S △PAC =12×4×4=8,S △PBC =1

2

×4×(42)2-22=47,故四个面中面积最大的为S △PBC

=47,选C.

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为正方形,PC与底面ABCD垂直,下图为该四棱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它们是腰长为6 cm 的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1)根据图中所给的正视图、侧视图,画出相应的俯视图,并求出该俯视图的面积;

(2)求PA.

解:(1)该四棱锥的俯视图为(内含对角线)边长为6 cm的正方形,如图,

其面积为36 cm2.

(2)由侧视图可求得PD=PC2+CD2=62+62=62.

由正视图可知AD=6,

且AD⊥PD,

所以在Rt△APD中,

PA=PD2+AD2=(62)2+62=6 3 cm.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及答案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一、选择题 1. 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部分数据如图所示,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 6 B. 1 3 C. 2 3 D.1 3.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半径为1的圆,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π3B.π4C.π5D.π6

4.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三视图是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 1 6 (B ) 13 (C ) 12 (D ) 23 5.某三棱锥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左视图面积为( ) (A) 6 (B) 2 9 (C) 3 (D) 2 3 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该三棱锥的各个面中,最大的面积是( ) A .1 C D

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12 B .24 C .30 D .48 8. 60 的菱形,俯视图为正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8 D. 4 9. 俯视图 左视图 正视图 32 4 5

10.已知某锥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则该锥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二、填空题 11.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 . 12.

第15题图 俯视图 1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对应直观图中PAB 的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视图和几何体的表面积.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形状如图,它是底面为正方形,各个侧面均 为直角三角形的四棱锥,用去的铁皮的面积即该棱锥的表面积,其底面边长为 10,故底面面积为10×10=100 与底面垂直的两个侧面是全等的直角,两直角连年长度分别为10,20,故它们 的面积皆为100 另两个侧面也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中一边是底面正方形的边长10,另一边可在 与底面垂直的直角三角形中求得,其长为=,故此两侧面的面积皆为 S=2. 故选A. 2.【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三视图求体积,其中根据三视图判断出几何体的形状,分析出几何体的几何特征,进而求出底面面积,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为三棱锥,如图:由已知中侧视图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宽为1,∴棱锥的高H=1;底面△的高也为1,又由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底面斜边长 为2,∴底面面积S=1 2 ×2×1=1,则几何体的体积V= 1 3 ×1×1= 1 3 . 3.【答案】B 【命题立意】考查三视图,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容易题.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表面积与体积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表面积与体积 A级——夯基保分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 B.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 C.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则该棱锥可能是六棱锥 D.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任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 解析:选D当一个几何体由具有相同的底面且顶点在底面两侧的两个三棱锥构成时,尽管各面都是三角形,但它不是三棱锥,故A错误;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或是直角三角形但旋转轴不是直角边所在直线,所得几何体就不是圆锥,故B错误;由几何图形知,若以正六边形为底面,且侧棱长相等正六棱锥棱长必然要大于底面边长,故C错误.选D. 2.如图是水平放置的某个三角形的直观图,D′是△A′B′C′中 B′C′边的中点且A′D′∥y′轴,A′B′,A′D′,A′C′三条线段 对应原图形中的线段AB,AD,AC,那么() A.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C B.最长的是AC,最短的是AB C.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D D.最长的是AD,最短的是AC 解析:选C由题中的直观图可知,A′D′∥y′轴,B′C′∥x′轴,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可知,在原图形中AD∥y轴,BC∥x轴,又因为D′为B′C′的中点,所以△ABC 为等腰三角形,且AD为底边BC上的高,则有AB=AC>AD成立. 3.(2019·吉林调研)已知圆锥的高为3,底面半径长为4.若一球的表面积与此圆锥的侧面积相等,则该球的半径长为() A.5 B. 5 C.9 D.3 解析:选B∵圆锥的底面半径R=4,高h=3,∴圆锥的母线l=5,∴圆锥的侧面积S=πRl=20π.设球的半径为r,则4πr2=20π,∴r= 5.故选B. 4.(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我国古代《九章算术》里,记载了一个 “商功”的例子:今有刍童,下广二丈,袤三丈,上广三丈,袤四丈,高 三丈.问积几何?其意思是:今有上下底面皆为长方形的草垛(如图所示), 下底宽2丈,长3丈,上底宽3丈,长4丈,高3丈.问它的体积是多少? 该书提供的算法是:上底长的2倍与下底长的和与上底宽相乘,同样下底长的2倍与上底长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测试题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测试题 001 一、选择题: 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 A ) A.棱台B.棱锥C.棱柱D 答 案: A 从俯视图来看,上、下底面都是正方形,但是大小不一样,可以判断是棱台. 2.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A ) A.B.C.D. 答案:A 因为四个面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则S 表面积 =4S 底面积44 =?=. 3.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B ) A.25πB.50πC.125πD.都不对 答案:B 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 4.底面是菱形的棱柱,其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侧棱长为5,它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 D ) A.130 B.140 C.150 D.160 答案:D 设底面边长是a,底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 12 l l ,,而222222 12 15595 l l =-=- ,, 而222 12 4 l l a +=,即22222 1559548485160 a a S ch -+-====??= ,,. 5.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D )A.9πB.10π C.11πD.12π 答案:D 解析:从三视图可以看出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球和一个圆柱组合而成的,其表面积为22 411221312 Sππππ =?+??+??=. 002 6.下列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D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俯视图正(主)视图侧(左)视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从选项看只要判断正方体的三视图都相同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003 二、填空题 7.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 ,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1:. 答案:1: 333333123123123:: ::::1::1:r r r V V V r r r ====. 004 8.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尺寸的长度单位为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3 m 3. 解析:这是一个三棱锥,高为2,底面三角形一边为4,这边上的高为3, 1 2436V =???. 005 9.若某几何体的三视 cm )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 体积是 18 cm 3. 答案:18 解析:该几何体是由二个长方体组成,下面体积为1339??=,上面的长方体体积为 3319??=,因此其几何体的体积为18. 006 10.一个正方体的各顶点均在同一球的球面上,若该球的体积为,则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24 . 答案:24 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 解析:由 3 43 R π=得R ,2R =,所以2a =,表面积为2624a =. 007 三、解答题: 11.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所有棱长之和之和为24,求长方体的对角线长; 解:设长方体同一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 、b 、c ,则 所以,对角线长5)(2)(2222=++-++=++=ca bc ab c b a c b a l .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 测试题

必修2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 制卷:王小凤学生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湖南)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 2.在斜二测画法的规则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角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不一定是角 B.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 C.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 D.若两条线段平行,且相等,则在直观图中对应的两条线段仍然平行且相等 3.(2012福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A.球B.三棱锥C.正方体D.圆柱 4.一梯形的直观图是一个如图所示的等腰梯形,且该梯形面积为2,则原梯形的面积为() A.2 B. 2 C.2 2 D.4 5.(2013江西)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200+9π B.200+18π C.140+9π D.140+18π6.(2012广东)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它的体积为() (第7题) (第6题) A.12πB.45πC.57πD.81π 7.(2012湖北)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8π 3 B.3πC. 10π 3 D.6π8.(2011北京)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A.32 B.16+162C.48 D.16+322 (第8题)(第9题) 9.(2011陕西)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A. 2 8 3 π -B.8 3 π -C.82π -D. 2 3 π 5 5 6 5 5 5 6 5 正视图侧视图 俯视图 俯视图 侧视图 2 正视图 4 2 4 2 1

1.2.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1. 2.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视图的含义,能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掌握画法规则. 2、能根据三视图,运用空间想象能力,识别并说出它所表示的空间图形.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你能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二)展示目标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1理解三视图的含义,能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掌握画法规则. 2.能根据三视图,运用空间想象能力,识别并说出它所表示的空间图形. (三)检查预习 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指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2.三视图的排列规则是俯视图放在正视图的下方,长度与正视图一样,侧视图放在正视图右边,宽度与俯视图的宽度一样。 3.三视图的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分别是从前、右、上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画出的空间几何体的图形。 4.三视图对于认识空间几何体有何作用?你有何体会? 略 (四)合作探究 1.讲台上放球、长方体实物,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教师巡视,学生画完后可交流结果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用类比方法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1)画出球放在长方体上的三视图 (2)画出矿泉水瓶(实物放在桌面上)的三视图 学生画完后,可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并与同学交流,总结自己的作图心得。 作三视图之前应当细心观察,认识了它的基本结构特征后,再动手作图。 (五)交流展示 略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一、知识要点 1.多面体的概念 一般地,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2、旋转体的概念 由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叫做旋转体,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 温馨提示:同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不同的轴旋转所形成的旋转体不同. 3、简单的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球 旋转体结构特征图形表示法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 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 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 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 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平 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 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 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 侧面的母线 圆柱用表示它的轴的 字母表示,左图中圆 柱表示为圆柱OO′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 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 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圆锥用表示它的轴的 字母表示,左图中圆 锥表示为圆锥SO 圆台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 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 圆台.与圆柱和圆锥一样,圆台 也有轴、底面、侧面、母线 圆台用表示轴的字母 表示,左图中圆台表 示为圆台OO′ 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 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 体叫做球 球常用表示球心的字 母表示,左图中的球 表示为球O. 温馨提示:(1)几何体都是由表面及其内部构成. (2)球的常用性质 用一个平面去截球,截面是圆面,而且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的半径r有下面的关系:r=R2-d2,当d=0,截面过圆心,叫做大圆,其圆周上两点劣弧的长叫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4、简单组合体 (1)概念:由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叫做简单组合体.常见的简单组合体大多是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成的. (2)基本形式: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另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 二、例题讲练 例1、根据下列关于空间几何体的描述,说出几何体的名称。 (1)由6个平行四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2)由7个面围成,其中一个面是六边形,其余6个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3)由5个面围成的几何体,其中上、下两个面试相似三角形,其余三个面都是梯形,并且这些梯形的腰延长后交于一点。 【活学活用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图 1.1-7 1.1(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的背景及教学目标: (一)、教学背景: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不仅只是参加整合教材的实验,在日常教学中摸索和体会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身体力行地去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并不断从中获益。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中,我们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哪些内容最适宜整合,然后考虑采用怎样的形式与方式整合,探索最佳整合点,寻找最佳切入口,为学生学习建构高中数学知识创设情境,搭建舞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图片观察和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面、顶点、棱等。 (二)创设情境,新课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类几何体:多面体、旋转体.也研究了几种具体的多面体的结构特征,本节课我们再来研究几种旋转体的结构特征. (三)师生互动,讲解新课: 1.圆柱的结构特征 如书上图1-1的(1),让学生思考它是由什么旋转而得到的。 它的平面图如下(图1) ,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旋转体是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

【高中数学题型归纳】8.2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

第二节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 考纲解读 1.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机构特征, 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等及其及其简易组合)的三视图, 能识别三视图, 能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并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会用平行投影, 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视图, 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 会画某些建筑物的三视图与直视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 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命题趋势探究 高考中对本节内容的考查, 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柱、锥、台、球的定义和相关性质是基础, 以它们为载体考查线线、线面、面面间的关系是中点。 (2)三视图为新课标新增内容, 所以高考会加大对其考查的粒度. 在高考中,主要考查三视图和直观图, 特别是通过三视图确定原几何体的相关量. 多以选择填空题为主,也不排除通过三视图来还原几何体的直观图的解答题, 侧重于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精讲 一、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1.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已知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Ox Oy ,建立直角坐标系. (2)画出斜坐标系. 在画直观图的纸上(平面上)画出对应图形. 在已知图形平行于x 轴的线段, 在 直观图中画成平行于'','',O x O y 使'''45x O y ∠= (或135), 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 (3)画出对应图形. 在已知图形平行于x 轴的线段, 在直观图中画成平行于'x 轴的线段, 且长度保 持不变; 在已知图形平行于y 轴的线段, 在直观图中画成平行于'y 轴, 且长度变为原来的一般. 可简化为 “横不变, 纵减半”. (4)擦去辅助线. 图画好后, 要擦去'x 轴、'y 轴及为画图添加的辅助线(虚线). 被挡住的棱画虚 线. 注: 4. 2.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的投影线是互相平行的, 中心投影的投影线相交于一点. 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1.三视图的概念 将几何体由前至后、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别作正投影得到的三个投影图依次叫做该几何体的正(主)视图、左(侧)视图、俯视图, 统称三视图. 它们依次反应了几何体的高度与长度、高度与宽度、长度与宽度. 2.作、看三视图的三原则 (1)位置原则:

高一数学《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案 【课题】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材】人教版(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 【授课教师】民乐一中邵天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种投影方法,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2) 掌握三视图的画法规则,能画出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能由三视图还原成实物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空间图形反映的数学美,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教学方法】问题探索和启发引导式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1.(多媒体播放手影表演图片,组织学生欣赏) 1.导入:同学们在感受这些形象逼真的图形时,是否思考一下,这些图形是怎样形成的呢?它们形成的原理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设计意图】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自然导入新课,同时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意识.活动2.多媒体播放演示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相关知识.1.投影的概念 ①投影:由于光的照射,在不透明物体后面的屏幕上留下这个物体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其中,光线叫做投影线,屏幕叫做投影面. ②中心投影: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③平行投影:把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平行投影分为斜投影与正投影. 讲解原则:配以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思考,抽象或概括出相应定义,教师加以修正.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演示投影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感悟,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加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2.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区别和用途 中心投影的投影线交于一点,形成的投影图能非常逼真地反映原来的物体,主要运用于绘画领域.平行投影的投影线相互平行,形成的投影图则能比较精确地反映原来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因此更多应用于工程制图或技术图样. 活动3.直观感知形成概念--三视图 ①欣赏图片; 图片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②欣赏飞机、轿车的三视图图片; 【设计意图】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自然引入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经典例题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经典例题

————————————————————————————————作者:————————————————————————————————日期: ?

一、教学目标 1. 巩固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 二、上课内容 1、回顾上节课内容 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知识点回顾 3、经典例题讲解 4、课堂练习 三、课后作业 见课后练习 一、上节课知识点回顾 1.奇偶性 1)定义: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f(x),则称f(x)为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f(x),则称f(x)为偶函数。 如果函数f(x)不具有上述性质,则f(x)不具有奇偶性.如果函数同时具有上述两条性质,则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2)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格式步骤:

\o\ac(○,1) 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确定f(-x)与f(x)的关系;○3作出相应结论: 若f(-x)=f(x) 或f(-x)-f(x) =0,则f(x)是偶函数;若f(-x)=-f(x)或f(-x)+f(x)= 0,则f(x)是奇函数 3)简单性质: ①图象的对称性质:一个函数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一个函数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2.单调性 1)定义: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f(x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减函数); 2)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y=f(x)的单调区间。 3)设复合函数y= f[g(x)],其中u=g(x) , A是y=f[g(x)]定义域的某个区间,B 是映射g:x→u=g(x) 的象集: ①若u=g(x) 在A上是增(或减)函数,y=f(u)在B上也是增(或减)函数,则函数y= f[g(x)]在A上是增函数; ②若u=g(x)在A上是增(或减)函数,而y=f(u)在B上是减(或增)函数,则函数y= f[g(x)]在A上是减函数。 4)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 利用定义证明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 错误!任取x1,x ∈D,且x1<x2;错误!作差f(x1)-f(x2);错误!变形 2 (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立体几何初步是几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改动较大的内容之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是新课程立体几何部分的起始课程,是立体几何课程的重要内容,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这一部分的教学,就是加强几何直观的教学,适当进行思辨论证,引入合情推理.基于这样的要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课的设计,笔者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抽象概括,合情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指导思想,运用建构主义教学原理,用观察实物抽象出空间图形----用文字描述空间图形-----用数学语言定义空间图形这三部曲来构建课堂主框架.每一个概念的得出都与实物相结合,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纳、分类、抽象、概括这一过程.整个设计从增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意愿入手,在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在有序列地解决问题中展开学习,运用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策略,以师、生、文本三者间的多维对话为手段,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能力的目标,取得教学的实效性.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有关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空间几何体的结构》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必修2第一章的第一节,课标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教学要求为: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发展几何直观能力.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现实世界中实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实物进行归纳、分类、抽象、概括,得出柱体、锥体、台体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由它们组合而成的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将这一节内容安排为两课时,笔者的设计的是第一课时,本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空间与图形”已有所涉及,但要求不同,素材更为丰富,即区别在于学习的深度和概括程度.笔者认为教学时,不能认为这部分的要求是降低了,讲课时一带而过,要领会新课标的意图,加强几何直观的训练,在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同时,学会类比,学会推理,学会说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空间与图形”时,已经认识了一些具体的棱柱(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对圆柱、圆锥和球的认识也比较具体,能从具体的物体抽象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但没有学习柱体、锥体的定义,只停留在“看”的层面.本节课对它们的研究的更为深入,给出了它们的结构特征.同时,还学习了棱台的有关知识,比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空间与图形”部分呈现的组合体多,复杂程度也加大.学生在学习本课时,通过观察实物抽象出空间图形是容易的,但要上升到用数学语言定义空间图形就比较困难.所以笔者让学生在课前先做一些柱体、锥体、台体的模型,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空间图形的定义,都通过学生观察他们自己所做的模型,结合教师、教材提供的图片,再讨论得出.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设计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三视图是空间几何体的一种表示形式,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之一。学好三视图为学习直观图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 学情分析: (1)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方体,长方体的几何特征以及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得到不同的视图的方法。但是对于三视图的概念还不清晰 (2)在初中,学生只接触了从空间几何体到三视图的单向转化,还无法准确的识别三视图的立体模型。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等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上述三视图表示的立体模型,从而进一步熟悉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

立体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教学过程: 一、设景引题: 1、请大家读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分析诗的意境:山还是那座山,景还是那片景。“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必须从多角度观看物体。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看一样东西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体验,演示东风雪铁龙汽车的三视图,F6飞机的三视图,提出课题——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用苏轼的诗句的意境,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效果的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必须从多角度观看物体。同时,也让数学课平添一份神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温故而知新: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教学设计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第一课时) 木井中学陈文杰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投影和三视图,这 部分知识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之一,一方面它是对上一节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再一次强化,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能将三视图还原为直观图, 是建立空间概念的基础和训练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有效手段。另外,三视图部分也是新课程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常常结合给出的三视图求给定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设置在选择或填空中。同时,三视图在工程建设、机械制造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也为学生进入高一层学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表示的立体模型,从而进一步熟悉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 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完成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再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复杂过程。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是新课程几何课堂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这节课的设计思路。通 过大量的多媒体直观,实物直观使学生获得了对三视图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实践,操作练习,实现认知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为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教学的重点、难点 一)重点:画出空间几何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体会在作三视图时应遵循的“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 二)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即:将三视图还原为直观图。 四、学生现实分析 本节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 两种投影形式,学生具有这方面的直接经验和基础。投影和三视图虽为高中新增内容,但学 生在初中有一定基础,在七年级上册“从不同方向看”的基础上给出了三视图的概念。到了九年级下册则是在介绍了投影后,用投影的方法给出了三视图的概念,这一概念已基本接近 了高中的三视图定义,只是在名字上略有差异。初中叫做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进入高中后特别是再次学习和认识了柱、锥、台等几何体的概念后,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有了 一定的提高,所以,给出了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变化也说明了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差异五、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针对本节课知识是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空间思维难度较大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教学法、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教学设计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第1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空间几何体是几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土木建筑、机械设计、航海测绘等大量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三维空间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推理论证能力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课程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本章,学生将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承接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先整体、进而局部认识空间图形,用语言精确地描述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启下——认识清楚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就可以利用这些特征进一步认识几何体的大小和位置关系,进行定量计算。柱体、锥体、台体、球体都是简单的几何体,复杂的几何体大都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有关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的研究是研究比较复杂的几何体的基础。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抽象成几何图形,体现了数学模型以及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同时,多个几何体具有同样的结构特征,则体现了特殊问题一般化的思想,利用不同的结构特征概括现实世界的物体,体现了分类讨论的基本方法。教学中,通过建立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空间几何体的对应关系,并从细节上认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对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设置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柱、锥、台、球的定义,掌握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及其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在描述和判断几何体结构特征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大量实例,运用课堂活动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和运用图形进行交流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和类比方法,逐步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抽象,培养探索能力、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在对空间几何体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探索、质疑、讨论感受数学探索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从数学角度合理对空间几何体进行分类,准确描述各类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结构特征判断几何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空间几何体尤其是棱柱的概念,学会换角度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判断“放倒”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四、学生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高一实验班学生,他们都是初中阶段的优秀学生,具有很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经过半个学期的高中数学学习,班级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强,学习兴趣浓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较强的课堂参与意识和思维能力,课堂上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在不断增强。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空间图形进行直观认识,能在实物和抽象图形以及抽象图形和概念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对柱体、锥体和球有较为深刻的直观认识。细节上,学生已初步明确点、线、面、体等几何对象及其关系,并且能够根据长方体等的平面展开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其实物原型。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来描述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主要用到分类思想和类比方法,从思维的角度考虑,本节课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抽象思维,学生在初中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主要以直观感知为主,这与本节课的做法基本一致,同时,分类思想和类比方法在初中也有涉及,高中阶段必修1的教材中也有很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能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来完成“观察、思考”栏目中提出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2.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四、教学基本流程 1. 教学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①投影法的提出: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就会在地面或墙壁上产生影子。人们 将这种自然现象加以的抽象,总结其中的规律,提出了投影的方法。 ②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其投影的大小随物体与投影中心 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投影不能反映物体的实形. ③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分正投影、斜投影. →讨论:点、线、三角形在平行投影后的结果. (二)给出三视图的定义 1、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几何体的正视图(主 视图)。 2、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几何体的侧视图(左 视图)。 3、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几何体的俯视图。(三)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1、球的三视图

2、圆柱的三视图 3、圆锥的三视图 (四)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体的三视图,并给出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虽然在画三视图时取消了投影轴和投影间的连线,但三视图间的投影规律和相对位置关系仍应保持。三视图的位置关系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按照这种位置配置视图时,国家标准规定一律不标注视图的名称。对应上图还可以看出: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 的;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

空间几何体及三视图精选习题

空间几何体及三视图 【重要知识】 柱、锥、球、台的重要公式: 1、柱 (1)棱柱:=棱柱V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特殊的棱柱,如长方体:=长方体V ,=表S 【注】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c b a ,, 正方体:=正方体V , =表S 【注】正方体的棱长为a (2)圆柱:①=圆柱V (其中r 是底面半径,h 为高) ②=表S (其中r 是底面半径,l 是母线长) ③=侧S (其中r 是底面半径,l 是母线长) 2、锥 (1)棱锥:=棱锥V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2)圆锥:①=圆锥V (其中r 是底面半径,h 为高) ②=表S (其中r 是底面半径,l 是母线长) ③=侧S (其中r 是底面半径,l 是母线长) 3、球: ①=球V (其中R 是球的半径) ②=表S (其中R 是球的半径) 4、台:=台体V (其中21S S 、分别为台体上、下底面积,h 为高)

【重要题型】 1、如图,一个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主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轮廓为正方形,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32 B .12 C .43 D . 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其中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 1 2 π B . π C .π3 D .π5 3、如图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直径为1的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 表面积为( ) A .π4 B .π3 C .π2 D .π2 3 4、某型号儿童蛋糕上半部分是半球,下半部分是圆锥, 三视图如图,则该型号蛋糕的表面积=S ( ) A .π115 B .π110 C .π105 D .π100 3 3 4 主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俯视图 正视图 5 12 10 侧视图 ?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表面积与体积

2021年新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表面积与体积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名称棱柱棱锥棱台 图形 底面互相平行且全等多边形互相平行 侧棱平行且相等相交于一点但不 一定相等 延长线交于一点 侧面形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 名称圆柱圆锥圆台球图形 母线平行、相等且垂直 于底面 相交于一点延长线交于一点 轴截面全等的矩形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全等的等腰梯形圆侧面 展开图 矩形扇形扇环 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积公式 圆柱圆锥圆台侧面展开图

侧面积公式 S 圆柱侧=2πrl S 圆锥侧=πrl S 圆台侧=π(r 1+r 2)l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 名称 几何体 表面积 体积 柱体(棱柱和圆柱) S 表面积=S 侧+2S 底 V =S 底·h 锥体(棱锥和圆锥) S 表面积=S 侧+S 底 V =1 3 S 底·h 台体(棱台和圆台) S 表面积=S 侧+S 上+S 下 V =1 3 (S 上+S 下+S 上S 下)h 球 S =4πR 2 V =43 πR 3 概念方法微思考 1.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柱是正棱柱吗?为什么? 提示 不一定.因为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才是正棱柱. 2.如何求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 提示 求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要注意分割与补形,将不规则的几何体通过分割或补形转化为规则的几何体求解.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 ) (2)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 ) (3)棱台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所得的平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 √ ) (4)锥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与高之积.( × ) (5)已知球O 的半径为R ,其内接正方体的边长为a ,则R = 3 2 a .( √ ) (6)圆柱的一个底面积为S ,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πS .(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已知圆锥的表面积等于12π cm 2,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底面圆的半径为( ) A .1 cm B .2 cm C .3 cm D.32 cm 答案 B 解析 S 表=πr 2+πrl =πr 2+πr ·2r =3πr 2=12π,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教案 人教课标版(优秀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柱、锥)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过去常从研究点、直线和平面开始,再研究由它们组成的几何体,遵循部分到整体的原则;现在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感受入手,再研究组成空间几何体的点、直线和平面。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由具体到抽象的安排遵循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降低立体几何学习入门难的门槛,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本节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入门教学,是初中阶段“空间与图形”课程的延续与提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感到在内容的编选及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几何本质的理解,与以往的处理有较大的变化。本章内容的设计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强调借助实物模型,通过整体观察,直观感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空间图形的本质。重视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的结合,注意适度形式化。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完善思维结构,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柱、锥的结构特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像能力。难点是通过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目标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空间图形,通过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把握,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下列目标: 3、知识目标: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棱柱、 圆柱和圆锥,棱锥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 体的结构。 4、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感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通过 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四,教学对象 6、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有了直观认识;会画直棱柱、圆 柱、圆锥与球的三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展开图描述基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