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下)笔记

外国文学史(下)笔记

第1講:雨果

一、簡介

1.生平: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法国人眼中的雨果:诗人-戏剧家-小说家。

中国读者眼中的雨果:小说家-戏剧家-诗人。

2.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3.《巴黎圣母院》中译本

乾隆年间(19世纪中后期):《活冤孽》

新文学运动中被改编成话剧:《钟楼怪人》

1948年,出版了著名女诗人陈敬容翻译的《巴黎圣母院》

4.《巴黎聖母院》的介紹和鑒賞

(1)创作意图

“宗教、社会、自然,是人类三大斗争的对象;这三者同时也是人类的三种需要。……人生的神秘的苦难,就来自这三种斗争里。人类进步须克服迷信、偏见和物质的三种形式的阻碍。三种沉重的枷锁套在我们的脖子上,那便是教条、法律和自然的桎梏。在《巴黎圣母院》里,作者控诉了第一种桎梏;在《悲惨世界》里,作者指出了第二种桎梏;在这本书里,作者将阐述第三种桎梏。”——《海上劳工·序言》

思考:1.雨果是怎样以艺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的?具体说:如何从《巴黎圣母院》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的运用来透视这部小说蕴涵的思想内容。

2.为什么作家给小说定名为“巴黎圣母院”?

(2)情节设置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主线是克罗德四次陷害和爱斯梅哈尔达四次遇险的曲折过程。

敲钟人:加西莫多

诗人:甘果瓦

贵族军官:法比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设置的特点:1、多变。2、奇巧。3、幻想。

(雨果:“这本书如果有什么优点,只在想象、多变、幻想方面”)

问与答:1.《巴黎圣母院》的情节设置是否渗透了雨果的创作意图?

2.为什么作家给小说定名为“巴黎圣母院”?而不是“爱斯梅哈尔达”、或者“克罗德”、或者“一个女人与四个男人”,等等?

補:游离故事情节的篇幅

《巴黎圣母院》有两大部分似乎完全游离了故事情节。

一是小说的第三卷,作者用了整整一卷,描写圣母院的建筑、并以圣母院的建筑为基点回顾巴黎城市的历史风貌。

二是小说第五卷一节末尾,克罗德右手指着一本印刷品,左手指着巴黎圣母院教堂说:“这本书将杀害那座大厦”。第五卷第二节,作者用了1.2万字(中译本)论述克罗德说过这句话“这本书将杀害那座大厦”。从“印刷将杀害教堂”、“印刷术将消灭建筑术”论证这句话的内涵。

全书共40万,这两个部分占了3.9万字,将近十分之一的篇幅。

巴黎圣母院的象征意义

巴黎圣母院作家刻意塑造的一个象征形象,其基本象征意义就是宗教

(3)人物塑造

A:克罗德:许多年以前,当作家研究圣母院时,在两座塔楼之一的暗角上,发现一个用手刻到石头墙上的希腊字“命运”。这个字里所隐藏的悲哀与不幸使作家激动。“他觉得奇怪,久久地深深地思索,他设法去猜测那个痛苦的灵魂是谁”,为什么这个痛苦的灵魂“非要把这罪恶或不幸的印记留在古老的教堂面前,才肯离开人世”?

a.克罗德灵魂发展史

1)自我异化

2)自我冲突

外貌的描写:“只见两边太阳穴上才稀稀拉拉地有几撮头发,而且已经花白了,高高的宽大额头开始刻画着一道道皱纹;但是,在他那深凹的眼睛里闪烁着不寻常的青春的火花、火热的活力,深沉的情欲。”

3)自我毁灭

b.克罗德形象

克罗德是一个宗教熏陶出来的既是苍蝇,又是蜘蛛的畸形物。作为苍蝇,他寻找春天、阳光、空气,寻找自由、光明、智慧,可教会这只大蜘蛛紧紧地抓住了他,不让他去寻找。作为蜘蛛,他又毁灭爱斯梅哈尔达和其他一些不幸的人们。他是宗教的受害者,他又代表宗教疯狂地迫害着别人。

他是一系列矛盾情结的复合体:爱与恨、善与恶、克己与放纵、自虐与虐他。

克罗德的毁灭更多的是源于自我内心的冲突。这便是克罗德的命运。这命运并不来自冥冥上苍,而来自克罗德那颗自己跟自己对立的心灵,来自宗教,来自社会,也可以说来自整个人类一代代为自己设下的日益深重的枷锁。

克罗德的悲剧,是宗教的悲剧,也是人的悲剧。他的痛苦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痛苦——压抑与反抗的矛盾——的象征。这个形象是雨果对人类悲剧命运的一次思考。

B.爱斯梅哈尔达:一个从外表到内心都美得出奇的人

爱斯梅哈尔达心灵的美好1)洁身自好2)仁爱善良3)感情真挚纯洁4)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C:加西莫多:雨果作品中最有名的丑人

(4)美丑善恶的鲜明对照

1. 情节对照{eg:加西莫多对爱斯梅哈尔达的爱情;a.爱得深沉b.爱得纯净c.爱得温柔d.爱得执着

(5)对照原则的应运

雨果文艺思想的核心。

他的对照原则的理论要点是:自然中的万物并非都屈从人的意志而呈现崇高优美的状态,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是溶于一体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1.情节对照

2.环境对照

两个王朝(专制王朝、奇迹王朝)、两个国王(路易十一、乞丐国王)

两种法庭,两种法律

甘果瓦与奇迹王朝的法庭

加西莫多与法兰西法庭

爱斯梅哈尔达与宗教法庭

3.人物对照

作者的美学追求

以上三种对照归纳起来,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照,它反映了作者的美学思想,体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雨果早在《〈克伦威尔〉序》中指出:“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

美在心灵

在追求美的对照中,作者通过加西莫多的一段歌唱提出了衡量人的美的价值标准,加西莫多为了开导因法比负心而产生痛苦的爱斯梅哈尔达,反复唱道:“别望着脸形,/少女啊,要望那心灵。/漂亮少男的心往往丑恶,/有些心灵里不存在爱情。/少女啊,枞树并不美丽,/并不像普通树木那么美丽,/但它能保住它的树叶,在寒冷的冬季。”

第2讲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一、背景:

继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从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整个欧美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50年代,“现实主义”一词在欧洲文艺界盛行。最初使用它的是法国画家库尔贝。

二、理論來源:

现实主义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亚理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存在三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方式:“照事物的本来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摹仿,或是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的本来样子去摹仿”,这是对现实主义文艺基本特征朴素的论证。

三、現實主義文學產生原因

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工业化的影响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在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时期,是城市文明的产物。城市文明是由工业化带来的,现实主义的产生,深受工业化的影响。

2、科学的影响

19世纪初期和中期,科学得到重大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进步,诸如物理、化学、电学、地质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根本性的进展。

科学提供了观察现实的客观态度和科学方法。客观性成为现实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3、哲学的影响

(1)黑格尔的辩证法(2)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3)孔德的实证哲学

四、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1.法国

(1)文學特點: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描写城市生活现象与心理,善于展示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的历史进程。

(2)代表作家以及作品:

司汤达

梅里美:《嘉尔曼》(又译为《卡门》)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巴尔扎克

莫泊桑:短篇《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长篇:《漂亮朋友》

2、英国

(1)文學特點: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关怀小人物命运,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生活史。(2)重要作家作品:

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

夏绿蒂·勃朗特:《简爱》

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伏尼契(苏格兰女作家)《牛虻》

3.俄国

(1)文學特點:俄国19世纪60年代前,处于封建专制的农奴制时代。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是在解放运动中形成并达到繁荣的,矛头指向专制农奴制及其残余,普遍重视社会历史场面与人物复杂心理的描写。

(2)重要作家作品: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列金》

果戈理:《死魂灵》

冈察洛夫:《奥勃洛莫夫》。

屠格涅夫:《罗亭》、《前夜》、《父与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

托尔斯泰

契诃夫

4、美国

(1)文學特點: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定是描写“美国梦”。或称美国理想。“靠个人奋斗而成功”是美国梦的一个突出方面,19世纪后期出现美国梦幻灭的主题。

(2)重要作家作品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长篇

5、其他重要作家作品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

五、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客观地描绘现实生活

(1)在创作精神上,浪漫主义重理想——幻想的情节、虚构的环境、夸张的形式;现实

主义强调“按生活的本来的样子去描写生活”,追求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构性。

(2)在艺术思维上,浪漫主义遵循假想的逻辑;而现实主义努力遵循现实的逻辑。

(细节真实:因为遵循现实的逻辑,现实主义强调细节的真实。他们通过细节描写,增强形象的具体性,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这些细节描写包括社会生活细节、人物活动细节、物质经济细节。)

(3)在题材方面,浪漫主义多取材于古代、中世纪或异域,有远离现实的色彩和浓厚的回顾性;现实主义多取材于现实,即使写历史,也是表现当代的精神。

(4)在描写对象上,浪漫主义多写大自然、农村、贵族生活或一些奇人奇事;现实主义则多写城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普通人。

(叙写人情风俗史;许多作家都把自己的作品当作“社会史”,公开宣称自己要忠实地书写历史)

2、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

着力暴露现实黑暗,批判社会罪恶。他们用来批判的武器是人道主义。他们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谴责统治者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希望用人道的爱来改良社会。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受唯物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生命是一种物质现象,因而特别重视人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他们往往将人物性格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环境中加以刻画,突出时代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4、以叙事文学为主,多用小说形式。

浪漫主义重抒情,重诗歌形式;现实主义把文学当成研究社会的手段,要真实地展现错综复杂社会历史画面,因此多用小说体裁,尤其是长篇小说。

六、小说的发展

1、小说的发生阶段(古代,中世纪)

西方小说产生于神话传统,发端于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已经有了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也是小说的雏形。

2、小说的草创阶段(14——18世纪)

文艺复兴时代,小说初具规模。

短篇小说(故事):《十日谈》

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哲理小说:《老实人》、《拉摩的侄儿》

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琼斯》

3.小说的繁荣阶段(19世纪)

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

历史小说:《艾凡赫》

通俗小说:《基督山伯爵》

空想社会主义小说:《安吉堡的磨工》

田园小说:《魔沼》

现实主义小说: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的作品。

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最高。

4.小说的发展阶段(20世纪)

20世纪以来,小说成为最重要的文学体裁。

第三講:司湯達

一、地位:

司汤达(1783-1842),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1、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文献:《拉辛与莎士比亚》

2、第一部成熟的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

二、简介:一个最忠诚的拿破仑党人

1800年,拿破仑称帝。贝尔17岁,行囊中带了十几本文学名著参加了拿破仑的军队,他跟随拿破仑远征意大利、德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地,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曾经目睹莫斯科大火。

历任骑兵少尉、副官、皇室领地监督、皇室器物总监等一些比较重要的职务,拿破仑与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结婚之前,他曾作为谈判团的成员代表法国与奥地利谈判。

从1800年到1814年,贝尔前后在拿破仑的军队中度过了近十年的军旅生涯(1801年,拿破仑短暂体战时,贝尔离开军队,至1807年才返回)。

1814年,拿破仑失败,法国波旁王朝复辟,这时,贝尔才31岁,作为拿破仑党人,他失去了一切——职务,收入,社会地位。他说:“1814年拿破仑和我一块垮台了”。于是他定居意大利,开始从事写作,并同意大利的煤炭人保持密切往来。

由于与烧炭人关系密切,1821年,贝尔被当时统治意大利的奥地利警察超出意大利,他再次回到巴黎。

1830年7月革命后,贝尔重新被启用,被任命为意大利一个小城的领事,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2年,贝尔自己并不满意这个官职,说“这无异于流放”。

1842年3月23日在巴黎外交部门前中风倒地,当晚逝世,终年59岁。

補:墓志铭:司汤达死后,遗体安葬在蒙马特尔公墓。墓碑按照司汤达生前遗嘱,刻着意大利文:亨利·贝尔米兰人写作过恋爱过生活过

三、创作概况:

《阿尔芒斯》1827;《红与黑》1831;《巴马修道院》1839;中短篇集《意大利遗事》1839 著名短篇:《法尼娜·法尼尼》1829;著名中篇《卡斯特罗修道院女院长》1839

四、《红与黑》(1830)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被看作是法国乃至欧洲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1、题材来源

1827年,法国的《司法公报》上登载了当时发生的一起刑事案件:一个青年家庭教师曾经与女主人有过暧昧关系,后来,这位女主人所写的一封信阻碍了他与第二个情妇——一位非常有钱的小姐结婚,他对他的第一个情妇开了两枪,杀死了她,之后,这位青年被判处死刑。

一部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严肃的政治小说,司汤达在小说中表现了一个时代的政治风云变幻和社会历史风貌,融汇了他对人生和人性的深沉思索。

高尔基评价司汤达和《红与黑》时指出:“他以其才力把一桩极为寻常的刑事罪提到了对十九世纪初叶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高度。”

2、历史背景

司汤达明确地说过,他写此书的目的是要认真地描写“19世纪最初三十年间压在法国人头

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

作者用“一八三0年纪事”作为副标题;卷首引用了丹东的名句:“真实,严酷的真实”。1799年,雾月18日,拿破仑发动政变,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

1800年,拿破仑称帝,为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率军转战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德意志等地,多次抵抗了欧洲各封建国家统治者组织的反法联盟。

1812年,拿破仑率兵60万入侵俄国,遭到失败。

1814年,反法联军攻下巴黎,拿破仑被囚于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不久,他逃离该岛,率部进入巴黎,在位百天,史称“百日政变”。

1815年,反法联盟重攻下巴黎,拿破仑再度退位,被流放于大西洋的圣爱伦岛。1821年病死该岛。

1815年以后,封建贵族和天主教统治法国。

1830年,爆发了七月革命。革命后由法国金融资产阶级统治

1815-1830:王政复辟时期

3、小说反映的历史时代:王政复辟时期

特征:(1)统治权掌握在封建贵族手中,全面恢复了等级制度。

第一等级:僧侣、红衣主教

第二等级:贵族

第三等级:其他人

(2)资产阶级已经相当强大,随着准备“再来一次革命。”

这是一个政治风云激荡的时代。所以,司汤达说:“若是你的人物不谈政治,那就不是1830年的法国人”。

4、于连形象

(1)身为下贱,心比天高

他最喜欢的书有三本:卢梭的《忏悔录》;拿破仑著的《出征公报节略》和《圣爱伦回忆录》

从“忏悔录”中,他接受了平等观念和无神论思想。从后两本书里,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行为的准则。

“他整个的心都在这三本书上,从来没有注意到旁的事物,他可为了这三本书赴汤蹈火,叫人杀掉。”

“天下其余的书,都是些欺骗说谎的废纸。这些成千累万的作家,个个是撒谎者。他们急急于著作的,无非为了向上爬,想升官发财。”

(2)拿破仑式的英雄梦

“许多年来,在于连的日常生活里,可以说没有一点钟不提到拿破仑的名字的。他想到拿破仑初年,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下级军官,又卑微,又穷困,然而后来只靠了他身佩的长剑,便做了世界上的主人。”

拿破仑27岁任军团司令,30岁任法国“第一执政”,33岁成为“终生执政”,35岁便当上皇帝。

(3)不满现状,奋力抗争

“社会比作一根竹竿,它分成若干节,一个人的伟大事业就是爬上比他自己更高的阶级去,而上面那个阶级则利用一切力量阻止他爬上去”。

“他的两腮红红的,两目低垂着。他是一个18岁到19岁间的少年,表面看来,文弱、清秀,面貌不同寻常。他的鼻子好象鹰嘴,两眼又大又黑。在宁静的时候,眼中射出火一般

的光辉,又好像熟思和探寻的样子,但是在一转瞬间,他的眼睛又流露出可怕的仇恨的表情。”秀美、深思、仇恨

(4)捍卫个人尊严

两个细节:

①“让我和奴仆一起吃饭,我宁肯死掉。”

②当市长夫人出于好心想送给他一笔买衣服的钱时,于连认为是一种诲辱。

从这两个的细节中,我们嗅出了卢梭的气味,也就是法国启蒙学者把“人格”看作高于一切的品质。

(5)于连的反抗道路

反抗—→妥协—→觉醒—→反抗

5、德·瑞那夫人:爱慕英雄

德·瑞那夫人是个贤淑的贵妇人,于连的爱情唤起了她的热情。她爱上了于连的才能,爱英雄性格。

小说写道:“他的天才真使她惊骇,她觉得一天一天地她把他认识得更清楚了;这个青年神父,定是未来的伟人。她好像已经看见他做了教皇,做了国家的元勋,好像黎塞留一样。”她向于连说道:“我能够活着亲眼看到你成功吗?事业和地位都在等待你。王朝和宗教都需要伟人。”

6、玛特尔小姐:女英雄气概

7、于连的法庭辩词

我生不逢时,不属于你们那阶级,在你们眼里,我不过是一个出身卑微而敢于起来抗争的乡下人。

我并不乞求你们的宽恕。……但即使我罪不该死,我看到有些人,他们并不认为我还年轻而值得同情,反而想杀一儆百,通过惩罚我来吓唬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出身下层阶级,倍受贫穷的煎熬,却又有幸受到良好教育,敢于混迹于有钱人引以自豪的上流社会。

先生们,这就是我的罪行,因而更应严惩,何况事实上,审判我的并非与我同属一个阶级的人。在陪审官席上,我看不到任何发了迹的乡下人……

8、《红与黑》的艺术成就

(1)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

三个典型环境:

充满唯利是图气氛的维立叶尔小城——庸俗的小城

阴森的贝藏松神学院――宗教阴谋中心

腐败与权力的中心巴黎――反动势力的大本营

(2)严整清晰的结构

主人公的个人奋斗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中心内容,在情节上没有枝蔓的干扰。

结构层次清晰,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外而内,井然有序。

(3)细腻的心理分析

阿拉贡谈司汤达:“他在心理分析上给后人提供了最高的典范:他的人物有思想,心灵全部在活动的思想;而且人物有行动,比传奇小说的行动还要猛烈的行动……司汤达给心理小说开辟了一条大路”。

第三講:巴爾扎克

一、生平简介

巴尔扎克 (1799——1850 )

1、地位:中产阶级家庭

2、出生:于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西部工商业名城都尔。

3、志向:渴望光荣,立志文学创作

4、態度:严肃的创作

1829年3月,他的第一部成熟小说《朱安党人》问世。

5、愛情

韩斯卡夫人(1850年,韩斯卡夫人同意与他结婚。这场持续了18年之久的马拉松式恋爱,才有了结局)

6、作家之死

婚后100天,这位文学巨匠与世长辞,终年51岁。

7、不朽的声名

雨果在葬礼上致悼词说: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二、代表作《高老头》

1、簡介:《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1819-1820年初的巴黎;小说有两条平行的主线:

(1)高老头的故事(2)拉斯蒂涅的故事

2、高老头的悲剧

(1)形象:靠饥荒牟取暴利发迹的面条商

(2)两个女儿:大女儿:阿娜斯大齐,雷斯多伯爵夫人

小女儿:但斐纳,纽沁根男爵夫人

(3)绝对父爱代表:高老头

“这个父亲把什么都给了。二十年间他给了他的心血,他的慈爱;又在一天之间他给了他的财产。柠檬榨干了,那些女儿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这是高老头的最终结局。

3、拉斯蒂涅的故事

(1)拉斯蒂涅从良心到野心的转变,受环境的影响大。他在《高老头》中接受了人生三课的教育。

第一课:鲍赛昂子爵夫人教导:极端利己

“拉斯蒂涅先生,你得以牙还牙的去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他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

第二课:伏脱冷的教导

人家看到他那种人都会喊一声好家伙!肩头很宽,胸部发达,肌肉暴突,方方的手非常厚实,手指中节生着一簇簇茶红色的浓毛。没有到年纪就打皱的脸似乎是性格冷酷的标记;但是看他软和亲热的态度,又不像冷酷的人。他的低中音的嗓子,跟他嘻嘻哈哈的快活脾气刚刚配合,绝对不讨厌。他很殷勤,老堆着笑脸。……而且他什么都懂:帆船,海洋,法国,外国,买卖,人物,时事,法律,旅馆,监狱。要是有人过于抱怨诉苦,他立刻凑上来帮忙。好几次他借钱给伏盖太太和某些房客;但受惠的人死也不敢赖他的债,因为他尽管外部随和,自有一道深沉而坚决的目光教人害怕。

伏脱冷的教导:心变黑

“你知道巴黎的人怎么打天下的吗?不是靠天才的光芒,就是靠腐烂的本领。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老实一无用处。……人生就是这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洗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一点。”

(2)伏脱冷的再现描写

伏脱冷在《高老头》中是一个被追捕的逃犯,他洞悉人生,给拉斯蒂涅上了绝妙的一课。

在《幻灭》中,他摇身变成了西班牙教士。

在《贝姨》中,他由罪犯变成警官——巴黎警察厅的处长。

第三课:高老头之死:上流社会冷酷无情

(3)拉斯涅蒂的再现描写

在《纽沁根银行》中,他捞到了第一桶金子。

在《轻佻的女人》(1839)中,他爬到了副国务秘书的职务。

在《无知无识的喜剧演员》里,他摇身变成了具有伯爵爵位的部长,每年有30万利佛尔的收入。

在《阿尔西的议员》中,他抛弃了旧情人纽沁根太太,娶了她的女儿。

不论他在社会的哪一级台阶出现,他都信奉当年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人生哲学。

4、《高老头》的主题

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故事是贵族没落衰亡的写照。

拉斯蒂涅和伏脱冷的故事是资产阶级发家上爬的写照。

高老头被女儿抛弃的故事是金钱罪恶的写照。

三、《人间喜剧》

1、簡介:巴尔扎克从1828年到1848年20年间,写了长短篇小说90多部。1842年,巴尔扎克把从1828年起写的小说收集起来,编成一个总集,定名为《人间喜剧》。

2、《人间喜剧》构思来源

①受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影响《艾凡赫》

②受但丁《神曲》书名的影响(但丁《神曲》的原名是“神的喜剧”)

3、《人间喜剧》的基本构成

一是《分析研究》:阐明支配人生与社会的各项原则,共两部。

二是《哲理研究》:探讨产生人的行为的各种原因,共22部。

三是《风俗研究》:从各个方面反映法国当代社会生活,它是《人间喜剧》的主干,共66部。《风俗研究》的六个场景:①私人生活场景②外省生活场景③巴黎生活场景④政治生活场景⑤军旅生活场景⑥乡村生活场景

4、《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

①贵族阶级衰亡史

巴尔扎克看到贵族阶级灭亡的必然性,着重描写了贵族阶级在1815年后重振旗鼓,尽力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但又在资产阶级的逼攻挤兑下逐渐灭亡的历史。

E g:《苏镇舞会》·德·封丹纳伯爵·爱米莉小姐;《禁治产》德·埃斯巴侯爵

但是,作家对贵族又充满同情,极力塑造优秀贵族形象。

②资产阶级发家史

在描写贵族阶级没落衰亡的同时,巴尔扎克描写了资产阶级对贵族阶级的冲击和取代,着重写1816——1848年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Eg:高利贷者高布赛克

中篇小说《高利贷者》中的高布赛克是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典型:“用积累商品的办法来贮藏货币”。

葛朗台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原始积累向自由竞争过渡时期资产者的典型。

银行家纽沁根

《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是金融资产者的典型。他懂得让资本在流通中积累财富。他的信念是:“钱越多,权力就越大”。他得到的每一枚铜板都沾着他人的眼泪。

③金钱罪恶史

《高利贷者》写母亲为了剥夺女儿的财产,烧毁丈夫的遗嘱。

《夏倍上校》写妻子为了吞并丈夫的财产,不承认受伤的夏倍是自己的丈夫,并企图把他关进监狱。

《幻灭》写金钱对报纸的操纵,指出“一切都是被金钱所决定的。”

5、《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1)严谨的艺术大厦

两种连接方法:

A:分类整理法

B:人物再现法:《人间喜剧》的再现人物约有400多个,分散在75部作品中,以《娼妓盛衰记》中出现得最多,达到155个。

【人物再现手法】

人物再现手法是巴尔扎克的一大创造,也是他的人物塑造的一大特色。人物再现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二:

一是小说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一些重要人物往往出现过二三十次,在多部小说中反映他们的不同经历,最后构成这个人物的完整形象。这是一种主要的再现手法。

二是通过小说人物的叙述,说明小说所发生的事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而这些事例都散见于其他小说之中。

(2)编年史模式

《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是“三史”,与此相一致,巴尔扎克采用了编年史的小说模式。

【编年史模式】

和司汤达式的传记小说不同,巴尔扎克不为某个人物立传,他采用历史记事的方法,截取众多人物的生活阶段和生活侧面,按年代叙写他们的生活,编排好他们在不同小说中,性格变化和命运变迁,如同编年史一样,记载下人情风俗史。恩格斯评价他用编年史方式逐年记下法国19世纪上半叶的生活(1816——1848)。

巴尔扎克的叙述方式可以称之为编年史模式。

【編年史模式的特點】

a.历史时间

编年史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时空结构。从时间结构看,它所强调的时间是历史时间,注重交待确切的历史日期,故事时间与历史真貌相合,也即小说在真实的历史时间里讲述虚构的人物故事。

例如《邦斯舅舅》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交待故事发生的历史时间:

“1844年10月,有一天下午3点光景,一个60多岁而看上去老得多的男人,在意大利大街上走过,……”

《搅水女人》第一句:“1792年,替伊苏屯的布尔乔亚治病的有个姓罗日的医生,出名的为人阴险。”

《高老头》第一段:“1819年上,正当这幕惨剧开场的时候,公寓里的确住着一个可怜的少女。”

b. 历史空间

从空间结构看,编年史小说所强调的空间是典型环境,它注重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故事空间与当代社会风貌一致。《人间喜剧》的环境描写相当出色,这些环境不是远离法国的西班牙、非洲或东方,而是当代法国的全部风貌。

【法兰西地理】

巴尔扎克按照顺序把法国每个地区的城镇都写到了。如《男管家》写伊苏丹城,《绝对之探求》写杜埃城,《老处女》写阿朗松城,《阿尔贝·萨瓦吕》写贝尚松城,《欧也妮·葛朗台》写索漠城,等等。巴尔扎克对各个地区的真实描写,使他获得“法兰西地理”的称号。【描绘巴黎】

在巴尔扎克描绘的环境中,特别突出、活跃的环境是巴黎,这是他所描写的城市的中心。

【环境与人物】

巴尔扎克的编年史小说往往开篇就写环境,从环境引出人物,再展开情节,以强调环境塑造个性和改变个性,揭示人物对环境的依存关系。

如《高老头》开卷用全书五分之一的篇幅写伏盖公寓,从外形写到内部陈设,从院坝写到室内,从底楼写到顶楼,作家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然后才引出其中活动的人物,进入情节叙述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3)绝对情欲模式的人物塑造

巴尔扎克以他非凡的观察力,精确的记忆力和幻想的激情,透视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类各种被夸张了的欲念,他把这种欲念推到极致,以使它的人物模式都有一种偏执型的欲念,这种人物模式,我们称之为绝对情欲模式。

巴尔扎克的绝对情欲模式按照人类的七情六欲,塑造了各种类型的情欲人物。

Eg:1、绝对吝啬代表:葛朗台老头;“葛朗台老头”成了全世界通用的吝啬鬼的代名词。

2、绝对忌妒代表:贝姨

贝姨是绝对情欲模式中的忌妒代表,她的忌妒不是一般的心怀怨恨,而是一种丧失人性的“野兽一般的妒意”,因忌妒而生出恶毒的计谋,置人于死地而后快,因而是绝对忌妒的情欲表现。贝姨是一个老处女,她因自己长相丑陋,出身低微,爱情不遂而忌妒成性。贝姨嫉妒的主要对象是她的堂姐于洛太太,只因于洛太太温柔,美丽,结了一门有钱的婚姻,她便千方百计想破坏堂姐的家庭生活,折磨堂姐。

3、绝对好色代表:于洛

《贝姨》中的于洛是绝对好色的代表。作者在书中用“好色鬼”,“好色之徒”,“荒唐”,“老雄猫”,“老风流”这样的字眼来称呼于洛。

于洛男爵是陆军部署长,年轻的时候,经常有3个情妇,一个是他正预备丢掉的,一个是当今的,一个是为了将来而正在追求的。到老来,为好色,他耗尽家财,贪污公款。直到80岁,还养了一个15岁的小姑娘做情妇,同时勾搭厨娘。

4、绝对贤德代表:于洛太太

作者用很多极端的词语赞美于洛太太的贤德,如“天使”,“圣洁的太太”,“女性中最圣洁最高尚的一个”。

于洛太太的贤德主要表现在对丈夫的绝对温顺,绝对宽容上。她明知丈夫在外寻欢作乐,却总是护短,从不加以责备,默默忍受了23年被丈夫抛弃的分居生活。当丈夫为好色倾家

荡产后,她节衣缩食,寻找丈夫。她的宽容是缺乏理智的。

5、绝对忠贞的代表:欧也妮

她忠于对堂弟查理的爱情,受尽父亲的威胁恐吓,过着吃清水面包的幽居生活也在所不惜。查理负心。她与篷风所长结婚,但婚后始终保持童贞,与丈夫分居。她在33岁时做了寡妇,仍然忠于自己的感情。“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

(4)网状的结构模式

通过众多的情节线索有机交织,形成纵横交错的情节网络,立体地展示生活。

Eg:【《高老头》的多条情节线】

①高老头被女儿抛弃的故事;

②拉斯蒂涅向上爬的故事;

③逃犯伏脱冷的故事;

④鲍赛昂夫人退出巴黎上流社会的故事;

⑤医生皮安训的故事;

⑥泰伊番父女的故事。

其中,高老头的故事和拉斯蒂涅的故事为主线。

【《欧也妮·葛朗台》的多情节线索】

1.欧也妮的故事

2.老葛朗台的故事

3.查理的故事

4.拿侬的故事

5.克罗旭的故事

其中,以欧也妮和老葛朗台的故事为主线,交织起其他副线

(5)多从经济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经常出现帐单和各种详尽的经济细节

恩格斯谈《人间喜剧》:“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第四講: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生平簡介: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1、地位:俄国19世纪后期著名作家,被20世纪西方现代派奉为鼻祖。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个最伟大的天才;他们以自己的天才的力量震撼了全世界,使整个欧洲惊愕地注视着俄罗斯,他们两人都足以与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卢梭和歌德这些伟大的人物并列。——高尔基】

【我25岁发现书本,35岁发现司汤达,当我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时,立即听到了血缘的本能的呼声。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我从那里学到某些东西的唯一的心理学家,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偶然事件。——尼采】

2、經歷:革命小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

1849年4月被捕

1849年12月22日死刑

四次出国:

1)1862.6-8月,德、法、意、英

2)1863.6-8月,意、德

3)1865.8-10月,德

4)1867.4——1871年夏

3、婚姻狀況

第二次婚姻

安娜·格里戈里耶夫娜

二、创作概况

他的创作以1849年被捕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创作(1846—1849)

一种题材:贫贱。

三类人物:小人物

①心地善良,有自我意识的穷人。如《穷人》的主人公杰符什金。“我毕竟是一个人,在心灵和思想上我是一个人”。

②具有两重人格的穷人。《两重人格》中的主人公高略德金、同貌人

●高略德金身上集中了仕途失意者的性格特征,笨拙不灵,软弱不欺;

●同貌人身上则集中了仕途得意者的性格特征,八面玲珑,凶狠残忍,

●实质上,同貌人是高人格的组成部分。

●尼采说:“服役于强者,弱者为自己的意志所说服,因此希望支配更弱者。”

●鲁迅先生指出:“他们是羊,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便现

凶兽样。”

●③喜欢幻想的穷人

●《白夜》中的无名主人公

2.后期创作(1850——1881)

(1)后期重要的长篇作品有:

●《死屋手记》(1860-1862)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

●《地下室手记》(1864)

●《罪与罚》(1866)

●《白痴》(1868)

●《群魔》(1871-1872)

●《少年》(1875)

《十拉玛佐夫兄弟》(1880

(2)創作特點:

●一种基本题材,两种基本思想,三类基本人物。

●后期创作的基本题材是犯罪。

(3)两种基本思想。

●一.厌恶现代文明,厌恶资本主义。

●二.厌恶革命,鼓吹宗教

●在《白痴》中,他这样讲到被判死刑的痛苦:“你要知道,最主要的,最剧烈的痛苦也

许不在创伤上面,而在于你明明知道再过一小时,再过十分钟,你将不再成为一个人;

而且知道这是固定不移的,主要的是,知道这是固定不移的,你把头放在刀子下面,但听见刀子在你头上滑下来了,这四分之一秒钟是最可怕的。”

●“既然有了判决,又明知道避免不了,所以可怕的痛苦便会在这下面,世界上就没有比

这更痛苦的事情,您把一个士兵领来,放在战场上的大炮对面,对他射上一炮,他总还有一线希望,但是,如果对这兵士宣读一定处死的判决,他会疯狂或哭泣的,谁能说人类的无性能够忍受下去而不发疯呢?

【土壤主义】

●土壤主义又可以叫做“根基论”、“基础论”。陀的土壤主义认为,人民是俄国社会的

土壤和根基,知识分子要解决俄国的社会问题,完全不需要借助于革命,只需回到人民的土壤和根基上就行了,而俄国人民精神生活的本质就在于对于基督教的信仰。俄国的知识分子要想同人民结合起来,要回到人民的土壤和根基上去,就必须与人民具有同样的信仰,因此土壤主义的要点在于宣扬基督教宗教思想。

(4)后期的长篇按宗教的善恶观念塑造了三类人物

●善人

●恶人

●具有两重人格的人

三、《罪与罚》(1866年)

1.如何理解拉斯柯尔尼科夫形象

●杜尼雅

●斯维德利加依洛夫

●卢仁

●生活里有这样一些情况,这些情况使一个公正无私的观察者相信,自杀是得到保障的人

才能够得到,才能够被许可的一种奢侈,一个人处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学会懂得那句富于表现力的谚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皮萨烈夫

●拉杀人的精神动因有二个:

●(1)为穷人报仇,为穷人造福

●马尔美拉陀夫

●索尼雅

●一死换百生,这是简单的算术!并且,在生命的权衡上讲,那个又愚蠢,又乖戾又有痨

病的老太婆的生命又有什么价值呢!不过是一个师资、一个黑甲虫的生命罢了,事实上还不如,因为那个老太婆在害人,她在消耗别人的生命。

●(2)要成为人类的统治者,成为拿破仑

●一类是低级的人(平凡人)

●一类是高级的人(非凡的人)

【拉斯柯尔尼科夫形象】

“拉斯柯尔尼科夫”原意就是“分裂”的意思。他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大学生。

拉斯柯尔尼科夫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犯罪,他的精神崩溃,和他的理论的破产,既是周围客观现实的悲剧,也是他个人主义反叛的悲剧。他的可悲之处,在于他身受弱肉强食的法则之害,又把这种害人的法则当作反抗社会的武器。这使他的反抗从然走向失败,通过拉这个形象,陀相当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弱肉强食的道德法则,深刻地表明极端个人主义对社会对个人都是一种毁灭性的破坏力量,这是陀塑造拉这个形象的重要功绩。

幻灯片32

2、从《罪》看陀小说的艺术特点

(1)描绘“地下室”的生活。

●Eg:“地下室的歌手”。

(2)描绘变态人物和变态心理

【独特的审美趣味】

怪中求美,寓本质于变态荒诞之中,这是陀独特的审美趣味。他曾强调说:“我对现实(艺术中的)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多数人认为离奇荒诞的东西,对我来说却构成了现实的本质”,这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骨子里就有毛病,存在着病态”,

【独特的人本论和价值论】

●陀说:“人只发展着的人,因此他不是完成的人,而是过渡的人”,

【写变态心理的主要手法】

●1)内心独白

●“那件事我能干吗?那件事严重吗?一点也不严重。那只是自寻开心的一个空想,一个

玩意儿,是的,也许是一个玩意儿。”

●“哦,上帝,这全是多么可恶啊!这样一桩可怕的事情怎么钻进我的脑海来了呢?”

●“天啊?难道,难道我真的会拿起爷头砍她的脑袋,打碎她的脑壳……溜滑地踩过一滩

发粘的湿血,撬开锁,偷窃、发抖,躲藏起来,浑身溅满鲜血……拿着斧头,天啊,难道?”

●2)描写下意识

●3)描写错觉和梦境

【梦与内心隐秘】

例如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杀人前,梦见一个乡下人用铁棍打死马。这实际上是他潜意识中想杀死放高利贷老太婆的想法的明朗化。按弗洛伊德理论,被压抑在无意识层中的本能不能随便进入意识层,它往往通过梦来曲折反映人内心深处的隐秘和真正愿望。拉斯柯尔尼科夫已有模糊的杀人动机,总想干一件事,因此成天神不守舍,精神恍惚,这个梦把他内心隐秘明朗化。

【陀变态心理描写的审美价值】

1)折射出了社会的病态。通过病态心理写出了病态的人们,又通过病态的人们折射出了病态的不正常的社会。

2)显示了灵魂的深。那些平时不容易被人一眼看出的东西,通过变态心理反映了出来。这对于人类认识自已有帮助

(3)疯狂的节奏

●1)急速发展的情节。

●陀小说情节发展的显著特征是急剧的转变,多种多样的灾祸,寻乎异常的偶然事件。这

种急速发展的情节把他的人物带到那种陀式的羞涩发窘的情势之中,让他们在这种情势之中表现自己手足无措,纷乱惶惑的心理反映。

●2)浓缩紧迫的时间。

●茨威格说:“没有一位史诗作家能象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鬼爷神工地把事件的宇宙放进

时间的核桃壳里”。

●托斯托耶夫斯基被称为:“残酷的天才”、“病理学的天才”、“恐怖领域里的专家”

“人类灵魂的伟大的拷问者”

3、鲁迅论陀氏

回想起来,在年轻时代,读了伟大的文学者的作品,虽敬服那作者,然而总不能爱的,

一共有两个人。一个是但丁……还有一个,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读他24岁时所作的《穷人》,就已经吃惊于他那暮年似的孤寂。到后来,他竟作为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时也是残酷的拷问官而出现了。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快地处死,竭力要放他们活得长久。而这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仿佛就在和罪人一同苦恼,和拷问官一同高兴着似的。这决不是平常人做得到的事情,总而言之,就因为伟大的缘故。但我自己,却常常想废书不观。

第五讲:列夫·托尔斯泰

一、生平简介

1、出生:1828年9月9日(俄历8月28日),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显赫的贵族世家。祖父曾任喀山省长。一岁多死了母亲,九岁死了父亲,在姑妈抚育下长大。

2、教育背景

●1844年,16岁,进入喀山大学读书,迷上了卢梭的学说,特别喜欢卢梭的《忏悔录》;同

时也迷上了上流社会的放荡生活。

1847年,19岁,从大学退学。

3、军队生活

1851年,23岁,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到高加索参加了军队。军务之余,他开始了小说创作,并获得了成功。

4、欧洲旅行

托氏从小受到良好的西方文明的熏陶,5岁就熟读法语课本,到老年还能用法语思维。他青少年时代喜爱的西方作家有卢梭、狄更斯、歌德、雨果等,因而他对西方文化有好感,产生了一种直观的认同。他否定专制农奴制,主张建立自由民主、法治的社会。

他在1857年和1860—1861年两次赴欧洲旅行后,改变了对西欧的看法,他对西欧的个人主义,冷漠的人际关系,虚伪的民主平等很反感,否定了西欧文明,把眼光转向俄国,认同俄国人的群体意识。

短篇小说《琉森》(1957)

5、忏悔的爱情

1862年,爱上了宫廷医生别尔斯家的二女儿,17岁的索菲亚·安德烈耶芙娜。一天,他当着索菲亚的面,用粉笔在桌上写道:“你的青春和对幸福的渴望,使我非常强烈地联想起自己的衰老和对幸福的失望。”

直到结婚,托氏一直处于不断自责的痛苦心情中。最后他坚持在婚前把自己的日记交给索菲亚看,里面记着他过去与一些女人发生过关系,甚至包括侍候他的女奴。索菲亚看了这些日记十分痛苦,几经思考,她原谅了他,同意结婚。托氏如释重负,感到彻底清算了自己过去的历史,他以一个新人的姿态开始安定下来,全力投入了创作。

6、形象:

1)忏悔贵族

●直到20岁,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又被上流社会的放荡生活吸引进去,经常

去莫斯科玩乐赌博。

●他在日记中写:“我生活得完全像头畜牲,虽然并不完全放荡,但自己的工作全抛弃了,

精神极度沮丧。”

●他悔恨自己的放荡生活,向往道德上的纯洁。一生都在不断地分析自己,批判自己和改

变自己,处在终身忏悔之中。

2)一个幸福而又不幸的人

●他说:“对幸福的渴望”是“构成我的生命之本质……但这幸福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整

个世界的。”

●他在日记里写道:“幸福有两大类,即乐于行善者的幸福和爱好虚荣者的幸福。前一类

幸福来自善行,后一类幸福来自命运。”在这两类幸福中,惟有前者才是高尚而真实的:“只有爱和自我牺牲才是真正不受环境影响的唯一幸福!”

追求行善者的幸福

●19岁,农事改革

●1859年-1862年,开办农民子弟学校

3)追求行善者的幸福

●他把大量的钱分给穷人,把土地分给农民。村里发生火灾,他亲自参加救火,火灾后又

积极组织救济。他放弃1881年以后所写作品的版权,把这些钱用在社会慈善事业。至今,托氏故居门口还有一株被称为“穷人树”的老榆树,托氏常在树荫下接待贫苦的农民。

7、思想基礎:

1)世界观激变

19世纪80年代初,世界观激变。他深刻地认识到,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造成广大农民不幸的根本原因。因此,他在自己的文学作品和一系列论著中对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土地私有制度、官办教会以及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猛烈而彻底的批判。

与此同时,他对自己的贵族生活方式进行了深刻地反省:作为现行罪恶社会制度的得益者,他的“来自命运”的“幸福”生活本身就是对贫苦农民的犯罪。

“看见成千的人在挨饿,挨冻,受辱,我不是用头脑,不是用心灵,而是用我的整个生命懂得了……过着这种奢侈生活的我不但是罪行的纵容者,而且还是罪行的直接参与者。”2)平民化生活

托尔斯泰写作了《忏悔录》,内中谈道:“我否定了我们这个圈子的生活,我认清了,这并不是生活,这不过是类似生活而已……为了理解生活,我应当去理解的……不是我们这般寄生虫的生活,而是这些创造生活的、平常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

“生活、食物、衣着——所有这些都是最简单的事。所有其他多余的东西:钢琴、家具、马车——卖掉、分掉。……对待一切人的态度,从省长到乞丐都一样。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自己和家庭的幸福——懂得幸福在于生活上要求少和为别人做好事。”

他过起了自食其力的平民化生活,他戒掉了烟酒,开始吃素食,放弃了自己喜爱的打猎,他尽量干体力活,不要仆人侍侯,自己生炉子、劈柴、收拾屋子,去井边汲水,还学干木匠活和鞋匠活。

直到晚年,托尔斯泰还下地干活,著名画家列宾特地为他作画:《托尔斯泰在耕田》。直到今天,托氏故居还陈列着他做木工活用的锯子,干农活用的镰刀。

●“我居然会糊涂到那样的地步,竟把用一只手从穷人那里夺来成千上万而另一只手扔给

随意想到的人几个戈比称作善事……在行善之前,我自己应该首先处在恶的外面,处在那些能够不再作恶的条件之中。而我的全部生活却都是恶。我就是给人十万,还不能站

到那个能够行善的地位上,因为我还会剩下五十万。只有当我变得一无所有的时候,我才能做哪怕很小的一件善事,哪怕是那一个妓女把一个病妇和她的孩子照料了三天时所做到的那种事。”

8、轉變:离家出走

1910年10月27日晚,他发现妻子总在翻他的遗嘱,于是写了给索菲亚的最后一封信:“我在家中所处的地位已是忍无可忍,……我不能再在这种奢华的环境中生活……”第二天,82岁高龄的作家离家出走。

9、去世

●1910年11月7日,他因肺炎在阿斯塔波沃夫车站去世,终年82岁。

●病危中,面对救助他的医护人员,托尔斯泰叹息:“而农民呢?农民是怎样死的?”弥留之际,他对身边的亲人说:“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

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

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

二、创作概况

1.早期(50-60年代初)

●《童年·少年·青年》,(1852、1854、1857)自传体三部曲。主人公尼卡林卡是自传

性探索人物。

●《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表现农业改良思想,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自传性探索人物。

2.中期(60年代初-70年代)

《战争与和平》(1863—1869),主人公彼埃尔和安德烈都属忏悔贵族,也是自传性探索人物。

《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列文是忏悔贵族,自传性探索人物。

3.晚期(80年代-20世纪初)

●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

●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

●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形象。

3、創作特點:托尔斯泰主义

● 1.“勿以暴力抗恶”

● 2.“道德自我完善”

● 3.博爱

三、《安娜·卡列尼娜》

1.总体构思

1)时代特征:“现在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

●一切都翻了一个身,指的是农奴制度和一切旧的秩序已经翻了一个身,无可挽回地崩溃

了。

●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指的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才刚刚开始安排。

2)家庭婚姻的混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奥布浪茨基家里,一切都混乱了。3)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的混乱

●贵族奥布浪茨基不得不靠变卖妻子的嫁妆来度日

●不得不找银行家谋求职位

4)思想道德的混乱

2.两条主线

●安娜追求爱情生活的悲剧

●列文追求个人和社会出路的悲剧

【安娜的追求】

安娜追求个人幸福,具有西方文明的个性自由,爱情至上。正是这一点,西欧读者推崇《安娜·卡列尼娜》,因为它和西欧文化的个体意识一致。安娜的追求以失败告终,她卧轨自杀,表明作者否定了西欧文化的个人主义和爱情至上。

幻灯片34

【列文的追求】

列文追求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他是一个精神探索者,成天思考生与死的意义,表现出对人生的矛盾和彷徨。他也是一个社会探索者,努力寻找社会的出路,企图进行农事改革,靠地主和农民的合作,抵制西欧资本主义道路。结果,改革失败,最后在宗教找到出路,这就是“为上帝,为灵魂活着”。

【两线的外部联系】

两线人物由奥布浪斯基一家联系在一起。奥布浪斯基是安娜的哥哥,列文小时的同伴和朋友,吉提是奥布浪斯基妻子杜丽的妹妹,曾和渥伦斯基恋爱,但渥伦斯基转而追求安娜,抛弃了她。吉提和列文结婚。

安娜和列文这两条线索互相交错和对照,展示了俄国生活的完整图画。托尔斯泰对小说的双线结构很满意,他称为“拱顶结构”。

【拱顶结构】

托尔斯泰说:“我以它的建筑而自豪——拱顶镶合得那么好,简直看不出嵌接的地方在哪里。我在这方面费力也最多,结构上的联系既不在情节,也不在人物间的关系(交往),而在内部的联系。”

【两线的内部联系】

1)两线都体现了“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时代特征。

2)两线都服从于作家的主观意图

安娜悲剧提出“怎么办”的问题,列文线索回答:服从上帝的意志。

四、《复活》

●托尔斯泰思想和创作的总结。

1.情节纽结

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艾略特非人格理论P128 卡夫卡《城堡》主题 “城堡”既非具体的城市,又非国家,它只是一种象征。因而有无穷的寓意: ( 1 )“城堡”象征与普通人疏远、敌对的冷漠无情的国家机器。 ( 2 )上帝 ( 3 )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目标 ( 4 )象征犹太人苦苦追求的国家、故乡、精神归宿。 ( 5 )象征“代沟”,K至死未能进入城堡,象征卡夫卡争取与父亲沟通的失败。 卡夫卡《城堡》的艺术贡献 (1)独特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手法 卡夫卡叙述手法的特点,是将叙述者与主人公合而为一。《城堡》中的K既是主人公又是叙述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通过主人公的感官(所见、所听、所想、所思)才能获得信息,再没有旁观者清的叙述者出场来向读者解释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 (2)象征寓意的意象构筑。《城堡》中的K半夜被摇醒,要求出示居留许可证,其实也就象征着无所归依的现代人被摇醒说明自己的人生由来,解释自己的生存依据。 (3)精确、细致、严密的语言风格 《城堡》作为卡夫卡后期创作的代表作品,表现了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造诣。整个小说像日常生活用语,简单而生动;又像法律用语,严密而精确,娓娓道来。尽管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荒诞的,但卡夫卡对事物过程的描述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冷静而细致。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逻辑严谨,推理缜密,无懈可击,使读者难以摆脱作者的叙述逻辑。 约克纳帕塔法:译为河水静静流过平原。表现的就是约克纳帕塔法颓败的命运,旧的制度、旧的秩序不断瓦解、慢慢消亡的命运。也是《喧哗与骚动》的主题之一。 《喧哗与骚动》思想内容 小说写的是杰弗逊镇上康普生家族的没落,以及在没落过程中各个家族成员之间的遭遇和精神状态。 这个曾经出过将军和州议员、拥有大量田产和黑奴的庄园世家现在败落了。 《喧哗与骚动》叙述人意义 (1)白痴班吉 作者在第一部分选择白痴班吉来叙述故事,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因为人生,尤其事美国南方社会中的人生,浑浑噩噩,就“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这正好点明了作品的主题。作品的标题来自莎剧《麦克白》的一段台词:人生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无丝毫意义。 人生的毫无意义由于是通过班吉的混乱意识表现出来的,就更具有发人深省的象征意义。班吉33岁,只有3岁孩子的智力,没有时间概念,过去和现在之间没有任何界限,都汇入一种混乱的意识流动中。但是,读者从班吉混乱的意识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因为失去姐姐对他的关怀而感到的痛苦。 叙事结构:小说由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由不同的叙事者讲述。尤其有特点的是第一部分的叙事者——白痴班吉的叙事风格。 班吉的叙事突出地反映了福克纳对意识流小说技巧的精心营造,白痴的形象也寄托了福克纳的刻意追求:

外国文学史复习上(笔记整理)

第一章古代文学 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罗马文学是继承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它是沟通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古罗马文学为欧洲近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基本内容: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①在神话的故事中,讲到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神的日常生活等。 ②英雄传说是古希腊人在幻想中追忆远古社会生活和部落中杰出人物时创造出来的。英雄实是部落中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化身,因受人们的崇拜而被神化,如伊阿宋取金羊毛、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奥德修斯等。 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 (1)、想象力极强。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eg:阿波罗的爱情故事、法厄同驾太阳马车的故事、潘多拉盒子的故事 (2)、故事性极强。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eg:宙斯和伊俄的故事、哈得斯的婚姻故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3)、哲理性强。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如:不和的金苹果的故事、希绪弗斯的故事、安泰俄斯的故事等。 古希腊神话的价值和影响。(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是后世创作的源泉。) (1)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赫西俄德、绝大部分悲剧、大量美术和雕塑作品都以它为素材。(2)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维吉尔《埃涅阿斯记》大量取材,奥维德《变形记》则或全面转述。(3)、它是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原型。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达芬奇、普桑、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直至当代。 二、古希腊文学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什么特点? (1)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史称“英雄时代”或“荷马时代”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时期,史称“大移民时代”,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3)第三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奴隶制发展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散文和文学理论 (4)第四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三、古罗马古罗马文学的地位、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主要成就? 地位: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发展了古希腊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戏剧和散文方面有长足的发展,是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的中介和桥梁,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特点:具有理性精神、集体意识和庄严崇高的气质,精神与情感世界相对贫乏,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 成就:(1)共和时期:(公元前240~公元前30年)埃纽斯“罗马文学之父” 喜剧首先繁荣,代表作家普劳图斯《双生子》、《一坛黄金》,喜剧诗人有泰伦斯《婆母》 (2)黄金时期:(公元前100~公元17年)西塞罗卢克来修《论自然》, “三大诗人”:维吉尔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奥维德《变形记》贺拉斯《诗艺》(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寓教于乐) (3)白银时期:(公元17~130年)长篇小说有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长篇小说;普鲁塔克的散文《希腊罗马名人传》;卢肯的史诗《法萨利亚》 《埃涅阿斯纪》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整个罗马文学的顶峰之作。史诗的主题是描述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歌颂罗马的光荣。《埃涅阿斯纪》以荷马史诗为范本,前半部分写漂泊,与《奥德赛》相似;后半部分写战争,与《伊利亚特》雷同。但它又不是对荷马史诗的简单仿作,而是有着鲜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 (一)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1.时期(填空)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神的名称(必考填空、选择) 雷电神:宙斯天后:赫拉海洋神:波塞东(poseidon)农神:得墨忒耳(demeter)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战神:阿瑞斯(Ares) 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fis)神使:赫尔墨斯(Hermes) 女战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月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 家神:赫斯提亚(Hestia) 3.古希腊神话(名词解释) 1)时间: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 2)含义: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3)产生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4)艺术特征(简答) ①想象力极强。 ②故事性极强。 ③哲理性极强。 5)影响: ①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史诗《神谱》古希腊戏剧。 ②对古罗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神话为基础 4.潘多拉的盒子(名词解释)

1)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造人和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 2)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但潘多拉却照众神之父的旨意趁希望没有来得及释放时,又盖上了盒盖,把它永远锁在盒内。 (二)大移民时代 代表作家作品(填空) 抒情诗: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诗,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伊索寓言》反映的是奴隶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古典时期 二、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为什么是希腊和后世文学的桥梁) 1.古罗马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2.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显示出了精神和情感世界的贫乏。 3.古罗马崇尚武力,对人的力量的崇拜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的追去,由此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风格更庄严和崇高。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观念的主体依然是古希腊式的世俗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式的文化范畴。 4.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体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地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 三、荷马史诗(名词解释) 1.概念:《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叫荷马的诗人所做,故称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 2.两部史诗: 1)《伊利昂纪》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2)《奥德修纪》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返乡的故事。 3.人物形象:阿基琉斯:在战场上勇敢善战、奋不顾身而又暴烈鲁莽。 赫克托耳:英雄主义富有悲剧色彩。奥德修斯:

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自考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希腊神话:含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具有浓郁的人本色彩;艺术手法浪漫夸张。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2、荷马史诗:含《伊利昂纪》、《奥德修纪》两部,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作。取材于古代的特洛伊战争,主题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歌颂英雄。它是人类历史童年时代的杰作。 3、《旧约》:犹太教的经典,又是希伯来人的文学作品总集。全书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反映了希伯来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情感。基督教兴起后,将之收入《圣经》中,称之为《旧约》,以区别于基督教所编写的《新约》,对后世影响巨大。 4、《新约》:基督教的正典。摩西代犹太人与上帝立约,史称旧约。耶稣通过殉难,代上帝与人立约,史称“新约”。其主要内容分为:“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四类。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 5、教会文学:欧洲中世纪盛行的正统文学,作者多为僧侣,取材于圣经,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艺术手法以梦幻、象征、寓意为主。公式化、概念化严重,不代表进步文学的方向。 6、骑士文学:骑士制度的产物,分骑士抒情诗和叙事诗两种,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为主,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在法国成就最高。 7、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采用讽刺手法来揭露封建主和教会的罪恶,赞颂市民的才智,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特点,如《列那狐的故事》。 8、《神曲》: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通过但丁幻游三界地狱、炼狱、天堂的故事,表达出人类在迷惘和错误中,只有通过信仰(贝亚特丽齐)和理性(维吉尔)的指引下,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光明、真理和至善的境地。它代表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又开启文艺复兴之先声。 9、文艺复兴: 14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它以发现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苏古典文化为标志,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试图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思想、新文化。它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10、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内容是:用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政治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的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思想来自于基督教精神。 11、七星诗社: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第一个文学团体。以龙沙为首的七位诗人组成而得名,具贵族倾向。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革新法国诗歌,是人文主义文学的一部分。 12、流浪汉小说: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采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以城市下层人物为中心,并以其角度来观察、分析社会,广泛反映现实生活。代表作是《小癞子》。 13、福斯塔夫式的背景: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的形象。他是封建制度崩溃时期没落骑士典型,既吹牛撒谎,又幽默乐观,具有资产阶级冒险家特色。作品通过对他生活于其中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 一古代希腊文学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主要特征: 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的冲天怒火,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对话录》。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田园诗(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二古罗马文学(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两者都是西方文学的开端,特别是古希腊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表现了古希腊古罗马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含着它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 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欧洲文学与 文化的基本内核。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已经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因素,而且在文艺理论上也基本形成 了以再现说和表现说为哲学基础的两种创作倾向,为后来的欧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希腊文学 (一)“英雄时代”(或“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主要成就:神话和 史诗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活动、神的创造。 英雄传说常以某一英雄为中心,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如俄底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 尽管有人批评希腊神话是“古老的谎言”,但我们仍能透过深化形式科学地理解其中蕴含 的深意: 第一,从神话和生产力的关系看,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 第二,从神话和时代特征的关系看,它是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 第三,从神话和希腊宗教的关系看,它也是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第四,希腊神话丰富美丽,影响深远,反映了人类的童年时代,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想象力极强。它把自然界万事万物拟人化、神话化,也把人类精神领域、感情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拟人化、神话化了,而且入情入理,合 乎逻辑,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如阿波罗的爱情故事,法厄同驾太阳马车的故事,潘多拉盒子的故事等。二是故事性极强。希腊神话故事,普遍具有来龙去脉,前因后 果,而且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娓娓道来,十分动听。如宙斯和伊俄的故事,哈得斯的婚姻 故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等。三是哲理性极强。希腊神话,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是古 希腊先民劳动积累和生活经验的凝聚,也是早期人类智慧和思考的结晶,许多故事都寓意颇丰,发人深思,成为后世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如不和的金苹果的故事,西绪福斯的故事, 安泰俄斯的故事,赫拉克勒斯选择人生道路的故事等。 *希腊神话的影响:首先,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其次,它对古罗马的文化艺 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古罗马从政治、军军事上政府了古希腊,而古希腊的文化艺术又征服了 古罗马,其中,希腊神话当居首位。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荷马史诗从一开始就在创作方法和文字技巧方面达到 成熟的水平,这说明荷马史诗的原始材料来自多世纪里积累起来的口头神话传说和英雄故 事,是在一个早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荷马史诗之后,在公元前8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初,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叙事诗人赫西俄德,长篇叙事诗《工作与时日(又译《农作与日子》)和《神谱》。 (二)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主要成就:抒情诗和寓言。 抒情诗源于民歌,它是伴着音乐歌唱的。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 诗等,其中琴歌成就最大。琴歌以竖琴为伴奏,分为独唱体和合唱体,独唱体代表有萨福和

00540-外国文学史--(吐血整理)史上最完整版笔记小抄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文学、早期基督教文学。 一古代希腊文学(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古希腊文学的特征与价值:1、古希腊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学的众多篇章程度不同地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浓厚的浪漫色彩。3、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古希腊文学种类齐全,具备了后世几乎所有的文学样式。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等。 价值: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三)古希腊文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1、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荷马史诗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代表作:(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又译《田功农时》:这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研究古希腊神话的重要史料。 2、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 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史称“大移民时代”(奴隶制城邦逐渐形成): 主要成就:抒情诗和寓言抒情诗中琴歌(一种伴随着音乐的歌曲类诗体)成就重大。 萨福: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代表作《胜利颂》,17世纪古典主义把他的诗看作是“崇高诗歌”的典范。 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整理的,所收篇目三百余篇。其中绝大部分是古希腊的民间口头创作,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非洲、亚洲等地。《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 在艺术上善用拟人或对比手法,形象生动,比喻恰当,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它对后来的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等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奴隶制全盛时期) 主要成就:喜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 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 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灵感说”(狂迷说) 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3、第三时期(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 主要成就:新喜剧、田园诗 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1古希腊文学的四个时期:荷马时代的希腊文学:主要文学形式是神话和史诗;(荷马时代也称英雄时代)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的希腊文学:主要文学形式是抒情诗;“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学:主要文学形式是戏剧(古希腊悲剧);“希腊化”时期的希腊文学:主要文学形式是“新喜剧”。 2、古代罗马文学的历史分期: (1)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文学。代表作家普劳图斯(《一坛黄金》、《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泰伦提乌斯(《婆母》、《两兄弟》。(2)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学。代表作家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3)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代表作家有塞内加和塔西陀。 3、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文学: (1)教会文学:主要形式是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教会思想统治的主要武器是《圣经》。(2)人民英雄史诗:主要成就是日尔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英国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萨迦”、芬兰的《卡列瓦拉》。 4、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 (1)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如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2)骑士文学: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和骑士叙事诗。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是骑士叙事诗常写的题材。描写亚瑟王传奇的著名作品是《郎斯洛》。(3)城市文学: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 5、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彼特拉克,代表作诗集《歌集》。法国文学的代表是“七星诗社”;代表作家:蒙田,代表作《随笔集》;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西班牙文学的代表作家维加,代表作剧本《羊泉村》。西班牙最早出现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小癞子》)。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乔叟,是人文主义代表作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代表作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大学才子派”剧作家有约翰·黎里、托马斯·基德、罗伯特·格林、马洛,其中以马洛成就最高。 6、十七世纪出现“马里诺诗派”和“巴洛克风格”夸饰主义流派。 7、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十七世纪法国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高乃依,代表作是悲剧《熙德》(未遵守“三一律”);拉辛的代表作是《安德罗马克》和《费德尔》;布阿洛的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拉封丹是以寓言诗出名的诗人。 8、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是莫里哀,代表作《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妇人学堂》、《伪君子》、《唐璜》(非拜伦之《唐璜》)。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史嘉本的诡计》。 9、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到菲尔丁(“散文中的荷马”恩格斯语)的创作,达到最高成就。亨利·菲尔丁的代表作是《约瑟·安德鲁传》和《汤姆·琼斯》。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飘流记》、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 10、十八世纪法国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启蒙主义作家伏尔泰,代表作有《老实人》(伏尔泰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黄金国”)、《天真汉》;狄德罗的代表作有小说《修女》、《宿命论者雅克》、《拉摩的侄儿》;卢梭的代表作有小说《新爱洛绮丝》、《爱弥儿》和《忏悔录》。 11、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发生了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狂飙突进”运动,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青年时代的歌德和席勒是最主要的代表。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和《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是代表作。 12、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被称为“湖畔诗人”的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雪莱的作品有抒情诗《致云雀》、《西风颂》,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完整版)外国文学史笔记

外国文学史笔记 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作品赏析 一古代文学 1 概述 (1)西方文学的渊源:①第一渊源是希腊、罗马(重理性、重现实) ②第二渊源是基督教(重感情、重精神)(2)早期基督教文学起源:二希传统:①古希腊文学②希伯来文学(3)希腊神话起源于:古希腊文学、早期基督教文学 (4)赫西奥德的《神谱》从文化角度看: ①它反映了朴素宇宙起源观与自然演化。 ②它蕴含了一种以“命运”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2 荷马史诗 (1)古希腊早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2)代表作:《伊利昂纪》(《伊利亚特》)、《奥德修纪》(《奥德赛》)(3)《伊利亚特》:24卷,描写特洛伊战争,该战争是公元前12世纪末的一场部落斗争。它写了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故事,主题是“阿基琉斯的愤怒”。它反映了古希腊广阔的社会现实,是古希腊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4)《奥德赛》:24卷,描写奥德修斯设计木马计躬下特洛伊城之后再海上漂泊十年,最终回乡与妻子团聚的故事。(佩涅罗佩的织物:拖延的策略) (5)荷马史诗的价值观:①表彰了集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②展现了人的意志 ③表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6)荷马史诗的思想倾向: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具有神意论色彩与贵族政治色彩。 (7)荷马史诗的艺术特征: ①结构巧妙,布局完整 ②塑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有共性也有个性 ③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 ④在描述人物与事件时,用了约八百个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来的比喻,构成“荷马式的比喻” (8)古希腊的神的特点:神与人同形同性,具有人的形貌、性格与情感 (9)古希腊史诗中英雄特点: ①出生高贵不凡(都由神与人结合所生) ②相貌俊美,身材高大,器宇轩昂 ③都有拔山之力,盖世战技,且都勇猛异常 (10)爱情海文明最初时期:米诺斯文明 (11)阿里阿德涅之线——奥妙所在 (12)希腊神话受哪些因素影响: ①埃及宗教的影响(迷宫,半人半兽……) ②北方游牧民族神话的影响(战神) ③巴比伦神话的影响(神谱)

外国文学史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古代文学 1、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 2、神话:是古希腊人最早的意识形态,是欧洲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是人类最早的思维方式。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 3、新辈神谱: 宙斯主神、雷电之神赫拉神后 波塞冬海神哈台斯冥神 阿波罗太阳神阿瑞斯战神 赫淮斯托斯火神工匠之神赫尔墨斯神使 雅典娜智慧女神阿尔忒弥斯月神狩猎女神 阿佛罗狄忒爱神美神厄洛斯小爱神 缪斯文艺女神 4、英雄传说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如俄狄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 5、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a.想象力极强;b.故事性极强;c.哲理性极强。 6、《伊利昂记》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由一个叫荷马的诗人所作,因袭称荷马史诗。 7、“金苹果”的故事: 金苹果最重要的一次出现,是在人类英雄帕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礼上。众神均受邀参加婚礼,唯有不和女神厄里斯没有受到邀请。厄里斯怀恨在心,在婚礼上将一个金苹果呈现给宾客,上面写着“送给最美的”。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忒为了这个金苹果争执不下,其他神祗害怕得罪女神也不敢发言,只把三个女神全部用肉麻的字眼夸了一遍又一遍,三女神不爽,非要分出胜负不可。后来特洛伊王子把苹果给了爱神阿芙洛狄忒,为了酬谢巴里斯,爱神帮助他得到最美的女人海伦,从而爆发特洛伊与希腊的长达十年的战争。(详见27页) 8、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与庆祭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活动有关,大都采用

说、唱、演、舞、化装和置景等多种艺术相结合的形式。 9、悲剧,意为“山羊之歌”。今天我们谈论的古希腊悲剧,实际是指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皮德斯三位诗人幸存的33部作品。三位作家的作品: 埃斯库罗斯:《波斯人》、《额瑞斯忒亚》、《祈援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埃阿斯》、《安提戈涅》、《特拉斯基妇女》、《厄勒克特拉》、《菲洛克忒忒斯》、《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 欧里皮德斯:《美狄亚》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1、四大英雄史诗: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2、“谣曲”是一种故事性的诗歌,最有影响的是一组歌唱侠盗罗宾汉的歌谣——“”罗宾汉谣曲。 3、骑士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是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世俗封建主文学的主要成就。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4、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5、骑士传奇(音译为罗曼司)是一种叙事诗。 6、长篇叙事诗在城市文学中取得的生就最高,主要作品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和《玫瑰传奇》等。其中《列那狐传奇》是欧洲城市文学最重要的作品。 7、《神曲》中的七大罪过:傲慢、嫉妒、忿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全是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 8、神曲的主题思想: 通过幻游三界的描写,表现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如何经过苦难和考验,走出错误和迷惘,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界。

外国文学史重点笔记

外国文学史 巴洛克文学;原指一种造型和绘画的艺术风格,巴洛克文学因与其风格相近而得名。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马里诺和贡戈拉的诗歌创作分别说它们的代表。特征是把纤敏丰富的生活感受作巨细无遗的艺术表现,极尽铺陈渲染,矫饰夸张,作品结构繁复,追求事出意外的艺术效果。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第一,拥户王权。古典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国家统一。第二,强调理性。倾向于在理性意义上理解人。第三,崇尚古典。古典主义重视在古代及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题材。第四,严守格律。古典主义谨守既成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三一律,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 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第一阶段:诗人马莱克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先驱,布瓦洛奉他为“诗宗”。彼埃尔.高乃依是第一为古典主义戏剧赢得声誉的作家,被称为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梅丽特》《熙德》。第二阶段:让.拉辛《安德罗玛克》《费德尔》、莫里哀、拉封丹(是古典主义寓言诗人,动物寓言《寓言诗》以动物寓指人类社会,内容丰富多样形象鲜活,有浓郁的道德训诫和警世色彩)、布瓦洛(是古典主义理论的权威,传世之作是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 四大吝啬鬼:夏洛克,葛朗台,泼里希金,阿巴贡 伪君子的艺术成就:1、结构严谨,严格遵守“三一律”。2、对主要人物的出场做了精心的安排。3、运用多种多样的喜剧因素。4、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启蒙文学的特征:首先,反封建,反宗教的政治倾向。其次,深刻、抽象的哲理性。再次,纯真、自然的审美观念。最后,活泼、多样的文学形式。 英国是启蒙文学最早萌芽的地方。现实主义小说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丹尼尔.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在政治倾向上属于温和派。《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正面典型。约拿旦.斯威夫特是一位激进的民主派积极参与政治斗争。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拉伯雷《巨人传》荒诞不惊来显示显示生活。查理生书信小说《帕美拉》。菲尔丁《汤姆.琼斯》是英国小说史上划时代的杰作。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潮流。感伤主义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反映,他们深切感受到启蒙运动的危机,由对“理性社会”的怀疑和失望,转为崇尚感情。他们宣扬感情至上,强调通过人的感情活动的描写表现人性与现实的矛盾。感伤主义一词即由斯特恩的代表作《感伤旅行》而来。彭斯是18世纪英国诗歌中成就最大的诗人,出色的农民诗人。与斯特恩称为“前浪漫主义”的代表。 孟德斯鸠书信小说《波斯人的信礼》是最早的一部启蒙文学作品。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声望最高的领袖人物,称“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18世纪中期《百科全书》的编纂把启蒙运动推向高潮,狄德罗是最博学的,是《百科全书》的组织者和主编。卢梭是最激进的,是“百科全书派”中最具民主倾向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论科学与艺术》是他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名著,强调人是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不容剥削,人们为获取自由,有权进行革命。卢梭的人学成就主要是三部小说《新爱洛绮斯》是书信形式,被称为“爱的圣经”、《爱弥儿》、《忏悔录》。博马舍《赛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 18世纪的德国文学三个阶段:第一,启蒙时期主要任务是建立德国的民族文学。莱辛(新德国文学的父亲,替德国文学戏剧、绘画建立了现实主义基础)是它的奠基人戏剧理论《汉堡剧评》;第二是狂飙突进时期,狂飙突进运动名称来自克令格尔剧本《狂飙与突进》。第三,古典主义时期。席勒《阴谋与爱情》恩格斯称赞“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外国文学史下册课堂笔记复习资料

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外国文学史课堂笔记·史上最全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文学: 相关知识: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著有《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理解(分为哪三类、场景、基本内容<3个>)? 构思:巴尔扎克立志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完成一部19世纪法国的作品。他采取两种办法把作品连成整体。一种办法是分类整理。他把作品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风俗研究”是主体,其中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等六个方面。第二个办法是人物再现法。即同一个人物出现在几部作品中,每一部作品只反映这人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许多有关作品联系起来才完成这个人物性格的发展,构成完整的形象。《人间喜剧》里总共写了二千四百多个人物,其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出现过二三十次。 表现内容可分为五方面: ①写封建贵族的衰亡史。如《高老头》中的鲍赛昂夫人的衰亡。 ②写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如《高利贷者》的高布赛克是早期资本家的典型。《欧也妮.葛朗台》 中的老葛发家的方式比前者进了一步,是著名的资产者典型。 ③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如《欧也妮.葛朗台》中的 葛郎台除了钱,六亲不认,生活吝啬。 ④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这类作品有:《卡金央王妃的秘密》、《幻灭》中的克雷斯吉安、《农 民》中的米雪龙老爹。 ⑤对理想社会的探索。这类作品有:《乡下医生》、《乡村教士》。 《高老头》反映的思想内容。(主题和内容)? 四条线索:(笔记) (1)通过高老头的惨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通过拉斯蒂涅的堕落,反映青年野心家的成长过程; (3)通过鲍塞昂夫人的隐退,表现贵族必然灭亡,资本主义必然确立的命运趋势; (4)通过伏脱冷对社会的抨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罪恶实质。 《高老头》中拉斯蒂涅的形象。(他是怎么堕落的,<人生三课>)? 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整部《人间喜剧》写了他从善良到邪恶、从正直到无耻由一个没落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过程。巴尔扎克细致的写出了他的思想变化的过程和所走过的道路,具有巨大的揭露意义。 拉斯蒂涅的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他到巴黎上大学,想通过勤奋努力,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但是经不起上流社会的诱惑。三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会的本质:法律和道德对有钱人无效,财产才是金科玉律。于是他决定走另一条道路:不顾一切地往上爬。②经过人生两个导师的教唆,拉斯蒂涅开始了明显的蜕变。鲍赛昂子爵夫人亲自培养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传授他以牙还牙对付社会和个人的伎俩。最后,鲍赛昂子爵夫人的隐退使他进一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伏脱冷的邪恶说教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使他进一步相信伏脱冷利己主义社会本质的剖析。③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最后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当他埋葬了高老头后,埋掉了最后一点人性。这曾清白的青年,已堕落成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 佛楼拜代表作《包法利夫人》,理解主人公艾玛的悲剧?

外国文学史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 一古代希腊文学。(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主要特征: 理解后简答题 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

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等二时期(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

抒情诗中琴歌成就重大: 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 代表作《胜利颂》 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 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 几次著名的战役后,出现了正式的历史著作。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 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 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对话录》。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笔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笔记

第十一章 20世纪文学(三)1 20世纪后半期的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发展状况: 一存在主义文学 术语解释 存在主义文学: 1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学潮流。 2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 3“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4艺术上,第一: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第二: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 5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瓦、梅勒。 加缪的主要作品:《局外人》、《鼠疫》 理解后简答题 简析《局外人》的现代意识。 《局外人》是20世纪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创作的。 1《局外人》是反映“荒谬世界荒谬感情”的典型的存在主义作品。局外人莫尔索对一切都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面孔,说了许多无所谓的话,做了许多无所谓的事,萌生了许多无所谓的念头,但她始终处于矛盾之中。 2莫尔索那些介于“有所谓”和“无所谓”、“局内人”和“局外人”之间的表现,是一种在荒谬世界无可奈何的表现,也是对现实恶势力的揭露。 3作者以“局外人”为题,正意反说,包含辛辣的讽刺。莫尔索荒谬言行和心理,说明她是消极地对抗荒谬社会的真正的局内人。 波伏瓦:(法国女作家)《女客》、《第二性》

二荒诞派戏剧 术语解释 荒诞派戏剧: (1)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它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 (2)荒诞派于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 (3)荒诞派戏剧有以下特征: 1荒诞、抽象的主题。 2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 3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4)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品特、阿尔比、贝克特。 三新小说派:以物代人,创立纯粹写物的风格。 法国女作家萨洛特:第一个写新小说 西蒙:有“新小说派之父”之称。成名作:《风》(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布—格里耶:新小说派的旗手,也是国际笔会推选出来的当代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小说《窥视者》:获法国1995年的“评论家奖”。 代表作:《橡皮》 四“黑色幽默” 术语解释 黑色幽默: 1“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

外国文学史题库

外国文学史(二)试题库; 一、填空(85题) 1、美国废奴文学的代表作有《汤姆叔叔的小屋》、《白奴》。 2、俄国文学史上塑造“小人物”形象的作品有普希金的《驿站长》、果戈里的《外套》以及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等。 3、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4、哈代把他的小说分为三类: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 5、海涅被称之为浪漫主义的“幻想之王”和开创新诗派的“第一只夜莺”。 6、《复活》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聂赫留朵夫、玛斯洛娃。 7、司汤达的著名的文学评论集是《拉辛与莎士比亚》。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其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 8、马克思所称赞的英国“一派出色的小说家”是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 9、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10、“迷惘的一代”语出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她曾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是迷惘的一代”。 11、把现实主义从理论到创作都臻于完善,代表了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巴尔扎克(作家)的《人间喜剧》(作品)。 12、巴黎公社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有欧仁.鲍狄埃、路易丝.米雪尔(茹尔.瓦莱斯、让-巴蒂斯特.克莱芒)等。 13、路易丝.米雪尔是巴黎公社的著名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有“红色圣女”之称。 14、巴黎公社文学为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维尔特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16、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 17、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是一部社会政治小说,其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这部小说塑造了拉赫美托夫等“新人”的形象。 18、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善于通过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与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