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修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论

常修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论

常修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论
常修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论

常修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论

作者:常修泽2010年10月25日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4 浏览次数:0 文字大小:【大】【中】【小】写给编辑

[摘要]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既是存在的,又是不成熟的。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转型提升。从核心价值、战略标志、结构特征、体制支撑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思路

一个命题——一个被称作“中国模式”的命题,近年来在中外理论界持续热议,即使临近21 世纪第二个十年,学术界对此问题依然见仁见智,甚至观点截然对立。据笔者看到的文献,大体有下列三种意见:否定者认为这一模式是不成功的实践;肯定者认为这是独特成功的模式;还有一种观点拒绝“中国模式”,但不认为中国没有经验可谈。

笔者对这一讨论颇感兴趣,但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未能对“中国模式”(尤其是政治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只是从自己的专业出发,仅就“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作过初探[1]。而且,这里笔者用的“发展模式”一词,是指一种“实践状态”,一种“发展样式”(我的提法为“世界发展多样性中的一种”[2],并不必然包含有“普世楷模”的意涵。就这个意义而言,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存在的,对此不应否定;但另一方面,迄今为止,这样一种样式又是初级的、不成熟的。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属于1 型的话,那么,下一阶段,应向“中国经济发展模式”2 型转型提升。本文拟就这一历史性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系统探讨。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转型提升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萌生的起点和特点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什么基础上萌生的?从国情差别性角度分析,笔者认为有这样几点:一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口规模,其中农村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中国的人口问题,特别是农业人口向非农化的转变问题,比任何发展中国家都要艰巨和复杂。二是自然资源禀赋并不丰裕,承载能力较弱。例如,全国1/3 的国土面积,因条件恶劣难以开发和利用。三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失衡。特别是城乡间实行二元结构体制,非人性化的户籍鸿沟、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限制城乡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四是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企业、国民的积极性长期被压抑。五是长期闭关锁国,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六是封建文化影响较重,民主法制传统薄弱。改革开放前,中国大体是这样一个结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进行探索的。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是以增进世界最大人口总量国家之福祉和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尽管存在“低端人本”,甚至浓厚的“人本工具论”,但整个国家还是认同“以人为本”这一宗旨的。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轮驱动”是中国特色的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中国特色的市场化多有论及。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体现在: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强调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结合;从“汪洋大海”般的农村出发,寻求发展城市工业与发展乡镇工业结合之路;从长期计划经济统治的实际出发,把工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体现在:强调“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谋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立体网络型”协调发展;对东中西不同地域城镇化布局,采取“差别化”推进方略。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体现在:从局部区域、领域、层次开放,逐步到全方位区域、领域、层次开放;注意发挥自身市场广大优势,寻求在全球经济上的最佳位置。

第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体制基础是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相

结合的潜力。一方面,注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各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等弱点。

第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殊元素建立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和后发国家优势等禀赋之上。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分析

当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就其当前状况看,还存在若干缺陷。

第一,在对待人的发展问题上,仍属于“低端人本”,尤其是“人本工具论”仍有市场。按照当代“人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人的发展的基本要素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存”;二是“自尊”;三是“自由”[3]。以此审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人的发展,还处在低端状态。

首先,在生存方面。迄今为止,中国仍存在为数可观的贫困人口。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方面,与人直接有关的“两个比重”,即“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颇不合理。前者,因利润蚕食工资,出现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趋势。2000—2007 年,该比重从51.4%下降到39.7%,7 年下降了11.7 个百分点。后者,1996—2007 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69.3%下降到57.5%,累计下降11.8 个百分点。

其次,在自尊方面。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2007 年发生的“黑砖窑事件”,2008 年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9 年发生的“躲猫猫”事件等,已突破人类尊严的底线,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特别关注的“体面的生活和尊严”存在相当大的落差。如果说上述事件尚是一些个案的话,那么面上的总体情况如何呢?联合国多年来使用“人类发展指数”(HDI,指健康、教育和人均国民收入三个分指数的算

术平均值)来衡量人的自身发展状况。根据2009 年《人类发展报告》公布的2007 年数据,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为0.772,排名世界第92 位。决策层提出的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命题(温家宝总理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没有完全破题。

再次,在自由方面。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世界银行有一“全球治理指标”(Worldwide Governance Indicators)。该指标包括六项内容:言论自由与政府责任(voice and accountability)、政治稳定与无暴力(politicalstability and absence of violence)、政府效能(government effectiveness)、法规执行质量(regulatoryquality)、法治(rule of law)、反贪(control of corruption)。从近年来公布的数据看,虽然对中国的测度结果有低估和失真的成分,但位次较低,值得关注。

第二,在“四轮驱动”方面,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首先,在工业化方面,中国虽然在世界上是一个“加工大国”,但被认为是一个“创新小国”。国际上通常将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的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而中国2009 年这一比重仅为1.62%。同时,与工业化相关的研发、设计、金融、物流等服务业支撑不足,距离新型工业化还有较长距离。

其次,在城镇化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迄今为止,虽然目前进城务工者已经占到产业工人总数的1/3 以上,但是,这些农民工,迄今尚未解决户口问题,也无法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再次,在国际化方面,主要是对外出口的依赖程度过大。这主要表现为储蓄—投资缺口的持续扩大方面。在国际贸易规则、国际金融秩序等方面发言权也很小,尤其在全球货币体系格局中,人民币仍处于边缘化地位。在世界银行成员国投票权方面,虽然最近经过调整,但比重仍不足4%。

第三,在体制支撑方面,一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仍然滞后。就经济领域的改革而言,“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根本改观。至于政治体制改革,更是

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成为整个中国改革的“短板”。

第四,在特殊元素方面,劳动力成本优势渐失,这一传统优势面临严峻挑战。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的低要素成本优势将会逐步发生变化。特别是劳动力资源将可能从无限供给发展到供求趋于平衡再到出现结构性短缺并导致工资成本的相应提升。有预测认为,从2013 年开始,由于人口抚养比将停止下降的趋势,转而逐步上升并呈现加快趋势,中国的“人口红利”将耗尽,劳动力供给的优势将不复存在[4]。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历史性挑战

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中。除了就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本身的内在矛盾进行分析外,还应用“中国第三波转型”的大视野对此进行探讨。从中国历史纵深大视野审视,中国现在面临第三波历史大转型。第一波是社会制度转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1949 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根本标志。第二波是经济体制转型,从1978 年开始,迄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雏形应该说已经建成,但是改革仍然在攻坚的过程中,第二波转型远远没有完成。

目前中国正面临第三波历史性大转型。下一波转型,应该转到哪里呢?

第一,由边缘到前沿。中国现在虽然站起来了,但还是站在世界的边缘上,这很不相称,下一步中国应该由边缘向前沿转移,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期待。第二,由隔阂到融合。中华文明和世界上其他先进文明之间尚有隔阂。按照世界和谐的远景,中华文明应该和世界其他的先进文明,逐步交融,最终达到“融合”。第三,由不可持续到可持续。这是对文明的一种期待。

(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的基本思路

从总体上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提升,需要在四个层面展开:一是核

心层,二是战略层,三是结构层,四是基础体制层。

具体路径涉及8 个方面,即:(1)由“低端人本”向“高端人本”;(2)由“环资启蒙”向生态社会;(3)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4)由“出口导向”向内外联动;(5)由“工业立国”向产业协同;(6)由“板块崛起”向区域协调;(7)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8)由经济转轨向“五环改革”。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呈现的“四轮驱动”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1 型的显著标志的话,那么,下面四个关键词——“人本”、“绿色”、“创新”、“协调”,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的显著标志,而体制层面的“五环改革”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提供体制支撑。下面按四个层面展开分析。

二、核心价值:由“低端人本”向“高端人本”

一是继续推进由“物本”向“人本”转变。在此前的发展中,虽然已经呈现“低端人本”的迹象,但旧的“物本”发展理念和体制仍然根深蒂固。这里边要害是以GDP 为中心的速度增长主义的思想作怪。

经过30 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出现某种阶段性变化。下一步中国将从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为主要诉求的“生存型”阶段,转入以追求人自身发展为主要诉求的“发展型”新阶段。如果说,在“生存型”阶段,讲究GDP 指标还有其一定的合理因素的话,那么,在以追求人自身发展为主要诉求的“发展型”新阶段,讲究“人类发展指数”指标更有意义。当然,现行的“人类发展指数”,也未必能全面反映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和机理,但比较而言,比GDP 指标更富有人性化的特点。鉴于“GDP 中心主义”的惯性运作,必须继续推进由“物本”向“人本”的转变。

二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提升“人”的内涵。

马克思在谈及未来新社会的本质时,深刻指出,它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请注意,马克思用的是“每个人”而且是“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此前的发展中,中国曾经先后提出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多数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理念,在当时情况下是有益的,但容量仍有提升空间。

按照马克思关于“每个人”的观点,笔者曾就“人”的内涵阐述了“横向上扩到边(全体人),纵向上贯到底(多代人)”的思想。下一步,建议沿着两个方向,向“高端人本”提升———在横向上,超越“部分人”、“多数人”思维,把握“全体公民”或“全体纳税人”,要使“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也不是所谓“多数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纵向上,超越“当代人”思维,而应把握“多代人”或“跨代人”,着眼于“代际公平”。

老子《道德经》中有六个字:“知常容、容乃公”。怎么做到公平公正呢?决策者的胸怀要宽广,容量大了才做到公平;然而,怎么做到容量大呢?关键在“知常”。这个“常”是常规、规律。掌握了客观规律的人,胸怀就会宽广,胸怀宽广、容量大以后,才能够公平公正。

三是由“单向度需求之人”向“多向度需求之人”提升。如果说,在前30 多年,人的需求向度比较简单的话,在新的阶段,群众将会提出与“生存型”阶段不同的新的需求,这类需求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升级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因此向“高端人本”提升,这里的人不应是“单需”之人,而应是“多需”之人,包括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生命和健康需要、参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需要等。不仅使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而且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社会成果和政治成果。

四是抛弃“人本工具论”,树立“人本实质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到“人”的“解放”时,特意在旁边加了边注:“一般人。唯一者。个人。”马克思讲的“一般人”,我理解是“普通人”;“唯一者”是“排他者”;而“个人”,则是具体

的“每个人”。这是一种真正站在人自身角度的“人本实质论”。

现在人们虽然都讲“以人为本”,但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以人为本观:一种是工具论的以人为本,一种是实质论的以人为本。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升,在核心层面上,必须抛弃人本工具论,树立“人本实质论”,特别是对于各级领导层来讲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三、战略标志:绿色革命和创新革命

(一)绿色革命

通过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分析,可以发现——如果说,过去30 多年中国人的环境资源意识还仅仅处在启蒙阶段的话,那么在未来新阶段,中国将面临一场经济发展史上的“绿色革命”,或者说是一场历史性的“绿色新政”。2010 年的中国正处在“环资启蒙”和“绿色革命”的交汇点上。

发展中的环境问题,非自今日始,但在西方国家,这一问题是在上百年中“梯次累积”出现的(目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大约80%来自发达国家的累积排放),而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跨梯度浓缩”似的集中体现的。当前国际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从低碳经济到绿色发展,特别是“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给中国的经济模式转型带来极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下一步要由“环资启蒙”向生态社会提升,推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绿色增长的问题,它实际上是包括绿色增长、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城市、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绿色发展体系。中国政府已经提出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45%,非石化燃料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达到15%,森林面积增加4 000 公顷。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作出上述承诺是负责任的。现在的问题是如

何采取切实措施,破解“绿色发展”道路上的难点。这里笔者提以下四个管道。

第一,向科学技术要绿色发展。中国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按照国际公约,发达国家有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这不是援助,而是历史补偿),但是,中国不能坐等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必须积极探索一批占领制高点前沿的绿色技术。可在国家层次、区域层次和企业层次三线推进,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改进技术装备、研发新技术来节能减排。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有一个与发达国家竞争的问题。而且,由新能源技术、新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可能催生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环保产业。第二,向产业结构调整要绿色发展。产业部门是目前最大的碳排放源,发达国家碳排放结构中,生产、生活、交通大体各占1/3。中国因阶段原因,工业占能源消费总量70%左右。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是绿色增长的根本途径。一是调整二、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注重发展低碳型的第三产业,以降低排放总量;二是调整第二产业,瞄准传统耗能污染较重的产业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化工电力等,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向结构要绿色发展。

第三,向政策法规要绿色发展。着眼于政府———“有形之手”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包括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在此,政府应有所作为,比如可以开征环境税等。环境税背后不是市场力量,而是政府的力量,这应成为整个节能减排的重要管道。

第四,向市场力量要绿色发展。提出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绿色发展以后,会不会又搞计划经济那套东西?怎么学会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怎么用产权理论来促进?这是新问题。我认为,市场的力量关键是“环境产权制度”。原本碳并不是商品,但可变成商品;不是产权,但会变成产权。笔者之所以提出“环境产权论”,就是试图给每个企业、每个个人身上安上一个环境产权的“马达”,使每个社会细胞自动减排,这就是运用经济手段、市场力量。

(二)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代,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目前中国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尴尬,也是一个民族的尴尬,就是虽然中国是一个“加工大国”,却是一个“创新小国”。过去30 多年,中国给外部的一个印象是“世界工厂”,就技术而言,自主创新不足。下一步应促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由“加工基地”向“创新高地”转变。具体来说,应在三个方面努力:制高点在于重构国家创新体系。应缔造支持创新的政策法制环境,重构战略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工程化平台。基础在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应改变创新资源企业薄弱的现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关键在于人力资源开发。应建立良好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的机制。注意通过技术入股、重奖原始创新、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机制设计,鼓励和激励创新。

四、结构特征:内外、产业、区域、城乡四大协调

(一)内外结构层面:由“出口导向”向消费主导型的内外联动转型提升

2008—2009 年经济危机后,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无论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美国转变增长方式(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及扩大出口),还是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和对中国的出口壁垒不断增加,都凸显了外部依赖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使得中国不能过度依赖外需来推动经济增长,需要研究如何调整“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构建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实现由“出口导向”向内外联动转型提升,一方面要更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实现尽可能大的战略利益,另一方面应着力挖掘内需潜力,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内需。从横向看,2007 年中等收入国家(经济体)居民消费率为60%,而中国仅为34%,差距达26 个百分点。从纵向看,中国居民消费率2000 年为46.4%,2008 年

为35.3%,下降了11.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居民消费率处在一个低迷的状态。中国到了创造消费大国的“人本基础”的时候了。下一步应研究如何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望,如何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需求的问题。

(二)产业结构层面:由“工业立国”向产业协同转型提升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占较高比重有客观原因,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则成为产业短板(只有40.1%)。第三产业滞后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2007 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只有45%,占GDP 的比重不到20%。而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70%之间,占GDP 的比重也大都在43%左右。即使是与跟中国经济发展程度接近、人口规模也较接近的印度相比,差距也不小。

由工业立国向产业协同转变,建议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切入点。应高度重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放松市场准入限制,推进产权多元化,在市场性整合中扩大企业规模,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争取5 年内使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45%—46%。

(三)区域结构层面:由“板块崛起”向区域协调转型提升

区域结构的核心问题是避免“板块碰撞”。笔者在1988 年曾提出“四沿开放战略”,即沿海、沿长江、沿铁路干线和沿陆地边境线。之所以提出这一战略是为避免中国“板块碰撞”。

21 世纪初,中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是以“四大板块”,即东(“率先”)、西(“开发”)、中(“崛起”)和东北(“振兴”)为主要载体的,侧重从抑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方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有价值的、宝贵的,应继续推进,但我认为这一战略也需完善。第一,这些战略是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提出的,可惜较少顾及各

地区具体的发展定位、产业分工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里“四大区域板块”与“四个主体功能区”的关系问题尚未理顺。第二,这些战略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的是上世纪80至90 年代或本世纪10 年代的区域发展现状,在本世纪20 至30 年代如何发展,需要有升级性战略诉求。第三,这些战略主要是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不便于区域战略和政策的细化和具体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除考虑生产力的差异因素外,应特别重视空间布局因素和民族人文等政治因素。从空间布局因素看,上面提到的“主体功能区”,是实现空间布局的一个新构思,其特点是“大均衡、小集聚”,即在较小空间尺度的区域集中开发、密集布局,在较大空间尺度的区域形成若干个小区域集中的增长极。它立足于当前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开发潜力,在统筹考虑全国开发情况的前提下,明确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功能定位,有利于空间上相对均衡分布。从民族人文等政治因素,要特别确保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战略稳定。

(四)城乡结构层面: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转型提升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远比刘易斯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复杂得多。因为中国的问题,除了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外,还有深刻的体制性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乡之间存在严重的制度性鸿沟。改革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 年的17.9% 提高到2008 年的45.7%,城镇人口从1.72 亿人增加到6.07 亿人,这6.07 亿城镇常住人口中,有大量进城的农民工。城乡之间的制度性“鸿沟”应该填平了。

当前,破除城乡二元分隔体制的突破口,宜选在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享有与原住市民同等权利方面。为此,应改革创新相关体制,加快农民身份的转换,首先应考虑让技术型、稳定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先行者,再逐步扩大共享范围。

下一步,在城镇化的速度上,可按每年1%来推进。在发展格局上,可按“立体网络”型状来铺陈,即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及小城镇为基础,以大带小,协调并举,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城市的市容市貌,不在于高楼大厦,关键在于城市是按照“公民社会”这样一个思想来构建社会结构,所以会不可避免地提出“公民社会”问题。

五、体制支撑:由经济转轨向“五环改革”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需要有新的体制予以支撑。这就涉及新阶段的中国改革问题。前30多年,中国关注的重点是经济改革,接下来,不仅应搞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应有新的追求。下一个30 年,历史赋予中国的,应该是类似奥运“五环”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生态环境制度改革[6]。

(一)确立“五环改革”的各环中心

1.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经济市场化。

围绕更加深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这一基本方向,应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推进经济市场化改革:包括垄断性行业改革、要素价格改革以及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下一阶段的经济市场化改革不是浅层的市场化,而是带有“攻坚”性的深度市场化改革。

2.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政治民主化。

这方面改革的滞后,已经成为“五环改革”中的“短板”。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下一步应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有关“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在扩大党内民主、发展基

层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力促取得实质性进展。

3.社会体制改革的中心:社会和谐化。

中国改革第一个30 年,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动,同时,社会新的矛盾也在出现。在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面前,需要建立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体制,重点处理好国富与民生、活力与秩序、多元与平衡的关系。

4.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价值先进化和多元化。

首先是整体价值系统的改革,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推进文化的多元化。同时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划清公益性文化事业与市场性文化产业之间的界限,形成各自不同的运行机制,以满足人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5.环境制度改革的中心:生态文明化。

推进生态文明化,需要在制度和机制上下工夫,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势在必行。

(二)把握五环改革的交扣性

上述“五环改革”,虽然都有其各自独立的“中心”,但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笔者之所以借用“奥运五环”这个图形,正是看到了“五环”之间的环环相扣。在新阶段改革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这种交扣性,使各方面改革能够协调配套。

其中,最关键的是寻求经济市场化与社会公正化之间的最佳均衡点。不仅“十二

五”期间,而且今后相当长时期,这个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市场化和公正化不是水火不容的,这两条线可以兼容———搞市场化未必不公正,寻求公正也未必抛弃市场化,尽管兼容难度很大。中国在未来发展转型中,应学会把握社会公平与市场化的“双线均衡”,而不应把任何一个“鸡蛋”打破。须知,打破了经济市场化这个“鸡蛋”,中国就可能倒退;打破了社会公平这个“鸡蛋”,中国就可能动乱。

(三)摆脱既得利益集团的束缚

中国“五环改革”能否突破的关键,是能否摆脱既得利益集团中某些“障碍力量”的束缚。改革开放以来,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庞大利益集团的利益受到了较大的削弱,但在一些改革尚未攻坚的领域,其能量依然较大。在新的条件下,他们可能会以新的形式来表现自己。还应当看到,近年来还产生了一些新的利益集团。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既不希望倒退回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赞成继续深化改革,而试图极力维持目前这种“胶着”状态,期望从这种“未完成的改革”状态中获得好处。新、老两种既得利益的交叉并存,形成相当复杂的利益格局,并对政策的制定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当改革进入新阶段之后,能否超越这些利益集团的羁绊,是一个关乎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

解决利益集团的问题,可能直面民生与权贵之间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需要采取更深刻的改革措施,把人民群众中蕴含的积极性、创造性呼唤出来、激发出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的伟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常修泽.中国发展模式论纲[J].生产力研究,2008,(1).

[2] 常修泽.世界发展多样性中的“中国模式”[N].光明日报,2008-08-19.

[3] Goulet D.The Cruel Choice:A New Concept in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M]. New York:Atheneum,1971.

[4] 蔡昉.失衡世界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调整[J].经济学动态,2006,(11).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9.

[6] 常修泽.中国下一个30 年改革的理论探讨[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美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二、作为反例的日本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在日本式经济中,政府为了达到它的(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目标,在市场中同时嵌入了激励和抑制因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日本实行的国家指导而私人所有的经济体制是日本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高效的经济体的主要因素。南韩和台湾学习了它的主要原则和机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即美国对日本的持续贸易逆差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时,对日本经济成功的主流解释是它享有特别优惠的汇率,这一汇率是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为了帮助日本经济复苏而确立的,名义上1美元可兑换360日元。1971年,尼克松总统结束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货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15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规模有两个德国那么大,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机器人、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和其他工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人更是惊呼日本的“威胁”。像尼克松一样,里根政府又寻求利用汇率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2020年(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壹是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加快“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地方主体税种建设,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引导地方政府由重视工业项目向重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方面转移。二是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进壹步提高资源税费和扩大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三是改革出口退税机制,降低或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要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壹起来,于发展中促转变,于转变中谋发展。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力争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引爆点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环保技术。要积极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抓紧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带动转变。 实施结构调整战略。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将农民转变为市民是新的消费源泉。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壹、二、三次产业协调推动。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壹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和城镇化结合,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老年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最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问题,塑造新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从经济体制、市场主体、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产业选择和调控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大国崛起的目标。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必然性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1.可能面临“中等国家陷阱” 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3267.1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成功,但不能盲目地认为未来会自动成功,现在离最终成功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可能遭遇“中等国家陷阱”。 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最近几年正在发生突变,已经明显偏离了原有收入差距允许的范围。现有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制约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的继续快速扩张。收入差距过大,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并抑制消费,将对经济的高增长形成巨大的影响,即一国在达到中等

收入水平后的增长将面临消费不足的巨大障碍。城镇化长期滞后、地区差距过大等都会产生需求陷阱。在此阶段,缩小增长差距的政策不仅会得到更多的民众支持,而且会推动新的发展,因为它们将带动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的扩张,从而纠正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问题。 2.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约束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继续快速扩张 持续的高增长如果不能带来产业竞争力(主要是制造业的竞争力),现有发展模式的继续推进将会阻碍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提高。同时,现有发展模式如果不改变将会使资源瓶颈约束难以克服,且环境的代价巨大。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高耗能行业。由于房地产行业自身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有限,其对下游产业升级的要求不强,因此,它的过快发展将会阻碍产业升级。 现有发展模式还扭曲了资金、资源的宏观配置,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或经济危机。现有发展模式在资源、资金及人才方面都倾向于房地产业,这不仅会影响经济的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可能引发重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即存在房地产过度泡沫化的风险。 总之,现有发展模式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对内依赖于房地产,对外依赖于出口,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果预见危机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并且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 下面就我的家乡就我的家乡甘肃省而言,甘肃省是一个资源丰富、生态脆弱、产业结构偏重、少数民族比例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西北省份,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既是甘肃两千六百多万人民的迫切要求,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如何从甘肃实际出发,走出西部省份赶超东部并与世界接轨的发展道路,是甘肃省上下探索的核心问题。循环经济是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晶,是有效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约束矛盾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在保持适度规模和速度的前提下,实现物质消耗减量化并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意义上讲,循环经济解决的是发展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如何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问题,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实现形式,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具体体现。甘肃省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认真分析了省情,把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衡量经济发展得好不好,要看是否具有高的质量和好的效益。一是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还是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如果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低质量的增长,不是好的经济发展。二是看经济增长是否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如果伴随着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增长只能是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经济效益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这样的经济发展不是好的发展。甘肃虽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率低、发展效益不高、部分

阐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主要方向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把握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导致了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不稳定因素、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后果开始逐渐显现,这些情况表明,传统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 措 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认识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重大作用,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强调了从粗放式经济向集约式经济的转变,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国际国内现实忧患的必要途径 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也有很多,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方针性指导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引进来走出去等等,在这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战略。 其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进一步扩大内需。 其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其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低碳经济与郑州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低碳经济与郑州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郑州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摘要: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它逐步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成为继工业革命、电力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后第四次革命,影响着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我国目前正在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向低碳经济转型,郑州市作为一个“富煤贫油缺气”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特定的困境和障碍,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郑州市应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目标控制的“立体式”管理方式,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低碳经济这一理念是始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变化的考虑,随着实践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对低碳经济的理解。目前以庄贵阳为代表的主流学者认同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低碳经济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前正逐步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成为继工业革命、电力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后的第四次革命、影响着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低碳经济”这一理念近两年刚在国内兴起,郑州市2010年初两会上被正式提出,因此深入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意义,并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迅速提出战略思路和方向,促进其向低碳经济转型是郑州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郑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一)郑州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 1、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向 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是原始生产要素的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以投资和科技进步为主要带动力量;工业高级阶段则以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全球已开始步入继工业革命、电力革命、信息革命后期的低碳革命时代。通过核心的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和产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姓名:傅志强 学号:20110204398

2008年金融海啸虽然退潮,但危机余波未息,2011年美债困境与欧债危机再度拉响了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红色警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宏观形式混沌不清,世人信心跌宕起伏,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各国发展参差不齐,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的新形势,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适时调整思路政策,全新筹划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以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 1. 后国际金融危机 一、概述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经济刺激计划后出现的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所淘汰。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六大趋势特征 第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

经济体先后逐步复苏,2009年四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环比(比上一季度)增长1.4%、0.1%和1.1%。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01%,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968%,新兴市场为7.253%,亚洲发展中国家为9.53%。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是依靠新兴市场 拉动的,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维持这一现状。2011年世界经济实 际增长了3.3%。世银同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脱离出来开始了新的发展道路。而欧洲的金融形势却不容乐观。 第二,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特别是以中国为代 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强势崛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上海证券市场交易额居 全球第三;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三驾马车”的变化令人关注。统计显示,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 的贡献率是54.2%,消费是51.6%,而净出口是-5.8%。从数据看,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第三,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 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 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 第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涨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当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仍然有待时日,国际流动性过剩现象还将持续,

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一)

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一)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具备几个主要特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调节基础上的宏观调控;坚持开发国内资源基础上利用外资的模式;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道路;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坚持稳定促发展、和平促发展的根本方针。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特点 现存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书本上找不到,只能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实践进行总结和概括。 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探索,中国人民逐渐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并加进了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 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共同接受的向导,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必备的首位要素。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设计了三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认为到2000年,中国GDP比1980年翻两番后,也只是初步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根据中国2000年人均GDP比1980年翻两番的事实,把中国从2000年到2020年的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当前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新情况,在发展目标中加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内涵。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现阶段的生动运用和创新。 对于一个后进的国家,找准自己的现实方位,科学地确立本国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十分重要。日、韩两国五、六十年代因发展目标选择恰当而受益,有的拉美、非洲国家近十至二十年因发展目标选择不当而受损。幸运的是,中国确立了2l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并正确规定了2000年、2020年的阶段目标,今天还加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更重要的是,这些目标不仅是国家领导层的理念和战略,而且为广大人民普遍认同。从本质上说,它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目标,是人民在每个阶段均能真实感受到的可望可及的符合实际的目标。 二、逐步明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向,这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发展体制 传统的资本主义实行的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我国经历了艰难的体制探索: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转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后确定为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与英、美、日、韩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及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这种体制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区别是:它虽然保留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多样化了,更重要的是,它允许私营经济、外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的共同发展。这种体制在保存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基础上充分利用了人类创造的市场经济这个一般的体制成就。这种体制符合现阶段的中国国情: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分散生产、小生产在农业和农村还占统治地位。城市的手工业生产、旧式工商业仍占很大比重,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难以改造和提升这些产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二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仍处于经济不发达的边缘地位,贫困落后,边缘化是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根本特征,在此条件下,不借助于市场经济体制,无法与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取得紧密联系,难以获得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的物质成果;三是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抛弃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公有制为主体及按劳分配,以及借助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参与经济剩余的再分配,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与转型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与转型 农业科王开国 [授课老师简介]李翀,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金融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曾任中山大学副校长。 一、中国现行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它包括对内经济发展方式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如何通过经济体制的变迁和生产能力的提高来实现产值增长的方式。后者是指一个国家外部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对外金融和直接投资的发展方式。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 (一)中国对内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第一,在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上,中国实行的是以政府为指导的、由市场发挥基础调节作用的发展方式。中国的这种发展方式与日本和韩国采用的“东亚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

中国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发挥着主导和核心的作用,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具有比日本和韩国政府更加重要的影响。 第二,在推动生产能力提高的方式上,中国采用的是高投入和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大量地投入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来实现产值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相似的,但是中国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强度是其他发展中国家难以比拟的。 (二)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第一,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形成的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方式。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它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进口原料、材料或零部件,加工成制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外汇形式的附加价值。第三,在对外金融方面,中国对借入外国债务持谨慎态度,实行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借入外国债务为辅的发展方式。 二、中国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中国的现实情况决定的,它是适合于中国改革开发以后的现实情况的。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劳动者的总体素质也不高。再次,在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要通过劳动的高投入来实现产值的高产出,物质资本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急切需要资本。中国通过本国资本积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借入外国债务等方法加快资本形成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一)中国对内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与实现途径 宋有——黑龙江电大党委书记、教授 (2007年12月13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怎样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呢。 一、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的基本涵义 经济发展方针,是指由政党和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指导经济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它是经济路线的贯彻落实,是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指导策略、指导原则和指导方针.有时战略和方针也可以连在一起使用,称其为战略方针。方针与路线、政策相联结,战略和策略相对应。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恢复性发展、创业性发展、模仿性发展、曲折性发展、快速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这样一个长期、艰难和顺序的发展过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指导、调整和制约着经

浅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刍议我国经济发展模式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轨迹,归纳了这个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及意义,并试图对该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特征意义 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轨迹 建国六十余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先后历经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轨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在一步步的学习、发展、不断完善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在此简要地回顾一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轨迹。 1、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 建国初期, 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 我国仿效苏联构建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逐渐形成以计划为特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1978年以前,我国对资源配置的方式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生产资料的集中计划管理; 二是价格集中管理; 三是基本建设绝大部分由中央统一管理。这样的资源分配方式在当时极大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格局已经形成,仅仅只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可以说计划经济时期完成了中国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形成了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并且积累大量实物经济和生产力, 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1 2、转轨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 1979——1992年间, 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时期:实行的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体制。在这一时期,市场主体从单一公有制逐步过渡到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由于转轨时期是探索性的改革, 改革的最终目标并不明确, 产业发展也是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被动做出的调整, 因此,尽管这一时期加快发展了轻工业, 但并未形成显著特征的主导产业。2但是这段时期摸索、探讨、总结出的各种经验为我国后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杨帆,对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成就的客观评价——从历史与可持续发展角度.《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04 . (V ol 24. No 2) Pp13--16 2孙剑,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与新模式的构建.《理论学刊》2010.09. Pp37--3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