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圣陶阅读与作文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叶圣陶阅读与作文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c14380888.html,

叶圣陶阅读与作文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中

来源:《语文建设》2013年第04期

阅读与写作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某种程度上说,这两种能力的养成与否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在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中,阅读与写作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关于阅读和写作,叶圣陶从教学方法、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等层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纠正当下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偏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阅读教学应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

无论是1930年代关于中学生语文程度的讨论,还是1990年代以来的语文课程改革,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尤其是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阅读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教师仍然普遍采用“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教学模式。这种“授受”式的教学模式,使阅读教学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二是将阅读教学封闭于课堂之内,忽视了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很多调查表明,一些学生的语文能力,往往并非来自课堂教学,而是来自自主阅读。三是偏重阅读训练与测验,以一堆标准答案来框范学生的阅读体验。由此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知识点,不会思考,不会创造。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已成为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一大障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将课堂教学中阅读技巧的传授与课外阅读中语感的习得结合起来,是中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叶圣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意见。

在叶圣陶看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得要有一个凭借,就是课本或选文;其次要有训练的方法。课本或选文只不过是一些例子,阅读教学不能仅以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为目标,让学生识记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以及关键段落语意的标准理解,而是要借此培养学生自主探求正确结论、准确有效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因此,相对于教材而言,教学的方法更为重要。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下,反感“讲读”式阅读教学,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当造成的。针对阅读训练的方法,叶圣陶与朱自清在1940年代曾编写过《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和《国文教学》等著作,集中阐述了阅读教学精读与略读的一些方法原则。叶圣陶提出,课堂阅读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授受”模式,采用“指导”模式。课文精读不能逐字逐句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能通过预习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则采取教师启发、指导、答疑的方法,完成教学过程,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并不是不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而是将重点放在“讲什么”和“怎样讲”上。叶圣陶一再强调,“讲”是为了“不讲”,“语文教师不要做说书先生”。总之,在精读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讲、略讲,讲是举一隅,目的是让学生以三隅反。同时,教师在讲的同时,不能盲目追求讲深讲透,将知识讲死,而要将阅读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做到“讲以致用”。这与叶圣陶“教育应当着眼于生活”的观点是一致的。在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已经有所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